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2025-01-09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精选8篇)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1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民族之魂”这个主题进行编排。《詹天佑》介绍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文天祥》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一句话》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应注意:

1.本单元五篇课文距离儿童生活较远,教学时应充分阅读课文与

文本对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走进历史的长河,认识一个个杰出的人物,学习他们可贵的品质。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具体事物,交流感受,培养民族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精彩语

句,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查找资料,拓展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质量,增加阅读积累。

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

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2

关键词:《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突破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普遍感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比较杂乱, 体系理不清, 概念相互混淆, 如何变得有条理?如何从“杂乱”中走出一条提高做本单元主观题能力的清晰之道?

一、突破的第一条路径

把握第四单元的框架结构, 可以文化建设为主题或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核心梳理两条线索。

一是把握三课之间的递进关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是讲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讲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讲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内容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而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思想道德建设和两个修养分立为两个课题并安排在全书的结尾, 理由至少有三:它们都是讲“怎么办”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们提供了国家的文化建设与个人文化生活两个不同的视角;它们凸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之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之于个人文化生活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三课都是立足于中国, 着眼于当代。在上述三课的递进关系中, 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处理教材或知识点的经典的“三么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当我们懂得了隐含在教材中的“三么法”时, 也就懂得了对本单元知识考查的命题设问特点, 即不管主观题如何设问、如何表述, 都难以挥去“三么法”的身影, 而且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角度特别多。比如, 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39题第 (4) 问:根据材料三, 从文化生活角度, 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 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显然, 这道题的设问是从“怎么办”的角度, 也即我们经常讲的“措施类”题型。而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32题第 (1) 问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 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 则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考查知识。其实, 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9题和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1题的设问依然体现出这个特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教学启示, 面对一些新颖、陌生、让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处着答的设问, 其实都可以把它们化归为“为什么、怎么办”,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是把握贯穿这三课的两个视角: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个体的文化生活。观察教材行文方式上的特点, 我们会发现, 一个是国家, 一个是个体。比如第八课, 在讲到如何面对有阳光有阴影的文化生活时, 像“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激荡看主导”这些表述时, 明显地感受到“国家”这个视角的影子。而第九课和第十课中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这些关键词依然逃脱不了“国家”这个视角。与此同时, 第八课中的“提高眼力, 拒绝污染”的表述、第十课中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表述无疑是“个人”这个视角的凸显。在这里, 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从开篇讲述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文化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到这里讲述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两个视角是一以贯之的。当然, 文化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个视角我们也不能忽略, 于是, 我们再次发现了在做题 (主要是主观题) 时, “主体多样化”这个经典的范式, 无论是回答“为什么” (包括原因、意义、依据、必要性、重要性这些不同的表达词) , 还是“怎么办” (包括措施、途径、方法、建议、启示等表达词) , 只要设问中没有限定主体, 就必须具备这三个视角。

基于第一条突破路径, 可这样处理本单元知识:

在上述知识框架中, “怎样发展”中的 (1) — (5) 点同样是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这就证明了“综合探究”是本单元的点睛之笔, 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与归宿。如果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 是对全书的归纳总结, 其中心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是整本教材的“浓缩精华版”, 那么, 本单元的综合探究部分则是“高度浓缩精华版”。

二、突破的第二条路径

淡化概念。本单元出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概念, 概念的众多与相似也是导致该单元感觉比较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如此, 就可以把上述概念等同, 不苛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淡化概念。此路径也能够在教材的表述中找到依据, 比如教材的综合探究部分有这样的表述:“在当代中国, 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有这样的表述:“让我们聚拢思绪, 共同感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又比如, 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框题中有这样的表述:“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另外, 从必修三教参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依据, 如:“根据以往的经验, 我们认为, 产生这类难点的一个重要根源, 就是那种把‘概念’奉为神圣的思维定势, 通过教学, 要帮助学生认识的真正对象, 不是概念, 而是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 (引自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 若能这样, 针对上述概念的设问, 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 这些答案都可以迁移, 形成一种“万花油”的感觉, 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从而减轻学生理解与记忆的负担。

三、突破的第三条路径

综合这几年一些省市在涉及这一单元的模拟题、高考题的主观题答案中, 我们发现, 不管是问为什么, 还是怎么办 (其实所有的问题的设计都是在这两个“么”上做文章) , 都能看到这几个关键词高频率地出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文化、文明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比如:

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9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 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 请你参与探究。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 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 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 弘扬美德, 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 回应“网友心声”。

参考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在本题设问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显然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在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题型为“措施类题型”, 也即“三么法”中的“怎么办”。在答案中, 我们不难看到上述的“高频词”, 剩下的只需在这些词前加上适当的动词。再看一道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考查本单元知识点的一道高考题:

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1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 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 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 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 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 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开展学雷锋活动, 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在本题的答案中, 这些高频词再次“高频”, 只是在这些高频词前面换上了通常用于“意义类”主观题表述的“有利于”这样的词。

由此, 要提高学生本单元主观题能力 (学生解主观题能力薄弱一直是老师绞尽脑汁要攻克的难关) , 可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板:只要是与本单元有关的主观题, 就都对上述关键词有一个强烈的条件反射。高考评卷给我们的启示是:你至少要有这个点, 剩下的问题是组织语言和结合材料了。当然, 此模板或此条突破路径只是用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技巧, 让你在苦思冥想解题的切入点时而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苦思冥想”, 也能提高学生对答案的命中率。在此前提下, 我们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发散思维”能力, 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上述几个高频词。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教材结构浅析 篇3

一、明确地位

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围绕“是什么:把握文化的含义、意义”,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为什么: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第三单元探讨“怎么办: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怎么看待我们自己的文化”,而第四单元着重解决“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四个单元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因此,第四单元是全书的总结,基于这样的地位,我们要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梳理,既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第四单元知识点的掌握,又可以提升学生对全书逻辑结构的认识。第四单元内容表面看很“乱”,但认真研究后却发现课本的编排还是有内在规律的。

二、探明原因

本单元之所以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讲透甚至自己也没有探明教材“乱”的原因。本单元内容之所以显得“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本单元知识“政策味浓”“理论化强”并且生词较多。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大众文化等,这些词语虽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但是集中出现就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且无法区分。

2.本单元每一课或每一框会在最后一目会把一个重要的知识遗留给下一课,并由下一课重点解决。如第八课最后一目讲到要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但却没有具体讲解怎么发展,这个问题由九、十两课承接了过来。第九课讲到精神文明建设,其中措施没有提到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问题直接移交到第十课来解决,这就给学生造成前面讲、后面讲、处处讲的“乱象”,而这恰巧是对教材编者良苦用心的误解。

三、辨明概念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全面理清第四单元的教材逻辑结构,我们就要区分以下几个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确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词语。笔者认为以上三个词语表述角度不同但本质意义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来讲的,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腐朽文化来讲的,而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来讲的。

2.理清不同名词的层次。依据发展措施的层次性,我们可以把上述词语的层次做一下分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个词属于最高层次;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第二层次; 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最低层次。这样区分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以上词语的关系,在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理清关系

针对上述第二个原因,我们就要全面理清第四单元八、九、十这三课的内在联系。

1.第八课逻辑结构。第八课两框内容主要介绍了当前文化生活的现状,即有“喜”有“忧”、有“阳光”有“阴影”,并从宏观上提到了文化生活现状的解决措施,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但具体的解决措施转移到九、十两课讲解。

2.第九、第十课逻辑结构。九、十两课主要从三大角度两个主体出发论述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阐明解决文化生活现状及发展文化的措施,三个名词又各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从国家和个人角度阐述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可以简单地告诉学生,第四单元主要讲了四个字:现状、措施。现状集中在第八课,措施主要集中在第九、第十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本单元的内在知识逻辑。总之,第四单元尽管在知识体系上“政策味浓”“理论性强”甚至让人感觉很“乱”,但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就可以感受到教材实际上是“形散神聚”。在授课中,教师如果能理清教材结构,再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第四单元的教学效果不会比前三个单元差。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4

一、单元简述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此外本单元还包含了一篇《词语盘点》,一篇《语文园地》。

二、学生分析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非常有爱心的,非常喜欢小动物,乐于与小动物亲密的接触,与它们友好的相处。但学生在与小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不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们不同的特点,而本组的四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如何引导通过充分阅读来感受动物们的可爱、可敬,体会每种小动物的特点,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角度认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充分了解了动物的特点,对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并学会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及不同的表达方法,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后,就很容易完成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三、教学方法概述

1、识字教学应根据课文中生字的数量多少,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初步的识字能力。

2、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实践。

3、加强朗读,从读入手。以读带讲。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了解自然段的构成,初步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4、增强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加强句、段的训练。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5、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文情怀。

6、提倡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特感悟,留有余地,拓展空间,发展个性。注意课外适当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以一带多,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7、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句子领导孩子进行感悟、理解。必要时可以让孩子进行表演以加深理解。

8、单元训练重点:拟人参照作家的描写方法仿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9、《词语盘点》的内容可放在平时分部分学习,不用集中一节课突击教学。

四、具体教法

1、《白鹅》、《鹅》

以《白鹅》为重点讲解。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感悟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同时让学生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来体会鹅的特点。同时通过狗和白鹅的对比来体会白鹅的可爱。这些部分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表演进行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园地》理解作者用反语来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本文有较多难理解的词:引吭大叫、狂吠、奢侈、堂倌、窥伺等,注意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白公鹅》可以与《白鹅》进行对比学习。如描写白鹅和白公鹅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两位作家描写白鹅的异曲同工之妙。注意这里只要意会即可不用对学生多做要求。

接下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体会。如:公鹅与人强占水面,吞食鱼饵等部分。以上两篇文章注意让学生体会

1、作者对鹅的外貌、神态的描写;

2、拟人手法的运用;

3、通过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2、《猫》

本文是篇经典文章,相信老师们都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猫那古怪的性格,从中感悟作者对小猫浓浓的喜爱之情。教学本文时注意多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进行学习。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因此不必在内容上花过多功夫,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

要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连接”,同时可以开始指导学生仿写小短文。

3、《母鸡》

本文同样是老舍的文章,但写作的重点从动物的可爱转移到了母爱的伟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到母鸡的那种母爱,同时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过程。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5

本单元围绕着“科学、创新”这个主题。单元导语用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把学生引进了奇妙的科学大门。单元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识字二”和一个“语文百花园”。四篇课文是《激光的话》、《鲁班造伞》、《听诊器的由来》,和《能干的钟点工》。课文、识字、语文百花园中都配有可爱、有趣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降低阅读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培养学生爱科学,想创造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材通过童话、传说、故事等向学生展示出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发明创造令世界更加便利、精彩。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敢于挑战未知,进行发明创造。

教学目标:

1.会认77个生字,会写43个字。认识“斤字旁”,部首三框儿。

2.“学习并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4.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创造的热爱之情,探索未知的兴趣。

5.培养学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的习惯,学习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初步了解与“斤字旁”、部首三框儿有关的字的特点。

6.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看懂画意,按照一定顺序完整叙述图意,并写通顺的能力。

7.课内外知识交流,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发明创造的伟大,收集科学、创新的信息、语言等,全方位地跟科学交朋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77个生字,会写43个字。认识“斤字旁”,部首三框儿。2,“学习并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1,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2.,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创造的热爱之情,探索未知的兴趣。

教学思路

对于本单元的主题——科学、创造,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文中的内容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今的孩子对“留声机”这种几十年前就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机器,肯定会感到陌生。贫困山区的学生一定对有关“激光”的知识感到茫然,对“吸尘器”、“下水道”这些东西,因为生活局限性问题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实地参观、图片解决此类问题。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课外知识延伸拓展上。生活经历与年龄的原因,使学生要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获得丰富的课本以外的资料。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课外阅读,丰富积累,然后用口头、图文等方式为同学展示成果。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和“区别同音字”识字专课学习,教师仍然要大胆放手,适时点拨、引导、辅导学生,让他们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协作精神,让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其自信心。对于单元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篇6

榆中县王保营小学赵秀兰

第四单元 用心思考善于创造

单元主题的启示是

一、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动手实践,这既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并思考策略。

教学内容

一个导语,课文《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和语文园地四。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气,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来,因而他们很少去制作一样东西,哪怕是一件玩具。因而他们往往思想懒惰、行为懒惰,不善动手。因此,本组教材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的好文章。学生有一定的朗读、默读感悟能力,要让学生自主默读感悟、朗读体验,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目标向导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2个生字,会写33个字,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联系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4.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和与人

交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

教法与学法

学习本组四个小故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按照“自读自悟,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做文中人做的事,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感受——留心身边呢的事物,自己动手,大胆发明创造——交流自己的小制作”顺序进行教学,把“读、悟、做、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手或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把自己的小制作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2课时。其中四篇课文8课时,语文园地4课时。

教学建议

充满科学味道的课文该怎么上?

(一)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本单元跟第三单元的课文风格完全不同,比较理性,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动手动脑的重要性。课文大多是以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而且伴随较多的人物动作,所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本组课文对话较多,指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可以采用添加提示语的方式体会角色。如《动手做做看》,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前两个小朋友虽然都有回答,但语气不同,一个是猜测,一个似乎很肯定,与伊琳娜的半信半疑和亲自动手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尝试加提示语,再朗读,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体会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象这种类型的课文,我们老师往往觉得很难上,逐段讲解吧,机械无味。如何上得有趣味些呢?我们再来看看《画风》的几处教学设计: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因此首先激起学生兴奋点的是课文的题目。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录音听听风的声音,说说风。

师:对!是风声。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风很冷。

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

生:风没有颜色。

要让课上得有趣,就得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又如:学生喜欢画画,也喜欢看别人画的画。所以老师事先让学生画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的画,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中,哪个人画的画?他的画上画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有风?自己练习把三个问题连起来说,想说哪幅就说哪幅。

生:我喜欢赵小艺的画。他的画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红旗和一个拿着风车的小朋友,从画中红旗飘起来了、风车转起来了可以知道有风。

生:我喜欢陈丹的画。画上画了房子、太阳、树和小鸟。从画中画了弯弯的小树可以知道有风,因为是风把小树吹弯了。

生:我喜欢宋涛的画。他的画上画了房子、树、乌云、雨丝。从雨丝斜了可以看出有风,因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让学生自己画风,老师可以这样说: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上的三个小朋友是这样来画风的,但老师相信,如果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来画的话,你们的点子一定会更多。如果让你们也来画风,还可以画些什么呢?

有的说画头发飘起来了。有的说画窗帘被风吹动了。有的说画书页在翻动。有的说画尘土在飘扬。还有的说画裙子被风吹得摆起来了„„

此时,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可以及时夸奖他们:“说不定下次书上就采用你画风的点子呢。”既然风可以画出来,那么气味也可以,课外让学生去画画气味,再在旁边写上几句话,也不失为好作业。

这样的语文课是鲜活的,是学生所喜爱的2.学会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些文本,简洁的语言背后省略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善于抓住留白处,引导补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训练。

如《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了两个小朋友的回答觉得说的都不对,她是怎么想的?《画风》的三个孩子用具体事物表现风,他们是怎么想的?《充气雨衣》中,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员的花裙子是怎么想的?围绕主人公怎么想展开,既体会人物心理,也锻炼语言思维。

3.学习复述或转述。

把课文语言作为学生复述或转述的材料,也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方法,我们低年级可随文选用一个小片段进行,不宜太长,能提供关键词更好。

4.学习用反问句来表达。

本组课文在展示心理活动和思考时,常常用反问句来表达。

例如:《邮票齿孔的故事》“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充气雨衣》“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这样问中有答的句式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探究人物心理时,可以尝试让孩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初步的学习,不做达标要求。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朗读利于传递理解,默读利于思考。学生刚学习默读,是一种默朗读状态,不在速度上做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有思考任务,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些思辨性的题目更有价值。例如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邮票打孔机究竟是谁发明的?”比“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更有研究价值。前者将思考引向深入,究竟什么才是发明?发明是为了造福大众,发明更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思考和联想之上。

(二)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这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主人公动手又动脑,最后有所发现和发明的事。前面已经讲到课文主要以叙事为主,多处伴有人物动作,那么就让学生多动手体验一下课文中的实验过程或成果,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深入理解课文。

比如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时,可让学生带上邮票亲手撕一撕邮票,说说撕起来方便吗?这样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机为人们带来的方便。趁势让学生对阿切尔进行对话:阿切尔我想对你说„„对阿切尔充满了敬佩之情。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动手做做看》时,老师在台上做伊琳娜做的那个实验,找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看看水会不会漫出来。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边看边说老师做实验的步骤,结果。当学生看到结果水漫出来了,跟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时,会发出惊奇的叫声“呀,水漫出来了。”再联系前文,让学生读读郎志万说的话“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进行对比朗读,这样的好处是让学生理解伊琳娜生气的原因是认为郎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能更好的读出当时伊琳娜生气的样子“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学生读的时候感同身受。等于是将实验后的这种情感迁移到了朗读中。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

《充气雨衣》是略读课文,最难的是课文中提到的有些东西,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比如“气囊、铁丝圈、气门儿、塑料膜、自行车内胎”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搜集这些东西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对这些名字的理解就不成问题了。甚至还可以利用现成的东西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做个像小林一样的充气雨衣呢。那么这堂课的难点就解决了。

教学每一课的注意点

《动手做做看》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学生易读懂。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训练学生读好对话,郎志万向学生提出奇怪的问题,学生猜想原因时,为让学生读出学生回答时的真实感受,可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情景:老师当郎志万提问,指俩名学生分别回答“因为金鱼身上有鳞。”“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发现学生扮演的角色很不错,将天真无邪的样子流露无疑。而且有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这篇课文除了练习朗读对话之外,课后还有一个写话练习“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我要把想到的话写下来。郎志万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郎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为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可以这样说:“伊琳娜多聪明啊,她听懂了郎志万的话,你和她比一比,你听懂了他话的意思吗?谁能说一说呢?”有些学生可能会引用伊琳娜妈妈说的一句话:“不能光想,要自己动手做做看。”

《邮票齿孔的故事》我觉得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邮票打孔机是怎么发明的过程。因此,这一课的语言训练可以锁定为让学生熟读课文后复述邮票打孔机发明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复述,边叫几个学生可以演一演发生在伦敦小酒馆的那一幕。可以在表演的同时理解强调“拿、翻、找、摸、取、刺、撕”这些动作。课文的讲读可以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句话为切入口,那个人是谁,阿切尔被他怎样的举动吸引住了?学习相应的段落,采用变序的教学法。

《画风》这一课朗读时应该抓住“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这些词,正是透过这些词才能看出风的存在。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圈圈点点,并迁移到学生自己介绍画风时也能用上类似的词,来表达语句。(读句子)

《充气雨衣》课文多处描写了小林日思夜想,善于思考的句子“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救生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这些句子应该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小林的爱动脑筋,是什么引起小林一次次的思考呢?要引导学生练习课文语句,进行朗读。朗读形式可以采用男女生合作读或分组读,明白是怎样的现象引起小林的怎样的思考。让学生明白要多动脑筋,不断改进,才能出成绩。再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品需要改进的?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可稍放手点,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口语交际与写话。

活动

孩子要参与制作的全过程。分组进行,保证作品的多样性。

交际

一、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过,比比谁介绍的最清楚明白。

二、各组推出一名在集体内介绍,要求说清步骤,语言准确流畅,态度自然大方,听得不明白可举手提问,台上台下互动起来。

三、小组内自我完善制作过程。

写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7

第四版教材仍旧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建议两周一课时,主要采取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活动。现将第四版教材新增的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一、教学内容

1. 岩石上的小蝌蚪

教师先讲故事《岩石上的小蝌蚪》给幼儿听,要求幼儿认真倾听。讲完故事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对故事情节进行讨论,教师小结: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哥哥把两只小蝌蚪放在岩石上离开后忘记了,小蝌蚪最后被太阳晒死了。

教师再次讲故事,然后和幼儿一起讨论小蝌蚪为什么会死?教师小结:小蝌蚪的死是因为小哥哥把它们忘记了,虽然小狗小鸭要救它们,但小蝌蚪非常信任小哥哥,想着小哥哥会回来,所以不肯离开岩石,直到它们被晒死。

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听完故事后心里的感受,小结:小蝌蚪的死是由于小哥哥忘记了,小哥哥这样做是不对的,他的粗心使得小蝌蚪失去了生命,我们要珍惜生命,无论是人的还是小动物的生命。

2. 生日会

教师先请要过生日的小朋友介绍她们的生日是哪天,然后,教师请一位家长介绍孩子长大的过程、经历,可以请家长现场介绍,也可以用录像、书信的形式介绍。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教育,也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

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过生日的,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今天怎样给这几个小朋友过生日。教师请幼儿分别向过生日的同伴说祝福的话,准备了礼物的赠送礼物,教师根据幼儿说的情况,纠正用词不当的地方,过生日的小朋友要答谢小朋友。

最后,大家一起吃生日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

3. 什么是勇气

教师请小朋友完成一项任务:向其他班的老师借一样东西。教师小结:有的事情对于有的小朋友来说很简单很容易,但对于有的小朋友来说,就需要一点勇气。然后教师请小朋友到全班同伴面前作一个自我介绍或是表演一个节目。教师小结: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勇气去做某件事,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想法,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我们可能就会有勇气了,不信你们试一试。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勇气的游戏,并针对小朋友的不同情况给予鼓励或者安慰,但不能勉强。

教师和幼儿一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和分享自己对勇气的理解。教师小结:勇气有很多种,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有的会令人敬畏,有的却显得平平常常。勇气,可以是你第一次骑自行车不用安全轮;勇气可以是你轮滑时,放开栏杆的那一瞬间;勇气,是你晚上独自一人不开灯睡觉;勇气,是你见到新的朋友大方地说:“嗨,我的名字叫贝贝。你呢?”勇气,是你决定自己去熟悉的理发店理个发;勇气,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总之,不管哪一种,勇气就是勇气。

4. 地球上的淡水

教师先出示有脱水现象的植物,教师与幼儿一起通过讨论了解水的用途,然后,教师出示地球仪,向幼儿介绍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教师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水资源的缺乏导致了干旱。使幼儿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进而产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想法。

最后,幼儿分组讨论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二、教学建议

1. 岩石上的小蝌蚪

本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故事体会生命的重要,珍惜生命。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通过班级周计划告诉家长通过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活动后教师可安排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回忆这个故事,通过家长和幼儿的讨论了解幼儿在活动后对于生命的看法。请家长有意识地结合生活中相关的细节和幼儿一起讨论,使幼儿明白要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2. 生日会

本活动的目标是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同伴的祝福,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日的快乐。这个活动是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的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给过生日的孩子写信、摄制访问家长的录像等形式,在孩子生日的时候组织大家观看,让孩子感受成长的艰辛与喜悦。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生日的时候为父母作一件事情以此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通过活动引导家长以适当的方式为孩子庆祝生日,进一步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的意识。

3. 什么是勇气

本活动的目标是感受和体验什么是勇气,获得自己对勇气的最初认识;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对勇气的不同理解,交流和体会不同的人对勇气的理解。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当家长或者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彼此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持之以恒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勇于进取的精神,教师、家长也能和孩子共同成长。

4. 地球上的淡水

本活动的目标是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存在的状态,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淡水;知道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懂得保护水资源的简单方法。这个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了当前水资源缺乏的现实。活动的困难在于培养家长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通过家长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来影响孩子。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画在社区里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家里制作节约用水的记录表,让孩子每天填写,定期到幼儿园交流,以此帮助大家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和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

幼儿园“三生教育”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三生教材(幼儿园)》第三版的内容组织活动,也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修改、拓展。根据目前对幼儿园开展“三生教育”的研究,在组织“三生教育”活动时有以下方法借鉴:

1. 注重情感的体验

在《岩石上的小蝌蚪》《生日会》《什么是勇气》三个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需要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某种情感。在这一类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尽量给幼儿真实的体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以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幼儿,使幼儿也产生类似的情感,最终达到活动目标。因此,在这一类活动中,关于对小蝌蚪的科学认识、过生日的社会体验和体育游戏的规则与注意事项可以在幼儿园科学、社会、体育活动中进行。在“三生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只是作为活动的准备与铺垫,不是活动的重心。而要让幼儿一直保持这样的情感最终形成其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家长也同样有这种认识,具有这样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家长改变自己的观念。

2. 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地球上的淡水》这一活动中,注重幼儿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在这一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如果教师不能提供真实的场景给幼儿体验,可以请家长带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如家庭中的节约用水,只有家长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幼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养成习惯。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8

原创: 育英语文

【单元分析】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主题是“演讲”。其主要任务有三:一是学习演讲词。阅读教材提供的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二是撰写演讲稿。在把握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学习演讲稿的写法,自己撰写一篇演讲稿。三是举办演讲比赛。课外搜集视频或音频资料,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以“任务二”撰写的演讲稿为基础,举办一次班级演讲比赛。

结合本校读书节的活动,我们本次的写作训练选取的主题是《书香,伴我成长》,并在写作的基础上,举行了班级演讲比赛。

【写作训练】

――初次习作

书香,伴我成长

八11班  朱镇穗

花香,给人一种愉悦之感;饭香,给人一种饱腹之感;檀香,给人一种安眠之感......

而书香,是什么味道呢?那是淡淡的墨香,透着无可拟比的知识气息,似深沉,似愉快。人生漫漫,总有几缕若有似无的书香伴我成长。

犹记儿时,家中还未有手机,电脑,更不必说网络了。而每夜伴我入眠的是那床头的几本书籍,飘出袅袅书香。每次入睡前,我便倚着窗,挑着灯,记儿时夏夜,月光照人生无常,蝉鸣缓缓流转,夜色幽美,风也温柔,悄悄卷起手中书角,似也想观得一番山河。寂静夜中,我感到乏了,便放下手中的书,安然入眠,书香围绕,似看山河入梦一般了。

梦中似见李白潇洒吟诗,举杯邀月,转瞬又见苍凉安史之乱,抬头又是一片山河,飘渺虚无,分不清真假,但从始至终,书香围绕一片干涸地域,久经不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精神上的保养品,古人诚不欺我哉!

幼时看书时,不懂那些深沉精神之道,深刻印象之中,便是一本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那时只觉是本炼钢之说的书籍,那时看父亲手中拿着这本书,觉得疑惑,不懂为何看这种似炼钢之说的书籍,而后长大才知,这炼的,不是钢,是精神。

长大时回头看这幼时觉得无趣的书,对心灵的震撼竟是如此之大。那坚强,永不言败的精神,从字里行间,一个小小人物展现出来,给以心灵一种莫大的冲击力,深呼吸,书中散发的淡淡香气侵入肺腑,让人异然。

上了初中之后,即使课业再重,读书,却也不能缺少,已然成了我的习惯,学校有书屋,每天晚跑吃完饭后,我便会到书屋去看书。

我当时很清楚地记得,我坐在那个靠门的小小角落,书屋很多人,也很安静。外头放着广播,里头书香环绕,舒适至极,低头沉浸在书海中,周围的人走动也小心翼翼的,似怕惊扰正在畅游知识海洋的人。

低头看久了有些累,抬眸转向门外,一片美景颓然坠下。残阳向西欲落枝头,彩霞漫盖天空一角,翠绿叶子被点缀得金灿。

手中的书随风翻过一页又一页,散发出缥缈若无的淡香,广播还在放,时间却没有驻足。

心中涟漪微动,伴随人生成长的,不止书中的知识。书香,更重要的是它给予我的是心灵的一种滋润。书中的每一个字,似都在给残缺的人生修复。

书香,伴我成长,更是伴心灵的成长。

训练点拨:

演讲稿,顾名思义,是要表演者讲给观众听的,观众无法看到文稿,也不能重复去查阅。所以它对观点、思路的要求就要比一般作文要来的更高一些。要求观点一定要鲜明,思路一定要清晰,内容还要有吸引力。本篇习作,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书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了我不同的影响,伴我一步一步成长。但文章主题并不是很突出;行文的思路也是混乱的,没有一条清晰的线,层次混乱;内容也相对散乱。

修改建议:

①明确观点――书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了我不同的影响,伴我一步一步成长。

②理清层次顺序――幼时,读书声引起我对读书的极大兴趣;再长大些,读书已深深吸引我,我的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跌宕而被拨动;现在,我已不单是简单地读书中情节了,而是更深一层地挖掘内涵,并由此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

③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有代表性的书籍内容。

――升格习作

书香,伴我成长

八11班  朱镇穗

花香,给人一种愉悦之感;饭香,给人一种饱腹之感;檀香,给人一种安眠之感......而书香,则在漫漫人生中,滋润着我的内心。

幼时,不知书香究竟为何物。只知浅浅印象中,每当经过街边的那所学校,便清晰可闻朗朗读书声,不禁驻足,踮起脚跟,趴着围栏上,细细聆听,那阵读书声,总是给予我巨大的吸引力,直到母亲拉着我离去,也是一步三回头。幼时,只道那书香就应是那朗朗书声,直灌入耳,引人驻足。

再长大一点,我已经可以看上好几本简单书籍。虽只是几本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每夜伴我入眠的便是床头那几本飘出袅袅书香的童话故事。记儿时夏夜,月光照进窗子,蝉鸣缓缓流转,风也温柔,轻翻过书中一角,便深深地扎进了那奇趣曲折的故事里了。丑小鸭历经嘲讽后终于变成美丽的白天鹅飞向高高的蓝天;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点燃了所有的火柴后,终于在永远的梦中扑进了疼爱她的外婆怀中。灰姑娘虽遭阻挠,但最终还是穿上了最动人的水晶鞋、坐上南瓜车去参加盛大的舞会……每个故事都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寂静夜中,悄然入梦,书香围绕,梦中又是一片仙境。那时,便浅尝书香,感觉每每看完一本书,精神都是极为饱满,心灵似如沐春雨一般被滋润。

幼时看书,不懂那些真理,直到长大才明白其中的深意。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面对各种病痛的折磨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对革命工作那无限的热爱和忠诚从字里行间不断地喷涌出来,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不禁唏嘘感叹!同时,我也不禁地反思自己:我在生活、学习中经历的那些苦难算什么呢?我竟然还能整天抱怨、不满!

同样给以我震撼的还有《飘》。女主人公在乱世之中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成长为一个自力更生的女强人。我对此也不禁感到敬佩,同时也感到羞愧。因为我自以为我已经很独立了,但是一对比书中的女主人公在乱世中的临危不乱与勇敢坚毅,我的所谓独立就显得多么不值一提了。

思考的同时深呼吸,书中散发的淡淡香气沁入肺腑,那冲刷心灵的磅礴大雨,洗去万般尘埃。

人生漫漫何其多,书,已然成了我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灵魂伴侣。书香随书而来,伴我成长,更是伴心灵的成长。

教师点评:经过升格修改后,本篇文章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改变。首先观点更明确了,能从不同阶段去论述了读书对我的影响;其次思路更清晰了,读书对我的影响程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后主题内容更为集中统一了,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增添了一些代表性的书籍对我的影响,内容更充实了。

书香,伴我成长

八11班 张煌

书未展,心中是一股激动心情!芬芳荡漾着思绪,又步“黄金屋”。

忆往昔,那一次无意中打开书籍,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股芬芳扑面而来,轻抚我的脸颊,刺激我的嗅觉,顿然让我喜欢上这种感觉。

步履蹒跚,牙牙学语时,好奇地翻弄着母亲赠与我,属于我的第一本书。醒目的大字号引入眼帘,注音使我能轻松拼读,朗朗上口。我越发喜欢地探寻每一页的插图,每一幅精美的五彩斑斓的图画。它成了我早教中的第一个“游泳老师”,引导我“游入”书的海洋。

再比豆芽大了些,上了学,我的生活里就更多书了。傍晚,月儿升,夜色渐渐浓,步入窗前,伴着曼妙的月,点一盏昏黄的灯,展开书,窗外的枝叶轻轻拍,伴着歌儿,沐浴着微风,晚晚在夜的宁静下,走进缤纷的书中世界,找寻属于自己的一份快乐。有时也感叹一句:“岁月静好,宁静致远。”实在妙哉。

所谓知识多了,人也就渊博了,自然也就爱吹嘘一番。曾经的我,浅薄轻狂,妄自尊大,受尽周遭唾弃。后来,好友实在看不下去了,递给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你好好锤炼一下吧!”于是我翻开了这本书,书中保尔的故事一下就让我入了迷,他那百折不挠、如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以及他那谦虚勤奋,不断让自己进步的好学精神都彻底让我折服了!

我在书中找寻,在探索,找一处安谧,思寻着大千世界的奥秘。如一场雨,冲刷了心灵的污秽。如一盏茶,随缈缈茶气升腾,荡漾而开,酝酿着空气,舒适着身心。像于无声处,听一场惊雷,感一场顿悟。

尽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读万卷书后,更爱吹嘘,却也吹尽风花雪月,道尽千古传芳,上可斗转星移,下可班门弄斧,语出惊人,妙嘴生出花。可引好友言:“字里行间竟是气质流氓的气息!”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如此读下去,萦绕着书香,茁壮成长。

【选手风采】

书香世界

八11班  李卓蔚

有人说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书能给予我气质,同样能给予我更多的东西。

每人都有一个童话时代,我也有。懵懂的孩提时代,童话故事便成了我的心头好。在《小王子》一个个是与非的故事里,教我什么为善,什么为恶。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我便爱上了读书。

少年时代的我,意气风发,青春正好,总要与书成为知己好友。

余华把《活着》带给我们,告诉人们他和命运之间的友情。

我读到了文章想表现给我们的活着,同时我也在里面读到了死亡。

在主人公富贵、短暂的一生中,太多人离他而去,他经历过所有死亡。但在死亡之中,我依旧从而得知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所以,既然活着,那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好好活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同样也告诉了我,用意志活着,用心对待世界和人。

书,教会我为人处世,更让我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书,能给予的,是那些为人处世中透露出来的修养。

现在,读书成为了我生活的旋律,它是最简朴的表达生活方式。许多味道都随着岁月越来越淡,但只有那一缕温柔、淡雅的书香久久不能忘怀。

“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书香入我心,无论怎样心坚如石,那抹书香依旧让我有着一份清淡灵动,一份安然静默,依然会有柔弱而美丽花朵起颜开放,随清波婉转,赏风光霁月。

我的内心深处穴着一只猛虎,只是虎穴之外仍有蔷薇丛生,那是书,蔷薇的香气,是书香。

我能够停留在这样温存天气的城市里,那是因为在人间烟火中,有书的存在。我相信有一天,在那册枯黄皱巴的书中,我能找到不被打扰的宁静。

在那个远方,书香永伴。

《深海的星星》中的“你点亮了一盏灯,我靠近一看,那的确是我向往的世界”,那或许是个温柔的世界,而温柔世界中必定会有书的存在。

贾平凹告诉我们:“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请读书吧,让我们读书。

书香世界,我们,共勉。

【选手风采】

书香伴我成长

八12班  黄光耀

大家好!

很荣幸站在这里做一次主题为“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

我身边常有人说,“书籍是成长的阶梯”,“书籍是精神的养分”,甚至有人说,“要是我累了看书可以催眠”,而我觉得,这七年的阅读经历,是在享受中,逐渐充实,逐渐拓展,逐渐成长。

还记得刚开始真正接触阅读,那时我二年级。在这以前,我觉得所谓阅读,就是拿出语文书随便翻两下,然后再随便丢一边。那时这种小心思被父母发现了,他们说,不阅读课外书就写不出作文,就会变傻,于是我为了证明我不傻,乖乖地开始阅读。

很感谢他们说不阅读会傻,从此房间里的书香味才越发浓厚。第一本接触的书是《伊索寓言》,书中狮子放老鼠,老鼠救狮子的经典情节是忘不了的,也因为这本书,初步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

长大些,我遇上冰心的《寄小读者》,冰心奶奶用她那最真切的文字,向她的孩子们细腻地讲述着母爱的真谛,自然的美好。我的心不由得被她吸引着,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我才获得全国性的奖项。从此,我便开始对写作起了兴趣,觉得与文字的游戏,是一份“此事只应天上有”的美好。

只可惜我偏爱现代书籍,《古文观止》一类的古典文学,在那时的我的口中,叫做“那文字太美我不敢看”。进了育英,在七年级的第二个学期,语文培优课需要《宋词选》,而它的出现,才颠覆了我对古典文字的认知,终于扭曲成正,成了“盛世大美人”。在此,非常感谢杨平老师,讲解虽少,可甚是精辟,勾起了我对古诗词的热爱。

随着年岁的增长,阅读的层次也越加深厚,开始从一本本书中,明白更多的人生百态。如读《基督山伯爵》,知道真正的复仇,希望,友情和等待;又谈《约翰・克里斯朵夫》,明白乐观与宁静,挫折与坎坷,失利与奋起,失落与成功;读上《琅琊榜》,看见真切的感情,计谋的酝酿;再看《诗经》,明白的是君子追求淑女的美好爱情……

一段一段的历程,有欢乐时,有迷茫时,有心碎时,也有成功时。我们阅读一本本书,就是一次次成长的过程,一次次充实自我。只是不管如何变化,唯有一样东西不变,那就是心中,书香,如故。

【选手风采】

书香,伴我成长

八11班  林东强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书香,伴我成长》

高尔基曾说过:“书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阅读,如果生活离开了阅读,就会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如果生活离开了阅读,就会像白天没有了阳光;如果生活离开了阅读,就会像鲜花没有了养份。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书香也陪伴我十几年的时光,伴随着我成长。

小时候,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列的童话故事,不时拿来看看便是最有趣的事。童话中那丰富的插图和有趣的情节总是吸引着我,这时我就像驾驶着刚离开的小船,驶向知识的海洋。《卖火柴的小女孩》使我对小女孩感到同情:《海的女儿》让我感到一丝伤感;《皇帝的新装》让我感到好笑……这些故事使我读得津津有味,同时也教会我许多基本道理。《狼来了》告诉我做人不能撒谎,要诚实; 《白雪公主》告诉我做坏人会有报应……书香就这样丰富有趣地闯进我的生活之中。

随着年龄增长,童话已不能满足我渴望阅读的心。四大名着便成了我阅读的宠儿。《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和一路与妖魔打斗时常令我幻想;《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当时社会不公和黑暗而联手反抗,令我为此感到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之情令我赞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令我感到惋惜。同时我又读起不同的书籍。《伊索寓言》让我明白短短的小故事中所蕴含的寓意;雷欧幻像的《查理九世》让我感受推理的紧张与追求事物真相的好奇。阅读不断充实我的生活,我也开始接触古诗的魅力。面对夕阳时不自觉便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见花的凋零,便想到“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便护花”……书香就这样鲜明深刻地走进我的心灵。

如今,阅读的书籍类型增多,阅读量不断增加,同时不断完善自己。《老人与海》一位渔夫坚持捕鱼四十九天,终于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却被鲨鱼给吃完了,他勇敢地与鲨鱼搏斗,最后一句总结“人可以被毁灭,但是绝不可以被打败”令人深思,它教导我做人绝不可以放弃,要有顽强拼搏的毅力。曾经我学习绘画时,因为没有这个天赋想要放弃,读《老人与海》后觉得和渔夫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于是刻苦训练,最后在一次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刘慈欣的《三体II黑暗森林》见证了主人公由放荡到一人独自担起重任,成为冷酷、冰冻情感的执剑人的过程。他教导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负起应尽的责任,遇事学会冷静……如今,面对自己要做的工作,我总是会尽已所能地去完成;遇到未知的事情总会勇于去探索,敢于去尝试并且不会轻易放弃。而这一切都与阅读对我的影响是离不开的。书香就这样无所不至地对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放松,让我像品茶般品尝字里行间的优美。如今,我们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而这片海洋是无止尽的,所以我们需要阅读来充实自己。让书香陪伴我们成长!

【选手风采】

书香,伴我成长

八12班  张怀恩

打开书柜,传来了淡淡的书香。是啊!这里这么多的书,不也就是我的成长吗?

从拼音到汉字,从一个个小故事到一本小说,从一本《神话故事》到四大名着......书籍,伴随着我不断成长。

幼时看书,只不过是看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罢了。一本《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一个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深深的吸引年幼的我。我一遍又一遍的翻阅着这有趣的情节。女娲冶炼五彩石,将塌陷的天空补全,造福人类;原本地球很热,天空有十个太阳,而后羿用他的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嫦娥为了长生不老,偷吃了不死药,孤独一人飞到了月亮上……

这一个个简单的情节,充实着我的整个童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长大了些许,表哥送了我本《西游记》,他告诉我该学会读名着了。它传来了淡淡的书香味。我翻开了第一页。一页,两页......一页又一页,我被这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住了。里面还有细致的人物描写,孙悟空追求自由、勇敢、嫉恶如仇;猪八戒平时好吃懒做,却对唐僧无比忠诚……这些,也在吸引着我。

看完了这本书,意犹未尽。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四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是这样跌宕起伏的情节,是这样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它是这样的令人喜欢。

我翻阅了一遍又一遍,而吸引我的也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我开始去挖掘这本书,希望读透这本书。

从这本书中,我也学会了很多:像孙悟空那样,不畏惧黑暗势力,与其作斗争的勇敢;像沙僧那样,不管遇到什么,都紧随唐僧的忠诚;像唐僧那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仍去西天取经的坚持……

之后,我读每一本书亦是如此,不单单是情节,而是不断地去读透它,从书中得出一些道理。从《活着》中懂得坚强面对生活;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体会孩童的天真,勇敢;从《三体.黑暗森林》里明白生存......

书柜中的书籍越来越多了,每次打开书柜,都会传来淡淡的书香。

也正是这淡淡的书香,伴随着我不断成长……

【选手风采】

一生的挚友

八12班  许立杰

小时候,我总是蹲守在家里那一部大大的黑白电视机前,守着自己最爱的节目看。如果电视的屏幕不再闪烁,那我此时一定在楼下与小伙伴们疯玩,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搞的整个小区鸡犬不宁。

但不知什么时候,一种叫《幼儿画报》的书走进了我的世界。里面所展现出来故事让我忘记了可以打败庞大怪兽的奥特曼,也让我忘记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游戏。自从那时起,我就沉迷在了书中,无法自拔。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对于书籍的渴求也越来越浓厚。但与此同时,我即将踏入小学。对于一个陌生的学校,我十分恐惧,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让我更快地融入小学,妈妈特地挑选了杨红樱女士写的校园系列故事给我。书中的马小跳等可爱的淘气包,给我展现出了有趣的校园生活。我立刻期待起了校园生活来。

大概四五年级时,我开始读起了自己更感兴趣的书:科幻、军事、体育……勇敢的巴比康主席等人开启了他们从地球到月球的旅程;经过一番波折,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舰才得以从乌克兰被拖回大连军港;年幼时坚持不懈地在“鬼山”上跑折返跑的勤奋小孩凯文・韦恩・杜兰特,如今终成NBA的一代巨星……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教会了我坚持,教会了我勤奋,还教会我了许多东西。

再后来,我开始阅读一些历史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成了我的第一个目标。从炎帝黄帝到夏商周,从秦始皇登基到溥仪退位,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令我回味无穷。在读完后,我又读起了《二战全史》。从1939年的波兰战役起,人类史上最为恐怖的一次战争,就张开了它可怖的獠牙。纳粹建立的臭名昭着的集中营、日军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都让人不禁毛骨悚然。随着战争的进行,同盟国逐渐占了上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库尔斯克战役、莱特湾大海战……一场场重大战役的胜利,为法西斯主义者敲响了丧钟。德国、日本的投降,都让人拍手称快。随着东京湾里的投降仪式的结束,这场浩劫,终于落下了帷幕。它让我知道了: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书籍――我的挚友!我希望,我们可以在以后,相知相伴!

【选手风采】

【同题写作】

阅读,影响你的一生

叶翠玲

大家好!在开始我的演讲之前,先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你认为能最长久地影响你人生的一样东西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是出身,有人会说是金钱,有人会说是权力,更有甚者说是你嫁或娶的那个人……也许大家说的不无道理,然而我认为,最能长久地影响你人生的东西就是阅读。

我自小便生活在农村,祖父母、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外,偶尔也会走街窜巷地做点小生意以贴补家用。我身边的小伙伴个个都是村里的猴精,哪条溪里有小鱼,哪棵树上的果子熟了,哪窝小鸟孵出来了……都逃不过他们的“魔爪”。我也混杂于他们其中,却始终都跟不上他们的步伐。渐渐地,我也就跟他们“疯”得少了。

于是,我便把许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读书上,从一开始的连环画,到唐诗三百首;从简单有趣的格林童话,到意味深长的散文诗词;从薄薄几页的报纸书刊,到厚如砖头的文学巨着……我竭尽一切可能地读书,家里的读完了就借邻居的,邻居的借完了就让父母从外面带回来。到如今,我已有了更大的读书自由,也在庆幸自己有读书的习惯。在读书中,我似乎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我如此竭尽可能地读书,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上学时老师惊讶于一个农村孩子竟能自小就自带书卷气!长大后离开老家到城里,别人初见我时都以为我出身自书香之家!毕业后别人更是一下就能猜到我所从事的工作必然要与书打交道!我想这就是书里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而这份气质带来的影响远比我的出身或其它所带来的要大得多,长久得多!

三毛在谈读书时曾说过:你读过的书,终将化为你的气质和修养。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近日“西安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其中有一段女车主坐在车顶上看似“泼妇”式的向4S店要说法的视频更是在一天之内就引起了网上几千万网友的声援。为什么“泼妇”似的声讨还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原来,这位女车主的声讨表面看起来像“泼妇”,实际上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字字如针,直戳重点,条理清晰,诉求合理,逻辑周全,无论是态度还是观点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最后还要升华一下,跳脱出自己,直击存在已久的问题。试想,假如这次声讨不是出自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研究生之口,而是出自一个粗俗的文盲之口,那这次声讨维权是不是会变为一场真的“泼妇骂街”呢?

所以,读书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你在学历上的层次,它可以给你带来你永远无法估量的力量,尽管这份力量你不知要在什么时候会用到。

上一篇:区县篮球俱乐部章程下一篇:IIS下做301永久重定向设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