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心得

2024-10-09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心得(共10篇)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心得 篇1

题 目: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管理创新内涵及案例分析

申正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2班 1882110223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心得

内容摘要: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的企业,就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快速发展和壮大。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及精髓,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程和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企业成功的关键。

一、前言

管理创新可以理解为是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最早论述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另外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还有芮明杰在《管理创新》中提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的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度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二、案例

(一):上海通用汽车的柔性化生产

在上海通用汽车3年的发展历程中,柔性化管理也已经成为上海通用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采用一个车型、一个平台、一条流水线、一个厂房的制造方式。惟有上海通用是另类,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柔性化”生产方式,它在国内汽车企业里是绝无仅有的。柔性化生产能为厂家和消费者最直接带来的就是时间和金钱。上海通用的别克GS、别克赛欧就是很好的证明。上海通用,以柔性化生产线为基础,严格而规范的采购系统,科学而严密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市场为导向高度柔性化的精益生产系统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共同构成了其柔性化生产管理的支撑体系,使上海通用汽车成为GM(通用公司)全球范围内柔性最强的生产厂家,形成了企业柔性化管理的经典范例。

(二)、联想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

联想的决策者认识到,没有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企业就成不了气候,也就无从谈起进军海外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提出了“大船结构”管理模式,使之产生 1+1>2的总体效益。

“大船结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指挥,分工协作”,具体包括四层意思:

集中指挥,统一协调。公司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体,围绕这三大主体,公司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实行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根据市场竞争规律,企业内部实行目标管理和指令性工作方式,统一思想,统一号令,接近于半军事化管理。

“船舱”实行经济承包合同制。1988年起,公司按工作性质划分了各专业部,比如业务部下设:汉卡、微机、网络、小型机、CAD工控、软件、资料等专业部,实行“船舱式”管理,任务明确,流水作业,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调动职工积极性,体现企业主人翁地位。

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从1998年起,公司开始完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比如,财务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干部聘任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等。着力进行规范化企业管理。实行制度管理,使各“船舱”衔接起来,既要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又要顾人整体目标和利益,制度化管理使企业不但有了强大的动力机制,同时也建立起一套企业约束机制,以保证企业高速正常动转。

实行集体领导,董事会下设总经理(总裁)室。总经理室四名成员,两个在香港,两个在国内,实行海内外统一指挥。公司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带头作用。由于领导班子成员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思想基础,又配合默契,使总经理一班人成为公司的坚强核心,在职工面前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并保证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在竞争中产生失误和失利。

三、案例评述

上海通用的柔性生产管理绝不仅仅是生产线上柔性的制造技术,而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从采购、物流、工程、制造、质量到销售、服务的一个大概念的柔性与精益的理念。多年来,它已经成为上海通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1、以市场变化为导向

市场竞争激烈,需求日趋多样,每一个消费者有自己对产品的嗜好,上海通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客户定单,“大规模、单一化”的生产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生产方式开始走俏。面对加入世贸之后更为激烈的制造业竞争,上海通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系统和生产流程的变革,推行柔性化生产管理,满足了不同用户多样化需求。

2、精确无误的信息系统

“定制时代”,离不开充分的客户信息网络所传送的大量的市场信息。上海通用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核心,全面打造全国信息采集和反馈系统,将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改造成“物流、生产、销售、维修、配件、信息反馈”为一体的模式,完善产品客户和潜在用户信息收集渠道,并推行网上订购,为企业的柔性化生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并为将来的“定制生产”铺设“菜单传送渠道”

3、一体化的流程再造

生产模式的变革,是对企业管理体系和理念的全面提升。从过去的“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逐步走向“按顾客的定单生产”,客户不仅是经营链的终端,更成为起点。上海通用按照柔性化生产管理的流程,对信息、物料、生产、销售、财务及技术等模块重新组合,以控制产品质量和缩短交货时间为目标,构筑新的经营管理体系,并加大对管理、生产、销售等部门的重整力度,让“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为步入“定制时代”打造坚实的基石

四、总结

通过对上海通用汽车的柔性化生产案例的了解和分析中,了解到创新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有效方式;规范化是强化执行,提高效率的有力手段,它们都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创新和规范化不是孤立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创新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一手抓好创新,一手抓好规范,使创新和规范要做到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实现整体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我们处在滚滚的竞争狂潮中,在这种环境中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一旦当产业衰退或产业环境不利于企业时,企业就会因衰退而衰退。所以要想企业持续的发展,我们就要及时的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以我们企业多年来的经验为基石,加大创新力度,加强管理创新,逐渐成长为同行业的领先者,为实现百年油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心得 篇2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绿化没有科学的规划

1.1.1 缺乏长远的规划。

虽然我国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相关理论研究较少,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园林绿化管理与城市发展进程不协调。园林绿化建设前期,缺乏对城市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整体生态环境的考察,因此,园林景观整体格局与城市建筑不协调,因而缺乏欣赏价值,无法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另外,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用地效率低下,植物种类搭配单一,立体感和画面感较差,资金投入与绿化效益不成正比等诸多问题。

1.1.2 缺乏完整的园林绿地规划。

(1)城市规划绿地缺少监管,经常被人为损坏、占用,导致城市绿化面积大幅度减少,既不能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性,也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息和游乐的需求。(2)居民区、政府单位以及公共绿地比例严重失调,政府部门绿地面积所占比重过大,而公共绿地面积则无法满足公众需求,比重较少。此外,新老城区绿地面积所占比例不平衡,老城区绿地面积较少,不符合城市建设标准。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完善管理,合理布局。

2.2 园林绿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2.2.1 园林绿化没有实现统一、协调管理。

我国大部分城市对园林绿地实行分散管理,以至于出现城市的政府机关、开发区、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区的园林绿地管理各自为政,十分混乱,无法形成具有全局性、规范性、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园林绿地综合管理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不能实现统一协调的管理,导致城市规划绿地面积屡被侵占,整体分配比例不均,导致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出现不协调。

2.2.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管不到位。

我国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够公开化,缺乏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政府高层管理者对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关注度较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没有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甚至不计入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从而导致园林绿化管理制度长期得不到完善,发展后劲不足。

2.3 园林绿化观念不正确

2.3.1 园林绿化与城市总体规划不融合。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地规划面积较少,并且预算资金不足,绿化景观标准低、面积小,缺乏高水准的园林绿化设计。此外,城镇绿化主要以低廉的草坪为主,乔、灌、花草等多种植物相配合的景观较少,缺乏科学规划。

2.3.2 园林绿化设计理念不合理。

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过于重视广场功能和景观效益,建设时选择树木和花草都是颜色艳丽的品种,无视具有抗风沙、洪涝、净化空气的树种。城市园林绿化追求高覆盖率,不够重视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园林绿化建设时关注近期效益,无视长远效益,绿化的生物品种和城市本身的生态系统融合程度不高。

2.3.2 缺乏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

政府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对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投入资金较多的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关注程度不高,以至于园林绿化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3 改善园林绿化管理的措施

3.1 运用先进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3.1.1 运用德尔菲法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方案。

德菲尔法就是以专家会议为基础,创建的一种背靠背专家咨询法。这种新型的专家咨询法可以吸收更加广泛的建议,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专家预测过程需要几轮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园林绿化建设者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园林绿化建设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3.1.2 运用动态规划方法。

园林绿化工作者需要将园林绿化过程分成多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要根据园林绿化建设过程出现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保证每个子过程的决策都最符合实际情况。园林工作者采用动态决策法,可以保证园林绿化管理的复杂问题得以解决。

3.2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首先,园林绿化要符合地区特点和文化内涵,将城市园林绿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完美融合,建立城郊一体化的绿地生态系统,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其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不破坏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保护珍稀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同时,注重维护区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做到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形成更加符合自然生态的园林绿化工程。最后,园林绿化要具有改善生态和休闲娱乐功能。园林绿化整体规划要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珍稀物种保护的内涵,打造出更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

3.3 实行全民化园林绿化管理制度

3.3.1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城市园林绿化的直接控制和监督者就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他们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园林绿化工程作用发挥程度的大小。因此,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管理者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对园林绿化的科学管理。

3.3.2 提高市民对园林绿化的关注度。

政府要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打造全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社会氛围,激发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绿化的兴趣。此外,广大社会公众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树立城市园林绿化、人人有责的意识。

4 结语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不仅是城镇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和魅力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增加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的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能力,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而且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文明程度。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 刘正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心得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02-02

针对目前的生源质量,中职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级学生管理工作是先导,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气氛,使学生融入其中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也能改变人。学生从初中分流到中职学校是在成绩、日常行为规范有所欠缺的,而大部分学生家庭来自农村,家庭环境的教育也存在不足,要改变他们一些坏毛病,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得从班集体气氛入手,先行树立好想培养的环境,再引导,督促他们融入進来。目标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和促进的作用,因此,一个班集体若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首先就要制定好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良好动机,借以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思想及言行。为了提高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自信心,在接任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班级制订相应的奋斗目标。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自信、上进”的良好品质,造就“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善管理”的合格人才,这是搞好职业中专班集体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它为全班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想上的进取心,适当地开辟班级的“学习园地”“荣誉栏”或者专题栏等,对班级管理也很有帮助,在组与组之间甚至班级与班级之间引进竞争机制,利于督促学生进步。这其中无不包含着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的内容。而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才能有比较充分的展示,还可以让他们品尝到一些个人努力的成就感,体会到因为进取而获得的荣誉感,同时在和睦的氛围中感受老师及同学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从而有力地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对于日常行为规范的建立一定要严厉,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学生是很难改掉的,所以只有用严厉的制度和处罚来督促他们的改进,首先可以先选择几个比较典型正面的好学生,让他们作为班集体的典范,一让同学们之间进行学习和模仿,二让典型的同学带动其他同学。其次,仍然选择典型的后进生进行严厉打击,让他们在错误上面教育深刻,不敢再犯。正反面交替教育,效果较好。

二、信任与鼓励是学生最大的动力

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对象自身条件比较差,学生自己心里也比较清楚,所以难免会有自暴自弃或者自卑的情绪,他们也许想表现自己但又害怕老师对他们的不信任,他们也许想上进但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所以给予信任和鼓励是班主任的一种艺术手段。《学记》里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知心才能“救失”,才能“长善”。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阶段的后进生,在长期的“笨蛋”“不可救药”等斥责声中,自尊心、自信心早已荡然无存。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应当敞开自己的胸怀,与学生搭成心灵的桥梁,让学生信任你;用你的人品和知识,让学生佩服你;用你的真诚与爱心,让学生接受你。

新生入学后的两个月里,许多学生失落心态相当突出。总觉得上中职学校就是混日子,于是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纪律性差,学习不能专心。这个阶段,班主任假如不能及时开导,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班主任必须从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入手来开展工作。

三、切勿急于求成,对症下药,耐心寻求适合途径有效开展德育教育

人的习惯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规范也是,所以班主任在改变他们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这样反而会有不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得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上网冲浪成了学生们的最爱。但不少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甚至整天待在网吧打游戏。也有少数学生晚上翻越围墙出去上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要想完全杜绝学生不让其接触网络是行不通的,于是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我首先和同学们探讨沉溺网络的危害性,取得了一致共识。然后引导学生上网多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多看与专业课有关的视频,制作小课件等。同时,我建立了本班的qq群,这样既方便师生间的联系,也能适当的监控学生们的上网情况,便于班级的管理。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既是学生喜欢能接受而又时尚的方式,同时也避免了学生面对老师有些话说不出口的尴尬,这样加大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力度,我们成为了朋友。

企业创新管理心得体会 篇4

中国企业一路高歌三十年,在收获成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全新挑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运营应该有怎样的思维?在中国特色的`社会环境里企业战略应该有怎样的创新?变革转型的后危机时代,企业生存如何实现基业常青?比问题本身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主动变革、突破瓶颈、实现重生,已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潘诚老师结合企业研究实践心得,用两天的时间,向我们深度解析了企业运营的内在规律,理性反思中国企业成长历程,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剖析当前企业面临困局,系统探讨了中国企业变革创新之道,从战略到执行,为企业对“成长的麻烦”提供了实战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后危机时代,企业运营应该有怎样的思维?

第一、未来综合竞争力的重点在于企业的软实力,软实力就是价值观念、管理模式、知识创造等等,素质决定未来、能力决定成败。

“社会管理创新”心得体会 篇5

训课程”心得体会

(xx村党支部书记 xxx)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他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加强创新型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解决社会矛盾,建设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2.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3.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关注民生和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为百性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5.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5.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范,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重视对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通过对社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要确立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要促进社会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会活力,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倡导不同的行为模式,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重视沟通与协调。社会管理创新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各类利益。但是,强调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绝不是不能损害任何利益,绝不意味着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要引入行政过程论,对各方各类利益进行综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裁量判断。

企业创新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6

开幕式后的第一讲由何处长为我们讲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名干部,我们首先就要掌握好各种方便我们工作、管理的各种信息化工具,即——机械化管理。何处长也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作为信息技术系一员,我就更应该掌握。何处长跟我们强调我们要做好工作就要做到精、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做得好,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在多数情况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由此,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

第二讲是由余书记为我们主讲的“贯彻团市委全会精神,共谋团学工作新局面”。余书记为我们讲解了共青团长沙市第十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使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余书记还多次强调我们要紧跟党走,要求我们认清使命、突出重点、重心下移。余书记还和我们介绍了我院团学的基本情况,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院团学机构和自己的职责。余书记还和我们讲了他当年做学生干部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开展创新工作,要我们注意能力的培养,不断的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讲是王灵芝老师主讲的“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王老师全面分析了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的来源,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为学员们介绍相关的调适抒解方法,也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如何进行自我调适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王老师还跟我们测试了几个实例。最后,王老师还讲了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面对问题。让我们明白了这样去调节自己的心态,怎样去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怎样去面对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最基础的职责和要求就是要明确自身岗位的性质和工作任务,只有确定了自己的职责,才能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和开展工作,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架起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使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有序地进行,使同学团结互助,自觉为班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好领导老师的助手。另外,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应该注重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才能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

第四讲是“公文基础知识”由王萍老师为我们主讲。作为一名干部,我们经常要写申请书、策划书、总结等。怎样去写好一篇申请、一篇策划、总结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首先,不管你内容写的怎样,你的基本格式一定不能错,基本格式都错了给老师、同学带来的第一印象就很差。我们大学毕业工作后,在工作单位也可能要时不时起草个文件,写个发言稿或者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开会的时候有时也会要作个记录。所以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我们必须掌握,学好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不仅在大学有用,对我们以后也是非常有用的。这堂课也是我们这次培训最实在的一堂课。

上完这四讲就是各组进行分组讨论,我们这组讨论的题目是“如何做一名学习型团学干部”。在这次讨论会上,我们每个人都发了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院团委副书记钟华,他讲我们干部要学习学院领导、老师的讲话、发言以及各种公文;他还和我们强调了群众基础的重要性。李怡从她的一次应聘经历中,讲了我们要学会细化工作,以及细化的重要性。而我认为学生干部本质上还是学生,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不能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专业技能。不言而喻,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加思想道德的修养,作为干部我们要思想一致,为同学服务。我们要有主动性以及榜样性。各位组员都讲了自己的观点,同样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他们让我发现了他们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收益颇深,我将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磨砺自我。作为一个称职的大学学生干部,他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将自己所学的运用到实际中去,坚持与时俱进,争取做好一名学习型团学干部。

档案管理创新模式分析 篇7

1充分认识重要性, 更新管理观念

档案部门作为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播知识与信息的枢纽, 在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念是一切行动的指南,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创新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革新, 只要有了新的观念和想法, 工作中创新才会有可能。目前, 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工作都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 而与之相应的是档案收集、整理、分类、鉴定、保管、利用等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也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怎样从头脑中摆脱传统管理模式束缚, 逐步把一些现代管理理念引入到实际工作中来, 进一步强化档案使用的效率意识, 改变过去档案重管理轻使用的思想, 使得档案管理更加创新、更加有特色, 符合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2注重制度约束, 强化管理硬性

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发展档案管理创新的前提,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水平的发展就必需提高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水平。一些创新发展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 而且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 在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制度建设, 强化管理硬性, 使一切工作都有制度法规可循。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制度, 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加强各部门按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制定的档案资料考评的要求, 结合年终考核与个人年终评奖相结合, 档案工作完成情况要与部门年终考评相结合, 使各部门重视档案工作。建立规范化的制度, 归档有范围, 立卷有标准, 借阅有规定, 保密有条例, 库房管理有措施, 开发利用有目标, 从而保证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一是要定期对档案实现全面普查, 剔除那些无用的文件, 有效避免未来实行电子化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二是实现案卷规范化, 档案会随着年代、存在位置的变迁以及管理服务人员会出现过厚内容混杂的情况, 这样就需要对这些案卷进行规范化, 主要是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特别是对一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三是统一检索分类号。统一的著录工作是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也会影响计算机数据与信息准确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所管理档案对象特点, 结合本单位和需求单位和个人实际根据计算机管理技术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所管档案的细则。在制定规则的基础上在结合档案的分类法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 同时在统一过程中还需要对档案进行审校力度, 不断发现错误, 在不断完善中实现统一。四是细化档案管理要素。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各种不对题、不符合的情况, 需要细化档案要素, 比如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等这些要素。

3利用信息技术, 发展创新服务

信息技术的进入改变了档案工作完全由传统的手工式的操作向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化模式转变, 比如微缩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的应用为档案工作创新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效结合, 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满足个性化的使用需求。一是创新服务手段。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 比如通过网络设立档案网站, 并按照信息化标准建设, 需求者可以利用网站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而且利用网络技术使得存储的档案信息容量更大, 这种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可以把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管理和查询继承在一起, 使得这些信息能够在网络为需求者提供最大的利用。二是加速服务时效。档案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在服务的时间上来决定它的好坏的, 和传统的档案服务是需要需求者到档案部门查阅资料、办理审批手续, 在一定特殊的情况下还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 这样就会需求者使用档案产生负面影响。而现代档案管理服务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免去传统档案查阅繁琐的手续, 通过网络可以直接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 对于一些特殊的档案比如有涉密内容的信息可以通过建立涉密档案网络审批制度, 实现网上审批, 这样就可以使档案使用者得到即时的服务, 大大缩短了因档案管理产生的时间损耗。

摘要:网络的出现使档案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 电子文件的产生, 使档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档案管理人员直接运用计算机网络, 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 真正体现“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馆藏超时空化、服务有线化”, 需求者也可以足不出户, 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 既方便又快捷, 实现了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尚瀛.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6.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分析 篇8

关键词:新时期 企业政工管理 创新

企业政工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内部工作关注的重点,其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政工管理方式方面也在进行着积极的创新与改革,希望通过革新企业政工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政工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整体的平稳发展。

1.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缺乏对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视

政工管理工作曾经一度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重点,深受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工作重心出现调转,致使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受到忽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1)企业竞争压力过大,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要与同行业者进行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常常来自于多方面,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应对这些竞争的压力,一些企业对企业内部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将政工管理工作当做了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被企业有意识的忽略。(2)企业管理盲目西化,导致内部工作管理不均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加快,一些企业将眼光投向了国外,期望向国外市场进军,开拓企业的业务范围。企业的这种想法本身无可厚非,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助益。但是在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内部的管理思想出现偏差。为了与世界接轨一些企业盲目的引进了大量的外国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盘西化,将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闲置起来,造成企业内部管理不均衡。

1.2缺乏完善的企业政工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对于一个部门工作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由于受传统企业管理方式影响严重,导致我国企业政工管理制度存在诸多的不足,阻碍了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展开。具体体现在:(1)陈旧的管理制度,难以满足新时期的管理要求。不同时期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要求。新时期的到来,由于管理制度的老化,新时期的一些新任务,新热点,在政工管理制度中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需求无法被满足.(2)无法起到指导作用,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企业的政工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政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起着指导和约束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难以有效的落实政工管理职能。由于缺乏有效的限制,企业政工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严重缺乏规范性,造成政工工作毫无章法,一片混乱的局面。

1.3企业政工管理人员素质过低,缺乏政工管理人才

企业政工管理人员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左右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质量。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政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乐观,在企业的政工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具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1)企业严重缺乏政工管理人员任用制度。我国企业政工管理人员的任用一直处于缺乏规范的状态,大部分企业在政工管理人员的任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随主管领导个人的主观意向进行人员的任用,缺乏科学性,导致一些缺乏管理素质的人员进入我国企业政工管理工作部门。(2)忽视了对管理团队的建设。要想搞好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拥有一支优秀的企业政工管理团队是关键。但是纵观我国企业政工管理现状,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高素质,高水准的政工管理团队。(3)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制度。考核对于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我国一些企业内部,政工管理工作的考核,存在着走形式主义的现象,无法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给出正确的评价。同时企业内部的考核制度也存在着缺陷,不能完全的对企业政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综合的考核。

2.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

2.1提高企业对政工管理的重视,促进政工管理作用的发挥

企业对于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质量,是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推动力。一个企业要想进行长期稳健的发展,光靠经济上的建设是不够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企业应该意识到综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的对企业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我国企业应改变过去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政工管理的陋习。调整工作的重心,将政工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两手抓,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

2.2建立健全政工管理制度,规范政工管理工作

鉴于企业政工管理制度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应在企业政工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下工夫,积极的对企业政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推进企业政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做到全面了解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新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对企业政工管理制度的研究来看,一个好的企业政工管理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也就是说其要符合特定时代背景下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在对企业政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企业应对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新任务进行深入的了解,找准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企业政工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企业还应就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给予一定的约束,避免企业政工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保证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质量。

2.3提高政工管理人才素质,重视后续人才培养

想要提高企业政工管理人才的素质,就要从企业政工管理人员和企业两方面入手,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对企业内部政工管理团队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人员任用制度。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政工管理人员的任用上应建立起有效的人员任用制度,科学的制度出人员任用的标准,使人员的任用更加的合理化,避免不合格的人才滥竽充数混进管理团队。(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员工自我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是现在企业内部比较有效的一种考核制度,其可以全面具体的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积极的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综合的评定,方便员工进行自我认知,促进员工积极发挥自身力量,提高自身素质。

3. 总结

我国企业中政工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因此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出现了一些陳旧老化的现象,很难满足现在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鉴于此企业的有关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对企业政工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找出其问题的所在,促进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峰.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4) .56-60.

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心得 篇9

近期通过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对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什么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就是指领导者在长期的领导工作和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种高超的特殊才能。这种才能表现为能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领导方法,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胆略、经验、作风、品格、方法、能力的综合体现。历史上,刘邦、刘备,在有些人看来本事不大,更无一丝英雄气度,但却最终成就大业,什么原因?其实我们仔细一分析,两个人都是个人的文才武略不出众,但有驾驭群雄、审时度势的特殊才能,这种才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领导艺术。长坂坡一战,刘备被曹操打得丢盔卸甲、仓惶逃命,爱子阿斗陷落敌阵。当赵云冒死救出阿斗时,刘备却说:“为你这个小孩子,差一点损我一员大将!”也许刘备口是心非,但不管怎样,这一行为产生的后果是赵云感到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比阿斗还重要,从而激发了他为刘备打天下的热情,这就是一种独到的领导艺术。通俗的说,领导艺术就是运用各种灵活、变通的方法、手段达到你最终想要的目的。

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忠诚。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就是说,季康子问夫子:“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和听话,如何才能做到?”夫子回答:“只要为政者能以庄重的神态负责任地对待各种事务,老百姓自然就会恭敬听话。能做到对长辈尽孝敬顺,对后辈心存慈爱,老百姓自然就会忠诚于你”。一个人的忠和孝是相通的,忠是孝的延伸和升华,孝是忠的内涵和基础。如果一个管理者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下属,心甘情意为他们服务,那无疑就是一个好领导、好公仆了。二要清醒。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掂得出轻重,分得清是非。这主要体现在六个“不”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不退;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倒;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飘;在生活面前勤俭节约,不奢;在荣誉面前泰然处之,不争;在胜败面前一如既往,不停。

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要谦虚谨慎。毛泽东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唐朝名相房玄龄说,“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意思是说,做人要谦虚、温和、谨慎,不要以自己的才能、门第而矜骄于人。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二要宽容大度。宽容是人格的容器。宽容度愈大,人格的容量就愈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将相头顶堪走马,公侯肚里能撑船”,管理者要容人容言、容长容短、容功容过,要允许失误,宽容失败,不能一次犯错误就“永不叙录”。古人言:“闻过则喜。”管理者要听得下各种各样的话,装得下各种各样的事,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甚至不计私怨,惟才是用。

第三,要有渊博的知识素质。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素质,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思考是唯一的途径。要恒学,学无止境,学贵有恒。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到了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才能够使用一辈子,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最终也会贻误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提高驾驭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善思。没有思考就没有智慧,没有思考能力的管理者难以形成独立的见解,遇事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时刻在思考中干工作,做到谋划在前、思虑在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第四,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情绪稳定。无论工作顺利与否,应始终沉着应对,情绪饱满,持之以恒,不能在工作顺利时就喜形于色,而工作不顺利时就垂头丧气,甚至“撂挑子”。切忌浮躁之风,浮躁是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易急躁;头脑不冷静,易冲动;心理不平衡,易偏激;精力不集中,易走神;工作不静心,易分心;行为不沉着,易追风。浮躁看似是“小病”,无关痛痒,实则危害很大,甚至严重影响了各项事业发展。要乐观自信。这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心态,管理者乐观向上的风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将会对他周围人的心态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管理者都是热爱学习、奋发向上的人,同时也是富有激情、心态健康的人。

科学运用领导艺术,全面提升领导能力。领导是一种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学会在工作中科学运用领导艺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1、提升统揽全局的能力。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意思是管理者要善于抓大事,管全局,争取全局的主动,这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艺术。一要想全局。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时,要把全局作为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努力使各项工作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要抓大事。古人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毛泽东主席也曾经指出:“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我们做工作、办事情决不能不分主次本末、不论轻重缓急,必须善于抓根本、抓主要矛盾。抓住了根本,就能做到纲举目张。三要抓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不抓落实,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是一个“充不了饥的饼”,工作必须立足于实干。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对主要矛盾的控制就是对全局的掌控,而主要矛盾往往与主要工序、主要工程量、重点专业工程等密切关联,作为一名项目管理者,对主要矛盾的分析要客观、主动,在执行前运筹帷幄,统筹全局,在过程中创新突破,从而在进度上争取主动,确保里程碑节点的顺利落实。

2、提升决策决断的能力。决策决断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怎样提高管理者决策的艺术水平呢?古人云:“天下之事,谋之贵众,断之贵独,虑之贵祥,行之贵力”。概括来说,管理者决策贵在众谋、独断、祥虑、力行。第一,决策要依靠集体的力量。管理者高明之处,不在于他垄断一切智慧,而在于它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因此,在决策论证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不搞个人说了算,只有这样决策才能体现群体意志,才能有号召力。第二,深入调研。决策离不开信息,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是成功的前提。毛泽东说:“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有满腔的热忱,求知的渴望,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和指导权。第三,处事果断。处事果断表现在决策上敢想敢断、敢于拍板,不优柔寡断;作风上雷厉风行,闻风而动、不拖泥带水;落实上,言出必行、一尺十寸,不打折扣。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及业主对建筑功能的需求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难、精、尖的项目应运而生,这就对我们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这不仅仅要求我们管理人员个人要具备足够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更要求我们项目管理人员要懂得如何运用群策群力的法宝,并结合现场调研,客观、科学的对技术型难题进行分析、评定、解决,从而通过团队决策能力的提升来提升个人的决策能力。

3、提升凝聚人心的能力。凝聚人心是指按照一定宗旨、原则和形式,把组织成员凝聚起来,形成为实现总目标而奋斗的合力。如何凝聚人心,让下属甘心为你做事呢?一要具备亲和力。一个管理者,不但要有鉴别力、决断力、组织力,更应当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一种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和行动力。管理者的力量,不是建立在下属敬畏、恐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部下信服、亲近、主动追随的基础上。二要正确授权。现代社会,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管理者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还打击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三要团结协作。团结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成功要素中,“人和”是第一位的,“天时、地利”都要通过“人和”才能发挥作用。

4、提升开拓创新的能力。邓小平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一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实践的先导。提高开拓创新能力,首先要从解放思想做起。二要勇于担当。不敢担责任的人是小人,什么是大人呢,大人就是大人大量、勇于担当。三要敢为人先。“敢”,就是勇敢、胆量;“先”,就是先知先觉,指比别人早预知的事情,果断的作出相应的决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或尚未做的事情。四要保持激情。开拓创新既是一种工作需要、工作责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工作激情。富有激情的人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在工作中没有办法可以想出办法,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缺乏激情,精神就会萎靡不振,遇到小困难也会畏难发愁,怨天尤人,做不好工作,办不成事情,给事业带来损失,更谈不上开拓创新。

5、提升知人善任的能力。成功管理者最主要的能力,就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一要善于用人。这就要求各管理者要做慧眼识马的伯乐,充分挖掘每个下属的潜能,积极主动推荐人才、大胆使用人才。以德才兼备作为知人善任的标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二要欣赏下属。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欣赏是对他人的肯定,可以激发人们的潜在力量,促使人们激情投入。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应当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乐于欣赏别人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出来,有效地加以组织和整合。不仅管理者本人要善于欣赏,而且要在自己的团队中营造一种相互欣赏的氛围。当人们彼此看到优点时,这个团队就是优点的集合体;当人们彼此盯着缺点时,这个团队就变成缺点的集合体了。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当一个人受到领导和周围同事的欣赏时,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并会进一步去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点,如果把所有人的潜能充分激发调动起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一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糜,无往而不胜。

企业战略及管理创新学习心得 篇10

通过这一期的企业战略管理及经营创新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的定义、组织形式、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及经营创新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优秀企业经营成功的典型案例、管理故事、管理定律的学习,使我对管理和创新有了从理到感性的认识,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这些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论实践水平。

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成败至关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动态过程。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竞争异常激烈,不仅对大企业提出了挑战,更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必须要走规模化道路、要有品牌优势和产品、技术优势,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即使具备了这些优势,也不一定就不会被淘汰,关键还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决策,要运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正确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正确把握市场发 1 展的动向,合理布局自己的优势资源和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优势、规避弱项,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战略已成为企业家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已成为企业核心的管理职能,强有力地执行一个科学、缜密的战略已是企业竞争制胜、经营成功的重要保证。观念产生于企业以往的历史与经验,这此观念就是企业的经营风格,它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企业成员的思想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战略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战略。如果制定的战略与企业文化不相兼容,则要么战略不能成功,要么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可见企业文化也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实施的成败。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学习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普及管理及专业知识,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抓 2 住机遇,迎接挑战。

上一篇:初一微作文下一篇:爱心,班主任工作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