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难点(精选8篇)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难点 篇1
农民工返乡创业仍需多方政策大力支持,据笔者了解,越来越多在外事业有成的农民工想返乡创业,但对家乡的政策、环境等还心存疑虑。
一是缺少高位起步的平台。返乡农民工创业,有一部分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项目,需要有一个能高位起步的平台。而目前,一些地方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地方,对创业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有限。二是经济发展环境是返乡创业者最大的顾虑之一。比如,在我市有些地方,办理相关手续的门槛较高,加上其它诸如土地问题、企业周边治安环境问题,少数部门和个人“吃、拿、卡、要”等违纪问题,严重制约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创业者不能充分享受创业的优惠政策。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引进外商投资,并给予政策上扶持。但针对返乡创业者,政策还不够完善,甚至一些地方还没有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享受不到与引进外资同等的待遇。即使有的地方出台有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返乡创业人员广泛了解,使得返乡创业人员感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四是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返乡创业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是企业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血液”。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约束,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成为返乡者创办企业难以发展的瓶颈。企业的资金短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建立之初缺少资金。 “打工积累”是有限的,只有极少部分创业者是用打工收入开始第一步。目前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渠道是民间借贷。二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务工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都是民营性质中小型企业,虽然一些企业成长性看好,但由于缺少资质信用担保,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贷款的可能性极小,痛失不少商机。
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难的对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各级政府应积极做好适时引导和务实服务等工作,保障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热情越来越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一是以城镇为中心,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加速城镇化步伐,做好硬件建设,加快创业园区和商品流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成为返乡农民工兴办各类企业的聚集地。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水平,要像对待外商一样对待返乡创业者,解决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三是发挥政府信息网络优势,为企业产品找到“婆家”,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健全组织协调工作体系。把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返乡创业专题规划,专项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构建党政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级劳务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拓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创业资金,政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宽松环境。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发布、失信惩戒等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采用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政府小额担保贷款制度。
建立扶持激励机制。一是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牢固树立 “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努力营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三是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扶持。
加强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培训。可由政府协调,聘请高校或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定期不定期地对创业者开展专题讲座。或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以委托普通高校、行政学院、党校等院校进行定向培训和到省市级、国家级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学习锻炼等形式进行技能、法规、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难点 篇2
自2008年年底大量农民工返乡以来, 政府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 比如扶助农民工创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难题, 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贮备实用型技术人才。特别是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材资源市场, 引导农民有序的外出就业, 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便更有底气, 势头更足。这对我们基层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个挑战, 促使我们学好政策为他们服务, 比如做农经搞扶贫帮困,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央的政策, 从信贷、扶贫、税收政策等方面去帮助回乡的农民工创业, 让更多的贫困家庭摆脱困境, 让更多的创业者带动起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淳安县文昌镇潭头村的蒋樟芳就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员, 他利用在外打工的所积累的资金和商业信息回家创办了一家文晨服装加工厂, 2010年创造产值435万元, 吸收农村劳动力15人, 发放工资24万元, 人均年收入2.16万元, 带动2户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他也每年收到政府的对低收入的政策补助实现共赢。
农民工返乡, 正如当年日本, 台湾等亚洲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回国潮一样, 他们把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经验和资金带回本国, 使得他们的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 有不少人经过多年闯荡城市的历练, 善于吃苦的品质, 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 眼界更开阔了, 善于发现机会并有强烈的创业动机, 并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不乏创业人才, 我们做乡镇工作的, 特别适合借鉴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既每一村或乡都有一个品牌, 结合我们的乡镇, 可以发展以返乡创业者为龙头的一些项目, 每一个村可以按自身的条件办农家乐, 品尝农家菜、以山上的杂树杂木制做小工艺品厂等等, 为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民工进行帮助: (一) 加强本地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技能保障; (二) 加大政策对返乡创业者优惠的工作力度,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保障;激励创业积极性; (三)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机构, 确保创业成功率; (四) 提供方便, 快捷的金融服务, 税收优惠政策, 地土使用政策 (五) 实施积极的人才扶持政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 不是单单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发展农村经济, 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等方面更具积极意义, 应该作为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来抓。对农民工而言, 要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 选择熟悉的领域, 不要盲目创业。对政府而言,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创业引导和风险教育, 不要为政绩而鼓动农民工去创业, ;另一方面要加紧对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 对农民工创业的行业进行引导, 让一些环保型, 低耗能的项目进来, 提高成功率;同时要把各类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提供农民工创业中和创业后所需的配套服务, 真心实意帮助农民工。
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步伐。现在的城乡统筹, 山海协作, 联乡结村等政策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建设, 中心镇建设都给返乡农民工创造了建设家乡的舞台。
返乡民工在家乡创业可以加快当地城镇的建设, 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可以生活在父母的身边, 减少留守儿童的比率,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共享天伦之乐, 减少空穴老人的发生,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发达的交通, 城市化的居住、田园风光的生活, 在家乡投资兴业可以使他们更有幸福感, 更有成就感。同时在农村便捷的生产和生活可以留住一部分城市的人才从而可以形成稳定的、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的产业大军, 有利于产业升级、企业人才积累和技术改进进步等。因此, 应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坚持推进体制改革,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本土化。同时特别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劳动就业、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户口性质相关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制度的配套改革, 逐步形成农民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制度体系。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农民工反乡创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果, 有利于农村家庭和谐和社会的进步, 只有他们成为农村的建设者和开创者, 农村才能有更好的明天。只有农民富了, 中国才能真正的民富国强;只有农村发达了, 城乡统筹发展才不是一句口号。笔者在此提出农民应该回乡创业。
参考文献
[1]龚黎莹胡锻.农民工创业问题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2]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3]受金融危机企业倒闭或减员影响28万四川农民工返乡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思考 篇3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作为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已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改革开放到2000年)为初级阶段,也可叫“自在”阶段,农民工实现了“第一跳”——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去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自2001年到2003年)为中级阶段,也可叫由“自悟”阶段,农民工实现了“第二跳”——在务工或经商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工变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第三阶段(自2004年以来)是高级阶段,也可叫“自为”阶段,农民工实现了“第三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开始大量地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直接原因,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有些农民工已经致富以外,就是2004年、2005年中央连续二年下发的两个“一号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出台的许多“惠农”硬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稳定、更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至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自身,一来有许多经过长期的“摸爬滚打”,铸就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二来这些农民工有着传统的乡土观念和“根”文化,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和荣誉去打拼、去贡献;三是这些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资源情况、人事关系和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四是这些农民工知道返乡创业具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可以保证其较高的成功率和预期的回报;五是这些农民工通过“打工大学”接受到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有了发展现代产业的冲动和信念。
政府应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铺路搭桥”和“保驾护航”
农民工积极返乡创业,是一个好的新生事物,当地政府绝对不能熟视无睹。而应该做好适时引导和务实服务等工作,保障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热情越来越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一要把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昔日的就业“包袱”正在变为今日的宝贵财富,牢固树立“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将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作为从更高层次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做法。同时,对尚未返乡、但已经在外地创业有成就、想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帮助,引导、鼓励他们返乡创业。
二要制定完善的优惠配套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除了大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外,还要制定和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农民工返乡投资和外地客商一样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宽松环境。
三要设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是落实优惠政策,保护好、引导好、支持好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投资热情和创业冲动,实现集中管理,节约资源投入,追求“既富民又强县、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造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能获得丰厚回报”等“多赢”目标的重要举措。可以规定,在农民工创业园区内,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返乡创业企业开放;凡是外商能享受的优惠政策,返乡创业人员都能享受。
四要保持农民工所办企业发展后劲。比如:定期免费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文化、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给他们“充电”。有关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国内、省内的有关专家给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授课或做现场指导,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尽快具备企业家必备的个人素质和创业能力。
新闻链接:
15年前,20多岁的李方义怀揣不到300元离开安徽老家,辗转到江浙等地打工讨生活;15年后的今天,这位昔日的打工仔开着私家车回到家乡,一次性投资4000万元创办了一家羽绒厂,俨然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像李方义这样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的农民工如今渐成一股新潮流!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千军万马往外涌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潮正出现“回流”,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工在产业梯度转移的推动下,携带着外出打工淘来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创造了劳务经济新的增长点。
李方义是安徽劳务输出大县无为县人,1991年,20岁出头的李方义因家境困难辍学回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亲戚的带领下到江苏徐州给人打工卖板鸭。干久了,李方义发现,鸭、鹅毛因为腥臭常被人废弃,但如果收集起来清洁干净后,可以向羽绒厂卖个好价钱。李方义瞅准这一市场,转行干起了鸭、鹅毛收购,后来又逐步创办起鸭、鹅绒加工企业。如今他在浙江萧山已拥有了一家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的羽绒厂。
虽然已经在江浙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李方义却萌生“退意”,准备将在外地的产业“慢慢转移回家乡”。今年他在家乡投资4000万元创办了一家名为万利达的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投资生产后的年产值预计将达到两亿元。
据了解,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无为县返乡创业人员逐年递增,如今40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已经有一万多人像李方义一样回到家乡创业。他们把从沿海学到的技术、投资理念及积累下的资金带回家乡,独资或参股兴办起各类企业1200多家,年利税3.8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7%。
无为县正是中国民工潮从单向涌入城市到城乡双向流动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不仅在无为,在安徽的全椒、天长等许多劳务输出大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方兴未艾。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安徽省社科院經济所专家孙自铎分析说,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是农民工大量回乡创业的深层次原因。部分农民工经过长期打工,完成了资本积累,有的还当上了企业家。由于发达地区商务成本的提高,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
无为县招商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这几年无为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产业转移特性非常明显。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在外务工创业多从事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等行业。这样的产业一度是支撑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产业力量。但近年来,随着这些地方资源的紧张和土地成本的提高,以及当地产业政策开始转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那些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直接带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潮的出现。另外,很多农民工多是在二三十岁的生命“黄金期”出门务工的,人到中年积累下大量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叶落归根的观念渐浓。这也促使他们把在外积累的资产一点点转移回家乡。
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带回了滞留在东部的资本、技术,也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无为县共有近万名外出人员回乡创办或参股兴办了1100余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近七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返乡创业还带动了工业园区和城镇化的建设。截至去年,无为县农村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被无为县政府称为“凤还巢工程”。当地政府官员每年都要到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东部地区进行探访,向在外打拼的老乡介绍家乡的发展规划、推介投资项目。无为县一位官员说:“我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单一地把多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吸引有实力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发展的源动力。”
事实上,中西部很多省份都开始享受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的实惠。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聚集了40多家童装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从广东回流创业的农民工。这些企业年产值达五亿元以上,吸收劳动力5000多人,产品远销美、英等国家。河南省邓州市七里店民营经济园也集中了大批返乡创业的农民,他们发展的饼干等食品产业经济效益也颇为显著。
采访中,不少农民工表示,回乡创业仍需多方政策大力支持,包括简化办证手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无为县一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在外事业有成的农民工都想回乡创业,但对家乡的政策还心存疑虑。他说,现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都认识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很多鼓励政策,但有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走了样,比如办理各种手续拖拉,“吃拿卡要”现象仍时有发生等。这位农民工去年在家乡投资兴办了一家企业,厂房还没建好,就有税务部门上门要求报税。
另外,很多返乡农民工还表示,回乡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由于家乡融资渠道单一,多是靠银行贷款。但目前很多县级银行的贷款权都已经上交,贷款手续复杂,周期长,成本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篇4
(乡镇 上报人员)
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蔗香镇蔗香村计生协会会长、蔗香镇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
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蔗香的火龙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初步形成了一项新的产业,奔赴同步小康致富路,他是群众“领头雁”。
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有5家种植合作社,有13家单户种植共计2350亩,年总产值1133万元,镇政府也把火龙果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抓。
日 期
农民工返乡创业福利政策 篇5
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是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是返乡创业农民工,正常经营两年以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计划书,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符合规划、环保、土地、城乡建设、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愿意为其他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创业实习的创业项目。二、农民工示范项目都能获得哪些奖励?经认定的许昌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市财政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并从中评选推荐优秀项目申报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通过评审后由省财政给予2-1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三、申请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需要达到哪些标准?
(一)法定代表人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及工商注册地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返乡创业农民工是指身份证地址在乡镇或农村,有过外出务工经历返回我市创业的河南省户籍人员。
(二)经营主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注册成立并正常经营两年以上。
(三)有比较完善的发展计划书,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
(四)申报项目要符合规划、环保、土地、城乡建设、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愿意为其他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创业实习。
(五)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人以上(含15人)或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数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带动贫困家庭成员创业和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项目优先。
(六)申报的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旅游类项目除具有(一)至(五)项共同条件,还要分别具备以下对应条件:
1.各类企业项目应具备:
(1)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等劳动报酬。
(2)对在职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率达到80%以上。
(3)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两年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4)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环保要求。
2.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应具备:
(1)入社成员数量高于本地县级同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水平,合作社成员数量达到100人以上。
(2)成员出资总额1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年经营收入300万元以上。
(3)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4)成员主要生产资料(初入社自带固定资产除外)统一购买率、主要产品(服务)统一销售(提供)率超过80%。
(5)在同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处于领先水平,有注册商标,获得质量标准认证,并在有效期内(不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合作社除外)。
(6)没有发生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损害成员利益等严重事件,没有受到过行业通报批评,无不良社会影响,无不良信用记录。
3.家庭农场项目应具备:
(1)有创办专业农场的章程。
(2)经营土地的流转年限不少于5年,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流转期限内不得转包。
(3)从事粮油生产的土地面积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畜禽养殖标准为,生猪、羊年出栏500只以上,奶牛常年存栏50头以上,牛年出栏200头以上,蛋鸡常年存栏10000只以上,肉鸡年出栏5000只以上。
(4)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5)实行标准化生产,生产记录齐全,产品使用或注册品牌,质量可追溯。
4.乡村旅游类项目应具备:
(1)经营项目有规范的标准。
(2)工作人员经过相应岗前和在职培训,掌握本岗位服务技能、特点和要求。
(3)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达到同类型三星级以上。
四、申报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要准备哪些资料?
1.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创业实体的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3.项目发展计划书,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产品或服务、发展规划、创业团队、项目经营情况(包括员工人数、总资产、销售额、利润等)、奖补资金拟使用方向等;
4.最近两年的经营情况报告;
5.最近两年政府或行业评选表彰的文件或证书复印件;
6.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提供贫困家庭劳动力身份证和精准扶贫明白卡复印件;
7.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结果截图的电子版(图片清晰可见);
8.创业实体享受就业创业政策的相关材料;
9.申报的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旅游类项目,还需分别提供以下对应材料:
(1)申报的各类企业项目要提供:
①最近六个月的生产经营活动记录(包括银行流水、发货单、购销合同等经营性证明材料)。
②员工花名册,最近六个月的工资发放表、交纳社会保险凭证,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制度复印件。
④产品的合格证书。
⑤企业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材料。
(2)申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要提供:
①入社成员花名册。
②最近两年的年度财务报表。
③最近一年的盈余分配表。
④经营规模证明材料。
⑤最近一年的主要产品(服务)销售统计表。
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或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复印件。
(3)申报的家庭农场项目要提供:
①家庭农场章程复印件。
②合法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或土地流转合同(复印件)和清册。
③农场生产经营收支记录或财务会计报表。
④农场执行的生产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⑤农场参与或直接进行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及商标注册等证明材料。
(4)申报乡村旅游类项目要提供:
①经营项目规范化文件复印件。
②上岗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思考 篇6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
基于“众创”背景,从2015年7月到2015年9月,对洛阳市8县1市100位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 获得有效问卷92份,有效问卷率为92%。本文依据所获取的调查问卷数据,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特点。
1、创业者以男性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在92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男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占88%,而女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仅占12%,主要是由于女性自身性别所造成的不便以及由此造成她们所能获得的创业资源有限。年龄段在20-40岁的男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比例达到78%,而年龄段在20岁以下及40岁以上的男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仅占22%,主要是因为年龄段在20-40岁的男性农民工更易于接受城市的新观念,而年龄段在20岁以下的男性农民工刚进入到城市寻找到工作的机会,年龄段在40岁以上的男性农民工则大多比较满足于当前自己进城打工赚钱的现状,许多人不愿意自身的生活有太大的变化,由此可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以青壮年的男性为主。此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 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为77%,而初中以下学历者为23%,他们中不少人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并且掌握了一些技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从事创业领域的多元化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创业的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从产业构成方面来看的话,返乡农民工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占22.8%,农产品加工的占6.5%,返乡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占6.5%,制造业的占2.2%,返乡农民工从事餐饮和住宿业的占21.7%,零售业的占28.3%,运输业占的7.7%, 其他的占4.3%,主要是因为返乡农民工家乡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可以寻找到各种商机。从产业分布方面来看的话,返乡农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9.3%,返乡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的占8.7%,返乡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的占62%,主要是因为返乡农民工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了解城市居民愿意感受与城市截然相反的田园风光。
3、创业规模较小
通过一段时间的拼搏后,农民工改变了过去为他人打工的观念,产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虽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在实际使用这些资金时,仍让其捉襟见肘。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雇佣人数在5人以下的占53.3%,雇佣人数在5-10人的占28.2%,雇佣人数在10-20人的占10.9%,雇佣人数在20人以上的占7.6%。 这主要是因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务工时积累了一笔原始资金,但是在返乡创业时仍显不足,此外也受到当地土地资源使用的限制,因此返乡农民工创业时雇佣的人数不太多。
4、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自身积累的资金占52.1%,向亲朋好友所借资金占28.3%,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占比为10.9%,向政府寻求扶持资金仅为8.7%。通过对以上四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获取途径所占比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返乡农民工其创业时所获取的资金来源还是比较单一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主要还是源于他们外出务工所攒下的工资和向至亲好友借钱,这两种途径占比共达到了80.4%, 因为银行贷款的申请比较困难以及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模式
1、知识创业型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打工经历,使得他们相比于一般在农村的农民而言看得高望得远,这让农民工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去学习获取专业的技能知识。当前农村经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在慢慢变小,也有着较过去更好的创业环境,在“众创”的大环境下,不少返乡农民工依靠自身学习掌握到的技术知识来进行创业。
2、经验创业型
相较于一直在农村以务农为生的农民,离开自己生活的农村到城市打工的这一段经历,拓宽了农民工的眼界, 让他们可以根据市场动态而做出判断,从接触到的大量资讯中提取对自身有用的信息,点燃了他们原来心中不曾有过的创业意愿。另外,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他们回到家乡之后较为顺利的创业。
3、网络依托型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发展态势。传统农业和网络的结合,使得农业能够进一步延伸拓展,也让农村发展出现新的气象,诞生出新的行业。当前电子商务非常流行,也慢慢渗入到农村,而网络平台成本相对低廉,使得返乡农民工能够依托诸如“淘宝网”进行创业。
4、景观带动型
当前许多城市居民喜欢田园风光,愿意漫步在大自然中,因此在节假日他们常常去乡村游玩,这也吸引了不少农民工回乡创业。“农家乐”提供的一站式的休闲服务,既能够使游客们感受山明水秀,又可以让他们在这里一并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此外农村的种养殖业、餐饮业、运输业以及相关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帮扶建议
1、农民工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应该积极参加培训班,专业技能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创业的成功,要学习职校和技校开办的职业技能课程,这能够帮助农民工获得较为先进的专业技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要转变自身心态,从被迫参与创业培训变为主动要求获取更多的培训资源,不仅要充实自己,学得专业的技能,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要激励自己返乡创业时所雇佣的员工,也要他们更为主动地参加相关培训。
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后,创业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要受到市场的考验。如果创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没有市场,那么就会使他们的返乡创业遭受巨大的冲击,甚至难以支撑而破产。对于顾客来说,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自己购买到的商品或享受到服务的物美价廉,而不考虑这是否来自于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因此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时,一定要用心考虑后,再选择所从事的行业或创业项目。
2、政府
在财税优惠上,政府可以在返乡农民工初创期时通过扶持政策。在土地、水、电等资源的使用方面提供财政资金的补助,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支付相对较少的费用,减轻创业的压力。政府可以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优惠的税率,在创业不同的时间段里对返乡农民工征收不同的税费;还可以多划拨一些款项作为创业扶持资金,用于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
在土地使用上,政府在保障耕地的情况下,为返乡农民工分配非农用地作为创业用地,例如废弃的旧校舍、荒山荒地等可以合理利用的土地资源。政府可以通过监督和调查,对那些土地使用情况不合规定的进行严格的整治, 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统一规划分拨给返乡农民工作为创业用地。此外,土地也可以被抵押得到资金,这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信息交流上,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活动有许多都是在农村进行的,位置十分偏僻,环境的封闭造成了信息滞后, 给其自身的创业行为带来一定影响。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当地的宣传栏、手机和网络等多种载体,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所需的审批流程、与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及市场动态等信息,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及时知晓各项最新的资讯。
在创业培训上,政府应该大力开设有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课程。虽然农民工有着外出务工的独特经历,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许多人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低。因此,政府要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使他们真正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既可以开展职业技能老师对于返乡创业农民工基础知识传授的课程,也可以推出返乡创业农民工与专家教授之间一对一的详细交流的课程。
3、社会
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遭遇挫折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希望得到父母妻儿、亲朋好友以及村里人的安慰, 周围的人不要对他们冷言冷语,而应该帮助他们恢复信心,继续创业之路。社会大众应该善意对待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尤其是各种媒体要多报道一些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新闻,以便人们通过这些信息来客观地对待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使得人们尊重他们的创业行为。
当前农村的金融机构较少,基本上都是依靠农信社, 但是贷款的利率不低,成本比较高。社会群体可以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开展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金融服务,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远离资金缺乏的困境。既可以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也可以根据返乡农民工所从事行业的不同,创业的程度不同,来提供相应的贷款,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创业。
四、结语
在当前“众创”的大环境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益,拓宽了周围人的就业途径,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创业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主力,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将会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摘要: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洛阳市本地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创业有创业者以男性为主且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创业多元化、创业规模较小和创业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特点,而又可将其分为知识创业型、经验创业型、网络依托型以及景观带动型的创业模式,进而对洛阳市返乡农民工从自身、政府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帮扶建议,推动他们更好地返乡创业。
关键词: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难点 篇7
1.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情况
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出租车营运、小商品买卖等行业。即一部分有资金的返乡人员利用务工所得在本地办起了小商店或者从事出租车营运;另一部分有技术的返乡人员被本辖区私营企业所聘用。返乡开办“回流型”企业的很少,投资规模也很小。虽然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但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返乡人员创业的难题
2.1 资金量小,缺乏“金融”扶持
虽说外出农民工打工时积累了一些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来说,这点积蓄显得微不足道,加上大多数青年男女用赚来的钱为自己建了一个“安乐窝”,所剩资金不多了。虽然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果银行不在资金方面给予较大力度地支持与倾斜,解决流动资金短缺难题,多数返乡农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2.2 负担太重,服务质量难到位
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有些部门还没有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缺乏有效地扶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包括开办个体工商户,办齐所需手续要辗转多个部门,包括场地证明、资金证明、环保评估证明、消防和安全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工商登记及建筑规划、设计等多项手续,往往每道手续都要费时费力,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成本。
2.3 盲目性大,指导体系尚待完善
回乡人员在创办企业时,一部分人存在相当大的盲目性,缺乏相关的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虽然返乡人员在外务工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管理企业方面的经验,但随着科技、信息、体制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到自己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如果创业者不能做到对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相应的掌握,就无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4 经营管理跟不上
受经营者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高低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不少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缺乏长远眼光,短期行为严重。一方面家族式管理,致使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管理跟不上,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技术水平低,造成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竞争力。
3.引导返乡人员创业对策和建议
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就地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树立“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把鼓励和支持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像抓招商引资工作一样摆上重要日程,进一步加大宣传家乡的发展形势、潜在优势和优惠政策,大打资源牌、亲情牌等,营造浓厚的回乡投资氛围,增强返乡人员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投资荣誉感。
3.1 充分认识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性
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崛起之路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性,形成人员回归、企业回迁、资金回流的创业新局面。要通过进一步放宽政策、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优化创业环境,切实解决好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普遍存在的资金、场地、技术、人才、服务等问题,努力建立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鼓励、支持外出农民工回乡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保护和调动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 积极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办实体
3.2.1 激活创业主体
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其子女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可优先择校;回乡创办经济实体的初始登记在县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农民进城创业保留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村级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权益;投资兴办公益事业的投资额占项目总投资额50%以上的,可根据本人意愿为项目冠名;对连续3年纳税超过50万元的回乡创业人员,均可为子女办理县城户籍,在就学、就医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涉及回乡创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纪律和相关优惠政策,比照有关文件优先办理。
3.2.2 强化创业支持
3.2.2.1 加强财政资金扶持
财政部门要在每年的预算中为促进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按照以奖代投、补助贴息、专项扶持等方式确定使用事项。重点用于支持规模性经营或应用现代技术的农业创业、主导工业循环产业链的创业、现代服务业创业等创业项目;支持各类创业辅导培训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创业培训补贴,对社会中介机构为创业者提供的公益性创业辅导服务给予适当补偿。
3.2.2.2 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
要积极探索适宜促进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用地方式,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支持集体建设用地加快土地流转用于创业,并将创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和村庄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强化用地保障。凡获得创业土地使用权的,可依法转让、抵押、出租、折价入股。
3.2.2.3 加强金融支持体系建设
要打造促进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融资平台,协助做好信用评估和信贷担保手续,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支持回乡人员创业,为回乡创业提供最大的优惠利率,对工作突出的金融机构由财政部门给予一定奖励。建立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畅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农民以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经营和质押贷款,探索联保贷款方式,适当放宽信用贷款,加大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力度。回乡创业享受小额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政府对回乡创业要实行贷款贴息。
3.2.2.4 加强创业培训
要编制好返乡农民工培训规划,整合教育、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学校和政府培训机构,从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力量。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创业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环保型项目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建立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培训补贴制度,对初次参加创业培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按每人培训费用标准予以50%左右的补贴;对二次创业者进行培训,时间在半个月以上一个月以内的,按每人培训费用标准予以35%左右的补贴。
3.2.2.5 要加强创业信息服务
各职能部门要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在政策网站开设创业政策和信息专栏,引导创业人员不断提高科学驾驭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市场形势的分析、预测与判断,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技术进步、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有关资讯服务。
3.3 努力营造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环境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产业政策,使创业人员有针对性地找准创业方向。要广泛宣传鼓励支持回乡创业的政策规定、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政策和先进典型引导作用。
3.3.1 优化政务环境
大力推进“阳光政务”工程,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规,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规范行政收费项目。严禁以罚代管、不教而罚,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要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治力度。
3.3.2 优化服务环境
要建立促进回乡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创业服务指导队伍。要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发布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积极支持创业升级,大力实施品牌创业战略,协助创业实体做好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申报,引导企业积极申请商标注册,扶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服务,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回乡创业人员的帮扶。
3.3.3 优化建设环境
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之路 篇8
》》新闻背景
两会工作报告论述:
温家宝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
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三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政策扶持。[摘自2009 ]
人大代表刘友君:”人大代表高德康: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不裁员的企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
“从输血到造血”——代表委员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招探路
”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谭浩、顾瑞珍、任珂)2000多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政府和社会的神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如广东省已确定了‘腾笼换鸟’的发展战略。”在刘明华委员看来,农民工大量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将这种趋势提前了而已。
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不仅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统计,2008年提前回流的农民工占到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左右。在空前的就业压力下,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之路究竟在哪里?
咨询、报班、买书~~~随时欢迎联系广外华图服务专员
李海群QQ:865226296***(669841)
关玉莲QQ:5250***23604(613604)
“希望国家能借现在大力培训农民工之机,对组织培训的单位以及农民工本身给予培训补贴。”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点改善创业环境,建议开辟农民工回乡创业‘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
“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鼓励和引导城镇企业‘下乡’。”
“建议统筹解决农民问题,根据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编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规划。”
民革中央的提案指出,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恶化,来巨大压力。
怎样还返乡农民工一个“暖春”自身实际,“让农民工从接受输血到自己造血”的目的。
而不是让农民工”来自浙江的基层代表张剑星对于刚招聘进来的工人都
而在我们山区,可能更适合种木耳等食用菌。“在组织培训时,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易敏利: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陈玉明、王攀)如何安置大批返乡农民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建议,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批沿海企业停产或关闭,导致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据有关部门测算,返乡的农民工超过2000万。
易敏利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胜任田间农活;更重要的是,这些农民工返乡,基本上也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与当前的城市化趋势相悖。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化需要来创新解决当前就业问题。
易敏利认为,借助国家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发展中小城镇,增加中央政府对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投入,既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方式,又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解决当前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661个城市中,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就有533个,占全国城市的80.6%,中小城市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9%。中小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也比较均匀。易敏利说,推动中小城市发展,由此产生的就业岗位对单个城市来说虽然可能有限,但众多的中小城市共同产生的作用,却最终可能有效地分解就业难题。
易敏利认为,发展中小城市,必然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实际上,推动小城镇发展也是发展中小城市的应有之义。中小城镇是城乡结合点,可以为从沿海返乡而又不愿意回乡务农的农民工提供就近择业的机会。而且,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可以避免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易敏利建议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资金中设立专项,较集中地区的中小城市及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可以改善这些城市的居住环境和质量,落实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方面的担忧。
此外,并在()
荣海委员:加大企业用工补是保障就业的有效办法
人民网北京3月11为,2009
“4050”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时,3001到5年。
6个月到1年不等。
别按2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但是力度太小。仅仅从就业人员角度是不能解决就业问题的,还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荣委员认为加大用工补贴是扶持困难企业、保障就业安全的最有效办法。他建议:
一、企业实际用工人数,遵循一人一补的原则进行补贴。补贴费用为每年1-5万元,补贴期限3-5年。
二、降低企业和员工社会保险缴纳比例,加大国家社保资金投入。
三、各地政府对企业为员工所建立的生活福利设施、文化设施、物业管理费给予一定补贴。
四、出台国家对企业员工培训基金的补贴政策。
五、根据职工总人数给予一定的金额的劳动津贴补偿。
六、各地每月或每季度举办免费的招聘会,对于高端人才给予100%的猎头费补贴。
七、对职工的发明创造奖、科技进步奖给予专项奖金津贴。(来源:人民网)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
4万亿投资能否有效带动就业?日前,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蔡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特别是9000万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的失业严重程度容易被低估。“经济复苏了,就业却上不去”也是有可能的。
病征 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被低估
记者: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蔡昉: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因此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其次,受冲击的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体,所以农民工是遭受就业冲击最严重的群体。
记者: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如何?
蔡昉:这次危机冲击的主要对象,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当中,灵活就业的三分之二,约9000统计体系中得到反映,业扶助措施覆盖的程度也很低。
经济复苏失业率未必下降
蔡昉:经济周期对就业影响的确很大,经济危机时:经济复
提高效率,多用自动化设备而少使
药方
蔡昉:亚洲“四小龙”当年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转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我们跟“四小龙”不尽相同,“四小龙”都是小规模经济体,我们地大人多,不能照搬“四小龙”的经验。
中国东西部差异巨大,我们不妨把在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发展瓶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用中西部地区与印度、越南这些同样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竞争。
虽然中国的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研究表明:中国近年来工资的增幅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是同步的,依然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据我所知,中国中西部地区,无论是政策环境、基础设施,还是劳动力素质,都要优于印度和越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明显。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搬到中西部去,尽量不让它们流到印度和越南。
从现实层面看,广东的“双转移”政策很有道理,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开拓中东和拉美市场 东部可“走出去”谈判
记者:东部“腾笼换鸟”之后该怎么发展?
蔡昉:东部“腾出笼子”之后,重点发展服务业。“中国制造”对美国的依赖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美国商人有很强的采购能力;而我们的谈判能力又很差,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我知道广东的企业已经开始大力开拓中东和拉美市场。
中东人和拉美人的采购能力不太强,我们必须提高议价能力,主动地走出去,不能坐等他们上门来找我们。主动走出去、议价、营销,这些事东部可以试着去干。(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张强、曾向荣、李颖)
温思美委员: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温思美委员代表民盟中央: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宇)9体会议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仍然明显偏低,农民教育和培训仍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温思美委员建议:
一、深化认识,尽快制订全面的农民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加大投入,(来源:新华社)
大学生就业难也因“工冷文热”?人大代表说我国高等教育要“防错位”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副主委孔令人说,危机因素值得重视,“错位”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文科严重‘供过于求’,市场需求紧迫的工科却发展迟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了。”
长期在大学教研机构工作的孔令人说,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以来,文科专业的大比率扩张和工科专业的相对萎缩、普通工科招生难等现象日渐明显。“统计显示,近年来很多大学在集中开设一批热门专业,其中七成左右都集中在英语、法律、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专业上,社会需求紧迫的传统工科专业却乏人问津。”
此外,过度集中的专业设置使得部分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以避免,而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以新闻专业为例,2005年最高峰时,全国高校当年就新增了202个本科专业点。广东一家大型报业集团招聘时,曾出现过4万人竞争200多个职位的激烈情况。在教育市场整体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光靠多方开拓就业渠道,恐怕还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矛盾。”
而在文科类“热门”专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另外一些专业特别是开设门槛较高、投入资源需求较多的工科专业却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孔令人说,根据他的调研,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559万人,学工科的仅占30%,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生物工程、通讯、信息、电子、新材料上,而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纺织、煤炭、汽车、制药、地质、水力水电等传统工科专业,每年毕业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仅10%。
“而纺织、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勘探又是近十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不论是企业升级转型,还是产业创新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但企业找不到需要的合适人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孔令人分析说。
在孔令人看来,除了“文热工冷”的专业设置和招考状况不利大学生就业外,目前我国工科教育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力度。“现在我国工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难点】推荐阅读: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08-05
返乡农民工成创业领头羊05-14
镇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汇报05-17
菏泽多项政策“红利”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11-09
农民工返乡问题07-02
农民工返乡潮09-23
农民工返乡原因12-06
农民工返乡证明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