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运动会(精选8篇)
农民运动会 篇1
农民画家获奖感言
察布查尔农民画家获奖感言:创作灵感从生产劳动中来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传来喜讯,在自治区“去极端化”新疆首届农民画大赛中,察布查尔县农民画家赵桂清的《治理“三非”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关金昌的《解脱》摘得三等奖。
农民画家赵桂清很有绘画天赋,从小喜爱绘画创作。如今,赵桂清已经74岁了,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但他通过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有了鲜明的特色。
赵桂清告诉记者,1987年退休以后,他一直在寻找创作源泉,细心观察周围的变化,为绘画提供最真实的原型。在他的眼里,农民画家就是要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从生产劳动中寻找创作灵感。
谈及此次获奖的作品,赵桂清说,近年来,受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新疆暴力恐怖案件时有发生,全疆人民都非常痛恨。作为一名农民画家,他想通过手中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为是 入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元素,使创作主题鲜明,又生动反映了群众的生活、劳动和情感,也寄托着新时期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接地气助“农民画家”走向世界
就在全国上下开展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久,笔者在媒体上看到一篇中国农民画家的画作《有爱才有福》获得纽约联合国总部好作品奖。这位平时的农民画家陈上智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候说:“我的画离开中国农村,离开农民就一文不值。”这种朴实的话语、严谨的创作心态正是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种生动诠释。
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陈画家是农民的儿子,广袤而敦厚的农村给了他生命的给养。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凭着画画的手艺,陈上智也曾在大城市打拼了十年,选择回乡的原因不是挣不到钱,而是“只有闻到乡下的泥土味,画画才有灵感”。众所周知,虽然灵感来源于很多:一件事、一个人、一件东西,都可以触发你个人的灵感,但是要因个人所接触的经历和感情而定,农村是我们的根脉,那是我们最难以割舍的情,当然也是陈上智创作灵感的来源。
“捧出青山为给养,收来云海作文章”。一位朴实的农民画家,将自己再国际上获得大奖作品功归于农村,这是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感恩。“我的画离开农村,离开农民就一文不值。”这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还可以看成他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种生动诠释。我们知道好的文艺作品首先就是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正所谓,有地气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生气,而有生气的文艺作品才能产生催人向上、鼓舞人心的正能量。陈上智才是农民自己的艺术家!
农村的山水,风土人情不仅给了老陈独特的创作灵感,因为农村的质朴,憨厚,纯净天地都是他梦中追寻的身影,乡里乡亲、乡音绕心,让他随时触到她温暖,和可人的灵魂!当然,有这样经历的相信不止老陈一人,以农村为背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仅可以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还可以纯净心灵,直接体会到人物的真实生活情景,也最容易激发创作灵感,使作品尽善尽美。陈上智的画不讲究准确的人物造型,也不讲究结构透视,在他粗放的线条和明快色彩中,却透露出农村人淳朴率真的情感。庄稼丰收、家人平安和睦这难道不是艺术不可缺失的艺术之美吗?
经过了人生历练陈上智明白什么才是他真正的创作灵感,因为他对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正因为此,才使得他回到农村,从农村汲取创作的给养,将自己的真心才艺为农村而创作,“我的画离开农村,离开农民就一文不值。”虽然是一句谦辞,但是确实这位农民画家接地气的真情袒露,用这样的创作心态来创作,那才是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来!
如果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都能像这位朴实的农民画家一样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那么我们才能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农民运动会开幕词
目录
展示“更高(谢谢你访问好范文..)、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今年,是四面山喜事连连、再获丰收的一年:“两地一中心”的战略目标得以顺利推进;新华集团的进驻为四面山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收入较去年又有新的增长;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并将作为江津的代表接受**和中央的检查。这些成绩,是在座各位的骄傲、是景区内6000多父老乡亲的骄傲、是所有四面山人共同的骄傲!
-本次运动会是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丰富群众生活、满足群众意愿的举措之一。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要办成景区内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一块金字招牌。并以此为契机,振奋人心、凝聚力量,为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而努力。
―我衷心希望,在大会组委会的领导下,在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要把本届运动会开成一个隆重、热烈、团结、安全的运动会,开成一个讲文明、讲风格、讲公正的运动会。希望运动员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顽强拼搏、公平竞争,比出好成绩,赛出新风尚,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推进景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祝四面山首届“络维杯”农民运动会圆满成功!
农民运动会闭幕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乡亲们、同志们: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四面山首届“洛维杯”农民运动会在
大家的热情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在“洛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仪程,现在就要落下帷幕了。在这里,我谨代表四面山管理委员会,向在本届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代表队和运动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成功举办本届运动会付出辛勤劳动的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和积极参加本届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以及所有为本届运动会付出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运动会无论是各代表队的有序组织,还是运动员的顽强拼搏,都充分体现了景区人民团结奋进、精诚协作、敢于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运动会期间,运动员不畏强手,争创一流;工作人员尽职尽责,认真公正。这一切都为本届运动会的圆满成功提供了保证。
----这次运动会展示了较好的运动水平和高尚的体育道德,增强了四面山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体现了各参赛代表队的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
----“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随着政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健身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我们要以本届运动会为契机,推动景区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景区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自觉性,形成全民健身的热潮。推动四面山各项事业特别是旅游事业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让我们明年再相会。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乡亲们、同志们:大家好: 在这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日子里,在这举国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日子里,汤家什村春季农民体育趣味运动会隆重召开了,这是汤家什村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汤家什村党支部 村委会 监委会对运动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全体运动员、文艺表演人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所有到会的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汤家什村牢牢把握机遇,克服各种困难,呈现出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这对全村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伴随着汤家什村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显得更加迫切,本次运动会的召开,就是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满足群众意愿、丰富群众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并以此为锲机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繁荣的汤家什而努力。
我衷心希望,本次春季农民体育趣味运动会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运动员、文艺表演人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本届运动会办成一个隆重、热烈、团结、安全运动会,办成一个讲文明,讲风格、讲公正的运动会。希望参赛员能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顽强拼搏,公平竞争,比出好成绩,赛出新风尚,取得优异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汤家什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运动员能取得好成绩!汤家什村春季农民体育趣味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奋人心、凝聚力量,为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而努力。
―我衷心希望,在大会组委会的领导下,在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要把本届运动会开成一个隆重、热烈、团结、安全的运动会,开成一个讲文明、讲风格、讲公正的运动会。希望运动员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顽强拼搏、公平竞争,比出好成绩,赛出新风尚,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推进景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祝四面山首届“络维杯”农民运动会圆满成功!
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这对全村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伴随着王家庙村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显得更加迫切,本次运动会的召开,就是把党的先进性、“创先挣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满足群众意愿、丰富群众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以此为锲机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繁荣的王家庙而奋斗!
我忠心希望,本次农民运动会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本届运动会办成一个隆重、热烈、团结、安全运到会,办成一个讲文明,讲风格、讲公正的运动会。希望参赛员能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顽强拼搏,公平竞争,比出好成绩,赛出新风尚,取得运到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王家庙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运动员能取得好成绩!王家庙村 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嘉宾,他们是:
本次运动会开幕式共有九项议程。大会进行 XX年运动会开幕词
农民运动会 篇2
一、巴马农民运动会参赛队伍稳定参赛人数不断增加
从表1中的到信息巴马农民运动会的代表队从第一届到第三届为12支, (2005年平洞乡归入西山乡, 局桑乡归入所略乡) 第四届到第六届变成了10支。巴马所有乡镇都参与了理解的运动会, 从人数来看, 运动员的总人数也逐渐增多, 从侧面反映了比赛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巴马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不断丰富
从表2得出巴马农民运动会第一届到第三届在竞赛项目上没有增加, 竞赛项目有篮球、搬运重物、推轮胎、拔河、1000米跑、乒乓球等六个项目。到2005年巴马城东体育广场的竣工并交付使用, 运动会场地设施得到完善, 第四届农民运动会组织单位增加100米、200米、400米和50米的迎面接力四个竞赛项目, 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达到十项, 比赛项目进一步丰富。
三、巴马农民运动会场地设施逐步完善
在巴马城东体育广场建成前, 巴马农民运动会在巴马师专350米的田径场和篮球场进行, 体育器材也由巴马师专和巴马体育部门提供, 比如篮球, 乒乓球比赛用球由师专提供, 推轮胎和搬运重物的器械则有巴马体育部门提供。随着巴马政府对农民运动会的重视, 加大了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2005年巴马城东体育广场的建成, 2005年第四届农民运动会的场地、体育器材设备都已经是政府所提供, 自此巴马农民运动会的开展有了固定的场地和完善器材设备。从1996年到2005年, 这9年的时间里。巴马农民运动会场地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借用学校场地到拥有公共的体育广场, 从政府借用到政府出资建造体育运动场, 从无到有, 从旧到新, 体育竞赛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 广大的群众有了宽广和舒适的体育健身场地。
四、巴马农民运动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通过对巴马体育局局长马骥的访谈了解到巴马农民运动会自1996年到现在已经举行了6届, 农民运动会参赛者是巴马1镇9个乡具有农村户口的村民, 只有农村人口才有资格参赛, 以一个乡为一个参赛单位, 在竞赛中参赛人员所获得的积分也是所代表队的积分。拥有10只代表队参赛, 这10只代表对分别是巴马镇、燕洞乡、甲篆乡、那社乡、所略乡 (局桑乡) 、西山乡 (平洞乡) 、东山乡、百林乡、凤凰乡、那桃乡。这也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现辖所有乡村的代表对。这农民运动会都得到了巴马所有乡政府的认可并积极的参加。运动会从开幕的闭幕要历时3天, 竞赛项目有篮球、100米、200米、400米、1000米、拔河、搬运重物、推轮胎、乒乓球、50米迎面接力等。巴马农民运动会的影响力已经覆盖了整个巴马瑶族自治县现辖的1镇9个乡。马局长说到:“农民运动会给整个巴马带了从群众的健身意识、思想和巴马经济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巴马农民运动会的举行能有效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 公共体育健身的场所建成后广大群众纷纷参加体育健身, 在城东体育广场越来越多人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 如打篮球、打羽毛球、踢足球、慢跑和大众健美操等, 人们的健身意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俭芹, 乡村活动包含农家味, [M]南国早报网, 2012年1月28日[2]李俭芹, 乡村活动包含农家味, [M]南国早报网, 2012年1月28日
“农民运动大王”彭湃 篇3
1924年4月,彭湃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赴广州领导农民运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届、第五届农讲所主任和农讲所骨干教员。他极力主张武装农民,在后来的大革命中,他兼任了广东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领导农民及其武装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1927年3月赴武汉,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并任执行委员兼秘书长。
大革命失败后,彭湃赴南昌,参加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党的前敌委员会,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在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他当选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后兼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10月底返抵广东,策动广东的秋收起义。11月,海陆丰再次爆发武装起义,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起义部队撤退到海陆丰。在敌人重兵围攻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顽强坚持了四个月。
1928年春,彭湃率领工农革命军将以海陆丰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扩大到东江南部地区。同年1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奉命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后来,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常委。
农民运动会策划方案 篇4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丰富辖区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我街群众的精神风貌,打造“团结、互助、平安、文明、和谐”社区,经街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举办第三届“工行杯”农民运动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新农村,新农民,新体育”为主题,运用趣味体育运动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我街广大群众的蓬勃生机和崭新风貌,凝聚发展合力,全面推进我街城市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
“新农村,新农民,新体育”
三、时间、地点和参赛人员: 时间: 年 月 日— 日 地点:
参赛人员:参赛人员(名单、项目)由各村(居)于 年 月 日前报组织办公室。
四、主办单位:
五、比赛项目:(具体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变动)1、50米搬粮食接力赛
参赛人员:每社区男女队员各两人 裁判人员:裁判一名,计时员若干
比赛规则:跑道两端各占2名队员(一男一女),比赛开始后,男运动员左右手各提一个沙包,运送到终点放在规定区域,然后由终点处女运动员接过两个沙包后跑回起点,再由男运动员接过沙包,跑
回终点,终点女运动员接过沙包后跑向起点后结束比赛,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2、50米男子、女子抗旱提水通过障碍比赛 参赛人员:每社区男女队员各四人 裁判人员:裁判一名
比赛规则:比赛开始后,先由男运动员双手各提一个小塑料桶,跑到指定装满水的一号大塑料桶处,将两个小塑料桶装满水,然后返回把小塑料桶的水倒入起点处的二号大塑料桶中,再由女运动员运水,以此类推,五分钟之内运水最多的获胜。
3、女子跳绳比赛
参赛人员:每社区女队员5人 裁判人员:裁判若干
比赛规则:比赛分五轮,每轮每社区一人比赛,比赛时间每轮一分钟,分别计每人一分钟跳绳次数,最后将五人成绩相加,次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4、两人三足
比赛人员:每社区男女队员各四人 裁判人员:裁判若干
比赛规则:一男一女为一组,将其一只脚绑在一起,形成三足,比赛开始后,两人齐心跑向50米终点接力,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5、齐心协力
参赛人员:每社区男女各四人 裁判人员:裁判若干
比赛规则:二名参赛运动员面对面用身体将一球夹住,每人双手在背后交握,侧跑完成30米规定赛段,终点处两人接力返回,用时最少者获胜。如果球落地,则要在球离开身体处由裁判重新放球继续赛程。6、20米袋鼠跳
参赛人员:每社区男女各四人 裁判人员:主裁一人,计时员若干
比赛规则:跑道两端各站4名参赛队员。其中一端的队员站在麻袋内,手提袋口向另一端的队员跳去,然后将麻袋交给另一端的队员。来回接力,直到最后一名队员手提麻袋跳到跑道的另一端,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7、摸石过河
比赛人员:每社区男女各四人 裁判人员:裁判一名,计时员若干
比赛规则:比赛开始前,参赛队员立于起跑线后的第1、2块河石上,手拿第3块河石。比赛开始后,队员依次将河石踩在脚下交替向前行进。到终点后由另一名队员接力以同样方式返回,以此类推,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队员脚不能接触地面,否则视为犯规取消比赛成绩。
8、乒乓球团体赛
参赛人员:每社区男女队员各两人 裁判人员:主裁一人,记录一人
比赛规则:每个社区报两男两女4人参加比赛。比赛分为男单、女单、混双三场进行,每场采用11分五局三胜制。团体赛实行分组抽签淘汰赛,抽签时间另行通知。
9、男子拔河比赛
参赛人员:每社区10名男队员 裁判人员:主裁判一人,记录员一人
比赛规则:在比赛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50cm。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拔河绳中间系一红布条垂直于中线。比赛准备时间内,各队队员必须依次交错站在河界外,裁
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运动员全部蹲下,但不能用力拉绳,此时红线在中线上,裁判员鸣哨后开始比赛。当红布条与拔河绳的系点过河界时,裁判员鸣哨宣布比赛结束和胜方。比赛采用分组淘汰赛,每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后双方交换场地。当两局即可分出胜负时,比赛宣告结束。
10、投掷铅球比赛
参赛人员:每社区男女各一名 裁判人员:裁判两人,记录一人
比赛规则:比赛分男女两组比赛,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每名运动员有三次试投机会,取三次中最好的一次成绩进行排名,前六名进入决赛,决赛规则与预赛相同,投掷距离最远获胜。
六、活动规则:
1、以社区(村)为单位,分别组织辖区群众参加活动,所有抽签在赛前抽取,要求参赛队员必须是本社区居民,不得请求外援,否则成绩视为无效。
2、比赛设集体奖与个人奖。对获得团体比赛项目的颁发荣誉证书,获得单项比赛的项目奖励前三名。
七、资格审查:
本届运动会各个项目的竞赛均设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运动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其具体审查办法另行通知。
八、仲裁裁判:
(一)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设立仲裁委员会,执行有关条例。
(二)各个项目比赛的裁判人员由组委会选派。
九、宣传报道:
赛前发活动通知,鼓励村居组织队伍参加活动,对赛前各单位相关的训练、组织工作进行宣传,营造浓烈的赛前氛围。
十、表彰奖励:
本次运动会除各单项规程规定的个人名次外,另外对金牌总数、团体总分进行排名,对获得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前三名的村(居)颁发奖牌。
十一、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村居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班子,负责对各项工作的总体安排,组织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把该项特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完成。
二要精心组织。要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筹备、认真组织,确定活动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并给予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各代表队自备队旗一面,旗面上表明单位名称。
三要积极参与。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组织群众参与各项活动,齐心协力把 “工行杯”农民运动会办成有特色、有创意、有影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盛会。
十二、组织领导:
农民运动会发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天高云淡的十一月,我们欢聚在高安“南大门”──太阳镇,隆重举办“新阳陶瓷杯”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在此,我谨代表太阳镇党委、政府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力支持本次全运会的新阳陶瓷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百忙之中光临和指导运动会的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
今年,是全镇人民为实现“打造工业强镇,构建和谐太阳”而努力拼搏的关健性一年。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下,太阳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全镇上下围绕“工业发展上水平,集镇建设上品位,落地兴镇促崛起”的大政方针,解放思想,克难攻坚,我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成绩喜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社会民生继续改善。
通过举办这次全运会,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凝聚干群力量,构建和谐太阳,使广大农民群众以更加强健的体魄、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全运会以“和谐、文明、拼搏、进取”作为主题,希望大家能-1-
在运动会上充分展现出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新时期现代农民的文明素质;展现出更快、更高、更强和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本次赛会也是对我镇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大检阅,希望全体参赛者和观赛的群众守公德、讲文明,真正体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希望全体运动员奋勇拼博、再接再励,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希望全体裁判员严守规程,公正裁判,确保比赛工作顺利进行;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热情服务,保障安全;希望全体观众,团结友爱、文明守纪。努力将本届运动会办成精彩、和谐、圆满的盛会!
最后预祝太阳镇“新阳陶瓷杯”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农民运动会讲话稿 篇6
山西省第九届农民门球锦标赛在我县举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对我县门球事业发展的鼓励和促进,是为我们互相交流,提高技艺创建的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比赛,必将推动我县农民门球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是闻名全国的葡萄之乡,也是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近几年,清徐门协在上级门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全县门球队发展到22个,200多人,门球场地发展到20多个,其中农民门球队占到50%,农村门球场地占到85%。清徐门球不断发展、稳步推进,在省市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屡创佳绩。连续两届获太原市农民门球赛第一名,连续两年获省城妇女门球赛第一名,特别是在孝义承办的中国门球冠军赛山西省门球综合大赛农民组比赛中,清徐队勇夺金奖,更是极大的鼓舞了清徐门球人的信心。在积极参赛的同时,清徐门协于9月,成功承办了太原市第十一届农民门球大赛。门球活动已经成为清徐县民间群体事业的重要内容,门球运动也越来越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开展农民门球运动对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繁荣农村文化、形成和谐文明乡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举办这次农民门球赛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清徐必将尽地主之宜、承办之责,搞好各项工作,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本次大赛有来自全省各市的10个代表队参赛,这无疑是一次农民门球人的大聚会。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搞好服务;各代表队要遵守纪律、服从裁判;参赛运动员要努力拼搏,勇于争先,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把我们这次盛会办得精彩、祥和、热烈、隆重!衷心希望大家在清徐期间赛的过瘾,玩得开心。祝老同志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农民运动会 篇7
一、美国送教下乡运动的成功经验
“送教下乡”( Agricultural Extension) ,是对19世纪末20 世纪初盛行于美国的,将源自城镇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与农务技法普及广大乡村的各类活动的统称。送教下乡的两大主要形式是农民讲习会( Farmers’Institute) 与农业科技示范田( Demonstration Farm) ,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孕育”出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
送教下乡运动发端于1863 年马萨诸塞州农务委员会在冬季农闲时节举办的农民讲习会。在当时的美国,城市政治、教育等各界机构与乡村农民之间虽有所交流,但并无系统沟通渠道。深入乡村开展集会讲座的农民讲习会活动堪称创新之举。此后数十年间,在各州农务委员会和农学院校的大力推动下,农民讲习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美各地。农民讲习会的最大优长在于以农民为本,形式上适应农民生活习惯,内容上贴合农民务农需求。然而,用是否以农民为本作为核心标准加以衡量,这一送教下乡模式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培训时间较短( 一般两到三天) ,效果不够显著; 施讲内容较为抽象,农民不易将所学充分应用于实践等等。有鉴于此,有美国送教下乡之父之称的希曼·纳普提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手实践方为最佳”的农业科技示范田思路,即租种普通农户农田,帮助农民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法进行耕种和管理,吸引当地农民参观学习,使之亲身感受现代农业之成果,并以此为基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务技能。自1902 年起,希曼·纳普受联邦农业部委任在南部诸州专事示范田推广。从1906 年开始,这一新兴送教下乡形式又在全美范围推广。在上述两种送教下乡主要模式的推进过程中,以农民为本的创新实践接连不断: 学历教育与农务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农学中学; 农学院校教学、科研、送教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主义转型、面向广大乡村少年儿童的农技俱乐部( 如养猪俱乐部、西红柿俱乐部等) ; 传授农家妇女烹饪、裁织、园艺、理财技能的家政讲习会与示范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正是在以农民为本的送教下乡运动持续创新过程中,美国的现代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才得以“脱胎而出”。
2. 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与联群通力是送教下乡运动得以兴起的有力保障
《美国农业教育发展史1785 - 1925》一书提出,送教下乡活动之所以能渐成运动之势,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与联群通力至关重要。在当时的美国,送教下乡的主干力量有联邦农业部、主管各州农业事务的农务委员会( 或称农务部) 、农学院校及农科实验站系统、农民组织等四大部分。以此为轴心,加之其他各界力量的全力支持,送教下乡运动才得以蓬勃兴起。在农民讲习会方面,从19世纪70 年代起,通过集会讲座,向在乡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与农务技能的农民讲习会获得各界认可,各州政府均划拨专款加以资助。在农务委员会与农学院校及农科实验站系统的通力协作下,到1910 年,全美各州均建立了农民讲习会机制( 仅在1880 - 1890 十年间就有26 个州相继建立相关机制) ,并组建由农学院校教师、农科实验站工作人员、政府官员等多元主体组成的讲习师团队。在农业科技示范田方面,19 世纪后期,希曼·纳普的示范田模式就获得农业部的关注和认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南方遭遇象鼻虫之灾。农业部把握时机,任命希曼·纳普为农业科技推广专员,利用治灾款助其在南方各州进行示范田推广。待示范田模式在南方发展成熟后,农业部又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旗下的大众教育委员会联手将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农业部,示范田推广活动的官方称谓是“协作型农民示范田工程”,这是因为希曼·纳普在南方的示范田建设得到各州各地上至州政府及农务委员会、中至农学院校和农科实验站以及工商、金融各界机构、下至村镇农民社团的鼎力支持,就连很多报业公司也全力以赴,为其印制数以万计的培训资料。正是在此基础上,希曼·纳普才在南方建立起送教下乡运动中最具创新精神的送教下乡办事员( 受雇于联邦农业部,负责特定区域的农民培训事务) 机制,并在全美推广。
3. 送教下乡活动的持久、深入、全面开展成为美国农民向新职业群体转型的“首堂启蒙课”
社会各界的联群通力以及相关机制的成功构建使得送教下乡活动在各州各地得以持久开展。很多农学院校的农民讲习会由最初一年两场发展到数十场。仅在1914 年,全美共举办讲习会8861场,参与农民300 万人。让尽可能多的农民受益一直是送教下乡工作者们的共同追求。为此,一些州的农民讲习会组织者一方面发动参会农民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将优秀务农农民( 农场主) 引入讲习师队伍; 为深入乡村开展工作,搭载送教下乡工作者和培训资料的讲习会马车、送教下乡专列( 在19 世纪兴起的铁路运输系统也积极投入送教下乡) 成为当时美国乡村的一大景观。农民讲习会与示范田的讲授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营销、农庄经营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围绕乡村生活质量之改善,家政、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内容也融入其中。与此同时,诸如谷物俱乐部、西红柿俱乐部、养猪俱乐部等一系列儿童农艺俱乐部活动也成为送教下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送教下乡运动堪称美国农民向新时代迈进的“首堂启蒙课”,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农务技能的“向学之心”终得改观。送教下乡运动之前,“纸上务农( Book Farming) ”是广大乡村地区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鄙薄排斥的代名词。而经过各地送教下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美国农民阶层的“向学之心”终得确立( 送教下乡工作的持久开展同时也使农学院校以及中学农学课程的学习者数量大幅增加) ; 通过送教下乡运动,农科知识、务农技法、农耕机械、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体系要素得以切实融入美国乡村农民的务农生涯之中; 全美各州蓬勃兴起的乡村儿童农技俱乐部唤起广大农家子弟的务农热情; 家政、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一系列送教举措则使乡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二、美国送教下乡运动成功经验的启示
1. 以“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基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事关农业现代化的成败。美国送教下乡运动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农民群体“转型升级”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持久、深入、全面的社会运动中实现的。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从四个方面着眼: 推进在乡农民的群体进步; 培育农学院校学生成为新生代农民; 以农学教育激发农村青少年务农意愿; 提升农村生活质量。而这四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脚踏实地、服务三农之精神在广大农村开展一场“深入乡村、重塑农民”社会工程。具体说,此工程之兴需从四方面推进: 其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开展未来农民培育主题大讨论,激发社会各界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参与热情,使“深入乡村、重塑农民”成为“新四化”建设的时代主题与社会共识。其二,教育部与农业部通力协作,一方面对全国范围内由农广校系统、农技推广系统、涉农职业院校等主体实施的各类“送教下乡”活动深入调研; 另一方面组织政府部门、教育及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为“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构建大战略,绘制路线图。其三,教育部与农业联手促兴“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将正在进行的“送教下乡”活动做大做强,将典型模式加以推广; 推出一系列以“深入乡村、重塑农民”为主题的大型创新项目,如动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下乡实践,探索职业农民培养创新模式。其四,相关政府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送教下乡”的广度与力度。而所有项目主体也应积极探索建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 以不拘一格、全面创新为要旨开展“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
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是美国送教下乡运动的最主要成功经验。我国“重塑农民”工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远超于此,因此,更需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以紧密贴合农民现实需求、充分考虑未来农业产业技能诉求为宗旨,全面创新。具体说来,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各领域所需创新举措有很多。在制定和实行在乡农民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资助政策方面,国家财政对学生的资助一直局限于无固定收入人员。农民“学生”虽然有一定生产收入,但总体仍属社会弱势群体,所接受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为补偿性的高中阶段教育,有关行政部门应依此推行农民“学生”的国家专项财政资助政策; 在农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将农业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创新,例如,建构以未来农业产业应用型综合技能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实行深入乡村、寓学于农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在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中融入农务实践元素等等;在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方面,我国制造业等行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已渐趋成熟。技能大师工作室、受邀与国家领导人同赴北戴河疗养等是国家层面给予高技能人才的极高礼遇。相关机制可在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复制”。总而言之,以农民为本的持续创新堪称“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有效推进的原动力所在。
3.“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的最重要“成果”当属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在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送教下乡运动的最重要贡献当属“孕育”现代农民培育体系。我国“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的最重要成果也应是与未来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创新举措可谓层出不穷: 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下,发展成熟的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学校办到农户门口,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的河北省“送教下乡”农村中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之兴就是要以农民为本,做到“实际、实用、实效”为唯一衡量标准,将那些能够切实提升务农农民、农学院校学生应用型综合技能的创新举措做大做强,并将其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促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先争优”风潮。在此过程中,包括教育、农业等相关行政部门、涉农职业院校、农业科技推广系统、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应通力协作,在“重塑农民”工程成功经验和既有成果基础上着手建构新型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与国务院应正式启动酝酿已久的《农民职业教育法》立法程序,争取早日出台,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奠定制度之基。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全过程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历时数十年的送教下乡运动堪称美国农民向新型职业群体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进程顺利前行的成功基石,其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成功经验颇有启示意义。我国应以此为鉴,全力振兴“深入乡村、重塑农民”工程,为农业现代化全面迈进夯实根基。
农民运动会 篇8
关键词:蔡和森;农民问题;农民运动;工农联盟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41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和实践家。他始终关注我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有效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重要理论观点,涉及农民运动的诸多方面,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蔡和森农民运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农民运动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革命的根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广大农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压迫,经济地位低下,政治地位恶劣、生活状况悲惨,有着极其强烈的革命愿望。无产阶级要想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就必须唤醒农民、发动农民乃至联合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1],农民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根本。
蔡和森以革命根本问题的战略定位来认识我国农民运动,无不体现出他对农民运动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蔡和森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肯定我国农民运动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就历史而言,中国历代政变,无不是由农民问题发生……如太平天国,如义和团,均是农民运动之表现。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即可以得天下”[2]766。蔡和森对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考察广东东江农民运动时指出:“此次革命军在东江的胜利,农民帮助是一个重大原因……广东农民运动不仅是全国农民运动的先导,而且最足以显明工农阶级参加国民革命的影响与特性”[2]747749。这进一步说明了蔡和森对农民所处政治经济地位的清晰认知,对农民运动特殊地位的充分肯定,彰显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与工人阶级联合发挥的“台柱子”作用。
(二)农民群众的特殊处境:深受政治压迫和政治剥削
蔡和森一直关注着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在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农民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进行了科学的剖析,揭示出农民低下的经济地位和与日俱深的政治压迫。
蔡和森在考察广东农民运动之后,曾深刻指出:“现在他们所受的经济压迫之显然可见者,第一是田租,大多数五成以上归地主所得,第二是田亩捐……第三是军队苛捐;第四是青苗债;第五临时借贷;第六私当;第七公当;第八钱粮预征”[2]752。“广东省广宁县农民向地主订田时,地主每亩索取佃信银十元或十二元。地主下乡收租时又有所谓田信鸡一只、菜银数十文及雇工挑送费约每担课米一升。此外还可用加大的斗斛去量租”[2]757。可以看出,农民遭受着多达八项的苛捐杂税以及其它的附加剥削,所受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是相当严重的。蔡和森指出农民所遭受的繁重附加租和额外的剥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压迫之下所处的经济地位。与此同时,蔡和森清晰地指出了农民在帝国主义入侵条件下所处的日益恶劣的政治地位。他强调说:“自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以来,农民所受的政治压迫与日俱深。帝国主义者利用军阀官僚压迫农民”[2]752。蔡和森在剖析了農民所处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之后,对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地位进行了阐述。他在1927年4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欢迎会上的演讲词中说道:“现在革命发展,第一当注重的是农运问题;农运是整个革命的根本问题……国民革命如不将此根本问题解决,证之历史,可断定不能成功”[2]766。
蔡和森对农民运动的特殊地位及农民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有着清醒的认知,这对唤醒农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启发农民群众的民智具有积极意义,更加突显了农民运动的特殊地位,肯定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巨大作用。
(三)农民运动的核心内容:解决土地问题
农民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国情,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本生产资料——土地问题的有效解决。
蔡和森在肯定农民运动是整个革命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民运动的核心内容——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方式进行了探索。蔡和森指出:“如第一点所说之农民问题,即土地问题,亦即吃饭问题,生活不能解决,革命断难成功。解决经济问题,即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767。在北伐战争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是扩大还是深入的问题有过争论。蔡和森在分析革命形势后,主张先巩固后扩大,强调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民主革命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民主革命进程的不断发展变化,蔡和森曾七次写信给当时的中央常委,“提议重新号召土地革命,一切政策及号召以此为中心”[3]99。1927年12月,蔡和森代中共中央起草了《北方工作决议案》,在这一文件中蔡和森再次强调对解决土地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北方工作的总方向也如南方一样是要实行群众的土地革命大暴动……党应领导一切反抗苛捐杂税的自发的农民运动,一直向没收一切土地的路线走”[3]112113。蔡和森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方式就是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农民所有。对于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蔡和森指出:“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耕地归农”[2]782。同时,他认为在没有强大政权作保障的前提下,土地国有是不能得以现实的。他指出:“土地分配不一定要有全国形式,农民打倒劣绅夺取乡村政权,可没收土地,部分的政权建立和部分地没收土地,在斗争过程中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在没有全国工农政权建立或几个省的建立,国有土地是不可能的,因而禁止土地买卖的问题现在无提出之必要”[3]147。
蔡和森注重通过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同时又大力宣传土地革命这一重要思想,极力主张号召农民群众起来消灭具有严重剥削性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力倡导把耕地归农作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低限度的政治纲领。蔡和森深刻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运动的核心内容,是唤醒并发动农民的关键,如果不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革命就不可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他提出的土地革命思想和独到的理论见解,对党不断领导农民群众开展更加广泛的土地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作用。
二、蔡和森农民运动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农民运动的领导阶级: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封建地主阶级,农民为被统治阶级,农民遭受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致使农民运动此起彼伏。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义和团农民运动,虽然都给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蔡和森在分析这些农民革命运动遭受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农民虽是革命的动力,但自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后,自己不能够领导革命成功了……因无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参加,故此运动无真正的领导,终于失败了”[3]12。近代农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农民即使占有人口的大多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群众很难在革命运动中获得成功。蔡和森认识到,中国农民自身以及自发的农民运动存在着盲動性、平均主义等弱点和缺陷,必须要矫正。蔡和森主张共产党一定要“以全力帮助农民运动……以自己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去矫正农运中种种弱点和缺点”[2]802。只有矫正农民的弱点和缺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民的觉醒,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进而保证农民革命运动的最终胜利。同时,蔡和森深知中国民主革命要想取得胜利,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动和领导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够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蔡和森指出:“我们无产阶级唯有组织势力,由资产阶级底下把农民拉过来,方能推翻资产阶级建设共产主义而成为统治的势力”[3]19。中国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加之资产阶级的日益反动,蔡和森认为:“革命的动力已经只有无产阶级和农民”[2]794,“中国革命只有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之下,及国际无产阶级帮助之下,联合农民反对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才能进行”[2]799。蔡和森认真分析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与属性特征,他强调说:“只有无产阶级能巩固在整个民权革命及工农苏维埃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能保证将来革命转变的顺利与胜利”[2]796。在中国革命实践日益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提出了更加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革命纲领,而资产阶级和其他各个阶级却表现得越来越反动,蔡和森深刻地指出:“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中国唯一的领导者”[2]779。
农民虽然是人口最多的群体,但受时代的束缚与自身的局限,提不出代表革命前途的科学纲领,因此更加需要一个先进的阶级来领导。蔡和森科学分析了农民运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既指出了农民群众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又说明了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先进性。因此,蔡和森在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
(二)农民运动的力量保障:重视武装农民
注重武装工农,不放弃武装斗争,是蔡和森重要农民运动理论之一。蔡和森特别突出武装农民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不至于使革命陷于被动。
随着反革命势力的日益猖獗以及农民运动在革命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蔡和森认为“当此镇压反革命之时,农民非有武装不成,而且农民协会之根本问题亦非农民有武装不成”[2]750。蔡和森通过对广东农民运动的深入考察,提出重视武装农民的革命主张,呼吁革命党人要注意这一根本问题。在1927年大革命严峻形势不断显现的情况下,蔡和森更加强调武装农民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第四注重者为革命武装问题……军队非完全的武装基础,因军事领袖随时有向后转之可能”[2]767。显然,蔡和森对国民政府军队在革命中的动摇倾向是有所认识的,与此同时他强调:“根本问题在武装农民起来……充分使农民得到武装,革命基础方不致动摇”[2]767。蔡和森对农民武装问题既有理论上的探索,更有实践上的尝试。1927年6月,湖南的许克祥和湖北的夏斗寅相继叛变了革命,蔡和森随即提出湖南、湖北议案(即“两湖议案”),主张在湖南“坚决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众以自己的势力来解决许克祥,自己没收土地,并建设乡村政权,实行赤色恐怖,在反许斗争中,应发展农军至五万以上”;在湖北“积极号召全省农民群众扩大省防军及工农武力,自己没收土地”[3]7980。蔡和森的“两湖议案”再一次提出了武装农民的思想,主张农民要准备自己的武力,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局面。蔡和森更加注重把武装农民的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武装农民的思想进一步变为了革命的实践,在具有较好群众基础的湘、赣等南方几省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运动,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与反动派进行抗衡。蔡和森对湘赣等省份的农民暴动给予了肯定,在1927年11月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北方工作决议案》中指出:“北方工作的总方针也如南方一样誓要实行群众的土地革命大暴动……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3]112。1928年7月,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六大上讨论农民土地问题发言时再一次肯定了武装农民的重要思想,他说:“游击斗争是农民运动的主要方式,从事实看,无论那地农民运动起来很快的转到武装斗争方面……一定向这方面走”[3]146。
蔡和森重视武装农民,认为:“唯有占全国人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是革命的中心军队”[2]766。 蔡和森不仅重视农民武装,更战略性地指出“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4]的重要意义,不放弃武装斗争与反动派进行抗衡,并将重视武装农民这一思想不断深化,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武装农民理论主张,为农民运动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更为毛泽东提出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农民运动的组织条件:巩固工农联盟
工农联盟的巩固是农民运动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巩固工农联盟是蔡和森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在农民运动中建立并巩固工农联盟提出了重要理论。
中国历史的经验和革命的实践均表明没有领导阶级的单纯农民运动不会获得成功,同样没有农民群众参与的无产阶级运动也不会成功。只有把农民阶级提高到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高度,实现工人与农民的大联合,并不断巩固这一联盟,才能实现革命的彻底胜利。蔡和森认为建立工农联盟是极其必要的,在研究历史经验和革命进程的基础上,他指出:“太平之役、义和团之役失败充分证明农民虽是革命的动力,但自己不能够领导革命成功”[3]12。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它们共同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没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加入进来。蔡和森认为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与利益,他们面对的共同敌人同样有两个,即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基于对历史状况的分析,蔡和森指出:“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剥夺了生存方法的中国农民群众,本来是国际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3]54。蔡和森从历史经验中看到了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同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认识到了无产阶级需要各个阶级援助的革命现实状况,认为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方是真正的同盟军”[2]767,对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进行了理论思考。此时的农民运动不再是以往农民阶级自发的运动,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工农联盟支撑下的有组织、有目标、有纲领的革命性运动,农民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就能够促进工农联盟的日益巩固,中国革命只有在工农联合的條件下才能完成。
蔡和森在从事中国革命领导过程中,意识到“中国革命将要走一条与俄国不同的道路”[5]。蔡和森坚定践行“无产阶级的群众观”[6],切实依靠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壮大工农联盟。蔡和森在探索农民运动理论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战略家的敏锐智慧对农民运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实践上的尝试,将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农民运动的斗争经验,对农民运动的特殊地位、中心内容、领导阶级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阐明了一系列农民运动理论。一方面,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伟大实践为蔡和森农民运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另一方面,蔡和森农民运动理论在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中得到了验证与完善。蔡和森的农民运动理论与毛泽东、彭湃等关于农民革命斗争理论观点和实践活动具有一致性,为我党领导农民运动日益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蔡和森农民运动思想的启示意义
蔡和森在留法勤工俭学时“猛看猛译”[7]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农民运动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8]。蔡和森农民运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农民运动理论中国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蔡和森农民运动思想为借鉴,寻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促进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启迪意义。
(一)要明确农民问题“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强农民的“现实获得感”
农民问题既是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资本问题,同时也是贯穿改革开放伟大时期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民问题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重视农民问题需要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不断增强农民的“现实获得感”。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农民“获得感”[9]的增强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农民“获得感”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农民“获得感”的增强能够为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源。基于此,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为农民“获得感”的增强奠定物质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生产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10]的重要论断,充分彰显着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发展活力的激发、农村经济的繁荣是解决当前农村各项发展问题的根本路径。
(二)要意识到土地问题是关键性问题,促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保障农民切身实际利益
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踊跃参加革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在当今改革发展时期,让农民通过家庭经营承包制获得自主经营权,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土地是农民群众保障基本生活的“命脉”。
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农村土地实现依法有序流转时明确指出:“要加强引导,不损害农民权益……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11]。农民是农村各项事业的主体,依法、有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稳定农民心理预期,保障农民核心利益,对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意义重大。保障农民享受土地流转收益,增加农民土地等财产性收入,使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新时期进一步激发农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着力点。
(三)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工农“命运共同体”,实现城乡制度与服务互联互融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是我国各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构建工农“命运共同体”,实现城乡之间制度与服务的融合发展。
工农联盟是保障民主革命时期农民主体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当今为了促进农民主体性进一步发挥,建立了工农互惠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是对新时期工业与农业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市民与农民关系的重新架构,是工农联盟的“升级版”。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的工农联盟以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为目标,那么改革建设时期工农互惠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是破除工农、城乡发展障碍,实现发展成果工农共享。构建工农互惠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城市与农村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等值化的服务供给、合理化的职能分工;需要建立制度保障,使城乡、工农之间生产要素、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修复等实现融合发展;需要强化农村与城市的制度衔接与成果共享,建立信息、资源、成果交互分享的“蓄水池”,促进农村和城市生活理念、发展理念不断交融,使农民群体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參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
[2]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李永春.蔡和森思想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159.
[5]翟清华.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7578.
[6]鲁长安,黄齐.蔡和森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J].湘潮,2015(3):201204.
[7]欧阳淞.永垂青史的革命先驱:纪念蔡和森同志诞辰120周年[N].光明日报,20150327(1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4.
[9]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01).
[10]习近平.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光明日报,20150502(01).
[11]习近平.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 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N].光明日报,20140930(01).
(责任编辑王婷婷)
Abstract:Farmers are the central problem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peasant movement to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 revolutionary process. Cai Hesen as an outstanding lead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arlier, the Great Revolution outstanding Marxist, Marxist strategist wisdom of the peasant movement theory was important to explore, analyze 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peasant movement, to clarify the central element of the peasant movement, reveal the peasant movement's leadership class, emphasizing the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peasant movement,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workerpeasant alliance. Cai Hesen's peasant movemen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hina's Communist Party to explore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road for the party leadership to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peasant movement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农民运动会】推荐阅读:
农民运动12-05
乡镇农民运动会策划书10-04
农民运动会主持人串词12-07
热闹的农民运动会的课文教学教案设计10-12
在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09-24
农民阶层10-17
新疆农民05-12
失地农民05-23
务农农民06-09
农民贷款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