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的误区

2024-05-29

网络营销的误区(共10篇)

网络营销的误区 篇1

网络营销的误区

一说起网络营销,很多人会想到不就是在网上建一个公司网站,把自己产品放上去做推广,再有就是开个淘宝店,在网上卖卖东西,甚至有的人听到网络营销这个字眼会觉得像是做传销的组织,拼命拉你进去建网站,在网上行骗圈钱。

稍微懂一点网络营销的人知道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是利用SEO技术做优化推广,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其实,真正的网络营销就是利用网络的平台,通过一系列如QQ,邮件,博客,微博,BBS等可用网络工具把自己的公司或产品向广大人群推销出去,简单来说,一切利用网络工具做推广宣传的营销方式都叫做网络营销。建网站,开淘宝店,做SEO优化只是网络营销其中的一部分。好比银行是金融业,但金融业包含其他如:保险,证券,基金,期权,信托等等。说起来,网络营销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从企业来看,有些企业领导对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网络营销,在目睹了一些国内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失败的案例后,更加失去了开展网络营销的动力,有些企业虽然也进行了网络营销,但其网络营销很大程度上停滞在网络广告和网络促销上面,它们仅仅把企业名称,企业文化,领导致辞,厂址和电话等信息发布在网上,而没有注重对企业形象,核心产品信息作具体,系统的介绍。所以,你会发现只有通过输入一些企业关键词才能够找到该公司,输入相关产品信息却找不到他们的踪影,没有达到真正营销的目的,我们形象的将这类营销比作是卖“公司”或者卖“老板”,而不是卖产品,他们的网站也只是展示型,所以无人问津;从消费者来看,在传统购物中,消费者可以综合对比同类产品,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对商品的质量进行判断,有个实质性的认知,而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只能从企业提供的商品图象和文字中获取有限的信息,使消费者对网上商品的质量存在诸多疑虑。另外,网上购物也使部分消费者失去了上街闲逛购物的乐趣,传统销售那种眼见为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物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产生了影响。但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其实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网络购物,人们的消费意识正在逐渐改变,网上订票也属于网络购物的一种消费表现,而在10年前您相信网络,敢在网上订购吗?哪怕就10块钱!

综上所述,陷入网络营销误区其一,是对网络营销概念认识不足,曲解为传销盈利模式;其二,是对客户思维理解不够,以传统营销模式思维让客户接纳自己产品,而不是以人为本,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最后,没有看到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让网络营销取缔了更大一片客户市场而忽略网络营销实战,实效,实用的价值。

网络营销的误区 篇2

一、品牌营销的认识误区

品牌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 在很多中国企业的“品牌认知”中却是模糊的、不清晰的。

品牌的核心内涵是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 即品牌究竟要带给消费者什么。消费者为什么要选用A品牌而不是B品牌 (在其他约束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 ?就是因为A品牌的核心利益体现了消费者的需求表征。如“沃尔沃”的品牌内涵是安全, 这与那些对安全高度敏感的消费者的利益敏感点相吻合, 从而有利于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对“沃尔沃”的良好品牌认知。而反观国内的有关品牌, 核心利益模糊, 品牌定位虚置。长期以来, 囿于市场环境、企业品牌素养等因素的限制, “品牌=商标”、“品牌=产品”、“品牌形象=商品外包装”、“品牌的核心利益=价格”等诸多不成熟的品牌观成为很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南。短视、急功近利、浅薄充斥着许多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

二、品牌营销的说教化误区

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促使众多企业纷纷展开品牌营销, 希望借此快速抢占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制高点。这是一种积极的市场理解。但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积极的市场理解只有通过高效的品牌推广活动才能产生“落地”效应, 即真正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有效的品牌认知。目前国内企业的品牌推广活动, 存在严重的说教化倾向,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厂商本位主义严重。厂商误将自身对营销活动的主导权理解为自身就是营销活动的核心, 严重忽视了消费者。如几年前国内某移动通信运营商在推广其主要针对高校学生的子品牌“校园行”的过程中, 一直为用户的高离网率所困扰。分析发现, 该运营商存在严重的厂商本位主义, 其营销重点只是将SIM卡卖出, 而缺乏后续的高质量的服务。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 它甚至根本就不征求用户的意见, 任意为用户开通各种收费的增值服务项目, 从而激起了用户的极大反感。在此情况下, 用户的高离网率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品牌推广的内容空洞、吸引力弱, 没能形成鲜明的品牌特色。还以“校园行”品牌为例。该品牌究竟要给学生用户带来何种核心利益?他们根本就没有将学生作为真正的用户群体来认真对待, 当然也就没有对其进行细致的用户分析, 品牌推广的有效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直接导致其在品牌推广活动中只能是围绕资费进行空洞、乏味的价格轰炸。一时间, 仿佛人气大增。但在竞争对手推出更具价格优势的竞争产品时, 用户“另嫁他人”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为, 它虽然抓住了用户的人, 却没有抓住用户的“心”。

三、品牌营销的封闭化误区

在企业的品牌营销中, “封闭化” (即将品牌营销完全限制在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框架中) 倾向目前非常严重。具体表现为:在营销活动前期, 企业不做或不认真进行市场调研, 不去细致分析目标顾客的利益敏感点究竟是什么, 而是想当然或美其名曰“经验分析”;在营销活动中期, 企业缺乏对品牌营销活动的实时监测与调整, 究竟消费者有何反应、反应的强度如何、影响其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等等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为了营销而营销, 只把消费者作为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器, 而不是活生生的信息处理者;在营销活动后期, 企业缺乏科学的品牌营销反馈和总结机制。如果营销效果较好, 则欢天喜地。至于对为什么“好”、“好”在哪儿、对以后的营销实践有哪些有益的启示等问题则缺乏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如果营销效果不佳, 则挖空心思用各种理由进行“自我欺骗”式的“搪塞”解释 (如市场环境不好、企业投入不到位等) , 千方百计地进行推托, 而不是运用营销思维从源头找原因。企业的品牌营销活动完全在其自身的营销思维框架中封闭运行, 更多地将消费者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对待, 这样的营销其针对性又能如何呢?面对今天的竞争形势, 企业只有做“开门营销”, 敞开营销思维, 将消费者真正纳入其营销框架, 使之成为影响营销活动的内生变量, 并且是核心内生变量。这样, 才可能真正达到有效营销的彼岸。令人可悲的是, 还有很多企业明白这个道理, 但并不真正加以实施。“明理”但不“达行”, 是中国企业营销的一大怪状。

四、品牌营销的延伸误区

品牌延伸是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一个品牌经过前期的市场运作, 在知名度、美誉度、顾客忠诚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势时, 也就意味着品牌的延伸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但是, 企业千万不能被曾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虽然品牌的前次推广成功与品牌的延伸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 但是品牌延伸更多的是在一个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因此, 企业在利用原有品牌前次推广经验的同时, 更要对品牌延伸的领域、范围、深度、自身目前掌控的资源、目标消费者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等进行营销再思考, 以不断提高自身对品牌延伸的控制能力。品牌的延伸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但是,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认为, 知名品牌就是自己铸就的一把利剑, 想往哪刺就往哪刺, 这是自己的天然权利, 存在着强烈的品牌延伸冲动。但是这些企业忽视了一点, 品牌延伸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现有品牌的核心价值与所延伸的产品价值的匹配问题。很多企业在这儿翻了跟头。如三九集团, 将知名的医药品牌“三九”延伸到毫不相干的啤酒上, 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五、品牌营销的归属误区

品牌归属于谁?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品牌归属于创建、维护这一品牌的企业, 这在法律层面上非常明确。但是, 从营销意义上来理解品牌的归属, 我们发现, 曾经的“法律明确”并未到达终极的市场认知, 即品牌是消费者的品牌。没有了消费者, 品牌的意义何在呀?品牌是属于企业的, 也是属于消费者的, 但归根结底是属于消费者的。很多企业被形式上的法律归属迷住了眼睛, 忽视了品牌的营销归属, 而这实际上才是品牌的“核心所有权”所在。

六、品牌营销的维护误区

品牌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品牌的成长、壮大就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 需要企业正确的、有力的呵护 (维护) 。“重利用、轻维护”是目前品牌建设生态的真实写照。许多品牌维护停留在表层上, 如对品牌标识的维护等。这虽然重要, 但并不是品牌维护的全部。品牌的维护包括品牌的形式维护、内涵维护、子品牌与主品牌的关系维护、品牌的健康维护等等。很多企业要么是缺乏品牌维护的理念, 过多的将营销目光盯在产品、渠道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营销要素上, 而仅把品牌作为类似于“奇技淫巧”式的手段加以利用, 停留在战术层次的品牌理解阶段;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知如何进行品牌维护。毕竟, 这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

走出网络营销的误区 篇3

诸多过时的误区正阻碍着企业今天的发展。

就像任何成长中的事物一样,目前的互联网营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也还存在着诸多误区:

网络营销 = 网站推广?

提到网络营销,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建网站。一般来说,建立一个网站是很多公司开始进行网络营销的第一步,但这远远不是网络营销的全部。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老板,哪天一高兴建了一个公司的网站。网站建得漂亮,但没过几天你就犯愁了——茫茫“网”海中,谁能找到你?谁来访问你的网站啊?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公司网站建立之后,要使这个网站取得效果,还必须使自己的目标客户能很方便地找到自己的网站。这时,一些专业的公司——比如中国最早的网络实名注册和实名搜索公司——3721就出现了。这些公司可以辅助大家解决这些实际的操作问题。

除此之外,采用互联网作为营销工具的公司还必须考虑其它很多有关互联网特性和线下配合等方面的因素。

公司有了网站只是网络营销的开端而已,我们要制定包括网站推广在内的系统、周密的网络营销计划,才能切实看到效果。

网络营销 = 电子商务?

许多企业往往将电子商务同网络营销等同起来,或者认为电子商务包含网络营销,或者网络营销包含了电子商务。事实上,电子商务同网络营销有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两者是互不包含的。

电子商务的内涵很广,其核心是电子化交易,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各个环节的电子化,而网络营销注重的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标志之一是实现了电子化交易,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网络营销的定义已经表明: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无论传统企业还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企业、也无论是否具有电子化交易的发生,都需要网络营销。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交易过程,而是为了促成交易提供支持,因此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交易发生之前,网络营销发挥着主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可以被看作是网络营销的高级阶段。一个企业在没有完全开展电子商务之前,同样可以开展不同层次的网络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 = 网上销售?

网络营销有时很容易与网上销售混为一谈。网上销售当然属于网上营销,但两者并不相同。网上销售是网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但并不是惟一的结果。

网络营销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网上销售,很多情况下,网络营销活动不一定能实现网上直接销售的目的。但是可能促进网下销售的增加,并且增加顾客的忠诚度。网络营销的效果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拓展对外信息发布的渠道、改善顾客服务等。

从网络营销的内容来看,网上销售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并且不是必须具备的内容。许多企业网站根本不具备网上销售产品的条件,网站主要是作为企业发布产品信息的一个渠道,通过一定的网站推广手段,实现产品宣传的目的。

网络营销与传统公司无关?

有些企业认为:我是一家传统公司,网络营销与我没有什么关系。然而近年来大量传统公司却不断从网络营销中受益。

比如保险业,营销人员的素质不高和目前保险营销中推行的人海战术,使大约10%的居民对保险推销人员采取“紧闭门户,置之不理”的态度。保险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也导致约66%的居民不了解保险,保险业的发展因而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时网络保险出现了,比如:客户通过进入保险公司开设的专业保险服务网站(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ePICC服务平台),在网上选择该公司所提供的保险产品,如有意愿投保某一险种,则在网上填写投保单,提出投保要约。经保险公司核保后,作出同意承保或拒绝承保的回复,由投保人在网上或通过其他方式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向其寄发保险单。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即可享受保险公司的服务了。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就是一个电子商务的“狂热分子”。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代就流传下来的通用电气公司够传统的吧?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公司之一了。

网络营销不如传统营销

如果缺乏网络营销总体策略的指导,常规的网络营销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很有限的。但如果考虑到网络营销并不仅仅是一些操作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关系到多个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将网络营销提升到总体营销策略层面,把网络营销的方方面面都做得很细致,网络营销就有着很多传统营销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因为网络传播具有广泛性和快速性。网站等基础设施建立齐全,网络实名、网络搜索等外部环境按部就班后,全国乃至全球的网民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的信息,全面、深入地关注公司新产品、新服务方方面面的信息,这时企业就能够利用网络营销的力量“无限延长”企业的触角。

网络营销是部门事务?

在网络营销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公司已经建立了网站,并且在网上对公司产品进行了详尽宣传,但公司业务员在对外联系业务时很不愿意介绍自己公司的网址。经过对一些公司运作情况的了解发现:公司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制约其发挥网络营销作用!比如,有些公司的销售政策规定:通过公司网站获得的订单是公司的销售,与业务员的绩效没有关系,当然也没有绩效提成,因此业务人员就不愿意让用户通过网站了解更多信息,以免自己白辛苦。这种情形在涉及到地区业务划分时可能更为明显。如果没有合理的销售政策,很可能会在交叉区域销售人员之间出现问题,最终也可能影响公司的销售业绩。这是网络营销与网下销售之间常见的矛盾。

类似这样的情况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于企业网站的维护,应该以哪个部门为主?是市场部主导,还是IT部主导?当网站功能出现问题或者不能满足营销工作需要时,应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请建议?在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初期,经常会遇到各类网络营销管理相关的问题,有时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沟通。当网络营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之后,其实问题都变得相当简单了,因为企业网络营销实践经验证实了一个基本问题:网络营销是公司级的营销战略,而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区域所能承担的工作。

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的发现,但是否认识到这一点,并摆正网络营销的位置,对于网络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营销的误区 篇4

是蛋糕,还是鸡肋?

企业和投行在做尽职调查时,往往会遇到多套数据打架的情况,企业报表有的逼真,有的已做调整,外部数据一个机构一个样。只有找到市场的行家里手,才能了解到企业实际销售现状,将市场情况还回原貌,对产品和企业的营销潜力与投资风险有更切实、准确的了解与评估。

造成数据偏差的一大主因是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多样化,有些数据只采集医院采购数据,其他渠道覆盖不全;有些只采集大中城市样板医院数据,如果产品以中低端医院为主,恰好体现不出销售分布;有些是商业数据,同样面临覆盖不全的尴尬。企业内部的实际销售数据最为准确。

同样一套数据,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精通人士和非精通人士解读起来有很大不同,判断迥异,

专业营销判断更多看销量,而投资报告中更多只是体现销售额,很多还是宏伟的商业回款数据,折算成销量方石破天惊,销量低的一塌糊涂。

案例一:过亿单品值不值得投入?

案例详情:A产品合资进口产品销售额过亿,值不值得重金买断或代理销售?

数据透视:这一小品类市场投入惊人,号称过亿的合资进口产品销量同样低迷得惊人。

以在做的一项投资评估为例,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小品类,推广起来极其烧钱,只有下一代竞争产品作为鼻祖的外资品牌一马当先,其他产品其他企业全军覆没。如果单看领导品牌的销售额和全国医保办理情况确实难免心动,但即使是鼻祖,折合成销量可以忽略(一些企业以商业回款而非底价数字计算销售额),再仔细了解产品的应用面和使用剂量,会发现应用很局限,几个月才打上一支。下一代比起自身有更充足的政策空间、更上佳的临床表现。

大客户营销的五大误区 篇5

刘雄孝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优胜劣汰”现象更加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势。大量的中小经销商被迫退出市场,规模庞大、势力雄厚的大客户也应运而生,并不断蚕食其他中小商家的地盘。企业的营销策略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大客户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渠道网络,并在市场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不少的企业“经营”大客户遭遇尴尬处境:投入颇大,回报却惨淡!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企业犯了错误,进入了大客户营销的误区!大客户营销肯定对企业有相当大的益处,但是,收益与风险总是同时存在的。企业必须尽量避免进入大客户营销的误区。大体来说,大客户营销有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企业给大客户的优惠政策愈多愈好

大客户规模大、实力雄厚、销量惊人,因此之故,大客户对企业的重要性要远超出一般的中小客户。要想有回报,必须先要有付出,所以,企业给予大客户的优惠政策应该比一般中小客户的政策优惠得多,这个道理企业和大客户都心知肚明。事实上,在大客户营销过程中,大客户会要求获得比一般中小客户更佳的营销政策,而企业也会提供这种更优惠的政策。企业非常清楚,厂商存在于市场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赢得继续生存和长远发展的空间;大客户也是商人,商人的本性就是“惟利是图”。所以,从这个前提出发,企业常犯这样一个错误:企业认为,只要自己承诺给予大客户的返利更高,给大客户提供的政策更优惠,那么,大客户就会“投桃报李”,会更尽心地帮助企业打开市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许多企业在对待大客户营销过程中,确实是抱着这种观念,而且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结果却大出人意料:企业付出的多,从大客户那里回收的却少,甚至还比不上少投入时的回报!

为什么呢?很简单。首先,大客户作为商人,不仅是“惟利是图”,而且是“贪得无厌”,“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企业给予大客户的支持越多,大客户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会越多;企业永远无法满足大客户的欲望。其次,企业支持大客户,虽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支持,但是,企业并没有对大客户提出相应的效益回报要求,大客户也没有以正式书面的合同、条款来限定自己必须完成多大的销售任务,因此,企业提供的支持只是企业单方面行为,幻想大客户会“将心比心”服务企业也只是企业的“一相情愿”。再次,大客户久经沙场,深谙“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关系,企业单方面提供如此大的政策支持,大客户内心会猜疑企业产品质量可能低劣、售后服务无法得到保障等隐患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客户也只会是多拿企业的所有市场支持费用,而不会用心去销售企业的产品。

大客户虽然追求利润,但是,它所追求的只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利润,而绝对不是那种稀里糊涂、隐患甚多的利润;企业在给予大客户营销政策和市场支持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并不是优惠政策愈多愈好,“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误区二:大客户营销获量 中小客户营销获利

大客户的实力和占有的市场份额要大于中小客户,因此,大客户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也远多于中小客户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大客户的“芳心”。正因如此,许多企业将自己的总体营销思路定为:重视大客户营销,但目的并不在于获得利润,而在于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中小客户。

乍一看,这个思路确实是没有错的。据悉,在许多领域,大客户(尤其是连锁大客户)

会对企业提出这样那样的无数的苛刻的条件,许多企业甚至根本进不了大客户的卖场,即便进入,也是很难获得现实的利润。但是,一旦企业进入这些大客户的卖场,那么,销量往往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进入,等死;进入,找死!企业经过综合考虑,往往最终会选择进入大客户的卖场,但是企业对利润是没有任何指望的。许多企业将自己的全部利润寄托在中小客户身上。

不过,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笔者认为,企业不应该继续持以这种观点。事实上,现在大客户势力越来越强大,在大中城市,甚至在三四级城市,大客户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小客户只能占据很小的一块市场份额。企业希望通过中小客户来获取利润的观念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了。此外,(连锁)大客户发展日益规范化、现代化,企业只要进入大客户这个门槛,后面的营销费用不一定比经营中小客户的营销费用高,甚至还会略微低一些。加上越来越多的商家认识到,惟有厂商共赢,才是双方真正的出路,厂商之间的合作要远大于竞争。企业在大客户营销过程中,应该转变以往那种靠大客户获量、靠中小客户赢利的观念,毕竟时代不同了,社会在不断前进。企业转变不了这种观点,必定只剩死路一条!

误区之三:沿袭传统营销思路

大多数企业都是同时与大客户和中小客户打交道,相对来说,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大客户。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转变观念,跟上大客户的步伐,在与大客户打交道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营销思路,把大客户当成传统的中小客户一般来看待。企业的这种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与大客户之间的良性、协作的发展局面。

企业的这种思路体现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企业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与大客户打交道。大客户的营销模式与传统中小客户的营销模式有很大差异,企业却没有看到这种差异,反而由原本负责中小客户的营销人员负责与大客户之间的联络、沟通。

企业营销人员按照“对付”中小客户的方式来“应付”大客户,比如,给大客户下发“指令性”的文件,“命令”大客户做这做那;对大客户正常经营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一旦碰到遗留问题或者是难于解决的问题,推委拖延,拒不承认,要么就是敷衍了事„„

沿袭传统营销思路的企业在与大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多次遭遇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境况使得双方的合作成为一句空话。遇到这种情况,企业应该积极主动进行调整,转变自己的营销思路。比如,从内心尊重大客户,而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当“太爷”;建立专职机构负责大客户营销;与大客户进行合理分工,各尽其职;碰到问题,双方协商友好解决,等等。

“态度决定一切”,企业在与大客户打交道过程中,必须注意调整好自己的营销思路,这是一个总体原则问题。

误区之四:为了大客户 舍弃传统客户

大客户营销代表了未来商业流通领域发展大势,但是,一个市场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总离不开少数势力强大的大客户和大量的中小客户。企业重视大客户无可厚非,而且非常值得;但是,“一切为了大客户”,抛弃所有中小客户,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欠缺思考的,也是不应该的。

问题是:现在有部分企业,与大客户搭上关系、签订全年订销合同之后,就将传统的中小客户置之脑后,甚至找各种借口“清退”各级中小客户。有的企业虽然也说重视中小客户,但那些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支持费用都偏向大客户,简直将大客户看成是自己的唯一靠山。

殊不知,企业的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彻底葬送企业的未来命运。大客户实力雄厚,有自己的全盘考虑和战略思维,而且大客户拥有众多的企业资源,它绝对不会为了某个企业而改变自己的整体策略,每个企业都只是大客户手中的一颗“棋子”。企业则不然,一旦企业认定大客户利益至上,抛弃了其他中小客户,那等于是将自身身家安全系于一仞间,所冒的风险

实在是太大了。

在大客户营销中,企业应该切记:厂商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害关系!大客户不会为了一个企业而舍弃其他企业,企业也绝不能为了大客户而舍弃自己多年来的合作伙伴。惟有充分发挥大客户和中小客户各自的优势,企业才能真正屹立于市场中!

误区五:有了大客户 万事不用管

某空调企业,以往只有一些区域性的中小客户,每年销量大概在60万套左右;前不久,该企业与国内一知名专业连锁企业签订全年经销合同,合同签订的销量为50万套,该企业领导人一下子就松懈下来了,觉得万事大吉,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但是,企业的这种心理在大客户营销中是极为错误的。有了大客户,并不等于说企业就可以放任不管、任意由大客户具体去操作了。

事实上,与大客户合作,需要企业付出的努力并不会小,甚至比以往和中小客户打交道付出的努力还要多。企业要想成功实现与大客户之间的合作,圆满完成预期目标,必须双方在后期的具体操作中精诚合作,密切联系,共谋发展。

从企业与大客户之间的分工来看,企业需要为大客户具体营销提供各种“后勤”支援。其中包括: 企业总部对整个行业、整个市场的研究分析,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对大客户营销提供宏观上的理论支持;

企业总部与大客户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就产品全面上市、产品卖点提炼和市场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企业为大客户提供畅销的产品,并保证及时运送到大客户卖场内;

企业总部对各地销售分部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指示各地销售人员与当地大客户卖场进行全面的合作;

企业营销人员参与到大客户卖场内的实际促销活动;

企业在第一时间内为大客户提供财务发票及其他文件;

企业与大客户保持随时畅通的联系,为大客户市场需求提供力所能及、到位的其他各项服务;

其他提供的其他服务措施,等等。

企业在大客户营销过程中,必须谨记两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NO PAIN,NO GAIN!

陷入误区的代言人营销 篇6

然而,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否,CWWEN西沃营销顾问机构认为有两个判定要素。一是看是否为公司当阶段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正面效用;二是看投入产出是否符合最大化原则。以此看来,很多企业聘请代言人的行为,多是跟风而为,对其突破发展瓶颈并未起到明显的效果;而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一年的代言费用,相较每年几千万、上亿的销售额,更是难以长期承受的。此外,如选择不合适的代言人,甚至代言人在合作期间有负面新闻,更是给企业的营销发展造成反作用。

品牌代言人(Brand Spokesperson),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统而概之,它是指为企业或组织的赢利性或公益性目标而进行信息传播服务的特殊人员。品牌代言人的职能包括各种媒介宣传,传播品牌信息,扩大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等,参与公关及促销,与受众近距离的信息沟通,并促成购买行为的发生,建树品牌美誉与忠诚,

我们建议各电工电气企业,在进行代言人营销时,更为谨慎,勿陷入误区。

误区一:代言人就是花大价钱请明星

网络营销的误区 篇7

一、体验营销的误区

虽然众多的企业都在做体验营销, 但结合多年对体验营销的研究, 却发现他们对体验营销有很多错误的理解。归纳起来, 从认知到方法到执行到策略几乎每一个阶段都存在误区。

(一) 认知层面的误区

什么是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 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 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但是不少销售员甚至不少企业家把体验营销的多种体验割裂开来, 如有些企业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争取让顾客试用”, 于是, 我们可以在超市、商场看到形形色色的“免费试用”、“免费咨询”、“免费品尝”等活动, 但是这样的活动能让顾客产生好感并购买产品吗?往往收效甚微, 消费者在免费品尝某种产品以后还不忘说一句“某某品牌又在搞活动”, 这种体验由于顾客参与程度不高, 再加上体验环节的割裂, 在消费者看来仅仅就是一次促销活动。

(二) 操作方法的误区

在体验营销的方法上, 经常会碰到热闹非凡的活动。有买一送一现场促销的、有请重量级明星登场助阵的, 也有敲锣打鼓现场抽奖的, 这些方法看似不同, 但本质都相同, 也就是热闹的活动。他们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活动。”但是, 热闹的背后呢?消费者体验到了产品的好处吗?多少消费者能认可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呢?

(三) 执行层面的误区

我们都知道, 做营销需要从多个角度树立产品的统一形象, 如星巴克, 无论你走进哪家店, 你的感觉都会是一样的。但是现实生活中, 我们却总是看到“体验店”与“非体验店”的天壤之别。这说明在这些企业的体验营销的执行环节中, 老板们认为“体验营销就是把特定场所做好就行”,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 只需做几个形象展示店供消费者体验, 其他的店就不需要花重金去做了。殊不知对于消费者而言, 其实你所有的店都是“体验店”, 根本不存在“非体验店”, 个别或少数“体验店”,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企业或产品的印象, 反而是大多数“非体验店”会形成消费者对企业或产品的评价。因此, 如果你有通过开几家“体验店”就能提升你的企业或产品的整体好感的话, 建议你还是不要做了。

(四) 策略层面的误区

曾经走进过某家移动营业厅的体验店, 宽敞整洁的营业大厅、样式各异的通信设备和产品、亮丽的服务员……体验店的店面设计布局和陈列处处都体现出美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 确实无可挑剔。但是为什么真正来体验的人却寥寥无几呢?突然想到营销学里面有一个“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的核心是追求产品的完美性但忽略市场需求, 也许体验店想打造一个完美的产品形象, 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亮出来,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光鲜”而忽略客户的需求, 再“光鲜”的产品也是无人问津的。

二、正确认识体验营销

前面已经提到过体验营销的概念, 通俗来讲, 体验营销的本质就是通过消费者体验达到销售产品、树立品牌的目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景式营销, 更不是简单的免费试用, 而是自从产品在与消费者见面前就开始直到消费者深层体验品牌内涵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 任何环节的良好体验或不好体验, 都会对品牌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体验营销中包含着哪些环节呢?

首先是认知体验, 主要目的是让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产生好感, 吸引消费者购买。我们可以通过现场展示、免费品尝等方式, 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其次是购买体验, 也就是让消费者第一次掏腰包买你的产品, 如果认知体验阶段做的好, 这个目的就比较容易达到了;第三, 使用体验, 让顾客产生重复购买行为。如何才能重复购买, 这就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了;最后是价值体验, 主要解决推荐购买, 显然在最后一个阶段, 需要想办法培养忠诚客户。

因此, 体验营销绝不像我们前面介绍误区里面提到的是简单的促销活动和热闹的活动现场, 体验营销需要我们帮助顾客深层次的去体验品牌内涵, 最终实现对品牌的绝对忠诚。

三、体验营销的实施要点

正确理解了体验营销后,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体验营销的实施要点。

(一) 以目标顾客的价值体验为中心点

以目标顾客的价值体验为中心点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顾客, 而是品牌定位。我们做体验营销, 必须紧密围绕目标顾客的需求来做, 而不是所有的消费者。现实中, 很多企业都缺乏“目标市场”意识, 曾经在超市见过一个牛奶的免费品尝现场, 产品本来是针对儿童的, 但是却没有明显的客户区分, 最后男女老少都过去品尝, 大家喝过以后对这个产品也没什么印象。显然, 这样的严重偏离目标顾客需求的体验营销也不可能成功。再来看看为什么要强调品牌定位, 因为我们要培养客户忠诚, 那么我们就需要客户能处处体验到我们的品牌定位。

(二) 重视员工服务质量, 强化顾客体验的催化剂

在体验营销中, 产品质量固然重要, 但对顾客的情感需求的把握更重要。而把握顾客的情感需求依赖的是员工的服务质量。服务是企业用以展示和传递体验的天然平台, 而员工则是体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如果没有员工得体的服务, 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无法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三) 创意是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

创意, 不是“点子”, 而是策略;它不是艺术, 而是一种科学。一个好的创意足以盘活一个企业, 一个坏的创意也足以扼杀一个品牌。当前, 市面上的体验营销方法和策略层出不穷, 消费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 谁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 创意是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

(四) 狠抓每一个细节, 保证顾客体验的质量

体验营销最大的特点是顾客参与到产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正因为顾客的参与程度高, 因此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到, 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到顾客体验的效果。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 无论是活动现场还是环境布置, 都必须注重细节。曾经参加过一个美容院的新产品免费体验活动, 当我正沉浸在美容师娴熟的手法、舒缓的音乐以及芬芳的花茶带来的美好享受, 还在感慨这美容师不像别家的拼命推销产品, 只是慢声细语地询问你的感受而对这家店产生好感时, 突然美容师摘下口罩为我再次端来花茶, 这一刻我才看清她的面容, 满脸痘痘, 皮肤状况非常差。突然, 刚才的好感一下子没有了, 因为我在想美容师懂得那么多, 可她自己都调理不好自己的皮肤, 我又怎么能相信她能调理好我的皮肤呢?这就是细节!并非我有个人歧视, 注重外表, 但凡客户都会有类似的感觉。“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至理名言在体验营销中再一次得到验证。

(五) 内部营销是体验营销成功的保证

体验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完美实施需要企业众多部门的配合, 需要员工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而员工的状态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才能带来满意的顾客”、“想要客户满意, 先让员工满意”这些时刻提醒着我们公司除了外部顾客外, 还有内部顾客, 即我们的员工, 进行内部营销, 先让我们的员工满意, 进而让他们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六) 公共关系, 让体验传播得更广

这里所讲的公共关系, 并非全部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慈善捐赠等。我们可以在小范围内赞助一些我们的主要目标客户参加的、与我们品牌形象相吻合的活动, 让我们的体验能够更广的传播。

总之, 体验营销不是单纯的某一个环节的体验, 也不是情景式销售, 成功的体验营销需要众多的实施要素的保证。在以目标顾客的价值体验为中心的前提下, 保证好的营销创意, 进行内部营销, 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 增加顾客的体验价值, 狠抓每一个细节, 这样, 体验营销才真正让顾客体会到深层次的品牌内涵。

摘要:体验营销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对体验营销的理解存在误区。从体验营销的常见误区入手, 分析体验营销的关键内涵, 对体验营销的实施要点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体验营销”,认知误区,实施要点

参考文献

[1]张萍.体验营销的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34) .

[2]黄志红, 侯杰.论中国体验营销实践中的误区[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 .

[3]郑锐洪.体验营销的实施模式与成功要素研究[J].企业经济, 2008, (6) .

恒大冰泉的营销误区 篇8

误区一:跨行业

恒大多年从事地产行业,涉足快消品属于大幅度跨行业的尝试,足球和地产的成功让恒大内部信心爆棚,希望同样的节奏会复制出一个同样的结果,然而我要说的是之前成功的动作,在如今的市场上已不再起反应。同样,在恒大品牌光环下罩得住三个属性不同的行业吗?业内人士都在观望,其实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几年前房地产热让雅戈尔怦然心动,在有政府资源和雄厚资金的优越条件下,染指房地产行业和投资行业——雅戈尔地产和雅戈尔投资。然而好景不长,最终雅戈尔丢失了自己的核心业务,在地产和投资领域的收获亦是寥寥无几。所以从定位的角度来看,品牌延伸不利于加强品牌资产,反而会混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消费者的心智是有限的,是分品类储存的,这时候消费者就存在一个问题,把恒大放在哪个方格里?放在足球?饮料?还是地产?这就是一个心智阻碍,恒大应该明确自己的品类归宗,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误区二:品类拥挤,区隔模糊

恒大冰泉在品类区隔的界定上也是模糊的,全名应该是恒大冰山矿泉水,冰泉其实并不符合消费者的心智,娃哈哈卖的是纯净水,农夫山泉卖的是来自山间的矿泉水,恒大卖的是来自冰山的矿泉水,冰山的认知应该是冰冷雪山的水,然而和矿泉水并没有太多的关联,至少在消费者心智中是这样的。内蒙古——大草原(好草)——养好牛(健康牛)——出牛奶(健康奶),这样才是顺应认知,所以消费者更相信内蒙古的牛奶品牌(蒙牛、伊利),这时候上海光明奶(上海——钢筋水泥——奶污染)慢慢沦陷。同样,长白山让消费者更容易想到人参而不是矿泉水。矿泉水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品类,品牌矿泉水繁多,大多路径相同,并不是在矿泉水前面加上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就能形成有效的区分,这种区隔的方式来自企业或某广告公司,而非消费者心智。不同的山、不一样的地表、深层、5100米、6000米、冰川、雪山矿泉水等,这些前缀只是一个独特的卖点,差异化并没有影响到消费者心智从而提供差异化的价值,消费者并不关心你的矿泉水来自哪里、有多高的海拔,他们就只想要一瓶矿泉水,他们在购买矿泉水时,如果要思考买多高山的矿泉水、多少年的矿泉水、来自哪里的矿泉水,岂不是很累。如果你突然告诉消费者我是富含矿元素最多的矿泉水,是不是有点感觉呢?品类保护品牌,找不准品类,品牌连“躺尸”的地方都找不到。

误区三:没有找准竞争对手

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更可怕,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高密度竞争在所难免,商场就像战场一样,找不准敌人的位置就很难调整自己的枪口,恒大不是没有竞争对手,而是没有找准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表面上看,恒大像是和农夫山泉做竞争,仔细想想也并非如此,饮料本身并非深度思考而购买的产品,消费者通常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购买,消费者买农夫山泉有时候并非是想买山泉,而是习惯的促使和广告效应做出的选择,这种非深度思考基本都是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所以垃圾袋并没有强势品牌。而一瓶水的价格在四五元的时候,消费者就需要去思考,思考的理由就是你的定位。农夫山泉属于非深度思考,恒大冰泉属于思考购买,所以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把恒大和农夫放在矿泉水品类里去做比较,这将是一条不归路,如果消费者是奔着矿泉水去购买,那么恒大就更危险了,因为同样是矿泉水,一个来自雪山,一个来自山间,当然山间更符合有矿泉水的心智,同样的矿泉水一个是2元,一个是4元,相差2倍的价格,农夫被选中的几率更大。你的深层和N年形成都不足以支撑2倍的价格。

在我看来,恒大反倒是帮农夫山泉“抬轿子”,本想着走出一条大而不同的路线,和农夫一同做大矿泉水,然后恒大再用不同的定位来切高端市场。在很多连锁超市,我看到恒大冰泉货架的位置是和依云放在一起,是想说明自己是高端水,看起来算盘并非如意,因为你没有按照消费者的心智去思考。就好比东方树叶是英国人设计的,的确很美,然而有太多英国人的思维在里面,茶叶在西方就是一款神奇的树叶,所以设计很西方化、名字很西方化,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心智。同样,打奶茶也是这样的思维。只有创意,没有定位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特别是长时间的成功。创意是一时的新鲜、一时的精彩、带来一时冲动和短时间的销量,对于企业来说是陷阱,在消费者心智中注册一个差异化的定位才是品牌长青之计。

误区四:广告宣传漏洞百出

没有定位指导的传播诉求就是一通乱战,没有指导思想,一天一个样,根本找不到那根引爆品牌的“魔法杖”,在经过短时间高频率的试错后,恒大冰泉似乎认为自己找到了“解药”,而事实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我在上海看到同一时间恒大冰泉的广告铺天而来,成龙的健康长寿、范冰冰的美丽、里皮的自然健康;成龙、范冰冰、里皮给恒大带来了大量的品牌粉丝,但是粉丝并不是利润,就如篮球明星科比一样,在中国拥有大量的粉丝,并不是每个粉丝都愿意购买科比代言的产品,或者花钱去看他的比赛,粉丝还要看转化率。

此外,偶像有着时效性,没有永不落幕的偶像,李宁运动品牌在20世纪90年代的成功,是因为当时有众多李宁的粉丝来支撑,而在“90后”眼里的运动名将是刘翔和姚明,并非李宁。所以以粉丝支撑的品牌不长久。

恒大的广告诉求点也不尽如人意。

“不是地表水”。恒大看似在打击农夫山泉,这一枪却打在了脚趾头上,把自己暴露无遗,消费者不会深度思考是喝地表水还是深层水,唯一能和农夫山泉产生联想的就是“我们搬运”这几个字,这让我想起加多宝的改名广告和王老吉从未改名广告,战争瞬息万变,而这个时候的加多宝已有10罐有7的广告了,不会纠缠于改名和未改名。深层矿泉水和地表矿泉水有什么不同,这个点恒大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之前的地表水污染,难道没有给恒大足够的启示吗?继续公关地表水易污染,引起恐惧,然后广告跟进,可惜恒大忽视了这一点,现在的深层水威力并不够摧毁地表水。

nlc202309020312

“一处水源供全球”。一处水源供全球,恒大冰泉出口欧洲13个国家等,恒大想通过国外高品质高标准来说服国内消费者,同时告诉国内消费者恒大冰泉在国外非常热销,非常受欢迎。欧洲在很多产品上具备心智资源和高势能,例如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水、意大利的服装和艺术、德国的机械和汽车、瑞士的手表和银行,但是欧洲在水资源的认知上并不是那么明显,之前有过达芬奇家居的一出戏,使得消费者对欧洲货并不是那么青睐,或者消费者压根就不信了。看起来创造高势能然后来说服国内消费者效果也不是那么明显。

“真矿泉”。这招更像是直指农夫山泉,真矿泉和假矿泉,想间接地告诉消费者农夫山泉是假矿泉,但是自己又找不到更好的信任状来说明自己是真矿泉,所以这则广告似乎很少有人看到。

误区五:找不到源点人群

在众多的广告画面和视频广告中,我们完全没有看到谁在尝试饮用恒大冰泉,或者说是恒大冰泉的源点人群,找不到最初的使用人群和品牌专属人群,得不到有效的口碑传播,最初那群支撑你的人,你都没有做好,如何去影响更大的群体?我们看看王老吉的源点人群是爱吃火锅和街边烧烤的一群人,六个核桃的源点人群是学生群体,黄金酒的源点人群是老人。是否需要源点人群的根据是产品是否具备特殊人群,可参考非处方药的广告。

误区六:急于拓展业务群

没有培养好自己的源点人群就急于拓展新的客户群,是不是在终端市场上表现疲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所以通过多用途来发展业务,找到更多的顾客?哪怕你有这个想法,也不能让一款水既可以做饭也可以饮用。这种做法一般是在业务基本稳定,品牌经过多年发展立足于消费者心智之后,才通过教育消费者多渠道、多地点或者重复使用品牌产品继续带来增长。就如之前乌江榨菜的配馒头吃、配面条吃等手段,具体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来判定,因为有些人群并不适合产品,这样就会带来品牌的负面影响,也会稀释品牌的定位。

我们希望恒大冰泉打造世界级的品牌,但是现在的路径似乎有点渐行渐远。最大的原因就是品牌没有一个差异化的定位,导致传播凌乱,不一致,效果无法积累。恒大冰泉应该致力于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位置(例如防上火饮料),成为消费者心中某品类的代表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在定位的指导下,所有的营销组合就有了焦点,投入才能良性循环,花了这么多的广告费用不知道恒大内部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字。

网络求职常见的四个误区 篇9

一、不要仅仅只瞄准大型的招聘网站。

大网站的确会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也绝对不要忽视小型的求职网站。不能排除有的小公司无法向大网站支付登广告的费用,所以记得也不要漏掉小型的求职网。

二、不要用在职公司邮箱投递简历(包括注册招聘网站时要使用的邮箱)。

即便是你的公司告诉你可以用公司邮箱投递其他工作的简历,也不要那么干!除了冒着得罪现有老板的危险以外,如果跳槽、这个邮件地址则可能随时失效,因而错过一些对你很重要的招聘信息。

三、不要到处乱投简历。

不要把一份统一式样的简历漫天投。你的简历应该有针对性、使公司感到是专门为应聘这个特定职位而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多面试机会。

四、保留一点个人隐私。

网络优化与seo的误区是什么 篇10

摘要:在网站推广优化与SEO方面,总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相信朋友们都曾或多或少地听说过类似的论断,这之中,有些属于之前正确但随着搜索引擎算法的调整不再有效甚至对SEO效果有害的一类,有些属于对网站排名分析方法的不正确或不完善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当然,也有些则属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这方面,很多国SEO专家功不可没,至于这些SEO专家缘何作出那样的论断则不好评断:如果说他们有意误导,似乎有从人格上否定他们的嫌疑;如果说他们是无心之失,则无疑于从侧面指责他们不学无术,毕竟,如果说当年鲁迅先生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时,还可用当时科学不发达,大多中医不懂人体的基本构造与病理机制来用“无意”开脱的话,对吃SEO这碗饭的专家们也用“无意”来解释就有点搞笑了,特别考虑到令人顿生高山仰止之感的吓人名头与长得绝对需要换几口气才能读完的头衔。有点扯远了,下面简要归纳一下笔者常见的网站推广优化与SEO中的误区:

如果SEO很简单,那么,是不是意味着SEO容易取得成功?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网络推广搜索引擎如何在搜索结果页面的第一页或第三页摆下这么多“成功实施SEO”的网站/网页?成功的SEO意味着在搜索引擎中取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搜索引擎反对SEO 不少人认为搜索引擎与SEO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认为SEO的目的便是意图破坏搜索结果的公正与有效,这种说法在一定范围内很有市场。不过,对此要客观地认识,首先,不要将SEOSpam混为一谈,对于那些通过抄袭别人内容、关键词填充甚至隐形文本的Spammer,网络推广搜索引擎肯定是要打击的;其次,从根本上说,SEO与搜索引擎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内容,帮助用户以最有效的方式找到所需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搜索引擎与SEO更像是一种相互储存相互补充的共生关系。具有优秀内容的网站不需SEO 任何时候,内容都是SEO的基础,但是,内容只是SEO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即是说,内容本身并不能保证网站能够在搜索引擎占据有利的地位。这一点,我们在SEO与网站内容质量的诡辩已进行过详细的探讨,不再赘述。

其实,类比一下也很好理解,比如说,从某种角度可以将网站推广的内容等同于传统行业中企业的产品,那么,产品本身的优秀能够决定其最终的市场占有率或销量么?答案很明显:即使是一款垃圾产品只要包装、宣传得力,也可能会取得神话般的成功,就象脑白金之类东西也能风靡大江南北一样。――当然,这么说不是暗喻SEO或网站优化也要像脑白金学习,毕竟,骗子要取得成功,除了骗子自身要有大智慧,要有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大无畏气概外,也要有嗷嗷待骗的广大受众群做保障,而在SEO或搜索引擎界,这一条件很难满足:比如说Google一贯号称“Google is always a lot smarter than you”,而Baidu的聪明人据说也越来越多了。 SEO没有技术含量或SEO需要高深的技术 SEO究竟有没有技术含量?从某些角度,可以用人们常用来评价“金钱”那句话来解释:技术不能万能的,但没有技术的SEO是不可能成功的。神化或弱化SEO中的技术成分都有所偏颇。

其实,分析一下某些人为什么提出这类论点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SEO有无技术含量这个问题的实质:很多从以前的广告或策划公司转向SEO行业的人,往往嘴皮子笔头功夫尚可,很多时候洋洋洒洒数千字甚至数万字的方案虽无新意但尚可自圆其说,其必须避开自己在技术上的劣势;而技术人员的出身的SEO业者则往往沉溺于技术而在整体把握上有所匮乏,网络推广也必须要强调自己的优势,

究其根源,都是在寻找己之长以及人之短。为什么网站优化后排名没有上升很多时候,也许需要的只是时间。时间与耐心是SEO成功与否最重要因素,无论在针对Google的SEO还是针对Yahoo的SEO中,时间因素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即使是对时间因素权值较低优化效果也不是能够立即体现出来的。记住SEO的传统格言: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从网络推广搜索引擎的角度考虑SEO:如果你是搜索引擎,你会让一个刚冒出来的网站推广排在前面么?或者,您会让一些刚建立的链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排名? Sina(或网易、Sohu、阿里巴巴)可以那样做,我也可以很多人喜欢研究某些大网站如Sina在优化方面采取的“技术”,比如说网站推广关键词填充、隐形文本等,然后照模学样,应用到自己的网站上。其理由往往很充分:既然那些权威网站可以这么做,就说明那样没问题,因此,我也可以!但客观说来,这是很危险的。首先,对那些网站来说,由于自身多年积累的高知名度,来自网络推广搜索引擎的访问量在其总访问量中的比例要远远低于您的网站,因此,即便SEO效果受损对其的伤害也要远远小于您的网站;

其次,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不管承认与否,很多事确属他们可以做而您不能做的;第三,他们有庞大的信息量为基础,那么做即便存在负面影响,也是足以抵销甚至忽略的;第四,还需要第四么?考虑一下Sina之于iask、Sohu之于Sogou、阿里巴巴之于Yahoo!中文等。最起码的,等你做到像他们那么庞大的信息量、每天那么多的更新量时,再考虑与他们攀比吧。 SEO企业或SEO工具的保证排名宣传我们都喜欢购买放心的产品或服务,而“保证”则往往是让我们放松警惕的有效手段,很多情况下,敢于“保证”往往蕴含着背后强大的技术能力或丰富的经验,让人刮目相看。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所谓的“保证”在也许只是一种销售策略。在很多时候,以一定的技术为保障,经验丰富的SEO人员能够让相应的网站/网页获得预期的排名,但是,没人能真正保证在不可知的未来也能做到这一点。

――谁也无法确知搜索引擎的算法在下一次更新时将做如何调整。

――SEO在某种程度上与股票市场类似,正如没人能准确掌握股票未来的走向那样,也没人确知网络推广搜索引擎下一步将如何变化。

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搜索引擎自身才具有决定网站排名的权力。如果您要的是“保证排名”的效果,也许您应考虑竞价排名,而不是这些SEO企业或SEO工具。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信誓旦旦做保证的企业,您应更谨慎一些:他们是否会采取某些搜索引擎深恶痛绝的spam手段?是否从长期来看会对您的网站推广造成很难挽回的伤害?他们保证排名位置的关键词是什么?事实上,如果选择一个没人使用的关键词,通过添加相应的内容页面、进行简单的优化、建立必要的链接等,也许即便傻瓜也能做到排名第一的位置,但那样有意义么?同样的保证,也许有的可以让你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则让你的网站彻底从搜索引擎中消失。稳定的排名时常有人困惑于“为什么我的排名掉下来了”之类的问题,但必须明确的是,没有永远不变的排名,Internet上一直都有新的网页在产生,一直都有旧网页被删除或更新,搜索引擎索引和算法也在不断更新,排名变化是绝对的。 SEO的目标就是获得排名第一的位置或尽可能多的访问量这就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了。

上一篇:被鱼刺卡喉的滋味作文600字下一篇:中传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考研大纲--新祥旭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