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

2025-01-02

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共10篇)

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 篇1

学校办公室环境管理制度

为营造规范、宜人的办公环境,保持办公场所的整齐、洁净,促进办公室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各部门办公室。

一、办公室安全管理

1、禁止在办公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禁止在办公室内存放现金、存款单、有价证券及其他贵重物品。

3、对确需存放档案资料、各种仪器或其他贵重物品的办公室,必须采取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由专人管理。

4、无特殊事由,严禁将本校以外人员带入办公室内。

5、办公室内要时刻注意用电的安全,不得私自使用大容量电器,要有控制电源、火种的安全措施。

6、每天最后离开办公室的教职员工,必须关好门窗,关闭电器、电源等设施。

7、落实办公室安全责任制。室内发现失盗案件或火灾事故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理,情节严重者,交由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二、办公室卫生管理

1、办公室卫生工作的管理由级部主任负总责,级部主任可根据本级部实际情况安排各办公室负责人并制定奖惩措施。

2、办公室摆放文件柜、衣柜、办公桌、饮水机、微机等办公设施,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保持清洁。

3、橱柜的顶部严禁堆放杂物,并随时保持整洁、无尘。

4、橱柜的内部摆放的书籍、文件、作业本、教具等办公用品应整齐、合理,严禁堆放杂物。

5、桌面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待处理文件及已处理文件勿散放于桌面,及时归档于文件柜中。桌面严禁摆放化妆品、食物、衣物等与办公无关的私人物品。

6、洗水池(脸盆)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脏水,毛巾、抹布放于固定(隐蔽)的地方。

7、卫生角、纸蒌、拖把等放于固定的地方,周围保持清洁,垃圾每日清理。

8、办公室墙面、门窗、顶棚、灯具、电扇、门窗应保持无灰尘、蛛网,墙面、门窗严禁张贴与教学、工作、学习无关的纸张及印刷品。

9、教职工离开座位时将座椅摆放整齐。

10、办公室严禁堆放与教学、工作无关的物品,座位四周随时保持清洁。111、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随意丢弃废物。

三、办公室行为规范

1、办公室一般用于教师备课、学习、思考、批改作业、教育教学交流等活动,不应用于从事其他非工作活动。

2、办公室应保持安静,不应干扰和影响他人办公。

3、教职工在办公室应着装得体,不得穿短裤、短裙、吊带、拖鞋或浓妆艳抹。

4、电话铃响,三声之内拿起听筒。如本机座位无人,其他人员应接听电话并做好记录。

5、接听电话问候语:您好,XX办公室。电话结束时礼貌道别。接听电话简明扼要,不得在电话中聊天。

四、办公室行为禁忌

1、办公室内吃饭,吃零食。

2、衣帽不整,满身酒气。

3、未经多数人同意打开电扇、空调。

4、大声说话或接听电话。

5、训斥学生、训斥家长。

6、大声争吵,或散布谣言,背后说人是非。

7、进行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

8、工作时讲股票、买菜、购房、孩子、老人等非工作话题。

9、让学生罚站或禁闭于办公室。

10、工作时间非工作需要的串岗。

11、下班离开学校前未关电脑等办公设备。

五、检查方法:

校长办公室每月不定期对各部门办公室卫生、行为管理工作进行抽查、通报,期末综合历次检查结果排出名次,与各部门考核挂钩。

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 篇2

本次调查为焦作卫校、新乡市卫校、郑州卫校、焦作职工医学院等四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在上述学校的部分领导、专职教师、教务工作人员、护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 其中教师及教务人员120份, 学生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02份, 其中教师及教务人员116份, 学生286份, 回收率为95. 7% 。其中260份试卷主要是在焦作卫校教师及05级护理专业四个班进行, 其中教师问卷60份, 学生问卷200份。160份分别在新乡卫校、郑州卫校、焦作职工医学院教师及05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 其中教师问卷60份, 学生问卷100份。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一、对师生环境科学素养

1.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

我们选择了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生调查问卷的方式, 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大部分师生对环境问题持关心态度 ( 很关心和比较关心) , 对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森林砍伐和大量垦荒造成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 ”问题, 有76. 8%的教师和62. 9%的学生表示很关心, 这也许是和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日益明显, 气候日益恶化, 水资源日益短缺, 人们对此深有体会的关系。尤其是“秸秆、垃圾焚烧”问题, 有90. 6% 的教师和85. 2% 的学生表示很关心,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河南地处中原是农业大省并且是交通枢纽, 焚烧秸秆、垃圾时, 随着烈焰升起的滚滚浓烟不但有碍视线, 大刹风景, 影响交通特别是航空业, 而且熏眼刺鼻, 污染环境, 特别是前几年人们深受其害并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师生而言, 对于“野生动物种类减少”“石油、煤等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的CO2增加从而使气候变化”“酸雨导致森林死亡及湖水变质”关注程度不及其它环境污染问题, 这应该是值得注意的。

在调查问卷中还发现他们对“医源污染”“白色污染”的关注程度竟是所调查问题中最不受重视的, 师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显然是不够的, 而一次性医用塑料用品已成为各医院的必需品, 其用量有增无减, 这些医用塑料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废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问题目前是世界性难题, 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的缺陷。

2. 师生对环境知识答案正确率

同样, 我们对环境知识答案的正确性也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师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 但内容显然偏少, 准确率也低, 世界环境日师生答对率只有52.4%左右, 世界地球日教师与学生答对正确率的只有32. 6%与29. 2%。具备重要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知识, 是关心这个问题的前提, 通过调查显示, 教师和学生的对比统计来看, 教师的环境意识略高于学生;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施环境教育时, 应该关注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添加相关教育内容, 如近几年发生的沙尘暴、水灾、秸秆、垃圾焚烧、医源性污染问题等。

3. 学生环境知识来源

在问卷中这项有意设置成的单项选择题中, 学生均把主要环境知识来源归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报刊杂志及影视媒体, 对学生环境知识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统与现代媒体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它的时效性强, 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结合典型事例进行集中报道, 创造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对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效果极佳。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渗透、第二课堂退到了后面, 在卫生学校能够很好渗透环境教育的课程如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化学、传染病及卫生保健等课程中, 环境教育显然被忽视了。家庭的作用比较薄弱, 学生从父母处获得的环境知识是课外各渠道中最薄弱的环节, 出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教育的不平衡。

4. 师生对环保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程度

从问卷和沟通、交流中看出教师对环保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程度略高于学生, 但是, 统计结果表明, 对于我国《刑法》中是否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和“环境保护监督渎职罪”, 教师中持肯定回答的只有25. 8% 和28. 6% , 学生中则只有17. 6% 和11. 7% , 显示出师生对环保法制认识的缺乏。

从对师生环保法规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来看, 情况稍好一些, 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都有一定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知道的比例达到56. 2% /46. 2%和36. 2% /28. 6%, 而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知晓比例则都不足20%, 显示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设环境法制教育的迫切性。

二、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1. 学生环境态度的认识

表1可以表明: ( 1) 学生行为的倾向性。环境意识要落实到环境行为上, 而这种行为在调查问卷中只能是预期行为, 是通过一些情景或对一些实际问题, 考察学生的行为倾向, 考察主体对客体的参与和行动。

调查表明, 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约束自己有害于环境的行为倾向。63. 4% 的学生选择“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 12. 2% 选择“当场出来劝阻”, 说明多数学生能选择正确的行为, 但却没有勇气站出来劝阻错误行为, 与学生交谈, 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 他们一方面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报告, 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自扫门前雪”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主持正义。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 忽视了具体环境问题的技能教育, 如平时我们对有关公众参与监督及环保部门的技能范围和反映渠道的介绍较为欠缺等。91. 5% 的学生在购买东西时从不考虑环保因素, 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实质性问题, 每个人都对他人的环保行为缺乏信心, 结果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环境, 而且心安理得, 没有负疚感。要想改变现状, 一方面应充分强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法制教育, 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 优化社会环境, 从而控制、减少日常生活中这种破坏环境的公众行为。

(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紧迫度的认识。调查表明, 87% 学生认为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 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 不难看出学生环境态度上是积极的。

( 3)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来看, 学生是否同意垃圾分类的态度“每天从各个家庭生产出大量的垃圾, 分类收集日常垃圾中的纸、玻璃、金属, 是否愿意”这一具体问题回答中愿意做72. 3% 不愿意做的27. 7%, 也可证实学生环境态度是正确的判断。

2. 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状况

表2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调查表明, 对于“近几年家庭周围地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存在差异。对“居住的地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回答, 认为最严重的前三位是: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认为“我国环境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差水平的”占38.2%, 学生认为我国的环境状

况不容乐观, 这也说明学生有环境意识。对全球性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回答上, 学生选择“人口膨胀、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的比例很大41. 7%, 是第一位。出现这种情况, 与他们的亲身感受有很大关系, 交通堵塞有目共睹, 人口膨胀所造成的住房拥挤更是大多数学生所亲身感受的,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认识。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毕竟离学生还是遥远的, 而且没有什么亲身感受, 社会宣传及教育也不够。这类问题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远, 但却带有全球性, 从根本上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治理环境问题, 最终需要治理这类本质性问题。同样, 学生关心环境问题, 也应当由浅入深, 认识问题的全貌和本质。可以认为, 中专卫校的学生对环境危害程度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 亲身感受是重要的因素。从前面学生对周围环境状况评价及我国环境状况的认识上, 也可以说明上述看法。由此可知, 中专卫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日常生活环境的高度关注, 而对远离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却知之不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赞成的观点”有43.6%的学生持正确观点, 有26. 6% 的学生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 显然, 几十年来关于“人定胜天”的宣传对公众自然观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对环境的观察和评价及预期行为可以体现学生的环境态度, 也反映出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态度, 是环境意识中处于较高层次的部分。

3. 环境教育方式的认知倾向

表3表明 ( 1) 学校开设环境知识课, 学生愿意学的有66. 1%, 也是35. 2% 的学生最乐意学习的方式,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 说明学生想了解环境知识; 遗憾的是调查统计无一所学校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进行环境教育, 这个结果和国际教育界提出的学校环境教育应该通过整个学校进行的趋势相差甚远, 也与时代对环境教育的呼唤不相称。

( 2) 中专卫校开展环境教育方式的调查, 普遍认为课堂渗透与学校内课外活动和是目前学校主要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式, 分别是29. 8% 和49. 6%, 而课堂渗透教学占20. 6%, 这个结果和前面统计的环境教育知识来源相吻合。

4. 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的态度及开展的活动

表4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的态度上调查的结果值得欣慰, 从学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统计中, 积极参加和愿意参加的分别是69. 2% 和12. 4% , 这说明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学生愿意参加的环境活动是课外的垃圾处理过程和社区环境保护行动分别有41. 5% 与30. 4%。这可能与学生的好奇心有关, 说明学生愿意参加校内校外的环境教育。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正规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内容除了传授环境知识以外, 还要重视环境教育的形式, 并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表5统计结果不难看出,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偶尔进行环境教育讲座与未举办的是50%。偶尔开展环保宣传活动75%缺乏经常性, 学校从未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占85%, 说明学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 同时也与学生愿意学并积极参加环境教育活动相违背, 应加强环境教育方面的宣传及教育。

5. 环境教育课程设置

从几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调查统计结果及笔者与调查单位的部分领导与职工交谈看, 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是不够重视的, 在交谈中只有少数职工 ( 35. 3%) 认为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参与本次调查的学校中, 没有一所学校将环境教育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及选修课, 同时也没有一所学校的领导愿意将环境教育设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没有一所学校经常举办环境教育的讲座, 没有一所学校组织过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这种结果在环境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 是值得令人思考的, 同时也说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发展滞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张旺.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1) .

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 篇3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已经变成学校教与学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素材料和德育软环境,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维护良好的学校治安秩序和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中学虽然是城区的一所城市学校,在校学生1200多人,但寄宿学生多,有1100人左右。学生生源较复杂,学生主要是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也较多,有200多人。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上学校周边网吧较多,管理比较混乱,黄色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学生周末来校时,在学校附近遭敲诈、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教师、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评价。

2.分析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背景、根源,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邕宁区城关中学09级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问卷回收后实行了综合统计处理。

四、学校周边环境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显示:

1.学校附近经营的网吧违规经营现象(未成年人随意上网)的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突出问题,急需整治。

2.学校大门附近存在乱堆物现象,学生在放学或上学期间无交通民警值班,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特别是在周六上午放学、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时出现,在学校周边学生被抢劫、殴打的事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五、问题的根源分析

1.闲杂人多,冲突风险大。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加上校道距离街道有三百米左右,位置偏僻,没有围墙,学校周边治安问题严重。

2.网吧、游戏厅多,诱惑风险大。网吧、黄色网站等不良社会文化对校园治安的影响严重,黑网吧遍地开放,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尽管学校一再禁止学生前往游戏厅、网吧,不断加强教育,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上学前、放学后甚至旷课沉迷网络。

3.留守儿童多,安全风险大。我校大多数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父母離异家庭的子女,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心理缺疏,生活缺扶,导致离群孤僻,戒备心、逆反心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4.社会风气误导多,生存风险大。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一是影视作品追求收视率,臆造离奇情节、渲染江湖习气误导学生玩酷、猎奇、充“老大”,产生认知错位,导致思想沦落、言行偏差、无心学习;二是媒体夸大渲染学生安全事故,人为炮制新闻,追求轰动效应,误导公众将所有安全风险统统强加于学校。加上各相关部门只是应付检查,常常以工作忙作为理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到一项一策,一事一责。学校校警工作待遇较低,校警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校专职人防岗位空缺也是问题的根源。

六、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

学校立即采取有关措施,做到:高度、切实、第一、立即、加强。具体做法是:

1.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由政教处负责,明确任务,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来访登记、值班守卫、夜间巡逻等制度,加大校园及周边巡查力度。如,实行周末学生回家、返校时学校领导、老师、校警值班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与稳定。加大对保卫人员的管理力度,召开主题会议,购置保安服、钢盔、警用电棍、对讲机等保安设备。积极争取城区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法制副校长的支持,做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治安工作。

3.加强师生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五个一”活动,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

七、对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建议、意见

1.出台《校园安全法》,做好法律保障。成立“校园警察”,配备警具、警械,赋予校园警察在学校范围内及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执法权,不至于面对歹徒时,顾虑重重,无法及时、有效制止侵害。

2.建立安全缓冲区。对治安情况复杂的校园周边设置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巡逻。在该区域范围内禁止一切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业入驻。充分发挥文化稽查部门、公安机关的作用,加大对黄色网站、网吧、学校周边治安问题的管理力度。

3.将安保经费纳入政府教育预算。如何保护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在分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后,校园安全保障经费应由政府埋单。

学校周边环境调查作文 篇4

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污染物,大体可分成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而这些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会引想人的身体健康,公共厕所排除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排除大量的废气,使空气变的浑浊,还破坏了臭氧层,使我们的地球越来越暖,,造成了温室效应。

很多工厂把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这些水被人饮用后直接侵害人体。

这污染物不但对我们人类造成了危害。对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学校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篇5

我用目测法目测了学校受污染的面积有半个学校那么大,而且污染的地区上都有垃圾袋、饮料瓶、零食包装等垃圾。又用询问法询问了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可他们却说:“这又不是我们的包干区,又不用我来扫。再说了,丢到他们的包干区里,扣他们的文明分,我们班就可以当选文明班了,干嘛不丢 。”

[分析]

1、草地上的垃圾袋可能是在食堂里吃午点的同学把袋子扔在草地上的。

2、树上的垃圾袋可能是小同学把袋子扔着玩,不小心扔在了树上。

3、草地上的零食包装可能是一些大姐姐们为了自己班的利益才丢进了别班的包干区里的……

[结论]

学校卫生环境污染的原因:

1、有同学在食堂吃午点,吃完后把袋子随手乱丢,现在又是雨季,一下雨,袋子渗进土地里,袋子里的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地,使小草也受到了污染致使小草死亡。

2、有同学把袋子扔在了树枝上罩住了树的叶子,使树叶因不能吸收新鲜空气而枯黄。

3、有些高年级的哥哥因为自己班的利益而把垃圾袋扔在了别班的包干区里致使草儿被压死……

对学校周围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篇6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初级中学董鸿钧殷玉美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原因何在?如何防治?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情感目标:

(1)通过调查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即资源存在现状,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生物的不利影响,使学生重视身边的环境,懂得爱护自然界生物,认识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增加忧患感和责任感,树立以环境观点来检验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

(2)通过学生以组为单位外出调查考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学生对污染物的观察、调查,拍照和计算、统计数据、分析现象等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调查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可行性的防治建议,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环境,发现问题,综合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了解学校周围环境存在的问题。

(2)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2、难点:

对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的观察和调查。

三、活动对象:各年级中学生

四、活动条件

1、时间:一年四季均可,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

2、地点:学校周围的区域和教室。

3、必备物品:笔、记录本、照相机、摄像机、雨伞、鞋等。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准备阶段

(一)确定研究主题

1、由老师组织学生阅读环境教育教材相关课文内容。由学生提出了解学校周围环境哪些问题,确定子课题。确定的子课题一般是:噪声污染问题、光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垃圾污染问题、废气污染问题、动植物问题等。

2、做好时间安排:以一个月为宜。第1、2周外出调查,第3周分析、讨论、整理资料、制作作品或撰写论文。第4周利用一课时进行成果展示,在讨论基础上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

第二阶段:实施过程

(一)成立活动小组

根据需要了解的问题,成立若干小组,学生根据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1个小组,每组8—10人,经选举选出组长,由组长再具体分工。

(二)制定各组活动计划

在组长主持下,经讨论,制定出具体的活动计划,确定研究的时间、方法和步骤。

(三)现场观察、收集资料

(1)现场观察,可从如下内容中选一项进行。

①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当地有没有乱砍滥伐树木或猎捕珍贵动物的现象?

②参观、访问当地环境保护监测站,了解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及环保对策,了解当地主要的污染源、污染物以及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③实地考察浅海、河流、湖泊、池塘、港湾等污染程度,以及是否对生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调查当地的工厂、商店、餐馆、医院、宾馆等,了解这些单位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情况等,以及对周围生物产生了哪些不利的影响。

④现场观察农贸市场等单位垃圾污染情况及处理情况。

⑤调查城市噪声,了解街道、居民区等地段的噪音污染情况。

⑥调查高楼大厦玻璃窗情况,了解光污染情况。

⑦实地观察工厂、街道、市场等处空气污染的情况。

⑧调查农田或果园中所施用化肥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是否对农作物和周围生物造成了影响。

(2)上网、查阅报刊、杂志、听广播,通过现场拍摄照片、录像记录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

(3)每个同学携带一张表格,对路上行人进行环境问题的问卷调查并做记录。

第三阶段(第二课时),成果展示

1、地点:在教室中进行

2、各组成员展示前汇报所发现的环境问题及问卷结果,做好汇总展示的准备,如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VCD光盘、照片、投影胶片、绘图等)。

3、由一位学生当主持人,各小组按顺序上台展示作品(如垃圾污染和水污染录像、动植物被乱砍乱捕照片、噪声分贝值表以及街头烧烤、汽车尾气、工厂烟囱废气排放的照片等),并讲述所发现的环境问题,并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适当的解释,总结身边有哪些污染环境的行为。

4、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各组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如何采取适当措施防治所发现的环境问题”、“如何使我们附近的环境美起来”,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提出本组的建议。

5、最后由班长综合全班同学关于改造所调查区域环境的可行性意见,写出一份报告,送交环境部门和规划部门做出评价。主要内容为指出市、县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原因以及防治的措施。

6、主持人小结:呼吁全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关爱环境。

7、老师小结:主要小结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目标方面的收获。同时指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以利于其他实践活动的实施。安排各组学生整理调查结果,以组为单位或个人写出调查报告、小论文交老师评分登记。

五、注意事项:

1、学生室外调查时,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有条件的可摄影、拍照以免遗忘。

2、外出调查时,老师要强调学生相互关照,注意人身安全,带好外出必备的防晒用具以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3、准备展示作品(如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时,要让全组同学共同参与,在活动中锻炼与他人合作能力。要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实际情况来准备展品,量力而行,不要脱离学校实际,过于强求。

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 篇7

一关于相关概念、调查对象和方法的说明

本文主要以嘉兴市本级地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道德成长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和还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 进而探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道德成长的影响。本研究所指的社会环境, 从广义上看, 包括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狭义地说, 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所处的直接社会环境, 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因素。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环境, 我们专门设计了由进城务工人员和其子女填写的两份问卷。其中, 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填写的问卷有20道客观题, 分别涉及对城市生活的看法和心理变化、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主客观环境。由进城务工人员填写的问卷有22道客观题, 1道主观题, 分别涉及其子女道德成长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主客观环境, 他们自身的道德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以及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面临的困惑。将两份问卷进行统一的编号处理, 一份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填写并当场收回, 另一份让孩子带回家去由其家长填写并在次日收回, 避免问卷填写时的讨论与干扰。

我们选择了嘉兴市规模最大的民工子弟学校———嘉兴市蓝天学校作为调查基地, 分别在蓝天学校下设的蓝天一校、蓝天二校、民丰蓝天学校发放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的两联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300份, 其中由学生填写的问卷回收288份, 回收率96%, 有效问卷267份, 有效率92.7%。家长问卷实际回收228份, 回收率76%, 有效问卷215份, 有效率95.6%。被试及抽取情况见表1、表2: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家庭环境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影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所有的父亲懂得, 儿子听话和遵守纪律的程度取决于父亲责任心的强弱。可见, 在孩子的道德成长中, 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 起着直接、示范和启蒙的作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所处的家庭环境, 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情况、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夫妻关系、家庭情感氛围、父母的道德思维和习惯、父母对于孩子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与实施力度等等。

调查表明, 由于工作忙碌、劳累或缺乏沟通手段等各种原因, 进城务工人员和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从不”或者“偶尔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比例达到45%。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 很多时候, 孩子的发言权被剥夺, 家长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和表达的空间, 有34.5%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参与家庭问题的讨论, 家庭讨论氛围不够民主。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中, 有32.6%的父母认为孩子与自己的亲子关系一般, 而15%的父母承认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紧张。有38%的进城务工人员认为自己目前的夫妻关系一般或者比较紧张。在问到“你觉得你的家庭温暖吗”时, 回答“很温暖”和“比较温暖”的仅占58.5%, 有27%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一般, 甚至有15.5%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自己的家庭令他们感到压抑。这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亲子关系和情感氛围并不令人满意。在教养方式的选择上,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最为突出。在一次与进城务工人员家长的交流中谈及孩子犯错误时的处理方法, 有位家长坦诚地说,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 大声呵斥或者是一顿打骂的现象非常普遍, 很多家长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具体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股无名火上来之后, 打骂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其他家长也承认在教养孩子的方式上简单粗暴, 缺乏理性和智慧。

父母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习惯是极富影响力的环境因素。在“您对马路上随地吐痰的行为如何看待”的调查中, 有62.4%的家长认为“没什么, 我也经常这样做”。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行为习惯有待改善。从对子女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上看, 只有15.6%的家长经常和学校的老师交流孩子在学校的道德表现, 有高达47.1%的家长不曾就孩子在学校的道德表现与老师交流。在“您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吗”的调查中, 有18.6%的家长表示非常关注, 有20.4%的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纠正, 有21%的家长选择“想起来了就说一说”, 甚至有40%的家长基本没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 并认为这是学校的事。在“您会和孩子讲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样的道德楷模的故事吗”的调查中, 有17.8%的家长觉得没有时间讲, 有38.2%的家长觉得“不会, 自己也不了解”, 有23.5%的家长认为“考试不需要, 没必要讲”, 只有20.5%的家长认为“当然要讲, 很有教育意义”。由此看来, 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 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显得比较被动和懈怠, 一部分家长甚至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全权交由学校, 当起了甩手掌柜。

(二) 学校环境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影响

学校是儿童道德成长的主阵地,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 学校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道德成长。但是从实际调查看, 这一阵地并不稳固。这可以从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两个方面作进一步地分析。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直接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但是学校思品课的成效却令人担忧。调查表明, 有23.4%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觉“一般”, 有15.5%的学生表示“不太喜欢”。究其原因, 有38.9%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上课枯燥, 形式单一”, 有23.6%的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总是被其他课占用”, 18.2%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空讲大道理, 脱离生活实际”, 有19.3%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内容陈旧, 没有感染力”。可见, 民工子弟学校对于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生动, 课时也没有得到充分地保障, 思想品德课并没有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质。

从间接德育的环境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着父母从农村学校迁移到城市学校, 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受到强烈地冲击, 面临其他同龄人所没有的迷茫和困惑, 心理上掀起巨大的波澜, 甚至出现了不少的心理问题。调查表明, 有32.4%的学生感到“孤独”, 28.5%的学生感到“退缩”, 有29.5%的学生感到“自卑”, 有10.6%的学生觉得自己变得“冷漠”。由此可以推断, 民工子弟学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致使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甚至是不健康的状态。在学校里, 进城务工人员道德成长的辐射源除了教师, 还有身边的同学, 有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发展滞后于普通城市儿童, 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较低。此外, 学校中的同辈群体交往也在传递着不少的负能量, 例如, 在“你身边的同学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吗”这一项调查中, 有45.6%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身边的同学“经常说脏话粗话”, 而“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同学比例仅为23.2%。至于来自于同一地方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小老乡) 之间经常结伴逃学、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孩子打架、逛网吧等等不良行为, 也经常发生。可见, 学校对于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同伴引导教育还存在着盲区。

(三) 社区环境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影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社区环境, 狭义地认作是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地附近的与道德成长有关联的社区环境。进城务工人员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绝大多数的家庭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是棚户区内。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曾实地走访位于嘉兴市老城区内三塔里的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地, 只有两层楼高, 比较陈旧, 每户人家排列得非常紧密, 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都在一个相当于城市居民车库大小的房间内, 社区内卫生环境较差, 那里的居住环境与旁边的居民区相比有很大的落差。在调查中发现, 有40.3%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认为居住地的治安环境一般或较差, 有偷盗或斗殴事件发生。接受采访的一位大妈直言, 有时候不敢把好的衣服或者鞋子晒出去, 会被人家偷掉。因为担心摩托车晚上被偷, 很多人家都将自己家出行的交通工具停在原本已经很狭窄的屋内。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聚居, 使得他们平时所接触和交往的仍旧是同类群体, 他们的生活很难融入到城市主流生活圈中去, 这样, 他们的身体虽然生活在城市中, 但是精神却被限制在旧有的贫瘠土壤中, 吸收不到高尚文明的养分。

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的社区, 道德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调查发现, 有45.8%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表示居住地附近只有网吧和游戏厅等单一的文化活动场所。在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课余生活的调查中, 看电视、玩电脑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重头戏。而这些孩子上网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消遣。调查中发现, 有52.5%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有22.5%的同学是为了聊天, 仅有25%的同学是为了学习和查阅资料。在“课余时间经常和谁一起接触”的调查中, 有14.5%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选择了社会闲散人员。在“你居住的社区经常组织争做好人好事、宣传道德模范这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吗”的调查中, 有40.6%的学生选择了“偶尔”, 更有12.4%的学生选择“没有组织过”, 可见, 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所在的社区道德教育功能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家庭不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所限, 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常常有心无力, 加上平时缺乏亲子沟通, 导致家长无法及时地洞悉或解决孩子面临的道德困惑, 任由其发展甚至转化为不良行为。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着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他们原有的道德价值观与来自城市的新的价值观产生激烈地碰撞, 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博弈, 而家长却无法在孩子形成成熟的道德判断的关键时期给予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三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道德素质普遍不高, 他们的道德思维模式和不经意的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进城务工人员目前的道德水平很难为其子女的道德成长身体力行, 提供榜样作用, 甚至在孩子道德成长的过程中产生消极影响。

从学校环境看, 首先, 由于当前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外显的即时性的教育效果 (主要是应试教育) , 忽视了学校日常生活中隐性的迟效的非教育性影响。其次, 学校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过于模式化, 忽视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儿童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心理发展特点, 致使学校直接德育实效差。最后, 学校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 致使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不良行为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其他同学则耳濡目染, 使得负能量在学生之间广泛传递。以上这些不利影响因素严重地制约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道德成长。

总的来说,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社区环境比较恶劣。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 他们平时所接触的大人本身的道德素质就不高, 社区内不文明的行为也是比比皆是, 加上治安环境较差, 偷盗事件频发, 这些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产生恶劣的负面影响。另外, 调查中也发现, 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居住的社区很少举行类似“争做好人好事”、“宣传道德模范”等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 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对贫瘠也为孩子们的道德成长埋下隐患。在这样的居住环境内,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很有可能陷入“5+2≦0”的窘境, 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成果在两天的社区生活中悄然瓦解。

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尽管环境因素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不一定起决定作用, 但不能等闲视之, 更不能放任其肆意地释放负面能量。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外部环境存在着不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风险, 当他们面临不同的环境时会无所适从, 进而产生价值观和思想认识的混乱。构建一种起到稳定和一体化作用的道德成长外部环境, 降低外部环境的风险系数, 是当前德育理论研究的迫切议题, 也是学校德育实践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环境建设, 笔者有几点设想:首先, 模糊家庭、学校、社区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教育的界限, 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 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第二, 政府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 适当提高教师待遇, 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 道德教育先进学校可与其结对, 共享道德教育的实践硕果。第三, 在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中宣传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讲座等形式让进城务工人员亲近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第四, 开展社区联谊, 社区与社区之间互相学习, 加强联系, 发挥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晓红.流动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6.

[2]林洲辉.厦门市外来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厦门:福建师范大学, 2007:5.

[3]张冬梅, 刘凤玲.浙江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0:253.

[4]岳音.公办小学流动人口子女的德育探究——以苏州市新庄小学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 2009:9-10.

[5]勒涌涛.个体道德成长的教育启示[J].中国德育, 2008.3:22-26.

[6]邓达.个体道德叙事与儿童道德的成长[J].教育评论, 2006.2:26-29.

[7]Duna Izfanna, Nik Ahmad Hisyam.Research a comprehensiveapproach in developing akhlaq----A case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at Pondok Pesantren Darunnajah[J].Multicultural Education&Technology Journal, 2012.6:77-86.

[8]Biying, Hu.Judit Szente.Education of young Chinese migrantchildren:challengesandprospects[J].Early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009.12:58-62.

学校办公室环境调查 篇8

关键词:学校办公室工作 改进 对策

0 引言

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产业,并且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飞速发展。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教学工作改革,提升教学管理者的自身思想观念水平,以创新的思维理念开展日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时期的学校办公室工作中,必须要就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虑,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工作创新,提高整体办公室的工作水平。笔者通过长年的学校办公室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开展办公室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务实求真为第一原则,开展工作要严格的围绕办公室的实际工作来进行,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

在日常工作当中,要坚持做好服务,为员工、领导、师生提供良好地服务,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真正地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服务工作与管理工作。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与此同时,办公室也是领导中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庞大的组织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公室工作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办公室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1 提高办公室管理意识

办公室作为学校领导的管理决策参谋,其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于学校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收集,并且就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通过认真的整理与分析,在结合一些合理的调整与应对意见的修改之后,提交上级领导,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学校办公室要集中精力对于日常事务进行解决,帮助领导处理繁琐的工作任务,让领导可以集中精力的对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进行应对。在学校不同事务运转的过程中,学校办公室要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并且保证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办公室作为不同部门之间沟通的主要主体,要积极的做好内部沟通交流工作,对外要做好协调工作,提高外界环境对于学校发展的支持水平,提高学校内部的凝聚力,维护学校稳定的发展。

第一,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大局意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有着良好的大局观念,并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知识,可以以统筹大局为办公室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则,真正的为大局服务,认清自身定位,更好的做好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当中,对于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且结合学校的不同制度,将学校的发展与自身工作进行良好的结合,进而做到局部工作与整体工作的齐头并进。

第二,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教育事业对于相关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很高,也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为学校服务的部门,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将办公室日常工作中的所有内容都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做好每一件小事。

第三,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办公室工作的开展,要做好实际工作,满足学校日常运行管理的基本需求,并且对于自身服务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以高水平的规范化服务,保证办公室工作顺利、圆满的完成。办公室工作人员还要深入的对日常工作目标进行分析,积极主动的为本校长远发展做出服务。

第四,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灵魂,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以创新的精神对于自身工作内容进行不断的突破,并且围绕不同阶段学校工作内容的不同,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提高办公室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2 强化办公室管理能力

第一,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参谋能力。参谋服务能力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重要能力,也是做好学校管理领导助手的重要能力。工作人员要细致的研究领导意图和精神,对于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的新要求进行满足。学校领导要以战略的高度来进行决策,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积极为领导决策准备相关材料,并且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建议。

第二,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是做好学校内部沟通交流工作的基础。在办公室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办事、办会、接待等各工作内容入手,将综合协调工作做好,并且秉承灵活性与原则性并存的方法,做好办公室协调工作。

第三,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文字能力。办公室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良好的文字综合能力。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提高自身文字水平,通过多写、多练,提高办公室的办文水平。

第四,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需要高水平的服务能力作为支撑,在进行档案管理、保密、机要等工作中,要积极的保证办公室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处理能力,并且可以积极的分析新形势办公室技术需求的方向,通过积极的自我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办公室工作队伍,是提高学校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得以稳定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办公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同时狠抓内部工作与外部工作,对于不良工作作风进行改进,积极的提高自身形象,抓好工作重点,更好的提高自身管理质量。

首先,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于自身的工作作风进行重新定义,改变以往不良工作习惯,树立积极、良好的工作形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端正政绩观念,真正的务实的服务学校、领导与群众。在开展行政工作当中,要对于行政行为进行合理的精简,提高办事、办会的质量,降低学校管理成本。

其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行政管理,并且完善现有工作制度,保证工作效果。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在进行内部行政管理工作中,经常面临着复杂的环境。

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保证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学校办公室工作压力较大,在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办公室工作的有序化,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事务。

最后,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认识,提高办公室管理水平。新形势下,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对于办公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并且通过深入的岗位学习,提高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水平与工作能力。

4 结束语

学校办公室工作是学习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运行良好的重要基础,也是对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进行沟通、协调、下发命令、执行等重要的职能部门。在开展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积极的提高自身意识,并且提高自身能力,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为学校长期、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兵,殷惠莉.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学校办公室工作[J].职业,2010(12):101-102.

[2]丁志强.学校办公室文化建设四部曲[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03):24.

[3]金辉.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办公室的工作意识思考[J].理论界,2010(05):255-256.

[4]周檠旻.关于学校办公室工作职能的几点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10(03):35-36.

办公室注重桌面环境和心理环境 篇9

一、办公室桌面环境

办公室的桌椅及其他办公设施,都需要保持干净、整洁、井井有条。心理状态的好坏,一定程序上会从办公桌椅或其他方面体现出来。

从办公桌的状态可以看到当事人的状态,会整理自己桌面的人,工作起来肯定也是干净爽快。他们为了更有效的完成工作,桌面上只摆放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资料;在休息前应做好下一项工作的准备;因为用餐或去洗手间暂时离开座位时,应将文件覆盖起来;下班后的桌面上只能摆放计算机,而文件或是资料应该收放在抽屉或文件柜中。

随着办公室改革的推进,有的公司已废弃掉了个人的专用办公桌,而是用共享的大型办公桌,为了下一个使用者,对共享的办公桌应更加爱惜。

二、办公室心理环境

“硬件”环境的改善仅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软件”条件,即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这个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白领”们所接受。

在日常工作中,人际关系是否融洽非常重要。互相之间以微笑的表情体现友好热情与温暖,以健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会和谐相处。工作人员在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表情动作的流露中,都可以体现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办公室内的软件建设是需要在心理卫生方面下一番功夫的。因为 “精神污染” 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影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大气、水质、噪声的污染更为严重。

在办公室内需要不断提高心理卫生水平,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学会选择适当的心理压力调节方式,使不被“精神污染”。作为单位领导应主动关心员工,了解员工的情绪周期变化规律,根据工作情况,采取放“情绪假”的办法。

工作之余多组织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运用积极方式宣泄了不良情绪。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并定期组织“心理检查”,这样可以“防微杜渐”,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等等。

学校办公室职能 篇10

一、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二、负责内部文件和外部文件的收取、编号、传递、催办、归档。

三、负责文件打印、复印、电脑管理与应用、传真的收发工作。

四、负责报刊、杂志的订阅,函件的发送和通讯系统的畅通。

五、负责通知各种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六、负责收集保管各种对外宣传资料。

七、负责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派遣工作。

八、负责对外联络,拓展公关业务,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和友好往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工作职责

1、对上级已核准下发的正式文件,未能及时督促落实,负直接责任。

2、对本部门人员未能按有关流程、手续及管理制度办事,出现问题,负领导责任。

3、对因工作职责划分不清,而导致工作秩序混乱,负直接责任。

4、对领导交办的工作督促、落实不力,未能及时完成,负领导责任。

5、对待学员投诉处理不及时,导致关系恶劣,负直接责任。

6、上报领导的各项报告、总结,内容不实,负直接责任。

二、工作标准

1、健全办公室各项管理制度。

2、带头遵守校规校纪,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3、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手续和管理制度处理各种事宜。

4、团结同事,激励上进。

5、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6、按标准进行文件归类、存档。

7、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

三、所施监督

1、直接对本部门工作人员实施监督

2、间接对下属部门实施监督

四、所受监督

1、受校长直接监督

2、受校长办公室主任业务管理

五、注意事项

1、当天工作当天完成,当天不完成打加班。各部门上报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事情上报领导。

2、要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掌握市场行情,随时和总校分校保持联系,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六、考核办法

1、接受校长的直接绩效考核。

上一篇:临颍小学校园安全保卫制度下一篇:幸福与快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