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诊断转诊制度流程(精选8篇)
产前筛查工作制度与流程 篇1
诊疗常规的核心是让进行产前检查的所有孕妇均有机会做产前筛查,并对产前筛查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根据 医疗原则处理需要进一步作产前诊断的病例。具体内容包括:
1.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宣传,对其说明产前筛查的意义、目 的,让进行筛查的孕妇均有机会进行知情选择接受产前筛查。
2.建议所有小于 35 岁的孕 15-20 周的孕妇做产前筛查;大 于 35 岁的孕妇(大于 35 岁系指预产期时 35 岁)及高位孕 妇做细胞遗传学检查。
3.对要做产前筛查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掌 握问诊方法。
(1)详细询问孕妇的年龄、末次月经、体重、是否有胰岛 素依赖性糖尿病。
(2)是否为多胎妊娠,是否吸烟,异常妊娠史,前胎是否 是 21-三体、18-三体等。
4.咨询医生根据掌握的妇产科学、遗传学、优生学等知识 对遗传咨询做出科学的解答。
(1)整个遗传咨询过程中,咨询医生只需将可能发生的情 况及后果向病人进行陈述,由病人自行选择采取的措施。
(2)必须使筛查者清楚筛查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孕 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3)医生应该确定被筛查孕妇的年龄、孕周(必要时 B 超 确诊胎龄)等病史后开出产前筛查送检单。5.对筛查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处理原则:
(1)对筛查结果为 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孕妇,医生应 告知孕妇其结果只说明胎儿患这两种先天异常的可能性很 大,但不是确诊。建议其进行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以 排除染色体病
(2)对于年龄≥35 岁的高龄孕妇,即使做了筛查且是低风 险,医生也应告之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区别,给孕妇提供 选择细胞遗传学检查的机会。
(3)对于 NTD 高风险孕妇,应建议 B 超检查以排除神经系 统发育异常的可能性。
(4)对筛查阴性或低风险的孕妇应告知其结果只说明孕妇 胎儿患某一先天缺陷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是绝对排除。
6.下列孕妇应该直接做产前诊断:(1)35 岁以上的高龄孕妇。(2)产前筛查结果属高危人群。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4)产前筛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转诊转院制度 篇2
为了规范我院的转诊管理、保障转诊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院内转科
(一)病人转科、转院制度,必须坚持“首诊负责制”为前提。
(二)病员转科须经接收科室会诊同意,未经会诊或会诊科室不同意转科而将病人强行转科所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转出科室负全部责任。
(三)转科前应告知病人家属相关诊疗情况,征得同意后转科治疗。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对方科室和住院处,按联系时间转科。
(四)转出科室派人护送到转入科室,向当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面交病历方能离去。危重病人应有医生和护士同时护送,一般病人由护士护送。
(五)转入(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转科病人,及时安排病床,经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开出医嘱,书写接收记录。
(六)欲转科而会诊,双方科室对是否立即转科有争议时,应贯彻首科首诊负责制的原则,直至双方科室意见一致为止。
(七)病人的病情确需转科,经会诊后应接收科室不得拒绝和推诿,必要时请医务科或(分管)院长裁决,对拒不执行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应接收科室负全部责任。
(八)凡需转科病人而原收住科室不请求会诊,直接开出院,再重新办理入院手续住他科,由此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原收住科室负全部责任。
二、转院
转院原则:转院一般依次遵循以下权重原则:即“患者安全、患者及家属意愿、逐级就近、转入医院特色”原则。
(一)Ⅰ级权重:患者安全
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转送病员要确保安全,如考虑转送途中有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者,应暂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转院。
病区转出病人由我院急救车送往转诊医疗机构的,陪护的医护人员由转出科室负责(急诊除外)。
转出我院前应事先书面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等相关人员转院的理由和注意事项、转院途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等,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必要时转出医院医护人员应做好途中抢救准备。
(二)Ⅱ级权重:患者及家属意愿
送病员要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交待注意事项。重症病人转院,须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解决有关护送问题。病人转院时应派送医护人员护送。并与被转医院有关人员做好交接手续。
患者或家属要求转院时,要全面权衡后决定,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院,要向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如家属坚持转院,应向科主任和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经家属签字后再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患者。
(三)Ⅲ级权重:逐级就近、转入医院特色原则
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诊断不明确患者,可从我院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在前述两条的基础上,按逐级就近转院原则,根据病情需要转入本市相应的Ⅲ级医院。
病区患者转院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后方能转院,急诊室值班医生有权决定急诊患者的转院。
(四)经同意转院的,我院急诊首诊医师或住院部主管医师须写好急诊首诊病情记录或住院病历摘要,带齐相关资料,由医务人员护送将患者送至转入医疗机构,进行交接后方可离开。
(五)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患者,不得转外省、市治疗;
新农合转诊制度 篇3
一、参合患者实行“转诊定点医院”的方式,在本市内就诊的参合病人,直接在定
点医院办理转诊手续,出院后直接在定点医院办理补偿。
二、转诊到本市外的参合患者,需在徐州市二级定点医院开具“建议转外地医院审
核申请单”,持单到邳州市合管办办理转徐州市外医院就诊手续。
三、急危重病人,应在办理入院手续七天内(未出院),到市合管办补办转诊手
续。
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制度 篇4
一、基本医疗保险转诊转院规定
1、二、三级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2、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诊必须转往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得转往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3、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以直接到自已选定的二、三级医院及定点中医及专科医院就诊,不需要办理转诊。参保人员如发生以下情况需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1)因病情需要转往参保人员未选定的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2)参保人员在我院住院期间病情需要转往其他定点医疗机构连续住院时(不另收起付线)。
4、转诊时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填写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险转诊单》,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盖章核准后方可办理转诊手续。
5、《医疗保险转诊单》由转诊医生逐项填写齐全,一式两联。
6、公务员医疗补助人员因病情需要转诊转院,除需在转诊医院盖章后,同时应到医疗保险中心盖章核准后方可到接诊医院就诊。
7、对于外地转来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应认真执行身份核实登记,严格执行医疗保险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日清单制,使用山西省财政厅监制的《山西省医疗单位医院医药费统一收据》,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患者出院后医院提供报销所需资料,在转诊单上加盖我院印章,以便外地参保患者返回参保地可以及时享受参保待遇。
二、公费医疗转诊转院规定:
1、享受公费医疗人员,因我院条件限制,需转往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时,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填写全市统一的《公费医疗转诊单》,医疗保险中心盖章核准后方可就诊。
2、《公费医疗转诊单》一式三联。其中A联、B联由转诊医生逐项填写清楚,C联由接诊医院填写。
3、对于外院转来的公费医疗人员严格按照公费医疗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执行日清单制,使用山西省财政厅监制的《山西省医疗单位医院医药费统一收据》,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急诊转诊:对符合急诊范围并有治疗需要的患者,我院给予先行到其他医院住院治疗,然后由家属在我院办理紧急出院手续,3日内到医疗保险中心登记备案。
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
医保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 篇5
一、参合农民凭合作医疗卡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需办理转诊手续,直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的各项报销规定。
二、参合农民在村级医疗机构就诊,对村级医疗机构不能确诊、疗效不佳等需转到县外进行治疗的病人,须到乡镇合管办逐级办理转诊手续。
三、参合农民在县、乡镇医疗机构就诊,因限于技术或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人,需转到本市定点医疗机构或市外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须办理转诊手续。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需转诊的,由经治医师开具证明,到县医院门诊部当场办理转诊手续;参合群众在乡镇医疗机构就诊的,由经治医师开具转诊证明,乡镇合管办盖章后,由就诊本人或其家人带病历、检查单等相关材料到县医院门诊部办理转诊手续。
四、确因急诊(出血性及其它各种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梗塞、大面积烧烫伤、严重复合外伤等需紧急救治的病症)未按转诊程序在县外就诊的,凭急诊证明或相关急诊材料,到所在乡镇合管办报销医药费用。
五、参合农民在外地出差、打工等因病在公立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到所在乡镇合管办报销医药费用。报销时需出具出差或打工证明(打工单位提供),否则,不予报销。
六、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必须本着为民、利民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为参合农民提供转诊咨询与指导,严禁乱转诊。
七、本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为: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八二医院。
岫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 篇6
1.参合农民患病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间转诊时不需办理转诊手续。2.参合农民患病转至县外医疗机构住院的,应符合下列条件: 1)所患疾病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不能确诊的; 2)确诊后无条件治疗需要转往县外医疗机构诊疗的; 3)因务工或其他原因在外地居住时患病住院的。
3.参合农民在县外医疗机构诊治后报销限于合作医疗政策规定的可报销的疾病并住院治疗。
4.具有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为县二级医疗机构即县中心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具有疑似结核或确诊结核参合病人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为县结核病防治所。
5.符合转诊条件的参合病人办理转院应到县具有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开具县合作医疗局统一样式的转院单,医疗机构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县合作医疗局批准登记。
6.参合农民因急危重症或在外务工、居住等原因无法进行正常转诊的,可先住院治疗,但应在3个工作日内持参合病人参合地村民委员会开具的务工、居住证明,到合作医疗局报批登记。
7.参合农民开具参合地村民委员会务工、居住证明的视具体情况较办理转院手续的降低10%—30%参报(急危重症病人及精神病人除外)。
8.具有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要制定本单位合作医疗转诊制度,认真核对参合农民的身份证明、合作医疗证和转诊证明,及时为转入的参合农民办理住院手续。发现病人与所持合作医疗证身份不符时,应拒绝出具相关证明,并及时报告县合作医疗局,否侧县合作医疗局将对医疗机构进行处罚。
9.外传参合病人报销须携带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费用汇总清单、住院收据原件、合作医疗证、户口本、身份证、转院单(或村民委员会开具的务工、居住证明)到合作医疗局办理报销。
六院双向转诊制度及实施方案 篇7
1、我院与下设的分中心分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的、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的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
与分中心分院双向转诊实施方案(试行)
为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患者“无缝式”连续化管理,实现大病、重病在我院,小病、疾病康复在分中心分院的工作目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原则
(一)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切实当好的患者“参谋”;
(二)分级诊治的原则:小病、常见病、疾病康复在分中心分院,危急重症在我院;
(三)无缝式管理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照护。
二、上、下转诊条件
(一)上转我院条件:
1、分中心分院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在分中心分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分中心分院医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分中心分院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分中心分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分中心分院认为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我院下转条件: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5、老年护理病例;
6、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三、双向转诊程序
1、分中心分院按转诊原则将病人转至我院;
2、转诊病人持“双向转诊单”就诊;
3、转诊病人病情稳定后,我院及时将病人转回分中心分院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4、双向转诊按双向转诊流程图办理
四、双向转诊要求
(一)我院:
1、我院和分中心分院双向转诊管理部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实行24小时连续服务;
2、我院院下转病人要填写《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单》,注明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下一步的康复计划,加盖公章(或诊断专用章)后转回分中心分院,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4、我院对分中心分院转来的病人要认真进行登记,并及时安排专人将患者送至病区或门诊;
5、我院对分中心分院上转来的患者实行“免收挂号费;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
6、我院的专家要定期到分中心分院巡诊,协助分中心分院处理疑难病症,免费开展健康教育、保健咨询,义务对分中心分院医生进行培训;
8、我院要将本单位简况、特色、知名专家特长、大型设备拥有情况及优惠政策辑印成册,发至分中心分院,方便转诊。
(二)分中心分院:
1、分中心分院医生要熟悉启东市第六人人民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2、协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专家和检查项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转往上级医院,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和医疗开支;
3、分中心分院上转病人时填写《分中心分院院双向转诊单》,注明初步诊断,由经治医师签字并加盖公章;
4、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时,需派专人护送并向接诊医生说明病人病情并提供相关的检查、治疗资料;
五、保障措施
1我院制定《与分中心分院双向转诊考核办法》,把双向转诊纳入目标考核,监管双向转诊工作的实施;
2、分中心分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双向转诊领导小组”,下设服务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3、我院采取长期进修或短期培训的方式,免费为分中心分院院培训业务骨干;
4、我院为分中心分院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5、分中心分院要和我院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6、我院对分中心分院转来的病人,治疗结束后不下转或不提供住院治疗情况、没有下一步治疗、康复计划的,我院将对责任医院和责任人按《考核办法》的要求进行相应处理并通报分中心分院;
7、各分中心分院遇有符合上转条件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有义务将患者转诊至我院,并不得向我院索取转诊费用;
H7N9禽流感转诊制度 篇8
为切实加强对H7N9禽流感救治及转诊工作,强化对救治及转诊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防控小组及转诊小组,为H7N9禽流感救治及转诊提供各种保障。
2、对发生在辖区内的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实行首诊负责制,要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救治,不得推诿,拒收病人,
3、做好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的隔离,消毒,防止院内感染。
4、保障医疗救治的所需药品,设施,设备的供应,满足救治工作需求。
5、当疫情发生时,如果不具备救治条件,要报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同时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因病情危重不易转诊的,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组织专家抢救治疗,必要时报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安排技术支援。
6、转诊车辆应专车专用,专职人员,应带有医疗设备,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应设置专门的污染物放置区域(或设施)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等。
【产前诊断转诊制度流程】推荐阅读:
产前诊断12-17
无创产前诊断06-03
产前诊断率论文11-12
无创性产前诊断10-16
前置胎盘产前诊断研究05-18
产前诊断市场分析10-25
江西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办法10-28
产前筛查规章制度08-28
企业咨询诊断流程05-14
医学影像诊断流程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