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产前诊断

2024-06-03

无创产前诊断(精选5篇)

无创产前诊断 篇1

唐氏综合征, 又名21三体或先天愚型, 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有三种分型:游离型、异位型和嵌合型。三种分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样, 但是通常都表现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不育、身材矮小、颈椎脆弱、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器官畸形。DS患儿的出生为患者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强大精神压力。再者, DS患儿的出生率较高, 是常见的非整倍体遗传病之一, 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目前临床上能够做的就是康复性训练, 但效果不佳。所以进行产前诊断, 预防此类患儿的出生时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手段, 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QIAmp DNA Blood Mini Kit, Blood Genome DNA Extraction Kit, Universal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 PrimeSTAR○HS DNA Polymerase, BstUI内切酶, 引物, 硼酸, EDTA, Tris-base, 无水乙醇。

1.2 实验方法

随机选取2008—09~2011—03来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健康孕妇20例, 孕周12~15周, 年龄22~34岁, 每例孕妇采取外周血3.0mL;DS孕妇7例, 孕周12~18周, 年龄25~36岁, 采取外周血3.0mL。另外采取一名非足月终止妊娠的DS患儿绒毛膜组织, 提取DNA, 作为阳性对照, 无菌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根据胎儿来源和母体来源的HLCS和RASSF1的甲基化程度不同, 提取DNA经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BstUI消化后, PCR扩增, 比较健康和DS孕妇HLCS的相对剂量大小。本实验提前征得实验参与人员或家属知情同意, 保证研究结果对外保密。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所得计量资料用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Mann-Whitney U分析, P<0.05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BstUI酶切后PCR结果

见图1, 2。

2.2 健康和DS孕妇血浆中HLCS/RASSF1的剂量变化

经统计学分析P<0.01, 两组间HLCS相对剂量差异显著。

3 讨论

已经有不少文献报道了孕妇外周血血浆或血清中非细胞游离胎儿DNA (cell free fetal DNA, cffDNA) 的存在[1,2]。实质上孕妇外周血血浆中的游离DNA包括两部分:妊娠期间胎儿和母体非细胞游离DNA均可以在母体外周血中检测到, 且胎儿DNA可以在妊娠32天的血浆中检测到。cffDNA较容易提取,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较容易的定量。众多周知, 非细胞游离胎儿DNA是以片段的形式存在, 且短于母体起源的DNA片段。除此之外, 还可以肯定的是胎儿DNA存在于破裂的凋亡小体的核小体中。母体外周血中cffDNA的浓度随妊娠期的增加而增加。孕早期时cffDNA的水平每周增长约21%, 孕中期时达到峰值, 分娩前急剧上升。健康孕妇分娩后16~30min后, cffDNA迅速消失。这一快速转变表明胎儿DNA进入母体血浆循环是持续的, 为胎儿DNA产生、清除提供了实时画面。因此cffDNA是一种妊娠的生物标记物。 通过母体血浆核酸分析检测DS主要有两类方法。第一类包括胎儿特异性核酸标记物[3]SNPs等位基因比例的分析。这类方法的例子包括胎盘来源mRNA的分析 (RNA-SNP法) [4]和DNA甲基化标记物分析 (表观遗传学等位基因比例法) 。等位基因比例分析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胎儿该位点是杂合子的情况。第二类方法是利用单核酸分子计数法, 例如数字化PCR和大量平行基因组测序[5,6]。在这些方法中, 个体血浆DNA分子数目测定出来。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可以检测到孕妇血浆中DS引起的胎盘起源DNA分子的微量上调。后种方法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大量分子的计数需要胎儿非特异性的标记物, 例如21号染色体的随机序列, 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昂贵的试剂盒设备以及相对复杂的生物信息学手段。Yu K. Tong.等[7]在一系列胎儿起源的血浆游离DNA甲基化筛查中发现了HLCS基因调控区是高度甲基化的, 而相反的是母体来源的血浆HLCS基因调控区是非甲基化的。这就为分离胎儿来源的母体血浆HLCS DNA提供了途径, 为基于CFF-DNA的产前诊断提供了有一条线索。我们利用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BstUI, 识别CGCG序列, 如果该位点有甲基化, 则切不断该序列, 如果改位点没有甲基化, 则该序列被切断。所有样本经BstUI酶切后, 进行HLCS PCR扩增, 由于母源血浆游离HLCS基因片段是非甲基化的, 所以在BstUI酶切过程中被切断, 而胎儿来源的被保留下来。酶切是否完全由β-actin PCR扩增结果来验证。酶切完全时, β-actin PCR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相反的话就是酶切不完全。本实验结果证明DS孕妇血浆HLCS基因片段拷贝数和健康孕妇血浆HLCS基因片段拷贝数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 (P<0.01) , HLCS基因可以成为未来无创伤性产前诊断的潜在标记物。由于本实验样本量不够大, 且指标单一, 基因拷贝数计算方法不够尖端, 所以胎儿来源血浆游离甲基化基因片段用于产前诊断需要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另外CFF-DNA用于产前诊断具有几大优势:①无创伤性;②周期短, 一边核型分析至少需要2周时间;③可以做到早期产前诊断;④经济成本低, 操作便捷。总之, CFF-DNA用于产前诊断前景光明。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甲基化,内切酶

参考文献

[1]Wright CF, Burton H.The use of cell-free fetal nucleic acids inmaternal blood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J].Hum Re-prod Update, 2009, 15:139 -151

[2]Lo YM, Tein MS, Lau TK,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etal D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serum: implications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J].Am J Hum Genet, 1998, 62:768-775

[3]Lo YMD, Chiu RWK.Prenatal diagnosis:progress through plas-ma nucleic acids[J].Nat Rev Genet, 2007, 8:71- 77

[4]Lo YMD, Tsui NBY, Chiu RWK, et al. Plasma placental RNA allelic ratio permits noninvasive prenatal chromosomal aneuploidy detection[J].Nat Med, 2007, 13:218-223

[5]Lo YMD, Lun FMF, Chan KCA, et al.Digital PCR for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of fetal chromosomal aneuploidy[J].Proc NatlAcad Sci U S A, 2007, 104:13116- 13121

[6]Fan HC, Blumenfeld YJ, Chitkara U, et al.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fetal aneuploidy by shotgun sequencing DNA from maternalblood[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16266- 16271

[7]Tong YK, Ding C, Chiu R W K, et al.Noninvasive prenatal de-tection of fetal trisomy 18 by epigenetic allelic ratio analysis inmaternal plasma: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J].ClinChem, 2006, 52:2194 -2202

无创产前诊断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找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异位妊娠的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年龄24~36岁, 平均年龄 (27.8±4.6) 岁。均为未产妇, 异位妊娠均为首次发病。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下几方面: (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2) 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凝血功能无异常, 血白细胞计数>4×109/L。 (3) 所选病例治疗方案均采取手术治疗, 且术后行病理学检查。部分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 停经;腹腔出血, 有贫血症状, 腹部有压痛, 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所有患者就诊时根据临床表现均疑似异位妊娠。其中108例行腹腔镜检查, 92例行血β-HCG检查+超声检查。两中检查方法的患者在年龄、妊娠历史方面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时, 医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问诊, 初步判断为异位妊娠, 医师向患者讲解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劣, 根据患者的意愿, 分别选择有创检查及无创检查。

1.2.1 有创检查

采用腹腔镜检查以及手术探查检查。

1.2.2 无创检查

进行血清β-HCG水平检查及B超检查。B超采用GE-RT-280超声诊断仪, 腹部B超探头频率为2.5~3.5MHz, 经阴道探头频率8~10MHz。腹部B超检查时, 需保持膀胱充盈, 探查子宫及附件, 期间进行纵、横、斜切面等多个角度的探查, 探查中注意有无腹腔积液, 并记录异位妊娠的大小、轮廓、形态、回声部位及声像图特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无创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确诊结果的差异, 以确定腹部B超, 经阴道B超, 血清标志物检查为代表的无创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行t检验, 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有创检查组108例患者共有3例出现漏检, 漏检率为2.8%, 后均因患者出现危象而行手术探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无创组诊断过程中, 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 所有患者经体征+血β-HCG检查+腹部B超检查30例漏诊, 漏诊率为32.6%, 再行阴道超声检查, 20例诊断为异位妊娠, 三种方法联合检查的漏诊率为:10.9%, 漏诊10例采用腹腔镜检查, 共检出7例异位妊娠, 3例患者因出现异位妊娠危象行手术探查而确诊。上述所有患者均行手术, 并经手术确诊。有创检查和无创检查的漏检率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表2。

注:与无创组比较, *表示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 俗称宫外孕。目前, 临床诊断包括传统的腹腔镜检查、术后病理检查为代表的有创诊断方法和新兴的腹部B超, 经阴道B超, 血清标志物检查为代表的无创诊断方法两大类[2]。目前, 随着无创诊断的水平提高,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师倾向于无创诊断, 但对于无创诊断无法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 腹腔镜检查仍然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诊断过程首先应从症状、体征开始;对HCG测定同样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3]。但是由于其他异常宫内妊娠的干扰, 上述诊断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 B超是最简便的诊断异位妊娠的方法。通过B超可以明确子宫内外有无孕囊以及宫腔外孕囊的具体位置, 并且可以对影像中包块和盆腔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的把握, 对异位妊娠的病情发展作出诊断[4]。本次研究中发现, 有创式的诊断方式, 对于异位妊娠的阳性检出率为97.2%, 漏诊率为2.8%, 阳性检出率高, 相比于无创式的诊断方式, 操作相对复杂、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较难被患者接受, 但其诊断的准确性高, 可靠性强, 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但是无创诊断方法的结果表明, 其克服了有创诊断的缺点, 在进行检查时, 只要所用方法联合得当, 单纯的腹部B超检查无法确诊时, 加行经阴道B超检查, 可以有效的提高阳性检出率, 也能取得较好的诊断准确率。我们考虑主要与以下方面有关[5]:急性检查中无需憋尿, 提高准确性;不受肥胖患者和肠内空气的影响;探头的频率较腹部检查高, 提高分辨率。

综上所述, 无创检查可以作为目前临床对于异位妊娠的首选诊断方式, 经阴道B超检查是对单纯腹部B超检查的有效补充。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和有创两类不同诊断方法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临床症状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治资料。按照检查方法将其分为有创检查组 (108例) 和无创检查组 (92例) , 有创检查组采用腹腔镜检查, 无创检查组采用血清标志物+超声检查。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无创和有创两类不同诊断方法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有创检查组108例患者共有3例出现漏检, 漏检率为:2.8%, 后均因患者出现危象而行手术探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无创组诊断过程中, 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 所有患者经体征+血β-HCG检查+腹部B超检查30例漏诊, 漏诊率为32.6%, 再行阴道超声检查, 20例诊断为异位妊娠, 三种方法联合检查的漏诊率为:10.9%, 漏诊10例采用腹腔镜检查, 共检出7例异位妊娠, 3例患者因出现异位妊娠危象行手术探查而确诊。上述所有患者均行手术, 并经手术确诊。有创检查和无创检查的漏检率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无创检查可以作为目前临床对于异位妊娠的首选诊断方式, 经阴道B超检查是对单纯腹部B超检查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部B超,经阴道B超,诊断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5.

[2]秦棠妮, 周荣向, 梁佩洪, 等.Fisher判别分析在预测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 2009, 25 (7) :765-767.

[3]徐春佳, 渠魏, 陆安伟, 等.联合血清标记物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药, 2008, 32 (7) :590-592.

[4]强昀, 熊俊, 卢新.异位妊娠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11, 7 (2) :160-163.

无创产前诊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筛查的具有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单胎孕妇670例 (除外多胎妊娠孕妇、孕妇本人为染色体异常患者、孕妇接受过移植手术及干细胞治疗、孕妇在四周之内接受过免疫治疗、孕妇在一年内输注过异体血制品) , 孕妇年龄19~45岁, 孕周16~24周, 其中患21三体风险的547例, 患18三体风险的123例。

1.2 方法

对670例高危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 (1) 外周血胎儿DNA无创基因检测与深圳华大基因临床检验中心合作, 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基础上, 选取670例具有唐氏高风险的单胎孕妇在孕16~24周采集孕妇的外周血8~10 ml, 在4℃1600转条件下离心10 min, 分离血浆, 后在4℃16 000转离心10 min, 去除残余细胞, 抽取血浆3~5 ml, 置离心管内-80℃保存[4], 送往深圳华大基因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检测。 (2) 本组孕妇分娩后经专业新生儿科医生对其外观及特征检查后是否具有唐氏综合征特征, 以评估检测的准确性。

2 结果

67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具有高风险唐氏综合征筛的单胎孕妇经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显示有101例为阴性, 无发生唐氏综合征风险, 其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82例, 18三体高风险者19例, 101例孕妇新生儿出生后经专业新生儿科医师对新生儿进行随访, 无一例外观特征与唐氏综合征相符, 准确性达100%, 而本次唐氏筛查假阳性率为15.07%。

3 讨论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 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 是由染色体异常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 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5]。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 对于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提高我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多采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及少部分医院采用的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但其准确率只有70%~85%[6], 如何更好地降低唐氏综合室的假阳性率, 大大减少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而带来的流程和宫内感染等不良影响是目前的研究的热点。

目前基于血液生化筛查技术检查已被绝大多说医院和产前检查中所采用的一线筛查方法, 而2010年6月由我国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经卫生部标准实施的《胎儿常见染色体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诊断技术标准》对中孕期血清学产前筛查及馆发现诊断工作标准详细说明, 目前尚没有一种完善的筛查方法可以使漏检率和准确率降为0。极大程度上肯定了血清学筛查高危孕妇及在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及某些出生缺陷筛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7]。然而较高的漏诊率也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随着无创基因检查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 整合无创DNA检测技术的中孕期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可显著减低漏检风险, 目前无创性基因检查倾向于定位21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孕妇等常规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二线筛查的手段[8]。无创DNA产前诊断技术被应用于胎儿染色体筛查, 通过采取孕妇静脉血, 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三体孕妇血浆中的胎儿游离DNA片段进行测序, 并将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 从而检测胎儿患三大染色体 (21、13、18染色体) 疾病的风险率[9]。本回顾中67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具有高风险唐氏综合征筛的单胎孕妇经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显示有101例为阴性, 无发生唐氏综合征风险, 其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82例, 18三体高风险者19例, 101例孕妇新生儿出生后经专业新生儿科医师对新生儿进行随访, 无一例外观特征与唐氏综合征相符, 与文献[10]报道相符, 准确性达100%, 相比于血清学筛查, 无创DNA筛查更加准确, 误诊率低, 有效地避免了不变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

从本回顾中看, 进行无创DNA检查技术在胎儿染色体筛查有明显优势,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但就目前来看, 还不能完全取代唐氏筛查, 它不能筛查出生的新生儿缺陷, 相比于血清学筛查花费较高, 不能普及。所以, 本回顾可以利用染色体筛查+B超筛查发现高危者, 再利用无创DNA基因检测技术对高危者进一步筛查, 对其筛查的更高危者进一步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但该检查相比血清学筛查费用较高, 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 所以在行无创基因检测前, 应事先与孕妇及其家属充分沟通, 充分解释目前无创性DNA产前诊断的局限性, 及相应的风险, 知情权衡后个体化选择。总之, 无创基因检查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是未来一个发展趋势, 就目前研究来看, 其结果是可靠的, 技术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可以考虑将无创性DNA产前诊断技术 (B超及无创性DNA产前检测) 、唐氏筛查高风险者等多种方法进行流程整合, 可能更好的减低唐氏综合室的假阳性率, 大大减少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而带来的流程和宫内感染等不良影响, 同时可以缓解绝大部分孕妇的焦虑[11]。将来随着无创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出现科临床研究的不断完善, 可以有效解决唐氏筛查准确率低的问题, 对于唐氏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性基因检查在唐氏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基础上, 选取670例具有唐氏高风险的单胎孕妇在孕1624周采集孕妇的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DNA在深圳华大基因临床检验中心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性基因检测, 并在孕妇分娩后由专业新生儿科医生对其外观及特征检查, 以评估创性基因检查的准确性。结果:670例孕妇经无创基因检测, 提示101例孕妇为非唐氏高危人群, 结果为阴性, 其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82例, 18三体高风险者19例, 并对101例唐氏高风险孕妇中电话机及上门随访, 及出生后新生儿外观经专业新生儿科医师检查均为发现异常, 灵敏度达100%。结论:无创性基因检查在唐氏高危人群中灵敏度高, 误诊率低, 有效地避免了不变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 对于唐氏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无创产前诊断 篇4

2013 年8 月-2016 年3 月收治单胎孕妇807 例,行无创DNA检测。其中预产期年龄≥35 岁121 例作为高龄组;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风险≥1∶270,曾生育染色体异常儿的孕妇为高危组,本组孕妇388 例;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风险1∶ 270~1∶ 1 000 者298 例为中危组。其中高龄组患者平均年龄37.1 岁,高危组患者平均年龄26.8 岁,中危组平均年龄25.3 岁。进行无创DNA检测的时间在孕周13~26周。

研究方法:所有孕妇在清楚病情并经本人和家人同意后予以抽取外周血10m L送检至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前诊断中心行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经过收集血清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序列分析。对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经孕妇同意后行羊水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确诊,对阴性者常规随访、复查。

结果

807 例孕妇经外周血中游离DNA检测7例阳性,怀疑胎儿21染色体异常,7例经与孕妇及家人沟通后均行羊水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最终确诊为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其中高龄组161例有3例唐氏综合征;高危组348例中4例;中危组无人需行羊水穿刺。但产后随访发现中危组未行无创DNA检查者新生儿有2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

讨论

唐氏综合征患儿智力低下、身体发育不全,无生活自理能力,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产前筛查尽早发现异常的胎儿,及时选择终止妊娠,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血清学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概率,一定风险内行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在我国已成常规检查[2]。但是血清学筛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5%的假阳性率, 其检出率也仅有65% ~75%,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有不足,因此其检查结果常影响临床医师的判断[3],导致存在漏诊和误诊的风险。血清学筛查风险高的孕妇,需要行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来确诊。羊膜腔穿刺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唐氏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羊水穿刺为有创性技术,存在误伤胎儿、致畸、流产及宫内感染的风险,检查预约、等待结果的时间较长,不利于真正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早期诊断[4]。另外,作为一种有创性诊断,不少孕妇因为恐惧不愿行该项检查。

无创DNA检测技术是利用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的遗传物质,并且遗传物质可用基因测序等方法检测出来,根据胎儿DNA的变化推测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的风险大小。据研究,胎儿的遗传物质自怀孕一定时间至分娩后短时间内存在于母体内,这为通过无创DNA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的检测技术最早可在孕妇末次月经9周时即可检测到胎儿DNA[5]。研究发现,母体清除胎儿游离DNA非常迅速,因此,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DNA可以及时、准确地反应胎儿当时的基因状态[4],所以无创DNA检测可以准确、及时地发现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另外,抽取外周血检测也减去孕妇行羊膜腔等穿刺的痛苦。无创DNA检测的时间约10 d,也低于细胞培养核型分析的3~4周,减少了等待时间。

本研究中通过无创DNA检测7例21三倍体阳性者,经羊膜腔穿刺核型分析证实为21三倍体综合征胎儿,准确率100%,这和已有的报道相同[6];所有已分娩的阴性者,随访未发现唐氏综合征,证明该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

本研究发现的21三倍体胎儿阳性率0.87%,较有的报道低[1,7],这可能和我们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有关,也可能和我们将中危组作为样本有关,还有可能是本地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发生率低。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观察中更详尽地报告。

本研究将中危组作为样本。我们认为目前将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的高危切割值在决定筛查结果的因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确定适当的高危切割值,最大限度减少有创性产前检查,是开展此项筛查以来一直被关注的课题[8]。目前国内大多将1∶270作为高危值临界点,但也有将1∶380作为高危值临界点。尽管有研究比较将1∶270和1∶380后认为1∶270更具临床筛选价值[8]。但是为尽量减少漏诊率,我们将1∶270~1∶1 000的298例孕妇分为中危组并作为研究样本。本研究中危组孕妇选择行无创DNA检测技术诊断21三倍染色体全部为阴性者,但因选择率较低故造成漏诊2例。经随访出生后无唐氏综合征患儿也证明将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高危值定为1∶270可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将1∶1 000纳入检查对象可最大限度减少漏诊率。经随访研究发现中危组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唐氏综合征患儿,所以今后我们将加强对血清学筛查1∶270~1∶1000的患者管理,提高行无创DNA检查比例,最大限度减少漏诊率。

总之,无创DNA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具有对唐氏综合征检出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简便实用的特点。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可能的改进,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会给染色体疾病的诊断带来更多方便。

参考文献

[1]杨湘玲,朱建生,刘贤云.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3,5(2):15-17.

[2]王挺,文萍,李琼,等.产前血清学筛查Mo M低值和临界风险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16):1492-1494.

[3]吕时铭,沈凤贤.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质量控制与热点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1-5.

[4]穆煜,王庆,孙芾,等.无创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在产前胎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评价[J].北京医学,2014,36(7):550-553.

[5]G uibert J,B enachi A,G rebille A G,et a1.Kinetics of SRY gene appearance in matemal serum:detection by real time PCR in early pregnancy afte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J].Hum Reprod,2003,18:17-33.

[6]侯朝辉,刘华平,陈冰,等.无创DNA检测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学进展,2013,13(8):1508-1510.

[7]陆海燕,郑建丽,杨芳芳,等.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10):78-79.

无创产前诊断 篇5

1 非整倍体染色体病的简介

染色体病 (Chromosomaldisease) 是指由于先天性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 约160例新生儿中就有1例是染色体异常患者[2]。在众多染色体异常中, 以非整倍体染色体病所导致的残障及生活障碍尤为显著。非整倍体 (aneuploid) 是指其染色体的数目并非单倍体 (haploid) 的整倍数, 而是在数目上出现多于或少于整倍体, 如45或47条染色体。常见的非整倍体患者是某对染色体不是2条而是出现3条, 称为三体综合征 (Trisomicsyndrome) 。如果某对染色体缺少1条, 则称为单体综合征 (Monosomicsyndrome) 。染色体异常常表现为具有多种畸形的综合征, 这些综合征表现为多发性畸形、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 此外, 还可表现为一些特征性的皮肤纹理改变。染色体畸变可导致死胎或流产, 在自然流产胎儿中有20%~50%是由染色体异常所致。

目前已发现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有10000多种, 已确定或已描述过的综合征有100多种。染色体病一般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两大类。常染色体病是指涉及第1~22号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染色体病。数据显示, 常染色体病的发生率可高达1/160例新生儿[2]。21-三体综合征 (Down综合征, T21) 、18-三体综合征 (Ewards综合征, T18) 和13-三体综合征 (Patau综合征, T13) 是三个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其中以21-三体综合征最为常见, 发病率为1/800[2]。性染色体病是指涉及X、Y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染色体病。数据显示, 性染色体病的发生率为1/500例新生男婴和1/850例新生女婴[3]。Turner综合征 (45, X) 和Klinefelter综合征 (47, XXY) 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性染色体病。

2 产前诊断非整倍体染色体病的现状

对于非整倍体染色体病, 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 利用产前筛查找出患病胎儿并采取选择性流产以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方法已成为预防的重要手段, 对于选择继续怀孕的夫妇, 提早诊断可让家长为患儿出生后的照顾和将来的培育作出提前的计划和准备。目前产前诊断方法分为无创性和有创性两大类。无创性检查包括血清学、超声诊断学检查以及两者联合筛查。孕中期通过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 (AFP) 、游离雌三醇 (μE3) 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 进行三联血清学筛查是目前国内比较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产前筛查模式, 由于是通过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间接反应胎儿的情况, 因此存在敏感性 (70%) 不足和一定的假阳性率 (5%) [4]。孕早期利用超声波进行胎儿颈后透明带检查结合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 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 的血清学检查进行联合筛查虽然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 (90%) [5], 但颈后透明带扫描的准确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所使用的扫描仪器的精确度。有创性检查包括绒毛、羊水和脐血细胞培养和核型分析检查, 是目前产前诊断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的金标准, 但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的流产风险 (≤1%) [6,7], 在实际操作中给孕妇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虽然, 通过筛查约有3%~5%孕妇被视为高危并需要进行有创性检测, 但实际上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远低于此值, 因此, 不少孕妇进行了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如何降低假阳性率和提高准确率以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 无创性产前诊断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和研究。

3 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基本原理

无创DNA检测技术最早起源于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 (cellfreefetalDNA, cffDNA) 片段的发现。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等发现母体外周血中存在Y染色体片段, 经过进一步PCR扩增技术获得Y染色体的特异性DNA序列, 因而确认怀有男性胎儿的母体血中存在胎儿cffD-NA[4]。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开拓了筛查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病新的发展方向。胎儿染色体异常会带来母体中DNA含量的微量变化, 通过深度测序及生物信息可分析检测到该变化, 为项目提供理论依据。cffDNA主要来源于胎盘滋养层细胞, 它自妊娠7周左右胎儿胎盘循环建立后即以一定比例存在于母体外周血循环中, 母体血循环中约10%~15%的cffDNA来自胎儿[8], 其含量随妊娠周数的增大而增多, 而在分娩后2h即完全降解[4], 因此, 它可以反映是次妊娠的胎儿情况。以21-三体综合征为例, 怀有患病胎儿的母体血中存在超量的21号染色体片段, 但这种变化非常微小, 需要利用灵敏的方法进行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 目前, 无创DNA产前检测 (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 NIPT) 是利用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 (Massivelyparallelsequencing, MPS) 对母体外周血中的cffDNA (包含胎儿cffDNA) 进行深度测序, 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 可以从中获得胎儿的遗传信息, 并根据分析结果评估胎儿患非整倍体染色体病的风险。

4 无创DNA产前检测的技术现状

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T21、T18和T13是三个比较常见的非整倍体染色体病, 其发病率分别为1/800、1/6000和1/10000, 因此, 无创DNA产前检测目前主要集中在该三项非整倍体病的检测研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资料说明它在诊断其他染色体病的应用价值。自2011年起, 各国陆续发表了他们在无创DNA产前检测非整倍体染色体病的研究结果, 整合分析示T21、T18和T13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准确率分别高达到99.4%、97.4%和92.5%, 而假阳性率则分别低至0.2%、0.5%和0.8%[9]。尽管无创DNA检测具有准确率高和假阳性率低的特点, 但它并非确诊性检查, 阳性检测结果仍需进行有创性检查进一步确诊。然而, 阴性结果可减少高危孕妇进行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理论上说, 胎儿cffDNA的检测还可以应用于性染色体和其他非整倍体染色体病的检测, 但对于其他罕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体、易位型和微缺失微重复的相关研究报道仍较少, 因此针对少见染色体病的检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研究指出, 该检测对胎儿性别鉴定的准确率达到99%以上[10], 但由于非医学目的的胎儿性别鉴定并非常规检测项目, 而且抵触于我国法律, 因此, 该技术仍未在我国进行临床应用。由于目前有关无创DNA检测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自然受孕妇女, 对于辅助生殖下怀孕的妇女, 目前该技术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5 无创DNA产前检测的特点和适应证

对于孕妇来说, 无创DNA检测是一项简单的血清学检查, 只需要抽取5ml的母体静脉血而无须空腹进行。该操作可避免于有创检查所带来的胎儿宫内感染和流产的风险。由于目前有关无创DNA产前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危单胎妊娠妇女, 因此, 对于风险较低和多胎妊娠妇女, 它的应用价值仍欠缺相关的研究数据支持。作为产前筛查, 无创DNA检测应在充分的产前咨询和风险评估后的一项选择性检查。一般建议最佳检测时间为妊娠12~24周, 而且应在孕早期超声检查确定妊娠周数和排除多胎妊娠后进行。它不能取代孕早、中期的超声波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在筛查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和胎儿结构性异常等方面的应用。无创DNA产前检测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孕妇在预产期年龄≥35岁; (2) 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非整倍体的风险增加; (3) 既往妊娠中曾怀有三体综合征胎儿; (4) 产前筛查包括孕早期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查或联合筛查结果显示为高危者; (5) 亲代为13、21号染色体的平衡易位携带者[11]。

6 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发展现状

无创DNA产前检测还未成为我国有关医疗部门公认的标准。虽然, 大多数医院都未能普及进行该项检测, 目前能够提供该技术的医院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 但有陆续开展该检测项目和逐渐普及的趋势。将来该技术还可能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单基因病甚至全基因组的无创基因检测[9]。

7 总结

产前筛查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提早发现非整倍体胎儿, 传统无创性血清学和超声影像学检查存在敏感性不足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近年来, 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的发现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开展了新的方向。无创DNA产前检测是一项主要应用于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的新检测技术。它具有准确率高和假阳性率低的特点。它主要适用于预产期年龄≥35岁的高危单胎妊娠和其他产前筛查结果提示为高危的孕妇。它不能取代孕早、中期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学筛查的应用, 并应在充分的产前咨询和风险评估后作为选择性的检测。由于它并非确诊性检查, 阳性检测结果仍需进一步进行有创性检查确诊。目前该检测虽然未被普及应用, 但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检测成本的降低, 相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上一篇:转换服务下一篇: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