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的作用

2024-10-22

教学课件的作用(共12篇)

教学课件的作用 篇1

教学课件的作用

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教具,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运用教学课件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有如下的作用:

1.直观感受是人的第一信号,尤其是中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学课件可把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这跟一般的教具具有相同的作用。

2.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着的,展示知识及形成的过程也应是动态的。因此,教学课件可把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化,这是一般的教具无法完成的.任务。

3.世界上的事物不仅有其外部表象,更重要的是内部的结构系统,有些内部系统可以看到或者通过逻辑思维推断到。但由于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要想搞清知识内容的内部系统,运用教学课件是比较好的办法。因此,教学课件可把教学内容微观化。这是一般教具很难办到的。

4.教与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解决了这一矛盾才完成了教学任务。运用教学课件能更好的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对教学难点的突破,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对不易理解的问题可以变成容易理解,通过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5.教学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课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尤其明显的是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如果与运用传统的教具比较,就可发现教学课件可以节约挂小黑板、挂挂图和搬教具等占据的时间。还可优化师生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紧凑。

教学课件的作用 篇2

一、游戏教学的内涵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采用游戏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将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 提高教学的活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利用游戏的趣味性,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现教学效果。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幼儿教学中实行游戏教学就是继承传统教学优势的情况下, 将教学与游戏向结合, 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 在不断地积极进取中, 勇于创新, 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其他教学形式来说, 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目的性等特点。他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定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与教学目的相结合, 进行一定的指导, 最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

1. 提高了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变得死气沉沉, 比较枯燥, 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是学习到课本的表面知识,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没有一定的处理解决能力。在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 通过游戏与教学结合, 教师的适当指导,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幼儿学习教学中, 学习数字3和4加减计算时, 可以找出将7个学生分为3人一组和4人一组, 通过移动人数, 形象地展示加减方式的运算, 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这一知识。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童话故事, 来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把语言教育与游戏结合, 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 亲近参加到游戏中, 在剧中人物的带动下, 有效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在讲述小熊请客这个故事的时候, 通过设定多个人物角色, 让幼儿进行模仿表演。在扮演小熊招待客人时候, 语言表达要热情;在小公鸡和小花狗扮演时, 要团结起来;在扮演狐狸时候, 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结合, 将狐狸的狡猾和贪婪展现。在游戏中, 幼儿经过自己的理解, 发挥创造力, 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3. 常识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幼儿教学是为了让幼儿提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认识能力。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 接受能力比较薄弱, 教师在幼儿教学中, 在依照课本理论知识的时候, 结合一些游戏, 活跃课堂气氛, 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 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物体作为幼儿玩耍的工具, 让学生了解这些物体的用途,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学以致用, 提高了幼儿对生活中常识教育的提升。

三、实现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创新措施

1. 把音乐与幼儿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中, 通过音乐游戏,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音乐的带领下, 让学生身临其境, 角色互换, 提出一定的质疑, 在教师的引导下, 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将课堂上所学习到知识, 融会贯通。相比较传统的游戏方法, 音乐游戏比较形象生动, 学生很容易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幼儿教学中, 通过适当的游戏教学, 让幼儿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教师在游戏中分配好小组, 进行比赛, 小组之间要互相的团结, 取得胜利。在游戏结束时, 让学生总结经验, 提出团结的作用, 来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设置一些游戏规则, 在游戏中要礼貌谦让, 让学生明白友谊的意义, 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3. 游戏空间的区域化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来选择自己在游戏中的活动区域, 自主的决定需要的物品, 积极的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 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通过设定一定的游戏方案, 让学生共同去完成,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完成游戏的过程中, 遇到各种问题时, 沉着冷静地对待, 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从而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保证了幼儿教学的质量, 充分的发挥出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的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在幼儿教学中实行游戏教学, 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的积极主动很性等都会非常重要的。这种教学形式的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教学的质量, 保证了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幼儿教学工作者, 在教学中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 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完成教学目的, 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璐.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5 (03) :240-240.

[2]孙淑珍.探析幼儿教学中游戏的有效作用[J].成才之路, 2014 (27) :46-46.

[3]王欢.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赤字 (上中旬) , 2014 (15) :123-123.

教学课件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这一章节的内容比较难,因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远离乡村的,并没有亲身接触过现实中的各种农作物,学习起来就会很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程,我运用了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实际试验来形象地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掌握本章内容。

一、教学目标

首先是知识的目标,向学生举例说明光合作用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知识以及氧气和温度对蔬菜瓜果等的保鲜有影响,使其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常识,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可以使作物增产;呼吸作用可以影响瓜果蔬菜的保鲜等。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德,理解农民的辛苦,珍惜粮食和蔬菜。

二、通过活动的形式分析讲解

1.让学生对农业和农作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过和学生实际互动做实验,把理论原理结合实际实验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与之相关的实际现象来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理解能力。

2.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们由于不懂这些原理而受到的损

失,让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对策

得到应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比如“光合作用能制造出有机物,为什么就能使作物增产呢?”“为什么我们这里种出的甜瓜就没新疆那里种出的甜瓜甜呢?”“如何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为什么苹果等瓜果蔬菜刚收获的时候是新鲜而饱满的,但是放那里一段时间就变得干瘪了呢?有没有什么对策?”等等。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遇到有同学难以理解的地方引导其朝正确的方向思考。

3.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归纳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学生讨论总结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还要向学生展示温室中农作物种植调控二氧化碳的系统。

三、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老师首先把本章节的內容给同学们重新做一个全面的梳理,让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让学生纷纷发言谈谈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东西,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了解了多少,让学生自己联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自己举出现实的例子,怎么出对策,同时给他们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填写本章节有关实验的报告单。并向同学们布置一些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实践,最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学校的草坪上去亲身感受一下植物神奇的奥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接触乡村和农作物,对农业生产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实际动手实践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同时,还要从这节课堂中激发学生对农民和农作物以及大自然热爱的情感,使其以后更加热爱生活。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综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热爱和继续探索其中奥秘的情趣。

参考文献:

[1]沈娟.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0(32).

[2]陈列,靳玉乐.初中课堂时间管理的问题与改进[J].中国教育学刊,2008(4).

[3]叶沛仪.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2).

教学反思的作用 篇4

——季米良捷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至理名言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却往往忽略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教师能及时总结和反思课堂上的得与失,恰恰就是找到再一次上好课的根源。相反,不及时反思或反思不到位,往往会失去良好的`教学反馈资源。那么,如何及时写好课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从“得”中提升经验,从“失”中分析原因,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研究呢?

1、不能把写课后反思看成应付工作的一项差事。教师的教育智慧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除了来自教育理论的指导外,更多的则来自于对自身长期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慢慢积累个性化的经验,在反思中形成教育智慧。“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华师大叶澜教授说的这句话充分点明了记录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2、每当上完一节课,要及时记录课堂中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教学的记忆会逐渐模糊,这样写下来的课后反思不够恰当。在教学研究中要真实

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过程和教学效果,书写可长可短,绝不写空话、套话,更不能写假话,否则其反思就无意义可谈。

3、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精彩片段,简单写出自己的启发;及时记录课堂中学生出现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时记录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积淀教育智慧; 及时记录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和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收到的良好效果。

《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 篇5

成都市机投中学易传珍

【教学反思】

从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看,本堂课有效地达成了预设教学目标,总体感觉流畅自然,学生积极主动,《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前准备充分。在备课时,一方面认真分析了学情,七年级学生受知识、阅历等限制对法律相关的知识了解较少,法律意识尚未形成,认为法律离他们太远;另外一方面,教材的内容简单却又过于理论化,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与探究的兴趣。基于这两点分析,我依据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设计,既不脱离教材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从最终的教学效果看,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楚,与教学目标紧紧相扣,避免了空洞地说教。

2、课中教学顺畅高效。表现在,①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重难点突破水到渠成;②案例选择得当,设问过渡简洁清楚,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③课堂氛围开放民主,学生发言踊跃,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教师引导自然,让空洞的法律变得“平易近人”,教学反思《《法律的作用》教学反思》。例如:学生自学“法律的分类”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共同解答。又例如:在情景模拟环节中,一位学生认为“判得过重”,另一位则反驳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如此”,虽然观点有所偏差,但是说明学生真正在思考问题,闪现了思想的火花。在学生发言与辩论中,逐步理解了法律的基本作用,体会到了法律的尊严与平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处适时地依据学生的发言采用了“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使学生能自我对法律的态度和认识进行反思,我认为这是有益的。这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认识——教学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习与思考问题,掌握学习思考方法,学会怎样学习与思考问题,而教师重在创造这样的环境,并要善于“把控”与引导。

生物的呼吸作用课件 篇6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八、参考资料

人不停地在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植物也同样日夜不停地在进行呼吸,它是通过体表上的气孔或生物膜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的。白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远远地超过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植物好像是在白天只有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实不然。

情感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情感教学与声乐教学的内在联系

“情感”本身就是心理主要品质。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应。大家知道,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是情感的艺术。我国古代《乐记》中记载“凡音者也, 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而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 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 扣动听众的心弦, 引起其感情的共鸣。声乐教学中, 除了声乐技巧外, 最重要的是用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引起教者与学者内心的共鸣, 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声乐教学成功者往往是教师善于教与学生善于学的积极互动, 学生课堂的感知状态、情感状态以及个性特征等都能动地支配着他的生理感觉, 也控制着他的歌唱行为和技术的发挥。比如歌唱最重要而又最常见的呼吸问题, 若教师只强调怎么吸, 吸多少, 吸到什么部位等等, 学生往往不易做到。若能给学生讲明歌唱呼吸与生活呼吸的异同和特殊性,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 歌唱呼吸需要一定量的支持和有意识地控制呼气, 运用和练习中要吸得深而吐得均匀, 随时要保持松而畅的呼吸状态。具体练习中可启发学生用吸气如“闻香花”“打呵欠”, 呼气如“抽丝”“吹蜡”等生活体验来找感觉, 可能会获得好效果。教师形象、生动的启发比单纯生理性或技术性阐述, 更易让学生理解、接受, 也会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和思维想象, 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捕捉各种发声感觉。从价值意义上来说, 情感覆盖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 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催化剂, 犹如声乐教学的灵魂。因此, 它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在联系。

二、情感教学因素是解决声乐技巧的动力

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存在于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教学中认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同时这三个要素中所具有的情感因素, 也构成教学过程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 为情感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和最终的目的的必要性。在声乐教学中, 实施好这三个基本要素所具有的情感因素的调控是对解决声乐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声乐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

歌唱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学科, 但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歌唱激情, 从基础的练声曲选择到声乐作品的表现都应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中。比如声乐教学中教师选择的练声曲, 它是教师训练声音的手段, 也是声乐表演的准备和发声的基础。声乐作品是音乐和文学的综合艺术, 它通过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 生动而形象地抒发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来自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所以, 声乐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因素, 使人能直接感受到是一种显性情感因素。比如教师在选择练声曲之前要根据学生学习不同状况选择各种练声曲, 巧妙的组合和设计, 既要做到循序渐进, 也应考虑到该练习能否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 从而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在课堂中还要能使学生认识到歌唱是通过优美的乐音来表达情感和心灵状态的艺术, 作为艺术二度创造的歌唱者若没有强烈的情感欲望和处于激动不已的情感状态便不能进入创作状态。没有真实的情感渗透与作品心灵相通的情感感应, 就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例如:歌曲《嘉陵江上》 (端木蕻良词、贺绿汀曲) 中, 通过悲壮激情朗诵式的宣叙调形式,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恶事实;描绘了中华民族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敌寇的无比痛恨, 他们要报仇雪恨的迫切心情和收复家园的必胜信心。整首歌曲形象鲜明, 扣人心弦。

2. 声乐教师的情感因素:

这里是指教师的主导情绪状态。教师是构成教学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一个源点。在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 始终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教师自己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情, 而且也要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 并对周围学生施予情感上的影响。教师教学中应注重以情动人、以美感人, 不但能鼓舞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还应加强自我修养, 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例如, 通过对声乐作品声情并茂范唱, 或是有感情的弹奏, 或有艺术性的语言启发等, 均能打开学生情感之门;如果声乐教师的主导情绪状态呆板, 平静, 没有激情, 就无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足够强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心灵的闪光点, 作为推动其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起点, 使教与学双方获得一种心灵的沟通。教师良好的情感素质会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心理效应, 真正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在这种积极而和谐的状态下进行技能训练, 十分有益于调动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情感表现欲望, 学生会将这积极的内在动机转换成自觉而刻苦学习的动力, 从而达到提高声乐技巧的目的。

3.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

这里是指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学生,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是构成教学活动中反复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又一个源点。与教师一样, 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 (她) 们也具有一定的情感, 也能接受外界的感情刺激, 并会对周围同学乃至教师施予感情的影响。但学生与教师又不一样, 他 (她) 们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处于在身心发展过程活动尝未成熟的个体, 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更多是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 并进而促使其内部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基调。这种情绪基调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过程有着直接作用, 可以说, 情感教学最核心的关键, 便是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情绪状态,

4. 声乐教学互动的情感因素:

以上谈到的声音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材、教师、学生, 是声乐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 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透视。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声乐作品开始教学活动的时候, 这些情感因素就会在教学情境中被激活了, 并以情感的形式, 在师生之间发生流动, 从而形成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动态形式。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 将蕴涵在教材 (作品) 中的感情因素表现出来, 同时融入自己对作品某些情感, 由此感染学生, 使学生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刺激, 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这样便自然形成师生情感交流, 使声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反映在相应的教学情绪气氛之中。

三、情感教学是声乐教学艺术美的核心

以情主导、以情施教, 富有激情, 主要是指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身情绪。在整个声乐教学中, 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主导情绪不仅仅是快乐的, 而是还有是饱满和振奋的, 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 带有某种程度的激情和高涨的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的情绪。教师若善于把握和激起学生内心的各种情感因素, 将它转换成精神动力, 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心境中真正领会、掌握歌唱技能, 定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唱《幸福在哪里》时, 教师的表情是幸福快乐的, 伴奏与旋律是活跃的, 学生的表情与演唱同样是欢快的;在教唱《摇篮曲》中教师的表情和声音是柔和、平静、深情的, 是平稳、揺曵的, 学生的演唱同样是轻柔、平静而祥和的。总之,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自身情绪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以情入手、以情感人, 富有表情, 主要是指对声乐作品情感内涵的挖掘和理解。声乐作品中蕴藏着大量的、丰富的情感性因素, 教师即要成为声乐作品的欣赏者, 又要做声乐作品艺术情感的传播者。教师若能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脉络, 并首先唤起自己曾经体验的情感共鸣, 然后再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同时注意学生在演唱中情感的各种细微变化, 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调动起学生旺盛的歌唱欲望和对声乐作品情感投入。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声乐教学水平, 要深入声乐作品和声乐教材的钻研。在深入钻研作品和教材的过程中, 也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手法、思想感情、乐曲高潮, 进行理智地分析, 恰到好处的声音来塑造形象和表现情感。例如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式歌曲 (ABA1结构) , 第一乐段具有明显的抒情性, 主题建立在色调明朗的A宫调式上, 以明亮、圆润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 表达了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而第二段, 由A宫调式转为升F羽调式, 以暗淡的音色, 如泣如诉、悲痛凄苦的压抑情绪, 表现出对旧社会的仇恨, 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第三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的主题, 这时, 演唱音色就要比第一乐段更为明朗、舒展, 才能表现出更加高昂激动的情绪将音乐推向高潮。全曲通过歌唱音色的变化对比, 完美地表达出歌曲的主题思想与情感。

以情带声、以情传情, 富有感情, 在歌曲教学中的结构分析、歌词、衬词、记号以及咬字吐字、行腔归韵都是带声乐技术的教学, 是为了学习与演唱更好地、全面地把握与表现情感。当我们听一些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 受到公众内心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除了他 (她) 们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以外, 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力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引起公众内心的共鸣, 给予人们美的享受。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声乐训练比较多, 但对学生的把握歌曲的情感不够。歌唱应是声乐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应是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用整个身心投入的歌唱, 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情在歌唱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 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人的声音是内在感情激发的结果, 内在感情是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反映。人心感于物而动, 声音动于心而发。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在动声之前先动情, 才能以己之心去感人之心;也只有当感情表达和声音同样完美之时, 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歌唱, 是用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 情感, 是声乐艺术中的灵魂。明确情感教学在声乐中的内在联系, 情感因素, 以其具体应用, 是为更好完善声乐教学目标的增强声乐教学的效果, 使声乐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和深化。

四、不断的艺术实践是完善情感表现能力的基础

声乐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歌唱技巧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 通过无数实践锻炼得以巩固。声乐表演实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歌唱表演形式, 来达到学习、体验、锻炼组织创编排练声乐节目的综合能力。具体地实践是按照学生的基本条件合理搭配, 组合成各种歌唱表演形式, 针对学生的舞台风度、气质、眼神、手势、形体动作进行训练, 对有声部的作品教师还要在声音的谐和、音量的平衡、配合的默契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辅导。要大胆鼓励学生选择作品、自愿组合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动脑, 创编一些各种体裁、题材的声乐表演作品及观摩课、音乐会、演出等艺术活动,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的组织编排节目能力, 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创办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如重唱、小组唱、表演唱、小合唱、歌伴舞、音乐剧片段、选场等, 形式不限。这样学生就会把平时课堂接受的感性认识通过舞台实践加以检验, 并得以积累和巩固, 逐渐上升为自身切实感受的理性认识。

总之, 歌唱, 是用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 情感, 是声乐艺术中的灵魂。明确情感教学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是为了更好完善声乐教学目标, 增强声乐教学的效果, 使声乐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2]许讲真.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警惕课件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篇8

一、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人格力量

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中。但在课件式教学中,教师地位退出,变成一个操作员,学生的注意力则大部分时间是集中在计算机终端或投影屏幕上,这就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教师让位于屏幕,自然会弱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实践证明,道德、品行、仪态、生活、修养等良好的教师人格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学生,成为他们最生动的榜样,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相应课程的积极性。而在课件教学下,学生没有直接面对教师,听到的不是教师自己的声音,看到的不是教师手写的字,也就较少注意教师的形体语言,师生之间真情实感的交流也会减少,因此教师的模范行为不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人格力量也就很难直接感染学生,这会逐渐弱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教书育人的目标也就无法达成。

二、阻碍了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发展

个性化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但课件由于存在高度程式化、结构线性化、教学方式固定化的特点,会导致教师授课中难以及时更改,无法根据课堂上的变化及时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部分教材配备的相应课件在节省教师备课时间的同时也容易约束教师讲课的思路,导致许多教师教学方法一个模式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展示。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能够自由发挥,对不同的知识触类旁通,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专业知识基础好,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不喜欢采用课件上课的原因。

三、不利于学生观察力和逻辑思维的开发

课件的直观形象性在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因为其自身存在诸如闻不出气味,找不到手感等的局限性限制了对学生多感官通道观察力的培养。如,一位教师在讲数学课圆锥体这一部分时,制作了一个活动课件,将同底等高圆锥中的水倒入圆柱中,从而推出体积公式。其实,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实物教具代替。

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常规教学中,在问题讲解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想象。其实,教师在黑板上留下的那块空白,就是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演讲和板书循序渐进,从而得到了锻炼。此外,文字作为信息的一种载体,其功能正是在于促进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如果我们盲目地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影像,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机会。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样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又从何谈起?

四、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主动学习的发展

传统的黑板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教师和黑板,容易把注息力集中到教师所要讲解的问题上。由于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这就误导部分教师把过多的图片和声音插入课件中,即使一些简单的概念定理都要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显现,甚至连屏幕上的一点点变化都要配上音响。这就违背了学生在认知事物的有限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息力,冲淡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此外,现代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而许多课件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与反馈,实质上还是教师按既定路子牵着学生走,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点击鼠标,一幅幅漂亮、精彩、活动的画面在学生眼前展播开来,的确颇具吸引力。如此,课件是在课堂上大显身手了,可是学生却只扮演了观众的角色,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长此以往,当课件的新异性消失后,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热情也会随之降温,这样根本无法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总之,我们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优点的同时,也一定要警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课件制作者能科学设置相关内容的内在衔接,充分考虑学生和学科知识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那么必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论文:目标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篇9

李航珍

(山东省济南市七贤中学)

摘 要: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改革风雨的目标教学,在当今汹涌澎湃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是否可行呢?众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果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今天,目标教学又重新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目标;价值;作用

一、进行目标教学,有利于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克服学科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它不可能对整个教学内容和环节做出具体的规定,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在教学上,则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目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来制订的,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体要求在每本教材、每个教学环节上的具体落实。通过目标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与执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将大大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目标教学应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首先要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做到层次分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层次,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学习内容分层要求。如:哪些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哪些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哪些是要掌握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这些不同层次的设计,应该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为了达到更高层次,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先达成低层次目标,再达到高层次目标。这样的分层目标,不但有利于中下生全面把握基础知识、练就基本技能,而且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受限制,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会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挥洒自如,有高屋建瓴的创新,尝到学习的“甜头”,日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二、进行目标教学,使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只涉及教学要求,即各种能力在每个教学内容里所应达到的层次,而不涉及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体现出目标的一致性与方法的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目标教学不仅不妨碍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为其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广阔的天地。因为预先设计好了目标,我们在每节课前要坚持向学生明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三维目标做到条理清楚,心中有数,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甚至命题方向一目了然。教师要课前坚持向学生诱导“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这样有利于克服“无效教学”;为了达到目标,教师可以把先进的教改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创造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些预设的目标展开,坚持做到不偏离主题,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浅显易懂、逻辑缜密的板书内容。这样就会自然减轻授课的“无效性”,克服盲目性,让教学各环节的时间更加紧凑。

三、目标教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控性

它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教师可以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自己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来优化课堂教学,因而可以不受地区、学校的限制,甚至也极少受到教师个人条件的制约,适合用于所有或大多数学校、大多数师生。对于学生上课是否聚精会神地听讲,是否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有条不紊地按教学目标来完成学习任务,关键还受控于教师的直接组织和指导。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声音的抑扬顿挫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实施目标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顺利实现学生外部知识结构向内在要素的转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由于目标教学特别重视面向大多数学生,强化“反馈―矫正”,所以有利于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四、目标教学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包含着教学观念、原则、过程、方法在内的完整体系

通过目标教学,能够把教学与评估、教学与管理这两种原本对立的事物统一在一起。教学和评估都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克服了双方面的随意性。教学管理也不再是各种繁琐检查和下达的合格率的指标,而变成了对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的科学考核。领导则可以减少或避免对教学方法和教改试验的不恰当干预,这样,教师高兴,领导又何乐而不为?

五、实施目标教学,能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目标教学,要求在具体目标的引导下备课、上课,注重“反馈―矫正”,讲求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目标教学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学生参与度高,课堂互动多、效率高,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有反馈,学习上不足可得到针对性解决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确立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深入分析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它体现了一种“打靶”意识,把教学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火力”都有效地集中于教学目标之上,坚持排斥一切游离于目标之外的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就是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才有可能处于主动地位、主体地位。

当然,我们说目标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这并不等于说目标教学能够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的所有问题,目标教学只是整个教学系统中一个较小的子系统,只是力图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控制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项实验,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目标教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创新,这也是目标教学创新应该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浅谈教学板书的作用 篇10

杨伟丽

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板书。而在时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今天,板书在教学中越来越被老师忽略,有的老师或是在黑板上随意写上一些凌乱的内容,或是干脆没有任何书写内容,完全放弃了板书的使用。难道板书果真不重要、不需要了吗?不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板书对课堂教学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会使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不同。而对于学生来说,好的板书,既是智慧的凝聚,也是艺术的结晶,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因此,教学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会”,二是影响到学生的“会学”,三是影响到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因而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校提出了多次利用板面,来加强学生的视觉学习。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一是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二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三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我们杜郎口中学就是把板书做大做强,利用第一次板书落实学生对名篇名段的朗诵默写情况,这样学生的粉笔字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学生之间互批互改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强调易错点,突出重难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果。第二次板书以学生展示后的收获为主进行梳理沉淀,从口头转为笔头的总汇,所以板书能立刻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系统的梳理整合能力。好的板书是文化艺术的熏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板书所呈现出的汉子严谨的结构、美观布局等,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艺。板书本身就能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陶冶。

好的板书是教师榜样的引领。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板书中,教师所展示出的规范的书写过程,认真地书写态度,丰富的人文素养等,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所起的良好教育和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好的板书可以弥补教师教学语言的不足,多侧面塑造教师讲台形象,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学生。

总之,板书的作用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精炼基本功,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引导学生重视板书提高效果,增强能力。

浅谈教学板书的作用

教学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板书。而在时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今天,板书在教学中越来越被老师忽略,有的老师或是在黑板上随意写上一些凌乱的内容,或是干脆没有任何书写内容,完全放弃了板书的使用。难道板书果真不重要、不需要了吗?不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板书对课堂教学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会使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不同。而对于学生来说,好的板书,既是智慧的凝聚,也是艺术的结晶,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那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何适时进行板书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课题的引入要板书。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堂课,无论是哪种课型,板书的课题是整堂课的“眼睛”,它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和思考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在课件上也有课题的展示,但它会随着教学的推进一闪而过,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有所思考,就需要板书的课题来引导,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重点例题的讲解要板书。教师通过完整板书可以给学生做示范,板书过程充分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并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性。

3、解法多的习题需要板书。苏霍姆林斯基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使用黑板和彩色粉笔,他说:“不这样做,就不能设想有一个发展抽象思维的过程。”特别在数、理、化课堂教学中,利用习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时,学生难免有“节外生枝”的想法出现,如果此时多媒体课件中没有相应的信息,教师最好就在黑板上直接板书,展示。

4、学生的展演要板书。在利用课件参与课堂教学时,教师过分的依赖课件会让学生养成光看不想,光听不说,光说不写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写有无法替代的功能。写是学生思维“外化”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格式化”的成果。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某种知识或方法后,就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请部分学生上黑板来板演。例如,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放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板演,而后教师再当堂批阅。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格式。

此外,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脑袋里会有突然而至的火花,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动人之处,却无法加入到课件中就会生出许多遗憾。如果此刻教师能借助一支粉笔板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板书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教学中由于利用了板书图示中文字、符号、图像的组合,具有在呈现时间、颜色差异等方面独具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特有的好奇心,让他们认识到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浓缩到用几个字可以归纳出来,或可以通过优美的图形来表现,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2、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好的板书,提纲挈领,能揭示课堂学习的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对教师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板书轻松地掌握教学的重点,把握教学的难点。

3、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其内在的逻辑顺序,仅仅用口头语言表达学生难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知识体系,而板书则准确地反映了教材内容,它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都可以从板书上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只要把握了板书,实际上也就把握了教材的整体框架,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4、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板书运用简要的文字或图像等形象画面呈现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冗的语言说明,从而简化了教学过程。有时还可以把有关板书图示作为导学提纲预先发给学生,或让学生对照教学内容深入理解,或让学生边学边补充有关内容,从而节省了教师大量讲述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5、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教学板书是运用书面语言表现于黑板之上的,因此它具有直观教学的效果。板在口头语言的提示下显得比较形象,容易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结合板书,使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记忆的效果也就大大加强了,这对于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促进其记忆能力的发展很有好处;教师的板书反映了其层次性,这对于学生以后自学时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层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很大作用,也就是说板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好处;教师的板书往往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反映了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因此,它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板书不仅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它还影响到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堂教学板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设计巧妙的板书,往往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的结果,这种严肃认真的钻研态度,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板书的优势还在于:一是漂亮的板书还能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刺激,成为许多学生争相效仿的“兰亭序”。二是板书便于教学双方的交流,使课堂气氛更融洽。教师在板书时,边写边讲,与学生不断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教学课件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幼儿教学 游戏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47

现在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地变化,包括幼儿教育,很多的家长对幼儿教育非常的重视。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孩子们最先接受的教育,所以现在的家长对以现在的幼儿教学也是非常的重视,现在的幼儿园为了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渐渐的开始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在教育中将幼儿的教育与游戏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游戏教育是适应于现在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的,不仅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还能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孩子们的综合适应力。本文就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游戏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讲述,将学习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生动形象的将知识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将知识进行简化,易于幼儿的接受和理解。采用游戏的模式可以激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好地将孩子们带入到学习环境中,进而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了。不仅体现在学校中,在幼儿园中也是这样。游戏教学是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发展延伸出来的,它既拥有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又有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有效的经将游戏与教育的内容经合,合理地进行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还带动了学生的热情。

游戏教学有两种特点。一种是趣味性。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只要是有趣就会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们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这样就会带动他们参与其中。另一种是目的性。在进行游戏教学时,一定要有一定的目的进行教学,若只是单一的进行游戏,那么不仅是在浪费时间,更不能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游戏中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转动自己的脑筋和创造力,合理的将教学的目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就慢慢的接受了知识。游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是适应现在的教育需求下的产物。

二、游戏教学对现在的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游戏教学能提升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呆板的,大规模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对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需求了。呆板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对于知识只是片面的理解,并且死气沉沉的课堂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游戏教育不同,游戏教育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就一点点的接触到了知识。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参与,还提升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综合的适应力。游戏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孩子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游戏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教学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很多的童话故事等,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表演故事来促进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的表现力。让他们通过对故事的讲解和演绎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白雪公主》这个故事。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由的扮演角色。扮演白雪公主的小朋友一定要语言表达的非常的生动,七个小矮人的扮演一定要很幽默诙谐,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当然还有皇后的扮演者,估计这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角色了。但是尽管不喜欢也要将皇后的狠毒和邪恶表现出来。通过对整篇故事的表演,不仅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也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游戏教学的创新

第一,在游戏界学中,可以将游戏教学与音乐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对于音乐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音乐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增长孩子们对于美的鉴赏,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兴趣爱好奠定基础。音乐具有一种共通性,可以很好的激起学生们共同的参与,这样就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沟通和交流。

第二,游戏教学可以很好的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促进幼儿的学习。幼儿期的小朋友正是对什么否感到好奇的时期,接触新鲜的事物,有趣的事物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可以根据幼儿的一些特点,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设置,引导他们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到新鲜的知识和事物。例如很多的教师就会在幼儿教育中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有的教师在幼儿刚刚接触到形状时,会拿出很多的不一样形状的玩具,让幼儿进行挑选。然后咨询幼儿这是什么形状的。因为小孩子对玩具总会有热情,这样就会提升他们的参与度。还有的教师,在教导颜色时,就会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来掌握颜色的分类。有一种游戏叫“萝卜蹲”。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进行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迅速的掌握颜色的分类,还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促进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制定一定的游戏区域,可以让幼儿们自由的玩耍。可以自行的选择游戏区域和游戏种类,鼓励他们自己决定游戏的细节和需要,自己设置游戏情景。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或是麻烦时,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或是同学之间共同努力解决,这样就可以带动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升幼儿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幼儿园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幼儿教学中的游戏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锻炼幼儿们的综合能力。游戏教育是适应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下的产物,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发展的地方,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创新。游戏教育对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促进的幼儿教育的进步,提升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璐.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240-240.

[2]孙淑珍.探析幼儿教学种游戏的有效作用[J].成才之路,2014(27):46-46.

[3]王欢.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赤字(上中旬),2014(15)123-123.

初中生物教具教学的作用 篇12

一、教具教学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利用教具展示导入, 教具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很好。例如,在讲“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我请两名学生分别扔一张纸和一个叠好的纸飞机,看谁扔得更远,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一看便知道是纸飞机扔得远,因为它能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由纸飞机学生立即联想到鸟类。此时便可乘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探究鸟类适合飞行的特点。”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接下来的新课教学顺理成章。

2.激 发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面

面向全体学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教具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刚好可以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开花和结果”一节中,学生对于花的结构既熟悉又陌生,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花的结构及功能,课前让同学们每个人准备一朵百合花带到课堂上。上课时先请几位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朵花都有哪些结构, 然后让每个同学对照课本中桃花的结构熟悉百合花的结构。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

3.形象直观 ,突破难点

教具教学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效果非常显著。我在教学“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有关肾小球的重吸收过程时,如果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则学生通常只能知道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经常忘了其过滤作用,即把什么物质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形象记忆,我选取生活中一些大小不一的种子和沙粒代表血液中的物质。然后找到一个筛子, 这个筛子孔的大小刚好只能让部分种子和沙粒通过。课堂上在讲到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时,我把种子和沙子混合后放入筛子过筛时,学生露出期待的神情,迫切地想知道到底哪些颗粒经过了筛子,哪些颗粒还留在筛子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把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教具的演示变得具体、简单,又增添新奇感,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具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 ,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实践证明,制作教具时呈现出的新奇生物现象和成功制作,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制作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就会使兴趣更稳定,就会继续探索,从而喜欢生物,热爱科学。师生一起努力制作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凡是有兴趣的事物,学生总会想办法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是学习的起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合理使用好教具,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课堂操作中亲自动手,通过不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表述结论等,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动植物细胞结构》时,按教材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后,布置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做细胞模型。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同学拿着自己做的细胞模型来了, 有的是平面的, 有的是立体的。当然了花样百出要属细胞内各个结构的材料选择,如细胞核有的用乒乓球、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鸡蛋壳等。从他们多种多样的取材,形态各异的造型中,发现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意识

生物教具不仅能反映出所要学习的生物现象, 更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生物理论, 同时它的制作又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理论,这就要求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把生物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然后再总结经验,检验、检查自制教具的合理性、科学性及不足,通过来回、反复反馈,既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用实践证明理论的正确,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具制作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变“废”为“宝 ”,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 , 如废铁纸盒、木材下脚料、饮料罐子、饮料吸管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既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情感教育。

上一篇:电商品牌代理申请下一篇:高二文科班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