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说专业

2024-08-10

商务英语说专业(精选8篇)

商务英语说专业 篇1

英语面试说专业词汇

面试的英文需要运用一系列比较专业的词汇,并且善用几种时态,如说明过去的工作要用过去时,以前取得的成绩要用过去完成时等等,这里我们就讲讲什么时候该说什么。

当你走进雇主的办公室,先介绍自己,握手,微笑很重要。此后第一句话往往是打开局面的,通常面试人员会问:

How are you today?

Did you have any trouble finding u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eather lately?

他们的语调可能会很友好,因为他们也希望你放松,尽量发挥你自己的水平。这时候你要有简单爽快而有礼貌的回应,如:

对方问:How are you today?

好的回答是: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或I’m well thank you.

不好的回答是:So, so或OK或Not so well

面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述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和资历。这些是和你应聘工作直接相关的。

学历方面:记住你的学历是在以前完成的,要用过去时态。例如:

I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Beijing from 1990 to 1993.

I graduated with a degree in civic engineering.

如果你现在还是学生,那么应用现在时态,例如:

I am currently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nd will graduate with a degree in Economics in the coming spring.

I am studying English at the Seneca Community College.

记得要告诉雇主,你仍然在不断改善你的英语,比如你每周还上几小时的英语课,

因为英文不是你的母语,他们对此可能会有顾虑。

工作经验和资历无疑是面试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雇主很想知道个中的`许多细节。雇主想知道你到底做过什么,做得好不好。因此你不要谦虚,把最好的成绩和方面表达出来。

当谈到你目前在做的工作时你可以用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你不但一直在这样做,而且将来也会持续下去:

ABC Engineering Inc. have employed me for the last 3 years as a salesperson. I have been creating customer contacts for 6 months.

但谈到以前的工作时用过去时:

I was employed by Jackson’s Ltd. from 1995 to as a office manager.

I worked as a production supervisor at the Heitz while I was living in New York.

当谈及以前的工作成绩和表现,尽量用一些主动的,积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动词,比用名词或者系动词词组效果好。比如与其说My job is to assist the senior scientist with unit testing不如说I assisted the senior scientist with unit testing.与其说I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business needs analysis不如说I analyzed the business needs.

商务英语说专业 篇2

1. 英语专业新生“开口说英语”教学行动研究

1.1 问题

1.1.1 发现问题。

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新生课内外都不怎么开口说英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原则中明确指出, “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2]学生的表现既不符合大纲要求, 也不符合教师的期望。

1.1.2 提出假设。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提出了初步假设:

A.学生语言水平低, 缺乏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

C.学生担心出错, 没有说英语的信心。

D.学生没有养成说英语的意识和习惯。

E.学生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和机会。

1.1.3 初步调查。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 我们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06级师范 (1) 班对31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学生座谈。

调查结果表明, 制约新生开口说英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英语水平的限制。因为词汇量小, 内容表达单一, 语音语调不够标准, 新生缺乏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新生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下说英语, 害怕说错了, 被同学笑话, 被老师批评, 甚至怕引起别人注意。三是客观环境的作用。汉语文化条件下新生说英语的机会和时间有限, 加之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缺乏说英语的意识。由此可见, 语言水平、语言环境、心理压力是新生开口说英语的主要障碍。

1.2 行动

1.2.1 行动方案设计。基于以上初步调查, 我们决定采取如下措施:

A.开展“以读促说”活动。“说什么?怎么说?”是新生说英语面临的普遍难题。往往是开场白一类的套语非常熟练, 随后便不知说什么, 脑袋里一片空白。为了确保持续、有意义的交流, 我们计划开展“以读促说”活动: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包括各种报纸杂志及英语名著缩写本;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阅读量, 每周至少写一篇读后感;学生每天自查阅读情况, 教师定期检查, 定期反馈。

B.设计专门训练说英语的教学环节。课堂上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话语权”, 我们计划安插“开口说英语”教学活动, 要求学生进行“个人陈述”, 参与“同伴或小组讨论”。同时教师和学生分别以日记形式对活动进行跟踪记录, 为日后反思提供原始材料。

C.鼓励新生参与课堂决策和管理。调查中我们得知, 学生坚持讲英语时必须准确无误的学习观, 教师过于严厉的纠错行为及同伴的竞争等都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不安心理, 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他们选择了缄口不语。我们让学生自选个人陈述或讨论话题, 采取教师评估、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从而降低学生焦虑情绪。

1.2.2 实施计划。

根据前面的材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调整了教学进度和内容, 制定了十周的“开口说英语”行动研究计划, 每周两次, 每次30分钟, 分三步进行:3位学生依次“个人陈述”后, 其他学生提问、评价陈述内容, 老师最后归纳、总结。计划实施三周后, 根据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信息, 我们将第二部分改为小组讨论。第一轮结束时 (即所有的学生都经历了一次个人陈述后) , 我们进一步调整了计划:个人陈述只能带提纲或脱稿进行, 小组讨论后增加小组代表发言。研究结束时, 我们与部分学生进行了半结构访谈。最后, 在对访谈记录、教师日志、学生日志等信息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第十一周教师对整个教学行动研究进行评析、总结。

2. 反思

2.1 学生的学习效果

2.1.1 英语水平。

大量阅读保证了新生开口说英语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阅读, 学生不仅获取了大量的词汇知识, 巩固了已学的句法知识, 而且还扩充了关于世界的知识。学生渐渐开始“有话说”, 并且“喜欢上阅读”, “每天都会想读一点东西”。正如Nuttal所说的那样, 增进外语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生活在操母语的人当中, 而仅次于这种途径的就是大量阅读[3]。但我们也发现, 学生课后的个人投入不均衡, 阅读的质和量都有较大差别:阅读时间从30分钟到2小时不等;研究结束时, 有的学生已经读完了10本左右简易读本而有的学生一本也未读;有的学生写了满满一本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仅仅摘抄了部分读书内容。看来就如何有效监督和检查新生课外阅读是我们应该继续探讨的问题。

丰富的语言素材仅为成功输出提供了可能。因为口头表达涉及大量肌肉的协调运动, 文字信息不能直接转换成言语信息, 必须通过说来学会说。行动研究中“强迫”和自愿双重原则基本保证了每个学生说英语均衡的权力和机会。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意识明显增强, 并自觉地将口语训练延续到了课外, 如有学生“坚持每天大声朗读”, 有的“坚持每周背诵两篇《新概念英语》上的小故事”;许多学生结成对子互练口语, 班上还举办了“英语角”、“朗诵比赛”等活动。而且, 学生在话题的筛选、准备、阐述和讨论中写作、记忆、英语思维等能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1.2 胆量。

行动研究让大多数新生经历了从语速过快到表达清晰、流畅, 从胆怯到自信, 从背诵到真正交流的战胜自我的过程。活动结束时, 学生“胆子变大了”, 有了“交流的理念”, “可以比较自在地在同学面前说英语”。有学生在日志中这样写道:“‘开口说英语’为我们建造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 对我们克服紧张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前不敢开口, 怕犯错;以前不敢上讲台, 面对那么多双眼睛。自从开展这个活动后, 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 每个人都那么优秀, 我觉得我有责任努力去展现自己……我想尝试我以前不敢尝试的东西, 这些勇气和想法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但部分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却因为这种竞争产生压抑感, 他们课堂表现被动, 甚至是被迫应付, 焦虑心理更明显。为每位学生创造轻松、安全的课堂环境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行动研究中, 学生渐渐学会诚实、公正地自评和互评, 并能坦诚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有学生说, “同学们的建议对我很有帮助, 速度快了点, 不够大声, 内容太少……我非常乐意接受建议并努力改正, 没有想过不好意思或者逃避。”

2.1.3 自我认识。

Nunan认为, 动机是努力、愿望和良好态度的混合物[4]。访谈中, 几乎所有新生都表现出想练好口语的愿望, 但由于自身努力不够, 对学习过程中艰苦性的认识不足, 难以保持长久说英语的动机。通过与其他同学比照,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 学习目标更明确, 来自同伴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他们说, “‘开口说英语’让我充分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水平, 台上口语好的同学的精彩表现常常激励着我努力练习口语。”“口语好完全不等同于发音好。我更羡慕那些能自由顺畅表达自己的人。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学生不再一味抱怨没有说英语的环境, 而是积极自创机会,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与此同时, 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逐渐成为课堂的设计者, 评判者。当被问及对后续的“开口说英语”活动的设想时, 有学生认为“可以设置一个特定的主题, 让所有同学课后寻找相关资料, 课堂上采用辩论的方式。”另外有学生则认为“应该采取即兴演讲的方式, 每人5分钟, 话题临时抽取, 准备2分钟。虽说有难度的, 但更刺激。”

2.2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十周的教学行动研究, 教师对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入, 教学变得灵活、自信。以往我们常常责怪学生课堂表现被动、不合作, 但行动研究中学生的精彩表现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教学中我们是否设计了符合学生个性、爱好、语言水平、真实需求的语言活动, 是否真正为学生创造了学以致用的条件和环境。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 却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和自主权。随着学生逐渐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绝对权威”, 而是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评判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学的作用是为学生创造能学的条件。教师的信任换来了学生的尊重, 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教学不再乏味、沉重, 而变得富有生气。

Widdowson认为, 语言教学是在教学原则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活动[5]。没有理论的参与和滋润, 教学实践是狭隘、盲目的;但“指导”不是照搬照抄, 囫囵吞枣。教学是个高度复杂的过程, 每个教师的具体问题、对教学的理解和阐释都不一样, 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和对学习与教学的信念来绘制个人的教学理论, 灵活指导自己的教学。例如, 行动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口头表达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关系?”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第一轮行动中我们决定侧重“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观点。学生以意义表达为主, 兼顾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这样的语言观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学生口语表达中错误的态度及采用的纠错方法。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我们一般不纠错。因为教师的干预可能会中断学生的思维, 而过多的纠错有伤学生的自尊。我们提高了对学生错误的容忍度。对于严重影响意义表达的错误, 我们采取的是先记录, 最后集中纠错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纠错, 相互纠错。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对错误概念和纠错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3. 结语

十周的“开口说英语”教学行动研究仅仅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开始。实施过程中, 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不断涌现, “如何解决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如何通过听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 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乃至教育智慧的生成正是这一次次研究和探讨的结晶。教学行动研究帮助教师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构筑富有个性的发展历程, 最终实现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2) 48-5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高等学校英语英语教学大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Nuttal, C.TeachingReadingSkillsina Foreign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8

[4]Nunan, D.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 Learning[M].Heinle&HeinlePublishers, 1999;232-233

商务英语说专业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商务英语 英语视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72-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商务专业普遍采用“语言+商务+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在校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好的学生,都能很快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对口单位的工作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和好评。听说能力作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培养,从而为后续的商务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商务交际活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学习效率,更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基础阶段得到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合作学习的基本涵义

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与研究,被人们誉为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借助同伴互助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优点在于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于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良好发展成效显著。合作学习具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合作学习主要由教师设计整个教学,进而分配学习任务,提高教学的进展过程;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作为主体,共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相互依赖,但又责任明确。综合而言,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果,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突出生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以增加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频率,同时由于注重发挥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所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社交技巧,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这对于只有一年开设时间的基础英语视听说课程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目标,可见将合作学习运用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施

在基础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尽管视频和听力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往往较长的段落听不懂,对于所提供的话题课堂上又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流畅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视听说课程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除了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外,大量的课余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课外同样进行合作学习。

2.1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形式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形式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包括两人伙伴间的合作、四至六人的小组合作、全班范围内的合作等。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交叉学习法、计算机辅助学习法、小组活动比赛法、情景表演法等。当然,合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中运用,更多的是要在课后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合作的具体形式和方法主要根据视听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操练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而言,视听材料相对容易,教师布置的听说任务相对简单可以以两人伙伴间的合作为主要形式;视听材料相对较难,需要发挥群体力量完成的听说任务则以四至六人的小组合作或全班性的合作为主;课后听说作业以及课后拓展性工作则需以四至六人的小组合作为主。

2.2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笔者在教授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的视听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根据每单元的教学设计,一般划分为课前热身、课中学习、课后巩固三个部分进行。鉴于目前笔者所带的班级均已28人左右的小班授课,因此小组合作往往以4人为一小组。

(1)课前热身

由于现在笔者所使用的课本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因此课前都会要求每个合作小组将自己所搜集到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英语谚语和习语与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分享,然后对其他小组进行提问,要求其将英语谚语或习语准确地翻译成汉语,被提问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答案。同时,针对单元前的思考问题同样要求各小组将课外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代表为单位发表本组的观点或看法。由于这一部分的大多工作都是在课外进行,因此可以提高教师对单元导入的效率,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单元的深入学习。

(2)课中学习

针对每个单元的不同授课内容和重点,笔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动任务,巧妙地安排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对于较为简单的听力句子或短对话,鼓励学生以两人伙伴合作为单位,在听完若干句子或对话后相互补充并就难点进行讨论,最终达到对句子和短对话的掌握。对于较为复杂的长对话或段落,笔者会根据内容对其中的背景知识和知识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而后布置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遍的听力。而在掌握基本涵义后,学生将针对课本的习题进行第二遍的精听,各组成员将自己的观点及难点在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从而完成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果表明,学生在组内的合作中克服了对听力的恐惧和畏惧心理,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大提高。对于单元的朗读题,组内成员间相互纠正错误、相互朗读,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较为简单的朗读段落,各小组成员归纳、总结最终用自己的话进行段落重述,在视听说课上不仅提高了听力水平,而且说的能力也得到同样的锻炼。

(3)课后巩固

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笔者会对于整个单元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回顾。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归纳的本单元词汇表,在下次的课堂上各小组间展开词汇大比拼,参与次数和答对次数会最多的小组将成为获胜方。同时,针对单元主题会选择一定的影视作品片段提供给学生观看,观看后会提供相应的问题供小组成员思考,并最终要求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进行情境表演。

3 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原则

合作学习并不是解决一切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像所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一样,合作学习也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遵循和注意。(1)合作学习在基础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应用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尽管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要采用这种学习模式。一些有利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获得更多技巧和体验的任务可以多采用合作学习,而一些知识性的讲解内容还是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解决。(2)在划分小组时一定要科学地进行划分。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态度、英语水平、兴趣、性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从而达到更好地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在划分好小组后,尽量将这种形式固定下来,即使在进行两人伙伴学习时也在已划分小组内再进行划分,以便于整体评估。(3)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及时答疑解惑,聆听学生的讨论内容,避免学生讨论与课本无关的内容,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4)要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考核。在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注意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将小组评价与组员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在各小组完成既定任务后,由各小组对本小组和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后,教师再进行对每个小组的评价,两种评价的结合最终形成小组的课堂评定。在课外,各小组定期对成员间进行相互评价和自评,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小组展示作出相应的评价。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较短地时间内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缓解恐惧焦虑心理以及提高学生听说自信心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职业素养,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合作学习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革方向。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和一线外语教师参与到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为提升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方法。

(2011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高职英语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应用与研究”SKL-2011-1123)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0-30.

[2]张迅.论英语口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商务英语说专业 篇4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汇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情况,我将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八个方面展开介绍。

首先来谈下,为什么要开设本专业?开设本专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已成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五年制高职学生,2006年开始招生三年制高职学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现有在校生285人,已毕业学生260人。本专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招收不带方向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规格不断变化,本专业于2007年和200年分别增开了生物技术和安全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以更好的满足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

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始终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市场调研,是本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基础。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电话调查,网络调研,企业走访等方式开展市场调研。

江苏省政府〔2011〕23号文件《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到:重点打造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等千亿元级产业。努力实现食品产业销售规模由2010年的313亿元,到2015年力争达到1000亿元。国家政策开始倾向于淮安食品产业,也给了淮安食品产业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必将促使淮安地区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同时也为我院开设《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食品工业已成为淮安市的重要产业:从发展增速看,淮安食品工业增速不断加快,“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21.5%。截至2010年底,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46户,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122户,企业规模在迅速提升,全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也迅速提高到24920人。(数据来源:2010淮安市统计年鉴)

据江苏省人才中心数据统计江苏省食品类企业近三年需求高职高专人才数量分为为5500人,6200人,7800人,逐年递增。

通过对淮安地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发现高职类本专业毕业生需求缺口比较大。据统计部门预测,淮安市在“十二五”期间,食品类专业各类人才需求数量将达到5万人。目前在淮安市开设食品类专业的高校仅有4所,每年毕业生人数不到2000人,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淮安市的高职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空缺将十分明显。

那么怎样来办本专业呢?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市场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本专业每年会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及校企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做一次全面系统的调研。2011市我们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单位是食品加工业,其次是快速消费品服务业;就业单位的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食品企业人才需求岗位主要是生产管理岗位,其次是检化验员和品控员,再次就是销售员和研发助理及其他一些岗位。为此我们确定本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有食品检化验员、品质控制员、生产管理员、研发助理、公共营养师,并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每个职业岗位所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我们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将调研结果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食品营养咨询与调查,营养膳食 设计与指导,大食品(包括食品、粮油、饲料)分析检测、品质控制,食品安全与管理等工作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指导下,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做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2+3+1”分阶段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二学期在教室和校内实训室,进行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训练;第三、四、五学期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教育;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专业职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训练。

下面再来谈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改革。通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调研发现需要开设食品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食品加工能力的食品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食品生产与安全管理、食品营销、有害成分检测能力;再次是添加

剂检测和公共营养服务与膳食指导能力。食品企业都需要团队协作、吃苦耐劳、责任心的职业素养。通过课程设置调研,构建了本专业“岗位导向、课证互融”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的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我们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删除理论强应用性少的知识点,为此我们将《油脂加工技术》、《谷物加工技术》整合成《粮油生产基础》,《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整合成《基础化学》。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有校内专职和校外兼职教师构成,其中校内专职教师10人,3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具有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校外兼职教师8人,分别来自于校企合作单位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从师资分析图中看出:中级职称占主体达50%;大多数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硕士比例达到44%;40-50岁的教师占50%,30-40岁教师占总数的39%;校内教师56%,校外教师44%;由此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团队是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兼比例合理的队伍。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本专业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的方式主要有: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学历晋升、青年教师下场锻炼等方式。这是吴存兵老师参加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徐君进修硕士学历;窦勇等6名青年教师下厂锻炼。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经过6年多时间的发展,师资力量不断提高,专业团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其中获得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5项、院级课题4项、教改课题2项、发明专利1项论文40余篇;获得院优质课程1门、院校本教材2部、指导学生获省优秀毕业论文 2项:专业教师教指委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院今世缘杯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淮安市创业大赛优秀奖、院创业大赛一等奖。

一个专业的发展,光靠较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不行的,还需要一套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条件。本专业采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国家“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学院图书资料齐全;专业拥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教学资源。本专业拥有食品加工实训室、食品微生物实训室、食品理化检测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等1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室拥有一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先进检测仪器,和较为完备的食品营

养分析与检测的仪器,能够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100%。

此外,本专业拥有淮安苏食肉品有限公司、淮安快鹿牛奶有限公司、淮安浦楼酱醋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学生到食品企业认识实训和顶岗实训,为“2+3+”的分阶段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专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要不断的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本专业拥有高效的管理团队、健全的管理制度、严格的教学督导,能有效保障教学秩序的运行。本专业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校企合作理事会、校内外双带头人培养领导小组、驻企工作站,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障。

本专业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视频;虚拟仿真;多媒体和网络辅助及其他。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融学习和工作一体的教学方法有: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

专业办得怎么样?

麦可思公司 2010年为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统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就业率为100%,明显高于全院平均水平。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评价是:所学专业知识全面,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好。麦可思公司对本校2010届本专业毕业生调查96%的学生对母校满意,明显高于全院平均水平。

7.专业特色

一是以研促学,突出学生三创素质的培养。以省、市科研课题为载体,将其分成若干子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海绵蛋糕制作”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参加淮安市、学院的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是“岗位导向、课证互融”的课程体系。

将来怎么办?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不足,如:师资力量已显不足,校内专任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硬件条件有待提高,教学资源库建设水平不高;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行业企业参与人才

培养的保障与监控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为此本专业今后的努力方向主要有:加大兼职教师的聘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与大型食品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密切校企合作。

说专业与深度访谈注意事项 篇5

第一部分

专业剖析

根据《福建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第二轮评估有关事项说明》的要求,“现场考察评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专业剖析”,文件明确“专业剖析的手段主要包括:听取专业带头人介绍、查阅资料、深度访谈、座谈会以及实地考察等。专业剖析的主要内容有: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专业特色等。

一、本轮专业剖析的特点

学院、系部在国家骨干示范院校验收、工学结合课改专业中期检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验收时,组织过多次的说专业活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评估说专业与以往的说专业有很大的不同。

1、出发点不同。以往说专业多是建设内容“达标式”的,而评估说专业是从评估专家剖析专业的角度进行的,是“诊断式”的。既然是诊断,就一定会刨根问底,因此,自己认真进行一次“专业剖析”,厘清家底、明确现状是非常必要的。

2、评价点不同。以往说专业评委人数不多、专业针对性偏弱,而评估说专业的“考官”多是省内外高校、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等方面的15位专家,甚至就是被剖析专业的同行专家,他们会从全方位、多视角对专业剖析。因此,对专业剖析深度访谈的若干问题(第三部分深度访谈准备),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求逐题做出文字答卷,系领导、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都必须熟悉。

3、结果不同。以往说专业多是示范、精品、教改立项的专业,结果也多为“过场式”,而评估说专业,虽然学院推荐1个专业,但是专家还会随机选择1个专业。评估专家会直观地认为,随机选择的这个专业才是学院高职教育教学建设真实现状,必将直接影响评估成绩。因此,各系、各专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说专业活动务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尤其要对说专业中可能涉及到的高职教育教学理论有较清晰的理解与把握。

二、评估中专业剖析的实施

根据兄弟院校评估经验,专业剖析工作有以下注意点

(一)专业剖析的方法

(1)对平台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初步分析。

(2)听取专业负责人的介绍,阅读专业提供的有关文件、材料和试卷。

(3)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4)有选择地参观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参加教师教研活动、听课说课。

(5)对专业剖析情况进行总结,在准确掌握该专业实际状态的基础上,填写《专业剖析表》。

(二)根据兄弟院校评估经验,专业剖析的一般程序为:

1、专业负责人以说专业形式进行专业建设情况汇报(20分钟);

2、专业教师以说课形式进行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汇报(20分钟);

3、专家进行深度访谈

4、专家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

(三)现场组织

1、主持人一般由专家组人员担任;

2、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与专家面对面就坐,系领导应在会谈桌前就坐,专业群内各专业负责人在说专业团队后第一排就坐,系部人员随后依次就坐;

3、现场应设置多媒体设备,如果演示材料中有影音素材,特别注意音响。

4、专业建设相关材料分类、分盒归档,桌面呈现(正式评估时,视具体情况另行通知),网络材料应在档案目录中表识出来,并备联网计算机待查。

三、专业剖析必备材料

1、专业剖析报告(统一按学院的格式要求,文字稿控制在5000字左右,如果内容太多,采用附件形式)

2、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报告、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3、专业剖析报告PPT

4、专业剖析支撑材料,支撑材料包括“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专业特色”这七个部分。

第二部分 说专业准备

“说专业”活动就是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团队成员按照专业定位(为什么办专业,怎么样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什么人)、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用什么培养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由谁来培养人)、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在什么环境下培养人)、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如何保障)的逻辑结构,进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建设成果等方面研讨交流活动。

一、说专业前必备材料

1、专业剖析报告

2、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报告、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3、说专业PPT

二、说专业的实施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对说专业内容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说专业涉及的内容宽、素材多,要有一定的取舍。取舍中应注意提出专业建设的特色,充分扬长与恰当地避短相结合;

2、说专业PPT制作要增强形象性,多以图、表、图片、影音等形式展示,避免大段文字出现。文字宜用口述。

(二)对说专业人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身体站直,面向专家;

2、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3、恰当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眼神、手势、语调、面部表情等),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4、时间安排合理、妥当。

(三)对专家现场质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对专家的提问要安排专门记录人;

2、对专家的提问要尽可能与以问答,对专家的指正应当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据兄弟院校经验,专家提问可能不仅针对汇报人,可能会请系领导、团队成员、现场其他人员作答,因此第三部分深度访谈准备内容,应做到人人熟悉,尤其系领导、专业带头人以及教学秘书。

第三部分

深度访谈准备

(专业剖析应掌握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专业定位

(1)与本专业相关的产业在福建省的基本情况分析(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年完成产值、人员结构、近三至五年的人才需求量)。

(2)本专业与全省同类专业比较中所处的位置、优势与不足(或体现差异竞争,或品牌特色优势)。

(3)简要谈谈专业调研时,所调研对象有哪些类别,为什么选取这些类别的调研对象?不同调研对象所调研的重点各是什么?

(4)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来支撑?

(5)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如何体现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首岗/后继岗定位/预计多长时间、多大比率可向其他岗迁移);

(6)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是什么?

(7)请简要谈谈本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需求的?

(8)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学生的高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高技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关于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1)该专业有专业课程几门?其中核心课程有哪些?核心课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学习领域是如何设定的?你认为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及主要判断依据是什么?

5(3)课程设置是如何为项目教学服务的?课程模块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4)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具体实施中,如何体现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5)本专业是否有精品课程?如何确保他们的有效应用?(6)请简述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过程?

(7)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中是如何合作分工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统一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8)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有哪些具体做法?企业在哪几方面参与了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是什么?

(9)本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是如何界定的?占总实训的比例?(近年来是否逐年提高?)

(10)以一门课程为例说明本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内容、教法、考核、成效)的具体做法。

(11)教学中是如何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请举例说明。(12)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是如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做过怎样的调研与论证?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向)是否有变化?主要变化和依据是什么?

三、关于校企合作

(1)请说明企业在本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参与的环节、内容、参与形式及成效。

(2)请说明本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主要管理流程和主要质量监控手段。

(3)本专业有哪些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的?

6(4)本专业的合作企业中,紧密型合作(或深度融合)有几家?是否紧密的依据是?如果要求对该专业所有合作企业进行分类,你会如何分类?

(5)你认为本专业建立长效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有哪些?

四、关于专业团队

(1)该专业有几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其职责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一个专业有若干带头人这一现象?

(2)请简要谈谈你们专业教学团队今年对专业建设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3)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如何组建、如何开展工作的?对本专业的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4)本专业企业兼职教师有多少,在聘请本专业企业兼职教师时,对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过哪些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实现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

(6)本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条件是什么?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7)如何有效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师的产学研能力?

五、关于教学质量监控

(1)说明本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2)你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体情况如何?

(3)本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吃苦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忠诚意识、创新意识等)?

(4)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就业率、对口率、就业岗位、半年及一年内的离岗情况)如何?(5)你如何看待“技能证书拿了N张,但实际企业需要的技能一项都没有”这一问题?

(6)你认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什么?(举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

(7)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商务英语说专业 篇6

又是一年高考季,如何选择就业前景好、收入高、同时又兼顾兴趣的专业将是家长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如何选择一个对的专业,它不仅关系到的就业,甚至会影响人一生。在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16世界一流大学校长论坛”上,有记者就如何选择专业及就业前景问题采访了八所国内外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在上海,做IT、医疗健康器械以及金融都是热门方向,现在的变化趋势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智能制造业也在变得热门。因此,每个城市、每个国家的热门就业方向一定是和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就业的总战略息息相关的。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对于不同的学校,选择专业有所不同。职业院校要求专业对口,对综合型大学来说,专业性越来越不重要。中国的综合型大学现在都在进行改革,把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成通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走上社会才会有更多创新潜力。南京大学进行‘三三制’教学改革,给予本科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本科生进校后以院系大类为单位进入“通识培养阶段”,为其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经过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最后,学生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学校提供针对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模块。这个制度我们已经实行了将近十年,效果很好。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篇7

一、理论基础

(一) 心理学理论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两大渠道, 视觉占83%, 听觉占11%。 在相同情况下, 相比单一感觉器官作用效果, 视听觉同时发挥作用的情况之下学习的记忆效果最好[1]。 英语视听说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大量、全方位地输入内容, 配合多种方式的输出活动, 使得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 从而取得相比以前单一模式的听力和口语课程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者需要与信息互动从而建构意义, 产生意义[2]。 学习就是一种基于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建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 利用学习资源, 根据已有知识通过与环境和他人互动, 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3]。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语言学习中, 教学实践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 但是该理论也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需要由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助手和推动者, 积极创造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环境, 参与学习者的互动交流, 促进其知识的构建。

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主张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建构。 要完成有效的学习, 教学模式就首先需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 创造利于其进行主动知识探索、意义构建的环境,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全方位协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建构, 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一) 教学材料

英语视听说教材是一种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集视、听、说三位一体进行教学的语言实践类教材。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 视听说教材在各类高校中也越发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教材市场的同类出版物中, 就英语专业而言, 比较知名的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英语高级视听说》, 《英语影视视听说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视听说教程》和《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等。 作为视听说课程的教师, 其首先需要意识到的是在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一本的平面纸质教材加一张多媒体光盘这样传统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视听说的教材应该全面化和多样化[4]。

对于资金充足、 技术力量雄厚的学院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教学网站, 结合纸质教材、学习软件和海量的网络资源打造立体化教材, 从而摆脱传统课堂内外的时空限制, 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多种渠道, 灵活手段给学习者提供基于自身学习特点和水平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和训练。 在无法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 教师需要更多依靠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纸质教材, 辅之与精心挑选的视频资料, 尽可能向学生提供语料真实、题材多样、内容新颖恰当的教材资料, 例如英美优秀影视作品, 新闻视频和TED演讲视频[5]。

(二) 课堂教学

视听说课程是融合视听说三位一体的语言教学实践, 它利用多种技术手段, 大量输入视觉和听觉信息, 力图创造出接近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 促进学生对视听材料进行理解、模仿、讨论和反思, 通过语言实践, 使得学生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的重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现其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比以前单一的听力课程, 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输入方式多, 技术手段多, 输入内容更多, 要求教师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规划。

整个教学流程可设定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环节。 首先是课前环节, 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学材料难易程度进行课前任务设计, 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预热活动。 从这一环节开始, 学生即处于教学情景之中, 主动利用教师发放和小组收集的资料进行语言实践, 为课中和课后活动的有效学习做好准备。 英语专业的视听说课程一周只有两个课时, 课堂时间相对紧促,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尽可能大的训练活动量, 建议对于即使学生比较熟悉的主题, 依然还是放入课前环节中, 只需要适当简化活动内容。 其次是课中环节, 授课中教师根据之前环节中的活动情况, 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进行简短汇总讨论, 进一步加深当前题材的认识和理解。 然后根据教学设计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运用视听材料展开相应各类语言输入活动。 在大量输入的同时, 课中环节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 通过角色扮演、研讨会、演讲、辩论、短剧等多种互动形式, 让学生进行高度仿真的语言实践。 在整个课中环节中, 教师以学习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学习策略类的引导, 使得学生了解, 主动运用和自我监控学习策略。 最后, 在课后环节中教师组织、协助学生进行活动总结, 任务评价和策略评估。 如果是具备学习网络的学院, 这个环节完全可以借助学习软件在线进行。 无论是在线还是线下的合作小组、师生互动, 这是视听说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评估让学生主动、积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对学习进程、目标实现、学习效果有较充分的掌握。 并且能够对策略的运用效果进行反思, 再反馈到下一个学习环节中, 形成良性循环、持久稳步的提高语言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结语

英语视听说课程将视、听、说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听力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通过丰富真实的语料, 灵活的教学手段,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满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培养要求, 使学生具备对各类视听材料既能理解, 又能进行自我观点表达的能力, 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6]。 因此, 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该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构建切实、高效的视听说教学模式。

摘要:英语视听说课程结合视、听、说三种方式, 运用多种活动形式,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文章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 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以期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Wilson, B. (E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M].New Jersey: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996.

[4]邓颖玲.网络环境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11) .

[5]卢婧洁.浅议TED演讲视频在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 2013 (3) .

专业课“说课”说什么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课 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能否吃透教材,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恰到好处地处理教材,是教师说好课的前提。具体来说,说教材要说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清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

说清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反映出该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是属于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或者是技能实训课;该门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等。

(二)说清本节内容在该课程中的作用

说清楚本节内容在本单元以及在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清楚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整体编排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增减、对前后知识的顺序进行了科学调整,教师还要说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调整的依据以及在以前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从而更全面地展示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及对专业体系的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本次课堂教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来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教师要说清楚本节课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掌握什么技能,养成学生怎样的职业素养等。

(四)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该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进行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着墨最多的地方;教学难点则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能力所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中时间和精力花得最多的地方,而教学难点有时则只需花少量的时间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对同一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基本相同的,但对同一类专业但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学难点有时候也可能会有不同,因此说教学难点时更要注意结合学情。

二、说学情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的原则,学情如何对于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至关重要。说学情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师要说清楚施教的对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一向是比较活跃的还是比较死板的,学生的基础如何,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何,学生整体是喜欢理论分析型的课还是喜欢实践操作型的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相关的课程、具有了哪些基础性的技能等,对特殊专业甚至可以特殊说明:如男女生比例、家庭整体经济情况、地方的特色产业等。切忌在说学情的时候都是千篇一律的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等大而空的话。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主要说清针对本堂课的不同内容“怎么教”的办法和“为什么这么教”的依据。教师要运用教学理论、依据教学目标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教法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具体在什么环节采用了哪些主要的教法;在这些教法的运用中教师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以及教师是如何合理运用教具、实习实训设施和电教媒体的。

(二)说学法。主要说清学生“怎么学”和“为什么这么学”。相对于学到了知识而言,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是否学会学习。要讲清教师采用哪些学习规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教师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等。

(三)说教法和学法的对应关系。说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说清教法和学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的教要紧紧围绕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

四、说教学准备

要说清楚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除了传统的教案外,还包括:

(一)是否需要学生课前准备:如预习,收集资料,准备实习工具、实习材料等;

(二)是否要安排特定的教学辅助对象: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学生分组情况;值班员、安全员、教学助手的明确等。这些特定的教学辅助对象是针对这一次课的,还是一直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等;

(三)教学辅助资料的准备:如项目任务书、学生评价表、教学录像等;

(四)教学设备的准备:如多媒体课件、演示设备、实习器材等。

五、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能体现出教师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以及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通过这个过程的阐述才能确定教学安排是否科学,教法和学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得到了突破,才能让评委全面了解教师真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说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清教学的整体过程:课前预习准备情况;教学开始时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如何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以及简单的板书设计等。说教学过程要把涉及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需概括介绍,只要讲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绝对不能像上课那样来说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融会其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三)说教学过程要讲清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要讲清楚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要讲清楚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六、说课后反思

该环节仅仅针对课后说课而言。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针对课前的设想和实际的教学过程相比较,然后总结出整个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找出值得改进的不足之处,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很多教师往往比较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而忽视了对不足之处的深入思考。在说课过程中,好的课后反思往往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能让评委眼前一亮。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形成的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光一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之处等方面深入挖掘,使教学反思更像是教学设计的“拓展延伸”,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说课的注意点

(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处理

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三者的合一。将教学内容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处理,既能反映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地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开发教学项目和组织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行为素养。

(二)说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悉专业课的评价标准。说课是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和学法的运用。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熟悉教育规律,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要清楚职业学校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技能人才,要注重专业课的教学特点,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寓德于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2.要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由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说课属于课后说课,说课是对上课的一种总结,因此教师要针对性地准备好各种材料,并在课后及时归纳整理:如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上课中用到的各种资料和工具,上课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性事件的记录,学生的作品等。

3.要准备好说课稿和说课PPT。教师在说课前要根据通知的要求准备好翔实的说课稿,并结合说课内容准备好说课PPT。说课PPT的版式要能突出重点,不能过于花哨,特别是要注意说课稿和说课PPT的关系:说课PPT要提纲挈领,简洁明了,说课稿应该是对说课PPT的解读和有效补充。

(三)要注意说课和讲课的不同

讲课面对的是学生,重点要放在教什么上;说课面对的是同行,重点要放在为什么这么教上。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概括介绍即可,不必展开讲解。要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流水账式的呈现方式。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分强调教学理论,脱离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设施设备的实际,使说课变成假大空式的演讲。说课的理论依据要结合说课的过程依次呈现,使教例与教理有机结合;教法和学法要互相对应,使师生活动相互呼应。

(四)要注意说课的教态

1.要注意说课的言谈举止。教师要仪表端庄大方,语气得体、简练准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说课时辅以必要的手势,避免给人动作僵硬的感觉。说课的语言要简练,前后的连接要紧凑,过渡要自然,避免平白的叙述,尤其是要避免口头禅式的叙述。

2.要把握说课的节奏。教师在说课中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的处理,要突出一个“说”字,要避免给评委在背稿子或者读稿子的印象。一定要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有理有据地依次道来。说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要注重和评委的交流。教师在说课的过程中不能拘谨,要表现出轻松的神态,要多注意和评委目光的交流,要使评委感受到说课教师的自信和能力。

(五)要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很多教师往往在说课中忽视了板书的整体设计,更有少数教师觉得:我要阐述的知识已经在课件中全部体现,就用不着再去设计板书了。高效的板书能简洁明了地体现出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思路,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教学脉络和知识要点,而课件虽然是按照教师的设计来整体展开,但前面的知识要点往往会随着教学的深入而被学生遗忘。因此,教师在说课的最后还是要简要叙述一下板书的设计,尤其是对板书中知识架构的脉络、重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加以说明。

专业课的说课是对专业课教学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是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措施,是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方便途径,也是展示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窗口。通过“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引导教师提升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深入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出一批职业教育品牌教师。

上一篇:学校迎新生的欢迎词下一篇:公司教师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