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精选16篇)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1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的高考概率解答题是高考的六道大题之一,也是难点之一.由于其题型变化多端,故很多学生经常容易混杂,甚至束手无策.本文旨在通过题型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构架,从而使学生胸有成竹,对概率题答题有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解高考概率问题,首先要分清问题涉及到的概率类型,如等可能型,互斥型,相互独立型,还有几何概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平时做题的时候广泛使用表格法,使有关内容、解题方法和技巧一目了然;从浩瀚的题海中归纳、总结出的题型解法,对解题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用系列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诠释,对掌握这方面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高中数学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高考数学统计题
(1)随机抽样
①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②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③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④能通过试验、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数据。
(2)用样本估计总体
①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②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⑥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
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高考数学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题
(1)①通过对高中数学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高中数学概率题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2
近几年的高考填空题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多了一些创新题型, 如何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完成一道填空题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法、分析法等等.
1.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 运用定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知识, 通过变形、推理、计算等得到正确的结论.
例1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 F2, 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
解 如图1, 在△F1PF2中,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知
2.特殊值法
根据题设条件的特征, 选取恰当的特殊值进行计算, 从而得出结果.
例2 不论m取何值, 直线 (m-1) x-y+2m+1=0恒过定点, 则这个定点坐标是____.
解 取m=1, 0两个值分别代入直线方程, 得不同方程为-y+3=0和-x-y+1=0, 解得交点坐标为 (-2, 3) .
3.特例法
选取满足题设的一种便于计算的特殊情况来求解, 从而使计算简化.
例3 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 且∠A1AB=∠A1AC, 点A1到底面ABC的距离等于点A1到侧面B1BCC1的距离, 则A1A∶AB=____.
解析 本题可选用正三棱柱, 使计算简化.如图2, 过点A1作A1O⊥B1C1, 垂足为O, 则A1O为点A1到侧面B1BCC1的距离.
又根据题意, 设AA1=A1O=a.
又 △A1B1C1为正三角形,
∴可得
4.数形结合法
根据题目条件的特点, 做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像) , 然后通过对图形 (像) 的分析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4 若实数x, y满足等式 (x-2) 2+y2=3, 则
解
5.构造法
根据题设条件和结论的特殊性, 构造出一些新的数学形式, 并借助于它认识和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方法.
例5 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 2, 3, 4的4个盒子里, 则只有一个空盒的放法共有____种.
解析 符合条件的放法是有一个盒中放2个球, 有2个盒中各放一个球.因此可先将球分成3堆 (一堆2个, 其余两堆各一个, 即构造了球的“堆”) , 然后从4个盒中选出3个盒各放一堆球, 依分步计数原理, 符合条件的放法有C24·A34=144 (种) .
6.极限位置法
选取满足条件的极限位置来分析题目, 从而使题目易于分析.
例6 如图4,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点M∈AB1, N∈BC1, 且AM=BN, 有以下四个结论: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平面A1B1C1D1所成的角为0°;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
解析 在BB1上取一点Q, 使
如图5, 则平面MNQ//平面A1B1C1D1, AA1⊥平面MNQ, 所以AA1⊥MN, ①正确.让M点无限接近点A, 点N无限接近点B1, 此时A1C1与MN异面, 所以②不正确.由①知③正确.让M点无限接近B1, N点无限接近C1点, 此时A1C1与MN相交, 所以④不正确.正确答案为①③.
在此列举了填空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而近几年的高考中, 填空题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增加了许多创新题型, 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 有时可能要多种方法相结合, 做题时注意选择最优方法.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3
【关键词】新课标;选做题;技巧;思维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公布实施,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选做题的考查,这部分试题特别突出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第一部分 技巧介绍
在解答高考选做题的时候,准确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以下介绍三种技巧。
1.直接法
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数学中的公理、公式、性质和法则等,都是由定义与公式推导出来。定义是千百次实践后的必然结果,它科学地反映和解释了客观世界的本质,简单说,定义是基本概念对数学实体的高度抽象,所以用定义解题是最最直接的解高考选做题的技巧。
2.寻找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解答数学选做题时,有的题目除了给出已知条件外,另有一些已知条件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题者反复弄清题意及其有关概念,认真分析已知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再运用适当的方法完善解答。有时找出隐含条件成为解题的突破口。
(1)条件隐含在已知条件中。有些高考选做题出给出已知条件外,在已知条件外还包含着隐含性条件,若解题者不注意观察分析,会受局部满足感的驱使而产生错误。
(2)条件隐藏在概念中。有些高考选做题所提供的数学概念本身就包含着隐含条件,如高考选做题三个重要内容:平面几何证明题、不等式、极坐标,这些隐含条件不依赖于题目而独立存在,因而要求解题者在理解题意的同时,还需要做到概念清晰。
(3)条件隐含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高考选做题若选择恰当的方法,则在解答过程中会发现对问题的解决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一旦挖掘出隐含条件问题迎刃而解。
3.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三点:
首先,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
其次,是恰当设参数、合理运用参数,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
最后,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部分 思维介绍
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数形的结合。新课标下的高考选做题看起来似乎特别难,其实这些题目80%都是基础题的拼接与升华,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下介绍两种思维,对于梳理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1.如何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首先,在审题的时候,主动地去理解几何对象的本质。这是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基础和落脚点。
其次,完成好几何问题向代数问题的转化,还要善于将几何性质通过代数形式表达出来,在做高考选做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联系平时常见到的典型几何特征性习题进行联系。
最后,重点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平面几何证明、三角函数和向量三个知识点为基础考查点的综合。
(2)以不等式、解析几何和函数三个知识点为基础考查点的综合。
(3)以极坐标、平面几何和不等式三个知识点为基础考查点的综合。
2.如何将“代数结论”向“几何结论”的转化意识和能力
首先,猜证结合的数学思想。高考突破高分很大一部分靠选做题的正确解答,而选做题的靠什么思维?不难回答:“推理”。真正的推理只有两种:一是猜(数学猜想似真推理),二是证(证明推理)。
其次,研究问题的条件时,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可画出相应图形或思路图帮助思考。因为这意味着对题的整个情境有了清晰具体的了解。
最后,尽可能从整体上理解题目的条件,找出特点,联想以前是否遇到过类似题目。仔细考虑题意是否有其他不同理解,以利于解题思路展开。
第三部分 介绍新课标下高考选做题的模拟考查
本部分重点介绍新课标下高考选做题的模拟考查。
首先,注意数学高考是120分钟,卷面总分值150分,解题速度慢就是“隐形失分”,所以提高选做题以外的题的解题速度,就是对解答选作题至关重要的技巧。
其次,对于每一次教师提出的选做题的模拟考试,学生应当真正身临其境地面对,把自己当成真正的高考考生来认真答题,充分运用本文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技巧以及思维方法,做完后认真总结,只有总结了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具有应对高考选做题的对策。
最后,教师应当分析历年出现的选做题,罗列知识点,分门别类给出学生具体的考点介绍,考查知识点,在宏观方面把握选做题的大方向,在微观方面掌握解答选做题的技巧和思维,我们相信高考选做题再也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李昌杰.《数学思维的作用与培养》[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1).
[2]王晓峰.《浅谈管理高考数学难题的解题策略》[J].
[3] 李明. 论数学思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8).
高考数学概率几何解题方法 篇4
(2)整体平衡,重点突出:对直线、圆、圆锥曲线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遗漏,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考查时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并保持必要深度。近四年新教材高考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类型:
①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类型未定);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问题(含切线问题);
③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问题;
④与曲线有关的几何证明(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
⑤探求曲线方程中几何量及参数间的数量特征;
(3)能力立意,渗透数学思想:一些虽是常见的基本题型,但如果借助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就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答案。
高考化学大题解题技巧 篇5
化学科目失分主要有六个原因:审题不仔细,概念不清楚,实验不重视,思维不敏捷,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因此,考生审题要很仔细,不能答非所问。
化学大题
基本上都是实验性,填空性,计算性的题目。有一定的探究性,高考往往考出平时咱们做的并不多的有点偏离大众的题目,但是这些题目的问题的答案都最终会回到大众化的知识当中。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6
实验综合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高考再现率为100%。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解决实验综合题,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理解实验原理。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化学实验方面的应考能力有质的飞跃,归纳总结了以下几个步骤供学习参考。
一、导气管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则应“粗”进(同样利用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三、气密性的检查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7
一、学生解答主观题时的常见错误
(一)审题不清。
对材料的中心思想、层次把握不准,抓不到材料的主旨,从而用错观点或者只沾一点儿边。
(二)照抄照搬书本知识,没有联系背景材料。
对材料型主观题没有理论联系材料,既有原理分析,又要结合材料,而是原理与材料脱节,泛泛而谈。
(三)分不清主次。
答题主次不分,层次不明,不该答的也答上,费时费力却没有成效。
二、题型分类
按设问角度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什么”为主的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解题思路为:
(1)反映了的现象包括经济现象或政治现象,注意分别反映和共同反映的不同,侧重从材料和图表中直观看到的,注意层次性。
(2)说明了什么问题包括实质或本质。需要自己总结出来,一般而言,要一分为二:既有成就,又有问题,往往是纵向有进步,横向有差距。
(3)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
(二)“为什么”为主的问题。
1.……的必要性:常见设问语气有:“……的理由?……的依据?……的原因?”解题思路为:
(1)理论依据:常见语气为“……决定的”(有时也称为必然性)
(2)现实依据:从正面看,常见语气为“……需要”“……的客观要求”。从反面看,主要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危害。(有时也称为紧迫性)
2.……的重要性:
包括地位、作用、意义。常见语气有“……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有利于……”。
(三)“怎么样”为主的问题。
1. 设问常为:有什么意义?影响如何?
2. 解题思路:
(1)从内容上,意义可包括经济意义(国家、企业、消费者);政治意义(国家、党、公民、人民);现实意义(热点)。
(2)从逻辑上讲,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微观到宏观,从地区到国家再到世界(内到外)。
3.答案特点:正面材料习惯用“有利于……”的语气;反面材料习惯用“损害了……”。
(四)“怎么做”为主的问题。
1. 设问语气为“如何做到……”、“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处理……?”。
2. 答案特点:这是问答题中要求最具体作答的设问,一定要把课本理论和试题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3. 哲学上的题目往往以方法论为主。
(五)常见的设问。
1. 如何认识(如何看待)某种现象?可看成上述四种设问的综合。
答案包括:(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3)有什么影响(积极、消极)?作用及地位如何等。
(4)如何解决?采取的措施、解决的方案。
注意:
(1)具体题目不同,答案的侧重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以分析原因为主,有的可能以解决措施为主。
(2)如何看待可分成两层:看———怎样认识、待———怎样解决。
2. 得到什么启示(启发)。
答案包括:(1)谈谈对材料的认识———启示是什么?(2)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启示怎么做?
(3)答案语气:“启示我们……”、“要求我们……”、“做到了……”。
(4)哲学角度最常见:启示是什么———原理、方法论———启示怎么做?
(六)图表题。
第一步:审设问(根据有效信息确定范围、类型)
第二步:审材料(审图表)、连教材。
一审表头———明确材料指向、范围。
二审表格内容—横比、纵比、横纵交叉;从材料到问题、从现象到本质。
三审表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表的补充说明。
第三步:组织答案
简要分析:
第一步:审设问(根据有效信息确定范围、类型)。
范围:经济常识中经济体制问题。
类型:“是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审图表)、连教材。
第三步:组织答案。
三、解题注意的问题
(一)审题要准确。
审题一定要仔细,明确题目的要求,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分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的设问角度;分清政治学科内经济、哲学、政治的不同范围;文科综合中还要区分开政治、历史、地理不同学科。
(二)解题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能答成纯理论,没有本题的材料;也不能只答材料,丢掉课本理论;要作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要过好日子,离不开理财,要答好卷子,离不开“理材”,即理和材料相结合。
(三)答题要规范。
1. 答案段落化。
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2. 段落要点化。
答案要简明概括,抓住要点。答案力求清楚,有层次,没有必要在某一点上花费很多的笔墨,一般三四句即可。同时力争多角度考虑,一般不少于两个要点。
3. 要点条理化。
应用知识点要有条理,一个主观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不能相互“串门”。正式答题之前,可利用草稿纸,先列出提纲,以增强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化。
4. 语言科学化。
语言要严密,使用科学术语,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篇8
历史材料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题型。它本身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它将课外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因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而经久不衰,倍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历史材料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很大。如何做好材料题,提高历史得分率,是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注意答题步骤
遇到材料题,有的学生写上就去读材料,殊不知这是错误的答题方法。解答材料题,首先是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读材料的过程中勾勒出其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然后根据关键字、词、句子,联系所学知识,最后作答,写出要点。这种答题方法不但易于把握问题的要害,而且还可以节省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一些与问题关系不太紧密材料的阅读时间。
二、注意仔细审题
学生审题不仔细,从而导致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不透彻,最后答非所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分率极低。原因主要有:一是文科题量太大,材料题有五道,特别是做到后来的选做题,很多学生已经没有充裕的时间,他们大多来不及认真思考就下笔答题,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竟然把选做题都选错了;二是考生根本不会审题,题目材料多、图表数字多,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更不会仔细分析设问及其类型。
材料题中的很多信息不是平白无故就放上去的,比如材料的出处有可能就隐含着一些有用的暗示信息;材料中的省略号也值得注意,有时设问要回答要点,省略号前后就是暗示分开来的要点。
在材料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种类型的设问:“据材料XX”,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这一关键信息,也根本不看材料就下笔答题。其实,在回答“据材料XX”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到材料里去寻找答案、归纳要点,说白了,这种类型的题就是送分题。一般情况下,材料都是给出了充分的隐含信息的,如果学生认真一点,基本上就能从材料中归纳出答案来的,也很容易拿到相应的分数。
三、注意分值设置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这个分值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也是做好材料题的一个关键之处。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试卷一般每个要点1分,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有一个要点2分的情况出现,选做题中大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出现的分值是3分的话,就是要答出3个要点,不可能答出两个要点,一个是1分,一个是2分这样的组合的。
在根据分值答题的时候,要尽可能把组织的答案要点写得详尽一些,得分点多一些,不要因为答题分值是2分,认为自己答出2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老师评卷其实就是找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交集,所以写要点的时候要尽可能多那么一两点。当然了,要点多的话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绝对不能长篇大论。
四、注意答题规范
做材料题必须要做到答题规范化,如果阅卷老师看到的是潦草不堪、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条理的答卷,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
要想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必须做到答题规范化,即“三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标上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此外,还要注意答题空间的合理安排。
五、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9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例如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话说知音》这篇散文是以作者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并“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技来之不易,怎能因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因此,本题的答案为:(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例如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高二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篇10
高二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a、三角函数与向量解题技巧
平移问题:永远记住左右平移只是对x做变化,上下平移就是对y考点:对于这类题型我们首先要知道它一般都是考我们什么,我觉做变化,永远切记。
b、概率解题技巧
它主要是考我们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三角函数的化简问题看,同时可能会涉及到正余弦考点:对文科生来说,这个类型的题主要是考我们对题目意思的定理,难度一般不大。理解,在解题过程能学
只要你能熟练掌握公式,这类题都不是问题。会树状图和列表,题目也是相当的简单,只要你能审题准确,这类题型:这部分大题一般都是涉及以下的题型:题都是送分题;对理
最值(值域)、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平移科生来说,主要注意结合排列组合、独立重复试验知识点,同时会问题等要求我们准确掌握分
解题思路:布列、期望、方差的公式,难度也是不大,都属于送分题,是要求第一步就是根根据向量公式将表示出来:其表示共有两种方法,一我们必须拿全部分数。
种是模长公式(该种方法是在题目没有告诉坐标的情况下应用),即,题型: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都是求概率,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另一种就是用坐标公式表示出来(该种方法是在题目告诉了坐标),不过要注意我们曾经
即在这里遇到过的线性规划问题,还有就是篮球成功率与命中率和防第二步就是三角函数的化简:化简的方法都是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诱守率之间关系的类似
导公式(只要题目出现了跟或者有关的角度,一定想到诱导公式),题目。
解题思路:
第一步就是求出总体的情况
第二步就是求出符合题意的情况
第三步就是将两者比起来就是题目要求的概率
这类型题目对理科生来说一定要掌握好期望与方差的公式,同时最重要的是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法。
c、几何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主要是考察咱们对空间物体的感觉,希望大家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培养一些立体的、空间的感觉,将自己设身处地于那么一个立体的空间中去,这类题对文科生来说,难度都比较简单,但是对理科生来说,可能会比较复杂一些,特别是在二面角的求法上,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理科生能对两个面夹角培养出感情来,这样辅助线的做法以及边长的求法就变得如此之简单了。
题型:这种题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证明题,也就是证明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第二类就是证明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第二就是计算题,包括棱锥体的体积公式计算、点到面的距离、有关二面角的计算(理科生掌握)解题思路:
证线面平行如直线与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面中找到一条线与平行即可(一般情况下没有现成的线存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面做一条辅助线去跟线平行,一般这条辅助线的作法就是找中点);另一种方法就是过直线作一个平面与面平行即可,辅助面的作法也基本上是找中点。
证面面平行:这类题比较简单,即证明这两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线对应平行即可。
证线面垂直如直线与面:这类型的题主要是看有前提没有,即如果直线所在的平面与面在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垂直关系了,那么我们只需要证明直线垂直于面与面的交线即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说直线所在的平面与面是垂直的关系,那么我们需要证明直线垂直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即可。
其实说实话,证明垂直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一般都有什么勾股定理呀,还有更多的是根据一个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这个面的任何一条线)来证明垂直。
证面面垂直与证面面垂直:这类问题也比较简单,就是需要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即可。
体积和点到面的距离计算:如果是三棱锥的体积要注意等体积法公式的应用,一般情况就是考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难度的,关键是高的寻找,一定要注意,只要你找到了高你就胜利了。除了三棱锥以外的其他锥体不要用等体积法了哈,等体积法是三棱锥的专利。二面角的计算:这类型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噩梦,其难度有二,第一是首先你要找到二面角在什么地方,另一个难度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
二面角(面与面)的找法主要是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找到从一个面的顶点A出发引向另一个面的垂线,垂足为B,然后过垂足B向这两个面的交线做垂线,垂足为C,最后将A点与C点连接起来,这样即为二面角(说白了就是应用三垂线定理来找)
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法:一般应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面积法,正余弦定理等。
高二数学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成绩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5)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8)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9)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高中数学常考知识及解题技巧
1、函数
函数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方程或不等式
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初等函数
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的不等式
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参数的取值范围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问题
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曲线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离心率
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问题
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问题
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
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
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换元法
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6.二项分布
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7.绝对值问题
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8.平移
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19.中心对称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11
1.非语境类
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但作为排序训练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掌握好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技巧。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
(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判断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答案。
[例题]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简析]做题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也明显不适于做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应当在②后,对②中的“不同的景观”进行解说 ;然后③句过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因此,D项正确。
2.语境类
这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谐调的考查。从命题的形式上看,这类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设置语境,即提供出具体的上下文;一类是间接设置语境,即按特定的要求调整语序。这两类题从具体操作上又有所不同。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就其连缀的基本技巧分别予以说明。
A.直接设置语境类
由于设置了具体语境,这类调整语序的题目在具体完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与上下文的衔接问题。否则,即使内部排序得当,也会因与上下文衔接不当而功亏一篑。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需按三步进行,即内部连缀排序、分析整体语境、审查调整确定。
(1)内部连缀排序。首先对需要排序的各句进行分析,依照前文对“非语境类”排序的有关方法,对语句进行初步排序。
(2)分析整体语境。内部连缀排序,只是对需排序语句的初步层次性整理,是否合理并符合要求,还要看一看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整个语段的基本内容、层次顺序、观点倾向等。
(3)审查调整确定。在对整体语境把握的基础上,贯通总体思路,理顺语段层次。经过审读分析,可最后确定答案。
[例题]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 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简析]首先对所提供的四个语句进行排序。这几句话主要描写的是:人们很勇猛,行动很迅速,为什么?是因为“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因此,④句应放在首句的位置。下面的几个语句应注意前后承接,通常思路为:先不顾疲劳,再行动。这样,②句应放在行动性较强的① ③句之前,结合四个选项,初步选定C。然后分析整体语境。整个语段表达的意思是:野营队来到村里,然后抢收。这样,来到村里——听到广播——不顾疲劳——扔下背包——投入战斗,自然连贯,语意贯通;①句自然作“投入战斗”的状语,排序基本确定为④ ② ③ ①。最后再审查调整。经过语境分析,句间关系分析,确定无误。
B.间接设置语境类
此类题虽然无具体的语境设置,但是有明确的要求限制,因而,排序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到这些要求,然后再进行排序。下面结合有关试题具体分析。
[例题1]根据表达需要,恰当排列下面语句的顺序。
A.离闹市很远
B.这地方
C.因为
D.一直未被人注意
E.保守的成分很多
要求:①强调地处偏僻是造成一切的原因,②强调此处比较保守,③解释此处为什么不被注意,④一般地陈述这地方为什么落后。
[简析]①②均要求强调一定的内容,因此应当首先考虑如何强调的问题。一般来说,总要把强调的内容放在句首(定语后置表强调例外)。①中要求强调的是“地处偏僻”这一原因,因此应当把C—A放在句首,其余项依据逻辑顺序则为B—E—D,那么第①题的答案就应该是C—A—B—E—D。同理,第②题就应当是B—E—C—A—D。
第③题的要求是解释“不被注意”的原因,就应当把要解释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解释。据此,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就应当是B—D—C—A—E。至于第④题要求“一般地陈述”落后的原因,那么就该按照通常先因后果的顺序排列为B—C—A—E—D。
[例题2]根据题目要求,排列下面句子。
A.又有情韵
B.与一般的通俗歌手完全不同
C.表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D.李娜的演唱高亢粗犷
要求:①强调李娜的演唱特点,②强调李娜与一般歌手的区别。
[简析]对上面四句的语序排列,要求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排列顺序。要“强调李娜的演唱特点”,排序为D—A—C—B;“强调李娜与一般歌手的区别”则排序为B—D—A—C。
总结这种间接设置语境类题的排序方法,应当是:①弄清题目要求;②进行局部连缀;③根据要求最后排定次序。
【专项训练】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各地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这辽阔的天地间。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3.在横线处填入的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股掌中并完全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 、 、 、 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类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高考数学填空题的解题策略 篇12
一、特殊化法
当问题的结论唯一或答案是一个与题中参数(位置)无关的定值时,可以采用特殊化法,即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数列或特殊图形等求出结果.
例1如果(1-2x)2011=a0+a1x+a2x2+…+a2011x2011,则a1+a2+a3+…+a2011=____.
分析:根据已知等式为恒等式,对任意自变量的值等式都成立,故可取特殊值求解.
解:令x=0,则(1-2x)2011=a0,所以a0=1.再令x=1,则(1-2x)2011=a0+a1+a2+…+a2011.
即-1=a0+a1+a2+…+a2011,
所以a,+a2+a3+…+a2011=-1-a0=-1-1=-2.
点评:解此题用的是特殊值法.
例2若一条直线与一个正四棱柱各个面所成角都为α,则cosα=______.
解:(特殊图形法)取特殊的正四棱柱——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对角线与各个面所成角相等为α,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面对角线为,体对角线为.又正方体的棱垂直相应的面,解直角三角形得.
二、归纳、猜想法
这种方法是具体到一般变换.即由几个特殊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推广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由归纳、猜想得出结论.
例3 (2011年高考陕西卷)观察下列等式
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为______.
解:第n个等式为n
仔细观察前四个等式的规律,其特点是:第n个式子中,左式从n加到2n-1,再加到3n-2,一共是2n-1个数相加,右式是2n-1的平方.
三、巧用规律
例4已知函数,那么=______.解:因为,所以
解:因为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发现.运用规律求解十分简捷.
四、巧用转化法
例5 (2009年全国高考卷Ⅰ)若,则函数y=tan2x·tan3x的最大值为______.
分析:因为,所以tan2x<0,求y的最大值,即求的最小值.
当且仅当有最小值所以y有最大值-8.
五、巧用函数方程
例6如果f(x+y)=f(x)f(y),且f(1)=2,则有的值等于______.
分析:满足函数方程f(x+y)=f(x)f(y)的函数是指数函数f(x)=ax,逆用幂的运算法则切入可解.
解:由函数f(x)是指数函数,由f(x+y)=f(x)f(y)可导出,故.于是
所以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用幂的运算法则
六、巧用恒等式的性质
例7设n∈N*,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______.
解:设一元二次方程x2-4x+n=0的二整根为a、b,则有x2-4x+n=(x-a)(x-b)=x2-(a+b)x+ab,则有a+b=4,ab=n.
依题意,知a、b只可能为1或3及二重根2,故n只可能为n=3或n=4.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x2-4x+n=x2-(a+b)x+ab是恒等式.由恒等式的性质得a+b=4,ab=n.
七、巧用构造法
例8使不等式9n+10n<11n成立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______.
解:不等式9n+10n<11n可化为.
构造函数,可得函数f(x)为减函数.
因为<1.
所以n的最小值为5.
八、巧用变标法
例9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an+2=3,则a2009=______.
解:因为an·an+2=3,所以(1)用n+2代替(1)中的n,得,所以.(2)
由(1)和(2)得an=an+4.
于是可知数列是周期数列,其周期为4,故a2009=a1=2.
点评:待解数列题中具备n的等式,常用有关n的整式代替等式中的n得一个新等式,两式相减为解题创造条件的方法,叫变标法.它是解数列题的一种技巧,应注意掌握.
九、巧用换元法
例10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解:设,则,原不等式化为,化简整理得y2-2y-3<0,解得-1
由,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解之,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评:通过换元可把某些无理不等式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可简化运算.
十、数形结合法
例1 1若α、β、γ满足cos2α+cos2β+cos2y=1,则tanαtanβtany的最小值为______.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cos2α+cos2β+cos2γ=1,可联想到长方体的对角线与其共点的三条棱的夹角的余弦的平方和为1,于是构造长方体ABCD-A1B1C1D1.对角线为AC1.(如图1)
设AB=a,AD=b,A1A=c,从而有.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即tanα·tanβ·tanγ的最小值为.
十一、巧设方程
例2已知抛物线y2=4x,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解:(根据结论巧设方程)过点P(4,0)的直线方程为x=ky+4,代入抛物线方程并整理,得
y2-4ky-16=0 (1)
则y1,y2是方程(1)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y1+y2=4k,y1y2=-16.所以.
当且仅当k=0时,的最小值为32.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篇13
填空题“直扑结果”
填空题和选择题都是属于客观性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不计较同学们的解题步骤,最在乎的是同学们的答案,只要答案对了,那么分数也就到手了,因此,在解答这些题目的时候,要正确,迅速,稳定,心态一定要好,不能够马虎,不能粗心。
解答题“步步为营”
成人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篇14
年成人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分值占比比较大,其次就是解答题,成人高考数学选择题一般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考点,总体难度不大,成人高考数学解答题是2021年成人高考数学试卷中比较难的,下面我们来看看2021年成人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每题5分,17题,共85分)
1、一般来说前面几道题非常容易,可以把4个选项往题目里面套,看哪个答案符合,就是正确答案。
2、据统计:17题选择题,ABCD任意一个选项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为3-5次。那么同学们:
(1)一题都不会写,也一定要全部的答满,不能全部写一样的答案这样会一分都没有
(2)只会写1-2题,剩下的15题都写跟自己懂写题的答案不一样的选项,这样至少可以得20分。例如,会写的题一题选A,一题选B,那么不懂写的15题都写C或者D。
(3)懂写3题以上,看看自己懂写的答案中ABCD哪个选项出现的次数少,那么不懂写的题目都写那个选项,这样至少可以得30分以上。例如:懂写6题,答案分别是AAABBC,那不懂写的就都写D。因为A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一般不超过5题,现在已经写出三题选A了,从概率的.角度来说A多会再出现两次,而D则会出现3-5次。
二、填空题(每题4分,4题,共16分)
一般出现其中有一题答案是0,1,2的可能性很大,实在每题都不会写,就4题都写0或1或2,但写1的概率相对0、2会高一点。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把0,1,2套进答案可能是整数的题目里面试试,这样运气好就能做对一两题。
三、解答题(49分)
完全不懂也不要放弃解答题的分数,解答题的特点是一层一层往下求解,终求出一个答案。解答题的答题步骤。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篇15
1 高考数学选择题概述
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属于中低难度的试题,仅有个别题属于较高难度试题,且在一般情况下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在选择题中,考生需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项两个方面所提供的已知信息进行解题,大多数题可以利用解题技巧进行快速选择,节省书写解题过程所耗用的时间。高考数学每道选择题几乎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可以有效地检验考生的数学思维层次以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推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高考数学选择题作答时,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考生应具备以下三点必要条件:其一,准确性是解答选择题的基础条件。由于选择题不可以设置中间分,所以一旦选择错项,就会全题失分。这就要求考生应严格、仔细审题,深入分析题设的已知条件,运用正确的数学方法进行推演,避免出现疏漏之处。在选择答案后应认真检验,以确保其准确性;其二,迅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保障。在高考中,由于考生在各题型之间安排时间不当,而造成超时失分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建议对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作答时间应控制在40分左右,解答速度越快越好,为后续填空题和解答题提供充裕时间。但是,一定要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速,每道选择题应在2~4分钟内完成;其三,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是保证选择题解答快速和准确的关键所在。每一个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所以,考生应针对题目要求灵活选用最为便捷、高效的解题技巧,化繁为简地进行解答。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解题技巧不是独立存在的,考生应学会综合运用解题技巧,以利于高质量地完成作答。
2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运用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对于能够定性判断的选择题,应避免使用繁杂的定量计算解答;对于能够利用特殊取值来判断正确选项的,应避免使用常规方法解答;对于能够使用间接解法探求正确答案的,应该避免使用直接解法;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选择题,应选择最为简单的解题方法。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
(1)直接法。直接法是以题设的条件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相关的性质、概念、法则、公式以及定理等数学知识,经过缜密的推理以及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并对照选项作出相对应的选择。这种解题技巧常用于涉及性质、概念的辨析或是运算程序较为简单的选择题目,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2)代入验证法。代入验证法是将选项中所罗列的答案依次代入题干进行验证,观察其结果是否满足题设的条件,而后选择符合题设要求的选项。在运用这种解题技巧时,如果能根据题意判定依次代入的顺序,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速度,从而节省答题时间。
(3)分析排除法。分析排除法是利用选择题的答案为单一解的特征,即每一道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从而判定题设条件与各选项之间的关系,经过严密地分析、推理、判断、计算,将与题设相矛盾的选项进行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定性型或不易求解的单项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准确性。
(4)估值推算法。估值推算法是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近似值推算,以此判断与哪个选项相接近,或者是将题设条件和结论与选定的一个数值进行比较,进而探求正确结论。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比较数值大小或确定位置的选择题。
(5)特殊取值法。特殊取值法是运用取特殊值(所取值要尽可能的简单)代入题干中进行探求,进而快捷、清晰地得到正确答案。特殊值一般包括特殊的数值、图形、位置、点、函数解析式等。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题设条件具有普遍性而结论具有确定性的选择题。
(6)图解法。图解法是依据题设条件或结论中与之相关的几何意义,画出图形或各种图像,通过借助几何图形具有的直观性,从而判定已知条件与未知答案间的联系,迅速、直接地找到正确答案。这种解题技巧必须使学生具备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函数图像掌握扎实,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画出简图来帮助探求正确结论。
3 解题技巧在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的具体运用
3.1 直接法的运用
例题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a1a2a3=5,a7a8a9=10,那么a4a5a6=()。
例题解析: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得知,a1a2a3、a4a5a6、a7a8a9是等比数列,利用等比中项可以直接求出a4a5a6=。
3.2 代入验证法的运用
例题2函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为()。
例题解析:将各选项值逐次代入,当x=-π/2时,y=-1,可以得知x=-π/2是对称轴,又因为该题为单选题,所以此题答案为A选项。
3.3 分析排除法的运用
例题3如果cos(-80°)=k,那么tan100°=()。
例题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k为正数,tan100°为负数,从而排除A、C选项;再由正切是正弦与余弦之比可以得知分母中应该含有k,所以将D选项排除。
3.4 估值推算法的运用
例题4设a=log32,b=ln2,c=5-1/2,则()。
例题解析:通过指数和对数互写可以得知3a=2,eb=2,因此,3a=eb,进而估算得知a<b;将c、a与1/2之间进行比较,已知,因此c<a。综上所述得知c<a<b。如果此题利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和换底公式进行一步一步演算的话,就会耗费做题时间。
3.5 特殊取值法
例题5设n是正偶数,则0+2+…+2+=()。
例题解析:对n取特殊数值,当n=2时,代入40+22=2,故此排除选项A、C;当n=4时,代入40+42+44=8,故此排除选项D,所以此题应选择B。
3.6 图解法的运用
例题6设非零向量a、b、c满足|a|=|b|=|c|,a+b=c,那么<a,b>=()。
例题解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得知a、b可以构成菱形的两条相邻边,并且以a、b为起点处的对角线与菱形边长相等,因此选择B。
4 结论
总而言之,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应是充分挖掘题目的个性特征,利用题设暗示信息,选择和运用与之相匹配解题技巧,探寻简便解法,以提高解答数学选择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为后续试题的作答节省时间。
参考文献
[1]白永庆.高考数学选择题的特点与常见题型[J].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07(5).
[2]陈彩堂.巧思妙构繁重求简—高考数学选择题解法技巧例析[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1(1).
[3]蒋李萍.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0).
[4]董桃红.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J].空中英语教师,2011(1).
[5]郑文平.浅析高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J].新校园(下旬刊),2009(8).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篇16
关键词 新课标;复习;技巧
从这两年的新课标卷历史学科的材料题上看,出题者试图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了学生通过读图、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语言组织和书面表达能力。与2010年的材料题相比,2011年试卷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将原分值为37分的材料题拆分为两道题,而新增加的论证探讨开放性试题将更加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2011年高考真题来论述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一、注意审清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根据问题种类选择解题思路
审题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将问题的关键词用笔做好标记,以便在读材料时能准确定位答案。其次,看清题目最前面的限定语,如是“根据材料”则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经过提炼转化即成标准答案;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那么最终答案还需加上课本上的内容。最后,注意问题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问背景(条件、原因)、问内容(特点、特征、观点等)、描述事件或其过程、问意义(作用、影响)、和比较异同。实际上,中学采用的教材的编纂体例以及老师授课流程都采用这种基本模式,不难分辨。
二、根据材料后的问题对其进行解读,根据时间、空间、衔接词语、段落、分号等因素将材料分层,并用笔画出关键词语
如段落较长,则可能一至三句话为一层,段落很短就一两句话甚至一段就是一层。阅读材料时,除了厘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的解题切入点,还要特别注意用引号引用的词语或句子、数字、事物和现象的列举等,这些皆可能是解题的关键部分。
三、根据问题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运用已经学过的课本知识,将课本与材料紧密结合后进行组织答案
描述问题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用词准确,将最想说的话写在前面,书写答案时要有序号、有段落。
四、解决论证探讨开放性试题时,要注意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贴近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如2011年41题要求书写历史小论文,需要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建议用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看这道题,或者运用全球史观的历史理论方法,千万不要局限某些权威著作的观点,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后能用较丰富的史料来支撑自己主要观点即可。
以下是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第40题第一问: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照“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管理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二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该问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问的关键词为“秦至唐”“官员选拔”“德才观的变化”, 且答案应全部在材料中寻找。阅读材料时按照朝代的变化将材料一划分为四层,分别是第二句为第一层,其它三层为第三、四句,第五句和第六、七句,据此概括提炼后形成答案的前四点。材料二是描述唐代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结合问题归纳中心意思即形成第五点。第二问回答变化原因,材料中的字里行间已有部分答案,如材料一的第二层的首句,作为上下层的过渡句,它显露出“变化”的原因:即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的结果。另外,我们既然是按照朝代的顺序划分的层次,那么每一个朝代的特殊性即不同的历史背景也会影响到“德”“才”观的变化。最后联系课本第一册第三节课“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部分总结出最后一个原因。
以上是用一个具体的试题来说明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和步骤,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推荐阅读: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08-27
高考数学题型解题技巧06-06
做数学题的解题技巧方法高考10-22
高考字形题解题技巧10-30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与解题技巧介绍10-01
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07-19
高考数学压轴题08-23
高考数学考试技巧05-30
高考数学的应试技巧09-17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和经验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