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规教学大纲

2024-09-10

建筑法规教学大纲(精选8篇)

建筑法规教学大纲 篇1

建设法规学科总结

工程造价

本着学好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意识的目的,本人在建设法规中不断强调依法工作,依法维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的强化维权和规范施工的重要性,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知识的应用的好处和成本,加强学生的畏法、敬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规范地开展了系列化监理知识课堂问答活动,努力提高课堂知识的质量。本学期我从认真准备(学习、思考)——实践(实践探索)——研讨(研讨、交流)——总结(总结、反思)四个环节开展活动,使自己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较好。

3、学习新课改和诊改精神,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各种资料,学习了新课改和诊改等现代教育理念,端正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促进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关注学生发展,追求课堂实效”,不断反思实践教学内容,使教学资源精细化

4、认真完成的备课、听课,吸收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5、结合工程案例不断的进行专业分析,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6、结合专业考试要求,不断深化法规的专业深度,让建设法规知识应用性更强。总之,在学校领导教研组的帮助下,本人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本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各个年级的成绩都比较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我要继续的努力工作下去,把我们的学校工作继续的做好下去,我相信未来我们学校一定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随着计划教育的深入改革,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教好他们,把他们都培养成国家的栋梁,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们都应高认识到。

建筑法规教学大纲 篇2

《建筑法规》课程是建筑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 课程的开设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课程的开设也丰富了建筑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其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课程内容不仅有国家颁布的最新的建筑相关法规, 还有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建筑工程相关纠纷的处理, 课程既具有法规类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 又具有工科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具有很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性[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建筑类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触到我国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最新法律、法规知识和操作实务,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树立法律意识, 守法维权。

2《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本课程认知

学生对课程认识存在误区, 主要表现在:1) 学生对教材的认识, 由于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条文和相关条文的解释和应用, 教材缺少工科学生熟悉的公式、图表、计算、绘图, 所以学生就认为这是文科的法律类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2) 课程课时的设置, 环境因素, 传统的意识等原因也造成了学生认为法规课可学可不学, 缺乏法律意识, 缺乏对现实建筑工程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建筑纠纷的了解, 缺乏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敏锐性, 意识不到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就可能避免一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事故以及建筑纠纷的发生。

2.2 课程内容的设置

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内容涵盖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从建设工程的立项到最后工程的竣工验收, 涉及工程建设一系列的程序相关的法律知识:审批立项的管理法规, 城市规划法, 土地管理法, 建筑企业的资质、工程合同、工程的承发包、工程监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等, 建筑法规涉及的内容繁杂, 数量众多。

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 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总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前面的知识点常常会联系到后面还没有讲授的部分, 而这种联系又是不可避免的。教材的设置知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相关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述, 没有一个合理的逻辑顺序, 没有把相关知识点做很好的衔接, 授课如果没有逻辑性和恰当的知识点的衔接, 学生在听课时就会有许多疑问, 这就给教师讲课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3 沉闷的课堂氛围

建筑法规所讲述的均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法律法规条文, 虽然不深奥, 但是对这些习惯了图表、公式、计算、绘图的工科学生来说, 纯理论的法规条文就显得抽象枯燥, 再加上传统的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大多数按照教材中的法律条文来讲, 讲课的内容就会单调沉闷乏味, 假如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学就变成明显的单向性, 学生被动接受,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性思考, 也就造成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肤浅,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不愿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

2.4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把握

由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局限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对于建筑法规课程大多数教师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但在案例教学中, 复杂案例知识面覆盖太广, 学生分析讨论不全面, 随着课程的进展, 加入的案例如果比较复杂, 讨论和分析的时候就会出现较大的障碍[3]。这是因为复杂案例涉及的问题会涵盖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 一个有关工程质量的案例中可能会同时存在合同法律规范, 安全生产, 监理等相关法律问题, 课堂上如按进度加入案例, 会出现学生还没有学习到的知识点, 这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就带来了无法解决的障碍。若选择简单案例难度过小, 达不到应用和巩固知识的效果, 同时降低案例难度, 就会导致背景材料过于单一, 学生不用过多的思考就可以立即讲出案例症结所在, 这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帮助并不是很大, 案例教学的优势就无法很好的体现出来;教师搜集法规案例主要通过互联网, 互联网上资源丰富, 但大部分案例来源复杂、专业性较强, 案例之间连贯性不够, 造成教师虽介绍了很多案例, 但由于案例的深度不够, 学生无法留下深刻印象。若选取历年注册证试题作为建设法规课程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是理想的办法, 但往往案例单一, 主要集中在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监理三方面, 远不能满足现有建设法规课程内容对案例类型的要求。

3《建筑法规》课程教学

根据近年从事建筑法规教学的经验和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 针对建筑法规教学过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调查研究, 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较合理可行的《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方法。

3.1 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高校改革的要求:“培养应用性的人才”这个战略思想。建筑法规依照这个战略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就是首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纠正认识的误区, 工程建设活动不仅是一个技术劳动的过程, 其成败不仅取决于技术, 法律对于工程建设活动的程序, 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资格、相互关系以及工程建设中各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范, 仅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远远不够, 熟悉建设法律知识是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必备前提。现在的工程建设活动都要求持执业资格证上岗, 取得这些执业资格证, 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让学生重视法规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然后在教学工程中通过优选教材,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能签订工程合同, 解决基本的工程纠纷, 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守法维权。

3.2 优选教材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多多少少存在崇拜教材的心理, 而法规教材的编写往往滞后于国家颁布的最新的同时又是最实用的法律法规, 所以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注重教材内容的实效性, 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同时选择带有实用背景的工程案例分析的教材, 这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利用法律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时, 查阅相关的法律颁布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案例的出处,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 拓宽视野, 克服学习法律知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思考的能力。

3.3“研讨式”教学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 既不能放弃传统板书式, 说教式的教学方法, 也不能完全依赖案例教学法, 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及法规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二者结合的, 经实践教学证明教学效果比较好的“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1) 研讨主线的确定。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找到课程研讨的主线, 对于法规课程的主线主要是按照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立项→计划部门审查→可行性研究→选择建设地点→勘察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审批→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施工安装→竣工验收。按照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 课前预习时首先给研讨小组布置相应的研讨提纲, 学生查找相关的案例, 找出相关的法律知识点, 提出问题, 课堂上每一个研讨小组根据自己案例, 分别讲述自己案例中相关章节的知识点, 等每个小组讲述之后, 由教师联系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案例讨论加以强调总结, 给出每一阶段的相关法规知识。

2) 研讨案例的选择。除了课下学生自主选择案例, 课堂上教师的课前研讨案例的选择也很重要, 因为只有教师选择了合适的案例, 才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效果就有了好的开端, 所选择的案例最好是新近发生的, 当前报纸媒体发布的, 广大群众都在关注的;上绪论课时, 就选择了2012年8月发生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被四辆重载货车压塌, 四辆货车冲下桥体, 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事件,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思索事件发生的原因, 学生很快就进入热烈的讨论中, 并积极发言, 最后教师引导学习法规的重要意义, 学生很快就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 其他章节的学习也是如此, 查找到最近的相关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的理解法规的含义和学习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同样教师和学生在课下都有查找相关的法律案例来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案例的查找是根据教师在课前给的研讨主题和相关的内容来确定查找的方向, 并且研讨小组要根据查找的案例, 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阐述的观点要紧扣教师给的主题以及要学习的法律基本原理, 教师查找的案例是总结性的、综合性的, 能对要学习的建设工程相应阶段的法律知识有一个系统连贯的把握。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研讨的积极性, 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总结性的引导案例, 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对枯燥法律条例的理解和掌握。

3) 研讨小组的确定。为了对比研讨课的效果, 在上课时摒弃了法规传统的大班课的做法, 以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 每班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 研讨小组确定也相对比较容易, 5人~6人一组, 5个~6个研讨小组, 研讨小组的确定是根据学生的意愿自由的组合, 并且鼓励他们给自己的研讨小组命名, 鼓励各组之间的竞争, 这样每一组都很齐心协力, 上课的热情很高, 学生的研讨兴致更高, 研讨时每个人都积极发言, 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每次讨论时出现不同观点时, 大家都争得面红耳赤, 发言时更是激昂慷慨, 真正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学生查找的相关案例也成为了教师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补充, 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经过两学期实践证明案例式研讨教学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思考实践动手的能力, 通过用往年的建造师考试真题进行测试, 学生法规专业课的过关率达到86.5%,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4 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因此考核时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 平常课堂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案例讨论时的发言是最终考核时的重要参考, 平常的成绩占总考评成绩的70%, 最后还会优选历年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的真题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评, 这个成绩占最终考评成绩的30%。这样的考核方式, 同样会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会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4 结语

本文根据《建筑法规》课程以及授课学生的特点, 通过灵活多变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建筑法规》课程,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佘立中.建设类专业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 :25-27.

[2]赵剑峰.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施[J].大连大学学报, 2008 (6) :121-123.

建筑法规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建筑法规 课程教学 实效性 具体方法

《建筑法规》课程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是以学生基础建筑法规知识的培养为依据,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建筑法规》课堂教學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的实效性低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其能够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符合,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二是教学编写内容落后;三是考核方式单一。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在进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活动时,仍然沿袭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化,过于重视法条的阐释。这样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无法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经费、设备和课时安排的影响,部分教师将该课程作为理论课,无法安排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进行实验教学。此外,教师在对《建筑法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重视,难以科学应用模拟法庭、研讨式、辩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教学编写内容落后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现有的教材内容的编写无法及时更新,内容相对滞后。同时部分教材对系统性和理论性知识较为突出,但是无法结合学生的特点编写合理的基础法律理论知识,导致其内容与实践教学不相符,缺乏可读性和实践性。

(三)考核方式单一

对于建筑法规的考核方式而言,其仅仅只是进行单一的期末考试和理论知识考核,这样只能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加以了解,而无法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全面反映。除此之外,难以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企业评价等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难以将所学法律知识加以内化,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加强《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强化启发式教学

要想加强《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应保证师生共同选择教材。对于《建筑法规》教材而言,其应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加以重视,不能完全偏向于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司法案例应尽可能符合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司法概念与技能,并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罗列使,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材的选择中。此外,对于新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等,应将其纳入到《建筑法规》课程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方式,通过知识考评、报告考评、过程考评和成果考评等强化中介性考评。这样能够将静态评价转变为动态的教学评价,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考核活动中,促进过程考核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实现中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融合。此外,教师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模拟操作情况、案例分析、讨论表现和课堂发言等,进行学期教学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情感态度以及思考过程加以全面体现。

(二)加强体验式教学

1、案例和法律热点问题分析

由于法律法规理论相对较为枯燥,教师在《建筑法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典型案例和法律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或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使其主观能动性加以发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模拟职场

对于《建筑法规》中招投标的相关法律知识而言,其具有记忆量大、程序复杂以及理解难等特征,因此教师可以有效采用模拟职场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监督组、咨询组、评标组、投标组与招标组等。其次让学生对职场招投标工作加以模拟,并且投标组应有效掌握投标的技巧,根据预决算知识对投标书进行合理编写;招标组应发布招标工作,对招标中存在的疑问加以解答。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职场训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3、现场参观

由于建筑工程安全法律法规涉及较多的内容,其需要较大的记忆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现场参观的方法,对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准备等知识点进行现场的全面讲授。同时让学生担任项目经理、工程师、安全员等角色,对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加以了解和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教学编写内容落后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启发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保证师生共同选择教材,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艳芹. 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研究[J]. 山西建筑,2015,05:222-223.

[2]陈良金. 关于增强《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 门窗,2015,02:240-241.

[3]李秀红. 高职院校建筑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0:86-88.

[4]黄洁丽. 《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 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12:123-124.

《建筑物理》教学大纲 篇4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建筑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Physics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授课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表现方向)开课教研室: 建筑设计表现 学时数: 36学时 学分数: 2学分

课程性质: 限修专业课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后续课程: 建筑设计 执笔人: 王子佳 审核人: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表现方向学生的限选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声、光、热等室内设计所涉及的物理性质的专业知识,了解建筑物理是一门对人们生活环境起到重要影响的学科。它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理论性等综合特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建筑物理在建筑空间中所起的作用,为今后能表现出合理的建筑物理环境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2.知识要求

了解一定的建筑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如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和建筑热工学以及它们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形态。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理学的兴趣和为今后在建筑设计表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建筑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树立“绿色建筑”的意识。(2)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徒手、计算机表达不同建筑空间的物理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物理环境概论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的关系,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模式的关系,建筑环境对人的交流行为、健康行为的影响,建筑物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第一篇 建筑声学

第一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计量与人的听觉特征。第二章 吸声与隔热

4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的作用和分类,多孔吸声材料,空腔共振吸声材料,薄膜、薄板吸声结构,其他吸声结构。

第三章 室内声学与音质设计

4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声波在室内反射与几何声学,室内声音的增长、稳态和衰减,混响和混响时间计算公式;室内音质评价标准,厅堂容积的确定,厅堂的体形设计,室内的混响设计,室内电声设计,各类厅堂的音质设计。第四章 噪声控制

4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噪声评价方法和指标。第二篇 建筑光学

第五章 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眼睛与视觉、材料的光学性质、视度及其影响因素、颜色。第六章 天然采光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光气候和采光标准、采光口、采光设计、采光计算。第七章 建筑照明

4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人工光源、灯具、室内工作照明、环境照明设计、绿色照明工程。

第三篇 建筑热工学

第八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建筑中的传热现象、维护结构传热基础知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室内外热环境。

第九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稳定传热,周期性传热与热惰性指标简谐热作用下平壁、温度波在平壁内的衰减和延迟等特点。

第十章 建筑保温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特殊部位保温设计、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第十一章 建筑防热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窗口遮阳、房间的自然通风、自然能源利用与防热降温、空调建筑节能设计。第十二章 建筑日照

2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日照的基本原理、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2.时间分配和进度

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2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建筑光学和声学为教学重点,怎样让学生理解及应用为教学难点,为此,要结合多媒体等形象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前面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以及后续的《建筑设计》等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与重叠。本课程注重讲授建筑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授课重点在于基本理论讲授,而后续的《建筑设计》侧重单项建筑设计的实例教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建筑设计表现、景观设计表现及室内设计表现环境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材

《建筑物理》

邢双军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2)主要参考

《建筑声环境》

秦佑国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筑光环境模拟》

云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热环境》

叶歆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要浓缩重点,概括应掌握的内容,突出一般性原理的知识内容。(2)课堂教学与课下作业结合,可适量留些专题作业以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分析能力。

(3)在相应的时段内,可结合教学内容,做些演示(幻灯、多媒体等)以活化、丰富教学效果。

建筑速写教学大纲[大全] 篇5

一、编制教学大纲的依据:

根据华夏学院是原画专业、动画专业以及建筑漫游专业课程目录和专业介绍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专业教学计划及与先进和后继课程的关系;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并考虑到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制了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建筑漫游专业必修课程。速写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艺术院校进行基础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速写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自身固有的生命力表现出完整的内容,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是学生进行创作,艺术构思的一种主要手段,同时速写也是锻炼手力、眼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课程教学任务和基本要求

1、教学任务:

速写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写实能力,而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思维活动,所以要求在速写教学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以惊奇和发现的眼光观察客观物象良好素质。探求其本质特征和视觉价值,使观察超出表象更具尖锐性和敏感性,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就包含在观察、体验、发现和表现当中。

2、基本要求:

建筑速写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学院教学的规范性、严格性、系统性融入本工作室的总体教学之中、前期侧重基础性素描训练.在写生训练中强调对基本规律的认识,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方法。通过临摹、写生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趣味,强调对客观物象特殊的把握,并逐步体现教学特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知识、课堂讨论、临摹、写生、自学。(1)理论知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阅读参考文献、书籍为辅。

(2)课堂讨论:课前由教师布置内容、提供参考文献,学生自己准备,课堂上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3)临摹:在讲授过程中,针对建筑结构、线体组合临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及认识建筑各部分的能力。

(4)写生:由教师布置写生内容,提出重点,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写生任务。(5)自学:由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来督促学生来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

教学需要:画架、画板、铅笔、钢笔、速写夹、速写纸等。

五、考试要求:

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考试。

本课程总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命题要按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即能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又能考核其能力发展水平;即能保证有效、可靠,又能有代表性和辨别力。

每次考试结束后,都要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实用性程度,是否达到了测试的目的,为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和命题积累经验。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要求:

从造型的角度去认识客观物象的形体、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以自由、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补充课堂教学。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传授知识和培养智能的辩证关系,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实际来教授学生,学生应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讲授方法应灵活多样,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联系实际。教学重点:

从造型的角度去认识客观物象的形体以及线条等视觉要素以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价值和作用,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教学内容:

一、课堂讲授部分:8学时

二、实践部分:52学时

训练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手眼结合的能力,达到稳、准、快速捕捉对象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通过速写懂得整个画面的构成的重要性,培养构成意识与能力。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知识、课堂讨论、临摹、写生、自学。(1)理论知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阅读参考文献、书籍为辅。(2)课堂讨论:课前由教师布置内容、提供参考文献,学生自己准备,课堂上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3)临摹:在讲授过程中,针对建筑结构、线体组合临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及认识建筑各部分的能力。

(4)写生:由教师布置写生内容,提出重点,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写生任务。(5)自学:由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来督促学生来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外教学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养成课外自学的主动意识,积极探索。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另外,教师要有计划对课外作业进行检查和点评。对课外作业的内容尽量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教师不应对其限制过死。思考题:

1、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速写的本质是什么?

2、速写和其他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3、建筑速写应表现的内容。

课外阅读书目:

《建筑速写》 江西美术出版社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篇6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含工程造价、监理工程师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使从事建筑施工与管理工作同时具有建筑给水与排水、消防、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等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专业很好协调配合的问题,并且在节省资源和减少结构破坏影响都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建设设备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原则、简要计算方法、应用材料设备及建筑设备和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了解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具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功能、特点、性质和业主的特殊要求进行建筑设备选型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决策咨询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建筑给排水设备安装(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给排水系统常用管材,附件和器具,给排水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掌握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教学重点: 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教学难点:掌握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学习情境1 给排水系统常用管材,附件及器具 1.1 管材 1.2 附件

1.3 卫生器具

学习情境2 建筑给水系统 2.1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 2.2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2.3 建筑给水方式 2.4 升压给水设备

学习情境3 建筑排水系统 3.1 排水系统的分类 3.2 排水系统的组成 3.3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3.4 屋面雨水排放

3.5 污水局部处理设施

学习情境4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4.1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及内容 4.2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举例 学习情境5 给排水工程安装与土建配合 5.1 卫生间布置要求

5.2 给水管道布置、敷设与安装 5.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

项目演练

1.1 单元式卫生间给排水系统安装 1.2 选择卫生器具,给排水管道,附件 1.3 选择安装机具

1.4 安装操作工艺方法和步骤 1.5 水压试验及灌水试验 拓展提高

拓展1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拓展2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第二章 建筑供暖设备安装(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供暖管道,散热设备及供暖系统附属设备,掌握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施工图识读。

教学重点:建筑热水供暖系统、供暖施工图识读 教学难点:掌握供暖施工图识读

学习情境1 供暖管道,散热设备及供暖系统附属设备 1.1 供暖管道基础知识 1.2 供暖管道 1.3 阀门 1.4 散热器

1.5 供暖系统附属设备

学习情境2 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2.1 两种典型的热水供暖系统 2.2 热水供暖系统的布置形式 2.3 其他供暖方式

学习情境3 分户热计量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3.1 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

3.2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学习情境4 建筑供暖施工图识读

4.1 建筑供暖施工图制图的基本规定 4.2 建筑供暖施工图的表达特点 4.3 建筑供暖施工图组成 4.4 供暖施工图示例

学习情境5 供暖工程安装与土建,装饰专业配合 5.1 热力引入口的安装与土建的配合 5.2 散热器安装与土建的配合 5.3 管道安装与土建的配合项目演练

2.1 单元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安装图识读

2.2 选择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管材,分集水器及附件

2.3 选择安装机具

2.4 安装操作工艺方法和步骤 2.5 管道冲洗及水压试验 2.6 回填及面层施工 拓展提高

拓展1 小区热力站设备与施工图识读

拓展2 集中供热热源设备与施工图识读 第三章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通风空调系统常用管材,部件及通风设备,通风空调与土建,装饰专业的配合;掌握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通风与空调施工图识读。

教学重点: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通风与空调施工图识读.教学难点:掌握通风与空调施工图识读.学习情境1 通风空调系统常用管材,部件及通风设备 1.1 通风空调系统常用管材 1.2 常用风管的连接方式

1.3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备和部件 学习情境2 通风系统

2.1 建筑通风的主要任务和功能 2.2 通风方式的分类 2.3 通风系统的组成 学习情境3 空气调节系统 3.1 空调系统的组成 3.2 空调系统的分类 3.3 空气处理设备

学习情境4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识读 4.1 设计说明

4.2 空调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4.3 送、排风平面图 4.4 空调平面图 4.5 设备材料表 4.6 大样图

学习情境5 通风空调与土建,装饰专业的配合 5.1 通风空调风管的布置 5.2 管道与建筑的配合 5.3 空调设备与建筑的配合

项目演练 某宾馆空调系统安装实例 3.1 某宾馆空调系统风管安装图识读 3.2 选择空调风管加工机具 3.3 风管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3.4 风管加工制作工艺方法及步骤 拓展提高

拓展1 空调冷源设备

拓展2 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燃气供应设备安装(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室内燃气供应系统,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图识读.教学重点: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图识读.教学难点: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图识读.学习情境1 室内燃气供应系统

1.1 燃气的种类和特性 1.2 室内燃气管道的组成 1.3 室内燃气管道的安装 1.4 室内燃气管道阀门的安装 1.5 燃气表、灶具的安装

学习情境2 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图识读 2.1 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图的组成 2.2 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项目演练 单元式住宅厨房间燃气系统安装实例 4.1 单元式住宅厨房间燃气系统安装 4.2 选择燃气供应管道设备及附件 4.3 选择安装机具

4.4 安装操作工艺方法和步骤

拓展提高 城市燃气供应系统 1.燃气管网的分类

2.城市燃气管网系统及选择

3.城市燃气管网的布置 第五章 建筑供配电设备安装(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常用的低压电器与照明设备,建筑电气安装与土建,装饰专业配合;掌握供配电与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建筑电气施工图识读。

教学重点:供配电与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建筑电气施工图识读

教学难点:供配电与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建筑电气施工图识读 学习情境1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配电系统 1.1 电力系统

1.2 电力负荷的等级划分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1.3 建筑供配电系统 1.4 建筑照明配电系统 1.5 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学习情境2 常用的低压电器与照明设备 2.1 低压电器 2.2 电光源和灯具

学习情境3 防雷接地系统 3.1 雷电的危害

3.2 防雷装置的组成及安装 3.3 防雷措施

3.4 电气装置的接地 3.5 接地电阻的测量

学习情境4 建筑弱电系统

4.1 有线电视系统 4.2 电话通信系统 4.3 建筑广播系统 4.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学习情境5 建筑电气施工图识读

5.1 建筑电气施工图 5.2 电气施工图的识读

学习情境6 建筑电气安装与土建,装饰专业配合 6.1 电缆的敷设

6.2 照明配电箱安装的基本要求 6.3 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 6.4 灯具的安装

6.5 开关、插座的安装

项目演练 单元式住宅电气照明系统安装实例 5.1 单元式住宅电气照明实训安装图的识读 5.2 选择照明灯具,开关,插座及附件 5.3 选择安装机具

5.4 安装操作工艺方法和步骤 拓展提高

建筑法规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消防安全,世博建筑,消防指挥专业,建筑防火,教学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 消防安全十分重要, 而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有100多个场馆建筑, 很多场馆建筑为了能充分展示各国的文明发展史、科技进步水平、环境保护理念、城市建设规划等思想, 场馆建筑建设时建材耐火性能差, 建筑面积体量大, 结构耐火等级低, 电气线路复杂, 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突出。为确保展览期间建筑消防安全, 世博消防部门创新思路, 采用了一系列的新举措确保世博场馆建筑的消防安全, 为了贯彻消防教育“教为战”的思想和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要求, 笔者于2010年9月19日至23日代表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建筑防火教学组教员在上海消防总队及世博场馆内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 了解了世博场馆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参观学习了世博场馆建筑消防安全的新举措, 思考世博场馆建筑消防安全新举措对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消防指挥专业《建筑防火》课程教学的新启示。

上海世博场馆建筑消防设计面临的挑战

上海世博园区内的建筑分为永久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很多永久性建筑面积大、空间高、跨度宽。如世博轴地面建筑长度为900m, 宽度为80m, 总建筑面积为24.87万m2, 是世博会期间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中国国家馆是国家名片, 主体建筑高度69m, 裙房为中国地区馆, 建筑高度达13.95 m, 总建筑面积为16万m2, 世博主题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0万m2, 地下建筑面积为4.8万m2。世博会议中心建筑总高度39.5m, 地上建筑面积为10万m2, 地下建筑面积为4.2万m2。世博演艺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2.6万m2。与永久性建筑大体量的消防安全问题相比, 很多临时性建筑采用绿色环保天然的有机材料, 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低。给世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1. 防火分区难度大

有些场馆如果严格执行消防技术规范进行防火分隔, 会影响其使用功能, 例如中国馆组成部分的地区馆划分给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布展, 各地区展出面积均为600m2, 如果设计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 势必会影响地区各展厅的通透性和整体性。

2.安全疏散距离长

世博场馆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很突出的问题是展厅面积大、安全疏散距离难以满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 例如主题馆展览布展中设计有房中房, 是一个长达600m、高11m的架空参观步行通道, 增加了安全疏散的难度。

3.火灾烟气控制难

世博场馆建筑很多都是大跨度钢结构建筑, 由于体量大、空间大, 很难划分有效的防烟分区, 也很难按照规范设计防烟、排烟系统。

4.材料耐火性能差

在世博园区, 有许多外国馆建筑采用可燃或易燃的外墙和屋面建筑材料, 如西班牙展馆的外墙和室内分隔墙采用藤条, 英国展馆主体采用亚克力管和木材, 波兰展馆的外墙采用剪纸木板, 日本展馆采用EFTE膜结构, 挪威展馆采用木材支撑的膜结构等。而且在许多展馆的布展中, 采用大量的可燃易燃的布展材料, 更增加了建筑的火灾荷载。

5.电气火灾风险大

世博园区建筑的电气设计, 包括用电荷载、线径选择、线路敷设, 都是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 但在展览布展期间, 很多布展方为增加展览的视觉效果, 往往大量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灯光照明艺术, 因而用电设施器具大量增加, 展览运行时用电超负荷拉接临时电气线路的现象难以避免, 增加了电气火灾的风险。

6.布展没有消防规范可依

世博场馆的很多建筑本身存在消防安全设计的挑战, 但有些场馆后期布展中暴露的消防问题更突出, 如为实现布展中的艺术性, 大量采用各类高功率的灯具产生各种效果的灯光而不采用自然光;大量的多媒体展示技术使内部的电气线路复杂又超载。布展中各类设计、施工、建材供应商等使内部人员杂乱, 队伍管理混乱等。

世博场馆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新思路

上海消防总队根据100多个场馆建设中遇到的消防设计、管理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方法, 开创性地解决了很多困难。

1. 以书面的形式向世博局发函

为了让世博局客观地认识场馆建设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并得到建设单位的支持, 消防部门根据不同时期所暴露的不同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向世博局发函, 自消防部门进驻世博园区, 共发了三十几个函, 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的消防管理问题。

2. 制定消防技术规范

针对我国消防技术规范还没有临时建筑消防设计标准、展馆布展消防设计标准的情况, 世博消防部门多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制定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览建筑布展设计防火标准》, 为世博建筑消防安全把好了技术关。

3.签订承诺书

针对建设工地人员多, 施工队伍复杂, 建筑材料混乱、用火管理难以规范等特点, 世博消防部门除了派人24小时进行现场监督外, 还要求各施工单位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 为世博建筑消防安全把好了防守关。

世博场馆建筑消防设计审核的新举措

世博场馆建筑体量大、空间高, 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多, 给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带来许多新问题。世博消防部门以性能化防火设计为基础, 开创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1.防火分区技术

针对有的场馆如主题馆的体量大、空间大的特点, 世博消防部门在对其进行防火分区分隔时引入了三种新方法:一是设置“准安全区”, 将一些入口、休息厅的周边等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并采用不燃材料装修, 即作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 又视为一个准安全区域。二是设计“防火舱”, 即将建筑内局部设置的商务办公、零售、餐饮等用房, 采用防火分隔墙、坚固顶棚和甲级防火门将其与其他部位分隔。三是设置火灾隔离带, 即在大的展区与展区间应用防火隔离带的概念进行防火分隔, 将防火间距的技术应用到室内, 在展厅中间东西向设置通长9m宽的防火分隔带。

2. 安全疏散技术

很多展馆建筑由于内部面积太大, 使展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难以满足30m的规范要求, 为此, 通过消防性能化分析, 采取设置准安全区、地下安全通道、下沉式广场、室外平台等技术措施解决疏散距离过长的难题。

3. 综合运用多种自动报警技术

很多永久性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展厅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火灾探测产品。在普通场所按照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感烟或感温的智能型光电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在高大开放展览空间, 考虑到由于烟雾在上升过程中会随气流飘散, 传统烟雾报警器的寻址功能变得毫无意义, 同时展览宣传品等会阻挡红外对射式烟雾探测器的射线, 所以在高大空间的展区设置空气采样式烟雾探测系统, 以提高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灵敏度和有效性。

4. 灭火系统设置

场馆建筑的灭火系统主要由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大空间智能洒水灭火系统组成。有的建筑如主题馆占地面积大, 靠墙设置消火栓难以覆盖其保护范围, 所以在大面积展厅的地面设置管沟, 其内设置消火栓系统供水管。主题馆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为稳高压系统, 系统用水由喷淋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取。大空间智能洒水灭火系统设置在室内净空大于18m的场所, 上述三个系统分别设置相配套的室外消火栓。

世博场馆建筑消防安全新举措对《建筑防火》课程教学的启示

《建筑防火》课程是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消防指挥专科专业的必修课, 为适应大部分学员毕业后分配在基层消防中队从事部队管理和灭火、救援指挥工作的第一任职需要, 《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目标既强调理论性, 更强调基层建筑火灾扑救、建筑灾害救援的实践性。上海世博场馆建筑建设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消防审核中新规范的制定和新概念的引入, 消防产品使用中新产品、新设施的选用, 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新方法、新措施的使用都为《建筑防火》课程在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有新的启示。

1.对《建筑防火》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创新思维的启示

教学活动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员发挥主体地位的互动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课堂管理、知识传授、教学效果都有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要缩短《建筑防火》教学目标与消防部队第一任职需要的差距, 必须强调师资队伍自身的创新思维, 尤其是针对消防专科教育的生源来自基层消防部队, 大部分学员对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工作有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 而对防火设计规范和防火理论知识比较陌生的现实, 授课教师更应该学习世博消防部门引入新概念、采用新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精神, 本着“教为战”的思想, 更新教学理念, 使教学目标与基层消防部队的实践需要结合, 与基层消防部队越来越艰巨和复杂的灭火救援任务结合, 以满足社会发展人们对消防安全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2.对《建筑防火》教学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的启示

上海世博场馆建筑体量大、功能复杂、耐火性能差的建筑材料及新型建筑材料用量大, 建筑消防安全面临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火灾探测、烟气排放、灭火设施选择等一系列的问题, 世博消防部门面对困难, 创造性地引入了建筑内防火间距、准安全区域、安全舱等新概念, 启示我们课程的教师应积极追踪《建筑防火》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 在传授建筑防火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及时地补充介绍随着建筑的发展和建筑材料的更新, 建筑防火设计和管理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使学员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更有兴趣地去关注思考该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 这种思考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学员对书本知识的对比学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对《建筑防火》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的启示

传统的《建筑防火》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书本知识为主, 随着近年来教学组全体人员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 根据部队的实战需求和学员的基础水平探索适应他们学习的方法, 采用了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以问题为纽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采用了以再现案例、剖析案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但参考上海世博消防部门实施消防监督中充分调动被监管单位自我负责的新措施, 《建筑防火》教学中也可以更多地发挥教学中学员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参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 选择部分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目标让学员自主学习, 教师再根据对知识点、重点、难点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求知欲望, 在课程学习中不但愿意听内容, 还愿意思考和提炼知识点最终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

4. 对《建筑防火》教学管理创新思路的启示

上海世博场馆建筑立足消防技术法规, 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法对我们在《建筑防火》教学中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提供了思路。消防指挥专科专业的学员在基层的训练战斗中, 尤其是在平时的六熟悉工作中对建筑知识、建筑防火知识、建筑消防设施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中应努力建立起师生互动、信息互递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帮助学员在书本知识与实践认知间发现问题, 并通过思考和讨论, 研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友弟.上海世博会事故风险及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6.

[2]赵华亮.上海世博会展览建筑干挂立面外墙的防火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7.

建筑法规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制图  建筑CAD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6-01

一、课程特点

(一)“建筑制图”的课程特点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和基础性都特别强的课程,对于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等专业可谓万层高楼的基石。学不好这门课程,就不具备从事建筑行业的立足之本。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程,打牢专业基础,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形成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和绘图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再经过实践的反复锤炼,才能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完成符合要求的设计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筑CAD”的课程特点

与手工制图相比,CAD制图显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克服手工制图速度慢、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因此,“建筑CAD”这门课程应运而生。一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CAD软件进行制图;二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识图和绘图能力,使他们能契合建筑产业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建筑制图”与“建筑CAD”教學中存在的误区

(一)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生硬割裂开

首先,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将两门课程分开授课会占用大量课时,部分教师赶进度授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把两门课程生硬割裂开,既不利于专业之间的融合,更不利于充分利用两门课程各自具有的学科优势,严重降低教学效率。再次,许多高职院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建筑CAD”。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建筑学术背景,严重缺乏空间思维能力,也不能将“建筑制图”的精髓融入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大批懂软件的建筑外行。

(二)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粗放地组合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借鉴普通高校的模式,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适当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种操作的好处就是重视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门课程的重叠部分,使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不足之处就是,当“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粗放地组合成“建筑制图与CAD”这门课程后,课程中每一章节都会涉及很多内容,并且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这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而由于这门课程大多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这对于专业基础几乎为零的高职学生而言,显然是提出了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要求。

三、组合教学的设计

(一)正确认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筑CAD”不能离开“建筑制图”这一根基,不能缺少“建筑”两字,一旦缺少,就会失去“建筑制图”的精髓。应该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即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将“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计算机图形学中。

(二)从实践层面优化“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组合教学

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负责人,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厘清“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确定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而有的放矢,使两门课程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革新教学手段,不能一味地实施“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尤其在“建筑制图”基础上学习“建筑CAD”时,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安排任务,并遵循先手工制图、后CAD制图的顺序。

(三)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组合教学

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从教学内容方面入手,并结合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在优化“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适当地采取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

四、高职“建筑CAD”和“建筑制图”教学结合改革思路

(一)强调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制图方法技巧的掌握、绘图质量的提高和制图技术能力的增强,都依赖于一定量的实际绘图练习,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在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应配以大量的实际制图练习,强化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绘图技巧。在完成对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常规学习后,学校应开展工程建筑测绘实习。通过对所绘建筑工程样图的审查、纠正和完善,使学生对建筑制图的绘制技巧、识读方法和制图步骤形成系统的认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全面的专业图识读和绘制体系。

(二)加强实物直观教学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必修专业课,CAD建筑制图课程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具体的实物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校应尽最大努力安排学生去工程建筑现场见习或实习,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手工绘图教学

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制图逐渐地被计算机制图所取代。但作为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关键环节,手工制图在建筑工程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创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示范的绘图必须参照这门课程的国家标准,认真识图、制图和审图,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国标”意识。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种先进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毋庸置疑。首先,相比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在黑板上制图的时间,使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制图技巧和绘图理论。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而高效地向学生展示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识图、制图和审图的积极性。最后,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还原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展示施工建造的流程,使工程建筑图样更富实践性和实用性。

结语

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优化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组合教学,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建筑专业的课程改革,并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从事建筑行业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结合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205-206.

[2]刘艳军.建筑CAD与建筑制图融合教学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268+273.

上一篇:保靖县中医院简介下一篇:党代会专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