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教学研究

2024-07-13

《建筑制图》教学研究(共12篇)

《建筑制图》教学研究 篇1

摘要:本文从中职建筑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出发, 阐述了“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在分析中职建筑专业“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关系的基础上, 将两门课程进行融合, 并对这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中职建筑,手工制图,建筑CAD制图,教学融合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建筑工程建设需要, 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工学结合、必需、够用、实用"的课程教学理念不断被广大教师理解接受。而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教学就需要我们在找准中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增强学生的实训的有效性, 强调与前后相关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提高与企业单位的紧密联系度, 最终实现学生的所学即所用, 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职业岗位工作需要。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的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培养学生绘图与读图的能力, 并通过实践, 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并具备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手工制图是学习建筑CAD制图的基础、是学习好建筑CAD制图的前提条件。

一、“手工制图”涵盖的内容

(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图纸幅面及规格;线型及画法, 数字及字母的美术字;几何制图方法。

(二) 投影基本知识。投影方法分类、特性;正投影图中三视图的体系的建立及形成投影的对应关系;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三) 点和直线的投影。

(四) 平面图。

(五) 曲面图。

(六) 立体的投影与直线、平面与主体相交。

(七) 两立体相交。

(八) 轴测投影图。

(九) 视图、剖面图、断面图。

(十) 房屋建筑制图,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

“手工制图”渗透到建筑工程制图领域, 对于刚接触“手工制图”的中职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 包含很多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 解决建筑方面的表达语言, 以及空间想象力。

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 这两门课程是独立开设的, 这种分离存在很多弊端, 两门相关联的课程单独授课, 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教学效果差。将两门课有效整合, 合二为一, 进行一体化教学, 精简内容, 压缩课时, 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知识传授、能力与素质培养有效结合, 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和工作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手工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基本投影及作图等有关作图原理知识的难度很大, 学生对识图感到吃力, 单纯的讲授, 不但教师不易讲授, 学生也感觉枯燥, 课堂内容也难以消化吸收, 更不用说融会贯通和应用。同时建筑CAD制图并不能脱离基本投影原理、表达方式、国家相关的制图标准而独立进行, 在建筑CAD制图教学中,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二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手工制图是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基石, 计算机绘图是学习、绘制工程图的利器。若将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两门课进行有效融合, 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有利于内容的衔接,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绘制建筑图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有利于加强手工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出真正满足现代建筑制图行业实际需求的学生。

三、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及实施建议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一体化教学采用融合式, 即将手工制图和建筑结构CAD制图整合成一门课, 以各个知识点为模块进行设计, 同时进行建筑制图和建筑结构CAD制图的学习, 将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有效融入建筑制图的教学中, 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 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 两者兼顾, 做到以手工制图为基础, 以建筑结构CAD制图为辅助的最佳组合, 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 将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对原有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分为以下八大模块:国家标准;CAD基础知识和几何作图;点、线、面投影及三视图;基本体投影及简单图形创建;轴测图基本知识;组合体识图绘图及尺寸标注;专业建筑工程图样;综合训练。 (2) 在教学手段上, 利用多媒体授课和CAD软件、天正建筑软件授课相结合, 把两门课的内容按照知识点模块穿插结合。

四、建筑CAD制图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考核是终结性知识考核, 一张试卷定成绩, 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的结合教学还要对课程考核方式的实行改革,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均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 为实现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 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实现德育考核、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1.德育考核。课程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德育的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要手段, 通过课堂提问、出勤考核、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互评等内容体现。学生在学习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的过程中体会到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需要刻苦学习的精神, 而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靠平时积累。德育考核在综合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提高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

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制图基本理论知识、空间概念、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符号、线型、尺寸标注、各种图的投影原理, 建筑CAD基本知识、CAD文件操作、基本绘图的命令与编辑命令的功能等, 实行教考分离, 采用笔试与上机闭卷考试。

3.技能考核。技能考核由形成性实践考核和终结性实践考核两部分组成。主要由学生手工绘制建筑图作业成绩、综合实训周识图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绘制建筑施工图成果, 加上期末上机考核CAD制图操作成绩三部分组成。使用徒手、仪器、计算机三种工具专业绘制建筑施工图, 并以识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作为考核学生绘图技能的重点。适应建筑行业对学生快速表达设计意图、理解工程图纸和使用现代化绘图软件绘制建筑图的目的。

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制图内容是当今建筑制图发展的趋势, 将《建筑CAD制图》融入《手工制图》中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结合正确的制图理论、制图标准, 掌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软件高效快速绘制出建筑工程施工图技能,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结合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上将计算机绘图软件全面融入建筑制图相关内容中, 贯穿课程的全过程, 与尺规仪器绘图并轨进行, 从而达到手工绘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三种手段并用, 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达到建筑设计员的水平, 实现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结合课程的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付蓓.对《建筑制图》与《建筑CAD》课程相结合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 7) :108.

[2]李红群.AUTO CAD与建筑制图组合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 2) :168.

[3]任新花, 任家骏.高职建筑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J].机械管理开发, 2007 (4) :24~25.

[4]周浩.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结合教学的探讨.

[5]于坤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

[6]尚凤武《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建筑制图》教学研究 篇2

毕 业 论 文

题 目:CAD建筑制图教学方法探析

入 学 年 月___xxxxxxxx____ 姓 名__xxxxxx 学 号_ xxxxxxxxxx 专 业__土木工程

指 导 教 师_ xxxxxx

完成时间_xxxxxxxxxxxx

摘要:建筑CAD是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全方位的建筑设计与表达手段。建筑CAD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最终的图面效果上,如精美的平、立、剖面。目前,国内设计院的建筑施工几乎全部用AutoCAD制图。对《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本着注重实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建筑、规划设计、工程制图等领域存在的作用,通过学习掌握CAD的基本绘图方法及与其它应用软件(尤其是AutoCAD,3Ds MAX等软件)的关系,使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作用,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CAD建筑制图 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

目录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4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4 1.2 CAD课程安排不合理.............................................4 1.3 教材和教学模式问题............................................4

二、改革建筑CAD课程教学的必要性..................................5 2.1 从设计与表达的关系上看........................................5 2.2 以市场的角度介入..............................................5 2.3 从毕业生定期返校开座谈会的反馈信息看..........................5

三、CAD建筑制图教学的方法.........................................5 3.1 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5 3.1.1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教好CAD建筑制图课的前提 5 3.1.2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课时..................6 3.1.3 加强CAD软件的基础训练,提高操作技巧........................6 3.1.4 使建筑CAD制图课程与房屋建筑学、3Ds MAX等课程相结合.........6 3.1.5 强化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 3.2 通过改变考试方式、鼓励参与专业认证等手段增强学生能力..........7 3.3 “三段式”教学实践............................................7 3.3.1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3.3.2严格要求,做到训练有素,有法可依.............................8 3.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9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一、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不合理,原先的课程设置是第二学期上CAD绘图,而此时学生还在上计算机基础、建筑制图,学生识图、手工制图的能力还很薄弱,给学生计算机绘制专业建筑施工图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如有的学生把尺寸线当作图形线来画,CAD知识点和专业运用严重脱节。

1.2 CAD课程安排不合理

CAD绘图课程我校安排是一周四节课,分两次完成,一般的教学模式是上课两节,上计算机两节,但两次相隔时间较长,老师上过的内容学生不及时上机,容易遗忘,导致上课和上机效果都差。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教学时效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难以形成、提高。

1.3 教材和教学模式问题

一般教材的编写先是CAD中的各个知识点即命令使用介绍,然后再根据所学的CAD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专业中的举例说明,这也导致老师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跟教材编排顺序一样。审看整个授课过程,从理论上将,确实比较系统,先基础,后运用,这种方法如果针对CAD专业或和CAD专业比较接近的专业的学生、或层次较高的授课对象来说,也许是可行的,但目前我们面对的是非CAD专业的学生,其层次是强调动手能力的职高中专的学生。结果是,在第一阶段的知识点的授课过程中,面对没有任何成就感的各种命令的一次次地无聊的操作,致使大部分学生在这个授课过程中,对该课程的新奇感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再能培养学生对CAD这门课的兴趣,致使学生在后继的学习中,不主动,不积极,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等到了第二阶段的运用的学习时,是和实际挂上了钩,但前面所学,本来就不牢靠,再一下子要运用那么多的知识点于实际中,谈何容易,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此时,作为教师,由于课时的关系,在运用到某一个知识点时,不可能再利用时间重复 以前所说,很可能一带而过。最终结果是不能、或不能很好完成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改革建筑CAD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建筑CAD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角色

2.1 从设计与表达的关系上看

建筑CAD是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全方位的建筑设计与表达手段。建筑CAD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最终的图面效果上,如精美的平、立、剖面。目前,国内设计院的建筑施工几乎全部用AutoCAD制图。

2.2 以市场的角度介入

工程造价专业就是培养以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与控制为工作重点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等工作。在编制前,造价师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工程全貌,做到心中有数。

2.3 从毕业生定期返校开座谈会的反馈信息看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接触大量的施工图纸,倘若看不懂,自然就无法履行好施工图的预、结、决算等职责,一旦学生不能获得工作能力,他的发展谈何容易。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思考。

三、CAD建筑制图教学的方法

3.1 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1.1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教好CAD建筑制图课的前提

学校《CAD建筑制图》课内容较广。如果不分主次地讲解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重点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地增减内容,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专 业特点进行适当、合理的删减,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我校教师经讨论对《CAD建筑制图》教学内容作了一些改革尝试,相比之前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2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课时

对于一般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制图和帮助识图,对于设计方面要求不高,只是在规划和装饰专业才对设计作出较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可考虑在了解CAD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本专业软件的具体应用,重点讲授专业绘图的技巧,课时可以安排为40学时左右。此外,要协调好CAD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课顺序,如一般应安排在计算机基础、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学习。

3.1.3 加强CAD软件的基础训练,提高操作技巧

由于目前有很多专业绘图软件都是基于CAD平台开发出来的,集成度相对较高,在绘制图形过程中比较容易,因此许多学生从一开始就痴迷于这一类软件。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我一般都在后期布置学生绘制一栋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有部分学生就问是否可以用天正CAD来做,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CAD是所有这些软件的基础,如果把基础打好,在学习其他软件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上手,而如果直接接触这些软件,当遇到某些特殊问题时,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所以必须随时强调CAD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入理解CAD与其他相关软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CAD基础在弥补专业软件的不足中的重要性。

3.1.4 使建筑CAD制图课程与房屋建筑学、3Ds MAX等课程相结合

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制图只是设计思想的一种表达手段,要真正掌握专业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必须具有建筑设计概念。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制图知识的细化、升华和发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学得更加明白,是一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在建筑CAD的后期学习中,让学生用CAD绘 6 制一套有代表性的简单建筑工程图,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制图知识形成连贯的认识,提高对专业图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掌握CAD建筑专业图的绘制方法及步骤。另外也可通过对三维动画制作的演示,说明CAD制图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5 强化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和练习中有意识地布下疑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绘制墙体线时,首先讲到的是利用定义多线来绘制,然后在布置练习时让学生思考利用单线如何来绘制墙线,这样学生在上机实习时就想尽各种办法来实现,到下一堂课时再讲解利用定位轴线偏移来得到,然后再修改其所在图层,最后再通过修剪也可得到相应墙线。结果学生用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想法确实很有效,这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今后的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通过改变考试方式、鼓励参与专业认证等手段增强学生能力

传统的理论笔试考试加上机操作方法对于CAD软件学习的考评有较大的不足,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可以观察学生平时的练习熟练程度给予平时分,也可结合Autodesk公司的ATC认证考试和我国信息产业部的CAD认证考试的考核方式,利用ATC认证考试的题库考选择题,考核CAD的全面知识及应用技巧;也可现场绘制一张简单的建筑图纸,考核基本设置、绘图技巧,这样既考查了能力又考查了绘图速度,可以真实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程度。另外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Autodesk公司的ATC认证考试和我国信息产业部的CAD认证考试,取得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使学生的CAD操作水平得到权威认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使学生在就业中增加机会。

3.3 “三段式”教学实践

3.3.1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握好错综复杂的前五周基础内容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在CAD基础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学生作品、成果展示。利用多媒体网络配合计算机投影仪,就可以便捷地展示往届学生的作品,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把学生对新软件的陌生感、畏难情绪先行化解,引导到教师所教的CAD上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CAD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严格成绩考核,使学生真正掌握CAD技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告诉学生4周后的考核任务就是利用课外上机时间完成CAD创意画,并进行课堂点评。有了学习的目标,学生会主动看书、上网查找相关的创意话题,从而延长兴趣的持续时间,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在课堂评图时,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谁画得好,下了工夫,一目了然,对那些敷衍了事的学生是一种无言的鞭策。

3.3.2严格要求,做到训练有素,有法可依

(1)严格要求,做到训练有素,有法可依。经验表明,尽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因建筑项目类别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建筑施工图的表达还是“有法有式”的,关键在于掌握其逻辑模式,即无论简繁,均能举一反三,完整、准确、清楚地反映设计意图。

(2)掌握法宝———“快捷键”。在用AutoCAD绘制图纸时,要培养学生全部使用快捷键操作,速度高、效率好,且绘图规范,是专业绘图的科学方法,尤其到了教学的第三阶段,捷键绘图方式会大大省时、管用、受益。

强化练习、完善体系的第三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大量的房地产项目投入开发,老百姓天天在忙着买房装修,建筑行业也在持续发展。作为未来的造价师,不仅要从事土建方面的工作,可能也会碰到装修、园林、市政等方面的工程。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按照教学流程绘制第三阶段的住宅 建筑施工图外,还应教会学生识别部分装修、园林图纸。要求学生从网络下载CAD图库,根据AutoCAD设计中心在各个图形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住宅室内外环境的平面布置。其实建筑平面图与装饰平面布置图的形成方法是一致的,前者用于反映建筑基本结构,后者在反映基本结构的同时,着重反映室内外环境要素,如室外道路、绿化、家具与陈设、卫生洁具及所有固定的设备等。这样的平面布置图,使得学生的作品充满了灵气、充满了个性和人情味,避免了抄袭复制、千篇一律的弊端,更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了理性认识,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了命令,提高了识图的能力、掌握了绘图的技巧,提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

3.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这套绘图软件并能用它绘制建筑施工图,通过课上和课下的练习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如果要精通这门软件课,光凭课堂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利用AutoCAD提供的在线帮助和网络上的CAD论坛学习相关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QQ,对学生开展“远程协助”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加强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要想打动这些知识结构不全面、领悟和自学能力都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高职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教师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施工图中剖切面与平面、立面的对应关系,笔者借助SketchUp软件的简便操作,迅速地在建模的任何阶段形成直观的三维成品,解决了与学生及时交流的需要。该软件还可以通过移动和旋转改变剖面的位置,很方便地生成任何方向的剖面,形成供演示的剖面动画。SketchUp软件的这些功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主动性,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生动。在CAD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建筑专业的教师必须进行再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结论

《CAD建筑制图》作为土木建筑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应根据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进行创新,在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抓住CAD制图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培养具有扎实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德友.高职教育中制图“两课”教学改革初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9 [2] 孙刚.浅谈工程制图教学改革[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 王景阳.《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4 致谢

《建筑制图》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教学分析;模块化教学;形象化教学;全程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33-02

一、引言

《建筑制图基础》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成图的理论和方法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理解理论与方法,为绘制和识读施工图打下基础。建筑类专业学生分布在建设施工、造价咨询、设计、房地产、监理等岗位,无时无刻离不开图纸说明书,读懂图纸或制图决定其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学习此课程难度较大,无论是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还是期末考核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此课程被学生默认为最难学的课程。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推敲出几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欠佳的状况,使学生能学好这门课程。

二、《建筑制图基础》教学现状及分析

1.学生生源与心声分析。本电大从2008年秋季开始,专修《建筑制图基础》课程的班级有八个。其中,40%左右学生是建筑相关专业中专(职高)毕业,60%左右学生是其他专业或普高毕业。30%左右學生为25岁以下,45%左右学生为25岁到30岁之间,25%左右学生为30岁以上。其中有70%左右的学生在与建筑相关的岗位工作。从学习接受能力上看,在职电大学生与普通全日制学生比,无论是文化基础、年龄优势,还是学习精力都差很多;从学习态度上看,在职电大学生比网校学生态度端正,实际在学习上所花精力也多,真正想充实知识,提高学历的电大学生还是不少。

2.到课率及其考核分析。本电大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4个学期开设了《建筑制图基础》课程。据相关统计,09秋学期学生到课率为35%左右,2010春学期学生到课率为40%左右,2010年秋学期学生到课率为45%左右,2011年春学期学生到课率50%左右。以2011年春学期进行分析:共有学生20人,有6人在外地工作,平时无法到校听课,14人在本地上班,排除工作时间冲突,一般来听课的人数为10人左右,学生到课率还是可以的,这体现了其积极的一面。但考核成绩却不尽人意,多次补考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还因该课程未通过影响了毕业时间。学生到课率相对不低,而考核通过率却较低。

3.实际教学效果及分析。电大《建筑制图基础》授课每周安排一次,课距时间拉得比较开,学生容易忘记上次学习的知识,再遇节日长假或学生缺课,学生对知识点链接上更存在问题。学生平时的形成性作业中,经常不知道怎么入手,或者具备了一些理论知识却又混淆,不能举一反三,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点。通过与学生交流,只有30%的学生能掌握课程知识,约40%的学生模模糊糊,剩下的学生可能是没有入门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缺乏必要的动手练习是其根本原因。

三、倡导《建筑制图基础》教学改革

1.提倡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就是将具体课程教学明确化,将一系列的知识点构成对应模块,一个模块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把握主线,充实分支,通过几条流水线的教学达到该课程的要求。模块化教学具有独立性,学生在这一模块没学好,下一模块还可以从起点学。模块化教学具有相关性,这一模块没学懂的内容,下一模块又能学到,有一个“补课”的机会。《建筑制图基础》可以分五个模块来教学。①导学及相关基础知识模块。该模块主要阐述课程性质、特点和任务,讲解该课程基础知识点。特别是要在第一课强调该课程对实际岗位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②点、直线、平面投影模块。点是任何线体的因子,掌握点的投影是学好《建筑制图基础》课程的重中之重。教学中宁慢宁反复,让学生踏实掌握知识点。学好点的投影知识点后,继而展开线、面的投影。最后理清点、直线、平面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并且牢固掌握特殊情况(垂直、平行关系)的知识点。③转三维体为三面投影模块。学习立体、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其实质是:学习点、直线、平面的综合三面投影,并且配上空间思维能力。该模块重点掌握“二补三”投影法,理解了“二补三”就基本掌握了该模块的核心知识点。④转三面投影为三维体模块。该模块实质为:通过三面投影,想象出该立体、组合体的空间形状,并通过轴测图表达出来。该模块重点掌握正等轴测图画法,准确表达出该形状就达到了该模块的知识要求。⑤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模块。开设这个模块目的是检验学生掌握此课程内容的程度,也给学生一个答疑、“补课”的机会。模块化教学实效显著,其独立性和相关性非常适合教学电大在职学生。

2.提倡形象化教学。形象化教学就是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理解透三面投影与三维体的转换。①建立实际空间坐标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将教室的黑板面、地面和侧墙面形象为三面投影体系(V、H、W投影面)。学生沉浸于三维空间中,不仅容易理解积聚性实质、而且好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对应关系,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深化立体空间的概念。②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思维贴近大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常见实物作为教具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形进行处理、模拟,使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形象地显示出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3.提倡全程化教学。电大在职学生多希望通过学历教育,能学有所成,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通过相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提倡对在职学生进行空间、时间上全程化教学。通过电大在线这个网络平台,给空间或时间上不允许来课堂听课的学生留下电子教案、视频点播,变成一种“补课”途径;通过建立QQ群等快捷的通讯方式,建立集体讨论与交流的课堂;通过课外给学生答疑补缺,提供个人课堂;通过学习后续的《建筑构造》,再次回顾《建筑制图基础》知识点;通过让学生毕业实践,达到充分灵活运用建筑制图知识的目的,并在岗位中继续深化。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开放教育的理念,给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在哪里都能找到电大的课堂。终生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大学生也需要不断学习,建筑制图课程将会一直伴随在就业学生身边。

通过对《建筑制图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本文提出了模块化教学、形象化教学、全程化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尚佳。本文不仅仅是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革新,也是对电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局部探讨,相信会促进电大学生学业、就业共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军.建筑制图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

[2]郭玲文.AutoCAD2004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3]张立新.模块化教学在《建筑制图》中的应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90-92.

[4]王贵生.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建筑制图教学效果[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41-43.

[5]陶序升,张怡.《建筑制图》教学中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3):143.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初探 篇4

一、现在中职学生的情况

1、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前中职的学生大多数是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等学校筛选之后的学生, 多为独生子女, 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很差。因为生存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选择这些学生。由于基础差, 学生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生坐在教室里, 不是因为自己喜爱本专业, 而是家长要求孩子来学校, 学习是为了家长。进入校门, 不是为了学习, 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习, 这个心态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中有部分人没有任何学习目标, 就是为了混日子。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的自制力差

现在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差不是因为笨, 而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方法不对。没有做到课前预习, 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也没有做到课后及时复习, 只为应付作业。课余时间学生宁愿选择游玩、发呆, 也不愿去看一下书本。也没有做到, 今天的事情今天来完成。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我控制力极差。

二、现编教材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现在中职学校所采用的《建筑制图》教材, 与高职高专教材完全一样, 也分为三大版块, 一是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二是画法几何部分;三是专业图部分。虽然编者也想适应教学的需要, 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结果是该讲的说不清, 不该讲的部分, 又加了进去。针对中职学生, 急切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的配套教材。

三、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教学内容改革, 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工作技能等实际需要的基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选取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的学生, 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是一线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要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所教学的内容既要适应工作的需要, 又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必要的部分, 如图幅、线型、国家制图标准等。删简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如线型练习、字体练习、几何图形画法。

画法几何, 主要介绍点、线、面、体方面的知识。点是基础, 是重点, 讲解过程中不可省略。线、面部分, 只要求掌握空间各种位置内容即可, 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地去深入研究。对于体的投影, 一定要求掌握简单形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 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 不可忽视。轴测投影部分, 主要介绍一下正轴测, 为以后工程识图交流打下一定的基础。关于平面的相对位置, 线面相交, 面面相交, 相贯体等内容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再加上学生基础太差, 没有必要过多讲解, 甚至不要讲解。阴影与透视部分可以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课外读物。

专业图部分, 是中职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 也是教学的重点, 需要反复练习。建议在教学上要选择一至三套完整的建筑图例, 并配有立体图示。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识读正确, 切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建筑制图》理论教学要以“适用为主, 够用为度”为前提, 充分利用模型教学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让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教学要以培养目标为趋势的思想, 针对不同的实践环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 教师在上面口干舌噪地讲, 学生在下面睡大觉, 效果不佳。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宁可放慢教学进度, 也不能满堂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2、利用多媒体动画与模型演示。

采用模型演示, 多媒体动画演示, 有助于学生分析形体结构, 加强感性认识, 建立空间概念, 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 容易理解。

3、加强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到工

程施工第一线, 进行现场识图, 观察工程实际, 了解建筑构造方法, 体验知识的实用性, 增加感性认识。

4、进行演练结合教学。

在每个教学内容完成后, 及时安排习题课, 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讲解。对于培养学生制图的基本技能部分, 组织学生反复演练。

5、成果教学。

对于学生, 取得一定的成果, 会有一种成就感, 自豪感。因此, 教师要想法创造这种条件, 采用成果教学。比如让学生把图示内容变成实物模型, 把实物画成施工图纸等。

6、根据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差,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就会出现, 有的学生越学越好, 而有的学生却停步不前, 这样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因此教师在备课及教学的时候, 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建议

现在教学的考核方法是采用一次考试定成绩, 这种考核的方法会出现一定的偶然性。考试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大多数学生所不愿接受。改革考核方法势在必行。

首先,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其次, 是采取阶段性考试, 避免一次定成绩。再次是注重效果,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拉开成绩档次的基础上, 适当控制不及格比例。

六、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 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融教与学为一体的实践环节。在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 要抓住《建筑制图》课程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教学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开拓空间思维能力的机会, 培养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刚:《浅谈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篇5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36 课程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识读原理和方法。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建筑房屋还是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电站等,都离不开工程图样。工程图样是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和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作为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绘图和阅读本专业的工程图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从事工程技术工作。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贯彻国标要求,培养绘制和阅读土建图样的基本能力,并掌握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研究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形体的图示法;研究在平面图形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法;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画图和读图的技能。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投影的基本原理,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制图作业的实践,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应用各种图示方法来表达土木工程建筑,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

3、能绘制和识读建筑与结构施工图。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并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投影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1 投影概念 1.2 正投影特性 1.3 点的投影 1.4 直线的投影 1.5平面的投影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二章

平面立体

教学内容: 2.1 概述

2.2平面立体的投影 2.3平面切割平面立体 2.4 两平面立体相交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三章

曲线、曲面与曲面立体

教学内容: 3.1 曲线

3.2 曲面的形成和分类 3.3 回转体及其表面上的点 3.4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3.5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 3.6 两曲面立体相交 教学时间:6学时

第四章

轴测图

教学内容: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轴测图 4.3 斜轴测图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五章

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5.1 制图基本规定 5.2 绘图工具及仪器 5.3 几何作图

5.4平面图形的尺寸与线段分析 5.5 绘图的一般步骤 教学时间:4学时

第六章

组合体的投影图

教学内容: 6.1 概述

6.2 组合体的投影图画法 6.3 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 6.4 组合体投影图的阅读 6.5 徒手画图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七章

图样画法

教学内容:

7.1 投影法与视图配置 7.2 剖面图 7.3 断面图 7.4 简化画法 教学时间:4学时

第八章 建筑施工图

教学内容: 8.1 概述 8.2 总平面图 8.3 建筑平面图 8.4 建筑立面图 8.5 建筑剖面图 8.6 建筑详图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九章

街沟施工图

教学内容: 9.1 概述 9.2 基础图 9.3 预制装配式结构图 9.4 现浇整体式结构图 9.5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第十章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

教学内容: 10.1 概述

10.2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图

第十一章

AutoCAD绘图基础

教学内容: 11.1 概述 11.2 基本绘图命令 11.3 辅助绘图工具 11.4 二维图形编辑

11.5 图层、线型、颜色与特性 11.6 文字标注与编辑 11.7 尺寸标注与编辑 11.8 图块及图案填充 11.9 综合应用实例

四、课程教学的原则性建议

由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及实践性,教学难点相对较多,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性思维。因此上课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记忆也较为困难。为此,教学方法上将全过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课程教学考核方法和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一定量的学生自学内容、课堂的讨论、指定和不指定时间的答疑、课程结束后的考查前夕安排2-3天的时间进行答疑辅导、课程结束后的试卷考查等环节。同时还要进行上课出勤考核,缺课累计时间超过课程总学时20% 的学生将失去考查资格。平时出勤考核与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40%,考查试卷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六、课程教学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莫章金、毛家华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

何铭新,郎宝敏,程星铭主编 《建筑工程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莫章金等编著《建筑工程制图》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103-2010)总图制图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104-2010)建筑制图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制图研究 篇6

关键词:施工图 建筑 设计 制图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1

施工图是保证建筑施工工作得以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能够指导建筑施工工作,并能够完善以及深化建筑施工方案;因此要重视施工图的设计工作。要保证设计出的图纸能够与施工要求相符,就必须综合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美观艺术因素、施工工艺因素、建筑结构因素、施工设备因素以及建筑材料因素等[1]。在绘制施工图时,应遵照国家以及地方的相关标准,从而保证施工图能够发挥出指导作用。该文对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制图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当前的制图水平。

1 在设计建筑施工图时要注意的问题

1.1 设计图纸时,要做到细致以及全面

施工图作为现场施工当中的主要指导文件以及施工依据,对于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设计出全面细致的施工图,才可以有效预防现场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以及质量问题。要设计出细致全面的施工图,就要避免设计图当中出现缺项漏项的情况,确保设计出成套与完整的图纸[2]。另外,要保证设计出的施工图精确性程度较高,具有合适的图幅大小,设计图当中要清楚明确的表达各种施工要求;以便能够配合建筑建设的其他专业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另外,如果能够设计出细致全面的施工图,则能够方面于现场作业人员理解施工图纸,从而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保证建设进度,改善建设质量,节约施工成本。

1.2 要按照国家强制规范设计图纸

在建筑的设计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规范性制度,例如,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托儿所与幼儿园以及游乐厅等其他儿童活动场所则应尽量避免出现在设计图当中;如必须将此类儿童游乐设施建设于高层建筑当中,则应尽量将其设置在较低的楼层,并保证游乐场所具有单独出口。此外,建筑防火对于建筑安全的意义重大,所以在设计施工图时,应按照建筑防火要求,从而预防火灾事故引起大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2 建筑施工制图分析

2.1 平面图以及总平面图的绘制

在建筑施工当中,所需的平面设计图应含有以下几个要素,即索引以及标示、定量以及定位与平面图样。索引以及标示指的是施工图当中的指北针、设计图名称以及图形比例;定量以及定位的内容包括竖向标高、标注尺寸以及定位轴线,这一要素的作用在于确定建筑工程配件以及实体所在的位置与大小,并帮助现场作业人员确定强身留洞位置以及楼地面所在的位置[3]。总而言之,平面图就是指建筑处于水平状态时的剖面图,一般以窗台上方作为剖面图的绘制起点,绘制方法为正投影法;同时要注意采用细实线表示可见区域,采用粗实线表示可以剖到的区域,而虚线则应用于表示剖切位置之外的建筑部分。在建筑的施工总平面图当中,包含了四个要素,即标示、定量与定位、平面竖向图以及图样。标示主要指指北针、图纸比例以及图纸名称等内容;定量与定位的作用为确定不同建筑之间的距离、建筑规格以及建筑所在的位置坐标;平面竖向图表达的内容包括建筑周围的景观标高,周边道路标高以及其本身的底层标高等。总平面图当中所列的内容应该能够合理表达各种水平间距,以便提供合理的经济指标。

2.2 剖面图以及立面图的绘制

在绘制施工剖面图时,应注意使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包含在设计图纸当中,即索引以及标示、图纸的尺寸以及标高、图样。索引以及标示的作用为说明建筑外墙所用的施工材料以及建筑的整体构造,建筑的中轴线,图纸所采用的比例以及图纸名称等。尺寸与标高两项内容的作用在于表达建筑内部以及外部所采用的高度尺寸。总的来说,绘制剖面图的目的为将建筑竖向状态的剖视图表达出来,方面于作业人员从整体上了解建筑构造[4]。在绘制剖面图时,所采用的方法应为正投影法。在选择建筑的剖切面时,要注意优先考虑高差变化丰富以及较为典型的位置;如建筑工程形式较为复杂多样,为了能够将建筑构造以及空间关系表达清楚,则应考虑选择多个剖面。此外,应注意将竖向尺寸所采用的尺寸线变为三道,以便能够使施工尺寸得以精确化。在绘制立面图时,要注意将索引以及标示、定量定位以及图样要素融入其中在立面图中的索引以及标示,主要用于说明建筑外墙的用料以及详细构造,同时明确图纸设计时的比例。在定量与定位要素当中,应详细说明女儿墙、檐口以及楼层等关键位置的标高。在立面图样当中,应详细标志雨棚、门窗以及分割线等的详细构造。总的来说,立面图为一种结构外视图,在绘制立面图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为正投影法[5]。如果建筑的平面较为复杂,则可以将展开平面投影图作为绘制方法,以便能够将建筑具体外形效果较好的表达出来。

2.3 大样详图的绘制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而言,绘制大样详图的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建筑建设当中各专业工作相互配合的情况。大样详图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装饰大样详图、放大大样详图、配件大样详图以及构造大样详图。如需要对建筑进行二次装修,则需要再设计一份标准较高的装饰详图;建筑设计师应根据建筑施工中的特殊要求以及复杂程度,单独绘制放大详图以及配件详图,同时在设计图当中标注好相关的注意事项;另外,可以直接采用地方或者是国家所标注的图集作为构造详图。在绘制建筑大样详图时,尤其需要注意,应交代清楚大致的剖面图示以及立面图示等。

3 结语

建筑方案,尤其是施工方案对于建筑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强化图纸设计工作,从而完善施工方案。总而言之,设计施工图时,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立面效果,同时也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从而保证建筑消防水平以及节能水平等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1(26):3158-3159.

[2]吴成富,杨雪玲,李炳林,等.当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思考[J].广东建材,2011,25(15):250-251.

[3]阿岚,司阿玫.寻找本质问题,探求解决方法—访翰时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设计师余立[J].设计家,2009,26(19):904-905.

[4]郭胜杰,宋斌.浅谈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13):661-662.

浅谈建筑制图课程教学 篇7

1 适当增加专业制图教学时数

《建筑制图》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制图基本知识”“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我院的教学时数为90课时, 课程只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由于教学时数相对较少, 对于专业制图部分的讲授只作片面介绍, 缺乏对专业制图内容的详细指导, 给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应增加专业制图的教学时数, 将专业制图部分另外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

2 教学内容的调整

传统的建筑制图以画法几何为基础, 通过点、线、面的讲解掌握其三面正投影规律, 在此基础上研究基本几何体及组合体的投影, 最终解决用投影图表达建筑形体的问题。对于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 求实长、实形、两直线相对位置等概念, 可降低教学要求。在土建专业建筑结构中, 曲面立体结构相对较少, 该章节内容可作简单了解。组合体部分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剖面图和断面图是学习专业图的基础, 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训练。

专业制图部分主要讲授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对于高职学生重点是培养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入实际工程图纸, 参观实体建筑, 增强专业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应适当增加专业知识的讲解

建筑制图是专业基础课, 学生在学习专业制图部分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比如在识读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及结构施工图时, 应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构造知识及结构知识。

由于制图课安排于其他专业课之前, 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很少。因此为了使学生对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先给学生补充一些建筑构造知识。如介绍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并将这些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对照进行详细讲解, 使学生能从中形象直观地感知组成房屋的每一个构件并了解这些构件的名称、作用、形状、材料及其位置, 使学生能将这些知识与专业制图知识结合起来,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识读图能力。

4 集中周的综合训练计划

集中周是建筑制图课最后的一个综合训练过程, 是对整个制图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检查,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该周安排于第二个学期的期末, 并安排在配有多媒体等符合制图教学要求的用具及设备的绘图教室。要求能用绘图仪器、丁字尺、图板按国家标准制图。学生利用一周时间 (没有或尽量少安排其他课程) 完成一套建施图及结施图的抄绘。

首先, 由教师给出两个自选抄绘题目:教学楼 (框架结构) 及学生宿舍楼 (砖混结构) 。要求线型符合国家标准, 尺寸标注合理、正确。绘图结束时要求学生自己按照3号图幅将所有作业装订成册。训练结束后, 由任课教师根据图样、图面、图线、标注、字体5个方面评定成绩, 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该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期末总成绩。学校可定期组织优秀作业展评, 任课教师将各班级优秀作业送到学校参加展评, 对获得展评名次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从而提高学生认真作图的积极性。

5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 教师利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图, 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被动教学方法。这样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即在教学中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模型, 互相以模型作图, 并在课堂及时评论并指出错误。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制图教学所用到的图形较多, 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性比较差。比如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等部分内容, 要将一幅完整的三视图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往往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使教学计划无法正常进行。尤其是专业制图部分, 图纸内容基本不可能在黑板上作出, 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挂图和模型进行讲解, 挂图立体感强, 视觉效果好, 模型直观、形象、具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所选教材的不同, 教材中的一部分视图很可能没有相应的挂图和模型, 所以用于使用的教具很有限或者比较陈旧, 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上略显不足。随着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 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使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演示等现代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演示根据物体空间形状画出平面图形, 或者根据平面图形画出空间形状, 即由空间到平面, 再由平面到空间的不断训练,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学目标, 对《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时数、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培养出适合建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制图,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莫章金.建筑工程制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赵研.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赵淑梅, 雷隽卿, 黄仕伟.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7, 33 (8) :195-196.

中职学校《建筑制图》教学思考 篇8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成为主导

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那么教师就是一个能指导他们学习的导师, 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学习, 体会学习成功之后的喜悦, 同时这也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一个方法和途径。众所周知, 职业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如果他们能够学好专业知识, 并运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 从中体会到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将较普高学生更大, 这对于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是有好处的。如何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要让《建筑制图》课程吸引学生;其次, 对班级的学生人数加以控制, 尽量控制在35人左右, 以便教师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学习;最后, 教师应该把重心花在备课上, 用心钻研教材、钻研学生, 尽量做到讲授的每一个课题都能让学生参与其中, 并对下一次课充满期望。为此笔者进行了多年试验, 总结了一定的教学方法。

2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2.1 上好第一节课,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上好第一节课, 对本课程以后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有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今后学习的兴趣, 我在上《建筑制图》第一节课的时候准备了两样东西, 一是近年来重庆某工程的竣工图纸, 让学生查看, 启迪他们思考未来工作中图纸的重要性, 告知他们《建筑制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识读建筑工程图纸, 二是展示我校建筑专业优秀学生的制图作品, 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用心学习,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2.2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建筑制图》课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特点, 应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其提前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些简单模型。寓教学于娱乐, 比如我在讲授空间三面投影体系形成的时候, 我会在课前告知学生准备一张较硬的纸, 在讲到空间三投影体系的时候带着学生一起制作空间三投影面体系, 并且提醒学生保留自己制作的模型, 以便在需要这个模型的时候学生就能快速地取出来, 再比如课程进度到点的投影的时候, 我就会让学生利用橡皮泥捏成一个点, 放入自己制作的空间三投影面体系中, 分析点的投影特性;到学习形体分析的时候, 就会带领学生利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各样的模型, 在配合学生自己制作的空间三投影面体系, 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生动地感受投影的知识,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3 讲解和练习相结合, 突出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由于制图课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特点, 这就要求学生多练, 多画。教师在讲授完理论基础知识后应留出充足时间给学生练习, 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提高, 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可以跟上学习的步伐。

2.4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学生自己制作模型的同时, 也不能够忽略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的辅助作用, 如利用三维动画软件, 展示物体的不同角度, 并进行物体的任意拆开与组合, 再配和Power Point制作的课件, 将物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展示清楚, 学生更易理解、吸收。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可以购买或从网上下载一些比较成熟的课件与自己制作的课件相结合起来使用。

在充分调动学生制作模型、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的同时, 教师仍然要借助制图工具进行正确的示范, 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 以身作则, 使他们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2.5 分组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建筑制图》教学的重点是能够识读建筑工程图纸,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小组自学的特点, 比如建筑平面图, 我会首先把学习任务划分到学习小组, 学生自行学习, 上课的时候学生会分组入座, 然后在教学中, 由已经分好的各个小组学习中的代表主动起来介绍他们小组在图纸中所看到的内容, 学生在活跃的课程氛围中探讨专业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引导、解惑的作用。

3 实践教学

(1) 实训 (图板大作业) 用以反映学生本章或本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作业完成时间一般为一周。不同的作业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第一章线型部分, 是学生画的第一次大作业, 要求学生掌握图板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如何正确美观的绘制图线。对于图板大作业, 教师要积极辅导, 并及时讲评, 优秀作业可以在班级展示, 鼓励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

(2) 实训 (建筑工程图纸识读) 在教学中教师会按课程正常的进度和计划的讲授工程图纸的识读和绘制, 待新课讲授完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识读方法, 为了强化学生识读工程图纸, 在本课程新课结束后, 笔者会为学生安排为期一周的建筑工程竣工图的识读,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识读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读图的主力军, 教师起着辅导和解答疑惑的的作用。

(3) 联系生产实践。针对《建筑制图》实践性强的特点, 我们还联系了一些建筑施工单位, 通过让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或观看有关录像, 使其将图形与实际建筑物相对照, 达到更为直观的认识, 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生产。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9

一、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在进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时, 首先必须改革其教学内容。以往的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分布并不合理, 难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更加无法掌握重难点知识, 而导致学生日后在进行相关领域工作时, 无法有效地完成建筑制图工作。因此, 改革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 首先必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特征, 由教研室教研组多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经过缜密的思考与研究, 再进行合理的筛选, 将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整, 并进行有必要的删减, 突出重难点知识, 同时确保基础知识的完善性与准确性。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必须重点突出制图课程的高度专业化及实用性。其中,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以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理论、专业制图为主, 尤其是专业制图部分, 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制图基本知识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绘图的基础及绘图规程与规定标准;投影理论不是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重点讲解三面投影。

2. 加大投影教学课程的学时比例

在以往的课程学时组成中, 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第三部分, 即专业制图部分的讲解, 但却忽视了前面两部分知识的讲解, 在前面两部分教学内容中花的学时较少, 导致学生对制图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学专业制图时较为吃力, 无法准确理解教师的制图课程讲解要点。因此, 教师必须加大投影教学课程学时比例, 并适当减少画法几何知识内容, 将教学重点放在工程图的投影原理、视图投影的规律。在分配学时时, 减少画法几何部分所占学时, 增加三面投影的学时。

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 适当增加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

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手段从过去传统的黑板与粉笔模式的授课方法, 发展到如今现代化的计算机、实操演练的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在课堂上教学时, 通过投影仪演示多媒体课件, 将课堂教学转入多媒体教室,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计算机教学, 运用图像、文字、音频、动画相结合的特点, 能把教学时比较系统的知识, 通过形象视频、音频将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全面、完善的进行知识讲解, 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时, 教师应当合理控制, 避免由于过多的加入计算机教学辅助, 而起到反作用, 甚至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选择教学软件用计算机做现场演示, 授课时边演示边讲解, 还可提出问题和要求, 让学生动手操作, 然后共同讨论,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来, 体会其中的乐趣, 以便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

2. 丰富课堂教学手法

(1) 加强课堂互动, 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都知道,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建筑制图课程缺乏兴趣, 无法集中精神上课,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也只能是空谈。因此, 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 教师应当重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对建筑制图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真正产生兴趣与爱好而投入到制图课程的学习之中。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当创设情境, 包括合理的教学情境、问题情境等, 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 激发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以问答的教学形式,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适当引导学生, 可以让学生以讨论、自由组成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 针对老师的点拨, 再进行归纳、总结, 共同解决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2) 自主学习法。在课堂中, 教学可以结合自主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计算机时代, 科技信息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应当充分调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其独立学习性;应该选择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 循序渐进, 再逐步加大自学的难度。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甚至主动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实操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

(3)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训课程项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示,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参与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去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之间加深交流,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想象力。

(4) 加强实践教学。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一定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例如在识图施工图能力的教学中, 可以联系实际, 让学生实际研究正在施工的学校大楼, 在施工大楼的建设中感受到更多的实践, 可以先将学生安排到施工现场, 身临其境后学生就能够切实感受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氛围, 感受到图纸表达真实情境。另外, 可以通过竞赛方式提高学生实操技能。通过采用分组竞赛方式,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在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时, 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 每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各小组打分并给予表扬,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竞赛法, 让每个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并进行分组评价以及自我鉴定。通过这种教学法, 学生不但可以更熟练地掌握新知识, 还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改革制图课程的考核模式

现在教学的考核方法是采用一次考试定成绩, 这种考核的方法会出现一定的偶然性。考试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大多数学生所不愿接受。改革考核方法势在必行。首先,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其次, 采取阶段性考试, 避免一次定成绩。再次, 是注重效果,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拉开成绩档次的基础上, 适当控制不及格比例。另外, 对于卷面考核, 也不一定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可以采取开卷的形式, 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卷面考试方式的改革, 目前还在准备阶段,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言,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而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建筑领域知识的基础重点课程, 只有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活动, 以便合理、有效的开展制图课程, 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促使建筑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及制图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任务, 它需要我们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摸索、总结、并完善, 真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书峰.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8) :202—203.

[2]郑贵超, 赵双庆.建筑构造与识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 :132—133.

[3]李芳.《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9 (12) :22.

谈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 篇10

建筑制图课程主要有两方面内容的学习, 其一是对建筑工程图样的阅读, 其二是对某些建筑工程样图进行绘制。这两方面内容的学习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有学好了这两方面内容, 才能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根据研究发现, 建筑制图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 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进行学习时, 都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学生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例中去, 提高学生对建筑工程样图的解读与绘制水平, 使学生学以致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就目前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急需得到进一步提高。

2 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从而使教学工作有目标、有方向的科学进行。一般而言, 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样图的阅读和绘制能力, 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来说, 就前者而言,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并熟记制图原则, 在此基础上提高基本的识图能力, 并学会各种制图方法, 强化自身的基础能力。就后者的目标而言, 要使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一般而言, 学生就是将学到的读图能力和制图方法运用到实例中去, 在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专业仪器进行科学操作,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了这两个基本目标, 那么中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就获得了成功, 然而, 怎样才能科学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3 中职建筑制图教学探讨

3.1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素养

专业教学需要基础课程知识作为有力保障。如果中职学生不能正确掌握专业概念, 出现概念混淆, 此种现象将会阻碍建筑制图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缺乏扎实的基础课程知识, 则无法引导学生形成建筑绘图思维习惯。建筑制图课程是整个建筑类、土木工程类的基础性课程, 所以对建筑制图教师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是教学手段的直接实施者。要想获得良好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教学知识,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规定等, 在学生面前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建筑制图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正确表达建筑制图的教学内容与基本概念。教师需要具有足够的板书能力, 能够将复杂的建筑制图概念归纳成中职生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 帮助学生进行概念了解与掌握。板书水平可以显示教师的制图严谨性。通过教师的良好示范,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绘图习惯, 为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建筑制图教学与现实社会、信息技术紧密相关, 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徒手绘图能力与计算机绘图能力, 能够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制图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社会中通用的CAD软件与建筑制图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提高学生的绘图技巧。

3.2 提高教学组织的灵活多样性

建筑制图课本教材内容较为枯燥与抽象, 如果缺乏灵活的教学方式, 学生将无法及时理解建筑制图的概念, 无法深入了解建筑制图课程内容。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提高自身的教学创造意识。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树立建筑制图知识框架, 善于借助学生的生活知识, 创设良好的知识教学情境, 引导中职生充分掌握相关概念知识。

3.3 进行建筑制图素质教育

尊重中职学生在建筑制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中职学生的情感变化。教学效果需要中职学生来体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调动学生学习创造性与积极性。给予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充分的热情与耐心,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制图知识学习, 努力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动态,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与思考, 随时发现学生在建筑制图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4 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

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到建筑制图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乐、视频等,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提高建筑制图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建筑形体投影或者剖面图时, 通常借助模型或者挂图, 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 往往会耗费较多的教学时间。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向学生直观地显示相关教学内容, 既减轻教师课前模型准备压力, 又利于节省时间。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建筑制图基础知识学习, 大大改善建筑制图教学现状。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不仅关乎着中职教学质量, 同时也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 中职建筑制图课程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现已成为教育工作中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我们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针对目前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工作者及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提高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 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为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如此一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中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赵淑梅.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7, (8) .

[2]肖燕武.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制图》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 (理论版) , 2012, (5) .

[3]杜文杰.中等专业学校制图改革课程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 (12) .

[4]王升.论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的特点[J].教学理论与实践 (理论版) , 2002, (8) .

[5]叶澜, 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教学课堂评价改革[J].教育理论研究, 2003, (8) .

《建筑制图》教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制图  建筑CAD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6-01

一、课程特点

(一)“建筑制图”的课程特点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和基础性都特别强的课程,对于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等专业可谓万层高楼的基石。学不好这门课程,就不具备从事建筑行业的立足之本。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程,打牢专业基础,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形成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和绘图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再经过实践的反复锤炼,才能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完成符合要求的设计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筑CAD”的课程特点

与手工制图相比,CAD制图显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克服手工制图速度慢、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因此,“建筑CAD”这门课程应运而生。一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CAD软件进行制图;二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识图和绘图能力,使他们能契合建筑产业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建筑制图”与“建筑CAD”教學中存在的误区

(一)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生硬割裂开

首先,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将两门课程分开授课会占用大量课时,部分教师赶进度授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把两门课程生硬割裂开,既不利于专业之间的融合,更不利于充分利用两门课程各自具有的学科优势,严重降低教学效率。再次,许多高职院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建筑CAD”。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建筑学术背景,严重缺乏空间思维能力,也不能将“建筑制图”的精髓融入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大批懂软件的建筑外行。

(二)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粗放地组合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借鉴普通高校的模式,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适当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种操作的好处就是重视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门课程的重叠部分,使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不足之处就是,当“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粗放地组合成“建筑制图与CAD”这门课程后,课程中每一章节都会涉及很多内容,并且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这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而由于这门课程大多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这对于专业基础几乎为零的高职学生而言,显然是提出了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要求。

三、组合教学的设计

(一)正确认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筑CAD”不能离开“建筑制图”这一根基,不能缺少“建筑”两字,一旦缺少,就会失去“建筑制图”的精髓。应该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即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将“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计算机图形学中。

(二)从实践层面优化“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组合教学

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负责人,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厘清“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确定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而有的放矢,使两门课程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革新教学手段,不能一味地实施“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尤其在“建筑制图”基础上学习“建筑CAD”时,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安排任务,并遵循先手工制图、后CAD制图的顺序。

(三)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组合教学

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从教学内容方面入手,并结合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在优化“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适当地采取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

四、高职“建筑CAD”和“建筑制图”教学结合改革思路

(一)强调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制图方法技巧的掌握、绘图质量的提高和制图技术能力的增强,都依赖于一定量的实际绘图练习,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在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应配以大量的实际制图练习,强化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绘图技巧。在完成对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常规学习后,学校应开展工程建筑测绘实习。通过对所绘建筑工程样图的审查、纠正和完善,使学生对建筑制图的绘制技巧、识读方法和制图步骤形成系统的认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全面的专业图识读和绘制体系。

(二)加强实物直观教学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必修专业课,CAD建筑制图课程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具体的实物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校应尽最大努力安排学生去工程建筑现场见习或实习,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手工绘图教学

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制图逐渐地被计算机制图所取代。但作为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关键环节,手工制图在建筑工程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创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示范的绘图必须参照这门课程的国家标准,认真识图、制图和审图,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国标”意识。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种先进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毋庸置疑。首先,相比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在黑板上制图的时间,使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制图技巧和绘图理论。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而高效地向学生展示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识图、制图和审图的积极性。最后,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还原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展示施工建造的流程,使工程建筑图样更富实践性和实用性。

结语

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优化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组合教学,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建筑专业的课程改革,并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从事建筑行业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结合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205-206.

[2]刘艳军.建筑CAD与建筑制图融合教学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268+273.

建筑CAD制图课堂教学改革 篇12

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CAD制图”主要研究解决阅读建筑工程图样、具备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的能力的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理论和CAD基本绘图命令,贯彻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训练绘图和读书的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及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绘图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储备基本职业技能夯实基础。同时立足于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这是建筑类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设计人员绘制施工图、施工人员按图施工的理论依据,因此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本课程融合建筑制图、房屋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课程,是开展后续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

目前建筑CAD教学仅停留在低层次应用,即辅助绘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IM技术的兴起日渐成为主流方向,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全面。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如何在教学中借助于BIM技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传统建筑CAD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现阶段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当前行业需求,不能与时俱进。对于行业中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较少,仅仅是停留在教授CAD基本绘图命令和基本编辑命令的阶段,较少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应用。

2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上机实际操作,出现知识的学习和上机实践脱节,不能做到边听课边做,重点难点容易遗忘,学习效果比较低。

3课时分配不合理

一般院校的建筑CAD课程受到教室资源和课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为了两个阶段的学习,即理论教授和上机操作。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并且考虑到学生不能及时上机操作,知识点的灌入过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因此在理论教授过程中,大量的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而上机课程的课时和场地有限,该门课程需要反复大量的实战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因此在上机环节中也只能找简单的例题让学生上机操作,这些都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4软件直观性差

“建筑CAD”课程以建筑制图为基础,绘图过程依旧延续三面投影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建筑物的平立剖面间的相互关系不甚了解,在后续建筑CAD课程的学习中,也仅仅是用软件抄绘图纸,对于各投影面之间的关系依旧无法形成直观的认知。CAD软件中的三维绘图方法比较繁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三辅助建筑设计新手段,虚拟数字化技术

1 BIM概念

BIM概念的核心是用一个数据库作为存放建筑图形、非图形数据的惟一知识库。使得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各个阶段的相关人员都能从中获取他们所需的数据,并且是连续、实时、可靠、一致的数据。[1]

BIM技术的优点体现在:工期缩短;高度一致性;降低成本;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高。

作为一项新的计算机软件技术,BIM是继CAD之后的新生代,同时BIM从CAD扩展到了更多的软件程序领域,如工程造价、设备管理等方面。BIM给建筑行业的软件应用增添了更多的智能工具。

2 BIM的核心理念

(1)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族)拼装而成,族的种类很多,不仅包括构建的几何形状,还可以模拟材料的各类特性以及受力状况等方面的属性。参数化设计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族设置可调节的参数,以改变构建的形状,满足设计的要求。

(2)关联性设计

把族中的参数相互关联起来并加以控制,就称之为关联性设计。可以举例说明,在REVIT软件中,一旦更改一个层高的数值,这个建筑物与之相关的所有构件都是与之相关联的,例如门、窗、柱的属性数值都会随之同步发生变化。

(3)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来生成建筑形体的方法,当建筑师改变一个参数,形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帮助建筑师进行形体研究。

(4))协作设计

BIM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协作平台,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进行施工虚拟,控制施工进度,政务部门可以进行电子审图等等。这不仅改变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传统的工作协调模式,而且业主、政府政务部门、制造商、施工企业都可以基于同一个带有三维参数的建筑模型协同工作。[2]

3应用现状

在北美有一半的机构在使用与BIM相关的工具,在欧洲、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房地产开发,BIM技术将引领建筑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被认为将对建筑业界的科技进步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

BIM理念正逐渐进入中国。包括清华建筑设计院、建设部院、建研院,中建国际等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近些年来也开始引用BIM技术。

四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际、会应用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绘图与识图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在有限教学学时内,压缩目前主要的2D教学内容,这部分课时调整为24个学时,分四个模块进行。第一模块:基本绘图命令;第二模块:基本、高级编辑命令;第三模块:尺寸标注、文字输入;第四模块: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增加BIM技术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安排16学时,分三个模块进行。第一模块:BIM基本知识;第二模块:REVIT软件基本操作命令;第三模块:建筑物虚拟模型的创建。

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也可以结合最新的潮流设计,展示设计理念和绘图样本,激发学生兴趣。[3]

2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具体工程施工图纸,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3教学组织

本课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模块。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课、练习辅导二个步骤形式交叉进行。讲课时有向学生提问的内容,师生互动;练习时,教师积极辅导答疑,与学生互动,有共同的问题,再次讲解。“课内、课外、集中实训”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课内环节有讲课、演示操作、课内练习。课外有复习、完成作业、总结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讲、学、练”融为一体,交叉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4改革评价标准

(1)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一套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发展,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强化课程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作用,更真实地反映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教学质量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两个部分:包括职业素质考核、任务考核、知识考核,按照“37”的权重比例为评价标准。

职业素质考核。包括平时出勤率、课堂讨论发言表现、合作沟通意识等,以课堂提问、答疑的形式考察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情况,占总评价成绩的30%。这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纪律性以及表达与沟通能力。

任务考核。包括平时完成绘图作业及CAD上机绘制施工图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70%。主要通过学习任务的阶段性成果来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将软件学习与认证相结合

将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学生既能学会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又能得到一个相关软件的权威认证,这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赵红红.信息化建筑设计——Autodesk Revit[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表达条件优化下一篇: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