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2024-07-19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精选12篇)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1

0 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电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而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今后的发展。

1 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掌握所学知识或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 学生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 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 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 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2 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电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是新生入校以来接触的第一门有别于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它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 除基本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外, 还包括齿轮传动、螺纹连接等机械制造中的基本知识。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参差不齐, 认为《机械制图》课程是较难的一门课程。其难点就在于对读图、画图技能的掌握上, 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以及立体思维活动, 其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入门。

3 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3.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 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2 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

1) 直观性教学, 培养空间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性教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和直觉思维达到学习和发现的目的。直观性教学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好奇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也给了学生在“眼见为实”的学习过程中, 自己进行猜测、探索与发现的机会。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即根据图形想象所加工零件的形状, 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培养空间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直观教学法,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直观性教学法使用得恰当, 能提高课堂效益, 增大知识密度,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生动的语言讲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千篇一律的讲课思维和方式, 对于学生来讲, 听课已经失去了其本意, 甚至产生了腻烦心理, 如何要想将他们的心重新拉回课堂, 除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以外, 授课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能将一堂课讲出新意, 吸引学生的耳朵, 讲也同样可以收拢学生的心。例如, 本人在讲解“点的投影”时, 就将点比喻为蚊子, 将教室的三面墙比作三面投影体系, 点的投影就相当于一个蚊子在三堵墙之间飞, 然后有一支箭分别从三个方向 (正面、上面和侧面) 飞来, 将蚊子分别钉在三面墙上。这样使点投影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地得以表达;课堂上学生反应积极, 课后调查, 大都学生反映很喜欢这种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

3) 锻炼动手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些操作性练习, 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也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例如: (1) 剪接练习。老师给出比较简单的三视图, 让学生用剪刀、纸板裁拼接出实物; (2) 制模练习, 老师给出三视图, 学生可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切制模型。材料可用橡皮泥、粘土、泡沫等等。这样, 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 形成“我也行”的心理优势。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空间思维的过程, 不但有效地缩短学生的理解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生动形象的动画、清晰的视觉形象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记忆, 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优点一共有3点: (1) 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模一样, 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 (2) 教师在AutoCAD软件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三维立体,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 (3)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 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这样, 在教学中可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的表述现实中的各种零件及装配体, 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抽象空间立体投影与平面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映象,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认识。

3.3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将学生按基础知识的好坏及接受能力的强弱分为能及时全面掌握、部分掌握和难以掌握三个层次, 然后将教材内容和课后复习题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能够及时赶上进度。这样, 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增强自信心, 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逐步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3.4 强化训练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老师的讲课不算太难, 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并形成长时记忆, 则需通过一定量的绘图、读图练习。

1) 讲授完定量的教学内容, 应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编制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力求突出重点、难点, 做到有的放矢, 进行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转化的练习。

2) 按照“讲—练—评—改”的教学过程, 学生做完作业后,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解决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

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多练习, 才能不断巩固和获取知识,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应用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 要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 朝着有效教学的成功目标迈进, 就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师生交流、课堂互动,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综合技能。同时, 有效教学的策略还有许多, 这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 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设各种情境等策略, 来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 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摘要: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并且该课程有一定难度。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法, 强化练习培养绘图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而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田艳玲.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J].林区教学, 2008 (1) .

[2]禹华静.中职学校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7) .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2

“机械制图”是数控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学期全面实施了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本课程学生的考核成绩由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一、作业成绩情况:

由于课程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业以形成性考核册为主,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对工程图样的画法,制图标准,及工程语言的认识。平时作业的分值比重高,使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质量上有所提高。对于平时课堂表现好,作业情况好的同学进行加分政策,这样使学生平时听课和做作业的热情和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和更大的提高。

二、期末考试情况:

总体来说,期末试卷题目很简单,总共四个大题,基本题型为看图填空、补画第三视图,尺寸标注。正常发挥,90%以上的学生都应该及格。现对试卷题目逐一分析:

第一题:看图填空,共30分,为送分题,要求学生判断投影线和投影面,和模拟题基本类似,在期末复习时,已经在黑板上详细讲解,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拿满分。

第二题:基本绘图,共35分,分为2个题型,第一题15分,考的是正投影的投影规律,要求做出三角形的H面投影,这个题属于难题,估计大部分同学能拿8分左右。第二题20分,要求画半剖视图,是复习指导上的原题,复习指导已经都让同学们看了,而且也讲解了,应该都能画出来。

第三题:根据两试图补画第3试图,20分,送分题,最简单,就是四个简单的长方形堆叠起来,95%以上的同学能拿满分。

第四题:标注尺寸,15分,中等难度。这个是形成性考核册上最后一页的原题,同学们都已经做过了,所以至少能拿10分。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说,大部分同学都应该及格,不过也可能存在一些个别情况,如不注重卷面、粗细线型区分不明显,标注位置不合理等原因影响成绩。

三、总体情况

通过试卷分析,可以看出,考试注重的是平时学习知识的积累,更加注意平时作业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对工程图样的画法,制图标准的掌握更加深刻;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练习,学生掌握了工程图样的识读能力。对于教学时间紧的情况,希望增加课时,例如092,他们都是初中上来的,缺乏空间想象力,进度应该放慢,应增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面对面的指导时间。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课堂效率;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0引言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画图和看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那么如何在新的时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主体的主动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创新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对此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和实际经验写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1备好教材,写好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教师要成功的上好一节课,必须充分备课。备课不等同于简单的编写教案,对教材进行琐碎的诠释,而是再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精心设计讲课方式,科学合理地备好教案。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之道,而且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要既能讲、又能做,同时又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充实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教案。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将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内容都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一一作答直到检查无误。

2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职业技术教学中。模型、示教板、挂图在观察零件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电化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在《机械制图》中运用电化教学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录像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特别是电脑动画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在制图部分,电脑动画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组合体三视图画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都可以用动画将思维过程和作图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读图能力显著提高。将剖视图的剖切过程用动画表达出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机件的内外结构,不会将内外轮廓线交织在一起。而对于装配体,动画显示显得尤其重要。将多个零件装配起来的部件,了解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图的绘图与读图

(2)借助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切割、展开、重放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的过程,能够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例如:在讲述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时,利用三维空间动画展示,得到三维投影面体系把基本体投入其中,然后在鼠标的控制下向三个投影面分别投射,并使三个投影面绕投影轴慢慢展开就得到三视图。通过投射、展开、闪烁等各种形式的动画,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促进学生形体感知的积累,增加学生表象的贮存量,明白“体”→“形”之间即“物”→“图”之间的转变。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3)使用电脑动画明显提高教学效果。电脑动画能将机械制图课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用简单的画面动态地表示出来,让学生很快理解掌握,还可以模拟生产过程,代替部分实践教学,还可以即兴建模举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课本知识学活,并能灵活应用,与实践结合起来。但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并没有减轻工作量,应该会熟练建模,会制作简单的动画,机械制图中的动画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如果使用的是源文件,还可以随时对它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教学需要。

3讲练结合,注重教学实践,巩固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是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途径。课后练习能使课堂知识更好地巩固与迁移。教师可遵循“讲—练—评—再练”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授完定量的教学内容后,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精心编制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力求在训练中突出重点、难点。在学生做完适量的练习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有疑问的学生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以防止学生做练习出现“形式化、走过堂”的现象,力求课堂的教与学同步。“再练”是指再一次针对练习中突出的问题进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技能。制图课程有大量的习题,而且多做练习是培养学生看图、读图能力的直接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习题集里的所有习题必须全做效果就好。科学设计学生练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合理选择典型性习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认真写好教后记,做好课后辅导。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授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教师就能更好地备好下一堂课。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课后就要进行辅导。[5]一般来说,差生都有自卑感,与教师感情疏远,教师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主动亲近他们,关爱他们。用耐心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感染他们,使差生心悦诚服地听从教师的教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更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如果师生双方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这个过程,那么教学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参考文献:

[1]邵庆忠,张永忠.关于整合《机械制图》、《CAD制图》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安徽科技,2009,11:48~49

[2]盖雪峰.多媒体辅助“机械制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24):61~62

[3]朱静.《机械制图》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教通讯,2006,12:49~54

[4]沈月英“.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4(20):85~88

浅析高职机械制图有效教学策略 篇4

一、以实物有效导入课堂教学

在开展机械制图教学的前期, 教师应当首先培养高职学生的手绘能力, 也就是传统的绘图方法, 只有让学生明白了传统绘图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要素,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简单一点来说, 就是手动绘图是基础, 计算机绘图是技能的强化阶段。但是, 在机械制图教学阶段的前期, 教师应当认识到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 所以一时间还难以适应复杂的抽象空间思维方式, 而缺乏这样的能力将直接导致前期制图教学的失败, 更为后期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干扰, 所以,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教学困境, 高职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借助实物的方法, 帮助学生构建初期的机械制图空间思维, 从手动绘制实物的三视图教学开始, 逐步深入到绘制复杂的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 从而实现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

二、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

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方式都各有自己的长短和特色, 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例, 虽然它具有现代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板书定格性与表述的清晰性, 但是却缺乏形象性和直观性, 而这正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 反过来讲, 其效果亦然。因此, 高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 应当积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出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 进而有效提高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

例如, 教师在教学基础的图线画法、制图界面的字体写法以及尺寸的标注等步骤时, 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一字一句的板书于黑板上, 因为这是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 更是整个制图行业的通用标准, 唯有将这些学透才能算是入了门。在学生入门之后, 教师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示各种零件的轴测图, 让学生能够在看到平面的三视图后, 立即在大脑中想象出整个零件的立体效果图, 采用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三、积极在校内举办机械制图比赛

在学生将机械制图软件操作课程学完之后, 大部分学生必定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图, 如法兰盘、保龄球、变速器等。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在校内积极举办机械制图比赛, 开展此类比赛的目的, 一是检查高职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是巩固学生对机械制图软件的操作能力, 三是大大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教师教给学生的制图知识是面向整体学生的, 因此, 教学难度并不大, 但是社会工作中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要求却更高, 因此, 通过此种方式大大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从而主动将自身的软件操作技能强化, 实现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来讲, 教师可以给出几个不同的制图要求, 然后让参赛的学生随机选择, 如, 给出三个平面制图要求的题目, 再给出三个立体轴测图制图要求的题目。学生若想赢得平面制图比赛的胜利, 就肯定会运用到对象的平移、复制、阵列、镜像等选项, 并且如果学生知道如何在CAD制图软件中通过快捷键调取相应的命令的话, 那么将会大大节省比赛所需时间。如常用的一些快捷键命令:L (线段) 、CO (复制) 、MI (镜像) 、C (圆形) 等。另外, 如果学生若想取得立体轴测图绘制的胜利, 就必须要运用实体编辑过程, 包括实体的交集、并集、差集以及实体拉伸、实体旋转等命令, 如此, 通过这样的竞赛方式, 强化了高职学生软件操作综合应用的能力, 巩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提高了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的质量。

概言之, 在高职机械制图教学中, 为了强化学生的手绘能力和实践软件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积极以实物有效导入课堂教学, 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方式有效结合, 积极在校内举办机械制图比赛等方式, 有效提高高职学生机械制图能力。

摘要:高职机械制图教学, 又称“CAD设计”教学, 在高职课程中开设这样一门基础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建立设计师专用交流语言, 除此之外, CAD制图软件的应用并非仅限于机械制造这一个方面, 它还可以更好地为家居装潢、建筑施工、汽车制造等多种社会行业服务, 因此, 在高职院校开展机械制图教学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制图,多样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戴映红, 郑雪梅.高职机械制图一体化工作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 (1) .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篇5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243班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教研组会议,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评互学,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0-1

一、导入的有效选择

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有效地导入是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灵活进行有效选择。

例如,实例导入。由于机械制图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很多概念、原理、公式等等都来自于实践,与生产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生产实际的例子来引入机械制图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又符合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又如,直观导入。在学习新课题之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投影或电影录像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操作,感知机械制图知识,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

要想有效的选择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方法必须首先熟悉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它们的功能、结构和适用的范围,既要知道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也要知道它们的局限性。

例如,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每一节机械制图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常采用引导发现方法;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的课,常采用实践活动方法;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交流、表达能力的课,常采用讨论交流方法;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课,常采用自学辅导方法;教学目标主要是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和技能的课,常采用复习总结方法。又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各种教学内容有各自的特点,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概念,有的是公式和法则,有的是例题。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方法: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课,一般选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学习公式和法则的课,一般选用讲练结合方法或引导发现法;学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课,一般选用自学辅导方法;学习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一般选用讨论交流方法;学习实践内容比较丰富,可以采用实践活动方法。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选择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可及性: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

2.开发性: 问题富有层次感,入手较易,开发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

3.挑战性: 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心向,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

4.体验性: 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或替代性经验,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机械制图课的本质。

课堂提问的有效选择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切的奔向结果。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条件,要教给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用专业课的思维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少而精、要简明扼要,要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这样才能体现出课堂提问的有效。

四、例题和练习的有效选择

1.课堂教学中例题的选择一定要源于教材。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例题常常一带而过,甚至全盘否定,完全另选全新的例题。他们认为教材中的例题太简单,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常常选用给人以照本宣科之嫌,而自选例题可以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课,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然而教材是众多专家经过多重思考与仔细推敲后编写的,编选的例题虽然不能说最好,但一般也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典型性和导向性。长期对教材例题轻描淡写或搁置不用,首先不能发挥教材例题应有的作用,其次自选例题还有可能无形中超出课程标准要求,加重师生负担,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易使学生产生轻视课本的不良心理。教材上的例题有最规范的解答过程,它和习题一起控制了教材的深度和知识辐射范围。教材例题既是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而挖掘例题的内涵和外延是提高例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2.课堂教学中的例题要赋予实际化的情景。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情景,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机械制图课不是乏味的、抽象的,而是生活中处处有制图,制图就在你身边。所以情景创设的越好,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的,学生也就越能够理解,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掌握。

3.课堂教学中的例题要体现一定的专业课的思想和职业素养。 我们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应该努力融入专业课的思想方法。一是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优化解题过程,降低错误率,提高学习效率,挖掘思路,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二是对学生在高年级学习专业知识扫清了障碍,使学生头脑中的专业知识系统化。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7

一、增强师资素养, 提高教学技能

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 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 让枯燥变得有趣, 除了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外, 还须具有机械类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 如教师必须具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等, 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企业生产的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该门课程。同时教师还不断充实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和相关的技能, 具备必须当代机械制造业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多种计算机绘图软件, 以便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 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

二、改革教学内容, 明晰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社会培养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创建, 变革教学内容。针对“实用为主, 必须和够用为度”复种原则, 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 对基本理论优化组合, 补充企业需要的、对技能培养有用的知识。《机械制图》主要包括投影理论、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和计算机绘图几方面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 以掌握概念, 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 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 常用的等分线段等几何图形的画法已无多大用处, 可以删掉;轴测投影无足轻重, 可作简单的介绍。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 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这些内容一环扣一环, 应系统讲解, 全面掌握。学生对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必须熟悉, 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必须加强, 只有正确绘制出零部件的草图, 才能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图。同时, 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作为主线贯穿课程始终, 加强组合体读图与画图、机件表达方法、机械图等内容,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绘图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占有突出位置, 应把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等内容有机地融合。这样, 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理解, 掌握更牢, 学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既能手工制图、又能计算机绘图。

三、运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8

一、精心组织, 有效归纳总结

简单来看, 教师进行课堂授课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一般情况下, 要求教师所提出的诱导问题自然合理, 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明确性, 所提出的问题尽量贴近生活, 通过与实际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 问题将更具有启发性。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 主要有三种形式, 分别为教师授讲、学生自主钻研、小组讨论, 在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当注意将这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进行结论的总结。需要注意的是, 所做的结论应当简洁明了、准确得当, 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将更加方便。因此,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该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力求讲授层次清晰, 且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对于《机械制图》这一学科而言, 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读图、识图以及绘图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机械零件的形状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授课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 通过对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使用, 将各种绘图方法的特点突出, 促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方便。除此之外,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的过程之中, 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启发与引导, 并要求他们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掌握与运用, 能够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运用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不无道理。学生对某一课程感兴趣, 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它、理解它、研究它。因此, 教师要想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课堂效率, 就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激情。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 设置悬念。在刚开始上课时, 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应该与本节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 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逐步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之中, 学生往往能够集中注意力, 跟着老师的引导一步步挖掘。比如在讲基本几何体时, 可以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画好, 让学生自己选择, 看实物找出相应的三视图, 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投影规律, 绘制三视图。实践证明, 此效果明显。 (2) 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 例如可以尝试双方互换角色, 彼此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同时又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有效调动起来。比如在讲三投影面体系时, 正面、侧面、水平面这三个相互垂直的面, 可以让学生联系房间室内三个墙面, 自己思考, 然后由学生来讲解, 也可以让学生再提出一些相关问题, 由其他学生回答, 这样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 诱导教学。在学生的眼中, 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枯燥乏味, 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 作为教师, 可以适当例举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例子, 将之与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这样一来, 学生的思绪就会被牵引, 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4) 穿插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可以穿插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其他科目的知识, 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对老师有一个知识渊博的好印象,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例如在讲到《机械制图》之中的某一重要名词时, 可以将其英文告诉学生。解释M20LH-5g6g-L含义时, 说明其中LH表示Left helix左螺旋线, L表示Lnog, 长旋合长度代号。

三、理实结合, 培养应用人才

《机械制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生不仅需要理解与掌握机械制图相关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技巧。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应当注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 学生需要掌握形体分析法,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看图与画图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学生只有不断加强作图实践, 才能对自身的画图能力与看图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例如, 在对绘图工具以及用品进行讲解时, 可以一边讲解, 一边进行演示, 然后再让学生来进行操作。在对形体分析法进行讲解时, 教师多介绍一些案例, 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脉络, 再由学生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讲解零件图之前,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工厂进行参观与学习, 从实践中了解理论, 再由理论回归实践。在参观的过程中, 可以将工厂师傅的工序图作为讲解对象, 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看图、绘图的具体步骤, 除此之外, 还可以对加工工序以及相应的依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介绍。其实, 本门课程应当将提高学生看图能力以及绘图能力作为教学主线,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之上, 教师可以对课本的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对理论方面的要求进行适当降低, 加大实践方面的要求。因为《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对应用型的人才进行培养, 学生今后在岗位上需要实践操作。因此, 教学过程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与绘图能力。

四、现代教学, 培养空间想象

《机械制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之中的难点之一。其实, 从立体到平面, 再由平面转向立体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教学的过程之中,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 让学生能够对投影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事物与图形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有效认识。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环境之中获得直观的认识。例如,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例举一些模型, 让学生先自主领会, 然后再与同学进行讨论, 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培养, 同时也能够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如有条件者,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 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之中,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于模型的理解必然会上升一个层次。但是在教学过程之中, 往往会遇到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型, 由于结构过于复杂, 学生自己难以体会, 教师努力比画与讲解, 学生也很难真正领悟透彻。在这种情况之下, 就可以对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有效运用, 并发挥出较大的优势。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 同时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它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 通过对多媒体形象化的优势进行有效发挥, 能够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在教学过程之中, 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 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成刚《.工程制图》的立体化教学[J].安阳工学院院报, 2005 (1) .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9

1 中职机电专业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

虽然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普遍的采用到机电专业的教学当中, 可是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制图教学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机械制图相较于其他的课程教学来说是一个难以取得实效的课程, 它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上都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1.1“教”的困境

机械制图的教学是机电专业教师教学的难点之一, 它看似容易, 实则困难, 不是一切和机械相关的就是简单的。而恰恰是机械制图这样的课程会无意之间慢慢的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降低,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 教师难以进行好教学, 久而久之教学质量出现问题。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比较缺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这种缺乏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得不到学生的回应, 从而唱独角戏的教学氛围又不利于教学的实施,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达到了怎样的教学效果、课堂效果不得而知, 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

1.2“学”的困境

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 那么学生的学习环节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一些困境, 这些困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机械制图本来就是一门涉及许多数理内容, 比较抽象的课程, 这些课程特点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 无疑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中职机电专业意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机电人才, 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对机电人才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际操作的能力, 所以, 如果机械制图学不好, 将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个学习和能力。机械制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话, 不要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就是学生的学习都是比较困难的。而课堂缺乏交流与互动,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也没有参与进来的需求和欲望, 不了解教师教学的重点和意图, 种种原因最终都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达不到要求。

2 构建机械制图有效教学模式的措施策略

既然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制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想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就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到解决的措施。目前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 有问题教学、示范教学以及辅助教学等教学模式。对目前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的改进是机电专业教学的内在要求, 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对于如何构建机械制图的有效教学模式, 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2.1 加强教与学的互动

机械制图的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真正的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也要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 构建教与学互动的新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具体指的是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 教师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学生不理解, 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及时的了解, 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当中遇见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主动的和老师沟通交流,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 以便于老师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学生和老师, 教学和学习要紧密的联系起来, 发挥老师的辅导者、帮助者的作用, 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只有这样, 机械制图的教学才会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2.2 构建师生合作的课堂

师生合作的课堂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老师教学的课堂。合作不仅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也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没有合作, 寸步难行。所以, 要在机械制图的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机械制图的教学, 还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机械制图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识图的能力, 还应该具有绘图的能力, 识图和绘图当中就会涉及到相关的合作的问题。比如说小组讨论, 这是现代教学当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这种合作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中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十分的重视实践教学, 机电专业也一样, 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来说, 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一样重要。机械制图很枯燥无味,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理论原理导致的错误印象, 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十分的重视理论的学习。理论是基础, 只有基础打好了, 实际操作起来才更得心应手, 如果不注重理论的学习, 那再好的实际操作都如空中楼阁。

3 结语

中职教育一直都在发展, 社会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已有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一些改变。在实际的机械制图教学当中, 要不断的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 与时俱进, 以学生为先, 了解学生的需要, 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要积极的探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并把它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 以便于机械制图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而机械制图因其比较枯燥的特点, 在学生的学习中和教师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难以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 取得期望的教学效果。机电专业在中职教育的发展当中经过多次的探索, 主要的教学方式有好几种不同的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本文就中职机电专业中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分析存在的问题, 找到原因, 力图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电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宫霞霞.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5) .

[2]胡冰.浅析机械制图立体化教学模式[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8) .

[3]陈群.浅谈机械制图大的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11 (21) .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10

1 讲究教育教学艺术, 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讲究教学艺术去驾驭学生与课堂, 在潜移默化中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 形象化的描绘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教学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明确、有趣味, 在讲述时, 一般要脱离教案, 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 切忌照本宣读。讲话不能“拖泥带水”, “语病”丛生。教学中我为了做到语音自然, 节奏适度, 自费购买了录音放音设备, 在日常经常练习口语。在上课时伴随使用手势和表情,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使学生的听课不易疲倦,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活跃的思维。

其次, 丰富的想象可以帮助和启发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如在讲到“物体投影”时, 教师可以将联想到的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人在路灯下的影子变化, 有时还给学生介绍医用无影灯的原理等等去讲解, 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 又觉得所学的新知识并不陌生, 有亲近感。

再次, 恰当的比喻和对比会收到豁然开朗的教学效果。例如, 用两全其美比喻“半剖视图”的实质。鲜明的对比对激发学生情感也很有效, 如“剖视”与“断面”的对比, “正等轴测图”与“斜二测图”的相比等等。

2 重视课堂理论教学, 结合教学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偏重知识的传输,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机械制图》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以“学中练、练中学”为特点的“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目标考核”等教学方法, 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能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

考虑到中职生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具有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故对常用件的教学应特殊对待, 主要要求学生能理解其含义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建议尝试不对其作专门介绍, 而在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中遇到齿轮、螺纹、键等结构时, 教师给学生以启发性的引导, 学生通过自学相应知识点并联系相关的机械知识, 很轻松地就理解了相关结构的规定画法的意义, 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以解决以前教学模式中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衔接过渡上的知识遗忘问题。

3 训练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立体图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关键, 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桥梁。对初学者来说, 因其知识结构的差异, 几乎没有什么空间概念, 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实物练习画出立体图。他们能凭借自己的直觉识别一些简单的立体图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 引导学生画出一些复杂的图形。通过对学生直观感觉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避免了单纯理论知识的晦涩难懂, 消除了学生对制图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课的实质就是学习“图”和“物”的转换, 即看视图想物体的结构形状, 看物体再知道如何用图来表达。这是学生由平面转换到空间, 再由空间转换到平面图形的一种思维过程。中职学校的学生对立体图的概念都缺乏, 看立体图画三维视图困难, 而要他们由视图想物体的形状那就难上加难。为了缓和这种局面, 帮助学生很快形成空间概念,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模型。例如, 在讲完三维视图的形成后, 有看立体图画三维视图或补画某一视图这类作业, 首先让学生根据立体图用橡皮泥或其它材料做出模型这样学生就可以眼见其物, 增加了感性认识,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合理改进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 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而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 所以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 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 我会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 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课后的练习, 我让学生先根据图形想象空间结构, 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橡皮泥, 自己动手构出模型。这样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机械制图课件。它可使教学内容色彩丰富, 具体直观, 应用自如;还可以有效的控制讲课节奏, 随时切换跳转, 像翻书一样, 随意翻页, 对重点、难点内容可调动反复演示反复讲解, 是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的有效措施, 使有效的黑板所书写的内容更少, 反复擦黑板的现象得到改变。过去习题课讲习题时, 每一个三维视图都要画到黑板上讲, 画图时间占了大量的上课讲解时间, 而现在可以把要讲的所有习题事先用计算机画好, 上课直接调动每一个题的视图, 进行讲解。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讲解更多的内容, 通过提高教学效率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针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水平, 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授课, 而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 那么教学效果将停滞不前。实践证明, 只有教师用于创新, 大胆改革,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会提高,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魁敏.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袁世先.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贾小伟.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1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趋势十分明显,构建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十分必要。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十分强的课程,如何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调整原先的封闭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摆在广大机械制图课程教师面前的重点问题。

1.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问题探究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电气专业等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典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性相当强,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拥有看图能力、投影知识、制图能力,拥有空间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较好地把握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改变轻实践重理论的传统教育方法。

传统教学往往过度重视理论知识,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较长的教学周期,采用重复的方式强化记忆。这种方法下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强,教师与学生都沦为了教与学的工具,但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机械制图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得不到提升。

2.如何提升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

由于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机械制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较多,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项目教学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能够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师的始末,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互动方法。这一方法对于提升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项目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法不同,这一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沟通、互动、帮助的方式实施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一方法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中,即时的学生利用现有的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储备,采用更缜密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或项目。总体来说,项目教学法是结合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方法的教学手法。这个方法下机械制图教师从原先的角色中脱离开来,承担起引导员与主持人的角色,即“教学导演”,学生是“核心演员”、“主要工作者”。他们针对这些特定地任务,充分调动自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发挥教育“以人为本”、“能力导向”的作用,促进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课堂中应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利用项目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可更好地用于课堂导入,使得新知识顺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利用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第三,项目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与计算相关理论参数的机会,并使得知识打通脉络,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第四,加深学生的感悟与体验,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加工,并进一步利用知识创新绘图,创新产品。

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制图的能力与方法。学生应能够掌握更多的与投影制图相关的原理与方法,把握好点、线、面在投影上的关系,能够透析特殊位置上直线或平面上的投影相关特性,这些要点是层层递进、仅仅相扣的,只有系统而全面地掌握了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绘图完成某一具体项目的探究学习。要从系统地角度更精确高效地完成特定项目,学生应该能拥有手绘草图的能力,熟悉各种机件表现方式,明确国标中的各项规定,从而顺利实现利用计算机绘制各个零、部件的运行工作图。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该能深入浅出,正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事实,通过各种强化手段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解图的能力,绘制更出色的图形,拥有更高超的制图手法。

既然“为社会培养出大量拥有相应专业技能的劳动工作者与人才”是我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根本任务,那么改变传统思维,变革教学体系,革新教学内容则十分重要。项目教学中不应该墨守陈规,应尽可能地在“实用、够用、须用”等指导下,改革调整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教学理论。既然计算机是绘图十分关键的工具,那么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有助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与信心,真正体验到这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奇妙与快乐。

3.结语

项目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当了更重要的角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与工作就可以由此大大减轻。事实上,这一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多要求,他们应该有更强的全程控制能力,应该有更加良好的宽容错误的心态,还应该能够选好相关的示范项目,找出更多激发学生开展探究,认真思考的源泉。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能让学生课后还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答案,探究问题思路,让课堂教学真正延伸到课外,让学习无处不在。[科]

【参考文献】

[1]余锋.中职《机械制图》创造性教学的探讨.科园月刊,2010,(21).

机械制图有效教学分析 篇12

一、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现状

分析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需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 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为创新措施奠定基础。

(一) 学生问题

由于现在高职学生录取线很低, 学生文化素质不高, 大部分学生选择偏向于实际操作的学科, 从表面上看, 机械制图专业与实际问题关系不大, 学生对机械制图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造成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展开。而机械制图教学活动相对单调, 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 影响学习兴趣。

(二) 教学问题

高校侧重于设置理论性教学, 应用型机械制图教学也缺乏实践课程, 不能有效开展机械制图练习;选择教材与内容时, 选择具有最新知识点的教材, 避免教材落后;高校不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很难统一提高教学质量。部分教师校外兼职, 分散注意力, 影响教学质量。

(三) 管理问题

机械制图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由浅入深, 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打乱教学顺序, 影响教学的延续性, 影响学生学习规律, 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职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 要合理安排实践与理论课程的比例, 考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目前教学中比例混乱, 没有考虑两者的相关性, 直接造成教学体系管理的混乱。

二、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基于市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院校应该调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出发点, 给出创新教学体系的措施。

(一) 创新教学方式

机械制图课程由若干项目构成, 项目中存在若干循序渐进的图纸, 以轴类零件图绘制作为研究对象。绘制轴类零件图时包括一组视图、标注尺寸、技术要求等。课前提供三个短小视频, 分别为轴类零件视图绘制、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输入, 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制图任务, 同时填写完成情况反馈表。

可以在反馈表中设置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课堂上, 教师重点讲解作业反馈情况, 将其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让学生绘制稍显复杂的轴类零件图, 也可以穿插快速绘图或方案交流等活动提高课堂趣味性。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并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完善视频和学习资料, 以便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实施提供借鉴作用。

(二) 构建素养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良、基础偏弱及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比如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

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则需要在整个培养阶段贯彻机电岗位职业操守,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职业能力确定机电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比如可以开设合适的选修课程, 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进行职业素养讲座;机电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让学生了解机电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 培养其对机电职业的认同感;在实践文化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模拟工作场景与环境, 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提高职业技能;改变传统考核模式, 考核中纳入职业素养教育。

(三) 创新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 机械制图成绩考核模式较为单一, 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 教师根据卷面成绩判断学生机械制图知识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本身不能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 而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 但能熟记实验理论知识, 考试中得到较高分数, 这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公平。因此机械制图教师应该创新考核模式, 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为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评价应该包括签到、课堂状态、实验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与监督, 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想要成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就必须对这种方式做到深入了解, 灵活运用, 并且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总的来说,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学好它, 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因材施教。同时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发挥机械制图课程的优势。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教学水平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高职机电类专业中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制图和看图也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传统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机电行业一线岗位需求, 因此有必要改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 探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关键词:高职教学,机械制图,改革要点

参考文献

[1]曲昌荣, 戚洪涛.《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 :11.

上一篇:城市投资公司下一篇:静态测量、动态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