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后反思

2024-05-13

机械制图课后反思(共7篇)

机械制图课后反思 篇1

《机械制图》课圆柱截交教学反思

加强学生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想要达到的目的。为贯彻这项主题,我在课内安排了两个主要的环节。

一、我在课前准备了几个萝卜,让学生在课内分组进行切割,先切出近似的圆柱体,再对圆柱体进行切割。首先,在切割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动手,又把切割出的立体形状来帮助学生把制图中的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在切割时,让代表的学生与同组的其他学生进行商量,认为怎样切比较好,在商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最后,在切割结束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圆柱的一般切割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把所有的切割情况分成三种类别,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二、在学生学习画用正垂面切割圆柱的投影作图时,让每个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圆柱,并用小刀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后的形状放成正垂面切割的位置,再自己依照书中的作图步骤,画用正垂面切割圆柱的三视图。教师在学生作图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作图的步骤。整个过程也是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学习,即做中学,学中做。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让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即使没有完全掌握课中的知识,但只要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另一个要点是关注差生。在上课前就准备把动手的机会多让给学困生,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多把时间和精力化到学困生上,只要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别的学生自然会更加积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课前没有想到的问题,主要有:

一、时间安排还不够精准,以至于后来拖课10分钟。课后反思,主要有这几个方面问题:

1、导入内容过细,时间偏多。对一些没必要的内容可省略。

2、课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如因天冷,橡皮泥有些硬,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先捏软,也不至于在课内捏圆柱化了较多时间。

二、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主要表现在后半段画圆柱倾斜切割时的三视图画法时,原以为课前布置过让学生预习这个内容,在课内大部分学生会自己画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照顾一些学困生,但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去预习过,化了很多时间,学生也没有画好要画的视图,教师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学困生。假如能预见到这个情况,那我应该先向学生大致讲一下画图的步骤,再让学生自己去画图,速度会快些,效果也会好一些。

三、许多细节不够注意。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若一个教师能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如讲话艺术,我在时间紧张,不等学生全部做完时,说“不等你们了”的话,让学生有种被老师放弃的感觉,而应该说“没做好的同学请课后继续努力”,就有激励学生的目的;又如讲解时,要把过去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来,要说明原来的知识点;又如多媒体中的一些素材和放映次序,应有意识的挑选和精心安排,可使教学效果更好等等。

只要课前用心准备,课后认真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慢慢提高,让教学艺术大放光彩。

机械制图课后反思 篇2

一、充分备好每一堂课

课堂授课是机械制图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备课、批改作业、作业辅导以及成绩考核等各方面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并能促使上述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机械制图课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一堂课除了个别概念以外,大部分内容要靠图形和实物来讲解。因此,在教学中宜广泛采用演示法。需要学生画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出示范动作,把图画给学生看。教师的画图动作力求准确、熟练,有较高的技巧,使学生掌握画图的要领。为了使学生能看懂图,应多用实物和模型演示。如不具备上述条件,教师应在课堂上当场画立体图,给学生以立体感和直观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演示法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把理论知识、书本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证明所学原理的正确性,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演示法教学易于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减轻了学生的脑力负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因为我经常在课堂上画立体图,所以在未学轴测图的画法之前,已有部分学生通过模仿而学会了简单立体图的画法,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的空间概念也得到了巩固和丰富。

课堂授课教师起主导作用,还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和学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化繁为简

要想尽快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系统连贯地学习基础知识,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化繁为简。制图中最简单的三视图就是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所有复杂的组合体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几何体所组成。只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简单基本几何体的识读和绘制,复杂的组合体的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就能顺利进行。在识读和绘制组合体视图的“形体分析法”中,为了化繁为简才把组合体先分解成简单的基本几何体,再明确各基本几何体的相对位置,组合形式,这样就不难综合想象其形体,从而便于识图和绘图。在讲解较复杂的例题中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三、正确处理好教材中重点、难点与基础内容的关系

机械制图课与其他课程一样,也有重点、难点和基础内容。基础内容是识图的基本功,重点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攻克难点是提高识图能力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就一定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投影”这一章,是教材的一个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是识图和制图的原理,一定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这一章节的讲授,一定要有三投影面体系的模型。在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和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亲手演示给学生看,并从中引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和方位关系。

截交线和相贯线是整个教材的难点,需要反复讲解和练习。这一章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同点、线、面投影知识学得好坏关系很大。

画法几何中点、线、面的投影知识是整个教材的基础部分,不可忽视。点、线、面投影知识的学习,不能抽象化,要用实物,给学生以具体的印象,引导学生想象点、线、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位置及投影特性。可以把空间点、线、面落实到机件的一个顶点、一条棱线和一个表面上,从而增强学生对点、线、面投影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能用点、线、面的投影知识去分析组合体的投影,建立起空间概念,这样就具备了较高的识图能力。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课程在许多地方需要有动态的演示,例如在讲解复杂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时,如果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学生很难想象出组合体的组合步骤,极易出现漏画、错画,甚至画不出来的现象,这样就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件演示,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很轻松地看到组合体的组合过程、步骤,并可以根据演示逐步画出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下掌握绘图的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之,在制图教学中应不断进取,不断总结,掌握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实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空间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优良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机械制图(第六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018年春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3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使职业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步伐,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机械制图教学面临着既要减少学时,又要增加内容、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方面的难题,下面浅谈几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作法及体会。

一、机械制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任务,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关系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改革都离不开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改革的成功和整个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

二、教学方法设计要充分体现创新的理念

教学设计的创新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合的学习条件。在教学中,把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注重全体与兼顾全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与差异教学、分层教学结合起来,着眼于对学生浅能的唤醒与提升,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融会贯通、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的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并且,我们并没有多少学生以绘图为工作,而大多数的学生是在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只要他会看图就行了。对一些优秀学生提出较高要求,掌握绘图技巧,而对一般学生只要会看图识图就可以了。教学实践中,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为主,以绘图为手段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才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并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如在上“直线的投影”这一课时,首先用棍子(代表空间直线)和课本(代表一个投影面)说明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共有三种关系:倾斜、平行与垂直。分析归纳其投影特性分别具有收缩性、真实性和积聚性。引出直线投影的画法:利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几何定理作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例图的作图过程并讲解作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课堂完成补画三图的课堂练习。从感性认识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维,亲自动手模仿练习加深印象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强项。然后讲到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的投影特性,内容多而杂,需要引入多媒体课件。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因对抽象复杂的视图无法展示,迫不得以叫学生尽量去“想象”,之后不了了之的缺点。作为专业基础课,在中职学校一般都是一年级开设机械制图,学生刚初中毕业,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头脑中的立体概念很少。因而在投影理论的学习中感到比较费劲。往往想不出形体的形状。现在我们利用课件演示其投影动画,既直观又形象。同时,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并掌握三视图的作图方法,最后,对本节的重点:画出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共六种直线的三视图的教学,第一步:让学生拿出课本模拟三投影面体系和笔(代表直线),摆出各直线的图形;第二步:从三个视图方向进行投影分析;第三步:将结果画出。由于有了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大量的辅助教学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可巡堂辅导,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后,教师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练习的讲评,把备课时制作好的与练习有关的参考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自行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掌握绘制直线投影的方法。

三、机械制图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我校教学改革的方针,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总方案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传统机械制图课的最终要求,还要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计算机绘图的技巧,以及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标注的有关内容。要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保证质量,必须通过认真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实施办法。

首先,我们对机械课程学时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上把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放在了画法几何上,通过点线面的投影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作图直观性差,学生难掌握,效果又不好,而且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样的联系又不是很紧密。经过分析,我们决定改变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改变以前的直观性较差的点线面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量投影作图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主体的直观性较好,所以既大大降低了难度,又能紧密地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相联系。加强投影制图教学,既减少了学时、又降低了难度、又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力的培养的效果,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其次,根据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总要求,计算机绘图的内容由过去的选修变为必修,并且讲课和上机相结合。如果只从学时上看,它确实是一个负担,但我们认真分析后,不仅把它作为必须掌握的内容,而且把它作为改革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压缩学时的一种有利措施。

机械制图学时居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是要通过大量的手工仪器绘图训练来提高绘图技能技巧和图面质量。由于有了计算机绘图这种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手工仪器训练可以适当消弱,压缩出一部分学时。另一方面,计算机绘图的三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曲线、曲面的绘制,还可以组合造型,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形体分析方法和训练空间构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节省学时,又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还能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技术技巧。

最后,传统的机械制图,由于直观性较差,抽象难学,因此老师讲课特别多、特别细,又是模型、又是挂图,没有模型和挂图就画立体图,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没有主动积极思考的余地,尽管老师讲的很买力,学生的掌握情况与老师的期望值仍有很大差距,现在学时压缩了,内容增加了,我们必须改革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于本课程关键的、有关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内容必须仔细讲清楚,对于应用性的和信息化的知识只讲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引导性讲解,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这样看起来讲话的速度不快,但每堂课给学生的信息量并不少,知识面同样很宽。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其无比的优越性,同时,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入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机械制图课后反思 篇4

UDC 621.71:744机械制图.4:621.88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画法GB 4459.1-84Mechanical drawings代替GB 133-74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ofscrew threads and threaded parts1 引言1.1 本标准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表示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画法

机械制造课后习题 篇5

1.制造企业生产活动的三个阶段是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制造及产品的销售和服务。2.按系统的观点看,机械制造系统(狭义)包含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3.RP技术常用的方法有立体光固化法、叠层制造法、激光选区烧结法和熔积法等。4.零件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零件的年产量。5.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6.机床型号中必须包含机床的类代号、组代号、系代号和主参数代号。7.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8.切削用量一般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9.车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层宽度的因素有背吃刀量和主偏角。

10.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工件的定位方式分为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和欠定位。11.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主要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引起。12.生产中最常用的正确的定位方式有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两种。13.机床夹具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

14.设计夹具夹紧机构时,必须首先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15.一般大平面限制了工件的3个自由度,窄平面限制了工件的1或2个自由度。16.工件以内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定位销和定位心轴两种。

17.一般短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2个自由度,长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4个自由度。

18.铣床夹具中常用对刀引导元件是对刀块,钻床夹具中常用的对刀引导元件是钻套。

19.按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未予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2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以机械加工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和表面质量,直至成为合格零件的那部分生产过程。21.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零件热处理、装配和检验试车等。2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工序为基本单元所组成。

23.工步是指使用同一把刀具对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24.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多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25.从生产规模来考虑,机械加工自动线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

26.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准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27.在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必然小于封闭环的公差。

28.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为增环。29.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为减环。

30.机械加工的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表面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的时间。

3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通常由工艺、工步、工位、安装和走刀组成。

32.生产中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常采用不同的工艺文件,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成批生产时采用机械加工工艺卡,大批量时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

33.加工主轴零件时为了确保支承轴颈和内锥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互为基准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34.安排零件切削加工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先基准或其他、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和先主后次等。35.工艺成本包括可变费用和不变费用两大部分。

36.系统误差可以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两大类。37.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有单因素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

38.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39.引起工艺系统变形的热源可以分为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两大类。40.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41.实现超精密加工的技术支撑条件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机理与方法、工件材质、加工设备、工具、测量技术和环境条件等。

42.目前金刚石刀具主要用于铝铜及其合金等软金属材料的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而精密与超精密磨削加工主要用于黑色金属及硬脆材料的加工。

43.超精密加工中稳定的加工环境条件主要指恒温、恒湿、防振和洁净四个方面的条件。44.FMC的构成有加工中心上配托盘交换系统和在数控机床上配工业机器人两大类。

45.FMC由两台以上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物流及刀具储运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二、选择题

1.产品的年产量被称为(B)

A生产类型

B生产纲领

C生产模式

D生产批量 2.从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全过程被称为(C)

A工艺规模

B加工路线

C制造过程

D工艺过程 3.在大批量生产中广泛采用(A)

A专用机床

B通用机床

C数控机床

D加工中心 4.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有(D)

A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

B工艺规程详细 C采用专用夹具

D采用通用机床 5.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面时,其主运动是(A)

A砂轮回转运动 B工件回转运动

C砂轮直线运动

D工件直线运动 6.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B)

A均由工件完成 B均由刀具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完成 D分别由刀具和工件完成 7.背吃刀量是指主切削刃与工件切削表面的接触长度(D)

A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

D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8.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D)

A车床最大轮廓尺寸 B主轴与尾座之间最大距 C主轴中心高 D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

9.确定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选用的三个主要基准平面是(C)

A切削平面、已加工平面和待加工平面

B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C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主剖面)

D基面、进给平面和法平面 10.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C)

A切削平面

B进给平面

C基面

D主剖面 11.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B)之间的夹角

A切削平面

B基面

C主运动方向

D进给方向 12.刀具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B)

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

C刃倾角

D副后角 13.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A)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

C副后角

D刃倾角 14.车外圆时若刀尖低于工作轴线,其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将会(C)

A前脚不变,后角减小 B前脚变大,后角减小 C前脚变小,后角变大 D前后脚均不变 15.下列刀具材料中,综合性能最好、适宜制造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B)A硬质合金

B高速钢

C合金工具钢

16.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影响切削变形和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C)。C前脚 17.影响切削层参数、切削分力的分配、刀尖强度及散热情况的刀具角度是(A)。主偏角 18.影响刀尖角度和切削流动方向的刀具角度是(D)。刃倾角 19.影响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得刀具角度是(B)。副偏角 20.车外圆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C)。切削 21.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B)。工件 22.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较大时,刀具使用寿命(D)。越短 23.切削铸铁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B)。后刀面 24.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A)。前刀面 25.加工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削瘤和鳞刺的是(B)切削。中速

26.如图所示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个数是(C)。四个 27.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抓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较长,它的定位是(C)。四点定位 28.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D)。欠定位

29.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C)有关。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 30.如图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安装工件时,它的定位是(B)。五点定位

31.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一平板,保证其高度尺寸一般应限制工件的(A)个自由度。三个 32.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D)个自由度。六 33.下面对工件在加工中定位论述不正确的是(B)。为保证定位的准确,尽可能采用完全定位

34.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C)之外的基本要求。夹紧力应尽量大 35.工件在夹具中欠定位是指(C)。工件要求的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

36.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B)。

工序 37.工步是指(B)。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38.下面(D)的结论是正确的。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39.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C)。辅助基准 40.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 41.定位基准是指(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42粗基准是指(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 43.精基准是用(A)作定位基准的。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44.工序基准定义为(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45.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amax,最小值为H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bmax,最小值为Hbmin,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max=(B)。Hamax-Hbmin 46.加工轴的外圆表面时,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amax,最小值为D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bmax,最小值为Dbmin,那么本工序的双边最大加工余量2Zmax=(B)Damax-Dbmin 47.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B)。零件结构对结构可行性的影响 48.退火处理一般安排在(A)。毛坯制造之后

49.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选用一面两孔作定位基准,这种方法一般符合(B)。基准统一原则 50.自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其目的是(D)。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51.精密齿轮高频淬火后需磨削齿面和内孔,以提高齿面和内孔的位置精度,常采用(D)原则来保证。互为基准

52.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C)。半精加工之后

53.在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加工顺序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B)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的加工问题

54.零件上孔径打于30mm的孔,精度要求为IT9,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案为(A)。钻——镗 55.劳动生产率是指(D)。单位时间内制造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56.装配系统图表示(A).装配过程

57.一个部件可以有(A)基准零件。一个 58.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A)。完全互换法 59.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C)。分组选配法 60.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A)。完全互换法

61.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线路原则又称为(C)原则。一件一环 62.修配装配法通常按(A)确定零件公差。经济加工精度 63.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D)。生产规模

64.“固定调整法”是采用(A)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 65.“分组装配法” 装配适用于(A)场合。高精度少环尺寸链

66.磨削平板零件时,由于单面受到切削热的作用,零件受到热变形影响,加工完毕后将使工件产生(B)的形状误差。中凸

67.镗孔加工(A)校正孔的位置精度。可以 68.机床主轴转速对主轴回转误差(B)影响。有

69.(A)是切削加工工程中最主要的热源,它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切削热 70.车床导轨在(B)内的直线度误差使处于误差敏感方向的位置。水平面

三、多项选择题

1.生产类型取决于(ACD)。生产纲领 产品尺寸大小 形状复杂程度 2.工艺基准包括(BCD)。定位基准 装配基准 测量基准 3.单件时间包括(ABCD)。基本时间 辅助时间 布置工作地时间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4.在车削加工中,基本时间包括(AC)。

切削工件所消耗的时间 切入切出空行程所消耗的时间

5.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方法(ABCD)。

缩短基本时间 缩短辅助时间 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 缩短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6.工艺成本与(ABD)有关。材料费 设备折旧费 厂房的采暖、照明费 工人工资 7.工艺成本中,不变费用与(ACD)有关。

专用机床折旧费 专用工夹具折旧费 车间辅助工人工作 8.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记载的内容包括(ABCD)。工序简图 工步内容 切削用量 工时定额 9.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套筒外圆镗孔时,若三爪卡盘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有偏心,则镗孔时影响(BD)。孔的余量不均匀 孔与外圆的不同轴度误差 10.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考虑(ABCE)。选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选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选平整、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11.安排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一般应遵循(AD)原则。先粗后精 先面后孔 12.下图中,(AD)所表示零件的铸造结构工艺性较好。

四、判断题

1.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刀具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2.加工塑性材料与加工脆性材料相比,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和后角。(×)3.高速钢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相比,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4.精加工时应避免积屑瘤的产生,所以切削塑性金属时,常采用高速或低速精加工。(√)5.在三个切削分力中,车外圆时主切削力Fc最大,磨外圆时背向力Fp最大。(√)6.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

(×)

7.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其次是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切削速度。(×)8.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切削速度,且加大切削层面积,可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9.在刀具角度中,对切削温度有较大影响的是刃倾角和副偏角。(×)

10.精车刚件时可使用高浓度的乳化液或切削油,主要是因为它的润滑作用好。(√)11.如图所示定位方式是合理的。(×)

12.工件定位时,若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就不会产生定位误差。(×)13.辅助支承是为了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14.浮动支承是为了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15.车削外圆柱表面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装夹定位方式。(×)

16.在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时,不允许采用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

17.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即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18.在夹具设计中,不完全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19.工件被夹紧,即实现工件的安装。(×)

20.工件在夹具中安装一定要完全限制6个不重复的自由度才能满足要求。(×)21.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22.在一道工序中如果有多个工步,那么这些工步可以顺序完成,也可以同步完成。(√)23.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24.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掉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也应算作两道工序。(√)25.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

26.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27.因为球心、轴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并不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

为定位基面。(×)

28.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29.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30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为两道工序。(√)

31.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优先考虑主要表面的加工问题,而穿插加工次要表面。(√)32.调质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增高,切削加工困难,故应该安排在精加工之后,光整加工 之前进行。(×)

33.辅助工艺基准面指的是使用方面不需要,而为满足工艺要求在工件上专门设计的定位面。(√)34.由于粗基准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35.粗基准是指粗加工是所用的基准;精基准是指精加工所用的基准。(×)

36.加工主轴零件时为确保支承轴颈和内轴孔的同轴度要求,通常采用基准统一原则来选择定位基面。(×)

37.设计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时,一般采用统一基准原则。(√)38.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39.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40.采用高效率工艺的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41.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42.套件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不可拆卸。(√)43.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

44.配合精度指配合间隙(或过盈)量大小,与配合面接触大小无关。(√)45.配合精度仅与参与装配的零件精度有关。(√)46.采用固定调节法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47.分组装配法一般用于组成环较少,而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48.调整装配法与修配法的区别是调整装配法不是靠去除金属,而是靠改变补偿件的位置或更换补偿件的方法。(√)49.协调环(相依环)的作用是为保证装配精度,因此其上下偏差应根据装配精度来确定的。

(×)50.确定装配尺寸链时应遵循环数最小原则。(√)

51.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系统误差均属于常值系统误差。(√)52.毛坯误差的复映产生的误差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53.光整加工阶段一般没有纠正表面间位置误差的作用。(√)54.机床部件的刚度呈现其变形与载荷不呈线性关系的特点。(√)55.机床传动链数较少,传动链越短,则传动精度越高。(√)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类型有哪些工艺特征?

答:生产类型是指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它由生产纲领所决定。生产类型按照生产纲领和零件的大小来划分。生产类型有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批量生产。2.简述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的区别。答:外联系传动链是指传动链两个末端件之间没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的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是指两个末端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的传动链,它是联系复合运动各个分运动执行件的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不能使用带传动,摩擦轮传动以及链传动等传动比不稳定的机构。

3.试说明CK6132、B6050、Y3150、和XK5040机床型号的含义。答:CK6132,卧式数控机床,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320mm。B6050,车头刨床,最大插削及刨削长度500mm。

Y3150,滚齿及铣齿机齿轮加工机床,最大工作直径500mm,第五次重大改进。XK5040,立式升降台立式数控铣床,工作面宽度400mm。

4.CA6140型主传动链中,能否用双向牙嵌式离合器或双向齿轮式离合器代替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的开停及转向?在进给传动链中,能否用单向摩擦离合器代替齿轮离合器M3,M4,M5,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不能,因为齿轮式离合器可以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5.为什么卧式车床溜板箱中要设置互锁机构?丝杆传动与纵向、横向机动进给能否同时接通?纵向和横向机动进给之间是否需要互锁?为什么?

答:①为了防止操作错误,同时将丝杆传动和纵横向机动接通导致损坏机床,溜板箱中设置了互锁机构,以保证开合螺母合上时机动进给不能接通,反之机动进给接通时,开合螺母不能合上,丝杆传动与纵横向机动进给不能同时接通。

②纵横向机动进给不需要互锁,是因为手柄控制纵向机动进给时横向机动进给的离合器是脱开状态,不能传递动力,也不能横向进给,反之同理。6.卧式镗床可实现哪些运动?

答:刀具旋转,工作件进给运动;刀具旋转并作进给运动;工件旋转,刀具作进给运动。7.试述铣床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答:①卧式升降台铣床:适用于加工平面,台阶面沟槽,螺旋表面,成形表面等,应用广泛。

②立式升降台铣床:可用各种面铣力式立铣刀加工面,斜面,沟槽,凸轮及成形表面等。

③龙门铣床:可用各种面铣力式立铣刀加工面,沟槽的加工,生产率较高,适用于成批和大批量生产。

④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生产周期低。8.万能外圆磨床在磨削外圆柱面时需要哪些运动?

答:砂轮的旋转主运动n1;工件的圆周进给运动n2;工件的往复纵向进给运动f1;砂轮的周期式连续横向进给运动f2.9.应用展成法与成形法加工圆柱齿轮各有何特点?

答:展成法:同一把刀具可以加工模数,压力角相同而齿数不同的齿轮。

成形法:加工精度和效率低,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修配。

10.在滚齿机上加工一对齿数不同的斜齿圆柱齿轮,当其中一个齿轮加工完成后,在加工另一齿轮前应对机床进行哪些调整工作? 答:差动链加成去掉惰链,刀架角度调整。

11.对比滚齿机和插齿机的加工方法,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

答:①滚齿机:齿轮滚刀与工件模拟一对螺旋齿轮啮合过程,生产效率高,应用最广泛,滚齿加工尺寸范围大,即可加工小模数小直径齿轮,又可加工大模数大直径齿轮。

②插齿机:插齿加工是模拟一对目标齿轮啮合时过程,插齿加工应用也很广泛,不仅能加工直齿轮,多联齿轮,还可以加工人字齿轮、扇形齿轮、齿条、斜齿轮等,生产率一般比滚齿低,但加工小模数,齿宽的齿轮时生产率不低于滚齿。12.常用哪些参数来衡量金属切削形变形程度? 答:剪切角φ;相对滑移S,变形系数nn。

13.试从工件材料刀具及切削用量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切削力的影响。

答:①工件材料:强度、硬度越高,则屈服强度越高、切削力越大,强度硬度相近,其塑性越大,韧性越大,则切削变形程度越大,且切削与前刀面接触长度越大。摩擦力越大,切削力越大,崩碎切削,接触长度短,故切削力小,工件加工硬化程度大,切削力也大。

②切削用量:ap增加,切削面积呈正比增加,弹性变形及摩擦力成正比,增加进给量,增大切削面积即呈正比增加,但变形程度小,单位切削力减小,切削力不与F成正比增 加。

③刀具:前角r0对切削力影响最大,加工塑性材料时,前角r0增大,变形程度减小,切削力减小,在切削刃上磨出适当的负倒棱,可提高刃区强度,切削力增大。14.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产生影响?

答: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可知,切削温度主要受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磨损和切削液的影响。

① 切削用量的影响。由实验得出的切削温度经验公式可知,切削速度Vc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大,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温度迅速上升,进给量f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比切削速度小。② 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前角r0增大时;切削变形程度减小,使产生的切削热减少,因而切削温度下降,但前角大于20°时,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减小,这是因为刀具楔角变小而使散热体积减小的缘故。主偏角Kr减小时,刀尖角和切削刃工作长度加大,散热条件改善,故切削温度降低。负倒棱和刀尖圆弧半径对切削温度影响很小,因为随着它们的增大,会使切削变形程度增大,产生的切削热增加,但同时也使散热条件又所改善,两者趋于平衡,所以切削温度基本不变。

③ 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等力学性能越高,切削时所消耗的功越多,产生的切削热越多,切削温度就越高,而工件材料的导热功率越大,通过切削和工件传出的热越多,切削温度下降越快。

④ 刀具磨损的影响。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增大,切削温度升高,刀具磨损对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越显著

⑤ 切削液的影响。使用切削液对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和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有明显效果,切削液的导热率,比热容和流量越大,切削温度越低,切削液本身的温度越低,其冷却效果越显著。

15.为什么硬质合金刀具和速钢刀具相比,所规定的磨钝标准要小些?

答:硬质合金材质刚性更好,脆性更大,韧性相对就较差,也就是比高速钢刀具更容易断,磨钝后受力更复杂。

16.磨削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很高的磨削速度,磨削温度高,具有很小的切削用量,能够磨削硬度很高的材料。17.磨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单位磨削力Kc值很大,三向分力切深为Fp值最大,磨削力随不同的磨削阶段而变大。18.分析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对切削工程的影响及合理选择原则。

答:主偏角,一般来说,减少主偏角可提高刀具使用寿命。选择原则:看系统的刚性如何,若系统刚性好,不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则主偏角可取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

副偏角,主要作用是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选择原则:副偏角的大小要根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好系统刚性选择,一般的,粗加工取大值,精加工取小值,系统刚性好时取较小值,刚性差时取较大值,对于切削刃,车槽刃等,为了保证刀尖强度,副偏角一般取1°-2°。

机械制图课后反思 篇6

1 图示内容和方法的异同

机械制图是用来表达组成机器、机械、机构的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尺寸的。一般表达的形体较小, 要求尺寸精度很高, 有零件图和装配图之分;道路工程制图是用来表达道路、桥梁、隧道、涵洞、堤坝及管道等的形状、尺寸的, 一般表达的形体较大, 相对尺寸精度较低, 分为公路路线工程图、桥 (涵、隧、堤) 工程图、公路设施工程图等几大部分。虽然它们表达的内容不同, 但是它们的绘图方法都是用正投影的方法来绘制图样的。

2 尺寸标注的异同

2.1 尺寸内容的异同

(如表1)

2.2 标注方法的异同

(1) 尺寸界线标注方法的异同:机械制图规定尺寸界线是与图形轮廓线接触的两条平行细实线;道路制图规定尺寸界线是靠近图形轮廓线 (保持1mm的距离) 的两条平行细实线。

(2) 尺寸起止符号标注方法的异同:机械制图的起止符号通常使用双边箭头, 箭头高是b (粗实线宽) , 箭头长约4b~6b。如图:只有在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 才可用45°斜细实线或圆点。如图1所示。道路制图的起止符号通常使用45°斜中粗实线, 而在标注直径、半径、角度、弧度时必须使用单边箭头。如图:单边箭头高是b (粗实线宽) , 箭头长约4b~6b。注意指向左边的是上半边, 指向右边的是下半边。这两种标注方法要遵守同图相同原则 (1) 。

(3) 尺寸数字标注方法的异同:两种制图中都规定了有直体和斜体两种字形。实际应用时一定遵守同图相同原则, 绝不可在一套图纸中混用两种字形。

(4) 尺寸基准的确定:机械制图一定要有尺寸基准, 而道路制图没有规定。

(5) 斜度、锥度和坡度标注的异同:机械制图中有斜度和锥度的标注, 而道路制图中只有坡度的标注。斜度和坡度的意义完全相同, 但是标注方法迥异。斜度和锥度符号的画法如图2, 而坡度符号是用单边箭头表示, 箭头指向下坡。坡度小时在单边箭头上方注写百分数的坡度值, 如图:当坡度大时在单边箭头上方注写比例数的坡度值, 如1∶1.5。

(6) 表面结构标注的异同:机械图中对零 (部) 件的表面质量在图纸中规定有3种完整图形符号表示。如图3所示, 分别表示“允许任何工艺”、“去除材料工艺”和“不去除材料工艺”。在道路制图中对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表面质量没有图形符号的规定, 所有表面质量要求都在技术文件中加以说明。

(7) 标高的标注:机械制图没有标高的规定, 道路制图有对标高和水位高程的规定符号。如图4所示。

3 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两种制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都是要求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1) 尺寸标注要正确。正确是指尺寸数值正确无误, 标注方法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

(1) 尺寸数字是形体实际大小的测量值, 与图形的大小和绘图比例无关。

(2) 机械制图中尺寸数字以毫米为单位时, 不需要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如果采用其他单位时, 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道路制图中尺寸数字不论什么单位都不需要标注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但必须在“注明”中的第一句话加以说明。

(3)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穿过, 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另外, 由于实际手工绘图时往往使用模板来绘制一些符号, 要特别注意区分图形近似的模板符号的应用。如斜度符号和锥度符号的区别, 表面结构符号和标高符号的区别等。

(2) 尺寸标注要完整。完整是指尺寸必须能完全确定形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对位置不遗漏。机械图中还要求对同一尺寸不能重复标注, 道路制图中没有这项要求。

(3) 尺寸标注要清晰。清晰是指尺寸布局要恰当, 便于查找和读图, 不至于发生误读和混淆,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形尺寸突出特征。定形尺寸尽量标注在反应形体特征明显的视图上。

(2) 形位尺寸相对集中。同一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同一视图上, 与两个视图有关的尺寸最好标注在两图之间, 以便于读图和查找。

(3) 布局整齐清晰。尺寸排列要整齐, 串列尺寸要在同一条线上, 并列尺寸应使小尺寸在内 (靠近视图) , 大尺寸在外;标注圆柱、圆锥的直径尺寸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圆弧、半圆、圆孔尺寸一定标注在反映实形的视图上;对称的定位尺寸应以尺寸基准对称面为对称直接标注出来, 不应在尺寸基准两边分别注出;尺寸线与轮廓线、尺寸线与尺寸线之间的距离要一致 (一般为7mm~10mm) , 并要遵守同图相同原则。

(4) 尺寸标注要合理。合理是指尺寸标注一是要满足设计要求, 以保证机器或道路工程的质量, 二是要满足工艺要求, 以便于加工制造和检测。具体要求如下。

(1)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应尽量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一致, 以减少误差的影响。标注时重要的尺寸要服从设计基准, 以保证设计要求;一些次要的尺寸则服从工艺基准, 以便于加工和测量。

(2) 开闭链问题。机械制图中的尺寸一定要标注成开链尺寸 (2) ;道路制图的尺寸可以视情况标注成开链尺寸或闭链尺寸 (3) 。

3 结语

尺寸标注在工程制图中是很重要又很细致的工作, 图样上的尺寸标注除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外, 还要注意布置匀称、整体美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制图GB4457~4460-84[S].中国标准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S].中国计划出版社.

[3]郭建尊.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M].人民邮电出版社.

[4]郑国权.道路工程制图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专用) [M].

[5]谢步瀛, 袁果.道路工程制图[M].

机械制图教案 篇7

[课题名称] 课题一 投影法的概念及三视图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二、能力目标

1、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正投影法是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

三、素质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能运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

四、教学要求

掌握正投影的特性和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规律。[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分析学生]

1、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不会困难;

2、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练习,能提高绘图能力。

3、学习内容不复杂,要防止轻视学习,提倡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5分钟);第三章§1(30分钟);§2(40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5分钟)

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平面图形的画法。

二、导入新课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30分钟)

教师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自然现象,如:人或者物体在阳光下会留有影子……然后请学生思考影子和物体之间有何联系。据此提出投影和投影法的概念。教师讲授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讲授过程中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投影法的特点,总结得出绘制机械图样主要采用正投影法。

2、三视图的形成(40分钟)

(1)教师通过课件给出下图说明采用三视图的必要性

(2)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讲授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①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②三视图的形成;

③三投影面的展开。

(3)通过对三视图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得出:

①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三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

③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关系。

4)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1练习。

四、小结(5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

2、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五、作业

1、完成习题集P.17题3—1,小题2。

2、预习点的投影。[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二 点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点的投影特性;

2、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点的投影的方法;

3、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画点的投影的方法,并具相应的能力。

2、熟悉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三、素质目标

1、能够利用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等已知条件求作点的投影;

2、能利用点的投影、点的坐标判断空间点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和点的三面投影画法。

2、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教学重点] 点的投影规律及点的投影的画法 [难点分析] 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分析学生]

1、在上次课的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

2、对点的三面投影画法,本次课只要求初步的能力,随着本章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会有较大的提高。

3、机械制图课开讲已近一个月了,尚未出现过深过难的内容,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一旦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要及时辅导,使他(她)跟上班集体,以适应学习后继较难的内容。[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旧课(10分钟);点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投影法的概念、分类以及正投影法的特点。

2、试述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教师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总结及补充,借此对上次课 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二、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从集合的角度物体的组成可以看做:点--线--面--体。也就是说点是组成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熟悉点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是以后学习线、面包括物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点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

教师通过直观演示,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点。

得出结论: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2、点的投影标记和点的三面投影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点的投影的形成过程:

①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②把点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得到三面投影; ③把投影面展开,得到点的三面投影图。

演示的过程中注意强调点的投影标记,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

3、点的投影规律

结合点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点的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即点的投影规律:

①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长对正)②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高平齐)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宽相等)利用课件给出例题 师生共同解决

4、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

利用课件从点的投影的直观图分析得出:(1)点的坐标的含义:点的x坐标,点到W面的距离;点的y坐标,点到V面的距离;点的z坐标,即点到H面的距离。

(2)点的坐标与投影的关系

两根坐标轴围成一个投影面,点的任意一面投影可以用两个坐标值来确定。课件给出例二

5、两点的相对位置

(1)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由它们的坐标来确定:两点的左右位置由x坐标确定;两点的前后位置由y坐标确定;两点的上下位置由z坐标来确定。

(2)重影点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影点的概念、重影点的坐标特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四、小结(5分钟)

1、点的投影特性、投影标记和三面投影。

2、点的投影规律、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五、作业

1、习题集P.18题3—2,小题2;P.19题3—3,小题2;P.21题3—4,小题2(2)(3)(4)。

2、思考:教材P.75思考题3、4。[板书设计] 参照对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三 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二、能力目标

能进行直线的投影作图。

三、素质目标

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会画直线的投影。

四、教学要求

1、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会画直线的投影。[教学重点]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直线投影的方法。[难点分析] 如何利用直线的投影特性求做直线的投影。[分析学生]

2、画直线的投影,基础在点的投影,在熟练掌握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学生有这个能力。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本次课难点,教师应先通过课件或者是实物演示明确各种位置直线对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先掌握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点,再放到三投影面体系中间加以分析,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得出各种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分配:复习导入(10分钟);直线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2、画点的投影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3、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空间的物体是由面来围成的,而一个平面则是由直线段来围成,所以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习近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在掌握了点的投影的基础上再来研究一下直线段的投影。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直线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首先取教鞭或者是直线模型进行演示叫学生观察并请学生自行思考说出直线的投影。分析得出作直线投影的方法:作直线投影实质就是求作直线段端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直线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分钟)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讲授直线倾斜于、平行于、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直线的投影特性。

(1)、真实性(2)积聚性(3)类似性

3、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30分钟)根据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直线分为三类:

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直线的定义及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

(1)投影面垂直线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铅笔作为线段分别演示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点;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2)、投影面平行线

带领学生用铅笔作为线段先直观演示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教师以其中一种为例分析它的位置特点、投影特性。另外两种学生自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在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长并倾斜于投影轴;其余两个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小于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对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师生共同演示一般位置直线,并分析得出起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均为缩短的斜线段。

4、例题讲解与练习(20分钟)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直线的投影规律;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3、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6题3—6中3、4小题; P.27题3—6中小题6(2)、(3)。

2、课后预习近平面形的投影。[板书设计] 结合相应的PPT文稿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课题四平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画和读平面形的投影。

三、素质目标

1、能在理解平面形投影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投影特性作图;

2、能正确分析物体表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点。

四、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教学重点]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教学难点] 利用平面的投影特性完成平面的投影作图。[分析学生]

1、有了点和直线投影的知识,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如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只要点线投影掌握好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不会很困难;难点是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要多花些力气;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

3、在学习中不断会有一些后进生感到困难,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等方法,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不掉队。[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直观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时间安排:复习旧课(10分钟);平面的投影(75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机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立体则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习近平面的投影为学习习近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平面的三面投影及作图(15分钟)

教师讲授平面的三面投影,首先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如:书本、练习本或者是三角板当做一个平面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叫学生观察它们的投影。分析得出作平面投影的方法。平面由直线段围成,而直线段则由点组成,得出作平面形的投影实质是求作平面形各个定点的投影。

教师板图演示作图过程,强调作图注意事项。安排学生进行习,多媒体给出习题。

2、平面对单一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出空间平面对一个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然后讨论平面平行于、垂直于、倾斜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归纳出三种情况下平面的投影特性。

(a)真实性(b)积聚性(c)类似性

3、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根据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把空间平面分为三类:

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明确三类平面的定义及对它们对投影面的位置特点,为掌握投影特性做基础。(1)、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引导学生利用书本或者是三角板摆出不同情况的投影面平行面即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分析平面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而得出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得出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在平面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形;其余两个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面

教师请学生以手中的书本或者三角板作为平面分别演示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观察并分析它们的投影特点。教师引导归纳出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在平面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倾斜直线;其余两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

(3)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请学生用手中的三角板摆出一般位置平面,观察其投影,归纳总结出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小结: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三面投影都是比原形小的类似形。

4、例题讲解与练习

多媒体课件打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四、小结(5分钟)

1、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

1、习题集p29题3-6中小题8(2);p30题3-6中小题8(3)、9(1)、(2);p31题3-7中小题2、4。

上一篇:端午节安全教育讲稿下一篇:余新连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