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2024-08-04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精选12篇)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篇1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一门工具课。它有自身的科学体系和基础内容, 并和其他一些相关课及生产实习课有紧密的联系。因此, 机械制图课在教学过程中, 承上启下, 贯彻始终, 是培养中高级的技术工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近年来, 我校的生源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给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带来了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该课程的教学, 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学好这门课程。

一、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认识

1. 使学生充分认识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首先在绪论课中就着重说明:机械制图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讲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时, 举简单例子说明, 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 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 如车工、钳工如果看不懂图, 就无法生产零件。尤其我们学生将来从事技术工作 (技术工人) , 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意识到, 学好机械制图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 都有重要影响, 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认真学习,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提高其学习自觉性。

2. 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认识难度。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学生怕学、难学的课程, 在学习绪论时就清楚地告诉学生这一点, 只有“知难”, 才会知道需要多花功夫, 想轻松地混过去是不行的。但若由“知难”即变成恐惧那也不行。再告诉学生, 这门课之所以“难”实际是指必须经过认真学习, 艰苦努力才能掌握。若不努力, 不认真, 就会感到“难”。同时也指出, 尽管这门课有一定难度, 但过去有很多学生学的非常好, 让学生看看以前学生的优秀作业, 让学生确实感受到他们也可以学好这门课,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的特色, 树立学好它的信心。

二、提高学生绘图识图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 绘图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如果只讲授教材中的理论, 要让学生掌握绘图技巧, 显然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多看一些简单的基本体视图, 练习绘画简单的基本体视图, 熟悉之后, 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空间到平面, 再由平面到空间的转换,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视图。而绘图是识图的逆过程, 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绘图练习, 学生识图与绘图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 深刻理解投影规律, 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模型、挂图, 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工厂, 加深感性认识, 也是较好的教学手段, 可使问题简单许多。提高学生绘图识图的能力。

三、精讲精练

1. 精讲。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教学活动, 从学生实际出发, 用精练的语言, 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讲课时一定要抓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同时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易错的例题讲解, 进一步突出重点内容, 加深学生的印象。

2. 精练。

如果一节课只由教师讲, 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但如果让学生反复做练习, 也有消极作用, 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精练, 要选择各层次、各个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有目的练习, 这不仅可以照顾到各层次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 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便于学生在学习时的融会贯通。

四、立足中间、抓住两头

在教学中, 主要困难是体现在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 并因此影响整体, 因此要抓好这部分学生的学习, 进而推动整个教学工作, 但在课堂上不能只照顾差生的学习需要, 这会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 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所谓“立足中间、抓住两头”, 即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并注意提高学得快的学生, 促进学得慢的学生。这样将使班级中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可在教师的指导下, 如找一些难度较大的补视图、补画遗漏线的题, 或找些零件图、装配图让学生读图, 由学生深入钻研, 培养兴趣;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在课后适当加以个别辅导, (课后辅导是为在课堂上跟不上的同学提供的一个补救的机会, 避免这部分同学因为一些知识点的脱节而进入一种慢半拍状态, 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 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 多作多练, 逐步加以提高。这样一来, 在全部教学时间内, 每个学生的活动都是充足的,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以上几方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 且效果显著的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 这无疑给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 给我们的教学开辟了新路。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将其应用于教学,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去开发, 研究探讨, 机械制图教学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篇2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243班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教研组会议,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评互学,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求知欲学法指导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不仅与后续的专业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使用与维修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堪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无法达到课程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生源总体素质下滑,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厌学情绪严重,而教师的教学变格不大,导致教师教学与学生现状不相适应,造成教学困难。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是每位机械制图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机械制图教学作初步探讨。

一、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前提。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是16~17岁,基础较差、信心和毅力不足。要使这些学生学好制图,首先应使他们愿意去学、有兴趣去学。从教育学上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愈大,自信心、求知欲愈强,学习效果愈好,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求知欲即来自其内心倾向,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信念等。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情感、培养兴趣,增强其学习责任感,进而激发求知欲。

第一,用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教材引起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讲述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时,可将一个单级减速器和绘制的一套零件图和装配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指出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他们一方面能根据这个减速器画出这些图纸,即要懂得绘图,另一方面能通过看这些图纸,想出这个减速器的形体结构,弄清各种技术要求,即懂得看图。由此吸引学生向往拥有这种技能,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第二,通过指出将学新知识的重要价值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起始时,教师可着重介绍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不但介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的密切联系,而且介绍制图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最后可特别强调毕业后学生将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只要看错或画错一丁点图样,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这样,学生在明白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后,一般会增强责任感下决心学好制图。

第三,现成的教具,模型的制作,夸张、幽默的语言常能增加学习乐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作教具,常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乐趣。例如,在讲授三投影面体系时,以教室一角作为教具,地面为水平面,黑板为正立面,学生右侧的墙为侧立面,这样不但直观易记,而且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授球的切割体时,可拿出一个小西瓜放在讲台上,在课堂上边讲边切割。同时,让学生用橡皮泥、硬纸皮等制作模型,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自主学习。

二、 加强学法指导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第一,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指导学习方法。机械制图的最大特点,一是国家标准多,规定多;二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其总的学习方法是:(1)在阅读和绘制图样的实践中逐步熟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并严格遵守;(2)掌握正确的画图和看图方法,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在学习中除了听课和复习,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外,还应按计划完成各项作业与练习,从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由平面图形想象成空间物体的反复训练中,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通过反复的绘图和看图实践逐步培养空间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第二,根据每章节内容特点指导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训练哪些基本技能。例如图线这一节在用传统的方法讲解完后学生会觉得内容很多,很难记,并且教材上的图线应用举例图示根本看不懂,很难学,这时教师只需指出这一节要记住的基本知识是最常用的五种图线的名称和线型,即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波浪线,基本技能是按要求画这五种图线,图线的各种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到一个记一个。

第三,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机械制图的许多标准、要求和画法规定需要记忆,这一类知识不应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绘图实践中进行记忆,在多次的实践应用中自然能记住。在机械制图中还常要记住一些图形特征和它们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许多学生认为很难记,这种记图方法实际上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只有在分析、理解了图与物之间的投影关系后,才能较好地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与联系。

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机械制图内容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的授课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将每个课题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讲解—课堂练习—评述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讲解,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备课,理顺教材,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讲授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然后再举一个较为典型的例题进行示范,说明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这一环节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这一环节大约占课堂时间的一半。第二个环节是练习,即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精选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要求基本独立完成,但遇到疑难时可相互讨论或请教教师,在这期间,教师必须积极巡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并采用启发、诱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课堂练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得以深化和巩固,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个环节是评述,即具有针对性的讲解,是教师根据课堂练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针对最多学生没有深切理解和掌握的那部分内容进一步讲解说明,使学生对新学知识感到疑难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同时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 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一般过程为:教师提出问题启动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提高。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小组讨论法特别适用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内容教学。如零件表达方案的确定、零件图尺寸标注等,这类内容特点为信息量大,解决问题要兼顾多种原则,方案多样性,需择优选用,等等,因此具有讨论价值。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图、文、声、影像来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抽象的教学内容。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训练,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所谓适时,即应遵循认知规律,使学生先掌握相关知识作铺垫,再运用多媒体教学。所谓适度即从学生可接受性入手控制合适的“度”,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则会影响学生绘图和看图能力的培养。所谓适当,即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主要用在精彩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处;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处。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些内容用传统的方法教学,许多学生难以接受,形成教学困难,如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看图;剖视图;零件的工艺结构等,要想突破这些重难点,最好的办法是将其制成CAI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就是教师把抽象的问题寓于具体、直观的事例中,利用直观思维来引导、启发学生去联想、探索,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就是说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其本身就与空间实物直接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重视直观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与本课程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具,注意通过直观事例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让他们在观察中不断发现问题,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这一节,是全课程的重点、难点,笔者选用了直观教学法。借助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一个机件模型向学生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首先将三投影面体系模型置于讲台上,直观地介绍三投影面的建立及各种名称、代号,再将机件模型置于三投影面体系模型中,让学生把自己的视线看成投影线,按正投影原理想出物体图形。教师将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即主视图画在正投影面相应的位置上;将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方投射所得的图形即俯视图画在水平投影面上;再将由物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所得的图形即左视图画在侧面投影上,最后将水平投影面、侧立投影面模型展开,使其和正立面摊成一个平面,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视图即为物体的三视图。

通过演示机件的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找分析等,不难发现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即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并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也极容易掌握三视图的方位关系,即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陈敏.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J].考试周刊,2007(51)

[4]秦健.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5]贾大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5(8)

[6]彭志强.论机械制图的学法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0(5)

【作者简介】韦伟勇(1967- ),男,广西藤县人,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讲师。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索 篇4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 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以老师讲授为主, 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弊端。这种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求知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学生只记住老师或课本上的内容, 将会变得刻板, 以至于为了应付课堂而学习, 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另外长期以来, 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这与中学教育不无关系, 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困难重重。所以面对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机械制图教学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制订新的教学计划, 组织高效的教学过程, 培养能力齐备的合格人才。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 发展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 宽裕的学时, 严谨的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严格遵循“四环节”, 包括:读书预习、精讲、练习、总结评讲, 以及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方法, 即: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 书本中心。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 教学手段单调, 沿用传统的模型加挂图教学方式。

教师沿用圆规、直尺、三角板、模型、纸质挂图等教学用具。当需要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例时, 对于复杂图形来说, 费时费事, 教师的体力也消耗很大, 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 课堂上传授的信息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已经开始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学生长期接受教师教, 被动学的教学方式, 已经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给教学方式的调整带来了难度。

(四) 课程以理论为主, 与实践结合较少。

在培养和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上,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内容多以静态为主, 无法表现丰富多彩的三维动态对象, 使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而对于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的职高学生来说, 在这种传统教育的模式下较多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的缺乏而看不懂二维图, 导致丧失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 从而恶性循环致使后续的课程无法继续学习。

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 使得《机械制图》课没有某些课程形象、生动, 而上述几个问题又会直接影响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学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乏味, 从而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

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方法

(一) 以学生为本, 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长期以来压制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被老师拖着走, 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差异, 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学应该强调以学生为本, 教师应起到课堂引导督促的作用, 设计教学路线、设定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读图、制图和实现图样技术指标的综合能力, 以达到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过程的目的。

(二) 重组教学内容。

任何一门课程的内容都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辩证地进行适当的改革重组, 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会逐渐与时代脱节, 固化在书本里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所以, 需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进, 《机械制图》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四个部分, 根据现在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可知, 社会技术人员对识图、绘图的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投影作图”和“机件的表达方法”这两部分作为重点, 对计算机绘图部分也要着重强调, 而画法几何部分内容则可适当删减, 这样才能培养出知识基础完备、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了教学的全部过程, 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要注重精讲多练, 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化隐蔽性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 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其中的要义。另外, 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练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以讲促练, 以练促思, 在思维层面对图形有个感性认识, 在练习中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 增强学习参与感, 摒弃教师“填鸭式”教学。比如, 组织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进行讨论, 增强学生对国家标准的认识, 强化机械制图中遵循国家标准的重要性, 并对其中的条款进行辩证看待, 尝试分析其规定的合理性和原因。

(四) 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

现代电教化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师黑板粉笔圆规尺子的教学方式, 极大地降低了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教学效率。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使得教学形式丰富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过程形象化, 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使用技术, 能够制作必须的教学课件。熟练运用auto CAD, PPT等教学工具。比如对于投影原理的讲解, 可以以动画Flash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整个投影的过程, 让学生对投影理论有个具象的认识, 对于根据三视图还原空间立体图的内容, 教师可用电脑提前作出立体图, 当学生构思不出来时, 可将三维图形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

(五)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会观察是学习机械制图的开始, 这一简单直观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三维空间实体和二维视图有初步的认识, 能够对三维到二维的变化过程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对基本模型的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探索点、线、面的相互联系。通过对组合体的观察让学生了解其形式和特点, 另外通过对零件的观察, 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 让学生接触实际的零件, 认识其构造, 这样能为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 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分析图形的变化形成过程, 在脑海中模拟成像过程。我们知道画图和读图的两个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要弄清几何体的组成, 知道其形状位置之间的联系, 以及组合方式, 根据这种观察结果绘制三视图, 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大脑, 培养学生的观察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 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机械制图的教学必须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采取新的教学手段,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探索机械制图教学的改进方法, 教师之间也可多多互相交流教学心得, 找到更多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长青, 许志闻, 郭晓新, 等.计算机图形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5

2、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如画图要求:字体书写端正规范,制图认真细致,图线分明清晰。

3、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的教学重点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精力。所以我的教学思路也是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这样我的教学也会事半功倍,许多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如在本课程教学时我尽量用模型和挂图先让学生多看再去想,再发现投影作图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养成也很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思维拓展开,也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

4、介绍本专业对在本行业的地位和发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5、我认为在教学上要灵活应用不可太教条主义,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法,比较法等。特别在投影画图时,我们不妨先让学生先学画三视图,再把三视图和模型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

浅析《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篇6

一、教学探索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综合及调整。《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中的计算机绘图的基础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技师教学的要求,滞后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将《机械制图》和《机械制图——AutoCAD》(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这两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综合和调整,尤其是对图形连接的绘图进行融会贯通,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教材分析

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基本表达方法、识读零件图、识读装配图、螺栓的画法及计算机绘图(CA drawing)与CAD绘图命令、CAD编辑命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CAD制图加深对机械制图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给学生以发展后劲,会收到意想不到教学效果;既充实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又与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接轨,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以螺纹的连接画法为例: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及螺栓连接的画法、掌握对象的移动、旋转的操作。能用图形表达物体形状,由已画好的图样想象物体形状,初步掌握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还要了解和熟悉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手工、CAD绘制螺栓连接图,通过绘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公正的评价观与自我剖析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

机电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文化理论基础不佳,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能力反应较慢。因此,在讲解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展现既获取理论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新课导入——直观演示法;新课讲授——对比讲解法;活动练习——项目教学法。

五、学习方法

郭沫若先生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所以,笔者制定了以下5种学生的学习方法:

认真听,听分析,听思路;仔细看,看细节,看过程;多思考,思异同,思特点;善交流,交问题,交观点;勤动手,勤练习,勤探讨。

并且要求同学们课前做好预习,思考和回答问题时,要积极主动,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多想、多问。

六、教学反思

《礼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将《机械制图》与《机械制图——AutoCAD》两门课程相互贯通,通过CAD制图加深对机械制图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采用任务教学法,不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的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显示出极大的活力。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自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和物体的形状紧密联系起来,既要想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同时还要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把《机械制图——AutoCAD》融入到《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去,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善了教材结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篇7

以下是有关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一)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 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1、制图教师应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

许多知识点的传授过程都可以设置一些悬念。例如在讲授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时可以先给出一些简单形体模型, 然后简单提示后先让学生尝试着画其立体图, 紧接着讲授轴测图的形成原理及绘制步骤, 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绘制其正等、斜二轴测图。

2、重视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死板的传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也不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思维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以便于学生之间交流。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答案对错关系不大, 键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3、重视项目教学的作用;

《机械制图》这门课本身存在技能实践的性质, 如果一味的讲授,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则会适得其反。不如多设计一些教学项目, 调动学生动手操作,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二) 坚持实用原则,

1、减少教材中多余的或者用处不大的知识点的讲解。如适当减少投影规律, 从三维实体到二维图形的普遍规律等。

2、添加形体设计的教学项目。

中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 而实际的工作中形体设计属于人才稀缺的岗位;即使毕业的学生不是直接参与设计的方面的工作, 一般的技术工作也是需要学生拥有这方面的能力。

3、增加零件图、装配图的课时分配。

在整个机械制图教材中零件图、装配图两章是最实用的章节。

(三)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1、适当加强与机械设计的结合, 可以与工厂企业的科研部

门联系, 这样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在实践中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2、注意与cad的结合。

机械制图与cad是密不可分的, 有些《机械制图》教材甚至将cad作为了后半部分, 把cad与手工制图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投影制图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 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能, 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工

(四) 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机械制图》是比较枯燥的,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便显得极为重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入, 这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中的抽象的部分用形象直观的课件与动画及三维模型引导学生, 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引导学生抽象思维;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教师就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空间想象能力, 从而可以逐步达到引导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以我们应该重视多媒体的应用程度。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不能忽视学生的动手参与度, 只有把多媒体与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以前我们把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画法几何上, 通过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定位、定量的投影作图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位投影作图直观性差, 很难掌握。费时多效果又不好, 而且与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联系不密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1、通过cad对图形三维造型观察辅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借助三维实体表面的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3、增加构造形体和建立模型的练习。

设立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 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构形力, 同时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段, 让学生利用二维和三维交换表达, 并利用建模技术达到建模目的。如果实践环节把整个课程内容串联起来, 那么教学的进度和效果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另外, 按照此实践环节实行也是设计思想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使设计者在生产制造以前就已知其设计质量以便进一步改进。

4、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自己想出来的, 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才能逐步的看懂复杂的机械图纸。

所以教师应该合理的安排此方面的训练, 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不停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样才能更好树立学生的信心。

5、利用实物训练空间思维能力。

如利用橡皮泥捏制形体, 并按投影规律绘制试图;再如利用容易切割的一些物体对其做切割实验, 分析一些特殊的截交线等。

摘要:以《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改革为出发点, 全面落实中职机械类学生就业问题和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机械制图教学过程探究 篇8

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作为学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门技术课, 教师应首先备好课。 根据教学大纲, 对教材的每部分内容进行仔细研究, 从各个角度理解内容, 确定每一部分的重点、难点, 并且没有知识点的遗漏, 这样备课才算圆满。

讲课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围绕教学目的,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 如在讲解“轴测图”这部分内容时, 要根据“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这一教学目的, 抓住“看图方法”这一主线, 讲清方法, 指出难点、点明关键, 再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地讲授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分类介绍

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空间想象, 主要是依据实体的空间形体投影规律。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使用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方法。

(一) 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是制图教学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与语言直观三种。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 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灵活地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模具, 以具体直观的形式创设情境, 进行情境教学, 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死板的描述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例如“点的投影特性”这部分内容很抽象,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用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观察几个顶点, 再将这几个顶点投影, 进行比较。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还能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如在讲解三视图的概念、投影规律时, 可先用自制的投影体系及形体模型进行演示, 在讲圆柱与孔的相贯时用实物或模型演示, 等等, 这些方法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应该指出, 直观教具只能起“拐杖”的作用, 随着学习过程的进展, 应当逐步有控制地使用直观教具。 过多地使用直观教具,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想象力, 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二) 情景教学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 因此, 使用情景教学方法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所掌握的程度, 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启迪思维的问题, 问题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老师给出某个机件后提问:为了表达机件上的内部结构, 在哪个视图上剖切更合理?这个问题提出后, 立即引起了争论, 有的说在左视图中剖切, 有的说在主视图中剖切。 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 最后总结两种剖法的各自特点, 从而得出最佳的表达方案, 通过这样的讨论, 让学生更加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用处。

(三) 多媒体教学法

制图课是一门独立性、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涉及生产实践、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 为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 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可以借助橡皮泥, 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出模型。 这样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注意精讲, 加强练习

精讲就是要讲得好, 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 精讲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 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强弱。

以上是我在《机械制图》课中用到的三种方法,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深受学生的欢迎。 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 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 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 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主动性,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对中职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文章论述了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难点, 采用备、教、练、艺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法,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中职教育,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唐克中, 朱同钧.画法几何及下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孙建锋.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 2004 (14) .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篇9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 我在上第一节课时, 就把学生带到模具实习车间参观, 熟悉模具的生产过程。告诉学生这里各种各样的模具都是由技术人员设计, 工人根据设计要求生产出来的。接着我即刻展示一套图纸, 告诉学生:设计人员把自己的设计构思在图样上表达出来, 一线工人先通过看图明白设计者的意图, 然后进行零件的生产, 产品的装配、检验等。然后告诉学生:大家毕业了, 都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现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 目的就是培养你们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为将来作好准备。这样一下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 加强“双基”教学, 垒砌扎实的基石

“双基”教学即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本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安排只有一年时间, 往往存在两个问题: (1) 本课程内容多, 难度较大, 时间较短。 (2) 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 基础较差, 缺乏生产实践, 空间概念相对单簿, 头脑中的空间表象很少。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首先必须抓好“双基”教学,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才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创新和突破。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阅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因此必须围绕此任务来开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让学生首先掌握以下基本内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基本体的视图;点、线、面的投影特征;切割体、相贯线的绘制与识读;尺寸标注等。例如: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是“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

3 运用启发引导式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互相促进活动,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基础较差、主动性较差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启发引导式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思维,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达到开发智力和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一节“读图的基本要领”时, 我没有把读图的要领直接板书在黑板上, 而是先在黑板上画四组主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图形。要求四个同学上来补画左视图。结果四个同学作出的答案都不同。然后提问学生:四种方案表达的机件是否相同?有学生回答:不同;接着提问:为什么不同呢?又有同学回答:因为它们的左视图不同。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后, 这时就可得出读图的第一个要领:读图必须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 在机械图样中, 机件的形状一般是通过几个视图来表达的, 每个视图只能反映机件一个方向的形状。

4 采用直观教学法, 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储备

直观教学法是《机械制图》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 并通过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从而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直观教学手段既有传统的工具, 也有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4.1 传统方法-实物和模型

实物和模型是传统的、广泛使用的、很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能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便于理解和巩固。

例如讲解“三视图的形成”时, 我用月饼盒自制了可活动的三面投影体系 (如图1) 。利用自制教具, 首先讲清三面投影体系的三面 (正面V、水平面H、侧面W) , 三轴 (X轴、Y轴、Z轴) 。然后把模型悬空放在投影体系中, 演示利用正投影法原理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射, 分别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并用彩色粉笔将图形画在相应的投影面上。然后指出为了画图方便, 把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画在一个平面上, 规定:正投影面不动, 将水平投影面绕X轴向下旋转90°, 将侧投影面绕Z轴向右旋转900, 都和正投影面摊平在一个平面上 (这个平面就是图纸) 。这样三视图就形成了。

4.2 利用多媒体, 全方位渗透

科技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为《机械制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可以使教师可以更全面、更彻底地将“直观”意识渗透于课堂教学,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剖视图的形成”,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于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同学很难想的明白。如果利用多媒体演示, 就可以把剖切的整个过程很清楚、完整的演示出来 (如图2) 。使平面、立面、剖面相互对照, 所有同学很快就掌握了剖视图的形成及画剖视图的相关规定和画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又可减少了老师在黑板上作图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本人在教学中发现, 中职学生由于实践经验少, 理解力差, 在学习中存在畏惧心里, 怕思考, 怕动手。而《机械制图》课程实践性强, 因此只有通过大量的由平面到立体, 由立体到平面的作图练习, 才能不断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绘图的实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提倡“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我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是两节课连上的, 一般我授课时间为30~40分钟, 讲课时, 突出重点, 讲清难点, 并注意归纳总结。其余时间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练习, 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 并及时发现问题,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下课后, 根据本节重点内容及学生课堂练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课外作业, 以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理解。

总之, 在制图教学中应不断进取, 不断总结, 掌握教学规律,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紧密联系实践,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优良的技能人才。

摘要: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出发, 通过加强“双基”教学,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引导式方法, 直观教学法、精讲多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熟练看图和正确绘图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双基”,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机械制图 (第四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机械制图》教学之体会 篇10

(一) 《机械制图》培养目标

现代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向当前的机械制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已调整为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1)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把空间思维变成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把图形变成模型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绘制图形的能力 (包括计算机绘制图形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实际上是设计构思、表达、读图、建模以及制图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适时调整, 紧跟时代的步伐

职业教育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基于这种指导思想, 我们的做法是:

1.制图与设计紧密结合, 引入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制造技术概念, 加强绘制和阅读三维图能力的培养。以体为主线, 遵循从三维实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认识规律, 引入拉伸、切割、并、交、差等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概念, 加入构形设计练习, 使学生具有一些形象储备, 从而方便掌握从三维实体图到二维投影图的转换。

2.减少投影几何的内容, 而将点、线、面的投影和立体的投影结合起来讲授, 强调投影基本理论的内容, 这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相吻合。

3.在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基础上, 把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投影制图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 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能, 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作模式的要求。

4.针对我国已经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如过去作为选学的第三角投影知识 (欧美国家使用, 我国为第一角投影) 变为必讲内容, 并丰富该内容, 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 改变教学理念, 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虽然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 但因其教学模式没有改变, “人灌”再加“电灌”, 致使学生产生“知识疲劳”, 同样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研究的课题、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及最后的成果表现形态等主要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来决定。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而且还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机械制图教学的趣味性在于如何把课堂上讲的抽象性理论和起来,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所要讲的内容表达, 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上的交流。

在讲授点、线、面投影时, 把黑板比喻为V面, 地面为H面, 右墙壁为W面, 学生坐在教室里, 把的头看成空间点, 用的笔、尺子便是空间直线段, 教科书便是空间平面形。用不同座位的高矮两同学来比喻空间两点的位置。使学生容易理解和空间点、线、面的投影及其规律。

在讲授主视图选择时, 用照相来作比方。主视图的选择, 原则是能表达形体的形状特征。这就好比正面像, 它最能表达人的面貌特征。

在讲授圆柱与球相贯时, 比喻成衣服袖子与袖笼的连接。

在讲授尺寸标注时, 把尺寸标注的视图比喻成不会说话的哑巴, 也说尺寸标注就像人的语言一样, 它是视图的语言, 它能告诉视图所表达的零件的结构的大小, , 从量体裁衣, 讲到尺寸基准的概念。

在讲剖视概念时, 将全剖比喻为西瓜一切两半, 把瓜瓤画于剖视图, 将半剖比喻为西瓜切去1/4, 有皮有瓤的画出阴阳脸, 于半剖视图。局部剖比喻为买瓜时挑好坏, 切三角口看看。把看到的三角口的内容画在西瓜的视图中, 于局部剖视图。

在讲授齿轮模数时, 比喻为衣服的尺码, 衣服的号码愈大, 则各尺寸愈大, 即模数愈大, 齿轮的各尺寸也愈大。

在讲授零件的标题栏时, 比喻成商店的橱窗, 它向人们展示了商品的性质、范围、品种, 而标题栏说明了零件的名称、画图比例、制造零件所需的材料等等。

制图教学的趣味性虽能寓教于乐, 活跃课堂的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目的, 教学的结果使学生理解并制图中的概念、定理和画法, , 老师来讲, 授课的语言艺术除了比喻性外, 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性, 我也做了尝试, 我抓住概念的主要特征, 总结概括为口诀或顺口溜用于教学, 同学们读记轻松, 易于上口, 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边读边记, 在吟诵中帮助记忆, 在记忆中理解, 事半功倍的作用。

直观形象的教学口诀本身“图”, 它能抓住形体的典型特征, 精辟生动的描述, 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并易于记忆。

在教材中, 讲直线、平面的投影时, 其投影特征可归纳为的口诀:

一点二平———投影面垂直线。

一斜二平———投影面平行线。

三条斜线———一般位置直线。

一面二线———投影面平行面。

二面一线———投影面垂直面。

三个平面———一般位置平面。

在讲螺纹规定画法时, 可编成如下顺口溜:

表示螺纹两种线, 用手摸着来分辨。

摸得着用粗实线, 摸不着画细实线。

在齿轮啮合处剖视图画法中五条线, 我归纳为一句口诀:

三粗一虚一点划

在讲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 可用如下口诀:

半剖表示对称件, 点划线作分界线。

半边图形互推想, 内外形状就想见。

这段口诀对看、画半剖视图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在应用中也很方便。

(四) 创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式

旧的培养方式把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画法几何上, 通过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定位、定量的投影作图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点、线、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位投影作图直观性差, 难于掌握。费时多效果又不好, 而且与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联系不密切。经过分析和研究, 我们决定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1.借助立体表面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2.利用CAD对平面图形的拉伸、旋转等三维实体造型, 以及并集、差集、交集、切割等编辑操作, 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利用橡皮泥进行空间思维能力训练。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给出的轴测图, 利用橡皮泥捏出形体;然后根据捏出的形体形状, 选定一个主要观察方向 (即前方) , 分别从前方、左方、上方观察, 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平面图形表达并画到图纸上, 平面图形的相对位置可以随意摆放, 但要标出观察方向;最后根据给出的上述三个方向的平面图形, 再用橡皮泥捏出形体。通过这种训练, 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空间立体与平面图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我们已经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何克抗, 郑永柏, 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筱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透视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刘申立, 郭友寒, 刘继鹏.三维实体设计与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5]李滨慧.基于《机械制图》课程实践创新的教学改革[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机械制图的教学实践 篇11

【关键词】 机械制图;基础;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音,与语言、文字一样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工具,因此,对于《机械制图》的学习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就要老师来把握了。

一、利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图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有着杰出的贡献。教师在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向学生讲述图学的历史,让学生看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钦佩之余,自然会想:我要好好学习这门课。为了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我们要适时地告诉他们,在二十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赵学用教授简明而通俗的总结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从而使机械制图易学易懂。

二、利用严格的规定,端正学生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古代开始,我国就对尺规作图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告诫学生,制图不是美术,不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规律性的投影作图,有着规范的制图标准,我们要熟悉、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并严格遵守,我还要煞有介事的告诉他们:”这是国家规定的,一定要遵守哟“。把对制图的学习的严谨性,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让学生轻松中带着一丝紧张,形成对制图学习的认真态度,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三、利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帮学生打好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走入现代教学的课堂,但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板书教学就可以被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老师可以为学生做一个很好的师范,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师范怎样使用三角板做平行线和垂直线,可以为学生展示出画三视图的每一步骤,当然,这些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但多媒体的快捷和迅速,会令刚刚开始学习制图的学生很难适用,而且,不易形成正确熟练适用绘图工具的习惯。多媒体展示出来的每一条线都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但是手工绘图却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态度可能像对待写字一样,写字有不同的字体,很少有同学会写出书上的印刷体,大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机械制图,每种线条都有严格的要求,且有粗细之分,只有传统的板书教学,才能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画线的重要性,为以后的作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机械制图》的核心是用二维平面图形来表达三维空间形体,以及由二维图形想象三维空间形体的形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不仅要想象物体的形状,还要根据投影规律来作图,简单的图形可能很容易想象出它的形状,但是对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学生可能难以想象,传统的教学在这方面就会受到约束,多媒体教学则很容易克服这个困难。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走入课堂,为机械制图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计算机因其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逼真的三维效果图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它对学生有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利用大型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机械图样的识读和绘制是《机械制图》的主干内容,也是该课程的目的所在。学生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当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通过学习正投影作图,组合体及其尺寸标注,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并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应了解各种技术要求的符号、代号和标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为了学生能够尽早的适用工作需求,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通过对零部件的测绘来完成。零部件的测绘是机械制图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零部件的测绘就是对已有的机器部件或零件进行分析、拆卸、测量,并绘制出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全过程。在实际生产中,设计、仿制新产品时,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测绘同类产品,以供设计参考,机器或设备维修时,若某一零件损坏,在既无备用零件又无图纸的情况下,也需要通过对损坏零件的测绘,画出零件图作为加工的依据。因此,培养学生零部件的测绘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在整个测绘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学之间分工协作,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测绘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又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的测绘过程要求学生全面而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对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可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这个教学环节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 篇12

一、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

1. 中职学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

近年来, 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中职院校的门槛急剧降低, 加之教师招生任务的加压, 中职学校招收的基本上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或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中职生的总体素质是每况愈下, 给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都带来了一定难度, 中职生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厌学情绪。现在中职学生的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听音乐、看电子书、睡觉;还有的借故上厕所一节课不回来等, 这些现象不胜枚举。

(2) 懒惰表现。“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动手作图, 通过课堂教学, 笔者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 有些需要记忆的内容, 没有进行记忆, 课堂练习不跟着做, 作业没完成……这都是懒惰的表现。不仅在学习上, 平时的生活起居、卫生、劳动等各方面都存在懒惰的现象。

(3) 缺乏进取心与竞争意识。现在的中职生可以说没什么进取心, 上课不主动学习, 不积极回答问题很正常, 写不写作业无所谓。对于作业的评比, 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得无所谓;考试前的复习, 老师比学生紧张得多;有的学生甚至不参加考试。

造成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现在社会上普遍都是本科生, 研究生也已不令人那么羡慕了, 他们的就业形势同样严峻, 何况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舆论也不高。这一代人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长大, 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物质上充足, 养成了不愿吃苦、贪图享受的懒惰习惯;有的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常年不见, 平时是否按时来校, 周末回去是否上网, 父母看不到, 有的父母也从不与老师联系过问自己孩子的情况, 造成了学生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有的学生与家长存在分歧, 家长让孩子来学数控技术, 而孩子不喜欢这门专业, 他就无休止地迟到、旷课、扰乱课堂, 直至被迫退学, 他反而高兴。除此之外, 还有学校管理不力、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总之, 传统教学方式对这些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和效果, 改革势在必行。

2. 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 先进教学手段的更新, 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笨重而又落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CAD技术的融入, 幻灯片、投影片的合理使用, 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顶岗实习的办学特色也要求原有教学方法要改革。

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基于中职生的上述不良行为表现以及中职教育是以“就业、实用”为目标的情况, 笔者根据这几年教学经验认为,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与学的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学内容的重组, 教学次重点的界定

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是以图为研究对象, 以培养学生绘制、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为目标, 但是手工绘图占用大量的时间。而现代中职教育以就业、实用为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和CAD制图的应用, 并且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流水线作业, 所以应以能读懂图为主要目的。笔者认为“机械制图”课程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首先给出一零件图, 大致认识它是由一些图线、数字、文字、符号、框格等内容组成的, 然后依次来学习这些图线、数字、文字、符号、框格等详细内容。

由于多媒体和计算机绘图的应用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 (字体可以随意调整, 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 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 , 加上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 这方面的知识简单介绍即可。而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 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 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应该系统讲解, 全面掌握。特别是基本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等的三视图, 要通过实物让学生观察反复绘制, 让它们的基本形状印在学生脑子里。要熟悉螺纹、齿轮、轴承等标准件的制图表达形式, 也必须熟悉对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 加强练习徒手画草图。通过“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 加强识读零件图的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电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 又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懒惰、缺乏积极性等现状, 传统的“满堂灌”“老师讲、学生练”完全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 直观教学法。机械制图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而对于初学者这方面无疑是欠缺的。利用直观的实物模型、挂图、图片、幻灯片等增强感官效果, 可调动学生的兴趣。有的模型有现成的教具, 有的可以用水果、萝卜、橡皮泥等挖切或用纸折叠等方式得到。比如在讲述直线段的投影时, 把教室的两面互相垂直墙壁和地面看作投影面, 把在黑板上作图用的大型圆规看作直线段, 进行现场直观演示教学, 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演练同题同步教学, 增进教与学的互动性。根据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接受能力较差等学习方面的弊端, 我在长期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演练同题同步教学法。演练同题同步教学法即讲解实例和实战训练使用同一题目, 并且教师演示时, 一名学生在台上, 其他学生在台下与老师同步做, 老师讲解示范一步, 学生模仿训练一步, 都完成后老师小结并强调一下有关内容, 全体学生再练习一遍。与老师同步做只是认识其方法, 再练习一遍是熟悉掌握其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此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与监督, 防止出现偷懒者。

(3) 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 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 使操作得心应手, 教学形象生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 强化重点, 节约了教学时间。但切不可单一地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也要配合使用。

教无定法, 还有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行动导向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教学做合一法等, 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合理选用。

以上只是笔者自己的教学感悟, 根据学生的现状、就业能力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改革, 走符合现状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6) .

上一篇:西方经济理论下一篇:语音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