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新世界

2024-08-04

语音新世界(共6篇)

语音新世界 篇1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地理角度上分析, 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 再到今天成为全球通用语, 英语都在其前所未有的传播与发展之下, 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的变体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在这一背景之下, 如何让世界英语与英语作为国际语理论合理地应用到当今的英语教学, 也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新兴课题。

随着英语的“全球化”的发展, Kachru (1992) [1]指出, “英语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 一个本土的生存环境和一个自身的称谓”, 在“世界英语”理论中也出现了类似于“新英语”或者“国际英语变体”等术语来描述“本土化”的英语变体。根据Kachru的三大同心圆理论, 在这一类型的国家中, 英语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作为第二语言 (ESL) 使用的, 并且发挥着一种“行政作用” (例如英语在教育、法律当中的运用) , 例如印度、菲律宾等亚洲国家 (当然, 在这些国家当中, 英语也是许多人的第一语言) 。而英语在中国是作为一门外语 (EFL) , 以及一门学科进行学习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使用 (或较少使用) 英语。所以, 英语的地位及其作用, 除了考试、升职, 或者在一些特定场合才会使用得到, 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特别是作为交际的工具, 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

1 英语在中国

英语虽然在中国只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外语,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 近几十年来英语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许多所综合性高等院校也开设了英语专业。作为中国教育的第一外语, 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语逐渐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英语热”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正如Adamson (2004) [2]指出的:“如今, 英语作为一门主学科, 在中国的作用和地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因为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双语教学, 英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交流的媒介之一。英语能力也成为了大学入学以及学生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高薪职业的重要评价标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社会对英语在中国的教学与应用却是褒贬不一。很显然, 英语在中国并没有广泛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自然而然的, 人们就会质疑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因为对一部分人来说, 只要大学毕业, 他们便很少再会跟英语打交道;甚至对有些人来说, 即使他们把许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英语上面, 他们也很难用英语流利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所以有人指出, 由于中国缺乏一个语言环境, 英语几乎不可能成为人们交流的媒介。然而,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 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全球通用语这一事实,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英语的学习态度与改进教学方式。

2 语言意识与语言态度

在研究语言变体中, 语言意识、语言态度与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 以及语言教学等因素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根据语言意识协会, “语言意识”是“语言的本质, 语言学习, 语言教学与使用过程中有意识的理解与敏感性”。从语用学上说, Thomas (1992) [3]的元语意识与第二、第三语言学习, 以及Renou (2001) [4]的元语言意识与第二语言水平的关系, 都强调了语言意识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所以, 在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的框架下, 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英语变体, 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及文化交际能力 (1) 。Volet (2001) [5]也强调了多维度的、基于语境的与变化中自然而然的语言态度与语言学习动机的关系。

语言意识与语言态度与语言学习的联系, 也受到了许多国内英语研究工作者的重视。石兴玲 (2006) [6]指出:“语言意识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意识能让教师洞悉整个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 增强教师驾驭外语教学的能力, 使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更好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和采用灵活、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 为了研究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框架下大学生的英语语音教学, 有必要对中国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语言意识与语言态度进行调查与研究, 从而提出一个更为合理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视角。

3 研究方法

本着研究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框架下教师与学生对不同英语变体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态度, 笔者根据研究需要, 从不同的方面设计了以下五个研究核心问题:

1) 教师与学生对英语变体的语言意识认知程度;

2) 教师与学生对英语变体的语言态度及其偏好;

3) 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对于以上两方面看法的异同;

4) 教师与学生可以接纳的不同英语变体;

5) 如何通过有效方式让教师与学生接纳不同的英语变体。

本研究以一份问卷调查为基础, 加上不同的英语语言范例及相关问题作为研究手段。研究的参与者是中国南方一所大学英语语言中心的教师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基于Chen and Hu (2006) [7]的研究, 笔者完善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同时, 本问卷调查还使用了14个不同的语言变体范例, 其中包括不同性别、以英语为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范例。英语为本族语的语言范例包括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和新西兰英语;英语为非本族语的语言范例则包括奥地利、中国及马来西亚的英语范例。笔者让讲话者录音, 并由他们通过互联网发回到笔者手中。这些语言范例都是讲话者关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一段独白, 笔者把语言范例压缩为一分钟左右的剪辑, 方便教师和学生对语言范例进行评价。教师的问卷是以英语形式设计并完成的, 而学生的问卷调查则是翻译成中文的版本, 以求让学生得以充分地理解问卷调查的内容。问卷在学生中的有效回收率达到92.7%, 在教师中的有效回收率达到了90.5%。其中的有效问卷中, 低年级学生124人, 高年级学生104人, 教师一共38人。

本研究希望通过让讲话者采用相同话题的方式, 可以最大程度的在非对话语境下体现话语的自然。通过多角度的研究设计, 加上学生与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 以及直接与间接的研究手段, 并定量、定性地分析研究问题与结果, 笔者希望为英语作为国际语背景下的英语语音教学提供一幅较为全面的研究蓝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题1:你是否曾听说过世界英语或英语的变体一说?

关于教师与学生对于英语变体的意识, 从这个问题我们看到, 只有16.9%的低年级学生与将近一半的高年级学生听过说“世界英语”或英语变体一说。而不出意外, 所有的教师都听说或学习过“世界英语”或英语变体。

问题2:根据你所了解的不同英语变体, 哪一类型的英语可以被称为“标准英语”?

这一问题涉及到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变体的态度。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英国英语”更为纯正, 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英语”也可加被以“标准”的标签。教师们也认为“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可以被称之为“标准英语”, 而只有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认为其他英语变体是“标准”的。总体上说,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还是较为普遍地被认为是“标准”的英语。

问题3:根据你所了解的不同英语变体的口音, 你更喜欢哪一种英语?

虽然比较多的学生认为“英国英语”是“标准英语”, 但是更多的学生却偏好“美国英语”, 而这一现象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如Hu (2004) [8]在研究中指出的:“当今, 美式英语口音在中国是一种潮流, 这一点可以在许多英语节目中反映出来。 (国内的) 大多数电视节目里面, 人们讲的英语都是美式英语口音”。Hu也指出了其他“美国英语”在中国占据主导的原因, 其中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美国移民潮”以及“中国拥有着许多来自美国的英语教师”。

问题4:你是否认为某些英语口音优于其他口音?

从语言学角度上说, 没有一种语言或者方言生来是优于其他的语言或方言的。然而, 人们似乎对某些口音存在着一些偏见。就两组学生来说, 有超过60%的高低年级学生认为某些英语口音优于其他口音, 也有大部分的教师受访者持有相同的观点。在问卷调查中, 大多数人都认为所谓的标准美式口音 (GA) 是较为高贵的。如果从更大范围上说, 语言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也是值得讨论的。正如Wardhaugh (1986) [9]指出:“语言偏见, 无论是偏好或反对任何一种特定的方言或语言, 都是存在于社会语言学当中的, 也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事实。”事实上, 语言与个人身份是相联系的,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 语言偏见恰恰也是很难以被避免的。

问题5:你是否认为某些英语口音比其他口音更容易被理解?

类似于上一个问题, 有超过一半的低年级学生与超过60%的高年级学生, 加上超过70%的教师认为某些英语口音比其他英语口音较容易理解。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属于扩展圈国家 (2) , 英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往往比较熟悉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口音。不出意外, 这两种英语口音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纳的。但是, 从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角度上看, “中国英语”口音也许相比英语为本族语的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来说, 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

问题6:你认为中国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样的英语口音?

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从“标准英语口音”到“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的英语口音”都有人选择。从数据上看, 超过了60%的教师和学生们都认为“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的英语口音”是英语语音教学的核心。

问题7:你认为中国学生的英语语音必须达到什么标准程度?

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语音标准, 教师和学生则显得比较实际, 答案也显得较为集中。只有8.1%的低年级学生和12.5%的高年级学生, 加上15.8%的教师认为“与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一样的语音”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 而更多的学生和教师 (71.0%) 的低年级学生与64.4%的高年级学生, 加上60.5%的教师) 则认为“英语学习者与英语为本族语的人都能听懂的口音” (即“可理解性”) (Intelligibility) 是衡量他们自身 (或学生) 语音水平的准则, 另外有各自将近15%的高低年级学生和21.1%的教师则认为“保留自己的英语语音”即可, 也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和一位老师不在乎自己 (或学生) 的英语语音。

问题8:你认为如何才能使你的语音达到上述你认为的目标?

对于如何达到自身所期望的英语语音水平, 听BBC与VOA广播, 或者与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进行练习与交流, 都是学生们所偏好的答案。有趣的是, 更多的教师希望学生们接触不同的英语变体,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们认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重要性。

问题9:你认为教师应该教授哪一种类型的英语?

关于教师应该教授哪一类型的英语, 学生们大多选择“标准英语”和“国际用途英语”, 也有一部分学生和教师 (虽然是很小一部分) 选择“中国英语” (3)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和学生开始对地方性英语变体的认识与理解。正如McKay (2002) [10]指出的, 在英语为国际语的教学, 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从根本上分析在语言社会中以学习者对英语的特定需求, 作为基本的学习目标。”但是, 我们要明确的是, 没有一种英语教授方式是唯一和绝对的。

问题10:你认为“标准英语”由哪些成分组成?

学生和教师们都认为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是“标准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多数研究者都避免认为语音是“标准英语”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似乎在扩展圈国家当中, 语音仍然是在英语教学当中被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5 语言范例

分析学生对语言范例认识的数据中, 可以看到他们选择的答案和问卷调查结果是相符合的。关于“可理解性”和“语言偏好”的回答, 北美英语变体是最容易被辨别和判断的, 其他的英语变体, 学生只能辨认出英国英语和中国英语变体的女声范例。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可以辨认出新西兰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和奥地利英语的语言范例。

对于这些语言范例的“可接受度”, 低年级学生的评分在1.98到3.57分之间 (1分为最低, 5分为最高) ;而高年级学生的可接受度则在2.238到3.9分之间, 也说明了高年级学生对这些英语变体的接受程度高于低年级学生。在学生们的评分中间, 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变体可接受度的最高分为4.16, 最低分为2.1;而低年级学生对这些英语变体的可接受度最高分为3.83, 最低分则为1.94。加拿大英语变体的女声范例在学生当中的可接受程度是最高的, 而马来西亚英语变体的女声范例可接受程度则是最低的。

6 分析讨论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可理解性”是他们在语音教学当中的基本准则。教师们也倾向于避免狭义地认为“标准英语”是教学的唯一标准。以英语本族语为标准的语音教学模式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特别是在英语已经“本土化”而形成自身变体的国家, 如新加坡、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国 (4) 。所以, 以英语为本族语为标准的语音教学模式, 已经不再是英语语音学习和使用的唯一目的。特别是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 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英语作为国际语”并形成了多种变体的现实, 让学生们认识到有越来越多的双语使用者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英语, 这也就削弱了传统意义上“标准英语”口音的唯一准则。蒋红柳 (2002) [11]也指出:“在我国的英语语音教学中, […]到高级阶段时, 我们便可尽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兼收并蓄, 尽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提高认知各种不同方言音的水平, 增强他们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对于教师和学生们在问卷调查中选择的对于英语语音的偏好问题, 正如McKay (2002) [10]提出的:“英语的各种变体在语言学上是平等的, 但是在社会当中却不是如此。”因此, 教师和学生表现出他们对特定的英语口音或变体的偏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英语的“标准化”问题, 我们要看到, 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英语变体, 类似“标准化”这样的概念在英语实际的交流功能角度上并不是绝对的。从“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角度上看, 绝对的“标准英语”是无法定义也是不复存在的, 因为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 “标准”也不再是一个纯粹静止的概念。一些看起来似乎是不“标准”的英语, 也许经过今后的发展和演变, 可以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的英语;而“标准”也是有地域性的, 例如新加坡英语就使用了如staffs、furnitures等这样类似的词汇, 及He eat here yesterday, I don’t have ticket等类似的句子, 而人们也不会用“不标准”这样的标签去定义属于他们自身的英语变体。

7 结束语

通过这一研究, 我们可以总结出, 如何让教师把语言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对于“语言态度”这一问题, 虽然“标准英语”不再是英语语音教学的唯一标准,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仍然认为英国英语更为“标准”, 偏好于“美国英语”。在英语为非本族语使用者大大超过英语作为本族语使用者的今天, 这一观点必须重新进行审视。以英语作为本族语为标准, 也不利于在“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背景下与不同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 (5)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求教师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的背景, 让学生多接触与了解到不同的英语变体, 从而树立“全球英语”的意识。

基于以上的讨论, 一方面, 高校的英语教学必须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英语变体。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可能仅仅与英美国家的人打交道, 胡晓琼 (2007) [12]也指出:“随着中国的入世, 中国人学英语将不再只是为考试和拿文凭证书而学, 而是会变得越来越实用, 即为了工作、跨文化交际、国际交流以及个人需求而学英语”。另一方面,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招聘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 而不仅仅局限于英美国家,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英语变体, 也了解到属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此同时, 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的英语教学也要回归于本土化教学。我们不仅仅要教“Global English”, 也要重视“Glocal English”, 也就是说, 我们在教授不同文化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本土文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Kachru B B.Introduction:The other side of English and the1990s[C]//Kachru B B.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 tures.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2:1-15.

[2]Adamson B.China’s English:A History of English in Chinese Education[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195.

[3]Thomas J.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in Second and Third-lan guage Learning[J].Advances in Psychology, 1992 (83) :531-548.

[4]Renou J.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lin guistic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Adult Learners of French[J].Language Awareness, 2001, 10 (4) :248-267.

[5]Volet S.Emerging Trends in Recent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Learning Contexts[C]//Volet S, J rvel S.Motivation in Learning Contexts: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 tions.Amsterdam:Pergamon, 2001:319-334.

[6]石兴玲.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意识”[J].山东外语教学, 2006 (1) :73.

[7]Chen M L, Hu X Q.Towards the Acceptability of China Eng lish at Home and abroad[J].Changing English, 2006, 13 (2) :231-240.

[8]Hu X Q.Why China English should Stand alongside British, American, and the Other World Englishes[J].English Today, 2004, 20 (2) :30.

[9]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Oxford:Blackwell, 1986:110.

[10]McKay S L.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Rethinking Goals and Approaches[M].Oxford:Oxford Universi ty Press, 2002:55.

[11]蒋红柳.英语标准发音RP能继续作为发音标准吗[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2 (4) :66.

[12]胡晓琼.全球化环境下“Global English”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2) :21.

品味语音,让语音教学更扎实 篇2

一、语音教学的两大要素

语音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基础语音知识和基本语音能力。基础语音知识是形成语音能力的基础,语音能力则是学生学习语音、掌握语音应达到的最终目标。

1.基础语音知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结合字母的发音特点,对音素和各种字母组合进行巧妙的归类、整理、强化,是一种比较好的、值得提倡的语音教学方式。

(1)掐头法(6个):即f,l,m,n,s,x。

如:字母f的发音是/ef/,教师可对其进行分解——去掉前面的/e/,/f/即是这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教师可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很快掌握其它几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2)去尾法(9个):即b,c,d,j,k,p,t,v,z。所谓去尾法,顾名思义,去掉后面的发音就可以得到一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如:字母b,其发音是/bi:/,去掉/i:/就可以掌握b在单词中的发音。若教师用这种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 学生对英语发音的这类特点可以很快地熟悉并能够运用自如。

(3)拼音对比法(5个):即w,y,g,h,r。拼音对比法就是以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律与英语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正迁移,从而加深学生对发音规律的认识和记忆。如:g,它与汉语中的g在发音上很相近,对学生来说越相近就越容易记。

(4)单独记忆法(1个):即Qq。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声音模拟法,让一批以“q”开头的单词集体登场,从而使学生在发音方面易学易记,达到轻松掌握的目的。如:quite quarter/question/quick/quiet等等。

(5)故事呈现法:a,e,i,o,u。辅音家族兄弟嫉妒元音家族兄弟名字好听,于是就总喜欢抓元音家族的兄弟,然后给他们改名字。但是,元音家族中的兄弟“e”非常骁勇善战,最后自己却不幸牺牲(牺牲了就不发音了)。如:当字母 “a”获救时,它就不用再改名字了,还发/ei/音。

2.基本语音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较好的语音能力,往往取决于他们对语音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具备了基本语音知识之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拼读、识词能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一开始,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识词的拼读能力,可从词入手,通过不断地渗透与强化,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观其形想其音,听其音想其形”的能力。。

(1)归类教学,集中强化。教师可将语音练习用作一种 “warm-up”,把一些非常有规律的单词进行整体呈现,把符合某项规则的单词给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当然,在练习的设置上,难度可以调节,可逐渐加深。以重读开音节词为例,像name,bike,cake,cute,plane,those,these等词, 其实都是有章可循的,掌握起来并不难。

(2)逐步引导,循序渐进。在学生对单音节词已经掌握比较熟练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双音节词的拼法规律。以Monday为例,通过划分音节,可知共有两个音节: Mon和day。学生可先按单音节词来试拼,然后再合到一起, 自然而然一个单词就拼出来了。像这样通过逐步引导,巧妙渗透,学生会很容易地掌握许多英语单词的拼读。

(3)听音模仿,正确发音。众所周知,儿童一般都具有极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在语音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无疑要牢记这些特点,利用孩子喜欢的卡通部分,经常让学生进行听音模仿。

(4)方法多样,寓教于乐。为了使语音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如:听歌谣,绕口令,小组对抗赛,听音写词比赛,设计语音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各种接龙游戏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来增加英语课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音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名“language teacher”,其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外语学习方法。学生在语言习得方面进步是快还是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算作是合格的英语语音教师呢?依笔者之见,以下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因而也是不能忽视的:

1.要有过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发音准确、流利、清晰、易懂。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准确的内容。这是一种能力。

2.要善于“整合”教材,将语音知识进行巧妙的、系统的归类和整理。教师可举出两个典型的例子,如:book, boot,将其进行对比、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听和纠正。这种教学与“填鸭式”教学完全不同,它是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在“练”中学,在 “说”当中掌握语言技能。在语音教学阶段,最不可取的就是“一言堂”,即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3.教师宜坚持写教学日志,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日志和反思不仅仅是某些课堂情况的简单记录,更重要的是, 它是一位教师沉淀自己,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法宝。它记录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经常这样做,无疑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三、结语

语音新世界 篇3

语音教学对语言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发音错误就导致读不好、听不准,从而直接影响到词汇的记忆、积累以及听说能力。目前英语语音教学一般采用教师朗读,学生跟读;教师演示发音口形,学生模仿;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等常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单调、枯燥、抽象,受授课地点、时间的限制,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解决英语语音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语音教学质量,笔者设计了一个基于语音合成技术的可视英语语音教学辅助系统。系统可把学习者任意输入的单词、短语、句子用高质量的合成语音播放出来,同时将对应口形以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地同步表现出来,学习者可参照系统模仿跟读,改进发音。

2. 英语语音教学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除了听到的声音外,人说话时口形的变化有助于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是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习者可根据口形变化模仿、对比、调整发音,语音中称之为视位。音位和视位是语音的两个基本特性,因此本系统在合成语音同时显示出口形变化,来改善传统语音软件只能听声的弊端。

2.1 设计思路

系统主要通过Microsoft Speech SDK提供的关于语音处理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SAPI进行可视语音合成开发。通过调用相关接口,系统允许学习者自己设定男女发音音调、音量和朗读速度,可以根据通知消息实时获得当前音素或视位信息并转换为口形动态显示出来。

2.2 总体设计

基于语音合成技术的可视语音教学系统的主体部分实现过程如下:

(l) 初始化引擎,注册回调函数,载入所有口形图片;

(2) 用户设定语速语调,输人文本;

(3) 调用SAPI函数朗读;

(4) 接收音素通知消息,根据音素值,变换为口形并同步显示。

2.3 详细设计

国际标准MPEG-4对视位的定义为与某一音位相对应的嘴唇、舌头、下愕等可视发音器官所处的物理状态,在此我们将其简化为口形。通过对英语发音口形的大量研究,将英语的音素发音按照口形进行分类。有些音素单从口形上看基本相同,比如[p][b[m],虽然三个音素气流、舌位变化不同,但其口形都是先闭合后张开。最终确定了常用单音素和22个基本静态口形的映射规则,如图1所示,系统初始化时须将此22个口形载入。

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学习者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调整语速、语调、音量、语气,自行输入单词或句子,系统根据设定值调用以下函数朗读文本:

SpVoice1->Speak (WideString (UserText) , SVSFDefault) ;

朗读开始,声音将被合成并播放,遇到音素或视位变化时,系统会接收到SAPI发送的反馈消息,此时可根据当前音素或视位信息显示对应口形图像,关键代码如下:

为了得到自然的语音口形动画,可以通过图像变形方法在两个口形之间插入若干补间帧来平滑过度。

3. 结束语

利用此种可视语音合成技术进行英语语音教学,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人施教。但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语音库的选择很重要。微软、IBM、Nextup.com等多家公司都在研发自己的语音库,对比发现,好的语音引擎发音标准,相应嘴形配合到位,学习者可以更好的掌握发音。

摘要:语音合成技术是人机智能交互的关键技术, 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语音合成技术产生实时语音及其口形变化的英语语音辅助教学软件。该软件系统可以使语音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增强学习交互性, 灵活性,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更加容易和牢固地掌握语音知识。

关键词:英语语音教学,语音合成,可视语音

参考文献

[1]MPEG-4, 国际标准ISO/IEC14496[S].

[2]Microsoft.Speech API[EB/OL]http://www.microsoft.com/speech/developers.aspx, 2010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张鸽.创新性英语音素教学模式--多媒体人机互动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与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 2008.

语音新世界 篇4

关键词:英语语音,英语语音培训,现状,教学困境,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正被更多人所重视。口语是英语的门面,而发音则是口语的基石。在交流中,优美的语音犹如华丽的外衣,使你更具亲和力,更易于沟通和交流。然而“中国式”英语的发音习惯却困扰着英语学习者。错误的发音,使你根本无法准确的表达你自己。要想真正的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对每一个学习者而言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起点,就是突破语音。如果一个英语学习者未能学好语音,想真正掌握英语也将无从谈起。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就是掌握语言的语调和节奏,而正确的节奏和语调也恰恰是良好语感的最佳体现。中国学生发音不地道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严格而又有效的训练。本文结合本系2010年开办的“英语语音‘两月通’特色培训班”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经验,试探讨对我国大学生有效的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1 学员常见问题

对于许多发音有问题的学生来说,他们说英语的许多毛病已成习惯,并且这些习惯都是多年来形成而又极难克服的。此次培训班的学员大多数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几乎没有上过相关的语音课程,一般有以下几类习惯性错误:

1.1 话语节奏不到位

他们往往由于不了解或不重视英语语言的节奏,所说英语生硬,不地道,很有“中国味”。英语跟中文是完全不同的文字系统,英语是以重音为节奏的语言,各个音节在单词中的地位不同,有轻重、长短音之分。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较难把握的部分。他们往往把每个音节的发音都发成重音,并且常把词末的辅音重读,极易造成发音错误和听者误解。

1.2 单音不准

在开班初期,学员在各个音标和单个单词的发音上都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元音发音不到位,比较不清楚,不响亮;双元音发得不够饱满,不注意口型的变化;不少辅音的发音有问题,找不准发音部位。因此,学生常常混淆相近音的发音,或者一时弄懂了,过段时间又回到原来的发音错误中。

1.3 语调生硬单一

英语有五种基本语调:升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以及平调(→),英语语句中使用形式多样的语调从而达到用简洁生动的方式表现情绪及含义的目的,如升调常用来表示不肯定,语意未完,或表示礼貌而降调的使用比升调更为广泛,它表示肯定、决断、坚决或终结,但有时含有生硬、不容质疑的意味。学员在培训初期的练习中往往是受到了母语的影响,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都过多的采用了降调,较少的采用升调,很少出现升降调或降升调。他们语调的生硬单一直接就影响了恰当表达语意及聆听者的兴趣和理解。

2 语音教学常见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无疑对说一口地道英语有着重大影响,导致出现了以上常见问题。然而,教学中的关键还有其他方面。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受以下问题的影响:

2.1 英语教材的问题

我国英语教学可说是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始。但小学或初中的英语教材中,根本没有专门的语音教学和训练部分。这些英语基础教材基本上不重视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仅占教材的一小部分,往往仅以单词音标的形式附在课文中。无疑使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忽视其重要性。而高校中往往只有英语专业类学生才有机会接受语音教学。

2.2 应试教育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类升学考试中,英语考试基本上以笔试为主,笔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升学。正因为这样,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觉得说得好不好是次要的问题,考试考得高分才是关键。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使得学生在受教育中,没有意识到语音的重要性;也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以阅读、写作等语言运用方面为教学重心。

2.3 缺乏专业的训练

目前,我国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英语教师队伍中,英语语音基本功扎实,能说出一口流利、地道英语的并不多。许多老师本身缺乏英语语音知识,也没有受过语音方面的训练。所以他们本身是不具备对学生进行英语语音专业训练的能力,反之,却在教学中对学生错误发音的习惯有着间接影响。

从本次语音培训班学生反映情况来看,高职高专的学生也是备受以上教学问题的影响。

3 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两个月的语音强化教学中,我们采取集中讲座和小班指导的方法,先由资深教师做两个课时的讲座,然后由语音老师进行个别辅导。从听入手、以模仿和朗读为主,听与说的训练齐头并进。为增加趣味性,还采用英语绕口令,英文歌曲,英文电影模仿配音等内容。培训的教学检测是以竞赛形式进行。学习结束进行英语朗读比赛,并对成绩优异的同学予以嘉奖。这样不但使得他们增加了一份学习的动机,也多了一份学习的压力,对培训的成效产生影响。通过本次语音培训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英语语音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

3.1 腹式呼吸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英语与汉语发音区别的根本所在。地道英语的味道就在于元音的极度夸张和用腹部说话。我们说话以胸式呼吸为主,而英语发音,特别是美式发音讲究的是腹式呼吸,“用肚子说话”。所以在训练之初,要通过讲座及口头练习使学生明白英语与汉语发音的区别,并且明白英语发音的两个基本原则:“长短分明”和“轻重分明”。学生只有增加了这方面的意识才能够在之后的语音训练中时加以重视,对纠正发音习惯也就事半功倍了。

3.2 模仿和朗读

学习语音的诀窍在于模仿。而模仿的诀窍在于听:一是听别人,二是听自己。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课后模仿新概念第二册课文,同时录下自己模仿的文章,每次上课加以检测分析。开始之初,学生只求速度,不求效果,模仿效果不佳。通过几次的模仿录音,他们逐步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之后的模仿中,不仅注重具体的音,即元音、辅音、长音、短音,也更重视听录音中的连读和失去爆破、重音和非重音、语调和整体的节奏等。通过“听别人”,即听英美人的标准发音,和“听自己”,即听自己的录音,一遍遍的模仿、对比,并在课堂上加以朗读训练,在教学检测时,学生有极大的进步,在语音语调上与培训之初相比有明显优势。

3.3 趣味性

学习是枯燥的,也是及其辛苦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看有关语音训练的视频,增加了直观效果和印象。为增加趣味性,教学中增加英语绕口令,英文歌曲,英文电影模仿配音等内容。培训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几首英文歌曲,同时以小组形式完成几次英文电影模仿配音。趣味性和竞争性都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语音学习起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通过此次英语语音短期培训班的教学实践,发现高职高专学生的语音问题还是相当普遍的,并且问题趋于相似。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英语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缺少正确的语音学习方法。所以英语教师本身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语音水平,通过专业的语音训练,提高自己的语音意识和发音水平;而学生也要通过一定的语音训练,持之以恒,通过不断的模仿,听与说并重,改变不良的发音习惯,告别中文式发音,掌握标准英美发音。如此,打好口语的基石,说一口地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翟士钊.正音——美语发音基本功[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8).

[3]董亚芬.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几个问题[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4]高桂芳.大学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0(12).

[5]郭海燕.语音教学——师范英语教学的基石[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6]张艳东.英语语音意识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7]胡燕,杨晓.英语语音正确是学习语言的基础[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7).

语音新世界 篇5

讯飞“语音云”首次发布于2010年10月, 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基础的, 将智能语音技术向互联网开发者开放的技术平台, 开发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开发出特色的互联网应用。而本次发布会上发布的新一代“语音云”则是在已有的语音合成、语音搜索、语音听写能力的基础上, 增添了自然语言理解、个性化语音识别、个性化语音合成、声纹识别、口语评测等性能力特性, 可以说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功能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发布会现场, 讯飞向我们演示了新增的功能, 它可以让手机更加“智能”, 比如通过识别我们的语音, 实现屏幕解锁的功能;也能在学习层面给学生或语言学习者带来帮助, 因为口语评测可以指出我们读音的不足, 并可以进行对比。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等, 讯飞的识别率和成功率都非常令人满意。

而“讯飞语点”这款应用所能实现的功能就更多了, 它就像本地化后的Siri一样, 可以通过语音来发短信、打电话、搜索航班等网络信息等等。我们甚至还可以与它进行对话, 听它讲历史上的今天, 让它变成贴身翻译, 你甚至能让它算算术题, 或者是背出唐诗的上一句, 让它来接剩下的几句。如此看来, 这款“讯飞语点”应用确实是非常令人期待。

语音新世界 篇6

关键词:关中方言,语音特点,普通话语音,比较

一、引言

陕西方言是指陕西管辖范围内的方言。“从陕西方言的整体语感来看, 可以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块方言: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是陕南方言区, 延长、甘泉、延安以北除定边外是陕北方言区。陕南、陕北两方言区以外的地域是关中方言区”。 (孙立新, 2004) 我们通常所指的陕西话即关中话。关中指现在的陕西省中部, 即渭河流域自潼关至宝鸡一带的地方。过去又称作“三秦”、“秦川”、“三辅”、“渭川”。现代关中方言, 习惯以西安话为代表, 西安话在陕西及周边地区流行易懂, 是关中方言的代名词。

关中方言基本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普遍认为, 西周时期的关中方言, 即孔子所称的“雅言”, 就是上述先周时代的关中的主要居民的后裔所说的语言。关中方言也就是从西周初年的“雅言”开始计算的。秦统一全国后统一了包括文字在内的很多东西。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更促使了关中话影响全国各地方言。唐代达到鼎盛, 上至皇帝、妃子、大臣, 下到黎民百姓、国外使节, 均说关中话。总的说来, “关中话大体经历了周代‘雅言’, 汉代‘秦话’, 魏晋‘关西语’, 唐宋‘关中语’, 明清‘关中话’, 而后形成了现代的关中方言”。 (朱正羲, 2004)

“对语音系统性的认识, 是研究语音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理论基础。方言语音的系统发展, 往往是通过构成音节的声、韵、调的内部调整来实现的”。 (钱曾怡, 2002) 文章暂不谈关中方言的词汇、语法, 仅浅谈关中方言的语音特点, 并且同时与普通话语音作比较, 从声调、声母、韵母和声韵拼合关系四个方面来谈。

二、声调特点

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即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但是, 在出现多音节词语时, 又多了轻声, 轻声虽然不能被看成是一种声调, 但在这里暂且把它和这四种声调一起计算做一种音调。要作方言研究, 方言的音调要比上面的五种复杂得多。但仅关中方言, 我认为这五种音调就足够了。经过对关中方言的体会和研究, 发现有如下规律:

普通话有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和轻声·, 但在·关中方言中却只剩下四种, 缺少了三声音调, 然而轻声音调多了些。这也许就是陕西发言缺少婉转音, 听起来相对平坦、质朴的原因吧。变调的读音决定于以前后音节为语境条件的本调。比如, 在陕西方言里, 我们经常地把“声音 (shēng yīn) ”读成“shéngyin”, 把“欢心 (huān xīn) ”读成“huán xin”。因为按照上述规律, 在遇到这两个一声字时, 关中方言中需读为两个轻声, 由此便有发音难以换气, 不连贯或是听起来有气无力。实际中发音如此, 这只是出于对发音的通顺的考虑而稍微发生的一些变化, 把以前的一声音调变成了二声。这样便不至于出现发音过于单一, 气息持续时间过长的情况。这都是些美化、调整的变调。

三、声母特点

(一) 今zh、ch、sh的读法。

关中大部分地区把今zh、ch、sh拼音开头的字分别读为zh、ch、sh和z、c、s两组声母。其基本规律如下:zh、ch、sh和a、ai、an这几种韵母拼时, 多读为z、c、s。其余仍读zh、ch、sh。 (但zhu-、chu-、shu-这几类声韵母拼合时例外, 有其特殊读法, 见下文) 。此外, 还有些发音不符合这规律, 如:“傻”仍读作“sha”, “师”读作“si”, “愁”读作“cou”, “争”读作“zeng”, “生”读作“seng”等。

(二) n、l的分混。

西安处n、l来两声母所统摄的字与普通话基本上一致, 不一致的有“农、浓”等字, 普通话读n声母, 这些地方一般读l声母。其余地区n、l分混呈纷繁复杂状态。一种情况是全部无n声母, 不管n、l一律是读作n, 比如宝鸡一带大多数地区就是这个特点。此外, 兴平、礼泉等地方的特点是:逢今an、en、ang、eng、ong五个韵母n、l字全读n外, 其余读l声母。咸阳市区就更复杂:一种是接近于兴平、礼泉地区的读法;一种是n拼开口呼读n, 其余读l;另一种是“南男蓝能龙农”等字读n, 其余读l;还有一种是全部读l。 (孙立新, 2004)

下面就这几个点的特征予以比较:

(三) 普通话所不具备的三个声母。

关中方言有三个声母是普通话所不具备的, 一个是ng[耷], 一个是v[v], 一个是舌面前鼻浊辅音ni[捱]。

ng声母的范围是今开口呼零声母字, 如“爱ngai”“安ngan”“熬ngao”“欧ngou”“昂ngang”等字读ng声母。在关中地方人们有时把w声母读为v声母。如:“武vu”“袜va”“万van”“闻ven”。还有, 关中大部分地区y声母会读为ni-, 如“严颜=年, 眼=撵”, 以及“宜谊疑, 业, 鸭压牙芽, 咬, 淹, 硬, 仰”等字读ni-, 依次为ni, nie, nia, niao, nian, ning, niang。

(四) di-、ti-、等音节读作ji-、qi-。

长安、蓝田、丹凤等处把普通话di-、ti-、等音节读作ji-、qi-。例如:“低ji”“梯qi”“掉jiao”“挑qiao”“天qian”“铁qie”“听qing”。

四、韵母特点

(一) 关中方言的ou韵母。

关中方言区和户县、长安、蓝田、临潼以东、安康、商洛等, 占全省人口一半多的地区把普通话中的u韵母拼d、t、n、l、z、c、s这些声母的字, 以及zh、ch、sh、声母部分字读作ou韵母。这种现象极其普遍, 已成为关中, 甚至陕西人的口音特色。音调可以改, 其它读音也容易改, 这一点却不好改正。在学生遇到语文考试的这类拼音考点时也经常失分;教师经常会讲“跟我读 (dou) 一遍。”和“谁来读 (dou) 一下?”类似这样的课堂语言的例子。词汇上还有很多例子, 如:杜/肚/度=斗;卢/炉=楼;族/足=奏;醋=凑;树=售……当然, 这些都是口音习惯, 如果认真注意还是能够在普通话场合中克服的。

(二) 普通话an、ian、uan、üan四韵母的关中方言读法。

普通话an、ian、uan、üan四韵母, 关中方言区某些地方读a或ai ([覸]) 的鼻化音。比如“三sain”“电die”“端duain”“捐jüai”, 鼻音明显重了很多。

(三) 韵母分化。

在关中方言中古汉语入声字韵母分化的情形很复杂。以普通话读e、ai、o三韵母的古入声字为例, 关中方言读ei韵母。有以下的例子:“选zei”“脸sei”“石mei”“节pei”。

五、声韵拼合关系

(一) zhu-、chu-、shu-、ru-的复杂读法。

此类音十分不容易发, 也不容易模仿。关中多数地区读z、c、s、[z]拼以舌前圆唇元音为韵腹或介音的音节 (记作[-ч]) 。西安、周至、华阴等地读唇齿清擦音和浊擦音声母[pf][pfˊ][f][v]。这里说明一下这四种发音:“[pf]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气;[pfˊ]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气;[f]擦音, 清音;[v]擦音, 浊音”。 (翟时雨, 1986) 如:猪、追、入、吹, 依次读作[pfu]、[pfui]、[vu]、[pfˊei]

(二) rong的读法。

“荣、容、融”等字普通话读rong, 陕西多数地方读yong。这种音在口语中比较常见, 也属于在其它地区比较罕见的。

(三) 白读音。

白读即白话读法, 也叫口语读法, 与文读、文言读法, 书面语读法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关中方言里最典型的白读是普通话xi-的读音, 关中地区读作h-”。 (孙立新, 2004) 如“下、吓 (ha) ”“鞋 (hai) ”“闲、咸 (han) ”“项 (hang) ”“杏 (heng) ”。比如可以听到关中方言的一些句子:“你刚才从我背后蹦我来真是吓 (ha) 我了一大跳!”“饭太咸 (han) 了。”关中典型白读中还有几种:一是“哭、苦、裤”多白读为fu。二是“维、未、味”等字读作vei。关中方言把普通话读su的一些字, 如“宿、俗、肃”读xu。此外, 还有些口头读法, 把“不要”直接读为bao, 如:“你不要 (bao) 浪费时间了, 快点走!”

六、结语

关中方言作为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演变而来的一种方言, 值得研究和对其宣传。随着普通话的推广, 方言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冲击, 但它作为一个地区、范围特色的一种方言系统, 至少是一种文化和遗产, 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对关中方言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语言的研究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3]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 1985.

[4]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1986.

上一篇: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下一篇:网络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