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共12篇)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1
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 是促进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 本文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作了一些探讨。
●●利用计算机绘图, 可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现在, 制图课中往往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导教学, 用Auto CAD、3Dstudio Mas等计算机绘图软件在备课时制作出教学内容素材, 然后用Power point软件制作出电子教案。课堂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选用各种电子图样, 并在电子图样中讲解。我们知道Auto CAD、3Dstudio Mas环境中对已有图样的修改十分方便, 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随时绘制、派生出各种图样。教师课后小结时也可以随时调用各种电子素材, 达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这样可以彻底地从传统板书绘图中解脱出来, 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 增大课堂上的信息交流量。
●●建立视图与三维立体电子模型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 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其一, 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 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其二, 木制教具在教室演示时, 只有部分学生能观察清楚, 讲解时可选造型有限, 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其三, 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 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现在,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 在课堂教学中演示, 会有良好效果。其优点有三:其一, 电子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 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其二, 教师在Auto CAD、3Dstudio Mas环境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电子三维立体,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其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 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这样在教学中可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表述现实中的各种零件及装配体, 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使抽象空间立体投影与平面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认识。
●●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制成素材库, 使课堂教学组织更灵活
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用已制作好的各种零件图、装配图及零件立体图, 使课堂教学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例如, 在讲装配图时, 教师如需要穿插有关零件图与知识, 就可以随时调用零件图一章的各种素材, 这样可使课堂组织更为灵活, 学生也会对知识融会贯通, 加深理解。另外, 教师在讲解习题题目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制作好的电子模型演示讲解, 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制图课进行创新教学,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讲解制图知识时, 学生可以直观地通过电脑看到虚拟的三维世界,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运用绘图软件将学生的想象变为虚拟的现实来验证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在学生思想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研究制图学的极大兴趣, 使学生的内因与外因有效结合,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认知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软件中, 除了呈现知识内容、演示一些过程现象、进行举例说明以外, 还应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诊断评价, 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 并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强化、矫正和定位的作用。诊断评价的设计对于保证软件教学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软件, 可以利用程序设计技术,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教学目标相比较, 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诊断评价是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 尤其是智能化课件的组成部分。
总之, 计算机辅助《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它在课堂上的操作却十分简便, 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 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计算机辅助《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也代表着机械制图教学发展的方向与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将来, 它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流被应用和推广。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2
究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作图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传统教学,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机械制图》;优势互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不断推广,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增多,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手段独霸课堂教学的局面,越来越多的课堂在使用多媒体,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研究多媒体。
传统教学,是以书本为载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那么,多媒体是否能点石成金,传统教学手段又是否一无是处呢?其实,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不足。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通常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而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之处也往往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所在。因此,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着有益的优势互补关系。
下面,笔者将以《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为例,浅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
《机械制图》是理工学科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为5 学分,课内学时为90 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通过投影的方法,把空间形体和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它的特点是系统性强,逻辑严密,而且与初等几何(特别是立体几何)联系密切。课程的基本内容有绪论、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法及尺寸注法、图样画法的基本规定、零件图与零件、装配图。本课程主要采用远程教学和成人学习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更要考虑到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具体而言,不妨采取如下措施:
(一)根据不同课型决定使用两种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视频、图像、动画、板书、讲解、实物演示等)均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优化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授课,可以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能很生动且较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如在教材中采用章前有学习导读,章后有总结与思考,节中有知识点提示;围绕“投影理论基础知识、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与基本规定”,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降低难度,并引导学生用AutoCAD 绘制实体模型,以加深理解;介绍最新国家标准,有简化画法、近似画法、符号简化注法代替繁杂的画图过程。复习课,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知识容量大,可重复回放的优势,系统的展现章节结构,满足拓展提高学习和补充学习的需要。辅导课,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法的形式多样的优势,提供多套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法,充分实现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课,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法的互动优势,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
(二)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确定使用两种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导入环节,宜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迅速切入主体。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变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新授环节,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如: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资料,可在讲课前播放;对抽象概念的教学,可以边讲边演示,如代议制;对那些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生活情境的知识,在新授后让学生来欣赏,同时配以音乐,烘托情景,如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等。总结环节,适合画龙点睛式小结的就用传统教学方法,内容多而复杂的宜用多媒体教学法。课堂练习环节,根据题量多少,可以有选择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手段。一般有大量的材料或图表需要呈现宜用多媒体教学法。复习巩固环节,宜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辅以传统教学方法。如 IP 课件作为本课程重要的辅助媒体,它与文字教材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以帮助同学们学习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单位要及时组织或安排学生收看,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此外,建议学生经常上网浏览本课程网页,及时掌握有关的教学信息,并且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向课程组反馈学习中的需求,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同一章节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分别运用两种教学方法,如开始学习某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优先考虑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要求,渐入佳境。在中间环节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能生动、轻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在章节结束部分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系统的展现章节结构,巩固章节知识,也能较容易的完成拓展、提高、补充学习的需要。
(四)有个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手段,实现优势互补。如有语言天赋,长于讲授、谈话讨论的老师,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长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在板书和语言组织方面略逊一筹的教师就多用一点多媒体教学法。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何种教学手段,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无法取代的,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确定无疑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教育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与学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随时产生交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适合教学,是否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是否能提高课堂效率。只要运用得当,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都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其最大优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用其所长,形成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王鸿云.机械制图》教学方式新视角[J].今日财富.2009.11月
[2]林怀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问题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月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3
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产品信息表达、阅读规律的一门学问,即如何绘制及阅读机械图样。它主要介绍制图基本原理和规则,学习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方法,培养作图的技能与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不仅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基础,也是直接服务于生产的重要工具。机械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设计思想、技术交流的语言,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可以用二维图形表达也可以用三维图形表达,可以用手工绘制也可以由计算机生成。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平台主干课程,在教育内容上要适应机械工业发展。我们更要找准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的定位,以确定机械制图课教学体系及教学基本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图形的绘制和立体模型的制造越来越容易。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网络教学系统、双向多媒体教学系统等,以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这也便于加强与国内名牌大学同行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掌握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水平,使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近五十年来,我国现代教学手段从技术发展和教学特征来看,经历了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四个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始终围绕着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展开的,以交互作用为基本教学原则。教师利用计算机展示教学信息、收集学生的反应信息,及时地对反应信息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生。多媒体技术在迅速发展,它继承了交互性优势,而且具备视听教学的直观性。网络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继承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和通信功能,实现了远距离的实时对话和丰富的信息交流。
目前,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信息种类、数量急速增长,媒体技术也不断飞跃,使教学手段的发展更趋于综合化。为了使教学更形象与直观,更富有个性,更适合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手段的综合化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必然趋势。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介绍
多媒体技术是迅速发展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硬盘、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人类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要使用各种信息载体,其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就是多媒体,是将计算机技术与视频、音频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技术,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个不同类型的信息。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化及其交互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深刻的革命。网络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包括课件内容的总体策划、脚本的设计制作、课件素材的准备、媒体集成与交互控制、课件的调试运行及维护更新。
1.课件内容的总体策划
确定教学主题目录、组织教学过程、建立知识结构、确定知识交叉跳转关系,构思出融文本、图形、动画及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电子教材。
2.脚本的设计制作
对教学内容进行编辑,包括封面设计、课件界面设计、安排结构、组织素材,确定媒体所使用的技术要求。
3.课件素材的准备
收集、制作课件所需的图片、动画及声音等素材,并以一定的文件格式存储。这个过程会花费大量时间,也直接决定了课件制作的速度。
4.媒体的集成与交互控制
将各种素材进行集成,并设置用户对课件的控制点和交互方式。在具体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以便加快课件制作速度、方便课件的修改。将菜单和图标驱动的层次结构的交互和文本超连接的网状结构的交互相结合,使课件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将具有整体功能的部分作为一个模块,方便随时调用,并在使用者出现错误操作时给予一定的提示。
5.课件的调试运行及维护更新
课件制作好后,需要对它进行调试,在不同的操作系统、软硬件环境下进行调试,以获取最佳运行环境,并将课件随堂试用,检测教学效果。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还需对课件内容不断更新完善,使它在教学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四、应用实例
在教授“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一节时,三视图的形成较为抽象,初学者往往很难完成空间物体到平面的转换。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的演示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物体的投影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三维立体向二维平面的转换过程,学生就会对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一目了然。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过程,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效率,学生对所学教材能获得充分感知,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又如,讲解“装配图”这节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的特有表达手段,用其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将部件和机器的工作原理、装配结构及拆、装配过程表达出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又便于理解。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制图的极大兴趣, 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以千斤顶的装配过程及工作原理为例,说明使用3ds max软件进行多媒体动画的制作方法。首先,在AutoCAD 绘出千斤顶的五个零件(底座、起重螺杆、旋转杆、螺钉及顶盖)的三维模型;然后,分别将五个零件导入qianjinding.max的3dsmax源文件中,注意要以DWG格式导入;接着,制作动画,在3ds max 的动画面板上,不同的时间桢设置这五个零件位置,可直接输入三维坐标值,还可输入各零件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接下来,调整动画及渲染输出,动画面板设置好后,播放动画看一看,如果不是预期的效果,可打开曲线编辑器,对各零件的运动时间、移动方向、旋转角度进行调整,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最后,对动画进行渲染,并以AVI 的格式保存。
研究和探讨了国内高校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实例、信息拓宽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增强读图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电脑动画,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很多学生将精力集中在实用性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上。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工具,包括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概括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过程,初步探讨了机械制图网络型多媒体课件的实施方法。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4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
《机械制图》涉及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它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思想、传递设计信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内容较抽象,很多空间的内容都要转化到平面上来分析和解决,课程教学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用圆规、三角板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借助模型、挂图、轴测图进行课堂教学,效率低、信息量小。
2010年,国家教育部举办了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这个比赛是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信息教学技术手段,近年来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操作方法、画图步骤,教师的讲解更加直观明了,可以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较快地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机械制图》的教学,做如下探讨。
1 设计出完整的教学过程
深化机械制图课的结构,选择或制作课件、搜集资料、书写教案、操作演示等,为多媒体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规划好教学过程,并设计好教学方法,根据一节课的内容及特点确定所需要的多媒体片,设计课堂演示与讲解结合,确定演示时间及讲解内容,有准备,有计划地设计,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 运用多媒体软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精美,合理添加实例和图例,避免把所有内容一一罗列,要求教师除了熟悉具体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必须熟悉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例如:PowerPoint、Authorware、AutoCAD、ProE、Flash等,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三维立体,可以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解决了使用各种木制教具做现场演示的局限性,例如:与教材内容不匹配,体积小,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等问题。
在设计课件内容时,还可以加入动画效果,重要的点、线、面可以用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使图象的展示更生动,更形象。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互动性,
使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在教学环节中
3.1 复习提问
在讲新知识前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可以利用多媒体提问或打出问题。这样,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复习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增加了教学密度。
3.2 讲授新课
合理使用多媒体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中无法突破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画面完整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是突破重点、难点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对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反复演示、重点讲解,并利用多媒体设计的板书,反映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体现内容严密的逻辑顺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小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学生对于在画三视图时“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总是理解不透彻,对空间转化成平面感到有困难。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表现出形体在空间时对三个投影面的投影,如何展开后转换成平面时的三投影面与空间三投影面的相应对等关系。通过动静结合,使把原来枯燥的内容变出了新意,让学生掌握了投影这一规律。
通过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对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听课,使学生主动参与多媒体教学,更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3 课堂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绘图技能,多做课堂练习能巩固所学内容。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适量的课堂练习。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可采用AutoCAD软件来进行绘图,不仅使学生掌握绘图步骤和方法,而且通过三维模型,使学生理解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全面的练习,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
3.4 课堂小结
在演示和讲授课程后,要注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小结,使学生通过反思,归纳记录,明确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
3.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完成以上的一系列教学过程,课程基本结束时,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代表着《机械制图》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探讨、推广和应用,从而使《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能够提升到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刘凤格.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J].科技信息,2006,(12).
[2]许晖.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2007.
[3]柳燕君,应龙泉,潘陆桃.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5
一、公差与配合术语、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机械制图与检验技术教程-2常用术语
。孔:主要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轴:主要指圆柱形的外表面,也包括其他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最大极限尺寸: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两个界限值中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极限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零线: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标准公差: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公差单位: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它是基本尺寸的函数。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属于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对所有基本尺寸,虽数值不同,但被认为具有同等的精确程度。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此差值为正时是间隙。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此差值为负时是过盈。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最小间隙:对间隙配合,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大间隙:对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小过盈:对过盈配合,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大过盈:对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配合公差对间隙配合,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绝对过盈配合,等于最小过盈与最大过盈之代数差的绝对值;绝对过渡配合,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之代数差的绝对值。配合公差又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关与轴公差之和。最大实体状态(MMC):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称为最大实体状态(MMC)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最小实体状态(LMC):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时的状态,称为最小实体状态(LMC)。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孔的作用尺寸: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轴的作用尺寸: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承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二、形位公差术语、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例如:点、球心、轴线、素线、直线、圆、圆柱面、圆锥面、球面、平面等。理想要素是指没有误差的要素,例如直线是绝对直的,圆是绝对圆的,平面是绝对平的等。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要素。指可能有误差的要素,例如实际直线不怎么直,实际圆不怎么圆,实际平面不怎么平等。实际要素通过测量获得,由测量要素来代替,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得要素,并非该要素的真实状况。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指图样上规定的要素,制造时要求检测者。基准要求: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关联要素:对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大类。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定向公差是位置公差之一。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第二章、常用术语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6
一、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虽不同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入手,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像力,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性原则。
例如,在讲述三视图投影规律时。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建立,教者可利用教室为三投影面体系,把黑板作为v面,把地面作为H面,把学生方位的右墙作为w面。将简易的木模托在手上,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综合分析木模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方位关系等,然后假设将其展开摊平,进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从空间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间的演变过程,要求学生每人手上拿一个简易的模型,如笔(作线)、三角板(作面)、橡皮泥(作体)、书(作三投影面体系)等,观察比较,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电教媒体放出三投影面体系,由物体、视图总结出三面投影的规律。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知识掌握牢、印象深,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从教学对象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
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从学生可接受性人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一种方法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工艺过程,整个课堂上几乎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教者没有任何板书。虽然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课堂测试时有相当部分学生只了解工艺过程,不能正确画出连接图。查其原因,是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师指指点点。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学生看屏幕时间较长,大脑皮层兴奋程度受抑制,造成疲劳。可见,过度运用多媒体,未能注重学生绘制技能的培养。
第二种方法是对前两者进行扬弃,教师围绕教学目的正确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潜力。先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生从录像中了解工艺过程,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并从中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形成连接图。然后,采取讨论法讲授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并利用活动挂图改错,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规定画法。因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内部结构相类似,故在讲解规定画法时,直接利用活动挂图对其连接图进行改错。归纳小结时,师生参照模型共同总结其工艺过程,利用课件让学生重点比较三者规定画法的异同,力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钉三种规定画法。通过测试,其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三、从学科特点出发,坚持适当性原则
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以单一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图像型与实物型组合的方式。教师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先利用学生按三视图尺寸自制的橡皮泥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CAI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有线,哪儿无线,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7
实时构建三维模型《机械制图》教学中,一般先要通过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概念。在训练点、线、面空间位置关系时,传统教学模式是: 1单纯用语言描述空间的要素,不直观;2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准确地在平面上表达空间要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3传统的实物教学模型灵活性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和练习的需要。使用计算机三维造型软件辅助教学,通过造型、及位置实时变化,迅速建立直观的点、线、面 立体模型,使得教师 课堂上“言之有物”、“言之可信”。学生有了辅助思维的工具,空间想象能连续和持久下去,从而有利于空间概念的迅速建立。
在“基本形体”、“截交线”、“相贯线”内容的教学中,直观教学也相当重要。面上的点和线问题、可见与不可见问题是学生易于搞错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面在一方向上的投影的重叠性,造成了学生的误判,归根到底还是空间思维不充分所至。这时如辅之以计算机三维造型,在短时间内构造起三维直观的模型,并通过改变透视方向让学生全方位观察形体上点和线的空间位置,提高学生空间思维的准确性。
计算机三维造型软件既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同时还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工具。例如3DS MAX软件是专业三维动画制作工具软件,它的功能非常强大。用它作为《机械制图》的辅助造型工具只需用到它强大功能的一部分。因而教会学生使用该软件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一旦学生有了“猎枪”就会自己寻找“猎物”,在学习和训练中碰到“想不出”或“想不通”的问题时,借助于这把“利器”可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实践表明,学生通过3DS MAX的学习和钻研,激发了对空间造型的强烈兴趣,同时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 全面导入专业绘图技术,强化 CAD 读、绘应用技能训练
《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和能力培养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也强调读图、绘图能力培养。但这是建立在手工绘图基础上的训练。很明显,手工绘图的质量和速度都不能与计算机绘图相比较。目前,《机械制图》教材中大多新增了“计算机绘图”这一内容,但怎样去对待这部分内容,各类学校做法不一,笔者认为,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全面导入CAD技术,把CAD软件的运用贯穿整个制图教学全过程。这里所谓“贯穿”,不是简单的附加,而是将CAD技术整合到机械制图的各个部分,创建基于CAD操作平台制图教与学的新模式。不让CAD成为制图课程的“装饰物”和“附加物”。
从教学环节上看,学生的基本读图与绘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这两个基本环节实现。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要使用CAD作为图样讲解与绘制的主要工具,通过投影设备展示图形及其绘制过程在读图训练中,通过“层”的显示与隐藏手段,分层次突出表达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同样要求使用CAD完成。在实施中,可分步去实现。1学校安排一定的上机时间给学生去完成作业; 2对不使用CAD完成作业者,即使正确也要适当扣分,而对用CAD完成作业较好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从表面看,由传统的手工制图和纸质媒体转变为以CAD为平台电子媒体,必然要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在这种转变的初期,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肯定要多花许多准备时间,但电子媒体处理的方便和快捷,必将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将CAD全面引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还必须注意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CAD技术,表明了CAD已经成了主流设计工具,给学生学用CAD技术提供了一种示范。但同时也要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要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加入这一新的教学展示环境中来,精心组织好课堂演示、习题讨论、典型问题评析等教学环节,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 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程,这门课程中学生要初步接触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力求摒弃本位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失时机地传播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通过多媒体声、形、色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通过收集和制作实物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 丰富教学中电子媒体所蕴含的信息量,将学生带人一个缤纷的、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加工工业”的神奇世界。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要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的教学问题,应在下列两方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基本知识”的教学。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实物虽能找到,但其体积尺寸太小,学生不易看清,虽有直观性,但无吸引力。通过数码照片放大后展示,效果要好得多。此外,它们的用途、生产方法、构造、基本参数等通过视频形式加以展示,学生不仅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2公差与配合的理论与尺寸标注。公差配合一直是制图教学的难点问题。尽管《机械制图》课程通常只解决在图样上如何标注的问题,但公差问题贯穿机械类专业教学全过程。只作“标注”要求,不能体现人门课的重要地位。在这部分内容中,“公差带”是描述公差概念的重要工具。受传统媒体的制约,“公差带”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固定不变的抽象形式加以描述。而现在,如果我们充分运用计算机动画处理技术,还“公差带”灵活、多变的本来面貌,让学生真正搞清楚“加工误差”、“加工精度”等重要概念,那么,这将会为学生日后学习机械加工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辅助教学上的优势在于它在空间造型上的真实性强、效率高、灵活性大。这对空间想象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多媒体技术对媒体的集成性强,能通过适当的处理,将教学内容强烈作用于学生的感观系统,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弥补缺少生产实践及感性认识的不足。现代CAD设计技术已经普及,如不能尽快将CAD整合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必然导致应用人才能力的缺陷。
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专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优化《机械制图》教学,必然会碰到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但《机械制图》课程及其配套改革,是机械、机电类专业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我们坚信,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和教育技术的优势,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不断探索,必将对提高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劳动力素质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要:《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媒体和手工绘图基础上,导致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绘图技术的训练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重复劳动。因此,无论从培养适用型人才角度,还是从专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8
一、机械制图的含义
机械制图,就是指用图样真切地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等相关条件的学科。图样是由“图形、符号、文字”等相关组成,是表达设计意想和制造需求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也被称之为“工程界的语言”。
二、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
1.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过去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在抽象的二维平面所给予的信息中去提取相对应的作图技术与相关投影知识,而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原因有两个,首先就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机械挂图及教学模型呈“静止”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国家对于机械制图的相关规定有很多,制图的图形具有繁杂的特点,在教学中会经常因为图的发小或数量的缺失,而无法去向学生展示出制图的奥秘。2.传统板书教学,浪费时间。在机械制图的陈旧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仅用一根粉笔就在黑板上绘画制图,而学生也在下面跟着绘画,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受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但是,我们都知道,手工制图工作量大,需要反复操作,而且老师劳动力度大,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一节课的时长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手工绘图方面占据时间多,这自然会影响到机械制图的教学进度及教学焦虑。与此同时,学生看到的只是一种静止的“三维空间”,而不是动态的三维,因此,学生很难感受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变化和内在的相互关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空间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
三、探析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运用中存在的缺陷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多媒体教学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并掌握这些学习内容。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尽管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但是部分教师就会将PPT中所展现的内容一一来念,并没有对教学内容去进行强化分析,从而也导致课堂进度比较枯燥,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机械制图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去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交流,例如,部分教师会在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利用多媒体器材进行播放,而学生仅此只是观看而已,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学习,没有和学生、教师间有效的沟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展现。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应用中的创新策略
1.深化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功能。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判断题等相关题型,并将错误的图和正确的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可以给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一次参加班级活动的表现机会,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制图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采纳途径去展现出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可以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和“易用性”特征,展现课件的“造型”“色彩”等相关优势,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热情度。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打破了原来传统模式的限制性,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为学生更直观地接触机械制图的核心教学内容创造了一个更加“科技化、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存在的缺陷,注意找出其相关解决途径,更好地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校对教学装备的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运用中越来越普遍。机械制图是属于实践性及抽象性思维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读图能力,还能为学生的后期课程创造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机械制图的整个程序做成动画等方式提供给学生作参考,一方面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效果。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陈艳.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64.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效果
在中等职业类学校中, 学生只要谈到《机械制图》学科, 就会唉声叹气;而老师只要说到《机械制图》教学, 感到困难重重, 《机械制图》可以说是机械专业的老大难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机械图样, 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读懂零件图和装配图、会画基本的零件图, 当然, 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由于学习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 常规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让人犯困;知识结构犹如一条链条, 环环相扣, 稍有脱节, 就举步艰难, 从而造成老师上课讲得累, 学生学习学得苦, 最终的教学效果还不容乐观。
平时, 我校大多数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黑板+挂图+模型+教师讲述”。其实在上课之前, 老师花的心血并不少, 需要考虑什么模型比较适用, 要提前准备好挂图, 并且上课的时候还要花较多的时间和功夫在作图上, 但是反观学生呢?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说, 课后还不及时复习, 基本上能记得的也就不多了。这个跟中职类学校学生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 目标不明确, 基础薄弱, 再加上没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自制力差, 意志力差, 稍受挫折就容易放弃学习。殊不知这些学生也是充满朝气的一群孩子啊, 他们喜欢接触新事物, 对感兴趣的事物爱思考, 好奇心强, 学习具有可塑性, 喜欢实践, 动手能力强。也就是说, 作为老师, 还是应该从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入手, 并且让他们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培养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今年, 我们学校引进了多媒体教学, 这其实给《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带来了希望。在几个月的试用期中, 我们发现学生普遍抬起了头开始关注老师的上课内容, 有时就冲着那一张张漂亮的画面也慢慢融入了教师的讲课中。多媒体教学把教师这个主角演员悄悄地改变成幕后导演, 而把学生的被动参与转变成了主动学习, 一堂课下来, 有学生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呀, 不知不觉40分钟就过去了, 却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而且投影在大屏幕上看得比黑板上清楚明了, 各个角度的投影通过多媒体技术表达得一清二楚, 这样比挂图要好看多了, 也比模型反映得更明确, 学习《机械制图》不再是让人头疼的事。
那么, 何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 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 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就制图而言, 如果仅仅是文本信息的集合, 那做成胶片进行投影也能达到效果, 只是假如要想反映整个作图的过程、从多个角度观察模型、能直观地对模型进行剖切等等, 就必须依靠多媒体技术了。因此也需要在课件的制作上多琢磨。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中的具体应用, 举例谈一下其优点。
1. 直观性强, 动静结合
三面视图的形成是制图学习的基础知识, 为后面绘制和识读零件图、装配图打基础。教学过程中, 可以首先出现物体模型, 然后创建一个三面投影体系, 接着对物体分别从前往后投影在正面 (V面) 、从上往下投影在水平面 (H面) 、从左往右投影在侧面 (W面) , 通过投影线慢慢投影过去, 可以直观地表现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形成。如果可以的话, 做一个三视图展开的动画, 就更加明确了。又如, 六个基本视图的绘制, 完全可以利用模型和动画结合的模式来讲解, 利用多媒体演示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和画图过程, 同时配合老师手中的模型, 给学生从六个角度观察,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方面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其实, 如果没有相配套的模型, 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助一些三维软件来达到这个目的。
2. 引入三维软件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前面提到过我们这门学科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的, 笔者认为把三维软件有计划的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AutoCAD, 本身它也是学生应该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我们可以利用AutoCAD的拉伸、旋转命令把平面的图形变成立体图形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还有
在讲解组合体的绘制与识读的时候可利用AutoCAD演示组合体“叠加”及“切割”的组合过程, 再利用的“旋转”、“拖动”等命令功能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组合后各个投射方向上的投影结果, 直观有效, 难点迎刃而解。
3.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缺少的就是兴趣, 对它产生了兴趣, 自然就愿意动脑筋, 所以我们的关键还是要把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 安排得充实, 能时刻抓住学生的眼球。多媒体教学利用音乐、背景、动画的有效结合, 不时给学生一个知识的亮点, 把各个知识点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静到动地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40分钟里都穿梭于各种美轮美奂的图片与动态作图演示中, 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投影规律是贯穿整个制图学习的始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九个字很容易记忆,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宽相等”往往是集中的错误点。平时, 教师可以用跑道来形容, 方便学生理解。有了多媒体, 更加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而且要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我们可以利用做练习的空余时间, 寻找学生联系画图中所犯的错误, 拍成照片, 直接投影出来, 全班开展“请你来找茬”的游戏, 或者适当做一些选择题等等, 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并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经验。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比老师反复强调要好得多, 记忆深刻。
4. 节约授课时间, 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例如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这一节内容, 假如按照平时的上课模式的话, 必须要两节课的时间才能够完全讲透, 而留给学生进行自我消化、练习的时间相对很少, 其实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职类学生本身就不愿意课后再花时间在学习上, 那么要争取课堂上充分利用好每分每秒。借助多媒体教学, 老师只需要把比较重要的内容写成板书, 而相关内容完全可以投影出来, 做大概了解就行了, 那么这样就能有较充裕的时间来思考、练习, 遇到还有疑问的图, 也可以重复演示, 与此同时, 老师也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指导。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技术, 能给学生营造动态的、立体的教学情境, 但是它仅仅是辅助教学, 尤其表现在机械制图上面, 假如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 所有的文字、模型、图样以及作图方法与过程都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盲目跟随教学的潮流, 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只需要点击“上一页”和“下一页”, 整堂课也就成了影片的欣赏课, 而老师也就成为了谁都能代替的放映员。例如圆弧的连接, 依靠电脑动画的过程看上去表达得非常清晰, 但是没有教师在黑板上亲自的示范, 一切都是空洞的,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发现问题, 从而研究问题,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机械制图本身的重点就在于制图, 它也反映了我们的基本功。40分钟的课, 除了放电影, 没有任何具体的作图过程, 又何来所谓的“制图”呢?很多老师觉得, 有了多媒体, 上课变得轻松了, 讲的少了, 画的更少了, 事实上, 应该是对老师的挑战更大了。课前, 课件的制作远远比手写和word文档的制作来得复杂得多。老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会一些诸如PPT、Flash、CAD、Solidworks等软件来制作课件, 使课件形象、生动, 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课堂上, 不能只是简单的点击鼠标, 黑板、模型等一样都不能少, 多媒体应该在无法清楚表达的时候适当地应用, 该老师画的图, 照旧要在黑板上反映出来, 在教师直接参与的过程中, 还要关注到学生的接收情况, 及时给予反馈信息, 并注意适当使用眼神、语言、语调、手势等形体语言直接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
的确, 多媒体教学为机械制图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只要能够合理有效、有的放矢地运用在教学上, 一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信机械制图的教学将是轻松愉悦, 更具现代化气息。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 (第五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钟正国.江梅.机械制图教学心得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 (28) .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10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不足, 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而多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为一体的特点, 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使教学更加生动、多样, 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一个值得我们努力探讨的课题。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
1. 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被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 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将授课内容上网, 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网络的交互性特点, 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 实现因材施教, 相对于单一的课程内容与传授式的教学模式, 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个性的张扬。
3. 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 成为解决教学内容与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 教师常常要压缩教学内容, 以节省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则可以极大地增加教师发送的信息量,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使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 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 让教师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
二、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效果不佳。在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 教师用黑板、挂图、模型等为学生展现的过程和图像是静态的, 教师很难形象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 许多过程无法直观化。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 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 影响了教学效果。
2. 传统教学的课前准备烦琐、工作量较大。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实物模型、挂图及板图, 占用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 降低工作效率。
3. 不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直接途径, 主要是运用模型。但是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教学条件有限, 实物模型数量较少, 品种有限, 特别是一些复杂结构的模型更是稀缺, 不能满足需求。由于缺乏足够的模型, 势必减少了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的机会, 增加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接受的难度, 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质量差。例如, 在讲授切割式组合体时, 由于实物模型不能修改, 切割只能用语言表达, 直观性差, 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效率低下, 不利于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黑板加挂图与实物模型式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黑板作图, 重复劳动多, 劳动强度大, 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 一堂课讲不了几个图形, 工作效率低下, 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而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较少, 总体教学效果不太好。此外, 教师在黑板作图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相应减少, 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5. 讲解机件的表达方法以及分析几何形体的结构时, 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和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上,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内容多以静态为主, 无法表现丰富多彩的三维动态对象, 使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例如在讲解复杂组合体的投影等难点内容时, 传统教学多以模型辅助, 但模型数量有限, 在无模型时,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只好在黑板上徒手绘制轴测图, 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法既不准确也费时费力, 缺少真实感, 效果还不好。
三、做好教学设计,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为机械制图的多媒体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 重要的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合的学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化繁为简, 变抽象为形象, 使学生能够更快、更直接地突破难点、重点, 帮助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 并主动构建知识,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使教学最优化得以实现, 所以如何制作课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时, 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有针对性, 有的放矢。多媒体课件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在确定课件内容时应考虑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其特点的发挥。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 制作课件是将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充分体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交互性来实现, 而且是教学或学生学习所急需的内容。另外, 课件设计要有特色、新颖, 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先构思好, 在什么时候使用课件,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并写好脚本。脚本要反映课件设计的各项要求, 有效地表示课件中的各种信息, 给出课件制作的各种指示, 并且有利于课件的使用。
2. 制作多媒体课件模式要多样化, 应突出课件的实用性, 易于学生接受, 使课件适用于课堂教学, 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学是一个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必须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际学习情况等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 一定要精细, 力求完美, 尽量不出现差错,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 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设计出适应学生特点, 具有特色、重点突出的课件, 应突出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 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 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课件, 把教学过程更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更有利于辅助教师教学, 使教师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四、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突出重点, 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机械制图的难点、重点内容, 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制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而且有利于学生空间分析能力的提高,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后, 对于机械零件的模型、图样画法等, 都可以课前制作在课件里。课堂教学时, 教师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 以及知识的讲解传授上, 突出教学重点, 把握教学难点。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 增大了信息交流量, 学生获得了较多的知识信息,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通过各种手段、特技制作出教材中不同的三维立体模型, 在课堂教学时进行演示,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其点、线、面等不同几何要素, 设置不同的颜色, 来对所讲部分的内容进行强调表达。因此, 多媒体教学使空间概念变得直观具体, 使教与学变得形象生动, 此外, 教师课堂上可以在AutoCAD等环境中, 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三维立体图形, 改变模型的观察视点, 让学生观看立体的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 建立视图与空间立体对应关系, 采用先三维、后二维的模式进行教学, 可使复杂的空间几何形体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 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空间概念, 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对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素材库、习题库和虚拟模型库, 使课堂教学组织更为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制图教学, 在AutoCAD等绘图软件的支持下, 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出教学内容素材, 运用Powerpoint软件备好电子教案。把制作好的各种零件图、立体图、装配图加以储备, 根据实际需要, 课堂教学时可以随时调用, 不受时空限制, 灵活组织教学。比如利用SolidWorks开发模型库, 教师根据课程学习内容、教学要求重点不同, 可以灵活调用、适时增减和修改模型库中的相关内容, 使课堂教学组织更为灵活。
4. 利用多媒体技术, 加强实践性教学, 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使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生产一线能胜任实际工作, 必须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测量与装配功能, 进行零件测绘以及装配体的拼装, 然后利用二维绘图软件进行零件图的绘制以及装配图的拼画。这种以虚拟制造环境为背景的教学模式, 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有效地弥补了学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不足, 增强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摆正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解的关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 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课和板书, 采用多媒体教学后, 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教师的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讲解是老师为达到教学目的,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的创造性智能劳动, 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是教师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不能被多媒体课件控制, 多媒体课件决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
2. 多媒体教学易造成课堂容量过大, 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整行文字或整幅图形一起出现在屏幕上, 尤其是机械制图教学图形多, 且变换快, 有时图形一闪而过, 学生没有分析思考的过程和时间, 虽然加大了课堂信息量, 缓解了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 但课堂容量过大和教学速度过快均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后续内容的学习, 部分学生很难把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完全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合理组织教学进度, 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是多媒体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3. 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应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多媒体技术虽然先进, 但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它是对传统教学不足的弥补。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 借助一些传统教学的手段, 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并且不断加以改进, 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的立体感、直观感和视听效应,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但多媒体技术不可能取代教师, 也不可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所以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合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将传统与多媒体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率, 并最终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基于此, 依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 从教学实际出发, 主要对多媒体技术对机械制图教学的优化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以及对计算机辅助机械制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铭新.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德浩.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 《机械制图》 应用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重复劳动才能建立起准确的空间概念并掌握相应的绘图技巧,这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并且与现代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仅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状态
在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主要是对照教材进行一番讲解,然后绘制几张专业图样进行练习,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在学时方面,学校为《机械制图》课程安排的学时普遍较少,一般在60~108学时之间,只够教师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讲解,至于对绘画技能指导、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而在教学手段方面,由于计算机设备的欠缺,教师无法用多媒体进行备课,学生也只有很少的时间体验上机绘图,多数学生仅能掌握有限的绘图命令,对于AutoCAD等绘图软件并不熟悉,更不知道相关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实际使用方法。
二、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造型技术构建三维模型
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来辅助教学,借助造型、位置实时变化,构建点、线、面立体模型,这样的模型可以与教师的讲解相互印证,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顺利展开并延伸自己的空间想象,进而在头脑中快速建立起空间概念。计算机三维造型软件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有效工具。比如,3DSMAX便是一款专业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其具有相当丰富的制图功能,其中,三维造型仅仅是它诸多功能中很小的一部分。3DSMAX的教学并不会占用太多课堂时间,一旦学生掌握该软件的基本要领,就可以自主摸索和钻研,当学习或制图中遇到思维想象上的障碍或难点时,便可以借助3DSMAX解决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都将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升。
(二)导入绘图技术,强化学生读、绘图能力
现行《机械制图》教材中普遍增设了“计算机绘图”模块,对于该模块的学习,各学校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做法。笔者认为:有条件的学校,要大胆导入CAD技术教学,让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CAD技术循序渐进地展开,实现CAD与《机械制图》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以CAD操作平台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和新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CAD软件进行图样的讲解和绘制,并利用多媒体投影装置演示图样绘制的具体过程。或在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时,借助“层”的显示及隐藏功能,强烈突出图形中的表达重点,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教学;或在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时,布置一些与CAD相关的任务。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统一的上机时间,督促学生利用CAD完成相关作业,对于未经CAD途径完成作业的学生,即便其绘制的图样准确无误,也要扣掉一定的分数;而对于熟练运用CAD技术来完成作业的同学,则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运用多媒体将抽象技术具象化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性和基础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涉及很多机械加工方面的基础知识。从现代教育的理念出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些机械加工知识,利用多媒体声形色俱全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集并录制一些机械加工方面的实物音频资料,充实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课堂信息量,引导学生初步走进机械加工这一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专业领域。
教学课件作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中难以突破的一些教学瓶颈。例如,在讲解“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基本知识”这一块内容时,由于这两种零件的实物尺寸较小,就算直观地摆在学生面前,学生也未必看得清,此时利用数码相片进行放大处理,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将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用途、制作方法、结构、参数等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將这部分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体现出了十分鲜明的优势,其效率高、灵活性好、直观形象,可以克服很多传统教学中不易破解的难题。因此,广大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将其灵活地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钰皎.试析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的有机结合[J].中国市场,2015(15).
[2]张兵.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5(01).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 篇12
一、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一) 能迅速建立、培养空间概念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 即便利用教学模型也只能看到一些零部件的外形或简单的内部结构, 无法演示变形过程, 学生无法很快建立空间概念, 很难理解图形与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使用CAI课件来展示抽象的空间概念, 用三维立体模型来表示零件和立体的空间形状, 使用移动、旋转、缩放等工具上下左右全方位地观察几何体的空间形状, 了解其内部结构, 便可以快速建立空间概念。
(二)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于平面图与立体图之间的转换, 学生对三视图的方位关系理解较难。利用CAI课件教学, 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看得真真切切, 加深了对三视图的理解。
(三) 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抽象的《机械制图》教学具体化, 使死板的模型产生动画效果, 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 增添了趣味性, 使学生产生了爱学、乐学的情感。例如在讲装配图时, 利用三维动画特有的表现手法, 用其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将部件和机器的装配结构, 装配过程表达出来, 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又便于理解。又如在课件中插入一些短片, 能把机件的加工、安装及使用各个环节展现在学生面前, 犹如把学生带入生产现场, 激发了学习兴趣,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 利用多种集成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以Powerpoint软件 (或Authorwave软件) 为平台, 以学生为对象, 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 将图片、影片、Flash动画、声音、文档等多种媒体集成制作《机械制图》课件, 实现多媒体教学。
(二)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
利用天空教室等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制作《机械制图》精品课程, 将各种教学文件, 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实践性环节指导书等公布于网络,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上网查阅。
(三) 制作习题库和试题库
利用Word软件搜集整理各类习题及试题, 还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习题和试题, 以便能够根据需要修改试题。
(四)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电子模型的模拟仿真
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Solid2works、UG等制作三维电子模型, 并通过使用特殊插件, 能够在网络上实现电子模型的仿真模拟, 能够随意旋转、移动、翻转模型, 使学生通过对电子模型的研究, 达到对真实形体的理解, 从而较快建立空间概念, 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三、《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受到广大学生及教师的欢迎, 教学过程生动形象, 教学手法新颖独特, 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学习, 娱乐学习的氛围。真正实现了“愉快地教”、“轻松地学”。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电子模型可以满足学生对较多模型的需要。让学生在屏幕上看到形态各异, 结构不同的零件, 而且对它们的内外结构特征理解深刻, 帮助他们较快建立空间想像能力, 达到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
3) 利用习题库可以让教师根据需要多举实例, 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练习。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交互,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解决问题, 同时, 结合黑板作图, 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利用试题库进行考核, 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改变传统考试制度中由任课教师授课、复习、出卷、评分的模式, 减少考试本身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以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多媒体技术虽有优势, 但不能取代老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老师对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前后连贯衔接的把握、各部分难点重点的解析, 才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教师从学生表情上、眼神中捕捉到的反馈信息, 应该及时调整所授内容。
2) 不要因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 而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例如:讲零件表面粗糙度时, 要让学生触摸实际零件的不同表面, 这种最原始的却是最直接、简捷的方式, 远比只用眼睛看电脑屏幕上仿真的零件表面的感觉更真实、更强烈。
3) 不要学习了现代的计算机绘图, 而忽视了古老的手工绘图。手工绘图尤其是徒手绘图在生产现场被广泛使用, 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既灵活又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手工绘图是从另一种角度带着每个学生自己个性印记来诠释《机械制图》知识的。手工绘图的灵活性、方便性, 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功不可没, 需要学生较长时间的反复揣摩, 才能深刻领悟三视图之间的“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和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五、结语
总之, 多媒体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启发思维、并可互动的特点出现在现代的课堂里, 是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机械制图》教学应注重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 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特点, 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教学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业明, 魏海.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的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2]许晖.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推荐阅读:
机械制图专业知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11-07
《机械制图》兴趣07-03
机械制图要点07-12
机械制图论文09-07
《机械制图》教材09-22
机械制图教程05-19
《机械制图》教学体会06-11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07-10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