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

2024-10-12

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精选7篇)

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 篇1

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

鲁迅(1881一1936),渐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故居内为“鲁迅故居旧景陈列”,这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间,东西房各一间,一直保持着当年先生居住时的模样,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别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间一间为餐厅,北屋当中一间向北凸出一小间,面积仅8平方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即著名的“老虎尾巴”,先生自称“绿林书屋”,陈设十分简朴。东厢房辟为展室,举办“鲁迅在北京西三条21号”展览。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一情”(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教育基地。

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 篇2

关键词:鲁迅,杂文,当下意义,社会,国民性

2000年左右,国内有些报刊陆续发表了葛红兵、王朔、王蒙多篇议论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不是认真的、以科学的态度论述鲁迅、分析鲁迅,而主要表现为随意性,甚至有些情绪化,有些话就不免偏激、过分、无理。他们的这些言论甚至引起了一场解构鲁迅思想的浪潮。试问一下,当今的这个时代,到底还需要鲁迅吗?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走出鲁迅的时代,相反,时代的发展更显示了鲁迅人格魅力的伟大,鲁迅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依然有深刻的意义,特别是鲁迅的杂文虽然经过了半个世纪,仍然给我们当下的社会许多深刻的启示。

杂文是鲁迅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6本杂文集中。他的杂文题材广泛,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二是,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研究鲁迅的学者王得后认为“鲁迅杂文是鲁迅切身的生命体验并与中国人的生命病态的肉搏,是鲁迅‘立人’的理想对于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病苦的揭示、解剖和救治。鲁迅‘杂文’是一部迄今无与伦比的中国民情和民心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的一部‘人史’。”可以说,王得后先生很精炼准确地概括了鲁迅杂文的精髓。

一、鲁迅杂文中的中国人的“国民性”和当下中国人

鲁迅对中国有着深深的爱,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他对中国的爱体现在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上。他在《随感录﹒三十八》中说:“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就是因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自大,“中国人很少敢于指摘自己过度的错误,不太爱听别国的好……不肯正视自己的各个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是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懦,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经历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自大和藐视一切从来就是中国人的本性,这一点在今天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在最近的30年里,中国的经济腾飞了,于是埋藏在中国人心底几千年的自大思想又开始膨胀了,但是认不清中国还深藏着很多自身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最基本的人权问题,在中国有时候会脆弱的不堪一击,“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鲁迅语)。中国人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怎么真正地认识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真正地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彰显自由、平等和人权?

中国人是盲目自大的,却又是欺软怕硬的。鲁迅先生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来描述中国人,那就是“中国人在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是要完结的。”鲁迅就是这样撕掉中国人的种种伪装,让其露出我们都不愿意面对的最血淋淋的真实。鲁迅不是耸人听闻,我们想想看,这样一个欺软怕硬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那该怎么办呢?鲁迅的杂文给我们指引方向:“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可是,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当代的中国人又做得怎么样呢?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能说自己就不是那个看见高高在上的“七大爷”就膝盖不由得发软的“爱姑”,也不能说自己看到自己觉得比自己弱小的人就一定不会显出凶恶的一面。往大了说,我们现如今的这个社会呢?欺软怕硬的官员、百姓何止是少数?就拿那个因在牛奶中掺了三聚氰胺的三路奶粉来说,据说也不过是个软柿子罢了,那些真正强硬的企业,国家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们的前任总理朱镕基先生, 他代表着智慧.果断和强硬,他下那么大的决心要好好整治贪官污吏,后来又怎样呢?朱镕基不再是我们的总理,贪官污吏照样在逍遥法外,中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彻底的转变?

中国人不但欺软怕硬,还擅长自欺欺人,这一大特点用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来概括是再精到不过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精髓就是欺软怕硬而又自欺欺人、敏感禁忌而又麻木不仁,鲁迅从千千万万个“阿Q”的灵魂深处挖掘到中国人普遍的消极性的思维活动,使这一艺术典型达到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高度统一。阿Q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的内心的秘密,照射出中国人普遍的弱点,从根本上教育和敦促人类克服自身的弱点,具有恒久的普遍意义。虽然时代不一样了,“精神胜利法的”这种精神现象和退回内心以求平衡的普遍弱点却依然存在,所以阿Q依然保持着深刻的鉴戒意义,令人无处躲藏,令人回味无穷。

鲁迅认为“民族之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是不容易的”,种种劣根性已经牢牢地固化在我们的文化中,甚至可能固化在我们的DNA中,但并不是说不能改变了,只有做到鲁迅讲的那句话——“只有正视,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中国就有希望。所幸,中国还是个有脊梁的民族,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愿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我们这些最平凡的中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正视自身,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真正的人。

二、鲁迅眼里的中国社会和当今中国

读鲁迅的杂文,在他的字里行间感受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会发现他提到的两个简直让人触目惊心的意象:一个是“黑色酱缸”。如他在《两地书﹒四》中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什么新东西进去,都变成漆黑。”在这个大大的“黑色染缸”里,个性被抹杀,没有人权的意识,却还打着平等的旗帜。我们从小就被老师教育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我们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就在这种崇高的感情中被无形的消解了。对于中国的具体的生命而言,鲁迅说“中国老例,一死是常常能够增价的。”有谁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深刻的事实?刚刚离我们而去的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罗京先生,他健康时给我们播报新闻,他在我们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但是当罗京终于没有斗过淋巴癌这个恶魔而撒手人寰时,全国上下都扼腕叹息。罗京以前的视频和祭奠他的帖子也布满了网络,人们都觉得罗京太有才华了,太完美了!罗京逝世真是中国的巨大的损失。可是,在感到惋惜的同时,有多少人想到罗京这个可怕的病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央视工作是无上光荣的,但是必须承受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很多主持人都坦言自己的压力太大,更别说作为“国脸”的罗京了。据了解,罗京两年内翻烂了一本《现代汉语字典》,可见他的压力不是常人能忍受的。但是,在罗京健康的时候,央视有没有想过这样近乎苛刻的规定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怎样的危害,有没有想过可以实行一些比较人性化的制度?就是想到了,为什么非得经历了巨大的损失才开始稍稍有些醒悟?鲁迅杂文中的另一个意象是“人肉的宴席”。他在《灯下漫笔》中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宴席的厨房。”这个比喻深刻的有些毒辣,他看到了中国的社会其实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他还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让人振聋发聩!

“因为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做人特别难,单是为生活,就要化去生命的几乎全部”(鲁迅语)。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这句话深有同感,每个人都难免为了人情世事劳心费神。“‘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鲁迅语)。面子与亲权又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中国人认为亲权是无上的”,中国人只有家的观念,没有国的观念,中国人的美德、忠诚、爱心、保护力,都以家为目标,一切努力,到此为止。当下的中国不论做点什么事,很少有不沾亲带故的,中国人已经形成了“默契”——没有关系是办不成任何事的。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官官相卫、裙带关系、“关系户”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而没有任何关系的青年人在这个生存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举步维艰。

提到中国的社会,不得不说一下中国的“国粹”——骂人。鲁迅先生把中国人最常骂的那句“他妈的”上升到国骂的地位,为此还专门做了一篇文章《论“他妈的!”》,全文引经据典,纵横古今中外,狠狠地调侃了一回中国独有的“精粹”。鲁迅认为“骂人在中国是极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骂而没有知道何以骂,谁该骂,所以不行。”所以,“错与被骂,在中国现在,并不相干。错未必被骂,被骂者未必错。”看到这句话,不由得想到那场十年的文化浩劫,多少优秀的知识分子被骂的一无是处,那绝对是一个颠倒是非黑白的噩梦。中国不但有这样一个烂疮一般的“国粹”,还是“撒谎国和造谣国的联邦”,在这个国度里,“谣言也足以谋害人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空穴来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唾沫星子淹死人”……这些成语俗语在这个古老而现代的中国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看到鲁迅笔下的中国社会,我不由得又一次想到柏杨先生写的那本《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说中国的文化是“酱缸文化”,这个酱缸里面装的是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道定于一尊的“固有文化”,柏杨说;“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应构成酱缸的主要成成分……”柏杨对酱缸文化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同鲁迅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的批判,是一脉相承的。柏杨,以永不妥协独立不羁的批判精神,继鲁迅之后,树立起了又一座民族魂的丰碑,相信鲁迅一定会非常感激这个同道中人的。

著名作家郁达夫在鲁迅逝世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大师、思想大师,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出现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我们应该拥护他,爱戴他,敬仰他,而不是轻率地认为他已经过时了,世界在发展变化着,中国的历史也经过了很长时间,可是似乎时间把中国给遗忘了。希望鲁迅——尤其是他的杂文,是只属于20世纪的。然而不幸的是,鲁迅,甚至包括他本人希望“速朽”的杂文,恐怕还要跨过世纪,对21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学与社会仍发生巨大的影响。“你得承认,很多时候,中国的事情,还是鲁迅先生看得最透。而且,你也得承认,鲁迅不仅属于他的时代,也属于我们的时代,因为他不仅叙述了自己的体验,也预叙了我们的体验。我们从他的文字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时代的影子。他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一个尺度,我们借此考察自己的生存景况,认识我们寓身其中的社会和时代内部微茫难辨的真相。因此,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鲁迅。”(李建军语)鲁迅先生像一位精湛的内科医生一样诊断出中国的种种病疾,鲁迅没有离去, 他一直“爱之深,恨之切”地关注着他所深爱的中国。

鲁迅活着。

参考文献

[1].朱竞编.《鲁迅活着》[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9月

[2].林贤治编注.《鲁迅语录新编》, [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6年1月

[3].王得后编, 李庆西.《鲁迅杂文全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我到大英博物馆当“导游” 篇3

大英博物馆规模宏大,据称,其全部藏品达1000万件,公开展出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因为藏品多,经常轮换着展出。我由于经常陪团,去那里究竟多少次,已经难以说得准确。为了看仔细点,熟悉情况,给代表团作些必要的解说,我自己也曾几次花较多时间,专门去参观。但是,地方太大,总是不能把所有展厅看完,这也成为我的一大憾事。至于陪同代表团,因为他们在伦敦的时间十分有限,而且要参观的地方很多,大英博物馆毕竟是其中一处,不可能用较多时间,一般最多安排参观两个小时左右,那真确确实实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这短暂的宝贵时间里,我们当然要认真筛选,要让代表团一睹精华中的精华,使他们感到不虚此行。

按照我们的经验,最值得我们中国人参观的主要有四处:一是圆穹形大英图书阅览厅;二是古希腊、古罗马厅;三是古埃及厅;四是中国厅。实际上,即使在这精选的有限的几个展厅中,每个厅也有数量不等的展室,每个展室都有大量展品,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的,在精选中还要精选。大英博物馆里地形复杂,容易走失,负责陪同,必须瞻前顾后,眼睛睁得大大的。我们需要非常熟悉参观路线,要去某个展厅,必须直奔某个展厅,抄最近的路走,以节省时间。不仅如此,还要能讲解,能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有的展品很直观,一看就明白,有的就需要说明来龙去脉,讲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几年下来,我就差不多成为一个导游了。

先说圆穹形大英图书阅览厅。一进大英博物馆正门即南大门,穿过大堂,即可见到这宏大的近似天文馆模样的阅览厅。早先这阅览厅只是大英图书馆的一部分,1998年,由于馆舍拥挤,图书馆搬到新址,只剩下这阅览厅。这阅览厅可不简单:其直径42米,高达32米,书架绵延40公里,藏书130万册。中国人十分关心这阅览厅,为什么?因为当年马克思多年如一日地在这里读书。马克思是31岁那年来伦敦的,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较为发达,马克思专门来此作实地考察研究,他这一来,就住了34年,直到65岁那年逝世。马克思遗体就葬在伦敦北部的海格特公墓,这也是我们多次陪同国内代表团要去瞻仰之处,在伟大的革命导师墓前献上一束花,以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

国人往往想知道马克思当年在阅览厅的哪个位置看书?过去我们有人说,马克思长期在同一座位看书,双脚不时蹭地,以至于水泥地都磨出明显的痕迹。按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有两种说法,一是马克思在G7行的位子,一是马克思并无固定的座位。至于地上有磨出的脚印,其实是一种夸张罢了。尽管如此,我们的代表团仍然兴致盎然,在G7行附近的标示马克思当年在这阅览厅里读书的牌子前不断拍照。

其次,是古希腊、古罗马厅。这两个厅规模最大。我认为最值得参观的有两处。一处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山墙浮雕群。19世纪初,当时的英国埃尔金大使从雅典掠夺运回英国。其宏大,其壮美,其逼真,令人叹为观止!博物馆专门为它修建了最为宽敞、最为雅致的展馆。《命运三女神》是浮雕群的内容之一,它是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刻家菲狄亚斯的唯一传世杰作。希腊一直要求英国政府归还,但遭到拒绝。

第二处是公元前4世纪涅瑞伊德纪念殿,这也是希腊的杰出建筑。如果说帕特农神庙浮雕数量极其庞大,却有些残破之憾,而涅瑞伊德纪念殿,也是神殿,则是极其完整地复原陈列,它高达8.3米,独立占去一个大展厅!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能见到2400年前的一座如此美轮美奂、完好如初的神殿,真让人感慨万千、难以置信!如果有点时间,你还可以匆匆欣赏一下古罗马古希腊那些仪态妙丽的人体雕塑,无论经过多少岁月的淘洗,这些艺术精典依然是那么令人迷醉,它们是永恒的!可与日月同辉!

再次,是古埃及厅。也是极为庞大,竟有7万多件陈列品!其中必看的也有两处。一是公元前2世纪的罗塞塔石碑。此碑是1799年在距亚历山大城48公里的罗塞塔被一个法国士兵发现的。这块外形不规则的黑色玄武石碑上,刻有三段文字,即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草写体(日常口语)、希腊文字。其内容是歌颂托勒密五世登基,为当时的庆典而作。通过专家对相同内容而不同的文字相互对照,终于破译古埃及文字,使湮没已久的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这是何等了不起!此石是英军于1801年在埃及缴获的,次年运进大英博物馆的。每次代表团参观到此,经我们解说,大家无不啧啧称奇。二是木乃伊,其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即使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也不能相比!

最后,也是我们最最感兴趣的,那就是中国馆。大英博物馆里究竟有多少件中国文物呢?这也是我们代表团很关心的。据了解,总共约有2.3万件。其中有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期玉刀、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铜镜、漆器、兵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六朝的金铜佛,隋代的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三彩、瓷器,元代的青花及釉里红,明清的金玉制品,各朝代字画、铜币、银器、丝绸,还有敦煌经卷,甚至从寺庙里剥下的大型壁画……真是无所不有,令人眼花缭乱。大英博物馆有时还举办专题展览,前几年就办了《中国玉器5000年》当我陪同中国代表团参观中国馆时,我的同胞总是心潮澎湃,唏嘘不已。

我陪团一般都是从南大门即正门进来,最后从北大门出,此乃我有意安排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出北门必经北大厅,而北大厅左右两侧摆放的竟是中国两件巨型青铜文物,大约都是清代的:一是大铜钟,上面刻着“风调雨顺”字样;另一是三足铜鼎,上面刻着“圣寿无疆”四字。不仅如此,走出北大门,你马上就发现,门两边竟是两座中国大石狮!如果说,大英博物馆是一篇精典妙文,那么,最后是由我们中国人收尾的,并且划上句号。

北京鲁迅故居的导游词 篇4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嘉新泰门西头。它是清代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走在长廊上,让人豁然开朗,你会看到一个大院子,就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园。百草园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那里虽然没有奇异的.花草,却是鲁迅童年的乐园。你看,这是一口小井。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同学一起上蹿下跳。冬天下雪时,他经常来这里抓鸟…

从鲁迅故居向东走数百步,经过一座石板桥向南,穿过一扇黑漆竹丝门,然后到达鲁迅少年时读书的三个映月池。三潭印月是清末绍兴府著名的私塾。鲁迅12岁开始在这里读书。经过五年多的学习,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先生用过的原件。桌面的右边是鲁迅刻的“造”字。鲁迅上课迟到时,被丈夫狠狠地骂了一顿。他把“早”字刻在书桌的右边,不时提醒自己再也不会迟到了...

有关晋商文化博物馆的导游词 篇5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晋商文化博物馆的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城内的渠家大院,是一所以晋商文化为主要陈列内容的县级博物馆,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家研究晋商文化的博物馆。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它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总面积为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5317平方米,是当时“渠半城”的五分之一。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内分3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240间。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层次分明,活泼有趣。屋内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木、石、砖雕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我国著名考古专家郑孝燮先生由衷地赞叹,渠家大院的每一个建筑构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

大院外观为城堡式,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有240间房屋,每个四合小院都自成体系,而各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隔,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整个大院墙高院深、气势恢弘。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被建筑专家赞誉为“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

天津市博物馆的导游词 篇6

怀远楼二楼的南部为溥仪供奉列祖列宗的奉先殿,溥仪依据《尚书·太甲》中的“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这句话为此殿命名。它设立于1934年,主殿坐北朝南,供奉列帝列后的画像、牌位;东西各有一偏殿,分别供奉王爹爹、王妈妈的偶像及四太妃和两位福晋(溥仪的祖母、亲生母亲)的牌位。每逢重要节日或各位皇帝、皇后的诞辰,溥仪都要亲临祭拜或派最亲近信赖的人恭代行礼。清室之所以供奉王爹爹、王妈妈,是因为清朝的祖先亩努尔哈赤在明末的一次逃亡中,多亏有一对王姓夫妇搭救才幸免于难。其后世子孙为了不忘其救命之恩,便在供奉祖先的地方,同时供奉他们二位,并尊称为王爹爹、王妈妈。二楼的东部设有溥仪赐宴的中型宴会场所——卿宴堂。除举行宴会外,伪满举办的一些博览会、展览会的艺术精品,都要送到这里供溥仪观赏。此外,二楼的北部还设有替皇帝掌管御玺、国玺的机构——尚书府。它是伪满洲国皇帝直属的五大辅弼机构之一,伪满颁布的数以千计的法令都是在这儿加盖国玺、御玺生效的。尚书府大臣表面上是尚书府的负责人,但实际上所有的大权都控制在以日本人为秘书官长的手中。高木三郎、武宫雄彦在伪满十四年中先后任秘书官长。

此外,怀远楼一楼还设有宫内府下属部分办事机构:掌管帝室会计审查事务的帝室会计审查局;负责溥仪日常生活及坛庙、陵寝事务的近侍处及主管祭祀、典礼、乐队、接待外宾等事务的掌礼处。另外还设有与宫内府、尚书府同级的侍从武官处,溥仪疑心大、胆子小,非常注重侍从武官的人选。尤其是侍从武官长,必须由陆军上将或中将,并且是溥仪最亲近的人充任。其级别也最高,为特任官(伪满时期官员级别由高到底:特任、简任、荐任、委任)。伪满陆军上将张海鹏任侍从武官长一职时间最长,达七年之久。他不仅随同溥仪去沈阳东陵、北陵祭祀清祖,还曾两次陪护溥仪出访日本。每当有重大仪式活动以及外出巡幸时,侍从武官都要时刻跟随溥仪左右,以保证他的安全。怀远楼,这座本应专门供奉溥仪列祖列宗的建筑,却因种.种原因,也被宫内的几个办事机构同时占用着。如果按照清朝的祖制,这可以说是对其先祖的大不敬吧。但由于日本人为他安排的宫廷狭小拥挤,溥仪本人也毫无办法。由此可见,傀儡皇帝的日子并不好过。

鲁迅博物馆的导游词 篇7

鲁迅的民族性思想的最终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大背景, 以及个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辨力共同造就的, 这就也是其民族主义思想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主要原因。

要论述其思想中的民族主义的普遍性特征必定要谈及当时的社会。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思想的大变革时代, 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被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国人这时才睁开双眼, 发现从前的“蛮夷”们都已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了自己。如果说, 在清代晚期出现的部分进步中国学者认为西洋人只是“技”强而“本”虚, 那么在鲁迅所处的时代, 洋务派等政治派别只想通过发展科技或武器来单方面强壮国力的思想则已经成为历史的淘汰品, 严复所译的《天演论》震醒了国内的一批有识之士, 使人们意识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动态的, 世间万物皆要遵循“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这个道理迁移到国家之间则是中国如果不站起来, 那么就要被别的强大的国家所欺辱乃至吞并, 这无疑是给了一直保持着一种善的, 平和的世界观和心态的中国人一记强有力的耳光。

鲁迅身为日本的留学生对这份耻辱的感触必定是超乎常人的:早年在家乡就已对自身的不平等待遇的不满, 加之后来在日本遭受的种种歧视都使他心中的民族主义火焰越烧越旺。受到这样的大环境的直接影响, 鲁迅在初到日本的几年坚持走在学医的道路上, 试图用医术缓解中国民众身体之苦疾。所以,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 如《中国矿产志》, 《科学史教篇》等文章就会发现, 他当时对于革命以及社会弊病之根的认识其实并不一定比当时的其他留学生高出许多, 如同当时的众多留学生一样, 鲁迅的早期思想中也强调一种“大丈夫势当如此”的, 富有“尚武”精神的爱国思想, 并且“科学救国”的思想观色彩十分浓重。鲁迅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的直接影响即是他阅读大量的国外科学著作, 走科学路, 寻救国方, 这也正是他民族主义思想中的普遍性的表现。

然而, 众所周知的“幻灯片事件”成为了鲁迅人生的转折点, 虽然学术界目前对这一事件的存在与否有着极大的争议, 但他的确在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后选择了弃医从文, 转而走上医治国人麻痹心灵的道路, 完成了他这一“英雄”色彩甚浓的华丽转身, 也就是在这之后的旅日岁月中, 我们可以明确的体会到他作品在思想上的与众不同。那么, 鲁迅民族性思想的特殊性又是什么, 这一思想又催生出了哪些更为复杂的主张呢,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我想, 所谓鲁迅思想的特殊性, 即是其复古主义、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互斗争, 相互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想法。我认为, 其复古主义和个性主义具有内在统一性。鲁迅主张通过恢复中国国民的自信来达到整个社会活力的复苏, 正如他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到的:中国“文化不受影响于异邦, 自具特异之光彩, 近虽中衰, 亦世希有”。在这样的对于本族文化持自豪、肯定观点的基础上, 鲁迅心中的精神上的“复古”又是同时需要通过每个国民都发挥这样继承了优良传统自身个性, 以促进社会发展的。这样的复古主义与个性皆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鲁迅批判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 但是这里的主张却又与道家“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有着共通之处。说到这里也就不得不提到对鲁迅思想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日本著名文学流派——“白桦派”了, 该派持“尊重人的个性和自我肯定”的观点, 并以“强调‘调和’与‘和谐’作为其文学的中心思想”, 这两点主张分别与鲁迅的个性主义及人道主义思想有所一致。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思想中达到对立统一正是他民族主义思想中最大的亮点, 即可以浓缩为其笔下的对于中国国民的“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的态度, 既愤怒于国民的软弱不振奋, 盲从和麻木, 极力地呼唤人的个性的复活, 同时也看到“个性的长大不能侵害他人的自由”。若是只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 则从国的角度来看, 列强岂不是可以依靠这一理论来随意宰割中国了?若是只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 则国民心智就无法被唤醒, 达不到医治其心灵的目的。鲁迅的个人主义始终有一种人道主义在制衡, 他的恶性的破坏总有善良的精魂在召唤它, 所以伴随多力善斗的往往是一种深深的忏悔。

鲁迅先生用复古主义来试图唤醒民众的自信, 又用个性主义来鼓舞觉醒的人民坚持斗争, 令得他们鼓起勇气来抵抗外敌的入侵, 又用人道主义来表达自己对于外敌入侵的不合理性的愤怒, 动摇他们攻击弱国的理论根基。这三种复杂的思想理论共同构成了鲁迅那看似相互矛盾的思想主张, 但是, 如果我们沿着这三条思想脉络追本溯源, 也许就不难发现它们都统一于鲁迅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思想。正是那一种肩负着国家、社会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和自身本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使得鲁迅保有深深的与祖国在文化上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他保持了头脑的清醒, 没有将中国文化一棒打死, 而是通过理智的中西比较, 清晰地指出中国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如何合理改造传统思想, 并将“扬弃”精神贯穿始终。

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鲁迅旅日时期的经历对其后来的创作风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实际上, 除了以上说明的社会大环境对其写作的影响外, 许多日本作家或是日本的知识分子也对鲁迅个人在思想上的觉醒有着帮助, 他笔下著名的藤野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在文学史的研究中, 我们不难感受到鲁迅的创作风格虽然与郁达夫截然不同, 但是一种深深的愁苦却埋在文字之间无法晕开。这与日本文学界之中崇尚的物语创作, 甚至一些在我们看来带有些变态之感的写作风格的影响是分不开。

综上, 我们不仅可以梳理出鲁迅民族主义成型的大致发展过程, 同时也不难理解他是如何成为我国的思想家与革命家了。他如父母照顾孩童般的想要保护自己的民族, 竭力使自己的民族富强, 重振国力, 抵抗外来入侵。正是鲁迅思想中的这种民族主义特点催生出了他看似矛盾的理论, 成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成为了我国空前伟大的民族思想家。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怡, 郑家建.鲁迅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潘世圣.鲁迅的日本观——鲁迅体验和理解日本的主要内容及特征[J].浙江学刊, 2004 (03) .

[4]王思睿, 何家栋.鲁迅的国民性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 (学术评论卷) , 2006 (07) .

上一篇:银行账户管理协议下一篇:上课语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