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2024-10-17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精选8篇)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篇1

浅谈尘肺病的防治及措施 引言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爆破、矿岩装卸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种粉尘人们习惯把它称为“矿尘”,矿尘又分为“落尘”与“浮尘”,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某一条件下,落尘可变为浮尘,反之亦然。粉尘的危害性大小与粉尘的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粉尘物质组成有关。直径5 微米以下的矿尘,最易进人肺泡引起尘肺病,危害最大。因此,对矿井粉尘控制的基本原则是:降低生尘量,并防止粉尘变为空气中的悬浮物。尘肺病危害性与防尘重要性

2.1 尘肺病的成因

煤矿尘肺病是煤矿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呼吸性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治愈。按吸入矿尘的成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硅肺病、煤硅肺病和煤肺病3类。硅肺病(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煤硅肺病(煤矽肺)是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和采煤工作的混合工种矿工;煤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从事煤层采掘工作的矿工。我国煤矿工人工种变动较大,长期固定从事单一工种的很少,因此煤矿尘肺病中煤矽肺病比重最大,约占80%左右,单纯的硅肺、煤肺病较少。作业人员从开始接触矿尘到肺部出现纤维化病变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发病工龄。上述三种尘肺病中最危险的是硅肺病,其发病工龄最短(一般在10年左右),病情发展快,危害严重。2.2 尘肺病的危害 2.2.1 咳嗽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迸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2.2.2 咳痰 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2.2.3 胸痛

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2.2.4 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2.2.5 咯血

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粘膜血管损伤,痰申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血量增多。2.2.6 其它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一般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时可丧失劳动能力,危及生命。2.3 尘肺病与经济负担

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11月9日在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举行。多位专家在会上表示,我国煤矿职业病防治近年来虽取得较大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

近些年来,我国煤矿的防尘设备和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广大煤矿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大大增强,但由于我国煤炭需求的增加及煤矿生产强度的不断增大,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依然严峻。2009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18128例,其中煤炭行业是新发职业病最多的行业,占到总数的41.38%;全部新发职业病中尘肺病达14495例,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例7336例,超过尘肺病例总数的50%。据初步测算,目前煤炭行业每年尘肺病死亡病例已超过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煤矿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采掘作业、钻眼作业、顶板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最大限度的降低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保障全矿井下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就必须采取综合的防尘措施,即各个生产环节时都实施有效的防尘措施。目前,我国煤矿综合防尘措施主要包括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等。3.1 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是在机械或自然动力的作用下,将地面新鲜的空气连续地供给作业点,稀释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调节矿内气候条件,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一般来说,掘进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0.4-0.7m/s,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1.5-2.5m/s。3.1.1 通风除尘系统

由吸尘罩、除尘器、风管和风机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除尘系统,如左图所示。但是,由于尘源情况和所选用的除尘设备不同,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必须包括这些设备。例如直接从工业窑炉内抽出烟气,可以没有吸尘罩;当在尘源处就地设置除尘机组时,净化后气体直接排入室内,可以不要风管;当利用热压排出热烟气和利用工艺设备的余压排气时,可以不设风机。但当排出气体的粉尘浓度超过排放标准时,都应设有除尘器。3.1.2 通风除尘系统的形式

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就地式。就地式通风除尘系统是将除尘器或除尘机组直接设置在产尘设备上,就地捕集和回收粉尘。2.分散式。分散式通风除尘系统是将一个或数个产尘点作办—个系统,除尘器和风机安装在产尘设备附近,一般由生产操作工人看管,不设专人管理。3.集中式。集中式通风除尘系统是将多个产尘点或整个车间甚至全厂的产尘点全部集中为一个系统,设专门除尘室,由专人负责管理。3.1.3 通风除尘系统的划分原则

通风除尘系统的划分应根据生产设备和配置、工艺流程等具体条件,按下列原则确定:1.在同一生产工序中,同时操作并且产生同种粉尘的设备和产尘点,可以合为一个通风除尘系统。2.对于同时操作但产生不同种类粉尘的设备和产尘点,一般也不宜合为一个系统。如果生产工艺允许不同种类粉尘可以混合回收处理,则可以将其合为一个系统。3.2 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煤矿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除缺水和严寒地区外,一般煤矿应用较为广泛。湿式作业主要包括煤层注水、喷雾降尘、水封爆破和水炮泥等防尘措施。3.2.1 煤层注水

煤层注水就是回采前预先注水湿润煤体,从源头处减少和抑制尘源的产生,这种措施一般可降低矿尘浓度60-90%,是减少粉尘产生量的最积极、最有效方法之一。在注水时添加湿润剂等,可进一步提高降尘效果。3.2.2 喷雾降尘

喷雾降尘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的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细微的水滴喷射与空气中,根据喷雾地点不同,可分为掘进机喷雾洒水、采煤机喷雾洒水、综放工作面喷雾洒水、转载点喷雾、回风巷喷雾及其他地点喷雾。3.2.3 水炮泥

水炮泥是将装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炮泥,填于炮眼内,爆破时水袋破裂,水在高温高压下汽化,与尘粒凝结,达到降尘的目的。3.2.4 水封爆破

水封爆破是将炮眼的炸药先用一小段炮泥填好,然后再给炮眼口填一小段炮泥,填好两端炮泥之间的空间,插入细注水管注水,注满后抽出注水管,并将炮泥上的小孔堵塞,这样就可以减少爆破时的产尘量。3.3 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幕和湿式除尘装置。3.3.1 水幕净化风流

水幕是在敷设于巷道顶部或两帮的水管上间隔地安上数个喷雾器喷雾形成的。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尽可能靠近尘源为原则,如主要进风风巷、采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刮板机转载点和装载点设置光电、声控自动喷雾水幕。水幕的控制方式可根据巷道条件,选用光电式,触控式或各种机械传动的控制方式。选用的原则是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3.3.2 湿式除尘装置

所谓除尘装置(或除尘器)是指把气流或空气中含有固体粒子分离并捕集起来的装置,又称集尘器或捕尘器。除尘器根据是否利用水或其他液体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煤矿一般采用湿式除尘器,利用作用在煤尘上的重力、惯性力、离心力、扩散粘附力及电磁力等把气流或空气中含有的固体粒子分离并捕集起来以达到净化风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除尘器有SCF系列除尘风机,KgC系列掘进机除尘器,TC系列掘进机除尘器,mAD系列风流净化器及奥地利Am-50型掘进机除尘设备,德国SRm-330掘进除尘设备等。3.4 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最后一道措施。在井下综放面、掘进面产尘浓度高的地方,尽管采取了上述防尘措施,但还有一些未被捕获的细小煤尘弥留在作业空间内,为了阻止这部分煤尘吸入人体,必须进行个体防护。目前个体防护的主要措施有防尘口罩和防尘帽。3.4.1 防尘口罩

矿井要求所有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对防尘口罩的基本要求是:阻尘率高,呼吸阻力和有害空间小,佩戴舒适,不妨碍视野,普通纱布口罩阻尘率低,呼吸阻力大,潮湿后有不舒适的感觉,应避免使用。3.4.2 防尘帽

防尘帽防尘帽(气流式防尘安全帽的简称)也称气流式防尘头盔。矿工戴上它,能呼吸到经过两次过滤后的空气。3.5 其它防范措施

除了采取上述技术措施之外,我们还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要求煤矿各级领导、各部门都应关心和重视矿工的综合防尘工作。对综合防尘工作应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要认识到搞不好综合防尘工作的危害。要消除“生产是硬指标,防尘是软指标”的错误观念,切实把这项工作列人各级煤矿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综合防尘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2)各生产矿井应成立通风防尘管理机构,树立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威,使他们真正在通风防尘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要按照《安全生产法》 和《 职业病防治法》 等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综合防尘责任制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宣传有关防尘的理论知识,使综合防尘工作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让广大矿工变“要我防尘”为“我要防尘,我懂防尘,我会防尘”。

(4)各矿井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加强日常综合防尘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奖惩制度。煤矿粉尘的发展趋势

4.1 煤矿粉尘浓度超标按事故处理

针对我国煤矿尘肺病高发的现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中出台了将粉尘浓度超标按事故处理的强制性措施,以加强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其中,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值20倍以上且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比照较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此外,对于煤矿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规定》要求应在正常生产时段进行,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立方米,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小时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 4.2 矿井防尘发展方向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强度的增大,矿井的防尘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提高降尘效率,世界各国已经开始研究应用物理化学方法降低矿井粉尘的新技术措施,例如,添加降尘剂除尘、泡沫除尘、超声波除尘、磁化水除尘、生物试剂除尘等。

为适应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需要,建立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在现有防尘技术基础上,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环保型除尘新技术,实现对呼吸性粉尘的高效抑制,是煤矿防尘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和广大矿工对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努力降低煤矿尘肺病的发生是各级领导应尽的职责。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推广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把煤矿综合防尘工作搞得更好。

参 考 文 献

[1] 宁尚根.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1997 [2] 李崇山.煤矿通风技术与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国枢.通风安全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俊荷.矿山安全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5] 崔维维.我国煤炭介绍.中国煤炭网.2010年11月11日

致 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的学习生活感受颇深,收获丰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无论是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选题、资料查询、开题、研究和攥写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了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我向蒯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授课的所有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蒯老师。他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他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我。蒯老师从开始选题到最后论文结束,始终认真负责,给我深刻而细致的指导,让我开阔思路,正是蒯老师无私的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蒯老师!最后,衷心感谢与百忙之中评阅论文的各位老师、专家。谢谢!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篇2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经确诊的尘肺患者56例, 其中男49例, 女7例, 年龄28~75岁, 平均59.5岁。接尘工龄3~42年, 平均接尘工龄21.5年, 尘肺类别与期别病例分布为水泥尘肺合计10人, 其中Ⅰ期8例, Ⅱ期1例, Ⅲ期1例;煤工尘肺3例, 其中Ⅰ期2例, Ⅱ期1例;电焊工尘肺2例;石棉尘肺2例;矽肺25例, 其中Ⅰ期14例, Ⅱ期6例, Ⅲ期5例;铸工尘肺4例;陶工尘肺8例。

1.2 尘肺合并症

分别为支气管炎11例, 占19.64%, 自发性气胸1例, 占1.78%, 肺炎28例, 占50.00%, 肺心病12例, 占21.43%, 支气管扩张2例, 占3.57%, 呼吸衰竭4例, 占7.14%, 肺结核11例, 占19.64%, 肺气肿29例, 占51.78%, 肺大泡4例, 占7.14%。

1.3 并发症以外的多系统疾病

高血压10例, 占17.86%, 脂肪肝3例, 占5.36%, 脑腔隙性梗塞2例, 占3.57%, 肝硬化1例, 占1.78%, 慢性胆盛炎8例, 占14.28%, 消化性溃疡2例, 占3.57%, 糖尿病2例, 占3.57%, 冠心病1例, 占1.78%, 痛风1例, 占1.78%, 高脂血症18例, 占32.14%。

2治疗与转归

消除病因, 应用克矽平、磷酸羟基呢喳、矽肺宁等药物, 以抑制和减弱肺纤维化的发展, 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并发症的防治方面, 经过积极治疗, 有13例 (23.21%) 无合并症出现, 有43例 (76.79%) 伴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并发症。其中1例 (1.78%) 恶性肿瘤转院治疗, 死亡者3例 (5.36% ) 。

3讨论

尘肺是目前不少国家最重要的一种职业病, 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可能发生尘肺的主要工种有各种矿山的掘进工、风钻工、采矿工、爆破工、搬运工等;耐火材料、玻璃、陶瓷 , 建筑材料工业的粉碎工、筛粉工、配粉工、搬运工、包装工等;以及其他生产过程中接触各种粉尘的工人。

按尘肺发病时间可分为快型、慢型、晚发型;按病理改变分为胶原纤维化型、间质纤维化型、结节型、不规则型、弥散型、团块型;按粉尘来源分为矿物性与非矿物性等, 在中国按病因将尘肺分为五类, 尘肺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 只有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被人们发现, 因粉尘的致病性及其浓度不同, 从开始接尘到发现临床尘肺, 一般要十数年或更长的时间, 初期尘肺常在进行, X射线胸片检查时才被发现, 此时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病程进展或有合并症时, 可出现气短,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及咯痰等症状以及心肺功能。化验指标等的改变。

尘肺是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目前尚无治疗尘肺的特效药物, 故对尘肺合并症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以期延缓尘肺病变发展。本文合并症中最多见的为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及肺结核。由于肺部感染是引起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 控制感染对纠正呼衰与心衰, 延缓尘性纤维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治疗上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早期发现肺心病, 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预防肺心病的发生。早期支持脏器功能, 正确防治肺性脑病, 是降低尘肺死亡率的关键。随着尘肺防治工作的开展, 尘肺病死原因由以肺结核、肺部感染和肺心病等死亡为主转为后一阶段以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急性肿瘤死亡为主。由于尘肺病多系老年患者,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9.5岁, 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及肺癌、肝癌等各种恶性肿瘤, 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 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上述疾病是降低尘肺死亡率的措施之一。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注意营养, 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活动, 以增强尘肺患者呼吸道的防御机能。要消除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在冬季寒冷季节要加强保暖措施, 有条件者可住院过冬疗养, 防止呼吸道感染, 延缓尘肺进展, 此外要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尘肺病,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龚宗信, 瞿敏.73例尘肺死亡原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 2000, 2:70.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篇3

【关键词】 尘肺病;肺结核;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51-02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尘肺病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它严重威胁着广大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一旦并发肺结核就成为广大矿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尘肺合并肺结核随着病期的增加而增加,尘肺患者年龄越大,合并肺结核的危险性越高[2]。国内有文献报道,尘肺并发结核率Ⅰ期为33.9%,Ⅱ期为47.9%,Ⅲ期为84.8%[3]。现就254例尘肺并发结核情况作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进行积极干预,以保护尘肺患者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尘肺病均是2009年至2014年山西省和阳泉市疾控中心、阳煤集团职业病防治院集体诊断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1±6.2)岁, 接触粉尘工作时间3~35年,平均接触时间(8±4.22)年,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 182 例,胸憋、气紧 76 例,呼吸困难 58 例。截至2014年底,阳煤集团累计诊断尘肺病 872 例,其中Ⅰ期 627例,Ⅱ期190 例,Ⅲ期 55 例,合并结核患者 254 例,占尘肺病总人数的29.13 %,所有资料由阳煤集团职业病防治院诊断办公室提供原始记录资料,并填写尘肺病例报告卡,电子档案管理。

1.2 方法 尘肺诊断:2009年10月份以后按《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标准诊断,由5名具有尘肺病国家级诊断资质的执业医师集体阅片诊断。尘肺结核诊断:确诊的尘肺患者出现一项者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诊断:①痰涂片或培养结核杆菌阳性;②系列胸片动态观察符合结核病发展的X线形态规律;③规律抗结核治疗半年以上,病变有明显好转者;④肺部病变病理学符合结核病变。

单纯尘肺或部分已经合并结核的尘肺患者入院后给于汉防己甲素按疗程规律用药,一般情况较好且未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口服100mg/次,3次/d,若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对本药有不适反应的,视具体情况适当减量并给于相应的对症治疗,定期观察肝肾功能,重点检查胸片,动态观察高千伏胸片变化。

如合并的结核考虑为活动性结核,建议患者到所属的传染病专业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并给于正规抗结核治疗。

2 结果

尘肺结核大体分为浸润型、团块结节型及血型播散型,部分伴有胸膜增厚、肺不张、肺大泡[4]。尘肺合并结核的进展与期别、干预治疗情况密切相关。

2.1 尘肺病合并结核进展与期别的关系 尘肺共872例,其中Ⅰ期627 例,Ⅱ期190 例,Ⅲ期55 例,合并结核254 例,尘肺病期别越高,结核合并率越高。见表1。

2.2 尘肺病合并结核进展与干预治疗关系 尘肺病经过早期干预治疗,进展情况与未干预治疗有明显差异。合并率明显降低,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2。

2.3 尘肺结核特点分析

2.3.1 浸润型尘肺结核 多见于早、中期尘肺合并结核病例中,结核的形态较少受到尘肺的影响,X线片上多见类圆形致密阴影,密度较高,边缘清晰,部分呈网状改变。

2.3.2 团块结节型尘肺结核 较浸润型尘肺结核病情进展,尘肺与结核逐渐融合在一起,X线片上多见团块状、片块状、大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匀,边缘部分尚清,结节大小在3.0~9.0cm之间。

2.3.3 血型播散型尘肺结核 多见于合并广泛的尘肺结核结节时,X线片上多见分布不均的小结节状阴影,密度稍高,边缘尚清,病情进展快,类似粟类型结核表现。

尘肺病合并结核高千伏胸片表现形式多样,在区别活动性结核及陈旧性结核时,根据胸片表现的同时,要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来辅助鉴别,且尘肺病期别越高,结核合并率越高,主要发病工种是掘进工、采煤工,而部分病例经过早期干预或规范化治疗,合并结核的进展例数较未干预病例合并率明显降低,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随着我国对职业病危害认识的逐步提高及立法的日益健全,从事危害作业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受到了法律的保护,而尘肺病作为国有煤矿主要的职业性疾病,严重危害广大煤矿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Ⅱ、Ⅲ期的尘肺病患者,更容易合并结核及其他并发症,所以结核作为尘肺病主要的合并症,不仅会促使尘肺病的发展,而且尘肺病也会加速结核的恶化,二者互为影响,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死亡的风险。

汉防己甲素作为尘肺病的主要治疗药物,能阻止GAG向细胞外分泌,并能与铜离子络合阻止不溶性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降低矽肺病变中胶原GAG及脂类含量,使矽结节的主要成分减少。对于已经形成的矽肺病灶中的胶原蛋白,汉防己甲素能使之分解,从而起到抑制合并症发生的作用[5] 。

目前我国结核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对尘肺病合并结核的劳动者更应加强防治工作,采取积极的对症及改善恢复呼吸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目的是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保护肺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我院采取对已诊断尘肺病患者定期职业健康体检,住院尘肺病患者在早期给于足量、规律药物干预,规范化治疗的同时,每2周复查一次高千伏胸片对比来及早发现尘肺患者的进展演变特点,以此来调整治疗方案,采取针对性治疗,大大降低了尘肺病进展合并结核的发病率,同时也降低了尘肺病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更好的保护尘肺病患者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GBZ70—2009 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2009, 11, 1:59-70.

[2]何风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20(3): 161-164.

[3]范红敏,袁聚祥,徐应军.某矿业集团1107例尘肺患者合并结核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5):1106-1107.

[4]张晖,陈胜利,方伟军,等. 尘肺结核的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和螺旋CT表现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 22(4):274.

[5]李玉瑞,姜慧馨.汉防己甲素治疗矽肺作用机理的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3, 1 (3) : 135-136.

治疗尘肺病的好方法有哪些 篇4

、按摩法: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两次。按摩到腰部有酸痛感并这种酸痛感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此穴位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

2、弯腰法: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匀速、稍用力方式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之后要注意保健。

3、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牵引治疗的继续,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好腰椎间盘突出预防的工作。

人社部:尘肺病需纳入工伤保险 篇5

人社部25日举行发布会,介绍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谈及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时表示,对尘肺病职工的权益保护,最根本的还是要让他参加到工伤保险里面来。

有媒体问到,近期有一个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其中有74.3%的人没有申请到工伤赔付,八成人在家去世,九成人不知道如何申请工伤赔偿。作为第一职业病的尘肺病,工伤赔偿赔付困难,是否存在保护缺位的问题?人社部门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李忠表示,应该说,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尘肺病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劳动能力鉴定国家标准等,应该说从制度上对尘肺病职工的保护都做了规定。

邂逅尘一样的少年散文欣赏 篇6

烟雨中,邂逅尘一样的少年

我和你,是草原与大海的距离,苦涩的记忆,漫天蔓延,冷藏了温暖。

我深知,勿释语。

― 前记

你似埃,在风中飞r,飘逸洒脱,那距离足够我仰望,为你、我心潮的海浪荡起笑的漩涡。十埃化尘,你历经阳光的照耀直射出的线条更加迷人,令人心驰神往。

我忘记了前行道路,就这样随着你或奔跑、或嬉戏、或追逐、或拥抱......日子一天一天的如花般飘落,我甚至忘记了花期的尽头是枯萎的花枝,现在回想,当初就算记得又能怎样?我还是会不悔的选择依靠,就像在晨中迎接第一道曙光,可惜,我却不知何时站在了离日出最远的地方,最终注定与光明有缘无分。

那时就好像做了一场梦,你走了,梦也就醒了。虚幻的感觉那样真实,我根本不敢触碰一丝一毫,那段记忆又是那么的完整、美丽。这也许是你结下的情网,网住的是我一生的回

望。因为,不管你我站在哪里,我们彼此飞向哪里,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你的气场。时间转移,唯一不同的是感觉渐渐变得陌.生迷离。

几重烟雨,几载春秋,岁月流逝。我一直以为是我站在了离你最远的地方,可事实不仅如此,更因为你是尘一样的少年,而我只是在烟雨中和你相遇,就好像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

这是一场有关尘、雨的过往,尘和雨怎么长相厮守呢?尘在雨中化为泥,雨后的新尘还是会重新遇见另一个人,就好像曾经的我一样,可我,再也找不回曾经的尘一样的少年!

于记忆中残留的只剩一场回忆,渐行渐远,直到走到草原和大海的距离!

候村煤矿尘肺病防治管理的探讨 篇7

煤尘产生于煤矿采掘生产、运输、破碎、洗选过程中, 漂浮在作业环境的空气中, 附着沉积于作业环境中的设备、管线、巷壁、底板等物体上, 劳动者长期接触会伴随呼吸深达肺部并引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血等尘肺病症状和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一旦发病很难治愈。为维护职工健康权益, 候村煤矿在煤尘防治过程中, 对煤尘综合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实践探讨研究, 综合调查分析了全县煤矿尘肺病发病现状及原因, 提出了尘肺病防治重在煤尘防治的理念, 得出了防治尘肺病关键在于加强煤尘源头治理工作的结论。

1 粉尘危害的严重性

粉尘, 一般指矿物开采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微细固体集合体, 它或沉积于井巷四壁, 或悬浮于井巷空间。煤炭生产, 从矿井开拓、巷道支护、产煤过程到煤炭运输, 均伴有大量粉尘产生, 它污染生产环境, 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其危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a) 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采、掘等粉尘作业环境, 若矿尘在空间达到较高的浓度, 影响视野, 使工作效率降低, 操作中容易造成人身事故;b) 会增加成本投入。粉尘会加剧设备磨损, 缩短设备使用年限, 影响精密仪器精度, 增加成本投入;c)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长期从事采掘和粉尘作业环境的职工, 能引起职业病—尘肺病。

2 尘肺病症状及发病现状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使肺组织发生纤维化, 导致尘肺病[1]。尘肺病是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为主, 此外还有喘息、咯血及某些全身症状。呼吸困难是尘肺病的固有症状, 如发生合并症则更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程度, 导致心肺功能代谢失常以致衰竭, 这也是尘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截止2013年本县煤矿尘肺病确诊共42起, 确诊人员多从事过采掘作业面、清煤工、支护工、爆破工等接尘工种, 有些员工虽然已调离工作面岗位多年还被检查确诊, 实在令人痛心和惋惜, 也警示我们尘肺病防治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 从现场做起, 从接尘之日做起, 加强源头治理和环境治理, 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3 候村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降低井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保护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 候村煤矿结合矿井实际采取了有效的防尘措施, 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a) 明确职责, 加强制度管理。根据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危害严重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防治五年规划的同时, 每年及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实施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b) 警示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按规定, 在采掘面等职业危害严重场所设置了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牌版。2014年培训新上岗员工48人, 对从业人员专项培训1 145人,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均参加了职业卫生培训, 持证上岗。通过警示、公告告知及培训教育, 提高了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

c) 检测评价, 促进粉尘防治。每年及时与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定委托合同, 按规定周期频次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评价工作。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时公开公告, 并根据检测报告所提建议加强对作业场所的洒水防尘工作。2014年对粉尘四样、有害气体、噪音、高温共10个项目开展了监测评价工作。全年取样监测共计31次, 监测点数164个,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达标率为97%, 粉尘检测达标率为95%;

d) 检查诊断, 加强健康监护。每年年初为生产线从业人员更新完善健康监护档案, 在前半年及时辨识职业危害、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后半年, 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检查体检机构开展对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2013年—2014年职业健康检查999人, 其中在岗检查979人、离岗20人, 复查观察对象158人, 职业病人定期复查11人。通过全面检查, 摸清了全员职业健康现状, 及时书面告知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 方便治疗和今后的健康监护工作。及时妥善落实职业病人的调岗安置工作;

e) 自查自纠, 加强设施防护。结合实际, 经分析比较, 及时选型进购, 在综采面、回风巷、运输皮带机头安装了一批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经常检查维护, 督促队组加强使用管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多次联系厂家到矿指导检修维护工作, 确保了良好状态和正常运行, 加强了相关场所的粉尘防治工作, 为今后加强粉尘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4 粉尘危害防治工作中存在问题

职业病人数量多, 发病率居高不下[2]。2014年沁水县尘肺病患病人数累计达25人。经分析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a) 部分干部员工的职业危害防治意识淡薄, 不能主动积极加强粉尘防治工作;

b)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设施配备不足, 不能扎实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c) 综合防尘治本措施未达到有效落实, 采掘面时常存在粉尘超标作业行为;

d)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投入不足, 特别是原先进购采掘机械内外喷雾设施不完善, 喷雾降尘效果差, 需更新改造或完善喷雾设施。

5 职业病防治的对策措施

a) 加强职业病案例培训教育, 提高员工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b) 需主体企业、矿部大力支持, 为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管理人员和办公设施, 以便加强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c) 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及职业病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并严格落实考核;d) 结合实际制定矿井粉尘防治标准及检查考核规定, 明确防治、监管部门的职责, 加强对粉尘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改善促进设施防护和个体防护工作;e) 引进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切实落实煤层注水、湿式钻眼、潮料喷浆、高压喷雾等粉尘防治综合措施, 提高粉尘防治效果;f) 明确职责, 制定专职部门, 按规定开展职业病人的康复治疗和定期检查工作;g) 按标准要求, 统筹兼顾, 整体推进, 全面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6 结语

尘肺病的防治关键在于粉尘治理, 而防尘工作的根本还在于作业场所煤尘的源头治理。需要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强执法检查应与技术指导相结合, 要提高企业干部职工职业健康的意识, 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加大投资, 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进一步推行落实好煤层注水、湿式钻眼、水泡泥、高压喷雾、潮料喷浆等综合防尘措施, 才能最终减少粉尘危害, 切实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士峰.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第二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

6例尘肺病误诊的影像学分析 篇8

【关键词】尘肺病;误诊;影像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93-01

尘肺病是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的诊断是一项集政策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工作,关系社会、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和责任,其鉴别诊断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我中心近三年收治的6例误诊为粟粒型结核的尘肺病例做以下回顾分析。

1.臨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46岁,1例为水泥厂工人,4例为采煤工人,1例为凿岩工。工龄最长的25年,最短7年,现均已未接触粉尘工作。

1.2临床表现:

初诊时4例主诉咳嗽、咳痰,2例为胸闷、气喘,1例有发热。

1.3影像表现:

胸部X线片及CT均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阴影,但分布、大小,密度都欠均匀,3例以上、中肺明显,1

例以右肺明显;4例肺纹理紊乱,部分呈网织状;2例上肺示片状阴影。

1.4误诊情况:

该6例患者均在综合性医院初诊为粟粒型结核,转入我中心结核科予以抗痨治疗2—6个月,复查胸片和(或)CT,肺部阴影无明显吸收,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现2例已确诊为II期煤工尘肺,4例暂未申请职业病诊断。

2.讨论

2.1 临床表现:

粟粒型结核是由原发型结核或其他结核干酪性病灶破溃进入血液引起。临床上可表现出咳嗽、咳痰、低热、盗汗,急性者可有高热、寒颤。尘肺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咳嗽,气急,胸痛及合并症症状,最终两肺因大量纤维化斑块形成,导致肺功能减低,发展成肺心病和呼吸循环衰竭。

2.2 影像表现

肺纹理的改变。 除老年性粟粒型结核可见肺纹理增重外,其余粟粒型结核肺纹理改变不明显;而每一种尘肺基本均有肺纹理紊乱,甚至呈网状改变,主要为间质性淋巴管炎所致。但网织影像属于非特异性改变,可为其它肺疾病所共有,不能作为诊断尘肺的依据。

两者肺部粟粒结节表现的区别。矽肺结节早期由吞噬矽尘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的细胞性结节。随病变进展,结节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纤维性结节。多个小结节可以互相融合形成大结节或团块。结节随网状纹理的出现而逐渐清楚,密度由低到高,边缘逐渐锐利。多见于两肺中部,逐渐向上下扩散。结节形状可为点状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点状结节可为群集,常于直径2cm的区域内集中出现十余个结节影。晚期多数结节融合成大块致密阴影,其中仍可见到密集的结节。融合病灶常位于两肺上中肺野,呈翼状表现。融合块周围有显著的肺气肿或肺不张并存和肺门影像受牵拉变形移位。煤矽肺结节细小,融合趋向小,一旦融合其密度变淡,多位于中下肺野。因结节细小,粗看有“撒面感”。石棉肺结节呈颗粒状,数量较少。其特点是远看有颗粒感,近看又不易分清其界限[1]。

粟粒型结核粟粒斑点与尘肺结节表现有所区别。在CT图像上,急性粟粒型结核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密度、大小一致的粟粒样小点状阴影。当有渗出时,结节边缘模糊,并可使邻近的血管模糊不清,从而表现出肺内的毛玻璃样征[2]。亚急性粟粒型结核则表现为结节大小,分布不均匀,上肺结节较多,部分有融合,下肺结节相对较少,与尘肺CT表现相似,但结核粟粒阴影其中常夹杂陈旧钙化、硬结和新的渗出等多种不同性质病灶掺杂一起。

其他影像表现。在CT图像上,粟粒型结核常伴有增殖、纤维化以及钙化等结核征象;而尘肺常伴有纵膈或肺门淋巴结钙化,结节融合实变,伴肺气肿或胸膜增厚等合并征象。

3.结论

3.1 该6例患者主要由于临床及影像医师没有在分析影像表现基础上,认真询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职业史的情况下,做出粟粒型结核诊断导致误诊。这说明了部分医务人员特别是平时工作中接触职业病人少的医生对尘肺病认识不够,放松了警惕,没有在看到影像表现为粟粒阴影的患者时去认真分析、询问,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醒我们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责任心,在遇到类似病人时应结合临床表现、职业史、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等排除粟粒型结核,应考虑到尘肺病可能,减少漏诊与误诊。

3.2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但是尘肺病诊断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所以我们在尘肺病诊断中,一定要认真负责。作为尘肺病诊断医生,不但要掌握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而且还必须掌握尘肺病病因学和临床、影像学知识,掌握尘肺病的鉴别诊断,才能尽量避免漏诊、误诊。

3.3 资料显示,尘肺病仍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它不但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仅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14495例,死亡478例。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6例患者至今只有2例得到了确诊,另4例由于患者对尘肺病缺乏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企业破产或在私人小厂从事粉尘作业,在岗期间企业未建立档案无法取得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资料等原因未申请职业病诊断。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尘肺病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劳动者对尘肺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作业场所粉尘的控制和水平测量,定期组织职工到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作职业卫生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让尘肺病患者早发现,早确诊,早调离,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溱 第二篇呼吸系统肺部疾病第九节尘肺 《X线诊断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111-117

上一篇:风筝与线七年级作文850字下一篇:浙江大学2008届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