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的临床(共10篇)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1
产科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 甚至可导致孕产妇死亡。临床显示出血量在500~1000 m L时不需要进行输血, 但如出血量>1500 m L, 就会对孕产妇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机体代谢都将受到威胁, 严重则出现器官衰竭。这给孕产妇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伤害和痛苦, 需要相关的医护工作者对此引起高度重视[1,2]。而影响产科出血的因素很多, 主要分为病理生理因素和临床与社会因素。为了更好的探讨引起产科出血的相关因素, 从而进行防治和干预, 笔者对发生产后出血的4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为 (28.8±4.3) 岁。出血量为100~500 m L, 平均为 (228±43) m L,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43例, 高中或中专54例, 大专及以上22例, 怀孕次数为1~3次, 产次为1~2次。
1.2 方法
对这些产科出血的产妇的病历进行归纳和总结, 统计分析孕产妇的一般信息、怀孕及分娩次数和产检次数等。
1.3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产科出血主要包括妊娠期产科出血和产后出血两个时期。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 而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1) 流产22例, 占18.33%。流产是妊娠早期产科出血的首要原因之一。如果组织残留子宫中未能及时排除可能会引起流产后阴道大出血。 (2) 异位妊娠9例, 占7.5%。异位妊娠流产和大出血十分危险, 可引发大出血, 甚至危及生命。 (3) 前置胎盘1例, 占0.83%。 (4) 胎盘早剥3例, 占2.5%。 (5) 子宫收缩乏力47例, 占39.17%。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精神过分紧张、体质虚弱或者合并其他疾病以及临产后过多食用镇静麻醉等药物都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常见因素。 (6) 胎盘因素23例, 占19.17%。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残留等。 (7) 软产道裂伤14例, 占11.67%。 (8) 凝血功能障碍1例, 占0.83%。
使用米索前列素或缩宫素计划分娩的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和软产道裂伤, 在所有的阴道分娩56例孕妇中, 宫缩乏力为26例, 胎盘因素混合宫缩乏力为23例, 软产道裂伤为7例, 而剖宫产术生产的64例孕妇孕妇中, 宫缩乏力为21例, 胎盘因素为14例, 胎盘因素和并宫缩乏力为29例。比较而言, 胎盘因素尤其是胎盘粘连或者胎盘粘连合并宫缩乏力, 剖宫产的比例为43/64, 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23/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发现, 约80%的产科出血产妇可以通过早期有效防控达到避免出血, 故产科出血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生育指导, 产前严格进行检查, 同时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医务工作者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详细观察, 尽量避免软产道裂伤,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有效处理, 进而降低产科出血的发生。另外, 对于产科出血的以上原因, 可以针对各自特点进行预防和治疗。分娩后普遍存在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 为防止大量出血, 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子宫收缩, 可以注入子宫收缩剂或者通过按摩方式增强收缩[3,4]。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也具有一定影响, 剖宫产的出血量本身明显多于自然分娩, 而且, 流产、剖宫产等手术可能会导致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 进而引发产后出血。所以, 对孕产妇的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也及其重要, 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意识, 定期产检, 及时发现妊娠期出现的问题。例如早期进行B超常规检查, 可以及早发现异位妊娠或早期流产征兆。同样,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也可以在产前得到检查和治疗, 从而防止更为严重的产科出血。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 也可以从产时和产褥期保健, 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和产后观察等几方面加强观察和护理[5]。
综上所述, 产科医护工作者赢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和产检, 观察和监护产妇的生命体征,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以降低产科出血的发生率, 进而避免孕产妇的死亡。
参考文献
[1]肖兵, 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J].实用妇科杂志, 2010, 26 (1) :3-4.
[2]吴连方.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 40 (11) :791-792.
[3]胡娅莉, 王志群.产后出血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5.
[4]邵婕.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J].健康必读, 2013, 12 (6) :316.
[5]张亚伟.浅谈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30 (15) :279-280.
妇产科出血疾病超声诊断临床体会 篇2
【关键词】妇产科出血;超声诊断;临床检查效果
妇科出血由于是多因素、多病源性等病症,进行临床诊断时,确认出血数量和部位都非常困难;但超声声像图特征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1]。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妇产科出血症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和手术病理确诊对比,探讨超声检查不同类型妇科出血的诊断正确率。最后证实,B超在各种妇产科出血症诊断中占重要地位。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和门诊的65例妇产科出血症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6岁。患者均以突然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失调为主诉就诊。
1.2 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出的Voluson-E8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配有探头频率10MHz阴道探头。患者膀胱适度充盈,能让子宫底显示到为宜;急诊情况下,可用450ml生理盐水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内。通过阴道探头探查患者事先将膀胱排空,经耻骨与上缘间切面扫查子宫及附件,记录子宫形态、大小、宫腔内及宫内膜等状况,最后再把诊断结果和病理、手术确诊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 采用SPSS l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出血症患者最为常见的是子宫占位病变,为52.3%,占34例;其次是流产,为32.3%,占21例;宫外孕占6例(9.2%);功血占3例(4.6%);1例其他出血症,占1.5%。超声检查和手术验证结果作比较,超声符合率较高。
B超诊断结果:子宫占位病人34例中,16例肌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8例宫颈肌瘤,1例液化或肌瘤囊性变,1例玻璃样变,B超共诊断7例子宫腺肌瘤,5例正确,2例误诊,子宫占位超声符合率94.1%;8例先兆流产,5例难免流产,5例不全流产和2例完全流产,各种类型流产超声符合率95.2%;宫外孕超声符合率为83.3%;功血和其他出血超声符合率都为100%。超声确诊率总符合率为93.8%。
3 讨论
3.1 B超诊断妊娠出血作用 ①B超可以观察到其切面图像情况,从图像的变化判定出血对胚胎、胎囊、胚胎发育的影响程度。不全流产者的胚胎残留组织也可观测到,据此可以判断是否行刮宫术。②B超能提供保胎价值大小的判断,预测胎龄或估计预后。③经B超也能看到胎囊的形态,其是否完整、光滑,孕囊有无凹陷、缺损,有无胎心及胎心管闪动。④可查知是否有宫外孕和破裂,子宫直肠窝深度多少及是否有液性暗区。⑤可查知中期妊娠,羊水量如何、有无死胎,胎儿发育状况良好否,有无畸形。⑥可了解早剥胎盘,能对胎盘背面出血点、血肿吸收、液性暗区范围等进行观测,方便估计预后,有针对性实施保胎方案。前置胎盘如果前置程度过大,可考虑终止妊娠。观察晚期妊娠者可以对胎儿位置、胎盘成熟度及早剥否做出诊断,测算预产期。
3.2 B超对妇科其他出血疾病的诊断作用 ①盆腔是否存在肿瘤,其是单发还是多发,肿瘤大小、位置、性质;有无钙化、液化和玻璃样变等。根据肿瘤内部回声、周界形态判断是恶性或者是良性,如果是恶性,其程度又是如何,肿瘤和周围组织存在什么关系。②粘膜下肌瘤患者有明显出血症状,观测其年龄段可知,子宫肌瘤多发年龄为27岁以上。③经B超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增生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性质、增生程度、是否内膜异位症、卵巢发育状况等。
3.3 B超对妇女上节育环术后出血的作用 可探环有无位置下移、变型、转位、穿孔、带器妊娠、嵌顿、外游等。本次研究显示,对于产后子宫未恢复者应推迟上环时间。
以上结果分析,子宫肌瘤引起出血者占多数,其次为早孕的各种流产,占第三位的为功血及内膜炎,第四为节育环不适引起的其它疾病。
葡萄胎、宫外孕均有其特异性声像图表现,据文献报告,B超诊断葡萄胎和宫外孕的准确率很高,分别达90%以上[2]及97.3%[3-4]。总之,妇产科出血症行超声诊断,具有重复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对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有效治疗措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检查妇产科出血症的首选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燕琴,王瑞雪,庄淑欣.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某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 齐鲁医学杂志,2002,17:231-232.
[2]张青萍,王新房主编.B型超声诊断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99.
[3]曹来英等.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 241.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为(28.6±5.9)岁,产科患者为40例,妇科患者为8例。在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为(29.8±6.8)岁,产科患者为41例,妇科患者为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按摩以及药物注射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其对照组患者应采用宫腔填塞进行治疗,应先对纱布条实行消毒采用长度为1.5~2.0 cm,宽度为7~8 cm的纱布条进行填塞,在对患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其助手应在腹部处对子宫进行固定,手术人员采用卵圆钳将纱条放入到子宫腔从而进行填塞,不应留有死腔。宫腔中填塞纱条应压紧,压匀,在手术过程中应对子宫收缩进行严密的观察,当阴道没有显著流血现象时进行关腹操作。
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以及髂骨内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采用大号长线圆针从患者子宫前壁开始扎入,再通过子宫后壁来进行拔除,当肌层厚度为60%则为穿刺深度,随后将动脉血管和子宫肌层缝合在一起,在完成后进行固定。髂内动脉结扎手术方法则是顺延髂内动脉血管向下侧来进行分离,直到外动脉分界点处,随后在缝合线位置进行结扎。
1.3疗效判定标准以及观察指标[2]:对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天数。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出血状况有所改善,无并发症发生则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出血状况有所缓解,存在少数并发症则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出血状况无明显改善,或者症状加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两组间所得结果以(n,%)来表示,组间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达到显效的例数为38例,有效例数为6例,无效例数为4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达到显效的例数为30例,有效例数为7例,无效例数为11例,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患者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妇的分娩方式划分为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分娩,当分娩成功后,如果其自然分娩的出血量>500 m L,剖宫产分娩出血量>1000 m L则是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3]。自然分娩的患者在生产后其出血状况无法获得重视,其原因是胎儿在产妇产道分娩出以后,会因为产科因素导致子宫收缩处在乏力状态中,同时胎盘血窦无法关闭,因此会产生产后出血的现象。如果产后的阴道流血量为200 m L时患有此病的可能性较大,产妇在生产之后因为测量以及收集失血的主观原因,通常情况下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因此极易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4]。
致使患者产生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产妇产生大出血现象,子宫收缩乏力是诱发产妇大出血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中产生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则是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胎儿具有较大的体积以及产妇怀有双胞胎等。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一旦胎盘没有及时进行剥离,则会对宫收缩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致使患者产生大出血现象。而软产道发生裂伤,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等均会引发产后出血[5]。除此之外,产生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现象原因还包含了子宫瘢痕妊娠。所以,为了降低产妇子宫瘢痕妊娠状况的产生,医师应熟知剖宫产指针,与此同时,瘢痕子宫通过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应在试产之前对其子宫瘢痕妊娠进行充分的了解。为了减少难治性大出血的发生率,应做好以下几点防止方法:产妇应定时进行产前检查,如果产生异常现象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从而提升临产前对检查的重视程度。对患者的凝血与肝功能进行检查,从而对其凝血功能进行了解。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有效性,对产程进行严密的观察,并按照无菌操作进行,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以及髂骨内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清艳.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37例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640.
[2]董守金,熊燕,冯树芳,等.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2):142-143.
[3]杨枢.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64-65.
[4]向定菊,马代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6例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167.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4
【关键词】 难治性产科大出血 临床分析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42-01
产科的大出血现象较为常见,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很多产妇由于出血后没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丧失生命。而难治性的产科大出血是指值产后采取传统保守治疗后,出血量超过1500ml的情况,或者患者因为某种妇科疾病导致阴道超过1000ml的出血,该种情况增加了止血的难度[1]。一般在治疗上选择骼内动脉结扎的方法和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动脉书栓塞术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法,年龄范围:22-40岁,平均年龄为27.43岁,29例为妇科患者,13例为产科患者。所有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该组患者使用动脉栓塞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SELDINGER的操作法,对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然后再应用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剂对髂部血管进行造影,在髂内血管中插入导管,再插入到髂内的左右动脉或者子宫的左右动脉中,采用造影给予再次確认后,在相关栓塞动脉中进行相应的操作,确认操作成功后,拔出导管,包扎穿刺的部位,并给予10分钟的按压,手术结束后要求患者在一天内保持平卧的体态。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出现。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通过动脉栓塞术的治疗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地止血,有23例患者止血成功,有效率为95.8%,治疗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患者给予子宫切除,所占比例为4.2%。
3 讨论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难治性的产科大出血一般为产妇分娩成功后,采用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超过1000ml的血量,或者阴道分娩患者出现超过500ml的血量。以及妇科疾病的患者术中有100-ml以上的出血情况。该种疾病若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止血,将会切除子宫甚至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导致产后出血的几种原因有软产道的损伤、子宫手术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胎盘胎膜的残留,若患者的失血量较大,而且通过多种保守止血方法,都不能得到有效止血,则必须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若产妇本身具有某种妇科疾病,有异位妊娠的情况,而医生没有及时了解,则极有可能在生产中出现大出血的现象,因此在手术前医生一定要对产妇进行详细的检查,从而避免大出血的发生。一旦患者出现大出血后立即寻找出血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这种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骼内动脉结扎和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法。骼内动脉结扎这种治疗方法操作方便,但是术后的并发症较多,而且止血情况相对较差。因此在本次治疗中选择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的局部进行加压,使血液迅速成为血栓,停止流血[3]。该种方法虽然操作较为复杂,在血管造影后给予动脉栓塞,能够明确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出血范围,能够迅速减少出血量,进行有效的止血,止血的有效性较高,仅有1例患者止血失败,从而采取子宫切除的方法,切除率为4.2%。由此说明动脉栓塞术对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产妇大出血这种病症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损害,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首先给予定期的产前检查,若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或者妊娠的并发症,要及时给予治疗。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要给予规范的操作和护理,减少急产或者滞产情况的出现。而且当成功分娩出胎儿后,及时将缩宫素注射到患者体内,并对体内胎膜给予检查,看其是否保持完整,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减少产妇大出血的情况[4]。待患者得到成功治疗后依然要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首先要保证切口部位的清洁,定时给予辅料的更换,并进行会阴部的清洗和擦拭,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因为分娩和大量的出血都导致患者的过度疲劳,所以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促进身体的良好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动脉栓塞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止血有效率高,而且子宫切除率低,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李秀娟,逯彩虹,刘宝娟,郑冬梅.腹腔镜大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方式的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13,14(02):106-107.
[2] 卢文琼,赵金荣,周爱玲,张吉海,王泽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比较[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1(03):197-198.
[3] 曾俊明,李保红,霍江涛,王诗龄.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11):72-73.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于该院的26例产科大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 观察组中有19例为初产妇, 7例为经产妇, 患者的年龄为22.5~37.2岁, 平均年龄为 (29.7±3.8) 岁。其中16例患者为剖宫产, 7例患者为正常分娩, 2例患者为人工流产, 1例患者为胎盘残留。7例患者的出血量超过1 000 m L, 14例患者的出血量为1 000~2 000 m L, 5例患者的出血量2 500 m L;另选同时期该院进行局部子宫切除患者26例为对照组, 对照组中有17例为初产妇, 9例为经产妇, 患者的年龄为22.1~36.8岁, 平均年龄为 (28.5±3.9) 岁。其中15例患者为剖宫产, 8例患者为正常分娩, 1例患者为人工流产, 2例患者为胎盘残留。6例患者的出血量超过1 000 m L, 15例患者的出血量为1 000~2000 m L, 5例患者的出血量2 500 m L。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保守治疗无效之后, 进行子宫栓塞术治疗者, 体征稳定并且具有实施手术的条件, 无产科晚期DIC者。排除标准: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子宫动脉静瘘的患者, 以及妊娠合并UM的患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行局部子宫切除, 麻醉之后选择患者下腹部位, 从脐下到耻骨联合上缘正中切口, 进至患者腹腔。患者子宫下段暴露之后, 从子宫两侧, 打开膀胱反折腹膜, 以及阔韧带前叶。提起膀胱反折腹膜之后, 于子宫颈筋膜, 以及膀胱筋膜之间, 子疏松组织间隙对膀胱进行向下分离, 至子宫峡部之后沿着子宫两侧, 对阔韧带后叶进行剪开, 达子宫峡部之后, 水平紧贴子宫侧壁钳夹, 对子宫动脉、静脉, 以及宫旁组织进行切断, 对残端进行缝扎。对患者阴道前穹窿进行切开, 切除子宫体并对残端进行消毒之后, 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术后给予抗炎, 止血以及支撑治疗等。
观察组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观察组进行手术之前避开月经期, 并进行术前常规检查, 以及碘过敏试验, 实施双侧腹股沟备皮。在进行手术前0.5 h, 留置导尿管并建立动脉通道, 予以患者地塞米松, 使用剂量为10 mg, 使用方法为静推。对患者讲解造影过程中, 需要进行注意的相关事项, 并指导其维持最合适的体位, 以及最佳的姿势等。对于急症病患而言, 则应对其进行抗休克治疗, 并对其水电解质状态, 进行纠正, 于心电监护之下进行手术。26例患者全部进行股动脉穿刺留置导管鞘, 并置入5F导管, 进入髂内动脉之后, 采用高压注射剂, 进行造影剂的注入工作, 造影剂的使用剂量为30 m L。同时, 进行盆腔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以对患者出血的部位, 出血的程度和范围等, 进行了解和确定。进入子宫动脉之后, 近端明胶海绵微粒栓塞的注入工作, 至栓塞结果达到满意为止。之后进行二次造影, 对栓塞的效果, 进行检查, 至两侧股动脉造影效果全部达到满意为止。若在子宫动脉超选择中, 具有较大的难度, 则对患者进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手术结束后,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以及抗生素治疗等。如患者在术后24~48 h病情较为稳定, 则拔除导管。
1.4 效果判定标准
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等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等, 并对两组对比分析。
1.5 统计方法
该组数据将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做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高 (P<0.05) , 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更接近正常水平;两组术后心率均显著降低 (P<0.05) , 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a<0.05;与对照组比较, Pb<0.05。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热、盆腔血肿及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产科大出血病情凶险, 发展迅速, 如不及时予以有效控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传统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甚至导致部分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而临床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子宫切除术或者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前者对患者的创伤较大, 尤其是生育期女性, 对其身心健康均具有严重影响, 后者难度较大, 成功率较低[2]。大量研究资料显示, 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子宫切除术所存在的问题[3]。单青[4]等对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 成功率达100%。该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26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均获得成功, 且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出现, 与相关报道一致, 证实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较高, 且术后风险发生率低。
子宫动脉栓塞术主要是利用动脉造影显示子宫血管分布情况、动脉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 经皮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直接插入子宫动脉中, 同时注入永久性栓塞为例, 以阻断血供而发挥其治疗目的[5]。临床多选择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 其属于一种高分子物质, 取材方便、吸收时间约为14~90 d, 对患者无明显的抗原性, 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 疗效显著, 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6]。此外, 经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织缺血范围不大, 对卵巢功能影响短暂, 甚至是无影响或轻微、可逆, 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影响不大。相比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或者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 该术式创伤更小, 且操作简便, 患者的接受性较高[7]。蒋国洪[8]对难治性产科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手术时间较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显著缩短, 出血量显著减少,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缩短。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 (48.7±9.6) min, 出血量为 (2502±891) m L,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 (85.1±8.6) min, 出血量为 (4358±2613) m L,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在48 h后出血现象全部停止, 在72 h内盆腔、腰骶部疼痛自行缓解, 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与此同时, 由于动脉栓塞术的创口较小, 术后更容易愈合, 有效避免了打开腹腔结扎动脉所致腹腔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及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5]。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术后疼痛、发热、盆腔血肿以及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证实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显著。
子宫动脉栓塞术最大的优点体现在其能够快速有有效止血, 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子宫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 这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子宫动脉输注可以对患者子宫局部血药浓度提高, 可以对胚胎组织起到有效杀死作用, 对胎盘血管床能够起到完全栓塞的作用, 从而让胎盘组织快速缺血坏死, 甚至脱离, 通过栓塞栓双侧子宫动脉, 从来有效控制患者的阴道大出血, 达到阻断胎盘主要供血的目的, 抑制胎盘生长且辅以化疗可以让疗效得到提高。再者, 在高危孕产妇产前施行栓塞子宫动脉, 其可以对大出血发生率得到降低, 控制打出血风险发生[7,8]。杨枢[9]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 研究结果显示, 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的子宫保留率达94.1%, 相比于传统子宫动脉结扎术组的67.6%显著提高。此外, 其研究结果也显示,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阴道出血时间均显著降低,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有学者指出, 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过程中, 应用明胶海绵可能进入到血管而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或者体外反应。加之手术应激等因素, 可增加手术风险。故加强生命体征的检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10]。该研究发现, 大部分患者在术前存在心率稍快, 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偏低等。栓塞术后患者收缩压达到 (124.9±18.8) mm Hg, 心率降低至 (88.9±15.6) 次/min, 血红蛋白增加至 (106.8±12.5) g/L, 舒张压上升至 (80.1±12.6) mm Hg, 栓塞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虽然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改善效果不及观察组。由此可见,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更具稳定性。
综上所述,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止血快速、效果显著, 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并且能够最大显著地保留患者的子宫,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研究所选样本数量较小, 其确切疗效及优势还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向定菊, 马代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6例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2) :167.
[2]李秋香.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8) :111.
[3]王莉.子宫动脉栓塞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 (10) :836, 839.
[4]单青.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 2013 (z1) :63.
[5]刘廷洲, 邵元伟, 苑桂平, 等.双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10) :1652-1654.
[6]史晓莹, 范雪梅, 除晓兰, 等.妇产科大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5) :2318-2319.
[7]邵思辉, 罗自金, 黄进帮, 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 :35-37.
[8]蒋国洪.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 (5) :7-8.
[9]杨枢.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0) :64-65.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6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性大出血
急性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具有突发性与难治性的特点。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快速输血、补液、应用止血和升压药物等一系列措施控制出血, 当治疗无效危机生命的情况下, 常需通过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子宫次全切术或子宫全切术来挽救生命, 但手术创伤大, 并发症高。近年来, 随着介入技术的完善, 止血迅速、操作简便, 且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即动脉栓塞法, 被广泛使用在妇产科[1]。本院采用此法治疗急性大出血患者,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自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妇产科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50例, 其中剖宫产术后24例, 顺产后6例, 胎盘因素6例, 人工流产术后8例, 晚期产后出血2例, 搔刮宫颈术后2例, 其余2例为妊娠刮宫导致的急性大出血。6例患者没有生育, 10例患者希望可以生育。这些患者年龄波动于23~43岁, 平均年龄33.61岁, 累计出血量波动于800~2000m L。所有病例经过按摩子宫、大剂量缩宫素、欣母沛、米索前列醇等保守治疗均无效。
1.2 方法
在治疗休克的基础上, 采用Sel-dingers技术。具体方法:先使用1%的利多卡因溶液对患者实行局部浸润麻醉, 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 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 显示子宫动脉, 明确出血动脉后, 插入造影导管, 选择进入子宫动脉, 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制剂栓塞出血动脉, 重复造影, 见血管闭塞, 无造影剂外溢后退出导管, 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5 min, 用绷带固定。介入成功后, 患者无不适, 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后采取平卧, 术侧肢体制动5h, 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还要为宫颈妊娠患者行特殊治疗, 即实施栓塞前, 先进行灌注化疗, 采用50 mg MTX作为化疗药物, 也可以使用氟尿嘧啶0.75g至1.00g作为化疗药物。
2 结果
2.1 治疗前的不同DSA情况
治疗前, 患者的栓塞及动脉造影的情况为:在DSA上有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活动性的出血, 引起造影剂发生外溢;16例患者的子宫动脉出现了扭曲与增粗的现象, 动脉的分支呈现出网状;另有14例患者的末梢血管出现了增多现象。
2.2 治疗后的不同DSA情况及愈后
在实行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后, 50例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控制, 时间是半个小时之内, 子宫动脉的血流经治疗后消失。其中, 32例患者治疗1周后少于2周停止出血, 17例患者在治疗2周后停止出血, 1例患者在剖宫产术后发生了严重感染, 在实施栓塞手术后30min内又出现了大出血, 为控制出血, 立即行子宫切除手术, 有效率达98%。在治疗后的3个月对5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并未发现疾病复发情况, 经过栓塞治疗之后的1~2月, 50例患者均已恢复正常的月经。
2.3 并发症
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的右下肢酸胀麻木感, 复查B超无异常, 未做特殊处理, 1周内均自行好转。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热, 37.5~38.5℃, 持续3~5d, 对症治疗后好转, 无1例栓塞综合征发生。
3 讨论
经多年临床实践表明, 妇产科的妊娠疾病常常会引起急性大出血, 因其出血量大且凶猛, 很难被控制, 此并发症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2]。以往, 在止血、抗感染、抢救休克的同时行清宫术、按摩子宫、大剂量缩宫素、宫腔填塞纱条等保守治疗。但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临床上常采用结扎骼内动脉及双侧子宫动脉。但血管结扎术后很快就能建立盆腔侧支的循环从而不能完全阻断血流, 因此手术成功率不高且术后并发症多。而且大出血患者多处于休克状态, 难以承受麻醉及手术, 即使能够接受手术, 由于手术区解剖关系紊乱止血失败率较高, 部分患者最终以切除子宫为代价。子宫动脉卵巢支是卵巢血供50%的来源, 切除子宫后必然会对卵巢的功能产生影响, 也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极大地伤害[3]。而近年出现的动脉介入栓塞术对于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 采用此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子宫的切除, 而且避免了切除子宫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3.1 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优势
在为患者进行栓塞手术的过程中, 采用的局部麻醉也不会对其生理产生过大的干扰, 动脉栓塞手术的施行时间一般约为40min, 这样的手术时间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可以承受的, 经过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后, 获得了明显的止血效果;此种手术还可以具体了解患者发生急性大出血的病因与部位, 有利于直接进行病因的治疗[4]。此外, 在动脉栓塞的同时, 为患者行灌注化疗, 灌注化疗的目的是让高浓度药物可以在胚胎上产生直接的作用, 灌注化疗完成后, 又实行了栓塞治疗, 这样的治疗手段不仅能够将局部药物的浓度提高, 也可以将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 最重要的是降低了患者全身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49例经栓塞后出血立即明显减少, 1例栓塞后30min内又出现了大出血, 行子宫切除手术, 成功率达98%。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49例均月经恢复正常。因此, 可以认为动脉栓塞手术具有安全保障。
3.2 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机制
子宫主要由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阴道动脉供血, 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介入治疗栓塞了双侧大部分子宫动脉, 栓塞导致子宫动脉压力降低, 血流缓慢, 有利血栓形成, 减少出血量。同时子宫供血减少, 子宫平滑肌缺血缺氧导致收缩, 阻断血流从而止血。因子宫有丰富的侧支循环且栓塞时把握栓塞的程度, 子宫动脉栓塞时不会造成子宫完全缺血而坏死。明胶海绵是一种中效栓塞剂, 只栓塞末梢动脉, 不栓塞毛细血管前动脉及毛细血管床, 既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又防止子宫等盆腔脏器坏死, 在2~3周后可完全吸收, 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功能。
3.3 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并发症
子宫栓塞的近期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有发热、下腹部疼痛, 臀部疼痛, 下肢酸胀麻木。但经对症治疗后均能很快恢复。对于远期并发症, 我院随访的患者均已恢复月经周期。至于卵巢功能恢复情况, 本人认为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时虽然阻断了子宫动脉卵巢支对卵巢的血供, 但由于卵巢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存在, 且子宫动脉栓塞未破坏卵巢内正常的血管网, 因此在使用合适的栓塞剂正常栓塞的情况下, 对卵巢排卵功能的影响是轻微、短暂和可逆的。不会影响年轻女性的性激素分泌功能, 也不会引起卵巢功能早衰或继发性闭经。
3.4 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有研究报道称, 如果对65例妇产科急性出血患者进行栓塞治疗, 那么将会有20%的患者会在治疗后的5~24h之内再次发生出血, 并需要再次进行治疗[5]。因此, 在施行手术之后, 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 以便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避免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
综上所述, 介入栓塞法不但能够诊断明确, 且可在不开腹的情况下, 有目的地栓塞出血血管, 止血效果迅速、彻底, 且能保留生育功能。而且, 在手术过程中还可对患者行灌注化疗。所以介入治疗对于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作为首选方法使用。
参考文献
[1]陆瑜琼.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J].医学文选, 2009, 25 (4) :912-913.
[2]张孟增, 路福志, 张建民.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疗[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9 (1) :44-45.
[3]秦秀妹, 于江.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09, 12 (18) :1118-1119.
[4]孙小琴, 徐建.12例妇产科急性大出血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分析[J].医护论坛, 2011, 18 (24) :254-255.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介入小组从2006年5月—2013年6月收治产科出血患者23例, 最小年龄21岁, 最大年龄41岁, 平均 (25.45±2.1) 岁;6例宫颈妊娠刮宫后出血, 5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出血, 7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 3例阴道裂伤出血, 1例宫颈癌晚期放疗后出血, 1例动静脉畸形产后出血, 患者平均出血量897.32 m L。同期设对照组29例, 最小年龄20岁, 最大年龄40岁, 平均 (26.13±1.7) 岁;7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9例胎盘异常剖宫产术后大出血, 9例宫颈裂伤出血, 2例宫颈妊娠刮宫后出血, 1例人工流产后大出血, 1例异位妊娠大出血, 患者平均出血量925.07 m L。2组在年龄、病程、平均出血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术前准备
对血管介入栓塞手术患者行急诊肝肾功能及出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查;术前留置尿管准备介入手术器材及急救药品。
1.2.2 观察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患者取仰卧位, 术区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局麻下, 采用Seldinger技术用18G穿刺针经皮行右或左股动脉穿刺, 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 在超滑导丝引导下, 将5F子宫动脉导管 (Robert) 头端分别置于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高压注入适量造影剂行正斜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 根据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的DSA影像, 观察髂内动脉、子宫动脉血管走行, 明确出血动脉及出血部位, 然后在超滑导丝的引导下, 沿导丝将导管缓慢轻柔送至出血侧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 将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缓慢注入出血侧动脉进行栓塞。经造影证实完全栓塞后, 用同法进行对侧栓塞, 术毕在导丝支撑下撤出子宫动脉导管, 穿刺点压迫止血15min后加压包扎。术后患者平卧穿刺侧下肢制动并保留尿管24 h, 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血管搏动情况, 同时观察触摸穿刺侧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皮肤温度是否正常, 同时观察有无阴道流血。3 d后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缩复情况, 并同时给予抗炎、止痛、支持等对症治疗, 术后半年回访患者月经恢复情况。
1.2.3 对照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对照组29例产后出血患者在保守治疗止血无效情况下, 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并全子宫或次子宫切除术, 术后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观察组介入栓塞手术出血量、介入栓塞手术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血管介入栓塞术后止血效果良好, 均无再出血;对照组患者先保守治疗均无效, 后采取手术结扎双侧子宫动脉或双侧髂内动脉前干, 子宫均全切或次全切除。
3 讨论
3.1 介入栓塞术注意事项
难治性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 但对不同原因的产后出血处理上具有相同的造影原则和介入技术[1]。在介入栓塞过程中明确出血源后才能顺利进行栓塞, 出血源靶血管可通过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 一些学者指出子宫动脉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源, 而另一些学者认为阴道动脉是最常见的出血动脉。尽管如此, 当不能确定出血动脉时, 可以用明胶海绵经验性地栓塞髂内动脉前支, 如仍不能控制出血的患者, 应该考虑卵巢动脉是否为出血源。因此介入栓塞前行全面血管造影很有必要, 谨慎进行腹部及盆腔动脉造影以寻找变异的子宫动脉及侧支血管。
3.2 栓塞材料的选择
明胶海绵是最理想的栓塞材料, 因为明胶海绵的栓塞作用是暂时的, 一般2周~4周后血运可再通;一般不提倡单独使用弹簧圈栓塞治疗产后出血, 曾有报道应用弹簧圈栓塞失败的病例。将弹簧圈放入髂内动脉后, 开始时出血似乎停止, 但不久出血复发, 造影显示来自股深动脉的旋股内动脉和来自腹壁下动脉的分支形成侧支重建远端血运, 从而致使出血复发[2]。只有用明胶海绵选择性栓塞这些侧支血管后才能使出血停止。
以往治疗持续性产后出血的方法是紧急子宫切除术, 对于想保留生育功能的产妇曾选用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术, 但成功率很低, 为了挽救生命又不得不再行子宫切除术。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及心理伤害, 也给家庭带来不稳定因素, 同时使医患纠纷的隐患加大。而血管栓塞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操作便捷, 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还可以保留子宫, 避免了全身麻醉的风险[3], 减少了传统手术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的影响, 并促进了家庭稳定。随着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成功率越来越高, 其必将成为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的首选方法, 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术 (TAE) 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2013年6月52例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照组29例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血管穿刺技术 (seldinger)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 用子宫动脉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进入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 行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23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对照组29例患者保守治疗均无效, 后行妇科手术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并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止血。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有效率高等优点, 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更主要的是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科出血,难治性,血管介入栓塞,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惠玉, 雷冬竹, 王永红, 等.血管介人治疗重度产后出血56例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3) :478-479.
[2]徐克, 滕皋军主译.介入放射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33-734.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 年龄20~39岁, 平均28岁。80例患者中, 12例属于轻度休克, 出血量为740~1 150 ml;14例属于中度休克, 出血量为1 151~1 750 ml;14例属于重度休克, 出血量为1 751~3 500 ml。
1.2 临床表现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患者面色苍白, 易疲劳, 皮肤较干、没有弹性和光泽, 四肢较冷, 反应迟钝, 出血早期意识清楚, 但后期可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 血压降低, 脉搏加快。
1.3 出血原因
造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较多, 一般为子宫收缩乏力或局部因素、产道裂伤等。
1.4 治疗方法
临床上对于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患者体位、止血、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吸氧、保温、预防酸中毒、预防感染等。首先让患者尽量保持平卧状态, 给予保暖措施, 吸氧, 同时进行止血[2]。如果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则要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补充凝血酶。其次要及时补充血容量, 根据出血部位及原因选择相应治疗措施, 补充血量要超过失血量, 实时监测心跳、脉搏、血压等。对于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可以使用相应药物。如患者血容量已得到基本补充, 但体征仍表现为四肢发冷和面色苍白, 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总之,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
对本组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子宫收缩乏力:行子宫动脉栓塞或髂内动脉栓塞术, 仍无法止血者行子宫切除术; (2) 植入出血、胎盘粘连或前置胎盘:对腹主动脉进行压迫止血, 行子宫动脉结扎术, 对出血部位做“8”字缝合, 宫腔填纱, 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3) 阔韧带血肿、血管破裂、子宫切口开裂:清除血肿, 缝合切口以止血; (4) 胎盘早剥:予以止血、输血、抗休克治疗, 同时应用纤维蛋白原、肝素, 及时行子宫切除术。
2 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随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 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几率升高 (P<0.01) 。
3 讨论
产科出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患者因短时间内失去大量血液, 造成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而发生循环衰竭、休克, 甚至死亡,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外周阻力增加、静脉压低、心动过速, 严重者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意识模糊或丧失、酸中毒等。出血性休克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措施及重点就是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改善心脏功能, 保证生命体征平稳[3]。本组患者在实施止血措施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这时再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及建立静脉通道, 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治疗效果明显。
出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某种或多种因素造成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不足, 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全身组织器官血流量急剧下降, 导致供氧失衡, 使机体处于无氧代谢及酸中毒状态, 并且造成细胞损伤而出现脏器功能障碍。
总而言之, 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疗过程中, 要尽可能保留子宫, 救治程序为: (1) 明确并且迅速去除导致出血性休克的原因; (2) 准确评估出血量, 以便补充血容量; (3) 实施有效的现场救治; (4)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中, 对患者均采取了有效的抢救措施, 抢救成功率为98.75%, 其中保留子宫73例, 占91.25%。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 产科出血性休克治疗的关键就是及时救治, 为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子宫应尽可能保留。
参考文献
[1]林建华, 林其德, 刘兴会.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3 (13) :89-90.
[2]李巨, 于月新, 郑莉彦.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3 (3) :67-68.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护理 篇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5-01
[摘要]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TAE)较传统的双髂内动脉结扎或全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疗效高、止血快、可保留生殖功能等优点。是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领域中新的发展。
[关键词]妇产科急症出血;护理
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TAE)较传统的双髂内动脉结扎或全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疗效高、止血快、可保留生殖功能等优点。是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领域中新的发展。我科自1997年始应用TAE治疗各种妇产科急症出血共4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997年3月~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各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急症出血49例,年龄19~67岁。产科出血2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后出血11例,剖宫产术后出血3例,引产术后出血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5例,剖宫产术后次全宫切除术后再出血、宫颈妊娠搔刮术后出血各1例。
妇科癌性出血24例,包括子宫颈癌出血16例,子宫内膜癌出血4例,绒癌阴道转移灶出血2例,阴道癌放疗后出血、侵蚀性葡萄胎并腹腔内出血各1例。累计出血量1000~3500ml不等,其中14例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
2手术方法及疗效
休克病人在纠正休克的同时采用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穿刺,并于动脉内快速输入400~800ml全血或代血浆,补充血容量,随后将导管逆向插至腹主动脉分叉上2~3cm,高压注射造影剂。同步摄取盆腔血管DSA(数字减影)影像,明确出血部位后将介入导管分别插入左右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推注抗生素或抗癌药物后以直径1~3m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并造影证实。15例顽固性产后出血行TAE治疗后阴道出血立即停止或减少。出院后随访均有正常月经来潮,自测排卵正常。24例妇科癌性出血采用TAE后均一次止血成功,2周后妇科检查见肿瘤明显缩小,其中19例可获肿瘤根治术。
3护理
抢救休克:对休克病人,取去枕平卧位,予双静脉通道补液、输血和吸氧等措施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作好术前准备工作。
备齐术中所需的介入导管、栓塞剂、造影剂、肝素及抗癌药物或抗生素、砂袋等物品带入介入治疗室。
术中配合护送患者进介入室后平卧于造影床上,烦燥不安患者作适当的肢体约束固定。
配制好术中使用的抗生素,癌性出血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前30min遵医嘱静脉注射枢复灵8mg或肌注灭吐灵20mg,预防术中、术后呕吐发生。抗癌药与明胶海绵颗粒及造影剂混合调成糊状待用。术中密切观察病情,随时遵医嘱加入相应药物或输血。
术后观察与护理:术后持续24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变化,每30min测量一次并记录,至生命体征平稳后停测。患者绝对平卧及穿刺部位加压1kg砂袋6h,术侧肢体制动,防止出血、血肿及血栓形成,24h后方可下床活动。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术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功能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变化。术后若患者的下肢出现“5p”征:即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和苍白[1]时,常提示肢体动脉血栓形成,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溶栓或手术切开取血栓准备。定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及排出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注意有无血尿、血便及会阴部周围皮肤红肿、溃疡等情况出现,及早发现因栓塞术可导致的盆腔脏器缺血性病变、坏死等并发症,以便作出相应处理。疼痛为TAE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病例因栓塞的不同动脉(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部或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外阴及大腿上1/3处。疼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术中栓塞后即刻疼痛,程度较剧烈。第二阶段在术后24~48h发生,程度中等,可耐受。根据疼痛出现时间、严重程度的不同遵医嘱给予不同程度的止痛药或予局部热敷、按摩等对症处理。发热亦为常见的并发症,多表现为先有中度发热,后为持续低热3~7天,与局部组织缺血变性、坏死物吸收有关。因此,术后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补充足干燥,做好口腔护理。
4讨论
产科出血的临床 篇10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
难治性妇科大出血是指产妇产后出血经过各种治疗均无效,出血量高于1500mL,以及妇科疾病引起阴道出血,且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mL。由于出血量大,容易继发凝血功能的障碍,临床致死率比较高[1]。产后大出血由于发病急,若不及时有效的抢救,会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子宫(骼内)动脉结扎术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经导管行动脉栓塞的治疗方式逐步得到临床的认可,治疗效果一般比较理想。本文即就以上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37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年龄在22~47岁,平均(30.2±3.6)岁;对照组18例患者年龄在21~45岁,平均(29.8±3.4)岁。所有患者中,经产患者20例,初产患者17例;自然分娩15例,剖宫产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孕产次、出血量等一般资料上进行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方式治疗。使用Seldingers法穿刺股动脉,在DSA机(GE Advantx Lcvt 1250mA机)透视下将5Fcobra导管分别插入左、右骼内动脉,进而实行选择性插入靶动脉,再行造影证实为靶动脉后,进行栓塞治疗。完成栓塞骼内动脉造影后,证实栓塞成功后拔出导管,在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15min后在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所有的治疗完成后,要求患者卧床24h[2]。(2)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手术。在子宫下段一侧扪及搏动子宫动脉,使用大号圆针、肠线或者薇乔线从子宫前壁进针,其深度达到子宫肌层的2/3以上,然后从后壁将针穿出,在靠近阔韧带的部位穿过,并进行打结;同时,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另一侧[3]。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予以统计比较。(1)手术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包含术前的准备时间、消毒时间、麻醉时间和进行手术的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2)手术止血有效率以及子宫切除率、不良情况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予以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性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更少,且手术平均时间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性明显(P<0.05)。另外,观察组止血有效率相对更高,达到94.8%,对照组仅为66.7%;关组子宫切除率仅为5.2%,对照组为33.3%;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2%,出现1例轻微疼痛患者,对照组为16.7%,出现2例疼痛明显患者,以及1例发热体温过高患者。观察组整体手术效果明显更为理想(P<0.05)。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上均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由于一般发病比较急,且常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需要临床及时有效进行治疗。常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期待治疗。目前,随着介入医学在妇产科大出血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子宫动脉栓塞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优点有:可以完好的保留子宫功能,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及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同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易于更患者接受;对比以前的治疗方法,治疗更简洁、经济,且一般不需输血;另外,此种治疗方案能给病情留有很大的治疗余地,即在栓塞失败的情况下,仍可以应用其他手术方案或药物进行治疗。子宫栓塞术治疗中采用的双侧超选择性可以防止因子宫支循环导致的出血,同时经导管注射一定剂量栓塞颗粒,将子宫供血血管和正常子宫动脉分支的部分末梢血管栓塞,避免了过多的栓塞,可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4]。
综合以上统计资料可知,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中,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可以保留子宫,且没有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同时由于此种治疗是跨科学治疗,需要妇产科医护人员的熟练配合才可顺利完成的,应在确保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实施此种手术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黄瑾,顾美胶,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2009,20(6):2628-2629.
[2]张英,孙江川,常淑芳.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进展[J].重庆医药,2010,35(13):1229.
[3]林奇志,蒋小青.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2(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