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共6篇)
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 篇1
鼻出血 (epistaxis) 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 发生于老年患者也不少见。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 伴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较年轻人多见, 鼻出血的严重性往往也较大, 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1 出血原因
临床上, 根据鼻出血的性状及量的多少可分为2种情况:涕中带血和鼻腔流血。
1.1 涕中带血
患者擤涕时发现涕中带血迹, 或者向后抽吸鼻涕时吐出物中混有血迹, 这种情况应考虑鼻腔、鼻窦或鼻咽部有少量的出血。常见原因有:①鼻腔鼻窦急性炎症:急性鼻-鼻窦炎时黏膜过度充血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如鼻塞、鼻内灼热感, 擤脓涕或脓血性涕。②鼻腔黏膜干燥糜烂:常见于鼻中隔前方易出血区 (黎氏区) 和下鼻甲前端, 临床上多为擤黏涕或涕痂带血。③真菌性鼻窦炎:多为单侧涕中带血, 可伴有同侧面部疼痛或不适感。 ④鼻咽炎:鼻咽部黏膜充血、糜烂, 或有分泌物附着。⑤鼻咽癌:鼻咽部肿物增生、溃疡或糜烂, 可同时或相继出现颈部肿块、耳闷胀感、鼻塞等症状和体征。⑥鼻腔鼻窦肿瘤:鼻腔鼻窦的良性肿瘤 (如内翻性乳头状瘤) 及恶性肿瘤均可出现涕中带血的表现, 常伴有进行性鼻塞。临床上对于涕中带血或后吸性血痰应仔细鉴别, 查明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应注意后吸性血痰与唾液带血相鉴别, 后者多见于牙龈炎患者, 表现为晨起唾液中带血, 撮嘴后尤为明显, 进食后消失。
1.2 鼻腔流血
鼻腔快速滴出或流出鲜血, 常见原因有: ①鼻腔小动脉破裂:常见部位在鼻中隔中后部或嗅裂的鼻中隔面, 可见小动脉断端呈鲜红色隆起于黏膜表面, 多为喷射状出血, 易发生于高血压患者或血压波动较大者。 ②鼻腔静脉破裂:常见于下鼻道后端鼻-鼻咽静脉丛出血, 呈持续性缓慢地向鼻咽部流血。③鼻腔血管瘤:发生于鼻中隔或鼻甲上的紫红色或鲜红色肿物, 触之柔软易出血, 较少见。
2 诊断和治疗
2.1 涕中带血的诊治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 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 门诊经常有老年人因涕中带血就诊, 作为接诊医生应做细致的鼻腔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首先应排除鼻腔、鼻窦和鼻咽部肿瘤引起的出血。肿瘤性出血的特点是少量多次的涕中带血和后吸性血痰 (晚期肿瘤除外) 。若患者的涕血时间持续>1周即应引起高度重视, 必要时做纤维或电子鼻咽喉镜检查, 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若怀疑涕血来自鼻窦, 则应进行鼻窦CT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隐匿病变。鼻腔鼻窦急性炎症引起的涕中带血可随着炎症的消退而消失, 不必特殊处理。鼻黏膜干燥糜烂引起的出血可在局部涂以抗生素眼膏或具有保湿作用的鼻胶 (nasogel) 。
2.2 鼻腔流血的诊治
老年人发生的持续不断的鼻腔流血或间断性的急速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由于老年人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患较多见, 具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潜在风险, 鼻出血若不能有效控制或因后鼻孔堵塞等原因导致呼吸不畅, 均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 在处理上力求快捷、有效、微创及痛苦小。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找到出血点和给予有效的止血措施。最常用的方法为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 若压迫得当, 可立竿见影。位于后鼻孔周围或鼻咽部的出血则需行后鼻孔栓塞。前、后鼻腔填塞方法虽较为可靠, 但有一定的盲目性, 成功率仅36%~80%;且填塞过程中患者痛苦大, 填塞引起的头痛、缺氧症状常妨碍正常呼吸和睡眠。在填塞或抽取纱条的过程中虚脱、休克也时有发生, 尤其是对伴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更是如此。若经鼻腔填塞后鼻出血仍不能很好控制, 则应积极寻找原因, 采取措施进一步处理。
2.3 经鼻内镜止血
近年来, 随着鼻内镜的临床广泛应用, 老年鼻出血经鼻内镜鼻腔止血术获得良好疗效[1,2]。鼻内镜亮度强、视野广, 利用不同角度的内镜能够检查整个鼻腔, 尤其是比较深在、隐蔽的部位, 如下鼻道后段、中鼻道、嗅裂、鼻中隔后端、鼻腔后段和鼻咽部等部位, 沿鼻腔内残留积血的流动方向配合吸引器可以较容易找到出血点, 配合双极电凝可达到有效的止血效果。轻者可以在门诊, 重者则需住院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处理。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填塞或重点填塞出血部位, 对鼻腔通气影响小, 痛苦小, 患者易于接受 (特别是老年人) 。
2.4 微波和激光止血
对发生于鼻腔前中段的出血点, 也可以进行微波或Nd:YAG激光治疗。微波可以使出血点周围的组织凝固, 血管封闭。Nd:YAG激光穿透性强, 能够使黏膜下小血管发生卷曲、封闭、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起到止血作用。治疗时应注意先在出血点周围进行封闭, 然后再照射出血点, 避免出血点爆裂而加重出血。无论是微波还是激光, 治疗前必须明确出血点且出血量不大, 若出血汹涌则治疗较困难。
2.5 血管栓塞止血
对于严重的动脉性出血患者, 若临床上考虑为来自于颈外动脉系统的供血部位出血时, 数字减影血管栓塞术 (DSA) 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全麻手术者, 但费用较高, 需介入放射科医师协助处理。若来自于颈内动脉系统的供血部位出血, 血管栓塞风险太大, 需权衡利弊。
2.6 全身治疗
对老年鼻出血患者除采用局部止血措施外, 全身治疗也至关重要。鼻出血的合并症中以高血压最为多见, 而血压升高也是鼻出血的重要原因。因此, 镇静、降压、维持血压稳定是鼻出血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过程中应始终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避免血压的波动。
近年来, 我们对老年患者尽量不用止血药物, 一方面因为难治性鼻出血多为小动脉性出血, 止血药物难以奏效;另一方面主要是考虑老年人血液的黏滞度较大, 大量止血药物的应用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从而导致肺栓塞。
对血容量不足和严重贫血者, 应及时输血补液, 并注意尿量及电解质的平衡。笔者曾遇到过严重鼻出血行后鼻孔栓塞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由于鼻腔填塞可致血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故对老年人应注意心、肺、脑功能, 给予间断或持续低流量吸氧。有糖尿病等其他伴随疾病者, 可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治疗。
总之, 对老年鼻出血患者应加倍重视, 局部止血与全身处理并举,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以期达到治愈的效果并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卫真.鼻内窥镜在老年人鼻出血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23 (10) :746-747.
[2]陶雁玲, 崔永华, 高起学, 等.内窥镜下老年鼻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0 (4) :392-393.
鼻内窥镜下老年鼻出血的诊治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 男31例, 女9例, 年龄60~80岁, 平均 (66±0.5) 岁。单侧鼻出血38例, 双侧鼻出血2例;伴鼻中隔偏曲5例, 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38例, 肺气肿并肺感染1例。出血时间3~7 d不等;出血量50~450 ml不等。出血部位:鼻中隔出血21例, 下鼻道中后部出血8例, 嗅裂区6例, 鼻咽部3例, 出血点不明确2例。均排除血液病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全部病例均有1~3次鼻腔填塞史, 效果均不佳。
全部患者在住院期间作相应的血液检查、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 监控血压变化, 有高血压者同时给予降压处理, 贫血严重者酌情输血, 饮食欠佳者注意有无电解质的紊乱, 肝肾功能异常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对精神紧张、睡眠障碍者给予镇静药。
1.2 治疗方法
鼻内镜下鼻腔探查止血术:全麻、插管, 由麻醉师监控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使用德国WOLF公司0°、30°鼻内镜及监视器, 用鼻内镜取出鼻腔填塞物, 用吸引管将鼻腔的血液及分泌物吸净, 边吸边寻找出血部位;重点为:①鼻中隔中后部及嗅裂区; ②鼻底及下鼻道;③中鼻甲后端及中鼻道;④后鼻孔及鼻咽部。典型的动脉性出血点为黏膜表面的鲜红色灶状隆起, 呈喷射状或搏动性出血;位于下鼻道的静脉出血, 则呈持续不断地缓缓流出。有时取出填塞物时鼻出血已停止, 此时可以卷棉子或吸引器头轻触可疑出血点诱发出血, 以确定出血部位。找到出血点后, 最好的方法是双极电凝止血, 局部敷贴明胶海绵再以小块凡士林纱条填压固定即可, 病人术后顿觉轻松。48 h后取出凡士林纱条。若出血部位深在, 双极电凝无法奏效, 则在鼻内镜引导下, 将碘仿纱条塞至出血部位压紧, 5~7 d后取出填塞物。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取出填塞物观察2~3 d无出血者可出院, 定期在鼻内镜下鼻腔复查, 清理结痂, 预防粘连。
2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 随访3~5月无鼻腔粘连或鼻中隔穿孔发生, 无再发鼻出血。
3讨论
老年人鼻出血的特点: (1) 老年人鼻出血的部位多位于鼻腔后部, 由于部位较隐蔽, 尤其是伴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者, 采用额镜反光照明, 不易看到出血部位;有些患者经过了多次鼻腔填塞, 其黏膜擦伤后的出血极易与真正的出血部位相混淆, 会导致填塞不准确或无效填塞;反复长时间填塞压迫使局部组织缺血, 鼻黏膜糜烂、坏死而加重出血[1]。 (2) 老年人往往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 反复的血压波动使出血点不易自愈。 (3) 老年人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患的比率较大, 具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潜在风险, 鼻出血若不能有效控制, 或因鼻后孔栓塞等原因导致呼吸不畅, 均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基于以上原因, 对老年人的鼻出血, 尤应重视。在处理上力求快捷、有效、微创及痛苦小。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找到出血点和给予正确有效的止血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出血部位局部烧灼、激光照射封闭血管或鼻腔填塞等[2], 最常用的方法为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 严重者行后鼻孔栓塞, 更甚者施行动脉结扎。填塞方法虽较为可靠, 但有一定的盲目性, 成功率仅36%~80%, 且填塞过程中患者痛苦大, 填塞引起的头痛、缺氧症状常妨碍正常呼吸和睡眠, 患者难以接受。在填塞或抽取纱条的过程中虚脱、休克时有发生, 尤其是对伴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更是如此[3]。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 为鼻出血患者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检查及治疗手段。鼻内镜亮度强, 视野广阔、清楚, 光线可以折射, 能够检查整个鼻腔, 尤其是比较深在、隐蔽的部位, 如下鼻道后段、中鼻道、嗅裂、鼻中隔后端、鼻腔后段和鼻咽部等部位, 沿鼻腔内残留积血的流动方向配合吸引器可以很容易找到出血点[4]。鼻内镜下鼻腔探查止血治疗具有下列优点:①准确而高效:能快捷找到出血部位, 选择有效的止血方法, 尽快达到止血目的。②双极电凝止血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 并发症少。③痛苦小, 老年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5]。鼻内镜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先进、准确的技术手段, 使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显著提高[6,7]。对于严重的鼻出血患者,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可以避免病人因紧张、恐惧引起的血压波动, 防止血液流入气管, 术中由麻醉师监控心肺功能及血压, 使手术过程更安全, 手术医师可以从容地寻找出血点并进行处理。
对于严重的动脉性出血患者, 临床上考虑为来自于颈外动脉系统的供血部位出血时,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栓塞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费用较高, 需介入放射科医师协助处理。若来自于颈内动脉系统的供血部位出血, 栓塞风险太大, 需权衡利弊。
对老年鼻出血患者除采用局部治疗外, 全身因素的治疗也至关重要。其合并症中以高血压最为多见, 血压升高也是鼻出血的重要原因。因此, 镇静降压, 严密监测血压变化等至关重要。对血容量不足者, 应及时输血补液, 并注意尿量及电解质的平衡。有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症者, 可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治疗。总之, 对老年鼻出血患者应加倍重视, 局部止血与全身处理并举, 防止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红彦, 崔永华, 高起学, 等.鼻出血止血失败相关因素及分级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6, 10 (6) :352-354.
[2]崔顺九, 周兵, 封新荣, 等.严重鼻衄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 4 (6) :334-337.
[3]陶雁玲, 崔永华, 高起学, 等.内窥镜下老年鼻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0 (4) :392-393.
[4]杨大章, 史冬雪, 王忠植.内窥镜在治疗顽固性鼻衄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6, 31 (1) :54.
[5]王宇澄, 王健, 陈兆和.Nasal pack-ing材料与传统鼻腔填塞材料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1999, 5 (3) :163-165.
[6]古庆家, 秦学玲, 梁传余.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 9 (6) :325-327.
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0例鼻出血患者,其中男115例,女55例,年龄16~72岁,平均(44.52±27.48)岁。病程1~61 d,105例曾于外院或本院行鼻腔填塞止血无效。所以病患均为单侧鼻出血,左侧103例,右侧鼻出血67例。有高血压病史35例,高脂血症24例,糖尿病病史17例,无血液病及其它凝血机制障碍者。
1.2 止血方法
对鼻出血患者施予鼻内镜检查治疗的适应症如下[4]:(1)前鼻镜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腔出血;(2)经前和(或)后鼻孔填塞,治疗无效者;(3)须在内窥镜下行手术、微波、激光、烧灼等治疗者;(4)鼻出血停止后行鼻腔检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联系内科会诊给予降压、降糖处理。鼻内镜探查步骤如下: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用1%地卡因加小剂量肾上腺素棉片填塞鼻腔,带麻醉起效,鼻腔粘膜收缩后,抽出棉片,初步判断出血的部位。借助奥林巴斯鼻内窥镜及电视摄录系统用吸引管吸净鼻腔内积留的凝血块,仔细观察鼻腔前部、鼻中隔后端及嗅裂、中鼻甲后端、中鼻道、鼻底及下鼻道Woodruf静脉丛和鼻咽部等部位。找到出血部位后,根据病情分别采取烧灼止血或填塞止血。烧灼止血前于出血部位放置浸入上述药物的麻醉棉片,将高频电刀输出功率调至28~32 W,用双极电凝对准出血部位辐射2~3 s至局部粘膜表面形成乳白色干痂。对未找到出血点的则用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局部填塞于可疑出血点。对严重鼻中隔偏曲者加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嘱术后禁用力擤鼻,并用复方薄荷油滴鼻1周,以润滑鼻腔;氯霉素滴眼液滴鼻3~5d预防感染。有填塞物的,嘱48 h后来院抽出鼻腔填塞的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随访2个月。
2 结果
本组170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检查,均未发生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明确出血部位者160例,占94.12%。出血点位于嗅裂部26例,鼻咽部26例,鼻底部18例,鼻中隔部30例,中鼻道后端34例,下鼻道26例,出血点不明10例。伴有严重鼻中隔偏曲22例。经鼻内镜下烧灼治疗、凡士林纱条及膨胀海绵局部填塞止血后,166例在2个月的随访期内未再出血而视为治愈,一次性治愈率达97.65%。
3 讨论
鼻出血诊治的关键是明确出血的原因,找到出血点[5]。普通鼻镜虽能窥清鼻腔前部的出血,但鼻腔深部的出血窥不清,尤其是伴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者的鼻腔后部出血额镜反光照明不佳,不易找到出血部位,多行填塞止血,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若止血效果不理想,则需反复填塞,此过程会损伤鼻粘膜,造成新的出血点,易与真正的出血部位相混淆,进一步导致无效填塞,且易并发鼻腔粘连。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为鼻出血的诊治带来新的理念。鼻内镜视野清楚、视角广,可通过专用光纤与电视显示屏连接,多角度直视鼻腔、鼻咽部中的鼻中隔、下鼻道、中鼻道、嗅沟、鼻腔后段等鼻出血常发部位,且可放大数十倍,探查十分便捷,有利于准确、迅速地锁定鼻出血部位。本组病例明确出血部位者占94.12%,远远高于文献报道的前鼻镜诊断效率[6]。和众多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的结果一样[7~10],我们认为鼻腔后部出血经前和(或)后鼻孔填塞并未停止的原因主要为填塞不到位和出血症状较重。此类患者被我们辅以鼻内镜检查,在探明出血灶以后,我们有的放矢,采用鼻腔填塞或烧灼,达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本组病例在随访期内一次性治愈率高达97.65%,为此优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于内镜下不能控制的鼻出血,可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选择性导管、数字减影等技术手段实施血管结扎术及血管栓塞治疗。
另外,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鼻内镜检查应遵循由前向后,自下而上,先中隔后外侧壁的检查顺序;根据病患的一般情况,有侧重点的探查可能出血部位,发现出血灶则先用纱条压迫止血,完成其他部位检查后一并处理。多数出血部位须使用高频电刀烧灼止血,出血迅猛处先烧灼周围组织以阻断供血,再烧灼中心出血区,然后以出血点为重点用可吸收材料局部填塞,其它部位松散填塞或不填塞。这种填塞方式有效、损伤小,减少引起并发症的不利因素,符合开展内窥镜技术所提倡的微创原则[11]。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凡是符合鼻内镜检查治疗的适应症的鼻出血患者应及时借助鼻内镜达到尽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此法不但可以提高确诊率,又可减轻患者负担,作为一种微创的诊治策略在鼻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穆成艳.鼻出血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3(18):4176~4178
吕宗合,周光霞,张莉.鼻内镜下对难治性鼻出血的处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6:19~22
钟庭彬,黄明燕,徐浩文.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填塞数字纱布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2):91~92
陈小玉.鼻出血分析与微波治疗100例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469
张艳慧,楼正才.鼻出血填塞材料和部位的选择[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3(8):177~177
Lee TJ,Huang CC,Chuang CC.Transnasal endoscopicrepair of 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 and skull base defect:ten-year experience[J].Laryngoscope,2004;114(8):1475
梁建林,乔丹,张剑,等.凡士林纱条层叠填塞法在鼻出血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4(21):629~630
刘卫华.鼻内窥镜微波治疗鼻出血25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155~2156
Gallia GL,Reh DD,Salmasi V,et al.Endonasal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esthesioneuroblastoma: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eurosurgical review,2011;34(4):1~11
谢宏武,包小庆,陈玉赞,等.隐蔽部位鼻出血的再认识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41):305~306
王殿杰.鼻内镜高频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8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76~177
36例老年人鼻出血临床分析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年龄均为60岁以上,男20例,女16例,出血部位;左侧15例,右侧20例,双侧1例,鼻中隔前端出血9例,外腔顶部出血3例,鼻腔后端出血22例,部位不明2例,出血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18例,鼻中隔弯曲5例,鼻中隔糜烂2例,鼻腔肿物2例,原因不明9例。出血时间:11月、12月、1月份20例,其余16例不均等分布在其他月份。出血量:首次出血量约100~900ml,初诊时血红蛋白<100g/L20例,最低53g/L。输血量:20例输血治疗200-1500ml。
1.2 治疗方法
主要措施为鼻腔堵塞,前鼻孔填塞10例,一次成功率90%,一次填塞时间2~6d,平均5d。前后鼻孔填塞22例,一次成功率74%,一次填塞时间2~7d,平均5d,鼻腔后端出血配合孟氏液填塞。
2 讨论
2.1 出血原因
鼻出血可由鼻病引起,但全身疾病引起者甚多见,在全身因素中,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原因。本组高血压动脉硬化18例占50%,与国内报道资料基本一致。
2.2 出血部位
多数学者认为鼻出血大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区,本组资料中鼻中隔前下区出血9例,占25%,而鼻后部出血22例,占61%,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可使鼻—鼻咽静脉丛血管僵化、曲张、纤维化,从而引起后端顽固鼻出血,加之鼻腔后端动脉分支与蝶腭动脉主轴成直角转折后前行,高血压患者血管骤转弯处最易出血。随着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率增加,鼻腔后部出血将逐渐增多。
2.3 鼻出血的治疗
老年人鼻出血因血管硬化又缺乏收缩力,阻碍受损血管的收缩,一旦破裂出血,量大不易自止,判明出血部位,查明出血原因是迅速而有效止血的关键。鼻出血患者常精神紧张,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而加剧出血,因此需给患者以精神安慰治疗。有时需给镇静剂,同时补足有效血容量,积极降压,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鼻腔填塞仍是老年人鼻出血有效的止血方法,过去要求前后鼻孔填24~48h,取出或更换。本组病例中前鼻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平均时间5d,最长7d。老年人由于血管收缩力及粘膜再生能力差,过早更换填塞物可造成体内二氧化碳贮积及低氧血症,故填塞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持续或间断吸氧,全身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注意观察软腭及中耳的情况,尤其应避免脑溢血及血栓的形成。
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78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9例, 女29例, 患者年龄最小56岁, 最大74岁, 平均年龄65.4岁;本组患者出血部位均位于鼻中隔嵴或棘周围, 且患者鼻黏膜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糜烂现象。经血常规检查本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
1.2 方法
本组78例患者均因反复出血, 多次在当地或外院行鼻腔填塞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本院就诊。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伴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给予其降压治疗;而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则给予其降糖治疗, 将患者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鼻腔填塞患者给予其抗感染治疗, 将患者鼻腔内的填塞物取出后若仍有出血现象发生, 或伴有反复严重出血症状的患者则应在一般情况好转后, 于心电及血压监测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矫正方式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明确, 对于鼻中隔偏曲较重的患者通常应将其全部软骨及部分筛骨垂直板取出, 然后将休整平直的软骨或筛骨垂直板置于中隔黏膜之间;而对于偏曲程度较轻的患者则只需将偏曲处的部分软骨或部分筛骨垂直板取出, 然后置入休整平直的软骨或筛骨垂直板, 并对切口进行缝合, 同时填塞患者双侧鼻腔, 避免鼻中隔出血及血肿现象发生, 24~48 h后可将填塞物取出。
2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均一次手术成功, 术后3~5 d均痊愈出院;术后仅1例患者伴有少量渗出血现象, 经针对性处理后出血现象消失。
3 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急重症, 其主要是指经多次鼻腔填塞止血、鼻内窥镜结果电凝、微波、激光等治疗方式治疗后仍伴有出血现象的疾病[2]。该类患者鼻出血部位通常较深, 且出血情况较为严重,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 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不断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内科疾病, 患者血管脆性大、收缩能力差, 同时因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极易导致其鼻中隔黏膜干燥, 纤毛功能下降, 加之部分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未按时、按量服药, 患者情绪波动较大等都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骤升, 造成血管破裂, 进而可引发严重鼻出血现象[3]。此外, 由于患者曾接受过鼻出血治疗, 因而通常会对再次出血的处理产生较多的顾虑, 难以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重视,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传统的鼻腔填塞方式在治疗鼻出血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近些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及临床上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研究的不断深入, 医务人员逐渐认识到盲目填塞极易导致患者鼻腔黏膜发生广泛损伤现象, 且会引起反复鼻出血[4]。因而, 患者首次就诊时必须要认真对其出血部位进行检查, 尽可能确保在局部血管收缩及表面麻醉下一次性止血成功, 尽可能防止反复盲目填塞现象发生。若患者伴有严重鼻中隔偏曲现象则应在鼻内镜下进行认真检查。选择填塞材料时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选择, 且填塞时间应控制在48 h左右, 避免因填塞时间过短而未达到止血效果, 同时也避免因填塞时间过长而引发感染。
对于鼻腔内填塞物取出后若仍有出血现象, 或伴有反复严重出血症状的患者则应在一般情况好转后, 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在给予患者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时应加强对以下几点的重视: (1) 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 且多数患者并发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 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患者血压及心电监测的重视, 并且应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2) 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若有意外现象发生可及时进行抢救。 (3) 备好吸引器, 同时术中操作时应小心谨慎, 以防造成撕裂伤。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78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均一次手术成功, 术后3~5 d均痊愈出院;术后仅1例患者伴有少量渗出血现象, 经针对性处理后出血现象消失。这就表明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尚杰, 崔春莲, 金香花.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2014, 55 (17) :1487-1490.
[2]古庆家, 秦学玲, 梁传余.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 (3) :198-200.
[3]金新, 王君影, 顾东生, 等.颈外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24例报告.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 :146, 148.
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 篇6
关键词: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诊治研究
胃溃疡合并胃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患病率较高。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反应能力较低,同时,加上消化液侵蚀血管壁,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老年人一旦患有胃溃疡合并胃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寻找高效的治疗方法,以便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段位65~86岁,平均年龄为(73.4±3.7)岁。65~70岁11例,71~80岁13例,81~86岁12例。其中轻度出血12例,中度出血18例,重度出血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排除标准:存在自身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胃底静脉出血以及心肺、肝功能障碍者。
1.2方法: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对其进行各项常规的检查,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便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首先,抗休克治疗。使用局部止血药,激昂冰盐水、凝血酶等经胃管注入到患者的肾上腺素,并给予维生素K1治疗,使用肌内注射,止血酶静脉滴注。其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选择性输血治疗。确保患者循环血量的正常与稳定。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等,制定出具体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出血症状停止,经胃镜检查为病变区域痊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出血得到有效地控制。经胃镜检查为病变区域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无改变或者恶化。
2 结果
通过治疗后,治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不良反应率为11.1%(4/36),包括恶心呕吐2例,眩晕1例,口干1例。其中65~70岁患者治愈率为47.6%(10/21),71~80岁患者治愈率为33.3%(7/21),81~86岁患者治愈率为19.0%(4/21)。
3 讨论
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由于其具有多数人呈现动脉硬化与末梢小动脉改变,从而使得微循环较差。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胃黏膜的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并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从而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当发生胃溃疡疾病后,由于治疗不当与不及时,会出现胃出血现象。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角差,临床急腹症表现不明显,使得患者抗感染的能力较差,腹腔感染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全身性感染与感染中毒性休克发生。另外,在临床特点方面,主要与出血部位、速度以及出血量密切相关。症状较轻者,表现为黑便,症状严重者出现呕血以及循环障碍表现。当患者出血量在1000 m L以上,通常会出现休克现象。当患者出血速度快且量多时,表现为呕血、黑便,如果出血量少,出血速度缓慢且持久时,表现为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粪便潜血阳性。此外,在对其该病的治疗方面,需要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情况,以便确保重要脏器灌注量,迅速补充血容量。在饮食与休息方面,需要针对无呕血者尽早食用流食,中度以及呕血者,需要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进食。在对其止血治疗时,需要采用局部止血药物治疗,以便提高止血效果。可以适当口服止血药无,包括凝血酶、三七粉、白芨粉、云南白药以及大黄粉等。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治疗后,治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33/36);不良反应率为11.1%(4/36),包括恶心呕吐2例,眩晕1例,口干1例。其中65~70岁患者治愈率为47.6%(10/21),71~80岁患者治愈率为33.3%(7/21),81~86岁患者治愈率为19.0%(4/21)。表明,在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中采用抗休克、抗凝止血、有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在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越大,需要及时把握住该病的治疗最佳机会,以便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川,李反奇,陈义泉.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3(19):983-984.
[2]李珍莲.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176例的胃镜检查及其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8(33):258-259
[3]刘良余.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12):161-162.
[4]李川,李反奇,陈义泉.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213-214.
【老年鼻出血的临床诊治】推荐阅读:
老年性鼻出血的体会07-17
老年性鼻出血10-26
老年鼻出血护理论文05-12
产后出血临床诊治分析08-09
老年脑出血的观察护理09-29
老年脑出血05-21
老年胃溃疡出血07-05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1-29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08-22
老年人怎样预防脑出血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