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

2024-06-22

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精选5篇)

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 篇1

腹腔内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腹症, 急性出血多为外伤引起, 少数无明显外伤史而为病理性出血。临床症状的不典型常导致误诊误治, 危及患者生命。本组资料为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腔内出血病例, 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腹腔内出血共40例, 年龄22~45岁;

3例为成年男性, 其余37例均为女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2例 (5.0%) ;无明显外伤史的巨脾破裂大出血2例 (5.0%) ;黄体破裂2例 (5.0%) , 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均阴性;绒毛膜上皮癌1例 (2.5%) ;宫外孕破裂出血33例 (82.5%) , 其中已婚31例, 未婚2例, 无明确停经史3例, 安置节育环2例, 已行输卵管结扎1例, 血HCG阳性33例, 尿HCG阳性32例, 阴性1例。1.2首诊误诊情况首诊误诊5例, 误诊率12.5%。其中巨大脾破裂1例, 因腹痛症状不明显, 以腹胀不适主诉, 伴恶心、呕吐、腹泻, 生命体征正常, 首诊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宫外孕2例以胃肠道症状为明显而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宫外孕1例, 以尿频、尿急、尿痛就诊, 误诊为尿路感染;黄体破裂1例, 以腹痛伴阴道出血、B超腹腔积液穿刺为不凝血而误诊为宫外孕。

2 诊治结果

40例均行腹腔穿刺, 其中阳性36例 (90.0%) , 其余4例 (10.0%) 女性病例腹穿阴性, 转妇产科行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确诊为宫外孕。2例肝癌破裂出血经B超及腹腔穿刺明确诊断;1例巨脾破裂患者后追问病史1周前曾有在山上干活时外伤史, B超及腹腔穿刺抽出陈旧性血液而明确诊断;以胃肠道症状为明显而首次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的宫外孕2例和误诊为尿路感染1例, 经过血尿检HCG、B超、腹腔穿刺后确诊;2例黄体囊肿破裂出血经病史询问无停经史、血尿H C G检测阴性, 经B超检查、后穹隆穿刺为不凝血而临床诊断后手术证实。

巨块型肝癌1例经急诊输血输液、手术止血后暂时好转;另1例弥漫型加巨块型肝癌经保守治疗1个月后死于再次大出血;2例巨大脾脏破裂经手术切除病脾后痊愈;1例绒毛膜上皮癌腹腔内出血, 经子宫次广泛手术切除及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恢复出院。其余35例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

3 体会

3.1 对腹腔内出血患者就诊时详细询问病史有利于正确诊断。

本组首诊误诊病例如外伤史不明显的脾损伤病例、未婚者宫外孕病例均在后来详细追问病史后结合临床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对异位妊娠的误诊或漏诊往往是询问病史过于简单或疏于检查所致。输卵管妊娠的三大主要症状是停经、阴道流血、腹痛, 医务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阳性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3.2 生育期妇女 (包括未婚、安置节育环、输卵管结扎后) 均有患宫外孕的可能, 如果症状体征不典型易误诊。

3.3血性腹膜炎时腹部炎症体征较轻, 腹痛不明显, 可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而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盆腔积血表现下腹胀, 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易误诊为尿路感染。巨脾破裂因出血缓慢而休克症状可不明显, 临床表现为腹胀不适消化道症状为主易被误诊。

3.4 腹腔穿刺、后穹隆穿刺可明确腹内出血。

临床疑诊宫外孕时 (腹腔出血不多, 血液积聚在盆底, 腹部穿刺阴性) 则行后穹隆穿刺。宫外孕患者可能出现尿HCG阴性, 因此, 急性病例临床上须结合病史、体检、腹腔及后穹隆穿刺、B超检查综合分析, 避免误诊。

诚邀同仁合作共创鼻病专科

河北省新河县曹氏鼻病诊所是一所专科鼻病诊所, 新卫医执字第A15号欢迎基层医疗机构同仁合作, 合作内容:特色治疗各种鼻病, 不打针, 不穿刺, 不手术, 让患者轻轻松松治愈鼻炎。可实地考察, 免费食宿。本广告长期有效。地址:河北省新河县新兴街北段邮编:055650联系电话:0319-4781972手机:13784923519联系人:曹书光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篇2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61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患者窒息或失血量过多而死亡,有资料显示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约为10%[1],因此迅速作出病因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和处理措施对本病的预后极为重要。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关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其中男67例,女61例;年龄17~78岁,平均52.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或咖啡样胃内容物;出血量15~815ml之间,出血程度分级,轻度出血者(出血量<400ml,无特殊症状)32例,中度出血者(出血量400~800ml之间,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82例,重度出血者(出血量>800ml,伴有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厥等症状)14例。

胃镜检查及止血方法:检查前给予患者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检查,检查前12小时禁食、禁水,检查前30分钟给予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检查前10分钟给予1%丁卡因或普鲁卡因口服或咽喉部喷雾;患者取左侧卧位,头向下微弯,下肢屈曲,操作者将胃镜弯曲部弯曲成适应患者口咽部的形状,随后将头端送入口咽部,到达食管入口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将镜头送入食管;对难以耐受检查者则立即停止检查操作,备好抢救药品;胃镜检查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胃肠道情况,并在直视下给予冰盐水局部冲洗,将胃内容物和血液抽吸出来,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轻度出血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冰盐水中进行局部喷洒,或用1:10000肾上腺素溶液进行局部注射,直至出血部位黏膜发白、肿胀、无活动性出血;对出血量较大并确诊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给予出血血管结扎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止血敏1g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静滴止血。

疗效判断标准:①止血成功:止血治疗后72小时无出血。②暂时止血24~72小时无出血。③无效:24小时内再次出血为止血。

结果

出血原因:128例患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8例(29.69%),胃癌出血27例(21.09%),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27例(21.09%)、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28.13%)。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胃肠道疾病,占71.87%。

治疗效果:128例患者,有4例患者因严重心功能不全未行胃镜检查,其余124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治疗。成功止血95例,止血成功率为76.61%,暂时止血25例(20.16%),无效4例,无效率为3.23%,止血总有效率为96.77%。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止血效果较好,胃癌的止血效果较差。结果见表1。

讨论

多种原因均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本研究中常见的原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癌出血、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上疾病导致的出血量多少不等,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出血量可达800~1000ml,则引起患者休克,病情危急,需要及时给予救治。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能直接观察到病变的性质及出血部位,并能立即根據检查情况进行对症治疗[2],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方法。本文中止血的总有效率为96.77%,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应针对病情给予快速诊断和有效的止血措施,胃镜直视下进行局部止血或血管结扎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恒.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1):1728.

2 余卫.4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0(36):104.

腹腔镜在肠道出血诊治中的运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 0 1 3年3月至2 0 1 4年3月收治的肠道出血患者92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 男性25例, 平均年龄 (23.28±12.14) 岁, 平均体质量 (53.64±2.75) kg;女性23例, 平均年龄 (24.36±10.73) 岁, 平均体质量 (54.47±2.39) kg。对照组44例, 男性22例, 平均年龄 (24.17±11.98) 岁, 平均体质量 (54.81±3.77) kg;女性22例, 平均年龄 (25.54±10.39) 岁, 平均体质量 (55.08±2.33) kg。临床表现:有咖啡色或者暗红色便, 便血、贫血、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血红蛋白值<60 g/L。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给予患者清洁灌肠, 实施胃肠减压, 留置导尿管。选择仰卧位, 全麻状态下实施气管插管。在脐部作5 mm的切口, 置气腹针, 选择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 设置1 L/min的充气流量, 形成气腹后调整气腹流量为6~7 L/min。幼儿压力设定为8~10 mm Hg, 青少年设定为12~15 mm Hg。将腹腔镜置入, 在左右下腹置入5 mm套管, 放置操作钳。细致检查腹腔、盆腔、脾、胃、肝、胆有无脓液与积血。全面探查肠道, 若发现肠套叠使用操作钳进行牵拉复位, 通过腹腔镜将发生病变的肠管自腹腔提出, 切除吻合。对于反复检查后未见阳性的患者将脐部戳孔适当扩大, 使用抓钳提出病变肠管, 腹外施行分段探查。对照组根据相关操作标准施行开放性手术治疗[2]。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禁食与发热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腹腔镜诊断结果提示, 18例Mecdkel憩室、11例肠重复畸形, 9例肠套叠, 5例肠息肉, 2例肠壁血管瘤。与病理结果对比, 诊断准确率93.7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临床治疗:

观察组术中出血、术后禁食与发热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肠道出血病因复杂, 诊断困难。临床中往往应用B超、血管造影、钡剂造影、核素扫描、胶囊内镜检查, 虽然诊断方面取得一定进步, 然而仍有15%~20%的患者出现误诊或者无法确诊。近几年, 腹腔镜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效果理想。尹路[3]提出肠道出血应用腹腔镜诊治的适应证为: (1) 反复出血, 次数>2次; (2) 核素扫描提示呈阳性; (3) 保守治疗出血量大, 效果欠佳; (4) 存在开放性手术指征。本研究在充分掌握手术禁忌证与适应证的基础上, 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诊治, 结果提示, 观察组18例Mecdkel憩室、11例肠重复畸形, 9例肠套叠, 5例肠息肉, 2例肠壁血管瘤, 与病理结果对比, 诊断准确率93.7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运用腹腔镜技术对症治疗, 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17.04±5.29) 少于对照组 (28.31±11.56) m L, 术后禁食时间、发热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与赵英敏[4]报道基本一致。说明腹腔镜诊治肠道出血准确率高, 而且能够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禁食时间、发热时间与住院时间, 减少抗生素使用剂量, 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节约医疗费用, 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肠道出血应用腹腔镜诊治能够发挥双重作用, 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手术成功率,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在肠道出血诊治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肠道出血患者92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诊断治疗, 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手术,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诊断准确率达到93.76%, 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术后禁食与发热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肠道出血应用腹腔镜诊治能够发挥双重作用, 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手术成功率,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肠道出血,诊治

参考文献

[1]连树华, 金兴硕, 柳宏.腹腔镜诊治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26 (13) :176-177.

[2]李万顺, 顾志成.腹腔镜及传统手术诊治美克尔憩室32例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22 (3) :215-217.

[3]尹路, 林谋斌, 赵任, 等.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定位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23 (8) :159-160.

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 篇4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急腹症;诊治;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112-01

急腹症是普外科较常见的一种腹部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对急腹症的诊治是否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这给普外科医生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本研究中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治的97例急腹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治的97例急腹症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为12~68例,平均年龄为45岁。本组患者中,有37例急性阑尾炎,5例胆囊穿孔,7例粪石性肠梗阻,19例急性胆囊炎,4例回肠憩窒炎,3例粘连性肠梗阻,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例卵泡黄体破裂,6例化脓性盆腔炎。

1.2 手术方法 97例患者均在全麻后,在其脐部穿刺并建立气腹,通过脐部穿刺通道行腹腔镜探查,在探明患者病灶位置、病变性质之后选择第二穿刺孔使用抓钳(吸引头)进一步辅助探查,再次明确诊断结果之后根据病情采取腹腔镜手术或中转开腹手术治疗。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2例胆囊穿孔患者,5例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因渗血过多等原因转开腹手术治疗。经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饮流食,术后2~2~3d腹腔引流管无明显液体流出可拔管,3—4d后患者能下床活动。术后患者胃肠道无腹腔出血、无损伤等其他并发症状,住院6—10d后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腹腔镜在腹腔探查中的意义 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腹痛,具有发病快、病情重等特点。目前,对于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仍然是外科医学中的一个难题,在此之前,临床诊断急腹症均由于病情危机而无法进行全面检查。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盲目采取剖腹探查方式。据相关研究文献证实,在急腹症患者中大约有13%~25%的患者可以不必采取剖腹探查,若采取剖腹探查则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发症率为6%~25%)。若急腹症为不典型性病例或者病例少见,临床采用一些辅助检查方法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取常规检查方式则无法确诊,因此开腹探查变成为临床诊断急腹症的主要方式。临床应用开腹探查方式可以明确腹内病变脏器的部位,方便选择合理的手术切口,但是此方法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身心创伤,因此制约了其临床推广应用。

最近几年,腹腔镜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其可以通过腹腔镜在患者腹腔内进行360°直视探查,这样可以直视患者腹部的病灶部位、病灶性质以及解剖改变,便于进行早期确诊,准确选择手术切口,给予及时的临床治疗。据临床研究文献证实,腹腔镜检查急腹症的诊断率达到96.5%,在本文选取的97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准确诊断,诊断准确率达到100%。

3.2 腹腔镜技术的独特优势 腹腔镜利用微创入路能在腹腔内全方位运作自如,并且在腹腔内视觉空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急腹症的诸多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摄像头可放大,对腹腔内情况检查可通过微小切口就能实现,对腹腔内组织细微结构以及各器官都能清楚显示,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手术精细、准确等优点,应用腹腔镜不仅能有效避免手术干扰到其他器脏部位,患者恢复也较快,能取得相当好的诊治效果。本组病例中,均经腹腔镜探查后有14例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技术能使手术切口最小化,并且无感染情况发生。对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技术不仅能快速明确病因,还能使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治疗,从而实现诊断与治疗的一体化,使患者从中能感受到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

3.3 腹腔镜在急腹症探查中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腹腔镜在急腹症探查中的适应证较广,只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均可进行腹腔镜探查:①无明显腹腔镜应用的禁忌证;②临床中难以诊断,不及时采取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断而导致延误将对急腹症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的;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无障碍;④血液流变学稳定;⑤医院具备先进的腹腔镜设备,同时临床医生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但出现以下情况患者不应进行腹腔镜探查:①有反复多次腹腔手术史;②腹部有复杂外伤;③肠胀气者;④腹腔粘连严重;⑤急性大出血并休克;⑥肠梗阻引起严重腹胀等。

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 篇5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病因;诊断;治疗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一般为呕血或血便,部分患者的腹部出现无规律的轻度疼痛[1]。因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症状表现不典型,并且并发症较多,往往会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若不及时就医或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了50名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现将诊治过程和体会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共有33例,女性共有17例,年龄分布在60至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9±1.2岁,其中60至70岁的患者有10例,占20%,70至80岁的患者有27例,占54%,80岁以上的患者有13例,占26%,病程最短者1.5小时,最长的有6天,平均病程为1.4±0.2天。

1.2 临床表现 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呕血的患者有8例,占16%,呕血量为400cc至1000cc,平均呕血量为595cc;出现血便的患者有12例,占比24%,血便量为780g至2980g,平均血便量为1620g;同时出现呕血和血便的患者有23例,占46%;以头晕、轻度腹痛或休克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有7例,占14%。

1.3 出血原因 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44例患者经胃镜和钡餐检查确诊了病因,其中有21例患者是因为胃溃疡所致,占42%;有11例患者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占22%;有3例是因为吻合口溃疡所致,占6%;有1例是因为吻合口炎所致,占2%;有5例是因为胃粘膜病变所致,占10%;有3例是因为胃癌所致,占6%。剩余6例因为病情较为严重,无法深入检查,列为不明原因。

1.4 并发症 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38例具有不同的方面的并发症,其中有12例患者具有冠心病,占24%;有18例患者具有高血压,占36%;有4例患者具有糖尿病,占8%;有2例患者具有肺心病,占4%;有1例患者具有肺气肿,占2%,有1例患者具有膽道疾病,占2%。

1.5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我科均先对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常规应用止血药和H2受体阻滞剂,对部分患者采取冰水洗胃和胃镜下结扎止血等措施[2]。对于休克患者则给予抗休克治疗,有并发症的患者则采取对症处理。以上所有患者均输注浓缩红细胞2u至6u。

2 结果

以上患者经过我院消化内科的积极治疗和处理,有43例痊愈,有3例因为我科治疗条件欠佳而转科治疗,有2例因为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而出院回家,另有2例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

3 讨论

3.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中青年人发病的原因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中青年多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老年人则多以胃溃疡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占42%),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病变、胃癌和吻合口溃疡等则是次要发病原因。

目前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主要还是通过胃镜进行定位和定性的,其准确率高达80%~92%[3]。

3.2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的退化,往往会有很多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等各种慢性疾病,当老年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这些疾病之间会相互影响,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给医生的抢救工作和治疗工作增加很大的困难[4]。如本组中就有76%的患者伴有各种并发症。另外由于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因此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就会在临床上表现为大出血并且不易止血。还有部分患者因为机体功能下降,使胃肠神经感觉不灵敏,反映较迟钝,这部分患者往往感觉不到腹痛或仅有轻微的腹痛,还有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头晕、休克,因此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本组中出了86%的患者表现为呕血、血便外,还有14%患者则表现为头晕、轻度腹痛和休克,因此需要对这类患者密切观察,防止出现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3.3 治疗体会 当老年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容易出血过多而休克甚至死亡,所以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实施止血治疗,若患者出血不止,经过6至8小时的连续输血仍不能将病情稳定下来,则应考虑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给患者进行止血治疗时,止血药的选择非常重要,以往我科都是采用止血敏或止血芳酸进行止血,但是由于这些药物有导致患者出现血栓的可能,目前已经停止使用,近年来,我科均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巴曲亭药物,该药是一种高效止血药,并且无血栓形成和凝血作用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在给患者止血之后,由于老年人出血后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供血,因此给其补充新鲜血液是扩充患者血容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现在大多都强调输血成份,我科是输入浓缩红细胞来代替全血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祖光,陈正煊.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征与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1999;3(4):237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17

[3] 陈修佳,陈冬妹.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45例诊治体会[J].张家口医学学报,2003,20(4):34~35

上一篇:分数乘法的教学下一篇:编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