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精选7篇)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篇1
为贯彻落实省局新一届党组明确的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打造山东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果品蔬菜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品牌,突出抓好山东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等重点工作部署,结合省局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活动安排,2008年11月28日至30日,省局沈建国副局长带领监网处、减灾处和计财处主要负责人赴**市进行了学习调研。调研组利
用三天的时间通过走访**市海洋渔业局和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对**市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及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考察**市气象局及其下辖的河口、广饶、垦利、利津4个县区气象局,对**市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台站建设、观测环境保护、人工影响天气、人才培养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针对**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生产和海上事故等基本情况
(一)地理特征。**市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面积180万亩,500多万亩土地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沿海地区,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辖区渔业港口有6个。
(二)渔业生产。**市海域营养丰富,适合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130余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50余种。近海滩涂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4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有10余种,蛤中上品----文蛤资源量1万多吨,是全国著名的贝类生产区。**市辖区内共有海船1500余艘,生产季节境内有6000多艘, 各类渔业养殖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海参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同时,**区还有丰富的其他海洋资源,宜盐面积和地下卤水分布广,为我国重要的海盐和盐化工生产基地。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48.16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48.68亿元。
(三)通航水域交通流情况。**港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海域的主要的特点是风急、浅滩、避风条件差,受季风影响厉害。由于黄河常年冲刷的原因,辖区岸线水深变化很大。港口主要围绕胜利油田海洋石油生产服务,常年在**港固定作业的船舶有50余艘,主要以1000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为主;船舶种类主要是拖轮、交通艇和货船;围绕油田海洋生产服务的船舶进出港频繁,航程短,一般不超过20海里。自2000年以来,辖区船舶进出港艘次为88188艘次,进出港货物吞吐量为350万吨。
(四)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等情况。**辖区内有大型海洋石油生产企业胜利油田,因此,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在**市及附近海域星罗棋布。如胜利油田海洋安全作业区内(a、38°15′20″,118°45′15″;b、38°14′43″,118°52′42″;c、38°06′03″,118°58′28″;d、38°08′09″,118°53′20″;e、38°08′42″,118°50′13″; f、38°08′20″,118°45′15″),分布各类平台98座(见附图),其中综合固定平台2座、移动平台3座、其余为固定采油平台。固定平台之间通过输油管线和海底电缆相连接,分布密度大,成树枝状分布。所有单井平台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通过海底输油管线汇集到综合平台,经初步油气处理,再通过管线汇总到岸上集输站。部分单井没有铺设海管的,主要依靠原油运输船舶运送至**港原油码头。
(五)通航水域发生交通事故情况。自2000年以来,**辖区内共发生各类事故38起,其中:碰撞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6%;搁浅7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8%;触礁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触损1起,占事故总起数的3%;火灾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风灾18起,占事故总起数的47%;自沉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
二、**市海洋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
(一)初步形成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新体制。目前**市海洋气象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市气象台与各县区气象局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政府办公网等手段传到各级政府、海洋渔业局、海事处等决策职能部门,各决策职能部门依据各自管理职能将灾害性天气信息通过各自的发布系统逐级传给渔民、海洋作业人员及沿海周围的作业人员,收到灾害信息的人员按要求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尽量减低灾害损失和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二)部门内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流程。针对目前海水养殖与捕捞、石油开采、石油运输、海洋货运和客运、沿海旅游等生产活动日益加剧,海洋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其影响越来越明显的实际,为了保障海洋生产安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基本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流程,每天发布海洋天气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及时发布海洋灾害性天
气预报(大风警报、风暴潮预报、大雾预报、台风预报等)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等预报产品。这些预报产品通过不同服务方式(传真、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电话“12121” 等)进行发布。
(三)气象服务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得到及时传播。
第一种:逐级下发的方式。将气象信息向下级单位逐级下发。如:市海洋部门—县区海洋部门—海防
站(船监站等)--渔村—渔船队—渔民。
第二种:短信群发方式。通过短信群发软件发到各条渔船。
第三种:电话方式。渔业局收到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信息时,通过手机联系的方式,及时将天气信息传达到到各个滩涂承包大户。
第四种:大喇叭广播方式。在各个港口通过大喇叭向港口停靠般只进行广播。
第五种:对讲机方式(甚高频电话)。每个渔般队,都能够通过对讲机的方式互通气象信息。
第六种:定位手机方式。**市海洋渔业部门按照省海洋渔业局的要求,在各级船监站均建立了“海洋与渔业救援系统”。各渔船用户配备了具有“sos”求救功能和卫星定位功能的cdma手机(目前辖区内1200多艘渔船,已有1178艘渔船配备,价格800-3000元不等),能够通过“海洋与渔业救援系统”及时得到天气信息,同时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时可通过“sos”求救功能报警。各级部门的“海洋与渔业救援系统”能够准确的实现各渔船的卫星定位,以确定其是否按照要求返航或采取避险行动,为实施海洋救援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三、目前**市海洋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部门联动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虽然目前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部门间也相互签订了合作协议,但确实落到实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信息资料的实时共享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的4个验潮站和7个自动气象站的资料未与我部门实时共享,海洋渔业部门对渔船的实时监控数据和滩涂养殖的相关资料也未与我部门共享等。
(二)灾害性预警信息的海上传播仍然存在瓶颈问题。虽然网络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需要铺设线缆和架设传输基站,在海洋铺设线缆和架设传输基站成本高、难度大,因此灾害性预警信息的海上传播仍然存在瓶颈,目前**市灾害性预警信息的海上传播有效距离仅在50公里以内,即使通过船用对讲机相互转播也在100公里左右。目前海事卫星电话可解决瓶颈问题,但成本过大且不易普及。
(三)海洋气象观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气象部门在**市沿海仅建设了8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个风能观测塔,加上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的4个验潮站和7个自动气象站,相对于满足**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的海洋气象观测就显得捉襟见肘,既不能完全得到**市海洋实况气象资料。也不能准确描述**市海洋区域内天气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更不能对海洋天气预报进行订正检验。
(四)海洋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我部门所做的海洋天气预报,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等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海上运输、海上捕捞、石油生产和滩涂养殖等特殊需求制作个性预报,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四、打造山东特色海洋气象服务品牌的建议
我省海岸线长达3121公里,滩涂面积322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岛299个,多种海洋空间资源、产量在全国首屈一指。丰富的海洋资源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台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对沿海地区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了解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根据需求建设山东海洋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及时、有效的提供针对性的海洋天气预警预报服务,减少海洋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着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海洋气象服务品牌。
(一)进一步了解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不同部门对海洋气象服务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海洋区域内的近海海上运输和海上捕捞,对海上短期临近的大风预报非常关心、也非常重视,但对温度、湿度的预报和中长期预报却要求较低;而海上石油生产却非常重视短时临近预报(近海油运)和3-5天的中期预报(安排调度生产,特别是海底电缆铺设),关注的预报要素是大风及其产生的涌浪,原先我们认为其肯定关注海雾情况,但因其船舶均有导航设备,有无海雾对其生产影响不大,所以必须认真细致的了解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对我们提出的新需求,以需求为牵引, 带动和促进海洋气象服务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立体海洋气象探测体系。根据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和制作精细化海洋气象服务的要求,以中国气象局下达的环渤海及其临近海域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和省政府安排的烟大航线自动气象观测建设项目为基础,科学规划地面近海岸和海岛自动气象站、气象浮标站、验潮站、地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移动气象观测站等观测项目的建设,构成立体海洋气象探测体系。同时建立安全、快捷的观测信息采集、处理及传输系统。为做好海洋气象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三)提高海洋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建立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平台。充分发挥已建海洋气象台的科技带头作用,通过发展海洋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完善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海雾中尺度模式,利用立体海洋气象探测体系获取的观测事实,探索近海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机制和天气系统演变的精细化过程,提高海洋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建立适合发展要求的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平台。
(四)提升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的发布能力,建立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发布和救援服务平台。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市各海洋管理部门的海上通讯能力较弱,远远满足不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应加强与山东海事局的合作,全面推广应用石岛海洋天气警报系统,提升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的发布能力,共同搭建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发布和救援服务平台,为海上航运、渔业生产安全提供优质、便捷的气象服务。
(五)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做好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气象服务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是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根本,我们必须将此项工作抓好、抓实,做到有制度、有落实、有成效,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决策职能和部门的管理职能,动员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及时快速的传播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产品,最大限度地利用气象资源、减少和降低灾害损失,促进我是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市气象局工作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市气象局的各项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尤其是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直位居全省前三名(其中7年列第一名)和业务知识竞赛连续5年获得团体第一名十分不易,在本次调研中除全省共性的做法外,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在探测环境保护方面,做到了探测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和谐统一。
(二)一流台站建设起步早、标准高,目前全部基本达到一流台站标准,且无任何欠账。
(三)学习型部门建设成效突出,带动了人员队伍素质提高、基础业务的稳定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四)初步建立了装备保障制度,特别是广饶县气象局每月两次对区域自动站实施定期维护、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了仪器设备的可靠运行。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篇2
1 调研活动的形式
根据山西省气象局的安排, 调研活动分三个组:“晋中市、运城市、临汾市” (第一组) 、“吕梁市、长治市、晋城市” (第二组) 、“太原市、忻州市、大同市” (第三组) 进行。
2 调研活动的收获
2.1 特色农业遍地开花
特色农业遍地开花8个字概括了目前山西农业生产的现状。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 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针对山西农业小省、特色农产品大省的特征, 2010年, 山西省委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 为山西的特色农业发展找准了道路。2011年起山西省级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数量以每年2 000个的速度增加, 2014年达到8 000个, 占到建制村数量的28.36%, 全省形成了以专业村为引领、基地县为纽带, 按照“一关两山两盆地”形成以杂粮、马铃薯、蔬菜、水果、干果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布局[1,2]。其中, 蔬菜产业以实施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为重点, 在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晋中盆地、上党盆地、晋南盆地形成大规模、片区化的五大蔬菜产业区;水果产业以实施水果双增工程为重点, 形成了晋中盆地、晋南边山丘陵区、吕梁山南麓丘陵区三大水果产业带等。在三晋大地兴起了核桃村、花椒村、桑蚕村、葡萄村、辣椒村、大蒜村、西红柿村以及全国闻名的“红萝卜第一村”、“华夏板枣第一村”等多种多样的专业村[3,4,5,6,7,8,9]。
2.2 服务关键“三农”急需
气象与农业关系密切,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最为直接, 若发生气象灾害, 则将严重影响产量, 然而, 随着作物种类的不同, 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存在差异, 因此, 气象服务的关键期也随作物而异, 除做好通常的春季、“三夏”、秋收秋种等农事关键期以及重大天气转折期的气象预报服务外,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果业和保护地蔬菜产业中, 春季晚霜冻、夏季冰雹、秋季连阴雨以及低温寡照、降雪天气等也成为气象服务的关键期。以梨树产业为例, 正常年景下, 1.67hm2可获得33万元毛收入, 按照8万元投入计算, 可获得纯收入25万元, 平均每667m2可收入1万元, 即667m2梨树=0.67hm2玉米的经济收益, 然而若遭遇花期冻害则只有10多万元的毛收入, 除去成本基本无收入, 因此, 梨树开花期是气象服务的关键期之一, 果农急需此时的气象服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 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 农民生活生产安全更加受到“天灾”威胁, 农民急需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2.3 对照需求任重道远
在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传统的气象为农服务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需根据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要求, 向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等现代的气象为农业服务方向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 逐步实现向定量化评估服务延伸;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服务领域;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影响的监测评估, 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补充完善各类现代农业气象指标, 建立综合性、规范化、共享性的基础农业气象指标库[10]。总之, 要做好为农服务, 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4 调研活动后想到的
4.1 调研活动需常态化
弄清需求是做好服务的基础。多年前, 提起山西运城、临汾一带通常会联想到麦棉、苹果, 说起设施农业意味着种植以茄果类为主的反季节蔬菜, 这次调研获取到的信息让人眼前一亮, 大棚里除了普通蔬菜类外, 还有西瓜、香瓜、枣树、葡萄、樱桃以及莲菜等。收集信息、了解农需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交流、气象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也可以通过气象信息员的反馈等。气象部门相关业务系统的成功研发为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得力的基础保障, 若通过常态化的调研活动, 将各地的特色农业布局情况也建立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库, 并做到随时调研、反馈信息随时补充, 这样前提下的常规服务、专题服务、决策服务会更有针对性, 使服务产品能够真正成为政府科学决策依据,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2 科研成果需落地化
气象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三农”, 政府关注的对象是“三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气象部门对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了解较深入、某些方面还有比较科学实用的影响评价指标, 但现代农业出现的“三新”即:新品种、新农艺、新技术需要气象部门提供“三新”的气候适应性评估、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气候资源潜力评估、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等的实用技术, 建立全生产过程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库, 开展动态化、精细化的农业气象监测评价服务业务, 气象部门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 通过仔细研究真正解决现代农业之急需, 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为农服务的实践中, 充分发挥气象服务职能, 成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4.3 服务方式需联合化
目前, 各地已经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络、电话、大喇叭、电子显示屏 (多媒体电子显示屏) 、微信、微博以及信息员、信息栏等多种途径发布农事农情天气预报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要天气过程等, 或者至少可以保证决策用户、定制用户、种植大户能够顺利获取到以上气象信息。然而要服务好热色农业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需密切加强与涉农部门、涉农高校合作, 利用各自优势、各自专业特长, 多部门的联合攻关, 立足“一县的一业”, 依托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等, 深入触及“一村的一品”, 零距离跟踪, 真正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中体现科技服务的贡献。
4.4 气象为农服务努力的方向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新型农民迫切需要针对主要作物和区域优势农产品的生长发育和重要农事活动以及灾害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农用天气预报产品;迫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建立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的气象服务“直通车”模式, 让他们能够做到看天种地, 连年丰收。现代农业的需求就是气象为农服务努力的方向, 即:精细化、点对点、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姚继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助推山西农业转型升级[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24) :124-126.
[2]吕薇, 金辉, 郭军玲等.山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 2014, 42 (12) :1319-1322, 1348.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篇3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生产活动频繁,使得提高海洋气象服务水平显得十分迫切。传统海洋气象服务模式,信息获取效率低,存在滞后性,且信息有效性与准确性差,很多时候不能满足需求,加强改革创新势在必行。网络电子海图的出现为海洋气象服务改革创新提供了途径。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能更快速、更直观、更方便地获取海区气象信息,对确保船舶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该系统利用GIS技术,通过webadf和NET环境实现,能实现自动化、实时化海洋气象信息获取。该文将针对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展开研究。
关键词:网络电子海图 海洋气象 信息服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82-02
为提高海洋作业效率,确保海上航行安全,适应国内外海上海运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强对网络电子海图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能从选的System Electric Navigational Chart中显示所需的海区气象信息和来自导航感应器的位置信息,并基于ECDIS辅助航线规划和航线监控,确保航线安全性。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海洋气象信息获取效率低,信息准确性差,甚至存在一定误差,并不利于航线规划,不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因此,应积极加强对网络电子海图的利用,构建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为海洋经济发展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提高航运气象服务水平。
1 网络电子海图与海洋气象相关概念
1.1 网络电子海图
网络电子海图属于一种现代化技术,把信息技术、GIS技术、webadf技术、NET技术、数字式海图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在了一起,被誉为船舶导航革命性技术,是船舶导航和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不仅能提供航海相关各种信息,还能提供海区各类险情信息,对提高航海安全有很大帮助[1]。网络电子海图系统所提供的海图类型分为:矢量海图(Vector charts)和光栅扫描海图(Raster charts),海图信息以数据信息文件形式分类储存在数据库中,使用者可通过终端设备有选择性地进行数据查询、使用、显示、分析[2]。网络电子海图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以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s为基础,连接探测、定位、雷达等相关设备,综合反映船舶形式状态,为船舶信息查询、航海记录、量算提供专门工具,其功能性和应用优势是传统纸质海图所无法比拟的,已广泛应用于航海交通管理、船舶调度、渔业管理、海洋测量、港口管理、航洋工程等众多领域,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的核心技术手段,我国已经对外推出国际标准版和中国海区网络电子海图。
1.2 海洋气象
气象通常指风、云、雨、雪、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海洋气象则是受普通气象条件影响形成的海洋特有气象。例如,在风的影响下会形成洋流。当一定方向和强度的风在海面上吹过一段时间后,因摩擦力的作用,会使海水表面产生一种顺着风吹方向的流动,而这表面水分子的流动,又会带动下层水分子运动,产生水流。此外,还有因天体引潮力作用引起的潮汐现象等[3]。通过有效的海洋气象观测手段与技术,便能获取到海风力等级、风浪等级、大气压力、潮汐等相关信息。海洋气象信息对船舶航行,海上作业,海洋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关系国计民生,是相关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海洋气象观测系统会根据流体物理和运动特性,产生大量观测数据,实现海洋气象信息数值化,并精细化、准确化预测海洋天气状态,产生海量数据与图片,为海洋产业与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参考,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规避海洋灾害。
2 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海洋气息信息对海上作业、海洋开发、船舶航行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过强风压可能导致船舶偏移,危机航行安全,诱发搁浅、触礁等事故。而海洋大气压力变化、温湿度变化可能会对船舶上相关电子设备工作状态造成影响,导致相关设备老化、失灵、损坏,所以海洋产业相关人员对海洋气息最为关心,可见提高海洋气象监测水平的重要意义。随着海洋产业的高速发展,加之近些年极端海洋天气的频发,海洋产业对海洋气象预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海洋气象监测水平势在必行[4]。传统技术条件下,获取海洋气象信息,主要通过NAVTEX等渠道,信息形式主要是静态图像和气象文字信息,而这些信息数据不包括物理属性,也无法通过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已逐渐不能满足海洋产业发展对海洋气象服务的要求。而网络电子海图为海洋气象观测改革创新创造了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切实有效提高了海洋气象服务水平,提升了海洋气象观测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直观性,构建了一种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模式。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都在开发该系统。系统设计以ETN为基础,采用GRIB编码解析与标识方式,提供清晰图形化、可视化信息。信息获取方式可通过Email和WEB等方式,从GFS系统中获取,系统采用统一显示标准和标识,能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能清晰显示风、气压等级信息[5]。从整体设计结构来看,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根据总体数据处理流程,具体可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气象数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户模块、叠加显示模块。这种模块化设计模式,能有效降低设计难度和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可靠性,使系统的设计、维护、测试更加简易。用户模块从气象数据模块中获取信息,由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与读取,产生GRIB文件数据和图形化数据,由叠加显示模块对数据进行EIN扫描与显示,呈现可视画面。用户模块的设计要对UI控制进行考虑,考虑到控制信息的接受、响应、处理,如:GRIB文件数据的记录选择、发送控制信息、反馈信息获取等方面。另外,由于数据处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必须作为设计重点。数据处理模块要协调其他模块,负责用户模块控制信息,处理GRIB文件数据,协调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输出。叠加显示模块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电子海图的叠加问题,确保处理后的信息能够以可视化、图形化形式呈现给用户,正确显示等压线、风速等相关信息。系统操作平台应为WINDOW或linux,使用wxWIDGETS数据库提供的API函数,基于WTL环境进行开发。目前较为成熟的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如:AIS-ECDIS、AIS VDR ECDIS等,其功能都已十分完善,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3 结语
当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海洋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为降低海洋灾害对海洋产业的影响,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建设,应积极提高海洋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因此,应积极加强对网络电子海图的利用,构建新型海洋气象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渐道.基于Web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9.
[2]李成金.电子海图的交互设计与水文气象数据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马小方.构筑于AIS-ECDIS技术集成的海上安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海事大学,2004.
[4]赖剑菲.海洋水文气象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
气象局服务调研报告 篇4
一、基本情况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是中国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是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方城县总面积2542km2,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境内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1/3,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日照时数1980.2h,年平均降水量815.7mm,无霜期224d,适宜农作物生长和禽畜养殖。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和生猪养殖是方城县四大主导产业,黄金梨、小杂果、裕丹参是方城县三大特色产业。近两年所做的工作:
(1)强调“多站合一”、“多员合一”,与涉灾、涉农部门共建、共 享、共用信息站和信息员队伍,注重发挥信息站和信息员效益。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延伸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充分利用乡(镇)、村社领导为责任人的基层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应用气象信息员平台,实现对气象信息员的实时监控及考核,更好地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
(2)建立健全与水利、国土、民政等涉灾部分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从“消息树”向“发令枪”转变。推动县、乡政府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纳入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3)针对方城县券桥镇马庄村互助光荣合作社的为辣椒种植基地开展直通式精细化气象服务。在券桥镇原有的多要素自动区域站基础上,加建农业实景监测系统和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建设新型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建立农业气象试验站,推动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
(4)制订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指标、标准和规范,规范服务产品用语、格式和内容;建设小气候观测站,完成特色农业气候区划以及特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制作发布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预报等服务产品。与农业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农情、灾情、墒情联合调查制度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会商制度。
二、方城县气象为农服务调研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专业气象服务信息需求性、紧密性、覆盖性、多样性和便携性达到了90%。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手机短信,电话、广播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对于气象部门建设的气象预警大喇叭和气象预警显示屏,在推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在乡镇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在气象知识宣传普及方面,农民朋友们迫切需要种植新产品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大多数农民朋友反映,人工增雨对缓解当地旱情作用很大, 还希望气象部门多提供农业气象科技和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服务。我们认为农村发展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
近几年来,气象为农服务一直是方城县气象局的工作重点,为有针对性的做好特色农产品的服务工作,组织服务人员,开展为农服务调研工作,联合县农业局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调查。服务人员通过与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座谈、走村串户与重点服务对象交谈,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与农民交流等方式,围绕目前方城农业发展现状、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气象防灾减灾等问题,了解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针对性地提供气象服务。但在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局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电话、电视天气预报、传真、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方式对外发布气象服务预报、预警信息,但整体覆盖面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需求。应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完善气象应急保障机制,加快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2)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滞后。目前,各乡镇(街道)成立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形成县—乡—村直通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播渠道。确定了各乡镇分管气象工作领导、气象信息服务站站长(协理员)、信息员,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离标准差距较大,人员、装备、办公设备、场地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渴望获得气象科技知识,希望气象部门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农民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农业信息化等实用技术和农经信息的应用能力,由于经费缺乏保障,信息员队伍壮大以及培训工作暂缓,信息员不明确自己的职责,传递信息、解释应用等工作无法进行,而我们也得不到相应的反馈信息。
三、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建立农业气象试验站,推动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对其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六个一”基本能力建设,实现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1)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任务在政府主导下,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应用为抓手,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联动响应能力。完善方城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能,整合多灾种监测预警信息和多部门发布渠道资源,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对县、乡政府及相关单位、气象信息员全覆盖。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党政领导手机短信、专题材料直报和紧急情况下电话叫应服务机制。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制定并完善重点乡村、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明确预警信息接收人及其接收到预警信息后的应急处置流程。
(2)优化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农村气象信息。建设农村有线广播农网信息与农业气象实时播发系统,升级改造气象警报发射系统,通过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终端将站点的实况数据、多种预报产品、预警信息及服务产品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及时准确的发送至发布设备。在农业生产基地、村委会及合作社安装电子显示屏;与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运营商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与电视、广播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即时插播制度。建立县、镇、村信息传递机制,将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成员、气象信息员纳入免费气象信息手机短信用户,建立县、乡、村各级气象灾害防御人员动态库。气象信息员通过手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向村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3)推进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把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纳入当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内组织2-3次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农村、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发放两卡,创建气象科普示范村。与组织部门合作,至少开展1次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
县局公共气象服务调研建议 篇5
一、基本情况
作为县一级气象部门来说,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是“三农”。各县局对此都作了积极探索。从三个县局情况看:
(一)为农业服务正普遍受到
高度重视。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加强为农业的服务意识比较强。三个县局均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面向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包括电台、电视台、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发布渠道。
(二)为农业服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是局限于大众农业泛泛服务,而是紧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为农业服务的思路和做法。如**市气象局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为满足**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始终坚持“公众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的服务理念,以提高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强监测能力为手段,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业和农民。
(三)为农业服务讲究特色。**市盐业发达,县局针对盐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盐务局合作,开通了盐业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此平台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时效性新等特点,服务内容包括了最新气象预报、临近和短时的气象预报、降水的定时和定量预报、蒸发量预报和实况等。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广大盐业生产用户尝到了气象信息的甜头,受到了盐业用户的青睐。
(四)基层台站为全省“四个特色气象服务品牌”探索了路子。怎么样打造为果品蔬菜的特色气象服务品牌,**局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掌握大棚内外影响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的差异性,及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棚内小气候做出准确地判断,**县局选择在蔬菜科技示范园的大棚内建立了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为:气温、地温、湿度、辐射。并将观测气象信息在中国**蔬菜网和**农业信息网向公众发布。
(五)为农业服务讲究贴心农民。**针对果品的服务、**针对沿海养殖的服务、**针对蔬菜的服务,都做到了贴心贴近农民,深受农民的欢迎。特别是**局依托“**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收集的温、压、湿、光照等气象要素数据及制作的大棚蔬菜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气象网站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菜农提供服务,受到菜农好评。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预报到每个乡镇的精细化电视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农事与建议等内容,使预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六)为农业服务科技含量增加。**与无锡大气科研所、潍坊市气象局联合开发 “**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在蔬菜大棚安装自动气象站,获取蔬菜大棚的温度、湿度、地温、日辐射等气象要素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外部环境气象条件对温室气象条件的影响规律,建立外部环境气象条件与棚内气象条件的联系。同时建立蔬菜生长条件数据库。收集不同蔬菜品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条件资料,包括蔬菜种类、蔬菜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利用大棚内外气象条件的联系,输入最新的天气预报结论,得出大棚内气象要素的预报信息,通过12121、手机短信等渠道为菜农及时提供服务。
(七)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仍是传播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三个县局都建立了延伸到农村的手机信息库,通过短信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建立的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除发布气象信息外,还多次为市委、市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先后为纪委、宣传部、绿博会组委会、公安、工商、民政、物价、消防等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业已成为推介**气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县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人才不能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人才匮乏,人才老化的现象,人员队伍素质还需加强,特别是既善管理又懂业务的人才匮乏。特别是既懂大气科学又懂气象服务的人才几乎没有。
(二)预报预测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准确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气象信息发布的渠道不够畅通,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手段不先进,信息传输主要靠电话、手机短信等。怎么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个大事。
(四)单位存在着收入不合法、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防雷审批、技术服务、防雷市场没有彻底分开的现象,县级气象部门只有防雷技术机构,但是没有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银行账户,审批收入有的是气象主管机构收取,有的是所属企业收取,这些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许多地方纪律检查部门对此质疑,给单位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五)职工收入和福利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许多单位的事业人员在企业里领取劳动报酬,部门制定的绩效工资不规范,没有强硬的执行依据,况且全省内部差距很大,存在着相互攀比现象。今年各级地方政府规范津贴补贴,气象部门暂缓执行,对离退人员收入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的了的稳定。
(六)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气象局地理位置已经被周围建筑物包围,地方对城市建设十分重视,地方党委政府为了地方利益,建议气象部门迁站,而气象部门难以抗拒。对此应研究对策。
(七)气象部门实行双重财务体制,但地方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不及时,不准确,并且科技服务收入不稳定,因此,造成执行预算、决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上半年没有钱办事,下半年花钱困难。
(八)精细化预报水平达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气象服务的能力。设施农业气象成果不多,完善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依然沿用大田农业气象的理论体系,因而缺乏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对农业、农村工作不了解,预报产品和服务缺乏更好的针对性。
(九)基层台站人员编制少,但业务工作量越来越大,不得不编制外用工。而编外用工又存在新的隐患。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政治、经济待遇与地方部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省委文件规定一线科级干部主要负责人在基层工作每满5年,按非领导职务晋升两级工资,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住房等相关待遇;职工从事气象工作几十年,技术职务仍然还是初级职称,不利于调动一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省局有专门人员和机构研究公共气象服务问题,特别要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县局为农业的公共气象服务相关问题,比如:加强设施农业的气象条件研究工作,建立起一套现代农业气象理论体系,从而确保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准确性;还要重视气象部门到底能给农民什么样的预报产品。山东是农业大省,如果认真重视,定能作出大文章。
(二)省局要下大气力研究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怎么样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民手中。省局列的课题一定要面向基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不要单求“大和洋”,更不能为了发表文章和评职称。
(三)加强对下指导,尤其要加强实实在在的指导。省局业务管理人员水平高,但对基层工作不是真正熟悉,建议多派业务人员,特别是研究人员深入到县局,帮助工作。县局非常欢迎这样的人员。
(四)建议建立省台、市台预报员下乡制度,让预报员真正了解农业和农民需要,这样做出的预报才有针对性。现在的预报员都缺这一课。
(五)建议职称评审多照顾基层,基层业务服务人员要以工作业绩为标准,不能侧重强调文章。基层业务人员理论水平没法和省局比,但他们是一线直接为农村和经济部门服务的人员。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篇6
务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如何进一步发挥民盟优势,利用民盟资源,调动广大盟员积极性,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建设新农村,民盟调研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必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一定要按照统一战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市民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统战工作精神,及时部署实施,充分发挥了民盟人才智力优势、科技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智力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一是积极提交提案。2005年以来共向市政协提交42篇有关农业或农村工作的提案,并被市政协采纳。2005年以来提交市政协提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关于发展和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20008年 9月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专题督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建议》这份提案,《**日报》2008年10月10日以《让林改继续走在前头……》报道了此信息。盟市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等3篇提案获市政协2005—2008优秀提案奖。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近年来**民盟共组织开展了有关涉农方面专题调研近10项,如《关于加强我省农村医疗队伍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推进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福建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报告》、《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关于我省山垅田低产改造的若干意见和建议》等。其中《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福建粮食安全问题调研报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等三篇调研论文在第三、四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上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问题的研究》还获2008年**市“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三是积极反映有关农村农业方面的社情民意。2005年以来盟市委会有6篇信息被盟中央和盟省委采用,曾获得福建省民盟组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组织二、三等奖。
2、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民盟特色,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民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盟员结合本职工作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我们注意准确定位,选好切入点,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多做中间服务和拾遗补缺的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意发挥民盟优势、突出党派特色。通过深入开展“为党增光
辉,为盟添光彩”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工作。**民盟每年都组织盟员开展了以智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医疗下乡”三下乡活动,先后赴永安大湖镇、永安畲族青水乡、梅列区台溪村、沙县夏茂镇、尤溪县洋中乡桂峰村、三元区蕉坑村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累计达数十场次,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
3、发动广大盟员开展爱心捐助,真心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盟市委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服务进农村活动,受益农民群众上千人。为贫困村捐赠科技书籍500余册、书写春联近1000余幅;发放农业资料和疾病防控书籍和宣传材料近1000份;开展水产、农产品栽培、科普知识、讲座20多场次。每年不定期地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近3000元。广大盟员积极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赈灾捐款和“两节”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达30000余元。盟市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了盟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盟的影响,得到了受助群众的好评。
尽管市民盟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民盟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危机。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农村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深,认为只需搞一些活动、抓一下教育、稳定一下人心就可以,农村改革发展了解和参与一下就够了。二是由于基层组织外部工作环境较差、干部兼职过多等主客观因素,服务经济无有效载体。三是部分盟员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民盟工作关系不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面对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创新意识不强,使得服务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2、服务农民缺乏有效途径。一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还需要树立科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意识,找准影响和制约民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办法,使民盟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重点突破,并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服务手段单一。对农民急需的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缺乏实质性的帮扶措施,影响大、生命力强的品牌工作不多;三是服务机制僵化。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够,整合资源能力不强,社会化的服务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3、组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对民盟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服务“三农”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区位联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和支持盟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在发挥盟员作用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够多,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农村改革实践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期待。
三、对策与思考
如何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寻求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推进民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实效,确实还有不少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用心策划,狠抓落实的。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等,按照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寻求新的对策,着力解决民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工作。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始终保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勇气,自觉做到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谋划和部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依据,检验和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标准,努力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相对齐备的优势,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实现。要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文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交叉,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二是加强工作指导,明确重点,理顺思路,利用并发挥已有的工作网络,进一步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咨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3、统筹好理论政策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推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总结历史和现实中为“三农”工作服务的成绩和经验,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转化为经常之举、普遍之举,并不断加以完善。要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创建新载体,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最容易见实效的事做起;要高起点、多视角、多类型、多模式、有特色地制定分期实施的方案;要从农民最有积极性,基层干部最主动,主客观条件也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始,设置试点,培植典型,探索经验,取得可靠阶段性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不断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引向深入。
(二)发挥优势,增强合力,找准服务农村的着力点、切入点
中央、省、市委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有效模式,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民盟工作的强大动力,找准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切入点,破解难题,谋划新举措,推进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果。团结广大盟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参与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村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发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界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引导盟员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发展能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新型农民等事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搞实地调查,多做深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帮助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舆论宣传,使广大盟员充分认识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要更好地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盟员立足本行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为新农村建设谋务实之策,拓发展之路。要为盟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支持、帮助盟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事业也获得应有的发展。
3、发挥民盟优势,群策群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相当部分盟员本身处于农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广大盟员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协调、投资推介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如推广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投资项目、组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活动、发送农业实用科技资料。二是发挥广泛性和包容性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全面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三是发挥盟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地区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是民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成本过大、农民增收乏力、村财薄弱,农村教育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民主自治,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民盟服务新农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村级班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村级“两委”主要干部与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为人品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带领致富能力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功能、农村党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有所弱化,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有所抬头的,制约着农民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等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盟可以在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民族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村班子建设,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改善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二是支持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使农民群众逐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努力在文化教育、政策宣传、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以 “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联动活动。五是推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闽台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台胞和海外华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六是积极倡导、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重视改革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民文化、技能素质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根本要从农村教育改革入手,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训劳力就业技能是当务之急。”教育制度设计不公平,农民教育权利受侵害,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改革扭转这一不合理状况。要整合统一战线教育资源,着眼于服务农民成才增收,着眼于培训新型农民,着眼于增强村民法制意识,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努力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是加强调研,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二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于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积极有效引导以到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主的多形式就近就业创业活动。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立足我市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效推动包装储运、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商贸、运输、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切实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介绍和宣传用工信息,及时把劳动力市场的新情况提供给农民工,让农民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
5、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助联动活动,带动农村产业延伸提升。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农业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力度。协助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创新,通过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农业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我市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村帮扶结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打造工业、农业双赢的态势,实现以工补农、富农目标。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品牌等优势,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对农产品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带动当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6、重视农村医疗改革,满足农村居民的防保和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虽是全国性的难题,但在农村更加突出。乡镇卫生院已处于无力经营,设备短缺,医务人员外流,难以为继,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制度农村覆盖面太小,“小病看不起,大病拖着等死”,农民深感医疗卫生负担沉重。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下基层帮扶,帮助基层开展人员、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着重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理论及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既少花钱又能看病。
渤海海洋环境状况及保护建议 篇7
1.1 自然地理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渤海海域面积约7.8万km2,大陆海岸线长2 796km;平均水深18 m,最大水深85m,水深在20m以下的海域面积占50%以上;拥有海岛41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30个、无居民海岛380个。
渤海三面环陆,东面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是个瓶颈式的半封闭内海。由于封闭性强,渤海海水交换周期较长,水体更新90%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导致渤海自净能力差、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环渤海有辽河、海河、滦河、黄河等50多条河流入海,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功能。环渤海流域汇水区面积约50万km2,环渤海地区和渤海广阔流域的发展也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和生境破坏压力。
1.2 社会经济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海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3个城市群,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目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密度为全国的4.7倍,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值的3.4倍,高速公路密度为全国的3.1倍,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
2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和污染事故频发,海洋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2.1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近岸海域水质污染面积显著增加,重污染海域范围扩大。未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由2001年的1.9万km2增加至2014年的3.8万km2;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几乎已扩展到除辽东湾东岸以外的全部近岸海域,面积达9 520km2,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2%,是2006年同期的2.1倍、2001年同期的4.57倍;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局部超标。2013年渤海近岸海域80%以上监测站位的沉积物各监测要素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局部海域重金属、多氯联苯、石油类等污染物含量劣于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近年来渤海湾沉积物的石油类、多氯联苯含量增长趋势明显[1,2,3]。
2.2 海洋生态系统状况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2004年以来,渤海河口、海湾等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双台子河口、滦河口-北戴河口、黄河口等渤海三大河口区生态系统主要为亚健康状态,锦州湾和莱州湾生态系统主要为不健康状态,渤海湾以亚健康状态为主。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受高强度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环渤海地区近岸和近海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地出现破坏退化。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双台子河口湿地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60%以上;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量减少,滦河口-北戴河海域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下降趋势明显,东营广饶沙蚕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沙蚕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渤海渔业资源捕捞压力不断增加,渔获量呈下降趋势[1,2,3]。
2.3 海洋灾害和突发事件状况
渤海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开发和海洋石油运输量逐年增大,溢油事故风险加大。2006年至今渤海共发生132起不同规模的溢油事件,其中2006年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和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均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渤海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2006—2014年期间年均发生赤潮8.6次,年均累计发生面积达2 342km2。近年来,微微藻褐潮、外来物种入侵、水母等新型海洋生态灾害逐渐显现,开始引起社会关注。秦皇岛近岸海域连续6年发生微微藻褐潮,2012年单次褐潮最大面积达3 400km2、持续时间为1~2个月[1,2,3]。
3 渤海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沿海高强度开发是根本原因
据统计,1978—2012年环渤海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区域GDP总量由829.2亿元增长至132 075.7亿元,占全国GDP的比例由22.7%增长至25.4%,GDP总规模已相当于长三角的1.31倍和珠三角的3.02倍。在仅占全国总面积5.43%的区域内,集中分布全国总人口的18.3%和GDP的25.4%,密度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和4.7倍,水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10.1%、29.9%、26.9%和29.7%[4]。
环渤海地区围填海等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强度较大,近10年来环渤海三省一市年均批准填海造地约53km2,自然岸线年均丧失40km余,2011年自然岸线保有率已萎缩至26.7%。
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特征。2012年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部门所占比重为75.5%,由此产生的大部分污染排放和资源需求被转移至海洋,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工业向沿海聚集使污染风险加剧,如每年进出环渤海各港口的船舶达66万艘次,将导致渤海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增大[5]。
3.2 陆源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陆源污染为主、流域污染为主”,80%以上的海洋环境污染来自于陆源,而80%以上的陆源污染来自于河流入海排放。大量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导致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6]。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2009—2014年渤海入海河流劣五类水质断面平均比例为67.8%,主要河流的年均入海污染物总量为94.5万t,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7]。
2010年以来监测结果显示,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监测的134个陆源入海直排口超标排放比例均在70%以上。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的年均比例分别为86%和34%。排污口污水及邻近海域环境中普遍检出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有机氯农药类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8]。
3.3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洋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体制机制不健全,对沿海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缺乏顶层设计;市场调节和经济杠杆作用发挥不足,对海洋资源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海域资源配置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形成,沿海地方政府海洋环保责任落实考核制度尚不完善,海洋资源环境违法成本低,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利益、体现公众意愿的制度尚未有效建立。
4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4.1 实施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4.1.1 加强沿海发展规划布局的宏观调控
充分考虑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沿海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进一步优化调整临海产业结构,推进沿海经济绿色发展。完善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性作用,划定海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控制和规范各类用海行为。
4.1.2 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推广渤海海洋生态红线管理经验,在全国范围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对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敏感区和脆弱区实施严格分类管控,坚持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从严控制红线区开发利用活动。
4.1.3 建立实施区域限批制度
提高沿海地区环境准入门槛,针对海洋资源环境超载、海洋生态红线区、生态破坏严重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区域,实施区域涉海建设项目限批制度,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和生态修复以外的涉海工程建设项目。
4.2 严格控制陆源污染
4.2.1 依法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按照以海定陆、海陆联动的原则,实施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纳入国家减排体系。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重点海湾海域,实施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双控”制度。
4.2.2 实施流域海域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河长制”等制度,实施陆海统筹的上下游、陆海间断面考核机制,实施流域海域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入海河流污染防治,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级分解细化。
4.2.3 建立污染物排海许可制度
建立完善污染物排海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加大入海排污口监督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取缔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
4.3 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
4.3.1 严格控制围填海及岸线开发利用
实施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执行围填海禁填限填要求,禁止在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区域实施围填海,对存在“围而不填、填而不建”的区域暂停受理围填海申请。
4.3.2 完善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健全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产权登记制度,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的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细化围填海海域使用金征收类型、方式和标准。
4.3.3 提高海洋资源使用效率
健全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改进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市场对海洋资源的配置调控,逐步减少海洋资源行政配置。实施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管理,加快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总量控制制度。执行闲置用海收回处置制度。
4.4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4.4.1 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机制
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各类发展规划,以区域生态治理推进跨部门、跨行政区的陆海统筹和协调合作,探索“流域-河口-海湾”等综合修复新模式,紧紧围绕湿地、岸滩、海湾、海岛等4类典型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恢复渤海受损海洋生态系统。
4.4.2 建立实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
依托陆地征收的排污费用、海域使用金等渠道,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提高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资金比例,加大对海洋保护区、红线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流域对海域、开发海域对保护海域以及沿海地区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等方式,引导生态受益地区对海洋保护地区的补偿。
4.5 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
4.5.1 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建设。加快制定《海洋基本法》,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推进渤海保护等区域立法,鼓励沿海各地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4.5.2 建立部门间、地区间的统筹协调机制
坚持以海定陆、海陆联动,建立由海洋部门牵头、各涉海部门参与的海洋污染治理和资源开发的综合管理模式。强化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在京津冀区域设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合作的议事机制,建立数据共享、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制度,形成解决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合力。
4.5.3 实施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
建立实施面向沿海各级政府的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政绩考核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设定海洋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并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违法违规、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惩处。
4.5.4 建立实施海洋督察制度
建立实施覆盖沿海各地区、海洋全系统的海洋督察工作机制,在海域使用、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等重点领域,对各级海洋部门和海洋执法队伍依法履行行政管理及执法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追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
摘要:文章分析渤海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提出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陆源污染、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等保护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生态文明,陆海统筹,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2—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Z].2003-2015.
[2]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08、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Z].2009、2010.
[3]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10、2014年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Z].2011、2015.
[4]姜旭朝,方建禹.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3):103-107.
[5]王书明,周艳,李岩.渤海污染及其治理研究回顾[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7-31.
[6]中国科学院学部.环渤海陆域和近岸海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调查与控制对策[J].院士与学部,2010,25(3):305-306.
[7]张顺峰,于洪军,徐兴永,等.环渤海区域近海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7):71-75.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海洋与气象学06-03
海洋水文气象数据管理06-24
海洋资源状况09-10
后勤服务中心工作职责(气象局)09-02
气象信息服务07-21
气象服务11-14
公众气象服务10-18
气象服务“三农”05-19
专业气象服务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