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服务(共12篇)
气象预报服务 篇1
近年来, 娄底市气象部门不断增强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防灾减灾效果显著,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作用, 气象科技服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气象事业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互联网普及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不断促进气象科技服务方法和措施的创新与变化。为适应转型跨越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水平, 必须不断创新气象科技服务措施, 创造必要的条件优化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环境[1,2,3]。为此, 笔者主要针对娄底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重点阐述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 并对气象科技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旨在进一步提高娄底气象科技服务的综合能力。
1 气象科技服务对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作用
1.1 促进了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搭建
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构建完善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4,5,6]。近年来, 娄底市一直致力于扩大气象服务工作范围, 大力建设各种可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基础设施, 不断壮大气象科技服务队伍。不仅构建了以报纸、电视、手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 而且大力优化各种气象科技服务的方式和措施, 重点开展3G手机掌上平台、多媒体气象信息直通等工程, 全面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服务体系。
手机短信和96121信箱在推动娄底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 加强与通信公司的战略合作有效推动了气象工作的开展。娄底市气象部门基于短信的特点制作了具体的天气预警, 制定了有效的气象科技服务措施。再如96121信箱工程, 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台、电视、报纸、公交车身广告, 深入乡村钉墙体广告牌、电线杆广告牌, 还走街串巷、走村入户发送 宣传袋 , 深入城乡 宣传96121。有投入就有回报, 96121拨打率直线飙升, 与历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2%。气象业务是基础, 准确、可靠的预报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是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96121为主打产品, 手机短息为依托, 在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同时, 娄底市气象部门与通信商构建了良好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 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 提高了各种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推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1.2 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长效增长, 需不断扩大气象科技服务的工作范围。娄底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农村气象科技服务, 因此, 重点构建了以农民需求为核心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LED显示屏、手机短信预警、收音机、网络, 遍布乡村的自动站等服务设施。娄底市的气象科技为农服务得到了很好发展, 农村气象服务体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农村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气象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 可促使气象部门加快气象服务产品的完善和更新, 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 使公共气象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7]。目前很多乡镇已与气象预测部门达成共识, 气象预测部门将具体的气象服务信息直接提供给各乡镇, 使公共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更强, 完善了气象信息多元化、精细化、全方位的服务, 体现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及时性、高效性、先进性和安全性。
1.3 提高了气象科技服务的预测水平
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 需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预测能力。公共气象服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 应针对本地区气象灾害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扩宽气象预测和预报范围, 拟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方案和措施,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业务, 科学发布气 象灾害预 警预报[8], 保证人们可 在第一时 间获得及 时有效的气象信息。
“三农”服务是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重点, 气象科技服务加强了与农业部门的合作, 二者联合开展服务效益反馈和灾情调查。推进了基层气象台站与当地农技站之间的合作, 加强乡村气象服务精细化产品开发, 建立了面向基层、面向农民、面向专业大户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提高了农业产量预报准确率, 延长了预报时效, 使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得到进一步减轻[9,10,11]。
2 气象科技服务未来发展展望
2.1 探索手机短信气象服务新途径
便捷、经济、人性化的气象手机短信服务, 为用户获取气象信息提供了更简捷、更便利的方式, 也是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加强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 推动气象科技服务, 必须加快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警报的传播速度, 扩大信息服务覆盖范围, 提高气象预测和预报的能力与质量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度, 气象部门要积极探索手机短信气象服务新途径, 不断丰富短信内容, 努力打造气象信息发布资源品牌, 对气象短信用户的实际天气需求进行调查统计, 做到精细化服务, 让气象短信更加贴近社会生活, 凸显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使民众能够更好的应用气象信息指导生产生活。
2.2 加强气象防雷服务
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依托政府的资金支持, 加强气象防雷服务宣传。根据国家和省际规定的相关政策, 定期定时开展气象知识宣传会, 普及各种防雷知识, 保证将各种防雷措施落实到位[12,13,14,15]。同时, 各县市还要加强与当地的工程建设部门、消防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安全沟通工作。进而明确防雷服务工作的责任, 杜绝出现职责混淆不清, 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进一步增强气象科技服务的水平和权威[7]。
夏季是娄底市雷雨高发的季节, 依据娄底市雷雨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雷电防范的设备装置, 积极布置好防雷服务工作。同时, 还要加强各种雷电专业服务人才的培训工作, 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雷电预警评估能力、积极推动夏季雷电防范预警工作的开展, 按照相关的规定、流程和处理办法, 构建全省雷电预测预报体系。
2.3 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以专业技术型为主的气象服务人才队伍是促进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专业性服务人才是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气象”、“人才强局”战略, 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成长机制。在重点学科和优先发展方向建立精干高效的创新团队;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 通过实践锻炼, 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通过资源共享、人员交流、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 形成更大规模的合作团队。
建立健全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的考核制度。将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 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制度, 对科学研究、业务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人员、团队实行分类管理, 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稳定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质量[16,17]。
3 结语
综上所述, 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是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的动力和基础。通过对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的详细阐述, 重点提出要积极探索手机短信气象服务新途径、加强气象防雷服务和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未来发展方向, 为提高娄底市气象科技服务的预测和预报能力, 完善气象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气象预报服务 篇2
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成功经验、存在不足及新形势下的.挑战进行了归纳,从公共气象服务和科学发展的角度论述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今后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及夯实基础、发展五大项目、实现四个转变的具体策略.
作 者:米天明 MI Tian-ming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4刊 名:陕西气象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年,卷(期):“”(2)分类号:P49关键词:公共气象 科学发展 战略
气象预报服务 篇3
关键词:气象预报服务;措施
一、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措施
就当前我国的气象预报的服务内容上来看,主要就是气象灾害性的天气预报,例如针对旱涝霜冻等自然灾害即将来临时进行的气象信息预报,通过预报以后,就可以针对这些不良的天气情况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有效的降低这些不良气象灾害给生活和农业带来的影响;服务的第二个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气象决策研究,针对性的做出一些解决气象灾害的手段,如抗旱防涝等。能够在灾害发生时采取及时的有效的应对措施,使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者就是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动态实时的进行气象监测,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为科学的进行种植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使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四,为相关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产量预报,在对不同的地区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使其全面了解本地区的中之特点,对合理安排生产意义重大;第五,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以利用人工的手段对天气进行影响,有效减低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如人工降雨、防冰雹等工作。
二、关于当今社会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分析
1农业生产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上,希望获得更加精准的气象信息,通过准确及时的掌握气象信息,就可以科学的安排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农民对于天气预报信息的渴求度更高,他们希望获得更加精细的气象服务信息,因此,必须进一步的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才能适应农民不断提高的气象服务要求。在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过程以及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存在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农民都希望获得该地区更为精准的气候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使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气象信息越是精准、细致,农民越能针对具体的天气情况进行农事活动科学种植。面对灾害发生时,农民就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找到有利的应对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当前的天气预报而言,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提高,比如在一些局部天气的预报上还不够精准,还有对于低温霜冻害方面的预报还未达到及时准确,因此,还应当进一步的提高其准确性。
2气象服务的能力需要加强。对于农业生产中所需的气象服务来看,不仅需要更加精准的农业为信息,而且还要从中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样一来农业生产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开展。面对即将发生的气象灾害,能够予以积极地应对。比如为农业生产提供的进行的人工降雨以及人工防雹等服务。研究显示,进行气象预报时,提供的只是将要发生的气象信息,但是却缺乏必要的解决办法与措施的预报。所以,对于气象部门来讲不但要加强天气预报的精准性与及时性,还要将必要的解决措施加以预报,这对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
三、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在对目前社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来看,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的提高,应当达到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积极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改进与加强。
1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气象信息预报的准确性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当今科學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信息预报的水平应该更加的精准与详细。这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的需求得到满足。对于气象部门而言在进行相应的工作时,更应当以科技为指导,积极利用现在的高科技,不断地将气象预报的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在一些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能够及时的做出预警与反应,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将气候监测系统与卫星遥感系统进行综合利用,实时监测,精准预报,确保预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而且还要根据地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由于气候因素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更应当将天气预报更加精细化。
2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新时代的进步,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更是遍地开花,但是对于气象预报而言,时效性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实现气象服务工作的持续向好的发展,就应当将当前这些先进的通讯设备很好的加以利用,对天气预报进行实时传播,确保时效性,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变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及时的获取起先信息,才能针对性的即及时做出准备。
3气象部门对于气象灾情要及时处理。气象灾情发生时,气象部门应当迅速做出反应,对即将出现反常天气状况进行及时的上报与政府部门,倘若灾情情况严重,就应当针对灾情做出必要的应对措施。也可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对灾害性天气状况进行影响,避免其给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科研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对于我国的国情而言,农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农业生产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意义重大。而在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农业气象工作,是确保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大气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设,使气象预警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之很好的为人工作业的决策系统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政府部门应当重视气象预报相关技术需求的经济投入,确保农业气象更加精准及时。遭遇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用最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应对,确保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针对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服务,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更好进行,也会逐渐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做到就是要不断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改革,让气象预报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气象预报服务 篇4
1 大风灾害给石油化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大风能刮断电线竿、折断树木, 使围墙倒塌。大风还能吹倒井架及烟囱等细高直立的物体, 它们在倒落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砸伤人、砸毁房屋或设备, 以及折断电线引发火灾等事故, 更大的风力还能直接摧毁建筑物及大型设备, 2003年春季4月塔化公司的冷却塔曾经被大风刮倒、歪斜, 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万元。另外大风常常伴有强沙尘暴, 吹翻汽车甚至运送油品的火车, 将汽车挡风玻璃吹掉, 大量吹起的沙砾将车体表面油漆磨光, 沙尘暴较强时由于能见度极差而使交通中断。
另外, 风对高架设备上的工作操作以及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都构成很大的威胁。故不论在设备加固设计中还是在高空作业及平时设备维护中, 大风危害都是值得重视的安全性因素。
1.1 大风灾害天气成因和预报指标
(1) 强冷空气的入侵是造成大风的主要原因。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与大尺度的天气形势演变密切相关, 要着眼于高空主导系统和地面气压场的演变特征。气压梯度是形成大风的根本动力, 当气压梯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产生大风天气, 直接反映在地面实况图上就是沿天山一带的气压梯度明显加大。在中亚地区 (主要是西方路径冷空气影响) 和巴尔喀什湖 (主要是西北或北方路径冷空气影响) 等关键区有天气系统, 地面图上形成北高南低或西高东低的气压场, 就会有向南或向东的气压梯度, 产生动力作用。另外还有热力原因, 南疆热低压发展引起对流加强, 导致局地大风。天山南北或帕米尔高原东西向的气压梯度达到15hPa, 大多有大风天气, 气压梯度达到25-30hPa, 就会有较强大风。
(2) 从冷空气移动路径及强度变化, 结合新疆地形和本站要素来判断大风的强弱, 看冷空气是主体进入南疆还是受小股扫尾的冷空气影响, 当冷高中心移到北疆中部, 南疆东灌天气开始。4月地面冷高中心数值最大, 参考值1027.5-1045.0hPa, 5月以后冷高中心数值逐渐减小。
(3) 冷空气主体沿天山以北东移或东北上, 主要影响北疆天气, 主体冷空气没有翻天山进入南疆, 天气不会太强, 本地受扫尾的小股冷空气影响, 则以阵性大风天气为主。如果本地受移动速度在10经度/天左右的移动性低槽影响, 往往大风较强, 持续时间也较长;而受移动速度<5经度/天的稳定性低槽影响, 则天气较弱, 多为阵性大风。
(4) 本站要素反映, 气压距平达-6hPa, 预示1-2天以后天气有明显变化, 一般大风为-7hPa, 有强风时可达-8——10hPa左右, 最强的寒潮大风, 气压距平可达-10hPa以上。刮大风时气压上升较快, 一般上升幅度2.5 -3hPa/日, 大风较强时气压上升更快, 可达十几个hPa以上;由于近地面热低压发展产生扰动或层结不稳定, 在17-23时内本站气压出现骤降骤升的情形, 在气压上升过程中突然起风。
(5) 库车偏北大风由较强的冷空气北翻造成, 所以库车大风以偏北风为主, 风速也比较大, 跟踪服务时可根据风向判断能否达到大风。
(6) 大风按地面冷高移动路径可分为西方路径、西北路径、北方路径和超极地路径类。
(7) 移动性低槽天气较强, 刮风时间长, 风力也较大, 为持续时间较长的系统性大风;稳定性低槽多为阵性大风, 系统性大风天气很少。
1.2 防风对策
加强防风灾职能, 提高防风灾意识。将平时防风对策和风时应急措施结合起来。有时大风、沙尘暴天气突然在夜间发生, 如果事先不了解天气变化, 可能无法预防。所以还应根据天气预报做好大风、沙尘暴的防御工作, 以便减少灾害损失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1) 钻井工地防风对策。
①如果发生大风刮倒井架事故, 将会严重危害生命及财产安全, 所以要从设计上提高井架的抗风能力, 保证井架的安全度。在大风季节尤其要注意严格按井架设计要求安装井架、锚墩和绷绳。对于最大风速有可能超过设计标准的井架, 在大风季节应增加抗风措施, 如加拉绷绳等;
②大风季节, 应注意收听气象局发布的大风预报, 井队收听到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大风警报时, 应迅速通知各施工现场采取全面的防风措施;
③合理安排施工, 在大风到来之前, 不安排下套管、电测、固井等大型施工, 以免发生卡套管、固井套管“灌肠”等重大事故, 在8级以上大风到来之后的上述施工一般停止, 待大风过后再进行作业;
④正在钻井的井队, 在遇到8级以上大风时, 应停钻, 将钻具提离井底25cm或提至技术套管内。对于裸眼井段较长的井, 停钻后每隔15分或30分要活动一次钻具, 每次下放钻0.5m, 当钻具放到井底时, 可采用2/3钻具悬重压弯钻杆, 防止井下钻具粘附卡钻;
⑤对于已打开的油气层, 在出现井涌等特殊情况下, 遇有特强大风、强降温不能作业时, 以保井下为主, 关闭防喷器, 观察井口压力变化, 待大风过后处理;
⑥风后应对各种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 确认其处于完好状态后方可再进行作业;
⑦大风季节钻机搬迁时极易造成风灾事故, 应特别注意防风问题, 主要对策有:6级以上风力应停止起放井架和高空作业, 不得吊装列车房、机房保温块等受风面积大的物件, 以避免吊车翻车;6级以上大风, 应停止整体托运井架作业, 并用4台拖拉机对角线绷紧固定井架;安装、整体托运井架中途过夜或暂停时, 要拉好4条临时绷绳, 用拖拉机作为锚墩, 并刹车固定以防止突然起风;
(2) 油田输配电线路防风对策:
①严格按防风标准设计施工;
②定期巡查检修输配电线路。
2 暴雨洪水灾害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影响
2.1 库车大到暴雨灾害天气成因和预报指标分析
根据库车历年大到暴雨降水个例分析情况, 造成本地大降水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亚槽 (涡) , 另一类为巴尔喀什湖低槽。
(1) 中亚槽的形成常是北支槽发展东南下, 与原在中亚的弱槽结合而成。地面高压路径大多从北欧东南移至咸海, 再从咸海沿45°N东移。另一种是黑海东移的南支槽在东移中得到北支冷空气的补充, 而在中亚形成明显的槽。
(2) 巴尔喀什湖低槽东南下为阿克苏东部大降水型:巴尔喀什湖低槽是北支锋区上的系统, 低槽为东北-西南向, 在有冷空气配合低槽东南移过我区时, 常造成库、沙、新区域大降水。
(3) 水汽输送及源地:①东方路径:即我国东部地区的水汽通过低层偏东风的输送, 经河西走廊、东疆地区进入本地;②西方路径:即中亚地区的水汽被偏西风或西北风输送到本地上空;③偏南路径:一般是在500hPa上较明显, 即中高层的水汽在西南风或偏南风引导下翻越青藏高原到我区上空。
(4) 当云团的云顶亮温低于-30℃时, 容易发生较大降水, 云团分布较均匀时, 造成的降水较小;当云团移速快, 且云顶亮温随时间很快递减时, 或者我区上空的云系为逗点涡旋云系,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时, 造成的降水常常较大。
(5) 乌拉尔山脊的存在是导致冷空气南下的重要环流系统。大降水落区在库、沙、新区域的影响系统中, 巴尔喀什湖低槽 (涡) 占91.7%, 中亚低槽 (涡) 占8.3%, 大降水落区与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切变线和风场辅合对我区夏季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6) 500hpa温度露点差≤4℃为湿区, ≤2℃为饱和区, 大降水落区就在湿区或饱和区内, 500hpa高湿中心对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7) 垂直运动会引起水汽、热量、动量等的垂直输送, 对大降水有重要的贡献, 垂直上升运动强中心为大降水落区。影响系统的走向对大降水落区影响较大, 大降水落区与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8) 850hpa或700hpa的偏东气流有利盆地水汽聚集, 对流层中层500hpa的偏南气流和高层200hpa的偏西气流等三支气流互相配合, 有利加强水汽辅合上升, 对青藏高原的水汽向我区源源不断地输送起重要作用, 有利于我区大到暴雨的发生。
3 沙尘暴灾害天气成因、预报指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3.1 沙尘暴灾害天气成因和预报指标
沙尘暴灾害天气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监测、预测问题一直是各部门关注的热点。由于沙尘暴的发生是气候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成因主要有: (1) 冷空气活动异常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条件, 而乌拉尔山脊的存在是有利于冷空气南下的重要环流形势, 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 沙尘暴次数偏多, 否则偏少; (2) 本地沙尘暴主要受中亚和巴尔喀什湖关键区的低值系统影响, 其中心如果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 就容易产生近地面层大风和上升气流, 加上冷空气移来时形成上冷下暖强烈的热力不稳定层结, 和源区土壤干燥、疏松等原因, 有利于地面起沙上扬,
形成沙尘暴; (3) 大风区与强涡度梯度带一致, 强风速切变形成的涡度输送有利于加强低值系统, 进而增强风场, 对沙尘暴发生有利。
本地沙尘暴主要取决于沙源、下垫面的干湿状况和中强以上冷空气活动的频繁程度。库车地处全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沙源非常充足, 加上本地环境条件比较干燥, 历年沙尘暴资料分析表明: (1) 库车2-11月份无雨日数一般在15天以上; (2) 中亚和巴尔喀什湖关键区有较强的低值系统, 预示未来西方和北方有冷空气入侵本地; (3) 风力达4-5级以上时可吹起大量的沙尘, 风力达6级以上可造成沙尘暴, 这3条可以作为日常业务中沙尘暴的预报指标。即:当地表干燥, 中亚和巴尔喀什湖关键区有较强的低值系统, 风力达到临界指标等导致沙尘暴灾害天气发生的条件具备时, 是沙尘暴天气的预报依据。
3.2 沙尘暴灾害天气对生产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由于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极差, 污染严重, 空气质量较差, 对设备安全和人员健康有较大危害。对石油化工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反映在:产品质量下降, 产品出率降低;大量沙尘易进入精密设备和仪器中, 增大机器磨损, 增加防尘、过滤设备投资。因此选购有效防尘设备时, 为节约经费, 应考虑本地历年大风、沙尘暴资料情况。
防御沙尘暴、扬沙、浮尘危害, 要根据天气预报提前采取门窗密封措施, 并调节室内温度, 使各种精密设备保护完全。在住房和厂房设计方面, 要能达到保证人体最舒适的室内小气候, 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历年气候资料和各类灾害天气的分析总结, 确定对石油化工项目建设、生产和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各类气象服务指标和防御对策, 不断提高大风、沙尘暴、暴雨等对石油化工项目设计、施工、生产、安全方面有重大影响的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 做到提前防范, 这也是减灾增效,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家宝, 史玉光.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
[2]手册编写组.新疆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
气象局春季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篇5
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重大气象服务、突发性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准备工作;
二是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及时制作发布春播期气候趋势;
三是认真做好春季低温冷冻灾害性天气服务工作,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等有关的部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预报;
四是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
在春播期,屯留气象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春播期气象服务。
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对春播期天气演变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二是加强春耕期间土壤墒情监测,密切监视旱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三是对春季可能出现的旱情,提前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是加强各种设备维修维护,确保监测和预报工作正常运转;
气象预报服务 篇6
针对目前的公共气象服务,通过对自己局站情况的把握,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对于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应有所区别。对于决策气象服务,其侧重点是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是县级局的工作重点,尤其是要进一步增强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的敏感性。如灾情调查收集上报的及时性,预警信号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而不能某县出现了气象灾情,新闻媒体都报道了,县级局还不知道,造成被动局面。对于公众气象服务,其侧重点是实现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
其次,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事业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落脚点。各地县级局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需求、地理环境及天气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
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包括编制县级局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加强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上报,开展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增强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按照中国局要求,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县级气象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
同样的天气过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对不同行业和人群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气象服务系统如果仅仅是在“阁楼”中提供观测和预报产品,而不能够准确掌握灾害性天气影响区域的各种情况,就难以提供有价值的、针对性强的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要能够通过对天气形势的把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对灾害性天气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及其对交通通信设施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城镇乡村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和预警。将气象服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面向实时气象防灾减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并探索对外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产品的新机制,逐步实现由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预报的延伸。
公众气象服务:为公众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向公众普及气象科普知识等。在城市,要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精细化;在农村,要充分利用各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解决服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包括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等。要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充分发挥县级气象部门和基层气象信息员的服务主体作用,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要继续深入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目前“两个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继续健全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并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对气象为农服务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气象为农服务的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气象为农服务的政策措施,力争形成强大的气象为农服务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要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管理新体制,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要通过试点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编制和经费预算的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等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气象灾害防御相关设施建设和维护等项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逐步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气象部门为技术支撑,以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为核心,以乡镇气象信息服務站为载体,以气象信息员等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长效发展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在上级气象局指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服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气象预报服务等。
专业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必须强化科技支撑,从基础能力上改变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产品不“专业”的状况;同时要进一步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从服务需求出发,发展涵盖气象高影响部门的专业气象服务。
上述几个方面工作是目前县级局有条件做、可以做、而且也能够做到的。事实上,各地的一些县级局已在这几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探索性的工作,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气象服务活动,并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如:
(1)河北省迁安市气象局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构建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好地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他们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及防灾减灾需求出发,注重基层调研、走访,在切实了解全市各区域、各行业及各部门对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几年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气象综合观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输三大系统为支撑的地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
(2)浙江省德清县气象局服务新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该县气象局以创建全国首个新农村气象工作示范县为契机,在全国率先编制和出台了首个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积极推进以“强化四项保障、实施四项工程、建立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以上县级局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方法。各地县级局应该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实现基层台站公共气象服务的多样性、有效性、广覆盖,提升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好的服务要有好的技术支撑,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气象预报服务 篇7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 公共气象信息服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能够使我们提前预知未来的天气, 进而安排自己的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基层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标规划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科技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系统是气象服务的基础, 能够及时地拓宽其他业务环节和完善整个气象系统, 并且使得气象人员的素质得以提升, 还使得基层气象部门的服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终使整个社会生活秩序进入稳定的阶段, 使整个气象的服务效益得到提升。
在气象信息服务中, 应该始终坚持“资源、安全、公共”的理念, 把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作为信息服务的核心, 完善整个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使得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 并且能够有效地防灾。我国气象公共信息系统可分为服务、预报和综合观测几个业务系统。
二、发展现状
2.1成就
2.1.1服务领域。
如今气象服务的领域已经拓宽到我国的各行各业, 尤其是在农业、交通、林业和环境上取得了防灾的显著成绩。目前基层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受到了人民的好评, 并且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2.1.2覆盖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 公共气象信息服务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 主要是因为气象信息发布的手段和方式得到了优化。现在基层气象部门的队伍正在逐步扩大, 并且素质在不断提高。
2.1.3服务能力。
在基层气象部门工作时, 应该把决策服务作为工作的重心, 因为现在我国各地的突发自然灾害比较多, 一个好的决策, 对于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防御和救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存在问题
2.2.1满足不了大众的要求,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气象的服务在预备预警时, 很难保证每天的精细化和准确性, 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和国家的需求。现在存在着预报重于服务的现象, 使得公共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信息处理与大众的需要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2.2现代的世界科技发展比较迅速, 但是基层部门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气象事业的发展, 机构的不健全和人才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
2.2.3就我国气象服务来看, 基层公共气象的服务设施现代化程度和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要想使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进入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提高气象防灾能力,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应该加大对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投入。
2.2.4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气象的服务领域来说, 应该使其不断得到新的拓展。为了使其适应国家发展改革的需求, 应该使气象财务、管理、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工作得到相应的规范。
三、完善措施
3.1壮大基层队伍。
就我国现状来说, 基层台站人员的待遇不是十分优越, 与现代公共气象的服务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应该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 加强高素质人才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气象部门的经费, 这样能够加速基层气象部门的现代化建设, 并且能使职工的生活得到保障, 使队伍建设更加稳定。此外还应该加强队伍的专业培训, 定期的考核, 优化岗位的管理。
3.2加强气象服务能力的保障,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基层气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能够使国家和人们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为了提高基层气象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应该普及人们的气象变化知识, 基层气象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预报气象, 并且使预报的领域不断拓宽, 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3.3优化服务体系
3.3.1防灾减灾。
对于灾情的收集和评估要及时, 对于灾情的原因应该有十分透彻的分析, 规划好所属地区的灾害防御体系, 完善灾情调查和报道的网络建设。加强灾害信息的发布, 健全信息发布的制度。做好气象预警、气象应急和灾害的防御工作。
3.3.2普及大众。
基层气象部门在进行气象预报时, 应该将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相关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大众。像一些手机气象平台的建设应该加强, 因为人们能够在工作出行时方便的知道气象的变化。在信息服务中, 应该加强对大众气象变化的各种知识的普及, 通过各种网络技术和宣传报的形式向大众传递有用气象信息。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基层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对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且结合我国基层气象部门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希望能够完善我国公共气象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勉县气象局决策气象保障服务体会 篇8
关键词:气象保障服务,案例,体会,勉县气象局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层与时俱进的重大社会活动越来越多, 而天气因素是决定活动能否成功举办的主要因素, 这就要求气象部门提供主动性、个性化、多样性和专业化的服务。特别是工业、农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新常态, 对气象保障服务需求日益迫切, 要求也越来越高。
1 案例
2012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主会场设在勉县, 为了向这次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勉县气象局提前成立了“2012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勉县主会场”活动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 从3月28日开始, 每天向县委、县政府及活动组委会提供专题决策气象保障服务材料, 进行未来天气趋势预测、逐日天气预报, 并根据天气变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有利于领导决策。邀请省、市气象台共同会商天气, 确保预报准确性, 同时做好12121声讯电话、气象手机短信的发送等工作。现场预报服务组3月30日早上提前进入开幕式现场, 负责现场预报产品制作、服务材料发布、气象电子显示屏安装及信息发布等工作。另外, 勉县人影消雨作业组按照预案进入指定地点, 将根据天气监测情况进行人影作业指挥、协调和保障。3月30日12:00活动圆满结束, 现场天气情况良好。勉县气象局应急气象服务小组为油菜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节事举行、闭幕式等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气象保障服务, 圆满完成了现场预报服务保障工作。
2 体会
2.1 掌握规律, 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对2010—2014年勉县重大社会活动进行梳理, 由表1可以看出, 每年1—4月的春运、全县人大、政协会议, 汉中油菜花海、梨花节、诸葛亮文化节, 在这些重大社会活动中, 气象保障服务具有重复的周期性, 占全年的90%。根据需求导向, 气象部门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和要求, 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重大活动, 根据政府需求, 人民群众要求, 优化服务结构, 创新服务供给机制和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详细制定重大气象保障活动实施方案, 以面向决策为服务重点[1,2]。
2.2 准确预报, 提前预警
就目前而言, 县气象局在重大气象保障决策服务中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气象预报准不准, 二是气象预报是否及时。准不准是水平的表现, 是否及时是效益的表现, 这两方面都对重大活动指挥作用重大, 气象预报准确率是气象工作的生命线, 是提升气象服务科技含量和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工作的基础, 因此建立和完善预报预警系统, 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专业预报队伍。日常工作中, 不仅要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 同时要加大对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 完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系统, 加强天气过程的总结和技术交流, 支持预报人员参加省市级轮训,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进而提高预报队伍的专业素养, 保证预报准确率[3]。预报服务人员平时要加强岗位练兵活动, 上级主管部门上也要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自2013年以来, 陕西省气象局开展“五项措施”, 采取技术人员上挂下派, 提升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基层县局天气预报准确率。另外, 还要解决预警的超前度问题, 勉县气象局自2010年以来, 与广播电视局、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广泛开展业务合作, 与移动共同开展了短信“绿色通道”, 建立了应急与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平台, 分门别类建立了人员信息库, 与广电共建了气象预警电子屏与大喇叭共享, 通过电视、广播、气象预警显示屏、大喇叭、新媒体等方式超前预警, 特别是自2010年长版手机短信投入使用, 针对性建议赢得好评。
2.3 把握时机, 精细服务
重大活动决策气象服务是临时接受的任务, 目的明确、时间短, 决策气象服务倍受关注。对精细化预报质量要求很高。制作决策服务专报时, 预报服务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围绕本地天气实况、历史概率、预报和建议, 在服务内容和用语上要仔细斟酌, 少用或不用气象专业术语和方言, 如果不能准确说明, 让决策者搞清楚, 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遇有灾害性天气时, 每小时滚动制作服务材料, 用专报、电话、电视和手机短信的形式快速发送, 做到无缝隙服务, 给决策者提供最新气象信息[4]。
2.4 部门联动, 合作共赢
首先要立足深挖自身潜力, 争取多方合作的发展思路, 提供主动、周到的服务, 在国家对气象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气象高度关注的今天, 基层气象部门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随着气象与国土、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深度合作、信息共享, 气象事业已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 县气象部门重大决策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及现状决定了本地气象事业与社会职能部门的有效合作, 唯有加强专项服务能力, 加强部门间资料与资源的共享, 有力、有效地服务于重大活动保障, 才能提高县级气象部门与政府部门及在社会大众中的认知度及重要性[5]。
3 结语
要坚持以重大活动决策气象保障为服务宗旨, 始终把决策气象服务放在主动、重要位置, 在信息发布和精细服务上下功夫, 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及天气预报准确率, 为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薛建军, 王维国, 王秀荣, 等.决策气象服务回顾与展望[J].气象, 2010, 36 (7) :69-74.
[2]陈晓弟.对改进决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思考[J].贵州气象, 2004 (5) :44-46.
[3]马鹤年, 沈国权, 阮水根, 等.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
[4]张建忠, 田翠英, 王维国, 等.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估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0.
气象预报服务 篇9
一、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措施
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项就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灾害性的天气预报。在一些旱涝霜冻的灾害气候来临的时候, 可以及时地进行气象信息预报, 这样就可以合理地安排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活动, 可以有效地减免因为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第二项主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气象决策来进行研究, 提出一些解决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 例如防旱防涝等措施。可以保证在天气灾害发生的同时, 也能找到最快的解决办法, 有效地降低损失。第三项就是要通过卫星遥感系统, 进行实时的气象监测, 通过对科学的数据进行分析, 提出科学的生产种植方案。科学化的生产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第四项就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产量预报, 通过不同地区的数据分析对比, 得出农业产量的预报, 可以让每个地区了解自己的种植特点, 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安排。第五项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来影响天气, 当灾害性气候发生并会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 就可以启动人工的方法来影响天气, 例如进行人工降雨或是人工防雹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当今社会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
(一) 农业生产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比例中仍然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因此农业生产就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这样才能通过对气象信息的掌握, 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同时调研显示, 农民对于天气信息抱有非常高的渴求度, 对于农业的气象预报服务还要做得更加细致, 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农作物的生产时间以及病虫害等都与气候因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因此农民必须要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地气候特点, 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灾害, 让损失减少到最低。当气象信息变得更加准确、更加细致的时候, 农民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种植农作物、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这样, 当面临干旱、洪涝以及暴雨或者是低温霜冻等天气变化的时候, 农民就能及时进行安排或者是找到解决措施, 农业生产也会更加顺利地进行。而从目前来看, 天气预报信息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来说, 还不够准确, 对于局部的天气不能做到十分准确的预测或是一些低温霜冻对于农业生产不利的天气也没有做出及时的预报, 从这个方面来看,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仍然需要提高。
(二) 气象服务的能力需要加强。
从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来看, 气象服务除了要提供更加准确的农业信息, 同时还应该找到一些实际的解决策略, 这样才能让农业生产进行得更加顺利。在预测到一些气象灾害或者是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天气的时候, 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例如人工防雹或者是人工降雨等方法, 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气象预报大多数时候只是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气象信息, 但是却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因此, 气象部门应该在发现问题并及时预报的前提下, 再提出具体的措施, 这样才能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 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三、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从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看, 气象服务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部分。气象服务工作应该尽量满足社会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的改进和加强。
(一)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目前气象服务工作首要改进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气象信息预报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发展, 气象信息预报应该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详细, 这样才能满足农业以及生产的需求。在气象部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以科技为指导, 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 不断提高灾前预警能力, 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或者是极端天气, 要及时作出反应和预警, 这样才能让农业以及生产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能够提前应对灾害性天气。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系统以及气候监测系统, 对于天气情况作出最及时、最准确的预报, 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同时不能笼统地进行气象预报, 有一些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地形特点, 造成气候因素和其他地区差异很大。因此在气象预报的时候, 要尽量将地区进行细化, 要特别注意到气候比较特殊的地区。
(二) 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
时代的发展, 造就了先进的科技, 很多现代化的通讯设备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出来。而气象预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时效性。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通讯设备, 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抓住了时效性, 才能让需要的人群及时了解最新的气象变化, 及早作出安排和准备。
(三) 气象部门对于气象灾情要及时处理。
气象部门一旦监测到了气象灾情或者是反常天气情况, 就要及时上报政府, 及时作出反应。如果灾情比较严重, 就要积极想出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将灾害程度降到最低。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人工干预, 用于影响天气, 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四) 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科研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比例中仍然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因此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气象因素对于农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只有做好农业气象工作, 农业才能保证更加顺利地发展生产。加大以及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 从而提高气象预警服务能力, 完善和指导人工作业的决策系统。政府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预报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 让农业气象预报能够更加准确、及时。一旦出现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 用最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气候的多变, 保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 只有针对社会的需求, 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服务, 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更好进行, 也会逐渐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做到就是要不断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改革, 让气象预报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邵伟森, 吴淑琴.浅谈加强气象服务的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7
气象预报服务 篇10
什么是公共气象服务呢?它是指气象相关部门利用相应的资源和手段, 对一些政府部门、广大人民群众和一些生产实践者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支持, 并指导其进行安全生产和工作的一个过程。从我国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以来, 公共气象服务逐渐在我国的灾害预测预防、社会安全稳定、人民日常生活等领域发挥着巨大功能。基层气象部门是我国底层的气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 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它给基层的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广大的农民朋友提供气象灾害预测、农忙时节气象监控、气象风险评估和预警等服务。由于基层气象部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它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关键作用, 努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1 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
1.1 基层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取得的成绩
基层气象部门始终以服务基层政府,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己任, 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取得了一些备受瞩目的成就。
1.1.1 拓宽了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
目前公共气象服务已经深入到了多个行业, 例如农牧业、林业、种植业、交通运输等, 并且在防灾减灾等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着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 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不断深入, 满意度不断提升。
1.1.2 扩大了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
由于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 公共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得到了广泛的扩大。并且基层公共气象预防灾害团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1.3 公共气象服务的决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由于公共气象服务始终以决策气象工作为首要目的, 它在政府部门开展一些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救助处理等工作中发挥的决策能力越来越突出。
1.2 基层气象部门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中遇到的问题
1.2.1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的传递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在接收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时, 农村和城市的信息传递方式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当落后, 传统思想过于浓厚, 广大农民朋友主要依靠电视、广播等方式获取公共气象信息;然而在城市中, 居民获取公共气象信息的手段相对较多, 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外, 还有手机短信、微博、互联网络等获取信息的手段。由于公共气象信息传递途径受限制, 这导致了一些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发生在农村, 尤其是一些信息闭塞的边远山区更是严重。由于无法提前知道灾害出现情况以及响应政府对应急情况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故对受灾群众产生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1.2.2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无法跟上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需求
公共气象服务中涉及农业气象服务内容的相对过少, 并且其服务水平也差强人意。中国依旧是农业大国, 农民始终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服务主体, 当前的公共气象服务必须立足于农民, 服务于农民, 因此基层气象部门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时要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相关建设, 使人民从公共气象服务中受益。
1.2.3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更加平民化
目前, 基层气象部门在进行气象信息服务时, 只是简单的将观测到的数据向民众展示, 并没有向广大人民群众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而且它们对气象信息的传播只是使用气象部门官方式的语言, 但是这些官方语言对于民众是陌生的, 无法对其产生意识上的了解。例如在播报雨雪冰冻天气时, 往往采用传统上的将雪量转化为雨水量作为播报指标, 而不是采用民众更为直观更易接受的积雪厚度作为指标, 以至于人们对于预报准确性提出了质疑, 影响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效果。
2 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建议
2.1 基层气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气象事业的资金投入
由于基层气象部门属于底层政府部门, 先前不受广大政府和群众的重视, 以至于对于基层公共气象部门的资金投入过少, 这间接地影响了气象工作的进展以及气象设备的改进等相关进程。由于基层气象部门的基层设施、工作环境等仍需要改善,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信息的传播等仍需要投入资金, 因此只有通过国家、政府以及基层部门不断地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资金的投入, 才能保证基层气象部门更好地开展公共气象服务, 才能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帮助公共气象服务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和群众服务。
2.2 基层气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科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才, 21世纪最为宝贵的也是人才,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关键是人才,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预测质量的是高科技人才, 拓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前提是人才, 只有不断加强对气象相关人才的培养, 才能更好地帮助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基层气象部门要加强投资力度, 吸引高技术人才, 同时要对现有人才时不时进行相关培训, 鼓励与外界技术人员交流, 不断扩大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2.3 基层气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针对“三农”的公共气象服务
农村始终是防御灾害薄弱, 受灾问题严重的区域, 农业始终是气候灾害影响最大的行业, 而农民始终是公共气象服务最广大的人群, 因此加强“三农”方面的公共气象服务就凸显出重要性。基层气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干旱、高温、暴雨、大风、台风、大雾、冰雹、低温冷害、雪灾、沙尘暴、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加强洪涝、山洪、风暴潮、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 (草原) 火灾等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 要加强对农田、水质等的监测以及对农业灾害和病虫灾害的预警机制, 及时提供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评估、影响分析、防御措施和应对建议等信息, 为农村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服务, 此外要不断深入宣传防灾减灾的相关措施的科普宣传工作, 以及提升公共气象信息服务质量, 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4 基层气象部门应进一步拓宽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途径
农村公共气象信息传播的相对滞后性和传播途径的单一性始终是底层人民未能及时准确获得防灾减灾信息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年来, 由于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 手机已经在农村中广泛使用, 并且宽带技术也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之中, 基层气象部门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将自己的公共气象服务渗透到手机通讯和互联网技术中去。要善于利用手机气象短信这一有效途径, 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实时的, 更加贴近生活的气象信息服务, 包括天气预测、灾害预防以及其他科普知识的传播;善于建设网上微博平台, 微博这一目前越来越红火的名词, 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微博平台不但能够更加实时地报道气象信息, 更能保持与广大群众的互动性, 有利于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的提升, 创建更加适合百姓的公共气象服务。
3 结语
我国农村广阔, 农村始终是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最薄弱的地区, 农业又是最容易受天气影响的一大行业, 所以农民是最需要提供及时的专业的气象服务的群体。所以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民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农村气候灾害的防御、加强针对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等都落在了基层气象部门, 所以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基层气象部门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在未来的工作中, 基层气象部门通过不断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对一些新兴事物的利用和学习, 必定能开创出更加崭新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受群众喜欢的气象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菁, 黄海洪, 祁丽燕, 等.对决策气象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报告[J].气象软科学, 2011 (3) :87-92.
[2]张成祥, 杨赟青.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青海气象, 2011 (4) :90-92.
[3]李立兵, 赵建妹.基层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服务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 2013 (1) :67-68.
[4]林杰星, 刘丽华.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9) :145.
[5]宿秋兰, 梁海霞, 李强.浅议农村气象信息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J].投资与创业, 2012 (9) :66.
[6]李银生.县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浅谈[J].科技与生活, 2011 (23) :134.
[7]科学时报.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更精确气象服务[J].科技与生活, 2011 (6) :18.
气象预报服务 篇11
摘 要 通过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体现“三农”的政策性作用。根据建设发展的要求,分析这两个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中存在的,寻求最优解决方案,进而让两个体系呈现出稳步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134
新时期,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这两个体系的建设能让气象部门更好地发挥其服务性职能,并依托政府平台做好服务载体。因此,有必要加强两个体系的建设工作,推进“三农”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建设现状
目前,建设中要从当前气象防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将两个体系看成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性体系,并让气象服务系统服务于农村的公共基础,打牢为农服务的基础,在此期间不但能强化目前的服务能力,建立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站和农业气象实验站等相关的农业体系。全网络化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能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的满意状况[1]。并通过建立“两个体系”让科学防灾和减灾系统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农业抗击风险的能力。
2 存在问题
2.1 难以构建长效机制
建立“两个体系”能够让工作呈现长效性,有利于巩固建设的成果。在气象防灾和减灾工作推行中,经常会出现“台子好搭戏难唱”的情况,即很多具体的工作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到位,部分气象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做好工作细节,一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够,二是由于日常工作培训不到位。在检测预警时,由于多部门的参与,经费耗费较大,所以气象设施的使用频率较低。目前,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方面的制约性缺失,应急准备和联动机制尚无有效的考核机制,很多部分出现重视硬件,轻视服务的状况,虽然硬件系统比较好,但后期服务跟进不到位,出现很多问题。
2.2 人才技术缺失
目前,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农业气象观测技术和实验手段比较落后,很多地方都停留在“一把尺子、一个取土钻”的粗糙观测方式上。由于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站受站网布局的限制,出现评估水平偏低,雨情等灾害收集不到位的情况,分析手段不够先进的状况。涉农部分由于信息共享不同步,所以服务过程中产品的针对性还有待斟酌,不能较好地与当地支柱性产业相配合,导致发展很局限[2]。在“两个体系”各项建设任务中,对人员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要求参与建设的人员不仅要懂气象更要懂农业,不但懂信息更要懂技术。总之,要求参与人员是综合性人才,做到“知农时、懂农事”。
2.3 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调查相关的农村气象服务结果。目前,西部地区仍然有15%左右的农村人口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很多乡镇也不能达到“两个体系”的系统化目标建设,不能及时了解气象变化状况。故此,两个体系的规划目标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力度。在“两个体系”建设中,为保障城乡公共气象服务更具均等化,要提升政府的主导作用,让政府在主导中作为主体存在,开展创造性较好的活动,因地制宜,理清轻重缓解,寻找落脚点和出发点,想办法攻破难题,并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全面推进两个体系的建设发展要求。
2.4 难以筹措建设资金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这两个体系的主要资金来源都是政府投资、重点依靠工程支持这两个方向。如果要想让工作更为深入,就要观察到乡,服务到站,这些措施的深入开展需要依托强大的财力支持。尤其是在西部不发达地带,由于主导产业规模偏低,导致农民增收比较缓慢,进而导致财政收入受到限制,以上诸要素都会制约财政建设。
3 应对措施
3.1 分步骤开展统筹规划
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要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做好指导,并要适应现代气象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在指导框架下,要合理地规划农村的气象灾害状况,并根据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做好整体性和集约性的分配。特别在防灾减灾工作推进中,分布开展,能够让气象服务成果获得阶段性进展,继而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设体系,搭建工作平台[3]。需要在气象服务站点做好气象服务平台的搭建和维护,并在气象信息服务环境下做好乡镇村的服务规划,需安装视频或者播音等相关预警设施,完成预警互动交流。另外,为加快农村气象服务创新开发,要在农业科技示范的前提下,将种植大户看作服务依托,目的是在构建现代化农业服务方案,创新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农作物的观测和质量检查。
3.2 突出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参与效果
借助于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参与,能够让农业气象服务进入新的发展领域,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为更好地带动带动气象服务信息就要结合农村的气象服务状况,做好领导机制改建,通过组织技术的完善结合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体系建设,将政府看成活动的主导,并结合体系的发展现状,投入大量的可用资金,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行。此外,为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章可循,就要在做好阶段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防御体系的前提下,将规划要点融入到政府组织结构内,这不但可以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参与掌控,也能实现政府部门的责任最小目标,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做好后期验收,可以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对应部分体系做好资金建设。
3.3 部门协作,促进资金整合
建设过程中,要安排相关人员对现阶段的状况作详细了解,并考评气象台站的情况。评估的内容包括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几个方面,要求体现建设具有针对性特性。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看作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而是要与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并将涉农行业或者部门全部纳入其中,包括水利、林业和工业等相关产业和部门[4]。通过综合应用上述涉农行业的资源,将多站合一的方式作为其基本建设原则,并在建设农村气象服务站的前提下,让信息服务与建设工作之间相互协调,促进其发展。宣传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科普气象宣传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对外工作的状况和工作人员的素养。
3.4 适应需求,突出重点
从目前的实际要求出发,立足市情、县情和区情,结合农村的实际工作情况,认真调研,全面分析全市“三农”工作对农业气象发展的服务影响要素,并结合发展状况做好分层指导,满足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要求,并切实从农民实际状况出发,将防御和减轻灾害看成服务的重点内容,在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和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准确预警的信息需求,在优化服务系统的同时,做好体系建设工作,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4 结语
在分析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进程中,需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要明确现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在突出政府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现有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开展部门写作的方式,针对建设要求,解决部门协作滞后性的问题,并结合统筹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地解决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2]张翘,王焕毅.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292-293.
[3]齐军岐,陈卫东.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2):8-9.
[4]贺道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233.
气象预报服务 篇12
1 我国气象预报的现状
首先, 气象服务在覆盖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针对突发的气象灾害, 气象服务部门虽然能够通过网络、电视和广播等做了及时播报, 但还是在预报传输速度存在不足[1]。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没有给听众留下更多的应急处理时间;气象服务对气象灾害的防御知识宣传不够, 公众自身缺乏防范应急能力, 在面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时缺少科学的指导, 直接影响气象预报服务效果。
其次, 气象预报服务的基本设施配套不足, 存在着抵御自然气象灾害风险的脆弱性问题, 局部地区的监测站密度不够, 对局部的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不够, 造成灾害来临时, 经济损失较大。若是增加监测站, 准确地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减轻灾害损失;气象预警发布后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没有及时采取预案来预防灾害。
最后, 气象预报能力不能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 除了预报准确率的技术问题外, 气象预报服务的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缺乏科学的指导措施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服务, 达不到服务效果[2]。目前, 我国关于防御、减轻气象灾害的责任缺乏具体明晰的划分和相应的考核机制,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人们就理所当然地将责任归咎于气象预报和大自然。
2 大气环境监测在气象预报服务中的地位
我国气象中心完成静态测试, 对气象预报服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便于各级气象部门对环境监测的应用工作的开展, 大气环境监测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自动气象监测网见图1。
图图11 自自动动气气象象监监测测网网
第一, 在为公众服务方面。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加剧和雾霾现象的频繁发生, 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影响范围不在仅局限于某一范围内, 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还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 为做好防范准备做了数据理论基础。
第二, 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要想做好公共卫生气象预报服务就要建立高效的多方合作机制完善监测系统, 增加气象信息的传输途径, 完善城市气象监测系统, 可以实现对实时交通、能源、建设空气污染等可能引发自然灾害的研究和动态监测, 构建集气象服务与生态环境预测系统, 提高城市工程气象的服务。
第三, 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的应用。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初步建立了负离子监测系统, 开展不同下垫面, 不同时空尺度, 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过程的负离子浓度的分布特征研究, 开展对负离子浓度的气象预报, 不仅可为公众日常出行和休闲娱乐提供更为准确化、人性化的预报服务作为参考依据, 还可为环保部门开展大气环境评价提供依据[3]。
3 大气环境监测在气象预报服务的作用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 城市城镇已经是公众居住的主要场地, 人们对居住气候条件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环境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高楼可以降低风速、增强风流, 柏油路使城市的含水量减少, 外加受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 加大了获得城市气象数据以及进一步研究气象的难度;然而大气环境监测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精确的大气环境的参数基础上, 大气监测能在为气象预报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发挥各方面作用。
首先, 快速准确的做好城市以及周边的大气环境预报, 成为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中急需解决的数据监测问题, 因为城市气象模式和监测污染物扩散预报模式是一个数值模式, 兼容并优化了监测污染物扩散和预报城市气象;大气环境监测对拓展气象预报服务和监测服务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环境监测推动了各级气象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快速开展。
其次, 提高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的质量监测, 掌握城市区域中常规和特殊气象数据, 结合数值模式满足城市大气环境的应急需求, 是气象预报服务制作和防预工作开展的关键;大气环境监测应用于气象预报有利于研究气象及其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病理的机理影响, 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业务系统, 可以为突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应急处置的气象保障。
最后, 大气环境监测应用与气象服务有利于改善我国气象服务的现状, 增加监测密度可以提高对气象的预测能力, 提高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 满足多层次的公共需求;大气环境监测可以给公众的日常出行、旅游、生产活动提供精准的气象预告;大气环境监测解决了气象预报服务中存在的较多问题, 缩小了公共气象的服务能力和满足社会基本气象服务需求的差距。
4 结语
大气环境监测应用在气象预报服务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气象预报服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弥补了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的缺点, 包括覆盖面不足, 基础设施不配套等, 大气环境监测应用于生活当中对交通、气象等进行实时监测, 方便了人们出行。同时, 大气环境监测是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 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摘要:在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现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而大气环境监测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 做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对气象预报服务有着重大意义。对我国气象预报的现状及大气环境监测在气象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气象预报服务,地位,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瑜.关于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2) .
[2]李研实, 齐昕晖.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35) .
【气象预报服务】推荐阅读:
气象数值预报07-03
广播气象预报09-19
气象预报产品论文08-28
蒙阴县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共建协议09-08
天气预报服务农业生产10-10
气象信息服务07-21
气象服务11-14
公众气象服务10-18
气象服务“三农”05-19
专业气象服务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