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气象预报

2024-09-19

广播气象预报(精选6篇)

广播气象预报 篇1

广播作为一种诞生于世纪年代的一种传统媒体形式, 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降临, 多媒体竞争的局面已经悄然成型, 广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 所以渐渐地被许多新兴媒体所取代。加之科技进步及互联网提速的影响, 广播原有的许多优势都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技术, 导致广播渐渐在部分领域失去了其用武之地。但是, 广播作为一种以无线电波传导声音的新闻工具, 其所具有的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等都仍旧使得其存在于这个多媒体竞争的市场中, 并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譬如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 传统广播仍是我们获取资讯的第一选择, 而不是互联网或移动终端, 其中以驾车和乘车等情况最为明显, 也就是说, 广播的伴随性特质决定了它将依然并继续长期发挥某些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目前而言,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 这种专业性和服务性极强的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所以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如何通过生动专业的语言节奏控制来进行气象信息的播报, 将会直接决定广播气象预报节目未来的发展空间是越走越窄, 还是越闯越宽。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应有的语言特点

我们说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不同于其他节目的主持人, 节目本身所具有的诸多特性就决定了气象节目主持必须要对自己的语言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并且要保证其具有应有的新闻性、通俗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从新闻性的角度上来讲, 气象预报节目的表征现象就是主持人将今后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听众,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 气象主持人实际上就是在播报一条天气新闻。那么从新闻学的角度上来讲, 气象预报节目就必须具有新闻所具有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主持人必须要以一个绝对客观的角度来进行播报而不能掺杂任何的主观情感, 因为我们说主观情感的融入不仅会让天气预报失去其客观性, 最主要的是会对听众产生不必要的误导, 使得天气预报最终失效。再有就是主持人在进行播报的过程中, 他 (她) 的语言必须要控制到一个清晰明快的节奏, 而不能有所拖沓, 或者说有过多的口头语, 这都会严重影响天气预报播报的质量。所以从新闻性的角度上来讲, 这就要求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口齿伶俐, 咬字清晰, 并且语言得体, 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要洁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要先将天气预报最主要的内容播报给受众, 然后才是相关的建议。而从通俗性上来讲, 我们就不得不提及气象预报节目的受众, 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节目, 气象预报节目是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的, 那么在语言的选择上就应该尽量使用大众化的, 并且专业性不是特别强的语言。这样才能够保证气象播报通俗易懂, 真正作用到民众的实际生活中。而且在当今时代下, 通过传统方式收听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很多都是中老年受众, 所以在进行播报的时候必须要照顾到这些人的习惯, 在语速的选择上应该是中等偏快的, 并且张弛有度, 不能过快, 但是也不能过慢, 通俗易懂、清晰准确是气象预报主持人语言的基本准绳。

而从科学性上来说, 作为气象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领域, 所以即便是主持人在讲究通俗性的情况下也必须尊重严谨客观的科学规律, 并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并且在整个节目过程中要树立主持人所谓“气象专家”的形象, 并且保证在语言的表达上不出现明显的科学漏洞, 在语言的组织上也不能出现主宾不搭这种情况。而且在许多相关专业的术语上, 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应该能够通过一些相对浅显的语言来向受众进行气象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最后就是气象预报主持人在语言的刻画上所应该具有的艺术性。其实我们说, 主持人作为一种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媒介, 其本身应该是一种艺术的集结体, 因为主持人应该能够通过自身的语言带给观众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是主持人水平的一个体现。而这种艺术美的展现就要求主持人能够在音节组合、语言的修饰和声调的搭配上做到和谐统一, 并且要能够让人感受到主持人对于其所表述的内容是发自内心的, 并且是了解的, 具有深度认知的。这就不仅需要主持人能够进行流畅的语言操作, 同时要让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也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主持人的艺术。

其实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来说, 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该具有更深层次的内容, 那就是情感意识。因为我们说, 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在上述的基础上就能够进行很好的气象新闻播报了, 而不同的媒体平台下的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也应该具有不同的表现力。电视气象预报主持人因为展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气象新闻本身, 还有主持人的整体形象, 那么这就要求主持人首先在自我形象上必须保证端正, 庄严。其次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 并克制不良的行为, 使得身、心、眼、语言能够切合气象预报的整体, 从整体上给观众呈现出视觉效果的气象预报。而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来说, 由于只能通过声音来进行气象新闻的传播, 所以在上述气象预报主持人应有的要素之外, 广播气象主持人还必须要在语言中融入自身情感。因为广播本身就是一个以声辨人的消息媒介, 如果仅仅单纯地考虑到气象预报的诸多因素的话很可能会忽视听众本身的情感欲求, 这样无法实现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那么广播气象预报节目就相当于失去了语言这个最致命的吸引力。没有任何的听众愿意听一个生硬、深沉的声音去播报新闻。所以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来讲, 必须在气象节目主持应有的特点之上融入情感意识, 并用情感交流的方式来吸引听众的注意, 这样才能呈现出完美的广播气象预报节目。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节目主持人都有自我的角色定位, 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来说也不例外。由于广播具有的不可见性, 所以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气象预报作为一个节目来呈现给听众。而这种角色定位实际上也就是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运用了。因为看不见主持人的具体形象, 所以主持人能够具有什么样的角色定位完全取决于他 (她) 语言的掌控能力。而我们说首先必须确定一点的就是,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最基础的角色定位就是服务角色。气象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把自己定位在服务大众的层面上, 以优质的服务来温暖大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对于主持人来讲, 要将听众看作是自己的亲人一样, 通过对亲人的讲述、解释和叮咛, 让听众有一种亲切感, 要与听众感同身受。譬如说某地某年大旱,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在播报即将有雨降临的时候要表现出激动, 替百姓高兴的一种情怀, 这种情怀会严重影响到听众的心态, 而这也是从服务角色演变出来的亲人角色。我们说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来讲, 既然不能给受众视觉上的主观印象, 那么就必须要在语言上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情感上的交流。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要求

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所谓的专家是有着莫名的崇拜主义的, 所以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来说, 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所应该具有的专业性, 并且就其自身来说必须对气象以及气象预报有着一定程度的认知, 而不能是单单凭借着发言稿来进行阐述。因为其实当我们在听广播的时候, 由于听觉的高度集中, 我们会轻易地发现哪些广播是在生硬地读发言稿, 哪些是在实实在在地凭心说话。所以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来说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语言是专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情感优化, 否则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必然会遭到听众的排斥。其次就是在语言的控制上要以“说”为主, 而不是以“播”为主。我们说广播气象预报节目名义上是在进行气象播报, 但是实际上来说如果广播真的以播为主的话必然会与听众产生距离感, 而这种距离感在当今新媒体纵横的时代来讲, 是使得广播被遗弃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其实我们看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在进行主持的时候, 会有一种潜意识的亲近感, 这其实就是说的魅力, 虽然电视节目追求的是视听双重享受的效果, 但是从广播本身来讲, 单从听觉层面上主持人就必须要给予听众更强烈的情感诉求。当然, 我们说这种强烈同样是要有尺度限制的, 否则就失去了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客观性。

综上我们会发现, 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在进行气象播报的时候对于语言的掌控和运用是非常讲究的, 由于广播本身所具有单听觉效果的特点, 再加上气象预报节目本身所具有的条件限制, 这就基本上固定化了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应有的语言风格。所以我们说, 其实对于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来说, 在进行播报的时候主要还是要通过语音、语调的协调统一来建立情感意识和服务意识, 换句话说广播气象预报节目的主持人要在语言中融入情感, 将听众当作是亲人, 用叮咛和嘱咐来打破广播接、收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感, 然后通过专业基础上通俗化的语言来让广播气象预报节目成为一个能够温暖人心的节目。从现代科技的发展来看, 新媒体诸多功能下, 唯一无法与广播进行抗衡的就在于情感的融入。即便是电视节目, 在追求整体视觉效果的情况下也很难将真情实感在众目睽睽之下表达出来。而广播这种听而不见的方式却恰好为情感的诉求提供了一个平台, 所以广播气象预报节目在语言上一定不能单单将其当作一个节目来看待, 而更多的是应该当作是一份祝福, 祝福每一个听众都能热爱生活, 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2 (03)

[2]袁伟.论新媒体流行语在广电媒体中的规范使用——以近年来年度新媒体十大流行语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2 (03)

[3]祝捷.播音主持语言评价问题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2 (02)

[4]武传涛.播音员主持人语音不规范现象浅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2 (02)

[5]孟晖.播音员主持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见语音问题分析与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2012 (02)

广播气象预报 篇2

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从2008年3月23日起,在每天的8:00、11:00、19、00正式播出由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海洋气象预报,内容包括天气、风力、能见度等,当有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增发国内热带气旋公报。这项惠及包括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市)近10万条渔船和数十万渔民的服务措施,有效解决了海上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中央气象台的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真正惠及更广大的群众。

石岛海洋气象广播电台2009年4月3日8:20正式开播,频率6750千赫,每天两次(8时20分——8时40分、17时20分——17时40分)播发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制作的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黄海中部的短期天气预报和警报,山东省7个地(市)海洋气象台制作的本地区临近海域的短期天气预报和警报。

宁波市海洋气象广播电台2011年1月1日开播,播出时间9:

15、16:15,频率3327kHz,JSS-596 500W单边带电台。

广播气象预报 篇3

0 引言

受场地限制, 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中心广播直播间选址在一个12m2的普通房间。对房间进行声学装修成了这次广播直播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设计充分考虑了声音的特性、声音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系统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捷性等多方面因素, 细致的方案设计为广播间直播系统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不仅包括了广播直播间录音和播出系统本身的设计, 由于需要把一个普通房间改造成可以用于节目录制和播出的广播直播间, 还需要对房间布局、声场环境进行设计。

1.1 广播直播间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 是结合声学设计、设备选型、工作流程等方面综合考虑的一个环节。定下广播间的布局, 声学设计和设备选型就可以顺利开展。

新广播间选址在一个12m2的普遍房间, 长3200mm, 宽3950mm。房间内还有个800mm×600mm的支撑墙柱。要把这样一个房间改造成符合节目录制和播出的广播间, 最大的困难就是房间空间过小。在12m2的房间内, 既要进行声学装修, 达到良好的隔声和吸声条件, 又要放下面积足够大的操作台, 用来放置调音台和音频工作站, 还要留给操作人员足够的空间进行节目录制。进过反复比较讨论最终定下广播直播间布局。

图1所示是广播直播间的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房间的布局情况。我们把3200mm×3950mm的房间用隔断一分为二, 分成内外间的布局。这一设计即满足了声学隔音上的需求, 形成声闸, 又可以把外间用来作为设备间, 放置各种设备。保证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不会影响节目录制。内间则是一个3200mm×2300mm的工作区。虽然面积不大, 但还是可以并排坐下两个人进行节目录制。受空间影响, 操作台台面定做成1800mm×900mm的长方形, 依次放置音频工作站的显示屏和键盘鼠标还有调音台。

1.2 声场环境设计

良好的配音声场环境是能否得到优质声音的关键。广播节目录制首先是需要一个封闭且安静的环境, 可是单纯的一个封闭的房间还做不了广播直播间, 因为房间的声场环境必须满足没有声染色。这些国家都是有明确的行业标准。根据GYJ26-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 小型 (语音) 录音室的噪声评价曲线应满足NR15-20。混响时间在1/3倍频程中心频率 (Hz) 下T60=0.3s。根据标准GY5022-2007《广播电视播音 (演播) 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来进行测量。

有了前期的布局设计, 再根据行业标准进行声场环境设计。广播直播间吸音材料主要采用聚酯纤维吸音板和铝合金穿孔吸音板。房间增加带隔声窗和隔声门的隔断, 形成声闸。隔声窗采用三层钢化玻璃并抽真空。隔声门采用钢制防火隔声门, 隔声量STC48d B。可以有效隔离楼道内的噪音。

下面将结合声学装修中的平面图、吊顶和墙壁详图、隔声窗和隔断详图来介绍声场环境设计。

图1所示广播直播间声学装修平面图, 直播间四面墙体依次采用防火石膏板, 50cm玻璃纤维吸音棉, 隔音木板和聚酯纤维吸音板。隔断增加三层钢化玻璃隔声窗和钢制隔声门。

图2所示吊顶和墙壁声装详图。吊顶采用2mm厚穿孔吸音铝板, 穿孔率≥20%, 颜色采用深灰色。由图所示, 吊顶采用500mm轻钢龙骨, 由镀锌吊筋固定在墙体上。吸音材料由内到外依次采用50mm厚吸音岩棉、2×12mm厚防火石膏板、100mm厚的超细玻璃棉外包黑玻璃丝布、20×20mm薄壁方钢、2mm厚铝合金穿孔吸音板表面涂氟碳漆, 穿孔率≥20%。墙壁吸音材料由内到外依次采用50mm厚吸音岩棉、12mm厚防火石膏板、50mm厚的超细玻璃棉外包黑玻璃丝布、2×18mm厚50mm宽的防火细木工板裁条间距≤300mm、9mm厚聚酯纤维吸声板。

图3所示是隔声窗和隔断声装详图, 隔声窗宽1m高1.3m。由三层12mm厚钢化玻璃和窗框组成, 每层玻璃成一定角度放置, 并做抽真空处理。图3可以清楚看到隔声窗和隔断各部分组成材质。

隔断主体采用C100轻钢龙骨。隔声门和隔声窗与隔断墙体连接处采用100×50×3mm钢管立柱。隔断由内向外依次采用2×12mm厚防火石膏板、100mm厚吸音岩棉、2×12mm厚防火石膏板、50mm厚的超细玻璃棉外包黑玻璃丝布、18mm厚50mm宽的防火细木工板裁条间距≤300mm、9mm厚聚酯纤维吸声板。

1.3 广播间直播系统设计

目前公司广播节目分为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形式。直播节目以电话连线方式为主, 主持人的声音信号不但要从电话线路送出, 而且还要记录在音频工作站内, 最终形成音频文件收录到媒资系统。录播节目制作方式是把主持人声音信号记录在音频工作站内, 进过编辑剪辑后, 形成音频文件, 通过网路传输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3.1 广播间音频系统设计

根据以上节目制作特点和需求, 设计广播间音频系统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到, 整个音频系统以调音台为核心。输入源有话筒、CD播放器、音频工作站、电话耦合器、总控信号。输出信号送音频工作站、耳机分配器、电话耦合器、监听音箱、CD刻录机和总控。为了信号调度方便, 所有信号都过跳线盘。加入模拟音分, 信号分到音频工作站、CD刻录机、桌面接口板和总控。

整个音频系统并不复杂, 不但能满足广播节目直播和录制的需要, 而且有很强的扩展性。系统预留了四路桌面接口板信号和一路收总控信号, 为以后业务扩展、增加设备提供便利。

1.3.2 广播间直播系统网络拓扑设计

广播直播间的网路通信主要实现三个功能:1.录制好的节目要通过互联网传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录制好的节目要传输到公司内部计算机主机房的在线点播服务器;3.要与其他广播直播间互联用以数据交换。

图5是为满足业务需要而设计的网络拓扑图。电台直播间的音频工作站和文稿编辑笔记本都接入思科的3560交换机。这样文稿编辑笔记本不但可以访问音频工作站, 而且通过核心交换机还可以访问互联网。最终由文稿编辑笔记本通过互联网, 把录制好的节目以文件形式传输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计算机主机房的在线点播服务器用来为办公网提供节目点播服务, 并且最终把节目传输到媒资系统入库, 所以在线点播服务器通过网络路由定时从音频工作站上调取录制好的音频文件。广播直播间之间也通过思科3560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

1.3.3 广播间直播系统设备选型

广播间直播系统的设备选型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由于业务需要, 设备常年在不断电的状态下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二是操作的便捷性。要求设备操作简单, 易于上手。保证主持人可以简洁快速的操作设备, 防止复杂的操作导致工作上的失误。三是根据业务实际需求选择设备。精简设备, 避免华而不实的功能。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主要介绍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供大家参考。

调音台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充分考虑运行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的前提下。经过调研, 选用目前广播领域广泛使用的Studer On Air2500。该调音台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并且易于操作。保证主持人在高强度直播状态下轻松操作使用。

为满足业务需要计划采用2个6推子模块和一个中央控制模块。共支持6路MIC输入, 4路立体声有线输入, 8路AES/EBU数字音频输入, 2个ADATA输入口。8路立体声有线输出, 8路AES/EBU数字输出, 2个ADATA输出口。2个主母线PRG A和REC。8个立体声混合母线, 可以配置成AUX母线作为发送使用。2个AUX辅助输出母线。

配音工作站采用性价比很高的联想的E31工作站。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都很出众。标配了基于IVB架构的全新英特尔至强E3-1225 V2处理器, 主频为3.2GHz。4GBDDR3ECC内存, 500GB 7200rpm SATA硬盘。为了更好的支持Protools11录音软件, 我们采用Win7、64位操作系统, 并把内存升级到8G。

音频接口盒有两种设备可供选择, 分别是Avid公司的Digidesign 003 Rack和同公司的Mbox pro。考虑到业务运行需要长时间不关机操作, 所以对设备稳定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没有对Mbox pro做过长时间运行稳定性测试, 所以不了解其运行的性能情况。而Digidesign 003 Rack经过多年的使用, 其稳定性很高。最终决定选择稳定性更高的Digidesign 003Rack。

在话筒方面计划配置两个大振膜电容话筒。Sudio Projects C1作为主话筒, 供主持人使用。备用话筒采用是AKGC4500B, 供嘉宾使用。Studio Projects C1是一支专业录音大振膜电容麦克风, 带有1.06英尺 (27mm) 的振膜, 内置高品质, 无低噪FET (场效应管) 放大器。等效噪声级为17d B (IEC) , 灵敏度为14m V/Pa (相当于-37d B) , 频响20Hz~20k Hz。XLR平衡接口, 保证了传输的精确性。带有低切开关与声音垫-10d B或者-20d B, 高通滤波器6d B/octave@75Hz或者150Hz。这样, 在录音时能够得到非常清晰的声音。同时, 此话筒在全频段反应的高度灵敏性保证了拾取更多细节。是一款非常适合广播领域的直播话筒。

嘉宾话筒使用的是大震膜演讲麦克风AKGC4500B。C4500B一直保持艺术级别地位, 是特别为广播和无线电的播音设计的。其做工十分精致, 抗干扰能力强, 可连续使用。其频响范围:50Hz~20k Hz, 灵敏度 (1k Hz) :25m V/Pa (-34d BV) , 输出阻抗:<200Ω, 声压电平 (带有0.5%的总谐波失真) :145/165d B, 相对噪音水平:8d B-A。实际的使用也说明这是一款非常经典的优质话筒。

2 系统实施及调试

整个项目从施工到投入使用历时近半年时间。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房间声学装修, 二是广播间直播系统的搭建, 三是设备调试和业务化。

对一个不具备任何声学条件的普通房间进行声学装修, 使之具备一定隔声和吸声条件的广播直播间, 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防止偷工减料行为, 还要严格按照防火、防潮、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要求施工。为了不影响白天楼内其他演播室节目录制, 装修在每天晚上进行。工人每天晚上9点后施工, 到第二天凌晨5点结束。用时1个月顺利完成声学装修。

声学装修气味散掉后, 开始进行系统搭建。先从广播直播间到总控部署6根音频线、2根视频线和2根网线, 用来传输音频、视频和通话信号。然后所有设备上架安装,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

最后进行设备调试和业务化的工作。先对调音台、音频工作站、电话耦合器等设备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以符合节目录制需要。然后对整个系统做千周校准。从调音台发出-18d B的千周信号, 通过调整各个设备的增益, 以保证送到音频工作站和总控的信号仍然保持在-18d B。其次把Protools软件升级到最新的11.02版本。并在音频工作站上新建节目录制工程文件, 并对工程文件和文件存储路径做权限设置。为了实现文件远程抓取和传输, 音频工作站和文稿编辑笔记本安装Server-u软件, 提供FTP服务。在文稿编辑笔记本上安装Flash-fxp软件, 通过该软件从音频工作站抓取音频文件到文稿笔记本。再由文稿编辑笔记本通过互联网, 传输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经过安装、调试、业务化后, 广播直播间顺利投入使用。图6是施工和安装调试完毕后的广播直播间实景, 操作台上从左到右依次是音频工作站、Sudio Projects C1话筒、文稿编辑笔记本和Studer On Air2500调音台。

3 总结

整个系统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1.系统简明清晰。完全按照业务需求设计, 没有冗余繁琐部分, 方便后期施工、调试和故障排查。

2.整个系统具有很高的扩展性。在设计之初就预留了音视频接口, 根据需要可以增加音源设备和输出设备。比如增加视频直播功能;根据需求增加摄像机, 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或者电视直播。

3.投入使用新的设备。这次的广播直播间采用了一批广播行业主流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也证实像Studer On Air 2500调音台, 不但运行稳定而且操作简单。录音编辑软件protools也升级到最新的11.02版本, 更好的支持了英特尔处理器, 提高了运算速度和运行的稳定性。

新的广播直播间投入运行已经有半年时间, 每天承担着都市之声和华夏之声共10档节目录制, 系统运行稳定, 完全满足节目录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GYJ26-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S].1986.

[2]GY5022-2007.广播电视播音 (演播) 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S].2007.

新学期新气象广播稿 篇4

康淼丽: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高迪:我是阳光少年中队的,

康淼丽:我是阳光少年中队的。

高迪: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

康淼丽: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

高迪:那就是读书!读书给了我们知识,读书给了我们乐趣,读书更给了我们力量。

康淼丽: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就是《我读书,我快乐》。为大家安排了《读书节的由来》、《好书推荐》、《每周一歌》、《开心广角》。

高迪:下面请欣赏由唐诗《游子吟》创编成的.歌曲《游子吟》

康淼丽:时间过得真快,这期的红领巾广播站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高迪:是呀!相信不久,咱们学校也会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携手营造出一个书香校园,一个个书香班级。让书香陪伴着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成长。

高迪:我是播音员……

康淼丽:我是播音员……

广播气象预报 篇5

随着现代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大量投入运行。由于卫星通信信道穿越大气层, 因此气象条件对通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 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三种, 一是雨衰的影响, 二是大雪的影响, 三是日凌的影响。这三种影响的环节各不相同, 因此影响的应对措施也各不相同。

2 雨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当电波穿过降雨的区域或者云层较厚的区域时, 空中的水滴吸收了电磁波的能量, 并对电磁波产生散射作用。电磁波会由此产生损耗衰减, 同时散射会对电磁波产生去极化效应, 我们称这些衰减和干扰为雨衰。

2.1 雨衰的机理及影响

雨衰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的影响随不同的卫星传送频率而不同。雨衰的大小与雨滴直径与波长的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信号的波长比雨滴大时, 散射衰减起决定作用, 当电磁波的波长比雨滴小时, 吸收损耗起决定作用, 无论是吸收或散射, 其效果都使电波在传播方向遭受衰减。当电磁波的波长和雨滴直径越接近时衰减越大, 一般情况下 (比如中短波) 电磁波的波长远大于雨滴直径, 故衰减很小。因此, 雨衰对C波段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Ku波段频率较高 (12~18GHz) , 波长与雨滴的大小可比拟, 受雨衰的影响比较严重。

雨衰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空间链路环节。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雨滴造成卫星通讯信号的衰减;第二个方面是吸收衰减对地球站产生热噪声影响, 由于噪声温度的增加直接影响到接收系统的G/T值, 也就是直接影响到接收信号的载噪比, 对信号可用度的影响甚至比降雨衰减更明显;第三个方面是空间水滴对电磁波的去极化效应, 它会造成广播电视传送系统极化隔离度的下降, 从而产生两个计划间的相互干扰。

2.2 雨衰的应对措施

由于雨衰影响的环节是的空间传输链路, 所以采取应对措施也要从此环节下手。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的特点是接收个体众多, 相关的频率、编码等参数是固定的。从目前情况看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系统的功率余量, 通过控制系统根据接收信号的误码率、信道功率、信标值的参数变化自动或手动调整上行功率。使系统可以应对雨衰造成的影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较好地应对雨衰, 但对于特大暴雨等极端气象情况往往不能有效应对。

二是采用异地上行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应对雨衰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的影响。但这种方式需要在相距很远的异地建有备播系统。这种方式地面信号传送距离很远, 相对成本较高, 但这种方式除了可以解决雨衰的影响外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许多影响播出的问题。这种方式很可能在今后会广泛采用。

3 降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降雪在北方的冬天非常普遍, 降雪同样会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造成较大的影响。

3.1 降雪的影响机理

降雪过程中空中的水呈固态。从实际情况看降雪过程中, 空间链路对信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降雪时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往往会产生信号劣化甚至是完全中断。经过研究发现, 降雪对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天线的天线面的几何形状造成了改变, 从而改变了天线的聚焦点。另一方面由于在馈源膜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对信号产生了非常大的衰减。

3.2 降雪的应对措施

降雪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天线的几何结构的改变, 所以应对措施主要是及时清除天线面和馈源膜上的积雪。

目前, 清除馈源膜积雪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热风吹出的方法。通过导管使热风及时吹掉馈源膜上的积雪, 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很有效, 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清除天线面上的积雪, 目前使用方法较多。主要有水冲法和加热法。

另外, 为了能及时发现雨雪, 尽量早地启动融雪装置, 避免信号受到影响, 最好配备雨雪报警装置, 及早发现下雪或下雨。甚至将雨雪报警装置融合进除雪系统, 能在下雪时自动启动除雪装置, 更好地保护信号不受影响。

4 日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对于赤道上空静止轨道运行的卫星来说, 在日凌期间, 当地面接收天线、卫星刚好和太阳、处在一条直线上时, 太阳位于地球赤道上空时, 太阳距离地球最近, 其发出的电磁波对地球的辐射作用最为强烈, 此时, 太阳发出的强电磁波对卫星通信的干扰也最为强烈。干扰严重时, 会造成卫星广播电视信号接收中断。这就是所谓的“日凌”现象。

4.1 日凌的影响机理及特点

日凌一般只对接收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对上行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凌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春分时, 接收站的纬度越高 (北) , 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日期越早;秋分时相反, 纬度越高, 则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日期越晚。地球站的经度越往西, 则每天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早;经度越往东, 则每天日凌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越晚。

地球站的日凌持续时间与其接收频率和天线口径大小有关。接收频率越高, 天线3d B波束宽度越窄, 则日凌持续时间越短。天线口径越大, 3d B波束宽度越窄, 则日凌持续时间越短。

日凌现象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主要是直接对卫星信号接收产生影响, 对上行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行系统中与接收有关的监测和自动控制上。卫星上行系统为了保证传输质量, 应对各种干扰, 一般会接收其上行信号, 对接收信号的功率、误码率等进行检测, 根据监测情况系统自动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日凌的影响会造成其控制系统进行错误的操作。

4.2 日凌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日凌对卫星广播电视传送系统中信号接收的影响一般来说不能完全消除, 但可以通过增大天线口径的方式来缩短日凌的影响。另一方面, 对于重要的应用, 可以采取异星接收的方式, 错开日凌的影响时间, 避免日凌的影响。

对于上行系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日凌开始前停用各种自动控制系统, 避免误操作造成传输信号的中断。因此, 准确地检测日凌的发生和停止时间, 及时停用和启用制动控制功能, 可以缩短日凌的影响。

广播气象预报 篇6

1 利用“村村响”平台发布气象信息的模式

1.1 发布内容及发布时间段

1.1.1 日常预报信息。

日常预报包括24 h预报与12 h预报2种。为方便市民了解未来1 d天气, 气象台在傍晚播报未来24 h预报共2次, 分别是17:00和18:00时间段。为方便市民了解临近天气情况, 气象台在上下班 (上学/放学) 高峰时段, 播送短时临近预报共4次, 分别于8:00、9:00、12:00、16:00时间段。

1.1.2 预报预警信息。

预警信号包括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雷雨大风、道路结冰、冰雹、森林火险10类。其中, 冰雹、雷雨大风等预警信号和警报发布时, 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 尽可能将范围精确到镇街一级。

1.2 发布方式

由气象台值班人员根据天气实况、预报结论、预测及预警信息, 按规定格式编写气象预报文本信息, 上传至系统, 系统通过文字识别转化为语音信息, 向全区2 350个应急广播发布气象信息。

2“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在气象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

高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 全区面积约960 km2。由于地形呈狭长的东西走向, 地貌特质具有“六林一水三分田”的特点, 各条自然村错落分布, 人口居住分散, 从应急预警、应急处置的角度而言, 地理条件明显不利, 且各村庄常住人口老年龄化较为严重, 接受能力相对较弱, 难以通过网络等新途径新方式快速获取最新的应急信息[1,2]。

“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建成后, 改变了传统的由气象信息员以“敲锣打鼓”应急传播方式进行传播, 基本实现了气象直通式服务, 大大提高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效率。例如:2014年5月19日, 高明区遭遇雷暴天气, 高明区利用“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及时、多次播放暴雨橙色、冰雹橙色、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并对2014年7月的“威马逊”台风、2015年10月的“彩虹”台风等灾害天气作及早预警, 使得农户尽早做足了防御, 减少了财产损失。

3 今后“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发展建议

高明区“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在投入运行的短短2年时间里, 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突发事件和应对方面的快速反应和广泛传播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

3.1 充分运用好“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服务于“三农”工作

“村村响”是和谐社会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基层民生工程。气象为农服务作为气象部门的重点工作, 应充分利用“村村响”平台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发挥作用。“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在应急减灾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好评, 是一项创新工作, 值得推广和其他地区借鉴。

3.2 整合资源, 不断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防御体系

一直以来, 省市气象部门都在不断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高明辖区也响应国家、省、市的号召, 先后建立了区、镇街、村三级模式的应急体系, 先后成立了16个镇街、村居气象信息服务站, 组建了气象信息员队伍, 开展了气象信息员培训, 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基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时间, 取得了一定成效。“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具有发布范围广、信息发布快等优势, 在这方面气象信息员是无法比拟的, 因此如何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 使得效率最大化, 值得进一步探索[3,4]。

3.3“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可作为高明区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的渠道之一

“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除具有发布范围广、信息发布快的特点外, 还具有针对性强、宣传功能多的特点, 在发生区域群体性和突发事件时, 其作用不可小视。可考虑将“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发布端口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一键式发布平台的端口对接, 缩短报文编辑时间, 提高发布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淑娟.发挥县级广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视听纵横, 2008 (5) :72-73.

[2]杨宇静.农村广播的时代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2) :81-82.

[3]牛颜.贵州农村广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新闻界, 2012 (17) :35-38.

【广播气象预报】推荐阅读:

气象数值预报07-03

气象预报产品论文08-28

气象新闻05-12

气象模式05-16

气象风险05-24

现代气象06-03

气象文化06-17

气象科学06-20

气象技术06-24

气象06-26

上一篇:石油井架下一篇:生产性能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