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气象学

2024-06-03

海洋与气象学(共4篇)

海洋与气象学 篇1

1 引言

海洋预报与气象预报同为国家的基础性公益服务事业, 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和海洋灾害的防御和灾后恢复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职能分工, 各级海洋、气象预报机构每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短信、网络等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预警报产品, 为防灾减灾和生产生活提供信息参考。在所有的媒体平台中, 电视由于其传播迅速、权威性强、声像结合、老少皆宜, 当前仍然是人们接收预警报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传媒业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 电视早已成为社会危机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传输方式, 有气象灾害、地震等灾难发生时, 人们习惯从电视上获取最新的消息[1]。

各级气象、海洋预报机构也因此把电视作为信息发布的首要阵地, 陆续推出本级区域的海洋预报或气象预报电视节目。和气象节目相比, 当前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知名度和收视率均较低, 在如今电视媒体普遍强调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缓慢, 无法满足海洋环境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要求。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气象和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在发展历史、受众群体、外力支持、机构队伍、播出平台、节目类型、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的不同, 力图为促进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

2 发展历史

1980年7月1日, 我国首次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报天气预报, 采用气象图表资料加字幕配音的方式, 传播8个城市的气象信息, 迈出了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第一步[2]。1981年10月1日, 中国气象局和中央电视台合作, 首次推出了独立的天气预报节目, 紧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播出。1993年3月1日, 中国第一位天气预报电视主持人走上了荧屏[3]。1996年初, 中国气象局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天气预报工作的通知》, 促成了我国气象影视产业的大发展[4]。随后,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气象部门也开始陆续建立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 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当地电视台播出。2003年7月, 央视新闻频道推出《天气·资讯》节目, 将我国电视气象节目带入一个崭新阶段。《天气·资讯》在节目内容上不仅包括天气预报、出行参考、气象天文知识, 还将气象融入旅游、健身、住房、饮食、家居之中, 甚至插入一些相关的电影片段增加效果感[2]。2006年5月18日,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开播了数字有线电视付费频道———中国气象频道, 专业从事气象类信息的播出[5]。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起步稍晚, 1986年7月1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总台的海浪预报正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节目长度为1min, 主要预报内容是我国近海、日本海、菲律宾以东和关岛附近海面的海浪形成的浪区和海浪浪高数据等预报产品[6]。随后, 部分海区预报中心、中心站相继与当地电视台建立联系, 依托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力量, 定期或不定期地制作播出海洋预警报信息。2002年5月, 挂牌成立不到半年的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在浙江卫视固定时间段播出浙江所辖海域的海洋环境预警报电视节目。之后, 福建、江苏等省级海洋预报机构相继成立, 并通过当地电视台发布所辖海域的海洋环境预警报电视节目。

从发展历史上看, 气象和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起点和起步时间相差不大, 但气象的发展步伐更大、速度更快, 更已开播了专业气象频道, 使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有专业气象频道的国家之一。

3 受众群体

气象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 气象预报节目自登陆电视起, 就受到广泛关注, 节目受众几乎覆盖了社会中所有群体, 其影响力和收视率常年高居不下。2003年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机构完成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 气象预报电视节目高居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的首位[7];2004年,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的《中国数字电视报告》中显示, 93.57%的观众会从电视中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73.95%的观众认为电视是获取天气预报的最主要的途径, 58.91%的观众几乎天天观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8];2009年, 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完成的公众气象服务调查表明, 我国每天有10亿公众接收气象信息, 电视是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最主要手段[7];截至2012年4月30日, 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 (含地级城市) , 覆盖数字电视用户数约7 000万户[5]。

海洋环境状况的好坏将对海上生产、出行、游玩等的特定群体产生影响, 但对其他群体没有直接影响, 因此其他群体特别是广大内陆区域的人们很少关注海洋预报信息。当前, 国内尚未有研究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的公开报道, 其相关数据尚不得而知。根据浙江省2012年在沿海14个县市针对社会公众开展的海洋预报公共信息服务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 有75.7%的调查对象表示收看过海洋预报电视节目, 有57.4%的调查对象表示日常非常关注或关注海洋预报信息。

由此可见, 在浙江沿海地区,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还是有较好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但由于受当前收视率调查方法的局限, 根据浙江省广电集团的反馈, 从全省范围的收视率调查情况来看,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影响力弱、收视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就全国沿海地区而言, 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显然, 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和影响范围广大, 为全国的“一个面”, 而海洋节目的受众群体和影响范围就小很多, 基本为沿海的“一条线”, 这也是两者收视率差距甚大的根本原因。

4 政策支持

1994年8月18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广播单位, 应当保证气象预报节目的定时播发”, 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四条进一步细化规定“各级广播、电视台站和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 应当安排专门的时间或者版面, 每天播发或者刊登公众气象预报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 这些法律条例的实施, 为气象预报节目在电视媒体中的播出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此外,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天气预报工作的通知》《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宣传工作的意见》等部门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的发展壮大。

长期以来,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发展靠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扶持和相关从业人员推动, 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 节目在电视媒体中播出工作开展困难。这种情况到2012年才有所改善, 2012年6月1日施行的《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当地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应当安排固定的时段或者版面, 及时刊播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 这无疑为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在沿海各级政府指定电视媒体的播出扫清了障碍。

国家政策的支持, 是制作播出气象和海洋电视节目的基础。在电视媒体越来越强调收视率和追求经济效益的环境下, 相对低收视率和公益服务性质的海洋预报电视节目需要来自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 才能迅速发展。

5 机构队伍

经过多年发展, 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现已遍布全国, 形成国家、省 (市、自治区) 、市、县四级架构体系。截至2006年, 已建有国家级气象影视 (含电视) 制作机构1个, 省级31个, 地市级320多个[9]。国家级节目的制作由中国气象局直属企业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承担, 华风拥有国内最强的气象影视制作力量, 拥有500多人的庞大技术队伍[10], 配备了全系列的尖端影视制作设备, 其为凤凰卫视制作的“凤凰气象站”节目代表了当前国内气象类影视节目的最高水平, 牵头举办的两年一次的“华风杯全国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更是促进了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 提高了气象电视节目的整体水平;省、市级电视节目制作由各省、市气象局直属气象服务中心或气象影视中心等专职机构承担[10], 其技术人员专业完备, 人员数量和业务量相衬, 省级人员数量较多, 多的如福建有80多人[11], 少的如青海也有20多人[12], 市级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一般有10多人, 省级和大部分市级机构都配备整套先进影视制作设备, 建有演播室, 制作主持人出镜的节目[13];县级电视节目制作地区差异较大, 一部分条件好的县级气象局配备人员自行制作节目[14,15], 甚至少部分县局建有演播室, 制作主持人出镜的气象电视节目[16], 一部分条件差的县级气象局则引入集约化制作模式, 由市级气象局代为制作节目[17,18];另一部分则由当地电视台制作[19]。

当前,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制作多由海洋预报机构承担, 但数量少、力量薄弱, 尚未形成体系。国家级的情况较好,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下属公共产品服务部 (海洋影视中心) 拥有近20人的专业技术队伍, 以及完整先进的节目制作设施, 建有演播室, 并在旅游卫视上实现主持人出镜;沿海省级 (含直辖市) 仅有辽宁、浙江、福建、海南等制作播出海洋预报电视节目, 其中浙江和福建有专职制作机构和成套软硬件设施, 但专职技术人员数量较少, 情况最好的福建也不到10人, 只有福建和浙江推出有主持人的节目, 其他机构有的是专职播音员幕后配音, 有的则只能靠电脑语言库为节目配音;市、县级仅有厦门、宁波等个别沿海市和象山、岱山有播出海洋预报电视节目, 但无专职技术人员, 节目制作由当地电视台或气象台完成, 海洋预报台仅提供预报信息。

专职机构的缺乏, 致使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制作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 各制作机构只能独立运作, 各自发展, 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合作, 无法形成上下联动和宣传合力, 致使海洋预报电视节目数量少、公众认知度低。

同时各级机构专职人员数量和装备水平普遍偏低, 多数省级海洋机构的人员数量及软硬件设施尚不如市级甚至县级气象机构, 这也导致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品质整体上也不如气象节目。

6 播出平台

除中国气象频道每天滚动播出气象预报信息外, 气象预报电视节目还覆盖了国内其他大部分电视频道, 播出时段多数占据了新闻栏目或热播影视剧前后的黄金时段。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在中央电视台 (10个频道) 、新华社、旅游卫视、中国教育频道、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华卫视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2个频道播出, 首播节目达130多档, 每天19时31分左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更是家喻户晓[5];省级电视节目的电视频道覆盖率比较高、日播节目档数多[20,21,22,23]。以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为例, 其制作的气象节目已实现浙江省内8个省本级电视频道全覆盖, 每天多时段播出14套节目[24];市级气象电视节目的电视频道覆盖率也较高[25], 以杭州市气象服务中心为例, 其制作的节目在杭州电视台6个频道、公交移动电视中播出, 节目总量11套, 实现杭州本级电视频道气象节目全覆盖[26];县级气象电视节目也基本覆盖了县本级1个以上主要电视频道。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播出频道数量远少于气象节目, 且播出时段较差, 近半数都在午间或深夜, 收视率低。国家级的情况较好, 海洋预报节目每日在CCTV-新闻、CETV-1、旅游卫视3个频道上播出, 节目总量5套;省级的播出平台更少, 当前仅有浙江和海南在2个省级频道中播出节目, 日播的节目套数也只有1~3套;市级则一般只有1个播出频道, 日播节目1套。

同级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数远少于气象节目, 已播节目的播出时段差, 除去政策支持力度弱的外部原因外, 其内在原因在于收视率低, 也没有经济效益, 电视台没有播出动力。而播出平台少、播出时段差又反过来阻碍了观众认知度和收视率的提升。

7 节目类型

气象电视节目发展至今, 其内容和形式已非常丰富和多样化。播出内容从原始的气温、风力、风向、能见度、气压、湿度、降水、天空状况等的气象要素预报信息, 发展延伸出晨练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通风指数、人体健康指数、防晒指数、森林火险等级等各种生活指数预报;风格上既有严肃庄重的新闻播报, 也有平实亲民的生活化解说, 甚至为迎合当前电视节目整体娱乐化的趋势出现了轻松活泼的娱乐化主持[27];包装上既有简单的图文展示, 也有炫目的三维特技, 甚至有采用最新影视科技的虚拟前后景应用;节目名称上也不局限于“气象预报”或“天气预报”的固定称谓, 根据不同电视频道定位和节目内容, 换之以“天气资讯”“旅游气象”“生活气象”等名称。根据陈阳的研究[28], 气象电视节目按照内容服务功能, 可分为天气预报类、资讯新闻类、生活服务类、文体娱乐类、综合杂志类等, 按主持人风格可分为气象专家型、知性稳重型、青春时尚型、娱乐偶像型等, 按照节目播出时段可分为早间气象、午间气象、晚间气象、夜间气象等。

近年来, 为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信息获取和审美需求,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也努力在内容和形式求新求变。播出内容从原始的海浪、海流、潮汐、海水温度等的水文要素预报信息, 逐步扩展到航线舒适度、海水浴场游泳指数、海钓指数、滨海旅游指数等生产生活指数预报;风格上基本是严肃的信息发布;包装上则努力向气象部门看齐, 逐步应用了一些先进影视科技和包装手段, 如引入三维地图、主持人出镜讲解等;节目名称上仍以“海洋预报”的表述为主, 仅有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在旅游卫视上推出“滨海旅游”“全球滨海”等针对特定人群的节目。

节目的不同内容和类型, 迎合了不同电视频道和不同收视人群的需求。和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相比, 海洋预报节目在节目内容生活化和节目类型多样化上还存在明显差距, 这也是收视率低的原因之一。

8 研发能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气象部门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气象又通电视传媒的专业技术人员, 积累了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 节目制作紧随电视媒体的发展、密切贴近百姓的需要, 在气象科学和电视艺术的结合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策划、制作播出了很多优秀的气象电视节目, 也催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这些论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内在气象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有706篇论文, 与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相关的有686篇。这些论文探讨和研究的方向非常广泛, 涵盖了气象预报电视节目设计、制作和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既有非线性编辑系统、灯光布局、演播室系统、三维动画、虚拟技术等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用技术的应用, 也有气象电视节目定位、策划、设计、包装, 编导艺术、主持艺术、语言艺术等思路、方法和理论的研究, 还有关注气象电视节目的品牌建设、服务价值、人文关怀、行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 也有气象电视节目内插广告的创意、营销、价值等方面的分析。发表论文的期刊种类繁多, 达126种, 主要有两大类期刊:一类是气象类专业期刊, 如《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沙漠与绿洲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等;另一类是传媒类专业期刊, 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广播与电视技术》《电视研究》《影视制作》《新闻前哨》等, 其余还有科技信息类、农业类、计算机应用类等期刊。

而与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相关的只有6篇, 远少于气象。其中有5篇是关于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 1篇是回顾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的, 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也远不及气象。5篇发表在《海洋预报》期刊上, 1篇发表在《软件》期刊上。

以上数据的巨大差异, 一方面证实了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从业人员的缺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在理论研究、技术积累和创新上已远远落后, 不能紧跟电视传媒的飞速发展, 整体节目品质提高没有足够技术力量支持。

9 结论建议

通过以上7个方面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认为, 政策支持力度小导致过去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缓慢、播出平台难以拓展, 而受众群体少则是海洋预报电视节目收视率低的根本原因;播出平台、专职机构和技术人员缺乏, 使得海洋预报电视节目数量少、公众认知度低、研发能力弱、节目类型相对单一、节目品质提高后劲不足, 无法紧跟电视媒体的发展, 无法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 这也进一步阻碍了收视率的提高。由此, 提出几点加快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发展、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建议:

(1) 在《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施行的支持下, 加强对政府和公众宣传, 努力拓展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发布平台, 已制作播出节目的预报机构应争取增加频道、调整时段, 委托电视台制作的预报机构应争取节目的制作权, 其他预报机构应争取在本级电视频道播出海洋预报电视节目。

(2) 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为核心, 沿海省级海洋预报机构为骨干, 建立全国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制作体系, 整合各方技术力量, 加强相互交流合作, 共享资源, 形成合力。

(3) 参照气象部门的经验和做法, 条件好的市、县级海洋预报机构配置设备和人员, 自行开展节目制作, 条件不具备的由省级或市级代为制作, 形成全国沿海一线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全面开花的局面。

(4) 已开展节目制作的预报机构, 应加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专业技能, 紧跟电视媒体的发展, 结合当前海洋开发利用热点, 深入挖掘海洋预报和经济社会及百姓生产生活的关联性, 开发基础海洋预报的衍生产品, 从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寻找创新点和发展点, 制作贴近观众需要的节目, 强化节目风格和品牌意识, 提高节目包装质量, 全面提升节目品质, 吸引更多人群特别是非涉海人群的关注, 从而提高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

摘要:电视是气象和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的首要阵地, 相对于收视率较高且发展迅速的气象预报电视节目而言, 海洋预报电视节目收视率较低且发展缓慢, 无法满足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要求。当前对气象预报电视节目的研究很多, 对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研究却很少。文章梳理了气象和海洋预报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并对两者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 同时借鉴气象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的经验, 提出促进海洋预报电视节目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气象预报,海洋预报,电视节目,收视率

海洋与气象学 篇2

就像劳动节、植树节一样,气象菌也有自己的节日,每年的3月23日就是世界气象日。有木有很高大上!世界气象日是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

今年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

3月22日(星期日)8:30~10:30,江西省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园邀请大家来和气象菌亲密接触。

科技萌的天气预报员会面对面向大家解释天气预报是怎样产生的,如果你是气象知识的.爱好者,欢迎带上各种刁钻古怪的知识来踢馆!

美丽的天气主播,会在天气预报演播间恭候大家来体验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录制。想当隐形人,就穿好一身蓝色衣服来吧!

天气不止能预报,还可以人为影响。人影办披露人工降雨的秘诀,不要太神奇哟!

如果您觉得这些活动很有意思,欢迎周日来气象的世界徜徉!

江西省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园 地址:南昌市艾溪湖二路

徜徉在气象知识的海洋!323号

自驾线路:艾溪湖大桥东岸紫阳大道→创新一路北段→艾溪湖二路左拐

海洋与气象学 篇3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生产活动频繁,使得提高海洋气象服务水平显得十分迫切。传统海洋气象服务模式,信息获取效率低,存在滞后性,且信息有效性与准确性差,很多时候不能满足需求,加强改革创新势在必行。网络电子海图的出现为海洋气象服务改革创新提供了途径。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能更快速、更直观、更方便地获取海区气象信息,对确保船舶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该系统利用GIS技术,通过webadf和NET环境实现,能实现自动化、实时化海洋气象信息获取。该文将针对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展开研究。

关键词:网络电子海图 海洋气象 信息服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82-02

为提高海洋作业效率,确保海上航行安全,适应国内外海上海运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强对网络电子海图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能从选的System Electric Navigational Chart中显示所需的海区气象信息和来自导航感应器的位置信息,并基于ECDIS辅助航线规划和航线监控,确保航线安全性。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海洋气象信息获取效率低,信息准确性差,甚至存在一定误差,并不利于航线规划,不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因此,应积极加强对网络电子海图的利用,构建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为海洋经济发展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提高航运气象服务水平。

1 网络电子海图与海洋气象相关概念

1.1 网络电子海图

网络电子海图属于一种现代化技术,把信息技术、GIS技术、webadf技术、NET技术、数字式海图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在了一起,被誉为船舶导航革命性技术,是船舶导航和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不仅能提供航海相关各种信息,还能提供海区各类险情信息,对提高航海安全有很大帮助[1]。网络电子海图系统所提供的海图类型分为:矢量海图(Vector charts)和光栅扫描海图(Raster charts),海图信息以数据信息文件形式分类储存在数据库中,使用者可通过终端设备有选择性地进行数据查询、使用、显示、分析[2]。网络电子海图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以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s为基础,连接探测、定位、雷达等相关设备,综合反映船舶形式状态,为船舶信息查询、航海记录、量算提供专门工具,其功能性和应用优势是传统纸质海图所无法比拟的,已广泛应用于航海交通管理、船舶调度、渔业管理、海洋测量、港口管理、航洋工程等众多领域,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的核心技术手段,我国已经对外推出国际标准版和中国海区网络电子海图。

1.2 海洋气象

气象通常指风、云、雨、雪、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海洋气象则是受普通气象条件影响形成的海洋特有气象。例如,在风的影响下会形成洋流。当一定方向和强度的风在海面上吹过一段时间后,因摩擦力的作用,会使海水表面产生一种顺着风吹方向的流动,而这表面水分子的流动,又会带动下层水分子运动,产生水流。此外,还有因天体引潮力作用引起的潮汐现象等[3]。通过有效的海洋气象观测手段与技术,便能获取到海风力等级、风浪等级、大气压力、潮汐等相关信息。海洋气象信息对船舶航行,海上作业,海洋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关系国计民生,是相关自然灾害预测与防御,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海洋气象观测系统会根据流体物理和运动特性,产生大量观测数据,实现海洋气象信息数值化,并精细化、准确化预测海洋天气状态,产生海量数据与图片,为海洋产业与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参考,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规避海洋灾害。

2 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海洋气息信息对海上作业、海洋开发、船舶航行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过强风压可能导致船舶偏移,危机航行安全,诱发搁浅、触礁等事故。而海洋大气压力变化、温湿度变化可能会对船舶上相关电子设备工作状态造成影响,导致相关设备老化、失灵、损坏,所以海洋产业相关人员对海洋气息最为关心,可见提高海洋气象监测水平的重要意义。随着海洋产业的高速发展,加之近些年极端海洋天气的频发,海洋产业对海洋气象预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海洋气象监测水平势在必行[4]。传统技术条件下,获取海洋气象信息,主要通过NAVTEX等渠道,信息形式主要是静态图像和气象文字信息,而这些信息数据不包括物理属性,也无法通过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已逐渐不能满足海洋产业发展对海洋气象服务的要求。而网络电子海图为海洋气象观测改革创新创造了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切实有效提高了海洋气象服务水平,提升了海洋气象观测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直观性,构建了一种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模式。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都在开发该系统。系统设计以ETN为基础,采用GRIB编码解析与标识方式,提供清晰图形化、可视化信息。信息获取方式可通过Email和WEB等方式,从GFS系统中获取,系统采用统一显示标准和标识,能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能清晰显示风、气压等级信息[5]。从整体设计结构来看,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根据总体数据处理流程,具体可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气象数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户模块、叠加显示模块。这种模块化设计模式,能有效降低设计难度和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可靠性,使系统的设计、维护、测试更加简易。用户模块从气象数据模块中获取信息,由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与读取,产生GRIB文件数据和图形化数据,由叠加显示模块对数据进行EIN扫描与显示,呈现可视画面。用户模块的设计要对UI控制进行考虑,考虑到控制信息的接受、响应、处理,如:GRIB文件数据的记录选择、发送控制信息、反馈信息获取等方面。另外,由于数据处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必须作为设计重点。数据处理模块要协调其他模块,负责用户模块控制信息,处理GRIB文件数据,协调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输出。叠加显示模块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电子海图的叠加问题,确保处理后的信息能够以可视化、图形化形式呈现给用户,正确显示等压线、风速等相关信息。系统操作平台应为WINDOW或linux,使用wxWIDGETS数据库提供的API函数,基于WTL环境进行开发。目前较为成熟的基于网络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如:AIS-ECDIS、AIS VDR ECDIS等,其功能都已十分完善,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3 结语

当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海洋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为降低海洋灾害对海洋产业的影响,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建设,应积极提高海洋气象信息服务水平。因此,应积极加强对网络电子海图的利用,构建新型海洋气象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渐道.基于Web电子海图的海洋气象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9.

[2]李成金.电子海图的交互设计与水文气象数据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马小方.构筑于AIS-ECDIS技术集成的海上安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海事大学,2004.

[4]赖剑菲.海洋水文气象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

海洋与气象学 篇4

众所周知, 由恶劣天气和海况造成的船舶事故, 很大程度上与船舶驾驶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和对事故的应急处理不正确有关, 这就要求船舶驾驶人员要具备扎实的海洋、气象专业知识。而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和过程是抽象的, 难以理解和想象, 对学生而言, 没有实物那样形象与直观。因此,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如何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就变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自主学习等方面对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方法有效性进行探讨, 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是指运用计算机, 按照教学要求, 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文字、语言、声音、图像、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借助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仿真, 通过展示文字、图像、图形、影像等, 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 化抽象为形象。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海洋现象和天气过程是比较抽象的, 难以理解和想象的, 看不见, 摸不着, 对学生而言, 没有实物那样直观, 学生很难建立天气系统的三位空间结构, 很难理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连续演变的特征。因此, 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通过其生动、形象的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表现手段, 化不可见为可见, 化抽象为形象, 化静为动, 使难以想象的大气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加深学生的理解, 减轻认识的难度,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在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授课过程中, 比如在讲授“气团和锋”时, 概念抽象难懂, 课本的插图也只是静态的展示, 不够直观, 比较枯燥, 而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 将静态的事物转变为动态的过程, 不仅形象地解释了冷锋、暖锋的概念, 更将冷、暖气团的天气特征, 冷、暖气团相遇后的天气状况, 以及暖锋、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降雨情况, 都通过动画模拟出来, 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充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 学到了本领, 提高了能力。

又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风海流的形成”、“密度流的形成”、“太平洋环流的形成与分布”等, 将海洋中我们观察不到的现象, 直观形象的模拟出来, 这样既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轻易理解接受, 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2、发挥传统教学优势, 提高传统教学有效性

要实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并不是意味着抛弃了传统教学, 脱离了黑板和粉笔。传统的教学模式, 经常被描述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论性的掌握, 侧重于对学生智力的培养, 相对来说, 比较刻板、呆板, 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 不能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 教师问学生答”, 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接受能力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 循序渐进, 激发兴趣, 学习相对比较抽象的海洋与气象相关知识。

作为一种教师和学生都熟悉的教学手段, 粉笔和黑板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知识的平台, 具有文字、图示信息传递简单、方便、稳定, 组织和展示灵活的优点, 板书与教师的讲授紧密配合, 学生的学习思路容易跟上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引导。比如, 在“风的观测”的讲解过程中, 图解法求真风, 通过航向、船风、视风, 通过三角画图法, 求出真风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讲解, 同时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把握好课堂节奏,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气压带和行星风带”讲解中, 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中, 由低纬至高纬依次画出气压带分布, 再依序在气压带之间画出行星风带, 并穿插讲解风带天气特征, 边画边讲,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随写随看、随写随擦、随擦随写, 通过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来调整板书的内容, 内容可以方便的增删, 便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记忆深刻, 这也是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

3、结合实际现场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的课程特点, 教师不仅要在课下认真提前备课, 上课时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改进有效教学方式,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气象, 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在教学过程中, 教导学生养成关心天气, 时常注意天气变化的习惯, 并让他们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当时的天气状况观察、分析、回答问题。使他们知道某些现象和抽象的概念其实离我们很近, 提高学习兴趣。每年台风登录的时候, 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多种渠道了解、跟踪台风路径, 密切关注台风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 假定某船的位置和航向, 预计未来12-24h船舶将遇到的天气形势和天气状况, 船舶有无危险以及如何趋利避害、保障航行安全,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结合地区的天气状况, 如, 武汉雾霾的时候, 学生会认真去看霾的成因、特征、注意事项, 并会向大家进行解释, 学以致用。比如, 冷锋过境, 有的学生会说, 昨天我看了天气预报, 看到冷锋南下推进, 风速是多少多少……教师和学生根据本地区实际天气情况, 可以进行实地观测, 可以身临其境地去讨论, 这种现场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体现在不拘泥于空洞的教材内容的描述, 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案例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世界各地异常天气、海难事故等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讲解相关专业知识, 如, 利用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印度洋海啸, 为学生分析海啸的产生原因和影响以及其强大的破坏力;为学生讲解烟台11·24特大海难, 了解海难原因是由于气象及海况恶劣、船长决策和指挥失误、船舶操作不当、船载车辆超载、系固不良等造成, 这种案例教学方式新颖独特, 极具新引力, 往往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 因为考虑了学生的情感, 会使学生心存敬畏, 从而明白, 天气和海洋对海上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极易引起学生的重视, 深受学生好评。

5、改进有效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航海气象与海洋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本、使用地图、重视观察、善于想象, 培养学生在自学航海专业知识过程中, 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技巧, 学会如何处理问题, 同时, 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通过自主学习, 使学生拥有主人翁精神, 学生才会对学习不再排斥, 学生才会对学习过程充满感情, 才会对学习感兴趣, 而不再觉得枯燥乏味,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提高学习效果。

6、结束语

上一篇: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下一篇:英语课堂中的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