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

2024-06-01

气象学(通用12篇)

气象学 篇1

《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它也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基础。农业气象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以及应用气象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农业气象学作为一门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具有一般专业基础课所具有的一些共性, 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乏味等。但该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和资源环境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且与后续的专业课有密切联系。另外,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 农业气象学课程授课时间不断被压缩,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难度。本文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及其在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现状, 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 就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谈几点认识。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育部于2007年2月2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对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主体是要求把大量新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 使之能符合时代需要, 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来开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 首先要考虑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定位, 专业基础课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 即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和提供桥梁与工具等。其次, 要考虑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取舍, 在此基础上考虑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农业气象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有其独立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非农业气象专业的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单元:第一, 与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大气、辐射、热、水和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对这些气象要素的反应;第二, 单元内容为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相应的防御对策等;第三, 有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的气候、农业气候的分析、区划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等内容。根据农业气象学各单元教学内容特点, 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1.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第一单元内容是高等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 如农学、园艺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诸多专业课知识的主要结合点。因此,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 对这部分内容的取舍尤其要慎重。即在保持原来知识结构的前提下, 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例如, 辐射相关教学内容中有作物群体内的辐射状况、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光照时间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光照时间与作物引种等, 其中, 除作物群体中的辐射状况和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外, 其他已在植物生理学等其他课程中学过的内容。所以, 作物群体中的辐射状况和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是需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其他可以略带而过。剩下的时间可以介绍一些新的内容, 如, 基于作物冠层反射光谱的农业遥感理论、农田植被消光系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等。对于本单元的其他知识点, 也可通过类似的方法, 把一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中。

2. 天气系统及灾害性天气是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相当频繁, 它主要由降水、温度等的较大年际变化所引起, 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引起我国粮食大幅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该单元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学生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另外, 我国幅员辽阔, 具有除极地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外的各种气候类型, 各地所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 差异较大。因此, 根据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 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使教学始终围绕当地主要天气系统及农业气象灾害来展开。如, 对于华北地区来说, 春旱、冻害、干热风、风沙害等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教学重点也应围绕上述几个气象灾害和主要天气系统的形成来展开。

3.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气候、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与调节、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是农业气象学课程体系中的第三单元内容。对于应用气象专业来说, 该单元知识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但对于非农业气象专业来说, 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与调节等是这一单元中重点讲授的内容, 这些知识也是学好作物栽培、园艺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科学热点之一, 其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研究更是农业气象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的热点内容。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研究与大气污染、全球温暖化等新的内容引入到新的教学体系中, 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适应对策等,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大力强调环保意识的大趋势下, 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内容改革也应该顺应这种时代潮流[1]。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遵循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全体性和启发性原则[2]。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提供宽松的环境。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 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农业气象学的很多教学对象时空范围广, 动态性强, 非常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如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锋面天气的形成、台风及云的形成、科里奥利力的产生过程等内容都非常适合用各种媒体手段来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构成的系统, 多媒体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只有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如使用不当, 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 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容太多, 主次不分, 淡化主体;不管课程性质, 滥用多媒体等[3]都是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只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这些诸多不足, 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其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 把教学内容传输或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 在课堂上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造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环境。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则带着问题去学习、归纳、思考、解决问题, 并向教师提出问题, 实现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4];同样, 教师也可以针对某些教学难点或其他一些与专业课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组织即兴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 前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对策、农田植被消光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作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都可以成为即兴课堂讨论的题材。

3. 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建成校园网络, 且已开始在高校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校园网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网络版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校园网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能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利用校园网资源, 为学生提供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未能在课堂上讲授的教学资源, 如气候分布与纬度、灾害性天气、气候变迁、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价方法等多种媒体组成的大量资料, 从而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结束语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业气象学》课程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 它主要体现在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 这些变化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改革。另外, 教学时间被进一步压缩这一现实也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也要有新的突破。因此, 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 需要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才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农业气象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4 (6) :100-103.

[2]钱旭红.充分尊重教育对象, 发扬光大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塑造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2) :70-71.

[3]崔凤国, 程志辉.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与弊[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7, 27 (6) :51-53.

[4]王秀英, 李晓丽, 甄文超, 张晓宾在教学中激发学习热情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4, 6 (6) :23-25.

气象学 篇2

一、实习目的:

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气象业务的整个流程,获得气象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熟悉基本气象仪器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掌握地面、高空观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雷达原理、雷达操作及相关维护知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介绍:

郑州市气象局是国家基准站,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站涵盖了所有的气象要素的观测项目,并承担着国家气象局最新研制的仪器测试工作。郑州市气象局负责本市内气象监测、预报管理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市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负责向市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象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象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7月19日,实习第一天,阮台长带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给我们介绍了郑州市气象局的有关情况,向我们提出了实习的相关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实习而是做了临时的调整。在随后的七天我们分别在地面站,气象台,高空站进行了业务跟班实习,参观了雷达站。

1、地面观测

2、高空探测

高空站主要负责本地区高空气象要素探测。主要利用无线电高空探测仪,无线电高空探测仪为一次性产品,悬挂在气象气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气球、飞机、火箭上下投),能测定各个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每天早晨七点和晚上七点释放一次,汛期凌晨一点钟要加放一次。无线探空仪在使用前要对各项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测,当探空仪升入空中后,L波段雷达会进行自动跟踪。无线电探空仪由感应元件、转换电路、编码装置、无线电发射机和电源组成。可以连续不断地发送气球上升(或降落)过程中所测各高度上的气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设备则进行信号接收、解码和资料处理工作,由计算机终端直观显示出来。我们观摩了一次高空探测的全过程,观察了从仪器检查到气球爆炸的全部细节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并就过程中遇到问题向站长一一询问。

3、雷达站

4、气象预报

探讨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气象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21世纪是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世纪。近几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几乎全都有一条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动手能力强”,而目前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弱点就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开创性和独挡一面的能力,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气象学实验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

1 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验课程教材缺乏特色

在高等院校,大学设课以理论课为主干,实验课基本上是理论课的附属或是有关理论课的一部分,其重心在于帮助、加强对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根本没有自己系统的教材[1]。虽然近几年各大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气象学实验的教材,但是往往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量大且知识点分散,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有些内容又很抽象,超越了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学生课下进行自学和预习。面对具有林业特色的高等院校来说,出版一本以气象学基本实验为主,具有林业特色的实验教程势在必行。

1.2 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和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沿袭传统的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实验理论和演示实验内容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和记笔记,黑板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缺少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由于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和交流,所以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气象学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附属部分,主要开设的实验有8个,基本上都属于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刻不容缓。

1.3 气象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缺乏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各方面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在保证教学能够基本运行的前提下,对实习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而用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大大降低了高校对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大多数实验、实习课程的教学也都是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进行演示和验证性实验的操作。

2 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1 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构建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实验教学要求与理论教学完全分开,设置独立的实验教学百分制考核机制。

面对以往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现行的气象学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时数偏重于理论教学[2]的现状,也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笔者编写并出版了《气象学实验教程》一书,前十章主要介绍了主要气象要素的测定,具体包括实验仪器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实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章后安排了思考题。后四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气候资料的统计与整理以及地面气象月报表的编制和云的观测实验等等,这对高等院校开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实验内容上,分层次开设实验,即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真正的实施因材施教。

(1)基础性实验:采用多媒體教学方式,通过生动的图片演示该仪器的使用方法,讲授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在仪器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人工观测的的仪器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仪器相结合的方式,它们的共同使用,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两者的区别。

(2)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如:森林小气候观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课程的知识,选择和设计一块林地进行森林小气候的观测。教师只是提出建议和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由学生自行安排。为进一步加深对森林小气候特性的认识,安排一组学生在林外选择一块对照地,进行相同项目的测定。最后将数据进行汇总、比较、得出结论。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因森林的存在所造成的小气候效应,这对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启发其科技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

2.2 改革气象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气象学实验。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对气象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掌握,并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其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3]。

以往气象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讲授和演示,课下验证实验的方式。在选择实验内容上也主要是基本气象要素的测定。要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新成果,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同时考虑实验条件和环境等因素,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和信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2.3 加强气象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在气象学实践教学实习中,采用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必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林业调查、测定和校外参观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气象学实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随课进行,重点进行林业生长相关的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第二部分集中实习,重点进行气象业务基础实习,包括在实验林场测定不同林型的小气候特性的比较和参观省气象台站等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林学专业学生发展的要求,气象学实验必须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优化该课程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林业生产部门服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充分肯定了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变主动,教与学都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这些无不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丹文.改革高校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1,14(6):47-49

[2] 张清杉.对林业专业《气象学》教材改革的建议.职教论坛[J].2004年6月号中:20

[3] 林金书.高职农林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林业教育[J].2008,(5):67-69

《卫星气象学》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篇4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学校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这一目标定位和建设规划, 结合大气探测专业现有的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 合理规划《卫星气象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建立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2]。通过开展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 形成优质教学资源, 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新突破。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辐射作用和影响, 逐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为我校学生创建全面优质的课程教学平台, 充分体现我校“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办学方针。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1. 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由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负责人, 请该课程的创始教授作为顾问并指导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 培养一批年轻主讲教师, 目前为止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习教师。此外, 为了了解气象卫星在业务台站中的应用情况和待解决的难题, 将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台站业务人员来我校交流, 并参与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 使教学组的老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 在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中融入业务需求, 促进教学的发展。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培养, 利用假期选送教师到气象业务部门熟悉一线的业务, 增强业务能力, 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

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 在广泛调研、对今后可从事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大气探测专业课程体系, 编写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专业能力的要求和“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 把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几个模块。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 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 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2) 《卫星气象学》课程主要由气象卫星探测原理和气象卫星资料分析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 前部分侧重卫星气象探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特别是辐射基本理论, 后部分侧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由卫星云图定量获取气象信息。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 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尤其是后部分内容, 鼓励教师参加和关注科研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效果, 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积极整合优秀教改和科学研究成果, 实现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互动要求。本课程已经进行过双语课程建设 (英语) , 对大气探测专业进行过几次的双语教学实验, 有条件时将进一步扩大双语教学试点规模。

3. 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实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课程教学与管理, 建立专门网站 (页) , 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实现上网并免费开放, 同时争取将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为社会服务[3]。本课程有40多年的教学历程, 已拥有大量的纸制、PPT等教学材料, 有的已经在教学上使用多次, 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精品课程网站的开放性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这一举措打破了现有教学质量受制于教学资源不足的瓶颈。互动与开放将使课程体系的不足暴露, 取长补短, 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这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大有好处。

4. 重视教材建设。

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目前使用的是我校大气探测专业陈渭民教授等编写的《卫星气象学》, 该教材是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基础上、结合科研成果和台站工作经历、根据业务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几经改版而成的权威专业教材, 具有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新的特点。本教材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不断充实, 每次再版中, 都吸收了卫星气象学的新成果和新技术。所以, 跟踪科技发展步伐, 收集和整理最新科研成果, 为教材的改版做准备, 也是该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该教材基础上教学队伍编写了完备的教案和科学的教学大纲。

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卫星气象学综合实习》是《卫星气象学》的后续课程、附属课, 其任务是训练学生把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业务使用相结合, 使学生尽快掌握现代化的卫星遥感探测资料在实际业务中的使用技能, 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联系实际、国家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大气遥感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拥有EOS卫星MODIS/AIRS (中分辨率光谱仪/大气红外探测器) 接收处理系统和DVB-S多功能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 DVB-S系统可接收、处理我国FY-1、FY-2、FY-3、美国NOAA卫星、日本MTSAT、EOS等多种气象卫星资料[4]。除了校内的专业实习外, 学院积极和有关气象局联系, 补充、扩大大气探测专业的实习基地, 为气象雷达和卫星的理论教学提供和补充实习环节。大气探测系的每位教师在教学的同时, 都积极参加科研项目, 关注科研动态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效果, 在课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气象卫星探测领域的科研动态和实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目前在大气探测本科专业的基础上, 我们拥有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点, 在气象卫星方面已形成了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波段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卫星遥感新技术研究, 卫星遥感信息在大气科学、农业、林业、环境、资源等领域中的应用, 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等研究方向。

6.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课程教学组每学期都将安排听课、调查和总结活动,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推广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互相交流,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卫星气象学》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受益面大, 《卫星气象学》教材编写人员直接参与该精品课程的建设, 该教材几乎是全国的通用教材, 建设配套多媒课件和补充一定数量的习题, 受益面不仅涉及我校, 也涉及到其它高校和气象台站, 扩大了我校的专业影响, 巩固了我校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地位。关注理论教学内容, 还注意实验课程的教学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如辅以多媒体教学和发挥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首次系统地为《卫星气象学》编制习题和试题库, 为《卫星气象学》的后续教学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陈渭民.《卫星气象学》[M].气象出版社, 2003.

[2]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 [2003]1号) [Z], 2003.

[3]刘宏.多媒体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26 (4) :36-37.

气象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5

观看气象纪录片,纪录片主要讲述了气象的发展过程还有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象从古代就有观测,经过长时间积累的经验才有今天高水平的观测技术,和现在高科技的观测仪器。气象观测的项目包括云、能见度、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蒸发、日照、辐射热强度。专业气象观测可以分为城市气象观测、船舶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林业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方法有数值预报法、天气图预报法、雷达卫星预报法。数值预报法可以预报1―7天,甚至10天的天气;雷达卫星可以预报几小时内的天气,如暴雨、雷雨大风;天气图预报法可以预报1―3天的天气。天气预报的过程:气象资料的采集――资料的传输――天气预报的制作――做出天气预报产品――气象服务。影片还讲述了一下气象常识。

看完有关气象的影片,我们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去参观气象台工作者工作的地方。首先我们参观的计算机处理中心,这里放置着目前气象台使用的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的工作就是处理广大地区乃至全球的气象资料。这些气象资料是从分散的气象台站网取的。因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往往需要,广大地区乃至全球的气象资料,使用时又是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各站的记录不仅能够准确,而且基本上代表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还要能够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因此,气象观测的特点是: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同时,气象要素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只有通过对大气连续观测,并进行天气学分析才能了解。因此气象观测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中断或短缺。连续观测记录的年代越长,对预报业务和科研工作价值越大。因为计算机收集的数据量是很大的,所以要这些运算速度快的大型计算机。

走过计算机处理中心,我们看到在工作室里工作人员坐在个人计算机前分析已经整理出来的资料。现在科技进步了再也不需要以前做什么要人工,人们需要什么资料计算机都有相应的软件来处理,计算机制作好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分析现成的资料了。

气象台工作人员还向我们讲解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特别对气象灾害方面的作用。气象灾害有地震、地质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干旱、台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我区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雷雨大风、台风、低温霜冻,因为这些气象灾害造成150多亿?年,制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提前防范,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海南天气。所以说作为一个气象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气象预报员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预报经验。这样才向各个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各个部门根据这些信息才可以制定正确的措施,才造福人类。

刘胜:气象北川,北川气象 篇6

坐在位于新县城的新办公楼里,刘胜的声音依然急切,因为工作依旧繁忙。但是声音里却带着明显的坚定,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把“5·12”地震的消息传达出去

“一定要把灾情告诉外面的人”,这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报》报道刘胜时所用的标题。当时,刘胜就是北川气象局局长,也是第一个徒步走出北川,把灾情传达到外面的人。

三年过去,再回首依旧惨痛。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刚过,刘胜正要出门办事,突然地动山摇。“地震了!”刘胜赶紧蹲下,还是晃得受不了。虽然以前经历过地震,但是那一刹那他还是觉得这下子完了。地动山摇之后,刘胜发现自己没死,爬出来,他发现熟悉的家园、漂亮的办公楼全都变成了废墟。

北川没了!

顾不上哭,刘胜开始救人,他救出几个人,又和这些人一起救人。成功地救出自己的同事之后,刘胜才顾得上去找自己的妻子、女儿。妻子就在隔壁的单位,但是当刘胜把妻子扒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再也看不到丈夫和女儿。刘胜又发疯地往女儿在的地方跑去,女儿还活着。小家没了,刘胜来不及难过,因为还有一个大家等着他。

“我要告诉外面北川的灾情!”通讯早已中断,刘胜带着几个同事往县城外面冲。“那时,县城的百姓已经开始自救了。但是由于山路险恶,所有灾民只能分批分拨地离开县城。通信断了,没人有知道我们的受灾情况。不能消极地等待,一定要自己走出去,寻找支援,寻找希望。”一路上,刘胜总是冲在最前面,在犹如汽车般的大石头之间爬上爬下。“我必须在第一时间逃出去,早一点将情况报告给市气象局,我的职工就多了一分生的希望,就可以早点被营救出来。”刘胜说。

当他站到绵阳市气象局局长面前的时候,局长目瞪口呆。北川的灾情这么重!当时刘胜浑身上下全都是泥土和伤口,血水、汗水和泥水搅在一起,人已经不成样子。可他无暇顾及自己,简单汇报之后,直接跟着局长奔向抗震救灾办公室汇报北川的灾情。

在没有通讯、道路中断外人难以进入的时候,刘胜把灾情报告了出去。再回北川,是跟着救援工作小分队一起,他是来组织气象职工撤出北川县城的。

震后第二天,恢复天气预报

5月13日下午,在距离北川县城仅一公里左右的仁家坪收费站挂起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明天北川阵雨转多云,气温15到22℃。”同时,包括北川县、平武在内的绵阳地震灾区天气预报送到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震后第二天,刘胜领着北川气象局的同事们,在绵阳市气象局的帮助下,恢复了天气预报工作。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被救者。北川县气象局在痛苦中迈出了浴火重生的第一步。

天气预报并通过四川省气象台上传至中央气象台,北川的抗震救灾更加有的放矢。“天气预报很重要,我们是北川震后第一家恢复工作的单位。”刘胜内心里,不觉得这有多自豪,而是责任感的驱使。大灾之后,天气预报对于救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

5月25日,刘胜和其他同事一道,穿着厚厚的防化服,再一次进入北川县城,冒着危险在观测场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六要素的移动气象站。

为恢复雨量哨,刘胜和同事们一起,每天冒着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在安县和北川之间往来奔波,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走访,使全县雨量哨得到了恢复,并在防范暴雨天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川的盛夏,雷电频繁,安置房的防雷工作刻不容缓,刘胜又带着大家连续作战,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县活动板房和帐篷的防雷工作。现在看当时的照片,刘胜永远是一脸凝重地分析数据,要不就是拿着材料里里外外地忙。

“我们自己也遭了灾,但是工作不能不做。”没有想象中的轰轰烈烈,这是工作,别无选择,刘胜说得很平静,做得很果断。

大灾不能压倒坚守的信念

2009年12月11日,北川初冬,南下弱冷空气正在侵袭着这片饱受大灾困扰还不到一年的土地。

同往常一样,刘胜正在雨中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他和同事们都知道,当天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气象局视察工作,可能会同基层气象部门进行视频连线,但是刘胜还是没有时间想那么多,比如看到温总理的时候会不会激动。冬雨已经给新县城的冬季建设造成了一些不便,他们要争取把气象工作做好,为建设做保障。

突然镜头一晃,刘胜看到了温总理。在给温家宝总理汇报完当前的工作和北川新县城建设进展的情况后,刘胜看到温家宝总理在视频上频频点头。总理说:“好,非常好!”

“虽然不是人人都和温家宝总理进行了对话,但是全县气象工作人员都备受鼓舞,感受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面对保障灾区安全越冬的重任,我们更加坚定了'也会更加努力,肩负起重建家园的重担。”保障灾区、重建家园,这是刘胜和气象局的职工们从受灾那一刻起,心中就始终铭记的信念。而这种信念的支撑,不仅来源于内心的责任,还有兄弟单位和上级部门的分担与支持。

2008年6月5日,震后不到一个月,刘胜就带着北川气象局的职工们走进位于安县气象局大院的临时的家。“5·12”地震中,安县也是灾区,不过没有北川严重。当时,看到安县气象局院子中为他们搭起的安置房,刘胜忍不住握住安县气象局局长熊学彬的手说:“给安县的同志添麻烦了!”普通的大实话在那种情境下只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家,是历经灾难后人心中最深的渴望。”刘胜总是感慨那一年多时间里,两个单位共同走过的艰难;想起绵阳市气象局的救援队救他们于大灾之中……能够最快恢复工作,在重创面前坚持气象工作,这种感情与信念的支撑远比很多物质的援助更有力量。气象工作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力量

2010年2月31日20时,遭受“5·12”汶川地震毁灭性破坏的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气象局在新县城永安镇的气象观测站业务切换成功。

2011年1月1日,新北川气象局正式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新年之际,北川县气象局历经三年终于开启自己的新生。

“‘5·12’汶川地震将环境优雅、建筑精美的北川县气象局毁于一旦,办公楼、职工宿舍楼、观测场全部垮塌,所有气象设施设备损毁。为及时开展震后气象服务,北川县气象局相继在紧邻县城的任家坪和擂鼓镇建立了应急观测站和临时观测站。2009年10月,随着北川县城的整体搬迁,北川气象局确定在探测环境优良的新县城永安镇116号街坊近30亩土地上整体重建。”刘胜介绍说。

2008年6月17日,中国气象局表彰刘胜为全国气象部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至今,刘胜不知道妻子最终被葬在哪里,他也不太敢回到老县城重新寻找失去的家园……他宁愿把过去的苦难埋藏,生活却仍在继续。刘胜的声音依旧急促肯定,因为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时间总是不够用。

震后两年多,北川气象局终于有了新家。而让刘胜最期待的是,新家里他该怎样更好地继续新生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于气象工作寄予了很大希望,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也在全国“两会”期间谈到未来五年国家气象工作的规划,西部地区气象工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是其中的一个工作重点。或许,这会让刘胜变得更加忙碌,不过他却觉得内心里更加充实,更有奔头。

《中尺度气象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篇7

一、“复杂的理论、丰富的图表、细致的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中尺度气象学》历年来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学生需要具备较完整的气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为熟练的基础专业分析能力,而此两点仅有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即便如此,能够在较为复杂的中尺度天气过程中将复杂的理论基础与合理的天气分析结合起来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复杂的理论、丰富的图表、细致的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一,与中尺度天气过程相联系的天气系统,如暴雨、龙卷、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重力波等,均是天气学分析与预报的难点,所用的基础理论更加复杂、更加系统;其二,学生对复杂的理论、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等难有感性的认识,必须辅以清晰的、合理的图表方能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其三,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学生理解、掌握的最后保障。因此,只有引导学生逐一经过理论认识、感性认识、到系统认识的过程,才能增强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重力波的特征分析为例阐述“复杂的理论、丰富的图表、细致的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关于重力波的定义与特征早在《动力气象学》中已经有所涉及,《动力气象学》课程上通过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求解的方式给出了重力波的频散关系式、相速度、群速度等理论关系式。学生对重力波的认识是初步的、公式层面的。因此,课堂上首先把《动力气象学》中重力波所涉及的内容给学生简要的复习一遍,给出重力波的重要关系式,通过较为熟悉的内容完成“复杂的理论”部分;接着,利用大量的图片,包括观测的山脉背风坡的云图、理想的背风波云系等,告诉学生重力波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也是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存在的大气现象。但是重力波到底在天气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重力波引起天气变化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必须带着这些问题去进一步学习重力波的结构与传播。通过结构图的引入学生基本能够理解重力波传播过程中哪些位置有利于垂直对流,哪些位置有利于高空辐散等,对于由于重力波参与的天气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后,“归纳总结”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并完全理解。大家所熟悉的Rossby波与重力波存在哪些相似与不同?其发生的天气现象有何差异?通过以上问题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重力波的基本知识,完成了从抽象概念到理解应用的跨越。

课程中“中尺度孤立对流系统”、“中尺度带状对流系统”,与“中尺度对流复合体”这三章内容是由浅入深、相辅相成的学习重点与难点,需要学生完全领会与掌握。这三章内容所涉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分别是: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龙卷雷暴、飑线、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其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相互演变。这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复杂的理论、丰富的图表、细致的归纳”起了关键的作用。以单体生命史的演变的结构与云水特征图作为普通单体雷暴的重要目标图形、以多个普通单体经过统一环流组织起来的多单体特征作为多单体雷暴的基本目标图形、以具有显著统一环流与旋转特征的3-D结构图作为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图,讲授孤立对流单体部分,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基本能够掌握孤立对流单体的特征,对其发展与强度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讲授由不同孤立对流单体经过有组织的环流约束排列成带状的飑线系统就相对容易。飑线的结构与中尺度结构图就是带状对流系统的重点,理论学习从基本的结构特征转变为飑线的形成机制问题。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有以上不同的孤立对流系统与带状对流系统组成的,因此其单体的结构特征与演变是类似的,主要差异是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近乎于圆形的。因此,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图表重点应该放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结构、降水特征上,理论重点是解决为什么其会呈现出圆形的特征来。

二、启发性的教学理念

《中尺度气象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出问题与思考,增进学生独立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启发性的教学,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述大气层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时,先给出传统的位势稳定度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利用传统的位势稳定度怎样解释超级对流单体与热带辐合带地区云系的发展?学生经过思考后就比较容易接受后面的第二类条件性不稳定的概念了。随后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对流只能垂直发展吗,对于倾斜对流的问题应该如何去理解?这样条件性不稳定就顺利成章地被引出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过程,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课程的学习将更加主动与积极。

《中尺度气象学》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随着社会的观测网络与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部分讲授内容在不断完善,部分研究理论在不断深入的特征。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使其仍存在许多正在解决或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难题。而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偏向于天气发展的表象,对其原因的分析并不深入。比如学习完成飑线的定义、结构、天气特征后,合上书本,与学生一起把所学内容复习总结后,大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到掌握新知识的欣喜了。接着我会问飑线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带状分布?它为什么会形成在锋面前沿的?对于这些没有明确解释的内容我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大家发言。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他们进一步地解释,也把问题清晰地留给学生思考,提醒学生学无止境,认识总在不断前进。

三、天气个案例析的教学思路

《中尺度天气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天气分析与总结是基础,复杂中尺度天气的机制认识与应用是关键。因此,课程的讲述中,典型的天气个案的分析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讲到飑线时,大家针对这一代表性的中尺度系统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对其发生机理、造成的天气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面上。因此,我会先将课本上的典型个例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然后结合最近1-2年内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例(如,2009年6月14日安徽、江苏边界的飑线对流天气),首先针对课堂所学内容通过天气个例进行验证与加深认识,然后就目前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引领大家思考并简要介绍目前的主要研究手段与研究结果。这样学生对于飑线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讲述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对对流发展的作用时,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即使大气层结非常稳定时,一定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仍然能够促进对流发展,因此很多强对流天气均伴有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然后利用多个实际天气个例分析,说明不同的对流发展阶段,环境风垂直切变的作用不同,有时是对流发展的积极作用,有时又起到削弱作用。比如,对于台风发展初期,较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其发展的不利条件;而当台风发展到较强强度时合适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有利于对流层中层暖心结构的维持从而使台风不断发展。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发展的影响非常复杂,在实际台风发展过程中总是能观测有些台风在环境风场垂直切变非常强的时候仍能够迅速发展。因此天气过程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其具有相对普适的规律,一方面具体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四、结语

《中尺度气象学》是一门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因为其一般与灾害性天气相联系,也是大气科学专业中难度较大但实践意义重大的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科研工作的奠基石。本文从“复杂的理论、丰富的图表、细致的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性的教学理念,以及天气个案例析的教学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心得,希望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中尺度气象学》掌握好。

摘要:《中尺度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是在学习完成《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天气学基础》等基本专业知识之后对气象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进一步认识与提升,在大气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总结归纳了近几年在《中尺度气象学》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提出了“复杂的理论、丰富的图表、细致的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性的教学理念,以及天气个案例析的教学思路,希望为《中尺度气象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尺度气象学,教学,课程

参考文献

[1]寿绍文,励申申,寿亦萱,等.中尺度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2.

[2]寿绍文,励申申,王善华,等.天气学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2.

[3]寿绍文,励申申,寿亦萱,等.中尺度大气动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气象学 篇8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在以系统性为主线的基础上, 要突出重点, 不能过度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应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 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 对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而对课程中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强的内容进行简化,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7,8,9,10,11]。

1.1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已比较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气象学的参考教材《气象学》或《农业气象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以下三大模块:一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的作用;二是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特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和防御对策;三是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的气候、农业气候的分布与区划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等。其中, 第1模块主要讲解辐射、温度、水分和大气运动等农业气象要素, 上课学时最多, 也是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结合点。由于农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开设气象学课程之前, 已学习过植物生理学课程, 因此笔者删减了该模块中光、温和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这部分内容;而根据学生的专业增加水稻与气象、园艺作物与气象、林业与气象、资源气象和环境气象等内容, 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第2模块中, 围绕影响广东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农业气象灾害来展开, 主要讲解台风、暴雨、低温冷害、干旱等, 对其他内容进行了删减。在第3模块中,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在讲课时适当增加一些这方面最新的研究结果, 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 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2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多年来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 学生感觉学而无用, 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加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气象学实验学时也大幅增加, 约占总学时的1/3, 个别专业还开设了7 d的教学实习。在校领导的支持下, 2007年重建了校内气象观测场, 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配置了常规观测仪器, 可用于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试验;同时还配备了4套先进的自动气象观测站, 可以让学生下载自动气象站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基础建设为气象学试验内容的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 广东省广州五山地面气象观测站紧邻华南农业大学, 该站是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之一, 设备先进, 种类齐全, 对有课程实习的专业, 选择该站作为校外实习地点, 对学生了解当今气象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以及相关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长期存在的2个突出问题, 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和学习兴趣不浓,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对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 依然是气象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实践, 逐渐形成了多媒体演示、实验室讲解和观测场练习的教学体系, 并增加了学生在观测场的观测时间。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气象学知识的能力, 近几年增开了云天观测实验。在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广州地区天气的整个过程中, 结合气象云图和气象台专业的天气预报, 完整、连续地开展云天观测教学, 对于学生了解云的演变与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气象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化而且涉及面相当广的学科, 要讲解的内容不仅多而且晦涩难懂, 因此必须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 多媒体技术能集音像、图形、文本等诸多媒体的优点于一身, 并能灵活、动态、有机地将各种媒体综合联接起来, 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为抽象的理论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2,13]。

华南农业大学自21世纪初开始建设多媒体教室, 现在教室内一般都配有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设备, 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保障。笔者自2002年就开始使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气象学多媒体课件, 经过多年的补充修改, 已形成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课件, 课件内容丰富, 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同时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下载了大量的视频教学资料, 如云和降水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在讲解抽象的大气现象时, 使学生可以从屏幕上亲眼目睹此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全过程,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2 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而现代教学模式强调,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 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由于气象学课程内容抽象, 不好记、不易懂, 许多学生忽略了这门课的学习, 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根本没必要开设这门课, 学习兴趣不高。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目的, 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 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2.1 参与教学法。

参与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它能极大程度地唤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潜能,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14]。气象与生活密切相关, 让学生参与教学, 可促进学生观察身边的气象知识, 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既能提高教学效果, 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2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气象学的教学过程中。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讲解课本中某些章节的内容, 一般选择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且比较易懂的内容, 如水汽凝结现象和降水、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危害和防御等内容。学生在制作PPT时, 要查找大量的课外知识;上台演示讲解时, 还必须思维清晰、陈述清楚。因此, 通过此种方式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种方式是在每次上课开始的5 min里, 安排1~2位同学上台讲近7 d的天气特征及未来的天气变化, 并简单介绍与之相关的气象名词。通过这种方式, 既让学生熟悉了常见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过程, 同时又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2.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 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15]。案例教学法源于美国哈佛大学, 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 是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借鉴引入我国。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是抽象而具体的, 对于非气象专业的农科大学生来说, 要掌握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确实有难度。如果仅靠理论推导和讲解, 最后学生可能仍然一知半解。笔者在讲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时, 以历史天气为案例, 结合多媒体演示, 将抽象的天气变化具体化,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 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特征的理解。

由于天气变化日新月异, 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 教师必须结合近期的天气特点收集案例, 而不能一成不变。另外, 专业不同学习目标也会有差异, 应根据教学对象确定同一案例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2.2.3 讨论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讨论学习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筛选与整合, 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 得出一定的结论[4]。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有关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却是科学家和政治家们争论的焦点。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原因及应对措施, 布置学生提前观看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全球变暖惊天大骗局》《后天》《超强台风》《2012》等气候灾难片, 并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2个大组, 其中正方的观点是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而反方的观点是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课前双方在组内进行讨论, 查找文献, 收集论据;课堂上由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 既能让学生全面掌握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浅谈暴雨与湿证的气象学关系 篇9

一、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

自古以来, 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 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即使是健康人, 由于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其精神和身体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 甚至可使原有病情加重乃至死亡。因此, 把与气象有密切关系的症候群叫气象病。近年,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 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疾病, 这种人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可称为广义的气象病。

二、暴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暴雨前后一般都有风向、风力、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的变化, 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甚至诱发或引起某些疾病。多数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随湿度的增高而数量增加, 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则随湿度和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通过对泰国北部秦吗地区脑炎患者月发生率和平均气温及雨量关系的调查表明, 脑炎患者约半数是日本脑炎, 但其高峰不在气温最高的4月, 而在降雨量最多的7、8月。而在日本等温带, 夏季里媒介蚊的个体数急剧上升, 日本脑炎发生率也达到最高峰。在我国, 有学者证实, 气象因素与小儿肺炎发病密切相关, 气温、相对湿度与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 气压与肺炎发病率呈正相关。在炎热多雨的夏秋季, 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为肺炎。不同的气象环境条件下给予的药物也可产生不同的作用。

三、暴雨与湿邪的关系

唐以前, “雨”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如公元前514年, 秦国医和就提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种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寒、暑为致病因素。直到唐代王冰补运气七篇, 才提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 太过则为致病因素, 称“六淫”。可见, “雨”邪已归纳入其它邪气中, 而根据湿邪的病因研究, 雨邪属于湿邪。暴雨较微雨、小雨、大雨等量大、危害性大, 对人体影响也更大, 故而, 暴雨属湿邪, 湿邪包括暴雨。暴雨降时可作为“清湿”伤气分, 走上焦;既降则又可为在地之湿, 为“浊湿”, 走下焦, 易入血分。暴雨因其发生前后大都有风力、风向、温度等的变化, 故其致病多兼挟风、寒等邪。

四、人工气象室研究

气象学 篇10

水文气象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又是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强是水文气象学基础系列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 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作为亚洲第一所、世界第二所的水文气象学院, 国内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借鉴, 只能参考相关专业和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 探索一条培养水文气象复合人才的教育路子。针对过往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以封闭式实验为主、部分实验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缺少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实验教学平台、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的力度不够、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 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 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构建了“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 并在这一基础体系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和管理。

1.“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大学完整的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要明确目标。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 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 实施人才标准的多样性和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实践教学的始终。积极探索高等院校水文气象学实验教育教学规律, 形成专业特色突出、体系独立完整、管理科学、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实验教学体系。

其次, 要搭建平台和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根据实践课程性质和内容分为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基础课程实验模块和认知实习训练模块) 和专业技术实践教学平台 (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等模块组成)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验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打破课程间的壁垒,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使课程间的内容有机融合, 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 专业拓展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1.2 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1.2.1“一体化”。

指服从实验目标, 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即打破课程间的壁垒, 所有的水文气象实践课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把相关的实验知识、技术和方法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2.2“三层次”。

根据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试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实践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基础性试验。主要是以基础实验课程为主体,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如水力学实验中静水压强和静水总压力的测量、液流流态和液流阻力的测量, 水文测验中的流量、流速、水位等测量, 气象要素降水、蒸发的观测等。第二层次, 综合应用型实验。主要是以综合实验课程为主体, 旨在强化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培养学生初步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采用启发式教学。如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水资源综合实习等, 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的课本知识, 查阅相关文献, 设计实验流程, 围绕着理论、程序技术和研究思维三个环节展开进行实验。第三层次, 实践创新型实验。主要是以创新类实验项目为主体, 为设计、研发型实验,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科研创新能力, 常采用开放式教学。这里主要指高年级的学生申请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文献检索、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总结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等环节,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开放式教学,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1.2.3“多形式”是指采取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

相结合, 计划内学时与计划外开放实验相结合, 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将实验操作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等, 并将室内试验与实践教学基地和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有机结合;在形式上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开放式等多种形式有机组合的实验教学,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

“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 由相对独立到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的能力从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到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递进式培养[3,4,5,6,7]。

2.“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管理

2.1 优化实验教学,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水文气象学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围绕水文和气象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解决国民生产中的实际工程问题, 因此实践教学是整个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实践课程规划 (实验教材、实验大纲和实验项目的设计) , 优化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优化课程体系, 突出实验性教学。以课程综合化为突破口,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构建新实验教学体系。第二, 多开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独立创新、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 建立实训网络平台, 将网络资源和学习更好地整合, 将新的教学理念灌输到实际实践教学中。快速满足教学要求, 使实践教学更加优化。第四, 加强实习和实训,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习、实训是整个实践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实验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和实际生产实践的联系, 同时可以促进教师自身进行自我完善, 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8]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统的实验室模式。在教师指导下, 在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集中实验。这种模式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低年级的学生, 通过参加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第二, 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提出不同的实践方案, 培养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能力。第三,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分时段, 分层次的开放。低年级学生基础性实验实行双休日集中开放模式, 以巩固知识和技能为主,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高操作技能的实验。高年级学生以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为主, 综合性实验采用研讨课的形式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主要是学生通过申请学院、学校、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实验项目, 经查阅文献, 拟定实验方案, 中期答辩和结题汇报等层层过程, 充分利用周末、教学实践周和寒暑假, 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践并完成实验项目。通过一系列开放的实验过程, 培养了学生对前沿和热点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 从实践上探索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推动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第四, 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以自主性为主要特点, 充分虑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特长, 有针对性和目的地设计实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突出学生创造性、探索性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第五, 开放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进一步加强本科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院与广西水文局建立了《水文测验》、《水文水资源综合实习》教学实习基地, 与安徽省六安市水文局建立了《水利工程》教学实习基地, 与天津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建立了《数值天气预报》、《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基地。这几种实践教学模式要有机配合, 促进各类实验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2.2 优化管理,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优化管理主要通过网络化管理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9,10]。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管理:第一, 实行网络预约制度, 仪器状态实行网络通报制度, 提高了仪器使用的效率, 也加强了仪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第二, 实验耗材的购买也实行网络管理, 购买药品等耗材时, 需要网上申请, 经管理员批准后统一采购并登记入库、登记领用。通过耗材库查询, 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药品, 方便互相调用, 做到资源共享, 节约实验室运行经费, 更能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第三, 通过考勤系统提高出勤率。网站考勤功能每天记录了每位学生到实验室及离开实验室的时间, 提高了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第四, 以网站展示实验结果加强学生的成就感。通过实验室网站将学生在实验中取得的良好实验结果、获得的奖励、发表的论文等进行展示, 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成就感。网站化管理真实记录了学生完成任务和教师检查指导的及时性, 加强了师生的工作责任心, 大大提高了许多环节的工作效率。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第一, 通过对实验过程进行实时录像, 将其网络化和视频化后, 为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仪器提供了一个培训的平台。通过网络资源共享,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数码技术构建实验项目库, 方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实验室观看实验视频, 对将要进行的真实实验进行预习, 其效果远远好于浏览讲义文字。从而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第二, 网络应用系统的建立, 方便了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利用积件库中的CAI课件, 视频库中的视听教材, 以及校园网上、Internet上的网络资源进行实验教学互动, 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及时查询到实验室的有关信息和教学实验的操作技术, 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也可以通过BBS论坛系统参与实验教学的讨论, 使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网上交流;学生将自己近期的研究计划、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及阶段结果及时上传到各自的科研文档中, 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读取并进行批阅, 提出建议, 及时了解某位学生的情况, 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2.3 建立科学的管理及完善的考核体系。

制定并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进行科学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工作条例, 明确各级职责, 使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逐步规范;从实验教材选编、实验大纲制定 (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报告的撰写、课程考核方式、实验成绩评定等) 和实验项目设计等实验教学多个环节明确目标和要求, 作为组织实验教学的依据。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实施有效的管理, 比如建立实验室的文件资料档案, 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评估和考评活动;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好的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效益。

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应在实验教材的选编、实验大纲制定和实验项目的设计等等教学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公平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将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实验评分规则。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受益, 将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模式, 它包括平时考核、实验理论考核和实验操作考试。通过学生和教师两套评价考核体系及多样化的考核模式有效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3. 结语

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水文气象学专业通过借鉴相关专业和兄弟院校的经验, 构建了“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这个体系基础上, 优化教学内容, 探索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优化管理,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考核体系。通过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管理为学生搭建一个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 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训练, 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为新时期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 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 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构建了“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这一体系基础上, 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现网络共享,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考核体系, 为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水文气象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与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志东, 蒋志勇.加强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1) :87-88.

[2]曹慧东, 杨颖, 郑伦楚.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1) :47-48.

[3]赵云岭, 欧阳津, 申秀民, 蒋福宾, 黄元河.“一体化、三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 2007 (06) :55-57.

[4]梁秀玲, 李琼生, 徐杜, 吴黎明, 李扬.“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 (8) :304-307.

[5]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2011, 28 (2) :11-13.

[6]刘长宏, 王刚, 戚向阳, 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三层次十模块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2) :81-82.

[7]王晓明, 易兵, 徐瑞宇, 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2011, 28 (2) :15-16.

[8]花向红, 邹进贵, 向东.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7) :114-117.

[9]张逸军.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型实验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 (7) :12-15.

加强气象管理做好气象服务 篇11

关键词:气象服务;管理

衡量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有我们的气象现代化,而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为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一、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我们的气象服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这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匮乏制约着气象服务的发展。专业人员的缺乏和综合性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气象服务的瓶颈问题。

(二)气象服务总体科技含量较低较低的科技开发针对性和科研的开发机构不够建全,气象服务的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加强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建设

众所周知,气象服务的核心就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整体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气象服务的好与坏。完善业务学习制度,认真学习相关的气象业务知识。强化对新软件、新知识的学习,全面了解气象业务发展的过程同时要加强交流,可以和相近地区进行业务知识竞赛,共同探讨,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强化岗位奉献意识。要让每个气象人员拥有岗位自豪感,满意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提高气象人员地位,强化气象人员的岗位奉献意识。让每个观测员在观测过程中,让每个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人员在维修维护过程中,让每个预报员在降水、温度预报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得到自己的快乐。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衡量业务人员工作成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业务成绩,通过强化业务学习和知识竞赛,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奖惩激励办法,将业务人员的竞赛成绩纳入到业务奖惩机制中去,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创新气象服务的载体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气象事业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通过气象短信平台使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方式,也有通过电子显示屏这样一个载体去。气象传媒以其传播资源优势成为了公共气象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渐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载体。比如安装有电子屏顶灯的出租车上每天的固定时间滚动播放我们当地一天的天气预报信息;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也可以与群众互动,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科普气象知识

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构建完善的灾害预警防范体系,提高环境预测预报水平,提升预警信息覆盖面和传播能力,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我们应该怎么样加强管理呢?

三、如何加强气象服务的管理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加强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密切监视近期天气变化,认真滚动做好天气预报、气候趋势预测,加强实时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强化决策和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强化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能力建设,逐步建成了立体化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手段、水平、精度、效率;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发布渠道要多样,发布范围要更加广泛。

(二)建立地基、天基、空基为一体综合观测系统,卫星监测手段进行监测预报,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有效地发挥气象预警“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多样传媒手段,建立电视、手机、网络、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手段。

(三)创新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形式,丰富气象知识科普内容,如可以加大宣传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应该如何避险,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加强社会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同时要加大水里建设,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四)加强政府组织机构的协调合作,构建气象灾害的应急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干礼机制、体制。各部门分工合作,积极负责气象灾害应急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及其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13,(07):76

[2]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跟气象学有关的几个经济学定律 篇12

经济学上有个“黑天鹅效应”,是说1697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拉森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了黑天鹅,而在这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黑天鹅是不存在的,结果在当时引起了一场“改变观念”的轰动。今天,“黑天鹅效应”成了发生某种“不可思议”和“不可预测”事件的代名词,专指那些轻易不会发生、一旦发生便会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如9.11事件、次贷危机等,也可用来反映重大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等。

黑天鹅效应促使人们反省,因为人们一般重视那些概率正向分布的一般情形,而真正的危机却可能发生在那些低概率、一旦发生便会造成巨大损害的情形下,后一种情况又恰恰是人们极易忽略的领域。人们应注意到自己认识上的缺陷,并为此做好应对准备。这也正是气象学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经济学还有个“确定性原理”,也跟气象有关。举个例子:某小贩出门,不知天下不下雨,难以决定自己是卖伞还是卖墨镜。假设他每天的营业额是10万元,天晴和下雨的概率各占50%。带伞出门,若没下雨,他的收入就是零;若下雨,他的收入就是10万元。如果他各带一半,天气好就卖墨镜,天气不好就卖伞,他就不会有收入为零的时候,但预期收入也会折半,一般为5万元,用公式来表示,就是50%×0+50%×10。

这位小贩的苦恼是,雨伞和墨镜是只带一种还是两种全带?如果只带一种,就会有不确定的收入,而人们通常喜欢确定性,所以小贩选择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经济学上这叫做“确定性原理”。这个原理模仿《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此人绰号“智慧王子”,所以也叫“塞万提斯的智慧”,实际上是个规避风险的问题。气象学与经济学原理相搭,可以提供与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选择降低风险、增强确定性的有效工具。

气象学家也可以发明经济学定理,“蝴蝶效应”就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1961年在做模拟试验时发现的。他在输入数据的时候无意间少输了三位数,初始条件中不到0.0001的误差,结果却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巨大差异。因此,洛伦茨表示无法信任单靠电脑作出的气象预测。

蝴蝶效应定理如今已经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如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从美国中西部的一家小银行的破产开始的;2008年的次贷危机则始于加州的一个小金融机构的破产。这一原理后来发展为混沌理论,基本意思是事物不断变化却不重复,很难预料,但任何看起来没有秩序的东西都有其内在规律可寻。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70%的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而且经济越发达,气象灾害的损失就越大。现在人们出门,交通便利了,风险系数却升高了。前年夏天北京大雨成灾,有人开着一辆途胜SUV在二环路广渠门桥下淹没,竟被淹死在车里。这件事让我想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按优先顺序排列,第一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第三是爱和归属感,四是尊重,五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气象服务合于马斯洛定理的第二层次,是政府公共服务中不可替代的、优先安排的项目之一。

我国气象体制和美国的差不多,实行中央垂管和央地两级管理相结合。按照职责分工,飓风、龙卷风以及旱灾、洪灾的减灾防灾系统应主要设在地方,由地方气象部门管理;国家气象局则主要负责全国性的预警监测系统以及国家强风暴实验室的管理。

西方有个德尔菲气象定律,是说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例是1:98,说明气象服务有良好的经济回报。气象服务是一种准公共服务,政府并不包办全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市场营销计划中,专业有偿服务机制和气象信息产业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我国气象服务市场将逐步开放。

上一篇:员工持股相关问题下一篇:亚急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