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精选10篇)
西安区域经济发展 篇1
镇域经济的“兖州模式”兖州市积极扶持引导各镇街依托镇域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成功培育了一批经济发展强镇,形成了产业鲜明、独具特色、错位发展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产业集群聚集发力
坐落于兖州市新兖镇的华勤集团,企业生产的钢丝绳刚一下线就被送进了输送带车间。此外,该企业在为宝马、奔驰、兰博基尼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配套生产轿车子午胎的同时,其尾气过滤器填补了国内柴油车尾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空白。同一产业的上下游及关联产品,在一家企业内部实现了高度聚集。积极扶持引导各镇街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等基础优势,推动镇域经济结构转型,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关联度高、分工专业、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特色品牌撑杆助跳
山东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坐拥 “国字头”和“全球级”的“身份标识”已经成为兖州企业发展的特色品牌。兖州市紧扣镇街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经济,实施名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带动一批骨干企业进行新技术引进、新工艺采用和新产品开发,打造引领镇域经济的旗舰团队,主导产业对镇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金龙鱼”、“今麦郎”等一批产业品牌脱颖
而出。
三、城乡一体拓展空间兖州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对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合理布局,构建了以城市为核心、以小城镇为依托、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通过统筹城乡,为三次产业的发展拓宽空间。全市85%的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和二、三产业就业,镇域内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加快了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和经营规模化进程,城镇化实现了与工业、农村发展的有效互动。
邹城
立足镇域实际和工作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财”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将调整农业结构、壮大民营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加快载体建设,实现镇域经济的大提速。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农民根据本村实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以壮大民营经济为根本出路,积极实施“大户带动、政策驱动、效益拉动”战略,引导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专业加工园区;以培育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通过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形成“特色农业种植区,多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
以小城镇建设为优势载体。以“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标准,对镇驻地进行综合整治。
沭阳、沛县
一、借“势”发展,强化招商引资。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人文优势,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从扩大内需中争取基础设施项目、从改革决策中争取产业培育项目、从改善民生中争取事业发展项目、从外引内联中生成招商项目、从全民创业中启动民资项目。
二、借“鸡”下蛋,实现“无中生有”。加速村级经济发展和“三来一加”项目推进,引外地项目,搞“无本经营”;用“留守劳力”,办“家庭工厂”,形成铺天盖地的全民创业态势,推动全民创业纵深发展。充分利用闲置旧校舍、厂房,新办企业或实行租赁承包,增加财源。对经营不善、发展粗放企业实行“腾笼换鸟”,采取“低出高进”,局部淘汰,为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发展空间。
三、借“台”唱戏,宣传推介自我。充分利用“老乡会”、“同学会”、“项目洽谈会”等各种形式展示自身的政治、历史、文化、底蕴,发布和采集各类信息,着力宣传推介,吸引外商眼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外商投资兴业的“选点”。
四、借“题”发挥,注重连锁效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延伸产业链条,不断促其做大做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就是要按照园区化提升产业、社区化提升功能、职业化提升素质的“三化三提升”思路,通过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岗位职业化,培育镇域竞争优势,增强镇域发展活力,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发展镇域经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立足资源共享、错位竞争,着眼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区域经济板块。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中心镇创建带动镇域经济科学发展。要把中心镇建设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坚持以“三化三提升”为统领,把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活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西安区域经济发展 篇2
被查西安买盐拿回户县饭馆被罚200元
盐务部门检查人员从小餐馆查到的盐是小宋一次到西安办事买回来的, “我的餐馆用盐量不大, 随便捎了几袋回来。”没想到遇到盐务局工作人员说他跨区域用盐, 违反食盐专卖规定, 罚了200元, 并没收了食盐。“被没收的盐是老百姓经常吃的绿盐, 就是那种老包装碘盐。盐务局的人说, 他们从盐袋包装上的区域代码确定我们是区域外违规买的。”小宋说。
那天跟小宋一样被查出购有西安老包装盐的还有学校的大食堂、教工食堂和另外几家小餐馆, 而两个食堂也都被罚了款。
户县是西安市的区县, 怎么在西安买盐也算跨区域?
质疑新包装量少价高强推就是变相涨价
户县的盐大多是新包装的海藻盐, 老包装的普通碘盐很少。普通的绿盐400克装, 一元一袋, 而新包装盐仅350克, 价格却贵了一倍, “盐务局的人说, 以后户县主要推广新包装, 老包装慢慢就没有了。”老包装的碘盐已食用多年, 价格便宜, 质量也不差, 为什么非要推广海藻盐, “这不是变相涨价吗? ”小宋说。
西安科技商贸学院后勤处负责学校食堂、小吃街管理的毛老师证实, “盐务局确实来人了, 也罚款了, 学校大食堂被罚1000元。”盐务局工作人员主要查处的跨区域用盐, 而在食堂包括小吃街也确实查到了在西安买回来的老包装盐。新包装的盐确实贵一些, 被查后, 学校大食堂立刻从户县盐业公司买回3吨盐, 其中两吨新包装盐, 而这两吨新包装盐要比普通绿盐贵6000多元。“可能大家也是考虑成本才去西安买的盐。 ”
回应户县餐馆西安买盐确属跨区域用盐
户县盐务局副局长鲁丙森说, 食盐是国家进行专营管理的产品, 按照陕西省盐业条例规定, 食盐零售单位和委托代销食盐的个体工商户、代购代销店以及食品加工用盐的单位, 应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进食盐, 所以该校餐馆等的购盐行为确属跨区。对于新包装碘盐的价格, 鲁丙森解释, 绿盐加的是人工碘, 海藻碘盐中的是纯天然碘, 所以成本高一些。“现在整个产区主推海藻盐 , 户县主推新包装盐并非强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四大区域;变异系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已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研究。伴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也关系到我国社会和政治的稳定[1]。怎样才能有效缩短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和促进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总结比较比较以往学者研究理论和方法,同时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区域经济之间差异,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试图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中所伴随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空间尺度划分我国大陆四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自2005年起,统计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分组方法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市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本文主要从人均GDP为测量指标,采用当年价格来分析我国大陆四大经济区与整体区域进行分析,比较经济差异。很多学者对中国大陆省份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有学者分析蔡昉和都阳把全国总体差异分解为三大地带内和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认为 1978-1999年间,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大,但呈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微不足道,均呈下降趋势;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非常大,趋于明显提高[2]。1999-2008年间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发生了绝对收敛,且三大地带经济增长以大约 9.4的速度收敛[3]。张馨之等通过比较1990-2004年人均GDP增长速度的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认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4]。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的变化过程不尽相同[5]。本文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来评价区域间经济差异,选择2008-2013年为分析时段,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研究方法与差异分析
2.1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偏离程度,本文采用的是离差,它是指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差,代表着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离差可表示为:
(i1,2,…,n) (1)
式中 代表平均值。
描述和分析区域相对差距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基尼系数、变差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加权离均差系数,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此,其结论大同小异[6]。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方法,它表示了地理数据的相对变化(波动)程度,方法简洁,结论直接明显。其中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S代表样本标准差。
2.2差异分析
通过前面介绍,我们知道变异系数测度的是地理数据分布的相对差异[6]。下面本文分析中国四大区域与中国大陆各省份的人均GDP数据的变异系数曲线图。如图1所示:
由结果分析,中国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都在中国大陆省份之下,从总体来看,四大区域差异变化不大,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基本持衡,基本上变异系数都是在0.3至0.4之间,但是要比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大,二者影响因素是不同的,这表明中部地区于目前政府政策有密切关系,政府鼓励开发集中投资,经济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进入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各地全方位展开,沿海省份的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减小或者取消,沿海地带与西部内陆地带之间体制差异减小;而东北部地区在数据显示来看,人均GDP差异变化最小,变异系数都在0.2以下,这表明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下降;同时显示四大区域的经济差距有缩小趋势。
3结论
根据以上结论研究表明,在2008-2013年之间中国四大区域的人均GDP差异变化的趋势不大,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下降的趋势,在2008年变异系数达到0.57,在2013年变异系数变化到0.43。但是之前学者都在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区域差异变化是逐渐拉大的,与研究结果显示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目前是在缓慢降低的有所不同。引起经济差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经济因素、区域环境因素,社会体制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需要利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5):31.
[2]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3]李冀,严汉平.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10(12):14-18.
[4]张馨之,何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35-39.
[5]刘树成,李强,薛天栋.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141-165.
[6]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思考 篇4
(经济社会发展办狄占泰)
镇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它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镇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步伐,提升镇域经济总体实力是关键。就城关镇而言,如果从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看,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从长远和全局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仍然与之相距甚远,要想实现与先进发达地区同步甚至超越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城关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立的“3341”项目工程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234”发展战略,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聚精会神搞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理念,以群众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目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抓基础、强后劲,调结构、促增收,使镇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新型文明城镇,有效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镇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发展
1路子,以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 塑造良好城市形象,不断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实施黄家学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北海子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力推进了镇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二、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非公经济总量明显提升。树立“无商不强、无商不富”的理念,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非公经济发展,使非公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仅今年一年,全镇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金额达到了27亿元之多。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有效改善了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低回报”的非公企业现状。非公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而且还解决了一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群众增收,助推了镇域经济发展。
从目前镇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追赶先进发达地区的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薄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通过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夯实完善,全镇的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其基础建设总体水平仍然与之差距甚远,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农业发展后劲依然显得不足。
二、产业化程度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在产业结构
调整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群众增收,但从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科学化程度不高,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形成聚集效应;专业化程度不高,特色经济、优势经济、龙头经济不突出。
针对城关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推进镇域
经济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必须要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做到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推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才能推进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提供保障,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招商引资是发展镇域经济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采取分解招商目标任务、保障招商工作经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定重点招商领域、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六位一体”的工作措施,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效开展。
二、依托优势,推进产业科学化调整。发展镇域经济必须要以产业作为支撑,产业的发展程度影响决定着镇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努力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建设水平,努力推进产业
发展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提升产业档次与实力,实现产业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对接。
三、夯实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进镇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强基础、增后劲作为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降低农村群众的劳动成本投入,加快发展步伐。
四、城乡统筹,实施强镇带动战略。城镇对于聚集第二、三产业、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并利用好城镇优势,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优化城镇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以第二、三产业的聚集发展,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从而增强城镇吸附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能力,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最终实现镇域经济的发展。
五、龙头牵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镇域经济发展要靠产业来支撑,产业发展则需要龙头来牵引。因此,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力度,进一步壮大企业群,努力发挥聚集效应,以企业群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产业群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整体实
镇域经济调研汇报 篇5
一、镇域经济情况(农业部分)
我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中心,坚持“两调两转”,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两调”:一是调整工作着力点,先抓流通后抓生产,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发展地产品市场和流通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县有8种无公害农产品获得了产地认定,34种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4个,经济合作组织70个。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着力调强以花生、瓜菜、桑烟为重点的种植业,以板栗为重点的林果业,调大以牛猪鸡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全县花生、瓜菜、桑烟、林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全县新发展养殖小区5个,养殖场10个,养殖大户100个,使全县养殖小区、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分别达到**个,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36%。“两转”: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立足我县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各类农字号龙头企业发展到*家,带动基地*万亩、农 户*万户。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组团式”、“整建制”劳务输出,1-4月份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镇在劳务输出工作中,注意选准劳务站建设、拳头项目建设和农民工培训三个切入点,不断扩大输出规模,每年有组织输出劳动力*多人,增加财政收入*多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工镇”。
困难及问题:主要是严格的土地政策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着突出矛盾;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镇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能力弱;农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档次不高等。
下步打算:农业是镇域经济的基础,必须抓住农业这个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夯实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为着力点,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要放在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上,把调整的方向放在市场需求上。粮食生产,要以扩大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为重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并加强良种、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实用科学技术,依靠科技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蔬菜生产,要在稳定蔬菜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反季节种植 和设施化栽培,大力发展高档菜、精细菜,突出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和出口创汇品种。茶叶生产,要努力扩大生产面积,争取新增茶园面积*亩。桑烟生产,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稳定并适度扩大桑烟面积。花生生产,要进一步提高花生区域化布局水平和加工增值能力。同时,调优以板栗为重点的林果业,调大以牛猪鸡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
(二)以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发挥我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坚持扶持与新上并举。一方面,抓好****等现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扶持,在积极争创市级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力争申报1—2家省级龙头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结合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内每个乡镇要新上一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能再有农业龙头企业空白乡镇。二是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坚持先抓流通后抓生产,围绕蔬菜、花生、畜牧、林果等产业,抓好****等一批专业市场的规模扩大和规范化建设,形成一批功能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县内农产品集散市场和大购大销、深购远销的外埠批发市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在县外、省外的市场份额。三是发展一批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植各类社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产品市场化 程度。”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要继续搞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争创工作。二要注重市场开拓,充分发挥现有品牌的作用,提高现有品牌的质量和知名度,实现品牌效益。三要在继续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重点搞好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工作,使基地农民自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
(四)继续加强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农业项目的争引、实施和管理,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继续突出农业项目开发建设这个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农业项目争引工作。一要抓好项目争引。突出农业综合开发这个重点,积极组织筛选项目,搞好论证,建立项目库,走出去,引进来。二要搞好在建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质量责任制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管理新机制,确保建设项目的标准和质量;落实好结构调整的各项建设内容,提高开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三要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培育农村沼气集中联户供气、中低产田改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业发展亮点,以点带面,促进项目区上档次。
二、两田制清理(土地延包)情况
我县有**个村有延包任务,占总村数的85%,需延包面积**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4%。截至4月底,全县已有*村完成了延包任务,延包面积*万亩,分别占75.6%,79.9%。
在具体工作中,我县突出抓了“三公开、两监督、一调度”的措施。一是推行了“三公开”。即延包面积、延包标准和延包程序向群众公开。土地延包之前,各乡镇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摸底,将每个村的土地总面积、已延包面积、未延包面积、机动地面积和参与延包的总人数及已分配土地情况全部向群众公开。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力、地况和投入情况所制定了不同的分配标准以及延包的具体程序,详细地进行了张榜公布,确保每个群众心中都有一把“尺子”。二是推行了“两监督”。即邀请老干部、群众代表进行监督,同时实行社会监督。各村从土地丈量、面积折实、土地定级、制定方案、划分地块到抓阄分地、签发证书的全过程,都邀请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充分发挥老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坚持党的政策和秉公直言的监督作用,得到了群众的依赖和认可。同时,各乡镇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发挥广大群众的跟踪监督作用。三是推行了“一调度”。我县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包乡镇、包村进行调度督促。同时,各乡镇针对各村不同情况,划分了好、中、差三类村庄,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在村级班子领导能力强、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中,先行试点。在此基础上,中等村迅速展开各项工作,给每个村庄制定了阶段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表,并及时进行调度,对没有按时完成阶段工作计划的,及时进行督促。对出现问题的,迅速派驻工作组,帮助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对完成土地延包的,组织村集体及时与农户签定了《土地经营权证书》和《土地承包合同》,发放了《农民负担卡》和《农业税完税证》,并进行建档立制,规范管理,形成“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一乡一柜”的档案化管理机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了推开一个,成功一个,巩固一个。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已完成“两田制”清理的村都是工作好做的,剩余村庄存在问题较多,操作不当易引发矛盾和上访,需慎重对待;二是个别村庄因经费运转困难,仍打土地主意;三是后续工作较多,已完成的有存在机动地超标、经济园林未处理以及没签合同、没变更经营权证书等。
下步打算:一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两田制”清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针对我县瓜菜、畜牧、桑烟各种经济园林等主导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到了很大比重,同时也是这次需要延包的主要部分,按照“既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又要保护发展优势产业”的延包工作原则,在严格执行土地延包政策的前提下,重点保护已发展起来的瓜菜大棚、养殖小区和经济园林,避免因土地承包关系调整而导致毁棚、毁园等现象发生。给予原承包户“四权”政策:即优先延包权、流转延包权、以退顶分权、优先承包机动地权,这样群众容易接受,又保护了优势产业。二是切实搞 好土地延包后续工作的完善,主要是清理尾巴,建立台账及相关制度等。三是切实重视土地延包引发的来信来访事件,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化解土地纠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三、减轻农民负担情况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降低农业税率和取消农业特产税政策,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二是将*万份全省统一负责制的农民负担卡发放到农户手中,并严格按卡征税。三是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管理。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的筹资范围、程序、标准和议事规则,禁止将“一事一议”筹资变成固定收费项目,实行上限控制,筹资额每人每年不准超过15元。四是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即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乡镇部门仍有乱收费现象,部分村庄报刊订阅超额,存在各种赞助、捐款现象。
下步打算: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三是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要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四是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五是严格执行取消农村“两工”政策。六是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
四、劳务输出情况 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搞好劳务输出,努力把农民变民工、变职工、变市民,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目前,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县内转移*万人,县外转移*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和增长部分,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坚持以建设加工制造业强县为目标,积极推进工业“二次创业”,着力培植壮大了农用车、石材、纺织、生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了农民增收空间。其中,农用车行业形成了以**为龙头,以*家规模以上企业为主要配套厂家,以遍布乡镇的*家配套企业为辅助的产业链条,从业农民达*万余人。全县石材加工业户已达*多家,从业农民工*万人。工艺品加工业以***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一定规模的加工点20多处,从业农民2万多人。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乡镇、村庄、集贸市场从事餐饮、商贸、运输、加工等行业的个体工商经济以及进行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商贩,均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4%。
二是努力搞好劳务输出,实现劳动力县外转移。大力加强了劳务输出基础建设,坚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 “六到位”,设立了**劳务合作办公室,在全县*处乡镇加强了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在县外建立了**个输出基地,形成了“上下相通、内外相连”的管理服务体系。认真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落实了外出务工“两证一卡”制度,对务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依法为劳务人员争取调资、保险、工伤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权益。特别是围绕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充分利用县农广校、职教中心和乡镇农技校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切实加强了教育培训。去年以来,全县共投资*多万元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培训项目等技术培训,举办定向培训班*余个,涉及十几个热门专业,培训人员达*多人。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就业环境。县里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外出务工农民,允许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门槛,做到了“四取消四建立”,即: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工种限制,建立统一的就业制度;取消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行政审批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就业体制;取消“临时工”、“农民工”身份和户口界限,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实行同工同酬;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借读办法,建立就近免费入学制度,与城镇居民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力。目前,我县先后精减就业审批项目11项,清 理就业收费项目20个。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基本养老保障扩面工作,把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解除了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镇域经济发展突破年活动实施意见 篇6
1、商贸中心:新建二层以上,经营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商贸中心一处。
2、居民小区:规划建设一个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居住规模不低于300户的居住小区,配套健全“气上楼,水治污,环境卫生物业化、市场化”的“三上标准”。本内开工不低于120户。
3、垃圾处理场:保持各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营。
4、污水处理厂:新建日处理能力200吨∕天,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一个。
抓住新机遇促进前旗旗域经济发展 篇7
关键词:新机遇旗域经济前旗“十二五”规划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48-02
1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启动器,它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的珠江三角州、长江三角州、京津冀地区、内蒙的呼包鄂金三角地区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广东、江苏、浙江、内蒙等10个省市,2009年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提前达到和超过邓小平同志设计的我国全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第三步,在本世纪三十年至五十年代,人均GDP达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的总体要求。这种奇迹,这种跳跃式地发展,在世界上是难以企及的。
2科右前旗旗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2.1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按照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兴安盟实施帮助和支援。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副主席任亚平讲到:“当前,支持兴安盟发展已经摆上了自治区重要的议事日程。自治区现在向国家要的是差别化的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差别化产业政策争取到以后,再差别就是自治区对兴安盟,要比对其他盟市还要有所差别,拿出一些特殊的办法来支援兴安盟,进一步加大力度,帮助兴安盟解决实际问题。”2009年9月20日下午,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自治区协调小组召开会議,研究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的实施方案》。胡春华于9月3日下午在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座谈会上对鄂尔多斯对口帮扶兴安盟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鄂尔多斯市要充分发挥优势,重点支援兴安盟在工业起步,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2009年10月10日,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首批政府缓建项目开工奠基和企业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兴安盟乌兰浩特举行。此次活动共有19家鄂尔多斯企业与兴安盟签订了5大类37个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涉及工业、矿产勘察、旅游开发、商贸物流、企业嫁接改造、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2.2内蒙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带来的机遇
2010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42个国家部委和单位联合组成的国家调研组抵达内蒙古,为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内蒙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在内蒙古展开调研。这说明,这事前讲的内蒙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开始进入启动阶段,这对内蒙将是迎来大好发展良机。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为组长的国家调研组综合一组来兴安盟调研指导工作。兴安盟委书记王程熙向调研组提出三点建议,恳请在政策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一是“两山”铁路和国际大通道问题。王程熙说,通道基础设施是我盟参与区域经济协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重中之重。阿尔山至乔巴山铁路是我盟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载体,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欧亚大陆桥,对兴安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此项目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推进。二是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问题。王程熙说,兴安盟水资丰富,周边煤炭资源富集,且靠近能源消费市场。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为我盟配置的煤炭资源已获得自治区同意,并与吉林省签订了40亿煤制天然气的销售协议。希望国家在兴安盟煤化工项目的核准给予支持。三是生态保护和建设问题。王程熙说,兴安盟山川秀美,但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没有非农产业的发展,没有非产业的岗位,农牧民只能靠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牲畜头数来增加收入,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建议国家加大对我盟退耕还林、提高标准、延长期限、帮助我盟推进收缩转移,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2.3前旗旗域边缘化的现实被打破,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锡乌铁路、两伊铁路、白阿铁路、乌阿一级公路、乌霍公路的开通运行,兴安盟特别是科右前旗与外界的交通瓶颈,区域边缘化的历史将会彻底打破,兴安盟的区位优势,科右前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科右前旗的后发优势也将伴随着显现出来。科右前旗最有条件利用邻近锡盟、海拉尔、蒙古、俄罗斯的资源发展工业。正如胡春华在2009年9月26日,在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那样:“东部盟市要综合利用多种资源,走出一条多元发展工业的路子。东部盟市既要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和邻近能源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能源,化工等产业,努力打造我国东北、华北重要的能源基地化工基础:又要依托多种资源,因地制宜推进有色金属加工,农商产品加工等产业建设;更要注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走出一条更宽阔的工业化路子”,胡春华同时提出:“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与兴安盟要充分发挥水煤互补的优势,在兴安盟选择合适的地方,共同建设大型新型煤化工基地。”从交通上看,兴安盟通往锡盟、海拉尔的公路,铁路主要在科右前旗境内,从水资源上看,兴安盟境内最大的归流河、洮儿河主要在前旗境内通过,兴安盟境内最大的水库,察尔森水库在科右前旗境内,前旗境内还有古迹水库、巴拉格歹水库、永峰水库。前旗的自然环境、水资源、铁路公路这些硬件基础,为前旗发展煤化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4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机遇
顺应国家,自治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具体布署,科右前旗应找准自己工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主打工业项目,从而实现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自己。当然前旗风电建设正适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的战略。如果把前旗风电与火电相结合,加大发展力度,利用好东北电网在兴安盟新建5千伏输变电线路和50万站输变电站,科右前旗通过发电,上网卖电字发展经济,并同时为东北三省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新能源支持,应该说有广阔天地,无限潜力。
2.5科右前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自治区党委书胡春华指出:“内蒙古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区政府的诞生地就在兴安盟,加快兴安盟发展是全区的共同责任。兴安盟是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少数民族占人口的47%,解决兴安盟发展问题对于解决民族地区发展具有代表意义”。实际上这种
表达,对科右前旗尤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意义,因为,科右前旗是内蒙自治区19个边境旗县之一,科右前旗是革命老区,兴安盟第一个红色农村党支部就在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所在地兴安村。科右前旗有40万人口,蒙古族就有16.34万人,占全旗人口的40.85%。另外前旗境内还有一个满族自治乡即满族屯乡。自治区政府诞生在兴安盟,实际上就是当时科右前旗政府所在地乌兰浩特。目前,科右前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极需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和帮助。现在也迫切需要科右前旗拿出更多的发展规划、具体方案,设计更多发展项目,使国家和自治区的帮扶落到实处。
3抓住新机遇,促进前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1充分认识科右前旗发展的新机遇
研究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律,同时研究一个国家内部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真理,那就是,越是后起的国家和地区,其爆发力越强,其潜力后劲越大,后发优势越明显。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年均GDP增长一股都在6%一10%,而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GDP年均增速大都在1%至3%,有时还是负增长。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样,它也遵循事物发展受极限的制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快速发展不可能。所以说,国内的后开发区域的发展更有潜力。内蒙近10年来发展飞速,内蒙从2002年到2009年,GDP连续八年增速居全国第一,人均GDP达到5467美元,居全国第八,地方财政收,2009年达成到1378.1亿美元,增长24.5%,究其原因,就是内蒙古抓住了发展机遇。正如内蒙前任书记储波判断的一样:“内蒙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有基础是有较好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工作基础;有优势,是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地广人稀优势和后发优势;有机遇,是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缓解国家能源瓶颈的机遇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因此说科右前旗敢于面对机遇,挑战自我,才有机会和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迅速缩短与内蒙先进旗县的距离。
3.2按照自治区、兴安盟委的发展要求统揽全局
新任兴安盟盟委书记王程熙在2010年全盟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出:兴安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突出一个主题、抓实一条主线,推动四个转变”,突出一个主题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状况”,抓实一条主线是:“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工作驱动”,推动四个转变:加快推动经济增长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农牧业生产由广种薄收向集约经营转变:城市发展由分割向城市统筹转变;区域经济由封闭发展向融入东北借力发展转变。
3.3贯彻前旗十二次“党代会”、“人代会”加快我旗经济发展的一各项要求
科右前旗第十二次“党代会”和“人代会”通过了科右前旗“加快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1)推進城镇化,构建以新址为中心,中心镇为依托,村民聚居点为支撑的旗域城镇体系建设。(2)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围绕“双百万千瓦”风电项目和归流河、大石寨、阿力得尔三角地带火电项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另外在培育支柱产业重点项目上,突出抓好“四个一批”,“创造一批”以科尔沁王酒业为首的企业技改措施,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一批”以江苏雨润年屠宰150万只肉羊等为首的项目,“开工一批”以华锐风机为处的生产项目,“储备一批”新型能源的开发项目。(3)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种植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园区化规模养殖业,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4)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把科右前旗打造成连接乌市与阿尔山的旅游长廊,启动乌兰毛都草原风情旅游景区项目。
3.4探索发展外向型经济
锡乌铁路、乌霍公路,白阿铁路、乌阿一级公路的开通,已把科右前旗与外界联系了起来。科右前旗完全有条件把外面的资源运进来搞工业,同时也有条件把自己的各类产品运出去,扩大自己商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我们完全可能把锡盟、海拉尔、蒙古、俄罗斯的煤碳、稀有金属运来搞煤化工,搞有色金属冶炼,我们还可以把前旗粮食、农副产品、瓜果、蔬菜,特别是大坝沟的反季节蔬菜推广扩大规模后等打入邻近城市,甚至蒙古、俄罗斯、西亚等国。另外值得研究的是,海上运输,因马六甲海峡,拥堵不畅,国内针对欧州市场的涉外企业,能否招商转移产业来前旗搞工业。这样他们的产品可通过两伊铁路,满州里海关路陆运往欧州。
3.5努力完成前旗“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跨越发展
仙女镇镇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篇8
仙女镇地处枝江市北部,与当阳市毗邻。总面积170.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1公顷,辖2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万余人。近年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以建设“工业强镇、物流重镇、生态休闲旅游名镇”为目标,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服务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园区环境大为改善,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扎实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我镇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1-6月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659.88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04.88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18.13万元,地税完成611.75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7900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亿元,同比增长1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15亿元,同比增长34.5%。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新增规模企业1家(宏昌公司),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4家。另外,瑞克实业、雅丰公司、强劲公司3家企业正积极筹备进规。1至6月,全镇生猪出栏46100头,同比增长3.04%;家禽出笼105612只,同比增长6.2%;夏粮总产量2871吨,同比增长2.94%;油菜总产量7576吨,同比增长1.54%;蔬产总产量7328吨,同比增长4.79%。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镇已初步形成肉牛养殖、优质柑桔、花卉苗木种植三大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年出栏1000头肉牛养殖大户达到3家;柑橘打蜡、销售大户达到200多户;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已达到60余户。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按照市政府规划我镇主要以建材、包装为主的工业园。目前我镇招商储备的项目不多,质量不高,特别是大项目少,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税收贡献率的项目更少,很难形成定向招商。未能把良好的交通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在三大特色农业方面投入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
2、城镇开发经营处于规划阶段,相对比较滞后。
3、由于仙女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村与村之间差异较大,农民生活水平差距大。
4、园区建设方面的困难。镇级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无法统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级财政配套建设落后,往往是项目在前、配套在后,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临主干道两侧的房屋拆迁难以推动,导致项目落地进度慢。企业招工难,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做法
1、全镇已初步形成肉牛养殖、优质柑桔、花卉苗木种植三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镇以李家茂为会长的肉牛养殖大户已达到3家,以周代年为代表的柑桔打蜡、销售大户已达到200多户,以胡光平为龙头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已达到60余户。
2、今年来我镇加大了老周场集镇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启动“示范一条街”建设。完成了枝当路与仙一路交叉口至老周场集镇三公里的路灯架设,安装高杆路灯68盏;投资34万元,对老周场集镇新正街两侧人行道进行改造升级,铺设新型人行道板1400米;启动老周场集镇街心花园和仙女经贸区仙女农贸大市场建设,并更新老周场集镇和仙女经贸区的环卫设施。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现有企业。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努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优质服务。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紧紧依托仙女工业园平台,围绕新型建材、包装产业进行定向招商,进一步把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
2、稳妥推进城镇开发经营。积极顺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仙女新区发展规划,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紧临枝江主城区的实际,适时提出了高速公路以南激活“一方热土”,建“工业新区”;高速公路以北保持“一方净土”,建“生态新区”的思路,努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仙女。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示范村的建设,以点带面,分类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老周场集镇和仙女新区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意识,打破城乡壁垒,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力度,注重对农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引导,促进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与覆盖,努力形成产业互动、城乡共荣的良好局面。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 篇9
一、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是世界上少数矿产种类比较齐全、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以“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4.区域资源的条块分割管理机制和短浅的决策机制未根本改变,以及不完备的法令与持续发展的原则脱节,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
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2.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以“十八大”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为指导。东部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的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西部重点是消除贫困,加强发展所必须的能源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同时特别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手段,逐步使农业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是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三高”方向发展,发展中国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引导乡镇企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协作生产,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发展清洁煤技术,运用经济手段提倡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加快可再生资源开发速度。
3.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合理控制人口数量。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战略重点。
三、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简单记为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价格、政策、法律体系)
西安区域经济发展 篇10
(1.西南石油大学 科研处,四川 成都610500;2.西南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高投入、高排放和高污染所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其顺利发展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对旧的技术范式的替代,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而且意味着整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系统发展的理念的彻底改变[1]。低碳经济具有环境的正外部性,一方面,从世界层面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全球碳排放的减少和气候变暖趋势的减缓,是一种典型的国际性公共产品;立足于国家内部,低碳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层面上低碳经济带给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且这种利益在消费过程中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活动主体的低碳转型成本却非一致。如果没有相应的一系列补偿机制和约束机制作为基础性条件,那么低碳经济成本与收益的非一致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主体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动力不足[2]。如果说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涉及到国家、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等众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选择,那么其发展必然需要一种合理的制度体系安排来激励与约束行为主体的低碳行为和非低碳行为,避免出现集体行动的悖论。中国建立了多层级的政府体系,存在着不同属性的区域体系,区域之间无论是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存在差异,这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①。理论上,中央政府可以利用政府权威将不同地方政府的冲突、矛盾行为调适整合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协调行为,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3]。然而回到现实中,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异质性区域之间的合作行为为基础,其本质是异质性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合作来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4]。这种合作行为需要什么样的机制设计既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中国低碳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架构
低碳经济是为应对环境、全球气候的不利变化,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的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5]。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在面临一系列的环境压力下的强制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一是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赋予了低碳经济的技术属性,涉及到低碳技术的演化路径和扩散效应;二是低碳经济是以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以低碳转换、产品服务以及消费领域的低碳化为特征的经济运行系统,这赋予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和社会属性。低碳经济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属性必然会引发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然而低碳经济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其公共性,其发展结果具有外部性。理论上,外部性的治理一是基于私人视角,强调将外部性内部化,科斯定理和法律制度是私人治理的主要手段;二是基于公共部门视角,强调通过罚款、税收、治理补贴、可交易的许可证、行政管制等措施对外部性进行治理,其中对污染征税和可交易许可证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在中国现行的治理结构中,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不仅决定于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而且也决定于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如果将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纳入到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内,区域之间异质性及其合作行为就成为其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制度决定主体行为,影响着主体绩效,影响着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6]。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政府新的发展理念在生产、消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保证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外源性制度安排,是行为主体内在动力产生的源泉,其协调性表现在区域经济政策体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上。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涵盖了原则、目标、主体、工具和手段。首先,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按照“平等共处、互惠互利、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原则来构建其协调发展的机制。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形成与行为主体转换成本相一致的补偿机制,以保证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的一致性。在区域范围内受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产业分布和产业结构。理论上,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既是产业组织发展的必然,也是分工的必然,在不同区域之间表现出异质性是客观现象,然而将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纳入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去思考,如果在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下,淘汰落后的高碳产业,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必然会有转换成本的存在,必然会给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就业带来短暂的影响,那么这势必会导致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等行为主体自觉发展低碳经济动力的不足,如何弥补一定区域范围内因高碳产业转型而产生的经济、社会成本,是跨区域低碳产业协调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它客观上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经济系统之上应有专设的协调主体,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不同区域之间因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而产生的成本、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补偿制度的供给。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是以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产业分工协调性和利益协调性为支撑体系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该包括基础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三大机制体系。基础机制的内涵和着力点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政策体系、共性技术体系的一致性,在基础性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形态虽有差异,但其发展内涵却是高度一致的,具有低碳经济的形态特征。动力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分享机制,是保证不同区域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涵盖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低碳经济是以低碳产业为支撑体系,低碳产业涵盖了能源供给、能源需求以及低碳服务,能源供给包括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方面包括低碳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工业、绿色农业、能源回收利用处理等;低碳服务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低碳发展咨询等[7]。显然地,由于低碳经济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的非一致性,在跨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体系架构中就应该建立相应专设区域机构,作为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协调机构,也就是低碳经济的行为协调主体是地方政府,或是在行业协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设机构。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显然地,基础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作用发展才能保证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既决定于国家相关制度安排,也决定于区域之间的不同行为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合作意愿,这客观上要求不同行政区域范围之间的各地、各部门要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由各地政府或行业组织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下,成立专设区域机构作为协调主体,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协调手段,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地利益,通过产业分工和利益协调机制使各地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架构
三、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
(一)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机制
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以运行有效的一系列外源性制度安排为前提条件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其低碳经济总体目标实现的基础。首先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客观上要求在交易市场上建立起以碳计量为基础的标准谱系和碳交易市场。其次从低碳经济系统组织演化过程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低碳型企业、低碳产业链和低碳产业生态网络三个阶段[8]。任何经济体系都有一定的投入和产出为基础,低碳经济既要求整个经济系统投入环节的低碳化,也要求其转换环节的低碳化和产出产品使用过程的低碳化。低碳经济的生产组织特征及其所内含的生产组织活动的特殊性、客观性要求微观层面的生产组织的能源应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需要相应的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产品市场作为支撑,离不开跨区域低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它客观上要求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应该有一体化的低碳能源供给市场、低碳技术市场、低碳产品市场。碳交易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其建立和运作目的是要打破区域封锁,促进低碳经济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低碳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确保低碳产业的形成,引导产业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的有序转变。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种新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对既有生产经济活动方式的替代,它不仅表现为微观层面上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而且也表现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组织生态的变化,这表现为具体的经济活动组织的外部基础设施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一致性,它包括了跨区域之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不仅要体现未来的生产活动的低碳化,而且应该包括对既有的生态足迹的低碳化处理,前者是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框架内进行的,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低碳生产的激励和对高碳生产的惩罚,后者就包括对已有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的内容。
(二)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除对一般性的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有着内在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法规的配套,它客观上要求在国家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关法律、法规外,区域之间应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一系列兼顾各方利益的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不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利益表现是经济、社会、环境利益的复合体,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一般地,随着跨区域横向层面范畴维度的增加,行为主体的异质性必然会增加,受各行为主体利益独立性的影响,如何在保证各区域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个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又实现更大区域范畴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一套动力机制来保证对受损地区利益的补偿以及对整体利益损害的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离不开专设机构的协调以及正确的协调手段和组织架构。不同区域实则为一个巨系统,发展阶段、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区域在发展形态上的差异。从演化角度看,跨区域低碳经济需要经过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构成要素是不同的[9]。基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运行绩效:一是要促成行为主体的行为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一致;二是要促成行为主体在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产业发展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致;三是促成跨区域低碳经济活动行为主体之间的行为一致。
(三)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
低碳经济的发育程度与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伦理密切相关,低碳生产方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在生产领域,低碳经济直接反映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上。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是跨区域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性机制。受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惯性影响,虽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能够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演化升级规律,能够反映政府干预的作用痕迹,但却不能完整地反映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一个地区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性矛盾,也就是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会因不同区域的不同转型成本而面临着不同的压力,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由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矛盾所在,也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产业分工协作机制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由此可见,基于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低碳产业体系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性机制,它涵盖了低碳能源供给机制、低碳能源需求机制和低碳服务咨询机制。总体上,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为主,不同的经济区域的能源结构不尽相同,在能源日益短缺的大环境下,煤炭、石油能源市场属卖方市场,凭借其市场实力,拥有煤炭、石油能源的区域极易将低碳化的成本转移到煤炭、石油净进口区域,造成能源低碳化成本在区域之间非对称分布。低碳能源供给机制的建立的目的一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使高碳能源的低碳化,二是要在相应的政策支持下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改善整个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能源需求机制着眼于能源的节约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倡导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的低耗性。低碳服务咨询机制既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也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跨区域的碳交易或建立在碳交易基础上的碳金融既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减碳行为,也是区域层面上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发展可以较好地弥补一个区域因低碳转型而造成的经济成本[10]。在这一机制系统内,它的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跨区域的地方政府、企业在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框架内,并在专设机构的协调作用下,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对跨区域的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实行产业集聚和错位发展,在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优化不同区域经济布局,确立主体功能区,从而达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见图2)。
图2 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四、结论
中国的低碳经济是以地方政府的横向竞争为现实背景的,在横向层面的行为主体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合作行为决定着低碳经济的成败。如果将低碳经济的正外部性与微观层面上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转换成本纳入到经济活动主体决策变量中,我们不难发现,横向层面的行为主体缺乏自主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这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促进低碳经济在横向层面的异质性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立足于低碳经济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属性,这套机制可以归纳为基础性机制、动力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三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低碳经济在跨区域层面上形成,同时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了我国低碳经济机制系统,它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其系统化程度决定于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和运作绩效。
注释:
①在目前的中国语境下,区域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本文所指的跨区域更看重的是在现行的行政建制和区划中享有不同层级的政府管理权限的行政区域,而非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文化区域,其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是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益。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3).
[2]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王璟珉,聂利彬.低碳经济研究现状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余敏江.生态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际间协调: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
[5]胡志伟、刘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省域竞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6]卜国琴.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的实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3).
[7]于刃刚.低碳经济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8]于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9]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0]刘鸿渊,孙丽丽.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11]杨雪峰.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西安区域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西安经济融合06-10
西安会展经济发展11-06
西安旅游经济发展前景08-08
西安会展经济论文06-18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论文11-15
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09-22
2018-2022年西安地铁行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11-06
西安市长安区11-09
西安地铁10-19
西安金融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