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2024-09-09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通用10篇)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篇1

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明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7.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张人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B.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清淡的原因,作者引用有关诗文,增强了说服力。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篇2

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 千百年来一直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位列“琴棋书画”之首。相传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诸神演奏而得“瑶琴”的美名。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 也是四种艺术。其中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 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历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更是其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古琴虽然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 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十分有限, 但是古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彩性, 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琴的琴体结构本身, 文化内涵积淀厚重

中国古琴的形制, 大约在汉魏时期就基本固定下来 (七弦琴) 并一直延续至今。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 由来颇有典故, 最早的古琴为何人所制, 传说不一, 一说为神农所制, 一说为伏羲所制。始为五根弦, 名五弦琴, 古代典籍有“舜以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而天下治”的记载。至周, 文王拘羑里七载, 吊子伯邑考, 添弦一把, 青幽哀怨, 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 为鼓舞士气又添弦一根, 谓之武玄, 从此而成七弦。古琴依人身凤形而制, 独木而成, 其结构富有分寸讲究。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为扁平的狭长体。琴身要求底用梓木, 面用桐木, 底平面穹, 中空。底面有两个共鸣孔凤沼、龙池各有所讲, 凤沼, 取凤凰来仪、沐浴自如之义;龙池, 龙为变化之物, 潜于深池, 迹虽隐而声自出。琴面呈拱弧形, 代表天;琴底平, 则代表地, 象征古代的天圆地方说。额宽腰窄象征尊卑之别。琴身全长3尺6寸5分, 象征一年有365天。琴身外侧有13颗圆点, 被称做“徽”, 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泛音和按音, 象征一年有12个月, 中间第七徽象征闰月。琴肩下面的凤翅处, 最宽的部分为8寸, 象征一年有8大节气。凤腰为琴身最窄的部分, 宽4寸, 象征每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琴身厚为2寸, 象征着阴阳二义。琴原为五弦, 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 外合金木水火土, 内合宫商角徵羽。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 泛音法天, 散音法地, 按音法人, 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从古琴独特的形制、结构及发展历史来看, 古琴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 而在于心境和自然, 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 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像古琴这样本身蕴涵着这么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神韵, 即富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在古今中外的乐器中, 是绝无仅有的。

古琴的弹奏讲究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文化素养

“琴者, 情也;琴者, 禁也。”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 不中听”, “琴到无人听时工”。其实正因为古琴音乐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静态的美, 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 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追求的意境配合, 这就是古琴音乐艺术所讲的“琴道”。吹箫抚琴, 吟诗作画, 登高远游, 对酒当歌, 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是其文化修养品位与思想境界的象征。众所周知, 春秋时期, 大圣人孔子酷爱弹琴, 无论在杏坛讲学, 周游列国, 还是受困于陈蔡, 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留下“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痴“琴”的佳话;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成为千古流传的美谈;“三国”时孔明巧施空城计, 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 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 终以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在他的名篇《陃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的恬静淡泊的境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从中足以显示古琴善通灵性, 操琴者须深谙琴道, 修有琴德方可为之, 因此, 自古以来, 琴家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其一, 疾风甚雨不弹, 疾风声枯, 甚雨音拙, 所以不弹。其二, 于尘市不弹。尘市喧闹, 嘈杂不静, 俗气又重, 与琴文化精神相违。其三, 对俗子不弹。市井粗俗之人, 不解雅趣, 不识风情, 难体琴道之妙, 自然不为知音。其四, 不坐不弹。操琴须气定神闲, 不可有浮躁之气。故琴家不能立而弹琴。其五, 衣冠不整不弹。琴家操琴时, 须洁净身心而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如《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写道:“若必要抚琴, 先须衣冠整齐, 或鹤氅、或深衣, 要如古人的仪表, 那才能称圣人之器, 然后盥了手, 焚上香, 方才将身就在榻边, 把琴放在案上, 坐在第五徽的地方, 对着自己的当心, 两手方从容抬起, 这才身心俱正, 还要知道轻重疾徐, 卷舒自若, 体态尊重方好。”

操琴通乐是古代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尤其在孔子时代, 琴乐不仅仅是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 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 如《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诗经·小雅》中的“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于琴乐之中, 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 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作为“正音”, 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礼乐治国”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随着人民的生活, 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千古传诵的故事。

古琴具备一套完整的弹奏风格审美准则, 其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与中国哲学两大支柱——儒家与道家的功能观相辅相成

由于古琴独特的形制结构, 使之形成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味:古朴、典雅、深沉蕴藉、飘逸潇洒、余韵悠长, 再加上古琴嘹亮深厚、声如洪钟的散音, 透明如珠的泛音, 柔和如歌的按滑音三种音色的变化对比, 以及吟、猱、绰、注等指法的综合运用, 更加丰富了古琴音乐的表现力,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古琴音量虽然不大, 但却颇有君子谦和之风, 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古淡的、典雅的美, 不求肆意的宣泄, 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洒脱的气度, 它往往与诗歌密不可分, 古诗词一般都能弦而歌之, 韵律和顿挫是完全统一的。琴乐又讲求韵味, 虚实相生, 讲求弦外之音, 从中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这又和绘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诗歌、琴乐、绘画虽是不同的艺术形式, 却有着共同的美的追求, 在古琴那里, 审美追求和道德追求融为一体了。由于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 要达到这样的意境, 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由此可见,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音乐形式中, 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而道家主张“自然”、“希声”, 是为了生命的修养在安静心态中获得安宁。回归自然的本质得道生长, 儒家主张“中和”、“乐仁统一”, 是为了人伦教化;在“和”、“静”的不偏不颇的愉悦心态中得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和谐与升华。儒道两家的音乐观都强调音乐心理的静态, 《乐记》指出:“乐由中出, 故静, 礼由外出, 故文。大乐必易, 大礼必简。”“静”是自然安静, 生于人之根本天性, 即“乐由中出”。此处所谓“中”道家视为“赤子 (或婴孩) ”之“性”。由此种自然天性中流出的音, 自然有宁静的特性, 人受此音乐艺术洗礼和熏陶, 就会向宁静、纯朴而无欲、无妄的人生境界升华。此种音乐艺术, 就是顺天地之律、成万物之性的至高艺术。故“大乐必易, 大礼必简”, 简、易生于静, 又成于静, 简易至极, 至于无声之乐。儒家的“乐以载道”与道家的“通神养生”的音乐观, 对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

常熟古琴文化的弘扬和开发 篇3

【关键词】常熟;古琴文化;虞山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城常熟,历史悠久,古称“琴川”,地貌形似古琴。古城内的七条溪流穿梭而过,形状像琴弦上的七根弦。常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拥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在古琴弹奏者心中,常熟十分神圣。唐宋开始,常熟就作为古琴研究和演奏的中心之一。明末清初,严天池、徐表山作为代表的虞山琴人们创建了古琴历史上的第一个派别,即虞山琴派。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的虞山琴派,在后来的几百年里,虞山琴派出现了很多名家,它独具特色的琴风和突出的理论建树,国内的很多琴派都受其影响。

北京与上海作为古琴文化的重镇地,也都受到了虞山琴派的影响。虞山派的古琴大师吴景略的门人子弟遍布世界各地。他将古琴文化提升到了专业教育上面,当在中国古琴学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活跃的艺术家们很多都是由他培养的,或者说他们自身也都和虞山琴派有着很深的渊源。

经过多年努力,常熟终于成为了新世纪有关古琴发展和保护的要地,开创中国第一家政府作为主体的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做法,因而虞山琴派的发展得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下文将全面描述虞山派古琴的传承现状,再针对现有的问题进一步做出思考。

一、虞山社古琴保护理念

有关虞山琴社的古琴保护理念主要体现在传统和现代、传承和创新、政府和民间等几组关系上面。

一直以来都比较难处理的便是琴人、琴社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琴乐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政府和琴社之间良好的关系。对琴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精神并且要努力弘扬古琴文化,并且要取得一定的成绩来争取政府对琴人、琴社的支持。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帮助琴人和琴社争取机会和资金。毫无疑问,朱晞的虞山琴社是上述关系处理得很好的典范。有的学者在研究了常熟古琴的发展后说:“其建立载体、软硬件相结合、全方位立体的保护模式,也成为其他艺术品争相参照借鉴的对象。”[1]

这些年来,虞山琴社以及政府一起参与了有关古琴文化产品的开发,积极参与并努力建设常熟和古琴有关的景点,让古琴成为推动常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政府制定的保护政策

首先,政府对古琴保护体现在对资金的保障上面。由政府出资,投入约一千万元左右重新修建虞山派的古琴馆,实行常年都对外开放,同时还保证有关人员的资金支出。每年都会以古琴为主题,在全国乃至国外开展比较大型且有影响力的活动。例如全国古琴流派的打谱会,在各大景区设立的有关于古琴的演出等等,这些经费都由政府提供。近年来,常熟市政府还投入资金在古琴理论方面的研究,几乎每一年都会有与古琴有关的著作和光盘的出版。

其次,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常熟市委在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取得成功后,在2001年正式确定了古琴文化在全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实行有关古琴的品牌战略。2004年,苏州市政府也开始筹备常熟虞山琴派的古琴文化艺术。2005年,文化局制定了有关古琴艺术的十年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主张把常熟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琴之乡”。主要体现在:加大古琴艺术文化的保护,重视虞山琴派艺术馆,加强对外文化的交流等等,培养相关的古琴人才等等。这些措施的实行逐渐使得常熟的古琴文化的保护有了一个新的高度。常熟一直都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中的相关文化,并在各类活动中弘扬常熟的古琴文化。在2005年,尚湖首届国际文化节闭幕式上开展了有关国际古琴的名家音乐会。在2007年,中国古琴艺术文化节期间还开展了“首届中国古琴艺术保护论坛”。从2009年开始,常熟政府开始和中国文联的一些相关协会和文化部一起合作,举办了“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奖项,如沙家浜戏剧奖和严天池音乐奖等等。通过此次实践证明了,艺术节的活动不但有利于展示艺术的成果,同时还有利于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最后,还应该设立相应的保护机构。从2005年常熟的古琴馆开馆以来,常熟政府就设立了与古琴艺术有关的古琴保护机构,同时还由常熟的文化局主管成立古琴艺术的工作室。出于对古琴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双重性的考虑,相应的部门都有很明确的职能分工,明确而又合理的分工有利于与古琴文化相关的工作能够顺利地

进行。

三、社会共建古琴传承体系

在古城常熟,虞山的古琴馆和琴社作为中心努力培养古琴文化的传人,同时还积极发展社会多层面办学设立从小学、中专、大专到大学的各个业余培训中心。努力开辟多种渠道的体系,争取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的古琴文化的艺术传人。1997年开始,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开始有了有关古琴的选修课,这是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首次开展的古琴选修课。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百人通过培训,在江苏各个地方传承和发扬古琴文化。2003年起,在常熟艺术学校开设了古琴的大专班并顺利开课。2001年成立了中国的首家少儿古琴社。很多热爱古琴的少年儿童接受培训,取得了卓越的教学成绩,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学新星。并在全国性的比赛中都拿到了很好的名次,还有的甚至以古琴为特长考上了专业的院校。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大型的琴事活动比赛少儿琴社也会非常主动地参加,在2004年,以“情系沙家浜”为主题的夏令营在沙家浜举行,20多位喜爱古琴的少年儿童齐聚一堂,在沙家浜的春来茶馆留下了他们动听的琴声。甚至在很多普通的家庭,学习古琴的少儿也不少。严天池曾说:“余邑名秦川,能琴者不少。”[2]

很多年以来,常熟的少儿古琴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很多学生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等等。值得骄傲的是,在2011年,这些曾经的学生回到他们的故乡常熟并举办了“曲水流觞”。因为在琴人和地域等方面存在差别,琴社在关于古琴文化的策略上不尽相同从而产生出了不同的保护模式。

诚然,古琴的发展保护模式会因为琴人对古琴的态度不同,琴社在古琴宣传方法上不同而有所区别。常熟的虞山古琴保护模式也并非是唯一的,但它充满实干且富有创新的探索模式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通过琴人、琴社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让常熟的古琴艺术既能够“留下来”,又能够“走出去”。古琴文化的弘扬之路必然充满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但坚信充满实干精神的虞山琴人一定会克服种种困难,将古琴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施咏.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94.

作者简介:顾倩,女,1994年生,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历史学。

大众文化的阅读答案 篇4

“大众文化”是近年来的焦点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一方面,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否定的立场,认为大众文化冲击了高雅文化,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认为,受到更多欢迎、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就是有价值的,大众文化应该就是文化的主流.这两种意见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是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

现实状况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确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互相转化和渗透的一面。两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和冲突,一些通俗文化的产品确实如过眼云烟,甚至对社会有不良作用;但也有许多通俗性作品具有积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还有一些也可能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淘洗而“经典化”,成为经典。

市场化对高难文化构成冲击的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积极的可能性,如果市场健全并发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高稚文化也会有自己更广阔的动作空间,大众文化中一些不如人意和刻意迎合低级趣味的状况,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反感和争议,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大众文化”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中性”的。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有其必然性,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对其发展路径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也确实不可缺少。客观、理性地认识其复杂性,对于我们在文化领域里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对于文化的评价和传播的机制的健全都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大众文化”所反映的人性的复杂性其实值得我们高度关切和重视。事实上,公众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的价值的精神是人性的主流,同时人性中一些负面的因素也会长期地、持续地存在,可能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的文化对于低级趣味的看法有一定差异,但对于低级趣味的批评和制止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因为只要社会需要健康、有序发展。对文化领域中的治理就不可缺少。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来参与治理消极的大众文化现象,增强社会的主流意识,使消极因素在大众文化中处于可控状态。

今天,“大众文化”正在发生着诸多新的变化。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知何应时这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首先,80 后、90 后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的心理和文化状态,是当下文化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其次,中等收入者的文化作用和在文化消费中的指标作用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切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往往在社会中形成辐射效应。再次,互联网在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面对不断出现的网络文化新问题也是新的挑战。 (选自 年第17 期《 环球》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中的许多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市场的追捧,这样的作品能代表文化的主流。

B .一些论者对大众文化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有冲击作用,造成了社会的不良文化环境。

C .对大众文化或否定或肯定的两种观点态度看似对立,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实质上是统一的。

D .大众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客观、理性地认识其复杂性,对于文化评价和传播机制的健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A .文化的市场化属性对高雅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目前大众文化中迎合低级趣味的作品与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作品并存,需要社会、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突出主流价值观。

B .大众文化中有些作品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能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受历史的考验和淘洗,就有可能“经典化”,最终成为高雅文化的代表。

C .大众文化反映出的人性的复杂性,体现在公众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精神价值的同时,一些人性中的负面因素仍长期、持续地存在。

D .虽然不同的社会对文化中呈现的低级趣味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低级趣味都持批评制止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如何引导80 后、90 后正确认识人众文化?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 . C (两种观点并非统一,而是互补共存的)

2 . B (大众文化中“具有积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作品才可能成为经典,并非指“有些作品不尽如人意也可能成为经典)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篇5

16.(1)(2分)引用论证(1分)。引用名人名言,证明中心论点,既表明删除课本中古典诗词事件的影响之大,又突出强调了保留古诗文的重要性。(1分)。

(2)(2分)

①诵读《诗经》,有利于在心灵深处埋下了诗歌的根,丰富其文学素养;

②让儿童从小诵读曹植的《七步诗》,会让他多一点宽容少一些艰涩;多一点怜爱少一些嫉妒;

③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让人懂得:只有眼光高远,才不会被变幻莫测的“浮云”遮住眼睛的人生哲理;

④读朱熹《观书有感》使人明白了:坚持终身学习,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写出具体文章或诗句1分,说出感悟或收获1分)

《俗文化的广告传播》阅读答案 篇6

作为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民间心理在广告中的表现非常典型。首先是安土重家的心理。宗法制的熟人社会给人们一种自适的安全感,因此人们不习惯在流浪中追寻生活,安土重家的心理十分强烈。展现这种心理的广告作品很多,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深深道出了久别故里的游子情。二是趋同求稳的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神州行”广告中葛优的独白“这就跟进饭馆一样,一条街上,哪家人多我进哪家”,所借用和针对的正是趋同求稳的国民心理。三是敬官畏上的心理。中国民众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对官员普遍有一种敬畏加羡慕的心理。许多广告都牵强附会乃至胡编乱造地挂上皇家招牌,正是迎合或者说利用了这一点。

当然,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渲染与强化作用。民众有所好,广告必甚焉。如以节庆为背景的广告,节日未至,它已铺天盖地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民俗的认同,引导受众的消费动机。这类广告冲击着受众,无形中也对俗文化起了积极的渲染与强化作用。二是贬抑与扭转作用。如果说前面所述是广告对俗文化的“扬”,这里谈的则是广告对俗文化的“弃”。近年来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内商家经常借机大作广告,诱导消费者追随异域文化情境,这些洋节日在我国城市青年一代中甚至出现了反客为主的.趋势。再如,麦当劳近年在中国大做广告,受广告传播的影响,不少中国家长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疼孩子就带孩子去吃麦当劳。这些都对中国的节日、饮食等文化带来了冲击。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广告有意追随俗文化、利用俗文化,以求给受众熟悉感,增加广告的亲和力;而广告中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过传播会渗透到受众心里,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告表现粗俗,内容误导大众。那么在广告文化盛行的今天,如何优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我们认为,一方面广告人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切莫以媚俗、滥俗的方式表现庸俗、鄙俗的内容,因为这既是对俗文化的歪曲,也是对社会责任的轻视。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还必须顾及人文教化的责任,不能惟利是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广告的引导和监管,及时处罚违法俗广告,促进广告与俗文化的和谐发展。

6.关于“俗文化的广告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俗文化就是指与大众的日常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它与广告密不可分。

B.俗文化内容丰富,常常蕴涵在广告中,使得广告实现传播目的。

C.安土重家、趋同求稳、敬官畏上等民间心理是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很多广告的设计就是利用了这些心理。

D.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甚至给俗文化带来了冲击。

7.下列不能体现广告对俗文化的“弃”的一项是

A.国内商家借洋节日大作广告,诱导消费者追随异域文化情境,导致洋节日在我国城市青年一代中甚至出现了反客为主的趋势。

B.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广告宣传,促使中国家长对其过度追捧,这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冲击。

C.广告中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过传播渗透到受众心里,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D.有些广告以媚俗、滥俗的方式表现庸俗、鄙俗的内容,造成对俗文化的歪曲和对大众的误导。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只要迎合或利用好民间心理,广告就能借助俗文化引导受众消费,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

B.神州行、挂皇家招牌等广告投受众之所好,实现了商业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对俗文化起了积极的渲染与强化作用。

C.广告是大众传媒之一,既要传播信息也要传播文化,当下广告传播面临的问题就是表现粗俗,内容误导大众。

D.对俗文化而言,广告传播是把双刃剑,只有广告人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才能使俗文化的广告传播得以优化。

试题答案:

6. A(主次关系颠倒。错在“它与广告密不可分”。)

7.C(“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不等于对俗文化的“弃”)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篇7

关键词:现代音乐,古琴音乐,教育,现状,启示

古琴音乐完美的融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审美和哲学, 主要蕴含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通过研究和分析古琴音乐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意义非常重要。

一、古琴音乐文化衰落的原因

(一) 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错位造成了古琴音乐文化的缺失。上个世纪由于西方音乐文化的涌入, 对我国本土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甚至将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地位完全的颠覆。很多音乐教育将现代音乐从传统的音乐文化中脱离, 并压制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 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错位造成了古琴音乐文化教育的缺失。西方音乐的审美一直贯穿于现代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甚至极少提及到古琴音乐文化。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现代学生有近一半以上不了解古琴音乐和中国传统戏曲, 而在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 仅有10% 涉及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知识, 甚至根本没有提及古琴音乐文化。

二、古琴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古琴音乐文化蕴含着深厚的道家和儒家音乐思想, 在音乐中借助于游戏的形式, 提升了人们的整体文化素养。尽管在价值观的选择上, 道家和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存在, 但他们都是文化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因此对于现代音乐教育, 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了对中国音乐作品哲学思想的重视。古琴音乐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哲学、艺术与思想, 它完美的融合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内容, 对生命的享受非常重视。古琴非常重视教导人的良好品格, “乐教”是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乐教思想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在现代教育中, 儒教的“乐教”思想价值极强。它通过结合审美的形式和教育的手段, 培养人的思想和品德。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深入分析能够发现, 在古琴音乐中, 将“乐教”思想作为媒介, 以有效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 应将加强传统儒家哲学思想和音乐技巧并重, 而并非是忽视儒家哲学思想中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古琴音乐文化中, 还有道家思想蕴含其中。正是因为老庄的道学系统, 即到家的“气论”思想, 而逐步形成了古琴音乐审美中的神韵和气韵的观点。古琴音乐文化被分为“气”、“韵”和“象”三个与之相对应的审美观念, 这三个层次被和谐的整合在一个结构中, 在心理、精神和物质方面, 形成了高度的统一, 诠释了生命和谐而永不止息的本质, 而它又恰恰蕴含在音乐的审美思想及传统哲学中。

但在古琴音乐中, 却是以一种极为隐晦的方式, 来表现作品的音乐内涵。并且欣赏的人, 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音乐教育中, 古琴音乐更加突出了传统哲学思想的启示作用。同时, 在古琴文化中, 还将文化积淀的重要性进行了突出。历经无数人的积累和摸索, 才形成了古琴音乐文化的审美及哲学思想。

(二) 古琴音乐文化能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这一点是古琴音乐带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由于和西方音乐文化相比, 中国传统音乐, 特别是以古琴为主的音乐文化的思维方式, 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若我们始终以一种西化的方式来开展现代音乐教育, 那么就会逐渐消失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这样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 应充分重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意义, 进一步加强培养中国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

(三) 体现了音乐教育的文化性。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离开了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的意义、作用和内容就会失去。而如果以古琴音乐为主的传统音乐脱离了音乐教育, 就不能更好的传承。从某种程度上讲, 古琴音乐文化是通过音乐教育来体现的。而在发展的过程中, 现代音乐教育又会直接影响到以古琴音乐为主的传统的音乐文化, 以真正的体现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所以,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 应将音乐的文化性特征充分体现。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 其思想艺术性极强, 因此它又被称为是文人式的音乐文化。通过深入分析古琴音乐文化中的内涵, 会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启示, 促进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荷月.2006国际古琴音乐周多媒体视听会在京举办[J].小演奏家, 2006 (12) .

[2]王红梅.古代琴论中的音乐表演美学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0 (02) .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篇8

【关键词】 新媒体;闽派古琴;传播;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闽派古琴作为近代古琴的重要流派之一,于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闽派古琴这一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迅速引起艺术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研究学者认为闽派古琴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传承器物、代表曲目以及传承人物都不尽如意,[1]54-56甚至有着“闽派古琴‘弦断音绝’、浦城难闻‘风云际会’”这样较为悲观的看法。[2]目前看来,虽然由于得益于闽派古琴传承人制度的保障,闽派古琴近年呈现发展的苗头,但是在福建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格局中,闽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还任重道远。[1]54-56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传统音乐的传播形式面临着如何利用新的媒介环境搭建发展平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发展是否可以成为挽救闽派古琴文化的一剂良方,是否可以为闽派古琴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想法,这是本文所要力图讨论的内容。

一、闽派古琴文化主要传播方式及存在问题

闽派古琴是从地域文化作为划分依据的,于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近代古琴流派,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3]47-49其形成的地缘中心在福建浦城,故又称为浦城派,以浦城人祝凤喈以及许鱼樵、张鹤等为代表。[4]32-33闽派古琴演奏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急缓有度,代表琴曲包括《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石上流泉》等,重要琴著有祝凤喈的《与古斋琴谱》、张鹤的《琴学入门》。[4]32-33

与古琴的其他琴派相比较,学术界关于闽派传承现状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从古至今闽派古琴的传播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四种:

(一)人际传播——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是中国古琴文化传承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从传播方式来看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古琴文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到俞伯牙向成连习琴”,这些优秀琴家的故事都表明“口传心授”是古琴艺术最初的传播方式。再看闽派古琴的传承渊源,祝凤喈19岁得传父亲一张旧琴,师从其胞兄祝凤鸣学琴,后来祝氏长年宦游江浙,以琴随身,所到之处名噪一时,他与其兄伯仲唱和,学业者不远千里赴浦城拜师。可见,父子相传、师徒相传一直在闽派古琴的传承中占据主要的地位。琴家非常看重师承关系,关键在于“口传心授”的传播形式最能保持其艺术风格的延续,这在古琴传承与传播的方式上是无可取代的。

然而人际传播的劣势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也极易显现出来。古琴技艺因琴师的身故失传,传承人群受社会环境(如战争)的影响断档。2006年,福建日报的记者在浦城实地采访中发现,不仅祝家已经没有人再弹琴,就是整个浦城也没有人懂得闽派古琴。[1]54-56虽然近年来,以福建古琴研究会会长李禹贤先生、“非遗传承人”吴燕琳等为杰出代表的琴人为闽派古琴传承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我们仍为人际传播的脆弱性感到担忧。

(二)群体传播——文人雅集、舞台演出

古琴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物,以娱己功能至上。但若能觅得知音,则三五琴人知己集于一室,品茗饮酒,弹琴做诗,共享琴韵之乐,悦己娱人。闽派古琴的这种群体传播形式古已有之,是较为主流的传播方式之一,到如今较多被琴社活动所取代,呈现组织传播的特点。[5]23-27

而当下出现的迎合商业模式的古琴舞台演出,是古琴艺术群体传播的另一体现。但其因为媚俗的多艺术结合形式、节拍节奏的僵化对古琴本身音乐气质的影响,遭到学术派的反对。[6]118-124

(三)组织传播——社团传播

社团模式是目前古琴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方式,当前闽派古琴的社团传播模式主要以琴社、琴馆、协会或研究会的形式存在,比如福建古琴研究会、闽派古琴研究会等。它们或以对闽派古琴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整理功能为宗旨,或以传习培训为主要功能,但目前闽派古琴社团的推广也局限在闽北与福州一带,尚无法覆盖全省,更不要提走向全国了。

(四)大众传播——琴谱及影音出版物传播

琴谱是古琴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方式。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首创在减字谱旁加注工尺,以助初学者视谱自理。他著有《与古斋琴谱》,咸丰五年(1855)在浦城出版,称为“后学之津梁”。他的学生张鹤所著的《琴学入门》,于清同治三年(1864)出版,培养了一大批琴手,形成具有特定风格的闽派古琴艺术。[3]47-49民国初年,《琴学入门》经中华图书馆再版,流行极广,受益者甚众。再到后来,李迪瑚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五卷。[3]47-49琴谱的传承对闽派古琴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可惜的是,闽派古琴琴谱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断档。闽派大师李禹贤先生曾三赴浦城,从古书库里发掘了闽派古琴的琴谱。他把《琴学入门》和《与古斋琴谱》琴论的一部分整理出来,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闽派古琴的技艺传承给后人。然李禹贤先生去世之后,研究琴谱之人已寥寥无几。

另外,影音出版物、报纸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也对闽派古琴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版的陈长林《闽江琴韵》专辑,《福建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纸对闽派古琴现状的关注,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闽派古琴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6]118-124

可见,虽然闽派古琴的传播方式涉及到多种传播类型,但不难看出,较之其他琴派,闽派古琴的传播力度仍不足,艺术文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口传心授、琴谱相传、社团传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对于闽派古琴的保护与传播已显乏力,闽派古琴的传播还未能搭上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列车。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闽派古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的媒介形式而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代表的媒体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更多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7]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新媒体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即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网络和以手机等产品为媒介的移动网络。[7]

新媒体的主要表现与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内容上:信息多样、形态多样、易储存、易复制、易检索;第二,发布主体上:多元化、平民化、普及化;第三,传播方式上:瞬时传播、自我扩张、全球化、针对性、交互性。受众:自由度高、个性化强、具有不确定性。[7]

在上述特征的基础上,依托新媒体平台,闽派古琴艺术的传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利用新媒体推广传播闽派古琴艺术

1.覆盖面广,不受时空的限制,解决闽派古琴受众面窄的问题

无论是口传心授、文人雅集还是社团传播,基本上都是师傅与弟子近距离的传播。这些占主流地位的传播方式,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受到场地限制,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8]146-153同时,传播的时间受限,传播的速度也因此受阻。而新媒体技术,则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打破了闽派古琴传承与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将信息源实施新媒体技术操作,可以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为学琴者广求名师、即时交流提供了信息和平台。如,可以将著名闽派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燕琳)的授课视频制作成微课、慕课(mooc),通过网络传播,师生可以灵活选择电脑或手机终端,在任何时间自由流畅地在线观摩课程、查看琴谱等辅助资源,实现移动学习。由此,闽派古琴的传播速度与学习人数就会得到几何数的增长,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

2.传播途径直接,保存完整性强,利于闽派古琴文化的系统传播

闽派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文化形式,对其进行记录和捕捉的手段相较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更加复杂多样。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在闽派古琴文化传播中得到综合运用,使各种数据的采集、分析更加标准和规范,为闽派古琴保护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9]

通过网络等先进的新媒体传播载体,面向受众直接传播闽派古琴文化,将大大提高对古琴传统艺术保存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和文化意向空间,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大众。[9]39-42

以平面媒体为例,人们在解读文本时容易产生信息损耗甚至理解歧义,但在制作或观看影像记录时,理解障碍大大降低,甚至得到避免。因为影像相对文字记录手段更为客观,更能忠实地记录对象的原生态行为,即准确地记录动作、表情和感情,同时还便于人们反复观看、比较和揣摩。

从文化的整体性来说,闽派古琴文化不只是演奏技艺,其历史内涵、审美、古琴制作等,都是古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能够实现这些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呈现闽派古琴起源地的历史地理信息,再现消失的代表性符号(如祝凤喈在浦城修建的12座琴楼),保证文化的系统性、真实性,避免技艺文化出现以偏概全的局面。

3.传播方式针对性强,有利于定位受众,符合闽派古琴传播的宗旨

新媒体的使用人群主要是年轻人,这与我们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闽派古琴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闽派古琴传播的宗旨就是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了解、接受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传播的对象主要应该是年轻人。传播的主要困难是要在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而解决的途径则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

现在,新媒体是被年轻人们应用最广泛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针对性特征,可以帮助传播者准确定位目标人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播者利用微博、微信、APP软件等年轻人日常接触的传播途径推广闽派古琴,能让忙碌的现代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闽派古琴,进而出现更多热爱古琴的群体,实现对古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挑战:新媒体对闽派古琴文化的解构

1.“大众化”、“娱乐性”与“小众化”、“精英化”产生矛盾

在古人的琴学理念中,琴乃圣贤之器,历代琴论中对习琴人群均有特殊规范,贤德人群才与之相称,定位为精英化、高雅化。[6]118-124新媒体技术具有平民化、普及化的特点,传播方式受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的支配,易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比如,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行为,而是一种面向公众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多侧重演奏技巧,并常与商业性的行为挂钩。[8]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为古琴传播带来了“精英化”与“大众化”、“自省性”和“娱乐性”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闽派古琴艺术在新媒体传播中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闽派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8]146-153

2.远距离传播、信息格式化影响闽派古琴文化内涵的传承

虽然新媒体技术为闽派古琴文化保护传播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可能,但格式化的、隔空的传播缺少现场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化内涵的细节传承。具体来说,闽派古琴文化既包括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也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相融的审美境界。新媒体技术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完整信息传递,但它不能实现完全的“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即使利用新媒体的即时互动的功能),受者也不易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无法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8]146-153例如,闽派古琴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再如,《浦城县志》记载闽派古琴代表祝凤喈从其胞兄祝凤鸣学琴,成名之后与其兄伯仲唱和,怡怡如也。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即时性、完整性的问题,但闽派古琴的神韵和心神相通的境界如何在新媒体传播中实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互动性强、个性化突出,对闽派古琴主流文化的权威造成冲击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传播模式,传播者与受众可以实现互动,受众能够随时反馈意见与建议,能够提出各种定制要求,而传播者可以及时改变与调整传输内容。新媒体传播方式上的这一突破,在加强琴人交流的同时,也由于能够实现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自由评论,使得闽派古琴主流文化的权威遭受冲击。

琴友可以将自己演奏的琴曲视频上传供网友欣赏,将自己的琴学心得体会或对琴界现状的看法撰文上网发帖,供大家分享、评论、跟贴或转载,造成热点,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某种目的与效果。在琴界,也不乏有少数人匿名利用网络对其他琴派或琴人发布一些言语过激的评论,从而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结论

新媒体技术与闽派古琴的碰撞,颠覆了古琴文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扬长避短,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精英化”无需向“大众化”妥协

闽派古琴文化传播目前的任务就是要让闽派古琴“活下来”、“传下去”,在这个任务面前,争论闽派古琴是应该保持“精英化”的传统,还是走“大众化”的道路,就显得没有意义了,因为这是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需并存的两种传播层次。“大众化”传播旨在扩大听琴、学琴者的队伍,让世人了解它、重视它。一方面,培养更多的古琴爱好者,能够保证闽派古琴的存活;另一方面,在当代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消亡后,要重构这样一个精英文化,必须在大众的土壤上再来培育这个精英文化,没有群众基础则无法高端。[6]118-124“大众化”既是与“精英化”同步进行的不同层次古琴传播,也是“精英化”古琴传播的基础。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识到两种传播层次的不同功能,闽派古琴的“精英化”传统就不会因新媒体的影响,向“大众化”妥协。

(二)古琴不是古董,应在创新中保护

古琴代表传统文化,但它不是古董,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不能永远固步自封,一味用古人的旧形制来表现它。新媒体时代为古琴的传播提供了创新的要求和基础,在创新中传播发展已是必然趋势。首先,要在传播形式上创新求变:创建闽派古琴虚拟博物馆,以动态的方式展示闽派古琴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艺术精髓;不同层次的传播主体(如文化部门、学校、社团、个人等)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依照各自的受众和传播目的,即时发送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信息,并正视新媒体互动性带来的创新思维,调整信息源的内容和形式。其次,要在闽派古琴的文化价值上创新求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创意产业的创意源泉,古琴文化遗产可以找准切入点,以保护带动开发,以产业促进保护,主动顺应市场机制,合理谋求发展。如探索古琴制作、品鉴的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挖掘古琴养身养心、抗焦虑的音乐治疗功能,倡导都市“慢生活”,引发白领阶层的“古琴热”,都是新时代闽派古琴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三)新媒体与旧媒体应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并非旧媒体的完全替代品。就像笔者一直强调的,闽派古琴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使附着在情感之上的文化内涵传承实现最大化。可见,以传播速度和范围为优势的新传播方式,不应取代人际传播的特殊作用,而两者的结合,却能达到“1+1>2”的效果。同样的道理,放到群体传播、社团传播的层面上看,也是成立的。文人雅集、琴社活动为琴人的交流提供平台,新媒体则能辅助它们更好地完成这一功能。线上的信息发布,加上线下的学习讨论,能显著提升闽派古琴文化的传播力度。

综上所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定位准确、交流互动性强等优点,是闽派古琴传播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形式,如能合理利用,必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当今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信息高度自由的环境,在闽派古琴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防范新情况的发生,如侵犯知识产权、过度商业化等。能否处理好这些新情况带来的挑战,关乎闽派古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趋利避害,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护和传承古琴文化的目标,是需要学者们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董文静.闽派古琴的传承现状与传播对策探寻[J].人民音乐,2014(4).

[2]黄建林,徐树才.“闽派古琴”弦断音绝 浦城难闻“风云际会”[N].福建日报, 2006-02-06(5).

[3]浦城:闽派古琴艺术发源地[J].福建党史月刊,2010(18).

[4]杨新庆.中国古琴流派的形成与划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

[5]施咏.当代琴社、琴馆的模式特征及其发展趋向——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九[J].音乐探索,2011(2).

[6]施咏.当代古琴音乐大众传播论——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2).

[7]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8]郑敏.网络环境中古琴音乐的传播与继承[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2).

《韩愈的传统文化观》阅读答案 篇9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的传统文化观》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的传统文化观》阅读答案1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当代学者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饶宗颐先生《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赞〉》、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等。

韩愈为了应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强调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一脉相传的儒学传统,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为了与佛学心性论对抗,对儒家心性学派的思想予以关注,他举出《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以批判“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佛老学说,从而把儒学从伦理政治的思维路径,引导到修齐治平由内而外的道路上,对新儒学价值核心的确立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摘编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接受传统文化,常常用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化著作。

B.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渐衰、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忧虑和不平。

C.在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中,作者提出了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的见解。

D.韩愈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新儒学的先行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学习研究经典、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等方面,论述了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讲述韩愈学习研读古代著作的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

C.文章以唐代佛老二教挑战儒家为背景,阐明了韩愈对抗佛学坚持儒学道统的.坚定态度。

D.文章论述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是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面临佛教挑战时,韩愈排斥了佛教思想甚至佛教徒本身,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

B.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不保守其内容,有一种植根于传统又关注现实的品质。

C.韩愈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新,指出了新儒学核心价值内容。

D.韩愈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建构符合唐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新儒学的领军人物。

阅读答案:

1.C(“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不是作者提出的见解,而是学术史上的讨论。)

2.D(“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明显错误。)

3.B(A项,“韩愈排斥……佛教徒本身”错误,第三段只能证明韩愈排斥佛教思想而不能证明韩愈排斥佛教徒,且第四段中提到“韩愈赠浮屠诸诗文”,说明韩愈与佛教徒是有交往的。C项,从第五段可以看出韩愈对新儒学价值核心的确立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文中并没有阐述韩愈关于新儒学的核心价值内容。D项,文章第五段只是说韩愈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不能理解为他是新儒学的领军人物。)

《韩愈的传统文化观》阅读答案2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 “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当代学者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饶宗颐先生《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赞>》、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等。

韩愈为了应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强调尧、舜、禹、汤、文、式、周公、孔子、孟轲一脉相传的儒学传统,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为了与佛学心性论对抗,对儒家心性学派的思想予以关注,他举出《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以批判“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佛老学说,从而把儒学从伦理政治的思维路径,引导到修齐治平由内而外的道路上,对新儒学价值核心的确立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摘编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渐衰、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忧虑和不平。

B、在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中,作者提出了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的见解。

C、韩愈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新儒学的先行者。

D、韩愈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接受传统文化,常常用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化著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学习研究经典、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等方面,论述了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讲述韩愈学习研读古代著作的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

C、文章论述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是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进的。

D、文章以唐代佛老二教挑战儒家为背景,阐明了韩愈对抗佛学坚持儒学道统的坚定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面临佛教挑战时,韩愈排斥了佛教思想甚至佛教徒本身,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

B、韩愈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建构符合唐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新儒学的领军人物。

C、韩愈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新,指出了新儒学核心价值内容。

D、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不保守其内容,有一种植根于传统又关注现实的质量。

阅读答案:

【答案】

1、B2、C3、D

【1题详解】B项“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错误,由材料第四段中“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可知,不是作者提出的见解,而是学术史上的讨论。故选B。

【2题详解】C项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明显错误,由文章第四段依次出现的宋代学者陈善、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当代学者可知,是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的。故选C。

《古琴的文化》阅读答案 篇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封禅①,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秦汉时期关于“封禅”的理论,都是以泰山作为确定的“封禅”地点。泰山,可以看作是以“封禅”作为主体礼仪的思想体系的地理支点。

封禅被看作庄严至上的政治仪式。泰山的神性,在汉代人的意识中也有深刻的文化印痕。据说这也与王者“封禅”有关。《淮南子·说林》有“太山不上小人”的说法,高诱解释说,太山是“王者所封禅处”,所以“不令凶乱小人得上其上也”。

《史记·封禅书》记载,齐桓公时曾经提出封禅泰山的动议,管仲则予以劝阻。他说,传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②者七十二家”,而留下比较明确历史记录的只有十二家,都是“受命然后得封禅”。不过,所谓七十二家先古圣王封禅泰山的传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根据。《文献通考》卷八四《封禅》条,以秦始皇封禅起首,又有关于先秦封禅传说的辨析,以为“古封禅七十二家”的说法,应当本出于齐鲁陋儒之说,《诗》《书》所不载,“非事实也”。其实,司马迁是第一位在史书中正式记录“封禅”这一特殊历史文化现象的学者。“古封禅七十二家”“非事实也”的说法,大致是可信的。不过,这应当是以秦始皇和汉武帝封禅仪式为标准而言。此前古代君王曾经以较原始较朴陋的形式“封禅”,也是可能的。

关于秦始皇封禅和汉武帝封禅的记述,可以说是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最富有文化深意的内容。关于秦始皇封禅,司马迁写道,秦始皇东巡郡县,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来到泰山下。诸儒生讨论封禅的多种细节,秦始皇以为“各乖异,难施用”,不予采纳。于是开辟车道,从南面登上泰山顶峰,立石颂秦始皇帝德,宣告完成了“封”的典礼。又从北面下山,禅于梁父。据说其礼仪多采用雍地秦祭祀上帝的传统方式。秦始皇封禅泰山,仍然沿用秦地的传统礼仪。也就是说,封禅泰山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秦王朝向东方文化的一种礼拜。秦始皇有心这样做,然而却又不能十分彻底,秦始皇的文化性格和秦王朝的文化特色,于是可以由此得到片断的体现。

汉武帝封禅,是司马迁亲身经历的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司马迁对于这种仪式的文化意义的理解,也在《史记》有关“封禅”的记录中有所透露。于是有人说,“《史记》一书,惟《封禅》为大”,“一字一句之中,无所不有”,“究竟我见有尽,意义无穷”。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写道,汉武帝初即位,心向儒学,尤敬鬼神之祀,曾经让儒生讨论设计封禅的礼仪,然而因为窦太后坚持以黄老之学为主导,压抑汉武帝身边的儒臣,封禅的动议不得不中止。然而文化史的进程不久就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司马迁写道,窦太后去世,第二年,汉武帝就征召任用儒学之士公孙弘等。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汉武帝重新计划施行“封禅”大典。

对于秦始皇、汉武帝“封禅”故事所体现的文化特色(中心理解),凌纯声先生注意到相关现象跨地域的共同表现,称之为“封禅文化”,并且指出:“这一封禅文化,不仅在时间方面起源很早,空间方面分布亦甚广。”甚至“封禅文化的分布,不仅限于亚洲,它还见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泰山——帝王封禅的文化圣地》)

注:①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

②梁父:又称“梁甫”。山名,即梁父山。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位在史书中正式记录封禅的学者应是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他也认为“古封禅七十二家”无根据,因此他记录封禅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B.《淮南子·说林》中“太山不上小人”的说法,印证了泰山在汉代人意识中是具有神性的,而且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

C.《文献通考》中记录“封禅”是从秦始皇封禅开始的,而之前先秦一些封禅传说,《文献通考》认为那只是一些齐鲁浅陋儒生的见解,不是事实。

D.封禅是一种非常庄重严肃的政治典礼,是古代帝王向全天下宣示天地认可自己执政合法性的.仪式,而泰山则可以看作是以“封禅”作为主体礼仪的思想体系的地理支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认为《史记》中《封禅》为大,这主要是从封禅的文化意义上评价的;作者也认为,在《史记》中有关秦始皇、汉武帝封禅的记述,是富有文化深意的。

B.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的泰山封禅从准备到实施,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给我们生动的展示了封禅的全过程,体现了古代君王对此的重视。

C.秦始皇封禅泰山,没有采纳齐鲁儒生的建议,仍采用秦地的礼仪,体现了秦始皇的文化性格是保守的,固守秦王朝的文化特色,不愿东西融合。

D.司马迁写汉武帝封禅,介绍了他准备封禅的曲折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体现了深刻的文化意义,那就是汉代初期黄老之学与儒学之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管仲劝阻齐桓公封禅泰山的原因,按《风俗通义》的解释就是“王者受命……功成封禅”,管仲认为齐桓公还未功成,不足以接受天命,因此不能封禅。

B.本文不仅对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历史进行了追寻与探索,展现了中国古代封禅文化的特色与意义,还表明了泰山在这一文化中的地位。

C.如果以秦始皇和汉武帝封禅仪式做为标准,先秦古代帝王的封禅的传说或许是不属实的;而如果抛开这一标准,先秦古代帝王曾经进行过封禅也是可能的。

D.“封禅”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不但起源早、分布广,而且还传播到海外,不仅限于亚洲,甚至远达中美洲和南美洲。

参考答案:

1、A(“他记录封禅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的”错。第三段开头,《史记?封禅书》中也记载了秦始皇之前的一些封禅传说)

2、C(“性格是保守的,固守秦王朝的文化特色,不愿东西融合”错。原文是“向东方文化的一种礼拜”“秦始皇有心这样做”)

上一篇: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追踪下一篇:大学校园快递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