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的读后感

2024-07-17

七颗钻石的读后感(精选6篇)

七颗钻石的读后感 篇1

《七颗钻石》是一个很神奇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水罐一变再变,最后竟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他生病的母亲找水。他哪儿都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罐子里竟装满了水。她很想喝个够,但是他想:这还不够妈妈喝呢。于是就赶紧往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一不小心被一条狗拌翻了,水罐掉在地上,但是水罐里的水却一滴也没有洒。

我想:这是因为小姑娘的孝心。后来她又给这只狗喝了一点水,救了这只狗,使得水罐由木头的变成了银的。我想:这是他的爱心。回到家就在母女让水时,水罐又变了,变成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去喝水时,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最后她又把水罐让给了讨水的过路人,而自己却还没有喝到一滴水。我想:这是因为她有颗关爱别人的心。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钻石。

我想: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小姑娘的孝心、爱心、善心感动了天地,才使水罐一变再变。这时我也明白了: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七颗钻石》中关于“水”的变化 篇2

【关键词】《七颗钻石》  水    教育     道德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应该呈现多样性、多角度、多维化。本文以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为例,针对文中“水”的变化,来简析《七颗钻石》的思想内涵。本文最大的象征物,也是贯穿全文的重要载体,就是“水”。

故事主要写的是在大干旱的时候,一位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而遇到的一系列情况,其中她的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变成了七颗星星。水罐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众多读者,当然也包括我,可是在神奇水罐的万丈光芒下,我却瞥到了水的一丝独特。文中的水发生了三次变化,即“稀少→一罐子里装满清亮新鲜的水→水罐落地,但水还是满满的→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这里水的变化对整个文章内容和情节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水的珍贵,铺垫情节

故事开头交代发生的背景——大旱灾,那么旱灾严重到何种程度呢?河流、水井干涸,草木丛林干枯,人及动物焦渴而死; 另外从“所有的”以及“许多……都”这些限制词语更可以看出旱灾波及范围的广泛,一切生物都处在灭绝的境地,由此从侧面凸显了水的宝贵,水就是生命。除此以外,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突出了水的宝贵,如“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这些都写出了水的少,进而突出水的珍贵;而“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这一情节写小姑娘撞到小狗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脚下的小狗而是掉在地上的水罐及罐中的水,由此可见小姑娘对水的重视,同时也凸显了水的珍贵。正因为水如此珍贵,所以才有小姑娘夜里出去找水、不舍得喝水留给妈妈等情节,可以说水的珍贵为下文一系列情节做了铺垫。

二、水的抉择,彰显主题

在水源如此缺少、如此重要的情况下,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水,那么该如何抉择、如何面对呢?下面我们看看小姑娘和母亲对水的处理以及由此带来的神奇变化,并且试着去探究变化背后的原因。

(一)水的抉择,神奇变化

文中对于水的抉择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小姑娘把水给了一点给小狗——“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水罐从木的变成银的。第二次是母亲让水给小姑娘——“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水罐从银的变成金的。第三次是小姑娘将水给过路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从水罐跳出七颗钻石,后来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

(二)舍己为人,道德完善

第一次水罐变化是在小姑娘撞到小狗之后。面对哀哀尖叫的小狗,小姑娘不禁动起了恻隐之心,面对自己节约下来给妈妈还不够喝的水时,她还是毅然拿出了一点给小狗,这时她做出了自我牺牲,但这里的牺牲只是一点,文中描述她是倒了在手掌一点,所以她在这里的牺牲是不会对自己造成大的损害的小牺牲、小善。

第二次变化是小姑娘的母亲将水给自己的女儿喝。文中交代小姑娘的母亲生病了,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再加上前文交代许多人焦渴而死,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小姑娘母亲的病因就是缺水,所以水是挽救她生命的良方,就算不能根治,最起码能够延续生命,可是面对小姑娘辛苦找来的水她却选择了拒绝,母亲是这样说的:“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这里“反正”的意思是不管我喝不喝这水,最终也不免一死,此刻的母亲大概已经病危,她已经看到了自己最后的结果,对她来说虽然喝了这罐水能缓解些许,但作用已不大,所以此刻母亲的舍弃较之第一次小姑娘的牺牲有了质的飞跃,这种对于亲人的爱,是大爱,但我们说这样的牺牲十分理智,还不够纯粹。

第三次变化是小姑娘将水给过路人喝。此刻的小姑娘已是焦渴难耐,她已经忍不住连嘴都已经凑到水罐上了,面对过路人的要求,她甚至咽了口唾沫,可是最终还是选择将水给过路人。此刻的水对她来说就是生的希望,可是她选择了舍弃,她把关爱投注于不认识的路人,她的无私牺牲在此刻也完成了最后的升华,是博爱。

三次对水的抉择,三次舍己为人精神不断升华的过程,道德的不断完善最终将朴实无华的水炼成了耀眼的钻石、闪亮的星星。

三、水之为度,巧设人物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小姑娘在得到水之后设置的人物,分别是小狗、母亲和过路人。这三个人物的安排很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水的情况。首先,小狗相对于人来说对于水的需求量比较少,所以小姑娘给了它一点水后它便欢喜地叫了起来,因此先给小狗一点不妨碍下文对于水的处理;而接下来的母亲和陌生人对水的需要可能差不多,但是他们两人的身份不同,对水的迫切是不同的,病重的母亲她还是能想到自己的子女,而作为一个过路讨水喝的人,遇到一罐水他可能则是一饮而尽;同时,如果过路人先于母亲出现,那么本文的中心事件为母亲找水也就不了了之。所以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物的安排。

四、留白寄愿

七颗钻石读后感400字 篇3

就在这时,有一个小姑娘来到了这里,她看见了这里的情景,不能袖手旁观,这个姑娘十分愿意帮助人们,人们便告诉她那一罐水在哪里,小姑娘知道了,便向那里去寻找,她越过山岭,晚上,她看见前面有一个发亮的山洞,她想里面是什么呢?便向前走去,一进山洞,里面就是那一罐水,她取到了水,又向原地赶去,第二天清晨,她终于回到了村庄,给每人一口水,人人都得救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倍受感动,也使我深受启发,这个姑娘的伟大,就在于她有一颗钻石般的心她能够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爱心感动了上苍,这个美丽的传说留给了我们,他使我深深体会到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只要有爱就能改变一切。你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得美好的明天……歌声又想起来了。

《七颗钻石》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4

我读《七颗钻石》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这里能找到许多“大爱”,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爱的集中”文。所以,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层层思考,悟出一点一波三折之美,感受趣的存在之后,应该把学生引到这种爱之中。

一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这个爱学生可以一下子抓到,读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这两句话,要一字字地读,要一个字一个字走进孩子的心灵。小姑娘得到水后,“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一……就……”那种爱也能在读中得到。

二是小姑娘对小狗的爱。这种爱能够在文中出现,应该着让这篇文章变得更美了。小狗对水的需求是手掌之水,就那么一点,就欢喜起来。这种爱真的太纯了。

三是母爱。母亲拿到水后,没有喝。“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这是一种把生命留后更需要的人的一种爱。此时,我们可以想像到,母亲的这一决定是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女儿真的不行了,果断地做出这一决定,这种爱只有母亲对子女才会有。

四是对他人的爱。这是一种升华之爱。在危机时刻还能想着他人,这种爱其实也可以称为伟大之爱。

四种爱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大爱。所以木头做的水罐才能从爱的`不断发展中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最后跳出最有价值的七颗钻石来。

爱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爱是有回报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这个爱就会像钻石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并且会变成美丽的星星,让世人观赏、享受。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七颗钻石》,感悟颇多。《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一篇著名童话故事。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其内涵较深,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读代讲的方式去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蕴含的丰富想象力。下面我先谈一下在备课时想法:

首先,大胆尝试,抓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朗读。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大都是教师在循规蹈矩的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来对其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此次,我决定打破常规,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将课文中蕴含信息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从文章中抽离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读、赛读,并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点评,从而读通、读懂全文,做到以点带面。

《七颗钻石》 篇5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购买上帝的男孩》,为了挽救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昏迷不醒的叔叔,挨家商店购买上帝,一位老人被孩子的真情打动,派顶尖的医疗小组治好了孩子叔叔的伤。学情分析:

鉴于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阅读《购买上帝的男孩》,体会男孩的善良、执着、爱心。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一场大旱灾。这是一场怎样的旱灾?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旱灾很严重?(干涸、干枯、焦渴)此时此刻人们最渴望什么?(水)

2、不仅是人渴望水,世上万物都渴望水,此时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课文——《七颗钻石》(板书)

3、了解课文内容:

《七颗钻石》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许多人和动物都(),一个()抱着水罐为(),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最后,水罐里跳出(),涌出()。

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最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变化。

2、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说,师板书,形成板书)空的—装满水——银的——金的——七颗砖石

(一)、体会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

(1)发生了什么事才使空水罐装满了水?

A、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B、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清楚的向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C、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为谁找?(妈妈)找到了吗?(没有)水容易找吗?(不容易)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儿也找不到 累倒 睡着了)

(3)指名读这部分内容,你觉得此时的小姑娘处境怎样?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你真的是又渴又累了/ 你读出寻水的艰难)。

(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A、师示范哑读。你从老师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开心)

B、请男生读。我想请男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老师看到了你们激动开心的表情)

C、动作体会带点字“抱”。(这个“抱”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下面我想请个同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读,齐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是那么孝顺。板书:孝心感天)

(二)、体会第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

1、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师:水罐第二次的变化是什么?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变化?你从中体会小女孩怎样的心?

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2、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1)发生了什么事?你体会到了一颗什么心?妈妈为什么不喝水?(也正是这伟大的母爱)

(2)生病的妈妈你觉得她是怎样讲话的?那你能来试一试吗?(生读)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齐读)

小结:是啊,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

(三)、体会第四次“变化”,感受爱的无私

(1)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2)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从那些词中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水、咽了一口唾沫)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5)师述:看看黑板上四次变化的原因,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水罐才有这么神奇的变化。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阅读《购买上帝的男孩》

1、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2、学生交流内容:为了挽救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昏迷不醒的叔叔,挨家商店购买上帝,一位老人被孩子的真情打动,派顶尖的医疗小组治好了孩子叔叔的伤。

3、小男孩为什么要购买上帝?

4、小男孩购买上帝容易吗?从哪能看出他购买上帝很艰辛?

5、小男孩购买到“上帝”了吗?

6、你认为文中的上帝是谁?关于这个老人你了解多少?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个怎样的老人?

7、可老人却说真正的上帝是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中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心?

9、学了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四、总结

1、师:这是个既神奇又让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家讲给父母听。

2、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这两篇文章,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

五、布置作业

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

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无水——装满水——银——金—— 七颗钻石(孝心)(善心)(母爱)(爱心)

从《七颗钻石》教学说开去 篇6

天使在宗教里是神灵的代言人,代表圣洁和良善,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她的形象是美好而高贵的。令笔者吃惊的是李凤老师的课堂如“清水出芙蓉”般的润泽,却芬芳怡人;播撒文化,却不凿痕迹。在学生的眼中,她更是一位天使,她的课堂“美在自然”,“美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她的课堂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我们都是语文老师,但是,当我们拿起课本和学生一起读《窗》,一起读《枣核》,一起读《七颗钻石》的时候,我们是否留意过“金盏草”和“睡莲”的故事,是否关心过“七”这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呢?或许谁也没有。可又有多少语文老师知道,学生需要这些,也喜欢这些。他们厌恶枯燥的白纸黑字,拒绝平庸的讲授方式。平日里的语文课,于他们而言,或许就是一种被迫和煎熬。当笔者从李凤老师那里如梦方醒般地“学艺”归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现学现卖”起来。

陶先生不是说在口为语吗?这样设计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对课本的解读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位特级教师甚至说:有趣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采用这一板块:克隆人正渐渐进入人类科学研究的视野,美国、意大利等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开展克隆人的研究,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试图打开一个有关神秘的克隆人的研究大门。作为年轻一代,你们支持克隆人技术吗?哪知正反方人数比是1:5。要不要帮助?帮助是对于弱者,你怎么能以人数的多少武断判定强弱呢?当同学们你来我往,口争舌战,不以人少而气短,不以人多而持强,妙语连珠,见解独特而深刻时,当听课老师们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时,笔者知道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呼唤更多的人文性,呼唤师生展现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那种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独到领悟的课堂(也可以延伸至课外)的精彩生成,就越发显得活力四射。语文课堂只有通过“生成”才能走向和谐,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动构建者,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成长的台阶,必然能看得更高;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人生体验汇入语文学习的长河,必然能走得更远。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食物吃过之后齿颊留香,好的课堂给孩子留点什么呢?对,课尾用一组图片展示克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当“今天”展示完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张神奇的图片:大象穿上了青蛙的迷彩服,老虎留起了狮子帅气的络腮胡……孩子们一个个睁大好奇的眼睛,全场不断发出惊奇之声,好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本节课就到这里吧。

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扇风点火”的能力还不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学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226404)

笔者和学生们聊起了《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一首歌),说到了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联想到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们一起想象苏轼面对温超超的坟头,低徊踯躅的情形……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笔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不需要笔者强调什么,也勿须声嘶力竭。学生们已然领会了“寂寞沙洲冷”的妙处:无论是周传雄“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的思念,还是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万分愧疚与悲愤,人物的心境犹如广寒宫一样的冰冷。寂寞、孤独、悲怨向全身袭来,形象而生动。此时,我也仿佛成了天使。之后,我们又聊起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到了黄巢的《不第后咏菊》,讨论了菊的象征意义及它在电影和诗歌中的作用,甚至探讨了《不第后咏菊》的风格特征。最后发现,诗如其人,先抑后扬,豪情万丈。电影主题与诗人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同举造反义旗。学生们的热情不减,更让笔者坚定了一个信念: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天使。

殊不知,要成为一位天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老师毕竟还是要教书的,离开了书(教材)似乎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我们总不至于天天“在生活中学语文”。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面对“白纸黑字”。难道只有枯燥,只能平庸吗?天使是为拯救人而生的,语文老师也应该为学生而生,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向光明。

“守得云开见月明”。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充满探究的动力,具备专研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对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白纸黑字”也是美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发现美的眼光。朱自清的《背影》不美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不美吗?当我们学习《春》的时候,大家都在探讨文章的语言美,可是手捧着《背影》,总觉得平淡了许多,逊色不少。难道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变得朴素自然了?认真研究文本后发现,并不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而是“怎样的语言环境下说怎样的话,表达怎样的感情”,即“合适”表达。《背影》的语言美就在于“说合适的话”。

背影的主题也是美的。《背影》主题的理解应与《我的母亲》有所区别:除了至爱亲情的主题之外,《背影》更能够让大家明白“理解”的意义,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有隔膜的,包括父子亲情。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在某一个环境之下,感情融通,便体现为一种理解。作为教材,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最合时宜的。

在我们看来,教师如果能将这些不同寻常的“美”,通过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必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念想,必将令他们的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时,关于主题的理解,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仔细比较分析语言的特点,并作调换式的推敲,而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或许,学生毫无兴趣,亦或是学生对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理解是有难度的。毕竟,他们受到生活、学识、思维和想象力等因素的限制,缺少情感的真实体验。一味地推敲只是徒劳,怎么办呢?这时,你何不采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去想象这句话说过之后的场景——笑。淡淡的笑,爽朗的笑;一个人笑,两个人同时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不同的笑,表达不同的心境,可以是苦笑,也可以是一种自适,即自我排遣。或许,就在这一“笑”之后,学生也会“自适”许多。

“学生在课堂中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长,不是刻意而为之的,而是顺应学生原有的基础,使他们自然地成长”,这便是智慧延伸的美丽瞬间,也正是堂课生命的节点。而能敲响这生命节点的人,正是我们的如天使一般美丽的教师。请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拥有一份自信,并孜孜以求,你就是学生们喜爱的天使。

上一篇:读薛瑞萍班级日志读后感下一篇:中消协公布十大维权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