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2024-06-30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1

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智力、情感全面发展的天地。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我们设计课堂的主问题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因为主问题是“能起主导作用, 能在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创新的问题”,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在课堂活动中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 广泛交流的凝聚力。教学《七颗钻石》给了我这般深刻的体会。

《七颗钻石》是一篇极其精美的童话, 教学预设时我就想好了就想象思维作一个拓展训练。于是在研读文本之后我设想了两个教学目标:1.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2.能运用想象丰富故事情节。课堂上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品读课文、感悟爱心这两个教学环节之后, 我便开始进行拓展训练, 要求学生围绕爱心, 想象补白。所设的问题是我课前反复思考, 挖掘文中空白而定下的。问题一共有六个:

1.小姑娘在哪儿也找不到水, 那小姑娘会到过哪些地方找水呢?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她会梦见什么呢?

2.小姑娘脚下的狗会是什么样的?小狗喝了小姑娘的水后, 又会怎么样?

3.想象向小姑娘讨水喝的那个过路人的情形。

4.小姑娘与过路人之间会有一番怎样简短的对话。

5.小姑娘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小狗、过路人会是谁变的呢?

6.水罐里涌出的水流到大地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你能把它描绘出来吗?

因为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 我把这六个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完成, 每三个学习小组思考回答一个问题, 这样全班十八个小组都能有一个任务, 我以为自己的设想还是比较完美的。等到我把六个问题口头授予各个小组之后各小组便都开始活跃起来。我巡回了一番, 见他们讨论差不多了, 便组织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好的“精英”也都跃跃欲试。场面很“热闹”。

有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梦中小姑娘会到哪些地方找水”时, 别的小组中也有同学要回答, 答案便丰富多样起来。有说小姑娘梦见上帝了, 有说小姑娘梦见巫婆了, 有说小姑娘梦见下雨了, 也有说小姑娘梦见妈妈死了……一个想象题已经不止三个组的回答了, 似乎其他几个组的同学更热衷回答这个问题, 而就自己本组所回答的问题却是语言平平。同样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各个小组不断有同学补充, 有很多不乏精彩的想象, 一时我竟拿不定了, 是让他们不断补充还是让他们只回答自己小组的问题, 如果不断地任他们想象补充, 课堂时间是不够的, 如果让他们只回答自己小组的问题肯定会抑制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听着他们丰富而精彩的想象, 我最终没打断。结果可想而知, 不但拖堂了, 而且有些问题并没有真正交流, 就如问题4:小姑娘与过路人之间会有一番怎样简短的对话。问题5:小姑娘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小组的回答并不出色, 其他同学的补充也很少。为了弥补不足, 我布置了课后作业:把自己组内分到的问题用书面形式回答上交, 另可挑选其他问题中自己感兴趣的, 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这节课上完了, 我却感觉设想的这种训练似乎在课堂上操作时并不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字:乱。为什么?很显然:

1.有的小组没听清我分配的问题, 因为我是口头分配“任务”的, 且问题又较多。

2.对自己小组分配的问题兴趣不高。

3.对其他小组的想象作了补充或创新, 导致时间不够, 来不及交流。

4.小组间分配的问题难易度不均衡, 问题1、2、3可以即想即答, 问题4、5、6在语言组织与表达上花时要多一些。

5.因为都是进行口头交流, 语言表达欠顺畅、精炼。

问题过多、过细, 又对学生思考的问题作了限制, 导致未能全面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和创新。由此可见, 一堂课“主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效果的好坏, 那么, 这篇课文的“主问题”该如何设计?

根据教案上的这几点反思, 我对教学环节作了些调整。从文章的主题入手, 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天, 我在另一个班上这节课时, 在品读课文, 感悟爱心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完小姑娘给过路人水喝, 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的水流后, 我因势利导, 启发他们:文中的“涌出”、“巨大”“清澈”都是形容水的, 那么大地上有了水会怎样?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 便能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青翠欲滴”等词语去形容大地重生的景象, 这样为学生能深刻理解本文的思想“爱越无私, 爱的境界越高, 爱的价值就越大!”再次蓄势, 也因为有了这一问题的铺垫, 下一环节的想象补白就有据可循了。

在拓展训练这一环节上, 我引导学生围绕“爱心”想象补白。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美丽的童话也一定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想象。现在我们围绕小姑娘的“爱心”去找一找,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通过想象让故事情节更加具体生动呢?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更加清晰, 我把问题投影了出来, 这是吸取了昨天课上的教训, 又特地把“还有”一词用红色字体强调, 我想不要我再指导, 他们应该能找到文中的空白了。接下来让他们每个人独立寻找空白, 独立思考想象, 并以书面形式来表达, 我也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巡回指导, 大约三四分钟之后, 各小组陆陆续续在组长的组织下出现了低声地交流, 短暂的等待之后, 各小组的代表开始主动请缨, 展示成果了。

生:小姑娘抱着水罐走出家门, 去为妈妈找水喝, 她找了很多很多地方, 都没找到一滴水, 她累极了,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梦见了一个天使, 天使微笑着给她的水壶装满了水, 对她说:“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上帝保佑你, 你一定会创造奇迹的!说完便不见了。小姑娘醒来一看, 水罐里真的装满了清澈透亮的水。

师:那是一位爱心天使呀!

生:小姑娘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她梦见了一个巫婆。 (同学们都笑起来) 巫婆说:“我可以给你水救你的妈妈, 但是你会变得和我一样丑, 你愿意吗?”小姑娘连忙说:“我愿意!只要你能给我水就行!”于是巫婆便把水倒进了小姑娘的水罐。 (其余同学举着手正跃跃欲试呢!不容我插话了。)

生:小姑娘被小狗绊倒以后并没有生气, 她看见脚边的小狗是那么可怜, 褐色的毛上沾着泥土, 小小的、瘦瘦的身躯, 耳朵轻轻地颤动;短短的尾巴, 有气无力地摆动着。它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小姑娘, 似乎在说:“我快死了。”小姑娘蹲下来, 倒了点水在掌心里, 给小狗舔了, 不一会儿, 小狗便活蹦乱跳了, 还围着小姑娘团团转呢!

……

小姑娘的爱心就在这一段段精彩的描述中演绎着。这节课不知不觉接近尾声了, 我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作者在文中为什么没有把这些情节写出来呢?就是为了给我们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深刻感受爱心的魅力。

回顾这两堂课, 同样的内容, 只是在围绕主问题的设计上微调了一下, 提问的方式改变了一下, 课堂的氛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兴趣不再被限制, 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 因为他们都是自主选择文中的“空白”, 也因为是书面的回答, 学生的叙述也相对完整、流畅、自然些, 与前天的课堂相比, 再没有一种乱哄哄的感觉了, 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也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同样是拓展训练, 我的问题从六个变成了一个, 却能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表明文章中的“空白”学生能够自行找到, 而我在最初的问题设计中却犯了越俎代庖了的毛病, 代替学生思考是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让学生在文本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自主想象, 自主体验, 他们更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堂语文课, 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我们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 但只要我们能够精心设计好课堂的“主问题”, 就能真正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为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直抵教学目标的深层次的思考, 并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 有着“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

常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主问题设计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了课堂, 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只要主问题设计恰当, 教者围绕主问题精心建构课堂, 就一定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活动者在一个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参与语文活动。所以, 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沉下心来, 深入文本, 精心预设主问题, 使师生的互动更具有效性, 使课堂更具精彩性!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2

1 课前可布置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交流。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2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的容易读错,应加强指导: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匆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另外,咽是多音字,还可以读yān,如咽喉;读yè,如哽咽。

要求会写的字较多,可分类指导,如,渴沫涌左边均为氵;渴哀字可与前文刚学过的竭享联系起来记忆;注意累字下部不是系字,舔字右下部不是小字;舔还可与添字比较记忆;同时注意凑的左边不是氵,沫的右边不是未;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3 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文中泡泡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相机进行指导。可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首先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了水源;其次是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描绘出当时地球上的状况:植物干枯了,人和动物也因缺水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虽然又累又渴,但没有舍得喝,急着赶回家去给妈妈喝,被脚底下的小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这部分可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变成银的:小姑娘分了一点水给绊倒她的小狗,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课文第一段写到,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小姑娘绊倒在它身上,它也只是哀哀地尖叫。小姑娘没有怪小狗绊倒自己,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水分给它喝。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强忍住焦渴,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部分应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水喝的时候,小姑娘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而无私的。

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从而得出爱心主题。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首先,最后一次变化应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爱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为帮助理解这次变化的重要性,可让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来想象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地一片荒芜的景象,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动物、植物乃至大地将会可引导学生想象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爱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篇童话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可结合对课题的辨析来加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从《七颗钻石》教学说开去 篇3

天使在宗教里是神灵的代言人,代表圣洁和良善,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她的形象是美好而高贵的。令笔者吃惊的是李凤老师的课堂如“清水出芙蓉”般的润泽,却芬芳怡人;播撒文化,却不凿痕迹。在学生的眼中,她更是一位天使,她的课堂“美在自然”,“美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她的课堂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我们都是语文老师,但是,当我们拿起课本和学生一起读《窗》,一起读《枣核》,一起读《七颗钻石》的时候,我们是否留意过“金盏草”和“睡莲”的故事,是否关心过“七”这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呢?或许谁也没有。可又有多少语文老师知道,学生需要这些,也喜欢这些。他们厌恶枯燥的白纸黑字,拒绝平庸的讲授方式。平日里的语文课,于他们而言,或许就是一种被迫和煎熬。当笔者从李凤老师那里如梦方醒般地“学艺”归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现学现卖”起来。

陶先生不是说在口为语吗?这样设计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对课本的解读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位特级教师甚至说:有趣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采用这一板块:克隆人正渐渐进入人类科学研究的视野,美国、意大利等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开展克隆人的研究,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试图打开一个有关神秘的克隆人的研究大门。作为年轻一代,你们支持克隆人技术吗?哪知正反方人数比是1:5。要不要帮助?帮助是对于弱者,你怎么能以人数的多少武断判定强弱呢?当同学们你来我往,口争舌战,不以人少而气短,不以人多而持强,妙语连珠,见解独特而深刻时,当听课老师们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时,笔者知道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呼唤更多的人文性,呼唤师生展现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那种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独到领悟的课堂(也可以延伸至课外)的精彩生成,就越发显得活力四射。语文课堂只有通过“生成”才能走向和谐,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动构建者,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成长的台阶,必然能看得更高;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人生体验汇入语文学习的长河,必然能走得更远。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食物吃过之后齿颊留香,好的课堂给孩子留点什么呢?对,课尾用一组图片展示克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当“今天”展示完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张神奇的图片:大象穿上了青蛙的迷彩服,老虎留起了狮子帅气的络腮胡……孩子们一个个睁大好奇的眼睛,全场不断发出惊奇之声,好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本节课就到这里吧。

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扇风点火”的能力还不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学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226404)

笔者和学生们聊起了《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一首歌),说到了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联想到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们一起想象苏轼面对温超超的坟头,低徊踯躅的情形……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笔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不需要笔者强调什么,也勿须声嘶力竭。学生们已然领会了“寂寞沙洲冷”的妙处:无论是周传雄“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的思念,还是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万分愧疚与悲愤,人物的心境犹如广寒宫一样的冰冷。寂寞、孤独、悲怨向全身袭来,形象而生动。此时,我也仿佛成了天使。之后,我们又聊起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到了黄巢的《不第后咏菊》,讨论了菊的象征意义及它在电影和诗歌中的作用,甚至探讨了《不第后咏菊》的风格特征。最后发现,诗如其人,先抑后扬,豪情万丈。电影主题与诗人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同举造反义旗。学生们的热情不减,更让笔者坚定了一个信念: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天使。

殊不知,要成为一位天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老师毕竟还是要教书的,离开了书(教材)似乎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我们总不至于天天“在生活中学语文”。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面对“白纸黑字”。难道只有枯燥,只能平庸吗?天使是为拯救人而生的,语文老师也应该为学生而生,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向光明。

“守得云开见月明”。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充满探究的动力,具备专研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对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白纸黑字”也是美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发现美的眼光。朱自清的《背影》不美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不美吗?当我们学习《春》的时候,大家都在探讨文章的语言美,可是手捧着《背影》,总觉得平淡了许多,逊色不少。难道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变得朴素自然了?认真研究文本后发现,并不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而是“怎样的语言环境下说怎样的话,表达怎样的感情”,即“合适”表达。《背影》的语言美就在于“说合适的话”。

背影的主题也是美的。《背影》主题的理解应与《我的母亲》有所区别:除了至爱亲情的主题之外,《背影》更能够让大家明白“理解”的意义,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有隔膜的,包括父子亲情。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在某一个环境之下,感情融通,便体现为一种理解。作为教材,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最合时宜的。

在我们看来,教师如果能将这些不同寻常的“美”,通过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必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念想,必将令他们的学习生活始终充满情趣。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时,关于主题的理解,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仔细比较分析语言的特点,并作调换式的推敲,而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或许,学生毫无兴趣,亦或是学生对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理解是有难度的。毕竟,他们受到生活、学识、思维和想象力等因素的限制,缺少情感的真实体验。一味地推敲只是徒劳,怎么办呢?这时,你何不采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去想象这句话说过之后的场景——笑。淡淡的笑,爽朗的笑;一个人笑,两个人同时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不同的笑,表达不同的心境,可以是苦笑,也可以是一种自适,即自我排遣。或许,就在这一“笑”之后,学生也会“自适”许多。

“学生在课堂中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长,不是刻意而为之的,而是顺应学生原有的基础,使他们自然地成长”,这便是智慧延伸的美丽瞬间,也正是堂课生命的节点。而能敲响这生命节点的人,正是我们的如天使一般美丽的教师。请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拥有一份自信,并孜孜以求,你就是学生们喜爱的天使。

《七颗钻石》教后反思 篇4

“你能跟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样想吗?”

“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要是这时能下雨,干旱就解除了,人们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多好、多朴实的愿望啊。”———面对干旱,“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大雨下了下来”要比“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星星普照人间”更有现实意义。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

一、充分朗读,体验情感

1. 初读,触发感觉

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难免会碰到个别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课文读起来就显得有些生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默读、轻读等方法感受课文,给学生提出朗读的要求,当然也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后能正确熟练地读课文时,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去读。这是孩子最自然的、最原始的朗读,无论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还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2. 品读,抒发情感

每篇课文中,都会有一些不容易读的地方,特别是在读法的轻重、缓急、高低、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教师要做重点指导。这些重要的语句往往能帮助孩子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句子或段落挑出来,指导反复朗读,让不同的学生用自己所体会到的不同方法去朗读,然后再让学生选择哪种读法更好些,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3. 全读,领会思想

课文是一个整体,只能读出好的句子和段落来是不完整的朗读。在指导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通篇感知的时间,再次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以及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语气转换等作“引导”。教师可以用手势或“领读”等方法作强调,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一点肢体语言。最佳办法就是选一些适合课文的音乐做渲染,调动学生的感官。使用配乐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师和学生习惯音乐一起就读,我觉得应该让音乐起来一小会儿后再读,利用这个时间,孩子可以很好地理解音乐、提前感悟、调动情感,从而很好地把握课文,使音乐和朗读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引导想象,感悟真谛

1. 创设情景,引发情感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有的课文与孩子们生活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如《七颗钻石》这一课,可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在指导学生朗读前,可利用一些和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的录像、音乐、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课文,进入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2. 发挥想象,表现情感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5

一、创设情景、走进文本

1、在课文导入环节,我就设计这样的话语“同学们,童话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你漫游在童话的王国里,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什么样的生活都可能体验,什么样的人都可能看见……”让学生明白童话善于想象的特点,为接下来在“小姑娘累倒后会发生什么”想象说话作铺垫。

2、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课文与我们孩子生活仍相距甚远,怎样让引导学生感悟旱灾的严重,理解小姑娘找水的艰辛,以及对母亲那份真挚的`爱呢?上课伊始,我利用旱灾图片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通过直接看图,谈谈感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命、就是希望,有了水,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再回到文本,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文中重点词语“所有的河流、井水干涸、草木丛林干枯、动物和人焦渴而死”,加深学生对灾难的理解,对人们痛苦不堪的生活有所感悟!

二、自主识字,检测交流

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生字是不可摈弃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学中,我以课件直接呈现的形式,通过齐读、开火车领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在评价中,渗透重点字词的理解。还有“唾沫”的读音是轻声,尤其要提醒学生。就这样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读进文本,深入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过程中,我请学生先找到水罐变化的时间,是小姑娘累倒以后。感悟小姑娘的辛劳。通过这样的感悟,学生与文中小姑娘的情感交织在一块,学生沉浸在小姑娘找水的艰辛中。

四、自主提问,探究学习

《七颗钻石》课堂实录 篇6

以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导入,由“北斗星(大熊星座)”引出课题《七颗钻石》,并结合注释①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生跟着配乐课文朗读录音轻声地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字词,做好积累工作。课文读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将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及容易写错的字写在自学笔记本上,并借助工具书把它解决,有困难的,同学间可以商量。

生浏览课文,做学习笔记。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时常有同学间相互商量的情景。

师: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交流笔记的情况,并准备向全班同学报告。(同学间交流毕。)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笔记情况向全班同学作交流?(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1、生2、生3分别认为“涸”“瞬”等字的读音要注意,“洒”“凑”“澈”等字要与它们的形似字相区别。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其余同学注意听,并在课文中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贯穿故事始终的一件“道具”。

学生们踊跃推荐,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点评。

师:同学们读书真投入,读得好,评得妙。现在哪位同学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道具?(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4:我认为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很久很久以前”,地点是“草地”、“路上”和“小姑娘的家里”,人物有“小姑娘”、“母亲”和“过路人”,道具是“水罐”。

师:有不同意见吗?(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5:我认为时间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夜里”。

师:你说得很全面。不过,故事开头的“很久很久以前”是民间故事开头常用的方式,它是一个虚指,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应该是“一天夜里”。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一遍,准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中心事件。(多媒体显示“概括中心事件的要求”。)

生齐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中心事件,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师:大家学习得很投入。哪位同学先来向全班介绍你对故事中心事件的概括情况?(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6:我认为文章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时,罐子里装满了水,后来她与她的母亲一次次地让水的故事。

生7:我认为语言还可以简洁些,应该就是写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及她们母女俩让水的故事。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概括故事中心事件的要求基本掌握了。课文写了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及母女俩让水的故事。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熟悉了故事的情节,知道小姑娘的水罐是神奇的。现在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姑娘的水罐那样神奇?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默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好,我想同学们应该有答案了吧!哪个小组先说?(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8:我们认为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它会变。

师:对。你能说出它先后一共变了几次?每一次是怎样变的吗?

生8:一共变了五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小姑娘的水罐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若干学生举手示意。)

生9:我以为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使水罐变得那样神奇的。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小姑娘对她母亲的爱心使水罐变得那样神奇的呢?

生9:因为水罐的每次变化都与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或让水有关。

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吗?

生9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师:你分析得真好。你现在认为小姑娘的水罐一次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9:是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的爱心。

师:对了,是小姑娘和她的母亲的爱心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一想,从表达爱心的角度说,这五次变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10:递进关系,也就是说,随着爱心的加浓,水罐变得越来越神奇了。

师:你说得很对。我们与其说是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巨大的水流,还不如说这是爱心的结晶。那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1:为了说明爱心力量的巨大。

师:对。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的结尾齐读一遍。想一想,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生齐读结尾,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生12:这个结尾表明了作者的一种愿望,他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享受到爱的温暖。

师:你理解得真深刻。这正如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做爱的使者吧!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熟悉了故事的情节,理解了故事的寓意。现在我们再用探究的眼光来读课文,看谁能从文中读出些疑问来。(多媒体显示“友情提示”)

生浏览课文,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生13:我认为第二节中作者用“哀哀”形容小狗的叫声不恰当,因为我们听到小狗被踩后的叫声都是“汪汪”的。

生14:我认为这里还是用“哀哀”准确,因为由于缺水,小狗也渴得奄奄一息了,所以叫声是“哀哀”的,这样更突出了水的珍贵和小姑娘心灵的美好。

师:你能联系前后文的语境来理解,且说得那么好,真了不起!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15:我认为课文的第一段看起来与故事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为故事是从“一天夜里”开始的。但是,仔细一想,这段文字对故事情节的发展非常重要。正因为发生了大旱灾,水才显得那样的珍贵;正因为水是那样的珍贵,小姑娘深夜为母亲找水和她们母女俩让水,才表现了她们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读出了问题,还自己解决了问题。说得非常好。开头一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这里的铺垫,故事的深刻寓意就不能凸显。让我们一起将这节文字朗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第一节。

生16:作者在第三节中为什么用“欢喜”,而不用“高兴”呢?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这一句。

师:现在大家想想看,这里到底用“欢喜”好,还是用“高兴”好?(一阵沉默)

生16:我懂了,这两个词在程度上有差别,“高兴”的程度比“欢喜”深,这里还是用“欢喜”好,因为小姑娘只倒了一点水给小狗舔了舔,所以小狗只能变得欢喜,而不是高兴。

师:你真棒!一定要记住,不管是理解词语的意义还是作用,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情境。

生17:我认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太突然,怎么这么凑巧当小姑娘要喝水的时候,就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呢?

生18:因为这是童话故事,是作者的想象。再说这个“过路人”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或上帝、神灵的使者或化身。

师:你说得太好了!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特点。在童话故事中,作者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来编故事。这里的“过路人”可以理解为上帝或神灵的化身。由此可见,小姑娘的水罐的变化,还可以理解为是上帝或神灵操纵的,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就是上帝或神灵对小姑娘的爱心的一次次考验,从而说明了奉献爱心不能只是一时一事,要真爱到永远的道理。

师:同学们,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我们说写文章要注意首尾相应。可是,课文的作者为什么在故事的结尾不写“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场景呢?(一阵沉默)要理解这个问题,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按照首尾相应的原则改写的结尾,我们一起在比较中揣摩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多媒体显示“老师改写的结尾”。)

生自由地阅读两种结尾的文字,相互间小声地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先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9:我以为这样改是可以的,因为它呼应了故事的开头,前后交代得很清楚。

生20:我也认为这样改是可以的,不过,又感觉这样写似乎与文章的题目不相照应了。

生21:我认为这样改写显得很平淡,不能很好地体现童话故事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特点,而且也不能突出故事的主题。

师:你能说说这则故事的主题思想吗?

生21:这则故事主要歌颂了小姑娘的爱心,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世间充满爱的愿望。

师:你真是很棒!你的回答是正确的,而且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也非常好。是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课文的体裁和主题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展现童话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的特点,回应课文的题目,表达自己希望爱心如大熊星座普照人间的强烈愿望。如果像老师改写的那样,就显得太一般化了。所以,文章究竟该怎样写,首先考虑的是要充分展示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文章主题的需要。

师生共同小结,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三名学生发言。

师:还有很多同学要发表自己的收获,不过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上吧!课后完成以下作业:①整理学习笔记,从课文中找出五组以上的形似字并分别组词;②以“深夜的教室“为话题,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则童话故事;③阅读《语文读本》中相应单元的文章,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最后,愿同学们都有一颗钻石般美丽的心灵!愿爱心如“北斗”普照人间!

师生道别。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7

备课时, 结合教学内容, 我想到了即将进行的品德教学《我们的爱心行动》一课 (学校品德课由语文教师兼上) , 因为这两个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了学生相同的人间真理。如果将这两个教学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于是, 结合品德教材这一课的三个活动———成立我们的爱心小分队、制定爱心倡议书、我们的爱心小分队在行动,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课前, 由班长根据同学们的意愿将全班同学分成“助残”“敬老”“帮困”“清洁”四个爱心小分队, 队内推选出本队队长并制定出爱心倡议书。准备工作做好后, 我布置了“我们的爱心小队在行动”的活动作业, 并告诉同学们, 上课时会根据活动情况及感受评选出“爱心小天使”。于是, 同学们按照计划, 以事先分好的小队为单位, 到敬老院、聋哑学校、车站、广场展开了活动, 并将活动经历及感受及时地写到了自己的日记里。

上课时, 我让同学们分组交流活动后的感受, 并在组内推选一名最优秀的同学参加班级“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最终, 有两位同学以活动时表现突出, 交流时感情真挚而被公认为班级“爱心小天使”。此时, 班级同学非常激动, 都纷纷表示要随时伸出一双手,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乐曲声中, 我出示了《七颗钻石》一课的内容。这篇课文表面上看内容浅显, 很好理解, 但它的内涵却较深。不过有了前边的“系列活动”作为强有力的基础, 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以及教师的引导下, 很轻松地感受到了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懂得了我们应该关心别人, 用爱心对待生活。

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自我感觉很不错。正当我准备结束这一课时, 一名同学把手举了起来, 说:“老师, 我也有爱心, 我也经常帮助别人, 在这次‘我们的爱心小队在行动’活动中, 我帮助了4位老人打扫卫生, 他们还夸我打扫的特别干净, 可我怎么得不到钻石呢?”她这一问不要紧, 全班马上炸开了锅。有的说:“你做的都是小事, 当然得不到钻石了。”还有的说:“这是童话, 跟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此时, 我心中“咯噔”了一下。孩子们确实将自己的生活与美好的童话混在一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回答表面上看能勉强应付过去, 但细想却缺乏说服力。可我又该怎样跟单纯的孩子们解释呢?只是片刻, 我有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不过, 我没有急于说出, 而是追问学生:“就是呀, 这次活动, 大家都做了好事, 奉献了爱心, 可我们怎么没有得到钻石呢?”此时,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过了一小会儿, 我提醒道:“我们虽然没得到钻石, 但我们也有收获呀!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会得到别人的感谢。”“会感觉很快乐。”……同学们纷纷说着。这时, 王莹同学站了起来:“老师, ‘授人玫瑰, 手有余香。’帮助别人, 我们能收获快乐, 收获幸福, 收获一份真挚的情谊, 这份情比钻石还要珍贵, 她———是无价的!”短暂的静寂之后,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王莹同学鼓起掌来……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8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你们的手也不要闲着,一起书空。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师读后请学生再读。)

师:告诉于老师,这课的生字,哪一些你很久很久以前就认识?

【学生字,就是学课文。话中不经意的一个“很久很久以前”———文中的首句已然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在课本里。

生:在电视里。

……

师:哪些字是你通过预习认识的?

生:“瞬”。

师:还有哪些?(生全部读出)

师:你真厉害,来,握个手。(与学生亲切握手)

师:哪些字需要老师教呢?(无人举手)没有了?都认识了?不用老师教了?(生点头)

师:真好,来,请你读。

【明知学生没有说出实话,先不问原因,依然鼓励、表扬,同时又做了检查。】

(生读生字:旱、涸)

师:请你读这个词。(干涸)

师:好!再读这句话。(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生读“咽唾沫”时不连贯。)

师:把三个字连起来读。

生:咽唾沫。

师:好,非常好,后面的轻声读得好。

师:找到这句话,读。

生: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是字的教学,是词的教学,更是句的教学!同时也为难点的突破做了充分的准备。】

师:我们读一下这个句子: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过路人。(师范读,生读。)

师:看这个字。(板书:凑,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文中哪个地方出现了这个字,找到那个句子,读。(指名读)

生: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读得一字一顿)

师:你—怎—么—这—样—读—书—呢?

(师范读,学生继续读,仍是一字一顿。)

(师再次范读,请大家齐读,请该生再读,有进步了。)

(师指导后请该生再读)

【不抛弃,不放弃!是老师的坚持才使这位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诲人不倦,此之谓也!】

师:看来预习的收获很大啊!下面我们读一遍课文。注意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师:告诉老师,第1自然段有哪些词不理解?

【把握分析学情,以学定教,目标极其明确。】

生:大旱灾、干涸、焦渴。(师板书)

师:哦!所有的词都不理解。(生笑)

师:第2自然段有没有?

生:哀哀。(师板书)

生:喜出望外。 (师板书)

生:匆匆忙忙。 (师板书)

师:再往下看, 还有哪个词不懂?

生:凑上。

师:他说“凑上”不懂,谁懂?(生摇头)

师(笑):来来来,你来,到前面来,跟于老师说句悄悄话。(师俯下身子,听学生说。)

师(面向学生):他的嘴凑到于老师的耳朵旁,这就叫“凑”。懂了吗?再来一次。(老师的嘴凑向学生的耳朵)

【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动作,悉心的教导,既教书又育人,两者相得益彰。】

师:实际上,这些词都不难懂,只要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就能读懂,我们一起读第1自然段。

师:大旱灾的意思读懂了吗?你们读的话就是对大旱灾的解释。(再请学生读)

师:干涸———河里一点水也没有了,井里一点水也没有了,就叫干涸。好多东西都干死了,这叫什么来着?

生:大旱灾。

师(指“喜出望外”):找到有这个词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师:小姑娘想到没有?

生:没有。

师: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这就叫“喜出望外”。

师:“匆匆忙忙”谁不懂?(生举手)

师:请你来,快步走到那边去。(生表演)

师:不是跑,是走。(生再演)

师:这就是匆匆忙忙。

师:词语都懂了,为学课文扫清了障碍。好,看课后第一题(请学生读题目: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读前三段,齐读最后一段。)

师:想不想听于老师读?(想)看于老师是不是带着美好的感情读的。

(师范读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要想读好课文,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非下苦功不可。

【意犹未尽!声犹在耳!吊足了学生“读”的胃口,激发了他们“读”的兴趣和欲望,这样的语文课才有“情趣”,才有“滋味”!一个人如果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感的训练就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就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

师:怎么读才能带上一点感情呢?先看第1自然段。(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

师:第2自然段谁来读?你想想于老师刚才是怎么读的,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小姑娘没有找到水,她太伤心了,(师:不是伤心)她太渴了。

生:她太累了。

师:她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同学们,不要惊醒她,轻轻地读。

【入情入境,教师动情地言语也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沉浸其中。】

(读到“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句时)

师:想一想,小姑娘的母亲年纪那么大了,又生着病,说话时的声音应该怎样?(生再读)

师:有进步,但只进步了一点点。

师:看谁能把母亲的“心”读出来,把母亲的“心”读出来,那你就理解母亲了。(生读)

师:再听于老师读。

师:下面的课文中有一句话,我第一次读,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句话太让我感动了,你们猜,它是哪句话?(生读“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句。)

师:记住这句话!记住小姑娘咽唾沫这个动作!记住这一瞬间!

师:最后一段,于老师怎么读的,还记得吗?

生:很高兴!

生:很激动!

(请学生齐读)

(师读课后第二题:让我们默读课文,再一起讨论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从这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师:具体一点。

生:亲情。

生:母亲爱孩子,孩子爱母亲。

师:这就是罐子一次次变化的主要原因。同学们,冰心有一句名言:(课件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师读课后第三题: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讲讲这个故事。师指导复述课文。)

师:好,同学们,课文后面的三个要求,我最不满意的是讲故事,最满意的是你们的读书和对生字的感悟。没关系,慢慢来。

师:送小朋友们三句话———字是写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文章是做出来的!好好练字,好好读书,好好写作文!记住没有?(生:记住了)那咱们就该说再见了!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9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设计是为了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同时知道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笔者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二: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目标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 懂得关爱别人, 用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设置情境, 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干旱图片) 师叙说: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都没有下过雨, 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庄稼都枯竭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此时此刻, 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2) 是啊, 那个时候, 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水罐去找水, 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2. 初读课文, 理清文脉

(1) 要求学生大声读2—3自然段, 将觉得神奇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 并想想为什么神奇。

(2) (课件出示文中五处描写神奇的句子) 学生读一读, 并帮助学生们归纳出神奇的是水罐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3) 水罐到底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呢? (课件显示四次的变化)

3. 小组合作, 探究课文

(1) 第一次变化——空罐变水罐。 (1) 为什么空罐能变成水罐? (小姑娘很孝顺, 用孝心感动了上天, 使罐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板书:孝心感天) (2) 小姑娘很辛苦地找水, 想象一下, 小姑娘会怎样去找水? (指名读, 要求读出艰辛) 如果你是天上的一位神, 看到了小姑娘在那么艰辛地找水, 你会怎样想? (3) 天上的神和你们一样, 有着善良的心, 看到了小姑娘那么辛苦、那么孝顺, 就给了小姑娘一罐清亮清亮的水, 小姑娘—— (引读, 要求读出喜出望外并出示)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 第二次变化——变银罐。 (1) 找一找变银罐的理由? (2) 小姑娘因同情焦渴而“哀哀地尖叫”的小狗得到了快乐, 这颗善良的心使她的水罐变成银罐。 (3) 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呀, 她看到这只可怜的小狗在叫, 你听到了吗?小狗在哀求什么? (说话练习) 小姑娘也听懂了, 善良的她把水倒了一点给它 (引读) 。 (4) 原来是小姑娘的“爱心如银”, 让水罐变成了银的,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这神奇的变化! (5) (质疑, 如果学生提出最好) 水罐摔出去了, 为什么水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呢! (因为孝心)

(3) 第三次变化——变金罐。 (1) 为什么? (2) 因为母爱, 无私的爱, 宁愿自己死去, 也要把水留给自己的女儿, 伟大的母爱再次感动了上苍, 银罐又变成了金罐了! (板书:母爱似金) 。 (3) 指导朗读。

(4) 第四次变化——跳出钻石。 (1) 为什么? (2) 指导朗读, 要求读出, 小姑娘自己也很想喝, 但有着善良的心, 宁愿自己不喝也要让给别人! (3) 想象, 有了水, 发生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 因为有了爱心, 才有了水!只要有爱心, 世界就能变得美好!) (4) 播放《爱的奉献》。

(5) 最后一段。在人们的欢声中, 七颗钻石升上了天空, 就变成了大熊星座! (1) 自读。 (2) 理解“七颗钻石的含义” (懂得星星像钻石一样, 把爱洒向人间) 。

四、扩展思维, 总结全文

提问:学了这课, 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姑娘和母亲说?

总结:今天, 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 老师也被感动了, 让我们从今天起, 学会关爱父母, 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 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五、作业

练习一:造句。

练习二:收集有关其他星座的故事, 准备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10

师 “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一句中, “一天夜里”有什么作用?

生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对, 还有其他作用吗?

[学生沉默]

师大家想一想, 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在夜里出去, 如果是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会害怕。

师那小姑娘就不害怕吗?

生估计也害怕。

师那小姑娘为什么非要出去呢?

生她想为生病的妈妈找水。

师等天亮了不行吗?

生她的妈妈病得很重, 非常需要水吧。

师水关系到妈妈的生命安危。为了病重的妈妈, 小姑娘克服了对天黑的恐惧,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有什么品质?

生有孝心。

师具有浓重的孝心, 为了妈妈可以不顾一切。可见孝心的可贵。孝心不是只是嘴上说说, 而是在于采取实际的行动。

师从一个简单的时间交代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心地。其实这个简单的时间词语还蕴含着好多的信息呢。我们再往下看故事, 还可以看出“一天夜里”这一简单词语的作用。

生为下文写小姑娘绊倒在狗身上作伏笔;天黑也可能是小姑娘不知走了多少路的一个原因。

师哦, 和故事的发展有关系。再往下看, 还有什么关系?

生夜里才能看到星星, 为下文写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 升上天空成为大熊星座, 埋下了伏笔。

师和故事的结局有关系。作者不说“一天”或者“一天下午”之类, 看来作者要强调的是“夜里”, 因为这个“夜”和整个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老师这一个教学片段立足于浅显的文字, 又不拘泥于文字本身, 使本是对语言的单一理解进入了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悟层面, 让学生在普通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层面?需要教师具备文本词句审美的生成意识。

一、涵养无疑处生疑的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标准》) 指出,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从而形成审美素养。那什么叫“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怎样的语句才是“重要语句”?那些具有震撼力的语句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描写, 那些应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人、事特征的句子, 往往成为课堂探究的落脚点。在许多教师心中, 只有那些才是值得品味、值得重锤敲打的地方, 才有潜在的审美意味;而对那些明白如话的文本往往缺乏探究的敏感度, 觉得没有审美的深度。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 童话的阅读对象基本定位为儿童, 通俗易懂应该是文本语言的特色。童话教学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认知教育, 使他们获得人生的审美初体验。因此, 对童话的审美往往多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入手, 从故事的流变中获得审美情趣。如果以故事讲述的形式进行教学, 那么关注点可以是故事情节, 但阅读教学是以书面阅读形式展开的, 是以对文字的感知品悟为抓手的, 目的是让学生从文字的表达中领悟文本的审美精髓。如何让学生在看似无疑的文字中感受童话故事的曲折, 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 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品质?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对语句审美的敏感度, 善于在无疑处生疑, 在平凡处看出奇崛。

陆老师面对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代时间的词语———“一天夜里”展开探究, 就是在无疑处生疑。为什么非要夜里出去?等到天明不行吗?如果写成“一天”或者“一天下午”行不行?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深思熟虑的结晶,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看似平常, 其实或许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 在整个文本中不可或缺。如果教师在阅读文本时, 多问几个为什么, 也许就能发现文字的奥秘, 运用到阅读教学中, 就能成为引爆学生思维的一个契机, 逐渐使学生养成阅读寻疑的审美品质。

二、激活学生审美经验的意识

任何作品都是作家生活经验的文字呈现。学生的文本审美就是要能从文字里读出作家蕴藏在里面的精神玄机。从阅读审美的角度看, 七年级学生的阅读心智较小学生成熟, 童话故事想象的奇特、情节的曲折已很难触发他们审美的冲动;学生生活和文本生活的隔阂也客观地遮蔽了他们审美的眼光。种种因素导致学生阅读审美的疲软,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新的因素刺激学生的审美欲望。

《七颗钻石》是童话, 童话讲究想象。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让学生在想象中审美?许多常见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如果她做了个梦, 她会梦到什么呢?学生的想象不外乎两种:梦见有水了, 妈妈病好了;或者是哪里也没有水, 妈妈病死了等。这样的设计, 仅基于文本情景作简单延伸, 而没有激起学生对故事中人的同情及关注, 难以落实学生的审美体验。陆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引领学生想象“在夜里出去你会有什么感觉”着手, 激发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揣测小姑娘的心理, 对其给予同情和担忧。

好的教学应该善于激活学生的审美经验, 对接文本生活。陆老师在学生回答“‘一天夜里’的作用是交代时间”后, 问“如果是你, 会有怎样的感觉”, 就是跳出文本观照自我, 或者说是把学生置于文本情景中。学生尽管没有那种情景经历, 但对黑夜的恐惧、对一个人摸黑赶路的想象, 感觉是真切的。小姑娘怎么会不害怕呢?小姑娘其实和当下的学生一样, 也有恐惧感, 但对妈妈的挚爱, 战胜了内心的恐惧。阅读文本其实就是阅读自己, 只有把自己放入文本中才能触摸到文本的脉搏, 才能获得文本内在的审美精髓。达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程度, 阅读教学才算进入了审美意境。

三、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

每一个词句在全篇中都有它独特的审美地位和功用, 一篇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 可以说是“增之一字嫌多, 删之一字嫌少”。选入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我们可以利用文中的词句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词句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文本的审美意识。阅读一个文本, 不仅需要理解文本的整体构思, 而且需要品悟细处的巧妙嵌入。对细小的词句审美也是感知整个文本的一个环节。只有把词句审美放在整个文本的大背景下, 才能高屋建瓴地看出词句的精妙。许多教师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着力点放在水罐的五次情节变化上, 理清五次变化的原因、结果。诚然水罐的五次变化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情节的主体, 在水罐的变化中小姑娘和她母亲的品质也逐渐彰显出来, 作者的情感倾向也逐渐清晰。但问题是, 水罐五次变化的原因、结果对学生而言没什么审美探究的障碍, 如果把教学重点落在这个点上, 显然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审美是在学生已知层面忙活, 或者说是浅层次的阅读。

陆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一天夜里”的作用, 这才是站得高看得远, 引导学生俯瞰整个故事情节, 而不是简单地梳理水罐的五次变化。这样就跳出了普通思维, 把学生思考的维度提升到了全篇的高度:不仅让学生明白了一个普通词语应该具备的审美功用, 还借助一个普通词语感知了作者谋篇布局的独特审美构思。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 如何理解具有“表现力的语言”“重要词句”, 要看这些语句在全篇中的审美地位、功用, 那些具有牵一发动全身或者能提挈全文的词句都是具有表现力的或者是重要的语句。我们要细细琢磨这些语句, 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那些运用多种修辞的精美语句。教师只有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审视文本, 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对词句的审美探究。

词句审美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 既是文本理解内在诉求的体现, 也是教师践行课程标准要求的自觉行为。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审美对话,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优化这一审美过程, 从陆老师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启示。

《七颗钻石》十年三教 篇11

我是1996年参加工作的, 两年后, 在所教的教材中发现了《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 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出于爱心, 把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水奉献给别人, 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虽然童话的情节比较简单, 但是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 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 一股爱的暖流在奔涌。

我被这篇课文的人格魅力吸引了, 决定教研课就上这一篇, 于是向师傅们请教。经过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 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是要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爱的伟大, 爱的神奇, 爱能创造奇迹, 从而向小姑娘学习, 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因此, 让学生感受水罐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就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一份爱能理解吗?又能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反复朗读课文, 我理出了“一波四折”的爱:小姑娘连夜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这是对母之爱;小狗把她绊了一跤,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 小狗把它舔净变得欢喜起来, 这是对动物之爱;母亲舍不得喝, 让给女儿喝水, 这是母爱;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小姑娘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这是对他人之爱。小姑娘由爱母亲到爱动物, 再到爱他人, 一次次升华, 这不是普通的爱, 这是一种大爱, 使她的人性美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要求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显然比较难, 课后有一练习要求:“让我们默读课文, 再一起讨论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到了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细读这一练习要求我豁然开朗, 于是沿着水罐变化的轨迹我设计了一个爱心, 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爱”字, 让学生能一目了然。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 让学生谈谈学完本课后的想法, 我也将自己的心声写成了一首小诗《爱的力量》, 与学生们分享。整堂课安排得比较有条理, 教学有条不紊, 同行们的评价也不错, 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说感觉挺好。

对话:2005年的《七颗钻石》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 特别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出现,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立,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呢?“以生为本”引领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 与文本中所有的人物进行“对话”, 让学生用心灵感悟文本内涵,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于是, 我有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切文学皆人学, 读所有文章都应该重视人的存在。重新捧起《七颗钻石》, 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跃入眼帘:善良的小姑娘, 疼爱女儿的母亲, 渴望喝水的过路人。故事如果只有这些人物, 显然不可能这么生动离奇。细细想来, “人物”还有不少:多次变化的水罐, 尖叫的小狗, 晶莹闪耀的七颗钻石。但为什么水罐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其背后必定有一股巨大的魔力在支持着它, 这应该就是那个神圣的上帝。“人物”找出来了, 怎样让学生与这些“人物”进行对话呢?要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 必须要对他人有所了解, 所以自然地想到了首先应该让学生找出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不同的语言和动作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心理。显而易见的是, 全文只有母亲说的一句话是直接引用的, 其次就只有“小狗哀哀地尖叫”, 过路人“要讨水喝”。于是, 我为这些“人物”各设计一个问题, 让学生去叩问这些“人物”, 在叩问的过程中走近“人物”, 从而走进文本。如人人都那么渴望水, 但小姑娘为什么始终没有喝一口?为什么七颗钻石不在地球上, 而要升到天上去?

这样的教学更加关注了“人”, 关注了“人”的存在。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 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使学生领悟到了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

表达:2008年的《七颗钻石》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我在不断思考: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内容值得特别关注呢?磨课后发现, 以往的教学强调了理解、感悟, 却一直忽略了表达。

大熊星座的故事, 既好玩又有趣, 充满了神奇色彩。现在的学生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星座, 所以我从“星座”入手, 告诉学生读这个故事, 其实就是在读一个星座的故事, 以此引领学生阅读课文, 学着来创编自己星座的故事。在学生读了大熊星座的故事后, 他们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星座, 想到了自己的星座是否也有如此有意思的故事, 因此我顺势引导他们去读自己星座的故事, 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 也喜欢讲故事, 于是我让他们尝试学着课文的样子, 也来编个故事。给予学生这样一个全新的任务, 他们的积极性很高, 也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上海发展新常态研究下一篇:节电技术电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