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钻石理论

2024-06-09

波特钻石理论(精选5篇)

波特钻石理论 篇1

1 波特的“钻石模型”简介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教授提出了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理论,其核心内容即为“钻石模型”,主要包含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等四个基本因素,连同机遇与政府两个辅助要素,彼此相互依赖,共同构成动态互动的菱形钻石架构系统(如图1)。该理论同样适合用于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的分析,本文应用钻石理论的基本要素和辅助要素六个方面对秦皇岛市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

2 秦皇岛市旅游业竞争优势分析

2.1 生产要素方面

生产要素是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投入,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对秦皇岛旅游业而言生产要素方面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地理位置、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

2.1.1 基本要素

(1)地理位置。秦皇岛市发展旅游业具有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优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濒渤海,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天津市243公里,距沈阳46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全市辖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县4个县和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区3个城市区。其中,北戴河被称作夏都,是中外闻名的避暑度假胜地。(2)旅游资源。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是长城文化和海文化的完美结合,既有丰富的自然条件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秦皇岛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数不清的优秀旅游资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关、城、港、寺、庙、园、别墅、候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类型丰富,是开展多项目、多层次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

秦皇岛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有250公里的古长城横亘全境,126公里的海岸线绵延其中,自然景观独特,气候宜人,最炎热的季节平均气温也仅24摄氏度。80%的海滨是沙质海岸,沙细、滩缓、水清、潮平,是游客向往的天然浴场和盛夏海滨乐园。秦皇岛市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12℃,年平均相对湿度在58-64%之间,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期在200天左右,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

2.1.2 高级要素

2.1.2. 1 旅游交通

秦皇岛市非常重视旅游交通建设,高速、民航、铁路客运专线齐头并进,以及市内交通不断完善,正逐渐形成立体交通网络。秦皇岛有四个主要火车站,秦皇岛站、山海关站、北戴河站、昌黎站,涵盖了秦皇岛市的主要旅游地,对北京、天津等主要旅游客源地设有多班次旅游列车,时间距离在2小时左右,方便舒适。秦皇岛山海关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已开通广州、上海、北京、石家庄、大连等40多座城市的航线,而且北戴河机场建设项目也已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通过,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截至2009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10公里。正在修建承秦高速公路和津秦高速公路,将有助于增加秦皇岛市旅游业可进入性,促进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2.1.2. 2 旅游人力资源。

截止2009年底,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87.24万人,全市有满、回、朝鲜等43个少数民族。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在校生13.6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9所,在校生2.54万人。这种教育制度为旅游业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累计为秦皇岛旅游业提供了10万的旅游人才,相信有个大院校的支持,秦皇岛市的旅游人才必将成为秦皇岛旅游业的主力军。

2.2 需求状况方面

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需求扩大将刺激企业技术改进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国际竞争。研究旅游需求,既要分析现状,也要把握未来。

旅游动机的产生缘于两种基本需求:探新求异的需求和逃避紧张现实的需求。恰恰秦皇岛独特的旅游资源满足了旅游者这两方面的需求。

2.2.1 具有万里长城起点天下第一关,典型滨海长城的代表老龙头,惊险刺激的南戴河娱乐中心,可以蹦极的集发农业观光园,可以开发一些较高层次的旅游项目,如古迹探寻、滑沙、滑草、农家乐、漂流、民族风情游等,以满足游客探新求异的需求。

2.2.2 秦皇岛气候宜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又远离喧闹的大城市,还有绿树红墙,碧海金沙的陪伴,游客在这里可以放慢生活节奏,尽情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放松身心,以满足逃避紧张现实的需求。

2.2.3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祈盼健康、长寿,而秦皇岛市能为此提供集休闲、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条件。

至2050年,我国每100人中,就有30位左右的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像秦皇岛市这样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又可以探索长寿秘诀的地方,而对于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疗养将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之一。

2.2.4 秦皇岛的名人效应又给这一方故土添上了光环,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毛主席的秦皇岛到外打渔船;邓小平同志的留影纪念,都在秦皇岛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2.5 秦皇岛市市接待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75.48亿元和10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和20.8%。而来秦皇岛旅游的游客达到1647.9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118.55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3.9%和42.3%。(见表1)

2.3 相关和支持产业方面

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相同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持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创造竞争优势的上游产业。具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和支持产业,能为主导产业提供最低成本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促进信息传递,交流创新思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旅游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提高其竞争力,无疑需要商贸、餐饮、娱乐等产业的配套发展。

从旅游商品零售业来看,秦皇岛市已有的旅游商品种类包括竹雕刻、民族服装、壮锦、剪纸、奇石、凉席等纪念品以及草莓、蟠桃、葡萄酒等土特产,深受游客喜爱;还可以通过提高科技含量进行深加工,生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精巧旅游商品,开发印有本地特色字画的旅游衣帽、徽章等。围绕秦始皇,孟姜女等人物形象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也容易得到游客青睐。

从旅游餐饮业来看,目前如果不算酒类企业,秦皇岛市旅游食品企业有43家,各种旅游食品品种达到180种,2009年共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相当于全市旅游社会总收入的4.8%。接下来秦皇岛市旅游局还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逐步完善旅游食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一步将旅游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从旅游娱乐业来看,五彩的贝壳、海螺风铃和旅游吉祥物“秦小皇”憨态可人的形象妆点出浓郁的海滨城市风格。河北梆子、地方戏剧也独具特色,容易吸引游客参与。另外,歌舞娱乐、桑拿健身、保龄球,高尔夫等娱乐项目也使游客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

2.4 旅游企业的经营水平分析

波特认为,企业的建立、组织和管理方式如能适合一国环境,则可提高竞争优势。另外,国内竞争会迫使企业努力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反过来促使其成为更好的国际竞争企业。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来说,必须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积极参与竞争,才能获得生产经营优势。

近几年,秦皇岛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但在旅游企业的内部结构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在:产业规模偏小,支撑产业带动不明显;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集群度不高。如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只有不断加强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因为旅游产品商品化、社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方式直接进入到秦皇岛市产业经济的循环中,在满足秦皇岛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将加速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而提高我市的竞争能力,对我市各个旅游企业的竞争程度也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5 政府和机遇分析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使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机遇是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偶然性或突发事件。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应该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又一个崭新阶段,也是把我国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旅游业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的重要产业被各级政府广泛重视,目前秦皇岛旅游收入对当地GDP的贡献已超过10%,秦皇岛市旅游业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

3 建议

秦皇岛市旅游业的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提升,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快旅游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金融服务与支持力度,金融业的发展,是秦皇岛市旅游建设巨大资金的需要,也是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盘活存量资产的急切需要;加强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使其多样化和品牌化;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客源和需求;结合秦皇岛市旅游的季节性特点进行接待业务和组团业务的转换模式;产业结构调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可头重脚轻,应全面发展,实现秦皇岛旅游业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9.

[3]2010秦皇岛统计年鉴.河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8.

波特钻石理论 篇2

一个国家的某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区别于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单项指标的竞争力。其定义是:顺应本国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贸易与市场格局变化, 充分利用并发挥本国资源要素条件、特色技术与产品明显, 产业体系合理, 竞争一合作机制完善, 形成一种别国或其他地区难以模仿或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产业国际竞争力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钻石模型”理论的提出与应用

1. 理论的提出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相继发表了被称之为竞争三部曲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 而主要是看该国是否有无一些特定的产业或产业群, 也就是说, 国家的竞争优势通常产生于特定的产业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 对一个区域而言亦是如此。波特把决定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归纳为6类: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及企业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2. 采用“钻石模型”分析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

(1) 要素状况

首先,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环境、初级劳动力等和高级要素如先进的技术设备、高等教育和科研能力等。其次, 基本要素具有资源依赖性, 对某些行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但其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下降;高级要素具有特定性, 只有经过投资和培育才可创造出来,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愈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一国要在在竞争中要保持国际竞争力, 必须要不断从事高级要素创造。

随着微电子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纺织业的不断应用, 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已经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柔性化, 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环保化, 生产组织的扁平化;纺织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 而我国纺织业的技术装备仍显落后, 特别是用于纺纱、织造、印染等的加工设备技术落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据统计, 棉纺能力的25%, 毛纺能力的15%, 印染能力的30%是属于需要淘汰的落后设备, 由此制得的纺织装面料外观、质量、色差、风格、功能性等不符合国际服装生产普遍要求。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纺织产品在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上缺乏国际竞争力。以涤纶行业为例, 西欧、美国、日本、韩国的工厂平均生产能力分别为我国的3.5倍、12倍、13倍、30倍。

台湾工研院化工所执行经营部曾邀请15位专家学者就聚酯纤维和锦纶纤维两大品种研发能力对内地与世界其它主要化纤生产国进行对比分析, 对我国内地化纤行业的研发能力打分为2.4分 (满分为5分) , 日本为4.6分, 台湾为4.4分, 韩国、美国为4.5分, 泰国、印尼均为2.8分, 他们普遍认为内地化纤行业的研究与开发水平为最低。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评价一个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贡献率仅为20%,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需求状况

这里的需求状况包括本国的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的压力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国内市场需求会影响一国的产业发展效率。他分析了国内需求市场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的三种不同方式:

A.国内市场的性质。这包括三层含义:本国需求是否具有全球性;本国需求是否具有超前性;本国需求是否最挑剔

B.国内市场的大小与成长速度。波特认为国内市场规模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具有激励厂商投资的动力, 因而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大优势;另一方面, 广阔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获利机会, 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海外拓展的激励, 这就又形成不利于国际竞争的因素。

C.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能力即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越高, 企业就可以将更多的本国产品或服务推向海外, 从而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大幅升值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遭受重重困难, 面对现今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展延伸, 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通过采取新型的国际贸易壁垒手段 (绿色壁垒等) , 对出口国家的纺织品进行限制, 欧美等中国纺织品的主要外贸出口区, 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需求, 通过立法逐渐提高进口门槛, 由于其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加之长期处于技术垄断地位, 欧美等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限制, 而这些标准是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中国纺织企业执行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使得我国纺织企业的出口成本大幅上升, 市场份额有被越南、印度南美等同样具有劳动力优势国家侵占的风险, 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 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这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 会增强双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上游产业可以及时为下游产业提供新概念、新思路、新创意, 而下游产业也为上游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所。波特认为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 在技术上相互支持的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 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我国纺织产业根植于广大分散式经营的手工作坊式企业, 长期在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发展。企业过分片面注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往往忽略合作的可能性。尽管各地政府为改变现状, 极力推行产业集群经济, 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地区仅仅是把各个企业人为地在地域上予以集中, 远未真正发挥集群经济的巨大优势。这使得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化程度不高, 尚未形成完整、成熟、配套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 难以适应高效运转、优良服务的国际市场需求, 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4) 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主要指推动或阻碍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力的国内环境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程度与企业家才能等。波特认为由于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休戚相关, 政府应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 激烈的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不断更新产品以取得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 同时还会促使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首先, 我国的纺织出口产品至今还未完全摆脱数量型增长的模式, 传统的低价竞争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 非价格竞争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仅仅依赖价格竞争意味着国际市场的任何价格波动都可能对我国纺织产业带来极大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 2005年1—10月, 我国出口美国纺织产品数量同比增长61.70%, 而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仅有49.58%, 远远低于数量的增长幅度。

其次, 我国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的不成熟、不健全, 企业依靠国家政策和政府保护的思想浓厚。开发市场和风险经营的意识薄弱、决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特别是相对国际上全新的管理模式, 国内纺织企业正失去其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

(5) 机遇

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围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比如纯粹的发明活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战争等。

(6) 政府行为

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影响着上述前五个方面因素。政府对上述五个因索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反之, 政府的行为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 政府虽然及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 但由于企业管理体制僵化, 国家为促进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给予的各种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政策未能得到有效地落实。有些地方政府不能及时转变政府职能, 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再者, 积极推行生态纺织品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十分必要。

近年来, 生态纺织品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已经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 成为我国纺织消费品行业企业进人跨国公司供应链以及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通行证”。目前生态纺织品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应用并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关注, 纺织产品的检测机构并无大力推行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应符合ISO14000标准的要求及规范。

摘要:本文从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这一角度切入, 运用“钻石模型”从要素状况, 需求状况, 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 机遇和政府行为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纺织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泽昊.特别策划:中国纺织品突出重围须有新思路[J], 河北经贸大学.2008

[2]王俊华.中国纺织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 WTO经济导刊.2006.

[3]耿春燕, 孟民.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我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J], 当代经济, 2005.

[4]谢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J], 国际经济探索.2009

波特钻石理论 篇3

浙江作为中国出口茶叶的大省, 每年出口比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茶叶是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 有著名的西湖龙井、雁荡毛峰、天目青顶等。据统计, 2010年浙江省茶叶生产在遭受严重“倒春寒”灾害的情况下, 经过整个茶叶行业的共同努力, 仍取得了产量持平、产值增加的好成绩。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270万亩, 比上年增加2.4%;茶叶产量16.6万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农业产值86亿元, 比上年增加14.2%;为农民增收贡献10.7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浙江茶叶历史悠久, 在全国茶叶出口中一直处于首位, 无论是出口数量、出口金额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一直保持领先, 见下表。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茶叶科学、茶叶通讯等相关资料整理。

近年来, 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于茶叶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霍丽 (2000) 分析了我国茶业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 并对如何提高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建议。姜含春等 (2004) 采用SWOT法分析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并提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许咏梅 (2006) 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对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状况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李道和等 (2007) 利用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苏祝成等 (2008)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是否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总体来看, 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 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则会带来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

二、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简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 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国家钻石理论着重讨论了特定国家 (地区) 的产业 (企业) 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各种条件, 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与4个要素密切相关: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即辅助产业的状况;4.产业组织。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要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以上4个基本要素的动态整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模型就是著名的钻石理论模型 (如图所示) 。运用“钻石”模型可以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的分析。

三、浙江省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产业的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 在茶叶产业中, 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依然是竞争力塑造的基础, 因为茶叶是直接向自然索取产品的产业, 难以按工业生产那样无限制成批量生产。对浙江茶业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1.自然资源。浙江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 属亚热带气候, 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 气温适中, 光照较多, 雨量丰沛, 多丘陵山地, 生态条件优越, 十分适宜绿茶生产。同时, 浙江省产茶历史悠久, 茶区辽阔, 种质资源丰富, 茶类繁多。这些资源为提高浙江茶叶产业竞争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不足的是浙江省土地资源相对稀缺。2.科研与人力资源。浙江是浙江省栽茶、制茶技术的发源地, 茶叶科技创新能力强, 茶叶技术推广和茶叶内外销力量强, 茶农素质高, 生产实用技术普及率高, 科技对茶叶生产贡献率高。与以上因素相比, 浙江省在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两大不利因素:茶叶生产成本过高。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尤其是采茶与制茶, 约占茶叶生产用工量的80%,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滞后。浙江在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科研成果较多, 如速溶茶、茶水饮料、茶籽油、茶多酚等产品, 但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明显滞后, 生产规模小。而山东、河南、河北等一些茶叶生产小省甚至非产茶省却涌现出一批生产茶饮料及混合型茶饮料的企业集团, 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二) 国内需求

中国茶叶消费主要以绿茶为主, 约占国内茶叶总消费量的58.4%;花茶、乌龙茶分别占国内茶叶总消费量的23%和5.5%。茶叶消费从以大宗茶为主转向以名优茶、名牌茶为主, 消费者不仅注重茶叶的质量, 而且注重茶叶的品牌、包装。自2005年以来, 中国茶饮料人均销售量呈快速上升态势, 2005年中国人均消费茶饮料约4公斤, 如果与日本人均年饮用量20-30公斤计算, 中国茶饮料还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 这说明中国茶叶的国内消费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按照波特理论, 中国要想扩大茶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升中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扩大国内茶叶的需求水平。扩大国内需求, 可以为浙江省产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产业组织、产业链条

浙江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在茶叶的前期生产、经营管理和后续研发中都存在不少问题。譬如, 在前期的生产过程中, 茶叶生产经营企业缺乏与茶农的沟通, 致使茶农生产者与茶叶加工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分割纠纷, 摩擦不断。茶叶生产组织效率较低。另外, 浙江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 产业链环节薄弱, 缺乏竞争力。

(四) 文化、科技因素

商品提高其价值的手段一是依靠文化内涵, 二是依靠科技含量。浙江茶叶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但科技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浙江茶叶加工整体上还处于机械化阶段, 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低。而国外一些产茶国如日本、印度等茶叶加工已运用微电脑技术控制茶叶加工品质, 完全实现了茶叶加工全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相比之下, 浙江省茶叶生产大多数还是初级产品, 出口的主要是原料茶。在茶叶产品研发方面, 德国、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英国不产茶, 但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公司———立顿茶叶 (LIPTON tea) 。立顿每年要拿出占销售额0.7%的资金来研究顾客的需求。立顿在全球拥有优质的茶叶种植园, 科学严谨的管理保证了材质的卓尔不群。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严格而统一的制茶标准, 对产品研发的重视, 使立顿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相比而言, 在茶叶产品研发方面中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五) 政府及管理

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浙江茶叶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多头管理, 条块分割。茶叶种植归农业部门管, 流通归贸易和供销社部门管, 出口归外经部门管, 产、供、销管理严重脱节, 政策与体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较差, 管理成本高, 总体效率低。为理顺茶叶管理体制, 浙江省成立了茶叶产业协会, 协会主要研究浙江省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协调各方面关系, 整合全省茶叶科研、生产、加工、流通和外贸等方面的力量, 推动浙江茶叶的发展。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运用“钻石”模型, 本文分析了影响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结论与分析, 我们认为应该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扭转浙江省茶叶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趋势。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 走茶叶产业化道路

企业规模小, 影响了茶叶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个行业效益的提高。浙江省尚没有能够在茶叶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 为此, 国家应制定明晰的茶叶产业发展政策, 加大对茶叶生产的扶持力度, 走产业化之路, 形成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以促进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与提升浙江省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二) 加大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各国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 有机茶、保健茶及高档茶的消费比例将持续增加。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既可以提高茶产品的质量, 也可以满足国内外茶叶消费者偏好和需求。

(三) 加强宣传与监管

波特钻石理论 篇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国外在电子商务方面起步要比我们早,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细致。比如西奥多·莱维特 (1983)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一篇名为《全球化市场》的文章, 提出了“全球营销”的思想, 呼吁多国公司应该向世界市场提供统一的产品;朱迪·斯特劳斯在《网络营销》中提出了竞争性经营战略, 以此来帮助企业创造收入和提高客户价值。国内学者也提出过一些比较实用的理论。田慧 (2010) 曾发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网络营销创新;咎辉 (2009) 在《网络营销密码》结合实战案例详细阐述了网络营销实用的策略。

虽然国内很多学者都对网络营销都有过研究, 但是侧重的研究方向不同, 且都比较适合于资金雄厚的大企业, 对于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似乎不太适用。因此,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进行网络营销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二、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中美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竞争力

钻石模型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 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 但事实证明。钻石模型对于分析企业竞争力优势同样有效。该模型中有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 四个决定因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 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本环境;两个辅助因素分别是机会和政府。

(一) 网络营销的生产要素分析

波特指出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 其中, 基本要素是指先天拥有的或不太复杂的私人和社会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 比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非熟练、办熟练的劳动力等要素;而高级要素必须经过大量、持续的对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投资才能得到的要素, 比如现代化的网络基础设施、专业化人才、充裕的资金等。依据模型理论, 提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竞争力主要是通过高级要素的培养和发展。

1. 现代化的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互联网性能的提升, 进而影响到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 也是最早进行网络营销的国家之一。在目前的美国, 半成以上的企业利用网络营销销售自己的产品, 据美国《财富》杂志2010的数据资料显示, 全球五百强基本全部在用网络营销开展业务。早在90年代, 美国就在全球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计划, 美国政府更是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备, 培养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素养, 据《联合国2014年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27%。由此可以看出, 美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高度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

2. 专业化人才。

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网络营销必不可少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互联网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 而引进专业人才的成本大多企业不愿意投入, 这就造成众多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运营水平迟迟无法提升的现状。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 企业也积极吸纳高素质的网络营销人才, 对以后公司网络营销的发展壮大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 N N IC) 发布的《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只有48.3%的企业设有专门的团队接听电话或在线咨询, 35.4%的企业设有独立的网络销售团队, 而只有23.3%的企业制定独立的产品线, 有40%以上的企业连最基本的电话咨询或在线咨询人员都没有配备。企业在网络营销中的人员投入、运营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网络营销的效果, 企业支撑的力度越大, 网络营销的效果才会越好。人才之困催生企业的营销运营外包。

(二) 网络营销的需求条件分析

对于市场要素, 波特认为竞争力来源于苛刻的市场需求。主要指国内的需求状况尤其是国内消费者的成熟度及其对产品要求的复杂度。

美国作为网络营销起步早、营销范围广的国家, 由于其国内市场的有限性, 美国的中小企业一开始便定位全球营销的战略, 使其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市场的需求, 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据R em arkety数据资料显示, 在2015年, 美国网络销售总额达到3417亿美元, 相比2014年增长了14.6%, 成为全球第二大网络营销市场。据艾瑞网2015年的统计数据, 美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高达620亿美元,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

三、基于钻石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对策和建议

(一) 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网站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资金较少的特点, 应选择低成本的网站建立方式, 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用有限的投入在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外, 不断更新网站和网站内容, 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 借助于互联网, 进行搜索引擎推广、B B S推广、网站导航推广以及网络广告的投放。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广告成本, 而且还能把有限的广告费用进行最大化的宣传。但是无论是那种推广方式, 企业都必须得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立足于实践, 不断更新。

(二) 利用网络营销扩大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可知,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不能获得较大的经营绩效, 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使营销突破时空限制, 创造大量的市场机会。另外, 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的销售模式, 比如企业对企业 (B2B) 、企业对消费者 (B2C) 的商业模式等。企业可以开拓传统营销所不能到达的新市场, 不仅可以适应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 还可以有效的引导消费者、创造消费者需求。

摘要:网络的发展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网络营销成为21世纪营销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砥柱, 掌握网络营销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用波特钻石模型探寻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因素, 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找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营销,影响因素,钻石模型

参考文献

波特钻石理论 篇5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 组织等行为主体,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产业集群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 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产业集群诸多范式中重要的一种, 因此, 作为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艾溪湖风景区, 创建于1991年3月,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全区企业1000余家, 外资企业200余家, 美国微软、科勒、耶兹、法国ABB、德国G&D、台湾东元等一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兴通讯、深圳方大、江铜集团、TCL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在该区均有投资并取得良好回报。截止2009年末, 全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79亿元, 同比增长10.3%;利税总额77.9亿元, 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6亿元, 同比增长23.5%;财政总收入16.8亿元, 同口径增长18.6%, 且成功跻身国家高新区前30强。南昌高新区已成为江西省科技含量最高、产业集聚效应最显著、发展速度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 是江西省投资环境最好的工业。

2. 南昌市高新区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波特的“钻石模型”, 是指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的培育与形成, 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大内生因素的互动与有机结合, 而机遇和政府则为模型的外生因素。模型的这6个要素相互强化, 共同构成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 从而形成一国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2.1. 生产要素分析

生产要素是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各种要素投入,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 人才、技术以及一些后天形成的专门要素因不易模仿, 对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1.1. 人力资源

南昌市拥有41所高等院校, 63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每年可为企业提供10万余名高素质毕业生, 拥有省、市级以上科研院所68家, 各类人才40.25万人。《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南昌市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第45, 人才知识水平排名第40, 人才技术水平排名第30, 人才技能水平排名第56。这表明南昌市科技教育从全国范围来看只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缺乏优秀的人才, 政府对人才的引进也并非很重视, 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2.1.2. 知识资源

南昌高新区创建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 建立了4个国家级孵化基地、5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包括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南昌大学科技园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同时, 高新区被国家标准委正式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 再添一枚国字号金牌, 科技创新领军地位继续得到巩固。2009年高新区获得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立项200多项, 获得科技扶持资金近9000万元。其中47家企业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 获得国家无偿资助金额2275万元, 占全市71%, 位列全省第一。

2.1.3. 基础设施

南昌高新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环境绿化、路灯照明、交通信号全部到位, 实现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煤气管网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区内配套设施齐全, 建有花园住宅小区、工业标准厂房、电信分局、变电站和高水平的寄宿学校, 是江西省投资环境最好的工业区。区内交通便利, 贯通市区的所有主干道, 全市最大的公交车总站也坐落在区内。同时, 南昌市政府还派出高新区管委会对高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除此之外, 还设有工商、税务、财政、公安、审计、会计等服务部门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 入园程序和收费标准完全透明, 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服务,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登记制。

2.2. 需求条件

持续上涨的需求是产业规模得以扩大的原动力, 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南昌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应用软件五大支柱产业。以这些支柱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体实现的经济效益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0%。2009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高新区经济指标逆势上扬, 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18亿元, 同比增长11%;主营业务收入537.79亿元, 同比增长10.3%。出口加工区拓展了保税物流功能, 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 出口总额在全国出口加工区排名由2008年的第42位跃升至第32位, 位居中部第三, 江西省第一。 (见表1)

然而, 南昌高新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 在全国排位依然靠后;在项目建设与经济发展方面, 重特大项目还突破得不多, 产业集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相关及支撑产业

2.3.1. 金融机构支持

目前南昌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成长阶段, 其创新尽头十足。为了鼓励这种势头能够延续, 南昌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南昌高新区关于设立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的决定》、《南昌高新区关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等政策, 多家商业银行入主高新区, 并且先后成立了江西省高技术产业投资股份公司和南昌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创业投资和融资担保服务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提供金融支持。

2.3.2. 科技机构支撑

科技资源是南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依托。近年来, 高新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主攻光伏新能源、光电LED、航空产业、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已成为全省低碳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依托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区已引进和培育各类技术中心48个, 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 重点实验室15家, 博士后工作站11个。规模庞大的科技机构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动力支撑点。

2.3.3. 科技人员聚集

南昌高新区位于江西省最大的智力密集区, 仅区内就有6所高等院校, 23家省级科研院所。区内昌东高校园区各类院校开设了近200个专业学科, 每年可培养、输送近6万名专业技术人才。2000年4月成立的江西省留学人员企业园是为留学人员回国企业设立的专业园区, 该园辟有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功能食品等孵化区。对入驻企业实行“筑巢、喂食”政策, 经论证审批, 可获政府种子资金资助。

高新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多、规模大, 但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高新区的人才吸引力不如江浙和广东等地区, 主要因为缺乏留住人才的机制以及激励创新者积极性的制度安排。

2.4. 企业竞争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

一般而言, 产业竞争力决定于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 又决定于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其中,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力中最具有长远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

“十一五”期间以来, 高新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坚持走“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支柱化”之路, 强势推进光伏和LED产业。投资500亿元的南昌光伏产业园, 将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科技含量最高的光伏产业基地;投资100亿元的金沙江LED产业园, 要做到全国同行业规模最大;启动建设南昌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规划, 打造中部最大的软件研发外包及IT人才培养基地;5至10年内打造省内重要的新型生物与医药产业园……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过程中, 高新区处处“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实施”, 全力建设低碳经济先行示范区,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 南昌市的企业本体竞争力排名第26, 企业成长能力排名第19, 企业创新能力排名第51, 企业营销能力排名第7。从工艺装备和加工手段看, 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还很薄弱, 制造业多数企业处于加工、组装阶段,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与升级。

3.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的外部因素分析

3.1. 机遇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 也是高新区步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段, 高新区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的具体举措, 为我们借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洗牌, 海外优强企业在全球寻找低成本扩张, 沿海发达地区呈现出“企业转移、产品转向”的两转趋势。三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其规划的十大产业基地以高新区为中心的就有四个, 包括光电、新能源、铜冶炼及精深加工和航空产业基地, 这为高新区争取政策、项目、投资等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四是南昌步入“山江湖”综合开发时代、地铁及高铁时代、低碳时代,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拉开了城区建设框架。五是近年来持续“打基础、蓄势能”, 光伏产业、LED产业、航空城等一批新兴重大产业项目将进入全面建设期和产能释放期, 为高新区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以上这些都为高新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2. 政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政策、规划及管理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时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结构转换, 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换。南昌市政府先后颁布了《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关于推进南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南昌高新区支持科研人员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关于推进南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政策, 取得明显成效, 成为了南昌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4. 基于“钻石模型”分析的发展对策

4.1. 重视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

人才资源是广泛的, 把所有最优质的资源都在高新区整合齐了, 聚集效应也就凸显出来了。高新区应制定知识转化为资本的政策, 建立新型分配机制和激励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利益机制, 以政策吸引人, 以事业留住人, 打破行业、地域、部门限制, 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适合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环境条件, 更多地让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发挥调节作用。采取引进人才与“柔性”引进相结合, 引智与引能并行, 建立高级经理人才市场、科技领军人才市场吸引人才聚集到高新区旗下。

4.2. 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南昌市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鼓励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的发展, 制定出有利于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发展的政策, 开辟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从而为南昌高新区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南昌要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首先就是要解决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问题。同时还应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4.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择优扶强, 参与全球竞争的要求支持优势领域和企业集群推进,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发展大企业、大产业, 塑造“南昌制造”品牌。以大项目、强投入为切入点, 推进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抓大活小, 全力支持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及配套建设, 搞活中小企业, 延伸产业链。切实抓好赛维太阳能薄膜电池、金沙江LED、大飞机项目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新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光电LED、航天科技等产业。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和配套项目引进, 尽快形成具备较大规模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4.4. 发挥好政府的服务调控作用

政府应该从立法、宏观调控等方面着手, 为高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保证市场的活跃竞争。政府需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视为首要任务。同时, 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大中专以及各类职业教育等。此外, 还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保护南昌市企业的相关权益。在支持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 鼓励南昌企业到海外注册专利和购买外国专利, 增加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智光.《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快高新区建设步伐》.探索者学刊.2001

上一篇:黑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下一篇:防火疏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