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阅读附答案

2024-09-21

七颗钻石阅读附答案(通用13篇)

七颗钻石阅读附答案 篇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焦渴、水罐、舔净、喜出望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的一次一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读过大量的童话故事,而且对童话故事充满兴趣和热情。《七颗钻石》这篇童话通俗易懂,所以,在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

四、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课的新词。

2、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五、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懂得用爱心来对待生活。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和有关的视频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童话故事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一遍)

(二)复习巩固(词语积累)

1、这篇课文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学过了,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怎么样?(好)请同学们拿出提写本。(生做准备,并认真听写)

2、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课件来对一对答案吧。(出示课件:焦渴、水罐、舔净、喜出望外)有没有听写全对的,请举手?(生举手)嗯,很不错,把手放好。

3、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些词语里面有几个易错字。我们要注意“渴”的部首是三点水(小鱼渴了要喝水),“罐”的右下部分是四横,“舔”的右下部是小字多一点(要舔净就要多一点)。

4、请同学们快速地把提写本收好。

5、好了,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读一读吧。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故事发生的背景)

1、同学们,你们有过渴的经历吗?(生说)那么什么是“焦渴”呢?(生说)渴得就像在火上烤一样,是吗?如果过度焦渴没有水,人就会焦渴而死。

2、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就发生了一次这样的大旱灾。(课件出示: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生读)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说)

3、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画面,再来感受当时的旱情。(课件出示图片)

4、在这个时候人们最最需要的就是……?(生答:水)水对这时候的地球来说就是生命、就是希望。

5、所以,有一个懂事的小姑娘,在一天夜里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找……(生答:水)喝,在找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奇妙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想)那我们就来观看课文朗读动漫,边听边看边思考,好吗?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水罐的变化,感受爱的神奇)

1、(课件出示问题: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二、三自然段,找出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指名学生回答)

2、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原本是空空的木水罐,先是变成了装满水的木水罐,然后变成了银水罐,接着是金水罐,最后是跳出七颗钻石而且还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的金水罐。(课件展示并相机在黑板上粘贴出:空的木水罐、装满水的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跳出七颗钻石并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的金水罐。)

3、(课件出示问题:水罐为什么会发生一次次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选择一次你最感兴趣的神奇变化去体会。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画边思考。

4、体会第一次神奇的变化。(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孝心)是啊,小姑娘独自在夜里为生病的母亲到处找水喝,这样的一份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得奇迹发生了——小姑娘的木水罐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我们来看看小姑娘找水的镜头:(课件出示句子: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是啊,小姑娘到处找水,疲惫不堪,却还是一无所获,但是她没有放弃。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课件出示该句子)。当一罐清澈新鲜的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句子: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多么有孝心的小姑娘啊!

5、水罐第二次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啊,她没有怪小狗绊倒自己,还把自己不舍得喝的水分给它喝。(相机板书:善心)

6、水罐第三次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说说你你的体会?(课件出示句子;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是啊,母爱如金,这伟大的母爱也是感天动地,所以,水罐又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相机板书:母爱)

7、水罐最后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这个小姑娘多么富有同情心啊!小姑娘忍住焦渴,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路人。(相机板书:同情心)

8、同学们,你觉得水罐的变化一次比一次怎么样了呢?(指名回答)是啊,一次比一次珍贵。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而且一次比一次珍贵呢?(爱的力量)对,是爱的力量。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对小狗的善心,对过路人的同情心以及母亲对小姑娘的母爱,这都是爱心。只要表现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小姑娘把水全部让给了过路人,使得更大的神奇发生了。看神奇的变化来了!(课件演示最后一次神奇的变化)可见,爱心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奇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吧。(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课堂小练笔

请展开联想,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填空。(课件出示习题)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泉。花儿不再(),草木不再(),人和动物不再(),()恢复了()。

(六)延伸拓展——爱心大家谈

(播放cctv《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公益广告和cctv少儿公益广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学们,观看了视频之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人的爱,谁能来说一说自己所感受过的爱呢?

老师希望大家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同时也能够把自己的爱回报给他人,好吗?

(七)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好词好句,背诵喜欢的段落。2.写一写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的爱心故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水罐的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从中认识到爱心的神奇力量,感受到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并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为了突破该教学重难点,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观赏CCTV公益广告短片《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让学生谈一谈爱心的故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爱心的感受。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我通过播放《七颗钻石》朗读动漫,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故事中所发生的奇妙的事情。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教师的某些教学用语存在不连贯、不通顺的地方,这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并有意识地去加强训练。

七颗钻石阅读附答案 篇2

一、关注独特的体裁并在最佳时间呈现

笔者认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海燕》的最大价值不在于象征手法,因为在同一单元其他篇目中,无论“白杨树”还是“石榴”都不仅仅是现实中的实体,作者还赋予了它们象征意义。在整个中学阶段,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散文诗有且只有《海燕》一篇。教 师如没有 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特殊性,或者只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体则不能深刻地感悟和体会。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接触过童话,但对童话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初中课本中只有《七颗钻石》和《皇帝的新装》两篇童话,并且《七颗钻石》编排在前。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无可厚非,力图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素养,如此训练,学生也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差强人意的分数。但这种模式,正如现代化工厂中批量生产出的零件,教师不管主题和体裁几乎如出一辙的设计,学生怎会保持原有的兴趣和乐趣?关于体裁,第一位教师只是在课前预习中设计了一道填空题,故学生只能给文本贴上童话的标签。第二位教师引导学生要有爱心后没有戛然而止,在学生讲述自己坐公交车时经常让座后,机智地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椅子在我们的爱心下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谈没有变成金的银的,塑料椅子竟没有变成铁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别具匠心地引导学生感性地了解这是一篇童话,童话一般通过想象、幻想这种虚构方法让人们明白道理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教师才指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自学教辅资料中 关于“童话”的链 接。这种处理方法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更让学生刻骨铭心地感悟童话这种文体。第二位教师处理文本更胜一筹,还在于他在最佳的时间里引导学生感悟童话这种文体。作者介绍以及背景 知识不一 定在一节 课的开始 就呈现。解读文本在当学生不愤不悱时呈现相关背景,对解决难点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位教师没有在一开始给文本贴上童话的标签,而在之前一系列的铺垫后才水到渠成地呈现更加铿锵有力,深入心扉。

二、全面而深入地引导爱心

第二位教师更胜一筹的原因还在于,通过这则童话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认识爱心,这同样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价值之处。童话通过不同的故事启发小朋友要善良,要诚实,要勇敢,引导小朋友明白道理获得启发。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从北斗七星的排列形状着手,虚构了因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水罐发生神奇的变化,甚至跳出七颗钻石升入空中变成大熊星座,普照人间。通过这样一个美丽的童话,告诉人们爱心是神奇的,如这钻石般的星星普照人间。第一位教师用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仿照示例填写水罐的几次变化以及不变的爱心,并引导学生谈启示。在这样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学生顺利联想到要有爱心,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这样的设计不能不说不巧妙,也对学生 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进行 了引导。但这可能只是学生高喊要有爱心的口号,只是教师步步为营的引诱下得到的皆大欢喜的答案,而非学生的心声。第二位教师对爱心的处理则更全面深 入。正如上文提到,我们献爱 心后并没 有文本中 立竿见影 的回报,尤其当下扶不扶跌倒老人,给不给乞丐钱物等讨论甚嚣尘上,学生对于要不要有爱心可能存在些许困惑,文本的熏陶和教育价值也大打折扣。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可利用少量的时间“不务正业”,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爱心有没有回报,需不需要回报等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认识 到爱心的确是神奇的。其实回报无处不在,譬如让座,当事人的谢谢不是回报?旁人的赞许不是回报?自己身心 的愉悦不是回报?我们老了也有人让座不是回 报?中华儿女沿袭这种美德不是回报?引导学生做好事并不是功利性地为了回报,也许我们做了好像暂时没有回报,甚至无人知晓,虽然社会暂时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但我们依然要有爱心,这样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第二位教师依托文本内容、体裁和主题,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爱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净化和升华学生的灵魂。

《七颗钻石》教案 篇3

教学课题 :《七颗钻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 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所

蕴含丰富的想象力;

3、学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不断朗读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懂得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只有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指导课文的朗读、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子 的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具体步骤及基本内容)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是讲了一个跟星星有关的故事,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复述)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她所说的故事中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2、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学生说,边板书)通过对课文的整体回顾,梳理课文大意,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会“爱”的真谛 1、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

师:多么动人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请同学们打开书81页,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并通过“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词语知道旱灾的严重性

2、创设情景,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 师:(学生朗读,老师评)听了之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 么一幅情景:火红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干裂了,河里没有一滴水,许多人和动物都因为缺水渴死了,所有活着的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嘴里喊着同一个字:水。在这样的情况下,《七颗钻石》这个动人的故事发生了。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请你来读。(指名读)(PPT出示干旱的图片)

② 强调“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重 读“哪儿、累得”,你再把这句话读一遍。((让不同的学生朗读这句,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找水的辛苦)③ 师:(朗读点评)有进步,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请你来

真有进步。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我们一齐来读(齐读: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④ 学生接着往下读(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师:你读得真正确,声音真好听。同学们,小姑娘一觉醒来,她惊喜

地发现罐子里装满了水,她的心情怎样?你来说。

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的心情后,带着小姑娘找到水的快乐与高兴来读

过渡句:你读得真的是太棒了,我相信咱们班同学都能和她一样把文章读好。你们看,她刚才读“赶紧往家跑去,”读出另外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因为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才使空水罐里装满了水。咦,木水罐怎么会变成银的呢?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⑤ 师:读完了这一段,谁知道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银的吗?(让学生自己发现是因为小姑娘把水倒给小狗喝才使水罐发生变化)⑥ 师:那谁来读读小姑娘给小狗喂水的那句?(通过讲解小狗

喝水的动作:都舔干净了来进一步说明当时旱灾的严重)师:“都舔净了,”小狗多渴呀,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场大旱

灾,小姑娘辛辛苦苦找来的水,自己没有喝一口,看到生命垂危的 小狗,就把水倒一点给它。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话。(PPT出示: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干净了,变得欢喜起来。)⑦ 师: 正是小姑娘对小狗的关爱,使木水罐变成银的了。那第三次水罐变化是什么原因呢?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小姑娘抱着一罐清水,翻 山越岭,终于回到了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小姑娘一进家门便喊: “妈妈!妈妈!我回来了!你看,我找到了清清的水,妈妈快张开嘴,让女儿喂你一口水吧!”听到了女儿的呼唤,母亲勉强地睁开沉重的双眼,露出一副慈爱的笑容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金的)同学们,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的?(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一个小姑娘与妈妈互相退让喝水的情节,让学生体会正是母女间的相互关爱,才使水罐由银的又变成金的。)学生回答自己理解的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的

⑧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通过朗读了解水罐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

⑨ 提问是从哪里看出变化的原因,重点讲解小姑娘再次把水递给过路人喝时的动作、表情来揣摩,这时候小姑娘已经渴到极致的状态。(“再也忍不住了、咽了一口唾沫”)

师: 小姑娘把水给了别人,她自己不渴吗? 从哪句话中感受到小姑娘很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小姑娘的渴)

让不同的学生来读,读出小姑娘渴到极致的状态

⑩ 师: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小姑娘在自己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将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一罐清清的水,递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她给过路人的仅仅是水吗?不,这是生命啊。同学们,将第一段和第三段连起来读一读吧。”(配乐让学生朗读1、3段)同学们,(板书:爱)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如钻石般珍贵,一颗又一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照耀人类,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爱的暖流中,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学完这篇课文,写一写你最想说的话,可以写给自己,可以写给小姑娘,也可以续写这篇课文。

四、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的 跳出钻石

装满水

金的 银的《七颗钻石》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七颗钻石(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体会爱心对别人及至社会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读题。

2、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猜猜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3、钻石是一种美丽而高贵的东西,课文为什么会用钻石作题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两遍,不太容易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如何?

4、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三、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请学生单独认读,再集体认读。

2、指导书写生字“罐”。

3、“焦渴”是什么意思?由“焦渴”引出第一自然段。

四、体会“水的重要”。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指导读通顺。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地球上没有了水,人和动物都面临死亡。)

3、指导朗读。

五、学习“水罐的变化”。

1、因为没有水,许多人焦渴而死,一位小姑娘的妈妈也生病了。这位小姑娘提着水罐出去为妈妈找水去了。就在她找水的过程中,她的水罐竟然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她的水罐发生了几次神奇的变化,作上记号。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学生交流,师板书:水满了,水没洒,木变银,银变金,跳出钻石、涌出清水。

4、这些变化太神奇了,孩子们,咱们再来听一听这美丽的变化吧。(指名五位同学读这五种变化)

六、体会“爱心的力量”。

1、丰富的想象力是童话最能吸引人们去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作者让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这么神奇的变化,肯定让你们读得津津有味吧。可是孩子们,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如此神奇的变化呢?你能再次回到课文中去,找到这些原因吗?先自己独立找,并作上记号,如果有困难,你可以跟同座一起探讨,也可以下位去找找你的好朋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完成板书:为妈妈找水,自己舍不得喝水,给小狗喝水,妈妈让水,给过路人喝水。

4、同学们,从这些场面你看出了什么?(依次出示文字,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爱心的力量”,指导时突出变化的“神奇”和“爱”。)

5、重点指导体会最后一次“变化”。

(1)再次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这时候如果有水,这些人和动物会怎样?草木丛林会怎样?我们就来读读地球万物对水的渴求吧。

(2)看哪,同学们,水罐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出示最后一次变化的句子)想想,这些焦渴的人们此时会怎样?动物们?再把这股清水浇灌给花草树林吧,它们又会怎样?带着这种喜悦和激动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3)人们得救了,动物们得救了,地球万物都得救了,这归功于什么呢?(爱心的力量)(完成板书)

七、扣题升华。

1、是的,爱可以创造奇迹,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对小狗的爱,对过路人的爱,让已经没有了水的地球又奇迹般地出现了水源,她的爱让地球万物得救了,所以,孩子们,学会爱吧,爱父母,爱朋友,爱身边的一切,你的爱也会创造奇迹的。

2、请同学们再次读题:你此时有什么疑问没有?(为什么以钻石为题)

3、是啊,钻石是美丽而高贵的,我们的爱也是美丽而高贵的,星星的光虽微弱,但始终执著地把它的光洒向了大地,我们的爱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们也要像星星一样,始终执著地爱我们的身边的人和物,这样我们的世界就地充满阳光,我们也才是幸福的。你们能做到吗?那就请大家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结束本课的学习吧。

板书: 七颗钻石

为妈妈找水

水满了

自己舍不得喝水

水没洒

给小狗喝水

木变银

妈妈让水

银变金

跳出钻石

给过路人喝水

《七颗钻石》教案 篇5

一、导语设计。

当我们仰望夜空,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

同学们知道吗?在静夜我们仰望星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或勺)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亮,它指示着北方这就是大熊星座,也叫北斗星。今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童话《七颗钻石》吧。

时光在飞快地流逝,我们眼前的一切无不如白驹过隙,成为往事。我们要珍惜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当水石相搏,一滴水珠亲吻我的脸庞,当微风过处,树叶的那一丝微微的颤动飘入眼帘……我的心中无不升腾起一股柔情,那是对万物的景仰和对生命的热爱。

人生之路,处处有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山会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友情的牵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让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浪里,让我们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二、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常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教师小结:

爱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带你达到理想的彼岸;爱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让你看到无穷的希望;爱心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愿爱这颗种子,在你们的心底慢慢发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四、《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七颗钻石》教后反思 篇6

“你能跟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样想吗?”

“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要是这时能下雨,干旱就解除了,人们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多好、多朴实的愿望啊。”———面对干旱,“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大雨下了下来”要比“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星星普照人间”更有现实意义。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

一、充分朗读,体验情感

1. 初读,触发感觉

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难免会碰到个别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课文读起来就显得有些生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默读、轻读等方法感受课文,给学生提出朗读的要求,当然也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当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后能正确熟练地读课文时,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去读。这是孩子最自然的、最原始的朗读,无论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还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2. 品读,抒发情感

每篇课文中,都会有一些不容易读的地方,特别是在读法的轻重、缓急、高低、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教师要做重点指导。这些重要的语句往往能帮助孩子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句子或段落挑出来,指导反复朗读,让不同的学生用自己所体会到的不同方法去朗读,然后再让学生选择哪种读法更好些,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3. 全读,领会思想

课文是一个整体,只能读出好的句子和段落来是不完整的朗读。在指导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通篇感知的时间,再次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一些重点的字词句以及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语气转换等作“引导”。教师可以用手势或“领读”等方法作强调,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一点肢体语言。最佳办法就是选一些适合课文的音乐做渲染,调动学生的感官。使用配乐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师和学生习惯音乐一起就读,我觉得应该让音乐起来一小会儿后再读,利用这个时间,孩子可以很好地理解音乐、提前感悟、调动情感,从而很好地把握课文,使音乐和朗读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引导想象,感悟真谛

1. 创设情景,引发情感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有的课文与孩子们生活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如《七颗钻石》这一课,可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在指导学生朗读前,可利用一些和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的录像、音乐、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课文,进入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2. 发挥想象,表现情感

《七颗钻石》 1 篇7

七颗钻石

钦北区新棠镇中 黄充良

教学设想: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个性特征,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制定教学目标,用自主、合作、平等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童话作品的教育意义,体会博大无私的爱,陶冶情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联想的能力。

重点要求:1、体会文章的主旨。

2、想象方法的运用。

难点突破:利用丰富的想象构思课文结尾。

方法运用:朗读   讨论   想象

时间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思维导航[听、说训练]。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夜空中的银河、璀璨的星星和皓洁的月亮多美啊!在那里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谁能说一说?(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等)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你知道吗,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北斗星,也叫大熊星座。同学们,你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

(简述大熊座和小熊座来历:卡力斯托、狩猎女神、宙斯、阿卡斯、赫拉、狗熊、打猎、相认、升天。)

可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又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述了大熊座的来历。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二、自读课文[读―探究训练]。

1.要求放声朗读,读准生字词。

(干涸、一瞬间、唾沫、清澈、咽)

2.课文一共分几段?请一俩位同学朗读来表现一下自己才华,怎么样?

(简评朗读情况)

3.请你再认真默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把它写出来。

(分组讨论派代表提出来)

4.预设学生问题:

a.为什么水罐里装满水?

b.为什么水没有洒?

c.为什么水罐变成银?

d.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e为什么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会变成水流?(主要问题――表扬)

f.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主旨――引入探讨)

三、探讨课文[知识―方法训练]。

1.真奇怪啊!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小姑娘一觉醒来,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这么神奇的变化?

为母亲找水,对母亲的`爱。真是孝顺啊!

2.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

因为有了水,母亲有救了。

3.小姑娘,你干吗那么匆匆忙忙,以至绊倒啊?[角色转换]

急着为母亲送水啊!

4.绊倒了水却没有撒出来,水罐端端正正,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小姑娘找到水后真想喝个够,但她――后来居上没有喝。她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

5.明明是木头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迷?        自己舍不得喝却给了小狗。小姑娘不但爱母亲,也用诚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爱心如银。

6.文中有两句对小狗的描写,是否相同?在童话里小狗也能说话,你能模拟一下它当时的语言吗?

[启发想象和联想]:哀求――感谢

7.讲述: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女儿的爱心使水罐由银的又变成金的――爱心如金啊!

8、后来水给了谁?

过路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写下去呢?请聪明的你发挥奇思妙想,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并讲给大家听。[可在课后完成:迁移训练]

小姑娘把水送给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过路人,爱心如钻石般珍贵!使水罐跳出七颗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可以说爱心――生命之泉,就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齐读最后一段,交流体会这个句子表达美好的愿望。)

9.小结点题。(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练习[写―技能训练]。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发挥联想说说梦中的情景。

[好梦:找到水----欢乐         噩梦:找不到水-----悲惨]        只要合理均可,有奇思妙想的更应大力表扬。

2.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在课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拓展训练]

内容设计:

七颗钻石详案 篇8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北斗七星夜空图)

2、同学们请看,这夜空中明亮的北斗星像不像闪闪发光的钻石?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个女孩……)4.贴教具(水罐为什么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是啊,这都是因为小姑娘的(爱心)

二、初读感知:

1、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小姑娘的爱心?请同学们快速将书翻到第17课,在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读文)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品读全文,体会爱心

谁来说说看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姑娘的爱心? 预设一:水的不易。(第二段)

1.为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小姑娘爱心的? 句子一:找哇,找哇,终于··(多么有爱心的小姑娘啊!为了生病的母亲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从这里感受到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怎么样?(非常不容易),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找水的不容易?

生1:找哇,找哇,终于······

2.谁能把小姑娘找水的不容易读出来。(生

1、生

2、全班读)

3.对于这个小小的泉眼,小姑娘是怎样接的?(一滴一滴的、小心翼翼)这说明了什么?(用心,生怕浪费一滴水)不知这样过了多久,这水罐才接满,小姑娘该是多么高兴啊!来我们把小姑娘接水的不易,和接到水的这种兴奋读出来。(全班读)

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姑娘的爱心的?

(指名学生回答)生:小姑娘把水给了小狗喝,给妈妈喝,给路人喝。自己却一口也没喝。预设二:(师:是啊!这么来之不易的水自己不喝怎么还给了小狗呢?)

1.出示课文第三段。句子:小姑娘看见木水……(体会小狗的可怜,小姑娘爱小动物……)2.妈妈喝了小姑娘的接来的水怎么样了?

3总结:是啊,正是由于小姑娘的爱,使水罐变成由木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过渡:同学们,这些水罐的变化,有一次是最神奇的,它变成了什么?(泉眼)为什么会变成泉眼?(因为小姑娘把水给了过路人)

预设三:

1、这是个怎样的过路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

1、出示第六自然段:你觉得此时的过路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水)那他是怎样对小姑娘说的?

2、小姑娘这来之不易的水给了过来人喝吗?小姑娘是怎样对待过路人的?指名回答(全都喝了吧)

3、分角色朗读句子:男生读过路人,女生读小姑娘

这可是大旱之年,好不容易得了来的水,自己一口没喝,要知道这可是救命的水,有了它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你怎么还把他给了毫不相识的过路人呢?(体会小姑娘爱过路人)

正是因为小姑娘博大的爱心,使金水罐变成了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同学们想象一下,这大旱之年大地上有了水会怎样?练习说话

6、那七颗钻石呢?出示最后一段,为什么会跳出七颗钻石?(因为钻石代表纯洁,永恒,同时也代表小姑娘的爱心纯洁,博大无私的爱就能创造奇迹,小姑娘的爱心变成星星就能永远照耀人间,这就是爱满人间)

四、课堂总结

爱的接力棒就在我们手中,希望大家可以带上爱心在人生的这条跑道上,越走越精彩!

五、布置作业

七颗钻石阅读附答案 篇9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设计是为了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同时知道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笔者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二: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目标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 懂得关爱别人, 用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设置情境, 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干旱图片) 师叙说: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都没有下过雨, 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庄稼都枯竭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此时此刻, 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2) 是啊, 那个时候, 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水罐去找水, 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2. 初读课文, 理清文脉

(1) 要求学生大声读2—3自然段, 将觉得神奇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 并想想为什么神奇。

(2) (课件出示文中五处描写神奇的句子) 学生读一读, 并帮助学生们归纳出神奇的是水罐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3) 水罐到底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呢? (课件显示四次的变化)

3. 小组合作, 探究课文

(1) 第一次变化——空罐变水罐。 (1) 为什么空罐能变成水罐? (小姑娘很孝顺, 用孝心感动了上天, 使罐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板书:孝心感天) (2) 小姑娘很辛苦地找水, 想象一下, 小姑娘会怎样去找水? (指名读, 要求读出艰辛) 如果你是天上的一位神, 看到了小姑娘在那么艰辛地找水, 你会怎样想? (3) 天上的神和你们一样, 有着善良的心, 看到了小姑娘那么辛苦、那么孝顺, 就给了小姑娘一罐清亮清亮的水, 小姑娘—— (引读, 要求读出喜出望外并出示)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 第二次变化——变银罐。 (1) 找一找变银罐的理由? (2) 小姑娘因同情焦渴而“哀哀地尖叫”的小狗得到了快乐, 这颗善良的心使她的水罐变成银罐。 (3) 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呀, 她看到这只可怜的小狗在叫, 你听到了吗?小狗在哀求什么? (说话练习) 小姑娘也听懂了, 善良的她把水倒了一点给它 (引读) 。 (4) 原来是小姑娘的“爱心如银”, 让水罐变成了银的,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这神奇的变化! (5) (质疑, 如果学生提出最好) 水罐摔出去了, 为什么水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呢! (因为孝心)

(3) 第三次变化——变金罐。 (1) 为什么? (2) 因为母爱, 无私的爱, 宁愿自己死去, 也要把水留给自己的女儿, 伟大的母爱再次感动了上苍, 银罐又变成了金罐了! (板书:母爱似金) 。 (3) 指导朗读。

(4) 第四次变化——跳出钻石。 (1) 为什么? (2) 指导朗读, 要求读出, 小姑娘自己也很想喝, 但有着善良的心, 宁愿自己不喝也要让给别人! (3) 想象, 有了水, 发生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 因为有了爱心, 才有了水!只要有爱心, 世界就能变得美好!) (4) 播放《爱的奉献》。

(5) 最后一段。在人们的欢声中, 七颗钻石升上了天空, 就变成了大熊星座! (1) 自读。 (2) 理解“七颗钻石的含义” (懂得星星像钻石一样, 把爱洒向人间) 。

四、扩展思维, 总结全文

提问:学了这课, 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姑娘和母亲说?

总结:今天, 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 老师也被感动了, 让我们从今天起, 学会关爱父母, 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 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五、作业

练习一:造句。

练习二:收集有关其他星座的故事, 准备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流程 篇10

一、导入新课:

投影画面(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师问:认识吗?(生答)

师问:我们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生齐答:《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出示投影画面)

师引:这些童话有哪些特点呢?简单说说(指名回答,教师随堂点拨,抓住夸张想象拟人等简单介绍)(出示投影)师问: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喜欢)师问:我们还想再听童话故事吗?(生答想)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俄罗斯,共同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七颗钻石》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童话的作者是:俄国著名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比如代表作等(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简单补充,强调是世界著名文学巨匠,与鲁迅、莎士比亚、雨果等并称世界十大文豪。结合回答提示: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注释,网络,等都是很好的资料来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

师:出示投影字词,先学生小组代表后全班齐读,并指导学生识记难 写的字词。可让学生动手写写。

2听配乐朗读课文 师点拨:请大家合上课本,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更不要考虑任何问题,只是用心去聆听与感受这篇童话的魅力。(生读,师生共品,教师出示投影:简介故事情节)

师点拨:想一想,这个故事是在怎样的的背景发生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吗?(强调:复述重在情节,不在细节)(小组抢答,师生共评)3+3

四、再读文本,品味内涵

师引:复述中一再提到“水罐”,请同学们看黑板,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水罐的特点吗?(生答:神奇/奇妙/充满爱心„„)师点:神奇在哪里?(生答:变)

师点:很好,请大家再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看看这只水罐变了几次?(学生快速阅读,标记重点语句,举手回答)

师引:到底是谁的力量使得这一只普通的水罐,竟然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生答:上帝/爱心„„师点:也许爱心才是最值得我们信赖的上帝吧)

师引: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托尔斯泰的这篇美丽的童话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它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爱的温馨,每一个角落都有爱的踪影,请同学细读文本,用心感受,合作探究,共同寻找爱的足迹,品味爱的内涵。找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处,说说感受。

板示爱心小贴士:关键的词、句,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细节描写等都是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藏,只要我们用心品味,细细咀嚼,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合作探究,形成文字,分小组,推代表发言)师:结合1,“爱亲人”(读、板书)赏析“一天夜里” “哪儿也找不到水”(辛苦、爱)„„

可穿插想象训练“哪儿也找不到水”都到了哪儿?“做梦„„” 可自选一处,师点拨:类似空白还有很多,可自己挖掘

结合2,“爱亲人”(读)赏析“喜出望外”(喜悦)、“真想”、“给妈妈还不够呢”“赶紧”“抱”“跑”(爱)

结合3,“爱动物”(读、板书)赏析“倒一点”(珍贵)“舔”(珍贵)结合4,“爱亲人”(读)赏析“给母亲”“给小姑娘”(互爱)

结合5,“爱他人”(读、板书)赏析“再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渴)“递给”(博爱)师点:这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女孩啊。她的爱心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假如这位小姑娘来到你的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生组织回答)七颗钻石最后变成了大熊星座,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何如此设计结尾?有何用意?(学生思考,回答(愿望、爱心普照人间),教师点拨:北斗星是指名方向的星,作者如此结尾,其实就是在给人们指名爱的方向,告诉人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懂得如何去爱)

师点:小姑娘让我们懂得了如此去爱,她先是’给”„„“给小狗” “给母亲” “给女儿” “给路人”,爱就是“给予”“奉献”“无私”(此条可结合上面几条,随堂板书)

师同时小结:由此可见,爱不仅是爱亲人,还要爱我们身边的一草一花,一虫一鸟,爱这个世界上每一个需要帮助并且值得帮助的人。只 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板书:让世界充满爱)

五、走出文本,感受生活 师引: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爱的温馨和暖意。清晨出门时,有亲人殷殷切切的叮嘱,深夜晚归时,有爱人牵肠挂肚的等待,遭遇挫折时有朋友饱含激励的安慰,迷茫彷徨时有师长不厌其烦的指引,贫困儿童被迫辍学,有好心人们热情的资助。同学们,请擦亮我们睿智的双眼,启动我们善感的心灵,用我们的生花妙笔,记录一下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震撼我们心灵的爱的故事吧!

(板示爱心小贴士:家庭、校园、社会、自然,亲情之爱、友情之爱、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大自然对一切生灵的爱、各种生物之间真诚的友爱,细腻、真实、感人是我们最好的选择。5分钟时间,100字以内。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并运用联想、想像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爱”的场景。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师生点评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爱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让我们看到无穷的希望;爱心是秋天里丰美的果实,让我们品味无尽的甘甜;爱之雨洒落的地方,大地便一片生机,爱之花开放的角落,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愿爱心这颗种子,在我们的心底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在享受春天的同时,也给世界一片阳光,让我们在享受鲜花的一刻,也给他人一份芳香。让爱永存!

作业:做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贺卡,送给最爱你的人,或者你最爱的人。(画面、色彩、线条、语言)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篇11

又一次上语文课,依旧带着深切的焦虑与压力。通过这一节课,我深刻体会到“你预备的怎么样,那么你讲的便怎么样。”课堂讲的怎么样取决于你预备的是否充分。

这节课内容很简单,可是课堂却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对于本节课我预备的的确是不充分。上课前感觉心里很没底,又有两个研究生去听课,我更害怕了。就这样带着焦虑和恐惧就去上课了。由于担心小孩子的注意力会被新去听课的老师吸引而不好好听课(以前发现他们上课时总是回头看新去的老师,也许是好奇吧!),我就和学生们以一个特别的方式介绍了一下两个新去的老师顺便引导学生做好集中注意学习。一开始讲课时我比较放得开,语言语调自我感觉也比较好。我的情绪没有受听课老师的影响。可是由于我对教案内容不是很熟悉,还有一些地方设计不合理,导致了我的课堂条理性不高,思路也有一些混乱。语言不能那么精炼、内容安排不够紧凑,所以课堂不是很理想。

对于学生听课我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了,这是一个小的进步。看到一些课堂上不常发言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特别高兴,就好想喊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于到课堂中来。只是对于课堂我还要更多的改进,比如课文学习要更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设计更合理一些等。下次上课要用充足的时间预备我的课。加油,鼓励一下自己!

《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 认识。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形?

指名学生说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旱灾的严重。

师: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都能体会到什么很重要?(水,)

二、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过渡: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打开书本80页,自己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然后把直接描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划出来。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

师:现在,让我们看大屏幕,自己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水罐很神奇)

《七颗钻石》教案2 篇13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 “爱” 的博大。

具体课型: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

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影视资源:《哈里波特》《妈妈再爱我一次》

网络资源:tonghua99.yeah.net qianxinbao.363.net

www.bookbar.net

教学过程 :

1、导语 :同学们仔细看,专注听,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用课件“七颗钻石插入”《爱的奉献》音乐)

2、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感情

说说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为什么?

结合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能否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接着,就从童话富有想像并能阐述一定道理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3、想像创作: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4、探究阅读:《买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她。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已经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走到一幢楼房的.窗前,朝里张望。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

看到这里,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妈妈,她们最疼爱她,可是,她们都去世了,想着想着,小女孩哭了。

哭着哭着,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轰隆”一声,一辆马车经过,差一点将她撞倒。马车飞一样跑过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满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丢了,她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喊着:

“火柴,谁要火柴。”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哧!”

火柴燃烧了,象一杂温暖、光明的火焰,小女孩觉得象坐在火炉旁一样。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小女孩刚刚伸出她一双脚,打算暖和一下时,火焰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发出了光。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突然变得透明,象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有馅饼,有烤鹅,更有趣是的,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它的背上插着刀叉,正在地上走着呢,一直向小女孩走过来。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灭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墙壁。

上一篇:以爱花的爸爸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镇政府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