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2024-09-18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通用11篇)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1

吴城镇2012年上半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法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平安吴城建设工作,为认真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在坚持开展群防群治的同时,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紧紧围绕基层政权建设,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村为单位,义务巡逻人员和治安员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确保我镇的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稳定。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治安防范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防范组织,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组员由村支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担任,确保群防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镇的统一领导下,各村治安防范小组坚持巡逻值班,特别是节假日和特殊敏感时期的值班看守工作。

二、加强了群防群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并要求同志们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并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务实、公正、廉洁来塑造干部形象。并要求广大工作人员要以自己的言行来赢得广大居民的信任,赢得广大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发挥出自身的战斗力。

三、群防群治工作以村为单位,在我镇的辖区范围内,共设立了15个小组,建立了治保员、信息员、治安巡逻员

等队伍建设,并设立了治安报警点,以搞好社会面控制,处理治安问题,加大群防群治工作的力度。

四、积极预防,加强管理。发动我镇党员干部、居民组长和各种自治组织的力量,借助与本地情况熟悉、了解村民情况的优势,把发现的各种矛盾苗头及时汇报。使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大力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以增加广大居民参与的群情,不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与坏人作斗争的责任感。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提高认识,完善落实制度,严加防范,使我镇的群防群治工作不断加强,有力地推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加强群防群治力量的建设,努力使吴城镇的群防群治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2012年7月3日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生活能源,机制研究

1 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飞速的发展, 2010年我国GDP已超过日本,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前, 我国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城镇化快速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 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总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中国只用6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城镇化率从10%到50%的过程[1]。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8%, 到2012年时城镇化率已达到52.6%.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和城镇化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同样也深刻地影响到广大农村和农村的能源消费观念、能源终端设备的使用、能源消费方式的变迁, 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等。但是, 城镇化不断提升的过程并没有如学者们预想的那样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消解等。从能源消费角度讲, 城镇化并没有实现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向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趋同, 在个别边远穷的地区, 甚至出现了能源贫困。鉴于此, 要深入探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问题, 离不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 城镇化和城镇在农村的影响日益增大。但是城镇化是以怎样的机制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城镇化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的方向与程度如何, 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 文章第二部分是有关城镇化与能源消费, 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城镇化因素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论述城镇化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机制;第四部分结合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2 文献综述

城镇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早有研究。Parik (1995) 认为城镇的规模与能源消费是正相关关系[2]。Dzioubinski和Chipman (1999) 进一步细化,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人均能源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3]。Nebojsa Nakicenovic等 (2000) 认为城镇对能源消费有较大影响, 但影响程度跟城镇的模式有关, 不同的模式影响情况不同[4]。耿海青等 (2004) 将城镇化率与中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等几个主要能源指标进行相关系数分析, 结果认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存在高度相关性[5]。在相关性的基础上, 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了城镇化影响能源消费的显著而积极性的作用。Wexler Lee (1996) [6]和Tariq Banuri等 (2001) [7]指出, 由于城镇化带来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 建筑和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 可以肯定城镇化会成为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Wei等 (2003) 研究指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导致了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增大了能源消费的数量;另一方面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使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得到更合理的调整、各种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因此具有导致能源消耗下降的趋势[8]。刘耀彬 (2007) 认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尤其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9]。更进一步, 有学者细化和量化城镇化内部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York (2007) 认为城镇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也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10]。樊静丽等 (2013) 直接分析城镇化对各区域居民直接消费的能源量的影响, 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各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居民生活直接用能存在较大差异, 简单来说, 从绝对量来看城镇化率提高对中部区域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贡献最大;从边际量来看城镇化率提高对西部区域生活直接用能增量贡献最大[11]。陈迅等 (2008) 利用协整分析进行量化研究, 测算出城镇化率绝对值每增加一单位, 人均生活能源需求量就增加0.0578个百分点[12]。

20世纪90年代左右, 由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加快, 有学者将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拓展到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研究方面。Leach和Gowan (1987) 认为城镇化率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性能源消费的增加[13]。Leach (1992) 提出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方面的主要因素, 内含了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14]。Gates、Yin (2002) 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导致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时, 会带动能源消费水平的上升, 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其中电力的需求会更加显著[15]。许永兵 (2015) 以河北农村为例, 认为在新型城镇化浪潮可促进农村民居建设利用太阳能的新能源消费[16]。朱立志等 (2011) 将城镇化对农村能源的影响归纳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 促进商品能源消费量增加和能源升级;二是城镇化是农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而提升能源消费;三是城镇化是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促进农村化石能源消费的增加;四是城镇化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过程, 促使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17]。

事实上, 不管西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还是我国经济实践, 都说明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存在着十分重要的相关关系, 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对农村能源消费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 (农村能源消费中以生活能源消费为主) 。但是当前的研究没有深入分析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

3 城镇化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机制

在城镇化理论研究中, 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城镇率来代替城镇化发展水平。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分析指标, 理论基础是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镇化, 其它城镇化过程都内含在其中。但是这样的分析过于简单, 不能揭示城镇化发展中丰富内涵的复杂性过程。因此, 借鉴城镇化研究中常用的较为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将城镇化过程细化为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三个子过程, 并探讨三个城镇化因子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

3.1 经济城镇化影响机制

城镇化进程中, 工业化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促进城镇的政治运行规则、市场法律制度、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不断完善, 激励整个社会的经济主体进行市场创新活动。特别是通过技术进步传导到农村能源消费领域。经济城镇化推动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的技术进步, 提高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改变了农村居民获取生活能源的机会成本, 促使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和消费总量的变化。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经济城镇化增加城镇市场的发展活力, 提高城镇市场对农村产品的需求, 客观上带动着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总值提高, 从而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带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间接效应是经济城镇化扩大城镇市场的就业机会,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行业的就业容量大。在乡村缺乏就业机会和存在大量隐性失业的现实情况下, 城镇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 这些在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将部分收入返回农村家中, 带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变动。但是这个影响是比较复杂的, 当区域内部城乡差距很大, 城镇经济对周边农村地区溢出效应不大时, 这个间接效应将为正且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地增长;当发展到区域内部城乡差距的某个阶段时, 城镇经济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将达到峰值;进一步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 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接近饱和, 并且城镇的发展挤占农村能源资源, 此时其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简单地说, 城镇经济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关系。

3.2 土地城镇化影响机制

城镇化本质上就是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带来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18]。这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为城镇土地。在这城乡土地转化过程中, 城镇扩大对周边农村的影响力, 相应地也影响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

我国, 城镇土地的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的二元土地制度, 促使地方城镇政府有动力通过政策将农村土地低价转化为城镇土地并加以开发利用。这促进了土地城镇化的发展, 其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也是综合的。一方面, 土地城镇化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因为土地城镇化使被征收土地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加而影响生活能源消费, 同时也使城镇与农村的交通联系更便利, 农村居民到城镇打工、购物等更加方便, 从而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总量、电力能源消费增加、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另一方面, 土地城镇化又会抑制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不少城镇政府为追求城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片面地追求城镇硬件建设的“高大上”, 到处是高楼大厦, 但相应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同步增加, 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有的城镇还将农村征收来的城镇建设土地闲置, 导致农村生产资料的减少, 农村居民收入的减少, 从而减少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

3.3 人口城镇化影响机制

人口城镇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过程, 更是市场上人力资本不断积累、人口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人口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人口城镇化因减少农村人口基数而减少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不断的人口城镇化, 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也使现有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减去这部分已化为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 从而使总量减少;二是人口城镇化因减少农村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而减少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人口城镇化中, 一般是农村高素质人才、在外打工或农户收入高的家庭的农村人口先转向城镇人口, 从而导致剩余农村人口平均素质和收入状况下降, 使得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及消费结构退化;三是人口城镇化加强城乡互动, 促进农村居民更快更好地吸收和学习城镇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和观念, 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增加和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人口城镇化, 新转入城镇的人员与现有农村人员的联系很紧密, 他们将城镇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传递到农村中来, 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提高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扩大商品能源消费比重。

4 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以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为重要解释指标分析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 选取我国29个省市区 (不包括西藏和海南) 1997~2012年相关数据, 个别缺失数据利用简单均值填补法填补。同时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 东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大, 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 还按常用方法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 其中东部地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10省市;中部地区有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区为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11省 (市和自治区) 。各省市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各地区乡村户数和乡村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城镇建成区面积、地区生产总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主要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009~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所有生产总值利用各省市区相关生产总值指数转化成以1997年为基期的不变GDP, 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4.2 变量选取

根据第2节的分析, 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等三方面。因此, 本文选取能反映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统计指标来研究。

(1)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enerait, 表示第i个省 (市、自治区) 第t期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这是农村生活能源的各种类型消耗折合成标准煤后的总量 (单位:万吨) 。

(2) 农村生产总产值gait, 表示第i个省 (市、自治区) 第t期的农村生产总产值。用农林牧渔业总值数据, 因为农村的生产总值与从事农业的产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数据都转化成以1997年为基期的不变产值 (单位:亿元) 。

(3) 城镇生产总值gcit, 表示第i个省 (市、自治区) 第t期的城镇生产总产值, 用社会生产总值减去农林牧渔业总值。所有数据都转化成以1997年为基期的不变产值 (单位:亿元) 。因为, 本文分析城镇生产总值对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是一种二次曲线型, 所以在分析中还要考虑城镇生产总值的平方项gc2it.

(4) 城市建成区面积lcit, 表示第i个省 (市、自治区) 第t期的农村土地转化为城镇用地 (单位:平方公里) 。

(5) 农村人口数nait, 表示第i个省 (市、自治区) 第t期的农村人口数 (单位:万人) 。

4.3 模型构建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 在二元社会体制下, 城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要领先于农村。因此, 城镇与农村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机制和程度差异。因此假定整个社会分为城镇和农村两部门, 其中城镇生产总值对农村生活能源的影响是二次曲线型的, 即可能是先升后降的, 中间有一个拐点。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 采用斜率不变但截距随个体变化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基本模型如下:

固定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

模型中, 随机效应比固定效应在方程中多一个εi项, 表示在随机效应模型下各省市区的截距不再是固定的, 而是随着εi项的变化而变化, 即为α+εi.

4.4 结果分析

首先将全国29个省市区依面板数据总体, 以及分别选取的东部省份数据、中部省份数据和西部省份数据等分成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等4个模型方程。然后利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Hausman检验确定选择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若Hausman检验的p值<0.05, 则可拒绝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系数无差异的原假设,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否则就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利用Hausman检验的结果, 分别对全国和中部省份的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东部和西部省份的数据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在实际分析中, 采取逐步剔除影响不显著的解释变量, 通过多次调整解释变量后, 根据变量系数的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 固定效应模型方程的显著性水平或随机效应模型中Wald chi2统计量为选择标准。具体实证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注:***, **和*分别表示在1%, 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如上4个分析模型中, 方程系数都是显著的, 证明相关解释变量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有着重要影响, 整个方程拟合效果较好。由这些回归结果可知, 不管从全国来看, 还是从各区域来看, 城镇的经济增长都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 说明经济城镇化是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模型 (1) 的分析结果看, 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显著, 各解释变量都显著。其中gc2的系数符号为负, 说明经济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是呈倒U型, 即城镇经济总量的增长先是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长, 当达到峰值后, 城镇经济总量的继续增长反而会导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的下降。农村本身的生产总值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 农村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0.13万吨标准煤。土地由农村转向城镇用地后, 会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增加, 农村人口的增加也与其生活能源消费正相关。

从模型 (2) 的分析结果看, 东部区域各省份的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显著, 人口城镇化影响不显著。gc系数符号为负且显著, 但gc2的系数不显著, 说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已经跨越峰值, 呈负相关关系了。农村的生产总值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 农村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0.12万吨标准煤。土地由农村转向城镇用地后, 会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增加, 并且与全国一般情况相比, 影响力更大些。

从模型 (3) 的分析结果看, 中部区域各省份只有经济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显著, 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影响不显著。gc系数符号为正且显著, 但gc2的系数不显著, 说明中部地区,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 已趋向峰值附近, 其影响力要小于西部地区。农村的生产总值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 农村生产总值每增长1亿元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0.11万吨标准煤。

从模型 (4) 的分析结果看, 西部区域各省份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都是显著的。gc系数符号为正且显著, 但gc2的系数不显著, 说明西部地区, 经济城镇化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 但相比中部地区离峰值还较远。ga的系数不显著, 说明西部地区农村产生总值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力不大。lc系数为负值且显著, 说明西部地区土地由农村转向城镇用地后, 会导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na系数为正且显著则说明农村人口的增加也与其生活能源消费正相关。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从全国一般情况来看, 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都是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增长和农村土地向城镇转化会带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加, 城镇经济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是非线性关系的。主要结论有:

(1) 农村经济对农村生活能源的影响是正相关的, 西部地区由于农村经济还处于发展不充分阶段, 其对农村生活能源的影响不大。城镇经济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 即先增长, 到达峰值后就呈下降趋势。具体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来说, 中部和西部区域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边 (即曲线上升阶段) , 中部区域更靠近峰值些;东部区域经济发达, 已跨越峰值, 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边 (即曲线下降阶段) 。

(2) 农村土地转变为城镇用地的过程中, 如果地区经济发达则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有正影响, 如果地区经济很不发达则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有负影响。

(3) 农村人口只有在经济较落后时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显著。当经济发展起来后,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会减少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与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增加的作用相互抵消后影响就不显著了。

5.2 政策建议

(1) 建立城镇反哺农村的经济发展机制。城镇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有直接作用 (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 和间接作用 (城镇通过与农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互动来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 , 并且直接作用要大于间接作用。因此, 城镇要通过直接支持农村发展科技农业、扶持农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二、三产业发展, 提高农村生产总值, 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合理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升级。

(2) 建立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从模型分析中可见土地城镇化的作用比人口城镇化作用显著,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质量和总量陷入停顿。特别是在西部区域, 由于经济总体上落后, 土地城镇化挤占了农村生活和生产资源, 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发展相矛盾。因此, 建议政府建立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 大力实施新建城镇区的产业政策, 充分吸纳农村居民到这些区域内就业并逐步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实现综合性、科学性的城镇化发展过程。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西藏;城镇居民;金融资产

近年来,西藏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均财产性收入逐年增加。伴随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债券、股票、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兴起,西藏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其总量与结构状况,对正确引导居民消费与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居民金融资产的内涵

学术和实践部门的统计分类居民的金融资产是不同的,但通常接近协议。列的国民经济会计现金流量表,居民的金融资产被定义为货币存款、证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保险,证券公司客户存款准备金、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其他7项。史代敏(2012)认为金融资产是以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债券等)、货币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资产。居民金融资产指居民手中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及其他产权、股票以外的证券、储蓄保险、其他应收应付款。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考虑到目前的西藏自治区现有的统计数据是不完整的,本文定义的研究居民的金融资产对下列事项:(1)现金,主要是指居民最终持有的货币在流通,包括国内和国外。由于缺乏外汇统计数据,以及考虑到可操作性,所以只有统计分布的当地货币的现金持有的居民。(2)城镇居民储蓄在最后举行各种本币和外币存款的时期。由于没有外币存款方面完整的统计数据,所以部分数据统计居民最终持有的国内储蓄存款,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可通过各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城乡与农村储蓄存款推算得到。(3)证券类,包括不在前两项之内的债券、股票等居民金融资产。本文中有价证券类价值以西藏同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客户资金存款”一栏推算得到(4)保险准备金,包括居民对人寿保险准备金和养老基金的净权益,以及保险费的预付款和未决索赔准备金。由于西藏自治区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中保险准备金用家庭财产险和人身险的保险费的预付款代表。

二、西藏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

表1给出了2005年以来西藏城镇居民持有金融资产的绝对数量资料,表2给出了各种金融资产占当年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注:年末手持现金由《西藏统计年鉴》(2006-2013)相关数据推算得到;银行储蓄性存款数据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2010-2013);有价证券价值以西藏同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客户资金存款”推算得到;保险准备金以西藏各保险机构的保费预付款代表,数据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2010-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

根据笔者的核算结果,到2012年末西藏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达到446.3亿元,其中,居民现金余额为47.89亿元,占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0.11%;居民银行存款余额为394.84亿元,占88.5%;居民持有证券和保险准备金余额为3.57亿元,占0.7%。

三、西藏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变化情况

(一)银行储蓄存款的持有比例最大且居高不下

在本文考察的8个年份中,其每年占当年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都在85%以上其中,2005-2007三年更是在98%以上,2008年之后降低到90%以下,但其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储蓄存款风险小,且中央一直以来对西藏实行的特殊优惠政策,西藏储蓄存款利率相较于内地高出0.2个百分点,尽管银行利率多次调整,但居民的储蓄收益并没有下降。以一年期储蓄存款为例,2005年至2012年之间,储蓄利率最高的2011年,储蓄名义利率扣除当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实际利率为-1.7%,而储蓄利率最低的2009年,储蓄名义利率扣除当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实际利率为0.85%,相比之下2009年要比2011年实际利率高2.55个百分点。

(二)有价证券等风险性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很低,而且波动幅度较大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居民购置的有价证券不仅占当年购置的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较低,比保险金的持有比例平均低0.23个百分点,而且在绝对量上也没有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7年居民购买有价证券的热情较高,占当年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为1.3%,但2008年又滑落到0.8%,2009年又继续滑落到0.1%,虽然2010年又提高到了接近2008年的水平,但2011、2012年又滑落到了0.1%左右。

(三)现金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较为稳定,波动不大

在本文研究的年份中,居民手持现金占当年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均围绕11%左右,仅次于银行储蓄存款,明显高于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一方面这与西藏的民族文化有关,大多数居民经常与朋友、亲戚联络应酬,手中会持有较多现金;另一方面在于西藏目前与居民有关的交易系统的电子化程度还比较低,大多交易仍由现金来支付。

(四)保险准备金占居民购置的金融资产的比重较低,发展速度稳中有升

从表2中可以看到,2007年保险准备金的占比最低,2009年超过有价证券占比,且增长幅度较大,比2007年高出1.2个百分点。2010年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一直稳定在0.7%左右,仍然比有价证券占比平均高出了0.3个百分点这说明,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多样化,居民已经在慢慢利用商业保险来分散家庭支付风险了。(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经济研究,2008(8):4-15

[2]孔丹凤,吉野直行.中国家庭部门流量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10(3):24-33.

庐城镇2012年消防工作责任书 篇4

为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安徽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促进各项消防工作的落实,有效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特制定庐城镇2012年消防工作责任如下:

一、火灾形势平稳。火灾死亡人数严格控制在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达的指标以内,万元GDP火灾损失控制在0.6元以内,亿元GDP火灾起数控制在3起以内,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周密组织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会议期间本辖区消防安全。

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定期开展消防工作检查、督查。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逐级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内容,开展考评。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将消防工作列入检查内容,建立重大火灾隐患等涉及消防事项的部门间通报、移送制度,开展联合执法。

三、夯实消防基础。全面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和标准管理。推行农村、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深入推进单位消防安全能力建设,年底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全部达标,社区、村均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督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四、强化经费保障。进一步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开展以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含在建)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纠正消防违法行为。结合城镇改造,整治“城中村”、“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治理易燃建筑集中的村庄的火灾隐患,建设消防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对影响公开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依法查封或吊销营业执照。

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深化消防宣传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将消防法规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课程,将消防知识纳入就业、岗前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报刊、网络重要版面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黄金时段的消防宣传,增加楼宇视频、街头电子显示屏、手机电视等消防常识宣传的频次,扩大受众面。每个社区的每栋住宅至少聘请一名宣传员。

七、考核与奖惩。一是镇政府组织对村居、成员单位落实本责任书情况进行考评。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给予表彰。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较大火灾事故发生特别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二是发生一次死亡1次,或者直接财产损失200万元以上火灾责任事故的,镇安委会将予以通报,安全生产考评“一票否决”,村居委员会向镇政府作书面检查。

庐城镇人民政府村(居)委员会

负责人:负责人: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5

2012年是我县县庆25周年同时也是县城城镇建设推进年和重点项目推进年,半年以来,城镇建设管理科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和各科室配合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办事、分类指导、积极稳定的原则,使城市的总体面貌、功能、形象得到进一步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急需进步的改进和提升来完成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配合“三改一推进”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今年以来旧城改造和旧房改造工作力度很大,在全面稳定推进做县城立面改造改造指导工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旧城改造拆迁工程进展顺利,拆迁安置和建房工作有序进行,村庄规划完成局部调整,坝坨新区拆迁安置区块内基础设施建设及滨江路建设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取得突破性进展,4.2公里县城防洪堤滨江大道建设完成路基工程推进顺利;完成了县城后街、下街、东出口线和北出口线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779万元,同时建成城南临时停车场、河东新区团结大道绿化、后街堡坎美化、亮化和八一农贸市场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285万元;

2、破解重点工程建设难题,做好土地征收和政策处理工作

继续把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作为科室重中之重工作并配合做好十二时期国家、省、县的重点工程的申报工作,我们以“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为契机,发扬攻难克坚的精神,努力协作做好沿河到坝坨、326国道改线工程的土地征收及政策处理工作。两项目工程已全面进入施工已进场施工,沿线各村红线范围内地块核对及苗木、坟墓、房屋清点评估工作按原工作计划安排已进入尾声;文化广场建设正有序地进行施工在县庆10份定能完工并交付使用。

3、强化国土规划管理,规范辖区用地秩序

根据街道和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我科室积极配合县国土、规划、城管部门工作,按规划要求严把土地审批关,对已批准个人建房实行严格监管,及时排摸调解处理各类用地和建房纠纷。半年来,共协助审批个人宅基地26户。同时配合国土、规划、城管部门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城区内个人违法建房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对辖区内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半年来,共接到投诉电话100多个、停建50户、限期整改27户、查处违章建筑6770余平方米、拆除3930余平方米、办结率100%。并协助土地行政执法部门制止24次违法占地行为,对辖区内新的违法和乱搭建行为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有效遏制了新违建现象的出现。同时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对辖区范围内2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学校进场道路两旁及学校门口前乱搭乱建现象进行专项整治。

4、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全面实施和推进小城镇建设,我们科配合各站室积极行动,及早规划,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提前实施部分乡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乡镇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目前涉及乡镇的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正在报批立项中,同时为改善居住环境,配合发改部门积极开展高山移民工作,及分户状况调查,并配合拆迁办做好高山移民汪家安置地块征地协调工作。

5、配合做好其他的各项中心工作

积极完成局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例如做好廉租房配建工作、政务公开、党风廉正、计划生育检查、维稳等工作。信访工作是维稳工作的重点,此项工作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建管科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半年来,共受理市政投诉信访件5件,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另外积极做好联乡工作,同时积极指导配合开展旧村改造、排摸不稳定因素、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积极配合做好“三改一推进”工作

2、积极配合做好县重点工程的建设,确保县庆重点工程及时完工并交付使用。

3、加强市政建设工程管理力度规范建房秩序

4、配合做好乡镇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6

责任书

2012年1月1 日—2012年12月31日

根据教育体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孟庄小学与全体教师签定以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

一、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职责范围内,不发生因未履行或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引发的较大及以上校园及周边生产安全事故。

二、学校安全管理目标

(一)工作布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制定明确的学校安

全管理目标、重点和措施,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法规和制度。

(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确保制度落实;明确责任,层层签定安全

工作责任书,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制定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年终对教师实施考核。

(三)监督检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监督检查,督促教师定期开展自查和检查活动:

全面开展学校安全“查漏洞、扫盲点、排隐患”专项行动,并做到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严格执行上报制度。

(四)基础管理。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落实事故防范和应急

处置措施,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每月至少安排两次安全教育课,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安全教育专项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2011]40号、冀办发[2010]30号和

衡办发[2011]14号文件精神,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形成全员负责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因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发生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六)事故处理。及时、准确地报告安全事故和反馈安全信息,坚决防止迟报、漏报、瞒报行为;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三、奖惩

我校按照《阜城县安全目标管理办法》,结合平时工作情况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确定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对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未完成安全管理考核目标的教师给予通报批评。

孟庄完全小学校长:

教师: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7

目的申请报告

县住建局:

为加快我镇小城镇建设步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群众人居生活环境,扩大镇区中心区域建设规模,改善投资开发环境,增强吸引力,积极有效地推进我镇作为本县“十二五”规划重点镇建设可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自治区重点镇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及重点城镇“两延伸”建设项目的紧急通知》(桂建村镇【2012】8号)文件精神,镇人民政府决定立即启动我镇“五个一工程”小城镇建设项目,现将项目概要如下,请予以审批。

一、项目总投资

我镇小城镇建设项目涉及大塘镇城区桥巩路口至加油站中心街道综合整治项目、大塘社区供水及管网改造项目、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大塘社区文化休闲广场建设项目和大塘河污水处理防洪堤项目五个大项,计划投资3000万。其中大塘镇城区桥巩路口至加油站中心街道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1180万,大塘社区供水及管网改造项目计划投资600万,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30万,大塘社区文化休闲广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30万,大塘河水处理防洪堤项目计划投资660万。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一)大塘镇城区桥巩路口至加油站中心街道综合整治项目:路灯亮化工程,全长约5千米,以每杆25米为距离需立200杆路灯;绿化种树250棵,铺草皮500平方米;道路硬化工程,全长约5千米,路面宽9米,铺设水泥厚度20公分;立面改造工程,涉及街道两边居民住房、单位建筑约750户,需要改造立面近105000平方米。

(二)大塘社区供水及管网改造项目包括社区新村屯抽水站工程,镇区居民生活用水管网改造工程。

(三)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包括社区桥巩屯平整用地工程,垃圾转运站建设,区域内排水排污工程。

(四)大塘社区文化休闲广场建设项目包括社区中心文化小广场建设,广场周边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

(五)大塘河污水处理防洪堤项目包括污水排放管网改造及防洪堤建设工程。

三、项目实施时间

根据项目实施规划,在上级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大塘镇城区桥巩路口至加油站中心街道综合整治项目4月份可开工,预计在6月份雨季到来之前可完成主体工程,8月后可全部竣工验收;大塘河污水处理防洪堤项目计划在9月启动,以避开春夏两季雨水,至2012年底可竣工完成。其余项目在资金和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均可在年内竣工验收。

四、项目实施保障

为我镇小城镇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镇专门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蒙向阳同志亲自牵头担任小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蓝晓中同志任副组长,负总责协调各有关部门、事项。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公安、信访、城建、工商、交通、水利、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另选出村民代表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管理等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所有项目工程能够顺利按时完成。我镇党委、政府将切实做好项目的实施协调工作,加强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保证在2012年底将各项目完成竣工。

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8

社区围绕区、街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抓稳定,保发展,促和谐,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好群防群治工作。

2009年我们针对社区实际情况,全民督促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到各单位场所及沿街店面检查消防安全设施配备情况,重点对无物业小区消防通道进行整治,严禁消防通道堆放杂物及停放车辆。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我们还与居民签订消防公约2000份,发放治安宣传品200份。我们在努力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也做好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由于经费的限制,社区群防群治队伍相对薄弱,现有保安人员7人(包括莲宅新村门卫4人),安全员1人。针对现有情况,我们通过跟小区物业负责人联系,并达成协议,采取每周三次和我们社区巡逻队员一起联动巡逻。另外,由社区民警为队长,社区主任、治安主任及协管员组成的巡逻小队,每周二次带队巡逻,以增加群防群治责任意识和保护地方居民安全。

为了提高群治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群治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群治的整体法律观念,社区利用多种形式来开展好群防群治工作,如利用班组长会议,巡逻队员例会,居民会议大力宣传和发动群治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开展勤转、勤看、勤查活动,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不断强化群防群治管理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巡逻队员的素质教育,增强巡逻队员的责任心。我们社区巡逻队员李忠锦巡逻时,在林业宿舍内当场抓获一名盗电动车的犯罪嫌疑人,因此,李忠锦还受

到街道综治办的奖励。

和谐社区就是人们群治能够安居乐业,良好的治安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的坚强保障,为此,我们也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减轻发案率。由于我们社区外来人员多,针对这种现象,9月初,我们由每周二次查外口增加到每周三次入户清查外口,了解外口进出动向,及时掌握信息,以便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我们要让治安工作在全社区范围内形成人人关心,大家重视的良好氛围,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努力探索解决社区各种矛盾的新办法和新经验,为社区经济腾飞,人们的安全做出新的举措。

社区居委会

群防群治工作经验材料 篇9

众所周知,群防群治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专门机关工作同群众路线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实践。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之一。群防群治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的重要体现。各级群防群治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在协助政法机关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通过更新理念、创新举措,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群防群治工作,使传统的群防群治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要按照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总体思路,总结和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拓宽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工作路子。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从防范最薄弱的地方抓起,使群防群治工作真正顺应民意、化解民忧、确保民安。要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推动、单纯依靠党委政府投入的做法,结合实际,积极有序发展保安员、治安巡防员、治安信息员、治安楼栋长、综治协管员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在总结推广平安奥运经验基础上,大力推广平安建设志愿者这一群防群治新形式,把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开展基层平安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进一步规范平安建设志愿者服务活动,明确其职责任务和权利义务,加强组织管理,加强教育培训,确保行为规范、管理有序、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努力探索建立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平安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把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要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机制建设。农村地区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抓好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群众联防联治,发挥好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组织联保户自防自治。要健全治保会、调委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力量、健全组织、建立规范,督促定期召开治保会、调委会会议,抓好群防群治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加强对单位、企业内部安保工作的监督指导,依法督促建立健全内保机构,调整充实保卫力量,制订完善防范制度,切实加强单位、企业内部的治安防范和安全管理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教育培训,严格队伍管理,落实保障措施。对综治社工、保安、户口协管员、治保干部、治安志愿者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实行分级培训,强化基本的法律教育辅导,引导帮助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都能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并带头自觉遵纪守法。要强化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群防群治队伍必备的业务素质,切实维护群防群治队伍的良好形象。

要进一步健全组织保障,努力推动群防群治工作的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群防群治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关心、过问群防群治工作,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群防群治工作遇到的难点问题。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高保障水平。通过党委、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出资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办法筹措资金,多渠道、多途径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群防群治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良好社会风尚。

群防群治工作经验材料的延伸阅读——经验交流写作的基本注意事项

一、典型经验材料构成的内在规律

(一)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难点。

(二)典型经验材料的内在结构形式。

(三)“三要素”是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

二、注重指导性,提炼好经验观点

凡是写过经验材料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最费心思的就是提炼经验观点,因为它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思想深度,还要体现个性特征,在文章中它又是点睛之笔,一旦观点提炼出来了,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也就完成了一半。对于初写经验文章的同志来说,提炼经验观点更是一件头痛的事,不是观点不鲜明,就是“缺胳膊少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明确经验观点提炼的基本方向。提炼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归纳、概括,从表象的东西中寻找出本质,从个别的东西中推导出普遍,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把零散的做法化成为系统的经验,使事物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就经验观点的提炼来讲,其思维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炼一种做法。“做法”是经验型典型材料写作的关键。“做法”就是经验,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做法,是正面经验;导致实践活动失败的做法,是反面经验,即教训。适时推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法,是增强典型经验指导性的重要手段。提炼做法要注意与成效和体会相结合,使做法有支撑点。二是提炼一种作风。从经验中提炼出工作作风,让人们不仅学到工作方法,重要的是透过工作方法,学到一种工作作风,起到长远的作用。如一篇经验材料中,总结出“身到心到,眼到手到,说到做到”的经验,揭示了他们深入实际,抓好落实的良好作风,不仅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针对性很强。三是提炼一种精神。从典型经验所能体现的精神来概括经验观点,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炼,它能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人心,唤起大众,催人向上的作用。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探寻经验观点的常见模式。经验即“方法”,表现在经验观点上有一定的构成特点,把握这些固有的结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提炼出经验观点。

三、深刻理性分析,写好经验解说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经验解说是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之间的过渡句,通过对经验观点所作必要解释和说明,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理性认识后引出事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经验解说有时是对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依据作必要解释,有时是对采取的方法措施作适当说明,缺少了这一步,它的理论性就不完整,因而影响经验文章的说服力。典型经验材料正是因为有了经验解说,才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高度,进而更好地揭示出工作的规律,所以说它是典型经验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力求选材典型,用好经验实例

经验实例就是说明和证实经验观点的实际的工作事例以及有关工作成效的依据。正如议论文离不开论据一样,经验材料也缺少不了经验实例。但经验实例不能像议论文中的论据那样可以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经验实例仅限于自己当前做的实际工作事例和依据。无论选择什么事例,都要力求新颖、生动。尽可能选择新近发生的事,或用新角度挖掘出来的给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实例。

吴城镇2012年群防群治工作总结 篇10

期 中 工 作 总 结

今天,我们又召开了一期一度的期中总结表彰大会。第二小学的老师们立足教学本位,紧握教学中心环节,在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我们共同感受教学有成效,育人有成绩,学业有收获的喜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学规范的教学教研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回顾这半学期来的教学教研管理,教导处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计划先行,落实常规工作

上学期末,我们就开始酝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本学期预备周制定了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各学科各年级依照着制度定年级、科目计划,各教师制定了教学计划。各级各类计划制定时有时间、有内容、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等,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教学教研活动有序开展。结合本校实情,我们完善了《教学奖惩方案》,新出台了《英语学科奖》、《非毕业年级语数抽考奖》。

第二周,召开了教学教研专题会,在以往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部署了两项活动: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3~6年级学生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4月19日验收,评比出最优秀班级五年级)强调了教育法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体艺课外活动实施方案》,三月份相继召开体艺课外活动实施动员专题会。

2、严格课堂规范管理,认真执行查堂制度,对教师常规工作进行月查(2月中旬、3月中旬,4月中旬)做好教学“五认真”的监控工作。

3、抓好教研活动

一方面按教研计划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对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与提升。3月7日刘云老师面向全体语文老师举行了公开课,得到了全体语文老师的一致好评。3月9日肖凤玲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数学公开课,大家一致认为肖老师的这节数学课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注重学生练习,体现出课改精神。

4、特别关注毕业班教学

3月12日召开了毕业班教师联系会,调整了2012届毕业考试奖惩方案,毕业班教学管理方案,学生成绩目标管理方案及花名册。毕业班教师常规充足,课堂教学追求有效,工作热情饱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致好评。六月份,我们还将召开六年级学生动员会,六年级学生家长会,切实做好过程管理,让我们在毕业考试中打个漂亮仗!继续抓好六年级月考工作。

6、成功地组织了期中检测。期中检测中,中心小学抽查了四年级数学,取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中号召教师们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做好自觉笔记,反思新时期如何办人民满意教育。

8、开展艺体课外活动

从艺体课外活动实施方案的出台,到实施时的循序渐进的开展活动每日落实活动场地的划分,活动中的有序串接,全校规模的律性,无不凝聚着组织者的心血,参与者的汗水。

今天,我们正在为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开总结会,表彰在教学一线潜心耕耘尽职尽责的老师和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下半学期按计划,我们还将加大听课的力度,多安排老师们外出学习,加强校本教研,落实“六个一”,狠抓毕业班的教学,开好六年级学生会和六年级家长会;进一步落实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继续加强教师业务学习。

半学期来,在教学一线潜心耕耘尽职尽责的老师是大有人在:教师队伍中,五0后的薛礼存老师和朱友宝老师教诲学生一丝不苟,从不厌倦,他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堪称教师队伍中的典范;六 0后的朱彤校长身先士卒、勤勉务实、因材施教,王敏、薛娟、刘云爱生如子,关爱每一位学生,教法灵活,是中青年教师的榜样,八0后的李明星兢兢业业、谨记目标、夯实过程、激发了老师们你追我赶的工作热情,更有一些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为二小的教育花费着心血,往往抱病坚持工作却从无怨尤,他们像一束束火苗,无声地燃烧!刚才列举的这些老师,他们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教学行为鞭策激励着我们教学,也鞭策激励着我们所有的二小人!

二、共建学风、卓有成效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提高学生成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纵观二小8个教学班,三个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习风气是首屈一指的,他们班风好、学风正,教师到岗早,为低年级做了表率,这与几个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和苦心工作密不可分。三(2)班刘毛毛每天早晨晨读时都能带领全班学生读英语。

三、教学绩效,握权持衡

本次期中考试成绩稳中有升,教学质量恒定的班级有:语文学科三(1)班、三(2)班、三(3)班、五年级、六六年级;数学学科一年级、三(1)班、三(2)班、三(3)班、四年级,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班级有的学科积分基数本来就高,却没有出现起跌或滑坡,可见这些科任教师负出了大量的辛劳,功不可没。

无疑,我们二小的这支队伍是勤奋的,是忙碌的,是辛苦的,是有为的,是值得依赖的,是我们教导处和我们的学生要感谢的!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时,依然不能忽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就要处理好如下二个方面:

一、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教学

教导处的工作宗旨之一是一心为教学服务,为老师们服务,我们随时接受教师的批评与监督。我们希望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干部,还是老教师,只要是在一线工作的老师都要:

1、要胸襟开阔,追求分数但不刻意追求分数。

2、要谦虚谨慎,注重交流。

3、做事要力求严谨。

4、为追求有效课堂、促进高效要多做反思。

二、教学常规,当持之以恒

只有教学常规的扎实,才会有结果的精彩;只有过程管理的坚实,才会有结果的精彩。惟有常规的量变才能成就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学常规必须一如既往,常抓不懈!这次期中考试给我们总的感受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像刚才提到的那么多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的老师。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今后的工作:扎实的教学常规,坚实的过程管理,突出的工作重点、切实的校本研究是我们工作的必须。我们要知道差距,明确目标,从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中践行,我们要未雨绸缪,从根本上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做实做好我校的教学管理。

老师们,让我们做实常规,朝着目标,提高质量,做好教学事!让工作在我们的忙碌中尽显收获的甜美!让学习在我们的紧张中呈现出进步的快乐!

关于群防群治工作调研报告 篇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治安纷繁复杂,面临很大压力。要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完善在新形势下符合治安工作客观规律的长效防范机制。而“群防群治”作为治安管理社会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平安辖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新形势下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

一、近年来群防群治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去年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社会治安稳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都在全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对治安工作越来越重视,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这项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二是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群防群治工作的基本经验有以下几条:一是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做好群防工作的组织基础。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是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保证。从群防群治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看,党委、政府在推动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是做好群防工作的社会基础。群防群治工作扎实的地方警民关系都十分密切,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有利条件明显增多,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满意率也达到较高水平。

二、当前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主要是少数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对群防群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到位。有的地方治保会、调委会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相当一部分基层民警认为严打才能出成效,才有震慑力,群防群治工作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引导、无人组织的状态。一些民警在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中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感觉无从下手。二是管理体制不规范。对群防群治队伍多头管理、管理与保障脱节、业务指导与管理脱节的现象大量存在。保安队伍的管理主体就有综治委、公安、乡镇(街道)政府、保安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单位和部门。一些物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自建保安组织,各自为政,基层公安机关不能有效地介入管理和指导。

三是经费保障不稳定。经费投入与保障不足问题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难以保障工作正常运转,造成群防群治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人心不稳。由于经费短缺,群防群治人员的医疗保险等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四是专职防范力量发展不平衡、素质参差不齐。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乡镇,群防群治组织特别是农村治保组织不断萎缩弱化,有的治保会只有治保主任一个“光杆司令”。很多地方治保主任兼职过多,工作效果差。不少群防群治人员年龄老化,身体条件差,缺乏专业知识。群防群治人员培训没有列入计划,其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五是部分群众参与意识不强。不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不敢主动与身边的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不愿为公安机关的打击防范提供线索有的群众甚至认为“社会治安与我无关”。

三、新形势下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依靠党委政府,强化对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要明确组织体系。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定期研究解决群防群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各级基层综治组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治安防范力量建设。将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二是严格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基层防范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群防群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情况同各地、各部门的目标任务挂钩,逐项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同时,确立公安机关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监督、指导地位,真正形成“政府牵头、公安监管、单位自律、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落实保障措施。由党委、政府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群防群治组织体系及财力投入标准,明确村治保主任进入“两委”班子,同时对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治安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做实做强派出所,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保证派出所有足够警力、精力组织、指导群防群治组织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督促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组建群防群治队伍,督促内部单位、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明确防范职责和防范重点,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规章制度,明确治保会、保安公司、内部保卫组织以及群众性防范力量的性质、地位、职责、组织形式、经费保障等,使各种群防组织工作有方向、行动有目标。通过建立培训、监督、管理、奖惩、抚恤等一整套制度,促进群防组织规范化发展。

(三)强化群防群治组织管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由政法委(综治委)牵头,建立完善、科学、严谨的群防群治评估、考核机制,定期对各街道、镇乡及社区、村的群防群治工作进行客观、全面评估、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晋级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因工作不到位致使辖区案件高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以及治安混乱的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并追究领导责任。政法委(综治委)及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当前社会治安的特点、规律,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科学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与资源,形成合力,增强群防群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发展壮大专职防范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的群防群治队伍是治安防范的生力军。当前应尽快加强以下几支主要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一是治保队伍。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创建规范化治保会活动,整顿软弱涣散、没有活力的治保会,建议撤换一些不称职的治保主任或成员,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治保人员要全力推荐担任治保领导;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级治安保卫组织,协调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治保组织做到组织健全、力量到位、运转顺畅、工作落实、作用发挥,把治保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各辖区群防群治工作的主体。二是治安信息员队伍。扩大治安信息员的社会涵盖面,指导他们收集涉及社会稳定、治安管理、违法犯罪、社区人员的信息及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反映等。要建立专门收集掌握行业场所治安情况的信息员队伍,为治安管理提供信息源。同时,强化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应用,及时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三是保安联防队伍。主要负责辖区治安巡逻以及防范设施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通过加强保安联防队伍建设,努力实现辖区有人巡、楼幢有人看的目标,有效遏制案件发生。四是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队伍。治安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主要由热心于维护社会治安、愿为社会治安出力的城镇居民、离退休党员干部等组成,一般不计报酬,愿意主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五是暂住人口专(兼)职协管员队伍。暂住人口协管员队伍可以协助派出所民警开展暂住人口的清理登记、发证收费及管理教育工作,是公安机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可靠力量。

(五)推动治安防范多元化,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加强四张“防控网”建设:一是紧紧依靠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以派出所为主体,建立完善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的巡逻机制,逐步形成邻里守望、互防联动、协作共防、覆盖全辖区的群防机制,织就严密的“群防群治网”。二是以内部单位为点,以沿街店面为线,以居民小区为片,以城乡结合部为面,将辖区的路面街面、居民小区、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以派出所或专业巡警为龙头,以车巡和徒步巡为方式,织就严密的“网格巡防网”。三是建立企事业单位内部、集中居住的居民小区、重点场所、重点行业的安全保卫机制,实施封闭式管理,提高自防能力,织就严密的“阵地控制网”。四是进一步推进科技创安工作,在居民小区、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重点路段大力推广安装区域电子监控、自动报警、声控防盗等高科技设施,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对接,织就严密的“科技防控网”。

(六)加强保安服务市场化建设,推进公共安全服务产业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保安服务产业化经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前,应着力规范服务范畴,拓宽服务领域,逐步把保安派驻服务向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商业网点延伸,使其快速发展成为群防群治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要通过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和鼓励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安全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安全服务产业,促进群防群治队伍走上职业化、专业化道路。要大力扶持保安服务业,拓展服务范围,使保安专业化有偿服务覆盖到小区物业、公共娱乐场所、商业场所、商业活动保卫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七)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要鼓励热心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积极争取包括机关干部、基层民兵、行政执法人员、企业在职和离退休职工、个体工商户以及外来经商人员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动员他们参与群防群治活动。二是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有功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中受伤、致残人员要给予妥善治疗和安置,对在同违法犯罪分子斗争中牺牲人员的家属要给予抚恤。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宣传,让群众了解社会治安状况和公安机关面临的巨大压力,让群众明确公民在社会治安中的责任、义务。

上一篇:你为什么招不到管理人员下一篇:读《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读本》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