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摘抄笔记

2024-05-19

《乡土中国》摘抄笔记(共10篇)

《乡土中国》摘抄笔记 篇1

《乡土中国》摘抄笔记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8

我们绝不能有个别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16

我想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乡土社会的本质。18

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的复杂。他有能力闭着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这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爱你的选择积累。21

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是多余的。26

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处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26

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下乡人的东西。

在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是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

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团体格局。31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二十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这个网络就像是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圈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33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指范围的大小要根据中心人势力的厚薄而定),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34 在西洋社会里争得是权,而在我们确实攀关系,讲交情。34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的“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网络”。41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到的李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到的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49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49

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予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是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的,这社群中的分子可以根据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圈子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是有限制的。(单系的扩张,而不是)54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假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57

在乡土社会里,稳定社会关系的历来那个,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

oswald spengler在《西方陆沉沦》中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亚普罗式的,一种他称之为浮士德式的。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是是去接受她,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历来那个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得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是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之间只有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想对方西方心理上的契恰。65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二十在维持秩序的时候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69

在乡土社会里,从每一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么样去应付人生道路上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72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夫的经验。72 如果我们的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辛的信念,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73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建立其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是看人民怎么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一番改革。84

论权力的人多少可以分成两派,两种看法:一派是偏重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片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两者各有偏重,所看到的不免也各有不同的地方。85 从社会冲突的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者阶层间主从的形态中。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它是压迫性的,政府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并且只从在与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将这种权力称之为横暴权力。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我们可以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社会合作的前提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这时,如果别人不好好安于其位做他所接受的社会分工,就会影响别人的生活。对他人的干涉以及被别人干涉的过程中发生了义务和权利。这种权力的基础是契约,是同意。

所谓社会契约必先假定个人的意志。个人对于这种契约虽然没有自由解脱的权利,但是这种契约性的规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有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都不确当。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优势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101

观察人类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动而行动,为活动而活动,行动和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

117

欲望并非生物事实,二十文化事实。说他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的。121

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熏陶可以作为行动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人为的。123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2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11—2005.4),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代表作品有:《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主要译文有《文化论》、《人文类型》。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写作背景

此书出版于1947年,当时作者任西南联大教授,主讲“乡村社会学”。费孝通在大学讲课时,并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是利用和青年学生们接触的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他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探索一点儿就讲一点儿,当时的他不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们传递已有的知识,而是大胆尝试与学生们进行探讨崭新的理念,教学相长。这本书不过“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十四篇文章。

内容概述

一、乡土本色

1、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时变态。

2、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四点:

①每家所耕的面积小,小农经营,住宅和农场距离不远; ②需要水利,产生合作,居住较为集中; ③为了安全,便于保卫;

④土地平等继承原则,兄弟分别继承祖上遗业,人口集中,形成村落;

3、乡村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对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二、文字下乡

—从空间的角度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三、再论文字下乡

—从时间的角度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四、差序格局

1、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2、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网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3、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知识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六、家族

家族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自是指它的结构,生育是指它的功能。

七、男女有别

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龄的集团中。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所引起的结果。

八、礼治秩序

1、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

2、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靠的是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九、无讼

1、在乡土社会,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2、在中国,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法律条文与法庭,而是先要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有一番改革。

十、无为而治

两种基本的政治权利形式:一是横暴权力,采取阶级压迫的方式;二是同意权利,基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社会契约的统治形式。

十一、长老统治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在这两者之间还有教化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统称为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与地缘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十三、名实的分离

乡土社会存在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在社会转型期,产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经验,能获取别人的信任。

十四、从欲望到现实

乡土社会的人依靠欲望去行事,而现代社会,发生“需要”,因而有“计划”。

自己的感想

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思考。下面就这些问题展开我的讨论。

1.乡下居民不识字、没受过正规教育就代表他们愚笨,没文化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认为没受过教育、不识字的人就是愚笨的,是没有文化的。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可以就两方面讨论:

①村民不识字并不代表他们愚笨

“愚”是智力不足或存在缺陷,而识字不识字并不能作为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机会,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乡村生活里,人们在处理许多问题时,都可以凭借以往的经验,而不需要文字作为媒介寻求外界的帮助。因而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居民,但这并不意味这乡下居民更笨。因为只有出现了现实需求,人类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城市居民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不得不利用汉字这一媒介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谋求生存。相反,在日常农作物的认知方面,因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类商品都可以通过购买获得,并不需要亲历亲为,这就造成了城里人对很多为乡下人所熟悉的农作物竟是一无所知的。

②不识字、没受过教育并不代表没文化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不容置疑的是,普通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各色各样的商品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一定是经过工人之手;全国各地的古建筑遗址,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并不能通过外在的硬性标准来衡量,它更多的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处事、与人相处中。

2.无讼的社会真的就和谐稳定,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吗?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诉”,大家都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于是,人们遇到什么问题都力求息事宁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姓过得踏实安稳,相反,会带来更多的弊端。

① 官府的办事能力下降,甚至养成了厌恶升堂判案的心理。在旧小说里,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若干大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苛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度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什么道理;但在乡土社会中,这确实是公认正当的。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案》等能成了畅销书呢?

② 官官相护,老百姓无处伸冤。最著名的莫过于梁山起义,宋江等人因得罪奸臣无辜获罪,但苦于无处辩白,只得揭竿而起,反上山去,而他们最终的结果却依旧是死得所剩无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3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标志着费孝通先生调查方法的重大改变,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社会、分析社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以一种比较的方法对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比较,深刻地刻画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独有特色,费老曾说过,写这本书的动机“想勾出一些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原则。”

乡土中国一书总分为十四章和一章后记,分别从乡土社会的物质层面,文字观,社会关系,社会治理等四个方面来描述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深入研究。从这四个方面让我想起了社会学上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包括各种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笔者以为费老的关于乡土社会的描述实际上是对乡土社会文化的一种阐释。

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初学者,费孝通先生这本书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几次阅读《乡土中国》方能初步品味到书中的人文情怀以及费老对中国乡土社会的赞许。下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浅薄的认识。

乡土社会的物质层面

传承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土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乡下人对土地怀着一种敬畏而又爱护的特殊感情。由于土地具有不可流动性和稳定性,乡下人对土地的依赖性使得乡下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因此,形成了一个祖祖辈辈都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群中,这样也就形成了乡土社会里厚重的人文传承。

“靠土地为生的人,骨子里都透漏出一股土气”,土地,是乡下人生活的物质保证,有了土地,就有了希望。离开土地,乡下下还能干吗呢?时至今日在中国很多的农村社会里农民仍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而安土重迁,因为土地承载的不仅仅是物质上,而是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宽慰。

而对于商业,纵观其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发展也不难发现,商业在乡土社会里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在这样一个半封闭的社会里,我以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商业的发展步履蹒跚:一方面,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都能自给自足,而且所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无法实现交换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其中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是维系社群关系的纽带,这就决定了商品不可能实现等价交换,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商业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乡土社会的文字观

费老的“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初读来令人感觉倍感晦涩难懂,可是仔细推敲却发现其中蕴含着费老对乡土社会中交流媒介的一种赞赏。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符号是社会交流相互作用的媒介,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从而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众所周知文字是人们之间交流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媒介。而在乡土社会里,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他们缺少这种用文字交流的媒介,以至于现代社会的人认为他们是文盲。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日常的交流。之前曾提到过,在乡土社会里,是有血缘关系维持的,稳定的社群,彼此之间都是熟悉的人,我们称之为“面对面的社群”。在这种社群里,存在一种默契和习惯,这种默契和习惯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可以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表情就能表达的。正如归有光在《项脊轩记》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着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见面就知道对方的行为。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而对于文字本身而言,它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具有多音节和多义,人们往往很难掌握对文字的准确理解,致使在使用它来表达一些情感时词不达意。而且文字太古板,难以体现出当时当地说话人的某种强烈的情感,文字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救药的缺陷。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作者提出首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在面对面的社群中,我们的话也少了,我们的“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

之前也曾提及到,由于土地的不可流动性造成乡下人世代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群中,因而也使得他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私人关系达成的网络社群中,生老病死,结婚生子。费老认为这种社会关系就是所谓的差序格局。

我们把西洋社会关系的格局看成是团体格局,它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的分清楚。而我们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和西洋的格局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就如同将一个石子丢在水面所形成的波纹一样,而自己就是这个波纹的中心。在以自己做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也正是形成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家族在中国乡土社会中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是一个事业社群,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为了要经营这个社群,家的结构就不能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甚至于整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大家庭。为了使得整个家庭能够成为一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我们就需要高效率,而讲效率就得排斥私情,所以在中国的家庭里,夫妇的相敬如宾,女子遵从三从四德,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是中国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而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传统的男女有别的观念,他们之间的区别不仅在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隔膜。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事业社群,男女的感情模式只能是亚普罗式的,性别和年龄组建保持着很大的距离。他们的结合也只是建立在生育事业的基础上,他们的矜持和保留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能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合。

乡土社会的治理

人们通常将现代社会分为“法治”和“人治”社会,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 中,费老却称之为“礼治”社会。所谓礼治,指的是依靠传统的力量、伦理道德及社会习惯对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并对社会成员进行教化。而这种礼治社会也只有在中国乡土社会这种稳定的社会形态才能出现。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理是主动的。从这方面看,乡土社会似乎不需要法律来规范权力来约束了,其实不然,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不仅存在礼治,而且还有着法治与人治的因素。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也存在“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所谓的横暴权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用权力去支配在下,发号施令,这种权力也是统治者用于压制冲突,夺取政权的手段。但在传统的乡土社会,这种权利受到事实上的限制。而同意权力是社会成员间的一种社会契约,是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权威的给予。但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还存在另外两种普遍的权力方式——教化权利和时势权力。前者权力不具有剥削性,它是伴随着稳定的社会形态形成而形成的,是一种社会传统规范,每个人都自觉的遵守。而时势权力则在乡土社会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伴随着社会的继替,人们的思想感到迷茫,需要一个时势英雄带领他们完成历史的更替,这样时势权力也随之产生,这种权力在稳定的社会里则被人忽略,这也许就是就是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宜产生英雄的原因吧!

后记

费老的《乡土中国》描绘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乡土社会,在那个时代中,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社会。《乡土中国》中所体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也是在现实中发现。但是,现代的中国乡土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土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在现在的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已大为下降,人们的流动性大为提高。正是由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同样也使得现在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现在依旧以《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去评价现在的中国乡土社会是不科学的。但是,费老在《乡土中国》中为我们对乡土社会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构架和范式,以及一系列的普遍的理论模式,这对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的乡土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们再一次向费老致敬!

苏鹏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4

而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亦是乡下人,他们忘记了这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乡下人贡献的结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让人悲哀地是他们却反过来取笑我们的乡下人“笨”,“愚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费先生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乡下人不知道汽车来了就应怎样躲避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才会茫然无措而已。

相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下人是万分重视土地的。他们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几本上不流动,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那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就正因这样,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悉到自觉地去遵守传统的规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约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5

本书最初出版于1947年,许多内容和观点或许已经过时,但其中仍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笔者会将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乡土特色:

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层。

对“土”这个略带藐视性的字进行了解释,称为泥土。乡下人以土地谋生活,“土”是他们的命根。又因为庄稼人是黏在土地上生活的,因此他们的“土气”也是因不流动才产生的。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但乡村人口并不是固定的,当人口到达饱和点后,过剩的人口则会宣泄出外。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而村与村的关系是孤立、隔膜的。

中国聚村而居的原因:

一、每家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三、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积累起来,成为大村落。

这种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就形成了“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熟悉的社会中,所得到的是随心所欲、不逾规矩的自由,这种自由也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种自由;这里的规矩也不是法律,而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也即,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通过形成对人、对物的熟悉为人处事,这种相处模式或风俗在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中是无法应用的。毋庸置疑,今天中国的7亿农民、4万多乡镇仍然构成中国社会的基层,国家也不断推出惠农、扶贫等政策建设新农村,农村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但另一方面,土地不再成为农民的唯一谋生土壤,他们不必再将半个身子扎在土地上生存,一些农村的青壮年劳力进城打工成为常态。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6

一是阅读时会引起很多的思考,因为这本书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中提炼的一些概念,是对中国社会结构进行探索时的首创概念。费先生说:概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书中每提出一个概念,就提供了一件工具,可以解释自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现象的工具。读了一段文字,就要读者结合自身经历联想出大量的现象,从具体现象中去加深理解那些概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者简练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

二是内容足够精彩,因而有不舍得读完的.心理,才故意放慢速研读。作者在开篇即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去理解中国社会,通过对作为基层的乡土社会的剖析来理解现代社会,无论是现代社会中留存的乡土成分,还是乡土社会中不曾有过的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的新特征。其中在中国延续千年的乡土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最耐人寻味,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了。

从乡土社会理解中国,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费先生提出和论证了的“差序格局”理论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社会格局的大门。在描述差序格局时,费先生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乡土中国》之读书笔记 篇7

在《文字下乡》的两节里,作者谈到,现在都以乡下人不懂文化不识字而认定为“愚”,这是不对的,只能说乡下人没有一个适合的生活结构或生活环境需要文字。这样的标准很离谱,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城里人不认识小麦而判定他是“愚”呢?而且由于乡下人没有一个识字学习的环境,正如城里人也不懂何时可以种菜、何时应该收成一样。乡下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交流中不需要文字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或者可以说乡下人干活不需要用到文字,他们靠的是经验。经验是什么?是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一代传一代的知识,其不一定要文字来记载。作者认为,文字是人与人在时间或空间的接触中发生了阻碍而产生出来的。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是直接接触为主,因此就用不上文字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字是用来便于交流的,但在乡下人中,他们之间的沟通有其“特定的语言”,该语言用文字来表达时或许还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改特定的意思来,反而会造成误解。因此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文字不能作为判定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但人们不能不懂得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最终会慢慢进入现代化社会,因此文字也应慢被普及。

从社会格局上,作者提出两个比较新颖的词“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作者从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来看,是属于“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则为“团体格局”。该差序格局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由无数条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该网络可以自由伸缩,如果与自我价值一致的九子啊格局中,而一切不利于自我价值的都可以排除在外;而西方的团体格局则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该界限的属性或价值等却是保持一致的。

接着,作者提出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护,靠的不是“法治”而是“礼治”。“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而法律要靠一个外在的力量,即国家权力来推行。由于礼治是从日常行为中总结而出的,若是这一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则该礼治就无法适应了,于是就有了“法律”进行“法治”。所以,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不懂“礼”或做出了一些“礼”之外的行为就是破坏了规矩、破坏了礼治秩序,如果人人都依礼而行,则就可以实现“无讼”。

从权力上看,作者认为有两种权力存在着,一是,在不同社会团

体或阶级冲突中产生了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的结果中产生的同意权力。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这些规律都是要忍去遵守的,因此不得不加一些限制或强制,由此而引发出另一种权力。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说爸爸式的,英文是Paternalism。孩子在家长的意愿或经验下受到教化。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仅限于亲子关系,而被教化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回到乡土社会里,可以称之为“长者统治”。乡土社会并不是静止的,随着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权力,即时势权力。在旧社会结构不能适应新环境时,就需要出现一个“时势英雄”来推动社会向前变革。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8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

作者是大师级人物费孝通先生,书中提出了有关中国社会——乡土社会的——的一些基本特点、基本概念,譬如所谓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中没有法律产生的条件;乡土社会的礼治、长老统治等等特点。……对于我这个刚刚对社会学发生兴趣的初学者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说实话,这本书虽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书中的实质内涵的东西则并不是那么多。这本书一开始读起来感觉十分的亲切,因为自己就是从乡村中出来的人,对乡村本来就有一种热爱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费孝通先生则通过理论层次的写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将乡村社会结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确实是费孝通先生的独到之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就是里面通俗易懂的语言,跟霍金的《时间简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这本书引起了我其他几个方面的思考:

1、《乡土中国》的实质是什么?

2、费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其他学术成果有哪些,以及哪些东西怎么样?

3、自己应该怎么学习社会学这门课?

4、社会学这门课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和其他社会科学有什么关系?

5、如何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能够产生出若干部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

《乡土中国》摘抄笔记 篇9

起初我以为《乡土中国》会是一部比较不易阅读的学术作品,但事实上这本书还是十分活泼生动、平易近人的。费孝通先生经常使用比喻的手法,或者举出十分生活化的例子。例如,先生在叙述乡村社会的安定生活时这样写道:

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

可以看出,戏台比喻村庄,戏即生活。日记的小插曲颇有些幽默风趣的意味,体现了“顽童”的聪慧和调皮,但最后又引人深思。老师是不是不应该简单地下令不准“同上”呢?夏丏尊先生在《教学小品》一文中便谈到学生作文空虚无聊的问题,他让学生试作小品,以此培养学生观察玩味生活的能力。“我叫学生写小品文,完全是为救济学生的病起见”,夏丏尊先生如是说。然而,当前学生的中小学生作文教育甚至有引学生说谎之嫌,不是治病是致病了。

其次,《乡土中国》体现了费孝通先生既谦逊又严谨的治学态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中国建立并推广了社会学。先生将书中的文章称为“杂话”,但文章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先生还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比如课堂上提到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

我知道这些生疏的名词会引起读者的麻烦,但是为了要标明一些在已有社会学辞汇里所没有确当名词来指称的概念,我不能不写下这些新的标记。这些标记并没有使我完全满意,而且也有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

我为了要把结构不同的两类“社群”分别出来,所以把团体一词加以较狭的意义,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用以和差序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相区别;后者称之作“社会圈子”,把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社群是一切有组织的人群。在那位朋友所列举的各种社群中,大体上都属于我所谓社会圈子的性质。在这里我可以附带说明,我并不是说中国乡土社会中没有“团体”,一切社群都属于社会圈子性质,譬如钱会,即是赊,显然是属团体格局的;我在这个分析中只想从主要的格局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组织是比较的重要。同样的,在西洋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同样存在的,但比较上不重要罢了。这两种格局本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形式,在概念上可以分得清,在事实上常常可以并存的,可以看得到的不过各有偏胜罢了。

在概念上把这两种格局和两种组织区别出来并不是多余的,因为这个区别确可帮助我们对于社会结构上获得许多更切实的了解,免除种种混淆。

除此以外,先生还提出了区别于“家庭”的“小家族”以及却别与“人治”的“礼治”等等概念,都可见先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为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打基础。在“社会公德”一课之后,有个问题就困扰着我。西方人是注重私的,但是公共与团队合作的方面做得似乎比 1 /

2中国人好得多,中国人声称重视集体,但是也自私得厉害,中西到底是谁私谁公?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告诉了我答案在于区分“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这两个我原先并不清楚的概念:

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再次,《乡土中国》一书中出现了许多英文词汇和外国思想的引述,先生果然是留学过的大家,对中西方的文化与社会都有很深的了解,从而进行比较与联系。这点在两个“格局”中有所展现,亦体现如下:

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我知道,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我也知道,但是我从来没想到它们之间也是有关联的。这就是学贯中西的境界吧。文中还有一处蕴含典故的文字也令我印象颇深:

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不知道李长吉是指诗鬼李贺、不知道李贺之母曾言“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就无法很好地理解后一句话。可叹,当今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了解水平远远不及费孝通先生及其那一代人。至于前一句话,“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简直击中了我的心。

《童年》读书笔记摘抄 篇10

小说所写的是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作者童年经历的苦难。我喜欢阿辽纱。彼什科夫这个人物,他是个可怜的孩子。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期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呵护,爱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故事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岁,阿辽纱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可,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曾当过鞋店里的伙计,轮船上的洗碗工人,也曾在任绘图员的亲戚家里和圣像作坊里当过名日“学徒”的小佣人。无论在哪儿,他都要担负着一个孩童难以胜任的苦役般的劳动,而且受尽屈辱,饱尝辛酸,切身体会到可低层劳苦大众的非人般的奴隶的生活,开始模糊地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进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包围着他的市侩生活,同时也发现了劳动人民具备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我应该向他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小我就生活在幸福快乐的家庭,家人都很疼爱我,给我一切最好的东西,我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我花着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钱,不会省吃俭用,我的生活物质条件很好,但不会好好利用这样的条件。我没有挨饿受冻过。阿辽纱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了,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而我却享受着家人的呵护,不努力的学习,只知道玩,不懂得怎么省吃俭用,不懂得怎么去努力学习。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不能辜负爸爸妈妈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栽培,不能,浪费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一分一毛。我要努力的学习,我要更懂事点,将来要好好的孝顺他们。

它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成长故事。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不断地争吵、斗殴。一天,他把一块白桌布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阿廖沙的生活从此失去了原本就不多的光彩。但在这种污浊的环境里,外祖母的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给阿廖沙很深刻的影响,让他在悲惨的环境中依旧保持着正直,善良的心。

这部作品取自于作家的真实生活经历,不但再现了作者幼时的悲惨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残暴统治的缩影,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与社会的腐-败。

《童年》的语言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鲜明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让我看到了憧憬美好生活、正直善良的阿廖沙;凶恶残暴、冷酷无情的外祖父;勤劳善良、乐观的外祖母;坚强美丽的母亲;凶狠的继父;自私残暴的舅舅们…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跟阿廖沙比起来,我们的童年可是幸福得多,拥有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完成学业,得到家长的疼爱…有些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停对身边的种种不满抱怨。其实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一味的要求更多,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每当对环境抱有不满时,请想想阿廖沙吧,想想那双明亮的眼睛,想想那双勤劳的手,想想那颗善良的心,想想那段在逆境中永不屈服,奋力向上的成长经历,你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呢?

上一篇:我的同学四年级写人作文400字下一篇:二年级上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