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2024-10-26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共10篇)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1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由会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企业应当在每一会计期间结束后,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进行验证。从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可以得知,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的需要,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目前,世界已进入了一种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为基本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与以往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的密集度,而是从密集型转为集约型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较以往更加频繁和激烈;同行业的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飞速发展,由此可能带来暴利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人们高度关注相关信息的报告问题。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

目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规范、通用的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等优点,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缺陷与不足。笔者就财务报告在当今环境下产生的弊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

会计的发展与企业的财务环境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工具和信用工具加速的运用给企业带来大量利润的同时,由于其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也给企业带了潜在的风险。一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出对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

1.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多样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其他需求者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传统计划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信息使用者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甚至获取预测信息。他们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商机。但是,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过长,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也已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暗算操作创造了时间条件。

3.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财务数据、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原料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表现出来。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是否能抢占先机达到获得利润的目的根本原因。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4.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传统会计报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利润概念和收入费用基础之上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报告文件。它在物价基本稳、市场经济活动单

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一个国家的货币快速变动,往往会影响到周边国家;技术进步也会导致技术含量高的资产,如电子设备等,价格直线下跌。

5.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时,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调整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而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从而吸引更多投资。所以,会计报表可能带有虚假性。这对财务会计报告直接用者是不公平的。

二、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

1.会计数据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

从理论上讲,会计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手续和业务量。利用同一基础数据,通过会计软件可实现信息的多次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2.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变为由计算机运算

以前会计人员面对大量的会计数据总是通过算盘进行计算,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目前,有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做账,提高数据处理、加工的速度,促进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凭证的传递速度的加快。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地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三、未来财务报告发展趋势

企业财务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要求变革现有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这些呼声大多来自学术界,但也有不少来自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专家认为,研究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可从对其目标、报告方式的分析入手,确立一种适应未来财务环境,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财务报告弊端的财务报告模式。

1.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1)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未来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集中更多的社会分散资金。为了做到这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网络随时向外提供信息;财务信息的质量,仍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

(2)未来财务报告方式。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大大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在网上发布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亲自去获取财务报告。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转输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1月1日发出通告,要求上市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年报摘要外,必须网上公告,而且对于在网上发布的年报信息,要承担同样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2.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第一,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会显得更加冗长,很可能出现信息混乱,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和理解上的混乱。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他们借助各种披露的信息,预测企业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在信息不明了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一味要求增加信息量,而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他们又显得束手无策。实际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走进空白,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要完全满足这些需要,企业在报告模式上可以借鉴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让外部信息使用者进入企业内部,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减轻信息的单方向流传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流转效率。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可以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反馈系统参与报告的生成过程,能更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另外,通过交互式报告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使用者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第二,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针对财务会计报告做出正确判断提供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隔一个周期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其他相应的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现行的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 采用规范、通用的格式进行编制, 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等优点,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它的缺陷与不足。

一、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一些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了, 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 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 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 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 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 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商机, 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 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

(三) 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 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 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 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 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 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 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 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 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 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 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四) 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 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 就使得会计报表不能充分满足可靠性的需求。

(五) 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传统收益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观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 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 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

二、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基础

目前传统财务报告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必须对现行财务报告进行改革, 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要具备以下基础:

(一) 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

会计实务必须得到会计理论的解释和说明, 才得以继续维持颂会计理论也只有在解释和说明实务中得以验证。财务报告的发展必须要以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 它不仅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 而且也导致了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只有会计理论真正解决了知识资产的确认,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与报告, 以及未来信息、分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内涵及外延, 财务报告的内容才能得以延伸与拓展。

(二) 会计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

财务报告的内容拓展、形式创新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在交互式报告中, 如果任何使用者均可查询企业的财务报告甚至明细信息, 那么会计数据的维护与保密将成为新的难题。会计信息披露过多, 过于繁复冗杂, 这样既无法突出重要的信息, 也违反成本效益原则, 而且有可能导致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 而网上黑客的攻击更有可能破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未来财务报告应披露哪些会计信息, 包括强制性信息、自愿披露信息等, 防止随意篡改网上传递的财务报告, 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都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会计法律与规范制度进行控制。

(三)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会计由于受到手工条件的限制, 无法提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使财务报告的发展与创新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这些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数据库 (数据仓库) 、网络、远程通讯、多媒体、人工智能、超文本、信息链接等高科技技术。新兴技术的发展给会计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会计理论及实务只有与这些信息技术相结合,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会计的发展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 财务报告才能得以完善与发展。

(四)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顾问的角色, 其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 并解释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要求较高, 既要懂外语, 计算机, 有实际工作能力, 有组织才能, 善于公关, 又要懂经营管理, 能运用会计信息协助企业领导人进行筹划与决策。财会人员要有时代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因此, 只有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才能适应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

三、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一)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交互式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借鉴与融合了现有的几种对未来财务报告的预测, 它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报表 (第四财务报表) 为支柱。

首先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 会显得更加冗长, 很可能出现信息混乱甚至污染, 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进入企业内部, 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 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 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可以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反馈系统参与报告的生成程, 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另外, 通过交互式报告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使用者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其次, 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 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 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 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 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或一个月报告一次, 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当然, 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 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 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最后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 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 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 将更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 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二) 未来的财务报告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

这些信息都由会计部门披露, 必然会影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而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至今未有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 把非财务信息纳入会计披露内容必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为此, 在未来的财务会计报告中, 可以借鉴分部式报告的观点, 可以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 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确认、计量, 同时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人事政策及其变动方面的最新信息;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由公关部门协助会计部门披露。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 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人事、销售、公关等部门。借鉴彩色报告的观点, 把这些部门的信息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信息。非核心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及时使用性, 不需保密, 可以对外公开, 核心信息只由财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和董事会主要成员垄断使用, 不对外公开。

四、财务报告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发展, 广大的投资者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经济决策越来越复杂, 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财务报告的发展, 首先要完善它的外部环境, 在财务报告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首先, 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 为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

其次, 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 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说,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 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 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 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再次,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 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

最后,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 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 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 必须按照政府出台的新会计准则要求, 严格执行下, 同时, 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 拓展审计范围, 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

参考文献

【1】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2

【2】于振亭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财会月刊200104

浅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3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也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企业经营环境千变万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日趋复杂,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不断增加,企业对外报告责任也逐步扩大,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内容、手段等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财务报告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情况。作为会计信息的载体,传统会计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从增加对外财务信息、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及突出人力资源信息的揭示等方面完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作为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对新环境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阐述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知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57-01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

会计的发展与企业的财务环境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会计环境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企业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我们已无法背离会计国际化这一趋势,如果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在国际大环境中趋同,一方面不利于中国吸收国际资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到国外资本市场融资,这势必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实现会计国际化,就必须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变革以利于财务信息在国际上具有可比性、可行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同时发布新的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另外在新会计制度下由于一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人们纷纷指出,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了,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

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的出现同时也为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表现在:

(1)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

(2)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

(3)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

3 几点建议

新经济时代财务报告发展的趋势 篇4

请欣赏:《新经济时代财务报告发展的趋势》

成都袁定金

一、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兴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外部,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从事各种商业活动以及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流;在内部,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生产与信息的联系更加密切,产品开发活动更多地是一个把市场机会和技术可能性数据商业化的生产过程,因此,生产活动成为有效获取数据、处理信息,并最佳配置企业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的信息活动过程。这在客观上使得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必然向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转化。与此同时,伴随信息生成与传播途径的改变,传统会计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互联网及万维网的盛行,出具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的公司很可能只是一个“虚拟公司”。网络化企业可以在电脑空间中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并使把握主体的核心概念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的一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任何时点,信息使用者都可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这种适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的会计系统所无法比拟的。随着电子化货币的广泛应用,必然产生支付及信用方式的变化,导致现金流动的加快,与现金流量联系密切的收付实现制变得更为重要。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可以使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实时计量,信息使用者也可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报告,从而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这样,以往信息披露上存在的信息量大、信息结构复杂,给使用者利用信息带来的不便将得到克服。可以预见,随着未来会计信息发布和传输逐步由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一个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会计收集、分析和检索的电子联机网络将会形成。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建立,是对现行报告模式及围绕该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概念、观点、规范等所进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二、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本保全信息得到充分披露

在财务报告中增加资本保全信息含量,以全面、客观、公正反映企业资本保值增值和经营成果,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告发展的重要方向。从现行会计模式来看,知识资本目前还未完全予以确认,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的起点,将知识经济形态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有序地加以确认,是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必然要求。在会计计量环节,可采用货币与非货币两类计量属性。在财务报告中全面、客观、公正地披露资本保全会计信息,是促进企业资源合理流动,有效维护企业所有者、管理当局、债权人等各相关群体利益的必然要求。在披露方式上采用表内与表外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外披露主要是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揭示;表内披露主要采用通用格式资本保全状况表单独揭示。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风险资本、时间资本等与原先的无形资产分别列示,更好地反映知识资本的价值和获取收益的能力,突出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资本的重要地位,②要从总资本保全角度报告会计信息,对于会计上能予以量化的知识资本尽可能量化。在披露形式上可采取文字叙述法、表格法和图式法并用的形式。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实行多种信息约有机结合,即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价值信息与风险信息、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精确性信息与模糊性信息、历史性信息与前瞻性信息、总括信息和分部信息等的有机结合。在期限上,采取定期披露和不定期披露相结合的形式。

三、全球化战略财务报告得到推广

21世纪的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经济,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向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不同利税水平和金融风险情况开发与配置资源,实现跨国经营;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从产业组织整合演进的最新趋势来看,全球化的分散生产和经营,虚拟的合作关系是国际产业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在更大层面上标志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传递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网络经济的时代,依据全球化战略财务报告,企业能够轻易地实现内部某些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的重新组合,表现为“战略联盟”、“虚拟公司”,从而构成新的功能,实现新的生产力。

适应信息技术的特点,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全球化战略系统的财务报告,其应当在开拓国际市场、抵御风险方面发挥作用,提供决策有效信息。应强化全球战略财务报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种积极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为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条件。针对推进我国的对外投资,战略财务报告应着重披露以下问题:①有关正确投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财务、会计处理方面的信息;②有助于保证境外公司的财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的信息;③有关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的形式及有关保护我国企业利益的其他方式方面的信息;④充分利用国际结算、税收、保险及其他条件,搞好业务经营方面的信息;⑤利用外币净资产或净负债的套期保值和金融互换等防范国际价格、汇率变动风险的信息;⑥提供各种商机和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等等。

四、财务报告模式将呈现彩色化倾向

所谓彩色模式,就是将财务报告的内容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予以灵活报告的披露体系。具体思路为:第一层次(核心层)包括所有符合确认标准,即同时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等特征的信息;第二层次,报告目前不能可靠计量,但符合其他所有确认标准的信息。如研究与开发支出、自创商誉等;第三层次,报告只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特征的事项,如顾客满意程度等;第四层次,报告那些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特征,但不符合报表要素定义的信息,比如公司进行的风险经营,有关期货等一些衍生金融工具也可在这一层次披露;第五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特征的事项,如部分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价值和员工培训价值)等。依据彩色模式可以较全面地报告与企业相关的各类信息,扩大了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综合的多层次会计信息。彩色模式的财务报告改变了目前对会计计量的过度依赖,着重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有利于用户作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5

3.1 体系的标准化程度增强

当前,我国成本会计体系的标准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这直接推动了钢铁企业成本会计体系的标准化。由于钢铁企业的成本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量的钢铁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自身成本会计制度、会计内容以及会计体系的标准化。这直接推动了现代钢铁企业成本会计体系和观念的传播,随着钢铁企业成本会计的体系标准化程度的提升,钢铁企业开始注重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不断采用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标准化的成本会计体系能够帮助钢铁企业建立低成本的战略,有效地控制钢铁企业的成本,增强钢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2 成本会计核算技术信息化提升

随着当前钢铁企业的业务和交易事业内容的增加和复杂化,这增加了钢铁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并且对成本核算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手工和半手工会计核算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而运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技术,推动技术的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成本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并且能够帮助钢铁企业做好控制工作,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以及钢铁企业不同生产车间的成本控制,并且能够为现代企业建立成本预警和控制系统,帮助钢铁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当前,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技术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3 成本会计核算的作业化

传统成本会计对钢铁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时,钢铁企业将费用按照制造车间作为分配对象,这一核算方法较为粗糙,成本控制的效率较低,无法帮助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为了提升会计核算的成本控制效率,现代企业成本会计更多的是按照生产流程和工艺来对成本进行核算,根据流程和工艺来对成本进行细分,尤其是根据不同钢材的生产流程进行细分,能够从作业和流程方面清晰地看出费用的耗费情况。

3.4 成本会计管理的国际化程度加强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6

题目: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探讨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什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纵观20多年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不同程度的实现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尽管会计信息化在中国提出的时间不长,对其的本质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可否认,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将是一个必不可挡的必然趋势。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网与外界网络实现了互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另外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极大地减少了人为的舞弊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质量。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与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与其他业务系统和外界连接,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会计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 1.选题的背景

1.1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行政、、企事业单位正在大力开展各种“信息化”建设,尤其以“会计信息化”为主。传统的会计手工帐比较繁琐,容易出现记错账、漏记账等问题,在此情况下,“会计信息化”势不可挡。1.2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会计工作对准确性和高效性要求较高。为了满足这两个要求,会计工作不只要做好基础数据的记录和整理,还要在整个流程对具体工作程序进行优化,并用信息化理念指导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2.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滞后。

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以及会计人员都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而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的重要组成部分。2.2 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企业在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的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单靠财务部门使用软件是不够的,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将其业务信息纳入软件管理的范畴,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能建立,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攘,彼此共享,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才能真正从全方位、多层次体现可信的决策信息。

3.如何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提高全社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了解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从信息社会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使企业的领导层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有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认识。3.2强化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

会计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要从政策上给予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人员以支持,帮助其把握好理论研究的着力点,并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关键问题的研究上,切实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3.3推进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立足于企业整体来定位他的发展方向。在纵向上,会计信息化应该不再局限于提供传统的核算型财务信息,而要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支持;在横向上,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和企业内外部其他信息系统融合在一起,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即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四、进度计划

7.5-9.10 完成交开题报告

9.11-10.5 查阅书籍资料写论文并完成中期检查 10.6-10.20 完成论文 11.1-11.30 论文答辩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7

1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正在改写纸张、笔墨和算盘等传统信息技术的历史;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和交换时间;而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高速发展, 正在更新传统会计信息的涵义。企业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日趋复杂, 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不断增加, 企业对外报告责任也逐步扩大, 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内容、手段等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企业的经营环境千变万化, 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 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信息使用者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1.1.2 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 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 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 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 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 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 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 能说明企业现在的何种价值?

1.1.3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 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 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 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 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 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 从而大大消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1.1.4 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传统收益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观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 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 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物价的波动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许多投资者认为, 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 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 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 使其判断失误。

1.1.5 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 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 在期末, 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 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 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 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 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 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 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1.2 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

知识经济的兴起, 网络的出现为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表现在:

(1) 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

从理论上讲, 数据载体的改变, 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 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2) 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 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

计算机的使用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的提高, 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 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 注重信息的分析, 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3) 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

互联网的出现, 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 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 实现实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 更多地利用Intranet (企业内部网) 进行内部协同工作与信息管理。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之中, 这样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反映, 并利用Internet向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发布, 通过网络完成会计对内对外的目标成为了可能。

2 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2.1 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2.1.1 未来财务报告目标

关于会计目标, 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 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同样未来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 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 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 现金流量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外提供信息, 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 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 (事后) 信息满足可靠性, 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 (事前) 信息满足相关性, 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 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样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1.2 未来财务报告方式

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 (存储介质) 、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作不同程度的告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 取消纸质 (书面、报纸) 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 只在网上发布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亲自去获取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 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 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 做到图文并茂, 音像俱全, 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 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 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2.2 未来财务报告模式展望

(1) 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 会显得更加冗长, 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 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 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因此他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一味要求增加信息量, 而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他们又显得束手无策。我们可以借鉴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进入企业内部, 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 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反馈系统参与报告的生成过程, 能更好的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另外, 通过交互式报告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使用者的监督之下, 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 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 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 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 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 也可以一天, 十天, 半个月, 一个月报告一次, 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当然, 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 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 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4) 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 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 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 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 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未来的财务报告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 这些信息都由会计部门披露, 必然会影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而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至今未有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 把非财务信息纳入会计披露内容必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为此, 在未来的财务会计报告中, 可以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 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确认、计量, 同时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人事政策及其变动方面的最新信息;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由公关部门协助会计部门披露。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 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人事、销售、公关等部门。借鉴彩色报告的观点, 把这些部门的信息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信息。非核心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及时使用性, 不需保密, 可以对外公开, 核心信息只由财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和董事会主要成员垄断使用, 不对外公开。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及发展趋势 篇8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而有所不同。创立期由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具有极大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风险往往很高,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此时的经营风险控制更为重要。这一阶段的股利分配政策基本偏向于低股利甚至是零股利政策,以迅速积累资金,实现资本原始积累。

在企业稳定发展的成长期,产品试制成功,销售规模快速增长,此时需要通过规模经济的优势,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需要在品牌内涵、产品质量、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方面进行整合。与此同时,企业在财务上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为获取低成本和高弹性的资金,企业可采取诸如发行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证券的方式为企业融资,以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及产品和市场规模,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经济增加值的最大化。

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企业战略转移到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来,这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也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同时企业的再投资机会变得狭窄。企业应采取持续增长的股利分配政策,把富余的资金分配给股东,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在企业发展的衰退期,企业往往需要进行战略蜕变,通过资产重组、业务收缩的方式盘活可使用资产,节约不必要的开支,砍掉不符合发展方向或前景不甚明朗的投资项目,集中可以使用的财务资源,在新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上力求突破,实现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呈现动态化趋势,客观上要求企业树立动态化战略制定和管理的理念,企业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的制约下,如何运行企业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链各环节的指导思想。以苹果公司为例,从产品价值链角度来看,苹果公司为大型企业的财务战略树立了一个多元化并且高盈利的典型。

苹果公司明确了企业现金流结构是连接企业价值与盈利模式的关键变量,建构了企业价值——>财务战略(现金流结构主导)——>盈利模式(轻资产模式)——>商业活动与资本行为——>财务业绩的财务战略驱动盈利模式的理论框架,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微笑曲线”上价值最丰厚的两端:研发和营销,获得了最大利润空间。

苹果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的财务结构呈现出典型的“轻资产”特征:(1)现金储备极高,现金储备与总资产比值在70%上下浮动;(2)流动资产很高,2001年至2008年,苹果公司的流动资产长期占据总资产的80%以上;(3)应收账款与存货比例很低,其中应收账款常年保持在10%以下,而存货也始终控制在总资产1%上下浮动,最高值也不过为1.4%;(4)固定资产比例很低, 2004年至2011年,固定资产与总资产比值平均维持在7%左右;(5)极低的负债水平,公司流动负债长期保持在30%总资产左右的规模,其中超过一半为应付账款,2003年后,苹果公司偿清历史遗留债务,不再有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苹果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以巨额现金储备为核心的战略性财务安排驱动的结果,同时以现金流结构为核心的财务战略安排,是企业积淀关键资源和能力、整合业务系统、维持优质盈利和现金流状况的驱动和支撑力量,这些力量促成了企业产品创新、供应链再造、品牌定位、营销销售、研发、财务投融资、并购策略的系统规划与全面整合。

对于我国多数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集团总部与分公司的集成信息环境,是消除现阶段不增值活动的基础。理想状态是整个集团财务管理的纵向虚拟价值链只有两个成员:集团总部和下属成员单位,总部与下属成员单位的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大大缩短纵向虚拟价值链。集团总部设立服务器,统一维护与管理,整个集团使用一套财务软件,制定统一的财务制度和政策信息,并保存在集团服务器数据库中,实现整个集团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对核心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并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实时控制。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理论也顺应市场需求,在会计细则和理论上发生了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和活力。因此,若要推动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全面探究它在现阶段的变化特点,并把握其本质特征,然后依据经济发展需求,全面研究其发展趋势。

1.财务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会计主体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计算机和网络迅速普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计理论得以突破国界的限制,进行国际间的联合和分组。这无疑增强了会计主体的可变性,加大了对会计主体的认证难度,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变得更难界定。

1.2会计基本前提

现代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前提是指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会计基本前提的各个组成要素都提出了挑战。

1.3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主要包括提供信息的原因、提供信息的对象、以及提供信息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通常将会计信息使用者视为一个整体,为其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计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沟通交流,信息提供者在研究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全面思考其财务需求,进而提供详尽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目标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

1.4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主要是为了根据企业决策和要求,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已取得飞速发展,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操作和调控的时效性。企业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及时了解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因此,在现代经济下,会计分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1.5持续经营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内部需求,依靠互联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之后,合作企业自动解散。在现代经济下,这种临时性的企业联合已经十分普遍,因此,持续经营的模式将逐渐退出会计理念。

1.6会计要素

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会计要素主要包括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己经成为新的经济核心,无形资产也发展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知识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会计要素。

1.7货市量

网络的普及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金融活动的国际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形式下,国际贸易急剧发展,市值变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这无疑增加了货币计量的难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通用的货币计量单位,使国际间的金融贸易更加便捷。

1.8会计权益理论

传统的会计平衡公式主要体现企业财务资本持有者的.权益,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则未能体现,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知识、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财务体系不能只包含非人力资本,还应切实体现人力资本。因此,在现代经济下,必须及时更新会计权益理论。

2.现代会计理论的新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为顺应经济发展需求也产生了新的调整和变化,若要研究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在熟悉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上述要素在现代经济下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推测和思考其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当前会计理论主要产生了以下变化:

2.1会计分期概念的变化

会计分期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及时利用会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现代经济下,信息传递速度飞速增长,传递渠道也呈多样化趋势,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共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计分期含义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

2.2持续经营理论的变化

持续经营要求财务会计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时间。财务会计理论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普及,许多企业,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型企业寿命越来越短,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时间存在很大的未知性和多变性,持续经营的理念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改变,较之传统的持续经营理论变得更加复杂灵活。

2.3货币量含义的变化

货币计量以货币价值恒定为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贸易交往日益密切,货币价值产生了更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货币价值起伏变化的背景下,货币量的含义显然也要发生相应改变。传统会计理论中恒定不变的货帀计量方式己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因此,货币计量也在朝着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

3.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财务会计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在发生相应改变,原有的概念含义和实行手段都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探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以掌握其发展方向,促进其持续进步。总体而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3.1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会计理论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更要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创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使自己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会计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3.2会计基表假设得以创新

不断深入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会计基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现代经济下,企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使得会计主体呈现出“经济利益相联系的组合体”的特点。持续经营的含义也更新为“经济联合体从组建到实现经营目标的存在时间”。会计分期假设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对于那些临时联合起来的企业,可以暂时不实行分期假设,而是将报表报告期直接安排在交易期。货币计量除了原有的计量范围,还包括非货币计量。

3.3理财观念得以强化

在现代经济下,会计理财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重要的生产力组成要素,而人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知识要靠人来创造、发现和发展,因此,人是知识经济的主体。与物资资本相比,人力资源具有更强的增值性。因此,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权责结合的财务会计机制,增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参与性、积极性、创新性,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影响会计理论的因素逐渐增力口,会计信息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在这种背景下,金融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和强化风险理财理念,增强风险观念,根据会计理论的内在规律,合理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随着数字信息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的获取速度和数量己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信息管理观念,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能够准确、迅速、有效的搜集和分析信息。

3.4网络会计得到普及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会计应运而生。网络会计面临的网络工作环境一方面是指企业内外逐渐加强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企业信息的国际化发展。在现代经济下,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涉及到财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而这些部门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网络会计要使每一笔经济业务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会计信息,以便企业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最新金融信息。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实施管理的人工和电子计算机结合的控制系统。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正在不断地向纵深层次发展。

由于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会计电算化也可以细分为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主要是向外界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预测、分析、决策等信息。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初期,电算化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方面,在管理会计领域较少涉入。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算化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1.1 复合型会计人才紧缺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仅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部分会计人员还是通过短期培训班加入会计队伍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会机械的操作会计软件,对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知之甚少,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的加以解决,而许多懂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又不懂会计专业知识,导致在软件出现问题时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完美的加以解决。因此目前缺乏一批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1.2 高档次的会计软件较少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满足于会计的核算工作,并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国内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金算盘等大部分还是基于会计核算进行的软件设计。满足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较少,即使部分软件公司已开始着手管理会计软件的推广和使用,但仍不能反映先进的管理思想,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契合度不高。难以把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有机的通过软件结合起来,达到企业所需要的多变的需求。同时会计软件的开发着眼于国内,没有考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许多企业已成为跨国企业,但我国的财务软件基本上不具备多国语言、多币种处理能力,在软件的设计上有许多还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1.3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在实行电算化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以电磁为介质,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企业数据资料发生修改后不留痕迹,加大了业务风险。②权限设置不当。许多企业的电算化岗位职责分配不合理,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把一些不相容岗位合并为由一人操作,加大了操作风险。③数据输入不正确。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数据处理更多的体现为自动化、集中化,因此一旦数据输入有误,将会引起总账、明细账及报表出错,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4 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存在较多漏洞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会计电算化的数据一旦遭到破坏,对企业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带来了新的难题,会计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非法拦截、复制、销毁,导致信息失真甚至丢失;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大多存储在磁盘或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等事故,数据有可能全部丢失或毁损,后果不堪设想。

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2.1 复合型会计人才将不断涌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升级,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会计人员只有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又具有会计专业知识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而90后的学子已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各院校在专业设计方面也开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学生不仅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专业的一些软硬件知识,为更好的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做准备。同时许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将出现一批熟悉本企业情况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2.2 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档次会计软件将会不断推出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单一的核算型会计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把会计的核算与管理相结合融入电算化系统中,更多的实现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因此ERP等综合管理软件将不断出现,满足企业需求的管理型和决策型会计软件也将会越来越完善,以适应企业管理决策需要。同时随着企业会计业务扩大至世界范围,电算化软件将会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出现多语言、多币种,从而能参与国际竞争。

2.3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将不断完善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将逐步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包括一整套完整的日常操作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软硬件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随着电算化的发展,业务系统与会计系统互联后,当发生业务时,业务系统会将数据直接送给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根据这些数据,按照既定规则生成记账凭证,这样就减少了会计数据输错的可能性。对于个别需要输入的数据,需经过有关审核人员审核后才能录入电算化系统中。

2.4 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将会有更多的保护措施

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它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重视。许多企业开始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不再象以前仅仅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软件来杀毒,为软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网络会计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将自身暴露在安全隐患之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企业会采取各种措施,如采用网络安全加密设置、防火墙技术、身份验证等方式;为了确保会计数据不被毁损或破坏,会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建立电子会计资料备份管理制度,确保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2.5 信息化、网络化、资源共享将成为必然,企业集团公司将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会计信息化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到一定层次,必然要求信息更高层次的共享和更大范围的集中。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单机版的会计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目前,世界财富1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80%的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监管政策的趋同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规划和实施财务共享,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成为必然趋势。

总之,我国会计电算化正在以稳健、有序的步伐前进,符合企业需求的电算化软硬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电算化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相信电算化工作会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宏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07.

[2]张铁梅.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文化,2011(09) .

[3]任福海.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之友,2011(10).

上一篇:创业与实践讲座总结下一篇:维修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