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2024-08-23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通用9篇)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1

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突出问题

承担着沟通大西南与粤港澳集疏运业务的珠江,多年来,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水运大通道的作用始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巨大的运输潜能淹没在滚滚的珠江河水之中,无论是沿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布局的优化、中上游地区百姓的脱贫致富都在期盼着流金淌银的珠江早日上通下畅,发挥水运物流大通道的作用.

作 者:李小健  作者单位: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 刊 名:珠江水运 英文刊名:PEARL RIVER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2

1 农业综合开发总体情况

芷江县自1995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建设内容逐年拓宽,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加速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牢了产业基础。至2009年,全县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874万元。其中,国家和省市财政投资4133万元,占60.1%;县财政配套497万元,占7.2%(自2001年起,已取消县级配套资金投入);农民(企业)自筹1942万元,占28.3%;银行贷款400万元,占4.4%。15年来,全县共组织实施农发项目19个。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6个,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共改造中低产田9066.67hm2,新增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2000hm2,建成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创造就业岗位505个,促进项目区(包括项目企业)每年新增产值2.26亿元;共有12.7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项目区群众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222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取得一系列有目共睹的重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还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土地治理过于强调集中连片,造成区域发展失衡

历年来,在土地治理项目规划、立项过程中,从上到下似乎有一种不成文的“默契”,那就是强调是项目区稻田的集中连片。这一举措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一是稻田集中的地域人口相对较多,在这样的区域搞开发,受益群众多,社会反响大;二是由于稻田集中的区域大多交通条件较好,方便施工机械和材料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成本及工人劳动强度;三是施工地点集中,便于农发部门对施工状况和进度进行监管,有利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四是在集中连片的地域做项目,在上级来检查验收时“有看头”,容易留下好印象。但是,就客观条件而言,我县处于云贵高原东缘与雪峰山脉过渡地段,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与溪谷盆岗交错分布,地势起伏大,山地丘陵地貌约占全境的90%,岗地、溪谷平原和水系仅10%,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县。从稻田布局上看,全县2.2万hm2稻田中,333.33hm2以上的稻田集中区仅有1个,200hm2以上的区域有7个,66.67hm2以上的区域有18个,共计2933.33hm2,只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13%,而其余18666.67hm2分散单田则零星分布。从涉及乡镇来看,拥有66.67hm2以上集中连片稻田的,只有公坪、罗旧、岩桥、芷江、麻缨塘、竹坪铺、土桥、新店坪等12个乡镇,不到全县28个乡镇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在土地治理项目安排中,过于强调集中连片与我县客观地域条件不相符合,导致一些真正需要通过项目建设来改善生产条件的乡镇和区域,由于稻田分散、地处偏远而欲求不得,另一些稻田相对集中、交通方便的地方却重复建设,这种现象,客观上加剧了区域间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同时,致使一些偏远乡镇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产生了嫌贫爱富的误解,有“被政策遗弃”的感觉。

2.2 群众筹资投劳比重过高,无法落实

目前的土地治理项目在做经费预算时,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折计)比重很高,一般占到投资总额的25~30%。以我县2009年度新店坪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筹集渠道为例,投资总额为570万元,而群众自筹资金达就144万元,占25.6%。该项目区受益人口为3450人,人均筹资(含投劳)达417.4元。而区内2009年度人均纯收入仅为1851元,一个5口之家全年纯收入仅为9255元,却需要筹资2078元,占全家纯收入的去22.5%。这一笔不小的开支相当于养6~7头牲猪的毛利。而该项目区2009年度筹资投劳的实际情况是:区内群众上交自筹资金14.2万元,投劳折资2.5万元,两项合计16.7万元,仅为应筹额度的11.6%,远远低于应筹标准。从历年筹资投劳到位情况来看,并不比2009年度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县处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项目区群众收入不高,农民群众出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由老人、儿童留守,主要劳动力不足,难以完成投劳任务。此外,长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自由生产模式,部分村支两委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能力有限、筹资义务分配不当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群众集体意识下降、筹资难度增加,更难以组织集中劳作。

而群众筹资投劳比重过高的最大弊病在于“缺桶效应”—用一个有缺口的桶,试图打满整桶的水,显而易见,这是不切实际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上级农发部门拨付到位的资金只有投资总额的70-75%,与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的资金存在25~30%的缺口,而这个缺口就是无法到位的群众筹资投劳,基层农发部门需要用这70~75%的资金,来做足全部预算额度的工程,这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工程数量做足了,质量也未必能够保证,并且极大地加重了基层农发部门的财务负担。

2.3 项目工程占地没有补偿,容易引发矛盾纠纷

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区,山地丘陵约占全境的90%,岗地、溪谷平原和水系仅占10%。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下,形成了山多田少、旱地多水田少的现状。目前,全县大部分乡镇的人均稻田占有量仅有0.8~1.1亩,刚好能够提供一个人的全年粮食需求,而个别乡镇、村组的人均稻田占有量甚至只有0.6亩,连户主本人的粮食需求都不能够满足,于是群众争田、争地的现象在时有发生。而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企业投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攀升,更是加剧了土地供求矛盾。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特别是排水沟、机耕道等,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田地,而被占稻田从项目建设之中受益有多有少,也存在完全不受益的情况,当没有受益的稻田被永久性地占用时,田主寻求补偿应该被视为合理诉求。目前,从中央到省市县级,对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占地均无补偿政策,被占田地的补偿主要由项目工程所在的村组自行解决。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大部分村组都没有集体机动田可供调剂,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现有的土地及稻田承包经营权归属30年不变。因此,对被占田地进行田土实物补偿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而且多数村集体没有对此进行长期货币性补偿的经济实力。当村组无力解决这一问题时,矛盾纠纷便由此产生,甚至激化为堵工、阻工的现象,在地方上造成不良影响。

2.4 项目资金难以整合,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此所表述的“整合”涉及三个层面:一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二是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的整合;三是各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

首先,我们来看土地治理项目自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情况。当前的土地治理项目的安排,一般采取在各个区域轮流进行的方式。以我县为例,一个项目区工程建设完成后,再次争取同类项目需要等到10年以后甚至更久。众所周知,土地治理项目的投资规模是十分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区的治理改造需要,因而基层农发部门在做项目设计时必须“量入为出”,一再斟酌层层筛选,把受益范围相对较宽而且投资量在允许额度之内的项目纳入规划设计,即便如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要求十分迫切、反映十分强烈的,而且十分必要的工程建设项目无法实施,造成了部分项目区有渠不能相连、有路不能相通、有水不能排灌的“半截子工程”现象,有违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初衷。因此,适度考虑土地治理项目自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问题,即有条件地允许在相同区域进行多年度项目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其次,来看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的整合情况。目前普遍存在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分别实施、独立运作的情况,即土地治理项目完工后,虽然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但是由于受到当地群众传统观念、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项目区仍然在沿用老一套的生产模式,综效益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而产业化项目的选址,主要考虑承建单位(企业)意愿,未必会选择放在已经改造好的土地治理项目区,于是造成了两大项目不能有效融合、相互脱节的现象,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建成的新基地、新设施却没有充分发挥其预期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浪费了财政资金。最后,来看各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情况:目前我县在这一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各部门自行其是,项目不集中,投入不捆绑,资金分散,“整合”的概念还停留在纸上,没有真正落实。其主要原因,一是县里没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二是没有配套政策措施,发改、财政、国土、扶贫、农业、农机等涉农部门仍在沿用原有项目建设的政策,没有“整合”的意识和具体措施;三是一些部门存在本位主义思想,认为项目整合后,将丧失自主安排权。

3 建议及对策

3.1 立足丘陵山区实际情况,扩大土地治理项目涵盖范围

在芷江这样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要充分考虑实际地理条件和广大不发达区域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变“偏重集中连片、轻视分散单田”“偏重国道沿线、轻视偏远乡镇”的思维,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于生活,让群众满意。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既适度集中,又照顾分散;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把群众基础好、开发积极性高、条件成熟的偏远区域纳入规划,让有限农发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让全体人民都能够享受到党的大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3.2 调整土地治理项目的群众筹资投劳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建议国家、省市农发部门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取消)群众筹资投劳政策;针对广大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依据“划分区域、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当增加财政投资在中西部地区项目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筹资投劳确有困难,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前提下,灵活调度筹资与投劳方式及比例。如有的项目区群众外出务工多,可在筹资投劳总额不变的原则下,适当增加筹资额,减少投劳量;有的项目区劳动力充足,但是经济状况不佳,则可适当增加投劳量,减少筹资额。

3.3 对项目占地提供适当补偿,降低矛盾纠纷发生的概率

前面述及,在村组无力给予补偿的情况下,不管被占田地是否受益,工程占地所造成的损失由少数甚至个别人来承担,明显有失公允,而同为公益性建设项目,如通乡通村公路等占地均有补偿。在此情况下,被占田地户主寻求适当补偿应被视为合理诉求。因此,建议上级农发部门调整“占地无补偿”的政策,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预算中单位列“土地占用补偿费”,补偿标准以X元/亩计算,具体做法及步骤是:第一,由基层农发部门与项目区村组核定占地面积,并在项目区进行公示;第二,在项目预算中单列出需要补偿的土地种类、面积、补偿标准及总金额,报上一级农发部门审批;第三,上级农发部门对有关数据进行审核、批准;第四,按照经审批的面积、金额,将补偿发放到户。

3.4 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农业

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从“做事”的角度提升到“做事业”的高度,集中时间抓开发、集中力量搞建设。在既定规划区内达到“做一片、象一片、成一片”的效果,实现“打强基础、壮大产业、造福群众”的目的。基于前面之分析,笔者认为,“整合”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时间与空间上的整合,即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要,集中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精心选定的特定空间(区域)进行项目开发,组织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旱涝保收、效益明显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二是两大项目的整合。即首先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好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然后通过产业化项目实施,在这个的基地内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拥有良好前景的优势农品,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持续的引导扶持,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地方支柱产业,进而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民间承办”的模式,建设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从而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各涉农部门项目资金的整合,这也是最复杂、最有难度的整合。鉴于涉农部门广、项目多,建议成立由县委或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涉农资金整合协调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负责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协调互补和按职责分口管理的统分结合的工作关系;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在联合规划区内划定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并承担相应的设施建设,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目标、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检查验收、统一责任奖罚”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工作格局。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手。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3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思想解放天地宽”。我市教育部门每年都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前几年,我们就确立了“三坚持、三根本、四并重、五统筹”的科学指导方针,即:办学思想坚持人民满意、学生需求,办学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培养模式坚持传承文明、全面发展;教育部门以学校发展为根本,学校以教师提高为根本,教师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力求提高与普及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软件与硬件并重、规模与质量并重;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区域教育、统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统筹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教育科学发展的系列观念,对近年我市教育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一、在学以致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我市教育科学发展上下工夫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江西,作出了“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指示。最近,党中央提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最大的实践主题,从一开始就研究解决“三保”中的突出问题。

教育事业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密切相关,这是由教育的“两为”方向决定的,更是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未来所决定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重要属性所决定的。

审视我市教育发展在当前“三保”要求下的现状,按照“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提高职业教育就业率、提高教育服务社会贡献率、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最集中、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大班额”问题。由于当前城乡处于二元结构,农民工子女乃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少儿随父母迁入城市就读,城区大班额日渐显现,景德镇市区最大的班额高达92人/班,超员大班额比较普遍,学生非常拥挤。然而,农村学生流向城镇、流向城区,导致农村大量校舍闲置,有的学校原来有二三百人,现在不足百人,有的甚至更少,成为“空巢”学校。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学校爆满、农村学校特别是郊区学校冷清的尴尬局面。

第二,“上好学”问题。义务教育成为免费教育,国家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有学上”得到了满足,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4%,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但是,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少,教育投入难以适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校际差距明显;我市高中在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比率虽然达到85%,但是这只是初步阶段、浅层次的优质,与现代教育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基础教育“择校热”仍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人民群众对子女“上好学”期待更加强烈。

第三,“生命线”问题。我市高考成绩连续多年来一直在全省显示出“理科领先、文科进步、艺术见长、协调发展”的趋势。但是,面对兄弟市不断加大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高位推动的咄咄逼人发展态势,如何将好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下去,愈来愈成为我市教育面临着的挑战和巨大考验。教育质量是“生命线”,质量不单纯是考试分数,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成绩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以新课改实验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保持我市学科竞赛在全省的领先优势,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要创新评价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乐于助人的品格。

第四,“打硬仗”问题。职业教育招生是我们今年的硬仗,我们要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的招生任务。今年,我们全面开展了“千人宣传活动”,确保让职业教育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周济部长在海口市召开的全国中职会议上强调,中职招生要把生源扩大到往届初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城乡青年等。这是对我们职业教育招生的一种新的方向性指导,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谋生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构建和谐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治本之策,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高度。

第五,“减负担”问题。学业负担过重,愈来愈成为家长对教育不满意的主要投诉内容之一,愈来愈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愈来愈成为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本来应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学习。但我们有些教师,置规范办学的制度于不顾,置学生正常要求于不顾,置家长抱怨于不顾,超负荷加大学生学习负担,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现象深为人民群众所诟病,严重损害了教育形象和教师形象,侵害了学生的正常休息和健康发展,我们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我们要进一步规范面向义务教育的各种考试、竞赛、选拔,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第六,“安全感”问题。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运动安全等各项安全工作,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和不断落实的最重大工作,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一切无从谈起。学生安全不容含糊、不容侥幸。我认为“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隐患”,所以我们一定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对教育安全工作要有“临深履薄”的危机意识和谨慎态度。

二、实施“五项工程”,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欲使教育事业沿着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前进,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勇于查摆问题,全面加快整改。

一是大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我市已经着手在新区、小区新建一批校舍,并进一步结合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调查研究。今年秋季新五中投入使用,很好地解决了义务教育班额过大等难题。新五中、五中分校老校区、师范校区等都能腾出空间。据初步估算,全市共腾出、新建、扩建12000个学位,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大班额压力。同时,我们要贯彻新的校舍建设标准,确保新建的学校成为最安全、最适用的教学场所。

二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这几年坚持不懈抓的一项重点工作。继续把“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个孩子”、改造提升薄弱学校、降低“择校热”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举措,继续采取“改造薄弱学校、改革招生办法、城市学校对口帮扶农村学校、市区强弱学校结对共建”的举措,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生源、师资、设备、管理和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采取多种形式招聘一批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不拘一格吸引人才,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是抓好“名师引领工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不断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坚持把育人为本摆到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作为对学校教师的根本要求,贯彻于教师育人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511”名师工程名师的引领作用,让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四是推行“普职协调发展工程”。发展职业教育就是扩大就业渠道,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今年我们争取使职业教育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达到1∶1,促进普职协调发展。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农民工的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把发展职业教育与“保民生”“促就业”结合起来,让职业教育成为“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的重要力量。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4

机关工作作风是机关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精神面貌、领导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综合反应,是衡量机关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和标准,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直接影响区委、区府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目前,区委、区政府正以最大决心支持和推动整顿机关作风整治政务环境工作,并在全区开展双整“百日行动”,以推动机关作风整顿、政务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掌握我区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局人事监察科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重点向100多名机关领导干部、职工代表、村干部等进行调查了解,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开始重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改进政风行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行政效能得到增强,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总体上是好的,大部分单位班子团结,作风民主,能认真履行职责,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大部分干部职工能做到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依法办事,能坚持正常的考勤制度,具有宗旨观念、公仆意识、组织纪律观念和奉献精神,为我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调查中,也有一些干部群众反映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行政效能,影响干群关系,影响投资环境,损害政府形象,制约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一、当前机关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治觉悟不高,党的宗旨意识淡薄。有些领导班子不能很好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的领导干部不按制度办事,在重大问题决策上不征求其它班子成员意见,对集体的决议不认真执行,各行其是。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中出现的摩擦和矛盾不能正确对待,没有大局观念,相互搞内耗,互相“拆台子”影响整个班子的团结协调运转。有些领导对部门责任不明确,对本部门有益的事情争着办,不利的事拖着办,甚至推诿不办,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少,对基层的情况不掌握,对群众和基层的呼声和要求不清楚,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等问题,避重就轻,避难就易。

二是自由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有些领导干部不服从发展大局,以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对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为了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设关设卡,严重影响发展环境。干部上班迟到、早退现象,上班时间上网、串门聊天的现象常发生。个别同志好人主义严重,不说真话,不讲党性,对待错误观点不敢驳斥,对待错误行为不敢批评,对待腐败现象不敢斗争。

三是工作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干部工作缺乏上进心,满足于按部就班工作,吃“老本”,凭“老经验”办事,不愿动脑筋,只会走自己和别人走过的路;有的同志主观臆断,骄傲自大,随意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较大,工作敷衍了事或应付式完成,没有创新精神,缺乏破解难题的能力。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干部有这样的“中庸”思想,别作后进也不争先进,别挨批评也不想“出风头”,明哲保身,四平八稳。

四是事业心不强、责任感不强。工作态度缺乏正确性,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做,得过且过,评头论足的人多,干事的人少,干部缺乏实干精神,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办事时有拖拉现象。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懒于思考,习惯于听上级和领导指示。有些干部缺乏工作热情,安逸现状,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

五是学习意识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理论学习风气不够浓,干部不重视学习,知识结构老化,工作难于打开新局面。学习流于形式,单位自行组织学习培训较少。

六是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有些干部高高在上,群众来办事没有好脸色,没有好口气,更谈不上热情接待。有的部门下基层只是做做样子,蜻蜓点水地看看问问,然后找个地方聊一聊,转一转,不解决实际问题。

二、当前机关工作作风存在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部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在某些干部头脑中已成为一种定式。思想倾向的偏移,理想信念的动摇,逐渐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2、用人机制欠公正,一些擅长溜须拍马、会跑会送、不务正业的人往往能得到提拔重用,而一些工作踏实、能力强、肯干实事、默默无闻、群众口碑好的人却难以得到重用,相反这些人往往容易受到压制,挫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干部职工情绪。

3、对干部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管理不到位。有的制度只是唱在嘴上、贴在墙上,但贯彻落实、检查督促少,流于形式,赏罚不分明、奖惩不兑现,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少干还比多干好,激发不起干部的积极性,导致工作时出勤不出力,办事效率低。

4、我区出台的干部廉政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及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许多制度在狠抓落实和具体执行上还须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如对“一把手”的监督、对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的监督及对账面以外情况的审计等等,都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5、一些群众反映部门单位领导自身没有做好榜样,不能真正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事效率低,决策能力差,对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久拖不决;有的干部喜欢搞迎来送往,吃吃喝喝;有的领导搞欺上满下、捞取政绩;对存有上述行为的领导干部,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和惩处。由此上行下效,难以使机关干部有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

6、一些干部职工放松了自我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的教育。干部的宗旨观念、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差,相当一部分干部存在“攀比”心理,抱怨社会分配制度不公。

三、对策与措施

为促进我区科学发展,振兴我区经济,更好地服务“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建设,进一步改进我区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从根源上改进我区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我们认为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

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最根本的还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的素质。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的作风,在干部中树立榜样。

1、强化领导干部学习意识,完善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考核管理机制,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以区委中心学习组和各部门领导班子中心学习组为龙头,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辅导报告、座谈交流和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相结合等方式,多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活动,带动全区干部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真正提高干部队伍宗旨意识。

2、强化教育,健全制度。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抓好领导干部作风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法纪意识。教育内容紧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施教。采取经常性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防范干部作风容易出现漏洞和产生问题的关键点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

3、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纪条规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宗旨观念和党纪条规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纪律意识。强化干部的公仆观念,摆正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事,以人民的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增强干部廉政意识,自我监督意识,自觉地拒腐防变,为政清廉,当好人民的公仆。

4、建立“考学”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干部学习计划,年终按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撰写读书笔记或调研文章等若干块进行考评,考评分记录在干部学习档案里。同时规定一个分值下限,对考评分低于下限者,不得评先、不得晋级晋职,并采取停岗接受个别培训的办法督促其加强学习。

5、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按照上级干部轮岗、交流有关制度,健全我区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和措施,对干部轮岗、交流从条件、程序、纪律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促使干部在乡镇与乡镇、乡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序流动,优化干部资源配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7、大胆创新工作措施,加大干部“能下”力度。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对不称职、不能胜任职务的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对部分工作责任心不强、考核不称职又不适宜采取辞退措施的干部,可试行一定期限的待岗。对部分群众意见较大,或在干部考核中反映存在问题较多的干部,可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对一些年龄大、身体状况差、工作能力平庸的领导干部,可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由重要岗位调整到一般岗位等措施,积极疏通“下”的渠道。

(二)完善机关干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倡导“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

1、建立较完善的相互配套的干部管理制度。各单位都必须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建立强化干部管理的“机关干部学习制度”、“请假制度”、“考勤制度”、“岗位职责”、“处罚规定”等,使干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为克服少数单位仍然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现象,我们可以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日程安排表管理制度”、“见事管事制”和“机关干部服务态度三次投诉待岗制”。

2、要建立健全谈心制度,上级组织对下级正职、班子内部正职对副职要经常谈心,了解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有问题的干部要及时提醒。

3、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总结和运用机关效能建设教育中的经验和做法,严格按照中纪委、中组部的规定,开好每年一次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增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自我监督的能力。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5

促进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运行

——章贡区对重大工程项目监督工作的调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伴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日趋活跃。而工程建设因其涉及的环节较多,涉及资金较大,所以这个领域一直是违纪违法的高发区。抓好招投标的监管,对于规范工程建设市场,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从源头上

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至关重要。在此,笔者针对章贡区对重大工程项目监督工作的做法、当前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原因、解决其问题的对策四个方面,并结工作实际,谈谈看法。

一、章贡区对重大工程项目监督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近年来,为规范建筑领域市场,确保工程建筑质量,章贡区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长效管理制度

区纪委、监察局结合实际,制定了有关监理、招标代理、直接发包、建筑企业不良行为扣分、潜在投标人确定、工程业绩评审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二)规范程序、严把准入关

从拟发招标通知开始到签订施工合同,监督人员主动介入、全程监督,实行阳光操作。招标公告发布后,先由招标办、建设单位等通过审查书面材料,对报名企业进行筛选,确定投标候选单位,再会同区纪委、监察局对候选单位逐一进行实地考察。严格审查参加招投标单位(企业)的资质准入关。

(三)招投工作做到“三公开”

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中,做到“三公开”:一是招投标信息公开。工程项目立项批复后,建设单位必须委托有招标投标资质的中介机构作为招标代理,将工程概况、招标条件等在社会上公开发布。二是招投标工作程序公开。从工程登记备案开始,建设单位委托代理机构进行全程代理,起草招标文件,现场勘查答疑,明确各项招标规定和时限要求。三是招投标结果公开。从专家库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对所有标书进行评审,评标结果由专家签字留存,中标结果报招标办备案并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3天。

(四)加强监管与查处力度

区纪委、监察局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建设工程项目履行招投标手续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必须依法招标的项目不招标、擅自确定施工单位,串标、围标等行为,积极介入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无违规、无违纪、无隐患。

截到目前,该区共对1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开展了执法监察,检查单位共98个(次),发现问题共25个,提出工作意见与建议33项,发监察建议书2份,避免经济损失210万元。

二、当前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加强了对工程建设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工程建设市场逐渐趋于规范,有效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但由于各种体制机制和制度不够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规避招标

规避招标行为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一是将工程进行肢解。建设单位将造价大的单项工程肢解为若干个小工程,各小工程的造价低于招标限额,从而规避招标。二是压低预算价。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最后按实结算,最后工程结算造价往往大大超过招标价格。三是中标后改变工程量。比如说有的单位先将主楼工程拿出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再明确工作内容不仅仅是主楼,同时还增加一些附属建筑,规避了附属建筑的招标。

(二)工程项目招投标信息公告发布不规范

工程项目招投标信息公告发布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信息发布范围,不按要求在规定的媒体上发布信息,而只将公告发布在了某一发行量不大的不知名的地方报纸上,有的甚至只将公告张贴在单位门口。二是公告发布时间过短,往往以工期紧任务重等等借口,公告只发布一两个星期,就匆匆开标。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获知信息的不平等。

(三)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不科学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6

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今天出席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并讲话。

在认真听取有关方面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问题、公务用车问题和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后,贺国强指出,开展这4项专项治理工作,是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我们顺应人民期待、回应社会关切、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实际行动。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面,全国共受理相关举报3.8万件,立案1.96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874人,移送司法机关6801人;在“小金库”专项治理方面,全国累计查出“小金库”58225个,涉及资金266.54亿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62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623人;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方面,已基本完成动员部署、登记自查和审查核实阶段工作任务,进入全面纠正处理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党政机关共发现违规车辆17.26万辆;在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方面,据23个省(区、市)统计,共取消2010个活动,节约经费约8.4亿元。

贺国强强调,开展4项专项治理下一步任务仍很艰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突出治理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加强督促整改、严格执行纪律,认真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推动治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继续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治理,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法规制度、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要集中力量对具有执收执罚权、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已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要认真搞好违规车辆的纠正处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坚持清理和规范相结合,坚决制止、取消一批增加基层负担、形式重于内容的活动,抓紧研究制定规范节庆活动管理的办法。

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事业单位,突出问题,解决措施

一、前言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工作不断创新进步,事业单位通过转型和重构等方法和手段以求取得新的发展,此时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有关部门应不断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建设提供很好的推动力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包含很多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选拔和考核等工作的进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已初步成效,但离要求的程度还有一定距离,这是因为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的进行。因此,事业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负面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工作取得良好地发展。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和服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关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存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从根本上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例如,没有对档案卷宗的标题和档案标号做出明确的规范,组卷工作缺乏系统的管理,有些档案缺少必要的卷内目录。这些主要是因为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过程中涉及到的制度规定都没有健全,缺少统一的规章制度,并且加上管理人员疏于执行,未将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存在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二)缺乏管理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信息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事业单位工作的回顾和展望带来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虽然,档案管理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档案管理意识薄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严重影响了档案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个单位的发展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水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缺少责任心,对档案的更新延后,不及时做好档案卫生,不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缺乏综合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事业单位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严重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和档案硬件设施的建设。缺少对档案管理人员需进行的定期培训,使得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综合素质不高,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社会,事业档案的管理工作存在明显落后的趋势,缺少现代化应用手段,很大的抑制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另外,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投入明显不足,而档案检索的效率受档案硬件设施的影响很大。档案检索分为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两种形式,其中,计算机检索交手工检索的效率更高,但由于有些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投入资金不足,硬件设施较落后,使得多数单位仍沿用手工检索的方法,工作效率水平低下。

(四)对档案管理人员离职的工作安排不够合理。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情况是很普遍的,比如退休、生病和离职深造等,这些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状况都会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人员离职的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对缺职岗位没有进行及时调岗换员,缺少必要的工作移交过程,使得很多档案变成了死档或者弃档,也使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些事业单位没有对现有档案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档案成了没有用处的摆设,还有一些档案的利用仅限于表面层次,使档案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此外,有些事业单位对档案缺乏必要的保管措施,有些没有利用先进的电子档案进行存档保管,而是沿用落后的纸质保管方式,这就使得档案很容易遭到破坏。

三、事业单位针对档案管理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系统和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虽然有一定的提高,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一定的进步,但管理体系和制度没有得到完全的更新和完善,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注重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规章制度,使其逐渐健全完善,跟上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步伐,很好地为事业单位工作服务。

(二)应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事业单位都应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深刻体会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注重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到足够的重视。要想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加大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投入,注重有关设施的建设,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事业单位有关部门要加快现代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使档案资料能以电子档案形式被归档保管。同时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为档案室提供管理方便,对室内的潮湿程度和防盗问题进行监控,并实现档案检索的计算机检索方式。

(四)做好档案管理人员交接班工作。事业单位应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情况和交接班工作,必须对有关问题法将发生的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当档案管理人员需离岗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交接工作,并保持必要的联系,以便出现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减少问题的发生。事业单位对档案的保管工作应做到足够重视,对档案的保管情况进行定期查看,对有问题的档案进行及时修复补救。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使他们以积极认真地工作态度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庆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南西北:教育观察,2011,(10): 137.

[2]牛敏.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魅力中国,2011,(1):55.

[3]麦燕红.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现代化路径[J].黑河学刊,2011,(10):163.

[4]刘焱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_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10): 302-303.

突出一个“变”字,解决三角问题 篇8

关键词:三角函数问题;三角变换

中国分类号:O174

要解决好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等许多问题,三角变换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技巧。它要求在全面掌握三角函数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变角、变名、做常数代换、降幂以及通过公式自身的变形,达到沟通已知条件与结论,衔接已知与未知的目的.总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突出解决好一个“变”字。

1、变角

三角函数式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差异角,以角出发,分析条件与结论中的角的差异(寻求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等关系),化多个角为单角或减少未知角的数目,使条件中的角向结论中的角转化或使结论中的角向条件中的角靠拢,达到沟通条件中的角与结论中的角的目的,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已知:tan(α+β)=3,tan(α-β)=5,求tan2α、tan2β的值。

分析:观察条件及所求式子,可做如下的拆角变换

2α=(α+β)+(α-β)2β=(α+β)-(α-β),

然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整体求解

解:因为2α=(α+β)+(α-β)

所以tan2α=tan[(α+β)+(α-β)]

=

=

又因为2β=(α+β)-(α-β)

所以tan2β=tan[(α+β)-(α-β)]

=

=

我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角的变形如:

总之,恰当实施变角,沟通好条件中的角与结论中的角,是解决三角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变名

当式子中出现较多的异名函数时,把异名化同名,减少了函数名称,达到化简的目的。

例:化简:

分析:本题中函数名称出现了正弦、余弦、正切三种,所以我们通常先采用“化弦法”将切化成弦,减少三角函数名称,这是三角变换中是常用方法。

解:原式= (1)

= (2)

= (3)

= (4)

= (5)

在解答過程中,步骤(1)实现了“切化弦”,减少了三角函数的种类,步骤(2)将cos50°用诱导公式转化为了sin40°,既达到了与sin80°同名的目的,且很容易看出80°与40°之间存在倍角关系,一举两得;而步骤(3)易看出利用辅助角公式将 化成只含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关系式,进一步达到统一名称的目的,而步骤(4)则是通过正弦的二倍角公式进一步减少三角函数种类,而(5)则是利用80°与10°的互余关系,既达到了名称统一,又实现了角的统一,最终实现了求值的目的。

通过“切化弦”,辅助角公式,诱导公式及倍角公式等等这些工具,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实现函数的变名的目的。

3、常数变换

在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证明过程中,有时将常数转化为三角函数值,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解题效果.如:常数“1”的变形:1=sin2x+cos2x,sin90°=1,tan45°=1等,将这些变换添加在分子、分母或其它位置上,达到化简的目的。

例3:已知tanx=2,求sin2x-sinxcosx+3cos2x的值

分析:若利用同角关系,会遇到开方取正负的问题,讨论比较繁琐,但若巧妙地将1=sin2x+cos2x添加进去,则问题简单地多。

解:原式=

=

分子分母上下同除cos2x

原式= ,再把tanx=2带入

可得原式=1

例4:求 的值

分析:本题也可直接将15°写成45°-30°或60°-45°,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来求解。但若利用1=tan45°这一条件,问题解决地更加快捷。

解:原式=

=tan(45°+15°)

=

从以上二例看出,适当地变换常数,对解决问题往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但也应看出,不是所有位置上常数都要变,“适当”最重要。

4、幂的变换

降幂是三角函数变换时的常用方法,对次方较高的三角函数式,一般采用降幂处理,常用降幂公式有:

例:求y=sin2x+2sinxcosx+3cos2x的最小值,并求y值最小时的x集合

解:y=sin2x+2sinxcosx+3cos2x

=

=sin2x+cos2x+2

=

所以当 y有最小值2- ,且使y值取最小值的集合为

此类函数的特点是含有sinx,cosx的二次式,通过降次整理一般可化为形如y=asinx+bcosx型求解。

5、公式的变形使用

三角公式作为恒等变换的依据,在运用时,不能局限于公式的正用、逆用、更应该学会变形使用

例6:求 的值

分析:本题中22°与38°都不是特殊角,不能直接求值,但22°与38°的和为60°是一个特殊角,所以我们考虑用两角和正切公式的变形公式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求解

解:原式=

=

=

熟练掌握公式的正用、逆用,尤其变形用,不仅能进一步熟练掌握公式,而且还更便于解题。

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 篇9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摘登

校长刘军 2014年4月25日

同志们:

根据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今天由我做主题发言,主要是结合学校实际,谈一谈对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一些想法,同时也是对在座的督导组的领导同志和其他同志做一个学习汇报。

我汇报的题目是《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汇聚群众力量,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主要从提高认识、查找问题、促进学校发展三个方面来谈一些个人意见,与大家交流探讨。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一项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能力、带动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认真领会中央的精神,借助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学校的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对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现实意义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任何一个政党想要统治一个国家,必须有民众的支持。

我党之所以能够历经90多年的风风雨雨,缔造出今天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依靠人民群众,以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历史经验证明:群众路线就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以习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把改进作风作为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动新时期党的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促进党员干部“干实事,接地气”的有效方式,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这也体现了党中央把群众利益和基层实际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郑重的承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深刻领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以“认真”的精神,不走样、不打折扣,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谈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实意义的认识。

一是从大学的根本宗旨——培养人才的高度来认识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党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十八大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内在需求,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和今天社会环境的变化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是传授知识。使学生有知识、有文化,能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成为与人民有深厚感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中坚。

但是,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由于办学理念的不同、教育方法的缺失、育人者的作风不实等,导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现实需求不一致。特别是高校“四风”的存在,影响了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对党的信任、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

大学四年,正是一个青年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社会的美好和丑陋,都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常说,现在的学生太社会了、太缺乏责任感了,对社会负面的东西接受的太多了等等,但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们作为教育者是否很好地承担起党赋予我们的这份历史重责,是否想到我们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学的形象和素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教师的教风、辅导员的工作作风都对学生“三观”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四风”的危害性和顽固性,找准问题,对准焦距、抓住要害,深刻剖析根源,拿出可行办法,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师德师风、学风校风和工作作风的明显改进。学校有好的风气,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竞争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二是要从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高度来认识 学校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风气,必须要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德才兼备的教职工,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机制。虽然从总体上看,我们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我们的教职工是好的,兢兢业业为学校发展工作着。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水平和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管理体制机制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将通过学习、查摆问题、改进工作作风、改革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度来认识。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规模扩张已告一段落,从整体上进入以强化特色、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期。现在的群众已不再满足能上大学,而是强烈要求上好大学。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地方普通高校来说,从规模化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临很多困难,是一次充满艰难的再创业历程。

原因就是我们“家底薄”。这种薄,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文化底蕴和大学精神的传承等等方面。

我校虽然有60多年的建校历史,但有30多年的时间是在大学、中专、专科、工厂间反复折腾,上上下下,分分合合,始终是在办学的起点附近踏步。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无论是在兵总时期,还是划归辽宁省管理后,我们始终不是排在前面重点支持的对象,始终是处于小老弟的位置,这一点是无须讳言的。学校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发展的速度还是略低于同类兄弟院校。当然,相比那些有着上百年建校历史,部属、省属重点支持的985、211院校,我们得到的国家政策和经费扶持都太少了。而且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又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至今我们还在为历史遗留问题还账,资金也始终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还有,我们没有一个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像建大,在恢复办大学之前,建筑工程就是它的传统特色学科,恢复办大学之后,建筑工程学科一直在不断做大做强。发展到如今,已在全国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就是一个学科历史延续和积累的必要过程。

我们理工大学是以兵器制造和引信制造起家的,但走到今天,兵器制造已转为民用机械制造,引信早以停办,机械学科应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科,但几十年过去,这个学科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突破。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大做强的国防特色学科也仅有十年多点的历史。所以,我们学科积累的历史还相对短暂。这说明学校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难度相比那些基础好、底子厚的院校来说要大的多,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要大得多。

大家都知道,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各个高校并非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不是公平的竞争。但这不是我们放弃竞争、放弃发展的理由,放弃竞争就等于放弃发展,就只是坐以待毙。在基础弱的条件下,还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靠什么?靠良好的作风建设,靠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靠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四是要从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来认识 家和万事兴。没有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提高师生员工幸福指数的愿望也无法实现。要建设和谐校园,不是一两个领导力所能为的,重要的是要将所有教职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劲往一处使,要调动所有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么做到这些?这就需要好的作风,需要真真正正走群众路线。这就需要我们心里时刻装着师生、想着师生,更多的走进教职工、走进学生中,和他们心连心,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真正地为师生员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师生的信任和拥护,不断凝聚和调动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到基层征求意见,我感受到师生员工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抱着很大的期望,也认为我们通过改进工作作风能实实在在地给他们办实事。随着活动的深入,可能会有很多历史遗留的棘手的问题等着我们解决。我想,我们都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合理的,我们要尽快给予解决,不合理的,我们要做好思想工作,道理要讲透,感情要贴近。我们要以焦裕禄为榜样,要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公仆情怀,坚持立党为公,深入师生,为师生办实事,建设和谐校园。

五是要从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高度来认识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知道学校的发展与广大师生的期盼有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差距。面对省内外各大学间的激烈竞争,面对学校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面对高等教育综合领域改革全面深化的新形势,我也一直在想,应该如何更快地实现沈阳理工大学的战略目标?如何使学校的发展战略深入到每位师生员工的心中?如何让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应该说,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给了我们一个能促使大家凝聚共识,汇集众智,共谋发展大计的绝佳良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很必要、很及时、也必将很有成效。

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促进我校发展的重大政治机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要实事求是,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查摆“四风”问题 查摆问题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问题找得准,根源挖得深,才能为下一步的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找到突破口,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

怎么查找问题?中央已有明确要求,一定要聚焦到作风建设,要集中精力解决“四风”问题,也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体到学校,“四风”问题具有我们自己的特殊性,我们有必要、也应当联系实际、结合工作,对照党章的要求、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对照师生的要求,认认真真、实实在在查找所在单位的问题、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必须要带好头,做好示范。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我们带头做好了,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开展得有成效,达到预期目标。

问题能不能找准,根源能不能挖到,我想关键在于怎么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一是“照镜子”。我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镜子”是什么?我想应该有两面镜子,一面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即师生,另一面应该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这个镜子怎么“照”?应该是从师生的需求照,以服务师生的水平和标准来照镜子,以领导干部岗位要求来照镜子,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来照镜子。

二是“正衣冠”。衣冠是标准,是形象。党员要对照党章要求,正衣冠;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标准,正一正衣冠,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按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正衣冠,抓好学科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找到差距,抓好实效。

三是“洗洗澡”,是要勇于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凡事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讲实话、办实事;凡事要出于公心、与人为善;要阳光,要坦诚,不搞阴谋诡计。

四是“治治病”。既要治自己的病,也要帮别人治病。、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查找问题并进行整改,要立行立改,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学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讲政治、抓落实,密切联系师生,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绩;绝大多数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四风”问题在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如:

在学风方面,有的干部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刻内涵认识不足,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学而不思,学而不用;有的缺乏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紧迫感、危机感,一年到头读不上几本好书,知识和能力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在工作作风方面,有的干部对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盲目、被动应付,少了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的热情和激情,缺了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的在抓教学、搞科研、做工作上办法不多,功夫不深,花的心思少,下的功夫小。有的从不进学生宿舍、教室、食堂,淡忘了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根本宗旨;有的思想消极,作风懒散,不顾大局,工作责任心不强,怕担责任等等。

在教风方面,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不明确,个别老师授课重量不重质等。

我们要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真正解决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三严三实”。这样才能真正使沈理工工作作风形成新的面貌,使沈理工的教风、学风形成新的风尚,使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使我们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能够更加扎实,使我们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提高,让大家团结一心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师生,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明显实效。

三、要注重实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这周一,我召集各学院院长开了个征求意见会。我挺有感触。有的学院老师听说有这个会后,找到院长,要求院长必须把他们的意见带给校长。先不管意见合理与否,这说明教职工对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充满期待。

我也很感动,基层单位对我们校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个人的工作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院长们提了很多事关学校、学院及教师个人发展的具体问题,这使我更感到,我们解决问题应该从师生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落实到基层。要结合学校实际,解决教风学风、学术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接触师生员工不够,民主决策体制机制不健全,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懒散、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解决精神懈怠、安于现状、追名逐利、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解决校内资源分配、后勤、招生、职称评审、科研经费管理、干部选拔、党员发展、评先评优、学生奖助学金评定等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与广大师生的联系,不断汇聚推动学校发展的正能量,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1、要以满足群众期待为奋斗目标,广泛凝聚学校发展共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转向以强化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努力走出一条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内涵发展贯穿学校发展的全过程。

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一个准确、清晰的战略定位,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遵循了我校办学历史、学科特点、社会服务的办学特色,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是完全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满足了广大群众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满足了广大教职工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期待。

但是在办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我们一些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了解不深,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指导工作。个别人持有畏难情绪,有悲观消极思想;也有人认为学校的发展与个人无关,工作消极,混日子…..。我们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党群上下形成共识。因此,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办活动”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以群众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大家敞开胸怀,各抒己见,把疑虑和困惑都摆出来,共同探讨“教学研究型大学”和“三大战略”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大家明白,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并非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并非随大众,也并非“形式主义”,而是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沈理工人的又一次奋勇拼搏,是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又一次探索。

我希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将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渗透到学校内涵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建设、社会服务等每个方面,凝聚全校的力量,加快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2、要以赢取群众信任为动力,创新学校管理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今年,国家教育部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教育部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领域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都将陆续出台,我们要积极关注国家和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结合学校实际,紧紧抓住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内部治理等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深化改革。

可以预见,随着高等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深入展开,学校也将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同时,以往改革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将凸显出来,改革的难度将前所未有。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积极推进改革就是破除“享乐主义”的最好形式、最大动力。在长期的改革与前进过程中,要想让群众理解与信任并得到群众的支持,就必须要改革创新学校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构建起统一领导、多元治理、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成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以获得群众支持为着力点,大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要紧紧围绕培养内容、形式、制度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培养灵活、评价多元、分工明确、种类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融合发展。要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近两年来,学校获得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多项;获得省级工程专业改革试点和重点建设项目等10多项。今年我们又启动了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这些项目都需要我们集中精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去建设,同时这些项目也是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进一步充实。

要加快进一步完善以考核和评价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这也是在周一征求意见时,各学院院长一致呼吁的。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是,要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学科建设是最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因为学科建设是学校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学科建设的好坏从根本上影响学校未来发展,决定着学校所处的地位,我们要从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度来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这两年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标志性的突破,但是如何把这种突破转化为强大的学科竞争力,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要提升学科竞争力,关键是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学科团队与高层次人才建设上要取得突破。根据学科建设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制定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不遗余力引进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高层次人才。

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常常是因为某一学科或某几位教授的知名和引领。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全球的知名度就源于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它的知名度仅次于哈弗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是世界顶尖的学科。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大学校长田长霖曾说,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一个是密立根,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了世界一流;另一个是冯·卡门,他是钱学森先生的老师,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起来了。有了这两位,加州理工学院就世界知名了。

我校学科要上水平,必须有高水平人才来引领,这是无需置疑的。

第二是要强力整合学科资源,拓展学科发展平台,打造学科群,实施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确保标志性任务如期完成。必须完成好首批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大学科平台的建设等任务。

三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现在看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众多兄弟院校年科研经费到款额已达亿元的形势下,我们还在为突破5000万大关而努力,真有些汗颜。)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想应该从两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要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科技管理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要加强政策性管理,通过制定管理章程,对教职工进行引导并营造需要的氛围。比如,要围绕重大需求,以创新为导向,制定并调整科技政策与措施,建立科研创新激励体系。改革科研考核方式和年限,鼓励相关教师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在职称评审条件的设置上,要鼓励教师承接大项目、大工程,产出大成果,并实施转化等等;要加强指导性管理,从专业的角度对教师的科研活动给予指导,使其取得更好效果;要加强服务性管理,帮助教师完成一些辅助性工作或解决一些切身问题,提高认同感和增加学术时间;要加强监督性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监督学术不端行为,体现制度的严肃性。

其次要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创新合力。要改变“一个教授+几个研究生”的封闭科研模式,要鼓励青年教师加入研究团队,组建跨学科的科研攻关团队,努力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促进学校与社会深度融合,把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要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业紧密合作,对接国家战略,瞄准前沿科学问题、瞄准重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瞄准产业发展机会,同时要为技术转移找到出口,打造深度产学研联盟,为国家、社会创造效益。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的发展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强,学生才会强,学校才会强。

由于我们师资队伍的主体是由原沈阳工业学院和沈阳工业学院专科学校的教师构成,近几年又陆续进了一些青年教师,从整体水平上看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上都有不合理的地方。好几个学院在整体教师缺编的同时,个别学科专业的教师又有冗余。在急需教师的情况下,高层次的教师又引不进来。我们制定的引进本硕博都是211、985院校毕业的人才计划几乎流产。这次征求意见时,有好几个学院院长不约而同地提出要降低招聘标准。

我未置可否,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南京大学早在2011年在教师招聘时就停止招聘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我们到现在,连一个本硕博都是985、211院校毕业的毕业生都招不进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我想,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政策、管理办法、程序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应该改进的地方。还有我们的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情怀?是否做到了像引进杨绍卿院士那样孜孜以求之,用感情留人?

有的院长提出应该改变招聘工作程序,我看可以考虑。现在社会生活节奏都这么快,时间就是生命。谁会用一二个月的时间只等你一个二三流学校的答复?我们招聘人才其实就是在与其他学校抢夺人才。在高校人才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能四平八稳、等着送上门的人才恐怕也是没人要的人才。

我们的人才工作理念、思想、工作作风都应该进一步改善。我相信,只要我们工作做到位,在人才济济的大千世界,我们一定会引进我们心仪的人才。同时,我们要继续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的原则,加强自我培养。

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要按照学科建设规划梳理现有教师队伍,注重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要积极探索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更加注重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立德树人,自觉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我特别期待学校能培养出自己的名师、大家。

五是,进一步发挥国际合作的优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不仅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更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国际化水平已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俄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它为学校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创造了不少有利条件。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拓展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应该构建“以对俄合作为主、拓展美英德、辐射亚太、联合台港澳,具有沈理工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国际合作项目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求做大、做全,而是做强、做精。

六是,把办学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有特色,才能显优势;有优势,才能树品牌。我们要进一步彰显自身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面面俱到的发展,努力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4、以树立群众观点为基本要求,全面改进学校工作作风 我们要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搜集师生员工对工作作风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等手段,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决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第一,要坚持群众至上的工作思路。学校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树立群众观点,经常深入基层与师生充分沟通,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否则,推出的政策措施不能有效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难以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增强主动调研的意识,带着问题和思路积极走入基层,深入交流,使师生理解学校推进改革的初衷及目标,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同时搜集整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边查边改,一手抓整改、抓落实,一手定规矩、定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第二,要坚持调研论证的工作方法。完善决策全过程中的群众参与机制,事前、事中、事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的智慧,共同制定改进方案。做到有群众基础并可执行、可操作,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真正实现科学决策。

第三,坚持节俭办学的发展模式。注重投入产出效益,根据发展规划以及实际情况,完善学校资源的调配制度,促使资金、设备等办学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建立分类指导、动态调整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有效避免铺张浪费、虚假报销等问题的出现,从根源上杜绝“奢靡之风”。

总之,一定要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使全校教职员工围绕学校战略定位,群策群力,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上一篇: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识下一篇:数学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