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24-06-14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通用7篇)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1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10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前期所作的主要工作

2007年7月,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以来,全市把试点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交给自贡的最大政治任务,作为自贡发展最大的历史机遇,作为对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从统揽各项工作全局的高度迅速启动试点工作。

(一)抓观念更新,营造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大宣传。全市各类新闻媒体把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作为宣传重点,开辟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自贡”专栏和专题,组织开展了以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典型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做到电台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一年多来各类媒体共刊播报道1000余篇、专版24个、专题节目30余个、系列评论28篇。同时,各级各部门也采取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广场文艺演出以及书写墙标、岩标、办板报、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乡镇、社区共张贴宣传标语5000余幅,发放宣传品、宣传资料4万多份。

二是实施大培训。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成都科分院陈国阶教授、西南大学张明举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邓玲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国家千县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子昂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举办了3期培训班,对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乡镇(街道)负责人进行了轮训。市级各部门、单位和区县也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干部职工和乡镇、村两委会成员进行了培训。与省社科院成功主办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会”、参加了北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际研讨会”。一年多来,市、区县共举办专题报告会近150场,市统筹办编印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文集3册3000余份,区县及市级相关部门编印培训资料20000多份,全市第一批培训对象培训面达到95%以上。

三是组织大讨论。拟定了以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为主题的50个理论与实践研讨题目,提供给全市理论、社科工作者及干部群众进行研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撰写各类研讨文章、心得体会文章350余篇,编印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文章专辑》。市、区、县及市级部门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题研讨会20多场(次)。

四是发动大献策。在媒体、互联网和党政网上开展了“我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活动,问计于民。活动共收到来自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离退休干部、学生、外地打工人员等的各种建议意见500多条,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专栏进行了选登选播,并对优秀建议意见进行了整理汇集,采纳到改革试点方案中。

(二)抓调研论证,科学制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方案 一是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区县党政一把手、市级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赴南京、苏州、嘉兴、昆山、成都和重庆等地学习考察。此后,又先后组织干部到德阳、广元、双流、重庆、黔江、永川、宜宾等地参观考察,汇编了部分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各区县、各部门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考察学习活动。

二是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市情。市、区县领导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把自贡置于成渝经济区和川南城市群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分析比较,分五个专题对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深入研讨,对市情进行了再分析、再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贡的发展定位。2008年7月,市统筹办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自贡调查队联合抽调130多人对四区两县的14个乡镇、14个村民小组的815户农民进行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专项问卷调查,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开展了“土地使用和管理、农民工和农村社会保障、户籍管理、行政管理”四大重点领域改革突破的专项调研,形成了5个调研报告和相关改革意见讨论稿。

三是反复研讨,制定试点方案。在考察学习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牢牢把握自贡作为丘陵地区和老工业城市的基本特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主题,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这一关键,组织专门的起草班子,迅速完成了改革试点方案初稿的起草。同时,坚持开放式制定《总体方案》,多次组织区县和市级部门对《总体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征求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市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进行了专题协商,并先后五次赴北京、成都等地征求国家有关部委、省级相关部门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

四是借智借脑,开展战略合作。与北京、成都、重庆等地的部分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邀请了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西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重庆大学、财政部科研所等科研院校专家来我市指导,聘请了国家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国务院千县工程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子昂、光明基金会执行会长车夫等7位专家学者为市政府统筹城乡顾问。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展《自贡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研究》,此外,区县也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专题规划,如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富顺与成都科分院合作、荣县与西南大学合作、沿滩区与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合作、自流井区与西南交大合作、贡井区与省社科院和农科院合作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通过这些措施,为我市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目前,各区县的试点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复实施,市级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已完成内审工作,将陆续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三)抓推进机制,形成上下左右齐抓试点的合力

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区县党政一把手为成员的自贡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13名干部脱产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面上的改革试点工作。各区县、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抽调100多名干部专门从事改革试点工作。同时,还实行了市级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区县、重点部门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了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

二是构建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工作责任体系。把改革试点工作与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及目标管理、专项督查制度,将涉及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的45项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的制定任务,以及重点区域改革突破的具体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区县和部门,再由区县、部门分解到相关乡镇和科室,对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倒扣分”的办法进行考核,确保了任务落实。三是建立了“上下互动、部门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把推进改革试点作为自身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在规划和政策制定、重点突破口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群团组织都围绕改革试点积极工作,各尽其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专题听取改革试点方案汇报,并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

四是实行了干部下沉助推制度。按照“抽硬人、硬抽人,下得去、蹲得住,干实事、见实效”的原则,在2007年上半年已经从市级机关下派260名干部到基层帮扶的基础上,下半年又从市级机关抽调6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7个“助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组”,帮助区县、乡镇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五是实行了市级部门与区县共推制度。在干部助推的基础上,由助推组干部所在市级部门与助推区县签订协议,变“个人助推”为“单位助推”,并形成制度。目前,各区县已与助推的65个市级单位签定了“共推协议”,合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四)抓重点突破,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在总体改革方案报省批复阶段,全市不等不靠,既从面上广泛宣传发动,更着力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一是抓重点领域的突破。在规划方面,以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不减少为前提,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的规划修编办法。在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加快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面实施了林权制度改革。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体系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大安、富顺两个区县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市初步建立。在公共服务方面,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自流井区为代表,形成了以社会救助、就业培训、医疗卫生、治安防治、计划生育等为重点的“以城带乡”服务体系;完成了部分市属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工作,启动了贡井区艾叶镇、长土镇和大安区大山铺镇将城市社区卫生向农村延伸的试点;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实施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及合村并组工作。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实施了农业保险试点,启动了建立县乡最低财力保障机制、组建自贡市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的前期工作。此外,还在城乡户籍、房屋一体化管理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

二是狠抓重点区域突破和示范点建设。在各区县选定了18个重点乡镇、20个重点村和3个工业园区作为改革试点的突破口和示范点,积极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力求在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进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和制度体系,对全市面上工作的开展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高新区以“安居、社保、就业”为突破口,在建设手续、模式、品位上实现突破,开工建设了16万平方米,1200余套安居房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启动了1万名农民变市民工作,对11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的1.8万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进行了认定。同时,初步制定了征地农民的社保办法,对4600多人次农民和农转非人员实行了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技能鉴定、免费推荐就业、免费服务跟踪“四免”政策;大安区以“一乡三村”(凤凰乡、新民镇董家村、团结镇土柱村、大山铺镇江姐村)为突破口,着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三大”突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4个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序流转土地20000余亩,为155名农民股东发放了土地股权证;自流井区把“一城一镇一山一带动”(城区、舒坪镇、农团山、城市带动农村)作为突破口,发挥“大城区带小农村”的优势,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了城市学校与边远农村学校结对办学模式,该区仲权镇全胜村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贡井区抓住“三镇一村”(成佳镇、龙潭镇、五宝镇、长土镇元坝村)重点,按照“错位发展、融入互动、点状开发、梯次推进”思路,在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上寻求突破,加快推进城郊工业卫星城镇成佳镇、特色农业产业城镇龙潭镇、新, , 型商贸城镇五, 宝镇等中心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农村新型社区元坝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沿滩区围绕“两湖两镇”(卧龙湖、金银湖、仙市镇、邓关镇)实施突破,15000平方米农民集中居住区已建成入住,“新型农民工孵化园”开始筹建,“古镇风韵、盐运古道、仙女长廊”的仙市古镇4A景区开始启动。荣县以“三镇两带一城”(双石镇、长山镇、新桥镇、果畜、菜禽产业带、荣县新城)为重点,在“减少农户散居、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业效益、增加创业业主”四项工程上实现突破,实施“回引工程”和“强人治村”战略,25位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业主回村当上了“村官”,大力开展了工业集中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富顺县以“一城一园三镇一基地”(富顺新城、晨光工业园、赵化镇、代寺镇、板桥镇、劳务开发基地)为突破口,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契机,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着力实施“归雁经济”,在重庆、昆明成功举办了统筹城乡发展项目推介会,回引注册企业114户,资金7.3亿元;代寺镇出台实施了关于推进户籍制度、土地流转、行政管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四个文件。同时,根据我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正着手对统筹城乡的盐、龙、灯、佛、学五大项目进行策划,开展了我市统筹城乡生物产业的调研和规划工作,努力为改革试点提供产业支撑。

二、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统筹理念逐步确立,推进改革的氛围已经形成

一年多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干部培训,形成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其突出效果,就是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共识基本形成,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正逐步破除,统筹理念和改革意识日益深入人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市各级各部门都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工作的统领和总揽,把改革试点作为重大发展机遇,正在围绕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一个“热议城乡统筹、研究城乡统筹、宣传城乡统筹、探索城乡统筹”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二)试点方案获省批准,推进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

8月22日省政府以川府函〔2008〕239号文正式批复我市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对改革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作了进一步明确。在试点改革实践中,全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市情紧密结合,总体思路更加明晰。一是改革目标切实可行。针对自贡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但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以城带乡”特点明显的实际,试点方案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提出了“三个率先”的发展改革目标,就是要通过10年的努力,使自贡在全省丘陵地区中率先建立起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建成成渝经济区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改革示范区,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全面振兴。二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清晰。空间布局上以“一圈一带两片区”(即城市经济圈、板仓-沿滩-邓关-晨光工业产业带和荣县、富顺县两个片区)为载体;推进方式上实施“圈层梯次”推进、辐射发展,以大城市、大产业、大环境、大互动“四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形成“一圈”带“两片”、城区带郊区的统筹发展新格局。三是发展改革的任务明确。就是要强力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产业发展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服务体制“八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创业就业、农村金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八大体系”,形成发展领先、城乡融合、工农协调、成果共享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整个改革试点思路充分体现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取向,既符合自贡实际,又有所创新。

同时,各区县、各部门也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切合自身实际的试点方案,使试点工作上下联动,有步骤地协调推进。

(三)区域领域强力突破,推进改革的示范效应明显

在区县和基层狠抓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市里以召开现场会为抓手,相继召开了“高新区区局共推”、“大安土柱村农村土地流转”、“贡井区成佳中心城镇建设和管理”、“自流井全胜村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16个重点乡镇改革经验交流会”、“富顺产业互动、城乡相融”等现场会,及时总结、推广了一批改革试点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统筹城乡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引进统筹城乡招商引资项目228个,预计投资67.57亿元,其中,投入重点区域实施的项目131个,资金11.69亿元。

虽然一年来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加之受方案审批过程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重要领域和环节的配套措施尚未跟上,全市改革试点工作仍然存在思想解放不够、大胆探索不够等问题。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们体会到: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必须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统揽全市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统一认识,强力推进;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省委关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精神与自贡作为丘区老工业城市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形成科学可行的试点方案,引领试点工作的实践;必须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取向,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改革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举全市之力,加强领导,上下联动,部门互动,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求实效上狠下功夫。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当前,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在另外两个试点市德阳和广元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我市更有责任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经验。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全面实施《总体方案》,掀起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的新高潮。

当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总体取向,充分运用好先行先试的政策资源,围绕《总体方案》的实施,以“圈层梯次推进、城乡双向互动”为路径,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推进土地、户籍、社保和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重点区域示范点建设,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机制,为下一阶段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一)明确试点工作要求,狠抓《总体方案》分解落实 1.进一步调整完善方案。对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前一阶段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抓紧完善《总体方案》,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2.抓好方案宣传。通过刊登方案解读、专题采访、典型报道、宣讲报告、好新闻评奖等形式,再次掀起宣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高潮,让广大干部群众准确理解、深刻把握我市改革试点的目标和重点,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

3,分解落实责任。根据省政府对我市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八项改革”、“八大体系”任务,提出我市《关于落实<自贡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意见》,将方案的内容,以及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的市级主管部门和区县。

4.制定分年行动计划。根据《总体方案》提出的发展改革主要任务,按照2年一次的方式,滚动编制改革试点行动计划。当前重点是编制好“自贡市改革试点2008-2009年行动计划框架”。同时,指导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根据《总体方案》和专项规划,提出近两年改革试点的工作任务,汇总后报省统筹办备案。

5.编制专项改革方案。在已经批准区县改革试点方案基础上,尽快完成对市级部门专项规划和意见的审批。在专项规划基础上,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八项改革内容,进一步深化改革步骤和政策研究,形成专项改革方案,逐项报省统筹办备案。

(二)推进重点领域和区域改革,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

1.以四个领域为重点,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一是农村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推进城乡房屋管理一体化,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重点探索适度延长经营权流转期限,适度扩大流转土地的使用范围,允许承包经营权继承、转让、抵押和上市交易。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在坚持有利于人口自由迁徙和科学有序管理基础上,探索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放宽人口流动限制,为公民自由迁徙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完善农民工社保方面,探索对农民工进行分类管理,完善农民工社保体系,健全农民工社保转移接续机制。在被征地农民社保方面,探索完善已被征地农民社保方案,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启动新征地农民社保方案。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办法。四是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进一步理顺体制,明确职能,强化各级政府服务能力;撤乡并镇,增强中心小城镇带动力;简政放权,完善乡镇整体服务功能;探索市政管理向农村延伸。年内要完成4大领域改革方案的制定,报省统筹办备案。

2.围绕区域突破口,加快示范点打造。一是科学选择好区域突破口。继续抓好现有的18个重点乡镇、20改革示范村和3个工业园区突破口的试点工作,并在实施中逐步补充调整。二是因地制宜抓好试点内容。根据各区域具体情况,分别在资源开发、产业互动发展、集体土地流转、农民新型集中居住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管理、劳务输出和转移、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民变市民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三是整合资源支持示范点打造。在项目安排、资金补助和扶持政策,优先考虑突破口乡镇的需要,集中全市之力支持突破口建设。

(三)把握发展与改革的关系,突出抓好“三个结合” 1.把改革试点工作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相结合。在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中,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是全力建设板仓—沿滩—邓关—晨光100平方公里产业带,探索“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发展方式,培育板仓、晨光等工业集中区,力争10年之内“一带”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成为区域重要增长极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战场。合理布局一批适合中心城镇发展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区,积极承接城市工业产能扩散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增强工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2.把改革试点工作与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强对百万人口大城市构建的基本路径研究,通过改革农村土地、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形成鼓励、吸引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变的系统政策,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壮大城市人口规模。适应特大城市发展的需要,强化现代商务、文化旅游、信息、金融等核心服务业功能,加快完善城市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适应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和“一圈一带两片区”布局需要,加快推进对外骨干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市域交通干线网络。适应城市规模扩张的需要,着力抓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把改革试点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丘陵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果畜产业带、菜畜产业带、乡村旅游产业带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引进技术和资金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着力建设以香料、鲜花、果蔬和特种植物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策划实施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的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 高农, 村文化、教育、卫, 生水平。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农村居住示范社区。按照“区域梯次推进”路径,逐步将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和环保设施向农村集中居住区延伸。

(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保障改革试点顺利实施

1.强化目标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一是实行“双向目标考核”。根据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汇总提出改革试点的工作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区县和市级部门,实行综合目标和专项目标“双向考核”。二是强化市、区县、乡镇三级工作责任体系,落实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把改革试点工作与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进度检查,促进目标任务按进度推进。

2.完善“四方联动”方式,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市级部门和区县联动推进。实行部门与区县共推制度,所有区县都与市级相关部门签订共推协议;完善市机关干部下沉助推制度,加强市助推工作组与区县统筹办的协调配合;实行市级部门对口支援区县制度,将市级部门掌握的政策和资金,整合安排重点乡镇的发展。二是市统筹办与区县联动推进。坚持市统筹办牵头召开的区县现场交流会议制度,在已召开5个基础上,近期再准备召开3个;坚持市统筹办与区县统筹办的工作交流制度,适时组织各区县统筹办进行交流和学习考察。三是市统筹办与部门联动推进。定期召开市统筹办与市助推工作组之间的会议交流;探索建立市级部门联系交流会议工作机制。四是省和市联动推进。利用省级试点市的牌子,积极研究试点中的问题和需要省上支持的事项,加强与省上有关部门的汇报和衔接,争取省上有关部门与我市签订共推协议,创新省和市联动推进新机制。

(五)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加强试点成果总结提炼 1.加强引智借脑工作。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聘请一批全国知名专家作我市的统筹城乡顾问,为我市的试点工作提供政策和理论指导。紧密跟踪成都和重庆国家级试验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学习东部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研究和借鉴这些地区最新改革成果,并运用到我市试点当中。

2.狠抓重点课题调研。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调研,在已经完成4个重点领域课题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批指导性意见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3.及时总结推广实践经验。目前全市在土地流转、小城镇建设管理、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业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已初步形成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挖掘题材,进行总结提炼,明年开始在全市推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主动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大胆探索,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市城乡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为全省的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经验。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2

当前,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只有进行城乡统筹, 深化城乡改革,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随着中国统筹城乡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深入, 各省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着手试点推进, 并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选择了三个经济体量不同, 层次不同的统筹城乡试点为样本。一是云南省2008年确定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昆明市, 二是开远市, 三是临沧市国家级贫困县云县, 它们在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卓然的成绩。三个样本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 分别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云南省的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 是云南经济雁形中的领头雁, 是中国桥头堡战略中的重要节点,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对全省有很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因此把昆明作为一个不可替代调研样本。开远是一个云南省工业化程度较高、城镇化率较高的小县级市, 其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较好,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对经济体量较小的县级市也有借鉴价值。云县是云南省的一个贫困县, 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城镇化程度较低, 其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西部不发达的小县城有参考作用。

一、云南省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 昆明统筹城乡的经验和做法

昆明作为云南省会、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 具有发展首位度、经济集中度、产业支撑度和社会集聚度较高的特点。同时, 昆明还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的特征,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城乡差距大。2008年开始, 昆明市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经历了从滇池流域一体化到全域昆明城镇化的过程。空前的招商引资力度, 多节点的工业园区建设, 在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现代农业的打造、新农村建设等等强有力的措施推进下,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不斐的成绩。2010年, 城镇化率从2008年的60.12%上升到61%, 昆明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幅受窄, 由2008年的4 610元上升到5 33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4∶1下降到2.5∶1。

总结昆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以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1. 着力点是把工业突破作为加快城市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昆明的主要做法一是把工业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主要突破口, 全面创新园区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二是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与三农问题结合, 因地制宜, 分类分层次推进, 第一板块侧重于以工业园区为重要的增长极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的构建, 通过招商引资, 加大资金引进力度, 引进有孵化效应的种子企业, 形成产业集聚。第二、三板块侧重于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力度, 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多渠道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2. 内在动力是发展现代农业。

以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的内在动力机制。一是确定了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市场化取向发展农业、城市化推进提升农业和“三化”化三农的方针, 创建了新的具有昆明农业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典范。二是依托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交互融合平台, 充分发挥昆明作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东南亚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研发优势, 计划通过“十二五”期间五年左右的努力, 把昆明初步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南、联结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促进三农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平台。

3. 载体是全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其互补协调。

试点推进至2010年, 昆明成为最有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的地区。2010年是昆明市全域城镇化“重点突破年”, 昆明市实行“县区为主、市审方案、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运作的机制。以城镇化和新农村为载体, 提出加快形成“一板块一步城市化、二板块城乡一体化、三板块城乡统筹, 三个板块协调推进”的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实施主城品质提升、县城规模扩张、新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 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2020年达到80%以上, 让昆明统筹城乡走向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全域城镇化。

(二) 开远统筹城乡的经验和做法

开远是云南省红河州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县级城市, 是工商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个县级市, 其工商经济比重占到90%左右, 有着较为坚实的统筹城乡发展基础。开远文明发展程度相对西部很多地区而言比较高, 有支撑城乡统筹的基本条件, 基本具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开远曾是一个城乡差距很大的县级城市, 虽然总人口只有31.4万, 但是和中国大部分县级市一样具有城乡并存的典型特征。

开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 着力点是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两个方面突破。

(1)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交通基础设施。2005年, 开远市所有442个自然村有将近1/5不通土路, 90%以上村庄进村道路及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二是水利基础设施。2005年, 开远市有近5万人和1.7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从2007年开始, 开远市连续三年投入约1.55亿元资金狠抓水源工程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彻底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用水问题, 提前八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三是电力基础设施。全面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大大改善了农村供电状况。开远市全面启动城乡同网同价及农村电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 (2) 社会事业方面:一是教育事业。开远除了在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以外, 还建立了从幼儿到博士的一条龙奖补体系。农村困难家庭幼儿入园每月补助35元;开远考生 (不论城乡) 考上大学者每人奖励2 000元, 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学子考上大学者每年再补助2 000元;考上硕士者每人奖励1.5万元, 同时每月资助300元生活费等。二是文化事业。开远为解决群众“文娱难”问题, 为每个自然村和社区免费安装了一套以上乒乓球桌, 并从2010年开始着力实施“四位一体”重大工程, 即在所有自然村建设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个篮球场、一个戏台和一个小公园, 市财政每年补助每个村委会和社区5 000元文艺经费, 近千支农村文艺队活跃在开远城乡。三是医疗卫生事业。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 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在所有乡镇建设了卫生院, 所有村委会建设了卫生所, 保证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63张, 远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远市对农村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生活用品补助, 制定和出台了失地农民生活用品补助政策, 补助比例为全省最高;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慈善机构———开远阳光济困协会, 重点解决困难群体就医问题;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居民医保享受同等待遇, 农民大病住院报销上限提升至15万元, 远远超出机关干部职工上限8万元的标准。

2. 开远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力图全方位地突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

“十一五”期间, 开远在统筹城乡试验中, 力图全方位地突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一是城乡财政投入制度的突破。针对二元财政, 建立城乡均等的财政制度。为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问题, 开远市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2008年开始, 市财政对农村的投入首次与城市“看齐”, 打破了二元财政制度, 全市“均等财政制度”基本确立。二是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突破。针对二元医疗保障, 建立城乡统一的医保制度。目前, 开远城市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实现“同比例报销”;而且在报销额度还向农村倾斜, 城市居民最高可报10万, 农村居民最高可报15万, 体现了自我保障能力较弱的农民获得稍多保障的实质意义上的平等特征。三是城乡户籍制度的突破。针对二元户籍管理, 探索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本市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 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制定出台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土地、计生、兵役、社保、就业、文教、住房等配套政策。

(三) 云县统筹城乡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云县是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县级市。总人口43万, 95%以上人口是农村居民, 95%以上人口在山区。云县是集“贫、边、少”为一体的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云县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抵抗灾害能力较低, 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 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村公路等级低, 道路硬化率低, 部分贫困山区至今尚未通电, 农村生态状况局部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泥石、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从2003年至今,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城乡统筹成效显著。从前污水横流的草皮街转身为宽阔整洁的商业街, 昔日破旧低矮的土瓦房被高楼取代……2010年, 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 财政总收入4.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 479元, 比2008年2 758元提高了721元, 增幅为26.1%。

云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1) 大力推进小城镇。如大多数西部贫困县一样, 乡镇之间产业结构雷同, 低水平无序的竞争, 直接影响到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中心镇的集聚优势难以形成, 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 从而影响统筹城乡的辐射能力。云县的做法是针对各乡镇的资源特点, 以产业为基础, 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五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 (2) 大力培植产业链深植于三农的“业系农业、厂系农村、心系农民”的产业, 发展小城镇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农业县, 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依靠发展产业进行支撑, 因此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壮大龙头加工企业, 如何为农产品找出路。云县的做法是采取多项优惠措施, 扶持涉农非公企业做大做强。比如, 从2003年开始, 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与贴息相结合的方式, 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贷款贴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专项扶持。有了这些扶持, 许多民营企业在云县生根发芽, 有力地推动了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

二、西部不发达省份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是差异化统筹, 分类指导, 梯次发展

西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有很大差异, 因此分三个层次, 差异化统筹, 分类指导, 梯次发展是西部省份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较为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的地区, 社会经济基础较好, 统筹城乡的条件已经具备, 可以考虑全域覆盖, 重点是普惠式的一体化, 从六个一体化方面整体推进。

一般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 城市化率还在50%以下的地区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但面临的主要任务仍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 可以从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突破点的选择应以各个地区的特殊性而定。比如开远的突破点是从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财政均等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三个方面率先突破, 再逐步向其他领域推进。

较为落后的地区主要任务是城镇化建设, 加快奔小康的步伐、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这些地区如果没有资金支持, 很难在六个一体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因此, 这些地区需要在上级的支持下, 选择一到两个着力点重点突破。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是六个一体化

发达地区的着力点, 一是把加快城市化建设作为第一推动力, 以园区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指导, 调优产业结构,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品牌建设, 推广循环经济。二是统筹城乡全覆盖, 按照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的要求,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以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对接为手段, 加快促进城乡产业链延伸和融合, 不断夯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形成相互配套、全面对接的六个一体化体系。

一般地区的着力点是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滞后于城市的问题, 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两方面突破, 逐步把六个一体化向纵深突破。

较为落后地区的着力点, 一是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 以公路通达、电力扩容、用水安全为重点, 加大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公交、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二是是经济发展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联合与合作, 在欠发达地区组建一批富有活力的合作企业, 促进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互为优化、升级, 推动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合理流动, 扎实推进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 努力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互赢共进、共同富裕。

(三) 统筹城乡的内在动力是现代农业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着力解决发展农村, 富裕农民, 积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 应从不同的维度发展西部不发达省份的现代农业。

发达地区应该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市场化取向发展农业、城市化推进提升农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的体制机制平台。

对于一般地区和较为落后地区, 一是加强和完善市场机制, 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二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亦即教育培训, 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使农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以更高效率的应用。

(四) 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应该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构建城乡互补协调关系, 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

发达地区主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互动, 应当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 要发挥资金、人才、区位等优势,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外向型经济的高科技产业园, 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般地区和较为落后地区属于工业基础欠发达、规模偏小的地区, 要以提升现有产业竞争优势为主, 积极推动小城镇的建设, 同时积极承接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

(五)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1.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虽然近年各省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 但对三农投入的增长率还低于财政的增长速度, 与对城市的投入比较差距还很大。因此, 要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建议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指标化, 作为政绩考核重要指标进入考核体系。

2. 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

这是困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大难题。由于城乡户口有严格区分, 农村户口的居民在教育、就业、工资待遇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户籍改革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 必须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3. 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

农村的落后源于农村产权的残缺, 由于缺乏完整的产权基础, 市场机制在农村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农民的贫穷和农村的落后, 进一步影响对农业的投入,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于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 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在农村充分发挥作用。

4. 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

事实上, 目前政府相对容易做的, 就是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更大的难题在于, 农民所缺的生产资金, 财政如何办?因此金融体制如何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是农村发展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开远的思路是筹备成立有乡镇、社区银行性质的开远统发银行。“统发”本意就是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准备成立农村资金合作社, 由不低于五户农户发起, 入股资金, 在金融部门的严格规范的监管之下, 搞金融业务、贷款业务。

5. 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的问题。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3

一、为什么重庆必须搞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首先,很容易想到,胡锦涛同志为重庆提出的“314”战略目标。在汶川地震之前,温总理有一个批示,批示中提到,未来的五年把西北的新疆和西南的重庆的改革做好,我们的西部大开发就算取得了突破。不久前,温总理委派了一个217人的工作团(这是中央迄今为止向地方派遣的最大规模的政策性的工作团)在重庆进行了一周的非常辛苦和认真的工作,涉及重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团对除北碚之外的39个区县都作了调研,而不是停留在主城。中央政府认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是十五年的走向。

第二点,薄书记来重庆后提出了一个观点:纵向看,重庆进步很大;横向看,重庆是慢进则退。如果以“314”目标来衡量,重庆的差距太远。我们分析,确实也是这样。我们以为过去的11年我们的进步很大;实际上,即使我们跟西部比,与内蒙、云南、新疆、四川比,速度都不快,我们在西部的排名在降。我们发展最快的是我们的都市区,这一块我们在全国都算是最快的,而我们的库区、我们的渝东南发展非常慢;两个一综合,我们就变慢了。现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重庆的城乡差距还处在相当高的水平。

第三点,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实际上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另一种说法。我们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效果一直不好,这是因为我们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就农民谈农民。现在的城乡统筹应该有一种新的思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后,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本,现在的问题是城里的财政如何支持农村?工业通过怎样的制度安排来反哺农业?城里的有知识的人,比如大学生,怎样到农村去?农村的人怎样到城里来?如果没有新制度的安排,仍沿袭过去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我觉得这个路就走不下去了。所以要城乡统筹。

最后一点,三驾马车中,我国一直是外贸、投资这两驾马车很强,而消费很弱。如果我们把消费分解成两匹马,一是城市消费,一是农村消费,那么农村消费这匹马是又瘦又小,这是有很多统计数据说明的。现在,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对外贸易压力,我们面临着通货膨胀、固定投资必须减速的压力。如果中国要创造40年8%以上增长的奇迹,我们唯有提高消费。城里人的消费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农民的消费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产出。还有一点,就是要转变农民的消费习惯,要创新农民消费,这一点也需要城乡统筹。

二、现在重庆城乡统筹遇到的难题

一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户籍问题。重庆人口有3 180万,常住半年以上的人口2 800万;重庆的城镇化率接近50%(去年为46.7%);重庆城镇户籍人口的比例为26.4%。现在,我国最贫困的群体不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因为他们有三十年土地经营权的保险),最贫困的是城市里没有一个整劳动力的家庭。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维护进城农民工利益的同时充分保障城市里的贫困人口的利益,如何实现双方的充分就业,而且要优先保证城市贫困家庭的就业。

二是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也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办法的事情,现在关于土地流转的论文非常多。但是,土地流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办法流转,而是有没有办法规避流转后的风险。如果随意地流转土地,农民把三十年的经营权轻易地流转出去后,又没有一种保险的手段;当由于各种原因农民的劳动不能弥补风险时,我们怎样对待这类农民及其流转出去的土地?而且,土地流转会涉及粮食安全的问题。农村非耕地的流转相对容易,但是重庆的非耕地流转有一个问题,就是重庆的农民喜欢分开住。农地的流转要有规矩,而且不能把农民的保障——三十年的经营权轻易地剥夺。这里边有一系列的政策的问题、路径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法律的问题需要研究。

三是个性化的问题。重庆各区县间的差异很大,巫溪基本上没什么工业;云阳有几个所谓比较大的厂,都是原始作坊式的生产,劳动力加起来不足两百人,有137万人口的这样的一个云阳,应该怎样城乡统筹?相反,在渝中区已基本上没有农民了,又应该怎样城乡统筹?我们现在讲“一圈两翼”,我觉得在具体操作上分类至少应该比这个要复杂五倍,四十个区县,至少要有十个分类。怎样分类?怎样给政策?谁来定政策?谁来兑现政策?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四是关于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问题。重庆现在号称有788亿的财政收入,但能用的就400多亿,这勉强能够供养我们的财政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社会保障的公平,这需要钱。还有,当一家一户农民分散住的时候,你要给他财政支持是相当困难的。要把电、公路都通到他的家门去,那他一家人就需要很多的公共财政。而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回到了过去新农村建设的老路上了。因此,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找个平衡点。

五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我们鼓励城市人到农村、鼓励工业到农村的效果不佳。道理很简单,工业就是企业,企业就要盈利,没有盈利他就不可能去。怎样在制度上安排他盈利的空间?城市的什么资源可以到农村去?怎么去?路经如何设计?

六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现在,我们农村的能人基本上都出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幼。我们建设新农村有很多的措施和政策,而这些老年人和儿童无法承接这些政策,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如何鼓励小有成就的农民回到农村去,也需要我们研究。

七是城市吸纳农民的容量和吸纳农民工的规律问题。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产业链,因而吸纳农民的规律也有很大的区别。吸纳农民的容量有区别,农民的结构有区别,吸纳农民的路径有区别,甚至吸纳农民的时间也有区别。我认为应该对一个城市吸纳农民的容量和能力进行深入研究。

三、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探索

我认为解决好前面的七个难题就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重庆的城乡统筹,首先要解决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即“大村庄”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至少有三大好处:

第一,农民集中居住了,就可以为其提供公共服务。我们可以在农民集中居住的网点提供充足的电力,修筑道路、学校和各种基础措施。如果不是集中居住,公共服务无从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是真正改变农民生活的基础条件。为什么重庆的农村不让小孩,尤其是女孩读完初中,而湖南、湖北没有这种情况呢?这跟重庆农村的居住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家庭的女孩去读书来回要走四个小时、只能在学校读三个小时的时候,家长一般都选择不让女儿去读书,成本太高。

第二,有利于转变农民生活习惯和生产习惯。现在的重庆之所以人均纯收入很少,之所以农民的消费很少,是跟我们农村商品的商业化率低有很大关系的。农民有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在重庆的农村很常见。如果让农民喜欢电视机、电冰箱,必须让他们有挣钱的欲望。只有把他们集中起来居住之后,他们的生产方式才会改变,一定会大规模地生产(因为他们肯定不愿意走五里路去种两亩地),这个时候流转的需求自然就会形成。集中居住出现的攀比也会促进消费。我认为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一个基础性的条件。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4

成都市新都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统筹城乡食品安全中食品生产

加工环节质量安全防控服务体系的建议

各镇政府(街道):

为深入推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区委《关于打造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典型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实施意见》(新都委办发[2009]9号)、区统办《关于下达2009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新都统办发

[2009]2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1

一、明确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强化责任意识,逐步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企业自律意识,确保企业生产出安全食品,并承担起相应责任。各镇(街道)要加强对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抓好监管工作落实。要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考核标准与方法,落实监管责任人,定期组织对监管责任人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区统一的协管员)和规模企业信息员作用,协助职能部门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是否生产、停产;企业生产现场卫生状况;企业使用原辅料情况;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企业产品销售等情况。通过协管员、企业信息员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填补监管空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有序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三、加强与各镇(街道)的沟通与协作,建立信息互享机制

我局每季度通过区党政网向各镇(街道)通报食品生产企业信息。主要包括:各镇(街道)取证食品企业数、企业主导产品、取证时间及有效时间、企业具体位置、联系方式等。各镇(街道)每月通过区党政网向我局通报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主要内容包括:辖区内取证的食品生产企业有无停产、转让情况;企业有无新建厂房、新增生产线等扩大生产规模、企业搬迁等情况;有无回收食品情况;有无使用病死牲畜、变质原料等生产食品情况;以及其它须及时上报的情况。发现食品生产安全隐患等问题要及时报告。半年、各镇(街道)向质监局通报食品企业安全防控工作情况。

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意识

强化企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企业所属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二00九年十月十二日

主题词:统筹城乡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防控建议抄送:冯静副区长,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

协办,区城乡统筹办,区食安办,市局办,市局食品处。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5

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县长:***

2009年5月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您们一行莅临*县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项目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所,义务教育初中?所,在校学生?人;义务教育小学?所。在校学生?人。据统计,2006年全县?名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中,有农民工随迁子女?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2007年全县?名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中,有农民工随迁子女?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2008年全县?名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中,有农民工随迁子女?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2009年全县?名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中,有农民工随迁子女?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二、项目推进情况

(一)实施四项行动,全面推进就学公平均等

1.大力实施名校嫁接行动。

2.大力实施共享蓝天行动。

3.大力实施绿色通道行动。

4.大力实施特色创建行动。

(二)启动四项工程,全面推进资源均衡配置

1.启动了队伍素质提高工程。

2.启动了信息化共享工程。

3.启动了标准化建设工程。

4.启动了教师终生培训体系。

(三)完善四项机制,全面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1.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完善办学行为规范机制。

3.完善优良师资配备机制。

4.完善组织领导和督导机制。

(四)增强四项关爱,全面推进教育关爱实效

1.建立关爱档案管理。

2.完善关爱网络体系。

3.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4.落实关爱活动实效。

三、项目成效

(一)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

(二)组织开展“农民工随迁子女” 关爱工程。

(三)新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施义务教育。

(四)大力实施“育才助困”工程。

(五)大力开展帮扶活动。

(六)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七)大力开展特色创建活动。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6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2009-5-22

1792 更新时间: 核心提示

允许先行先试的九个方面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都市上报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允许我市在九个方面先行先试。批复的《方案》将成为指导成都试验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本报记者 张婷婷 李影

【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震前有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3%,城市化率达到6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

【基本思路】

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产业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的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林木等资产的所有权,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创新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实施村镇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主要任务】

一、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

——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以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培育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拓展成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建设成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和双流空港空运保税物流中心、成都国际集装箱保税物流中心,促进成都保税物流业务发展等。

——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

联动推进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区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近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农村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近郊区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以优势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多领域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统筹“一区两带六走廊”发展

依托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县)“一区”范围内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快速聚集生产要素,集中打造产业密集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建设“全域成都”的战略支撑。统筹实施龙门山和龙泉山脉“两带”区域的整体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六走廊”区域,接受中心城区产业和城市功能辐射,建设产业和城镇集聚发展的“走廊”。逐步形成由主城区、区(市)县和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建设道路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聚集人口和二、三产业,培育优势和特色,逐步将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服务和覆盖的基础上,以2000个农村新型社区为重点,建设完善农村自来水、污水、垃圾收运处理等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均衡配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物流服务体系

优化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成都外出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轨九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体系。在实现全市客运“村村通”的基础上,完成乡镇村客运站建设;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实现“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公交”。

三、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城乡规划分离的管理制度,着眼于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科学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各类规划全覆盖。探索提高规划局部调整工作效率的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价情况,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市域范围内的行政区划,推进撤县(市)设区工作。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机构限额和各层级行政编制总数内,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县(市、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深入推进行政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分片监管,实现监察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探索建立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稳定来源的机制和办法。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

——开展村级综合改革试验

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在城市近郊和有条件的场镇区域,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和完善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积极推行县(市、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决策听证制度。全面推行评人与评事相结合的社会评价办法,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制度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

四、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约化、规范化的土地利用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严格按规划保护耕地,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按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耕地进行等级划分,实行耕地的分级保护。探索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机制以及独立选址等重大项目在省内跨区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办法。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健全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成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基本收入的前提下,允许农户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体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确立农民作为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明晰集体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以龙门山、龙泉山脉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重点,探索建立林农承担生态保护任务的补偿机制。

——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验

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对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给予及时足额合理补偿。探索建立多种补偿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

——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验

在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联营、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商品住宅等房地产开发。在地震灾区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金重建住房的试验。

——稳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验

按照有关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开展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和实施分离试验

成都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总规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灾后重建的需要,以及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五、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和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水平。】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加快成都技师学院县(市、区)分院、县(市、区)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鼓励企业培养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实行企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对农民工取得执业资格给予奖励。

——支持农民进城居住

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在工业集中发展区等用人单位集中的区域,建设农民工租赁性集体公寓和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房屋解决进城居住问题。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质化生活待遇,促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

——着力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

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准许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常住户口迁入现住地。按照产权明晰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让农民持股进城。

——引导地震受灾农民向城镇转移

在重灾区建立国家级开发园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安排受灾农民和移民就业。建立震后灾害移民和生态移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就(创)业鼓励扶持制度。对住房灾毁农户进入城镇居住的,可以保留原宅基地使用权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

六、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城乡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支持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

——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支持各类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公司通过规范改制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建城乡基础设施、振兴旅游经济。建立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商业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立国企改制重组基金,支持成都市域内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建立西部林地和林木产权、矿权及特许经营权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成都,建立金融集中集聚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集中发展区。探索区域性保险业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在成都设立保险机构。支持成都银行在经营指标达到监管部门的评级和监管要求后,逐步实行跨区域经营和上市融资。

七、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面向农民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逐步实现与城市接轨,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实名制”和城乡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市、县两级人力资源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农民工失业待遇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在“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结合成都市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并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予以优先优待,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水平。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和水平,逐步缩小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差距。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探索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接轨。

——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立足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和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地震中受灾的孤儿、孤老、孤残的基本生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资助和参与社会救助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在“吃、穿、住、行、医、学”等方面的最基本需求。

八、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确保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灾后学校重建,全面消除学校危房,努力完成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制度性建设,逐步缩小县(市、区)域内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待遇差距,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探索教师县管校用的机制,促进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施免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培训,探索对义务教育阶段后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农民子女实行延长一年的职业教育。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灾后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重建,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府投入机制改革,加强城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城乡交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基本一致。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实现“村村通”。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到2012年,广播电视户通率达100%。推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经营性文化场馆优惠服务制度、文化义工服务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机制。加快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

九、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实施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工程,创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手段,探索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补偿、投入、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污染治理责任保险等机制。着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创新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生态建设资金,着力推进以灾后生态恢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垃圾及污水集中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城乡能源供应、污水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保护与建设格局。

——统筹城乡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加强节能减排和节水、节地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探索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污染治理机制,全面推行、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体系。

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实施 强化管理考核

据悉,我市将根据《方案》编制完善国土、劳动保障、金融、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卫生、环保、农业等重点专项方案。按照2009年—2012年和2013年—2020年两个阶段,分阶段制定改革行动计划和工作计划,有序组织实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7

关键词: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城乡统筹,科学发展

2003年以来, 成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9年4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允许成都在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统筹城乡管理、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 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一、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龙头, 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 完善城乡一体发展规划, 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发展。

1.建立城乡规划体系

改革城乡规划分离制度, 把市域1.24万平方公里进行统一规划, 打破城乡二元规划格局, 实现市域规划全覆盖。完善规划框架体系,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建立科学分工、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农村空间布局规划, 完善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 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动态评价机制, 依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灾后重建规划, 按照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原则, 制定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和技术标准, 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城乡规划协调

建立区域规划协调机制, 按照区域发展规划要求, 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 构建区域间快速交通网络, 与资阳、眉山、阿坝等地共建工业园区, 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点线路, 促进区域规划协调对接。建立市域规划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确保市域“三规”在空间配置上协调, 在时间安排上有序。建立专项规划协调机制, 专项规划以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作出规划设计, 分区规划以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内容予以综合协调, 详细规划以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 促进规划有机衔接, 提高规划整体质量。

3.完善规划实施管理

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按照“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原则, 从市、县到乡镇都组建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和规划工作监督机构, 实行规划统一归口管理。健全规划运行机制, 建立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规委决策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 建立重大规划公示和听证办法, 推行规划“五公开”;实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 提高规划行政效能。强化规划监督机制, 把编制和落实规划置于同级人大、上级部门、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之下, 建立规划问责制度和网格化巡查责任追究制度, 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二、创新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始终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促进产业集中发展作为促进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强力推进“三个集中”, 夯实统筹城乡发展基础。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建设四大基地, 建立促进现代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坚持以建设西部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科技中心为龙头, 大力发展中央商务区、环城生态总部经济带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顺应产业梯度发展规律, 对城乡产业分布进行统一规划,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促进一、二、三产业合理布局。实施圈层发展战略, 5个中心城区为第一圈层, 聚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6个近郊区县为第二圈层, 聚集发展现代制造业;8个远郊县市为第三圈层, 聚集发展特色农业、涉农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完善产业协调推进机制, 加强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协调, 推动区 (市) 县结对合作和组团发展, 着力构建高度融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共生共荣的新型城乡产业关系。

3.促进产业集中发展

大力实施“三个集中”, 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规划建设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 强化“一区一主业”和项目统筹流转, 促进老工业企业向远郊农村转移, 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业体系, 工业集中度达68.9%。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合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 全市农用地累计流转303万亩, 占农用地28.7%;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135.2万户, 占总农户65%。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 45万余农民实现集中居住, 城镇化率提高到63.5%;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210.52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65.8%以上。

三、创新基础建设促进机制,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始终坚持把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作为加快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均衡发展。

1.建设城乡一体公共交通体系

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五网”建设, 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 推进城郊多通道路网和城市旅游公路网建设, 改造县域公路网, 加密乡村公路网, 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 加快城乡客运站点建设, 建成15个县级枢纽客运站和19个重点镇等级站, 形成完备的乡村客运站点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二、三圈层分别开通164条和82条公交线路, 提高农村公交通达率。加快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建立交通综合数据平台, 实现交通信息共享, 形成城乡一体的交通信息体系。

2.建设城乡一体公用设施体系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建立城乡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的体制机制, 推动公用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强电力设施建设, 加快城乡电源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 建设改造农村骨干网架, 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加强燃气设施建设, 推进天然气输配工程、加油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天然气供气管网, 实现天然气“村村通”。加强信息化建设, 大力实施电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推进城乡电子政务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信息化建设, 实现全部乡镇通光纤宽带, 移动手机用户超过1200万户, 移动信号覆盖率100%。

3.建设城乡一体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水环境治理机制, 开展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和中小河道治理, 完成中心城区4个污水处理厂及管网、6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 推动5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完成中心城区二环路内1000多户排水户雨污分流。完善中小河道治理机制, 拆除河道周边违章建筑和沿河直排式厕所, 治理河道淤积物、固体垃圾, 治理排污企业。完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机制,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 健全“户集、村收、镇 (乡) 运、区 (市) 县处置”四级管理体制, 完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 惠及农村人口568万人,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四、创新统筹发展动力机制, 推进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

始终坚持把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 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的突破口, 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动力。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以“还权赋能”为核心, 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产权流转机制, 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及颁证工作, 全市农村产权流转3.89万宗, 交易额17.6亿元。用好土地挂钩政策, 统筹设置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项目区, 将非规划建设区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到规划建设区使用, 所获级差地租收益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市县政府每年安排26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 对耕地实行分类保护和补贴, 对农民的补贴资金用于购买社保, 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引导商业银行向农村延伸网点, 加快市农信社理顺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改革, 探索开展林权、农用地经营权等抵押融资贷款业务。建立小额信贷服务体系, 组建邛崃国民村镇银行、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和彭州民生村镇银行, 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建立农村担保机制, 成立现代农业担保公司, 探索开展以土地种植收益、农村养殖业预期收益等进行抵押担保融资贷款, 设立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土地流转行为担保, 以及农用地经营权、林权等融资担保贷款业务。积极推广利用农村产权作抵押担保, 促进农村产权资本化。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机制, 组建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等投资公司, 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农村聚集。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由市财政注入6亿元, 每年保持10%的增幅, 引导聚集信贷和社会资金, 投资建设农业发展重大项目, 促进金融机构为经济发展服务。市小城镇投资公司由市财政注入4亿元, 每年保持10%的增幅, 引导聚集信贷和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综合开发。市现代农业物流公司引导聚集信贷和社会资金,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 参与现代农业物流业建设。通过深化改革, 先后筹集项目资金236.86亿元投向农业农村。

五、创新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始终坚持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作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公平的着力点, 深化公共服务领域改革, 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推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发展成果。

1.建立城乡一体就业社保体系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体系, 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比较充分就业。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健全全市统一、覆盖城乡、市域无缝对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 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为配套的城乡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农民住房问题。

2.建立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改革, 统筹实施410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等工程,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形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财政投入29亿元, 完成223个乡镇公立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改造;建立“社区就诊免费、报销水平提高、大病补充统筹、困难分类救助”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实施农村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 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体系, 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3.建立村级公共服务机制

健全公共服务分类管理机制, 将村级公共服务分为文体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等七个大类, 明确政府、村自治组织和市场供给主体。健全公共服务分类供给机制, 政府做好基本公益性公共服务, 村自治组织做好服务和管理。健全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以2008年为基数, 政府每年新增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 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可持续发展机制, 去年在38个村进行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试点, 每年每村安排不少于20万元资金用于公共事务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

始终坚持把推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

1.完善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整合规划、水务、交通、林业园林等30多个部门, 推进温江大部门、郫县公共服务等体制改革和锦江、武侯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等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58项, 调整和取消行政事业收费267项, 率先在全国推行并联审批试点。深化乡 (镇) 村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 撤并27%的乡镇和47%的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率先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 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农民逐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等权利。

2.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责任,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 建立规范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和税收征管属地化管理模式,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全面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完善覆盖市、县两级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逐年加大对区 (市) 县的转移支付规模, 2008年转移支付达194.2亿元;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各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达147.7亿元, 比2003年增加13.8倍,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3.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

完善基层议事规则,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逐步推行民主议事、民主荐事制度, 搭建群众议大事、谈民事、说家事的平台,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维护和保障群众民主权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 推进“村改居”, 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基层治理机制, 理顺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的关系, 健全村级服务体系, 完善人民调解、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建立与政务服务中心对接的村级服务管理信息网络和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网络, 构建以政府管理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乡村治理机制。

上一篇:2010电力新《安规》B考试(变电部分)下一篇:祭妹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