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2025-01-02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通用8篇)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篇1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则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国家创新人才的数量是其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离不开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动力系统,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体现在创新活动中的个体心理特征,它虽然不对创新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动力支持。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成为跨学科的范畴。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德育视野下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人格,它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总和,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1]。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富有批判精神、完善和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性格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热情、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只有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人格特质的,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格。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危机现状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人格危机,具体表现在:

1.缺乏创新欲望和激情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出现缺位,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高消费”、“不承担”、“不作为”是“80后”的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仅知识贫乏,心灵也“贫瘠”。他们在父辈们创造的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贪图吃喝玩乐,追求金钱至上,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和热情,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渴望不劳而获。据调查,在“智慧与真理”、“权力与金钱”这两组未来可能的获得物中,如果可以自由选择,90%以上的学生选择后者,而进入社会的知识阶层几乎100%地选择后者。这样的人即便拥有再高的智商,获得再高的学位,在创新上也难有大作为。

2.缺乏独立自主性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主观上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要求取得与成人同等的权利,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自我,开始了解、接纳和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喜欢独自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但客观上,他们难以做到独立。因为,独立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拥有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之上的,而这两点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进入大学之前,他们长期生活在家庭中,交际面窄,即使遇到问题和矛盾也往往是父母大包大揽,出面帮助解决,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和经验十分缺乏,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判断力和抉择力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成熟性,难以独立客观地处理好各种事情。这些因素抑制了他们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缺乏大胆怀疑的质疑精神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唯一标准答案和高升学率,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从而阻碍了

学生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行为的养成,使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迷信教材、迷信权威,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能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大胆质疑、追求新奇、独树一帜、逾越常规的意识和魄力有限,往往只能人云亦云。大部分学生普遍善于接受、总结,而不善于发现、求异、创新。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创造力较差的主要表现是:思维空间狭窄,循规蹈矩,缺乏变化;易接受现成的事物,对事物很少有疑问;局限于事物表面涵义的理解,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能举一反三;习惯于常规方法解题,奇特的方法很少想得出来等[3]。

华东师范大学对3445名大一本科生和2207名研究生做过心理测试,测试报告显示,40%的学生怀疑性低,遇事比较容易认同师长、权威的意见,反映出一种固化的思维和保守的心态,缺乏创新意识[4]。

4.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都无法取得创新的成就。然而,有些大学生将“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目标,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崇尚“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相互攀比,挥霍浪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越挫越坚的斗志以及面对困难富于挑战性的品质。因此,有的整日留连于花前月下,沉迷于游戏网吧,学业、功课则抛至脑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测试报告还显示,39.8%的学生敢为性高,30.8%的学生有恒性低,这表示学生遇事勇于尝试,但往往难以坚持到底,毅力和恒心不够[5]。

面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对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1.改变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有三大特征,这就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授德育知识为根本,“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说你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没有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德育模式是一种以知识的接受和继承为主的“接受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继承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创新功能。这使得学生厌恶学习,害怕走进课堂,想方设法缺课、逃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很难使学生养成具有独立见解、勇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和转换这种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中心”走向“实践活动”;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6]。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友爱、宽容、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大学生才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创新潜能自由迸发,创新人格最终形成。

2.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主体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是一种要求去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是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从权威式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要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科研开发、学术探讨和研究;爱护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和欲望;激活学生重视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素质,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本目的,营造乐于讨论、敢于竞争的课堂内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况,形成勇于探索、勇于提问、勇于求异的人格品质。

3.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更为重要。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德育教学除了课堂传授必要的德育知识之外,还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比如,校内进行科学实验、科技创新、专业设计、学术辩论,创办学术刊物和组织学术讲座等等;还要打开校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农村、街道、企业、军营等进行社会调查,注意观察,从中发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养成他们的创新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创新人格。

4.设置创新环境和机制

高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重要的外部力量,是塑造创新人格的保障因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和勇于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的超越意识,形成自由、民主、平等、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恪守以往所教的内容,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多启发、多提问学生,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考试内容上,教师要加大有关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试题的分量,少出死记硬背的试题;在成绩评定上,应以学生课堂内外的创新为第一标准和首要目标,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应成为落伍者;在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进行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鼓励文理科交叉渗透,鼓励学生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探究和科学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引导开展各种创意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重奖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并把它与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评比结合起来;用人单位应优先录用那些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只有形成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才能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5.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

意志力和耐挫力是大学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人性弱点及不良因素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认知、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关节点,是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创新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这种坚韧不拔意志力的支撑。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漫长的创新实践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创新者有异乎寻常的恒心和毅力,才能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战胜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和社会舞台越来越复杂多变,外在的诱惑太多,他们往往很难把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容易被环境所同化,缺乏毅力和坚持精神。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感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勇于从挫折中站立;在实践活动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遭遇失败,从而提高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创新的习惯。

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积极并切实地付诸行动。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篇2

关于创造性人格的构成, 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 但以下四点为各派论者所公认: (1) 冒险性; (2) 挑战性; (3) 好奇心; (4) 想象力. 笔者在查阅一些教育心理学资料后发现它们又都与“求胜心理”有关. 本文拟就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求胜心理”来塑造创造性人格, 常见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变易为难

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们从事的工作过于容易所产生的动机一般处在低水准上. 所以, 教学中教师一旦估计预授知识太简单, 就应采取措施加大难度, 以使学习的内容具备足够的挑战性. 例如, 初三代数总复习时, 学生必然会认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易如反掌, 假如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 学生的情绪一定很低落, 从而给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会用旧瓶子装新酒, 把一元一次方程拓展为形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字母方程, 然后让学生综合运用“字母数值化”思想、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技能训练, 取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里, 创造性人格的四个构成因素无疑得到了一次强化.

二、变难为易

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 人们从事的工作过于繁难时, 所产生的动机一般也处于低水准上. 所以, 教学中一旦预授知识太深奥, 就应采取措施减少难度, 以使学习的内容具备较佳的挑战性. 例如, 初中几何入门阶段在培养推理能力时就不宜让学生直接进行几何证明, 而是先让学生练习填补理由, 接着填补关键步骤, 再逐渐过渡到简单的证明, 最后去证明较难的命题, 一步步地实现推理能力的深化. 没有这些降难手段, 学生要形成严密的推理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见, 只有恰当的难度, 学习活动才充满挑战, 才能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冒险精神.

三、平中见奇

众所周知, 司空见惯的事物、平常的解法无法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无法让学生感受冒险的冲动和挑战的喜悦.哲人们总是善于在看似普通的地方发现奇巧. 教学同样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才智, 于平淡中见神奇, 去点燃学生好奇的心灵之火, 激励他们投入到富有冒险和挑战精神的探索之中.例如, 要证明“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其常规证法是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得到邻边相等. 这种证法缺乏创意, 无法促使学生沉浸在求知的快乐中. 但是该题还有一种巧妙的证法, 就是突破证三角形全等的思维定式, 挖掘图形的特征 (对角线互相垂直) , 选取新颖的角度 (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 , 轻巧地证出结论. 这一新的视角、新的解法, 赋予学生创新的体验.

四、奇中见平

奇思妙解源于扎实的“双基”, 它不是“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海市蜃楼, 教学中在提倡创造的同时应回顾创造的基石, 使学生明了来龙去脉, 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奇”出自“平”, “奇”并非高不可攀. 例如 , 解方程姨4x = -x, 该题应用根式的意义可直接得到它的解为零. 这种解法不可谓不奇, 然而这种“奇”是建立在“平” (根式的意义) 的基础上的, 通过寻根究源地剖析, 学生将从惊叹的心境变为“我也能行”的心境, 从不敢尝试到跃跃欲试, 成功地触动了他们的求胜心理.

五、化零为整

基本能力易于被人们所掌握, 这是它的优点;基本能力对人构成的挑战不大, 这是它的缺点. 通过基本能力的整合可以取长补短. 教学中把基础题整合成综合题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体现, 几道基础题整合为一道综合题, 就增强了挑战性, 学生在摸索解题方法时也有了一定的冒险意味, 而他们的思维必然要调动足够的想象力进行参与, 这些都是塑造创造性人格所需要的.

六、化整为零

综合能力有很高的挑战性, 这是它的优点;综合能力不易被人们掌握, 这是它的缺点. 通过综合能力的分解可以扬长避短. 教学中把综合题分解成基础题是这种策略的具体体现, 一道综合题被分离成几道基础题, 既保留了原有的挑战性, 又给学生搭好了走向胜利的阶梯, 为求胜心理的构建铺平了道路.

上述六种方法构成三组辩证关系, 这是由于创造性的本质是辩证的, 创造性人格的塑造也不例外, 而求胜心理更是辩证的产物. 所以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求胜心理都应统一在辩证的方法中. 当然, 创造性人格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 有效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六种, 本文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做了一些肤浅的探讨, 愿与各位同行共勉.

摘要: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对学生创造性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地说, 良好的人格因素既可促进创造性活动的成功, 又可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反之, 不良的人格因素可阻止创造性成果的诞生.

关键词:创造性,求胜心理,塑造,强化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

[3]李希贵.学生第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篇3

纵观现当代作家中,鲁迅这个名字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更具魅力的,不是他在文学史、学术史上的地位,而是他的人格。高扬鲁迅人格,并以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能使他们不仅对鲁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能使他们的人格在更大程度上接近自己的“民族魂”。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奠基人,鲁迅弃医从文,欲从思想与心灵上重塑中国人国民性的雄心壮志至今让人感动。鲁迅曾在《呐喊自序》里写道:“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只有当具有个体尊严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被确立起来,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才是可能的。”鲁迅在这里讲到了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强大的重要条件,首先就是要拥有学会了“独立思考”的人。

独立思考意味着文化与观念的创新精神。在拥有深厚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度努力传播新文化的理念,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是需要用勇气来实践的一项人类壮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极为庞大的、专横的、高压性的专制统治体系,个人与之相比,太渺小、太卑微、太软弱、太微不足道了,这种极大与极小、极强与极弱、极端蛮横与极其无助的强烈对比,孕育了弱势的芸芸众生以求生自保为主旨的“阴性”哲学。这种哲学的本质,其实正是排斥创新,一味求同、求和的中庸思想。从人格类型角度来说,这正是与创造型人格相区别的适应型人格。这一类型的人格强调在处理各种利益冲突时维持社会秩序和人际协调的重要性,强调团结、秩序、稳定,强调对现实规范的遵循,但缺乏独立的批判精神,缺乏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性人格虽然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所需要的,但在现实社会中,单纯的适应已不能有效地建立起社会新秩序,人们必须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变革。

创造型人格是人们在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充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强调通过不断拼搏进取来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取性人格。创造型人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勤奋、勇敢、顽强、自信、热情、不满足现状、勇于开拓、敢于创造的品质。这可以从鲁迅作品的语言来看出鲁迅先生的创造性。

事实上,鲁迅的所有作品,所有典型,所有的思辩都是构筑在文字的基础上的。鲁迅的语言很难学,除才力、人格因素外,他有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他对文学作品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也使读者很容易判断一篇作品是否出自鲁迅先生之手。因为,他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如果是鲁迅的作品,通常时候用不着看全篇,只须一两句或他人引文中的一小片断便可作出准确的推断。

例如,收在《野草》中二十四篇散文就有七篇以“我梦见……”这样的表述语言开头,这种起首的方式就能有利于他创造出一种以反传统、非逻辑为旨归的不合乎常理的话语方式。

又如《秋夜》篇的第一句是这样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语句很是奇特,极具独创性,它是鲁迅先生对所谓正常的生活逻辑的反叛精神的产物,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创造精神。

除了语言,鲁迅小书中的人物同样也体现出鲁迅的创造性,体现了他对社会的独特认识,这也使得他作品中的人物成为文学长廊中历久弥新的典型人物,给人难以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曾在《故乡》一文的结尾处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文如其人,鲁迅先生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不断向自己进行挑战,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尽管有时会失败,但鲁迅先生的创造型人格定会让当代大学生受益匪浅。

鲁迅先生的创造性精神源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源于他自觉承担起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而这正是不少当代大学生所严重缺乏的,他们学习时没有动力,缺乏热情。在这种严重缺乏求知欲望的心态下,谈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成了奢谈。这就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很多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

在校学习时,很多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对于疑难问题不能提出质疑,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创新精神恰恰源自于一个人对于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自于他们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于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

走向社会以后,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都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业务水平和基础技能,甚至可以说比较专业,但是在工作中往往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是说领导部署和安排的工作,就能很好地完成,但当他们更多面对流动管理和弹性工作时,就显得手足无措,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内很难改变。或者等他们工作到一段时间,给他新的工作任何和新的工作环境,他们往往就很难尽快适应,或者不适应新的指派,更谈不上自己独立去开创工作。上述种种,正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表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正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造型人格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鲁迅先生的创新人格及独特的语言创作方式,无疑是为当今的学生树立起一个学习及借鉴的榜样。因此,通过鲁迅这一为学生们非常熟悉且非常敬仰作家,借助对其创造型人格的高扬,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塑造成创造性的人格,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 篇4

——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丁庆国

教师工作是人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好什么学生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用教师理念引导学生。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

一、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管理班级的原动力!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老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班级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关心集体,我首先为集体着想;要求学生在劳动中积极肯干,我从不指手划脚,袖手旁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我往往早到,从不迟到;要求学生不乱扔脏物,我首先不扔赃物,发现地上有纸片,就马上弯腰捡起来,也许有人说让学生捡起来不就行了,但我认为这样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时候,学生往往都在认真学习,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弯腰把纸捡起来,那效果就不同了。虽然这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但学生立刻意识到保持教室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包括老师,这时学生就不仅是用眼睛来看你,而且用心灵来感知你,学生会在你弯腰之际,集体的责任感在心中产生,我觉得这样教育效果胜过千言万语,教育光凭讲大道理是不行的,更多的是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教育学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我的行动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老师为榜样,对照、激励自己,使我看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力量和巨大的的影响,从而更让我时刻要求自己要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育人环境,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学生学会战胜困难,实现自我。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班级活力的源泉!班级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班级管理中,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用干部定期轮换的方法。班干部从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并做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他们一人一责,各负其责,又能互相合作。我经常教育他们要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如:我班负责纪律卫生工作的任韦浩同学,起初对自己的工作好象不太满意,每天只是完任务似的把卫生情况向我汇报一下,为此,我多次找他谈心,反复向他讲述清洁干净的环境与同学们身体健康和班级精神风貌的内在联系,同时讲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让他重新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工作完成的相当出色。我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他们工作中的得与失,教育他们如何明辨是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扩大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加强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在班级中孕育奋发向上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由于我的不懈努力,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用教师理念引导学生

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理念.那么他的一生如失去航标的帆船.在大海里盲目穿行。如果一个人受一种错误理念的支配.那么他的一生将是黑暗的一生.对人类和社会构成巨大的威胁。而正确理念支配的人生必将是一身正气、大有作为.是社会精神文明进化的基石.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动力。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我坚持用理念引导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良好效果。

第一、坚持用“三年一贯制”的整体观管理班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我的做法就是把高中三年作为一个系统对待,既注重每年的差异性又注重它的整体性能的发挥。

我所带的33班高一侧重抓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迅速完成了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很快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有章可循;高二侧重抓了学生优势学科的培养,使学生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了秘密武器;高三侧重抓了学生弱势学科的提高,使学生六科并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坚持用“为了一切学生”的个体观对待学生。我国著名作家孙犁在《黄鹂》中谈到:“各种事物都有他们都有他们的极致。呼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他们的极致。”一个班级怎样才能在经过三年的拼搏后,发挥出水平,发挥到极致?几次班教导会的研讨使高二17班的任课教师认识到:单靠某几个学生拼命苦干,难以真正将班级推向极致。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进步,才有可能将班级推向极致。所以,“为了一切学生”,给每一个学生特别的关照,成了高二17班全体任课教师的信条。

如何坚持用“为了一切学生”的个体观来对待学生? 作为班主任,我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每次考试后的分析上。

考试结束,班主任的通常做法是表扬几个成绩突出的,鞭策几个成绩靠后的,鼓励几个成绩居中的;要么先两头后中间,要么先中间,后两头。这种做法往往因为时间的拖延或目标的过于集中而伤害了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没有梦想,就永远没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播种坚实的种子,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高中阶段的学习竞争,使学生感受到考试的严肃性,也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一道独立的风景”的真正含义,班主任也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赢得了所有学生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坚持用先进的成功理念引导学生。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的思想对受教育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我把“用先进的成功理念引导学生”作为我管理班级的一个追求。

一个人如能经常对自己寄予深切期望(它可以表现为理想、追求、自信力、进取心),并肯为之付出扎实、艰苦的劳动,这对于个人成才,肯定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实践表明,一个不明白自己的理想横竿应该放在什么高度的运动员,是永远跳不到理想的高度的。这是因为,符合实际的理想、追求、抱负,往往能够构成一种内在动力和外设压力,它会激发、逼迫你把这种追求变成一种社会存在,唯有奋力实现之一途,而没有逃避、退缩的余地。

在开学第一天我就对学生讲:今天第一次见面,我要送你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其实就是三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战胜自己!”“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然后讲解给学生听:

所谓“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就是你要让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有你这个同学而开心。谁有了困难,你第一个走到他的身边:“别着急,有我呢!”他会因你而幸福;自

习课上,你安安静静地学习,周围的同学会因你而幸福;打扫卫生的时候,你为班上争得了卫生好的荣誉,全班同学因你而幸福;运动会上,你奋力拼搏,为集体赢得荣誉,我们都因你而幸福;你上课积极思考,课后认真作业,老师会因你而幸福;在家里,你孝顺懂事,勤于做家务事,爸爸妈妈会因你而幸福!做一个给别人带去幸福的人,你自己也很幸福!

所谓“战胜自己”,意味着要随时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有上进心的,但往往缺乏毅力,用老师家长的话来说,就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呢?那就要“战胜自己“!任何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两个“我”:高尚的“我”和卑下的“我”、勇敢的“我”和懦弱的“我”,勤奋的“我”和懒惰的“我”,认真的“我”和敷衍的“我”„„„这两个“我”随时都在打架,如果高尚的“我”战胜了卑下的“我”,那你就战胜了自己!任何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退缩的时候,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紧,人之为人,就是能够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就成了强者!

所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展示的是一种精神自豪感。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向往真善美的同学;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没有理想,甘于平庸,甚至甘于堕落的同龄人;这里的“不一样”,是指精神境界和行为习惯不一样。我们的追求是什么?从远处说,是这一辈子要做一个健壮、正直、善良、睿智的有出息的人;从近处说,是要争取几年后考上重点高中。有了这个追求,在行动上,自然会不同于那些浑浑噩噩的同龄人。他们可以沉溺网络游戏,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打架斗殴,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应该在三年中,随时提醒自己:“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第四、坚持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

国际比较文化研究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华斌教授提出的“全脑学习法”认为:学习能力由学习方法、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三者构成。学习方法是核心。世界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科学方法论者迪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国大教育家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伊曼认为:“今天教育的内容百分之八十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要想进入一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先要找到门,然后用钥匙开启门锁,推开大门,就可以登堂入室。

大学生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篇5

一般意义上讲的人格是人的品格操守,真正意义上的人格是人生格局养成与操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人格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从格物到正心,是人生格局的养成阶段;从修身到平天下,是人生格局的丰富阶段。整个过程是人格养成、丰富、消亡的自然过程 人海目日 13:08:06 2010-10-16 16:41 最佳答案 你们的一辨的立论是你们攻打对手的主心柱,只要你们立论立的好,立的巧就不怕对手,一定要坚定自己的观点!切记

现在给你一个词辩题的一辨陈词,钻研一下,关键还是要想出你们的好想法好观点。千万别依赖现成的稿子,因为对方已经对你们设防了。而你们的新观点他们是没法子设防的,出其不意

好了,希望帮到了你&

一辩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塑造人格和积累知识哪个更重要?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气质、性格、能力、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道德的表现。塑造人格就是不断的净化个人的心灵,陶冶个人的情操,培养个人的美德,创造自身美的过程。

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看,塑造人格利于明白自身的社会定位,寻找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长远立足于社会。从社会角度来看,塑造人格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领社会的稳固发展。基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大学生自身的要求,我方一致认为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第一,塑造人格对大学生个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大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大学生没有一个不想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都在努力寻求做人的道路。大学时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时代是整个人生链条最闪亮的一环。如果还片面的强调不断的知识积累,忽视塑造人格的重要性,这不是对青春的浪费,对年华的挥霍吗? 从教育背景来看,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地充斥着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和人格为代价,以单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发展目标,片面地把学生在知识水平上的成败理解为学生发展的唯一内容和最高标准的错误倾向。这完全是错误的,这造成完成义务教育的我们在人格塑造方面是十分欠缺的。

从社会背景来看,进入大学之后我们都需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我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沟通自己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人脉网络,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试问:如果没有好的人格作保障,单凭脑子里的知识,又怎能做到?

第二,大学生塑造人格对社会的意义。

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人格,才会具有社会导向性,才会引领社会的发展,才会对社会产生好的效应。我们的社会要向前发展,我们人类要向未来迈步,依靠的是数以万计的高素质高能力高科技人才。请注意,何为人才?拥有丰富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在人格上有问题的话还能成为人才吗?一个有人格没知识的人顶多成为社会的废品,但一个有知识没人格的人很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毒瘤!

第三,大学作为大学生人生中重要的纽带,可以也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塑造人格的条件和氛围。大学教育,归根结底是教会做人,引导大学生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大学教育对人格培训的成果,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是用知识创造美还是制造恶。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现如今的大学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是欠缺的,过分重视学历和知识而忽视人格方面的塑造和完善,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处人格和学业矛盾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希望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使我们大学生有更多的提高修养,塑造人格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方坚信,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我方观点陈述完毕,谢谢大家!反方三大攻击方向: 1)人格比知识的重要性

(2)积累知识需要的是能力,能力属于人格,没有人格将他内化,知识将毫无用处 积累不等于学习,想学习必须用人格

(3)人格培养是一生的事,但知识也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并不存在大学不用重点培养人格这一说 提问:

(1)众所周知,我们来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积累知识,每当有新的面孔走进大学殿堂时,老师和父母总是在一旁叮嘱,“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呀。”如果今天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是不是应该说:“孩子,你要好好做人呀。”?

(2)人格的重要性我们谁都不能否认,但是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吧,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我们需要的都是有广博知识的人,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在同样是品德高尚的人材中,您是会选择知识渊博的人还是相对匮乏的人呢?(3)面对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4)好的人格的形成,本身就要有知识的积累,你没有知识又怎能知道什么是好的人格呢?(5)当今大学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学分是由人格修成的,而德育分的比例又小于智育分,请问对方辩友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都认为知识的积累比塑造人格更重要呢? 驳:学校相信大多数学生人格是没有问题的

反驳:正因为大多数同学的人格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更应注重知识的积累。驳:没有德育分就得不到奖学金

反驳:对方辩友忽视了一个更大的前提,那就是没有智育分,你连得奖学金的机会都没有。(6)著名思想家左拉曾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不断增加更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想要塑造人格必须先理解人格的意义,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塑造人格从何谈起? 驳:在校大学生难道不知道人格的定义了吗?

反驳: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站在了我方观点上,大学生理解人格含义不正是说明人格塑造的基础是积累知识吗? 攻击:

(1)高学历犯罪

高科技犯罪不正说明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才能防止不法分子的侵害吗?由此可见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啊。(2)马加爵、刘海洋 安然 不要先说 心理知识不够 驳: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站在我方的立场上,XX的例子不正说明了缺乏心理知识后果是严重的吗?

(3)知识不足人格弥补,人格不足知识不能弥补

对方辩友完全搞混了塑造人格与积累知识的关系,两者真正的关系应该是,正因为我们要不断弥补人格上的不足,所以才要不停地学习知识。不过从鸡生蛋,蛋生鸡的角度看,人格的形成不是先天而由后天培养的,不正证明了积累知识比人格更重要吗?(4)德胜才是君子,才貹德是小人。(有德无才是小人)

听完对方辩友的论述,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味注重知识的积累,则只能成为小人,对此我方也不反对,但是今天的辩题是在校大学生,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人格都是健全的,如果按照您方的观点是不是叫做闭着眼睛下围棋,混淆黑白呢?

(5)出国不归

对方辩友明显需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啊,著名学者杨振宁为促进中美建交及中美科学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无疑是我们华人的骄傲,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国干脆将出国定为一种犯罪好了。

(6)校训

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站在我方的观点上,校训不正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积累知识的吗?(7)仅有高强的本领而人格低下

问:对方辩友未免以偏概全,殊不知社会的发展最终靠的还是知识啊。

(8)塑造人格的黄金时期

对方同学今天的心情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但是人格的形成因素是极其复杂的,而大学环境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那又怎能单一的把人格塑造的重点放在大学时期呢?

(9)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才,徳之资也,德,才之帅也,帅不就是统帅吗?统帅不就更重要吗?”

其实司马迁的意思说得是,才相当于整个军队的士兵,这样统帅和士兵哪个更重要就另当别论了。

(10)以分数至上评价学生?

我们今天讨论主题是积累知识,请对方辩友不要再混淆概念,分数制度不等同于积累知识。(11)学习知识不等于积累知识

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这好比告诉我,这件衣服多好啊,不过它不能穿。

(12)没有人格驾驭的知识是危险的 驳1: 我想对方辩友的问题无非是说,知识有时候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但是社会的发展最终靠的还是知识呀,(充分必要问题您不解释),再请问一个具体问题,为什么招聘会上用人公司都是先看成绩再看人呢?

(13)知识的积累靠的是人格这种能力;能力说

驳1: 对方辩友提到了能力,那让我们看看是什么让能力具体化了,不还是我们积累的知识吗?对方辩友还说能力是人格的一部分,可是让我们想一下,轮胎还是汽车的一部分,坐在汽车上是可取的,大家坐在轮胎上,是可取还是不可取呢?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 篇6

源,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本文阐述了人格、人格魅力的含义、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 学生的影响 塑造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b)-0230-0

2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而育人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最核心的是要有人格,否则就会只有人形而无人实。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的理想信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为人处事等都决定着教师以德育人的成效。教师人格比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更显著。因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人格的涵义

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从伦理学上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从法律的角度讲,是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社会学中把人格定义为人品。“格”即标准、度量、规格、品质,“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就是讲人要有良好品行和做人标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质修养、形象气质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教化学生。高尚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崇拜的偶像,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是无声的号角,会对学生产生无形而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会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人、成才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知识的快速增长,能力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是在学校完成。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成人、成长影响巨大。

2.1 教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是知识与智慧的交流,教师充满创新的教,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内在的人格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具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教师的学识不仅表现在对本学科知识的了解上,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熟悉上,还表现在对现代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了解程度上;甚至还表现在对当前乐坛、影坛、文坛、体坛等信息的了解上。假如教师在讲解问题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时政、流行音乐、畅销小说或时尚体育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科技风那学生必然是“信其道而亲其师”。

2.2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道德、作风仪表、为人处世乃至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孔子说过:“其自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教师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高尚品德,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也会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侧,为人师表,做到育人先育已,育已先育德。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教育和规范他们的言行,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3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

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一般性格开朗,不怕挫折,遇顺境时不骄傲,遇逆境时不消沉,头脑冷静,处理问题稳妥得当,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拥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表露,在教师人格的内涵中,教师个人的情感是制约人格形象最基本的要素,情感智慧确定教师的人格,没有真挚情感的教师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善良、真诚会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或歧视某些学生。胸怀博大,能容下个性不同和兴趣爱好各异的学生,用善良与真诚感染每个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来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用浓浓的情去温暖学生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2.4 教师正直、宽容能给学生自尊和自信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保持情绪状态的其本条件。宽容就是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在工作中,教师往往喜欢关爱成绩好的、听话的、聪明的学生,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而缺少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挑剔。如果对待成绩差的、淘气的学生,教师能做到宽容,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教师能做到了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能做到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宽容,就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提高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特点的发展,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

中展示自我;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能做到了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论文出处(作者):admin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2)-

-塑造教师完美的人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学生对教师持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对观察教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的缺陷,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使自己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

3.1 博览群书,拓展知识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教师渊博的学问如源头活水,能给学生以滋养。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师生关系,创造融洽和谐教学氛围。培根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书是人类创造最伟大的奇迹,它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

作为一名教师,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不允许你孤陋寡闻,必须大量涉猎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哲学、经济学、历史学、逻辑学和各种自然科学,才能够适应当代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通过以书悦人、以言醉人、以技迷人、以意喜人的高超的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犹如高山流水,用深深的爱与情影响学生,“刚柔相济,严慈相间”,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3.2 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做为一名教师,理应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树威。要有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不让虚伪的恭维蒙蔽理智,不让别有用心之辈的花言巧语吹的飘飘然、昏昏然。教师是承担特殊社会责任,受人尊重的职业,因此,教师应当严以律己。既要维护教师的声誉,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自觉按照教师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涉及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又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道德完善,高标准严要求,向着理想的道德人格攀登。其实人之可贵,就贵在有信念、有理想、有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注重人格追求的观念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只有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历史的变革,教育有定规而无定法,教师只有不拘泥于教条,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组织教育活动,才能培养出既符何教育目标,又有丰富个性的新人。

3.3 团结协作,共育新人

团结协作,共育新人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其他人员相互关系的师德要求,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面对现代教育,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

规律。那种墨守成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也难培养出思维敏捷的创造型人才。为了培养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新一代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3.4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人格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职责,以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以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并从中享受人生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手勤、腿勤、心勤、脑勤。不迟到,不早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好课,达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要勤于思考,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提高。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深入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创新,掌握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谭春英.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培养[J].职教论谈,2011,5.[2] 薜国平.教师的人格魅力浅论[J].文教资料,2011,1.[3] 张蓉蓉,康芬.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科:普教研究,2010,3.定向运动在四川高校开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论文出处(作者):admin

试论高职高专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篇7

什么是人格?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说得清楚。从词源上看,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这个词,“人格”源自拉丁文“persona”,本意指面具,人格的概念,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特性。在我国的文化中,是把“人格”视为一种“做人”的方式,属于道德的范畴,不是指个人的独特性。

关于人格与社会适应性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即适应性。该观点认为, 人格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产物,也在适应社会中承担着适应功能[1]。人格与其适应功能是密不可分。

第二种观点认为,适应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性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结构,就是人们在适应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2]。

第三种观点认为,适应性是个体人格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格在特定社会环境中适应的具体表现。

所谓社会适应状态的实质也就是如何界定什么是“适应良好”,什么是“适应不良”。社会适应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当我们降生于这个世界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是陌生的、一无所知。通过社会适应,我们获取资源、身份和尊严, 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终极性目标。可见,适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人格养成的理论探讨

1.家庭因素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家庭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巨大和全方位的,大部分心理学家都认同早期经历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而个体的早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其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在所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和长辈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氛围是最主要的两大因素。研究发现, 父母消极不良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积极的教养方式则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关系的调查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消极的教育方式越多,则子女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得分越低,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越高;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采用积极的养育方式越多,则子女兴奋性、稳定性、敢为性得分越高,敏感性得分越低[3]。

2.学校因素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学校是培养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校风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风一旦形成,就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没有强大的外力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校风一般包括教风、学风和组织风气。校风具有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导向约束功能。黄希庭教授等对校风、班风与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做了 系统的开拓性研究。校风越好的学校,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高。

3.大学生积极人格的促进

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文化的国家,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都与人际关系密切关联。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了解文化传统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把处理人际关系放在文化这个大背景中,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薄弱的环节。可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要求,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与社会适应性。

大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非常关键的,在大学阶段注重人格教育,使得学生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及特点,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大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入校录取分数线相对低,注重实际操作,专业理论相对于本科教育有适度的压缩。他们的人格具有外向、热情、自立自强、独立等特点,高职高专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但缺乏严谨性、周全性、坚韧性等人格特征。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可塑性,是可以改变和发展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凭借自身基本的人格特征,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面对类型不一的社会问题,积淀和提升自我的技能和沟通水平,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如果我们把社会适应本身看作一个追求的目标,那么社会适应本身就意味着个体处于某种健康状态。高职高专大学生怎么样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其实就是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问题。从根本上说,社会适应是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一种互动关系。

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形成良好人格的过程,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一些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面对不适应的状态,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够很快地适应并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进而达到与社会良好互动的效果;有些人不能很好地解决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社会交往水平。从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社会适应归根到底是人际适应。

不言而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非常密切。讨论社会适应现象与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人格, 必然涉及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作为人们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复杂的终极性心理现象。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关系的过程。社会适应既是一个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状态,还是指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无论是那种标准和依据,对于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强调心理机能正常发挥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协调健康状态。高职高专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身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高职高专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终极性的目标[4]。

四、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

对于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是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主题。高职高专大学生该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有相当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没有完全认清自己的状态,也没有看清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个人的人格决定其社会适应的过程和结果。对此,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德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格教育理念的大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实践德育的过程中领会感恩、爱国、自强、自立等思政教育理念。

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工作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队伍的建设问题要重视。关爱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人格培养

教育家张文质说:“一个从健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校要毁掉他没那么容易,而一个被不健康家庭造就出来的孩子,学校要帮助他,非常困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且影响甚重。在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下面就谈一下在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染于苍则苍,身教重于言传

父母常以尽责之心培养,期望学业有成、成绩优异。但实践中却很少有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当代大学生追求独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被父母的“言传”逼急时,会倔强的反抗,甚至做出远离父母的举动。问题发生后,父母应当深入考虑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身教重于言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行举止以及对事物的态度会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若父母有口头禅,喜欢对孩子随意指责和唠叨,那么孩子也会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养成与家长相似的脾性。家长通过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才是真正替孩子着想,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开诚布公谈心,沟通重于教育

大学生教育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沟通,而沟通的基础是开诚布公。受到文化思潮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年龄见长的同时,与父母的沟通却产生犹如壁垒般的障碍。许多父母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或以“家长姿态”对待孩子,或是把教育理解为教训、责骂、命令。却不然,这种情况只能把孩子越推越远。更多的时候,孩子认为无法与父母沟通,没人能够理解自己,无形中会堆砌出与父母之间的沟壑。所以我认为,沟通重于教育,培养与孩子间的默契,取得信任最为重要。大学阶段的孩子,面临就业、考研、恋爱等一系列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压力。正是需要父母理解和支持学业、期待父母鼓励指导的阶段,而一些家长却认为孩子已经交给学校了,有老师教育、学校负责,自己只要把钱给足了就没自己的事儿了,对孩子的思想波动不管不问,直到最后出现问题。当然,理解和信任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促就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问题,多一些共有的时间,倾听孩子心声,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久而久之,孩子的对抗情绪少了,更加乐意与父母沟通了,生活、学习更主动了,从而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配合学校教育的双赢效果。

三、连续性教育,持续重于断续

德国教育家波尔诺夫提出了“连续性教育”一词,意为教育活动应系统连贯地进行。绝大部分大学生是在校住宿的,不能时时处处接受家长教育。但家长应采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时间,如学生周末假期,放假等时间进行教育,以自身言行激励关怀子女,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这种教育方式会一直延续在子女整个人生之中,体现出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家风。家风往往会体现在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品行、谈吐,一目了然。而家风往往会延续到下一辈人身上,甚至会影响到几代人。因此,家长应持续性教育,而不能因子女住宿于学校便在教育上有所懈怠,全权托付给学校。家长也应认识到,家庭教育是通过陶冶孩子的情操,逐渐地演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然的行为,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四、敢于承担责任,责任重于替代

时常听到一些教师、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缺乏责任心,缺少担当。假如一个人缺少担当,那势必缺乏责任感,将来也就无所作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一直视子女为手中宝,替子女承担了太多本应子女承担的责任。其实很多大学生是乐于为父母分担家庭重担的,但父母往往以学习为借口,不让子女承担本应作为家庭一分子所应做的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少承担家庭重担的责任感,就更不用说对社会的责任了。当需要他们承担责任时,他们就会逃避或找各种理由推诿,这时的学校、教师就很难改变现实了。因此,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作为大学生,有的面临升学,有的面临就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感也应日渐加强,父母不能只拿子女当作孩子,事事替代,事事承担,最终只会使子女养成不付责任的习惯,加大学校教育的难度。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一门学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家庭教育更是这人生工程的坚实基础。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社会角色,而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应明确这一角色,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努力,塑造优秀人才,以求当今大学生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成为有责任、能担当的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于凤银,董兴佩.论非连续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杨春涛.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考试:教研版,2011(8).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创造机会争取早日入党下一篇:设计劳务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