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企业成长路径

2024-09-23

规划企业成长路径(通用8篇)

规划企业成长路径 篇1

正如托马斯•弗雷德曼在他的畅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个网络和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社会,一切的障碍都将会抹去,世界是平的,”。那么这个越来越扁平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感受是什么呢?是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无处不在,全球化的资源整合让人避之不及!不进则退,作为社会经济最主要存在形式的企业在这个大潮中的沉浮将不可避免,每天都有落后者被兼并或消亡,每天也都有新的挑战者横空出世,狮子和羚羊的追逐游戏将会更加频繁的上演。

杰克•韦尔奇说:“直面现实,不要把头埋在沙子里。”。那么企业在面对这个充满着巨大机遇和挑战的世界时,应该有着怎样审慎的思考,以便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崛起之路,把握各个阶段的发展策略。

第一阶段:高筑墙 广积粮

万事开头难,绝大多数的企业在成立或发展初期都是作为中小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由于先天的原因,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资金、技术、智力等资源的缺乏,服务和渠道体系的不完善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盲目参与大范围的市场竞争,就更加放大了企业的先天性不足,而且若战略意图暴露,引起竞争者的打击和排斥,处境就会举步维艰。

一坛酒倒在河里,一点酒味都没有,但倒在碗里就会酒香四溢。所以企业在起步阶段切记好高骛远,应该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踏踏实实,专注于区域市场,进行市场聚焦。虽然全国性企业在资金、技术、智力等资源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他的棋盘铺的太大了,力量就不可避免的被分散,在各个区域市场就不再有压倒性的统治地位。于是只要你专注于区域市场深耕细作,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渠道体系,对有限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反应,就不怕强龙来摆尾!就像封建时代的诸侯,高筑墙,广积粮,凭天时地利割据一方,就算皇帝老儿也没奈何。

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清醒看到自己的不足,补强自己的短板,为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在硬实力方面,要积极地整合利用自己和社会的资源。资金不足,就去融资,银行不贷给你,就去借助于投资机构;智力资源不足,就多向别人请教学习,尤其是你的竞争对手;技术不行,就去和别人合作,利用别人的技术。蒙牛有句口号:“98%的资源都是整合的,

”,不在于你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利用了多少资源;在软实力方面,企业愿景和文化的塑造,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要积极认真的践行。

第二阶段:转折点

当企业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以后,一般已成为区域市场中的佼佼者,属于较为强势的地方品牌,在区域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时候,企业的处境会微妙,既已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因为区域市场空间有限,再固守于此,就会遭遇发展瓶颈。而且企业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已经有能力走出去,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企业要想继续发展,走出去已是不二选择。

参与大范围市场争夺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强势品牌的大型企业。他们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相对比较成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地方企业刚一进入全国性竞争市场就想与它们直接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时候有两条路对于新进入者是较为安全的。

(一)侧翼竞争策略。孙子兵法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是说进攻而敌人不可抵抗,是因为冲击的是敌人的薄弱处,想要对你打击也力不从心。在市场竞争极度激烈或者市场中存在消费者需要空白点时,走此路线较为安全,因为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你只有另辟蹊径,避开竞争,才能生存下来求得发展。或者是市场中存在消费者需求空白点,若你能填补这个空白,你也就相应的获得了一大片市场。柒牌男装提出了“中华立领”这一新概念,引导了一个新的服装品类的诞生,得以迅速壮大;广药集团发现了人们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经常熬夜上火,需要一种能降火降燥的饮品,而市场上并没有相应的饮品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即使有这样的产品也没有好好的被推广,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于是他们强势推出了王老吉中药凉茶,弥补了这一消费空白点,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地板行业中,生活家率先提出纯手工制造,生活家•巴洛克仿古地板随之一炮而红。

(二)市场追随策略。当市场竞争不太激烈或市场未被完全占领时,走此路线较为安全。市场竞争不太激烈,往往代表着这个市场还不太成熟,竞争者不多,跟随市场领先者也可获得大量的市场机会。在企业力量尚不是很强大时,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叫做借力,市场领先者辛辛苦苦的把市场培养好了,这时你进来了,咱中国有句俗话叫:“见面分一半”,咱不说分一半了,分三分之一总行吧!想当年万燕含辛茹苦地把VCD市场开发出来了,却让一班后来者白白的捡了个大便宜。

规划企业成长路径 篇2

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核驱动力量。发掘创新资源存量,促进技术扩散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备环节。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项目的产业化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企业孵化器的价值也得到了重新审视。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数量以及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同时围绕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孵化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企业孵化器的创业孵化功能逐渐形成。

截止2012年,中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已超过1239家,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一。但现实中创新资源的离散分布、不均衡流动形成的区域割据阻碍了企业孵化器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国际创业孵化实践的探索已经走在了前面,虚拟孵化(Virtual Incubation)、网络孵化(Networked Incubation)、孵化联盟(Incubation Alliance)、孵化集群(Incubation Clusters)逐渐成为新时期创业孵化的新型模式。受制于我国科技成果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与国际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相比,我国企业孵化器效率相对低下,尚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突破区域隔阂的藩篱,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在宏观层面形成有效的技术溢出与回馈机制,迫切需要企业孵化器组织的网络化发展。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研究首当其冲,同时也是企业孵化器建设与治理的首要考虑因素。网络化成长具有典型的正反馈机制与路径依赖特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的一般过程,即网络关系构建、网络资源撬动、网络平台打造。进而围绕三步战略实施过程,探讨网络化战略的正反馈机制,并由此提炼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战略的实施对策,进而为企业孵化网络的构建与治理提供指导。

二、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成长过程

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成长遵循特定的路线轨迹,过程理论能够为组织发展的路径演化提供完整的考察,也能为组织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标志给予明确定义[1],创业孵化迫切需要从过程模式出发进行规律揭示。

网络化战略的一般过程可以按照关系获取、资源互动以及平台建设进行阶段划分。这一划分依据符合逻辑意义的演化路径,同时也满足网络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此,本文将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过程按照网络关系构建、网络资源撬动以及网络平台建设三个阶段展开分析。

(一)企业孵化器网络关系构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生产与转化已经超越了传统范式。网络化的集成创新取代了离散分布创新,科技成果的创新价值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连续延伸。企业孵化器在发起构建网络关系的过程中体现出超时空特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关系的构建由局域网络下的静态维护转变为整体网络下的动态调整。

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孵化器的信息功能逐渐完善,通过积极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企业孵化器能够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浪费[2]。信息技术也使得创业孵化的历史过程得以再现。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孵化案例,企业孵化器能够探寻最佳的创业孵化实践。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孵化器而言,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孵化器的集成功能地位突显,网络孵化的过程实现了适时信息监控记录,能够及时发现匹配程度较高的创新合作关系,进而完成创业孵化关系的更新与调整。基于此,通过既定合作关系的发掘,优化现有的企业孵化网络关系。通过探寻新的合作关系,实现企业孵化网络关系结构的升级,企业孵化器在网络关系的构建过程中得以实现动态适时调整,保持了创业孵化活力。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创新资源流动的地域限制,产业链的延伸、企业价值链的延伸突破了局域经济地理的束缚。创业孵化项目的产业化进程大大缩短。首先,创业孵化项目的选择呈现出全球化,偶发创新能够在更广泛的网络层面获得创新租金,创新存量得以在更大范围扩容。其次,创业孵化的支持系统(人力资源支持系统、金融支持系统、科研支持系统、中介支持系统等)也在全球网络层面搜罗。基于此,企业孵化器的网络的触角应该超越空间限制,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关系搜索,形成有效的网络关系嫁接。

(二)企业孵化器网络资源撬动

企业孵化网络关系的维护需要实现利益驱动机制下的资源交互。Vissa和Chacar[3]通过对印度软件创业的研究发现,网络化手段使得印度软件产业实现全球化扩张。Bøllingtoft和Ulhøi[4]认为网络式孵化器的优势在于资源的撬动。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战略的第二步需要在既定的网络关系下撬动网络资源,实现关系价值的再创造。网络资源撬动涉及网络资源的价值转移与价值放大。其中,企业孵化器的价值转移功能不能简单定位于资源枢纽。同时,网络资源价值的放大也不能仅仅停留于资源的常规交易,而应该具备创新预判与风险投资意识,实现创新资源的杠杆化(Leveraging)功能。

传统的网络企业孵化器(networked incubator)的发展模式倾向于网络资源枢纽功能的发挥,但该模式忽略了网络成员如何激活的问题,缺乏市场化利益驱动机制的考察[5]。对照我国企业孵化器的现实不难发现,创业孵化项目“群而不合”或“集而不聚”的问题也较为普遍。一方面,园区化的建筑大楼将各类创业孵化项目实现了物理空间的集中,但并未实现有效的创新协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产学研创新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考察、访问、私人交流等浅层次互动。因此,企业孵化器应该厘清网络利益主体的合作动机,完成有效的资源融合。企业孵化器需要发挥中介功能,进而实现资源管道的疏通。保证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创新价值的有效转移。

网络资源的价值转移需要企业孵化器发挥资源交易的中介功能,而网络资源价值的放大则需要企业孵化器融入到创业孵化的协同成长过程中。O'Neal和Schoen[6]从协同学的视角考察了美国佛罗里达企业孵化器的协同孵化模式。企业孵化器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杠杆化功能。首先,当前的创业支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廉价的办公设施提供以及例行的经营管理培训,应该更多地引进创业孵化的增值服务。例如,企业孵化器通过直接对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实现创业过程的协同成长。另外,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互联,能够突破孵化资源与管理经验的限制,实现资源的杠杆化功能,撬动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存量。

(三)企业孵化器网络平台构建

企业孵化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网络平台的稳健运行,其中网络平台的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共同构成了创新孵化的运行载体。有形平台的建设应该由传统的单纯的规模化转变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水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规模空间或硬件设施。已有研究表明,综合孵化器以及专业孵化器的绩效并未表现出太多差异。究其原因,企业孵化能力中的直接孵化功能建设已经逐渐弱化,而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则是企业孵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

随着企业孵化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企业孵化规模不断增长。企业孵化能够吸纳更多的创业项目,但物理建筑的规模化扩张以及硬件设施的大量投入并未带来更高的孵化绩效。关于创业孵化绩效的相关研究表明,信息化的处理能力已经超越了物理空间以及硬件设施的供给。高效的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中的资源投入逐渐由固定资产的投资转向信息能力的建设,尤其在企业孵化器的成长与成熟阶段,信息化能力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更能够提高企业孵化器的全球化竞争优势。作为创业网络的核心成员,企业孵化器应该着手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是企业孵化能力提升的关键。

国外已有的研究表明,专业孵化器与综合孵化器的绩效表现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差异[7]。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企业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企业专业化或者多元化的战略发展路径,也就是企业孵化器的平台服务能力应该超越传统的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应该逐渐由内核式增长演变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企业孵化器需要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孵化器可以从改变需求方式上去调整定位,通过关键模块,即顾客价值主张、利润公式与关键流程和资源的梳理,构建具备竞争优势的创新平台。例如,美国的NBAI创业孵化平台整合了全球极具创新性的合作伙伴,创新活动频繁,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施效果明显。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建设,实现了双边市场主体(创业项目与孵化主体)的有效对接。

三、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的循环机制

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遵循正反馈的逻辑因果关系。其中,网络关系的构建为网络资源的撬动提供了关系链接,网络资源的有效流动为平台建设奠定基础。而网络平台的建设同时对网络关系以及网络资源发挥正向影响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孵化器网络化路径也受到了路径锁定的影响,企业孵化网络的反馈循环机制如图1所示。

(一)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的正反馈机制

企业孵化网络关系的构建形成了围绕企业孵化器为核心的网络组织,企业孵化网络关系的构建同时遵循了动态化以及全球化的组建原则,为网络创新主体间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提供了前提。企业孵化网络资源的流动中企业孵化器中介化功能以及杠杆化功能的发挥,有效地提升了创新价值的溢出效应,实现了高风险市场化运行模式下的高收益,进而实现了创新成员的利益共享机制。企业孵化网络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则为前两步的建设提供正反馈刺激,进而为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战略提供正反馈循环机制,实现企业孵化器的创新价值的跃升。

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成长中的正反馈可以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即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其中良性循环体现在三个阶段转化过程的正向积极影响。即网络关系异质性兼具新颖性→网络资源转换有效互动→网络平台竞争优势提升。这一过程中企业孵化器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另一方面,网络关系同质性陈旧性→网络资源流动停滞活性降低→网络平台脆弱松散,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由此进入恶性循环。两类循环均具备加强型回路的特征,而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成长最终会走上哪一条道路,取决于三个阶段转换过程的触发机制,即是否能够实现本文提出的动态化与全球化的网络关系构建、中介化与杠杆化的资源价值流动以及信息化与模式化的网络平台构建。

(二)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

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具备正反馈机制的同时也存在路径依赖导致的锁定效应。主要表现在网络化成长过程的不可逆特征,既定的创新成员群体容易形成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价值主张,进而为企业孵化网络的转型升级带来困扰。例如波士顿128公路信息技术产业区,经历高成长后陷入创新活力衰落的陷阱,德国鲁尔工业园经济增长成熟阶段,锁定效应下的创新乏力。

企业孵化器路径锁定表现出“马太效应”,例如,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缺乏一致性的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驱动力不足,网络关系的构建、资源流动与平台建设停留在表层。而要扭转这一趋势则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创业孵化过程中的风险收益保障机制,也就是风险投资的进入、退出机制的完善。创业孵化项目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诚信问题也成为企业孵化器网络化转型升级的障碍。企业孵化网络的锁定效应也为网络化战略的构建提供了风险规避思路,即初始的扰动因素对于网络化成长发挥了主导作用,形成创业孵化的有效前置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诚信经营的创业文化氛围能够促进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成长进入良性循环路径。因此,网络化的对策应该为网络关系组建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四、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政策建议

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成长遵循了关系获取、资源互动,以及平台建设的一般过程,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时代,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战略的实施过程,表现出与传统网络发展截然不同的规律,与此同时,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战略具备路径依赖特征,属于典型的正反馈回路。有效的网络化战略应该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网络化成长的外部环境设计需要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配套,进而形成对路径依赖下的规则设置。创业孵化的生态环境要受到了创业政策环境的深远影响,企业孵化网络有效协同与治理还需要创业政策与之配套,针对本文提出的企业孵化网络成长路径,创业政策的制定应该体现出战略性与竞争性兼顾的特点。

1. 创业政策体系的制定应体现战略性

创业政策体系的设计首先需要对企业孵化器成长过程的路径依赖设置规制条件,促进企业孵化器的成长按照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也即通过创业政策体系制定的战略性实现做正确的事。技术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政策规划,而政策规划能够决定着技术发展的领域宽度。例如,中国的移动通信政策战略性规划促进了通讯制式有2G到4G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世界惊叹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国家的战略规划勾勒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实现创新活动可能调动的资源逐渐明确。因此,政策制定者的战略视野决定了创业孵化的支持力度。国家创新生态范畴下,创业孵化与政策制定之间进行频繁的互动。就目前我国创业孵化机构的设立看,地方性的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以及加速器的设立具有浓厚的区域主导色彩,构建战略性的创业政策体系能够为创业孵化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创业政策体系的制定应体现竞争性

创业政策体系的落地需要体现出创新创业政策的竞争性,即正确地做事。竞争性政策能够吸引有助于良性循环的网络成长要素,同时消解负面阻碍要素。也就是政策体系规划的落实需要结合国家间创新竞争性环境,具体相应的政策实施办法必须具备竞争性特征。竞争性的政策应该具有可调整性以及可度量化。由于企业孵化涉及较为宽泛的活动内容,孵化任务的执行往往涉及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了政策执行的一致性,未来实施一站式的孵化服务,发挥创业孵化政策服务的集成竞争优势。此外,作为政策落实可度量的衍生,企业孵化中心应该与风险投资机构形成紧密协作关系,在市场化导向的风险机构选择孵化范围,融入孵化创业活动。进而实现创业孵化与风险投资的双赢目标。可度量化的另一维度是企业孵化器的产业化,政府应该将企业孵化列入新兴战略性产业清单,以实现有效税收刺激的目的。

(二)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的局限性表现在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路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框架构建阶段,也预示着未来的几方面研究领域。一是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跨区域群案例比较研究,对本文提出的结论给出佐证。二是超越创业孵化的边界,从创新生态的视角出发,突破地理经济的视野,对企业孵化网络的构建提供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Bruneel , J. , T. R atinho. The Evolut ion of Business Incubators: Comparing Demand and Supply of Business Incubation Services Across Different Incubator Generations [J].Technovation,2012,32(2):110-121.

[2]Bergek, A. and C. Norrman. Incubator Best Practice: A framework [J]. Technovation, 2008,19 (1):20-28.

[3]Vissa, B. and A. S. Chacar. Leveraging ties:the Contingent Value of Entrepreneurial Teams' External Advice networks on Indian Sof tware Venture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2009,43(11):1179-1191.

[4]Bøllingtoft,A.and J.P.Ulhøi.The Networked Business Incubator—Leveraging Ent re preneurial Agenc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22(2):265-290.

[5]汪艳霞,钟书华.“孵化-加速”三位一体耦合对接:科技服务资源集成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5).

[6]O'Neal, T. and H. Schoen. The co-evolu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s Technology Incubator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Infrastructure in Central Florid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29(2):225-242.

规划企业成长路径 篇3

[关键词]乡镇公务员;成长路径;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1-0049-03

在现行行政体制下,乡镇处于国家政权结构中最低一层,各种矛盾和问题辐辏聚集。乡镇公务员则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线传递者和执行者,是改革的排头兵和冲锋队。这支队伍处在干部体系末端,队伍数量庞大、工作事务繁杂、接触群众最为广泛,如何尽快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群众满意度高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已成为推进“四个全面”在乡镇基层落实的必然要求。本文的“新乡镇公务员”特指2005年以来通过考录和部队转业到乡镇工作的公务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长为当前乡镇工作的有生力量和未来基层政权建设的主力军,其中一部分业已走上基层领导岗位。本文拟对温岭市最近10年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人员的成长轨迹进行综合分析,探寻规律,剖解难题,构建起符合当前形势的“新乡镇公务员”成长路径。

(一)乡镇公务员编制总数及来源。温岭市下辖5个街道、11个镇,公务员编制1160人,现有1078人。2005年以来,该市共考录、安置干部465人,其中考录404人,占比87%。安置军转干部61人,占比13%。

(二)乡镇公务员流动情况。温岭市乡镇公务员流动主要分为调入台州市级及以上单位、温岭市级机关选调、乡镇之间调动三类,三类流动一般要求乡镇公务员在原单位工作满三年(包含试用期)。从2014年开始,依据中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乡镇干部在乡镇工作满5年后方可参加上级选调考试,这等于从政策层面延长了2011年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人员参加上级选调的时间。自2005年以来,这批乡镇公务员共流动85人,其中调入台州市级17人,调入温岭市级机关57人,乡镇之间调动11人。

(三)2005年进入乡镇工作且留在乡镇的公务员情况。2005年以来,仍有436名公务员留在乡镇工作,占到近10年招收公务员总量的86.2%。分析其招录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之前共招收了87人,这批人最早从2008年开始可以参加各类选调考试调离乡镇。2011年进入乡镇公务员的对象因政策上的5年服务年限限制,目前均需留在乡镇工作。

(四)乡镇公务员受培训教育情况。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管理的主体是各镇党委,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层面的培训主要分为特定群体培训和普及性培训。特定群体培训包括公务员初任培训、中层干部培训、中青班等,各类特定群体培训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培训,时间从一周至三个月不等。普及性培训主要是对“新乡镇公务员”进行轮训,一般培训时间为一周。

(一)重视抓乡镇公务员的教育培养,提升乡镇公务员的素质。一是多层次抓培训。包括重视加强对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培训,对全市乡镇中层干部的培训。另外对于其他一些表现优秀的人员,如各级选调生,均不定期安排统一培训,加强各方面知识的提升,做到对新录用人员、中层干部及重点培养对象全覆盖。二是全面开展竞争上岗,以岗位锻炼干部。2011-2015年期间,各镇街道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共产生140多名中层干部,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三是实施乡镇干部到市直部门定期锻炼制度。时间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通过锻炼,既加强市直部门和乡镇的沟通,也锻炼了乡镇干部,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二)优化乡镇的工作环境,增强乡镇公务员对乡镇的认同感。一是强化经济待遇保障,如对比市级机关,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增加了1.5万元/年;提高了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比例,从原先的15%提高到20%等;今年,又专门明确了乡镇干部住夜值班补贴标准。二是深入实施一线工作法。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摇篮”,干部提拔向乡镇倾斜。近4年乡镇干部提拔93人,占总提拔人数的44.8%。三是强化乡镇公务员管理。一方面明确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另外,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完善乡镇公务员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住夜值班制度等。从去年开始,全市各乡镇均开展了乡镇干部的绩效考核,用经济杠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阳光工资”后的“大锅饭”现象。

(三)实施“新乡镇干部”成长规划,缩短乡镇公务员成长周期。一是定向培养,及时推出“成长规划”。2010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温岭市“新乡镇干部”成长规划》,提出2、5、10的培养目标,即经过2年左右的培养,使绝大部分的“新乡镇干部”成为合格的乡镇干部;经过5年左右的培养,使大部分的“新乡镇干部”成为镇(街道)工作的骨干力量;经过10年左右的培养,使一部分的“新乡镇干部”成为镇(街道)的领导或后备力量。同时,由每个乡镇(街道)制定“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二是结对帮带,推行“拜师认徒”活动。同时采取“反哺”方式,让已“出师”的乡镇干部结对帮带新进乡镇干部,实现共同提高。三是实绩导向,提拔重用优秀年轻干部。每年组织开展优秀“新乡镇干部”评选表彰活动,对连续三年受表彰的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后备干部推荐、中层干部竞聘、领导干部提拔时优先予以考虑。

(一)职务提拔缓慢形成的“天花板”,使干部的工作激情逐步递减。县级层面的领导职务本就稀缺,科级领导干部自2011年后退岗年龄延迟,致使空缺领导职位稀少,在一些镇(街道)形成了一般干部须经历4-5个中层岗位才能提拔到副科领导岗位的局面。在非领导职务晋升方面,中办也于2015年1月专门发文停止了原有政策的执行。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难带来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工作时间较长的对象觉得年龄增大、提拔无望,出现工作守摊子;工作时间较短的对象则寄托于调离乡镇,表现为热衷于参加各类选调考试。

(二)重使用轻培养问题较突出,培养好干部缺乏系统性。在考核过程中,各乡镇党委对落实年轻乡镇干部的培养工作开展不平衡。在2014年的考核中,该项工作列入优秀的仅2个镇。主要原因在于,单位一把手缺乏作为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要领导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中心工作,队伍建设方面相对思考较少。由此导致单位中层干部提拔使用较少、干部轮岗少,干部整体流动缓慢,年轻同志因缺乏锻炼平台难以脱颖而出。实践中,新考录乡镇公务员倾向于选择小乡镇作为发展平台,相较中心镇,小乡镇年轻同志少,竞争压力小,更容易得到机会担任中层干部。

(三)职业培训体系有待完善,干部素质提升渠道不足。干部培训体系有待完善,镇(街道)培训资源普遍匮乏,且习惯各搞各的,难以形成带动效应。一些刚刚进入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进入角色较慢,易出现“本领恐慌”。尽管在一些镇(街道)建立了“师徒结对”制度,但大多尚处于探索阶段,“师傅不愿教、徒弟学不好”现象时有发生。干部作风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驻村干部缺乏工作责任心,对所驻村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造成工作被动;有的工作倦怠,不下基层开展实地指导,演变成坐办公室的“电话干部”。

(四)公务员日常管理考核措施乏力,有“失之于软”的倾向。对于公务员日常的管理考核,政策依据规定较为明确,主要为《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但对于那些不具备处分或者追责情形,工作不愿做、不肯做、不敢做、乱作为的干部,仍缺少相应的管理惩戒手段。在好干部的考核考察方面,以往依赖年度考核及与主要领导的沟通了解,缺乏具体量化且科学化的考核办法,无法真正了解年轻乡镇干部的情况。

(五)流动体制存在障碍。基层单位横向之间、基层与部门纵向之间正常的交流体制没有很好地完善起来,正常的部门向乡镇、部门选调按年进行,乡镇之间、部门和乡镇双向交流基本没有开展。普通干部交流也因种种原因中途夭折,流动性不够畅通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基层工作专业性不强,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同志不愿学习、不思进取、自我满足的惰性容易滋长,凭经验吃老本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强化乡镇公务员队伍管理的责任和组织领导。市、镇党委书记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公务员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乡镇党委要像抓中心工作一样抓公务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传帮带”,最大限度激发年轻干部的活力和激情。组织工作考核侧重于对队伍建设的考评,要建立简便易行的考评体系。尤其是县级组织部门,要把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履职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设置较高权重,会同乡镇党委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当地实际和新进人员能力素质、专业层次、个性特征、价值取向的“新乡镇公务员”成长规划。

(二)加强对乡镇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倾斜,形成乡镇一线出干部的用人导向。一是加大乡镇一线公务员的提拔使用力度,提高一线干部的政治地位。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向乡镇倾斜,让实干、肯干、能干的人得实惠,让任务重的乡镇率先出干部。合理配置职位,重点把靠得住、有本事、吃得苦的年轻干部放到复杂、重要岗位。勇于把在处置复杂事件、解决重大问题上有突出表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有突出贡献的干部选到重要岗位。二是强化乡镇公务员的职级激励。原有的乡镇公务员可以对其落实相关政策,通过晋升非领导职务的办法晋升主任科员,达到提高收入和待遇的目的。从2015年1月开始,中央全面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并对晋升职级进行了政策明确,极大缓解了现有职务晋升困难的矛盾,有效拓展了激励干部的手段。三是科学化使用非领导职务职数。浙江省对乡镇机关设置非领导职务进行了规定,从大政策层面给予了明确。从实际操作来看,在乡镇非领导职务的设置上,既要在副职领导层面增加主任科员的名额,又要考虑在表现好的同志中设置一定的副主任科员名额,并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一套衡量干部实际的评选办法,形成干部使用的良好导向。

(三)深化公务员交流制度,推动干部流动正常化、制度化。深入完善单位轮岗制度,对同一中层岗位任职满一定时间的以及在一些项目、资金、公共资源管理岗位任职满一定时间的干部进行强制轮岗,推行干部轮岗的正常化,倒逼单位党(工)委在人事安排中提早谋划、建好梯队,形成干部使用的梯队正常化。开展全市性的单位间双向交流,改变现有交流体制中较为单一的部门向乡镇选调的方式,推行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全方位交流。交流的对象既考虑工作能力强的同志,也将年轻同志、需照顾干部综合一起,推出更多的岗位开展经常性交流,让更多的干部到更合适的岗位。

(四)优化教育培训体系,让镇(街道)干部学得实、用得出。加强镇(街道)作风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增强镇(街道)干部的服务群众意识和抵御各种诱惑的“免疫”能力。以提高干部能力为重点,镇(街道)抓好对中层及以下干部的培训工作,每个届期内所有干部要轮训一遍。根据工作实际,把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层次分类别组织,突出授课的针对性。要将专业知识培训、当前形势教育与本市、镇(街道)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着眼于增强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建立教育培训与提拔任用相结合制度,将学习培训考核作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干部自学积极性。

(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升乡镇公务员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年底考核与日常考评相结合,将日常工作的完成度以量化的形式铺开,让干部时时刻刻在组织的视线范围内工作。考核评价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考察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是否积极面对、是否想方设法去破解、破解成效如何,以破解成效来检验干部。建立履职情况反馈制度、干部谈心谈话制度,通过交流印证,准确掌握干部在日常履职过程中,是否具备好干部的要求。完善谈话诫勉和函询制度,对离好干部标准有较大差距的干部,及时予以提醒,促其改正缺点;对多次谈话诫勉不予改正的干部,应及时进行组织处理,从而达到整肃干部队伍的作用。

本课题组组长:林慷系温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课题组成员:翁青系温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徐晓军系温岭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调研室主任;戴海晨系温岭市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遥系温岭市委组织部调研室副主任;李恩国系温岭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公务员管理科)副科长。

成长路径读后感 篇4

——《成长〃路径》读后感

好书就是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最近读《成长〃路径》这本书,让我看到理想教育所闪现的奇异光彩,在心灵上近距离接触了徐州几位名师,感悟他们的教育思想,领略他们的教学风采。这本为我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让我感受到教师的成功将取决于自己良好的职业“习惯”。

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形成固定的习惯,我们教师要让自己养成什么样的工作习惯呢?通过看这几位名师的成长路径,我认为教师应培养自己以下几个习惯。

一:用心工作,热爱教育事业。

用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凡是不用心的人,一生难以作出什么成绩,必将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用心工作”这四个字,平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但越简单,越平淡,越蕴含无限的力量。《成长〃路径》书中介绍大马路小学刘杰老师,如此年轻就成为特级教师,其实就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解释,看看刘杰老师的成长历程,我们能感受到她在平凡的工作中执着的付出,只有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著名作家陈学昭说:“工作着是美丽的。”用心工作,可以给自身的职业生涯带来光明,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只有用心工作的人,才能品味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有成就感。

《成长〃路径》书中所有的教师都值得我学习,他们的成功,就是从对工作认真,对小事的热忱开始的,他们在常人忽视的工作热情中,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阳光大道。我记得富兰克林说过: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你周围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受到工作热情,这不,从文字中,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他们一颗怦然的热爱教育事业的心,纪伯伦说过:“一切知识都是徒劳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成长〃路径》书中几位教师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大爱,而我们呢?生命会停止,思想会

变旧,技术会不断更新,唯有心中的热情和爱,经久不衰,我想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会作为指路灯,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用心工作吧,这样我们会尽可能地实现人生价值。

教师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职业,因为我们的学生永远年轻,因为我们永远可以和童年相伴,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我们怎能没有激情?生活中,有梦想就年轻,有热情就有力量,所以我不可以给自己一个停滞不前的借口,让目标点燃内心热情,永远往前走,心怀一个伟大的梦想——向前!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

看《成长〃路径》一书,更让我确定我们在岗位上立志成长,唯一的方法就是读书,我们让自己进步的唯一路径还是读书。读书,能让人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一个不读书的人,哪怕只有20岁,他已经老了。读书让我们永葆青春,让我们永葆热情,让我们富有思想,让我们富有智慧,书中这些原本再普通不过的老师,皆乐在书中,乐在写中,并成于书中,成于写中,最终都成为不一般的人,让我们也向他们一样用激情点燃教育的信念,用读书升华教育人生。

读书而有后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想做优秀老师,必先做优秀读者,去向名师,特级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如学习他们的教学智慧,这种智慧,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谙熟和理解,来源于长期的阅读和思考形成的经验,来源于读书富裕的灵气和智慧。

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三:养成规划自己的习惯。

一个良好、合理的工作计划,可以使工作时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成长〃路径》书中所有的教师都给自己规划了合理的工作前景,正是有了这种规划,所以才有了成功的教育事业。

针对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构建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师生联动互进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一年工作计划: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著作:

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份,阅读《爱心与教育》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一篇。

2011年9月至12月份,阅读《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两篇。

2012年2月至5月份,阅读《如何形成教学艺术》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两篇。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份,课堂教学案例或个案分析一篇。

2011年10月至12月份,课堂教学案例或个案分析两篇。

2012年2月至5月份,课堂教学案例或个案分析两篇。

随时随地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著作,写读书笔记并付诸与课堂实践。按照教师个人课题立项通知书的要求,登录课题管理博客。

四:养成“此时此刻就动手”的职业习惯。

《成长〃路径》书中,展现出的教师精神人人都有这种“此时此刻就动手”的职业习惯,有处处为先的勇气,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千学不如一练,”不仅要敢于显现自己,而且要在摔打中锻炼成长,过去我有安于现状的思想,有一种惰性,胆怯在公众露脸的心理,我认识到这是一名教师不应有的,所以我要改变自己,现在就要着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五:有微笑的习惯。

《成长〃路径》书中的老师们都是有爱心的,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才能教出有爱心的学生,一个会感恩的老师才能教出会感恩的学生,这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让我们感恩天地〃父母的爱,感恩师长〃朋友的帮助,并把自己的爱传播给学生,让世界充满温情。让我们用自己美丽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成长一种独特的力量!所以让我们学会微笑,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到温暖,并将这份美好的感情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老师们,读《成长〃路径》这本书,您会看到一群真实的老师,一份真实的生活,他们有成功有失败,有痛苦有欢乐,有迷茫有清醒。这本书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群教育界的探索者,不断超越自我的普通老师。

读《成长〃路径》这本书,您会感到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这么做,也都可以这么做。

读《成长〃路径》这本书,您会了解教师生命的意义和光彩!

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路径 篇5

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较量,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这四点要求,可以说清晰地揭示了当代中青年干部成长的规律,是中青年干部进步的正确“路径”,沿着这条“路”走,才能真正成功。

中青年干部如何成长起来呢?青年干部成长需要三大要素:内力、外力、环境。内力即自身的素质和努力程度,外力即领导的重视、组织的培养和大家的帮助,环境即成长机遇。这三大要素,对于干部顺利成长来说,不可或缺。对于不同人、不同阶段来说,这三者发挥的作用有可能不同。但确定的是,内力起到了主要作用,外力是助推力,环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遇。只有同时具备三个因素,才能实现个人更好、更快、更加顺利的发展。

一、在内力方面:

1、要准确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中青年干部成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在工作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不盲从、不浮躁,耐得住寂寞,在实际工作中自查不足,抓紧时间进行完善,只有崇高的理想及有远大的抱负,再能不断激励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进。

2、要加强学习,提升综合技能。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也是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认知水平、政治素养、理论功底、综合能力如何,不仅仅是对自身修养的一个简单衡量,更是干好工作、承担重任的前提。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常存“能力不足”的忧患意识,常葆进取之心,持之以恒地抓好政治和业务工作学习,补短强优,深思常省,多学活用,在工作中提升学习效率,在学习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工作业绩。

3、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要把求真理务实事作为检验自身管理能力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业绩观,崇尚实干成就事业。同时还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勇挑重担,直面矛盾,真正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推动企业发展上。

4、要和睦共事、清正廉洁。中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与同事密切协作共事,力求在思想上求共鸣,在感情上求融合,在工作上求共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做到清心自守、淡定人生。严守思想防线、道德底线和廉政红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5、要有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中做到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开拓眼光。做到眼里有事,胸中想事,勤于谋事,要善于发

现、善于思考、主动作为,不断开创加快企业发展的新局面,把主要精力放在个人发展和岗位成才上,做一个有思想、有见解的人。

二、在外力方面:

公司要多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环境和机会,因为优秀干部的成长固然与其主观努力分不开,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组织上的培养。

1、完善“公正选拔、动态管理、监督到位”机制。在中青年干部成长的培养选拔机制上做到:一是要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二是要有一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三是要有一套制度完备、纪律严明、制约权力的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中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信得过”的人选拔出来,使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

2、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拔责任追究机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提拔、谁负责”的机制,切实防止“少数人选少数人”。让干部选拔提名不唯亲用人,确保干部队伍人才尽出,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3、建立健全“轮岗实习、双向交流任职”机制。遵循“进一出

一、进出平衡”和“平级调动、统筹安排”的原则,在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各部门之间对关键岗位进行“挂职锻炼”、“轮岗实习”,为职工提供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真正做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位职工的潜能,通过交流挖掘各方面的人才,将合适的人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

三、在环境方面:

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古人如此,今人依然。另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无不在叙述出“成功的关键是机遇”。一个人的成功要凭借的不只是自己的主观努力,还需要机遇,而自身的努力只不过是加快成功的动力而已。

“顺势而上,逆势而待”。虽然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我们同样需要有看到机会及抓住机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能埋头拉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要懂的推销自己,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把握住机会。

回归与反思:卓越品牌的成长路径 篇6

7年,7届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评选,每届逾百个鲜活的品牌案例,构成了中国品牌发展的一幅广角图景,宏观经济、产业环境、消费者心智和产业边界的变化,不仅改变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改变着中国品牌的成长路径。

“21世纪品牌价值研究院”通过对7届中国品牌价值案例评选中的申报案例、超过200个入选案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中观察中国品牌生存环境和运作方式的演变,并分析归纳出本土成功品牌案例的常见成长路径与发展趋势。

品牌:回归原点

过去的7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品牌”能够帮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利益,但是,对品牌的热衷和品牌现实之间却存在着诸多鸿沟 。

市场竞争激烈的日化、食品、饮料、家电、服装、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是中国企业品牌实操的真正战场。这里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它们相信品牌建设存在 “短平快”的速效方法, 或者采用粗放密集的传播策略只为让消费者不得不记住,或者生造虚假的“技术概念”或产地来源以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差异化认知,甚至会选择形象负面的公众人物做“品牌”代言人只为了获得炒作的话题。通过这些手法,不少企业让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或者在短期内获得了销售业绩的增长。

无论是依靠营销技巧胜出的“炫公司”,还是从先天优势中获得高速增长的“大公司”,都从以往的中国消费市场的环境特征中获益:一是中国消费者在从计划经济环境走入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对企业的基本信赖甚至是心理依赖,对低劣产品和服务的容忍度非常高;二是在舆论环境中,公司的话语权相对于消费者具有绝对优势。

今天,环境在逼迫它们做出改变。以往而言,无论是依靠营销技巧胜出的“炫公司”,还是从先天优势中获得高速增长的“大公司”,都从过去的中国消费市场的环境特征中获益,然而这一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一是中国消费者在从计划经济环境走入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对企业的基本信赖甚至是心理依赖,对低劣产品和服务的容忍度非常高;二是在舆论环境中,公司的话语权相对于消费者具有绝对优势。但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及其后一系列产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中国消费者对企业残存的天然信赖感正在迅速消失。而近两年广泛普及的互联网购物网站(如淘宝、京东商城(微博))和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如微博)重新定义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舆论力量上的对比关系。消费者可以马上给自己不满意的产品“差评”让下一个可能的购买者看到,或者在微博上把自己一段不愉快的消费体验图文并茂地“晒”出来,引来粉丝的评论和转发。

新的环境给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信任的“皮之不存”,品牌需要与消费者确立的其他情感连结“毛将焉附”?如果一些旧有的资产不再贡献价值,那品牌的新力量要如何去获取?

这些问题只有回到品牌的原点才能得到解答。什么是品牌?在营销视角下,品牌是企业、产品或服务与目标消费群在其心智中确立的长期而独特的情感关系。品牌的原点至少包含三个要义:一是,良性情感关系的基础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透支、诈取信任的行为都是对品牌的伤害;二是,以信任为基石,企业建设品牌需要触动消费者的情感而非理智来获得吸引力,只有情感认同才能让产品在贵一些的情况下也能卖得好,这是品牌溢价的源泉,这样的情感认同需要与众不同并长期持有;三是,品牌作为一种对情感关系的认知最终存在于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的心智中。

品牌的原点一直存在,但今天的媒体技术环境让这些关系纷纷具体而微地呈现出来。那么,回归的基本路径呢?一是,正确的差异化是一切的起点,比如,案例中光大银行基于客户价值的细分,构建了以“阳光”为载体的一系列“阳光”品牌,实现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二是从规模导向转向“品牌制胜”的战略;三是“红海”中的品牌创新,老板电器以“17立方米超大风量”的技术能力传播引领了创新;四是将历史资产变为未来价值,无论是348岁的“张小泉”剪刀在淘宝开店,还是倡导“怀旧风”的南方黑芝麻糊,品牌都是基于历史而演绎;五是服务即品牌,海底捞火锅、海尔式服务流程、圣象“地板管家”都突破产品的维度,通过服务重新定义了差异化。

新媒介,新沟通

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据麦肯锡研究预测,到,中国在线人口将从现在的4.2亿增长到多达7.5亿。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购物习惯和品牌认知模式。

新的媒体彻底颠覆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权力关系,企业与客户间的品牌传递,又居高临下单向度的发布、推送,变成了平等的对话互动。口碑尤其是网络口碑,大大影响了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和他们的购买决定,在网络上,每个声音都有机会被倾听、被传播,单个的消费者不再人微言轻。

过去几年中,网上购物的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100%。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电子商务的水平仍然低于美国,但其增长速度却比美国快五倍。目前中国约有 8%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预计到电子商务的使用比例将跃至19%。网络让中国消费者能更有效地掌控他们购买的产品,以及他们与品牌如何互动。

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建立品牌、推销产品和管理企业形象的兵家必争之地。口碑营销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根据罗兰贝格的调研,网络口碑(IWOM)对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决定的影响比对西方消费者更明显。高达90%的中国消费者会关注网络口碑,网络口碑已经成为在短时间内塑造或是毁灭品牌形象的双刃神器。

同时,SNS在中国迅猛发展。SNS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汇聚一批对于品牌感兴趣的“粉丝”和“潜在粉丝”,他们往往是最能够与品牌理念产生共鸣的群体,愿意与同好聚集并且乐于为品牌进行传播。新浪CEO曹国伟的评价说,进入微博时代后,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一个自媒体时代。一个真正的双向传播和新媒体的时代,微博的聚合和传播效应会在根本上改变整个媒体产业链。

现在全球品牌价值前50强的品牌在主要社交网站上几乎都开有账户,并时时更新状态并不断吸引粉丝;或是在社交网站上发动营销攻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口碑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品牌驱动力;另一方面是社交网站更能够拉近品牌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对于B2B品牌和奢侈品牌尤其如此。

如果希望了解网络用户的典型特质,最值得品牌商研究的人群就是年轻一代的“数字控”(digital junkies)们。在麦肯锡报告《解读中国数字消费者》中,提出了对中国数字用户的细分,数字控是其中最小的一个群体,但也有2500万人,他们是地球上使用互联网最为密集的用户群。他们每周在数字媒体上花的时间为34小时,而所有用户的平均时间为15.8小时。这个群体中的人较为年轻,总是随时关注着最新数字装备;他们当中25%以上都居住在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里。年轻一代的“数字控”们,不但更善于使用新的通讯技术,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既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主流消费群,也是潮流话语先锋。可以预期的是,他们代表了未来中国的主力消费趋势,与他们的沟通对话,是任何一个希望建立强大品牌的企业都不可轻视的重要任务。

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在网络上留下的数字脚印,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趋势的信息,提供了更多触达消费者的渠道。但同时,新生的媒体形式不断碎片化,网络上品牌的传播不再是由品牌商主导,而是重新赋权于消费者。

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敏锐捕捉到了传播环境的变化,并开始进行尝试:京东商城之无敌KFMM(客服美眉)的桥段,演绎了新媒介条件下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另一种可能;而美特斯·邦威结合《变形金刚2》上映,利用新媒介引爆了流行趋势;“凡客体”的流行,则显示了电商品牌对网络传播的熟练掌控能力,他们天然拥有开放、互动、对话和理解80、90代际的基因。

卓越品牌的成长路径

新媒介的出现,正赋予消费者全面审视企业甚至合作进行追踪的权力,企业不再能限制消费者只看到企业主动展示的部分。双汇在“瘦肉精”事件出现后,进行了种种努力,但并未根本扭转舆论导向,充分说明品牌企业不能再抱有“机会主义”的心态,需要在整个业务全流程构建“声誉软实力”。

品牌升级:高端、国际、酷

衡量一个国家品牌实力的强弱,公认的标准之一便是:这个国家是否拥有足够多的高端品牌,全球知名的品牌,以及文化内涵格外受人尊敬、具有强大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品牌。

这些品牌是品牌世界金字塔尖上的明星,它们高高在上,拥有更大的品牌势能,能够转化为影响力和利润。但是,这些品牌的打造也最具挑战性。积累品牌势能,不仅艰难,而且没有任何捷径。建造这样的品牌,不仅需要庞大的投入和高超的品牌管理能力,还须有强大的产品和企业实力为基石,深厚的商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为底蕴。

任何企图通过速成的捷径打造所谓高端品牌、国际品牌的尝试,往往都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伪高端品牌、伪国际大牌,其层出不穷的丑闻不仅暴露着中国市场曾经的脆弱和浮躁,但是,中国消费者心态正日趋成熟,充足的信息和丰富的消费经验导致理性的消费心态越来越普遍,这为中国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来自中国本土的高端品牌正在服装、消费电子、日化等领域全面崛起。

比起它们的跨国竞争对手们,中国本土的高端品牌虽然在管理技巧上尚属稚嫩,缺乏历史传承和积累导致细节和文化能量上有着诸多不足,然而,它们在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运用和掌握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惊人的成长速度和学习能力构成了它们的品牌动能,稳扎稳打地转化为品牌的势能。上海家化通过对“佰草集”和 “p妹”两个高端个人护理品牌的成功运作,促使这个老牌国企开始转型、升级为一个时尚集团。

国际化竞争需要国际化品牌。相对弱势的品牌,曾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始终无法摆脱依赖性价比的困境,遭到“原产国刻板印象”的掣肘。缺乏品牌带来的身份认同,也使得它们在海外扩张时,常常在人力资源、渠道和当地社区关系方面遭受阻力。

但是,中山大学中国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忠教授的研究发现,中国一些企业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拓展国际市场,他们中有的已经在国际主流市场取得领导地位(如华为);有的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积聚巨大能量(如美的、力帆),正试图向主流市场迈进。另一些企业沿着“先难后易”的思路,不断在欧美主流市场攻城略地,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市场地位,如深圳的迈瑞、北京的中星微、江苏昆山的好孩子等。还有的中国企业,如三一重工,在走向国际市场并不长的时间内,就搭建起一个全球框架,布点美国、德国、巴西、印度等大市场。中国企业未来将可能重构世界品牌版图。

如果说一个国家是否拥有高端品牌,折射出这里有没有够精致的生活态度,那么,一个国家是否拥有酷品牌,则折射出这里是否有够酷的文化。事实上,企业品牌的酷也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规律,从酷产品、酷设计、酷形象,到酷文化,中国企业正在自下而上攀爬着酷品牌的成长阶梯,以令人惊叹的创意和创新精神打造出个性独到的酷品牌。

比如,成立于20的老罗英语培训,创立者罗永浩曾是新东方英语培训老师,他将公司愿景表述为:“用干干净净地赚钱的方式让人相信干干净净地赚钱是可能的;通过实现理想让人相信实现理想是可能的;通过改变世界让人相信改变世界是可能的。即使是在中国。”,用理想主义塑造酷品牌的老罗英语培训的生意继续风生水起,开办了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和留学咨询项目。

衡量一个市场上品牌理念和品牌技巧成熟程度的标准,除了高度和深度,还有广度。一个品牌无处不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影响着市场决定的地方,必然是对品牌价值理解尤为深入,对品牌运用尤为娴熟、对品牌打造充满创新的地方。

近年来,诸多以往的品牌不毛之地,正在出现品牌的萌芽,其中不乏颇为出色的案例。比如,“多彩贵州”、“印象”系列等旅游品牌的出现;以B2B市场为主的材料、化工、机械等行业优秀案例层出不穷,甚至连协和医院、新奥燃气等公共事业领域和NGO领域也在品牌方面有所创新。虽然品牌运作和管理的水准与成熟行业尚存在距离,但是这些领域对品牌价值不断加深的关注和理解,本身便非常值得关注。

随着消费者的心态成熟和消费升级,将有越来越多以往被认为对品牌钝感的领域,逐步变得对品牌敏感起来。未来的中国,品牌将无处不在。

规划企业成长路径 篇7

1 大学衍生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大学衍生企业代表了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机制。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动机、形成过程、与母体大学的关系、区域经济效应、风险资本及孵化器等外部支持组织对其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作了较多的研究。在近期的国外研究中,Rappert(1999)认为,顾问咨询、合作研发、赞助、设备利用、共享客户、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兼职教授、见习实习等是大学与其衍生企业发生联系的主要方式。Hindle和Yencken(2004)认为大学衍生企业的出现表明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发和系统联系日益紧密,企业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要求技术转移具备畅通的商业化渠道。WrightandLockett(2006)从风险资本的立场审视了大学衍生企业和其他高科技公司的异同,发现资本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Mustar(2006)指出,衍生企业通常都起源于非商业环境中,要想实现其创建者及母体研究机构的目标和经济效益,需要从企业资源、商业模式和制度联系等多个维度研究大学衍生企业的异质性。

在国内,林淼和苏竣等(2001)以及苏竣(2002)认为,大学发挥其人才与技术的“辐射功能”与“孵化功能”,一般通过科技园区或自我孵化等方式促进大学技术的转移。王小平等(2003)认为大学衍生企业模式是对技术授权转移模式的一种有效替代。杨德林(2003,2007)对比了专利许可型,知识产权入股型、带土移植型、改制型、嫁接型和学生创业型等模式的优劣势。何建坤等(2007)比较了中外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中的模式差异,指出研究型大学在开展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2 从技术孵化到战略技术联盟———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互动成长的理论逻辑

大学,作为人才、技术的发源地与集聚地,蕴含着孵化科技企业、科技产业的巨大潜力。大学衍生企业在依托大学母体资源进行技术孵化的同时,创业企业家得以孵化成长,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与大学母体之间实现互动发展。

2.1 技术孵化

大学衍生企业以大学研究机构、人才和技术为创立基础,其创立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自于大学承接的各种研究资助而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虽有技术专家实施的价值评估和专利权等评价,但其成熟度距离商业化存有一定距离,尚需跨越技术研发的“死亡之谷”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达尔文之海”,方能实现从技术到市场、从发明者到企业家之间的阶段性跨越。

对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成长,从技术到市场进行商业化跨越的外部条件来说,由于大学衍生企业早期阶段形成的技术成果往往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技术与市场存在高风险和资本高投入,而外部的市场化资本更喜欢投资处于后期成熟稳定阶段的技术成果。因此,大学衍生企业尤其是在其技术成果内在价值不被外部企业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大学母体追加对该技术的孵化力度。另外,由于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品特性,具有某种“自然垄断”的性质,这也是促使大学内部孵化企业和技术转移内部化的重要因素。为此,大学母体对衍生企业进行直接孵化的过程中,要承担全部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从技术创新过程来看,大学衍生企业是不断实现从科学知识的生产到技术的传播转移与实验室原型的开发,再到试验发展的商业化原型和市场扩张发展的有效载体。大学衍生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整个创新流程和创新组织同时又面临着程度不一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为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来匹配相应的融资方式以推动衍生企业的持续创新。为了规避大学在大学衍生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也为了适应大学衍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大学和大学衍生企业要建立新型互动关系,推动衍生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过程中进行新的制度变革,这对于发挥大学与衍生企业各自优势,改善和提高研发组织效能,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是极为有效和必要的。可以说,大学衍生企业的组织创新以更高的绩效来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是企业为适应技术创新发展内在要求的产物。

大学母体对创新型衍生企业进行技术孵化,客观上在于:(1)衍生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为大学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不仅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有效方式,而且为学校和技术研发人员带来经济利益,通过外部经济利益“补偿”技术研发创新资助的不足。(2)提升大学科研水平与社会声誉。大学衍生企业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产学研的结合程度与结合绩效,已成为政府和社会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社会影响力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一个主要标志。大学衍生企业带动的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和经费支持,已成为高校评估排名中的一个重要砝码,更将激励大学去有力推动与大学衍生企业的共同发展。如2009年教育部基于投入产出的高校绩效评估,东北大学依托东软股份等大学衍生企业的兴起,使得东北大学成为高校绩效评估前三名中的“黑马”。(3)政策激励效应。尽管大学衍生企业是大学服务社会等功能演变的结果,但大学直接兴办衍生企业的一个缘由还在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激励以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如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7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促进了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创办企业等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随着大学衍生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国家出于规范大学创办企业及促进产学研的需要,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由高校资产公司而非高校直接经营,从而建立校企之间的“防火墙”,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发展。(4)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由于技术成果中存在知识的缄默性,在外部转移中会出现转移者对技术细节有所隐瞒,此外,交易成本过高也使技术外部转移方式的成功率不高。对于阻滞程度较高的技术项目,最好的技术转移方式就是使合作双方的空间距离较近与组织文化较为融洽,这就促进了大学、大学教师或学生直接创办衍生企业。

大学母体在对衍生企业进行技术孵化的同时,往往还需孵化出创业型企业家,为初创时期的衍生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大学衍生企业初创时期,善于把握、洞察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具有特殊经营技能的创业企业家成为企业最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为此,大学母体在孵化企业的同时,还需在母体大学机构中孵化能够兼备企业家才能和科学家头脑的学术型企业家,将大学衍生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随着大学衍生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大学衍生企业需要不断从社会上获取后续发展所需的多元化关键资源来推进持续的创新成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学衍生企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仅为学校一方,融资方式和融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使得企业的市场风险有不断向大学转移、集中的趋向。为了规避企业经营中大学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也为了适应大学衍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效的制度创新已成为大学和大学衍生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内在必然。

2.2 战略技术联盟

大学衍生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创新需求与风险逐步加大、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母体的风险集中等问题,需要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之间建立新型产学研网络关系,在制度层面以战略技术联盟为主要组织创新形式来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两者双向的创新互动。大学与大学衍生企业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是大学衍生企业在其产品、技术乃至企业本身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而进行的组织创新,也是大学母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有效延伸的必然。

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因资源互补或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战略技术联盟,实现了学科链、专业链与技术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形成校企分离、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战略技术联盟既是大学衍生企业解决自身技术创新动力的内在需要,也是产学研面向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着眼于完整产业链技术创新的需要。一方面,大学可以通过衍生企业的发展,获取科研经费和资金支持,将衍生企业作为其提供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产品孵化基地。大学可以依托战略技术联盟这一合作平台,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企业贴近市场需求的有利条件,提高人才培养和成果的转化效率。大学的科研成果,对于那些需要多学科知识集成和持续开发、普通社会企业无法有效转化的复杂技术,可以利用衍生科技企业和大学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来协同完成产业化。另一方面,大学衍生企业可以借助大学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知识优势,将科技成果的技术前沿与市场前沿有机结合,从而推动衍生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大学衍生企业和大学之间的互补型资源与共同的文化背景是构成战略技术联盟形成的重要基础,技术的生命周期特征使得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正是由于衍生企业和大学的专用资源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契约安排,实现了知识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分担,联盟的协同性降低了内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衍生企业通过回馈的方式促进了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互动,战略技术联盟显示出更好的创新效率与稳定性。

大学衍生企业的成功,客观上推动了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直接促动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良性互动。大学将在长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协同,比以往更关注学术研究前沿、人才培养与技术成果的创新转化。然而,大学衍生企业作为微观市场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沿哨所,价值取向和运转机制的不同,使得大学及其衍生企业在战略技术联盟中表现出不同于社会企业的功能行为,见表1。

大学衍生企业及其形成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目标,确立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知识产权归属等权益共享机制,技术研发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都需要进行有效约定,健全技术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从而为联盟提供有效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大学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技术转移的成功模式,有效化解科技研发中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

在国外,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成功,引发产业界、学术界的深入思考和竞相效仿。国际经验表明,大学与衍生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不但不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反而会使高校的学术更加繁荣,实力更加强大。

资料来源: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95~96页。

在国内,清华大学威视股份公司成立于1997年(1),得益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成果的多年积累和清华大学“技术+资本”的孵化模式,采用“带土移植”从事产业化的做法来提高成果孵化转移的成功率,开拓实现了“知识变产权、产权变产业”的渐进发展之路。随着威视股份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入,清华大学此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也随之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支持也从过去的每年几项上升到如今的十几项,这在一个层面反映了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与威视股份合作建立加速器实验室、探测器实验室等技术基础设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共享知识产权、收益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持续推动威视股份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的创新成长。

为实现双方在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协同优势,选题市场化、研发产品化是威视股份与清华大学建立战略技术联盟的基本原则。战略技术联盟机构遵循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沿着技术培育与产品研发、生产之间的代际升级与滚动开发路线,推进企业的连续性创新。项目完成基础研究,研发成果由联盟研究机构转出,再由公司根据成本、工艺、需求、质量等因素,实施研发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威视股份根据战略技术联盟的约定,每年为相关学科科研提供超过亿元经费以回报大学母体,良性的回报机制为大学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战略技术联盟合作的成果产生了强大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深层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将大学的科技创新推进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从而也为企业奠立了持续创新成长的源泉。

威视股份和清华大学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达到了双赢互惠的良好效果,成为中国衍生企业中自主核心技术产业孵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对于企业来说,有效利用学校在人才、技术、科研基础设施、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大学而言,衍生企业的创立发展,实现了大学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加速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动了大学在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提升了大学科研能力,提高了大学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3 结论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学直面科学技术研究的国际前沿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前沿,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提高了产学研结合的集成度、组织化程度。大学以孵化技术、孵化企业的形式实现了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转移,直接推动了大学与企业界之间人员、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促进了大学科技成果向市场的有效转化,推动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

新形势下高校产业新型管理体制和大学技术转移机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大学“投资—撤出—再投资”的投入和撤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在大学与衍生企业之间,通过战略技术联盟等形式优化了分工协作的研发创新网络,推动了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基础设施的平台体系建设,从而使得大学衍生企业的内生创新动力、产品竞争力以及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得以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衍生企业通过经济回报等形式实现对大学母体的回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缺口,也为大学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激励示范效应,推动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深化。大学在市场前沿的需求驱动下,推动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为引领学术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与大学衍生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拓展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与形式。

因此,从机理上明晰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成长特征,有效构建大学衍生企业技术创新与经营模式的转化,科学评估大学的总体绩效产出,不仅有益于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示范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Rappert,B.,Webster,A.,Charles,D.Making sense of diversityand reluctance:academic——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intellectualproperty[J].Research Policy,1999(28):873-890.

[2]Hindle,K.,Yencken,J.,Public research commercialis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an integratedmodel[J].Technovation,2004(24):793-803.

[3]Wright,M.,Lockett,A.,Clarysse,B.,elt.University spin-out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J].Research Policy,2006(35):481-501.

[4]Mustar,P.,Renault,M.,Colombo,M,Piva,E.,Fortes,M.,Lockett,A.,Wright,M.,Clarysse,B.,Moray,N.,Conceptual-is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research-based spin-offs:A mufti-di-mensional taxonomy.Research Policy 35(2006),289-308.

[5]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01(4).

[6]苏竣,陈玲.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2).

[7]杨德林,邹毅.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企业衍生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4).

[8]杨德林,汪青云,孟祥清.中国研究型衍生企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3).

规划企业成长路径 篇8

关键词: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成长模式

一、 引言

二十一世纪,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革命性的转变。但当前世界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等致使2011年中国FDI流出量减少5%,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全球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并且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下降和效率偏低问题值得重视和思考。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扩张过程中遵循的路径和采取的模式,通过展现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的全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做出贡献。

二、 中国跨国企业概念内涵与类型

本研究界定中国跨国企业为在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海外市场实施有效控制和承担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现阶段,中国跨国企业仍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导,但“十一五”期间民营企业500强中已有137家企业投资海外项目592个,海外投资额达61.77亿美元。除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差别外,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的多样化程度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参照学者Luo和Tung(2007)的划分依据,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维度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类:民营利基型、民营全球型、国有专家型和国有跨国型。

1. 民营利基型:指从地域和产品分布上看在国际市场上高度集中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既没有政府援助也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它们通过聚焦于一个狭窄的产品线和区域市场来强化自身的优势。例如中兴通讯在美国达拉斯建立实验室和生产基地,主要瞄准北美的手机和通讯市场;澳优乳业在2011年通过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份,拥有了欧洲优质奶源和生产基地。

2. 民营全球型:指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分布广泛的产品线并进行全球布局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在规模和盈利水平上,虽然还没有树立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同样的市场地位,但凭借自身核心的成本优势已发展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强大力量。例如海尔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市场遍布世界五大洲;华为作为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在2011年再次挺进世界500强,但在北美、欧洲这些高价值地区的业务量还远低于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爱立信。

3. 国有专家型:指对外投资聚焦于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并满足政府特定目标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类企业,通过聚焦于少数的产品线和区域市场来扮演好自己的双重角色,一方面获取国际化业务扩张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完成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例如五矿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在国内巨大的资源消耗需求下,必须承担起资源战略安全的责任,需要“走出去”寻求全球资源配置,但由于其他国家对中国国有企业“政府背景”的敌意,因此目前只能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布局。

4. 国有跨国型:指既出于商业目的又受政府影响,并在全球布局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虽然不像国有专家型企业涉猎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领域,但同样关乎国计民生,通过进入全球市场,一方面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来实现海外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该类企业的海外布局可以更好地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企业的国际化拓展。例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类企业,中远集团等航运类企业都是国有跨国型企业的典型代表。

三、 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

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主要有三种形式:渐进式成长路径、激进式成长路径和跳跃式成长路径,不同路径的支持理论、路径特征和企业类型分析如下:

1. 渐进式成长路径。国际化过程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学术界关于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主流研究。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表现为由不同阶段组成的渐进式过程(Johanson & Vahlne,1977),在地理扩张上遵循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的成长路径;在经营方式上遵循国内经营、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直接生产的成长路径。

民营全球型和国有跨国型企业主要采取渐进式成长路径,例如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步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大量向海外出口产品;从1998年开始海尔相继在美国、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经过近15年的国际化探索后,2006年海尔正式启动全球化品牌战略,将采购、制造、设计、销售等多项职能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和整合。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其海外扩张之路也以渐进式路径为主,先在中国香港、澳门和亚洲国家设立规模和业务量较小的代理行和代表处,随后才向欧洲、北美、非洲拓展,逐步建立起规模较大、业务全面的子行和分行。采取渐进式成长路径的中国跨国企业往往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早期探险者,因为缺乏国际化经验,且所在行业全球竞争激烈,出于规避不确定的政治和经营风险的目的而被迫采取先出口后投资、先合资后独资的渐进式成长路径。

2. 激进式成长路径。国际新企业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对象为具有天生全球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该类企业在国际化扩张中遵循激进式的成长路径,往往在成立后不久便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经营(Knight & Cavusgil,2004)。民营利基型企业中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企业往往采取激进式的国际化成长路径,近十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涌现了大量的天生全球化企业,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创始人和高层管理者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从而使得这些企业愿意并且有能力在成立的早期阶段就试图同时进入几个国家,采取出口或直接投资行为。(2)创业者或核心管理团队能够维持与大量外部网络组织的合作关系,通过跟随顾客或供应商开拓海外市场。(3)创业之初就瞄准全球利基市场,利用高质量、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曹长省等,2011)。虽然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够迅速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缺乏资源和能力的长期积累,使其国际化扩张受到限制,往往以出口为主,难以发展成为实现全球布局与资源整合的跨国企业。

3. 跳跃式成长路径。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扩张绝大多数都遵循渐进式的成长路径,只有少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高科技企业采取激进式的成长路径,发展成为天生全球化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在政府将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之际,2004年TCL收购法国汤姆逊、2005年联想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等大型并购交易,掀起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新高潮。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纷纷涌向海外,收购和抄底的冲动达到了巅峰。这些企业既不是天生全球化企业,也不循规蹈矩渐进成长,而是采取一种跳跃式的成长路径,往往表现为对其他国家企业的并购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1)对内投资积累的基础上实施国际化扩张。在国际化扩张中遵循跳跃式成长路径的企业,往往通过进口、代工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代工设计(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原始品牌制造(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等对内投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和获得累计收益,经常通过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股权合资企业的方式来克服在市场信息和知识体系方面不完备的缺陷,获取资源优势。内向国际化加深了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理解,将现代管理模式引入本土,积累了大量资本和技术实力,最终加强其全球竞争力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将公司的国际化扩张与本土市场相联系。对于大多数中国跨国企业而言,本土市场仍然是主要的业务领域。然而,这些市场正逐步被发达国家和新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所蚕食和控制。跳跃式成长的中国跨国企业如TCL、春兰等,已经意识到要想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必须赢得诸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关键国外市场的消费者;需要利用本土市场的生产基地和供应体系,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通过收购国外的技术和商标来重塑本土品牌形象。此类企业全球化策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在本土市场的表现,如销售额,市场份额,品牌声誉等,并且需要将本土生产基地视为其国际化运营的制造中心。中国跨国企业的长远生命力和成功,同时取决于它们整合本土市场的领先优势和开拓海外市场机遇的能力。

(3)通过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利用自身品牌的独特竞争优势来占领海外市场,而跳跃式成长的中国跨国企业并不具有品牌优势,在投资于发达国家时,往往通过并购拥有专利技术的国外公司来获取高端技术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另外,中国跨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经常会遭遇严厉的贸易壁垒,通过直接投资目标消费国的方式,或在第三国投资后以此为跳板来进军目标发达市场的方式可以绕开贸易壁垒。如海尔在美国建立制造和装配中心来避开美国配额限制和反倾销诉讼,保护其在美国的出口市场。另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墨西哥等投资建立战略据点来生产出口到美国的服装、鞋、自行车和家电,以此来避开配额限制和其他限制条件。

(4)以获取战略性资产为目的。由于发达国家市场拥有大量的优质战略资产,跳跃式成长的中国企业往往选择在这些市场进行投资。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在海外寻求资产的侧重点有所差别:民营利基型企业很少会出于寻求全球化品牌、研发设备或分销渠道的目的而进行激进的并购,往往更愿意通过战略联盟寻求诸如管理技能,目标市场研发经验等资产;民营全球型企业在海外并购时,更看重技术、品牌以及分销渠道能否弥补自身的缺陷以及满足分布广泛的商业需求;国有跨国型企业更多出于母国政府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并购获取自然资源或构建服务网络;国有专家型企业聚焦于从部分国家或地区获取特殊资源,如2009年中国五矿集团对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的投资以获取铜、锌、黄金等多种金属矿。

四、 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式

无论企业采取何种成长路径进入国际市场,都必须形成独特的成长模式,以避免盲目扩张的风险并最终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成功。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式不但要解决企业如何迈出海外的问题,还要解决在全球化的网络体系中如何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以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Kogut和Zander(1993)从利用和获取知识的角度分析,将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模式划分为跨国内部化模式和跨国外部化模式:跨国内部化模式将海外市场纳入企业内部体系中,利用并整合不同来源的知识以获取竞争优势;跨国外部化模式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资源,跨越国界达到共享、整合和配置网络组织资源,利用网络的优势知识资源来实现成长的目的。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投资和资源整合案例,将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模式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复制创新型:属于跨国内部化模式,主要特点为复制海外公司的商业模式并进行本土化创新。民营利基型企业普遍采取此类模式,该如何从国内到全球,并借助已建立的资本优势放大到全球竞争中是复制创新模式型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模仿Google搜索引擎的百度,创新性的推出竞价排名服务,并于2005年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宣布在日本东京建立研发中心,试图将百度带入国际市场。百度在国际市场成长模式的创新性体现为走了一条中国公司没有走过的道路,既没有先进军竞争薄弱的市场,也没有直接兼并收购,而是在竞争激烈的发达市场日本,购买已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品牌。

(2)价值链拓展型:属于跨国内部化模式,主要特点为通过海外收购解决供应链短板,集中在产业链两端:上游资源和下游渠道。国有专家型企业普遍采取此类模式,该如何避免由于国企性质所引发的严厉监管和审核是价值链拓展模式型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中铝收购力拓案失败,五矿对诺兰达收购的失利,中海油终止收购泛美能源,中钢收购澳铁矿石公司遭遇抵制等都是由于国有背景的障碍。

(3)服务管理型:属于跨国外部化模式,主要特点为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直接投资的形式,拓展海外经营渠道、完善客户管理体系和全球服务体系。国有跨国型企业中的服务企业普遍采取此类模式,如中国工商银行、中远集团等通过构建全球服务网络和管理平台,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该如何应对服务领域激烈竞争的局面和服务本土化与跨文化的整合,是服务管理模式型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4)全球资源整合型:属于跨国外部化模式,主要特点为将全球视为统一市场,在全球范围协调配置资源,追求全球整体利益最大化。目前少数的民营全球型和国有跨国型企业采取此类模式,例如联想、海尔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进行采购、生产、研究开发、信息扫描、人力资源、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重要的管理职能分工,各自相对专业化,但彼此又高度依赖,强调全球市场活动的协调、集中和竞争活动的整合,该如何激发持续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是全球资源整合模式型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管理建议

1. 民营利基型企业应以渐进式成长路径为主,除非创业者具有国际化经验和外部网络资源可采取激进式成长路径。在国际化成长模式选择方面,由于该类企业实力与能力都欠一筹,因此采取复制创新模式较为合理,对于核心业务加强创新性和独特性,而非核心业务可以进行模仿和复制,但要避免知识产权保护所引起的纠纷。

2. 国有专家型企业根据市场机会和内部发展需要遵循跳跃式成长路径,利用并购或直接投资进行价值链拓展,从而获取关键性资源和战略性资产。由于该类企业容易引发国外的反对情绪,因此机制灵活的、具有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或民营资本、外资合资的股权多元化企业就成为了最佳的收购平台。如中色股份在海外战略的成功依赖于对股权性质多元化的宣传,三一重工闪电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依赖与中信基金的联合与成功的资本运营。

3. 民营全球型企业和国有跨国型企业可以采取渐进式与跳跃式相结合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在熟悉区域内采取并购或直接投资的跳跃式路径,在不熟悉的区域渐进式发展。在国际化成长模式选择方面,根据行业性质而定:服务企业可以选择服务管理型模式构建全球网络与服务平台;制造企业选择价值链拓展型模式收购上下游企业;零售业可参照海尔模式采取全球资源整合模式,在全球市场上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优化整合,体现不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Yadong Luo, Rosalie L. Tung. Interna- tional Expansion of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 ses: A Springboar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 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481-498.

2. Jan Johanson, Jan-Erik Vahlne. The Inte- 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 iness Studies,1977,(8):23-32.

3. Gary A. Knight, S. Tamar Cavusgil. Innov- atio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the Born- global Fir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35):124-141.

4. 曹长省,李文川,孔娟.天生全球企业形成驱动力:基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2011,(12):97-100.

5. Bruce Kogut, Udo Zander. 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 inational Corpo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3,(4):625-645.

作者简介:孙轻宇,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上一篇:工厂第一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典型材料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