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通用11篇)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篇1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调查背景:“我很孤独,找不到可以交朋友的人。”“班上的同学都很幼稚,跟他们没什么可聊的。”“我还是喜欢原来的班级,现在的没劲。”“班里有一位女生对我表示好感,我也挺喜欢她的,我现在能跟她交往吗?”“爸爸妈妈离婚了,我觉得很孤独”当孩子发出这样的抱怨时,您是否意识到,孩子的人际交往状况可能出现了问题?我们生活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里,每天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学生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或考虑问题过多地从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或自视清高、孤独离群;或是非淡漠,交友不慎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多与长者相处,缺少伙伴,受到的迁就溺爱多些;二是因为家庭、学校对培养这方面能力重视不够,学校现行教材中缺少这方面知识的系统内容。
一.调查目的:随着学生的交际面越来越广,应该如何帮助中学生处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日益密切、复杂的关系。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 调查对象:湛江初级实验中学学生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多方汇集
(2)访问:访问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3)网络查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拓展资源
(4)对所有资料汇总、分折调查结果、编写报告
四.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63份,实际回收率88%
五.调查结果
首先,根据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同时,在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障碍:
1、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对于学生这一交往主体而言,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中学主交往特点所决定的。中学生的交往特点之一是理想化。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经常是先在自己头脑中塑造一个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与实现不符。则交往产主障碍。中学生的交往特点之二是自我中心,即以理 1
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而理想自我的不现实性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2、情感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由感情而萌发,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中学生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重客观,重一时不重全面而使行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主各种障碍。
(1)恐惧引起的交往障碍。有些中学主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常常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
(2)嫉妒引起的交往障碍。嫉妒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品的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主的情感。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等心怀不满。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住挫折。容不得甚至反对别人超过自己。对胜过自己的同学轻则蔑视,重则仇视,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地攻击、报复对方。
(3)自卑引起的交往障碍。在交往活动中,自卑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惭形秽,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4)孤僻引起的交往障碍。孤僻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与人不合群,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另一种属于有某种特殊的怪僻,使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人际交往。
3、人格障碍
人际交往中,人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气质角度看、有些学生属胆汁质气质的类型,他们常因一点小事而突然间怒不可遏,对人大发雷霆。使对方深感委屈和不满。有些学主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他们反应慢,不灵活。办事慢慢吞吞,难以同时处理几样事情,难以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常使多血质的学主不耐烦,催促他、指责他,而产主不快。
从性格角度看,有些学生属外向型性格,他们活泼好动、乐观开朗、善于谈吐、感情易变、性情急躁,他们既具有吸引力,又易于使人反感,容易引起冲突,有些学生属于内向型性格,他们对周围的事不大关心,不喜欢与人交往,与亲人之外的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使交往不能顺利进行。
4、能力障碍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当前,不少中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梆梆的,如此等等,阻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他们的学习、主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还会给他人造成困扰。因此,我们要帮助、指导学生消除交往障碍,减少人际关系的矛盾,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和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首先,提高交往认识。交往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不源于交往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动机。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学主对交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放在首位。
其次,学习交往艺术。
交往是一门艺术,这个“艺术”,实际上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我们应学会与各种人交往。具体说,①学会同心胸狭窄的人交往。心胸狭窄的人一是容不得人,二是容不得事,对比自己强的人嫉妒,对不如自己的人看不起。同这种人相处、一要’大度”,做到能谅解,能忘怀的忘怀;二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高,但这里所说的忍让,不是要放弃原则,迁就
其错误。
②会同生性多疑的人交往。当对方有了疑心,要冷静分析产主猜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对方的猜疑;当一时不能消除对方的猜疑,可暂不理论,仍但然相处。③学会同性格孤僻的人交往。有些性格内向的人,性情孤僻,不爱多说话,不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往往喜欢抓住谈话中的细微未节,进行联想,胡乱猜疑,同这种人交往,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注意选择适当的话题,一般说来,应选择容易切人他们兴奋点的话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你交流。二要善于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认真考虑措词、词语、筛去那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以防引起他们不正确的联想。
④学会同任性的人交往。同这种人相处,首先要体谅对方,求大同存小异,谦让一下,不固执己见,遇到彼此的设想不一致时,体谅对方,把自己的想法放进括号里,作出迁就,其次,要帮助任性者克服自以为是的不良作风,认真考虑别人的意见,勇于放弃自己错误的或不全面的看法,虚心地接受别的正确意见。
⑤学会同犯过错误的和后进的人交往,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关怀、帮助他们,使他们认识之所以后进或犯错误的原因,奋起直追,改正错误。二是在以朋友的真诚去取得他们信任的基础上,设想点燃其自尊心的火种。
第三,加强心理调适。
在人际交往中,至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当一方不能满足另一方的需求或就会产主交往冲突。为解决交往冲突,必须加强心理调适。如,当朋友误解自己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考虑对方为什么对你会产千万不可认为自己没有错,意气用事,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甚至责怪对方,要站在对方立场上去领会对方的动机,弄清误解的前因后果,主动与朋友言归于好;当得不到朋友谅解时,要寻找机会,设法疏通。交往中,有时自己会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如果你的这位朋友不能谅解你,对你耿耿于怀,你切不可回避事实。如果真正希望朋友谅解自己的过失,必须真心真意地向对方认错、道歉,把话说明,把心灵敞开,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愧疚,更主要的是要用行动去弥补过失,取得朋友的谅解;当说话过于直爽而伤害他时,事后要主动向对方表示歉意,表明自己的原意,以沟通思想;消除隔阂。中学生一般都具有说话直爽、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特点。说话直爽是优点,但若不考虑时间、场合,不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过于直爽或生硬、有时难免“无意伤人”。第四,培养交往能力。
首先,培养语言能力。人们传达思想、交换意见与表达感情、需要等,使用得最多的交往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一把双刃的剑,它既能创造更好的人际关系,亦能破坏人际关系,因此,要想顺利进行人际交往,必须十分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一要明确说话目标;二是接着听者的感情脉搏说话;三要学会听话;四要敢于说话,克服恐惧情绪。
其次,培养非语言“能力,非语言主要指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动作等。如在听对方说话时,不要把视线一直死盯着对方,也不要一直把视线移离对方。更不可听甲说话时,却把视线集中在乙身上;当坐着与对方交谈时,坐姿要端正、自然、大方。落坐时动作要轻,落坐后目要平视,注意与你交谈者或发育者,不要东张西望,或打量人家室内的陈设而忽视对方。不要仰靠在坐椅或沙发上,腿不要抖动,更不要当着对方伸懒腰,挖鼻孔,剔牙齿等。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要有利于感情的交流,都要得体,都能意识到其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人际关系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真诚。要懂得“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得怎样待人”,憧得“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篇2
在高校,人际关系敏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大家如何相处,如何解决寝室内部及寝室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了摆在学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表明[1],多数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焦虑大多是与学生寝室内部有关,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较为特殊。因而,做好体育学院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学生寝室人及关系存在的问题
1.1 自我意识过于强烈
当前的体育学院学生通常都是80后,甚至刚步入大学的同学多数都是90后,这些学生通常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往往过于强烈,这也是引发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学生的个人行为,比如大声听音乐、敲击键盘等等并没有征求其他同学的同意,在寝室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部分同学脾气暴躁、不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与寝室同学发生争执时不压倒对方不罢休,甚至有的同学由于误会他人的意思而从狭隘的层面上去猜忌他人,为寝室的人际关系埋下了不安隐患。
1.2 缺少正确的人际关系认知
人际关系的认知是保障大学生相互之间相处融洽的重要前提,认知出现偏差则势必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产生。我们通过对体院百位同学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一系列数据,调查显示,在回答“室友让人厌烦,无法给予对方信任”的符合情况时,选择“较为符合”的人数占总数的34.1%,而10.6%选择“非常符合”。调查还体现出了体院大学生居高不下的自卑与自负心理指数。结果显示,13.4%的学生在面对室友时会产生自卑感。而大学生的自卑感多是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这些同学也多半来自于农村与城乡交界地区,自卑情绪明相比土生土长的城市学生来说较为明显。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自卑情绪来自于学习成绩,从高中时代的“领军人物”到大学里的平凡无奇,这种角色上的落差往往使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挫败感,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最后是能力上的差异所产生的自卑心理。
1.3 学生各自作息时间存在冲突
一个寝室的大学生各来自不同地方,因而本身的生活作息都会有所不同。另外全面到来的互联网时代使得许多同学变成了“夜猫子”,许多同学在网络游戏等文化面前并不能做到规律的生活,电脑开启的状态时间较长;有的同学为了复习功课而学习到很晚,将台灯开到很晚;有些学生会的同学会忙碌到深夜才回到寝室休息。而如此不同的生活轨迹,使得寝室成员的作息时间不能相同,由于噪音等而影响他人休息,这样的矛盾在没有熄灯制度的寝室尤为突出,更有甚者为了报复自己头天晚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第二天起床时也故意将脸盆、椅子的声音搞大。如此一来二去,形成恶性循环,人际关系极易出现崩溃。
1.4 学生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
正如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作息时间一样,生活习惯也同样会有所不一,比如比较典型的就是寝室卫生打扫问题,有些学生自打小开始就不注重卫生,根本就不在乎环境的干净与否,有些学生就很爱干净整洁,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打扫卫生的同学心里就会不平衡,同时,也就不会对不注重卫生的同学有好感,久而久之,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就会由于生活习惯不一而产生,并不断得到激化。
2 改善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具体措施
2.1 学生要摆正心态,完善性格、加强沟通
对于体院的学生来说,身处公共活动的寝室,必须要摆正心态,完善性格,学会包容与考虑他人,要做好接纳不同室友的心理准备。大学阶段,室友是对自身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大家互相之间要团结、坦诚。要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使室友变成不仅仅是朋友,更相似亲人的和谐关系。
2.2 学校要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学校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寝室的文化建设,包括寝室内的规章制度、整体布局、卫生状况、道德标准、审美情趣、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学识智能以及行为方式等等。此外,高校长期以来对于高校寝室文化的忽视,导致高校学生好像被寝室的环境被动地压迫着。因此,必须要通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开办的寝室文化,树立起学生对于寝室人及关系的团结观念,培养学生对寝室的归属感。
2.3 明确寝室管理的重要性,健全体院学生寝室的管理模式
高校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学生通过寝室生活能够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与知识,这是培养自身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第一步,并且能够为日后走向社会及早的做好准备。高校要认识到高校学生寝室的重要教育功能,加强引导、监督与管理,将寝室长列入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评比,及时表扬与肯定,以鼓励学生们的信心。
2.4 加强寝室的规章制度建设
每个寝室应该制订《寝室文明公约》,安排值日值周制度,制订一系列有关寝室文化的条例规范,如《寝室长职责条例》、《学生寝室点名制度》、《文明寝室评比条例》、《学生寝室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等等。同时可以在学生寝室各楼设楼长,甚至每层可以设一层长,寝室长向层长汇报,层长向楼长汇报,三长可以结合起来,对于突发事件、特殊情况随时向学院汇报,这样就加强了对学生活动情况的信息反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同时,可以建立“为你服务”信息反馈单,内容包括生活的管理、寝室文化的建设、生活设施、人际关系有何问题等内容,宿舍楼中设一个服务箱或者以班级为单位设服务箱,这样辅导员可以更方便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面到来的新教育时代,我们对于新生代大学生的教育也要从多方面入手,德育与美育是我们教育的关键。因此,面对体院的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引导,协调处理,善于发现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最终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10):17-18.
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一、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研究
在具体特征上,黄爱玲提出中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迫切性、决定性、情感性、流动性与开放性、依附性的特征。颜荫则提出具有迫切性、自愿性、依恋性、平等性、连带性和扩散性的特征。
在组织形式上,杨迎军指出中学生人际关系在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得以呈现。正式群体中,人际关系是制度化的,非正式群体中,人际关系具有个人属性。
在维度划分上,沃建中,林崇德,马洪中,李峰从与异性关系、同性关系、父母关系、教师关系、陌生人关系五个维度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在这五个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总体上,女生的人际关系好于男生;与异性和陌生人关系中,年级越高,交往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同性关系中,从初三到高一阶段,人际交往水平提升明显;与父母和教师关系中,从初一到初二水平明显下降,之后维持在較低的水平上。邢强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对初中生进行了人际特点研究。结果发现,在同伴关系上,不同年龄、性别的初中生在与异性交往中存在显著差异;在师生关系中,不同年龄、性别的初中生在师生情感和师生地位上差异显著;在亲子关系中,对于男性,不同年龄的初中生与父母关系存在显著差异。
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原因研究
青少年自身方面,步入青春期后,一方面“成人感”增强,渴望别人给予成人式的信任与尊重,另一方面,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又使他们感到恐惧,易产生许多心理障碍。王昉荔归结为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价值取向的偏颇、个体主体性的缺失、实践能力的欠缺三个方面。凌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人际认知偏差方面,自我中心为首要原因;在不良情绪引起的障碍中,愤怒为首要原因;在不良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害羞、多疑、孤僻。张珊珊根据依恋理论,指出中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形成是由于早期与父母形成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再加上现在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人际沟通技巧缺乏。
家庭方面,杨月、张庆华归为父母过高的期望、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三个方面。
学校方面,在教育中,强调注重的是认知世界、认知因素,忽视人的现实生活因素,忽视人的价值、情感在人生存中的作用。这种完全违背学生主体性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也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师生之间交往问题也因此产生。更严重的是大部分学校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专门引导,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没能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
社会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金钱至上”的不良理念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带有功利色彩。部分学生对有钱或父母有地位的同学讨好,而对家里贫穷的同学则嗤之以鼻。
三、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班集体建设,开展班集体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讲座中,针对中学生自身的认知心理障碍,展开人际交往的教育引导,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王勇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德育水平、重视化解学生的人际矛盾。
在家庭教育中,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多创设机会,证明自己是被喜爱的。
在社会影响方面,加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力度,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能对中学生施以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孔祥娜从亲子关系、友伴关系、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说明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息息相关的。须卫、盖笑松、暴占光、迟毓凯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师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当显著,而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不显著。丁兆叶、李寿欣、李君春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初一、初二的学生进行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量表总分与人际关系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
参考文献:
[1]颜荫.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表现、特点以及归因分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18-21.
[2]王昉荔.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4):37-38.
[3]凌辉.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4):85-89.
[4]杨月,张庆华.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心理,2010(10):177-181.
作者简介:
申喆(1987—)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周策(1961—)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有关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报告 篇4
2、下列不属于导致双方相互吸引的因素是(20 分) A、相知 正确答案 B、相似 C、互补 D、诱发
3、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人际关系功能中的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可以表现在(20 分) A、消除孤独,交流情感 B、消除压力,增强自信 C、减轻痛苦,增加快乐 正确答案 D、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4、“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属于同学关系调适技法中的(20 分) A、珍惜同学友谊,处处关心他人的方法 正确答案B、正确对待男女生的交往关系的方法 C、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积极投身于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D、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控意识的方法
5、在社交中容易产生羞怯心理的气质类型是(20 分) A、抑郁质 正确答案 B、粘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下列那里不属于小学生的同伴交往的特点(20 分) A、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和谐的同伴 B、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交往 C、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 D、倾向于选择异性同伴 正确答案
2、下列属于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特点的是(20 分) A、小团体现象突出 正确答案 B、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正确答案 C、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正确答案 D、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3、如何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20 分) A、敢于面对自己的愤怒和害怕等情绪 正确答案 B、学会宣泄情绪 正确答案C、学会放松和压力应对的替代方法 正确答案 D、一个人憋在心里
4、妥善调适朋友关系的技法有(20 分) A、朋友交往要有诚心,相处要讲信用 正确答案 B、朋友相处要满腔热情,要重感情、重情义 正确答案 C、朋友相处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要宽容礼让 正确答案 D、结交朋友要以慎重为原则,积极选择至友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篇5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理学院 1010840108 崔倩培 电话:***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我们学生走向社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踏入大学,各种人际关系诸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个人与班级之间以及与学校之间等就会接踵而来。成功解决这些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整个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事业至关重要。
通过对我学院的部分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后,我得到以下的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结论: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36%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不错,很满意,但是仍有少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差,觉得自己很失败。通过与中学的人际关系相比,认为有所倒退的和认为大学朋友更深刻,更理性化的各占36%;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差不多。对于大学人际关系的重要性,82%左右的同学认为很重要,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一般或不重要。而且大部分学生觉得在相互的沟通交往上有一定的障碍。较之50%的学习压力来说,人际关系的压力是仅次之的。关于同宿舍之间的关系,52%的人认为相处的很融洽,而有47%的则认为仅仅一般;而在关于在宿舍或生活上有无不喜欢的人,71%的同学认为自己都有;而关于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的原因,持观点最多的是由于生活中的小摩擦和做事意见相左;50%的人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在意的有25%左右;关于与家人的关系方面,49%的人在与家人发生分歧时偶尔会换位思考,45%的人则经常都会;51%的人都会经常怀念老朋友;网友方面,44%的同学觉得现实中的朋友更真实可靠,45%的人则认为各有各的好处。
调查评论: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看来,我校的学生有大部分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是调查结果也显示,但部分的同学还是
渴望得到友谊的,希望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改善。而且在人际关系的改善方面,大多数的同学具有很大的潜力。
分析成因:
没有人希望自己有一个坏的人际交往关系,都希望得到同学或家人的信任或认可。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小缺点、小毛病,这样就会导致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产生一些小摩擦。人际关系的恶化大多说都是这些小摩擦的积累导致的,当然有一些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会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压力。所以我们的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不能考虑到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和不能换位思考,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大学生交往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对于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要能够始终保持诚信的理念。无论什么时候,相互之间的信任都是深厚友谊的最坚实的基石,而且诚信是一个永远不会落伍的话题,不仅是现在,即使是以后我们走上了工作岗位,诚信依然使我们好的人际圈子的法宝。而且要求我们能够主动交往,只有大家都主动了,各自之间的隔膜才会被打破,否则只会印证那句古话: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然后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要能够平和处之。其实任何事都有其利弊,关键是要看我们怎对待这些矛盾。对于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不应该计较太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被无形的消除。而且我们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无论是同学之间还是师长或是与家人之间,只要能够多多的了解对方的内心的想法,那么家在双方之间的隔膜与障碍就会被打破。当然我们各自之间都会有各种的利益关系,但是,只要我们彼此之间能够坚持平等互利的关系,那么矛盾自然会减少,这样我们就不用在为那些小事操心了。
当然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虽然主要是与他人的交往的态度和技巧的把握,但是我们也要从自身的问题上下工夫,只有我们把自己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真正的让别人信服,从而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第一点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深度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及接纳。多多的自我反省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来改善我们自己的一些缺点。第二点就是要求我们常持有诚恳的态度,让别人对你产生信任感,把你当作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而在平时的待人处事中,我们更要持有一颗谦卑的心,没有人会喜欢恃才傲物的人,更没有人会和那些傲慢自大的人做真正的朋友。不过一个人要是没有一点点的个性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所以,我们在交往中也要注意适度的自我表达,而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没有任何个性的人。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要能够寻求与别人的共同价值观,这样我们就会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不仅收获友谊,还会找到这交往中的快乐。最后一点就要求我们能够看重别人并且欣赏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找到自己的长处。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篇6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解我校宿舍内部人际关系的实际情况,促进同学们和睦相处,大学生通讯社针对全校同学做一次关于大学生宿舍关系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从百忙中抽出几分钟时间接受我们的调查。请您如实作答,您所填写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为您保密并认真筛选研究,并作为重要的事实依据。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你能否简要说出每个舍友的性格A.不能B.不完全能C.可以
2.目前舍友在你(们)心中的地位是
A.未来的竞争对手B.只是住在一起的人C.可同甘共苦的朋友D.不好说
3. 您(们)觉得当前宿舍关系是?
A.非常紧张B.偶有矛盾C.基本和谐D.十分融洽E.其他
4.您的舍友和同班其他宿舍成员的关系如何?
A.非常融洽B.比较融洽 C.不好也不坏D.不太融洽E.非常糟糕
5.你们所有寝室成员参与班级、学院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情况?
A.非常积极,都乐意参加B.部分积极C.有选择性参加D.偶尔参加E.几乎从不参与
6.你(们)愿意与舍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吗?
A.不乐意但碍于情面只能答应B.要具体看是什么东西C.不喜欢别人动自己的东西D.很乐意
7.宿舍成员之间是否经常聊天?
A.看情况而定B.几乎没有C.经常D.偶尔E.其他
8.宿舍成员之间聊天时,一般的话题涉及哪些?A.感情B.学习C.生活D.其它
9.你们是否一块儿出行(上课、参加活动、旅游等)A.是B.不经常C.没有
10.走在上课的在路上,你们A.什么都讲B.只是讲开心的C.不说话D.其它
11.从新学期开学始,宿舍共聚会过几次?A.1-3次B.3次以上C.从没有
12.假如宿舍某位成员生日,全部宿舍成员是?
A.主角只和其他朋友庆祝B.众人出钱一起庆祝C.主角出钱请大家庆祝
D.从来没注意过舍友生日E.其他
13.宿舍的清洁卫生是怎样解决的?
A.轮流值日B.看到别人动手才动C.谁看不过眼谁去做D.平时不打扫,等到学校(院系)卫生检查时才做
14.您们宿舍是如何处理水电费的问题A.大家平均分担B.用的多的人交费多点
15.当有舍友不开心或者生病了,您会?
A.只是礼貌性的询问B.主动热情帮助C.视而不见D.其它
16.倘若您在宿舍影响了他人的学习或睡觉,您意识到或经舍友提醒后,您大多会?
A.立即停止B.稍后停止C.依然如故,我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D.其它
17.和舍友产生矛盾一般为什么原因
A.做事意见不同B.个人习惯不同C.性格不同D.利益不同E.其它
18.当你(们)与舍友意见不合时,你会?
A.讨论协商后采取折中的办法B.作退让C.不争论,各干各的D.其它
19.您们宿舍内若出现分帮结派的情况,你会扮演什么角色?
A.保持中立B.以利益为先,再考虑站哪边C.充当和事佬角色D.帮理不帮亲
20.若宿舍成员中有你不喜欢的类型,您(们)会如何和他/她相处?
A.淡漠以待B.在他/她面前不露声色,但私底下找朋友吐苦水C.坦诚相待,指出缺点,说明实情D.其它
建议: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舍友之间因为奖学金、证书、甚至是入党等触及利益时的表现,会不会有嫉妒心理,你会为你的舍友高兴吗;你在大学里最好的好朋友是你的舍友吗可酌情补充。
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研究 篇7
一、我国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现状的客观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 我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还保持在良性发展范围之内, 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 多种信息载体的冲击, 加上大学生特定的心理与情绪特点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又危机重重, 值得深思。综合当前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有效调查, 认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作风, 以个人私利主义引导的自私与冷漠, 个人盲目自信引发的自我崇拜等, 这些既存的心理问题都成为制约大学生校园集体活动参与性的主要因素, 究其根源, 一方面是大学生本人及高校对人际关系交往的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是我国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问题文献策略的不足, 这些既存的限制已经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研究的有效对策
1.分析特定心理的产生根源, 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规避心理误区。在经历了艰难的高中学习, 经历了高考的选拔与考核, 真正从高中校园走向自由的大学校园中, 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成长体验与生活环境产生了具有明显差异的心理类型。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后还完全沉浸在高考胜利的喜悦中, 这种过度的喜悦往往会激发大学生的骄傲心理, 在骄傲心理的长期刺激下, 大学生往往会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主义, 这种偏激的思想理念往往导致学生过于追求个性, 忽视了对集体活动的参与。还有部分学生从严格束缚的高中校园突然过渡到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中, 往往产生错误的心理认识, 其往往直接表现为自由随性、十分懒散。摆出一幅爱搭理不搭理的清高感, 这使得原本融洽的师生关系或者同学关系在冷漠的氛围中瓦解破碎。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己既存的心理问题, 基于不同的心理问题产生因素进行引导教育, 通过合作与交流, 适当的鼓励与约束, 实现松弛有度, 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规范性。
2.积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识, 引导学生以成熟的心态去关心他人。大学不同于初高中教育, 其更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大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趋向十分明显, 因此, 在角色的定位上也往往存在模糊性。针对大学生既定的角色认识, 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让学生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去关心别人, 增强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首先, 要树立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或者长辈, 经常打电话或者拜访, 增强对父母的理解与认同, 以更加优秀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勤付出。其次, 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 面对突发问题要学会冷静, 跳出自我主义的局限, 更加客观公正地去解决问题, 研究问题,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做好对他人利益的兼顾, 以此形成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最后, 大学生要与教师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 敢于向教师倾诉内心的困惑, 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建议, 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对教师的辛勤付出要学会感恩, 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努力学习专业课程, 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健康成长。
3.提升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引导学生融入到广阔的社交环境中。要想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必须从学生素质的提升做起。学生在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后, 更加清楚自身的职责, 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积极融入到更加广阔的社交环境中。一方面学生要正确做人, 谦虚本分;诚实守信, 踏实付出, 乐于助人, 通过优良的品质形成自身的品格影响力, 从而获取他人的信任与肯定, 与他人建立起和谐融洽的社交关系。另一方面, 要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与说话的策略, 在与人交流时把握好话语的分寸, 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 从对方的利益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处理事情更加周详, 语言表达更加到位。通过多方面的考虑与分析, 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圈。
三、结语
大学生人际处理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大学教育关注的焦点, 也是衡量大学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带有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本文从当前大学生人际处理问题现状出发进行分析, 提出了三条针对性解决策略, 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娟.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4.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篇8
[关键词] 高职生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间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诉求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器,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源结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服务定向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差异性。因此,高职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与本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差别。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间,我校2007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研究”课题组,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五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同时,结合我校2007级、2008级学生开展的心理普查,对我校学生人际关系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了研究。从上述的调研中,获取的专门针对高职生的人际交往动机和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数据,了解广州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情况、寻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有的放矢地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交往动机迫切,主动性强
大学生群体处于探索人生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充满自信和冲劲,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在课题组调查中,对“你觉得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的问题回答上,18.68 %选择“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显现以下特点。
(1)人际交往动机空前强烈。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强烈地渴望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来获得自信,确立在群体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环境改变带来的孤独感,也迫切需要他们离开父母的庇护后建立新的交往圈。因此,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如积极参加社团,集体郊游等。
(2)大学生人际交往场所主要依托学习场所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但依赖网络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方式在增加。在回答“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扩大交往圈子提高自身能力?”这个问题时,回答“课堂学习或听讲座等学习场所”占32.71 %;回答“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参加社会实践、兼职”占40.19 %;回答“上网”占17.57%;大学生交往主要在学习场所和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交往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联欢、体育活动、生日聚会、社团活动、短信、QQ等。其中,由于当代网络迅猛发展,短信、QQ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
(3)追求平等,注重情感,倾向于同辈横向交往。在回答“您与宿舍同学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时,回答“ A.非常好”占30.4 %;回答“B.比较好”占54.8%;回答“C.一般”占12.4 %;回答“D.不太好或很不好”仅占2.4 %。而在回答“您经常主动跟辅导员老师交流或者谈心吗?”这个问题时,回答“A.非常少”占40.9 %;回答“B.比较少”占47.0%;回答“C.比较多”占10.6 %;回答“D.非常多”占1.5%;从中学生变成大学生后,由于大学生成人感和自主性不断增强,由于同龄人之间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同学间交往的自由度和可选择性,使他们较为注重横向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人生情感丰富,他们之间的交往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理想主义色彩,更为注重性情的一致性。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追求平等的强烈意识,强调知情权、公平感。有时这种需要过分强烈,也会表现出对付出和得到的过分追求。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的相对较浅,过分强求行为的一致性,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求同存异。
(4)基本上能正确对待人际交往挫折。在回答“当您遇到麻烦时,会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时,回答“A.找人倾诉”占58.7 %;回答“B.向专业人士求助”占18.4 %;回答“C.参加文体活动”占9.5 %;回答“D.通过吸烟、喝酒、吃东西等来发泄”占3.3 %;回答“E.闷在心里”占7.0%;回答“F.其他”占2.7 %。在“如果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你总是责备自己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回答“A.符合”占19.1 %;回答“B.一般符合”占43.9 %;回答“C.不符合”占35.2 %;回答“D.不清楚”占1.8%。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懂得并善于交往,基本上能正确对待人际交往挫折。
2.总体上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敏感主要反映某些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在人事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这一因子得高分。我校心理普查覆盖所有07、08级学生,共4315人,其中男生1919人,女生2369人,数据结果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从年级看,07级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文科艺术和理科同学人际关系得分差异不明显(p>0.05);08级男生和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文科艺术类人际关系得分显著低于理科同学(p﹤0.001)。从性别看,男生在两个年级上人际关系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07级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08级女生(p﹤0.05)。从专业看,两个年级同学在专业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
二、高职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处于探索人生、由青年向成年的迅速转化期,他们思想活跃,充满自信和冲劲,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际关系适应方面具有良好表现,但人际交往仍然存在突出问题。
1.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大于男生,不同学科类别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从我校07/08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大于男生,07级女生的人际困扰比08级女生更大,从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学生咨询案例中也发现女生咨询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其中半数以上是人际关系的矛盾,这与女生敏感、多疑,容易猜忌的性格有关。我们把人文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归为文科艺术类专业;把信息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归为理工类专业,08级文科艺术类人际关系敏感得分虽然整体上显著低于理科,但是从各学院分数看,艺术专业学生人际敏感分数(1.72±0.62)却远高于理科类(1.67±0.53),在随后的访谈了解中,我们也发现艺术专业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远高于其他学院,这与艺术专业学生张扬、自我中心的个性特征有关系。
2.存在自卑心理。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已进入高职学校学习的,未被本科大学录取,常常会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感。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自卑者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在与人交往中惧怕受挫,往往忧郁、悲观而将自己孤立起来。
3.自我中心倾向突出。当代大学生不少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中长期受到父母溺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进入大学后遇到同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生活习惯上产生冲突时,往往将对方与自己生活习惯上的不同看作与自己作对,不会换位思考对方的立场和想法,造成更多的隔阂和矛盾,逐渐对周围人产生不信任感而封闭自己,独来独往,心理上产生很大压力。
4.人际交往迫切与人际交往技能欠缺并存。任何能力都需要学习和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也不例外。大学之前一切以高考为中心,学生缺乏专门人际交往的教育和训练,遇到人际关系困扰无法解决时只能采取逃避的方法。到大学后,之前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因此而专门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在同学交往产生矛盾时仍然用以往的模式处理,针锋相对或是逃避退缩,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三、提高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思考
1.利用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能力,是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通过开设人际关系类的公共选修课,设计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潜移默化地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2.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人际交往困扰存在一定认知误区,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加以调整。首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以逐步引导有人际困扰的学生看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信念和认知,并与之辩论,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认知信念,积极悦纳自我,树立改变人际困扰的勇气。其次,可以将有人际交往困扰的一类同学聚集在一起,设计人际交往咨询团体方案,通过自信心训练、沟通模式训练等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价值。有研究证明,团体心理咨询能帮助大学生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对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效果。第三,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和学生心理活动的开展,在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渗入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3.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黄希庭指出,“校风能创造出一种潜伏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中的精神风范,能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氛围、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对学生提供启迪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感知到文明纯洁、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和勤俭节约等良好道德风气的大学生,可能更易于适应学校生活,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和拥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丰富的校园生活、优美的校园环境、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会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人际交往环境。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4.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大学生都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班级环境对个体成员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开展班集体建设,营造和谐的群体氛围,发挥群体的互动效应,以集体的向心力对成员发挥影响作用,使之形成思想开放、态度乐观、人格健全的个人品质,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寝室生活一方面为大学生创造了朝夕相处的环境,使他们有了彼此深入了解和交往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引发矛盾的源头。宿舍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开展寝室文化设计大赛等活动,进行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将班级人际交往活动开展到寝室,增强寝室的凝聚力。学生工作管理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要经常进寝室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客观分析现状,趋利避害,充分发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在潜能,调动各方力量,创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外部条件,形成完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体系多方面的合力,帮助高职生走向成功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杨宏飞,唐永卿,郭洪芹.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6).
[2]刘福金,张雪芹.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的实施途径.高教高职研究, 2009.
[3]胡艳军,邓树勇.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关系当议[J].高教研究,2007,(7).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11 篇9
亲爱的同学:
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调查!本调查是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问卷采取匿名方式填写,希望你能如实填写,你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请在符合你情况的选项上打钩或填写)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觉得当前宿舍关系是
A.非常紧张B.偶有矛盾C.基本和谐D.十分融洽E.其他
3.你认为影响宿舍之间的感情因素是什么
A.学习成绩的好坏B.个人生活习惯的差异
C.经济状况的差异D.个人性格差异
4.如果你的室友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你会有何
反应?
A.可以接受,尽量去适应对方B.委婉的去跟对方讲理
C.难以忍受但又不敢说,怕伤感情D.不顾对方的感受,责骂对方
5.你们寝室每个学期会搞寝室集体活动或则聊天吗?
A.经常B.很少C.从不
6.当有室友不开心或者生病了,你会
A.只是礼貌性的询问B.主动热情帮助
C.只是关切的询问,但很少帮助
7.如果宿舍其他成员发生矛盾,你会怎么做?
A.会主动调解B.支持自己认为有理的一方,加入争执
C.采取看戏的态度D.完全不理睬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篇10
实验方案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105班文献研究组
一、本课题关键词的解说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的技术。主要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2.中学生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在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表现出种种特点(自尊心很强、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情绪情感发展不平衡、人际关系不协调)。也正是由于多方面的心理特点,在中学生身上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更加容易受影响。我们研究的对象确定为金华市某中学初中学生。
3.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初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同伴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初中生与家长关系的新特点
初中生与教师关系的新特点
4.中学生学习
学习伴随着人的成长。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是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内容。
二、课题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各国纷纷采取不同方式,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信息技术
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研究。就群体而言,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就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在商业、课程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网络技术正负影响的定性分析等。对人际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网络人际关系的伦理等方面。对于网络技术虚拟性、真实性并存特征下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其学习影响的研究并未深入。为弥补这一空缺,本课题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
本课题研究的侧重点在于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分析其特点及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以便于学校及有关部门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中学生创设良好的人际交互情境,提高学生人际交流频率,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凝聚力,从而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人际 网络学习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理想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可以增加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相互熟识,建立信赖,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学的有效进展。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的价值的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精神的健康、创造力的激发为教学宗旨。它重视个性的交往、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提供可能性,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路径,构建适合的人机交互环境,引导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果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功能。
四、研究假说
分析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及对学习的利弊影响,能够学校等有关部门采取适当措施和策略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能够减少烦恼,使身心愉快,集中精力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1)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交流的频繁度,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
新型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多媒体课件
教)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
(2)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如何使
教育资源(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
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的利
用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协作学习的载体。注释:协作学习的载体是指承载、传导协作学习因素,能协作学习中主体所运
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协作学习活动形式。
(3)探索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
展,全面搜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途径和策略(平等参与式
学习、合作互补式学习)。
2.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观察与研究
对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进行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的需求,为培养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其学习找好切入点。(会使人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紧张感,孤僻与冷漠则乘虚而入,从而害怕与周围的人交往,影响学习)
(2)中学生人际关系
调查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互情况。性别特点、贫富差异、年纪差异及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3)
3.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调查法、访谈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4.研究工具
(1)问卷
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心理,中学生人际关系状况。问卷分两大部分: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人际关系比较
第一部分包括中学生的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及平时上网所从事的活动等。
第二部分涉及6个维度的问题。6个维度是:
1)中学生对网络中人际关系的认识;
2)中学生对现实人际关系的认识;
3)中学生现实中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互情况;
4)中学生利用网络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互情况;
5)课堂中利用网络学习时的学习方式及交互情况;
6)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调查;
(2)访谈问话提纲:
在问卷调查和观察之前随机选取学生进行访谈问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你和你同学之间遇到矛盾时你会怎么处理?和家长呢?
2)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你觉得如何?(你觉得和同学间
交流想法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吗?)
3)当你和同学或家长、老师之间发生矛盾时内心如何?会影响学习吗?
(激发或阻碍)
5.研究对象
金华市某中学初中学生(初
一、初
二、初三)
6.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初步确定用1学期的时间完成,大体的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文献研究阶段(2010年10月11~2010年11月08)
搜集有关的教育理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问卷设计阶段(2010年11月08~2010年11月15)
设计问卷题目,试用问卷,信度分析,形成最终问卷。
第三阶段:抽样方案形成及调查(2010年11月15~2010年11月22)明确如何抽样、样本容量及实施调查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与处理(2010年11月22~2010年11月29)
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
第五阶段:形成研究报告(2010年11月29~2010年12月06)
明确研究报告分哪几部分内容。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由教育技术105班五小组同学共同完成。
有同学已进行过相关内容的研究,因此已取得部分数据资料。接下来的工作中,同学们将继续深入学校调查,获得最真实的数据资料,切实地分析信息技术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做准备,有利于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而促进中学生的成长。
七、成果形式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篇11
个案背景资料
陈某,女,1987年生,江苏张家港人, 2005级某专业学生,性格内向。大一第一学期陈某宿舍共有八名女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开学初,大家之间不熟悉,见面也只限于打打招呼,陈某尚能与宿舍成员和睦相处。等彼此间熟悉后,陈某发现自己在宿舍中越来越不受欢迎,感觉宿舍其他人疏远她,对她比较冷淡,陈某心情十分压抑。为了能有一个爱的港湾,她逃避了这个群体,把感情寄托到一个一直追求她的男生身上,但是这导致她与宿舍人的关系更加僵化,心情愈加苦闷,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学业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与陈某宿舍其他人谈话,我们了解到陈某在宿舍很少和舍友聊天,而且陈某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舍友不喜欢的地方,比如她不怎么注重自己的内务整理,借用舍友的物品不事先打招呼,且与个别舍友多次发生冲突,双方互不妥协。
宿舍不良人际关系成因分析
(一)个体差异是产生不良人际关系的潜在因素
大学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他们在生活习惯、个性心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诱因。宿舍成员总会按自己的心理需求,选择对自己产生人际吸引的个体作为其交往的对象。陈某与宿舍同学在性格,生活习惯以及处世方法上的差异是产生不良人际关系的诱发因素。当她与宿舍同性之间的交往需求得不到实现时,陈某便从异性朋友那里寻求感情的寄托。但这种脱离群体的异性交往使得她在宿舍里更不受其他人欢迎,心情苦闷,学习积极性下降。
(二)大学生人际认知的偏差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失是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刚跨入校园的大学生,还不曾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人际交往是本能的、经验性的。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认知偏差、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的原因、应对人际危机的策略知之甚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凭感觉、直觉、经验、情绪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人际问题,因此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很多情况下甚至会弄巧成拙,导致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的发生。个案中的陈某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当她第一次在宿舍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时,她不知道该向谁求助、该怎么解决,人际交往知识的欠缺使她与宿舍成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学校教育和管理上的欠缺是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客观原因
大学生人际认知的偏差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学校教学和管理上的不足有一定关系。首先,在学科教学中,除与人际关系学相关的专业外,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知识的课程学习主要来自于“两课”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少,课时短,学生很难获得深刻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上的指导,即使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或安排有心理辅导老师,但却并不能保证所有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会主动求助。其次,在宿舍管理中,学校主要偏重于对学生遵守纪律和制度方面的管理,而对于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有所忽视,总认为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不过小事一桩,往往不作深入了解和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能压就压或小而化之的冷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宿舍内人际关系的问题。
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宿感,给人精神上与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产生一系列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对本个案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心健康受损害。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据研究报道目前大学生引发心理适应障碍的原因中有35%涉及宿舍生活。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宿舍,长期在紧张、愤怒、甚至仇恨等消极情绪的笼罩下,大学生个体的“正常的人际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增加他们的挫折感,引发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经常出现情感上的孤寂、惆怅、空虚,从而带来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作用于生理活动,将会成为各种疾病的催化剂,削弱人的抗病能力,使正常机能减退,并且削弱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导致心理障碍。”
第二,学习积极性削弱。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的地方,如果人际关系不良,情绪愤怒或压抑,就会导致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削弱,学习时也会处于最差状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课后更无心钻研学业,学习成绩也会一落千丈。个案中的陈某因为长期生活在不良人际关系中,情绪压抑,上课效率下降,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学业。
第三,集体荣誉感降低。宿舍是大学生彼此间交流情感,讨论人生理想,诉说学习、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最佳交流场所,良好的宿舍人际可以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更好的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宽容和理解他人,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进而有利于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干预措施及成效
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处姥奚岵涣既思使叵档拇硎欠窦笆薄⑼椎?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陈某的问题暴露之后,我们认真分析了陈某所在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发现陈某与舍友之间的性格差异仅是产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导火索,陈某在宿舍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孤独自闭又敏感多疑,面对交际冲突采取消极逃避、不愿化解的态度,才是导致矛盾激化的炸药包,而这些行为与陈某缺乏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直接相关。同时,个别宿舍成员对陈某的缺点不是采取善意的提醒和热心的帮助,而是恶语相向,针锋相对,成为最终导致冲突升级的引爆器。通过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干预措施主要有:
1.对陈某开展了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矫正其人际交往认识的偏差。由于问题的根子出在陈某身上,我们有针对性地对陈某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措施。根据陈某情感需求迫切和自闭敏感的心理特点,我们首先帮她从家庭生活和以往的校园生活中寻找自身人际交往的亮点,获得其心理信任,使其对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逐渐恢复了自信心。我们一方面帮其认识到人生第一次远离家庭,远离了父母的呵护,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了自我独享的生活空间,在宿舍生活中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出现暂时的人际交往障碍,这只是成长过程中阵痛,不要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另一方面,我们向陈某推荐阅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书籍,使其正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在人际交往技巧上给予了具体指导——鼓励其敞开心扉,拆除心理樊篱,真诚待人,多交朋友,主动与同学交流;鼓励其将心比心,多做心理换位,由己及彼地多为他人着想,重新建立对舍友的认同感;鼓励其认识自我,克服自卑自负,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从多方面实现情感需求。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陈某认真检讨了自身的缺点,也慢慢矫正了在人际交往上的认知偏差。
2.与宿舍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确立建设和谐宿舍的共同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弗罗斯特和威尔莫特给人际冲突下了如下定义:“相互依赖的两方或两方以上之间的公开的争斗,他们发现彼此的目标不一,他们之间的关系回报不大,或者在实现目标时受到他方的干扰,他们处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对抗的地位。”像和睦幸福的家庭要有“家和万事兴”的共同目标一样,大学生宿舍要想成为家庭般的情感港湾,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也需要成为宿舍成员的共同目标。我们就此情况与其他宿舍成员作了充分的沟通交流,为她们分析了像陈某这样性格内向、孤僻的同学,具有情感抑郁,敏感脆弱,自我防卫意识强,特别渴望他人认同,迫切需要关心等心理特征。我们要求这些同学能够以营造和谐友爱、和睦互助、彼此尊重、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宿舍环境为共同目标,对陈某采取接纳宽容态度,希望她们能与陈某多作交流,互相帮助,让陈某多感受宿舍的温暖,唤起她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多数宿舍成员的密切配合下,陈某对宿舍逐渐产生了安宁和温馨的情感归宿感,心理防线也渐渐松动,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能够开始主动尝试与舍友沟通。
3.对宿舍成员进行了微调,避免矛盾焦点人物的正面冲突。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大多由于冲突双方不愿妥协,正面冲突不断积累所致。必要的时候弱化乃至解除其中的一个对立面,虽然治标不治本,但往往有助于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我们结合陈某所在年级由老宿舍向新公寓的搬迁,我们对陈某所在宿舍进行了微调,把与陈某冲突较多的那位同学调离了老宿舍。尽管调换宿舍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冲突双方的矛盾,但我们借此机会为陈某释放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特别重要的是我们为陈某所在宿舍精心安排了一名人际协调能力较强且与陈某关系良好的学生。我们将该学生定位为宿舍人际矛盾的“调解员”,并让其定期向我们反映陈某的情况,以便我们及时了解陈某的心理状况。事实证明,在解除冲突对立面之后,我们安排的“调解员”不仅成为我们注入陈某所在宿舍的人际关系润滑剂,而且积极带动陈某与其他宿舍成员交往,冰释前嫌,使陈某在宿舍中的孤独感逐渐瓦解,心理状况也日益好转。通过半个学期的努力,陈某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与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明显好转,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她本人不仅自信了许多,而且对班级事务也越来越关心。
【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推荐阅读: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研究07-21
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05-10
中学生人际交往09-26
中学生人际交往05-12
中学师生关系05-13
中学新型师生关系10-18
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初探10-26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09-11
中学生调查10-08
中学生德育研究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