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基本情况(共9篇)
新疆基本情况 篇1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中间,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东部有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4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55毫米。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西藏,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新疆现有耕地60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人均数的2.1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新疆水资源约占全国的3%。2004年,新疆地表水年径流量882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占有量514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2.25倍。地下水可开采量251亿立方米,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但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在中国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新疆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之冠。新疆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自然风貌粗矿,景观组合独特。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新疆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新疆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干线上留下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遗址等人文景观,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蜚声中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和风情习俗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和发展的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余种。农作物地方品种及引入品种达10000多个,不少物种品质优异。新疆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新疆还是多种果树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树资源丰富,其中优良品种约300余个。天然药物如: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雪莲等分布广泛,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新疆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新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依托、以铁路和公路干线为骨架、以区域性和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为支点、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2004年新疆生产总值220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比1978年增长11.5倍,年均递增10.6%。新疆人均生产总值11199元,比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约570元。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和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47.0:17.2调整为20.2:45.9:33.9。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比1978年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9%。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已形成了棉花、粮食、甜菜、林果和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2004年农业增加值444.7亿元,比上年增长5.1%,比1978年增长6.1倍。粮食总产量828.53万吨,比上年增长3.4%,比1978年增长1.2倍。棉花产量175.2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27.73%。现代畜牧业不断发展,2004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206.3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6%,比1978年增长10.7倍。肉类总产量128.13万吨,比上年增长11.4%,比1978年增长12.3倍。新疆特色农产品发展方兴未艾,棉花、啤酒花、番茄、红花、枸杞、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和田石榴等特色农产品饮誉国内外,其中啤酒花占全国总产量的70%,枸杞占50%以上,红花占60%以上。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2004年工业增加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比1978年增长10.3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产量2227.71万吨,位居全国第3位,比上年增长5.1%,比1978年增长5.3倍;原煤产量2219.64万吨,比上年增长15%,比1978年增长1.1倍;发电量24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7%,比1978年增长10.5倍。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截止2004年底,新疆上市公司已有27家,总市值405.39亿元,总股本83.62亿股,累计募集资金110.92亿元,这些上市公司对新疆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社会投资累计达到7854.9亿元,年均增长19.7%。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如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一期工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及其西延工程、兰新铁路复线,沙漠公路,吐一乌一大高等级公路、乌一奎高速公路,南北疆光缆等。目前,新疆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98.5公里,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通车里程8.65万公里〈含兵团〉,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7条国道为主骨架,东联甘肃、青海,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南通西藏,并与境内68条省道相连接,境内地市相通,县乡相连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全疆现有民用机场12个,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11个国外城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1.18万公里。到2004年底,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6.6%,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5.3%,互联网用户78.1万人。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沿边、沿桥(亚欧大陆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目前已有国家批准的开放市、县70个,开放一类口岸17个,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加工贸易区和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0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6.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比1978年增长了244倍,年均增长24.6%,对外贸易主要国家和地区为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自1978年起,外商直接投资累计5.8亿美元。自1992年起已成功举办13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旅游业发展迅猛。2004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1.6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5%,较1978年增长1977倍,年均增长35.5%;国内旅游人数1241.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5.0%。旅游业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2004年新疆私营企业发展到4.3万户,从业人员57.25万人,注册资金643.2亿元;个体工商户46.7万户,从业人员74.2万人,注册资金86.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约占全区的21.8%,对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到2004年底,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5万人,每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有5000多人,居全国前列。全区拥有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22家;1979年以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545项,其中获国家奖励的137项,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43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7.8%,专任教师26.5万人。截至2004年底,全区实现“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区人口的71.9%,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区现有普通高校28所,本专科在校学生16.3万人,比1978年增长14.8倍。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2.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5%。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巩固,截止2004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434个,床位7.2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58万人。基本实现了所有县(市)有医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医疗点。
伴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3元,比上年增长4.9%,比1978年增长22.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5元,比上年增长3.1%,比1978年增长17.8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80年的5.42和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18.82和19.1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目前,全区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国家非常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其中,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新疆的报纸用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6种文字出版发行,少数民族的报纸达43种,刊物达80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5种语言播出,新疆电视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巨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和少数民族历史史诗《江格尔》、《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得以发扬光大。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和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目前,全区有清真寺23000多个,充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的思想教育活动。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22年在全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盼发展、求团结、思稳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共同追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持了我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展望未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计划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增长9%;计划到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70亿元,年均增长10%;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772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精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新疆是祖国西部的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将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新疆基本情况 篇2
投资战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国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我国投资战略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国有企业机制改造以后,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企业经营机制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筹资权和投资权逐步放开, 财务管理在企业职能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 规划实施投资战略, 更好地为企业的竞争发展利用资金,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对我国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 新疆地区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中东部地区。运营和管理体系的落后也使得企业对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抵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较弱。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持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各项优惠政策, 建立喀什经济特区, 新疆逐步迈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二、新疆前海集团近三年投资分析
1. 公司资产经营管理现状
本文选择与投资关联度较高的一些财务指标, 如资产规模与结构、资产负债比率等, 对新疆前海集团运营质量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该公司主要财务运营指标情况如下表:
新疆前海集团资产运营情况逐步向好, 总资产增长速度较快, 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占比91%左右, 表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很强。但公司资产流动比率较低, 均没有超过1, 短期偿债能力不强, 存在短贷长投现象, 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公司总资产周转率每年平均1.2次左右, 由于流动资产占比较高, 说明影响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为流动资产周转率, 而通过观测表1可知, 存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表明存货周转率是制约流动资产周转率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公司存货主要为棉花和红枣,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年末, 大量收获的产品尚未实现销售, 致使存货周转率水平不高。因此, 提高产品加工速度, 加快产品销售是提高资产运营的关键所在。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 但都保持较高水平, 说明公司债务依存度高, 偿债压力非常大。
2. 公司近三年投资规模
从表中数据可知2010~2012年, QH集团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稳定增长, 反映出QH集团目前在不断扩大整体投资, 增加生产产能。这表明QH集团处于成长阶段, 实施急速扩张的公司战略。企业无形资产虽然连年增长, 但规模较小, 增长速度也不大, 结合企业各项业务面临的市场环境分析, 企业应当发挥自己的地域和品牌优势, 加大无形资产的投入, 提高研发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对外投资和筹资能力。从近三年来看,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速度较快,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说明企业参股其他企业, 是企业对外资本扩张的表现。加大投资, 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多资源, 增强企业的集团实力, 加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当然, 回报与风险同在, 且成正比例放大。所以大的企业, 风险管控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QH集团在不断扩大产业类型的基础上, 加快了对内及对外投资的脚步。近三年来, 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总资产从2010年20.79亿增长到2011年的27.72亿。综合考虑企业目前的发展能力, 为防止资金链条出现断裂, QH集团在快速扩张时, 投资要谨慎, 同时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数额较大, 周转速度不快, 此外企业的营业净利率均低于1%, 这足以说明:QH集团投资大, 但不赚钱。原因在于:QH集团的资金目前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各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创造利润能力极低, 盈利能力差, 缺乏核心竞争力, 收入的增长与理论的增长不同步, 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较弱, QH集团在此后的发展中应当注意抓住机会在已进入的市场上增加投入, 提高产能和技术水平, 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促进集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远.企业财务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26-31.
[2]乌文兵.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一理论、模式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干胜道.公司财务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4]王方华, 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解放前“新疆电影”的拍摄情况 篇3
一、“金树仁统治时期”,开始摄制新疆电影。
新疆的电影摄制是由拍摄记录片开始的,最初都是外国人和内地有关人员摄制的,新疆本地人员并未参与其事,所以,解放前没有新疆人自己拍摄的新疆电影。
民 国17年5月(1928年)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摄制了一部纪录片。具体负责摄制工作的是考察团的德籍电影员勒迪尔(Legder)。他随考察团于1928年初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3月4日上午杨增新督办宴请考察团并送行时,勒迪尔在雪花纷飞时开机。此片前后共摄制胶片7000多公尺,主要内容除考察团的重要活动外,还拍摄了新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情风俗。这部片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约2000多公尺,可供公开放映。“西北科学考察团”瑞方团长斯文•赫定说:“将来拿到世界上玩。”另一部分约5000多公尺,不宜公开放映,只宜给“特种社会参考”。这部片子的第一部分,斯文•赫定赠送给中国三份;第二部分送“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一份,这是由外国人摄制的反映新疆的第一部纪录片。
在新疆摄制的第二部影片,是英国驻喀什噶尔的副领事、后为代总领事的乔治•舍里夫摄制的,也是在1928年完成的。其中有时任喀什噶尔提督马福兴日常生活的一些镜头,还有时任喀什噶尔行政长马绍武和自己豢养的老虎玩耍的镜头。此片现存伦敦国家电影档案馆。
在新疆摄制的第三部影片,也是由乔治•舍里夫于1928年至1931年间在喀什噶尔摄制的,是一部彩色纪录片。内容不详。此片日后归乔治•舍里夫家庭保存。
在新疆摄制的第五部影片,是法国1930年由雪铁龙汽车工业公司为雪铁龙汽车作宣传广告而出资组织的“黄人巡察团”(后改名为“中法学术考察团”)拍摄的。这个学术团体是民国19年(1930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代表诸民谊与法国学术界代表卜安组成,经国民党南京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考察了5个月。这个团拥有法国摄制师施卓赫托和英利瑞、中国摄制师诸民谊、郝景盛,他们的设备完善,配套齐全,电影摄制机、放映机、发电机、录音机、交通工具以及技术人员应有尽有。这个团分两组活动,一组由北京出发,经内蒙古、甘肃进入新疆直达帕米尔高原;另一组从贝鲁慈出发,最后的目的地也是帕米尔高原。他们在喀什、阿克苏、库车、迪化、哈密等地拍摄了大量资料,编成了反映新疆生活的第二部纪录片,片名《黄人巡察记》,其时拍摄了大量反映新疆和蒙古落后的民风民俗以及中国官员残暴、丑恶行径的镜头。解说词中说:“野蛮的中国人,以砍杀人头为乐,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被砍下来的人头”(记金树仁在哈密镇压人民的事)。还说:“中国现在的官员,都是过去的土匪头子”(指新疆金树仁政府的官员)。此片于1932年在法国放映后,引起在法华侨、我驻法使领馆以及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抗议。最后迫使法国有关部门将影片中一些侮辱中国的内容和解说词删除。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电影的拍摄情况
1933年4月12日,迪化(乌鲁木齐)发生了推翻金树仁统治的政变,盛世才掌握了新疆政权,盛世才是一个野心家,又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制造阴谋的军阀。为巩固政权,曾一度伪装进步,制定“反帝、和平、建设、亲苏、清廉、民平”在内的六大政策,对外与苏联友好,对内排斥国民党,貌似进步。1934年8月1日,盛世才正式批准成立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当时盛世才投靠苏联,盛世才的妹妹盛世国(后改名为安志洁)和新疆反帝总会秘书长俞秀成(本名王寿成,原为中共发起组人员之一,联共党员),经盛世才的父母、盛世才以及斯大林的亲自撮合结婚。结婚时,斯大林派时任苏联驻迪化领事阿毕列索夫和秘书长铁列夫送来一箱衣物和化妆品,并由苏驻迪化领事馆派人摄制电影。盛世国和俞秀成的结婚仪式选择的地点,是秀丽如画的西公园(今人民公园)。这部片子的内容除盛世国和俞秀成结婚典礼的盛大场面和西公园的秀丽景色外,还辑录了有关新疆建设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内容。时隔不久,盛世才的五弟盛世骥与当时新疆女子师范学校的校花黄北健的婚礼,也被摄制入这部纪录片。影片制成以后,曾在迪化和莫斯科多次公开放映过。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5部影片。这部影片曾由盛世国保存一部拷贝,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定居在上海的盛世国(已改名为安志洁)怕惹祸而将其销毁了。
在新疆摄制的第6部影片,是民国27年(1938年)9月召开全疆第三次代表大会时(即所谓三全大会)摄制的。这次大会的秘书长是中共党员林基路,他请苏联驻迪化领事馆的电影摄影师拍摄了会议的实况。次年,他们又拍摄了各省驻迪化会馆联合举办“社火”的盛况,尤以陕西会馆的“高抬”最为突出。这部纪录片政治内容丰富,介绍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编辑和解说词的作者可能都是林基路,但无确切的资料文献可证。这部电影纪录片制成后,曾于1939年在新疆各地和苏联一些地方放映。
民国31年(1941年)4月时值盛世才举办庆祝“四•一二”的活动,同时新疆财政厅发行400万元建设公债,迪化街头热闹异常,集会、演讲、文艺演出,处处充满了欢乐,一个苏联电影拍摄组来新疆“采风”时抢拍了这些活动的实况,该片纪录了盛世才在庆祝大会上和毛泽民在发行建设公债群众大会上讲话的镜头,还有各族群众踊跃认购建设公债和庆祝游行以及文艺活动的镜头,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7部影片,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在迪化公映,人们称它为“杂誌”。因为新闻记录片在俄语中称为“杂誌”。
在新疆摄制的第8部影片,是民国32年(1943年)夏,蒋介石及其国民党高级官员为了解新疆情况,由重庆的中央电影摄影厂专门派了编导徐灵苏,摄影师汪洋来新疆伊犁和迪化摄制的,片名叫《新疆风光》,又名《新疆风物志》,这部纪录片主要介绍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新疆的建设情况等。
三、国民党直接统治时期,新疆电影的拍摄情况
1944年9月,盛世才调离新疆,结束了盛世才对新疆10多年的专制统治,新疆统治舞台上的主人换成了国民党。
民国35年(1946年)1月,国民党中央政府代表与三区革命代表经过谈判达成协议,组成双方参加的新疆省联合政府。新疆省成立联合政府时,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来新疆参加联合政府成立大会,随身带来的电影摄影师许琦拍摄编辑了一部纪录片,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9部影片。这部片子的内容除反映了联合政府成立的有关情况外,还有在当时中央训练团的花园内(今乌鲁木齐八户梁地区的野营地)拍摄的民族歌舞节目。次年,法国法新社记者沙瓦莱力在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的陪同下,来新疆采访“北塔山事件”,摄制了以此事件为内容的纪录片。这是在新疆摄制的第10部影片。
民国36年(1947年)12月至次年5月,到宁、沪、杭、台湾等地访问演出的新疆天山歌舞团的全部节目,由国民党政府所辖的中央电影制片厂摄制成一部歌舞舞台艺术片《天山之歌》,由何非光导演,康巴尔汗领衔主演。这是在新疆拍摄的第11部影片,内容以表现康巴尔汗等维吾尔族舞蹈家的精彩歌舞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经删剪编为歌舞片,以原名《天山之歌》在全国放映。
1947年,在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先生倡导下,成立了以摄影师朱树洪为队长的摄影队,编制4人。他们先后拍摄了《新疆新闻》、《天山南北》、《新疆风光》等短片。这是有史以来新疆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拍摄影片,因无设备,后期配音仍需送南京,其时正值解放战争,大部分胶片在运送途中丢失。
解放前新疆拍摄的13部影片,除《天山之歌》在内地拍摄外,余皆为外国人或内地有关部门在新疆拍摄的纪录片。所以在解放前可以说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疆人自己拍摄的新疆电影,更别说拍摄技术、艺术要求更高的故事片了。
新疆电影的发展是在解放后。
四、解放前的专制统治是阻碍新疆电影拍摄的主要原因
探究解放前新疆电影拍摄难有建树的原因,解放前的历任新疆统治者所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疆电影的发展,这是阻碍新疆电影拍摄的主要原因。
如在盛世才专制暴虐的统治时期,当电影艺术家赵丹等来到新疆时,一开始就对其表示不信任和不欢迎,继则百般刁难,赵丹等所进行的戏剧活动也难以开展,最后还将其投入监狱,赵丹等在监狱里受尽了百般磨难,赵丹等入狱不久,陈潭秋及时向中共汇报,后在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要求盛世才释放赵丹等人,文艺界知名人士也联名写信抗议,在这些有力的支援活动下,盛世才对赵丹等人不敢贸然下手加以杀害,但也没有释放,赵丹被关押在狱中一直到盛世才调离新疆五个月后,即1945年2月才走出监牢。盛世才统治时期,在新疆境内只准放映苏制电影,只准读俄译书籍。1937年他对教育厅藏的万有文库和百科全书一类的文献都予以查封;1940年,对《新疆图志》、《资治通鉴》、《太平御鉴》等书籍都不准阅读,要当废纸销毁。在投靠国民党后,又禁映苏联的所有影片。在这种专制、横暴的环境下,电影事业当然得不到发展。
盛世才离开新疆以后,国民党新疆省党部也对发展文化横加干涉。在1944年的文化审查中,曾下令71种图书禁售,12部戏剧禁演,22部电影停映。1946年3月23日,在新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筹备下,中华影剧协会新疆分会成立。其章程第六项第一款中提出:“本会于必要时(应该说“条件具备时”)得筹设实验性的电影摄制场。”1947年7月27日,《新疆日报》在《建设新疆文化几个具体意见》一文中,又建议在新疆兴建电影制片厂,以“摄制维文(语)影片,或设西北制片厂”。但是,中华影剧协会新疆分会成立时,正逢“三区革命”和平谈判成立联合政府又起分裂的时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新疆电影艺术创作,都只能处在萌动和准备阶段。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新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拍摄“新疆电影”才开始逐渐兴盛,诞生了一批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解放前20多年在新疆拍摄电影的全部记载。所拍摄的胶片总长度约有3万米。经过编剪后的完成片,其长度约有7000米,20年拍摄的影片,等于今天天山电影制片厂三个月的生产量。”[1]但是早期新疆电影的拍摄毕竟为新疆电影后来的拍摄做了前期的准备,所以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
注释
[1]《电影艺术传入新疆始末》景梦陵著 《新疆艺术》1995年第5期第49页
[1]《电影记忆新疆》.[C].新疆电影家协会编著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新疆通志•文化事业志》.[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电影艺术传入新疆始末》.[J].景梦陵著《新疆艺术》1995年第5期
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篇4
生猪产业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后,我区畜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养猪业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养猪业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一是满足社会需求,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稳定肉食品物价、调节余缺的作用。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力。目前养猪业直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三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疆养猪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种植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而且带动食品加工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新疆各级党政对生猪产业发展极其重视,在市场牵动,政策推动下,新疆生猪产业进入产业快速转化升级阶段,产业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现将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向与会各位代表简要介绍如下:
一、新疆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疆的牛羊肉、细毛羊和伊犁马在国内久负盛名,但新疆的生猪产业一直在畜牧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在猪的良种培育方面,我区先后培育出了新疆白猪、新疆黑猪、伊犁白猪、新疆瘦肉型白猪、新疆瘦肉型黑猪等。虽然新疆生猪养殖量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但从近二十年发展情况看,新疆生猪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升级各阶段递晋速度,与内地省区及临近兄弟省区基本相一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新疆通过全面引进推广国外优质种质,基本实现了生猪良种化生产;九十年代中后期,通过生猪繁育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大型育种企业的引领,基本建立完成了新疆生猪种原生产体系;本世纪初期,通过市场竞争和淘汰,在政策扶持下,新疆生猪养殖户逐步向规模养殖大户发展过度; 2006、2007年,在国内大市场的影响下,新疆生猪产业依靠猪肉养殖成本和品质优
势,实现了由生猪调入省区向生猪调出省区的转折; 2008、2009、2010年,通过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新疆生猪优势产区基本消灭了生猪散养,天康原种猪场建设,结束了过去我区种猪引进必须依靠北京育种中心的历史。目前,新疆生猪产业即将进入向计划繁育和协作生产方向发展阶段,并将依托新疆天康美国原种猪场良种推广,逐步实现新疆生猪良种化水平的新跨越。近年来,新疆生猪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猪肉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00年到2009年,我区生猪存栏从201.53万头发展到320.65万头,增长59.2%;出栏生猪从265.34万头增加到644万头,增长143%;猪肉产量从17.2万吨增加到46.55万吨,增长170%;非禁猪人均占有猪肉从23.5千克增加到48千克,增长了108%。
二是生猪规模化生产有较大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区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达到300多个,较2000年增加200多个。全区规模养殖出栏生猪达到400多万头,较2000年增加近300万头,增长350%。
三是生猪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昌吉州东部至哈密地区北部一带县市,天山北坡一带县市,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焉耆盆地县市,库尔勒和阿克苏市以及喀什市为主的生猪产业带。2009年,产业带内生猪养殖量占到了全区总量的85%以上。我区已形成了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大县一个,出栏10万头生猪主产县14个。
四是生猪外销增加,加工能力明显增强。生猪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新疆天康食品有限公司、巴州博宁、克拉玛依瑞恒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肉食品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屠宰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仅天康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生猪能力就达到了100万头。2009年,全区出疆生猪20多万头,出疆猪肉5000多吨。
在推进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新疆发展生猪产业的优势条件逐步显现,除了规模化养殖程度、良种率高等生产基础优势外,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疫病风险相对较小。我区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秋干燥炎热,紫外线强烈,冬春寒冷,早晚温差大,不利于细菌、病毒生长。同时,我区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四面环山,人流、物流出入集中且相对较小,疫病的传播较易控制,与内地省区相比,疫病防治的成本和养殖风险较低。2005年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全区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快捷的区、地州、县市、乡镇、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和以检促防、以监促检的管理机制,可较好地保障养猪业生产安全。
二是饲料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新疆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传统农产品生产大区,人均土地和水资源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干燥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三分之一的非宜棉耕地都适合发展粮食作物种植,生猪养殖所需玉米、棉粕、麸皮等的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价格始终低于内地市场,其中玉米等主要饲料的平均市场价比内地低10-20%左右。生猪养殖成本明显低于内地省区。
三是市场潜力大,具备发展外向型养猪业的潜力和条件。我区周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及乌孜别克斯坦等8个国家总人口12.7亿,有相当部分居民有喜食猪肉习惯,在对中亚和俄罗斯等国的出口上,新疆地缘优势突出,周边国际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二、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落实政策,加强领导,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新疆生猪产业的发展,始终把促进生
猪产业发展作为加快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积极推进。1996、2002、2008年自治区三次畜牧工作会议都对生猪产业发展作出部署,且工作力度不断加大,1996年自治区提出“坚持在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同时,发展猪禽产业”,2002年自治区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养猪业”,2008年第三次畜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新疆建设优质生猪产业区,凡是适合发展生猪生产的地方都要把生猪产业纳入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动。2007年为稳定生猪产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新政发[2007]69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生猪规模养殖。意见要求各地从领导精力、组织保障、政策措施上全力推动。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各地都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昌吉州奇台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筹资近千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同时,各地全面落实国家稳定生猪产业发展有关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政策,有效调动了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生猪养殖。
(二)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借助国家、自治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和大型沼气建设项目支持,积极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2007-2009年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扶持建设生猪养殖小区165个。在小区建设管理中,严格标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为推广标准化饲养技术,积极倡导健康养殖,2008年自治区在奇台县召开了全疆生猪标准化养殖现场会议,并由区内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编制了《新疆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设计规范》,印发全疆统一执行。各地在养殖小区建设中努力做到“三高”:一是建设标准高,实施专业化养殖。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集中财力物力,出台补助奖励措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原则,统一圈舍规划,实行人畜分离。形成了“大户进小区,小区
带周边”专业化养殖模式。二是管理水平高,做到了“五统一”。小区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环境美化,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管理运行模式,做到良种、良料、良法有机配套。提高了生猪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组织化程度高,实现一体化经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专业经济合作社,把分散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与加工经营企业建立产销关系,在供销衔接、利益协调、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积极推进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建设,2007-2009年按照生猪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区扶持扩建5家生猪原种场和26个生猪扩繁场,自治区对每场建设补助40-300万元,主要用于原种猪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育种规划制定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天康集团围绕打造百万头生猪生产基地的目标,投资2000万元建成疆内首个祖代原种猪场和疆内规模最大种猪二级繁育基地,形成年提供父母代种猪3万头,商品仔猪20万头能力。特别是2008年底天康公司两万头原原种猪场揭牌投产,从美国七个州引进了三大品种的230多头种猪,使我区的生猪种源建设与其他省区达到同一个水平。结束了过去我区种猪引进必须依靠北京育种中心的历史。
(四)促进产业化经营,努力降低市场风险。
一是成立了自治区生猪养殖协会,推进联合育种和计划繁育,提高产业自身调控能力。2009年自治区成立了新疆生猪养殖协会,将全区现有5家原种场、15家区级扩繁场、40家地县扩繁场全部纳入协会管理,通过政府监控,协会协调,开展联合育种,计划繁育,实现协作生产,防止生猪产业大起大落。二是建立了生猪养殖担保公司,推行生猪养殖一体化。融资3000万元,由天康控股组建成立了新疆首家生猪养殖担保公司,采取“七位一体”经营模式,统一生产销售,可为养殖户担保贷款3亿多元,降低生猪养殖环节总成本。三是扶持生猪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畜禽营销大户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协会、养殖合作社等,逐步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交给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使养殖合作组织切实成为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和开拓市场、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的主体。2007-2009年全区新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60多家,合作社总数达到了100多家。通过以上措施逐步使生猪产业在市场的作用下,逐步向政府监控、协会协调、计划繁育、协作生产转型。
关于“十二五”新疆生猪产业发展目标。
总的思路是:着眼于发展外向型生猪产业,以推进生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为方向,发挥优势,加快扩大规模,积极建设优势产业带,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品牌引导、基地为依托的产、加、销相互衔接的生猪产业体系,提升生猪产业整体竞争力,使生猪产业尽快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增长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新疆基本情况 篇5
1、组织健全。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健全,人员、报酬落实;社区有专人负责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社区警务室建设、民警配备达到标准,群众信息员作用发挥明显。
2、防范严密。辖区“三防措施”落实,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亡人火灾事故,无集体上访、闹事和群体性事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3、管理规范。“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实,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到位,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登记率均达到100%;特殊群体教育管控到位,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扎实有效。
4、网络完备。社会调解组织健全,发现和调处矛盾纠纷能力强,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无“民转刑”案件;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把“人、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融入网格中,对社区居民事务实行精细化、信息化服务管理。
5、参与广泛。辖区居民踊跃参与平安建设,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效果明显;辖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
6、服务到位。加强和创新社区事务管理,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及时提供面对面的综合服务,将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安家庭基本标准
1、遵纪守法无犯罪。家庭成员积极学法用法,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家庭成员无违法犯罪、无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
2、家庭和睦无暴力。尊老爱幼,自觉赡养老人;强化子女道德教育,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无流浪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男女平等,无暴力行为,和谐美满。
3、安全防范无事故。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创建,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交通事故等家庭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确保家庭成员人身安全及家庭财产安全。
4、生活文明无愚昧。家庭成员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娱乐方式文明健康,珍爱生命,自觉远离黄、赌、毒。
中煤能源集团在新疆投资项目情况 篇6
中煤能源集团在新疆投资项目情况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简称“中煤集团”)是国家国资主管部门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煤炭生产及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煤层气开发,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2006年12月,中煤集团重组主营业务资产设立的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2008年2月,中煤能源股份公司回归A股。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煤新疆分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驻地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是中煤集团及中煤能源在新疆设立的分支机构,负责中煤能源在新疆项目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代表中煤能源履行出资人职能。2009年3月28日,中煤集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煤集团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在吐哈、准东、伊犁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炭、发电、煤化工等项目和产业园区,双方在大型煤炭项目勘探开发,大型煤电、煤化工项目建设,煤矿建设服务,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在哈密地区建成商品煤产业基地,在准东、伊犁地区形成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拉开了中煤集团快速、高效开发新疆煤炭资源的序幕。2009年4月,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在新疆石河子市注册成立,负责准东帐南东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发,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于2011年5月30日在准东五彩湾工业园开工奠基,规划建设的2×1000MW燃煤电厂、1200万吨/年煤矿正在作前期准备工作。2 2009年7月,中煤能源哈密煤业有限公司在新疆哈密市注册成立,负责哈密大南湖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建成疆煤外运的重要基地之一,1000万吨/年特大型煤矿已开工建设,配套选煤厂、2×330MW煤矸石电厂项目均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7月,中煤能源伊犁煤电化有限公司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注册成立,负责在伊犁察布查尔县煤炭、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发,公司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于2011年5月28日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开工奠基,600万吨/年煤矿正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此外,中煤新疆分公司拟在乌鲁木齐甘泉堡高新工业园区建设甘泉堡2×660MW电厂和煤机制造项目。作为中煤集团确定的“五大产业基地”之一,中煤新疆基地即将迎来开发建设的热潮。为了充分抓住历史机遇、紧跟形势发展,中煤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在疆投资发展的力度和决心,真干实干、全力推进,为推动新疆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造福新疆各族百姓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受灾情况分析 篇7
关键词:自然灾害,相关性分析,阿克苏地区
近几十年来, 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时有发生, 各地自然灾害频繁不断, 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这对人类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抗灾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制约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1,2,3,4,5]。进入21世纪以来,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灾害的种类多, 发生频率高, 分布区域广, 造成损失大。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发生, 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 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占新疆自然灾害损失的83%。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 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对灾害的承受和恢复能力低。因此, 分析当前灾害形式和灾害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制订相应的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对策, 防患于未然, 对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7,8,9,10,11,12]。阿克苏地区是一个以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地区,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新疆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做好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并且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抗灾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13,14,15,16]。
1 材料与方法
该文选取《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提供的农业受灾信息, 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受灾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受灾和成灾面积与多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程度, 其中包括风雹灾、旱灾、水灾、霜冻灾、病虫害、雪灾等, 为更好地进行农业受灾知识普及和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001—2011年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如图1、图2、表1所示。2001—2011年, 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病虫灾、雪灾发生的占比分别为10%、7%、80%、1%、1%、1%。温宿县、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阿克苏市灾害面积分布比分别为20%、12%、3%、17%、3%、8%、12%、9%、16%。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用所得数据对原序列重新赋值, 如表2所示。
编写程序将原数据带入MATLAB计算, 结果如表3所示。相关程度数据如下:旱灾是0.935 9, 水灾是0.745 3, 风雹灾是0.778 4, 霜冻灾是0.512 4, 病虫灾是0.948 4, 雪灾是0.809 7。分析数据的大小可见, 旱灾和病虫灾数据相差很小, 可见和受灾面积关联程度最大的是旱灾和病虫灾。
(hm2)
如表4所示, 与成灾面积的相关度分析的数据如下:旱灾是0.529 3, 水灾是0.526 2, 风雹灾是0.956 3, 霜冻灾是0.529 2, 病虫灾是0.533 6, 雪灾是0.529 4, 由分析数据的大小可见, 风雹灾的数据明显大于其他灾害的相关程度, 得出与成灾相关程度最大的是风雹灾。
如表5所示, 灾害面积与产量损失关联度如下:旱灾是0.837 9, 水灾是0.689 9, 风雹灾是0.859 1, 霜冻灾是0.876 5, 病虫灾是0.932 1, 雪灾是0.740 0。其中, 病虫灾的相关度大小较其他数据有明显差异, 所以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大。
如表6所示, 成灾面积与产量损失的P相关程度如下:旱灾是0.810 9, 水灾是0.761 3, 风雹灾是0.536 3, 霜冻灾是0.808 7, 病虫灾是0.891 9, 雪灾是0.813 3, 通过比较病虫灾的相关度大小和其他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 所以主要的相关是病虫灾, 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大。
3 结论与讨论
新疆基本情况 篇8
据初步调查,伊宁县2008-2011年栽植的幼龄果园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全县幼龄果园共0.57万hm2(苹果4733hm2、杏933hm2、桃30hm2),调查面积0.13万hm2,占总面积的22.3%。苹果受冻害调查面积1067hm2,占总面积的22.5%,其中轻度冻害的667hm2,占调查面积的62%;中度冻害的333hm2,占调查面积的31%;重度冻害的27hm2,占调查面积的2.5%。杏受冻害调查面积180hm2,占总面积的19.3%,其中中度冻害的160hm2,占调查面积的85%;重度冻害的27hm2,占调查面积的15%。30hm2桃均为中度冻害。其冻害症状一是轻微冻害的果树雪线以下正常,雪线以上韧皮部轻微褐变;二是偏重冻害的果树雪线以下正常,雪线以上0.2~1m处髓部、韧皮部部分褐变。
2 冻害原因
据调查,伊宁县2011年11月份的最低气温为-7.5℃,12月份最低气温为-20.9℃,1月份最低气温为-28.1℃,2月份最低气温为-20.1℃。与历年相比,除1月份最低气温偏低外,11月份的气温相对偏高,致使树体秋季旺长,进入休眠期较晚,树体缺乏抗寒锻炼过程,遇到气温骤降并维持一定时间,即使温度不是太低,也会发生冻害。
3 冻害规避措施
3.1 选择抗寒树种、品种及砧木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果树区划,选择与本地条件相适应的抗寒树种和品种进行栽植。利用抗寒性强的野生树种或品种作砧木,距地面100cm处高位嫁接栽培品种,改善嫁接品种的温度环境,避免冻害。同时,苹果可利用抗寒性强的矮化中间砧苗木建园,避免冻害。
3.2 适地适栽 选择园址时根据不同树种和耐寒力适地适栽,苹果、杏适合在逆温带栽植,避免在低洼易涝、地下水位过高处建园。
3.3 加强管理 加强果树综合管理,提高树体内营养积累,避免后期氮肥和灌水过量,保证正常进入休眠,以增强抗寒力。果园内进行套种时,选择早熟和矮秆作物,不可种植秋作物或晚熟作物,其原因是秋季水量过大易造成果树徒长,休眠期延迟,极易造成果树冻害。
3.4 重视保护 营造防护林,可以提高果园内的温度,缓和气温剧变幅度,减轻冻害程度。树体越冬保护可采用树干涂白(喷石硫合剂)等措施,果树落叶期灌1次透水即封冻水,可减轻冻害。
新疆伊宁县园艺开发中心(835100)
刘树侠
新疆伊宁县林业局 苏玉苏
新疆基本情况 篇9
人教网 2005-12-10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调查,在新疆1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占70%,双语人特别是熟练掌握汉语的双语人比例很低。4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80%以上人口生活在交通较为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提出了强化双语培训的要求。据区党委组织部的调查,全疆熟练掌握双语(能看汉文文件、用汉语谈论工作、能听会说、没有语言障碍)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12.76%,乡镇干部占16.54%;初步掌握双语(虽然能听会说简单的工作、生活用语,但不懂汉文,看不懂文件材料,听不懂报告)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53.41%,乡镇干部占42.16%;基本不具备双语能力的县(市)级机关干部占33.83%,乡镇干部占41.30%。在南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县、乡镇,熟练掌握双语的比例更低,基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干部多达50%以上。
新疆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2000年新疆民族学校汉语教师共有14993名,其中汉族教师不足2%。不少地方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汉语教师仅在小学或中学时上过少量汉语课,只会念课本上的几句话,基本上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质量。目前,新疆中小学汉语教师尚缺1万多名。
在学习使用好本民族母语的同时,掌握好汉语言文字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针对双语教学与各民族互学语言曾经作出明确指示:“学习现代化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学习和交流,各民族要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汉族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这样才能适应我们共同的事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及人口素质,彻底改变封闭、落后面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加强汉语教学,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要把汉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突出地位”,并制定了“2005年,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从一年级开设汉语课,2010年,乡镇或条件好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中学逐步实现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用汉语授课”的规划。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一大批“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从新疆目前的汉语师资情况看,还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据统计,目前新疆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言授课的中小学上学的人数日渐增多,1999年达到96091人,其中高中7479人,初中24031人,小学64566人;15个地州市均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办了“双语”授课实验班,现已达到90多个。
2005-12-10
【新疆基本情况】推荐阅读:
新疆公司各矿井基本情况汇总05-22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07-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修订)08-21
十二五新疆铁路建设投资情况11-05
新疆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09-13
新疆巴州07-20
新疆生产10-18
新疆农民05-12
新疆移动05-26
新疆煤炭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