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通用12篇)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基本要求有二点:一是要有利于党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要有利于党员的管理教育,使党员不论流动到何处,都不脱离党的组织。
在管理教育上应当坚持统放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统,是指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原则、政策,以及带有全局性改革措施的制定实施,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能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所谓放,是指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具体形式、方法、途径等,要从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和探索。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2
关键词: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思考
随着各地高校扩大招生,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分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流动也日趋频繁。如何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 使他们在流动期间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学习,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界定
1. 流动党员的定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6年6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其中明确指出:“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 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1]流动党员会主动与组织关系归属地党组织保持联系、定期缴纳党费、过组织生活, 无须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2.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涵义
一些毕业生党员离校时因一时没有找到工作等原因会将党员组织关系暂时保留在学校, 他们会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单位或党组织, 而转走组织关系。也就是说, 学校只是这些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暂时保留地。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调研中了解到, 很多高校都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收效甚微, 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毕业生流动党员情况掌握困难
不少毕业生流动党员毕业后就远走他乡, 没有把联系方式和去向等信息留下, 学校不能随时和他们联系, 很难全面地、准确地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
2. 毕业生流动党员履行义务困难
一些毕业生流动党员不主动和学校联系, 不主动汇报在外情况, 不自觉参加党员组织生活, 甚至都不能主动交纳党费, 对党员身份放任自流。
3. 毕业生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困难
一些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观念意识不强, 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体现出正面带动作用,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发挥。
4. 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 不能与时俱进地做好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没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措施
面对目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发挥党组织优势, 利用有力资源, 加强教育和管理, 促进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1. 增强党性观念, 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工作
大学生党员一般在大三、大四阶段加入党组织, 因为党龄短, 有些党员的党性意识较为薄弱, 有些党员还有一定程度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倾向, 因此, 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必不可少。毕业前的教育要以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党员形象、明确组织关系接转程序、清楚延误接转所致后果、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为主要内容, 以专题学习讨论为途径, 强化党组织观念。离校后的跟踪教育要以树立就业观念、强化政治意识、落实组织关系、报告发展动态、正常缴纳党费、按期参加党员组织生活等为主要内容, 不断巩固在校期间的教育, 为以后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奠定基础。[2]
2.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和机制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八条规定:每个党员, 不论职务高低, 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3]
根据此规定, 高校要成立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支部。毕业生流动党员人数较多时, 可在各二级学院直属党组织下成立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支部;毕业生流动党员人数较少时, 可将其编入在校生党支部, 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党小组。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党小组要编制毕业生流动党员名册, 对其入党时间、转正时间、联系方式、现工作地或居住地等情况建立专门档案。
建立联系人制度, 联系人由毕业生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担任, 至少每1-2个月同毕业生流动党员联系一次, 通知毕业生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对于有条件回学校的, 应要求他们定期回校参加党内生活;对于返校困难的, 可通过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组织他们进行学习, 确保教育管理落到实处。
高校党组织还要认真落实并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离校前要给毕业生流动党员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 使其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所在地方和单位组织的党的活动, 确保每个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 都能够认真履行党员义务, 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3. 分类指导帮助, 规范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
高校党组织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提供针对性的管理, 以促进他们在流动期间更早地融入社会。对考研、录用等结果暂不确定的流动党员, 学校党组织可利用暑假时间为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对找到工作单位后没有时间回校转接组织关系者, 由其本人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并负责安全寄达;对不知道中转单位党组织者, 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应帮助联系, 并加以明确;对毕业生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 在其所在党支部继续考察, 并按照程序为其转正, 等等。这种分类指导帮助, 会有效促进高校组织关系管理工作健康开展, 更会有力促进毕业生党员在新的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 利用网络资源, 构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网络
计算机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 会日趋实现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目前高校正在使用“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5”, 可利用此系统实现联网, 网上登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具体信息、联系方式及现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址等, 有条件的还可建立网上党支部, 毕业生流动党员也可利用联网的信息网络过组织生活、缴纳党费、汇报思想、接受教育, 这样既解决了毕业生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的不便, 又使各级党组织能够全面了解党员的基本情况, 便于教育、管理和监督。
5. 加强校地联系, 促进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递
高校要加强与毕业生流动党员个人及其所在单位或地方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可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就业观进行正确引导;也可与其所在单位沟通, 督促党员组织关系的接收;也可与地方人事管理部门联系, 寻找就业出路。解决了毕业生流动党员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才会使他们尽快找到接收单位, 从而转出党员组织关系。
总之, 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任务繁重且手续复杂, 但意义深远。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作为高校的党务工作者, 我们应该提高认识、措施得力, 积极探索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 保证每名毕业生党员都能够妥善处理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6-06-29, (2) 。
[2]刘汉柏, 陈轶群, 高校毕业生“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难点和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13) :30。
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企业;党员发展;思考
一、发展党员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忽略政治标准导致要求降低
以往我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通常只注重观察拟发展对象工作上是否踏实肯干、业务上是否成绩突出,但对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政治表现的综合考量出现了空挡,客观上降低了拟发展对象政治觉悟、理论素养、道德表率等方面的考察标准。
(二)名额计划发展导致标准降低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党员的发展数量,就规定本身而言无可厚非。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名额”成为直接影响发展党员质量的政策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个别党组织为了“不浪费名额”,不得已“突击发展”。因此在突击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党员的标准自然而然就有所降低。
(三)程序简化发展导致门槛降低
一些基层党组织在考察、政审、谈话、公示等关键性环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规范问题,导致工作局面十分被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直接影响到党建工作的基础。
(四)轻视培养考察导致质量降低
主要体现在“四个不管不问”上:一是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不管不问;二是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间不管不问;三是接收为党员发展对象继续培养考察期间不管不问;四是预备期不管不问。根本原因是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弱化,入党介绍人、培养考察人、党团组织负责人等在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应有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落实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把好民主推荐关
注重发挥共青团员推优工作制度优势,尊重共青团组织在发展党员环节中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将团组织边缘化。党支部讨论接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必须充分征求同级团支部的意见并征得上级团委的同意,把团组织的民主推荐意见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考量标准。同时,要扩大民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所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反馈意见和推荐建议纳入预审考察系统,慎重考虑,综合评估,确保党支部作出更为理性、民主、科学的决策。
(二)把好集体评议关
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把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纳入民主评议全过程,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不足。同时,要把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是否能够正确面对评议结果、是否虚心接受评议意见、是否按时完成评议结果整改纳入支部考察意见,对于思想不成熟、牢骚怪话多、走不出认识误区的,要暂缓发展,继续培养。
(三)把好基本教育关
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教育引导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确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奋斗目标,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着力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帮助他们解答好“为什么要入党、入党是为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入党目的。
(四)把好培养考察关
党组织书记、党小组长、入党介绍人、培养联系人要结合工作实际,落实经常性、长期性的教育考察,及时全面掌握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
(五)把好政治审查关
对发展对象,要坚持落实好政治审查函调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发展对象的直系亲属、社会主要关系及其现实政治表现和违法违纪情况。发展对象经培养考察合格,支部党员大会票决接受其为预备党员前,要指派专人进行个别谈话,深入掌握其入党动机,分析其对党组织的感情和对党组织的基本认识,了解其对敏感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防止“带病入党”。
(六)把好公示监督关
对符合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在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接收其为预备党员之前,基层党组织应当对其基本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同时落实好“三监督”:一是监督公示对象的思想品质、政治立场、入党动机、工作表现、勤政廉政、遵纪守法、履行义务等情况。二是监督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是否搞不正之风,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三是监督基层党组织是否按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
(七)把好公开票决关
以民主集中制为指导,坚持落实好发展党员票决制。采取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公开票决。讨论接收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严格按照比例实行差额票决,讨论接受预备党员严格实行等额票决。在结果运用上,将票决结果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凡反对、弃权票较多,必须进行认真调查核实。
(八)把好跟进指导关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4
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日益增多,特别是外地少数民族到我市就业谋生、寻求发展的趋势正不断上升。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入不仅活跃了城市经济,繁荣了民族文化,也给民族关系协调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上的差异以及少数民族群众对流入地的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制度不甚了解,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对社会安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对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
我市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约50000余人,民族成份45个,众多外来人口参与了城市的建设,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在这座城市中扎稳脚跟,开拓创业,成为新市民。由于流动人口工作的短期性,居住的不固定性,流动的随意性,给流动人口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就目前而言,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表现为以下现状:
一是流动速度加快。据最调查,我市现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5万余人,比2007年增加了4万人,3年时间增加了4倍,增速明显。
二是聚居现象普遍。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认同感等原因,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喜欢聚居,以家庭、亲朋好友为主或以同乡、同民族为主的聚居现象十分普遍,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三是从业特征明显。据调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构成主要有三类:一是普通务工,大多结伴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体力劳动,主要是来自西南、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二是从事工商业,主要是经营牛羊肉、拉面、葡萄干、切糕等特色行业,以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的回族、维吾尔族为主。三是流动商贩,大多贩卖药材、藏刀、首饰等,主要来自四川、青海、贵州、新疆、西藏的藏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
四是受教育水平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年龄轻,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多只有小学、初中学历。
五是情况不易掌握。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对流动人员的建档登记工作一时还无法做到及时准确。目前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登记也只局限于有固定租住地和经营地的少数民族。对那些无固定租住地和经营地,以及在建筑工地等从事打工的少数民族很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二、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一些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经商人员没有正常经营所必备的合法手续。作为“外来者”,他们大多是小本经营,而且没有长远发展目标,往往是临时租个门面,添臵一些简单的经营用品,开张经营,不愿主动到当地有关部门申办手续,无照经营现象较普遍。而沿街叫卖的经营者,常常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在商业中心区集中沿街摆摊,强买强卖,违章经营。而在执法检查中,他们常常又不服从管理。
二是增加了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当中多数人文化素质偏低,政策法规意识淡薄,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的案件时有发生。
三是增加了民族关系协调工作的难度。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
不同,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上有着差异,加上我们一些执法部门和当地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的习俗、禁忌不大了解,因而在执法和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事情,而这类事情一旦发生,往往影响较大。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看,首先,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员流入城市后,呈现出“两个不适应”。一是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员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不懂城市的管理规章,面对新的环境感到茫然和无助,总有一种防范的心理,往往容易抱团,加上自身文化习俗与城市文化的差异,一时很难融入到城市社会之中。二是城市对大量涌入的少数民族人员不适应,有关部门思想准备不足,许多市民在心理上不理解、不接受,往往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甚至歧视他们。其次,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一是大都文化层次比较低,不少人在沟通上还存在语言上的障碍;二是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章知之甚少。
从主观上来讲,面对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员流入城市务工、经商,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目前还存在五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城市民族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以致在政策指导上、工作措施上都比较滞后,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二是法制建设不到位。面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及时出台适应城市民族工作发展需要的法规、政策和配套措施。三是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存在对各级党政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宣传培训不够,对新闻出版人员和各族群众的宣传教育不够的问题。四是服务和管理不到位。没有从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和人口流动的趋势,转变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层面进行认真研究,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务
体系和管理办法,少数民族正当合理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反映和有效解决。五是工作手段和机制不到位。在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以及突发事件方面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和协同共管的有效机制,往往使小问题引发成大问题。
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是现阶段城市民族关系的必然反映,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各种问题的表现和缩影,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作用。做好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大局。对此,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要加强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这是正确解决和妥善处理好民族问题的前提和保证。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做好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和睦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做好疏导工作。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在处理和解决涉及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的问题上要做到一视同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要考虑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特性,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尤其要警惕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突发事件进行造谣、煽动及制造事端,坚决反对和制止采取非法、违法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行为。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不信谣、不声援、不串联,并自觉服从工商、治安、城管等部门的管理。
3、加强服务理念,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各相关部门要在加
强管理的同时,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为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做好服务工作。尤其要针对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语言和生活习俗不同的实际,充分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为少数民族群众办理合法经营手续提供指导和帮助,真诚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热情服务。同时,积极向有关企业推荐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使他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为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架起联系和沟通的桥梁,让在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
4、加强沟通联系,建立预警机制。要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建立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员联系制度,积极引导其适应城市生活。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的各种信息动态,对其进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5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员教育是高校进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校党建工作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开展的学生党员教育活动,本文对部分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党员教育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 者:张艳梅 孙伟 作者单位:张艳梅(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孙伟(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争做学习型党员的几点思考 篇6
做学习型党员,是党的性质和时代特征对党员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必然对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我们党员干部想在新的形势下不失自己的先进性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争做学习型党员,在知识创新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争做学习型党员,要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要成为学习型党员干部,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就是我党的理论基础。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政党,其理论来源是不同的。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建设学习型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打好这一理论基础,就要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一是树立大教育观念。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党员教育阵地的作用,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二是要拓宽教育内容。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外,还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化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理论的学习,形成党内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党员在广大群众中真正做学习的模范。三是要拓宽党员教育途径。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教育培训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现代化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现代化技能的人才。四是加强对党员管理、监督力度。要不断提高和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质量,增强对不同类型党员管理的针对性。
二、争做学习型党员,要确立新的学习理念
一是确立学习为本的理念。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更是进步的阶梯、创新的基础。学习不仅是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
二是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21世纪世界正在飞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把过去以单纯追求知识为目的的学习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必然选择,作为自己一生不变的信念和自觉行动。
三是确立争取双赢的理念。学习是一种投资,学习出竞争力,也出效益。加强学习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养,而且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三、争做学习型党员,要做到理论学习系统化
理论学习区别于其他实践活动的特征之一,就是特别讲究学习的累积效应和准确性,需要一个持续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工作系统。
一是要坚持系统学习。学习要有重点。要围绕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及理论体系发展,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帮助党员干部从整体上认识把握,弄懂弄通。要讲究学习制度,按照理论的内在规律组织专题学习,采用递进方式引导人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要增强对系统学习的重视程度,发挥党组织优势,借助一定的人力
和物力资源,保证这类学习能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序地延续下去。
二是坚持日常学习。要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是党委成员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家交流,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产生思想碰撞,在民主氛围中逐步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新的学习载体。大力倡导读书活动,建立读书俱乐部。通过读书俱乐部这个载体,开展理论讲座、研讨会议、观看录像等活动,既把握学习的系统性,又能总结出阶段性的学习重点,真正体现出缺什么、补什么。
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篇7
一、要重视系统学习,打牢廉洁教育的根基
从当前情况看,大多数单位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认识明确,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党课教育中有安排,对个人学习有讲评,抓得比较紧。但是,学习的系统性和教育的深度还不够,有的单位把廉政教育等同于学一学党纪条规、看几次警示教育片,用传达学习文件代替教育;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即使不学也不会犯错误,满足于闲暇时翻一翻,刚颁发后看一看,上面要求时读一读。廉政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着眼长远、注重系统、努力拓宽的原则,将党的纪律、廉政理论和有关法规纳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院校培训之中,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全过程。一是要在党纪条规的学习上求系统。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要把党纪条规的学习与党的教育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长期坚持,贯彻始终,切实使党员干部熟悉基本内容,明确基本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要在廉政理论武装上求系统。行动上的自觉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纪条规只有取得党员干部理性认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重视抓好廉政理论的灌输,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论述和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对廉洁从政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抵御各种考验的能力。三是要在相关法规学习上求系统。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定了不少法规制度,体现了反腐倡廉新的要求。党员干部如果对相关的法规不知道、不熟悉,就很可能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因此,要带头加强学习,熟悉相关规则和程序,不断提高依法用权、廉洁自律的能力。
二、要加强自身修养,把握廉洁教育的灵魂
廉洁自律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法宝。在新时期,我党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是思想上自律。坚持以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党的原则和利益为中心,努力坚持以党的标准作为自己思想上的准绳。用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品质约束自己,努力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员干部领导要善于“惨身养性”,修吃苦耐劳、克己奉公之身。廉政得民心,党员干部善于养无产阶级的党性,大节不失、小节无亏,以人民群众喜乐哀怒为得失,因此,作为党员,思想上的自律是极为重要的。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思想修养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是行为上自律。行为上自律要求党员能够不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在思想道德上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在行为上不拘小节,一丝不苟,不为诱惑所动,常思廉洁。只有拥有这样思想,才能在腐蚀思想来临时,产生抵制的抗体,坚持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质。在政治上要把握住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糊涂;在工作上要坚持以群众为工作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义无反顾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在感情上要坚持原则,不为人情而做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在利益问题上不贪不占。再次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我们共产党员廉洁与否取决于这“三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因此,我们作为战斗在教学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要保持廉洁自律,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要突出权力观教育,抓住廉政教育的核心
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突出权力观教育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关键环节。当前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多与权力观嬗变有关,有的把权力看成是个人奋斗得来的既得利益,独断专行,容不得他人监督;有的把权力看成是一种待遇,谋求特殊化,贪图个人享受;有的把权力看成获取个人利益的筹码,投桃报李、搞权钱交易;有的把权力看作是个人升迁的跳板,一旦愿望受挫,昂扬斗志荡然无存。正确的权力观是公正用权的前提,廉政教育只有围绕廉洁奉公、公正用权这个主题,回答好权从何来,权作何用的根本性问题,才能取得扎实成效。一是要正确把握教育的着眼点。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单位虽然搞了不少教育,但作用不够明显,主要是教育脱离实际,空道理讲多了,把人搞“油”了,出现了讲空话、大话、假话的不良风气。因此,教育要着眼解决问题、注重实效,坚决防止和纠正把廉政教育当作单纯任务来应付的现象。当前,要针对“官本位”和极端个人主义,坚持党的宗旨教育,强化公仆意识和大局观念;针对享乐主义和官僚作风,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针对拜金主义,进行革命气节和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端正人生追求。要把党员干部形象好不好,广大人民群众对用权满不满意,单位风气建设有没有进步作为衡量教育成效的标准,防止把教育搞虚了,搞空了。二是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新形势下,影响党干部思想的各种复杂因素增多,思想和行为的隐蔽性增大,要紧紧抓住重要政策出台,重大问题研究,工作岗位调整变动等时机,科学分析预测,把党员干部的用权、交往等情况搞清楚,把准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切实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三是要抓住教育的关键点。廉政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干部,重点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真正突出出来。针对领导干部教育难落实的实际,上级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利用蹲点调研、检查工作、参加民主生活会等时机,加强对干部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检查监督,常提要求,常敲警钟,做到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敢于拉下面子、严肃指出,对一些违纪苗头,及时提醒,防患于未然。
四、要适应党员干部特点,搞活廉政教育的形式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干部廉政执政党毛泽东思想
近年来,陕西省一三一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在党风廉政教育中,坚持教育为主,预防在先的原则,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廉政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旧的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人们思想上的变化趋势。现结合一三一公司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粗浅的谈一下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问题。
1当前党风廉政教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挑战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党风廉政教育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还不够强。对教育认识的视野还不够宽、层次还不够高、研究还不够深,就教育抓教育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往往满足于一般性号召,满足于落实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在结合本单位实际,思考问题上不多。
其次是党风廉政教育思想把握不够全面、还缺乏深度。特别是在如何适应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方面还不能全面进行思考。缺乏长期性、全局性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安排,对教育工作指导还不够、教育的主动性还不强、教育发展上不够平衡。
再次是党风廉政教育形式上、内容上比较陈旧,在教育的方法上创新不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习惯于照本宣科、上大课、往往是“领导讲、大家听”、一上课、二讨论。缺乏新招式、没有吸引力,致使大家感到乏味和厌倦,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忽视横向联系,只局限于本圈子内搞教育,不能“走出去、请进来”,借助社会力量来进行教育。
最后党风廉政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还有欠缺。对廉政教育规范化要求的认识还不深刻,重视程度还不够,教育的制度化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工作不能完全做到有章可循,教育的教材体系还不完整、内容还不够丰富、教育的督促检查机制还有待完善、还缺乏有效的教育考核机制。
2分析廉政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少数单位领导对廉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地勘单位是生产经营单位,经济效益是主要任务,只要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有的甚至认为教育是空的、效果不能马上显现,因而对廉政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二是在宣传上、正面典型难以树起来,反面典型难以公开曝光,舆论宣传氛围难以形成。三是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尽完善。纪检监察与其它部门协调有待加强。往往认为廉政教育是纪检监察的事情,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四是廉政教育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没有严格检查考核等制度约束的体系,不像完成经营目标任务那样硬指标考核,因而不能收到应有效果。五是教育设备和手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和信息化发展的水平。落后的教育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
3如何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教育的思考
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只有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去努力,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3.1从内容上讲,要突出一个“实”字。教育内容是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党风廉政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当前反腐工作的最新理论和部署;贴近全队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和最新需求。教育的内容要努力体现出与时俱进、符合实际情况和近人情的特点,才能从根本上打动广大党员干部,让他们真正接受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对个别问题进行针对教育。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多样性的,廉政教育也具有其内在的规律,就是通过对腐败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表现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因此廉政教育要抓住主题,分类突破,因人而异,切忌不分对象搞“一锅煮”或“一刀切”。
3.2从形式上讲,要突出一个“活”字。好的形式是党风廉政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党风廉政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变,体现出其多样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一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利用正面典型事迹的榜样作用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同时,合理采用一些反面事例,给人以警示。二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发挥好影视、通讯、网络等工具的效能,实现高效便捷。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通过调研来把握党员干部对目前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使我们的宣教工作更加符合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有助于使我们基层创造的工作做法转化为经验和理论,有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四是采用一些大众娱乐的方式,如成果展览、文艺汇演、短信贺卡、唱廉政歌等,让党员干部便于接受。
3.3从载体建设上讲,要突出一个“新”字。有些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没有吸引力。要选择好廉政教育的载体,把上级的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育。不要生搬硬套,完全照抄别人的样子。尽量把教育搞得活跃些,争取搞出自己的特色。实践证明,廉政教育只要抓住要害,就能使党员干部坐得下听得进,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通过积极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受教育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3.4从教育对象上讲,要突出一个“分”字。地勘单位由于长期野外作业,党员分布存在散、广、小等特点,同时,广大党员因年龄、地位、工作、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不同,在对党风廉政教育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育必须因人施教、因部门施教,体现出层次性。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有以下几个:一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学习教育的时间很容易被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挤占。二是权力性部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因位高权重,成为各种腐朽思想的“众矢之的”,容易迷失方向。只有对不同性质和层次的党员干部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时机的把握上体现好分类分层原则,才能确保我们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3.5从制度建设上讲,要突出一个“硬”字。制度建设是根本,是党风廉政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所谓“硬”就是监督要有力,措施落实要到位。在宣教活动中,应建立健全“五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单位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要完善设施、提供场所,保证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领导机制。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廉政教育机制。三是学习培训制度。要不断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廉政培训制度,要不断创新学习教育的方式,完善学习教育培训的环节,使渠道更加广阔。四是监督机制。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检查。同时要完善各种汇报、上报制度,将单位自报与常规检查、突击检查相结合。五是考核机制。要将平时参加学习教育的考勤记录、学习成绩、活动效果、创新做法等基本内容,建立和完善现有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奖惩的依据。
3.6从资源上讲,要突出一个“整”字。党风廉政教育是全单位共同的责任,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实现齐抓共管。一是要发挥党委书记上党课的作用,适时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吸引力。二是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作用。完善联席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强化整合和协调的功能,形成宣教的合力。三是发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形势任务教育,对国家新颁布的党纪条规进行专题辅导,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教育。四是发挥其它职能部门在宣教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党风廉政教育良好的舆论氛围。如发挥宣传部门的普及性作用,使职工群众更容易、更主动地参与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党风廉政教育才能有更多的创新之举,更多的突破。
总之,做好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确保廉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王理想,关建军.如何加强廉政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15).
[2]高飞.廉政教育要抓好三个环节[J].中国监察,2009(07).
[3]王习贤.当前党风廉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03).
对党员领导干部学哲学的几点思考 篇9
卢 凯 《 人民论坛 》(2011-07-11)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它的基本理论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和领导能力,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实践功能
把握理论基础,注重其社会实践功能
“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在这里,“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特征,而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用“科学理论武装”,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当前实践的需要,也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是由它的社会实践功能所决定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建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它的基本理论最具普遍意义,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首先就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当前的具体实际和形势任务而言,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学哲学最为主要的是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辨明政治方向的功能。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民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具有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立场,在复杂的斗争中辨明政治方向的功能,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当今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受不起改革开放和权力地位、金钱美女的考验,固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认真改造世界观,就不可能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
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本领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具有帮助人们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综观当今世界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快速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在国内,经历了32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进入“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要研究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勇气胆识知识智慧,但首要和重要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端正我们的思想路线,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就会失去基本的立足点。
帮助党员领导干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教育的工具,具有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所谓人生观就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是一种处
理事情、判断是非、做出选择时的取舍标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则是人生观的实质和核心,而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是否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从世界观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重点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通常而论,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主要就是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如此,主要任务就是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对人与世界基本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正确理论反映,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精神,深入学习、全面阐释、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其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11个方面: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观点,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对当今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关系的恶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问题,学会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思想的解释来进行深入思考。二是学习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掌握具体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方法;正确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是学习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运用事物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这一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正确认识矛盾、辩证地分析矛盾、有效地解决矛盾。四是学习认识论关于实践和认识相统一的观点,掌握提高主体认识与再认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做到“知”和“行”的统一。五是学习真理一元论的观点,掌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途经和方法;提高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自觉性。六是学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深刻领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当今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内容及要求。七是学习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掌握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全面准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八是学习阶级、阶级矛盾的观点,掌握初级阶段以及现阶段阶级斗争特点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九是学习社会意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观点,掌握“四大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指导方针。十是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掌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切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创新领导方式方法。最后,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身价值的观点,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狠下功夫,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看,党员领导干部学哲学、用哲学,理论联系实际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分析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比如,如何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短期内难以缩小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所引发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食品、药品、生产等领域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等等。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的着眼点聚集到研究和解决这样的矛盾和问题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思
路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办法。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力解决“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问题。正确的世界观,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三观”的提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些年来,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人民群众态度冷漠,行为恶劣。从思想根源上,就是一些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脱离了“人民”这个本位,理想信念丧失,人生价值迷失,公仆位置颠倒。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党建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切实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指导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内涵,从而指导自身切实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看到我党建立学习型政党以及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行动,看到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先进性。
总之,“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本目的就是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致力于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指导下,切实改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其领导能力与领导水平。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0
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几点思考 作者:尹小玲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2期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和素质,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事业长远发展。
一、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
1.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欲知明日之社会,需看今日之校园。”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就能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保证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培养教育青年学生的优势,把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3.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学生党员的教育发展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学生党员是党的纲领、宗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向普通学生传播的重要窗口。加大培养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有力抓手。以学生党建推动、带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团建、社团建设和学风建设。
4.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拥有最全面、最丰富的知识库,是新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源泉,是输送大批合格知识分子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而大学生党员更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和精英。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的态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功利化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开放,各种价值观念也快速涌现。高职院校学生大都是“80末”或“9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生活在社会利益多样化和社会意识多层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接受各种价值观念的途径多、速度快。加上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样性、复杂性。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入党光荣,抱着从众、人云亦云的心态,不明白为什么要入党,对党的认识模糊;甚至有少数学生入党带有功利色彩,认为入党之后工作好找、就业容易等。
2.存在简化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发展材料不规范等现象
根据党员发展工作要求,一个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预备党员,党组织要投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为三年制大专,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党员的发展多集中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三年级及临毕业前,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集中而繁重,导致教育培养工作不够到位,出现了简化发展程序、突击发展、发展材料不规范等问题。
3.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也在相应增加,使得组织发展工作量加大。当前,学生党支部中教工党员少,一个学生党支部往往只有书记是教工党员,且大都由辅导员兼任。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承担上百名甚至是几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兼顾教学、科研等,从而难以投入太多精力在党务工作上。于是,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很多需要学生党员来承担。而高职院校学生正式党员主要集中在毕业班,学生本身要参加实习、准备论文、面试应聘等,加之对组织工作不太熟悉,从而容易学生党员发展中出现问题。
三、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几点思考
1.强化教育培养,坚定理想信念,是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
(1)抓早抓实,主动出击。在新生入学时,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老师要通过查阅档案、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同学在高中时期要求入党的情况,及时掌握在高中时期就参加过党校培训和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的情况,及早发现苗子,进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和考察。
(2)集中式教育与常规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校培训的作用,改进党校培训形式,改善培训内容,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要创新教育形式,强化常规教育,增强教育实效。通过开辟学生党员教育专栏、开设红色网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专题教育活动等,对集中式教育进行补充。
(3)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要将学生党员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丰富教育的内容。如播音专业可以开展“红色经典诗词朗诵会”,中国哲学专业学生可以举办“中国哲学思想与党员修养” 论坛,动漫专业学生可以开展“经典革命影片动漫制作比赛”等等,实现党性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促进。
(4)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实践是第一性的,共产党员唯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党性修养。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科技咨询、文化下乡、社区服务、街道挂职锻炼等活动,使他们开拓视野、接触社会、体察民情,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党性修养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2.规范发展程序,完善规章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基础
(1)规范发展程序,抓好主要环节。党员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应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入党的程序和标准发展学生党员,把好几个重要的“关口”:选苗关、政治理论教育关、培养考察关、组织发展程序关、预备党员转正关等,把好每道关口,建立相应的考察考核体系,在每个环节上设置不同要求和操作标准,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环环相扣,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2)建立完备工作制度。制度化建设是党员发展质量的保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党员发展制度,用制度规范发展程序,保证发展质量。如党校培训制度、广泛征求意见制度、推优制度、政治审查制度、发展材料审查制度、公示制度、上级党组织专人谈话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3)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是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和消毒剂,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加大党内外师生员工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有效监督,如实行“二级学院党委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度”“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度”。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形式,如进行网上公示、设立网络意见箱等等。
(4)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党建队伍建设,是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组织保障。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务工作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高职院校党的建设、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德才兼备和专兼结合的原则,选拔和吸引更多政治素养高、思想作风好、热爱党务工作、善于做思想工作、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党员干部和教师从事学校党务工作。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激励、保障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重视学习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为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文件和材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原则,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同时,要把党建理论研究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动力保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积极研究新时期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探讨如何开展网络党建、如何创新党员教育培养形式等问题,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指导和促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1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况且在小学阶级,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老师的形象近乎是完美的。在孩子心中,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是孩子心中崇拜的“偶像”。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先做到:教师要求学生服装整洁,自己一定要仪表端庄;要求学生不乱抛废纸杂物,自己首先就不能乱抛乱丢;要求学生把东西摆放有序,教师自己就要把教具摆放整齐。如每次升旗仪式,我要求学生昂首挺胸,立正敬礼;那我必定垂手立正,行注目礼。无形之中,就给学生作了表率,所以升旗仪式时,我们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英姿飒爽。
还有一次,我刚迈进教室的门,就看到黑板上还有字痕,我没有出声,悄然拿起黑板揩,把黑板擦干净了,然后让全体同学比较一下:谁擦的干净。只见值日的同学不好意思了,小脸慢慢变红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的教育效果已经达到了,我为全体同学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学生自主自律,做班级的小主人——班级管理的关键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想事事躬行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做班级的小主人,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1.明确目标。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每个学生则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每学期初,我都发动学生集体为大家庭制定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再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量化管理的细则与措施。如在强化卫生管理过程中,制定了《卫生管理量化细则》: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值日组,周一至周五分别由各组组织清扫;每天由值周班长检查统计,每周总结评比,评出优胜组为“卫生红旗组”;期中、期末评出“卫生标兵”。由于这些细则与措施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项细则与措施均得以落实。学生都能把这看成自己的事,以饱满的激情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
2.用好班干。也就是说充分使用好小干部,让他们做老师的“小助手”、“好帮手”。对他们要大胆“放权”,并尽量在班级中树立他们的威信,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并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这样,班级上下、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就无形地开展竞赛,班级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由于充分发挥了班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自我管理功能、自我监督功能,全班同学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三、关注赏识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班级管理的“催化剂”。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因为在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少年儿童。因此,班级管理中,老师不要太“吝啬”。有时,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话语都会使学生受宠若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出完早操,回到教室时,值日生激动地告诉我,说值周老师检查时,表扬我们班地面整洁、桌凳整齐。我摸了摸他的头赞赏的说了一声:“好样的,这个功劳属于你。”从那以后,每天值日生都能及时洒水,调整课桌凳,把教室整理得干干净净。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2
关键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需要
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乎到党自身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自我完善, 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但是,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如金钱本位、个人本位已成为社会大众潜在的价值标准, 利益引导已经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仁义道德行为规范被边缘化。一些党员干部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渲染, “跑部钱进”, “一切向钱看”, 把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抛到脑后。因此,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的形势要求下, 从各个方面与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相适应。
宏观上看, 我国党政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组织者、决策者;微观上看, 党员干部是连接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旨在统一全党思想, 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但是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呈现诸多弊端, 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到与时俱进, 解决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方式进行反思, 并且探讨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弊端的简要分析, 探讨如何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诸多因素的影响, 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1. 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
在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用宣讲、会议的方式向被教育者灌输某种价值观念, 以此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事实上, 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无形地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立起来, 因为只是一味的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传达给下级, 其中不讲方式和方法, 受教育者只能被动的接收, 双方缺乏默契配合的一面。媒体经常报道的某些官员在会场上睡着就是典型的反映, 这说明教育者宣讲什么、强调什么、灌输什么, 受教育者根本不关心。
2. 官员考核的侧重性
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满足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我国对官员的考察侧重于政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党员干部有所感染, 目前我国对党员干部的考核不单单追求政绩, 更应侧重其道德。我国对党员干部的选拔和考察要追求“德政勤绩廉”, 对“德”的考核置于首位。试想一个党员如果缺乏“德”这一基本要求, 那么“政勤绩廉”又有什么意义。因此, 对党员干部需要在道德考核的基础上在考察政绩, 改变传统对政绩侧重的路线。
3. 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的单一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利益格局被完全打破, 利益主体多元化取代一元化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要特征。①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 党员干部具有“自然人”、“公共人”“政治人”等多重社会角色, 笔者认为这分别是与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而言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自己不枉为“人民公仆”的称号。然而,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某些党员干部并没有意识到其多重角色, 而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纯而又纯的单一角色来看待, 忽视了其他角色, 导致其思想教育的“角色失真”。当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与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多重社会角色存在矛盾。
4. 传统的思想教育缺乏制度、监督等保障机制
传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可操作性差, 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决于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 其中选人用人的人事机制发挥着核心作用。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按照制度机制办事, 任用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但是在这一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任用干部没有经过相应的程序, 没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讨论选人用人方面不讲原则, 任人唯亲, 甚至出现买官卖官, 利用手中的人事大权大搞腐败。当前,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滋生和蔓延, 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着重突出和加强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
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体现了对创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扬弃, 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②笔者认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和创新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注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盲目地灌输, 呈现出一种单向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缺乏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某些观点、思路难以达成一致。笔者认为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 需要创新教育形式, 应着重搞好两方面的结合:一是搞好教育方法“灌”与“吸”的结合。通过办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地教育, 把“灌”与“吸”有机结合起来, 使党员干部在听辅导、开展座谈讨论中受到教育, 得到启发;二是搞好教育手段“新”与“旧”的结合。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有必要的教育措施。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 数字和网络新技术, 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③
2. 突出党员干部“德”的考核
强调对道德的考核, 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不管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多大贡献, 只要其人品道德出现问题, 那么迟早会出现政治漏洞, 因此对党员干部“德”的考核势在必行。当然, 对道德考核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党员干部的“德”?这些都是困扰思想教育的问题。而对政绩的考核是有一定标准的, 可以通过好多指标进行评判。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的难题之一就是对“德”的考核, 。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道德的考核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 采访群众。通过对群众的调查走访, 基本上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一个党员是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 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之二可以警醒党员干部使用权力的范畴, 体现权为民所用。第二, 通过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有理有据的评价。
3. 认清自身角色, 服务于民
从反面看, 传统党员干部角色的单一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疏忽。当前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应使党员干部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 更重要的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更是一名领导干部。当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之时, 党员干部必须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权衡和选择。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键在于强化党员干部的权力道德教育, 强化道德用权, 服务于民的教育。作为党员, 必须以此作为生活工作中的行动标准, 不做危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作为领导干部, 就应当积极利用手中的权力践行党的宗旨,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 健全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
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 还要注重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建设,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监督并重的保障机制。笔者从以下几点着重说明:第一, 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严格遵循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透明原则, 注重纪律性, 体现监督行, 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第二, 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员干部内心的最深处扎一针强心剂, 而权力监督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 强化领导干部道德用权。这一监督的过程也是被监督主体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 起到教育的效果。第三, 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相比, 主要侧重党员干部的内在精神力量, 属于软行调控手段。在实践中, 为了达到调控效果, 某些教育内容就要上升到法律层次, 借助法律制度予以强制执行。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离不开法律制度,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拥有强大的制度保障, 保证思想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传统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转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当前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制度、监督机制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发展。
注释
1龙秀雄, 郭真明.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 12 (2) .
2蔡俊彬.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 2011 (8) .
【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10-07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总结12-22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报告07-06
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计划11-11
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汇报11-17
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计划12-17
棠阴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汇报07-11
流动党员管理手册10-22
流动党员工作计划11-24
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