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2024-09-15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通用8篇)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1

篇一:马教学设计全

马·教学设计全整理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对马有一定的印象,从电影电视上看过不同类型的马。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建议从四个方面促进学生发展:一是培养和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二是领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并加以运用;三是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四是培养敢于向作者观点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掌握(关于马的知识)学习课文。

2.强化自读。本文是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3.加大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相互碰撞,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可按“比较-品味-辩说”的思路组织教学。“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分析家马和野马的特点。“品味”:从品味语言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入手,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辩说”:组织学生辩论,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媒体:可利用图片、挂图、课件等展示马的形象。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方法一:影像导入法

说明:教师准备有关马的图片或影像,在本课开始时展示或播放,并对各种马略作介绍,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语。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欣赏了珍珠鸟,感受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我们看到了身临绝境、从容飞渡的斑羚,感受到动物震憾人心的力量;我们还看到了困于笼中的老虎那不屈的精神;这些动物,我们平常很难看到。但是,马,我们却较为熟悉。法国有一位博物学家叫布封

(板书“布封”)对马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观察,并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教师板书“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2.方法二:比较激趣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马,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布封笔下的马作比较。

3.方法三:资料引述导入法

说明:这种方法有三种思路,一是引述文学作品中的马导入,如《堂吉诃德》中游侠骑士堂吉诃德骑的那匹老马(可选播堂吉诃德骑马的一些片断)、《西游记》中唐僧骑的“白龙神马”、《三国演义》中各位战将骑的战马等,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也可播放影视资料。二是引述古诗中描写马的诗句,如李贺的“春风得意马蹄疾”等。三是引述有关马的典故或词语:如马不停蹄、龙马精神、马虎不得、马失前蹄、马到成功、人仰马翻、马后炮、马屁精、马首是瞻等。互动流程

教学方案设计之一(2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马”是什么样子?请用你喜欢或最擅长的方式把你心目中的“马”表现出来。如果你擅长绘画,请把你心目中的马画出来;如果你喜欢音乐,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唱出来;如果你喜欢写作,就把你心目中的马写出来;如果你善于演讲,就通过演讲赞美你心目中的马。

学生:(准备)

教师:下面请大家相互交流。

师生:(学生交流,展示)

教师:大家刚才描绘的是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马,法国有一位叫布封的作家,他对各种马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许许多多的感受,并在他的著作《自然史》中记录了“马”这种动物。这位博物学家心目中的马和我们心目中的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

二、比较阅读,分组推进,自主探究

(一)整体比较,分组学习,把握主要特点。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布封心目中的马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在阅读时,把有关阐述“马”特点的词、句勾画出来,时间6分钟。

学生:(快速阅读并勾画)

教师:时间到。大家已经勾画出了布封心目中的马的特点,下面请大家和自己心目中的马做比较,看看谁的马更有吸引力?为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布封笔下的马的特点,强调学生独立比较,若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通过比较,更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计)。通过比较,更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统 计)。看来,我们班上有些位同学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有些同学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见仁见智”,我们尊重大家的个性体验。我们准备采取特殊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喜欢自己心目中的马”的同学为一组,请你们用一段文字把自己心目中的马描写下来,300字左右,也可以参阅课文《马》,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同学们,不要迷信权威,既然是我们心中喜欢的,我相信大家会写得非常精彩。只要能把你心目中的马描写出来,写出情趣,并让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一半了。描写要求如下:

(教师用小黑板、课件或卡片展示以下内容)

①特点鲜明,语言力求生动,叙述和描写饱含感情。

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布封描写《马》的一种或两种技巧。教师:另一组的同学们,你们有不同的任务。你们喜欢布封心目中的马。既然喜欢,我们就一起来研讨布封的这篇文章。请这组的同学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布封心目中最好的马是什么?

②他把马分为几类?

③他更喜欢哪种马?

教学设计意图:①设计分组活动教学环节的意图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初步把握布封心目中的马的整体特点,进而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也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和完善自己的见解。②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敢于面对权威发表不同的意见。③如果上面的环节能够安排在上节课的末尾,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完成作文,把课外与课内活动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如果纳入课内,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全班不必统一行动。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各自围绕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类指导,共同发展。1.“学习课文”一组学生的师生互动流程

(1)列出比较提纲,把握两种马的特点。

教师:作者把马分成了“家马”和“野马”两类,下面我们就比较这两种马的异同,看看家马和野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请在草稿本上列出比较提纲。

师生:(学生阅读,撰写比较提纲,交流,补充)

教师: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主讲比较提纲的内容列出比较提纲的思路,其他同学倾听,补充,也可以向主讲同学提出问题,同时也必须回答主讲者提出的问题。

提示:进行比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三点:

一是要找到比较点。作者是从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的,即从内在品质和外在体貌特征两方面进行比较的。学生也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列出比较提纲。

二是要抓住关键词句快速确定某一比较点双方的具体内容。

在“家马”的内在品质方面,1自然段有一个关键句,“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即“驯良”和“勇毅”。如果再浏览这句话的前后内容,可发现前面部分主要赞扬家马的勇毅;有几

个关键词句说明了这一点,即“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具有无畏的精神”“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等。1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则着重说明“家马”的驯良,有几个关键词说明了这一点,即“克制”“屈从”“总是按照”“满足主人的愿望”“舍已从人”“迎合别人的心意”“执行别人的意旨”“贡献着自己”“服从”等。3、4自然段则说明了“野马”的品质。3自然段中的“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4自然段中的“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成群结队”“互相眷恋”“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等均说明了野马的品质。

在体貌特征方面,2自然段介绍了“家马”的体态特征,有些关键语句值得注意。如:“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不解除它们的羁绊”“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等等。

作者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赞美了马的高贵姿态,其中“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头部比例整齐”“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眼睛闪闪有光”“目光十分坦率”等句子表明了作者的基本主张。

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比较。深层次比较包含两个方面:①首先是对形成这种内在品质和外在特征的原因进行比较;②其次是把作者对两种马的感情倾向进行比较。

在进行比较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应追本溯源。在比较中,也应引导学生抓出关键词句,如“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通、太悠久了”;“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等,这些语句既揭示了家马和野马有如此差异的原因,也表明了作者对两种马不同的感情。在评判同学们列出的比较提纲内容时,不应过多地看重内容本身,而应强调学生比较思维的方式和过程,特别是在尽量拓宽比较点,打开比较思路这一点上狠下功夫。

(2)比较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把握科学小品特点。

教师:现在我们再把“学习课文”的同学分成两组。每一组各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字数在100字左右。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目中的“家马”;一组向同学们介绍布封心中的“野马”。请同学们注意自己要完成的任务。

学生:(书写,交流,互评)

教师:请大家把自己写的说明性文字与布封的有关段落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并把这些不同点概括出来。

教学设计构想: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小品与说明文的区别,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小品的特征。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征时,可强调三点:

一是多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多把事与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行为、心理和情感。二是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使文章生动有趣。本文在句式

上运用了许多排列整齐的短语和句子,如“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等,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三是在说明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本文作者饱含感情,根据自己的喜好饱含感情地介绍了“家马”和“野马”。

而说明性的文字则讲究朴实、简洁、通俗、易懂,和科学小品的风格迥然不同。在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这篇科学小品,争取将全文阅读两遍:第一遍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第二遍力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以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2.“写作小组”的师生互动流程

对这一小组的指导应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突出“马”的特点;二是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三是文学化的语言;四是有感情地叙述;五是适当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师生互动以学生揣摩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创造。

(三)在评价、比较中共同发展(两个小组共同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全班共同活动。刚才我们是分组活动,请同学与座位旁的同学交换自己所写的文章,最好找不是一个组的同学,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学生:(交换、互评,交流)

三、组织辩论活动,训练发散思维

教师:作者布封对野马是如此喜欢,对家马却略有批评,你们的意见呢?是喜欢家马,还是喜欢野马?为什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喜欢“家马”的为一组,喜欢“野马”的为一组,以“家马好还是野马好”为题展开即兴辩论。大家要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下面就由我来主持两个小组的辩论。

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评点和小结)

教学小结

教师围绕“比较提纲”“科学小品”“观点阐述”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

教学方案之二(2课时)

说明:这一教学方案的特点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全班统一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基本教学环节为:方法介绍—自我阅读—相互交流—自我小结—自我运用。

方法介绍:教师介绍“比较阅读法”和“科学小品阅读法”(参看“教学设计方案一”),明确本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自我阅读:按照介绍的方法自主阅读,勾画关键词句,做好旁批。篇二: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铜川市耀州区柳林中学 杨永鹏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九课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所以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诵、积累优美的词句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其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动物的佳作,特别是文章的语言优美,文笔流畅,词汇丰富,同时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使作者对马的喜爱溢于字里行间,也把自己对天然野马的赞美,对人工驯养马的同情鲜明的表达了出来。

4、学情分析

马对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何况他们经常与动物(猪、牛、羊等)打交道,对于动物的感情是可以想象的,同时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转型期,所以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易于驾驭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加强词句积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2、方法和通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感情。

难点: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马的成语和词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图形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选用

『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片)动物界当中有许多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忠诚的朋友,比如马,由于忠诚和奉献也使它们失去了一些本该拥有的特质,那么它们究竟失去了什么特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让博物学家布封为我们接开这个谜底。

【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让学生自读或点名让学生来读。

(三)、整体感知(幻灯片)

1、听音乐,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仿读。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自由的朗读。

3、小组内选出代表,朗读本组选出的部分,让大家点评。

4、带着问题朗读:

(1)、在课文中,布封先生将马分为那两类?各有什么特征?

(2)、作者对这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文中依据在哪里?(3)、找出了课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方法,说说表达的作用。

【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合作交流(幻灯片)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思考问题:(1)、家马和野马各不相同,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2)、怎样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特别第二个问题教师应正确引导,把它和当前教育应给学生一个明晰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幻灯片)

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教师适时鼓励,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小结】

(六)、迁移积累(幻灯片)

马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汉语中也有许多包含马的诗句,成语和俗语,你知道哪些呢?说给大家听,看谁积累的多?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表扬,同时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

(七)、小结(幻灯片)

布封先生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以至马的用途。布封先生的马给人以不寻常的亲切感,让我们甚至自感与亲切了许多。马的“无畏精神”,“慷慨以赴”“舍己为人”“奋勇当先”让我们感到有时自愧不如。它有人的大义,我们却缺少人的情怀,愿我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八)、作业(幻灯片)

文章在描写马的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做比较,使用同样 篇三:马教学设计

《马》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和马的用途。马在作者笔下不是画,而是舞台上的角色,一神一情,一举一动,仿佛历历在目。那细致与逼真,可以令与马为伍的人为之倾心,赞叹,令不曾接近过马的人发现许多新奇的知识。

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写驯马时的传神和写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

然而,布封的细腻绝非琐细。无论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描写,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篇下来,细而不繁,丰而不杂,实而不赘,风貌秀丽舒展,犹如一株依主干风姿修剪枝叶而成型的观赏植物。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解决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觑 鬣 剽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疮痍 枉然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 犷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2、导语: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

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明确: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2、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 己,舍弃生命。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四、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明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明确: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二题。

2、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3、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八、教学反思

魏书生老师说过:“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

成长的中学生,或者是世界、人类的大师和巨匠,那麽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采用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容量;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并采用激发兴趣法来激活学习思维、启迪学生智慧。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2

一、教学过程落实“五环节”

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总体设计上应凸显“三注重”,操作流程中应落实“五环节”。即注重学生、注重文本、注重实效,落实研读、落实入境、落实探究、落实感悟与落实精练。

1. 自主研读

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课文,感知教材,是一种学生独立阅读的训练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后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

自主研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第一步,体现出超前性原则特征。这种超前学习使学与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自主研读的根基是文本,学生的学习活动需紧扣文本而展开,要尽量避免“节外生枝”。同时,自主研读要避免脱离文本,看似热闹实则喧宾夺主式的学习活动是不值得提倡的。学生自主研读的最高境界是“进得去,出得来”:能读懂、读透文本,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思路、写法特色是为“进得去”;能够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做出评判,能对作品的写法语言做出鉴赏评价是为“出得来”。

2. 体情入境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情感上的共鸣。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从而引领学生进入一种状态,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激活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自觉地、忘我地投身于探究和创造,与作者和主人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 质疑探究

质疑探究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研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以适时展开讨论。

讨论首先要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走动,甚至可以大声向其他同学质询,使全体学生都乐于合作,勇于发言。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积极思考,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

同时,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时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识状况,使教师能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增加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高度集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

讨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允许有一个或多个结论,甚至没有结论。质疑讨论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有创意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哪怕略显稚嫩,也要给予鼓励。质疑讨论体现出互动性特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了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模式。

4. 总结感悟

总结感悟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的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发现、探索新问题的教学环节,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通过总结,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为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拓宽知识面,获得更新、更深的知识,使学生从被动吸收发展成为主动探究。学生不再死记硬背,也是能动性特征的表现。

5. 迁移精练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是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不仅要起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要迁移知识,用知识去说明或解决新问题。因此,一节新课上完后,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亲身实践,收获在每一节课,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二、教学方法归纳为“三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他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他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众多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而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2.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的教学思想。

(2)研究法

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思想的转变。

3. 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当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便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语文思维水平获得提高。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大体要经过三个过程:

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体验,就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凄美,都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情感交流,产生共鸣。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3

一、进一步明确“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对“过程”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明确了“过程”的定位: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过程肯定和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方法联系在一起,但经历过程不单单是为了这些结果,经历过程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因此,我们每位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领域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教学要求,这是我们设计和实践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二、教学设计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可操作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师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立足于学生实际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便在教学互动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与主题,从而引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展开。

其次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节点上,从而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教学理念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但这不应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合理把握时机,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相得益彰。我们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从优化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达到学生会学、乐学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主体参与是否有效的最主要体现是学生有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能否让学生充分地倾诉、教师是否热情、善于倾听、善于指导、善于激励,而关键在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能够有效对话和互动的教师都是善于倾听者,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指导与激励。善于倾听的标志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等待和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诉,对自己充满信任。

四、教学问题要关注师生互动的思维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多元智能发展的起点,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问题化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找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结构化了的科学方法。教学内容问题化还可以改变教师教学“一言堂”的弊端,促使教师努力实践“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五、有效指导学法要关注三维目标落实

我们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总结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实施中,我们更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时都要力争做到在建构新知识时,教给学生探究、总结、概括的方法;在演练复习时教给学生归类、整理、检查的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方法很多,我们鼓励老师们探究学法,但不要被一些条框所局限,要结合实际灵活应用教法传授学法。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4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

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

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

(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分析、思维等。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一定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设计的笼统化宽泛化。

许多设计是放之海内皆准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设计时,经常为节约时间,就简单写上教师的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探究法等。姑且方法是否合适不论,在这课的具体表现中如何去实施,具体在解决那一个问题时采取哪一种方法,怎样去实施讨论探究,等等方面流于形式。

因此,什么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怎样实施会更加有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1、谁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科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过程与方法”不过就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手段而已。新课程理念则强调,“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手段,而且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过程与方法”,因此它又是学习的目标。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而“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只是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张汉林《对历史三维目标的一点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系指通过获得和怎样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经历,形成从这些经历中抽象或概括的更有统摄力的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即思维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从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这样做”的经历中,形成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它反过来促进理解与掌握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使其能迁移——举一反三,又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积累—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由证来”的方法;学会探究解决问题。就历史课程而言,这个“过程”指的是让学生在浓缩、简化或概括的情景和条件下,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史实,解释与评价历史的程序。如,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唐太宗生平事迹、编写其年表的思考程序,解释与评价唐太宗的认识程序。注意,这个“过程”指的是在本质和主干逻辑上与史学的认识过程一致,并非时空、途径、形式上完全相同。教学方法上有的是通过教师的描述、概括、推理或演示等示范感知的,有的是由师生对话、置疑、解惑完成的,有的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探究性学习进行的,包括观看影视资料、图书阅读、参观考察、调查访问、文献查阅、课题探究等。教学方式上可以集体进行、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操作时究竟用哪一种方案,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课而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或机械照搬;“方法”指的是掌握史学界确认史实和解释与评价历史的思维方法。小到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制作各种历史图表的思维方法,中有如何进行史料鉴定辨证、把握与解释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大至如何发现与揭示历史变化的轨迹、知晓历史演变之脉络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课程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就显示出过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确定原则

1、精心地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和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上课前认真备课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不可轻视的问题。

1)、备课标。只有备好课标,才能构建课堂教学的全面观念。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标,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确定每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根据所任学科教学内容,每节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定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是学生。②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将是什么样的”。)

2)、备教材。备全册,备单元,备每一节课时。在备课中,我们首先要挖掘教材内涵,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前后联系、设计意图。(提倡教师们大胆地尝试,灵活处理好教材,注重知识的调整和整合,有自己的创意。)在此基础上设计每一课时教案。

3)、备学生。备学生的知识现状,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次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4)、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当发现孩子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但在历史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极为普遍。

(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案例1]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上,老师在讲完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后,让学生讨论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原因,有的同学说是党领导的好,有的说是政策的英明与伟大„„其中有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出“人们就是想吃好住好。”(这是教学辅导书上很少提到的)老师对这一学生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是按照其教学设计列出了一二三点。

[评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说出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想法,本应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却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进行因势利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将教科书中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一契机,仍按照教案引导学生展开课程活动,生成性资源转瞬即逝。

(二)课上问题,课后解答。

[案例2]课上,老师讲夏朝历史时说:“你们发现没有,年代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确切纪年,一般称公元前21世纪,后来国家大量投资,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年代。”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我认为,国家投资搞那么遥远朝代的断代工程没有意义。”主讲教师看似有些“尴尬”,但很果断地说:“这个问题很复杂,咱们下课再讨论吧。”

[评析]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对课程实施中的生成性事件和问题完全视而不见的情况已大大减少。但是,许多教师采用课下延伸的办法来应对。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与教师备课思路不一样的看法时,一些教师通常会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留在课后再讨论吧。”如果教师真是发自内心地想着课后再与该学生讨论,这也可算做是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课后开发。可是很多教师一下课就忘了这一回事儿,甚至当时说出那句话本身就是为了搪塞。如果教师常常这样课后不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失去发现问题和表达不同想法的兴趣和热情。

(三)一味欣赏,不作辨析。

[案例3]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让同学分析力量壮大的原因时,一位同学说:“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应归因于日本,原因很简单,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担起正面战场的御敌重任,错过了集全力镇压共产党的大好时机,共产党才有喘息的空间,逐步壮大起来。”老师说:“这位同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值得表扬,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看法吗?”

[评析]学生把“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归为日本的侵略”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错误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师对此错误观点进行有效地开发,并给予细致地剖析:“日本的全面侵华,客观上有国民党政府停止中共中央根据地的围剿。让共产党喘息的后果。但面对日本的侵略共产党也担起御敌的重责,开辟了敌后战场积极抗日。共产党的壮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抗日战争中也损失很多。日本的侵华带给整个中国更多的是一场灾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还要对学生进行做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观点很独特,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但教师没有对学生错误的生成性资源进行辨析与利用,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不考虑观点的科学与否,只为“新”“异”“离奇”,这不仅背离

5)、备教法、学法、教学语言。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们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看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教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备课时,每节课都要考虑教学语言的设计,包括激趣引学、知识传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延伸、教学评价等的语言设计要考虑全面、具体。

6)、备教学反思。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更好地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己的知识体系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今后要修补。②、学生的得与失。

③、对新课标的理解是否有偏差。

④、对教材的理解及本节课设计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是否恰当。⑤、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不合理应怎样修正。⑥、本节课有哪些闪光点今后应汲取。

⑦、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效果如何等等,反思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超越,再升华,每一次循环都会有新的感悟,每一次感悟都有新的提高。

2、有效性与能动性相结合

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习,应该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实现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高效性,使学生形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上的多样性。

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有的教师热衷于“表演法”,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历史内容进行表演,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三是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四是表演极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表演科学组织,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探寻符合历史的表演现象,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的表演如果没有教师科学有序的组织和引导,其过程与方法可能是虚假的,结果必定是低效的。

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倚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来说,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更是评价其一堂课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比比皆是。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中学生的分心。一些影视资料、图片表格,甚至包括一些课件的动画效果,都有可能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上,从而导致教学中学生的分心。

二、有可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速度跟不上教学速度,从而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由于多媒体教学相对于普通教学来说,节奏更为明快,因此对习惯了普通教学的学生来说,跟不上多媒体教学的节奏是很正常的,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完全掌握。

三、有可能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淡化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于多媒体教学都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常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从而有可能使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教师的负担。由于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掌握现代的教育手段,而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任何教师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修,才能不断的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有些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负担也会更重。

3、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实际

新课程鼓励教师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式的学习。如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贴近社会和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要看主题的选择是否合适社会实践式的学习,是否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如大量的时间、学生兴趣能力等),是否有价值。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反思如下:设计四个社会实践式题目:①“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装,搞一次老式服装秀,感受服装文化的魅力”;②“调查本地区还保留了哪些传统菜肴?体验一次西餐”;③“调查本地区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筑”;④“参加一次婚礼,走访老人比较宁波地区百年婚俗变化”。对于“体验一次西餐”的学习目标,有个学生就说“我没钱吃西餐,老师你请客呀?!”才让我有所反思、体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式的学习,而且实践的价值较浅层,而事实上这四题社会实践题也仅仅在课堂上“走过场”展示一下而已,更何况这时学生已在期末考试前,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在课后教学反思过程中自己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点反思:对这些实践主题建议删除或改为在直接呈现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础上从而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讨论;要慎重使用社会调查。

4、“过程与方法”决定于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不同的教学方式决定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具体来说比如“讲授法”是一种最传统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式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式仍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资本原始积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议制”等)、或史学理论和方法(如“辩证唯物论”和“文明史观”等)或知识难点学习时,“讲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学方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标新立异”,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操作实践

1、注意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被动的接受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没有主动性的教学,就成了一种机械性的传授形式,也就没有了交往,没有了学生的活动、探究、合作,自然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生就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和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产生的工具,更谈不上做为人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新课程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更像一个动词,即知识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及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化,新课程都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在过程中方法中完成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明确叙写出“过程”目标,让它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样正常出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中。注意同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2、在教学设计从“设计教学”走向“设计学习”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强调由“设计教学”走向“设计学习”,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成没有,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收获了多少,能提高多少”上来,使历史学习实现从记忆型、勤奋型向智慧型、效益型的转变。因此“设计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在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力求将“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落实到具体问题中,明确如何去实施过程,在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时采取何种方法,怎样去实施等。具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象参与主体化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心中有“生”,目中“人”,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变“追求教师教的精彩”为“追求学生学的痛快”,变“以学科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2)、活动开展有效化

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对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问题呈现情境化

⑴问题的指向应有确切性。情境应与问题紧密相连,问题应在情境中产生,且问题越确切,学生就越容易明确题意,也才能准确回答。

⑵问题的内涵应有启发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但只有具备一定深度和内涵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必要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⑶问题的先后应有序列性。问题设计应遵循跨度小,从易到难,从分析到综合,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环环相扣并具有逻辑性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成功感,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

4)、“方法”指导具体化 方法”指导时,应该注意:

⑴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⑵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尝试,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⑶教师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说出或写出方法使用过程,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

如:问题阅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掌握基本方法 操作步骤: 1.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 3.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5)作业设计实践化

⑴调查采访。确定调查主题、明确调查对象,还要制定调查计划、优选调查方法,组织调查过程,整理汇总调查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⑵黑板报、手抄报。精心设计,让编写过程演变为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⑶演讲、辩论、表演。6)考试检测具体化 “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和能测量,确实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上海市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高考命题为全国做了表率

3、课堂探究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很多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而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探究。在平时课堂上重点做好一二个探究活动,是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实现的必要途径。

课堂探究有三个不同层次:初级探究、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综合探究活动课。初级探究是由教师设计而成的问题思考,适合课堂上操作。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值得思考的是:怎么使问题的设置更到位一些?譬如:更有梯度;更有思维性;更加适应学生的特点;更加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等。

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的实施者往往是优秀教师,他们往往能从学生的动态生成中捕捉新的思维点和生成性问题,他们对课堂的感悟是:“精彩源自生成”。值得思考的是:教学中应多对学生进行追问,如何进行有意义的追问。下列语言值得尝试使用:如,“你具体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思考?”“你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些知识教材上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你对同学的回答,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5

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我是从2010年送走高三后直接接的高二,教授新教材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在这半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遇到了好多的问题和困惑。

一、教学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问题一:学生活动和教学任务的关系处理不是很好,完不成教学任务是经常性的现象

新课改以后的政治教材与旧的传统教材相比较,原来两课时甚至三课时的内容在新教材中都是要一课时完成的。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活动、探究、合作学习往往要比老师单纯讲授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学生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新的思维亮点甚至出人意料的新情况需要处理,现有的每节课的时间并没有增加,这样就使得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比如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里就涉及到运动、静止、规律三个概念,“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人和规律的关系”三个关系;事物是运动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三个原理。这些在旧教材这些在旧教材中是分在四框来讲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是把它分为两课时探究的,但不可能每课内容都这样分解。问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式滥用,缺乏有价值的探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广泛采用,这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和启迪,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上公开课、示范课时,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出现了只重视形式,而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情况。课堂上,不论是否存有合作的时机,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师就喜欢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立刻小组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然而小组讨论的效果并不明显。更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中盲目表现,不会倾听,完全视同学和老师的意见于不顾,在课上吵成一团。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时效性不强;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这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有效的合作,教学有效性不强。

二、新课标下针对上述问题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1、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向课堂要效率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让学生“自主”,去合作、去探索,认为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填鸭式。于是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由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有的教师不能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生活动时,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者看看教案、或四处张望,不深入到学生中去,不和学生讨论,好象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实际上,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过程做必要的指导,切不可放任自流,使学生能真正的自立,以做到自主学习的结果,其实依我看是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其实,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策略。有的教师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分小组活动,只要是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的面面具到,就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具有不确定性,对教师来说,要敢于暴露学生的困难,体现自己解惑的水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想办法解决,教师在新课程中应该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深刻领会新课表的精神实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兴趣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我设臵了这样的情景:多媒体展示刘德华10、20、30、40、50、80的照片。让学生思考:(1)十岁到八十岁的刘德华有变化吗?(2)刘德华会变成梁朝伟活着周润发吗?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我乘势点拨:这就是哲学中的“动中有静”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地学到了新知识。

3、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他主学习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要选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所探究问题要有可探讨的价值。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的时候、而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亦即那些对学生来说“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知识点上设疑,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若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若问题过深,会造成冷场,影响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必须选择恰当内容和时机进行,即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有争议时、新旧知识比较时,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合作学习比如在学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我选取了教材32页相关链接的内容设臵问题讨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里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探究思考:你认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2)要教给学生自足学习、合作探究的技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掌握“五种”技能。教学生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要能做出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学会表达,经过思考之后进行有序组织语言,达到表达过程有条理、有理由,让同学听着清楚明白。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做总结性发言。学会分工与合作,从而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并不是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学生有困难,需要教师指导,教师应做出恰当的选择还要要注意在合作交流中,要提出合适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4、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政治课本身思想性、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等特点,学生普遍缺乏兴趣。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恰恰能较好把抽象的理论、观点加以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在多媒体运用时要注意不要走入误区,第一走出观念上的误区滥用多媒体认为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就不是新课程。第二防止课件变成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代替小黑板的作用;第三切忌课件版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起,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冲淡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其实计算机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原生态的课也有它不可抹杀的优点。所以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6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正音正字。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略)

三、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

四、分析课文。

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1、2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第2自然段可分为5层,前4层从四个方面与第1段相对照,第5层从对照之中得出结论。第1层凛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第2层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第3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有稍降辞色;第4层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第5层结论:在艰难困苦中,尚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精,有所成,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用心不专。

文章第3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为了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

五、总结、扩展

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六、布置作业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7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传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放手, 相信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意目标设置的分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 在学习《地球的结构》这节时, 由于课程内容比较简单, 教师可放开手让学生小组学习, 小组长根据成员的不同水平来确定其主讲内容。小组成员在合作的基础上, 整理出本节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 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 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 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从而使“过程和方法”目标充分实现。

二、建立与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篇8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互动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它还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娴熟运用难度较大,因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3)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

(4)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为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所接受外,还因为它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要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四阶段八环节”模式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其模式的教学环节如下:

新知导入阶段

1、复习铺垫

(5分钟以内)

2、导入新知

3、启发诱导(获取新知过程的教学)

新知获取阶段

(15分钟左右)

4、归纳小结(获取新知结论的教学)

新知理解阶段

5、“双基”训练

(8分钟左右)

6、变式训练

新知应用阶段

7、课堂练习

(10分钟左右)

8、课堂小结

应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强调:教师重在引导、激励,贵在传道、授法;学生重在参与、获取,贵在乐学、勤思。

三、教学设计具体化,精心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

1、找准切入点有效的教学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与主题,从而引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展开。

2、点击兴奋点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寻求发散点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当然,要想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4、形成整合点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放的开,也要收的拢,不仅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更要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始终清醒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种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理念主体化,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流程中应该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心理换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优化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平等对话,构建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教学理念主体化要求:

1、立足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要使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学习的奴隶”,教学的过程是“我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不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而是我主动要求做的”,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老师先知于我,但是我会比老师更出色”。

2、发挥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现有的知识对于我来说,我是能够理解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富于批判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品质,使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产生疑惑和问题,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过程、批判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在求同中存异的思维,在吸收中批判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自我评价的习惯。

4、展现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包括创造性的思维与创造性的表达。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学是创的前提与基础,创是学的延伸与发展。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造,就能够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五、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化师生互动

过程的思维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起点,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问题化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找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结构化了的科学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设疑必须围绕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核心来进行,即都必须强调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第一要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开放性问题,或适当变动情景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第二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提问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提出需经过思考又能回答的问题。第三在于提问时机、动机的把握,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及时回应,并且这种回应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当教师的提问既无一定的开放性,又没有一定的难度时,反而会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摸清学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尽可能使所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

六、教学过程探究化,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过程探究化要注意:①选择富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效性的问题;②注重对结论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的探索;③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力求全体参与;教师是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通过探究使学生满怀成功的喜悦。

六、主体参与有效化,内化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主体参与是否有效的最主要体现是学生有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能否让学生充分地倾述、教师是否热情、善于倾听、善于指导、善于激励,而关键在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能够有效对话和互动的教师都是善于倾听者,能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指导与激励。善于倾听的标志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述,对自己充满信任,

有效倾听应该是:第一,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回答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回答,课堂就会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害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是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容忍不同”,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欣赏”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程。

上一篇:《阿西莫夫短文》下一篇:计算机系党总支“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