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三年学科规划

2024-07-25

高中数学三年学科规划(精选6篇)

高中数学三年学科规划 篇1

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工作三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数学是探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加强数学学科建设,对于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和教研教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有关数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激励和帮助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教学和数学教研教改水平,激励和帮助数学教研组提高教学教研的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大面积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数学学科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主体:我市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和广大关心小学数学教学的同人们。主要内容: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问题探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教师培训、教学评价;小学数学教师风貌展示、成长历程、成果汇报;小学生数学学习经验介绍、数学学习心得体会、数学学用成就汇报等。

三、学科发展目标

本着“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学科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只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业务精干、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数学教师专业队伍,创建一个教学资源丰富、条件优秀、保障有力的教学环境。创新校本教研的机制,使教研气氛浓、学科活动及文化建设优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率提高,形成师生和谐,民主开放,生动活跃的课堂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讲通过三年的努力,达到下面几方面:

1、学校领导重视数学学科建设,且领导方法和教学教研管理方法符合数学教育规律。

2、数学教研组机构健全、工作努力、发挥作用好。

3、数学校本教研有计划、有制度、内容具体,管理科学有效,组织教研活动和学生数学文化活动积极有效。

4、数学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爱学习、爱研究,积极投入校本教研并初有成效。

5、数学教学的物质条件能保证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开展。

6、数学教学质量较好。

四、学科建设标准

(一)教学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宗旨;按照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组织结构

1、学校有专人分管数学学科建设,分管者定期参与数学学科建设活动并进行指导。

2、设有数学教研组且机构健全、相关制度齐全配套,活动定时并实施好。

3、平行班在3个以上的学校设有年级数学备课组,相关制度齐全配套,活动定时并实施好。

(三)师资素质

1、数学教师人人取得教师资格,学历均在中专以上。

2、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

3、有校级以上数学学科带头人,能在整个小学六年“打通关”的教师比例在80%以上。

4、人人爱学习、爱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五、数学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教研室

1、打造一流的数学教师队伍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质量。教研室将采取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为核心,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与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认真抓好教材分析会、教学课例研讨、骨干教师新课程教学展示、数学优质课比赛、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争取在三年的时间内,打造一流的数学教师队伍。

2、形成规范的数学课堂教学

这包括规范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常规等。要抓好教师课标学习、教材解读、备课、上课、相互听课与评课、教案、作业批改、试题命制、学业监测考试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的规范。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数学教师熟悉新课标、新教材,熟悉教材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教师使用教材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抓好相邻学段新课标和教材的学习和考核

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体系及结构;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师不但要熟悉本学段的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体系及结构,还要熟悉第二学段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体系及结构;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师也要熟悉第一学段的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体系及结构。毕业班的教师还要熟悉第三学段的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体系及结构。

4、积极参与教研协作区的教研活动

继续施行农村小学协作区教研制度,教研员分包协作区,每学期参与协作区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

5、建立小学数学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制定分年级指标,培育发展运行机制。继续推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机制,学生分数不向学生公布,只作为教师进行自我评估,查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依据;继续坚持和完善抽测评价机制,改善抽测数据的算法,加强抽测后的试卷分析。

(二)教研组

1.校本教研各项制健全,落实到位,常规教研活动每学期有计划总结,措施得力,活动坚持较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理论学习(校外与校内结合),教学论坛,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课例研究活动每学期定时开展。2.重视同伴互助,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研组要有专门的工作布暑,落实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工作。

3.课题研究

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改试验和教学研究,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组内有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三)教师与课堂教学

1.按照课程计划开足数学课,不任意增减课时,落实数学活动课。2.教师严格执行《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安排进度,备课认真有特色。3.上课认真,课堂民主和谐,气氛活跃,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有素,措施到位,形成制度。

4、重视数学过程管理,建立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与考核机制,教学质量评价分析制度健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不歧视差生,学生培优、补差工作有措施和计划,并且有成效,后进生控制在5%以内。

6.作业布置有特色,作业量适量且符合上级要求。作业形式多样:有教师自己创编的习题,有实践活动、游戏、数学日记等。

7.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与测试体系建立,工作有实效。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试题灵活、符合课标新理念。

(四)教学质量

1.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养成良好,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较好,喜欢数学学科的学生比例较大。

2.学生数学思考与分析能力较强,技能较强。

3.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学业考试成绩成效显著,合格率达95%以上。4.数学学科教育有特色,成绩突出,在本地推广适用。并且各项特色受到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表彰或社会公认。

5.社会、家长及中学等相关部门,对学校数学教育质量评价好,学校声誉高

高中数学三年学科规划 篇2

一、文科数学学科弱势成因

1. 环境因素导向。

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文理的选择, 往往以数学为尺度衡量, 误以为之所以选择文科, 重要原因是数学成绩不理想, 导致文科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 能力下降。

2. 缺乏学习动力。

学起来费劲, 不出成绩,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于是就归因于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 愈发得感觉枯燥无味, 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成就感, 渐渐感到无助, 甚至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 时间和功夫不够, 恶性循环, 致使成绩越来越不理想。

3. 学习方法滞后。

对数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不能完全理解数学知识的规律与内涵。文科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 规范性强, 准确率高, 但运算速度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 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 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 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 但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 “解模”能力较强, 但“建模”能力偏差。

4. 意志品质较弱。

许多同学之所以成绩不好, 原因就是意志品质太差, 遇到困难就退却, 碰到干扰就妥协, 使学习上很多好的想法坚持不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形成的, 要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 就要控制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

5. 畏惧心理所致。

文科学生尤其是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 基础较弱, 进行检测时, 心中充满担心和惧怕。

二、弥补文科数学学科弱势策略

如何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弥补学生的数学弱势, 提升文科学生的数学成绩呢?多年的实践中告诉我们: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数学成绩定能提升的信心建立、有效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法等。

1. 兴趣是弥补数学弱势的催化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就能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成绩处于弱势的学生, 绝大多数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 最好先想办法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只要采用试着喜欢数学的态度, 厌烦和枯燥无味的感觉就会去掉, 所学东西会既快又好。清除紧张心理, 鼓励她们“敢问”、“会问”, 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要为他们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燃起自信的火焰, 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学习、探索与创造。

2. 信心是将数学弱势扭转为强势的原动力

帮助学生调整消极心态, 培养积极心理。当数学弱势学生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时, 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要持续关注。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基础不好, 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当无法克服这些困难时, 容易退缩, 打退堂鼓, 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任课老师要经常找学生谈心, 鼓励他们, 给他们力量。上课提问时, 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留给数学偏科的学生。学生答错了, 教师给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 让学生继续把题解答下去;学生答对了,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鼓励。老师帮助偏科生建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为了能保证目标实现, 一步步强化自己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应该是不断增长的, 以增加对学生的信心, 期望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3. 有效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法是弥补数学弱势的保障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制定目标、学习计划;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

数学成绩暂处于弱势的学生, 主要是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方法不合理, 如课前不预习、听课无重点、课后不整理、错题不总结。为了帮助学习确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需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每个月至少检查数学弱势学生的课堂记录本、课堂作业本、错题记录本等一两次, 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惯而施加一种权威的外力作用。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 指导他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 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 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 改进学习方法, 逐步提高能力。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 “说题”是一种不错的途径。说题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 把学生从“被动听”推到“主动说”的地位。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说”, 带动全体学生的“学”, 实现全体学生的“会”。教学中要编制“套题” (知识性, 技能性) 、“类题” (基础类, 综合类, 方法类) 、“变式题” (变条件, 变结论, 变思想, 变方法) , 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说”,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这有利于提高女生的数学能力。

高中数学三年学科规划 篇3

【关键词】高考研究数学教学应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063-02

高考怎么考?高中数学该如何教?高三备考又该如何进行?我亲历了2011年高考评卷工作,研究了2011-2013年高考数学广东卷,受益匪浅。

近三年高考数学广东卷有以下特点:

①加大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何、函数、概率统计这三大主干知识的分值:(理)2011年110分、2012年105分、2013年115分;(文)2011至 2013年都达到115分。向量、线性规划也年年有考查。突出重点内容重点考。

②凸显双基理念,强调回归教材。基础题比例逐年上升,分值比例:(文)2011年60%、2012年64.7%、2013年68.7%;(理)2011年60%、2012年71.3%、2013年72%。不少题目可在教材中的例习题找到原型。这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方式,体现了命题者重视教材,重视数学问题通性通法的掌握与应用。

③题型常规而有创新。常规表现为考查的内容为基础知识,考查的形式为考生常见的形式(如图形、表述符号等)。常规题并不意味着容易解决,常规题题型背景多数都有创新,可谓是“似曾相逢不相识,平常之中不平淡”。这就需要考生有良好的数学基本功和应变能力。

④重视数学定义。体现为两类题目,一类是对已学数学定义的考查,如抛物线(2011文8)、双曲线(2011理19)、投影(2011文6)等定义。另一类是利用新定义解题,考查学生学习新定义、提取信息、运用新定义的能力。如(2012理8)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和,定义;若平面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且都在集合中,则( )

2011-2013理8都是定义新概念,用已学知识解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运用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强。

⑤重视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意识的评价。以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与数学能力(包括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阅读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与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掌握程度。

偏离课本、忽略细节、运算障碍是考生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备考备三年的真理,把握高中每节课就是在进行有效的备考。根据试题特点分析与考生存在问题分析,我认为教学应从以下方面下工夫: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规范表达

教学中要讲清教材中考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复习时要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点复习。研究考纲,关注考点的增删,对考点和表述字眼的变化要仔细琢磨。关注各考点的能力要求。对于理解和掌握层次的考点要格外重视,它们通常是解答题考查的内容。根据各考点的能力要求合理分配教学复习的时间,对已删的知识点、已淡化的边缘知识(如解三角方程、三角恒等变换等)不应花大力气,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以教材为本,深入研究教材的例习题,寻找典型例题,讲清通性通法获取一般解题思路,做好例习题的变式,有效开展拓展训练,围绕教材中例习题蕴含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开展复习。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教材中的例习题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材中B组习题一般是知识拓展类题目,这些题稍加变形便可成为高考题。

重视数学语言规范训练。近年学生答卷中数学语言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符号(如坐标、集合)的表达不规范;数学推理过程不完整或逻辑顺序颠倒;不善于作图辅助解题等。教学中教师应多示范,对作业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讲评。

二、重视概念教学,揭示问题的本质

部分教师课堂上不注重公式的推导,不注重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不注重关键点易错点的辨析,直接将结论、概念、公式抛出,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样一知半解的学习难以形成数学能力,也难以学好数学。所以教师课堂上应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套用,要辨析其本质联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概念,形成能力,解题才能得心应手。

(2011文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组 0≤x≤■

y≤2

x≤■y给定,若M(x,y)为D上的动点,点A的坐标

(■,1),则z=■·■的最大值为( ).

A.3 B.4 C.3■D.4■

解法一:依题意z=■·■画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易知直线y=-■x+z经过点(■,2)时取的最大值zmax=■·■+2=4.

解法二:z=■·■=■·■cosθ即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为■与■在■方向上得的投影的积, ∵■恒定,由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易知当M位于B(■,2)时,■cosθ最大,∴z的最大值zmax=■·■=■·■+2×1=4.

如果投影概念的教学成功的话,学生能较好掌握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和投影概念,用解法二更加省时(关键找出M位于B(■,2)),计算量小,且不易出错。

(2011理17(2))当产品中微量元素x,y满足x≥175且y≥75时,该产品为优等品.用上述样本数据估计乙厂生产的优等品的数量。本题难不,学生大多能算出正确数据。但不少同学因没体现“估计”、“大约”、“大概”等词语而失分。如果概念教学成功的话,学生能较好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就不会将或然的问题处理成必然的问题了。由此可见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新定义题,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此类题目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和推理分析的能力。

如人教版必修4第113页B组第3题,已知对任意平面向量■=(x,y),把■绕其起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θ得到向量■=(xcosθ-ysinθ,xsinθ+ycosθ),叫做把点B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θ得到点P.(1)已知平面内点A(1,2),点B(1+■,2-2■).把点B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点P.求点P得坐标;(2)设平面内曲线C上的每一点绕坐标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的点的轨迹x2-y2=3是曲线,求原来曲线C的方程。又如人教版必修4第120页第9题等等。

三、加强运算求解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运算求解能力要求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算和近似计算。数据处理能力要求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

教学中,学生经常重思路分析而轻过程实操。教师有时也会忽略计算的板书与讲解,而直接给答案。长期这样的教与学,必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简单的问题(如一元二次不等式)老出错,复杂的(如含有字母参数的式子)就束手无策了。如(2011文19)设a>0,讨论函数f(x)=Inx+a(1-a)x2-2(1-a)x的单调性。用导数法求单调性的方法多数同学已掌握。但这道题全省平均分只有2.94分。说明学生掌握的那部分方法没办法派上用场。原因是对稍复杂的、含有字母参数的求导不熟练,通分、因式分解、求根公式不会灵活使用与正确筛选。2012年21题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板书计算过程,讲明算理(既要使学生了解“怎样运算”,还要明确“为什么要这样算”),指导学生课内外多训练,多检验(掌握检验的策略,如公式是否用错,每个步骤是否合理,获得的答案与前期估计是否相差悬殊等)。指导学生平日练习时坚持将每道题的计算进行到底。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运算求解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近三年的高考,全方位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而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地位尤为重要,应大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提炼问题本身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教会学生使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建立变量与变量、变量与常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数与形之间的相互印证,用分类讨论与整合的思想落实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融合,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完成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相互迁移,用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发展具体与抽象的辩证思维,用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用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揭示随机现象内部所蕴含的规律。总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数学思想,适时指导、点拨,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高三后期再分专题复习,逐个击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 参考文献 ]

[1] 吴有昌.回归传统 回归根本—— 2011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

题和答案分析.中学数学研究,2011(8).

[2] 吴有昌,苏洪雨.立足基础稳中求变常规题中显真功——2012

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和答案分析.中学数学研究,2012(8).

[3] 左伟群,刘秀湘.稳定题型难度,凸显双基理念——2013年高

高中数学三年学科规划 篇4

——第四十九中学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简析: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吸收了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等等作为语文的课程知识。语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它既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语文学科在众多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做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汉语做为学生的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是积淀了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母语教育做为基础教育当中的基础,一直以来有着“基石”的地位,要通过母语教育,培养有文化的中国公民。

全力研究语文教育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需要。在小学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中,语文教育承载着众多学科,也联系着众多学科,做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更应该发挥校本研训的力量,努力钻研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我校语文教师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语文教师22人,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17人,市级骨干教师1名,天山区级新秀2人,12人参加过全国、自治区、市、天山区的课题研究工作,多人在课堂教学及论文撰文方面获得不同级别奖项。在22名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一级教师10人(2人未定)。总体来 看,我校语文教师是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同时,也应注意到,我校语文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9岁,教师的年龄构成呈年轻化,语文教师表现出的特点是:教师个人素质好,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快,有较高的科研热情,动手能力强,乐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足之处是:科研能力需要培养和提升,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专业的引领和学校扎实的研训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教研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科教师具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希望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语文学科重点建设三年目标规划 总目标:

通过三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学习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检查、评价、反馈的能力,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反思型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结伴互助,促进集体成长,借助课题研究形成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青年教师在三年内达到“三格”成长目标:即:“入格”、“合格”、“风格”。预期成效: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完成自治区级语文课题“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评价”的课题研究工作。有课题成果集。

2、成立新型教师校本研究组织——49中语文教师博客群,成员之间定期交流,研讨,形成资源共享,伙伴互助的教研格局。

3、学科研训采用“专家引领——校本研究——个人自学”三级研训模式,关注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关注每个教师的需要,形成阶梯培养模式,使每个教师都有自已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阵地,发挥组本教研优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三年后,做到语文课学堂教学无C级课,A级课能达到35%以上。

5、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体现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果之一,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力求达到学科组70%以上教师有近2年内区级以上教学教研获奖证书。一定比例教师的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师们的成果将被学校整理成作品集。

6、学生应该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教师们的成长是否有效,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是重点检验标准。学生要通过教师的精心教育,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自主阅读课外书籍,三年人均阅读量累计字数100万字以上,在市级以上的语文竞赛中有一定比例的获奖人数。

7、利用语文学科的重点建设,带动其他学科的校本研究,以期达到全校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校本研究氛围。第一阶段目标:(2007年6月—2008年6月)

1、成立语文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讨论通过语文学科重点建设三年规划,与全体语文教师共同研讨校本教研制度,细化教研制度。

2、制定语文学科重点建设的方向与亮点,并于初期实践中进行修订。

3、制定语文学科重点建设培养教师计划,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学校教师“教学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三级教师梯队,使教师队伍形成以老带新,传承互助的良好风气。使每一层次的教师都能够有支持,有目标,有上升的空间。

4、继续开展自治区小学语文课题“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评价”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实施语文学科的重点建设,形成语文教师中的中坚力量,以课题研 究促学科建设。

5、对照总目标,在实践中检验学科建设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的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分析不足,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以使更好地开展第二阶段的建设工作。

6、对语文学科重点建设工作投入资金保障。为每个语文组配备办公电脑,创建49中网站,输送语文教师赴内地学习(部分教师)。第二阶段目标:(2008年6月——2009年6月)

1、对已有的有效校本研究模式进行总结、巩固,不断完善。借助校本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语文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评估,检查“三类人”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对学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命名,奖励。继续培养“三类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能够在学校执教示范课、引领课,并能够承担区级及以上级别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达到A级课水平。

4、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能在刊物上或不同级别的论文比赛中获奖。

5、通过质量监测与阅读能力测试,检验学生阅读能力。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检测语文学科重点建设成果。

6、在“49中网站”与“语文教师博客群”上,搭建教师交流与研讨的平台,使教师能够养成主动交流,定期研讨的习惯。并依托网络平台,实现教研的空间化,自由化,有效弥补在校时间短,教研时间易受冲击的不足。

7、语文课题研究“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性评价”顺利结题,以完整的实验过程及一定的实验成果体现课题研究价值,提炼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第三阶段目标:(2009年6月——2010年6月)

1、校本研究制度得到完善,对我校特色校本教研活动形式进行总结、提炼,形成长期有效的固定机制。

2、校级“三类人”培养出的教师在天山区级“三类人”评比及更高层次的评比中获得命名。校级“三类人”培养出的教师能够在学校教学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并成为培养新教师的核心力量。

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语文课授课评定无C级课,A级课达到35%以上。

4、新型校本教研组织“49中教师博客圈”得到蓬勃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除语文教师定期更新成果外,吸纳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进行参与,或者搭建校标之间的平台,吸引校外语文教师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交流研讨活动。

5、教师发表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并形成我校语文教师的成果集,收纳论文、教育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以及精彩反思。

6、一定比例的学生在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竞赛中获奖,形成学生作品集,收纳优秀作业、作文、实践活动方案等,体现语文学科建设成果。

四、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工作规划

(一)倡导读书,构建语文教师的知识与精神世界

母语教育,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语文素养,对一个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做为母语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确掌握母语,深谙母语魅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了解的人,这样,才能在母语教育中,为学生打开中华文学宝库的大门,介绍其中的知识,引领学生展开语文学习。其次,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自己的 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借助中外教育家的精神财富——教育理论书籍,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凝炼自己的专业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

“读书改变生命本质”。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深厚文化根基,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文化人。学校将大力提倡“读书文化”,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定期向教师推荐读书目录,从不同方面搜集图书信息,如《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定期都有教师书籍的阅读与推荐项目,学校搜集整理后,定期打印书目推荐目录,供教师参考学习;二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举办一定主题,一定书目的专题阅读活动,要求教师在博客网上发表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或在教研活动时间交流读书体会与收获。坚持每学期开展“读懂一本书”的精读活动和“文学选粹”的泛读活动。将广泛涉猎与专业研读有机结合,切实将书中的文化财富,融入到教师的精神世界中去。

通过倡导读书,使语文教师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根基,充实自己的理论涵养。做一个学校生活中的文化人、文明人,提高自己做为教师的人生修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为成就一个优质的语文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成立“团队”,营造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教研氛围

教师搞教研,依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也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才能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语文学科重点建设工作,将着力打造49中语文教师的团队品牌。

第一支团队是“课题组”。

四、五年级语文老师参与自治区语文课题实验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他们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在课堂教学实践上也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几位优秀的青年教师。这支“实验组”拥有7名语文教师,在平常的实验工作中,教师们运用课堂观察法,彼此互相帮助,共同分析课堂中呈现出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索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在理论学习方面,率先采取团队共享策略,好文章通过博客推荐给其他组员,有心得大家共同分享。在7名成员的真诚互助中,使每位实验组的成员教师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第二支团队是“师徒组合”。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要尽快达到“入格”,也就是熟悉小学语文教师的业务,适应语文教师岗位。这时给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一位专业引领的师傅,可以有效地缩短青年教师“入格”时间,尽快达到“合格”水平。师傅对徒弟的精心指导的过程,也是自身提高的过程,有利于形成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我们制定了细致的“师徒协议”,对师徒的互帮互学进行了量化规定,在每学期的“师徒汇报课”上,检验“师与徒”这个小团队的“质”的变化,对于师徒均有进步和提高的给予奖励。

第三支团队是“教研组”。以年级为阶段进行划分,我们把全校语文组分成低、中、高段三个教研组,每学期三个教研组的组长会根据学校教科研计划和语文学科教研计划,结合本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本学段的教科研计划。在设计各项活动时候,注意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举办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低学段的“如何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中学段的“读写结合,师生互动”,高学段的“自主学习,有效引领”等专题研讨活动。同时结合本教研组教师的自身特点,在教学中发现本学段教学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展开校级小课题研究,做到求同存异,各有侧重。每个教研组就是一支团结协作的小队,力争在学科建设中,立足本学段,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本学段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通过这样的团队建设,使每位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团队中得 到集体的成长。

(三)积极探索、总结、形成特色语文校本教研活动

学科建设,体现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绩中,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离不开扎实的校本研训和有效的校本研究模式。鉴于学校教育的特点,校本研训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是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扎实、有效,富于创新的研究模式,将有力推动语文学科的重点建设工作。

1、抓住常规研讨模式,融入创新因素。

以往学科研讨活动中,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是主要的形式之一。我们将赋予它更有针对性的主题,提高课堂研讨活动的实效性。(1)针对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如识字教学、古诗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专题研讨课。通过所有语文教师共同设计、研讨、实施,评价,在专题教学方面取得共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如“骨干教师引领课”要求上课时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的钻研要深入,外理教材,设计教案有独到之处,能给青年教师起到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学段要求及文本自身特点,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上一节合格的语文教学课。“师徒同上一节课”,要求师傅对徒弟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践指导,通过同题教学,引导发现二者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上的不同,促进师徒二人共同提高。

2、探索新的研讨模式,促进团队发展和教师自我发展。

教学活动具有直观性,是教师易于接受和汲取营养的有效研训模式。我校计划实施开展“一课多上”和“多人同课”的研讨模式实践活动。

“一课多上”主要立足于教师的个人发展。通过教师对一节课的反复设计,揣摩,反思,不断修改教案,在不同班级连续实施教学的方法,使授课教师不断完成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见证自已对一篇课文的研究过程,可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师钻研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每学期,每位教师能够坚持一到两次的走班教学“一课多上”,将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他参与听课和评课的教师,也能从“一课多上”的见证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获得启迪,从而改进自身的教学。

“多人同课”主要立足于教师团队发展。这种模式是先由同组第一位教师执教课文,教研组教师对这堂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策略,总结优点和不足,再由同组的第二位教师执教同题课文,大家再观察,再改进,由第三位教师执教第三次,依次类推。同年级组一般有四位教师,每个教师都能够在前一位教师的基础上,改进教学,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当第四位教师执教时,这份设计已是凝结了众多教师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每个参与设计和执教的教师通过这样一个研讨过程都可以得到启迪,有所收获。

3、常抓不懈,严把教师基本功训练关。

语文教师要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学校与工会,团支部联合行动,将基本功的平日训练作为教师考核目标之一,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定期检查,将优秀作品定期在学校展示栏中进行展示,既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又是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也可以让语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学习。每学期定期举办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从三字一画、课堂教学、教育理论等方面,对语文教师进行基本功考核,促进教师业务发展。

(四)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研讨活动的延伸化、空间化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条件,也为学校语文学科 重点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学校为语文学科每个年级组配备了一台办公电脑,并且开通了宽带网络,便于教师查找资料,交流心得,获取最新理论知识。利用网络平台,我校拨出专门资金,成立49中的专属网站,老师们也利用这个平台纷纷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语文课题组的教师专门申请了个人博客,定期发表自己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及时上传实验信息,与实验教师交流研讨等。

学校还将投入资金,为授课教师提供笔记本电脑,为班级安装投影仪,大屏幕,以实现教学现代化。老师们更是可以依托网络和办公电脑,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教学设想,使重点学科建设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网络教学是新兴的教育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研究克服时间、地域、学科的限制,实现教研的校外延伸、空间延伸,使教研更灵活、更轻松、更有实际效果。

(五)实施量化考核,检验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语文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着眼点在于教师,落脚点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同步提高。怎样检验学科建设成果呢?我们预计采取以下检验方式:

1、每学期坚持“质量跟踪”考核。

学校定期抽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学生单元测试卷,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成绩予以跟踪指导。每个学期期中时,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命题,对全校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科进行质量监控,老师们通过集中阅卷,卷面分析来检验自己前半学期的教学成绩,分析成功与不足,及时调整下半学期的教学,坚持“减负不减质”,“培优补差”,稳步提高自已的教学成绩,保证教学质量。

2、坚持听课、评课,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评定语文课等级。

每学期,学校会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上 课,既是检验自己教学水平,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学校专门设计课堂评议表,请听课教师从不同方向观察课堂,打出等级。再进行综合评定,确定研讨课的等级,同时结合评课、说课活动,将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这样,就可以用钢性指标来衡量我校语文学科建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达到重点科建设标准。

3、坚持用硬性条件评比校内“三类人”,做到培养有质量人才。

评比、培养“三类人”,是学校语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计划不能够仅停留在设想上,也不能落实的不够扎实。因此,学校特别制定了“三类人”评比的硬性指标,对“三类人”的考核必须做到严格、公正、真正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三类人”评比条件如下:

(1)教学新秀:

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有天山区级以上(含天山区级)的论文获奖。每学期承担校级公开课两次,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所带学生成绩优异,有一定数量获奖(校级及以上级别比赛)。

(2)教学骨干

工作五年以上,小学一级教师(含一级)以上职称。有“天山区教坛新秀”称号。论文获得天山区级(含天山区级)以上奖次。能承担课题研究,在天山区执教过研讨课(含参赛课)。所带学生成绩优异,有一定数量获奖。(天山区级及以上级别)。

(3)学科带头人

工作10年以上,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有天山区“教学骨干”以上称号。在学科教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奖项),在天山区、市以上级别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参与市级(含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教师或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教学或科研评比中获奖。

4、定期收集教师、学生作品,汇集成作品集。

语文重点学科建设要有一定的成果,学校将对教师每年的获奖论文、教学案例、反思等进行整理,制成教师成果集。同时,对学生的获奖作品和作业进行整理,制成学生作品集。两个种类的作品集,将做为语文学科重点建设的成果进行呈现。

34中初中化学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篇5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教育教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教育环境、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改革、资源建设、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个性和特色日益彰显,特别是立足农村中学,开展个别化教育,追求多元化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体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为了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彰显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化学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制定初中化学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初步规划。

一、总体分析

近三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化学学科教研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专家的引领下,着眼于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以《化学课程标准》理念为准绳,以深化课改为契机,以人教版化学新教材教法研究为依据,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一定的转变,以校本研修为平台,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形式,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教研组主动发展意识,逐步提升了教研品质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总体思想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实施《化学课程标准》,引领全市初中化学教师加强教材教法研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化学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更新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实现我校化学教学质量新的突破,特制定我校化学学科为了三年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努力使我校化学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总体目标

以大连市教育局、教育学院和瓦房店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创新”的重要思想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化学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化学课程。在我校即将启动的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努力构建现代学校之际,化学教研组将立足于学校后三年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学科建设、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着眼于整体提高化学教研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发挥特长和才能提供空间,尤其是化学学科教学研究与发展,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青年教师在市化学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实力,新教师将在驾御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上有一定提高。

四、发展策略

1.全体化学老师立足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从学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研工作。强化教师研读教材、课程标准的能力,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本校本学科特色的资源。借本组有市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机会,提升本组教师的各方面的研究能力,着力于建设高效能课堂,激活和培育教师的研究意识,变革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更有助于教研组建设。

2.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作为常规来抓,形成制度化、日常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认真开展日常的教学研究活动,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评比活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课堂管理能力,有效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从教师、学生的需要,尊重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力求在师生共同的生活环境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

3.加强常态课堂建设,重点进行各种课型的研究:新授教学课程、复习教学课型、练习习题课型、试卷评析课型的教学技术。研究学生,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在青年教师中涌现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4.加强组内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研制试卷、编制练习能力的培养。继续完善化学学案教学,在前几年化学学案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教材的不断更新,中考的信息,组内教师不断研究、改进化学教学学案,努力使我们的化学学案能有助于分层教学研究、作业分层,适应各层次的学生,真正能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成绩,并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

5.抓住年级提优班的机会,加强学生化学竞赛的培训,力争培养出一些有实力的、并能在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

五、现状分析

(一)教师队伍

1、从年龄上看,目前,我校初中有4个教学班级,3名专职化学教师,35岁以下的教师2人,50以上的1人。100%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我们的团队里的青年教师,为我们的化学教学事业增添了新的血液,而老教师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整体构想,合理规划,尤其是要建立一整套的发展机制,使每一位化学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紧迫感。

2、从知识结构上看,新课改为我校化学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明确了行动的纲领和奋斗的方向,学校倡导的“个别教育、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给我们的化学教学以新的思想,为我们对化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也曾在读写一体化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

3、从中考指导文件的把握看,调查表明,在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努力下,经常参加培训。

但是,由于应试的压力和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以讲代读的“满堂灌”、以问代议的“满堂问”、以媒体代活动的“满堂放”、以考练代读写的“满堂练”和“满堂考”、慢无目标毫无重点的“满堂论”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化学课堂里。加上新教材内容繁多,教师又都比较“勤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堪重负,深度厌学,课外阅读难以保障,这与我们理想中的新课程新气象相去甚远。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制定化学学科发展规划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六、课程理念

《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化学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化学课程。

这些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是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注重化学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化学课程”是为了达到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目的所必需的条件。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我校化学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真实的化学、个性的化学、开放的化学。要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个性心理特点和已有的化学基础等,因势利导地开展个别化的化学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化学即。良好的化学实验能力、思维不仅要在化学课堂中培养,更要在生活中积累。首先是思想观念要解放,把化学的外延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人之所存,即化学之所存也。其次是课程的开放和课堂的开放,既要有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以及多样化地发展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区域质量均衡,切实推动我校化学教育教学发展。

七、具体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资源建设、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希望通过这些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化学学科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稳步提高,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课程开发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要稳步推进。

教研组和备课组教师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在课程的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或整编,教师要带动学生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对现行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2、校本课程开发应统筹规划。

化学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适应学生的差异性,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首先是要依托本学科特点,立足于培养兴趣、发展潜能,开发学科拓展类校本;其次是要继续与政治、历史等教研组密切合作,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

3、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

教师依托化学学科教学内容,开展专题实践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拓宽学习领域,培育个性特长。首先是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材料等手段,获取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其次是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活动。该活动类型要求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设计学习与应用学习一样,都是问题解决的基本形式。再次是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内容涉及本地区的化学工厂等部门。通过本类型活动的开展,学生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二)课程实施

1、正确把握课程标准

明确化学学科的性质,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个最基本的特点,理顺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三个方面的辨证关系,努力构建真实的化学、个性的化学和开放的化学。

2、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点,教师引导学生备课、上课及评课。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点,以化学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以活动促学习。初中化学新课程体系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点,借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实现化学课堂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化学与生活”是初中化学课程的一大模块,可见“化学与生活”知识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通过化学与生活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教师本身

教师专业发展无论被看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都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必然是教师自我导向、自主驱动的结果,因而需要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环境、个人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发展的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这种分析思考决定了专业发展规划的制订不只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专业发展起一种引导、监控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

全面充分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等个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诊断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如问题发生的领域、难度;寻找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发展方向,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或空间谋求个人的最大发展;列出自己的成长领域,并确定优先领域。核心内容是分析自己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考虑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但是,不能将这种分析与专业发展需求的背景隔离开来,必须同时考虑自己的需求、学校的愿景与发展规划、教育的发展及教师专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专业发展的起点。

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必须了解自己现有的发展水平,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内在专业结构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前者着重确定自身内在专业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目标;后者着重了解自己所具备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发展是持续的,因而对专业发展水平起点的了解也不是一次性的。

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要收集专业发展的信息,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抓住专业发展的机会。具体做法是:分析学校的目标和改进计划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分析学生的需求及其成长对教师的要求;平衡自身需求、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三者的关系;认识自己与学校相互配合的情况,学校的发展方向与自己专业发展设计所制订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否冲突;分析专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包括环境提供了哪些条件 ?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还需要哪些条件或资源?如何获得这些资源?获得这些资源需要付出多大代价或成本?这些成本与可能的收益是什么关系?

八、自我发展目标

新课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对老师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发展要求。为了能适应新一论教育改革的需要,我立定以下发展目标。

(1)深入学习和研究初中课程体系,重点是初中化学课程体系,熟悉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只愿多一份劳动,少一份失误。

(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希望自己专业理论知识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化学小字典”,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储备能为课堂教学及写教学论文提供一些大教育家的名言指导;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能值得同行借鉴和参考。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向专家、同行、同事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力争游刃有余。

(4)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素质。语言表达力争能用尽可能少的语句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实验操作能做到“快速、准确、规范”,板书“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5)提高自己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水平,以使自己更好利用和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6)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研究,开设校本课程专题,能为外校校本课程建设出一分力。

(7)修身养性,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

高中三年规划 篇6

高中三年规划

高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规划好未来三年的高中学习对孩子将来考大学,乃至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和初中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由于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和自身学习方法问题等因素,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在此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中考试大纲,智康教育结合实际案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个性化学习的角度为孩子规划全新的高中三年。

一、首先要认识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4、知识的独立性大

二、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a|=2时,那么a等于什么,既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是以说明了这个问题。又如,前几年北京四中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三、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

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NextPage]

四、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4:关于做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

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五、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实,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他从一个方面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时间是有导师的学习,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学习,靠的自学最终达到了自强。

六、打好基础。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由于高中新课改,课本以及内容的编排顺序与都原教材发生了变化,删去和增加了一些内容,但大部分内容是不变的,只是整体难度略有下降,高一要学四个模块的内容,分别是必修1,2,3,4,海淀区是上学期学必修1,4,内容包括**,函数,三角函数,向量,三角恒等变换。下学期必修2,5内容包括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数列,解三角形,不等式。其他城区有的是按编排顺序学的。高中生三年的成长与发展,不论是数学知识的获得,个性的陶冶,还是思维水平、数学能力的提高,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三年发展看高一,高一关键在一(上)”,“万事开头难”,打好高一的基础至关重要。高一上学期特别是“一(上)”的前半学期,是实现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转轨期”,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等,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

七、厚积薄发

高二是高中的关键,在整个高中阶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高一年的学习,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从思维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高中生活,高二要乘胜追击,利用高一学过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高二把所学知识学好,高二学必修3,理科选修1-1,1-2,2-1,2-2,2-3,内容包括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常用

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等,学的知识在高考中多占的比例比较大。

八、查漏补缺,准备冲刺

一、高二几乎学习完高中的所有知识内容(各学校情况不同),高三进行全面复习,高三将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在高三要做大量的练习,还要经常的考试,即每次的考试与练习都要有收获,都有认真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深化题型,循序渐进,到时会收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最后想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的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效果。要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的最好的老师。以上希望同学能够尽最大努力做到,也可以随着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过的充实愉快。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政治:关注时政热点

2012年政治《高考大纲》没有太大变化,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知识考试范围只有个别字作了调整。

备考建议

要“吃透”《高考大纲》,对其所列的考点要全面掌握,同时要重视课本,要在考纲的指导下复习,167个考点都要顾及到。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前高考在这个点上怎么考,今年可能怎么考,这个点和其他知识点又有什么内在联系等问题复习。

要关注时政热点。在今年知识范围稳定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时政热点,要对一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至3月末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予以关注。在二轮复习时要加强热点专题的训练。如国家的宏观调控,准确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中国辉煌60年;继续关注“三农”,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历史:适当关注新课改

2012年的新大纲仍以保持稳定为主,在内容和要求上并无明显变化。备考建议:

抓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考生最好将《高考大纲》中涉及的考点逐一梳理,要特别关注那些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政策和历史事件。

注意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政、史、地三科都有的内容往往是文综试题的结合点。

提高练习效率,抓好训练环节。练习设置应集中体现新材料、新情境、新角度。学生做题时应注意四个环节:读懂、审准、答好、规范。

适当关注新课改。近几年不少高考试题已开始涉及新课改的内容。今年,预计涉及的新课改内容会有所增加。

上一篇:毕业自我鉴定该怎么写下一篇:财务部会计实习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