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者的采访(精选9篇)
对管理者的采访 篇1
对 管 理 者 的 访 谈 报 告
小组成员:1 3 4 5 6
班级:会审1202
2013/3/10
访问前的准备
工作步骤:
阅读课件表格,了解课业目的。
小组讨论,确认采访对象和需要探讨的管理要点。由组长确认分工和完成流程。
收集资料,起草会谈和调研大纲,制作调研问卷。进行访问并记录。
完成报告表格,进行总结。
访谈时间:2013年3月9日——10日。
访谈对象:
建筑公司老板
职务:项目总经理 性质:股份制企业 服装店老板
职务:老板 性质:营销类
被访谈组织的基本情况:
建筑公司:
建筑业 股份制企业 200人左右 以诚相待
承建过包括住宅区与企业用楼
服装店:
零售业
营销类公司(销售外贸女装) 6人小单位
让顾客用最低的价格买到高级做工和面料的出口服装
访问提纲
访问提纲:
1、您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技能是哪个?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一方面?是品牌、管理还是独特的经营模式?抑或其他内容?
3、这样的管理模式有什么优点?
4、如何更好的管理员工,是否有相应的员工管理制度?
5、目前集团对英航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紧缩,是否会给集团的资金链带来影响?集团是否有这样的预警机制?
6、某一天的工作活动。
7、对于公司的长远规划。
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
——A为建筑公司项目总经理,B为服装店老板。
1、您好,很高兴能进行这次访谈活动。能不能简单谈谈您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技能是哪个? A:领导才能,质量管理。
B:及时掌握信息,有组织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要有应变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机会的能力。
2、那么请问一下,您认为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一方面?是品牌、管理、还是独特的经营模式?抑或是其他内容? A:管理。
B: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3、那么,这样的管理模式有什么优点使您更为偏爱呢? A:企业更具有凝聚力。B:永远不会被淘汰。
4、那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员工呢?是否有相应的员工管理制度呢? A:有员工手册,赏罚制度。
B:把自己当成一个员工,而不是管理者。也就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这样比较有人性化。使员工产生一种向心力,从而逐渐使员工把公司一切工作当成自己应该做的。
5、目前集团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紧缩的政策,是否会给集团的资金链带来影响?集团是否有相应的预警机制? A:基本不会有影响,有对应预警机制。B:基本不会。
6、那么,能不能简略谈谈您某一天的工作活动? A:工作日每天开设晨会; 汇总要完成的任务;
其余时间到施工现场指导工作。B:安排工作任务;
及时处理一些非计划中的事件;
审核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
和部下进行有效的沟通。
7、请问,对于你们企业未来发展有什么构想么? A:扩大规模。
B:把每次的成就当成下一次的起跑线,永远是归零,从头开始。
总结和体会
总结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业的完成,对于管理者的职能权限和管理模式都有了更多地了解。首先,同样是身为老板这一管理者,对象是整个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深厚的行业认识,对于资金风险的承担,更多的是公司企业的运行能力——管理能力,尤其在概念能力上。一个企业如何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都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其次,针对我们小组所采访的两位管理者,可以做一个更深入的对比,同样是老板,但由于公司性质不同,业务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层需求。从工作内容可以看出,小型公司更倾向于发挥员工的动力,自己也需要更多的亲力亲为;而大型企业则更倾向于“汇总”处理。相对而言,“管理”的比重在大型企业中更为多和重要。
最后,管理不是凭空诞生的,是给予公司企业的基本情况,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的模式和结构更不是一成不变,是需要不断“更新”和“补漏”的。正如科特勒而言,管理不是一朝一夕。通过我们本次的采访,让我们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而“管理”二字需要更多地体验和实践,是需要日后不断的探讨和研究的。
对管理者的采访 篇2
一、能使被采访者脱离被审知的场面而获得回归感, 心理上由被动变主动,
谈话状态会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使采访获得成功。这主要指的是采访场所从会议室、办公室、宾馆转移到被采访者工作、学习的地方。《人民日报》一位记者一次在玉门采访, 在党委会上碰到王进喜, 想同他聊聊。王进喜话不多, 只说:“你到我们井场看看吧!”到了井场, 一起在炭火上烤馒头吃, 王进喜就不把记者当外人了, 话匣子也打开了, 一五一十地谈了不少情况, 记者也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二、
能使被采访者触景生情, 开启思想感情的大门, 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主要指的是从一般的谈话场所转移到特殊的场所。比如,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志愿军一等功臣郭金升。郭金升沉默寡言, 不愿谈自己的事迹,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眼看采访就要失败, 金凤想了一个办法, 约郭金升去天安门广场转转。天安门广场洋溢着一派和平、幸福的气氛, 一队队“红领巾”在唱歌、跳舞, 一对对恋人在散步, 一群群市民在悠闲地放风筝。刚从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归来的郭金升望着这一切, 眼睛湿润了, 轻轻地叹息道:“他们多么幸福!”由此心灵的闸门打开了, 金凤也因此获得了郭金升英雄业绩的背景和思想基础的材料, 写出了一篇出色的通讯。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采访场所对采访、尤其对人物采访的重要性。
三、能获得可贵的现场素材和细节, 同时还能借助这些素材和细节使采访进一步深入,
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种采访场所一般是在被采访者经常活动、生活的地方。如采访运动员到运动场, 采访科学家到他的书房或实验室等。一条悠长的跑道, 一只小巧的实验漏斗, 或成为记者笔下生动的描述对象, 或唤起被采访者新的记忆, 扯开新的话题。
既然采访场所的不同选择会给采访带来这么多的潜在影响, 那么, 怎么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呢?
一是要有明确的意识, 积极的行动, 时时注意到这个问题, 进行理智的选择。可以在采访前就精心选择, 也可以在采访中碰到“卡壳”了重新选择。要不怕麻烦, 巧妙安排, 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
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选择。根据自己在采访中的实践, 一般可以根据采访题材、采访主题、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1. 根据采访题材的不同进行选择采访场所。
教育方面的, 去学校、教室;工业方面的, 去工厂、车间;军事方面的, 去部队、营房, 在那里体验生活并采访你的对象。这些都容易理解, 大多数记者也在这样做。这种地方, 被采访者度过的时间最长, 感触过的东西最多, 最容易唤起记忆, 打开话题, 使谈话顺利进行。采访者在这种地方, 也容易获得感性知识, 熟悉被采访者活动环境, 体会到被采访者的感情, 写起报道来给受众一种亲切感。
2. 根据采访主题的不同进行选择。
这一点似乎比较“虚”, 比较难以掌握, 但真正留意做起来, 收益不小。一次, 我采访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事先, 我看了他的有关材料, 决定把采访和报道的重点放在他的艰苦创业上, 并留意到了材料上提到的他创业时住过并且目前尚在的一间破旧的房屋。到了企业, 我提出去看看这间破旧的房屋并自然地在房屋边上进行了采访。老实说, 当时我那样做也是不自觉的, 然而想不到, 采访效果特别好。那位厂长话匣子马上打开, 自然地围绕艰苦创业这一点谈起来, 谈得也十分生动。
3. 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记者可根据采访对象不同的身份、职业、经历、爱好等等, 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如领导干部选择在办公室, 教授选择在书房, 养鸭户选择在鸭场。采访对象的个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一次, 我采访一个女企业家, 在谈到她的一段忧伤的感情经历时, 开始在办公室、在她家谈, 她或许淡忘、或许由于伤感不愿提起, 就是打不开话题。后来我借口“办公室气闷”, 请她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坐在公园湖边的长椅上, 望着西边如血的残阳及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水, 她的神情专注了, 似乎回到了那段感情生活中。当我老话重提,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终于打开了话题, 而且讲得是那么生动, 那么充满感情, 仿佛使我也进入了那段情境。后来我根据这次谈话, 写出了报道, 不少人受到了感动。
对管理者的采访 篇3
心理调适又称心理调节、情绪调适,它通过减低或加强心理力量,从而改变心理状态,是对心理发生、体验和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对心理的定向、控制、调整过程,它帮助人协调心理与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优化心理状态。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的表现及后果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灾区的人们亲身经历了地震的恐怖场面,并目睹了震后的悲惨场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悲痛,对每位幸存者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精神创伤。据心理专家介绍,重大灾难造成的各种心理阴影如恐惧、痛苦、悲伤等会伴随受害者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留下挥之不去的后遗症,灾难现场对于采访对象来说是触目惊心的,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惊魂未定,情绪不稳。
此时记者如果忽视采访对象心理而一味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迅速及时的话,新闻报道中就会出现如下问题:
(一)撕开心理创伤,导致二次伤害
这是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的主要表现和后果,在灾区也是最让人揪心的伤痛。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很多医护人员来自重灾区北川县,他们家属多有伤亡。救治伤员任务繁重,这些医护人员对家人安危无暇顾及。一批批媒体赶到这里采访,记者不停追问他们:“家人去世了坚持工作,有什么感受?”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导致采访对象更加痛苦,而且他也不知怎么回答。有位网民听到一位广播电台记者采访羌族女警察蒋敏,问了这样的问题:“当你照顾灾区的孩子时,会不会想念自己的孩子?”,愤怒地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网上《向蒋敏致敬,对记者说“不”》。作者气愤地写道:“这样刺痛人心的问题你也问得出来?你还有没有点职业道德?你有没有考虑过蒋敏被你采访时候的感受?在那种悲惨的环境中她经受得起那样的刺激吗?你以为这是在做人物专访栏目吗?这是在抗震救灾!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彼此的关怀、帮助、鼓励!不要再用那种你们新闻业界的人惯用的拙劣的手法来播报这种可歌可敬的事迹!不要再伤害已经伤痕累累的人们的心!”有时记者为了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不得不问起一些让采访对象伤心的事,但是作为记者我们应该运用采访技巧,懂得适可而止,问到敏感的问题应该小心翼翼,撕开伤口懂得缝合,这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记者。
(二)过度侵扰,频繁采访加重当事人心理负担
家喻户晓的“敬礼娃娃”郎铮,因为被救援人员救出时的那个敬礼,而被媒体过度追捧,千遍一律地提问“你为什么要敬礼?”“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郎铮受不了这样的轮番轰炸,出现了心理障碍,不喜欢说话,害怕独处,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职业伦理道德》在“减少伤害”一则中规定“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当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新闻来源或新闻主体时,要特别小心。”而我们的记者在灾区常有跟风采访、肆意追捧的行为出现,使得当事人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心理负担加重,给心理救助带来了障碍。
(三)人文关怀缺失,导致悲剧发生
一批又一批的媒体采访使幸存者一遍一遍复述自己的不幸,尚未结痂的伤口一次次淌着鲜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2009年4月20日自缢在自家的阳台上,引起了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再次重视。冯翔的哥哥冯飞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自从“5·12”之后,每次有领导或相关人来北川看废墟,都由冯翔来陪同,冯翔无数次带人到望乡台、到北川废墟,他要做讲解,告诉别人这里是怎么塌的,逝去了多少人,他曾对哥哥说,讲这些的时候心里很痛苦。在地震中冯翔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家庭的支离破碎已经让他痛苦万分,领导的考察、媒体的采访,作为宣传部干部的他每天都在复述自己家乡的不幸,灾难的镜头一次次在脑海回放,冯翔终于受不了,结束了自己年仅33岁的生命。
新闻职业精神就是认真、努力、刻苦、极力做好新闻采访等工作。这包括了抢新闻、抢独家新闻、抢首发新闻、抢轰动性新闻。要在现场抢新闻,有时真的要有不管不顾的劲头。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敬业爱岗的表现。记者想得到第一手资料的职业冲动可以理解,但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在为生命揪心,记者也是人,也应有怜悯之心,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应该先想到灾民再考虑自己的工作。
二、针对不同采访对象,开展必要的心理调适
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的对话,更要注意非语言层面的信息。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应掌握主动权,但采访对象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的态度、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成败。采访灾难事件中的特殊群体,记者更应该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开展不同的心理调适。
(一)对灾难中幸存者:主动接近,感情吸引,耐心倾听,情感引导
幸存者不仅亲生经历了这场灾难,而且有的还在灾难中死里逃生,他们的切身体会是最好的新闻素材,但是这些幸存者往往也是伤员,他们情绪不稳定,心理脆弱,不愿意说话。对待这样的采访对象,笔者认为记者应该以陪伴者的身份亲近他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帮助,比如,为他们送饭、送水和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帮助他们一起打扫卫生等。
首先,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以聊天的方式展开采访。比如说他躺在病床上很无聊的时候,记者可以过去问“你好些了吗?”展开聊天式采访。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赴汶川采访时就是这样接近采访对象的。在绵阳中心医院曾子墨见到一个12岁的小姑娘,父母已经遇难,她自己的手臂也骨折了,她一个人从北川走到绵阳。曾子墨去看她时,她一个人孤单地躺在床上,于是曾子墨开始与她聊天,在聊天中了解了很多信息。采访小孩子可以在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参与他们的游戏,这时采访,孩子们比较高兴,暂时忘了伤痛,采访比较轻松、容易。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既能使采访效果提高,又不会造成过度侵扰而加重采访对象的心理负担。因此记者应审时度势,懂得分析判断何时采访最佳,紧紧抓住恰当的采访时机。
其次,感情吸引,做一个陪伴者,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采访对象的痛苦,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他的知心、知己。今年32岁的唐山地震孤儿党育新,参加了“唐山市抗震救灾专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在地震灾区她发现,相似的经历可以把心理距离拉近。北川中学一位被埋20多小时后获营救的17岁小姑娘,双腿截肢,一开始她不愿说话,别人就指着党育新跟她说,这是唐山地震时的孤儿,地震的时候才6个月,现在长这么大了。她听了后就对党育新特别亲切。第二天党育新再去看她时,小姑娘看见她很高兴,还跟党育新聊起来。虽然并不是每个记者都有着同样的经历,但采访时也可以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把心灵的距离拉近,这样比较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愿意向记者倾诉自己的感情和经历。这样,记者的采访过程也就避免了活生生地撕开采访对象心理创伤的“强盗式”采访,避免了二次伤害。
第三,记者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让他感觉到自己能轻松说话,问问题尽量不要涉及伤害,尽量不要触及太多的回忆,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在满目疮痍的灾区,空气里满是悲伤的气息,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记者应该尝试着去营造这样的氛围,以减少对幸存者的伤害。记者还应谨记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文关怀,抢新闻让位于抢生命。
第四,当一个倾听者,倾听时穿插必要的肢体语言(如轻拍对方的肩膀、轻轻点头),让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实际上,非语言符号的强化效果有时比语言符号更大。”心情压抑的幸存者在这时候最需要感情宣泄,记者要耐心倾听,倾听的时候一定要专注,时不时穿插一些问题表示自己正在认真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心理专家建议当倾听者时最好准备好一杯温水和面纸,一杯温水胜过千言万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使采访对象心生感激,放下心理包袱。当采访对象流泪时,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平静之后他会慢慢对你倾诉他的故事和他所见到的故事。
最后,当打开幸存者的心理伤口之后,要懂得缝合。这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很难,毕竟记者不是心理专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记者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开伤口。在不得不打开采访对象的伤口之后,要对他进行安抚和情感引导,帮助他重拾生活信心和希望。必要时还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后续观察,一旦发现情况马上请教心理专家或让心理专家帮忙。陈晓楠在她的灾区日记《我该怎么问》中写道:“每当我蹲下来,问他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们总是会高高兴兴的回答,于是我就更没有勇气,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的地震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很多记者在灾区采访遭遇“提问恐惧”,觉得采访对象不愿意被触动的伤痕、不愿回想的画面,却被他们残酷地揭开,感觉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很多记者都不敢提问了。因此采访灾难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学习采访心理学,在灾区采访时才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二)对遇难者家属:陪伴、倾听、鼓励、传达希望和信心
灾难发生后遇难者家属最不愿提及、最不堪回首的就是亲人遭遇不幸的过程和悲惨细节,事后对灾难过多的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场面的回忆,无异于在遇难者伤口上撒盐。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采访艺术,对受难者及其家属保持同情和理性的哀伤,避免因不恰当的采访造成伤害。面对地震中受灾的儿童特别是伤残儿童应减少采访,电视新闻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孩子的面部,以免孩子的心理再次受创伤;尊重遇难者家属的意愿,避免多次采访而重复创伤经历。可以鼓励他们讲一些灾难发生后,他们的应对过程和经历。这样做能促进采访对象的能动性,让当事人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尽量问当下的情况,同时,问题应当尽量是开放式的,比如“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会怎么做?”“我希望你说一些……”。不要采取一些用“是”或者“不是”回答的封闭式提问方式。
在灾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任务是陪伴、倾听、提供一些基本需求。记者也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这时当一个倾听者或许比一个采访者得到的信息更多。心理学认为,受到创伤后的人的情感宣泄是很重要的,记者可以变采访为陪伴,帮助他们减低内心的焦虑、压力与痛苦。笔者认为在灾区采访,最好的采访方法应该是倾听,记者在采访中以倾听的方式引导采访对象的情绪,使其得到宣泄。这个方法适用于灾区所有的采访对象,是对采访对象心理调适的好方法。此外,“采访者应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穿着、态度、体态、眼神和其他行为传达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并告诉对方自己在认真倾听。”这样采访效果会更好。
另外,遇难者家属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严重的心理创伤,面临精神崩溃,总是处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一片茫然。这时候记者要给他们传递希望和信心,让他们知道政府没有放弃他们,全国人民一直在支持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面对现实,迎接生活的挑战。
(三)对一般受灾群众: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共鸣,身体力行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帮助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感情上默契、交融、共鸣是采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采访一般的受灾群众,要耐心倾听,多宣传正面、积极的主题,让灾民忘掉自己不幸者的身份,鼓励受灾群众重拾生存的信心。如果条件允许,记者还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记者和推销员大都有一些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必须善于猎获自己的对象,吸引和保持住他的注意力,把他的思路引上他们所希望引向的轨道,最后使他认识到,同他们打交道是值得的。”要让受灾群众感觉接受你的采访不会对他带来伤害,而且他的行为是有意义的。
作为传媒工作者,记者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直接参与到对普通灾民的关怀之中,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的帮助。央视记者柴静在汶川地震后的15天到达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采访,在采访中得知八岁的小学生文超在震后与学校失去了联系,停课了半个月的孩子百无聊赖,特别想上学,柴静千方百计帮孩子打听,寻找,终于得知原来学校在倒塌之后,转移到八一帐篷学校继续上课,与老师同学联系上了,记者还为孩子准备好了书包文具等用品,孩子高兴地复课了。如此把媒体的关切之情和人文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中,形成较强的感染力。正是媒体的客观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报道,使全国人民凝聚起爱的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结束语
“做为一个记者,你面临灾难过程中,你面临死亡的时候,你首先选择做一个记者,还是做一个人,你做什么样的记者,做什么样的人?”这是陈晓楠赴汶川采访时的疑问,我想这也是很多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灾难新闻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媒体需要有快速反应的抢拼精神,更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行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也要学习采访心理学,学会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调适。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实,应当始终贯穿于灾难性事件采访之中。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新闻记者应在边干边学中借鉴、应用、掌握好新闻采访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规律,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所用。采访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需要我们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不断去总结、丰富。
对毕业生的采访总结 篇4
近日,我和小组成员对信工10年毕业生的***学长做了一个有关于大学校园生活和毕业生就业的采访。我们收获颇多,以下是我们的总结。
一、我们要好好学习,唯有如此以后在社会才能立足。
师兄和我们说了他刚上大一自己的经历,由于高三的高压,他大一可以说很颓,但是快大二的时候,他惊醒了,感觉和努力的同学差距很大,于是才开始了正常的大学生活。他告诉我们:
从高中到大学,我们完成华丽的转身,在进入大学这个自由的世界后,许多原本胸怀大志的大学生面对各种诱惑而无法自拔,竞相卸甲归田,当虚度完四年的大学时光后,才后悔不已,四年的虚度换来的只是空虚的躯壳、一无所知。大学在精神上可以没有高中的紧张,但在行动上还是要和高中一样,充实而有方向。知识是无止境的,世界时刻在变,旧的知识也时刻被新的的知识取代,不去努力追求,总会被世界所淘汰。大学大师云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是人的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不将之利用是在可惜。就大学生现实而言,努力学习换来的不仅是学位证,更重要的是拥有将来把握机遇的武器,做一个渊博让人钦佩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中,除了学精自己的专业外,还应该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将它们与专业紧密联系起来,为专业的发展和创新都会打下坚实的基,我们是知识的载体,聘用我们还不如说在利用我们的知识创造财富。
二、大学应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影响自己一生观念。
师兄还和我们闲聊了大学之后的奋斗史,他有的同学在学校成绩和好,但是由于没有人生方向,几年来一直默默做职员,而有的同学有主见,自己创业或是选定自己喜欢的岗位努力奋斗,几年来虽然有喜有悲,但是最后成功的不少,创业的已经是小老板,而在公司的已经是公司的红人了。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职业梦想,但静下心来剖析一下自己,这些职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符合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以及有没有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很多时候大学生都很盲从,看见高薪职业就羡慕,然后就盲目给自己定位,疯狂的去追逐,最终发现真的不适合自己就放弃,既浪费时间又违背自己的价值观。认真且全面的剖析自己,然后确定自己职业梦想,并为梦想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秘诀。并不是富有就代表成功,是自己可以为自己的梦想理想努力奋斗,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了新的境界,那种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如今的社会价值观日渐风下,拜金主义随处可见,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树立自己坚定的人生观,为之而奋斗,哪怕多辛苦,信念也不能到,方向也不能歪。
三、回归原点,精神观念强大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师兄最后提醒我们,有梦固然是好,为了奋斗史必然的,但是在此之前,这个工作是否能胜任,我们有能力做好它吗,这是基础,也是必要条件。那么就要求我们大学在学习之余,不仅要培养学习能力,其他能力亦是要注重的。
对于大学生比较重要的是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具备渊博的知识后,能否让别人清晰深刻的理解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自己知道却不会表达,就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在掌握较强的表达能力后,我们就能容易和别人进行交际,人不可能孤立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时时刻刻和别人进行着交往,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赖。在与人交往中,务必做到对人真诚,尊重他人,不能因为自己优秀,富裕而去耻笑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现在新的经济体制下都在强调团队精神,一个不懂真诚,没有助人之心的大学生,即使多么的渊博,企业也不会聘用。诚信是中华的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做人之基、成功之本,拿出情同手足般的真心对待他人,换来的的是广博的人脉,平坦的事业路。我们时时刻刻面临着繁杂的事情,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纵观那些优秀人物处理事务能力,的确让我们大学生佩服,他们将复杂变得简单,将劣势变为优势,将想象的事物变为现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仔细思考,全面分析,化繁为简,将事情分成小部分各个击破的素质。以上种种就是我们应该在大学注重培养的,做好了这些,我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就会平坦许多。
采访管理者的心得体会 篇5
比方说在聊到如何提高员工敬业精神这一问题时,民企的管理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对企业和老板的认同感”,而国企管理者则觉得应该侧重于培养员工,让其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我想这是因为民企的亲切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于国企的,民企的老板更容易影响、鼓舞到员工。
但在有些方面,管理的经验是跨越行业的: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都需要尊重、真诚;在处理平级关系时需要多沟通、少挑剔;而在处理“大锅饭”现象时可以采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此处的“劳”显然并不单纯指工作强度,而是与工作效益有关,管理者应当引导员工用最经济的方法做最大化的成果)。
对于这次采访提纲中的问题,我都事先问过自己“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处理”。但在听了两位管理者的想法后,我发现要去学习、去经历的还有很多。
在面对“大锅饭”问题时,赵四九建议可以从多个方面鼓励员工的积极性:竞争上岗(你的基础工资直接与所处岗位有关)、工作绩效(与个人绩效有关)、超额奖(获享集体总体收益)。我只想到了通过个人工作绩效来提高积极性,而我现在就觉得“超额奖”是一味很好的佐料:让员工获享集体的收益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并通过了物质奖励给员工以激励。
在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之前,你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工作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在生活上关怀,体谅周围的人。
在聊到如何处理与上下级及平级之间的关系时,两位管理者反复提到的字眼是“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公平”。我想作为一名管理者,他需要人格魅力、需要以身作则、需要让人信服,只有在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管理者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才能事半功倍。
现代社会的管理者们早就抛弃旧理论中把员工定义为“经济人”的观点,即除了工作之外,员工应当更多地被关怀(无论是心理上、生活上、还是未来发展上),我想当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时,他们的潜力更能被有效挖掘,也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上级提出的错误。
通过采访两个管理者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应该多接触各种管理者的最新想法,通过多方面的阅读和思考来完善武装自己的观念储备。管理是门很深的学问,没有万能的答案可以应对所有难题,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敏锐的行业前瞻力、组建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其他方方面面的综合,并根据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行业来做调整。
艰难的采花
对于管理方面的收获我有很多,现就我感到意料之外的、很有启发的几点写一下感想:
1、关于国际化对组织的影响与制定组织长远发展计划方面
根据他们的回答,我深深地感到这两者很大关系。
首先因为中国越发的国际化,很多公司先前的经营模式完全被打破,因而长期发展计划必须要变化。长期计划又需要根据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公司的经营情况而不断的慎重的修正,而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公司的经营情况又或多或少的取决于应对国际化的策略如何。其中关于长远发展计划中田磊举出的公司租用写字楼的例子就十分贴切。
但对于银行业来说,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当经济危机世界银行业遭到了重创时,中国银行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与经营绩效。但是中国银行业越来越有必要加快国际化发展,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这边在它们的长期计划中,如:不断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业务上,重点致力于加快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管理上,采取进一步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经济资本管理、提升贷款定价能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等举措。
可见不同行业对二者的要求不一致,但都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来应对国际化对组织的影响和制定组织长远发展计划。
2、关于解决“忙不过来,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方面
如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会说:那就要更加努力了。但是田磊的答案却给出了更加开阔的理解。
他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工作不到位的结果。出现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情况:领导分权有问题,对下属的培养不够;大家忙的内容并非都有价值。并且提到“领导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令我受益匪浅。而李明则说到挤时间、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等办法,也让我深受启发。
3、关于解决“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的问题方面
我本以为这是个答案很显然的问题,无非是要求员工必须遵守制度,违反规定的人必然要按规章受到严格的惩罚。
但是,李明却说,首先是制度制定要科学、合理、到位、易操作,要充分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度完善、健全。并且那位公司业务部经理也告诉我:“规章制度是严格的,但组织是有人情味的,不应当只是个机器,否则成员的归属感将会降低。”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与员工的归属感与关,不过仔细品味也的确是这样。如果组织失去了人情味,谁又会有动力去努力工作呢?他还指出了规章制度的种类问题,有重要的“雷区”与不重要的部分,使我开阔了眼界。
4、关于对大学生学习管理的忠告
开始我只是认为学习管理无非是要掌握理论,多找机会实践就好了,但是看了他们的回答,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知之甚浅。
我还需要多关注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动态,从具体案例中提炼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我还明白了这是一门深奥的社会学科,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我们既要了解人的社会属性,又要洞察人心!
当然除了这几条,还有很多也启发了我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如:对下属要率先垂范、要看到下属部门工作中的困难、对平级部门要以诚相待、要不断提高市场敏感度等等。
电气学院记者对四风采访 篇6
为积极响应电气学院关于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整改“四风”。“四风”问题指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针对这一问题,电气学院记者团对学院学生进行关于如何避免四风影响的采访,采访情况如下:
1、作为大学生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我素质和道德素质。大学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高品质的人才资源竞争也更加激烈。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他才会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我们学习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自我内涵,气质的培养是大学的必修课,大学生应该自觉抵制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3、大学生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要采取主动,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自己,用他们来学习、认识和分析问题。
4、大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和杜绝一切不良现象。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好、做好各项任务。另外,对自己做过的事经常总结,看看自己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5、树立集体观念和团结互助意识。从大学生活集体的大局观念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加强联系和配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要树当即苦学的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大学生不仅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运用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
6、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大家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抓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
对新闻采访细节把握的认识 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细节,提问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周密的前期准备及精心的后期撰稿, 但其核心部分——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 而所有的新闻采访是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 提问技巧和风格的作用至为关键。对新闻记者来说, 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 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 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泰山不拒细壤, 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所以,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善于捕捉细节、掌握了受众心理、形成了交往气氛, 被采访人可以敞开心扉与记者交谈了, 采访才能顺利展开, 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 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笔者认为, 在采访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细节:
一、重视提问的“首次印象”
对记者来说,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 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 这其中第一印象的运用格外重要。在1998年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被朱镕基总理点名提问, 而她能引起朱镕基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由此可见, 记者的服饰有时候也能起到让被采访者眼前一亮的“首次印象”, 但这一点也需运用得当才能收效。记者采访什么和穿什么服装应当是有讲究的, 应区分不同的场合、时间、人物以及环境氛围来作适当选取。而对大多数的记者来说, “首次印象”更多的则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 这里面既有礼仪、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当运用, 更重要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要使采访对象乐于提供信息, 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新闻, 就必须在采访一开始就尽快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让对方把记者视为自己人, 产生认同感。而要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是记者必须通过自身的仪态表情、行为举止等方面和采访中恰当的问题选择、语气语态向对方传达友好亲切的第一印象。比如, 同农民接触, 如果记者说话居高临下, 对方必然毫无好感。如果记者举止大方, 对农民亲切热情, 对方自然愿意回答提问;同上层人物接触, 如果记者举止粗俗, 就难免被人小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问, 最为关键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场话题, 因为一个好的开场话题, 可以使主持人轻松顺利地展开访谈, 而一个糟糕的开场话题则会让你“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笔者曾采访过一位专门研究湿地的工程院院士, 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理解湿地是地球的肾的?”问题一下子把这位院士带进兴奋状态, 接下来的采访自然就很顺利。
二、重视提问的对等性
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 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喜欢那些信任自己、能把心里话向自己倾诉的人。社会心理学把这种活动称为“对等吸引律”。这是指人际交往中, 因为双方评价对方态度对等、相互尊重和自我暴露对等从而产生互相吸引力。根据这一规律, 如果在采访中能主动向采访对象表示好感, 就比较容易与对方作感情上的交流。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说过, 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 你要给他压下去, 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对待平民百姓的采访, 记者需要把握的是消除普通人的紧张心理和在镜头、话筒前的不自觉的掩饰心理, 尽量使普通人回复自然和平静, 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对待采访。对普通人的采访, 记者有时不能开门见山地说采访, 而需要借助于聊天、喝茶甚至一起吃饭等方式迂回进行。如笔者在拍摄一部记录片时, 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 同时也是制作节目的需要, 在受访老人金婚纪念日这天, 特意定购了一块大蛋糕赠送给受访者, 当受访者全家团圆一块庆祝时, 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 笔者也很快地融入到这一家人中, 采访自然水到渠成。
采访开始前往往要有点“跑题”的谈话。可以从采访对象的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 提出几个轻松的问题激发对方的回答兴趣, 从而通过几分钟的题外闲聊, 拉近双方的距离, 这样, 再进入正题就相当顺利了。事实上, 绝大多数被采访对象是可以接近和交往的, 情感上的冷漠、对立只是暂时的, 是可以转化的, 关键是记者能否主动地接近和接近是否得法。其中, 会称赞对方可以消除对方情感上的冷漠, 他会认为你对他是友善的, 从而积极接受你的采访, 并说出你想要了解的情况。如女人喜欢被夸奖漂亮、年轻, 采访前, 就要恰如其分地在这方面下功夫。对其他人, 一见面, 可称赞对方“你气色真好”、“你的这条领带很漂亮”等等。一夸对方, 对方心里高兴, 自然愿意接受你的采访了。可以闲聊与其熟悉并感兴趣的问题, 也可以闲扯某一段相同的经历, 或拉拉同乡、校友、亲友等各种关系, 那么, 双方之间沟通的桥梁便可以架设, 采访就可以顺利进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可以仔细观察室内环境, 借此找出谈话的由头, 以此拉近距离。如观察桌上墙上有无对方的家庭照片、书法作品及其它摆设等。以刚才看到的某一实物为话题, 与对方闲聊, 如“这张照片的男孩儿是你儿子吧?现在几岁了?在哪儿上学?长得真机灵!”、“这幅书法很不错, 是谁的作品?”等等。这些话题, 即使情绪再紧张的被采访对象, 也会回答得比较轻松。回答的过程就是情绪调节、气氛转和的过程, 待对方心理活动平稳后, 记者就可进入正式的采访提问。记者只有尊重采访对象, 与之平等交流, 受访者才能对你产生好感并回报你以尊重。
三、重视提问的多向性
就人物采访而言, 被采访者和采访者大多是陌生的一对, 而被采访者又是千人千面, 各不相同。他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是不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如果采访单凭事先掌握的一些情况、单凭一连串的提问是很难让采访对象亮出自己的心底世界的。记者必须寻找多个切入点, 以工作、生活、家庭、孩子等多种话题来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 有时不知是哪一句话撞击出被采访者心灵的火花, 这时他会忘记面对的是记者、是陌生人, 而把你当成朋友, 一吐为快。这时, 必须不以采访者而以普通人的表情、语言、话题迅速切入, 也就是即兴切入。有一次, 笔者听说一位到宁夏支教的教师回到福建永春, 顿时兴奋不已, 深信能“挖”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找到让读者感动的细节。但那次采访的开头却出乎意料, 采访对象很拘谨, 问一句, 答一句。怎么办呢?后来, 笔者观察到一个细节, 他每答完一句话便望着课桌发呆。“你为什么老是看课桌呢?”听了这一问话, 他的眼里有些湿润。提到了课堂和学生, 他一改先前的沉闷, 打开了话匣子。谈到在宁夏支教通讯、交通、生活的艰难, 谈到学生与他建立的深厚情谊, 谈到自己甚至不愿离开那里的原因, 此时, 他的内心已经完全放松了, 满怀深情地说出了自己支教一年的真实感受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四、重视提问的灵活性
有些采访往往是当记者拉开采访的架势时, 却什么也采访不到, 当你收拾“家什”要走的时候, 被采访者却来了兴致, 你一言我一语, 争着抢着说。这时记者不要怕麻烦, 要抓住被采访者出现兴奋状态的有利时机, 边和他们谈话, 边把已收拾起来的“家什”准备好, 让他们在无意之中接受了你的采访。
一次, 笔者参与拍摄专题片《一家三代的婚事》, 这一片子要反映的是一家三代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婚时发生的趣事。当时要采访这家已经70多岁高龄的女主人时, 她就说:“不行, 我没读过书, 又是农村妇女, 一大把年纪了我可不会讲。”当时, 记者几乎放弃了采访她的念头, 只是采访了他们家的其他5位当事人。当记者收起摄像机准备走时, 又跟女主人随口聊起来。结果, 她说了一句“嫁鸡随鸡飞, 嫁狗随狗跑, 嫁乞丐背着家子兜”, 一下子就把她那个时代人们的婚姻观念表现出来, 记者赶紧架起摄像机, 开始了采访。这回她说得很好, 从表情、动作到语言形式都符合农村家庭主妇的身份, 很真实。被采访者之所以常常在记者要走时产生兴致, 一是因为精神放松了, 情绪稳定了, 把记者当成普通人了, 二是因为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 这些都是符合情理和思维规律的。
无论根据受访者的哪一种心理所采取的相应的采访技巧、提问方式都不是简单的、机械的, 记者必须灵活运用。有一句谚语说:“只要我们顺着河流走, 就能发现大海。”只要我们努力探索, 不断研究受访者的心理活动规律, 就能和他们交朋友, 写出他们“喜欢听、喜欢看、能受益”的报道来。
对记者来说,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 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 这其中第一印象的运用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赵淑萍:《怎样进行观察采访》,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赵淑萍:《怎样进行观察采访》,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张仕勇:《从“连宋大陆行”报道看电视新闻细节的魅力》3、张仕勇:《从“连宋大陆行”报道看电视新闻细节的魅力》
忆对诗坛泰斗臧克家的一次采访 篇8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我国著名已故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的句子,是他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
臧克家一生共出版《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几十本诗文集。可他的这首短诗《有的人》却是人们最喜爱、影响最广、引用最多的一首诗。当然,笔者本人也十分钟爱。我从年轻时就喜欢诗歌,自然从心底对臧老充满了敬仰与尊崇。正如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1992~1993年间,《光明日报》在二版(教科文卫版)开设了一个“名人专访”专栏,要求报社记者或全国各行各业人士,采写在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等领域有突出造诣的名人。1000字,配照片。
1993年,我作为回城知青参加了北京市自学高考中文专业本科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后,做了一名《光明日报》的夜班编辑。按报社规定,刚分到报社和刚做了编辑记者的人,写稿要等到一年以后才能署名记者。我当时才做了编辑记者,还没有记者的署名权。
采访臧老是北师大的蔡清富教授推荐的。1993年9月20日,蔡教授便带我来到了臧老的家,东城区朝内南小街南端路东的一条不长不宽的街巷——赵堂子胡同。
臧老的家是一个不大的普通院落,听到敲门声,来开门的是臧老的爱人郑曼老师。我和蔡教授刚进院门,臧老就迎出了屋门,“啊,你好,辛苦了,辛苦了!”臧老那年已经89岁,中等身材,身体偏瘦,却精神矍铄。他很是健谈,且语速较快,山东口音说快了我倒有些听不太清了。
一进里屋,我顿时被他屋中墙壁上悬挂着的名人字画所吸引。臧老看到我很喜欢,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并向我一一介绍。看得出,他很看重这些字画,且引以为荣。由于有字数限制,我写的初稿中,只记述了闻一多、冰心、老舍、张爱萍等4人。可是在臧老寄给我的改稿中,他又添上了郭沫若、茅盾、郑振铎、刘海粟、沈从文、王统照、吴作人、曹靖华等人,可见他对这些字画所显示的他们那一辈文化名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人格互羡的看重。
臧老尤其推崇闻一多先生,也因他曾是臧老的老师。谈起闻一多先生,臧老双眼中不但闪动着虔敬和激动,还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语。后来,我在一篇别人写的介绍臧老和闻一多先生关系的文章中看到,当年臧老接到青岛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时才明白,闻一多先生以诗人特有的敏锐,相信臧克家是一个可堪造就的诗才,于是给了臧克家98分的最高成绩。也可以这样说,是闻一多先生的慧眼识才改变了臧克家的命运。
“电话里说让我谈谈诗,我可准备了好几天呢!”刚一落座,臧老就向我介绍起来。同时,拿出一大沓他找的有关资料和写得密密麻麻的提纲,可见臧老是极其重视此次采访的。
“如今的纯文学直落低谷,而诗歌更是低谷的低谷!”提起诗坛的现状,臧老颇多忧虑。
“那原因何在呢?”我问。
“因素很多,人们的观念在变,兴趣在转移,加之我们对诗歌重视、扶持得不够有力。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一些诗作者,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未能做出足够的相应的反应。也就是没能真正解决诗人该怎样去重新认识、体验和表现沸腾的生活,以自己的作品鼓舞人民,为四化而努力奋斗。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还在那里自我欣赏地吟风诵月,抒发个人渺小的造作之情。那样,又怎么会赢得广大的读者呢?”
虽说臧老年事已高,可他对诗坛还真是了如指掌。他每天光是报纸就要看七八种,还旁及多种书刊。事业上他不争名、不夺利,把全部热情都发挥在为诗坛培养新人方面了。
“那么,您认为诗歌怎样才能重振呢?”我问臧老。
“三新!即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这是对旧体诗应该革新说的,新诗也应如此。”臧老口若悬河,心情很激动。看来这个问题他早已在脑中进行过多次的思考与探寻了。
他说:“思想新就是诗人要积极投入新的时代、新的现实,突破自我,以新的面貌去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质内容。感情新就是要自觉地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并由衷地为人民群众作出的伟大业绩,为国家的辉煌成就而动情歌唱。语言新,即要抛弃那些陈腐的语言及令人迷惑不解的所谓‘新形式’,去探索寻求那些既符合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又能充分表现新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言谈中,臧老流露出对秋瑾、谭嗣同、鲁迅、柳亚子等人的推崇,他认为他们的古体诗和名字之所以盛传不衰,关键就在于他们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有着宏阔的胸怀和撼人魂魄的伟大人格。
“在新诗方面,像郭沫若、艾青、贺敬之、郭小川、李瑛等,他们影响了一个时代,至今不衰。这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写出了人人关心的重大事件,所以感动人心。”
最后,当我问及他对青年诗作者有何期望时,臧老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诗是属于青年的,青年人生逢盛世,应该置身于‘四化’建设的第一线,为社会主义祖国而歌唱。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多读些古典文学作品。借鉴外来的东西亦可‘大而化之’,学习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手法是可以的,但要以我为主。”
他说,一个作家、诗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被名利所诱惑,才能挺然而立,登上艺术高峰。
转眼已经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臧老犹在娓娓而谈,带我去的蔡教授几次相催,我才起身告辞了。走出大门好一段,臧老犹在门口向我扬手致意,我知道,他还有许多话要说,他对诗坛的兴旺,为新一代诗人的健康成长而操心。正如他的自述:“我是一团火,灼人也要自焚!”
之后我又一个人去了他家一次,因为臧老说给我拿配文的照片,到那里又和他聊了许久。
为了使稿子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出臧老的意思,稿子写好后,我便于10月初赶紧寄给臧老,请他审阅并斧正,并附言嘱咐道,稿子只可以改,但不能加内容了。10月10日我接到了臧老的回信,只见稿子改动挺多,每篇稿纸都有改动。我心想幸亏把稿子寄给了他。同时他还一起寄来一份抄写整齐的誊抄稿。稿中附有臧老的小女儿郑苏伊的一封短信:
“记者同志您好!大作收悉,家父做了改动,加了一些内容,动得多了点,望见谅!因怕您看不清,我又重新誊抄了一份,数了字数,多了180字。您可根据内容,再删掉一些。将您寄过来的大作也一并寄回。家父改动的地方,有的不大合适,我抄时,酌情处理了一下,以我誊清的这一份为准。修改过的稿子,您留作纪念吧。”
我当时很感动,为郑苏伊的处处善解人意。
稿件于10月17日在二版的“名人专访”栏目被配照片刊出。刊出时,我当记者还不到一年,因此我的记者身份并没有标出,而且本来就不长的稿子还被删去了一些,这使我很不能接受。可当时我人微言轻,有什么办法呢!我觉得很内疚,臧老那么认真地帮我改定了稿子,有的还被删了去,自己感觉是不敢见到臧老了。因此,我就没有勇气与臧老再联系。
2004年2月6日各报刊登了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因病于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享年99岁,我当时深感震惊难过。唐代诗人韩愈在他的《师说》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本来还想有机会去向臧老学习诗歌呢,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我采访臧老时他已经89岁了,这一转眼已经过去了10年。从此我记住了那句话,老人是不会等我们的。只可惜我今生无缘,未能亲聆臧老对我诗歌的教诲,如今想起来犹泪蒙双眼。
臧老逝世后,我本打算找到这封信写点回忆文章,却始终没找到。我当时就记着把臧老的改稿珍藏起来了,因为家中太乱,没找到。2016年1月3日,我终于在一个存放旧信的大牛皮口袋里,找到臧老的改稿与他女儿郑苏伊的附信。1993年9月底采访臧老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臧老的笔迹也在我的稿子中奔腾律动。我赶紧以此文记之,也算是我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怀念吧。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对管理者的采访 篇9
———信合集团常务副总裁陈鹏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一、学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执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加强房地产管理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的补充和完善。明确并理顺了土地管理与房产管理的关系。房地产作为一种资源财富,在整个国民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法制建设滞后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又滞后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房地产交易管理只能依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通知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其法律效力远远不能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一直盼望国家能尽快制定一部具有系统性、高效力的房地产管理法,以使我们的工作有法可依。最近是规范房地产市场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也是加强房地产业管理的重要法宝。
二、信合集团公司在固始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壮大 河南信合建设投资集团创建于1998年,沐浴改革开放阳光雨露,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集教育、工业、医疗、农业、金融、宾馆酒店业、商业地产、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旗下拥有10余家实体,在职员工4500人,年营业收入17亿元,1
年纳税额7000余万元。
作为本土城市化运营商——信合集团与城市化一起成长。2005年4月,信合集团实施的凤凰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历时六年,一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崭新城市新区正在崛起,把固始城市面积扩大了1/6。
信合集团秉承““诚信为本、合作共赢、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企业精神,构筑尚品住宅,建造温馨人居,致力成为完美生活的缔造者。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在给居民生活方式和人居观念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已经成为大型人文品质社区的典范之作。实现固始人居梦想,成就业主完美生活。成就“信合”辉煌品牌。
“立足本土、面向全国,打造河南省一流明星企业集团”是信合集团正在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2009年以来,集团公司积极拓展经营区域。在郑州、信阳、焦作、鹤壁、合肥、驻马店等地打造30多个项目,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三、信合集团公司遵纪守法,把依法经营放到重要位置集团公司成立了法律事务部,聘请四名县内优秀律师作为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参与集团公司对外一切经营活动。用地是房地产公司依法经营的重要内容。在用地方面,我们首先要得到土地预审报告(国土部门),严格遵守固始县城市规划,在县国土局、规划局的指导性,通过招拍挂竞得土地,才能办理土地手续。我可以负责的说,信合公司从2002年以来开发房地产用地都是合法合规的。
四、信合房产在固始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和欢迎 十多年来,信合集团共开发香樟苑、湖畔春天、金色阳光、信合世纪城等住宅小区,建筑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目前已入住8000余户、3万余人。信合集团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满足了客户安全、便捷、自然、和谐的社区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注重生态设计,充分利用地块区域内的景观资源,创造出多层次的生态型园林绿化体系。同时还在设计中引入先进的绿化设计理念,结合了极致的水自然元素,让建筑与层次丰富的绿化生态体系完美结合,博采国内外建筑精华,在给居民生活方式和人居观念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已经成为大型人文品质社区的典范之作。
信合房产的定价原则是:成本价加适当的利润。目前每平方米在3000-3500之间。低于固始周边县市的房价。
五、固始房产的走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固始县城镇化建设的强力推进,我县房地产业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开发的面积、质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成为固始县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我县是河南省第一大县,是豫东南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全县人口175万人,城市人口56万人,城市化率达到32.5%。县委、县政府提出到2020年固始县县城达到“双80”的目标,从现在开始7年时间还要有40万农村人口进县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任务很重。随着房地产主要材料价格的上扬,房地产价格还会有一定的上涨。10年后,固始房地产市场基本达到饱和。今年,固始房市与去年相比,刚性需求增加,投资性购房减少,价格
略有上涨,预计,2014年与今年大致持平。,“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速城镇化”及“收入倍增”,那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会有大批农民成为城镇居民。若与之配套,放宽中小城镇的户籍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购房需求。无疑,城镇化进程会拉动内需,增加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其结果将为房地产发展注入动力。若到2020年人们年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房价上涨幅度,那么,可以说,房价实际上是相对下降了。,“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在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将这一提法与“收入倍增”联系起来看,实际上是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一方面控房价,一方面增收入。在控房价方面,“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这个思路中,“双轨制”的特征明显:中高收入者通过购买商品房改善居住条件,低收入群体由保障房有效覆盖。一方面,房价合理回归,同时居民因收入不断提高而将有能力承接较高的房价。这样双管齐下,“美丽房地产”就可实现了。
六、县住建局对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力,对于规范我县房地产市场秩序发挥了应有作用
为有效推进房地产开发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县住建局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对房地产开发市场实施全方位监管,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对规范房地产市场起得了积极作用。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监督。加大对企业电子政务、售后服务、售楼处经营行为等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建立开发企业联络员制度、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动态,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项目联动监管。针对开发企业及开发项目,组织房地产开发、建管、质监、安监等内部处室联合开展执法行动,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下去一同检查、回来根据分工进行业务梳理,从而提高了执法检查效率。通过联合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违规项目。
严把开发企业准入关。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审与执法检查结合起来,规范企业开发行为。对在巡查中发现存在问题并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其年检资料一律不予上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巡查严肃查处无资质开发或超越资质开发行为,严禁不符合城市房地产开发条件的村镇资质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房地产开发。
七、当前我县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我们认为,我县当前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对在城乡结合部“小产权房”开发、城市个人开发管理不力,他们既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也没有技术管理人员,不办理任何证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建筑质量没有保障,偷税漏税,以价格偏低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安全堪忧,同时对我县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冲击。我们希望县直相关部门,加强对“小产权房”开发、城市个人开发的管理,增加办证难度,规范管理,确保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对管理者的采访】推荐阅读:
宿舍管理员采访稿11-15
对学生的管理06-01
对8s管理的体会05-20
对集团管理的建议11-16
我对设计管理的认识08-26
管理过程对成本的影响05-27
精益管理对成本的影响05-29
管理提升对企业的效应06-16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08-04
对学校管理的思考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