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思想

2025-01-01

美术教育思想(精选8篇)

美术教育思想 篇1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

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

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

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

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 人), 1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

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

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主权。

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

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

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二、“创造”成为多种模式的主题思想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甚多,从表面上看,会觉得五花八门,甚至会感到杂乱无章。

如前所述,16000多个学区的音乐教学大纲都不一样,教材也是多种多样,甚至学校与学校,乃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教法也不尽一致。

然而,我们从这表面的混乱中却不难看出它内在的秩序,在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主题——创造。

我们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

以下,笔者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创造主题作一简析。

1.奥尔夫教学法与创造

卡尔·奥尔夫(Car 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

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

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

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

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

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

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

孩子们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

简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这一教学法从德国传入美国后,受到美国音乐教育界欢迎。

他们将此教学法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固有的奥尔夫乐器中又加入了一些美洲和非洲的民间乐器,在教学中既坚持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神原则,同时也使这一教学法本土化,使之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柯达伊教学法与创造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

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音乐文化水平——用传统音乐语言思考、读写和创作的能力。

(2)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通过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

(3)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在班里、在合唱队里演唱、参加重奏团与管弦乐队——把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方法。

(4)让全世界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

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

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柯达伊教学法传到美国后,得到了美国的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采纳,其中包括T·巴赫曼,L·乔克西,M·H·理查兹和D·培根。

巴赫曼博士把柯达伊教学法与美国的音乐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

他把节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

他很重视用听写发展儿童的音乐记忆,尤其是重视音乐创作的教学。

他认为,“如果儿童熟悉音乐写作,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照谱演唱音乐。

使儿童在初期就意识到他们所学的音乐能由他们自己或其他人表演。

在使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唱歌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人在实践中还非常重视使用黑人灵歌这一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的演唱形式,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奥尔夫教学法一样,柯达伊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方法。

美国人还将二者结合使用,形成了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

正如迈克尔·L·马克所说“两种方法彼此强化,使儿童更富有创造性,更理智地学习音乐。

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造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Emile Jaques- Dalcroze)所创立的教学法传人美国已久,现在该教学法在美国仍非常流行。

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

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

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

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

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达尔克罗斯甚至在理论课上也采用了这种即兴演奏的方法,他让学生即兴演奏旋律或旋律片断,作为发展他们对音程的理解的一部分,并帮助他们熟悉和声。

凡此种种,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非常明确。

因此,自19前后此方法从瑞士传到美国以后,至今仍盛行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衍,形成为一种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美术教育思想 篇2

学校教育, 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正规的教育”,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真正意义上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是近代欧洲社会政教分离、治教分化的结果, 是作为一种教育的主体部分存在于国家之中的。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 它不可能永远坚定不移地走在它初创时被赋予的发展道路上, 指向特定的目标, 保持永远的纯真和适宜, 需要我们不断改革以保持活力。

杜威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型的历史时期, 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使美国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总的来说, 就是“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和技术的进步, 却使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失调, 物质力量不仅没能为社会服务, 反倒成为社会进步的异化物”。基于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向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渴望。作为一个教育家, 他选择了通过改革教育来改良社会。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希望教育领域的革新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现在同样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来说, 杜威的想法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 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如果让年轻人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 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我们可以看出杜威十分清楚正规教育的益处, 但是他也认为正规教育过于“抽象和书生气”, 不如非正规教育“亲切”和“有生气”, 而且非正规教育的“这些优点可以补偿所得机会的狭隘性”。具体说来, 原因就是正规的学校中充斥着各种被符号化的、必须学习的东西, 它们“远没有变为习见的动作和对象”。同时, 由于被人为的衡量和选择过, 这些材料只“存在于它自己的世界内”。简单地说, 就是“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 和生活经验的教材脱节。”要解决此类种种问题, 杜威认为应该保持两者的平衡, 促进两者的沟通乃至融合, 防止它们的割裂。这里, 学校教育功能的弱化或者说是“走样”, 在杜威看来, 未必是值得哀悼的不幸, 相反是让人欢心鼓舞的幸事。但我们也应该明白的是杜威这样“攻击”学校教育, 并不是希望灭亡它, 他更多的是在对学校教育的批判中注入了自己对当时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的愿景。希望从非正规教育中汲取养分, 为日渐僵化的学校教育引入活力, 促进它的改良。

杜威提出的以上这一命题, 溶入了他深刻的思考和希冀。我们可以从中体悟杜威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憧憬。杜威的思想深邃而博大, 对美国转型期学校教育的思考独树一帜, 当然, 也可以为我们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迪。

一、关注生活, 培养学生的品性

现在的中国处于时代的交汇处, 面临着传统和现代的激烈碰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这样一个时代鼓舞着人们怀着无比的激情去改变现实生活。但是,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理性开始主导一切, 所有事物是否有价值都要诉诸理性判断。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一样, 课堂中只有按部就班的知识的满堂灌, 学生无法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 没有砥砺品行的机会, 只会些所谓的科学知识。不是危言耸听, 当这些理性的学生长大成人控制我们这个社会时, 不公正和灾难将很可能会遍布人间的每个角落。因为最理性的人类就是最愚蠢的动物, 毕竟人只有拥有品行才成其为人。例如七年级上册就有《笑迎新生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等章节。

二、关怀学生, 创造属人的世界

世界属于人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都能够相互理解, 人之间不能够相互理解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世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个体越来越独立,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大,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理解的重要性。时至今日, 学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学生封闭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 漠视学生的理解自己、理解社会的需要。我们的课堂应该面向生活, 在生活中发展教育。让学生在生活的引导下学会与人沟通, 学会理解, 发展自己。这样, 学生在各方面也就取得了和谐的发展。同时, 我们应该有勇气把这一美好的愿望化为实际的行动, 在教育实践中尽力施行。努力抛弃隔离学生的课堂, 使学生沐浴生活的阳光。让他们在参与、实现的过程中体味理解的快乐。否则, 我们的教育很可能会继续滑落, 学生也将在沉沦中迷失自我。

美术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卢梭;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中,卢梭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从“天赋人权”出发,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引发了教育领域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他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德育思想,对于我们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教育的分期理论

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实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的关键在于遵循学生自然发展的天性,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爱弥儿》中,卢梭提出了分期教育理论。他认为人在婴儿期(0~2岁)主要应进行体育教育,儿童期(2~12岁)主要进行感觉教育,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青年期(15~20岁)进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

2.教育要回归生活

卢梭认为,儿童必须在活动和生活经验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爱弥尔》中,卢梭描述了教师与学生一起在树林中,研究太阳的投影和定方位的方法。教师不是通过书本教学生知识,而是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3.自然后果法

卢梭认为,学生犯错误理应受到相应的教育惩罚,但这种惩罚不能是简单的、盲目的斥责或批评,而应使其从错误的经验中得到教训,体验不良行为的后果,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消极教育

卢梭认为,在儿童时期应进行消极教育。消极教育的实质是“无为而教”,以不教而教。卢梭特别反对过早用理性教育孩子,认为那是不可靠的,因为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是最难于发展的,而且发展得迟。我们应该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教育,而不是在他内心因素尚不成熟的时候强加给他某种训练形式。

5.道德教育的任务

在卢梭看来,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善良感情、养成善良判断和培养善良意志。他认为,人都有爱己和爱人的善良的天性,教育就是要发展这种博爱的精神。青年时期以前的儿童,只要按照自然的天性健康地成长,维护自身生命的完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形成,这种自爱会通过爱情、友情和社交扩大,先是爱自己的亲人、身边的人,然后慢慢扩大范围到爱其他的人,这种爱就是道德。

二、卢梭教育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规律出发,这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容易忽视的。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会对各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一刀切式教育,这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厌倦和反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以及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时期、不同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施阶段化、层次化的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要求其要表现出生活的特性。在我们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内容大部分是与现实生活隔离的,特别是与儿童的生活脱节,使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成为远离人的内心追求、忽视人本质需要的工具化的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批判这种教育异化基础上的回归,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生活,实现对生命的关注、人格的塑造和幸福的追求。

3.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方法。这种让学生在自我行为中的体验式教育,比教师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要注重情感教育

青年之前,情感教育应重于理智教育。因为少年儿童容易接受的道理大多是那些可以感悟和体验的,所以,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多采用直观性、体验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产生认同和共鸣,从而慢慢体会道德内容的深刻内涵。传统的学校德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导致学生爱心和同情心的泯灭,情感荒漠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教师在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能激起学生的求学意识,更能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有些观点和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的当今时代,但他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自然天性的保护,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我们当前推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国情,批判地继承卢梭的教育思想,为广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房贞祥.卢梭的教师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1)

[3]王坤庆.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

[4]刘沙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责任编辑 冯 璐)

中学生 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篇4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0引言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广,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的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文化程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并探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对策。

1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学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的青春期阶段,这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此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

1.1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正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思想上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调查发现: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

1.1.1 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91%以上的学生认为“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有必要,愿意参加。“假如现在有外敌入侵或有人分裂国家,使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需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有83.14%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应征。”但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同,农村相对于城市就稍差一点。

1.1.2 比较关注社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社会问题较为关注。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做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下岗职工再就业(47%)、腐败现象严重(37%)、农民工问题(31%)。高等学校扩招、家庭收入等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说明中学生对于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比较关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1.1.3 高度认同传统道德。大部分学生都反对“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等典型错误观点。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

1.2 调查发现:中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2.1 对道德判断存在偏颇。有4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丑恶的仅占12%。有52%的中学生赞同“现在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学生的社会道德观需要积极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习总结 篇5

09思想政治教育(师范)1班叶志澎2009614107

教育实习是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知识应用与实际,同时也是对自己从事任教能力的一次大检验。从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1月16日共7周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了佛山市第十一中学进行了教育实习,我努力地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穿着上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自然端庄,尽力给学生一种道德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的印象。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备课,用心修改教案,虚心听取原任课老师的意见,弥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在班主任工作中,积极负责,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每位学生,尊重他们,深入细致了解他们。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实习心得和体会。在第一个星期期间,主要是教育见习的阶段,先是观摩两位原任课老师讲的新课和评讲试卷的课,然后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和备课,融入佛山市第十一中学的教学模式,深入中学政治课堂,直接感受真实的政治课教学过程,并在课后与老师交流以学得更多的经验。经过这头一个星期的见习,我对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老师有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需要有扎实并过硬的专业知识。虽然初中的政治课知识内容比较少,注重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也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优秀的外在表达,让自己锦上添花。比如:三笔字、普通话、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练就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让看者舒心阅者佩服。第三,学会换位思考,努力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对学生一直不尊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以后的教学。第四,要熟练地掌握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可以让教学更生动更有趣也更直观。对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板书的运用,不能一味的使用多媒体。第五,我们一定要学习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老师摒弃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利

1用丰富的经验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第七,老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我们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的眼神、动作、语言和神态都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配合完美,老师通过用眼神和动作对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进行鼓励和引导,也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教学心情和课堂气氛,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学会与学生在眼神、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方面,实习期间我讲了2节新课和1次班会课,一共3节课,每节课我认真备课,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用心修改教案。实践中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课后结合老师的意见全面反思,认真总结,弥补不足。再加上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因而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第一次上课不是很成功,虽然基本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是课堂纪律不是很好,而且可能由于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站上讲台比较紧张的缘故,出现了连续几次的口误,另外,我还犯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缺点,我想把因此教学效果欠佳。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初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康老师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进行了反思总结:对于初二学生的教育,需要通过实际事例结合学习书本理论,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榜样力量的激励,才能使他们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需要教师情感教育的升华,激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真正的思想教育的目的。通过反思与总结,我在第二次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

那堂课是在初二(2)班上的《与人为善(第一课时)》,这个班的学生向来都比较活跃,上课前我还在担心自己能否控制好课堂纪律。上课时,我先跟同学们回顾了上一节课的内容, 回忆在第二单元中,已经学习了要善待他人的要求有哪些。除了这些要求还需要什么?从而通过这个设问引入新课标题——与人为善。我又提问同学心目中的善良应该是怎样的从而得出善良的含义以及从“善”与“美”字的结构去思考善良与美德的关系。紧接着,我又引用了感动中国2005人物获奖者——丛飞的事迹来引出善良之心应该是无私的;用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他们善良之心应该是博大的;用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启发他们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等。令我很意外的是全班90%的人都在很专注地听我讲课。这堂课的板书很多,就连我转身写字时也没有同学讲话。整堂课很顺利地上完了,我没有一次维持纪律,师生互动也做得很好,就连平时最调皮,每节课都捣蛋的学生也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听我讲课。2班这么“反常”听课的情况令我感到很惊奇,同时,我也知道他们的这种“反常”的表现,就是对我的课堂教学成果的最好肯定,同学们的表现为我的教学打了满分。课后原任课老师也对我的教学给予了较高评价。

通过这几次上课,我真正明白了那句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靠老师引导的,课堂纪律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责任,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改进。就像这堂生动的《与人为善》,我感人的真实案例去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触动,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自然会认认真真地听讲,而且在整个课堂讲学过程中,师生的配合也很好,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思维在跟着我的思路驰骋。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每位学生,尊重他们,深入细致了解他们。我与全班大部分学生进行过单独谈话,协助校运会工作和级组的体育测验,开展主题班会,并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两个月以来与学生的接触,我也有一些感悟:首先,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培养好班干部,这对班级管理有着多方面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能够对班级起到时刻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分担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与压力。其次,对与那些调皮的学生,更需要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沟通和关心。这一类学生往往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他们不能在成绩方面得到关注,就希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引起老师、家长的关注,因此他们最缺少的是家长的关爱和老师的关怀。对于这些学生用训斥、恐吓都是解决不了的,化解的最好方法是爱,用爱来关怀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篇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牢把握这一要求的深刻内涵并加以认真实践,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第一,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和信念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理想以信念为支撑,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体现并折射着信念;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和方向,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理想信念能够达到如此崇高的境界。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和民族未来的前途。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光荣任务。高素质创新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其他素质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首要的标准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理想信念

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的一生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应当看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思想领域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会更多更直接地反映到高校中来,影响大学生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一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以及腐朽思想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渗透和影响,使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不能很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为国家、民族发展作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还有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遇上学习不顺、爱情失意和人际交往紧张,便产生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现象,甚至作出极端行为,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疏导和调适能力。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切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政治合格、思想敏锐、知识渊博、专业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

旺发达、后继有人。

第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传统优势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常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来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他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完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正确性的共识。与认同。正是这样的理想信念,成为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根本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靠着这种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了种种严峻考验。“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美术教育思想 篇7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此定义为逻辑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旨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相关人文精神的教化与传递。中国虽然未曾形成过像古希腊时的竞技体育,但从早先时期开始,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的教育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所提倡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育的方面,也有智育和体育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的泛教育。因此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存在着基于“人文”与“和谐”之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契合。

1 追求和谐

奥林匹克运动对和谐的追求,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身心发展一致的追求,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形神合一”的“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从一开始,顾拜旦就确定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与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体育与竞技,就是因为它拥有奥林匹克精神,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号召人们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运动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要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顾拜旦所说的兼具宗教精神、精英素质及骑士风度的杰出人物和一代新人。然后再以个人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社会,最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以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消除各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尊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减少宗教信仰的冲突,从而实现为建立一个友好互助、和平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这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更高层次的和谐,是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和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教育,其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论。这个观念滥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周易》。其基本思想是天道与人道必须和谐统一;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论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1]其中和合论中又包含有部分的天人合一论的内容。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要促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为个人“形神合一”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表现为人际关系的“贵和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表现为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其又是以“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起点的,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在教授射、御等课程时,就大力推崇人不但要有勇力,更该内外兼修,文武兼备,须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强调“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如果说儒家是从道德的“礼”的角度追求个人的发展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话,那么道家则着重于精神修炼的领域。道家认为,形神关系是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生命观上的体现,在阴阳互动中求得和谐与平衡,使精神与形体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形神合一”,庄子就提出了“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重要思想。在个人“形神合一”而“修身”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人和人能够和睦相守、人和自然能够相互顺应,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大同理想”、“天人合一”。[2]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和美育。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完全是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这种完全人格即通过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来培养。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主张,也都寓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3]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最高理念。

2 追求超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集中地体现了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超越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也是人类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它既召唤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也是要求每个人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从而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发出冲击。如果将这句格言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要鼓励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奋斗、挑战和超越自我,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

中国传统教育中历来是推崇积极奋进和自强不息的,这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作《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着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在《易经·象传》中就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以天体运动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这种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勤奋成才的例子,比如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勾践的“卧薪尝胆”、匡衡的“凿壁借光”等。《论语》中也有一段话描写孔子的为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体现的正是孔子自强不息、一生乐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孟子也非常重视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使自己杰出地成长起来,他认为伟人的成长道路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从孩童时期就熟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知难而上、励志图强的寓言故事。毛泽东同志更是在艰苦卓绝的年代留下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而感到精神上无比愉快的酣畅之情。自强不息、追求超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根本修为之路,也是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它不但是使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获得延续的保证,同样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3 崇尚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原则才为奥林匹克赛场营造了一种民主、公平的比赛氛围,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引导,才使更多的人有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机会,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经久不衰、日益壮大的根源性因素之一。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越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和精神融为一体。”《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第六条基本原则也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精神互相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古希腊奥运会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没有任何身份角色的标识,没有贵贱尊卑之分,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公民,都可以平等地参加奥运会。现代奥运会沿袭了这一神圣的传统,使全世界各族人民冲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种族歧视的藩篱,只要是注册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一员,就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聚集到奥林匹克旗帜下,进行公平竞赛,以实现超越的梦想。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就了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让很多人都误以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三纲五常”的教条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与伦理规范形式,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公平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设想的最理想社会模式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谓大同”。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泛起公平的波浪,从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公平、公正思想。清朝时期,康有为认为“必天下为公而后可至于太平大同”。他说:“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大同书》)。在他眼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消除一切等级差别的世界。虽然这种思想带有乌托邦的印记,但表达了对社会平等及公正的憧憬。[4]而孙中山则把“天下为公”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孔子更是早有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体现的正是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友谊的精神。如果说可圈可数的伟人的公平思想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从制度上来讲,沿用千年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事件中最能反映公平、公正原则的典型。宋新夫等研究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得到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关键在于科举制度自身的完善一直朝着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尽量达到一种事实平等的方向而努力,使寒门士子与权贵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并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5]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文举”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武举”中也同样闪烁着公平的光芒。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年),首次举行“武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各种射箭技巧,以及马术、负重等等,任何有武术的人都可以参加。出生寒素之家的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正是以武举得胜而起家为军官的,最终成为当时唐皇朝最得力的大将。[6]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投壶、围棋、蹴鞠、马球、武术、捶丸、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发展成为奥运会那样的全民性竞技比赛和竞技文化体系,甚至更像是一种陶养性情的手段,但就竞技的性质和规则的内容而言,却也同样体现着公平、公正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机会面前,人人均等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4 鼓励笃行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一直领先,第一个进入了运动场。但不幸的是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在离终点最后15米处,他又一次倒下了,再没爬起来,在两位医生的搀扶下走到了终点。由于在比赛中借助了他人的力量,皮特里被剥夺了获金牌的资格。但为了表彰他的进取精神,国际奥委会仍然授予了他与冠军一样的一只金杯。之后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那次马拉松比赛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进取和拼搏的参与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顾拜旦,他于是将“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并从此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广为流传。因此鼓励无数明知无望夺冠,却仍然怀着奥林匹克理想,到奥林匹克赛场来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鼓励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洗礼,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于学分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之意。只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种“笃行”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参与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要想在奥林匹克赛场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必须拥有奥林匹克情怀和奥林匹克理想,然后参与体育运动,并进行艰苦的运动训练,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直至最后走进赛场去超越自己,达到顶峰,可谓奥林匹克之“笃行”精神。

5 结语

诚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和谐、注重教化、崇尚超越、讲究笃行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共通点。但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教育毕竟源于西方文化,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滋长的教育思想既有契合,却也有分歧。例如中国儒学尽管十分强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以及“浩然之气”,但这些豪迈风范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修养,所谓“修身”,实质重在修炼精神、意志和品质,以达到“正心诚意”的境界,然后再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思想。而西方人所谓的“修身”是为了给心灵活动提供舞台与空间,在强调肉体发达的同时也强调心灵的充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是文化就是因为有异曲才有同工,有异趣才有审美,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才能搭建起彼此交流的平台,而正是因为两者有所差异,才能在冲突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渐走向融合与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3]李秀娟.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教育思想[J].网络科技时代,2007(4):43-45.

[2]王念龙.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3(1):7-9.

[4]陈家群,何崇喜.解读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8(6):1-3.

[5]宋新夫,陈湘芝.教育公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机会均等[J].教学研究,2009(3):17-22.

美术教育思想 篇8

关键词:无为;自然教育

中国分类号:G4

一、《道德经》中的自然思想

(一)“道”即“自然”

在《道德经》中,老子首章就提到了“道”这一基本的概念,“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实质,天地万物是自然的存在,是有规律的。并且把它落实到了现实的生活当中,并且提出了两大的哲学的法则“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前者要求教育者遵守客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后者则要求教育者正确处理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摆正位置。

1.道法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第十七章中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事情办成了,这是自然的事情。这里的自然更多的是一种行不言之教后的取得的效果,二十三章中说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3]这里的意思说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老子认为,只要相信道,照着去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他认为“道”是独立的和永恒的,不靠任何的外力而具有其绝对性,所以,“道”即“自然”。传统的观念认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还原为天空,但是“道”是先天而产生的,“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的根源。老子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

因此,老子认为万物所遵循的是其内在的自然本性。顺应自然,就可以得到生存和发展;违反自然,就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不仅“道”要师法“自然”,而且天、地、人都要师法“自然”。

2.无为而治

在《道德经》中,老子的另一主张就是“无为而治”。它是“无为”和“无不为”的统一体,它与“自然”同等重要。“无为”是手段,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目的,是指不妄为产生的效果。

老子的无为要求只有对受教育者少干涉或不干涉,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受教育者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进行影响,使受教育者感觉不到教育者在领导和管理他们而又无事不成,这才是最高超的教育境界。老子倡导教育者依照事物发展必然规律因势利导。要教育者相信受教育者有自治的能力,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除此之外,老子要求教育者的欲求必须合理、无私,通过满足受教育者各自的欲求,而祈祷自正与自化的作用。他要求教育者不应只着眼于对人的塑造,还必须着眼于对人的开发。

二、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反对中世纪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伤害”。他主张用“自然法则”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它的主要理论:

(一)顺应自然

《爱弥尔》开卷就写到“凡是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5]卢梭认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就是对受教育者的本性的一种毁坏,所以,他认为坚持顺应自然的原则。在卢梭看来,人们生来都是软弱的,愚昧的,因此需要教育,这种教育不外乎来源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6]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教育是最自然的状态,无需我们去改变,只管顺应便是了,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才由我们控制,而人的教育是完全有我们控制,这三者教育同时顺应于人的发展,互不冲突,才能说教育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发展。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7]

(二)培养“自然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和自然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自然人”。但是,实际上由于专制制度的存在和对立,培养“公民”和培养“自然人”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不可能同时教育两种人。他不无蔑视地说当时法国的专制国家已经不像是真正的国家,而在没有国家的地方是不会有公民的,更不用说什么培养“公民”,原因在于:

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由于天性的发展受到压制,因而自然教育无法,也不应当以培养这样的公民为职责。

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归于自然”的教育当然不培养等级的人,不造就王公贵族或奴隶。

因此,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异同点

二者都主张教育应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主张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本身的内在规律去运行,也就是教育不要违背其本性,主张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天性。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生长的,气候不同,土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环境不同,物种不同,各个物种只有在其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地生长。

然而,由于卢梭本人思想的激进,由于缺乏教育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自然教育思想中难免出现主观臆断或过于极端的观点。例如:卢梭对于儿童天性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过分夸大了天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又如:他对各年龄段教育任务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再如,他完全否定课堂教学和系统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当历史地、客观地评价自然教育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

而老子《道德经》中很多的观点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哲学观,但是老子对自然教育的观点还没能构成系统的理论性成果。他的无为而治只能在特殊的时期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在社会正常发展期,他的理论对社会会造成一种消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3][4]老子.道德经[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49-51

[5][6][7]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3:5,7,80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个案下一篇:生产记录填写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