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2024-07-13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共8篇)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1

***农业专业合作社住所使用证明

一.专业合作社名称:*******农业专业合作社。

二.住所:*******产权证明:本土地产权归*******所有,同意将位于**********9.43亩土地使用权以合同租借的方式提供给*******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该合作社住所,合同期限为15年。

产权所有人签字(盖章):

本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承诺,租借的*********9.43亩土地用于合法经营,不得从事非法经营活动,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产权单位(盖章):

2018年7月25日

三.其他需要证明的意见:

证明意见:以上证明属实

证明单位(公章)

2018年7月25日

说明:1.另附产权证复印件1份(签字此件与原件一致)。

2.产权使用期限不得少于一年。3.产权提供方式指无偿或者租赁等。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2

一、一般行政程序中证明标准的立法现状及其理论分类

我国一些法律法规对行政程序证明标准进行了规定。如行政处罚法第30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 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 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符合法定程序的, 判决维持,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 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现行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都是案件事实基础、证据确凿。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相比, 我国行政程序的证明标准接近甚至等同于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充分”的证明标准。可见, 目前我国关于行政证据的证明标准的立法主要采取的一元标准。这是一种最高的证明标准, 但是事实上如果要求所有行政程序证明标准达到100%真实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

理论界有人将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分为:排他性的标准, 优势盖然性标准, 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标准以及合理可能性标准。由于我国目前关于行政证据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行政诉讼证据的有关规定中, 因此, 上述关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分类也同样适用于行政程序之中。如果将这些证明标准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相比较, 那么, 排他性的标准是行政诉讼中最为严格的标准, 类似刑事诉讼案件的“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充分”的证明标准。优势盖然性标准和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标准类似民事诉讼案件的“较高盖然性”和“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至于合理可能性标准虽说一般是行政诉讼中中原告采用的证明标准, 但事实上在有的行政行为中, 行政机关也会选用这种比较低的证明标准。另外, 在行政程序中还有更低的证明标准存在, 有学者提出“排除滥用职权标准”。排除滥用职权标准是针对当场行政处罚的特点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提出的一个标准, 即行政机关证明当事人违法事实存在的标准是能够证明自己在对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未滥用职权。

二、审计证明标准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审计行政程序证明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证明标准上多元化, 上述行政诉讼的各种证明标准在审计行政程序中都会应用到, 这是由审计行政行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一) 根据具体审计行政行为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审计行政行为根据其性质及结论不同, 大体可以分为审计监督行为和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当然, 除此之外审计行政行为还有审计行政指导行为、审计行政强制行为等等。下面仅以审计监督行为和审计处理处罚行为这两种典型的审计行政行为为例来论述审计证明标准的多元化问题。审计监督行为是指审计机关基于法定职权和程序, 依法对审计行政相对人是否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等情况所进行监督和检查。而审计处理处罚行为是审计机关基于法定职权和程序, 对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审计监督行为的结论一般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出现, 而审计处理处罚行为的结论则是审计决定。这两类审计行政行为所采取的证明标准事实上是不一样的。审计处理处罚行为由于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 行政相对人对审计处理处罚行为不服可以行使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请行政诉讼等救济权利, 所以审计处理处罚行为一般是采取类似刑事诉讼案件“排他性”证明标准。当然, 有时会根据案件的大小及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程度不同, 会采取稍低于该标准的“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证明标准。相反, 对于审计监督行为由于它不像审计处理处罚行为那样能够直接创设、变更或消灭行政相对人的实体权利义务, 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监督性的、指导性的, 因此它一般只需要采取“优势盖然性”或是更低的“合理可能性”证明标准就足够了。但是也不排除在审计事项性质非常重大的情况下, 采取排他性的证明标准。

(二) 根据具体审计事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证明标准

无论是审计处理处罚行为还是审计监督行为, 对于不同的具体审计事项往往也是采取不同的证明标准, 不可能遵循一个标准一以贯之的。例如在对实收资本这一科目进行审计时, 由于该科目的重要性以及发生的不经常性, 对该科目的审计一般都是采取详查的方法, 将该科目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事项都一一检查过去进行取证的, 所采取自然就是“排他性”的证明标准。而对于有的事项例如办公费用, 不可能也没必要将全年所有的办公费用一一检查过去, 只要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 进行抽样取证就可以了, 当取证达到样本量所占金额比重达到该审计项目总金额的80%或是90%, 如果都没有发现违法违规的情况, 那么就可以下结论:该项目不存在重大错报与舞弊, 在总体上是合法可信的。此处对办公费用所采取的则是“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或是“优势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至于上述“排除滥用职权标准”的低证明标准, 在审计行政行为中也会碰到, 只是它一般不是在审计处理处罚程序中应用, 而是在审计监督程序中有时会使用到。例如,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费用报销制度时审批手续不完善, 这时只要发现一二笔这种情况, 证明有这种现象存在, 就可以在审计报告中提出“要求被审计单位严格执行有关费用报销制度, 完善审批手续”的审计建议。在此情况下, 审计人员没必要将所有的费用报销凭证一一检查过去, 计算出违规行为达到了一定的比例, 然后再作出上述审计建议。尽管该被审计单位或许就只存在这一、两笔违规的情况, 审计人员只要对这一、两笔违规业务进行取证, 就能证明其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建议未滥用职权。我们姑且也将这种证明标准称作“排除滥用职权”标准。

此外, 审计实践中还会根据审计目标、具体审计要求等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证明标准。可见, 审计行政程序中所采取的证明标准是多元的, 从排他性证明标准, 到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标准、优势盖然性标准, 再到合理可能性标准、排除滥用职权标准等各种层次的证明标准都有。证明标准选择得过高, 可能会影响到审计行政效率;证明标准选择得过低, 则又有可能影响到审计行政效果。因此,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审计行政行为、审计事项等的不同, 结合重要性原则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选取适当的证明标准。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继敏.行政证据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4]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法制司.国家审计法规.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简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篇3

[关键词]行政诉讼;庭前调解;审查对象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及分类

证明标准是指对待证事实进行证明使之成为定案事实所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在诉讼法中,也称作“证明成熟原则”。证明标准确定以后,一旦证据的证明力已达到这一标准,待证事实就算已得到证明,法官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就应当认定该事实,以该事实作为裁判或作出行政决定的依据。

证据制度源于司法程序,根据司法案件性质的不同,通常对应的证明标准也有高低之分。主要包括下列四种:一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这是最高标准。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即采这一标准。二是客观真实标准。其具体标准就是做到案件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我国刑事诉讼通常采用这一标准。三是高度盖然性标准,也称内心确信标准,指依据日常经验可能达到的高度,疑问即告排除,从而产生近似确然性的可能性,这是大陆法系所一贯注重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四是盖然性占优势标准,也称“优势证据、或然性权衡标准”。

二、国内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分析

(一)效率性

行政诉讼的审查对象是具体行政活动,但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和司法活动的行政裁判存在相似之处,有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则同样存在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有赋权的行政行则也存在剥夺(限制)权利的行政行为,有时行政行为缺少法律政策的指导。行政诉讼对各种不同的行政行为却采取单一的实践方式,这显然与我国的行政实践存在差异。若长期采取这种诉讼证明标准则会影响到案件处理效率,影响当事人对行政审判的尊重,使得相关部门的司法既判力减弱。

(二)操作性

在证据理论分析过程中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于诉讼证明的作用,但客观真实仅仅是诉讼中的追求目标,司法实践最终能实现的才是法律真实,这是由于法官认定的事实是证据支持下的法律真实。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律真实论和客观真实论之间并非绝对的标准,其只是人们在认知问题上的概念,对于现实问题的处理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工作。而在行政诉讼中以单一的证明标准要求复杂多样的行政行为,这些都会影响到有关准则的实践性,约束了实际诉讼中的行为过程。面对这种状况,不少法官在事实与证据之间的理解和操作出现了分歧,对相同诉讼案件的处理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观点。

(三)积极性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行政法都是偏向于控制行政权恣意妄为,这也是社会群体所关注的焦点话题。这种环境造就了控权成为近代以来行政法的不变主体,实践证明对行政诉讼改革调整是一条科学的道路。然而,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积极发挥行政权高效服务的促进作用。

(四)法益性

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处理违法行为活动,维护社会各方的根本利益。从宗旨上看,对公益和私益的兼顾和权衡则是法官必须要处理好的难点。面对公益明显优于或大于私益的情况,即便需要呈现的证明不够全面,法官若不准确地判断行政违法行为则会备受指责。同时,一般行政诉讼所保护的私益范围内关系到的各方权益也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到法官判断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法益不同保护为出发点,对不同案件确定合理的证明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三、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优化

(一)考虑各项因素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优化需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充分分析行政案件的类型、证明的难度、行政决定的意义等。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行政诉讼情况分析,不同国家对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确立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他们的共同点表现在:不同类型的行政诉讼采取了不同的证明标准。这就需要我们能积极创建多层次性证明标准,满足各种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需要,让法官能发挥判断事实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司法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根据现有的行政诉讼体系看,对行政诉讼证明标准造成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涉及到了行政案件的类型和性质、证明的难度、行政决定的意义等方面。但从根本上看,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行政案件的类型、行政案件相关人权益影响的大小,这两项因素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构建证明标准

根据行政诉讼中所适用案件的类型及其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影响程度的不同,我们将证明标准的内容具体设定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占优势盖然性标准和合理可能性标准三个层次,且不同层次的证明标准适用不同的证明对象。

1.怀疑性标准

怀疑标准的运用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而定,凡是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巨大影响的行政案件,在行政诉讼中则要合理运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一般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1)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

人身自由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是最根本的,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因而,行政机关剥夺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案件必须慎重对待,在证明标准的选择上要严格把握。(2)听证程序裁决的案件。此类案件关系着行政相对人的重大财产权益。根据我国的法律体系内容看,对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行政相对人可以以申请的方式参与到听证活动中。(3)对人身权、财产权造成伤害的案件。这种案件主要是针对在人身权、财产权等方面造成影响的行政案件,包括:驱逐出境、行政征收、限期拆除房屋、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等。

2.可能性标准

在审核案件时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标准的可能性,则应该按照规定进行裁判,这就是所谓的可能性标准。合理可能性标准在行政诉讼里的运用,多数为行政机关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判断方式。若选择排除合理怀疑或占优势盖然性证明标准则会造成行政机关在处理这类事件出现错误的判断,这会给各方面的利益造成损失。而这种可能性小于 30%,则会造成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被行政行为恣意侵害的危险。

3.盖然性标准

占优势盖然性标准的重点在于“优势”,其主要是指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更有利于另一种可能性,而原先提供的证据标准在证明力度上显得薄弱。占优势盖然性标准诉讼主张成立的理由更加具体,能够给法官提供更加科学的判断依据。从百分比法分析,占优势盖然性证明标准只要通过证据证明力的 51%对 49%则能生效。行政机关在行政裁决程序里仅仅参照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裁决,而无需再次参与到证据的收集中。从这一标准看,涉及行政裁决案件的诉讼选择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则是不可行的,选择占优势盖然性证明标准则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锁正杰,苏凌. “法律真实”理论与“客观真实”理论比较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5).

[2]甘文.行政诉讼证据司法解释之评论——理由、观点与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陈兴发.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4).

[4]赵咏梅.试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现状及完善,福州党校學报,2007(5).

[作者简介]吴玲凤,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4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6)苏行再终字第0001号

原审上诉人(一审原告)夏善荣,女,1947年2月14日生,汉族,农民,住徐州市泉山区世纪花园小区2-4-101室。

委托代理人孙杨,男,1973年5月8日生,汉族,住徐州市韩山村290号。

委托代理人许吉良,男,1964年3月6日生,汉族,住徐州市刘场世纪花园4-2-401室。

原审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徐州市建设局,地址在徐州市民主南路76号。

法定代表人靖大荣,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吴忠厚,徐州市建设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李则栋,徐州市建设局干部。

原审被上诉人(一审第三人)徐州市恒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址在徐州市中山南路229号。

法定代表人闻远,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周修旺,江苏徐州恒毅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上诉人夏善荣诉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城建行政证明一案,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于2002年11月26日作出(2002)泉行初字第78号行政判决,维持徐州市建设局于2001年6月18日颁发的徐建验证(15)号《住宅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以下简称(15)号《验收合格证》]。夏善荣不服,提起上诉。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徐州中院)于2003年4月14日作出(2003)徐行终字第48号行政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夏善荣不服,向徐州中院提出再审申请,徐州中院于2003年10月31日作出(2003)徐行监字第26号通知,驳回其再审申请。夏善荣仍不服,向本院提出再审申请。本院于2005年11月25日作出(2005)苏行监字第0041号行政裁定,决定对本案进行提审;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后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2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审上诉人夏善荣的委托代理人孙杨、许吉良,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的委托代理人吴忠厚、李则栋,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恒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闻远、委托代理人周修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认定:经徐州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原奎山乡关庄村实施旧城改造,拆除村民私房,在刘场村建设住宅楼,后奎山乡关庄村将项目交恒信公司开发。夏善荣属被拆迁范围,1999年7月与奎山乡关庄村委会签订《拆迁协议书》,被安置于刘场村世纪花园小区(以下简称世纪花园),约定18个月内上房。2001年5月8日,恒信公司向徐州市建设局申报住宅竣工验收,并提供了申报所需的材料。徐州市建设局组织小区竣工验收专家现场验收、评分的结果为无不合格项目,总得分80.5分。根据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徐州市建设局于2001年6月18日为恒信公司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另查明,世纪花园自通知上房后能够保证居民通电,但电表2001年9月才安装到位。

原审法院认为:参照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徐州市建设局作为徐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备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的法定职责,其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住宅小区的土地使用情况、各单项工程的工程检验合格证明文件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项目等组织验收。即作为综合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检查小区的土地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小区建设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否具备各单项工程检验合格证明、是否有消防验收合格证明等,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综合验收;而出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单项工程检验合格证明、消防验收合格证明等,均属相应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责,而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范围,因此上述文件内容是否正确、综合验收小组的打分是否正确,不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范围。本案中,徐州市建设局根据恒信公司的申请,在审验了恒信公司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初验合格证》等文件资料后,按规定组织综合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结果为得分80.5分,且无不合格项目,结合建设单位恒信公司的整改情况,颁发《住宅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依法应予维持。夏善荣诉称房屋工程质量不合格,与徐州市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初验等级证书》相矛盾,如其认为徐州市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的证明错误,或工程质量确有问题,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不属本案审查范围。对于夏善荣要求对1、2号楼地基深度进行鉴定的申请,以及其所称小区垃圾未清运、电表未及时安装等理由,由于已在综合验收小组的评分中予以适当扣除,且局部的瑕疵并不影响整个小区的综合验收,因此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夏善荣负担。

原审上诉人夏善荣向本院申请再审的主要理由为:恒信公司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公共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存在严重问题,根本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恒信公司承建世纪花园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局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的主要证据不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本院撤销徐州中院(2003)徐行终字第48号行政判决,依法改判撤销(15)号《验收合格证》;

一、二审诉讼费用由徐州市建设局承担。

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恒信公司未向本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本院决定再审后,原审法院已将各方当事人在原审中提交的证据随卷移送本院。

庭审中,各方当事人围绕徐州市建设局是否具有对(15)号《验收合格证》所涉房屋进行竣工综合验收的法定职权,以及徐州市建设局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是否合法进行了举证、质证和辩论。

关于徐州市建设局是否具有对(15)号《验收合格证》所涉房屋进行竣工综合验收的法定职权问题:

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认为:夏善荣房屋所处的是集体土地。对集体土地上的拆迁安置房屋,并无法律规定必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竣工综合验收。但为了保护旧村改造过程中拆迁安置户的利益,避免出现不同的交付标准,根据广大拆迁安置户的要求,并应恒信公司的申请,其对世纪花园进行了竣工综合验收。为此,徐州市建设局在庭审中提交了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999年5月21日作出的第20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晓庄部分居民拆迁问题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以证明在原奎山乡关庄村实施旧村改造中,建造农民住宅安置房的土地性质不变,仍为集体土地。

原审上诉人夏善荣认为,其房屋所处土地已经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徐州市建设局具有对世纪花园进行竣工综合验收的职权;《会议纪要》未加盖公章,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原审被上诉人恒信公司认为,夏善荣房屋所处土地为集体土地,徐州市建设局并无对世纪花园进行竣工综合验收的法定职责,其进行竣工综合验收是为了保证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没有侵犯到夏善荣的合法权益,因此被诉行政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关于徐州市建设局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是否合法问题:

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认为:参照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徐州市建设局作为徐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的组织者。而对世纪花园规划设计条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具体工作,是由综合验收小组中徐州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完成。只要规划部门认可,就可认定该住宅小区落实了规划设计条件。徐州市建设局在竣工综合验收中,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仅进行形式审查,不负责对其真伪进行查证。因此,其在不知晓恒信公司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根据综合验收小组提交的竣工综合验收报告作出(15)号《验收合格证》并无不当。

原审上诉人夏善荣认为,恒信公司申请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所提交的徐市规建20010108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0108号《规划许可证》)系伪造,因此,徐州市建设局据此作出(15)号《验收合格证》主要证据不足,应予撤销。

原审被上诉人恒信公司认为:世纪花园竣工综合验收中,其向徐州市建设局提供了涉案房屋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但该证原件现因被盗而丢失;且原审上诉人在一、二审中并未对0108号《规划许可证》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因此,徐州市建设局作出的(15)号《验收合格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夏善荣在提出再审申请后,为证明恒信公司承建世纪花园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本院提供了其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徐州市规划局2004年7月29日作出的《关于对许吉良人民来信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该《答复》的主要内容为:徐州市规划局接到许吉良举报后,查明恒信公司承建的世纪花园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依法对其进行了查处,并拟在组织听证后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夏善荣同时向本院申请调取徐州市规划局对恒信公司上述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2004)徐规行罚字第9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以下简称90号《处罚决定书》)。

本院经审查认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审原告或者第三人可以依法提供其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且提供了相关线索的,可以申请法院调取。原审上诉人提交的《答复》及申请本院调取的90号《处罚决定书》均于原审判决生效之后作出,夏善荣不可能在举证期限内发现,因此其向本院提交新的证据,以及申请本院调取新的证据符合《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相关规定。

依照《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本院向徐州市规划局调取了90号《处罚决定书》。该《处罚决定书》载明:恒信公司在世纪花园建12栋楼合计49139.9?O,其中超规划定点建5049.4?O的行为,违反了《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根据《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决定给予其罚款肆万玖千伍佰贰拾柒元整,缴清罚款后按规定补办规划审批手续。

因本案中0108号《规划许可证》是否真实的事实认定涉及国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本院依职权向徐州市规划局调取了0108号《规划许可证》的存根、建设工程规划定点批办单[徐规定批字(1998)第712号]、批准定点通知书存根[徐规定通字(1998)第712号]、发放登记等4份证据材料。

庭审中,各方当事人对上述证据进行了质证和辩论。

原审上诉人夏善荣认为:法院依申请和依职权调取证据的内容与其向法院提交的新证据能够相互印证,而徐州市建设局提交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载明的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等,与法院调取证据的相关内容均不一致,足以证明恒信公司承建的世纪花园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向徐州市建设局提交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系伪造。

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均无异议,但认为:虽然其向法院提交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为复印件,但综合验收小组中徐州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理应对0108号《规划许可证》的原件进行了审核,徐州市规划局后来也并未将对恒信公司进行行政处罚的有关情况对其进行告知。

原审被上诉人恒信公司对《答复》的真实性存在异议,对90号《处罚决定书》与本案的关联性存在异议,并认为:90号《处罚决定书》中仅涉及世纪花园项目中部分建筑的违规超建,且未明确超建范围,而夏善荣所住房屋的建设手续是完备、合法的;世纪花园是旧村改造项目,有部分证件是由村里办理,哪些手续由恒信公司办理现已无法查明;申请竣工综合验收时提交的有关材料的原件现已被盗丢失,有徐州市公安局彭城派出所2003年7月14日的《接处警登记表》证明;其向徐州市建设局提交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与法院依职权调取的同一编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存根等内容不一致,只能证明徐州市规划局内部管理混乱。

除原审上诉人夏善荣对徐州市建设局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所依据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的真实性存在异议,以及各方当事人对夏善荣房屋所处土地的性质有争议外,各方当事人对原审法院认定的其他事实均无异议,本院经审查予以确认。

对当事人有争议的事实,本院经审查认为: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在再审期间向本院提交《会议纪要》已超过举证期限,本院不予认证。但其在一审中向法院提交的徐州市计划委员会徐计投(1996)第184号《关于奎山乡刘场东村改造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徐州市规划局徐市规地(99)95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证据足以证明夏善荣房屋所处土地为集体土地。夏善荣在原审中对上述证据并未提出异议,在再审期间亦未能提供新的证据证明该土地性质在徐州市建设局作出被诉行政行为前已发生改变,故夏善荣认为其房屋所处土地性质已由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的主张不能成立。

2、徐州市公安局彭城派出所的《接处警登记表》仅有报警内容、损失情况等记录,并无有关失窃文件的记录,故不能证明恒信公司曾持有世纪花园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恒信公司对《答复》的真实性提出异议,但由于其未能提出相反的证据,且夏善荣向本院提交的《答复》为加盖有徐州市规划局印章的原件,因此对其异议本院不予支持。对本院依夏善荣申请调取的90号《处罚决定书》,以及本院依职权调取的存档于徐州市规划局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存根、建设工程规划定点批办单、批准定点通知书存根、发放登记等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各方当事人均无异议,本院予以认定。本院依职权调取的上述4份证据材料载明:0108号《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为徐州市奎山农房综合开发公司,建设项目名称为营业、住宅楼(1—8#),建设位置为泰山路南侧,建设规模为40930平方米。而恒信公司向徐州市建设局提交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载明的建设单位为恒信公司,建设项目名称为住宅楼(1—11#),建设位置为湖北路北侧刘场东村,建设规模为66800平方米,虽然其编号与本院调取的上述四份原始证据一致,但所载相关内容却完全不同,与90号《处罚决定书》、《答复》亦不能相互印证。据此可以认定,本案中,徐州市建设局作出被诉行政行为所依据0108号《规划许可证》是虚假的、伪造的证据。

综上,本院认为:

依照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国有土地上的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亦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但对集体土地上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竣工综合验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尚无禁止性规定。徐州市建设局作为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恒信公司申请而对世纪花园进行竣工综合验收,并不违反上述有关法律规范的立法本意。徐州市建设局对世纪花园进行竣工综合验收,并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以对所涉房屋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情况等进行证明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该小区居民的权利义务,故属可诉的行政行为。原审被上诉人恒信公司认为被诉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由不能成立。

徐州市建设局对夏善荣房屋所处小区进行竣工综合验收,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应当对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情况等进行综合验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反映建设项目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的载体。因此,参照《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八条的规定,申请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应当提交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关验收材料由综合验收小组负责审阅。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是综合验收小组的组织者,并不参加所有验收项目的鉴定、评价和提出验收意见,但其作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的主管部门,既是有关验收材料的收取者,又是综合验收报告的审查者,应当对有关验收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徐州市建设局在有规划部门参加综合验收小组的情况下,通过正常的审核本应发现但没有发现恒信公司提交的0108号《规划许可证》是虚假的,其对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案中,由于徐州市建设局未能对有关验收材料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致其根据虚假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作出对世纪花园规划设计条件落实情况的审查结论,显然不符合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徐州市建设局据此颁发(15)号《验收合格证》,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应予撤销。

鉴于在一、二审中,原审上诉人夏善荣未提出世纪花园规划设计条件未落实的诉讼理由,各方当事人也均未对0108号《规划许可证》的真实性提出异议,一、二审法院根据当时已知证据作出原审判决事实认定,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但由于定案证据发生了改变,原审判决维持被诉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已不存在,因此依法应予改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第2目,第六十一条第(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徐行终字第48号行政判决;撤销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2002)泉行初字第78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徐州市建设局于2001年6月18日颁发的徐建验证(15)号《住宅竣工验收合格证书》;

一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00元,合计150元,由原审被上诉人徐州市建设局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如何将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织起来, 建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正在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对于新型的农业经济如何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同时能更好的为该种经济模式提供服务和平台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进而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70年代末,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打破了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单一的“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模式, 农村中涌现出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但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我国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80年代,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沿着两大路径展开, 一是政府主导下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形成的社区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农民自发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前者由于创立的基础是政府自上而下、一相情愿的设计, 没有彻底脱离传统人民公社体制, 因此收效甚微;后者则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自我创新, 并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未来发展看,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成为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个创新方向[1]。

进入21世纪,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和管理现代化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真正农业企业化演变[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加入国际竞争的行列中, 这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建立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模式, 受到户主的文化水平、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和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3]。逐步涌现出许多问题:合作制本质规定与实现形式问题;合作制与商业化问题;合作制的产权特征与管理体制创新问题:合作社资本结构与资本运营问题;政府在合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4]。

2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保障

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成功运作主要保障:一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契约与激励机制, 合作组织的产品在质量上得到严格保证;二是合作组织的成立是一个农业市场自然演进的过程, 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合作组织在规模扩张与利润流分配过程中, 坚持了市场导向的原则, 符合合作组织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环境[5,6]。

3 工商行政管理在农村合作经济中的职能

农村合作经济是基层工商实践的大舞台, 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经验交流。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不仅仅是执法、监督管理, 更应该是一个服务机构, 提供给农村合作经济市场运营源源不断的养分。进而去指引、启迪、帮助农村合作经济市场成功运营。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现状, 工商行政管理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让农民们能及时了解到工商方面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国家工商总局各项工作的部署, 借鉴和学习全国各地农村合作经济运营的成功经验及其在管理工作上的探索研究。例如近年来,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省实现贸工农一体化, 产加销一条龙的“公司+农户”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合同购销流通机制[7]。

4 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中工商行政管理的运行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中工商行政管理的运行情况并不顺利, 主要原因一是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法律地位、行为规范认识模糊。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取得合法主体资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运作还很不规范,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 以信誉为担保, 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 有利则合, 无利则散还普遍存在[8]。

5 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中工商行政管理的运行对策与建议

(1) 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扩大宣传力度, 增强服务意识, 为农民免费提供有关设立政策法规和市场咨询服务。 (2) 从农民销售难开始介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发挥区域优势。围绕优势的经济产业, 积极培育各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3) 降低市场行政监管门槛,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提供优质服务, 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从事经营活动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辟优质服务绿色通道。 (4) 协调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有计划的对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进行法律法规、合同规范、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帮助提高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服务水平和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

摘要: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在市场导向作用下逐步企业化,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介入其中, 除起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能之外, 更要发挥服务职能。本文就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中工商行政管理的运行情况, 提出对策和建议, 并通过各行政部门共同努力促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工商行政管理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晓山, 苑鹏, 潘劲.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行为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1997 (10) .

[2]王希凡, 杨学成.试论中国农户企业化[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5.

[3]刘婷, 刘含海.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3) .

[4]廖运凤.对合作制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5.

[5]黄海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24 (6) .

[6]战明华, 吴小钢, 史晋川.市场导向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以浙江台州上盘镇西兰花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5.

[7]喻国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及政府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25 (12) .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6

关键词:服务行政;规制行政;分工;合作

一、何为服务行政,何为规制行政

服务行政在很多情况下要通过给付行政表现出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付行政与规制行政的关系可以看作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的关系。

杨建顺学者认为:现代行政在理论上可分为给付行政和规制行政两大类,前者主要是通过向相对人提供精神或物质利益,以对社会施加影响,后者是通过对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予以限制来规制社会。

张康之教授曾将服务行政定义为:政府将己身定位于服务者,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并把为社会、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宗旨,这样的政府行政被称为服务行政。换言之,服务行政是政府为了维持民众基本的生活、增进民众福利,并促进社会和谐运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所谓规制行政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对于相对人具有约束性的行政行为,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通过规范、制约、限制和约束相对人的权益和自由,依法要求相对人负担一定的义务,从而达到行政主体规制目的的侵益型行政行为。规制行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市场失灵、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平正义、使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保障公民安全和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益等等。通常的表现方式有处罚、强制、税收、征用、许可等等。

二、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因价值理念的不同产生分工的不同

(一)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的价值理念

服务行政的价值理念更多地立足于“服务”二字之上,通过其概念也可以看出,服务型政府向全社会宣称的价值理念为:政府的主要职责不仅仅是维护社会秩序,而且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并把增强民众福利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传统行政与服务行政的价值理念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公共行政是政府本位的行政,而政府本位的行政过分强调政府的至高无上性和无限代表性,政府职能无所不包,政府权力无限,政府成为社会各系统的组织中心等等。

(二)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的分工

根据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将服务行政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金钱或实物的给付型服务。这一类型的服务行政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给予行政相对人一定的直接利益,如,政府向符合残疾人保障条件的居民给付的残疾人生活保障金等。此外,还可体现为免除行政相对人的一定行政义务,从而使相对人的财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极增加,获得一定的间接利益,如,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免收学费等。第二类是通过行政主体设立的公共设施、组织提供的服务。在这一类服务行政中,政府不再是直接将金钱或实物给予相对人,而是先设立一定的公共组织或服务设施,进而通过该组织或设施而为相对人提供服务,满足相对人的生活需要。如政府建立的医院、学校,以及公共交通等设施,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

规制行政则更加强调“规制”,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是最常见的行政规制,这种“规制”多体现在当社会秩序以及市场资源出现矛盾时,为了保障某些法定的社会公共价值、特殊群体的权益、市场的稳定秩序等,政府需要以强制力的方式进行处罚、强制,以此来平衡各方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分析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的不同价值理念可以看出两者分工上的区别,服务行政更侧重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然后在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民众福利与生活水平,并使提供的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规制行政在于管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限制权利和自由的方式去争取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最大利益。简而言之,服务行政侧重于“给予”,规制行政侧重于“限制”。

三、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的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由规制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是时代的必然。但是规制和服务并非是一组相对立而存在的概念,笔者认为,规制行政与服务行政既有各自的作用范畴,又有相互的合作的领域。

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政府的职能应更侧重于为民服务,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也并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完全否定规制行政存在的意义。正如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的关系,服务行政是“放权”,规制行政是“收权”,如果权利只放不收,势必导致滥用权利。例如,政府投资建设公路而又要求遵守交通規则,从服务行政的角度看,这是为民服务的表现,从规制行政的角度看,这是政府管制的表现。假如,政府只是提供建设公路的服务,而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不加约束,可想而知,这样的服务是不能够长远存在的。通过举例可以看出,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在很多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应当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规制行政对服务行政的协助作用。

四、结论

服务行政与规制行政作为现代行政的两大分支,分别有不同的概念范畴和价值理念,但两者也有相互合作的交叉点。规制行政的作用突出在“管制”,重在通过强制的手段限制个体过多的权利和自由,这也正是服务行政借以规范秩序的重要方式。服务行政的宗旨在于服务社会,大多情况下是给予行为,这就难免会被某些投机取巧的行为人钻空子、谋取私利,因此需要一定的力量来打击这种不良行为,以此更好地发挥服务行政的作用。因此,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崔运武,高建华.服务行政:理念及其基本内涵.学术探索.2004.

[2]蔡乐渭.服务行政基本问题研究.2009.

[3]宋源.转型期公共行政模式的变迁——由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学术交流.2006.

作者简介:

周敏(1991,12~),女,山东潍坊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7

患者姓名:

年龄:

住址:

电话: 自诉受伤情况及过程(时间、地点、原因):

若自诉情况与实际不符,除退回所报销的费用外,自愿接受相关情况处理。患者或委托人(签名):

时间:

****年**月**日 村级调查情况:

村委会(签章)调查人(签名):

时间:

****年**月**日 乡镇核查意见:

包村联户负责人(签名):

镇合疗办(签章)镇合疗办核查人(签名):

时间:

****年**月**日 县合疗办意见(一级医院费用超过5000元、二级医院费用超过20000元、三级医院费用超过30000元的住院患者执行先公示后报销的政策)

县合疗办(签章)复核人(签名):

时间:

合作社行政村证明 篇8

1.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请示文件。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高等及中等学历教育需经所属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按隶属关系行文上报。申请设立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出具市人民政府同意申报的函件,并按顺序列出附件目录。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申请表样式可从教育部网站下载,需一份原件)。申请项目要按单一专业分别填写表格。合作专业必须在本校已设置,专业名称应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名称相一致。如外方专业名称与中方不一,可在专业名称后注明专业方向(外方专业方向名称)。表格中“教育教学”一栏是核心内容,要详细说明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教学课程安排(注明外方授课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等,并论证所举办课程专业在实施地所具有竞争力和不可或缺性。

3.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中外文两个文本均需原件)。协议需经双方法人代表签字。如不是法人签字,需附法人授权签字委托书。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双方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姓名;合作宗旨与原则;合作内容与方式;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理(董)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协议的期限、修改、延续、中断、终止程序;违约责任等。

4.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资质证明或法人证明。外方资质需要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论证材料。如提交外方教育主管部门证明还需附中文翻译件。

5.如颁发中、外方证书或文凭,需提供中、外方证书或文凭样式及中文翻译件。

6.双方共同商定的专业教学计划。要注明在境内教学阶段外方授课情况(要求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1/3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在境内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1/3以上)。

7.如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已开展合作办学,请递交已办理机构或项目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部批文的复印件,以及已开展合作的中国教育机构对合作情况的总结或评估机构对合作情况的评估论证报告。

8.申请表的mdb电子文档。此电子文档在教育部网站主页的“中外合作办学”栏目下载:中外合作办学申报查询系统(中外合作办学者使用)(升级版),操作员编号和密码均为admin,以学校名称(可含专业或课程名称)为文件名上报生成文档。

上一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下一篇:黔之驴课时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