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联盟

2024-09-04

合作社联盟(共12篇)

合作社联盟 篇1

0 引言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新时期农机化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 更好地发挥农机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 成为农机工作者与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在发达区域正在进行着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建设, 通过构建具有市场经济特点和适应农业生产的农机合作社联盟, 使存在于农机合作社覆盖面积、人才资源、资金等方面的问题逐一得到有效地解决, 不但可以加速农机合作社的自身发展, 而且也为农业生产系统化建设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基础。要在农机工作中明确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发展方向, 探寻从发展战略、管理制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建立符合实际的农机合作社联盟形式和方法, 做到对农机合作社联盟构建的推动作用, 为农业未来发展和农机工作的不断进步奠定基础。

1 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概述

1.1 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概念

农机合作社联盟是由多家农机合作社及从事与农机合作社业务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所组成的“邦联体”, 成员通过资本、劳务、技术、品牌和影响等联合而构建起农机合作社联盟。联盟成员在经济上保持独立, 以自愿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为基础, 以自由进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前提, 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实行规范化运行、市场化经营、品牌化服务的经济共同体。

1.2 农机合作社联盟的优势

农机合作社联盟在获得政策及资金扶持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以联盟为主体与其他金融部门协商, 比单一企业向金融部门获得资金支持要容易得多, 可以为联盟中单一企业及联盟整体发展带来更有力的资金扶持。农机合作社联盟在服务能力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联盟将分散的农机设备、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农场,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从而实现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农机合作社联盟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农机合作社联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做到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2 农机合作社联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机合作社联盟规模较小

当前, 很多农机合作社联盟只是多个农机合作社的简单结合, 出现服务半径小、领域单一、工作重复等实际问题, 没有规模的农机合作社联盟反倒会在内部形成同质竞争, 影响了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服务质量, 也造成对农机合作社联盟示范性效应的负面影响。

2.2 农机合作社联盟资金短缺

农机合作社联盟是新生事物, 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资金帮扶, 而实际在农村存在资金极度匮乏的现象, 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未知风险又较传统农机合作社高得多, 两方面因素造成了农机合作社联盟资金上很难争取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 造成农机合作社联盟资金短缺的问题。

2.3 农机合作社联盟内部管理规范性差

农机合作社联盟在组建和运行中存在规章制度、管理方式、利益分配、权限设置等方面的问题,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联盟化的组织运作思想还没有落实到联盟管理工作的实际当中, 不但制约了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实际运行, 而且也给其健康发展带来了影响。

2.4 农机合作社联盟缺乏专业性人才

一方面, 社会上的人才对农机合作社联盟这一形式还没有正确的认知, 导致农机合作社联盟需要的人才难以加入联盟的运行、管理、服务等工作之中。另一方面, 农机合作社联盟内部的人才知识陈旧, 理念老化, 难于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实际工作需要, 造成农机合作社联盟发展缺乏专业且有影响人才的局面。

3 建立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对策和要点

新时期, 应该在科技化、市场的前提下, 继续加强农机合作社的各方面建设, 要将构建农机合作社联盟作为促进农机合作社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确保集团化和层次化的基础上, 实现农机合作社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当前应该从如下几个环节展开构建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工作, 以此来确保农机合作社的持续进步。

3.1 建立农机合作社联盟的科学发展战略

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农机合作社联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要制定战略性的发展纲要, 将农机设备、资金、资源、品牌和人才等要素进行整合, 建立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核心优势, 在逐步发展的同时, 持续向周边、行业范围外扩大, 力争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战略性发展。

3.2 严格把关农机合作社联盟成员资格

成员资格的控制是农机合作社联盟抵御风险、扩大市场、增加收益的重要基础, 要选择具有竞争优势和互补优势的农机合作社作为联盟的主要成员, 同时要做到对合作社联盟成员资格的动态调整, 及时将符合联盟需要的成员吸纳入组织, 将不适合联盟需要的调整出组织。

3.3 提高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农机合作社联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能力, 要以合作社联盟为单位, 建立起学习与培训的机制, 加大对联盟成员的教育力度, 达到对联盟成员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现代农机技术的更新, 通过与社会上大专院校和农机院所的深层次合作, 做到对联盟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挥其对农村市场和农业生产的核心优势。

3.4 争取社会对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 由农机合作社联盟牵头, 争取社会和政府对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扶持, 以外部的资金保障来提升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另一方面, 要以农业部门为基础, 争取政府对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正常扶持, 使联盟的各项工作得到政府和政策的促进与保护。此外, 要依托区域市场优势, 主动服务于农村市场, 以农机合作社联盟为单位争取更多、更大的服务市场和销售市场, 对农机合作社联盟发展起到保证作用。

4 结语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将机械化作为重要的途径与保障, 应该立足于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工作, 探讨农机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功能作用的更高形态, 发展出各类农机合作社的强有力组织和紧密联盟, 在拓宽合作社服务范围, 提升合作社管理质量的同时, 使合作社以联盟的方式服务于农业生产与农村市场, 在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同时建设出新型农机合作社机制, 达到对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农业发展和进步的全面保障。

摘要:农机合作社联盟是农机合作社的高层级组织, 有了农机合作社联盟作为平台, 传统的农机合作社功能和作用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农机合作社存在的各类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 当前农机工作应该以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本文以农机合作社联盟的构建为中心, 简介了农机合作社联盟的形式与功能, 分析了农机合作社联盟的优势, 研讨了农机合作社联盟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供了新时期建立农机合作社联盟的要点。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联盟,成员资格,管理制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戴金王.拓展农机合作社规模促进农机产业健康发展[J].农业机械, 2008 (20) :125-127.

[2]宗杰.依靠农机走富路合作入社惠乡邻——刘宗杰创办农机合作社纪实[J].山东农机化, 2008 (3) :182-183.

[3]田东亮, 王凤海.从场县共建看影响黑龙江农村农机合作社的症结[J].现代化农业, 2008 (5) :214-215.

[4]熊清溪.惟有合作农机兴——浏阳市创办农机合作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J].民营科技, 2008 (8) :82-85.

[5]孙策.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 (10) :114-119.

合作社联盟 篇2

诚信是我公司赖以发展的基础,公司倡导并坚持与志同道合者真诚联盟合作。约束自律、廉洁守法是公司与合作者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为可持续的开展双方的良好合作,特向合作方声明如下:

一、入驻条件:

1、入驻商家须为经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机构。

2、入驻商家须持有所属管辖地区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1、所属行业为“食品类”的入驻商家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环境卫生检疫证明。

二、您的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权利:

1、甲方有权制定自身商家折扣率或优惠政策。(所有政策均需报备乙方协商制定)

2、甲方待协议到期后有权不再续约并退出“健康城”商家联盟。

3、对于没有持有“商家会员卡”进行消费的“健康城会员”,商家有权拒绝打折及提供优惠待遇。(协商)

(二)甲方义务:

1、甲方应配合乙方查看验证相关法律证明。

2、甲方与乙方所签订的折扣及优惠政策必须真实有效。

甲方不得虚抬价格,搞虚假打折,价格欺骗。

优惠条款一经确定,不得任意修改,如须修改甲方应提前十天通知乙方,以使乙方做好网站发布的更新和广告宣传工作。

3、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最新的商品发布信息和促销活动信息。

4、“健康城会员”应享受甲方促销活动期间的所有优惠。

促销活动期间,是否对“会员”提供折上折请于促销活动开始前告知乙方。

5、甲方打折后价格必须为税后价格,由乙方向 “健康城会员”提供正规发票或收据。

6、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宣传、推荐“健康城会员卡”。

甲方应妥善保管商家联盟标志并将商家联盟标志放置于醒目位置以提醒会员使用“健康城会员卡”。

三、我们的权利及义务:

(一)乙方权利:

1、乙方有权查验甲方相关营业许可证。

2、乙方有权优先查验甲方所提供折扣及优惠政策是否真实有效。

若折扣或优惠政策存在虚抬价格,虚假打折的情况,乙方与甲方进行协商后,有权拒绝发布该虚假信息。虚抬价格,虚假打折严重的,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协议以至甲方退盟。

对于退出商家,乙方有权收回商家联盟标志,并在网站上予以公示。

3、对于未按照协议履行折扣及优惠政策的商家,乙方经核实后,有权在宣传及消费网站上予以公示并解除相应合作,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协议以至甲方退出。

4、对于解除合作商家、被至退盟商家、网友恶评商家,乙方经核实后,有权在网站上予以公示,同时对上述商家造成的不良影响,乙方概不承担法律责任。

5、对于“健康城会员”由于享受打折或优惠政策,而使得所消费商品及服务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的商家,乙方有权协助“将康城会员”与甲方协商,或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

(二)乙方义务:

1、乙方为甲方提供免费的多种及媒体宣传,除网站规定收费广告外(收费项协商制定),乙方不得向甲方收取任何费用。如乙方收取甲方除收费广告之外任何费用,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协议并退出。

2、乙方网站相关栏目中将根据甲方自行提供的资料对甲方商品或服务进行推介;

3、如乙方在各媒体对于甲方商品或服务有错误歪曲信息,甲方有权向乙方提出异议并要求乙方更改错误歪曲信息。乙方对于错误歪曲信息将进行义务免费更改。

4、乙方定期免费义务上门采集商家信息,对最新商品进行拍照及文字报道。

四、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应正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保证本协议的顺利履行。任何一方没有充分、及时履行义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由此所遭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给其他方造成损失的,应赔偿其他方由此所遭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甲方(公章)法定代表人 : 公 司 名 称: 电 话: 签 订 日 期:

合作社联盟 篇3

区域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与俄白哈三国政府关系良好,创造了较好的经贸合作环境。企业开展互利合作需求旺盛,行动较为积极。

近年来,中国与三国经贸往来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经贸业务合作规模基本呈现三级阶梯分布。2014年,中国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分别进口货物415.6亿美元、97.0亿美元和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0%、减少39.5%和增长27.2%;中国对三国的出口货物分别为536.9亿美元、127.2亿美元和11.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2%、1.4%和27.4%。除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出现负增长外,中国与三国的双边贸易均保持增长,部分贸易额增长还达到了两位数。2014年,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矿物燃料油价值45.7亿美元,同比减少了54.6%,在进口总量的占比中也从上年的62.8%降至47.2%。随着2015年全球油价逐渐企稳并连创新高,中国从哈萨克斯坦的进口预计恢复增长空间。

伴随贸易的增长,中国与三国间经贸合作方式不断发展,投资、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发展迅速。对外投资统计公报及其他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2013年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的投资流量分别为10.2亿美元、8.1亿美元和271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分别为13.7亿美元、29.2亿美元和16.5亿美元;2013年末在外人数分别为1.5万人、6109人和1598人。

“一带一路”创造巨大合作空间

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从倡议转变为实际行动的元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产生实际成效离不开沿线国家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中国与俄白哈三国都对深入开展“一带一路”下的合作需求强烈,而“一带一路”本身所提出的诸多理念符合各方需求,且可以创造更大的发展和合作空间。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路径,中国与俄白哈三国确定符合各方需求并能够有效发挥要素禀赋优势的合作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的引导下,中国与俄白哈三国的经贸合作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开启了新的领域。事实上,“一带一路”并不是要开启全新合作空间,而是在用好现有基础条件的同时寻找新的、更大的机会,并进一步促进合作的产生。

3个国家之中,俄罗斯地域最为辽阔,能源产业和重工业相对实力较强;哈萨克斯坦的采矿业和加工工业比较集中;白俄罗斯则在机械制造业、化学和石化工业等领域力量较强。相比而言,三国的其他产业相对较弱,对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要素互补的需求,需要更多层面、更广阔范围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即伴随着国际分工的调整和要素的优化配置。

如果能够有效实现习主席提出的“五通”,就可以为各类要素资源禀赋的跨境流动创造高水平、更便利的发展环境。

政策沟通需要继续加强。伴随领导人访问,国与国之间多部门的政府合作势必得以增强,在区域经贸活动中减少摩擦,并通过区域合作规划的共同编制,面向未来协商解决冲突和矛盾。

道路联通是跨境经贸和人员流动的硬件基础,未来重点发展的关键项目包括中俄高速铁路、哈萨克斯坦经欧亚大陆桥到东端出海、油气管道和工业园项目。其中既有原有通道的标准调整和对接,也有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的来讲,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区域内物流,改善中国与俄白哈间经贸关系,但因为投入较大往往需要政府的力量。

贸易畅通是区内国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国际分工的重要结果,其管理模式和流程都属于政府控制的范围,三国之间以及三国与中国间创新和提升的空间较大。

资金融通是区内国家的共同需求,可以弥补各国自身金融资源的不足。现有的货币互换和结算机制尚无法充分满足贸易结算和投资需求。若能够充分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有助于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降低贸易受美元等外部货币的影响。

民心相通含义丰富,有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减少区内交往的障碍,促进相关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

加强制度性安排,推进务实合作

习主席的出访无疑会将中国与三国间的关系继续推向前进,经贸领域的市场整合和业务发展。中国与俄白哈三国的双边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双边合作既有市场基础,又符合共同利益。应尽量在处理双边关系中由政府更好建立制度性安排,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

以俄白哈三国为主体的欧亚经济联盟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促进三国要素市场和消费整合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树起了“高墙”。作为首个与欧亚经济联盟探讨合作的大国,中国享有先发优势。加快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协定有助于为市场要素的跨境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双边贸易、双向投资、资金和人员跨境流动上为各方创造更好的平台和更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制度性经贸协定的安排会以更为明确的方式,为解决企业投资过程中遭遇的壁垒和其他障碍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通过明确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相关方利益,促进市场竞争的良性有序。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白哈三国均处于这一区域。推动与三国间的双边协定,有助于根据各国特点和需求签署更为灵活的经贸合作协定,推动降税,促进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毋庸讳言,经过与中俄民间贸易灰色清关处理等事件,中国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可能受到打击。围绕“一带一路”建立更为完整有效的制度性保障,有助于帮助企业重拾投资和贸易信心。双边制度性安排有助于企业在更广区域重新考虑产业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模式,在油气、矿产品等领域探索更多的开采加工环节贴近产地的方式,以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创造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和税收,提高中国与三国贸易产品的附加值。随着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金融、技术转让等不仅自身得以快速发展,还能够为贸易活动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此外,可以探索改变传统上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公路、通讯等成本巨大但效益明显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会因为政府的“背书”而更具吸引力,而信息流动、物流效率的提升反过来又会对跨境经贸活动产生促进作用。转变传统的政府“包办”的做法,鼓励社会资本的参加既可以减少政府的行政成本,又可以探索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适度留有余量,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欧亚经济联盟的前身是俄、白、哈三国建立的关税同盟。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总统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根据条约,欧亚经济联盟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探讨 篇4

关键词:战略联盟,校企合作,合作模型,合作流程

战略联盟通常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战略联盟在全球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组织的运营能力和竞争优势。目前很多文献都是探讨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 然而近年来校企之间的战略联盟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竞争日趋激烈和研发工作倍受重视的环境下, 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 在处理众多商业和社会问题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合作,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揭示校企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因素, 探讨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和合作流程, 抛砖引玉, 希望对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 校企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

1.1 企业方面的动因分析

(1) 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导致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企业面临全球化的竞争且不断加剧, 由此产生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趋强烈。

(2) 对产品和流程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单靠组织内部进行技术创新越来越困难[1], 必须依赖组织间的合作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3) 降低研发费用。

研究发现, 与大学联系密切的企业人均研发费用较低, 同时, 降低研发费用又可以增进校企关系, 增加企业对大学研发的投入, 提高企业形象[2]。

(4) 增加技术转化的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 增加了技术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率, 改变了以往高校主导式的研究模式, 使之融入新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的进程之中。

(5) 获得高校优质的知识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可以获得高校长期积累的知识、专家学者的知识技能以及富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人员。

1.2 高校方面的动因分析

(1) 获得企业资金支持。

除了传统的公共财政支持外, 高校还可以获取企业的研究基金。

(2) 获得企业的专利技术。

这些企业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 促进研究的进程。

(3) 加快技术转化的速度。

由于研究成果通过企业的途径快速传播到社会中, 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的地位不断增强。

(4) 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通过校企合作, 一方面高校可以把一些教师放到合作企业中去接受实践锻炼,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工作岗位要求, 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设计, 另一方面, 高校也可以向合作企业争取为优秀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和就业的机会,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

2 校企战略联盟面临的挑战

2.1 目标不同

高校和企业的组织目标不同, 高校致力于创造和传播知识, 而企业则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强调应用型研究, 高校则重视基础型研究。目标不同导致高校和企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截然不同。

2.2 文化差异

高校和企业具有截然不同的组织组织文化[3]。高校和企业的工作时间表不同, 履行的目标使命不同, 价值观也常常是不同的[4]。在这些不同之间寻找平衡, 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是校企合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2.3 外部因素的影响

校企战略联盟外部环境的变动是普遍存在的, 对战略联盟的双方都有影响。这些变化可能会提高或降低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校企合作往往是长期的关系, 外部因素的不稳定性对高校制定研究计划造成一定的困难。

2.4 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

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也是合作伙伴间经常争论的内容。企业常常抱怨来自高校的知识产权定价过高, 忽略了企业的应用风险。高校也担心企业窃取自己的研究成果, 损害了自身的利益。要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明确合作流程和增强双方的互信。

2.5 其它问题

校企战略联盟也面临着一些其它问题, 包括信任危机、战略的改变、价值未能实现、文化未能融合、系统没有整合等, 这些问题也会导致校企战略联盟的低效或失败。

3 校企战略联盟的成功因素

3.1 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高层管理者的参与是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仅确保了战略联盟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 而且让组织内其他成员相信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3.2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选择联盟伙伴要有长远目标, 必须做详细的调查研究, 看对方有无可利用的优势, 特别是对实现组织整体战略目标有无帮助[5]。对公司而言, 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必须根据高校的研究专长以及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

3.3 合作伙伴间有效的沟通

校企合作伙伴之间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也是影响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有效的沟通, 将会造成合作伙伴间的困惑和不信任, 影响双方的关系, 最终使得战略联盟不可避免的走向解体[6]。

3.4 校企战略联盟的目标明确

为了战略联盟的成功, 必须不断评估双方的绩效能否达到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要求。为了确保监控系统成功运作, 准确的界定和衡量战略联盟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

三重螺旋模型 (如图1所示) 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 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 促使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7]。随着对三重螺旋模型的不断关注, 高校正在增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在社会创新系统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 传统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用模型1来表示 (如图2所示) 。模型1认为高校肩负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使命, 应该营造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 摆脱外部的经济诱惑[9]。政府充当高校科研的主要资助者, 高校的研究成果作为公共物品通过出版物等形式向社会 (包括企业) 传播。在某些情况下, 高校的科研机构也会注册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然后向相关的企业进行授权或者出售。模型1中所示的传统校企合作关系对消除校企之间的鸿沟远远不够, 尽管此时高校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主导权, 然而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弊端:一是由于政府对科研的资助政策经常调整, 高校研究的热点比较分散且缺乏深度, 二是知识通过出版社等形式向公众传播需要时间, 技术转化往往具有滞后性, 三是由于研究结果需要接受实践检验, 使得研究进展缓慢且不连贯;四是由于知识是单向传递的, 校企之间的交互活动往往没有什么意义。

随着高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模型1所显示的传统校企合作方式的局限性日趋明显,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 (用模型2来表示, 如图3所示) 逐步被广大企业和高校所接受。模型2中, 校企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形成了基于战略联盟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高校集教学和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实业家和学者等身份于一体[9]。模型2与其说对高校新的界定, 倒不如说是高校返朴归真, 重新找到了高校研究的热点和本源。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 校企合作的渠道可以扩宽到以下四个方面[1][10], 分别是研究支持、合作研究、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研究支持是企业为大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合作研究是校企之间紧密配合, 共同研究, 通常要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组建研究团队以及投入研究设施。知识转化是将来大范围的校企战略联盟形成的良好基础, 包括企业雇用毕业生、高校师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互动、合作教育等形式。技术转化则致力于整合大学主导式的研究, 使之融入新流程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应用型研究进程之中, 提高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率。校企战略联盟的产出常常用新产品的数量、专利、论文发表、学生实习、学生雇用及其其它间接结果来衡量[11]。校企战略联盟的构成及其产出如图4所示。

在校企合作研究阶段, 校企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入, 企业从赞助者转向合作伙伴[12]。需要高校和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关系深入且持久, 校企双方互惠共赢。在模型2中, 高校为了满足企业一方的需求, 贡献出了研究的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又促进了校企合作关系, 企业也逐步加入到高校研究项目之中。不仅企业可以从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转化中获利, 而且高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强实践技能, 提高对研究成果的验证能力。从而, 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合作伙伴间的信任不断增强, 相对其他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高校而言, 高校获得了竞争优势。

5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流程

只要校企任何一方认识到了校企战略联盟的潜在收益以及对方的潜在需求, 就会启动战略联盟的合作流程, 组建团队去执行战略联盟的使命。合作流程如图5所示[13]。

6 结论

合作和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和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战略联盟越来越成为双方共同的理性选择。本文首先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角度阐述了校企战略联盟的动因, 高校看重企业提供的研究基金、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 企业看重合作带来的研发成本的降低以及直接影响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技术的转化。然而, 校企战略联盟也面临着阻力, 主要是双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同, 对合作是否成功的看法不同。高校认为校企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争取到了新的研究基金或注册了知识产权等, 企业可能会以研究成果能否快速地运用于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为标准。校企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合作伙伴的选择、高级管理者的参与、合作伙伴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目标明确等。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 本文建立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型1和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2, 通过对比分析, 传统的校企合作具有很多弊端,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才是高校和企业的明智选择。深入分析了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合作的四个渠道:研究支持、合作研究、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更适合于合作研究这一渠道。

战略联盟合作合同 篇5

甲方:t.zhongbiaotuan.com

乙方:.cn

经甲方和乙方(甲方和乙方以下合称为“双方”)友好协商,决定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统一的资源整合优势结成长期共同发展之联盟,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为此,经友好协商共同达成本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

(一)权利与义务

1. 乙方授权甲方销售乙方产品。乙方负责产品售后。乙方保证最低价格供货给甲方。

2. 甲乙双方授权合作方在其互联网站上转载对方网站上的相关信息。

3. 甲方在经得乙方同意可以转载乙方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二)相互宣传

1. 甲乙双方应在彼此站点追踪报道合作方的市场推广计划及相关营销活动。

2. 甲乙双方都认可的适当时间内,双方在彼此站点上开设专栏,撰写并宣传与合作对方商业行为有关的话题。

3. 双方还可就其它深度合作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三)项目合作

1.乙方帮助甲方在前期资源整合,包括项目前期的公关、需求分析、投标、方案制定等一系列市场活动。

2.项目统一由甲方来跟客户签定合同,客户归甲方所有,乙方承诺将来不会单独与客户签订各类合作协议。

3.合同签定后乙方转化为甲方的OEM合作方,由甲方将项目的某些功能模块以外包的形式分发给乙方来开发,项目交付后统一贴上甲方的品牌商标。

4.乙方提供端到端的咨询服务能力及不断扩展的IT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能力,能够帮助甲方实现业务目标。

1. 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没有排他性,双方在合作的同时,都可以和其他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2. 本协议有效期为年,自年月日起到年月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3. 甲乙任何一方如提前终止协议,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另一方。

4.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5. 本协议期满时,双方应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6. 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服务提供均为免费。甲方:乙方:

合作社联盟 篇6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联盟;共生关系;共生系统

基于共生理论的方法是近几年来教育理论研究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产学合作教育及其联盟,能为产学合作教育研究提供新视野和实施途径,也为产学合作教育机制的构建提供新的分析范式。

一、共生环境下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1. 共生视角下的产学合作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 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提出。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首先提出共生的概念, 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即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之后,出现布克纳的“内共生”概念、科瑞勒和刘威斯的“寄生、互惠共生、同住现象”概念以及斯哥特关于“共生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和生理上彼此平衡的状态”的观点[1],共生思想得到扩展与丰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共生理论逐步引起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学家的关注, 并将其应用到诸多领域且初步取得成效。[2]

共生既是生物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而且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3]同样,它也可以用于分析产学合作教育问题。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活动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为主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正因如此,产业界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产学合作共生单元之一。高校与产业界建立更加密切的共生合作伙伴关系,是当今国际社会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

2.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当今社会,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受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社会需要的是既懂高深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界进行合作,形成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与要求的,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何谓共生环境下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献对此作相关论述。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不是简单的集体主义,而是在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基础上的相互合作。《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第17条指出:“有关各方——国家的和学校的决策者、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和学生及高等院校的行政与技术人员、职业界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联盟是进行改革的一支强大力量。以共同利益、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合作与联盟,应成为改革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这里指出高校与产业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认为共生环境下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就是高校和产业界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约束条件”构成的产学合作共生关系[4],该共生关系中的各主体构成了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中,主体要素是高等学校、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等。共生关系以资源为纽带,资源在共生联盟中具有核心地位,各个主体主要围绕资源而结成各种共生关系。资源是个包罗内容极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技术、人才、精神、物质、劳务、关系等内容。高校和产业界的稀缺资源就是产学合作共生关系的主要纽带。合作联盟的共生关系都是相对的,必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一旦失去这些约束条件,这组共生关系就无法继续生效。约束条件主要包括社会层面的约束,如法律、政策、规定、道德和理念等,也包括共生主体之间的合同、协议等。

3.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借助于稀缺资源的互补性将高等学校、产业界连接起来,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组成合作教育联盟是一种双边共赢的策略。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中,高校和企业必须彼此选择自己的合作对象,双方围绕资源进行谈判、协商,在利益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共生关系,形成有序的合作教育联盟。

高校与产业界的内在性质存在差异,双方在教育联盟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绝对的共生利益分配很难做到。尽管对称性互惠共生是产学合作教育最理想的类型,但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中,绝对对称的互惠共生非常少见,非对称互惠共生才是长期的和经常的状态。在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为维持一种共生关系,必须让约束条件能够有效地发挥约束作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为满足联盟各主体的需求,要经常评估合作共生关系的运行状况,不断调整约束条件,使合作教育共生关系朝着双赢的方向运行,形成校企双方的多样化合作与协调关系,保证合作联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5]联盟各主体在各自优势领域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实现共生。对高等学校而言,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打破了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产业界而言,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紧密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急需的人才,并通过职员培训、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工作,解决了产业界未来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需求问题。

二、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特征

1.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理念

任何社会共生系统都具有适应性,即该系统维持与环境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如何制定产学合作教育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在制定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营造产学合作的共生理念。如政府与教育界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合作教育;学校要增强服务意识;企业要增强发展意识。对于共生主体的高校来说,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高校的开拓进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依赖于社会各组织的共生意识和共生能力。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懂技术、懂生产,了解实际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共生主体的企业来说,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做支撑。人才是企业财富和创新的关键,人才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共生主体的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上具有共同的愿望。

2.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稳定

共生主体之间是关联的,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在资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维持产学合作教育共生关系,约束条件必须能够有效地发挥约束作用。一旦约束条件失效,共生双方的行为无相应的规范,共生关系无法维持,共生系统将会向机械化或集中化两种相反趋势进行演化,导致产学合作教育联盟解体。在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中,必须注重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稳定。

社会共生关系具有多维性与层次性。所谓多维性,是指主体之间通过多种资源形成多种共生关系;所谓层次性,是指主体之间的多维共生关系可分为不同层次。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服务的层次、类型具有多样性,其“产品”具有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针对性。由于各高校学科专业特点不同,高校要善于把握时机,研究不同的共生主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与产业界开展多样性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职员培训、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高等院校通过创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

3. 产学合作教育联盟的共生进化

进化是共生关系演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产学合作教育联盟把学校和企业组合成了一个具有独立性质与结构的共生体。平等互惠双赢的共生关系保证产学双方在合作教育联盟中既获得各自的利益,又维护了自身的独立。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 高校应与产业界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高校可以通过教育联盟整合教学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获得单纯通过内部无法享有的收益。合作过程中,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产学合作联盟获得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有力支持而解决。此外,共生主体的结盟使得校企之间“共享”部分专业人员成为可能,提高了联盟人力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通过校企双方共生合作,产学合作教育联盟能够持久进行并取得实效,不断推动合作共生关系向前进化,使联盟共生主体共同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惠平.论和谐高职教育的构建:基于共生机理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3):46-48.

[2][3]王海光.企业集群共生治理的模式及演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36-137.

[4]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10.

[5]季银泉.共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57-60.

(责任编辑 于小艳)

校企联盟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篇7

一、校企合作关系与模式

企业和大学拥有各自的优势,企业在产品市场方面优势明显,看重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而大学着重强调通过知识转化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和大学组织文化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影响校企合作行为。

Tomataky&Baurman(1997)的研究表明具有支持合作型文化的大学研究人员在产学合作中对产学合作绩效有着更大的贡献。一些企业在产学合作中常常试图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并持续性地进行合作研究项目。通常合作关系维持得越长,双方在各种资源上承担的相应义务越多,双方在研究目标上更容易达成一致,双方产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会越低(Bonaeeorsi and Pieealugadu,1994;Geisler,1995;Santoro and Chakrabarti,2002)。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的反映,实质上表达了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中的合作结构和合作利益分配方式,是校企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朱桂龙(2003)将校企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郭秀丽(2002)对一些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很高,高校提供的技术成果也很好,但合作的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校企合作创新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王培根(2007)认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有多种合作模式及其运作方式,企业与高校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主渠道,在技术创新合作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大学是科研成果产生的发源地,是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源头,而企业是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有效载。罗琳,邬明建,李清泉(2008)对校企合作的研究认为可通过构建以大学-产业治理为轴线两端的市场治理与层级治理机制来协调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在这之间还可以有如合作研究项目、大学科技园等许多混合治理形式。苏敬勤(1999)利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校企合作中的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进行分析后,将我国各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归结为内部化、外部化和半内部化等三种理论模式,并探讨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条件和措施。李健(2009)在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看作一种具备中国特色的新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能更有效地配置合作各方的资源。

二、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校企合作知识共享是一个将企业的技术应用知识和大学科学研究基础知识进行传递、传播、分享和转化,从而促进企业和大学共同发展的知识管理过程。大学可以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依据从企业中获取的应用知识来推动大学多层面改革,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同时通过有效发挥这些大学科学研究基础知识的成果,来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Wu Sheng&Cathy S Lin(2006)等的研究表明为实现知识增值,企业必须通过知识共享来获得竞争优势,知识只有在共享的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用。Mary C Jones(2006)通过研究校企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很多文化障碍,克服知识共享的文化障碍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有重大的意义。Sui Li ping(2005)等认为基于数字化特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更多的依靠产学合作中的知识创新,而不再是劳动力和资金财富,知识是产学合作十分重要的因素并成为第一资源。刘力(2001)分析了校企合作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关系,认为通过整合校企合作创新过程,应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核心技术系统,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朱爱辉(2007)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张可军,廖建桥,文鹏(2009)的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作为个体层面的学习向组织层面的学习转化的关键环节,对于研究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企合作的知识转移

从知识的视角来研究产学合作问题,国外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典型的观点主要有: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无法生产所有新理论、新见解、新技术、新技能,然而学术知识的使用有益于技术变革、创新和发展(Griliches,1979;1986);(Nelson,1986);(Jaffe,1989);(Mansfield,1991,1998);(Henderson etal,1998);(Zucker et al,1998);(Adams,2002);(Zucker,et al,2007)。大学和科研机构擅长于科学前沿性知识的研究,而企业需要将研究成果产生商业价值,两者存在一些差距(Motohashi,2005)。大学向企业提供的科学前沿知识主要适用产品或工艺创新的早期阶段,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Jensen et al,2003)。大学科技成果的转让和大学获取正式知识产权的企图,都对科研工作的性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hane,2004)。科研工作导致增加大学专利申请,并形成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和开发知识产权获取财务收益(Henderson,1998;Mowery and Ziedonis,2002)。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合作的支持形式多样,且各大学和各国家采取的合作方式存在差异。如英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大学掌握并开发其知识产权(Chapple and Lockett,2005)。一方面,企业对商业化的过度关注将破坏科学的公共性,通过将私有规范强加于公共行为从而削弱研究机构的开发和科研工作(Nelson,2004);另一方面,大学成为经济的参与者促进经济的发展(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2000)。一些学者试图通过研究专利申请对研究者论文发表活动的影响来估量与企业合作对学术行为的影响(Agrawal and Henderson,2002;Azoulay,2007;Calderini,2007;Fabrizio and DiMinin,2008)。Zucker et al(1998)研究了生物技术公司的构成,认为大学被认为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外部知识源和技术源,分析表明美国大学研究者的工作有助于建立生物技术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都离不开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试验设备、人力资本,即企业的创新高度依赖公共科学的发展(Cohen,Nelson,Walsh,2002;Mansfield,1998)。从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产学研合作是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直接结合,通过价值传导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统一了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等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祖廷勋、罗光宏、陈天仁等,2005;嵇忆虹、吴伟、朱庆华,1999)。国内关于产学合作的动机、机制、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姜照华(1996、丁厚德(1998)、苏敬勤(1999)、刘力(2001),(郭晓川,2001)谢开勇(2004)、连燕华,马晓光(2001)胡恩华(2001)、胡恩华和郭秀丽(2002)、刘德智(2001)、王毅和吴贵生(2001)、余培果等(2001)、别敦荣等(2002)、刘亚敏(2002)、康全礼和田恩舜(2002)、黄胜杰和张毅,2002)、余雅风和郑晓齐(2002)、鲁若愚(2002)、陈翔峰(2005)、唐玮(2007),郭斌(2007)、陈劲(2009)等。

从知识的视角对产学合作进行系统地分析,国内的相关文献非常地少。主要有:企业与大学是完全不同的系统组织,他们的行为特性和目标亦不相同,校企合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相比,校企合作过程存在诸多特殊性(余雅风,2002)。企业和大学拥有的创新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或相互依赖性,大学知识扩散的需要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合作的供需市场。在各类合作中,校企合作最能体现要素的互补优势、规模优势和重组优势(鲁若愚,2002)。唐玮(2007)从知识联盟的视角来研究大学和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及政府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阻碍因素研究

高校和企业作为不同形式的组织,各自持有可互补的优势资源。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高校是提供科学知识等公共产品的非盈利组织,在市场上没有直接利害冲突。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Dasgupta and David(1994)研究认为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新知识的创造和教育活动,而企业则致力于掌握可赢得竞争优势的有价值的知识。此外,大学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也成为越来越主动的管理者,寻求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IP)来推动技术转让。因此,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需要评估和修订,从而产生了依据法律规章制度的更正式的合同交易。现有的关于校企联盟的文献研究中,虽已涉及校企合作障碍的问题,但几乎没有涉及障碍产生的本质及减少障碍的因素研究(Hall,2001)。校企合作障碍的核心是规范公共知识和私人知识的不同管理制度(Dasgupta and David,1994)。组织成长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可靠的公共知识,从而导致政府支持科研工作,已积累有用的知识发展经济(Geuna,2003)。制度的规范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事实上,有许多科学家并不是追求高薪水而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为了在科研机构工作而愿意接受较低的薪水,这表明大学的内在目标及社会目标对科学家存在较大的激励(Stern,2004)。缺乏合作障碍研究影响了有效政策的制定,因此,合作障碍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并支持校企联盟的政策。

目前影响我国校企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高校,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市场和合作的认识,造成了合作困难;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由于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不健全,直接制约着校企合作发展,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不规范是造成目前现状的根本原因;二是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中介机构不健全,使得高校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也不足(土明友等,2002。合作伙伴间脆弱的意向性结盟,校企合作常受种种冲突的困扰。从研究课题或研究成果公开的时间和形式方面来看,研究人员希望公开信息以获取领先地位,而企业则希望保密或占有该信息。出现这种冲突的原因在于学者希望知识公开,以便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认可,而企业则希望通过知识保密控制竞争对手的资源。此外,大学研究人员很可能选择同行认为比较前沿、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企业则可能选择对开发新产品和新的客户服务有价值的课题(Nelson,2004)。土笑君,朱强(2001)提出风险承担不够合理是目前制约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周竺等((2004)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校企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我国应通过科技立法协调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冲突。李朝阳(2005)对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交易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性问题。魏非(2003)将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因素分为利益因素、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人际因素和其他因素。吕海萍(2004)通过对浙江省产学研合作障碍的实证研究,指出利益分配、技术成熟度及缺乏有效的合作管理机制是二个主要的合作障碍。

五、校企合作研究的趋势

随着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下几个方面是未来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一)规范的数理和实证分析

现有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文字的定性描述方面,而且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很少利用严谨的数理分析和较为规范的案例分析和计量检验等实证分析的来研究问题。已有研究存在“重复研究”和“大而全”等现象,且数据的收集范围窄,加之研究方法上的落后,造成了现有的大部分研究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严谨的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

(二)校企合作研究的方法创新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文字性的描述方法,但对校企合作创新的内在机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原理以及各种解决校企合作创新中问题的应用条件等内在逻辑和规律性的探讨,不能仅从文字性描述的角度来研究。因此,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应该借鉴国际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研究范式,通过规范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

(三)与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

校企联盟创新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仅从某一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与学科内部的多种方法的应用有关联。因此,对校企联盟创新的研究,一方面,综合关联学科,加强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综合单一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加强主流研究方法在校企联盟创新研究中的运用。

摘要:校企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企业急需的科研成果和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大量成果不能转化的问题。本文对已有的有关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进行整理,并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合作社联盟 篇8

关键词: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社联盟

近年来,关于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多。许多国家在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中,已逐渐形成特定风格。例如,美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直销模式。国内的情况是,针对不同的农产品种类、地域情况和市场经济环境,形成了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工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模式。目前,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视角的研究和实践还较少。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 以下简称 “联盟”) 并非完全的新生事物,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是一种新型战略联盟形式。尤其当为数众多的合作社呈现出 “规模小、服务意识弱、服务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有限、技术、资金、人才资源不及”等状况时,构建 “联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主要设计思路围绕 “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展开,联盟成员之间既可以资源共享,同时还实现了风险共担,加固了与投资者、银行、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多方共赢。

1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

以 “联盟”模式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就是通过整合( 协调) 农产品产业链上的各类组织,包括( 区域内或跨地区性) 农民个体合作社、参与企业、中间商、物流服务商、银行、政府等组织机构,使之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供产销系统,实现运营总成本的降低,并赢得分销主动权。联盟成员之间一般通过资本、劳务、技术、品牌和影响力等实现联合。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的形式

“联盟”的形式主要有农产品直供直销联盟、农产品产业链联盟、“农社”虚拟联盟等。

2. 1 农产品直供直销联盟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纷纷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转向农产品 “直供直销”模式的探索。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着发展滞后、结构松散、规模小、产品单一、管理与服务水平跟不上等诸多问题。无论是 “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还是“产地直销” 形式,都是基于规模化、标准化、品种多样化、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作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方向的 “联盟”,通过建设直供直销联盟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构建农产品直供直销联盟,就是要集中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资源,以合作或股份的方式结成横向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同设计( 应用) 营销方案和物流系统,消灭存在于 “供销”两端的 “灰色”( 增加成本) 区域,降低物流成本和营销费用,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实现收益共享。在国内,农产品直供直销联盟通常会根据地区和农产品种类展开建设。

值得借鉴的经验有,江苏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打造合作联社,至2013 年,全省已逾145 家,开设430 家直销店,年销售额超过17 亿元,直接带动2100 家专业合作社进城直销农产品,其中 “苏合”销售合作联社63 家,年销售额超8. 3 亿元。

2. 2 农产品产业链联盟

所谓产业链联盟,就是在直供直销联盟的基础上向供应链 “上游”或 “下游”寻求突破,发掘 “龙头企业”,并在为农业产业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即 “纵向联盟”。

建立产业链联盟的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作为农业 “龙头”企业,不必再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组织和管理众多小规模的农业合作社或种植散户。“龙头”企业只需按 “订单化”方式,将确定数量、时间、品质的 “农业订单”传送给 “合作社联盟”即可。“联盟”根据 “龙头企业”的订单来组织和管理成员合作社,规划物流服务方案,提高运行效率。其次,建立产业链联盟,有利于获得“龙头企业”、政府、银行等机构的支持,并通过与 “龙头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密切合作,优化流程管理,从而改善合作社组织结构松散、效率低下、融资困难等问题。第三,农产品物流价值的显现、农业技术的创新都是在农业产业链中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通过与 “龙头企业”结成纵向联盟,协调各方关系,对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向现代农业产业机构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2. 3“农社” 虚拟联盟

“农社”虚拟联盟就是集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成员的各方优势,运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集中建设 “云端超级农场”,开发线上 “农贸市场”、“采购基地”、“金融中心”、 “物流服务中心”等,打造农产品品牌电商; 或集中 “打包”推广到知名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扩大市场销售份额。

“农社”虚拟联盟通过集中成员的资金、技术资源,可以合力建成体系较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服务于农业的“生产- 供应- 销售”过程。 “订单化”管理、统一包装、规范物流服务、即时信息传递、设立展示展销中心( 连锁社区销售网点) 、举办产销衔接洽谈会等 “线上” + “线下”功能的开发与建设,促进了合作社成员与终端消费者群体、( 企业) 组织之间的产销对接。

3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的建设思路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在关于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研究中认为,好的农产品要想销得好,需要“三到位”,即信息服务到位、设施到位、组织( 非盈利的社会化组织) 建设到位。这恰恰反映了 “联盟”建设的发展思路。

3. 1“统一” 标准,共建信息网络平台

“统一”标准包括统一生产基地基本设施条件、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物流服务、采购与供应流程、品牌化管理等,是体现 “联盟”效应的必要保证。要实现上述“统一”,共建信息网络平台是必要手段,从宏观角度观察,其开发与建设程度也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方向包括,组织架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平台功能与运营流程规划,及交易中心、金融中心( 往来结算与融资端口) 、物流中心( 仓储、配送、流通加工服务等)建设等,功能布局可参考相关网络信息平台规划,如下图所示。

3. 2 引入金融资本,解决成员共存的 “资金难” 问题

首先,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的联盟,都存在着 “优势共享、风险共担、抱团发展” 的合作主旨。因此,从农业订单的管理,到产销渠道的开拓、物流服务的设计,以及资金、技术、政策支持,都不再是 “一家”合作社的事,代之以 “共同投入、共享收益”的合作开发模式,大大减轻了个体合作社的资金压力。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的“规模化”效应便于吸引更多 “龙头”企业的关注,在资金结算方式上更显灵活。第三,“联盟”的建设方向包括引入金融机构的支持,“联盟”成员依据签订的订单质押,向金融机构融资,尤其对于发展较为完善的 “联盟”,融资结算应更为便捷。

3. 3 共建农产品营销网络

“联盟”模式对于重新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优化了农产品流通的产业链,衍生出了新的交易模式,并且会大大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收益。对比产销对接的两种主要形态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首先,专营店、社区直销等 “产消”形态都是将农产直接输送到产业链末端,虽极大地压缩了中间环节,但产业链的延伸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较高的预置成本或物流成本,这对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和消费群体培养期内的个体合作社或企业,加大了运营的风险系数。其次,无论是产地市场、订单生产,还是农超对接、电商销售等 “产销”形态,虽然对于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不高,但农产品终端销售环节的定价权与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没有关系,且增值空间有限。

“联盟”模式的优越性很多,其中之一就体现在了共建农产品营销网络方面。无论是 “产销”对接,还是 “产消”对接, “联盟”都起到了共同规划、建设、管理营销渠道、生产设施、物流系统的作用,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换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供应链流程的集中优化和农产品附加值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更多的 “剩余利润”会回流至 “联盟”成员手中,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J].农业经济管理,2014(11):11.

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的风险及其防范 篇9

一、战略联盟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风险

1. 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

尽管战略联盟企业之间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 而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共享成为一种潮流, 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仍是战略联盟伙伴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此难以避免道德风险的存在。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 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 少数合作者可能自身利益, 见利忘义, 导致诸如虚报信息、欺骗、“偷懒”等各种败德行为的出现, 从而损害联盟整体利益。

2. 文化差异的风险。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进行联盟时, 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汇, 如果彼此之间文化差异较大, 便容易在日常沟通过程中, 产生文化摩擦现象。这种文化摩擦常常表现为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相互之间的冲突, 而当这种文化冲突无法协调时, 一些企业很有可能不得不退出联盟, 使得联盟破裂并导致联盟企业蒙受损失。

3. 利益分配不均的风险。

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有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而联盟中的合作者在评估他们的关系时, 更多地看重公平而不是效率, 于是公平的需要对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公平动机理论:感觉遇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将会设法恢复公平。同理, 当联盟中的企业遭遇了不公平利益分配时, 极有可能希望他或者他的合作伙伴在将来表现出不协调的行为。如果一个合作者感觉其他的合作者从联盟中获取了比自己多的多的利益, 他可能减少对自己的约束, 甚至不顾自己的利益。此外, 由于双方投入资源比例的不平衡, 造成了收益分配的难度。

4. 核心知识和技术的外泄风险。

联盟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 是进行合作创新的基础。当企业加入联盟组织后, 在为达到共同目的的合作过程中, 企业有可能无意中将自身的核心知识转移给联盟中其他成员。而这些核心知识正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加入战略联盟后, 由于自身核心知识外泄, 企业的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将会弱化甚至消失。但是这些优势正是战略联盟形成的必要前提和企业能与其他组员平起平坐的保证。因此, 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完全丧失后, 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联盟也将可能会解体。而解体后失去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极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甚至有被其他企业兼并的可能。

二、战略联盟合作创新风险的防范策略

1. 挑选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

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是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所在, 通常理想的联盟伙伴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 互补性原则:指联盟伙伴可以带来互补性的资源。 (2) 对等性原则:一般为了避免被联盟中实力强大的成员企业收购的风险, 企业大多会选择综合实力相当的潜在合作伙伴。 (3) 相容性原则:指联盟伙伴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够很好的兼容性, 从而, 当在创新合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快达成共识。

2. 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联盟伙伴之间的信任是合作创新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战略联盟内的相互信任之所以重要, 首先, 因为战略联盟所面对的双重不确定性环境, 即未来事件和成员企业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越大就越是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 从而确保成员企业共同行动来对未知环境做出快速的反应。其次, 由于战略联盟的自身的脆弱性, 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就越是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1) 建立联盟内部信任评价机制, 实时对联盟成员进行评价; (2) 建立用于防止欺骗和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约束机制, 以防止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

3.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的过程中, 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关键而又矛盾多的问题。许多战略联盟也常因利益分配问题而破裂。战略联盟其实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 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所以, 在实行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时, 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互惠互利原则。每个成员企业的根本利益必须得到保障, 这样才不会影响成员企业投入联盟合作的积极性。 (2) 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合理确定利益分配的结构, 促使联盟成员企业能够实现最佳的合作和发展。 (3) 风险利益匹配原则。对联盟中承担风险较多的企业分配较多的利益。 (4) 个体合理原则。每个联盟成员企业的利益不低于不参与战略联盟情况下的利润。

4. 合理地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分享与控制。

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的目的, 就是利用各自的知识和技术资源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困难, 降低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成功率。因此, 在联盟内部需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并不是无限制的连自身的核心知识和技术都毫无保留的分享, 而是在知识和技术共享的过程中, 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的核心知识和技术的保护, 防止外泄。对于一些在合作创新的需要共享的必要知识和技术, 可以在法律合同或联盟协议中加入相关的保护性条款, 禁止联盟将其外泄。

三、结论

战略联盟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风险, 为了提高战略联盟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的可能性和效果, 必须采取挑选合适的联盟伙伴、建立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措施对风险加以防范。

摘要: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 可以提高整体创新实力, 解决创新过程中知识、资金和技术不足等问题。然而, 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些不可回避的风险。本文针对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战略联盟,合作创新,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荷华: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6)

合作社联盟 篇10

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校企合作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便利,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此外,校企合作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通过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共享,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企业实际生产力,加上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

1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内涵

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状况,本文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定义为:指高校和企业为了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实现联盟效益的整体优化。在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下,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将高校和企业传统的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向合作转变为长期、紧密、系统的合作,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目的。

2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机制是指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内各要素、各子系统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方式。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

校企合作的前提就是高校和企业签订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系统以此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系统是复杂子系统,存在诸多保障合作顺利开展的子系统。支持子系统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技术、人员和信息支持,促进校企合作中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合作子系统是校企合作系统的重点,涉及实质性合作行为。校企合作既包括人才培养合作,又包括技术研究开发合作,高校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对合作内容和方式进行具体的规定。风险管理子系统、激励惩罚子系统和利益分配子系统是合作子系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技术研究开发更具有高风险性,通过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对合作中的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校企合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搭便车行为”,一定的激励惩罚措施,能够有效约束双方行为,保障各自的利益;以合作双方的投入和贡献程度为基础的利益分配能够保障校企合作的公平和对等,保障双方的权益。影响校企合作系统运行的不仅包括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对合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就是政府因素。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合作双方的利益,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合作项目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措施,降低合作风险,规制高校和企业的行为,保障合作的顺利实施。

3 构建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的基本对策

3.1 强化反馈控制的意识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中,高校和企业必须培养和强化反馈控制意识,对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有正确、充分地认识。只有在头脑中拥有反馈控制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自觉主动地运用反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应有意识地锻炼反馈意识,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将反馈控制的应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良好的意识是信息搜集、筛选和处理的关键,也是保障反馈控制机制顺利运行的关键。

3.2 严格实施控制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进行控制实质上就是高校和企业通过检查和监督合作系统的运行情况、实际成效是否与目标计划相符合,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保证目标、计划的实施。

确定控制标准(目标)是控制机制的起点。控制标准是高校和企业将合作协议转化为合作目标的具体体现。在校企合作中,明确控制标准,才能合理确定合作范围和程度,合作双方明确资源投入的力度。

衡量成效(评价)是控制机制的另一重要环节。通过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实际合作成果与标准进行比较,才能对合作成效作出客观评价,为实现长效合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评价的过程,认识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有机过程。

控制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纠正偏差,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纠正偏差的前提是要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有些问题的发生属于合作双方主观因素,有些则属于客观原因。在查明偏差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

完整的校企合作反馈控制过程,就是通过对合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不断调整合作目标与实际状况的偏差。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不间断的循环控制过程,才会使偏差不断减少,使合作能够长期有效持续下去。

3.3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反馈控制机制的顺利运转和升级。完善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3.3.1 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人—机(计算机等)结合收集信息,并根据系统的输出进行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校企合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提供基础信息,为其决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的实施与评价这四个主要的步骤。

3.3.2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到校企合作中。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管理方面的软件,将数据进行加工,查找数据间的关系,通过计算进行决策的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中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图形输出功能,不仅能提供所需环境信息,而且具有一定推理判断能力,对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响应,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3.3 信息统计系统

校企合作系统要求对数据进行搜集、加工,建立一定的数据体系,这是进行后续评价的基础。构建统计系统所需的数据包括科研成果鉴定信息、合作方问卷调查、合作资源利用情况等指标。由于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内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

4 结论

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是培养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在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下,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合作反馈控制模式则是通过信息反馈渠道,各方不断调整子系统,促进合作的顺利实施。控制模式则是以反馈控制意识、实施和信息系统等要素的不断完善为基础而构建的。总之,要实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效运转,必须在各方分工合作、联合协同、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基础上,形成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摘要: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系统是复杂反馈系统,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整系统,促进合作的顺利实施。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机制需要强化控制意识、控制机制实施和构建信息系统三方面开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反馈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江玲.新时期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习与思考,2009,(6):73-74.

[2]崔凤祥.构建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探索高职教育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23.

[3]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45-47.

[4]周燕清,丁金晔.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商业研究,2010,(4):30.

[5]王奕俊,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企业收益成本视角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5-17.

[6]殷晶晶,胡永红.高等院校构建校企合作联盟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25-26.

合作社联盟 篇11

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律出版社秉持“为人民传播法律”的主旨,以“传播法律信息,推动法制进步,积累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为职责,与中国的法制建设同行并进,完整记录了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创建至今总出书品种已逾万种,教育培养了几代法律人才队伍,推动了法学研究和法律思想的普及,为广大立法、司法和其他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信息、知识与工具资料。

可以说,法律社人是随着共和国法制史的发展,一路经历坎坷与辉煌。在新的时代,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新形势下,法律社人也始终肩负着这种社会责任,以不惧风险的胆识,开拓出一条值得业界借鉴的“法律与商业结合”的创新之路。

在巩固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坚持“大法学、大社科”的出版思路

“现在活跃在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执法领域和法学教学科研领域的大批骨干人才,都是读着我社法律图书成长起来的。”黄闽社长在介绍法律出版社的情况时不无自豪地说道。其实,法律出版社的品牌和知名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基本形成。且不说在那个时期,《工人普法读本》、《农民普法读本》单品种发行超一千万册,创造了有史以来我国法律图书销量之最。单从其创办的《法律与生活》杂志,在1984 年创刊当年的发行量超过130万份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法律出版社对于我国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制建设的贡献。

法律出版社现在每年出版新书1000余种,销售码洋2.5亿,在法律图书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名第一、品种规模第一。其产品包括法律法规、法学教材、司法考试、学术专著、法律译著、法律文化、法律实务等,出版形式包括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重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法学教材教辅、法律考试、法学学术、法律实务五大类。近年来,法律出版社致力于“提升专业、面向大众、适度拓展”的发展格局,在巩固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坚持“大法学、大社科”的出版思路,在社科领域适度拓展,积极开发如:法律文化、政治财经、人文历史等类型的产品。

与其他出版社相比,法律出版社在机构设置中有一个较具特色的“市场研发部”,大家都说“21世纪是研发世纪”,但是对于出版界,“研发”恐怕还是个陌生的领域,而法律出版社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市场研发部”,无怪乎黄闽社长在“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书业沙龙上颇有底气地说:“法律出版社还算是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出版社,转企没有问题。”市场研发部是法律出版社“小而精”的智囊型团队,主要职能是负责法律图书市场信息调研和自主开发创新性的法律内容产品。在此职能的基础上,研发部通过自主开发创新性产品,着眼未来,求新求变,拾遗补缺,与各出版分社形成有效互动,使法律出版社的产品线更趋多元化和立体化。2009年,市场研发部在原有工作内容上又增加了市场营销宣传职能,进一步推进了出版社的营销宣传工作向有组织、常规化目标迈进。

通过“内涵式发展”,整合出版资源,加强联盟合作

“以内涵式发展为主,辅之积极和稳健的联盟合作”,是法律出版社提出的一个新发展途径,即在出版社现有母体基础上,首先立足于内部分社、音像、电子、期刊、网络、社属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和内涵的有效扩张,以做强带动做大;从有利于专业分工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出发,通过项目合作、资本合作等手段,推动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盟合作、联合经营,追求和关注联盟体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资源整合,在做大和做强之间,选择做强。

“选择做强”,又是法律出版社发展战略的睿智一笔。用黄闽社长的话说:“在我看来,未来中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将面临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纸媒体出版物将会成为‘奢侈品’。因此,未来出版行业的业态创新非常重要,特别是法律专业出版领域中海量信息、快速变化的特点,非常适合产业业态创新。对此,全体法律人已经作好准备,迎接全新的挑战。”

近年来,法律出版社着力改革,实行分社制,现内设9个负责图书选题的出版分社。同时,还拥有7个独立法人机构:中国法制音像出版社、人民调解杂志社、中天法律电子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平准天地文化发展中心、《法律与生活》杂志社、中天培训学校;3个非法人机构:中国司法行政年鉴、法治宣传资料、司法业务文选;2个合资企业: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三联·法律联合传播公司。以先进的管理机制保障高效率、高品质的法律图书出版,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形式传播法律信息。

其中,以与中华法律网合资的法讯公司为平台,整合法律出版各种资源,探索多媒体的法律出版和法律资讯服务新格局,高度重视对传统出版的实际提升和推动,力求形成对传统出版的有益补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一代法律综合信息的数据库,提高法律出版社信息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法律出版社子公司的门户网——法律门网站于2009年初正式上线运营,目前已开启了法律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四大数字出版支柱业务:法律门数据库由14个子库组成,共包含62万条数据,月更新逾3000条,是目前所有从事法律信息服务行业中架构最全、规模最大、类别最丰富的数据库。而中国法律电子图书馆是法律出版社图书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传统出版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最新成果。法律社先后打造出全国首家“中国法官电子图书馆”、首家“中国律师电子图书馆”和首家“中国法学院电子图书馆”。三大图书馆汇集了法律出版社近5年出版的3000多种法律专业书籍,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国内法官、律师和学生群体的青睐。另外,网络出版作为纸质出版的前奏也是目前法律出版社所作的一个重要尝试。而目前风头正劲的“手机阅读”业务则是其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合作项目,是法律出版社开展手机出版业务的重要步骤,它以手机为载体,以公民大众为受众,目前首批上线300本手机书。

借助资源优势,走“法律与商业结合”的创新之路

在探讨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时,黄闽社长曾坦率地说过:“我感觉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本身存在很多优势。首先,它们对国家政府宏观政策的把握,往往具有先导性。其次,它们的出版工作很多都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管理职能的延伸。比如国家司法考试,在部里指导下,法律出版社都是深度参与的,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我们做了很多辅助性工作。我一直强调,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出版活动是与其管理职能联系的,要与管理职能结合起来,所以我很希望转企改制后,出版社仍然要重视和用好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出版资源。”

作为曾是中央部属单位的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有独特的出版资源优势,难能可贵的是,法律出版社能认真分析形势,在转企之后仍能发展特色和优势,走创新之路。“法商结合”是法律出版社在实务类产品出版中所坚持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法律出版社数字出版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首先,法律出版社开辟了许多典型性“法商结合”的出版领域。例如,在资本市场领域,其在主板上市、创业板上市、中小板上市等方面出版了大量高端、前沿的实务图书;在商业风险管理防范领域,出版了诸如“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防范”丛书等许多作品;在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版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实务、案例类图书等。

其次,在新书推介上,法律出版社注重与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新闻媒体联合举办新书发布会。通过发布会,一方面,更有效地向社会发布最新法律图书信息,另一方面,与律所、律协、媒体合作,以便产生更好的图书作品。

最后,在数字出版领域,法律出版社也贯彻法商结合的方针。与中国移动等通信技术提供商、与方正等计算机技术提供商等展开广泛合作,开辟了手机图书、电子图书等新型产品业态。同时,法律出版社也注重最新网络工具的运用,目前,由法律出版社子公司法讯公司所开通、运营的法律出版社官方微博,已经成功上线,并实现了较好地与读者、作者沟通的效果。

合作社联盟 篇12

现代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是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社会。网络同样也是教育的一个领域、一个阵地、一个载体。

我校开展网络教育的研究始于2 0 0 1年, 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以网络教学班为重点, 研究通过网络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持续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 建立中控系统, 铺设快速宽带, 教师机2 4小时上网, 电子阅览室等都得到不断完善。在这阶段中, 我校大部分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电脑, 较轻松地制作教学课件。学生也对网络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 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电脑绘画、学习和上网收集资料辅助学习的技能。以现代化手段改进教学逐渐成为学校特色。

第二个阶段, 以个人需求为初衷, 师生自发建博、用博。随着对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研究的不断深入, 部分教师、学生开始尝试网络的新应用——有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学校的网站, 经常登录留言;有些班主任在家长的建议和帮助下, 开始建立独立的班级网站;大多数教师尝试着用公共邮箱方式和家长密切联系, 在假期中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一阶段, 教师的主动自发性特征非常明显。在拥有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 大家很自然地希望在网络上做些什么, 让网上能有自己的声音, 让网络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博客的出现, 很快吸引了部分年轻教师的目光。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开始钟情建博。他们将班级和学科工作的宣传、展示和交流等内容, 都放到了博客上。在这一阶段, 博客的类型主要有以学科教师为主体建立的学习类博客、以班主任为主体建立的家校沟通类和班级活动类博客。

第三个阶段是困惑和徘徊阶段。正当第一批自发建博的“博主”们在博客空间里挥洒笔墨, 品尝着网络开放、高效甜头的同时, 一个个麻烦也悄然而至。首先是时间和精力问题。很多教师工作繁忙、缺少动力, 博客渐渐被荒废了。其次是博客内容问题。博客内容单一, 有些博客被大量的习题充斥着。同时, 网络纠纷也层出不穷, 出现了学生盗取他人游戏币引发争执的现象。还有可怕的“匿名者”。在师生博客中, 不文明的匿名留言时有出现。这些“先吃螃蟹”的教师, 做得多招致的麻烦更多。有些教师开始对博客望而却步:如果用上了博客, 却换来班级乱了、家长来闹了, 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第四个阶段, 主动研究, 系统思考, 创建博客联盟。教师的困惑、学生和家长的不理解……种种矛盾引发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向专家请教, 帮助解决已发生的纠纷, 同时开始深入思索。我意识到:网络改变了学生成长和我们教育工作者工作生活的外部环境, 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家的内心需求。如果我们只关注它作为先进技术手段的一面, 那就难免会被网络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所伤。网络时代的生活必须要有网络时代的教育。作为与网络共处同一时空的学校教育, 只有主动占领这一新阵地, 主动运用这一新载体, 变时代的挑战为教育的机遇, 才是负责任的教育者。

我们对全校学生和家长做了调查和简单分析, 了解到学生具备一定的上网条件和时间, 家庭电脑持有量比较高, 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相关技术, 对于网络充满兴趣。然而, 家长们既支持又担忧, 十分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于是, 我们加入到北京市“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北京市中小学网络德育的深化与推广研究》中, 进一步加强理论的指导和研究。

我们全校的态度很快地统一到直面网络给现代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上来。一支课题研究队伍成长起来。在总课题组的具体指导下, 教师们逐步捋清了自己建博研究的思路。大家分析以往创建博客的经验教训, 总结了线上线下密切配合、主题活动严密策划、所有教师学生家长实名登录等经验。很多班级开始制定博客公约。

我们的博客定位于“绿色、真实的虚拟”, 即让小学生在直面现实网络之前, 先在学校博客中学习、体验, 用实名制来交流。我们向家长发出了一定要陪同学生一起上网的建议。同时, 我们在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大平台上建立了学校的博客联盟, 由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组成。校级联盟里是六个年级, 年级联盟里是各个班级, 班级联盟里是这个班的主博, 并且链接教这个班的所有任课教师的博客以及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博客。

博客联盟的建设者是学校师生。很多博客的资料上传和美化工作是由学生参与、师生共同完成的。班级联盟的负责人是班主任和学生研究员。年级联盟由组内教师们共同研究、轮流负责。学校联盟由学校科研室负责, 内容由学校领导共同商定。学校重要活动的展示汇报、需要同家长和学生交流的内容等, 都能在学校联盟里看到。

至此, 我们的博客已不同于以前。我们工作、生活中更多的“重要他人” (如家长和社会) 也在关注并参与着博客联盟的建设。及时的肯定、诚恳的建议, 都会让我们在互动中感到温暖、获得支持、充满力量。网络看似虚拟, 但我们的联盟却是实实在在的。在我看来, 它是怀揣共同愿景的教育联盟, 是一片绿色的家园。

联盟意味着合作, 合作才能共赢, 才能促进发展。我校近年来开展博客联盟的教育实践, 正是我们在现代、开放、多元的背景下, 对教育的思考、对大教育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思考、对全社会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队的思考, 也是对适应社会形势、关注学生成长需求的思考。我们的博客联盟源于这种思考, 又在这种思考中不断深化。博客联盟凝聚了教育的力量, 整合了教育的资源, 促进了师生、生生、家校的合作和共同进步。在我看来, 博客联盟是一个打破时空局限并实现各方面资源共建共享的开放空间,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展示师生才智和创造性的舞台, 是家校合作、合力育人的绿色园地。它能够把网络教育的危机转化为教育的契机。

师生和家长在这个绿色的联盟内互动。学校管理所做的核心工作是服务。我们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措施, 为师生开展博客联盟的研究和活动提供保障。如给参与教师安排每周一课时的研究时间, 为每位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网络生活的指导等等。

在网络的海洋中, 我们还只是刚刚扬帆的航船;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也只是前行中的探索者。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还有很多的问题要去关注和研究。比如, 如何在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中进一步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如何在鼓励教师创建博客联盟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如何在推进学校博客联盟的过程中进一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等等。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下一篇:有感而发